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008年第4期总第130期

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

J oum al0f A B C W u}I an m i ni ng C oU e ge

N o.4J ul.2008

Ser i al N o.130

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单亚东

(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温州325011)

[摘要】近年来,绿色壁垒在世界环境管理日益加强,消费者的环境意识益提高的趋势下得到了广阔的发展空问,绿色壁垒对国际贸易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对我国农产品的出口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本文在正确认识绿色壁垒的基础上分析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绿色壁垒;农产品;国际贸易;对策

.[中国分类号】乃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l004—4817(2008)04—0058—03

在耵。多边贸易体系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的关税水平大幅度削减,传统的贸易保护手段受到严格的限制,而相对具有灵活性、隐蔽性和针对性的非关税保护措施则得到了各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倍青睐。一些国家出于贸易保护主义的目的,为保护本国的产品和市场凭借其环境保护的优势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的例外条款以保护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为由设置绿色贸易壁垒,绿色壁垒逐渐成为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限制进口的主要措施。它对农产品国际贸易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和食品出口在对外贸易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重重的绿色壁垒限制对我国农产品出口造成了很大的阻碍,我们应该在正确认识绿色壁垒实质的基础上分析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1.绿色壁垒的成因和种类

“绿色壁垒”是指现代贸易中,进口国政府以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人类身体健康为由,以限制进口、保护国内市场为目的,通过颁布复杂多样的环保法规、条例,制定严格的环保技术标准和产品包装要求,设置繁琐的检验、认证和审批程序,实施环境标志制度等方式对进口产品设置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绿色壁垒形成的初期,主要是出于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安全的要求,同时,消费者环境意识提高和全球绿色消费运动的兴起也促进了绿色壁垒的发展。绿色贸易壁垒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展,截止2008年初在这方面已有152个国际环保条约出台。不仅要求末端产品符合环保要求,还要求产品的研发、生产、包装、运输、销售、使用、循环等各个环节均符合环保要求。这无疑给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很大的国际竞争压力和产品出口障碍。同时,随着贸易保护主义的需要,绿色壁垒逐渐背离了其初衷。于是,贸易与环境两个原本不相干的问题被一条绿色的纽带捆绑在一起。

绿色壁垒的内容比较广范,基本类型大致包括以下几种:

(1)绿色技术标准。例如发达国家通过控制国际标准化组织开始实施的。国际环境监查标准制度。要求产品达到l sol9000系列标准体系,还有后来启动的

I S014000的环境管理系统。

(2)绿色环境标志。它是一种产品或其包装上的图形,表明该产品不但质量符合标准,而且在生产、使用、消费、处理过程中符合环保要求,对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均无损害。例如日本的“生态标志”、欧盟的“欧洲环保标志”等。

(3)绿色包装制度。要求包装必须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使用后利于回收再利用或易于自然分解。如德国的“德国包装物废弃物处理法令”、日本的“回收条例”等。

(4)绿色卫生检疫制度。例如1993年4月第24届联合国农药残留法典委员会上就讨论了176种农药在各种商品中的最高残留量、最高再残留量和指导性残留量。

(5)绿色补贴。它是指一种将资环费用内在化以降低外部经济效果,使成本与效益尽可能在生产和经营者身上得到统一的一种手段。

2.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2.1绿色壁垒的利弊分析。

绿色壁垒有利一面主要表现在:绿色壁垒虽然对贸易造成障碍,但其初衷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各国通过制定、实施绿色保护法规和技术标准,客观上可以防止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商品进口,从而有利于维护动植物和人类自身的安全与健康;绿色壁垒所采用的技术标准通常是以先进的环保技术为基础,通过绿色壁垒里的实施,可以促进各国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和农产品质量,加快农业生产发展;通过绿色壁垒的实施,可以促进各国发挥其生产和技术上的优势,根据比较利益原则,合理配置和利用农业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对多农业欠发达国家而言,绿色壁垒弊仍大于

