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非典试题及答案

非典试题及答案

非典试题及答案
非典试题及答案

非典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A型题】

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多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一般( )

A.<37.5℃ B.>37℃C>38.5℃D.>38℃

E.>36.5℃

2.接触疑似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和临床诊断病人的医务人员,脱离隔离区后需进行医学观察的天数为( )

A.1周B.8天 C .15天D.10~14天E.6天

3.《公众预防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指导原则》指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 )

A.生活、工作场所通风B.不与非典型肺炎或疑似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接触C.注意个人卫生D.在人群密度高或不通风的场所内戴口罩E.服用中西药物

4.手足口病的好发季节是( )

A.1~2月B.4~7月C.8~9月D.10~12月 E.全年5.手足口病的多发年龄是( )

A.5岁以下B.2岁以下C.学龄前D.18岁以下E.各种年龄

【X型题】

6.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胸片检查可见( )

A.不同程度的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B.呈网状改变c.大片状阴影D.常为多叶或双侧改变E.阴影消散吸收较快,肺部阴影与症状体征相符

7.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必须具备的出院标准包括( )

A.体温正常7天以上B.呼吸系统症状明显改善C.X线胸片有明显吸收D.心功能恢复正常E.肝功能基本正常

8.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传播方式为( )

A.短距离空气飞沫B.接触病人呼吸道分泌物 C.密切接触

D.性传播E.血液传播

9.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病学接触史是指( )

A.发病前1周内曾到过疫点B有病死禽接触史C.与被感染的禽

或其分泌物、排泄物等有密切接触D.与禽流感病人有密切接触

E.实验室从事有关禽流感病毒研究

10.能够灭活肠道病毒的因素有( )

A.胃酸B.高锰酸钾C.紫外线照射D.漂白粉E.乙醚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发热超过38.5℃者,可使用解热镇痛药,但儿童忌用阿司匹林,因该药有可能引起。

2.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

3.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有接触史者,应进行医学观察或隔离,一般为天。

4.棉纱口罩更换的时限为小时。

5.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6.手足口病主要是由引起的传染病。

7.手足口病主要的侵犯部位是、、、4个

部位。

8.手足口病皮肤损害的“四不特征”包括、、、

9.手足口病的皮疹“四不像”是指:不像、不像、不

像、不像。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在括号内标“+”,错误的标“一”)

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外周白细胞计数一般均升高。( )

2.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早期不能用抗病毒药。( )

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区空气消毒可用0.5%的过氧乙酸喷雾。( )

4.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死亡病人尸体用0.5%过氧乙酸浸湿的棉球或纱布堵塞人

体孔道,再用0.5%过氧乙酸浸湿的布单严密包裹后尽快火化。( ) 5.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潜伏期病人和恢复期病人均有很强的传染性。( ) 6.保护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易感者的最好办法是注射有效的疫苗。( )

7.成年人感染手足口病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 )

8.托幼机构及小学等为预防手足口病可用去垢剂进行表面消毒。( )

9.新生儿手足口病发生全身感染影响心、脑、肝等重要器官时,病情常危重

预后差。( )

10.手足口病患儿的衣物、玩具等用品可用煮沸或紫外线照射进行消毒。( ) 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2.禽流感疫区

五、问答题(每题5分,共40分)

1.简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症状和体征。

2.简述重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诊断标准。

3.试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预防。

4.何谓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5.试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主要临床表现。

6.简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并发症。

7.试述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断要点。

8.试述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措施。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D 3.A 4.B 5.A 6.ABCD

7.ABC 8.ABC 9.ABCDE 10.BCD

二、填空题‘

1.Reye综合征

2.近距离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实验室传播

3.14

4.4

5.呼吸道传播

6.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

7.手足口臀

8.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瘢

9.蚊虫咬药物疹口唇牙龈疱疹水痘

三、判断题

1.一2.一3.+ 4.+ 5.一6.一

7.+ 8.一9.+ 10.+

四、名词解释

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IAP):是由SARS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系统传染病,又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主要通过短距离飞沫/接触病人呼吸道分泌物及密切接触传播。临床上以急性起病、发热、头痛、肌肉酸痛、乏力、干咳少痰为特征,严重者出现气促或呼吸窘迫。