一58—

利。首先,绿色壁垒加强了发达国家对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控制地位。实施绿色壁垒的国家,主要是发达国家和新兴的工业化国家,他们凭借其贸易大国的地位和先进技术优势,通过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和相对苛刻的技术标准,对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出口贸易实行控制,他们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目前对国际贸易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并未作出明确规范,打“擦边球”,借口保护环境,对发展中国家实行贸易歧视。绿色壁垒作为一种新的非关税保护措施,实际上是为发达国家进一步控制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对外贸易开了绿灯。其次,绿色壁垒增高了农产品国际贸易的门槛,加大了农产品国际市场开拓的难度。实行绿色壁垒的国家和地区,不仅制定了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和苛刻的绿色技术标准而且实行严格而又繁琐的进口检疫制度。再者,绿色壁垒强化了农业环保技术标准,削弱了发展中国家传统出口农产品的优势。随着绿色壁垒的实施,发达国家对农产品质量标准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欧美等国家近年来提出所谓“有机食品”以及类似的。生态食品”、“自然食品”、“健康食品”,对农产品中化学物质的限量更加苛刻,农业技术欠发达国家很难达到其要求,从而大大地削弱了农业欠发达国家传统出口农产品资源型、生产成本低廉的优势。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环保水平还比较低,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的过程和方法、包装储运、组成成分及性能等存在诸多方面的不利于环保的因素。从总体而言,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贸易所产生的负面效应远大于正面效应。人世后,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最大的障碍。

2.2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2.2.1绿色贸易壁垒在市场准入方面使我国农产品出口难度加大。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在发达国家建立的绿色壁垒面前,已经付出了较大的代价。按照w I’o的统计口径,2005年,我国农产品出口196.3亿美元,仅占出口总额的2.6%,但是涉及的企业多,对农民的影响大。据估计,2002年各类农产品绿色贸易壁垒给我国造成损失达到100亿美元。

日本历来有明显针对我国农产品的技术壁垒措施。2006年5月底。日本开始实施食品中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对所有农业化学品在食品中的残留都做出了规定,设限数量大幅增加,限量标准更为严格,检测项目成倍增加。在日本制定的标准中,严于我国标准的部分所限制的,恰恰是我国输日的粮谷类、水产类等61种大宗农产品和食品。日本是我国食品、农产品出口的第一大市场,占我国食品、农产品出口总量的32%,。肯定列表制度”的实施大幅抬高了中国出口农产品的技术门槛,直接影响到近80亿美元的出口额,涉及到6000多家对日农产品出口企业,以及主产区的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商务部公布的‘对日出口农产品风险评估报告指出,我国至少11种农产品对日出口将难获日本“肯定列表”的肯定。2007年6月份,受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实施的影响较大,我国对日出口农产品5.96亿美元,比2005年同期下降了18%。

欧盟是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重要地区。2002年1月,欧洲以中国出口的小龙虾所舍氯霉素超标为由,宣布全面禁止中国动物源产品进口,这导致中国包括蜂蜜在内的10多亿美元的水产、畜禽等农产品无法进入欧盟市场。目前,欧盟对进口中国茶叶的检测指标从原来的72项增加到现在的134项,限制使用的农药从原来的29种新增到62种,其标准总体比原先提高了250多倍;对农产品氯霉素残留量的标准规定为O.1—0.3ug/kg,远超过日本标准(50ug/kg)和美国标准(4—5形kg),以至于欧盟国家自己的产品也常常达不到。