2.禽流感疫区:是指高致病性禽流感疫点周围半径3 km的范围。

五、问答题

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症状与体征如下:起病急,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一般> 38℃,偶有畏寒;可伴有头痛、关节酸痛、肌肉酸痛、乏力、腹泻;常无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可有咳嗽,多为干咳、少痰,偶有血丝痰;可有胸闷,严重者出现呼吸加速、气促,或明显呼吸窘迫。肺部体征不明显,部分病人可闻少许湿哕音,或有肺实变体征。

2.重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诊断标准如下:符合以下5项标准中的一种即可诊断。

①呼吸困难,呼吸频率>30次/min;②低氧血症,在吸氧3~5 L/min条件下,动

脉氧分压<70 mmHg,或脉搏容积血氧饱和度(SpO2)小于93%,或可诊断为急性肺损伤或急性窘迫综合征;③多叶肺病变且病变范围超过1/3或X线胸片显示48小时内病灶进展大于50%;④休克或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⑤具有严重基础性疾病或合并其他感染或年龄大于50岁。

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预防措施如下:

(1)培养良好的个人健康生活习惯:①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和

清洁鼻子后要洗手;②洗手后用清洁的毛巾和纸巾擦干;③不共用毛巾;④均衡饮食、根据气候增减衣服,定期运动,充分休息;⑤减轻压力和避免吸烟,以增强抵抗力。

(2)确保室内空气流通:①经常打开所有窗户,使空气流通;②保持空调的良好性能,并经常清洗隔尘网;③避免前往空气流通不畅、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

4.禽流感是甲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疾病,近年已确定可直接感染人类引起疾病,严重者可因并发症导致病人死亡,称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本病列为乙类传染病,并应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5.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主要临床表现如下:本病潜伏期一般为l~7天。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后可引起轻重不同的临床表现。轻者仅有普通的感冒症状。重症病人一般均为H5N1亚性病毒感染,急性起病,持续高热在39℃以上,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部分病人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

重症病人病情发展迅速,几乎所有病人都有临床表现明显的肺炎,可出现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多脏器

功能衰竭、休克及Reye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可继发细菌感染,发生败血症。发病1周内很快进展为呼吸窘迫,肺部有实变体征,随即发展为呼吸衰竭,大多数病例终致死亡。

6.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进展快、预后差,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

病人常死于严重呼吸衰竭。

7.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断要点如下:

(1)以发热、手、足、口、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为主要表现,可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2)部分病例仅表现为手、足、臀部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

(3)重症病例可出现神经系统受累、呼吸及循环衰竭等表现,实验室检查可有末梢血白细胞增高、血糖增高及脑脊液改变,脑电图、磁共振、胸部x线检查可有异常。

8.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预防控制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措施如下:

(1)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2)每天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3)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

后应立即洗手。

(4)每天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用漂白粉等进行擦拭消毒。

(5)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

(6)每天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7)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