2.2.2影响我国出口企业成本,出口农产品竞争力削弱。

绿色壁垒不仅直接影响农产品的出口,而且导致出口企业的成本增加。绿色壁垒的推行涉及到众多产品从生产到销售乃至报废处理各个环节的监督与检测,它要求将环境科学、生态科学的原理运用到产品的生产、加工、储藏、运输等过程中去,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无公害无污染的环境管理体系。因此,农产品出口企业为了达到进口国的环境标准,必须进行设备人力的投资,以保证在生产过程中提高环保技术水平,达到进口国的环境标准。由此而增加的各种测试、检验等各种费用会大幅度上升,增加企业出口成本,从而一定程度上削弱其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此外,农产品企业为顺利进入国际市场而进行有关的环保认证同样增加企业的出口成本。这些认证标准都较苛刻,申请认证的程序繁杂,费用高,特别是各国环境标志的认证标准不统一、不协调,给申请认证带来很多实际困难。

例如韩国,虽然从1995年开始,按照其与Ⅵ1nD达成的协议,已对大米、玉米等20种重要农产品小幅开放市场,确定了最低市场准入量,但在实际操作上却利用严格的环保技术标准和复杂的质量认证手续对产品进口加以限制,仅在农产品的农药污染限制方面就规定了202种农药残留量的许可基准。按照韩国国立植物检疫所的规定,向韩国出口的水果等农产品,其认证至少要过四道手续。首先,出口国检疫部门向韩国国立植物检疫所提交出口产品的<病虫害发生总目录>,主要内容包括病虫害种类、发生地区、无害地区、防治方法等;第二步,韩国植物检疫所根据出口国提交的<病虫害发生总目录),确定哪些病虫害是韩国没有的,哪些是韩国有但仍不可进入的,出口国对这些病虫害是否具备有效的杀灭方法;第三步,派专家到出口国实地考察病虫害的种类、分布及防治情况,如发现<病虫害发生总目录>未记载的病虫害,出口国要提供灭杀方法;第四步当韩国确认出口国已具备有效的灭杀方法不会对韩国构成危害后,双方可以签署检疫约定。只有双方签署检疫约定后,出口国才能按正常贸易方式向韩国出口产品,但每次通关仍需要进行检疫和卫生检查。而双方签定检疫约定的过程,一般需要四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由此可见,中国农产品走出国门的难度和成本是相当高的。

2.2.3国外农产品对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冲击越来越大。

我国于2001年12月11日成为世贸组织的正式成员。加入w r O我国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承诺有:(1)关税减让。农产品关税税率到2005年下降到15%左右。

(2)关税配额。我国对小麦、大米、玉米、棉花、豆油、食

一59—

糖、羊毛、天然橡胶等实行关税配额管理。其中,粮食、小麦、玉米、大米2002年配额量为1830.8万吨,到2004年为2215.6万吨。植物油、豆油、棕桐油、菜籽油2002年配额量为579.69万吨,到2004年为799.8万吨,到2006年取消关税配额管理。(3)取消农产品出口补贴。取消对美国4个州柑桔输华和西北部7个州小麦输华的检疫禁令;有条件进口美国、加拿大烟叶等。外国将会利用价格和质量优势,向我国扩大出口小麦、玉米、大豆、柑桔等农产品的数量,不可避免地会对我国部分农产品带来较大冲击。而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如园艺产品和畜产品,由于疫病疫情问题,质量、安全卫生水平不高,市场竞争能力不强,近期内不仅大规模出口面临不少困难,而且国内市场也可能被国外农产品占领。

3.我国农产品出口跨越绿色壁垒的措施

3.1建立农产品国际绿色贸易壁垒预警机制。

大量事实表明,绿色壁垒之所以能起到限制与障碍作用,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企业对进口国的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不了解。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组成专门的机构,收集研究我国主要出口农产品可能在哪些国家遇到什么样的绿色壁垒,提出需要采取的应对措施,形成预警机制,以改变目前这种遇到壁垒就无所适从的状况。