从SARS危机引发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看政策问题的认定过程

从SARS危机引发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看政策问题的认定 过程 一、问题的触动枢纽: 2002年11月和12月广东河源、佛山、中山等地出现了非典型性肺炎(简称“非典”,其英文简称为SARS)病人。 2003年3月17日,来自10个国家的17个实验室依靠卫星通讯与互联网开始跨实验室和跨国界的合作,寻找新的病原体。 2003年3月香港、新加坡机场要求乘坐飞机的旅客登机前必须接受相关调查,并回答如下问题:你是否有以下症状——发烧、咳嗽、呼吸急促、呼吸困难?是否曾经接触过染上非典型性肺炎的病人?最近是否到过受非典型性肺炎影响的地区? 2003年4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发表讲话,把“非典”定性为“一场突如其来的重大灾难”,号召“全国必须进一步动员起来,坚决打好同‘非典’作斗 争的这场硬仗。” 2003年4月20日,新任卫生部常务副部长高强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坦承,卫生部的工作“确实存在一些缺陷和薄弱环节”,此时,北京已确诊的“非典”患者达到339例,疑似病例402例。 2003年5月12日,国务院颁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截至到5月19日,全国内地共有SARS病人5236例,共有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现SARS病例。 从疾病突发到万众一心抗击“非典”,中国政府和人民正从多个领域、多个层次进行着富有成效的努力和工作,可以称得上是举全国之力抗击“非典”。 国家的最高管理机构充分认识到了这次危机的严重程度。4月14日在有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确定了建设和完善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的原则:中央统一指挥,地方分级负责;依法规范管理,保证快速反应;完善监测体系,提高预警能力;改善基础条件,保障持续运行。在此基础上,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于4月24日成立,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出任总指挥。与过去不同的是,政策和机制方面的修补与问题解决的过程同步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迅速出台。 在国务院的统一指导下,中央各部委、地方政府相互协调,共同配合,组成了保障社会安全运行、全力抗击“非典”的联合战线,负责解决“非典”时期医药用品的生产组织、财力保障、物资供应、运输协调、市场监测、指挥调度、调剂余缺、资讯汇总和其它有关问题。

(完整版)抗击非典医护人员的事迹

十五年过去了,你是否还记得那些为抗击非典牺牲的医护人员 2003年,“非典”这个现在听来仍让中国人不寒而栗的名字渐渐让大家熟悉,消毒隔离,飞沫传播、果子狸,这些以前闻所未闻的词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耳朵,人们第一次知道了感冒也能死人,第一次害怕从北京首都来的人,第一次恐惧发热……也第一次对医务人员前所未有的崇敬。 据后来统计,全国共确诊非典病例5327例,死亡病例349例.而其中战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成为这次中国非典疫情的最大牺牲者,占死亡人数的1/3.而即使幸存的人员由于治疗时应用了大量的激素,他们中的很多人现在仍然饱受疾病的困扰,痛苦不堪。 飞沫传播,这大概是我们能想到的最可怕的传播方式,只要呼吸就有可能感染上非典,听得真是让人不寒而栗,染上这种病也许你至亲至近的人也会远离你,可是医护人员就是因为这个职业,这份义务,这份坚守,毅然决然的选择一次次与死神博弈。 小陈是一名麻醉医生,非典发生时刚刚28岁,2003年初的一天他给一名肺炎的病人气管插管,过了几天才知道那是一名非典的患者,小陈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说那时最担心不是自己,而是怕家人被传染上,孩子当时才1岁多……小陈说他没有后悔过,因为医生职责所在,相反还有些怀念那时的医患关系,透明,真诚,休戚与共。不像现在脆弱的医患关系与跌入尘埃的医生形象。即使这样小陈也没有怨言,因为他说和那些牺牲的同事比起来,自己和家人真的很幸运了。 医生大概是现在被诟病最多的职业,可就是这样一群人,在国家与人民危难之时会毅然决然的冲上去,我们不希望把医生当神一样崇拜,只希望把他们当成普通人一样,理解他们,尊重他们,让他们在坚守与奉献之余心里能有所安慰。 下面让我们再一次铭记因为非典牺牲的医护人员的名字,愿逝者安息。 邓练贤生前系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党委委员、党支部书记、传染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2003年2月1日,他连续工作15个小时,因抢救病人感染致病。2003年4月21日光荣殉职,终年53岁。

(完整版)非典应急预案

预防非典应急预案 为落实教育局预防“非典”的有关通知精神,为确保广大幼儿及教职工安全、平安度过非常时期,能从容处理不可预料的突发事件,我园特制定本应急处理预案。 一、成立“非典”领导小组 1、成立应急工作组。园长任应急工作组组长,保健老师任副组长,副园长、工会主席、后勤组长任组员。 2、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应急小组成员手机24小时开通,保持应急联络畅通。 3、实行首问负责制。不推诿,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如第一时间紧急上报;拨打120紧急救护;稳定教职工及幼儿情绪、与幼儿家长联系等)。 二、应急物资准备 1、设立应急隔离室。将保健室里间的隔离室定为隔离用房,添置好有关设备。 2、处理突发事件时,应急人员一律做到“三穿戴”:戴口罩、戴手套、穿白大褂。 3、应急隔离室作好物资储备。如体温计、消毒剂、口罩、手套、毛巾等。 三、应急处理程序制定 发现高烧、咳嗽病人,不随意向外制造任何无根据的言论(责任人:班主任或保育员)→向幼儿园预防“非典”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汇报(责

任人:班主任或保育员)→立即将病人护送至应急隔离室(责任人:班主任或保育员)→拨打120紧急救护,送病人到指定医院就诊(责任人:保健老师)→立即打电话上报教育局、区疾控中心、区儿保所、社区儿保(责任人:李红红)→通知家长(责任人:副园长奚絜兹)→对与症状者接触者立即护送至应急处理用房(二号楼国际象棋室)→对有症状者去过的地方进行消毒(责任人:保育员)→在区疾控中心的指导下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二周(责任人:保健老师、幼儿家长)。→宣传教育、安定人心、稳定学校秩序绝不允许校内人员擅自离校、校外人员随意进入(责任人:门卫傅惠强)。

2003年的“非典”事件

2003年的“非典”事件提供了信息公开化的良好契机,灾难过后的新闻界开 始反思传媒角色,与时俱进创新传媒管理理念; 2003年的“非典”事件,既给中国政府带来巨大的压力,又提供了实施信息 公开化的良好契机。 针对非典防治中广泛存在的信息不准、反应不快、应急准备不足等问题,国 务院制定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⑤最后一种,就是“非典”的报道模式。即由开始的“淡化处理”,到中期 的“有限报道”,再到后期的“全面客观”的报道。 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遇到突发性的灾难事件时,我们的媒体应该力求作 到以下几点,即:①尊重公民的知情权;②增加信息的公开化和透明度,在公开 和透明中逐步整合,逐步完善,以取信于民;③把如实的和及时的报道作为记者 的社会责任,以体现记者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并把这种责任和精神与反腐败,反地方保护主义,和开展适当的舆论监督紧密地结合起来。 非典事件2002年n月16日广东省佛山市发现首例非典病例2003年1月2 日,河源市有病例报告:1月21日至22日,中山市也发现同种病例。广东省卫生厅组织专家组前去调查,确认这是一种非典型肺炎,属病毒传染,病因不明。其间有一 记者试图采访,但被有关方面封杀。此后,“非典”流入人口稠密的广州。广东失 去向公众及早通报疫情,群防群治的最佳时机。由此看来,从广东发现首例“非典”病例到政府首次发布疫情的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政府的讳莫如深和主流传媒的集 体失语致使流言乘虚而入、填补真空,并且逐步升级,达到混淆视听、蛊惑人心的作用。 从以上5个案例的对比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对突发事件是“捂”还是“放”, 结果是大相径庭的,何者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也是不言自明的。而后 面两个案件的妥善处理充分彰显了政府信息公开在应对社会突发事件中的独特 功能。 这种报道机制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的合力结果。从国内的因素来看,主要是 两方面:一方面是社会了解突发事件的信息需求,另一方面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政 治考虑。从根本上说,我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两方面不存在根本的矛盾 冲突。因此,问题集中在如何在满足社会对突发事件的信息需求与满足公众的知 情权和维护社会稳定两者之间取得平衡。 1、新闻理念与时俱进 2002年2月23日,第一个输入型病例进入越南,短短两个月内越南就成功控 制住了“非典”,除了发现及时、措施果断有力、流动人口相对较少等因素外, 相关信息的公开化是一个重要原因。越南卫生部经常举行新闻发布会,通过媒体 向公众通报疫情及防治的最新消息。及时准确的消息使“非典”最初给当地人民 带来的恐慌很快平息,人们开始按照卫生部门的建议购买口罩、防治药品,加强 清洁工作。因此,当地由于不了解情况而感染“非典”这种传染病的人数得到了 最大程度的控制,没有在社会上蔓延,而且社会稳定,没有出现食品抢购潮。反 观中国,由于没有及时公开相关信息,谣言四起,造成民众恐谎,在政治、经济、文化、国际形象等方面造成了非常不良的影响。 在传统媒体失职和缺位的背后,深藏着的是我们某些宣传管理部门管理理念 的危机。在它们那里,新闻的任务通常只是“正面宣传”,管理的任务通常只是