3.2建立我国正常的“绿色壁垒”体系。

发达国家在设置绿色壁垒的同时,正将污染产业和产品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进口贸易猛增,其导致的环境危害和生态安全不容忽视,一些转基因农产品,有疫病、虫害、公害及不合格的食品进口危害了我国人民、动植物的健康和安全,影响了国家生态环境的安全。为防止国外利用我国环境标准低和环保意识淡薄,借机向我国出口不符合标准农产品,我国应当根据现有的环境标准和国际的环境标准,建立自身的绿色壁垒,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建立统一的绿色贸易壁垒措施体系。建立绿色贸易措施体系应涉及到经济管理、对外贸易、科技管理、技术监督、商检、海关等政府各有关部门,确保我国的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的身体健康。

3.3加强绿色观念,增强环保意识。

虽然绿色壁垒给我国的农产品出口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绿色壁垒是全球自由贸易发展的产物,是适应社会发展趋势的。我国的生产者应增强绿色观念。进行绿色生产,保证农产品原料、加工过程、包装、运输各个环节的安全性,以适应其他国家对进口农产品的要求。同时,改变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模式,消耗自然资源、牺牲环境发展经济的模式只有让我国面临更多的贸易壁垒,只有增强环保意识,并把环保意识植入发展经济的意识中,才能冲破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农产品的束缚。

3.4抓住绿色壁垒中的隐含机会。发展规模化绿色产品。

绿色产品是指从生产、使用到回收处置的整个过程对生态环境无危害或危害极小,符合特定的环保要求并有利于资源再生回收的产品。工业发达国家设置绿色壁垒,是因为其国内对绿色产品的需求量大,并且绝大部分依靠进口。我国只要在原料来源、加工生产等关键环节提高环保水平,就可以成为绿色食品的出口大国,同时利用我国很多未开发地区的优势,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搜集绿色信息,设计绿色产品,开发创造各具特色的天然生态经济环境,把生态产品推向国际市场。中国农产品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但大多数是分散经营,生产规模较小,很难实行统一的生产标准,出口到国际市场难免会遇到各种绿色壁垒。如果实行规模经营,推行标准化生产,建立由公司向农户统一供应种子、化肥、农药,对其进行种植方法、用药方式、管理技术、采收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对基地农作物进行跟踪调查、记录档案、统一产品标准,就能从根本上控制好原料的质量。企业应用战略的眼光通过改进管理方式,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只有顺应潮流,实行绿色生产、绿色管理和绿色经营,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3.5做好“绿色营销”。

绿色营销是指企业从国际市场调查、产品研制、产品定价到促销活动等整个营销过程中,都以维护生态平衡、重视环保为指导,使企业的发展与消费者和社会的利益相一致。绿色营销倡导可持续消费模式,要求在满足消费者的同时,提高消费质量,减少物质消耗的数量,降低自然资源的消耗,使消费达到可持续增长的要求,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发展的目标。因此,做好“绿色营销”,企业员工特别是各级企业领导必须转变单一的经济目标为生态与经济并重的复合目标,牢固树立“保护环境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绿色营销观念,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谋取一时一地一厂的经济发展,在整个营销过程中应充分体现环境意识和社会意识,从产品的设计、生产、制造、废弃物的处理方式,直至产品消费过程中都要全面提高技术含量,制定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4.结束语

绿色壁垒作为一种新兴的非关税壁垒,有着贸易保护的一面,但是,从发展的角度来看,绿色壁垒的产生。可以说是社会向生态文明转向的必然结果,最终有利于人类生存质量的提高,具有进步性和合理性。因此,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赵细康.环境保护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与实证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王玉杰.浅析国际贸易中的贸易壁垒[J].甘肃农业,2005(11)。

[3]鲁克烈.积极应对绿色贸易壁垒挑战[N].中国环境报。2002一Ol一26。

[4]张宝珍.绿色壁垒: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新动向[J].世界经济,1996,(3)。

[5]张文兵,葛永波.绿色壁垒:进入W T0以来部分农产品出口问题解读[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3,(3)。

[6]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问题[R].农村经济文稿,2002。

(编辑:雷春)

一60一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