抗击非典,有这样一位共产党员

抗击非典,有这样一位共产党员 在抗击“非典”的几十个日日夜夜里,我常常被一种莫名的感动支撑着,牵引着,激励着。有的人,平时是师长,是朋友,关键时刻却往往以统帅的决绝与智慧给人以无穷的信心和力量;平时是默默无闻的劳动者,是不事声张的战斗者,但当危险与困难袭来时,他总是毫不犹豫地挡在、冲在最前面。他以满腔热血与铮铮铁骨继续延伸着党魂与军魂,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描绘着事业的新篇章。我要说的,是无数个基层“一把手”中的杰出代表,一个老党员,一个老军人,一个永葆青春的革命战士。他,就是临侯高速公路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临汾公路分局局长李万定。 有一种模范叫党员 作为已经有三十五年党龄的老党员,李万定同志对党在国家面对天灾人祸表现出的高度的责任感、非凡的远见和魄力,感受特别深,对党始终充满了崇敬和信赖。 “非典”病魔的恣意蔓延,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给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重灾面前,根据上级指示精神,他高度重视,当机立断,依靠科学,沉着应对,周密安排,科学部署,把能否取得抗击“非典”全面胜利作为检验自己党性纯不纯、工作实不实、凝聚力强不强的一面镜子,作为自己是否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忠实实践“三个代表”的标准尺度来衡量。 早在四月初听到山西有“非典”病例出现时,他就谆谆告诫班子成员要全力抓好工作区、生活区的卫生防疫工作。省交通厅、省高管局召开视频会议后,公司迅速成立了“非典”防控领导组,由他任组长。受命以来,他诚惶诚恐,喜忧参半。喜的是,上级党委、政府对他给予了极大的信任和支持;忧的是,一手托两家,数万名职工及家属的落在肩上,责任重大呀。

可是,跟党走了这么多年,在人民群众中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无论从职责上,还是从感情上,他都难以放下。多年来,尽己所能为人民群众谋一些福利、办一些实实在在的事,似乎已经成了习惯。对所管的这一摊,严于管束,勤于体恤,也成了习惯。在“非典”险情最严峻的日子里,他时时战战兢兢,不敢有丝毫懈怠。事无巨细,他都得看着布置妥当了,再悄悄检查几遍,才敢放心。另外,他还积极与当地党委、政府联系,组成了“非典”联合检查站,不让一辆未消毒车辆进入临侯高速公路,不让一例非典病人进入襄汾县境内。在他忘我工作的带动下,全体工作人员纷纷上交了行动保证书、请战书,主动要求到抗击“非典”第一线工作。党员、团员们更是义无反顾,齐心赴难,筑起了抗击“非典”的铜墙铁壁。他要求,凡是与抗击“非典”有关的工作,一定要在财力、物力上给予全力支持。手套、口罩、隔离服、药品、消毒器具,该配备的硬件,一点也不能少。一线工作人员三班两运转,时间长了,身体会吃不消的,牛奶、豆奶、鸡蛋,得足量供应,这些小家伙将来得挑大梁哩…… 有一种钢铁叫军人 几十年的军旅生涯和筑路生涯,铸就了他坚决果断、雷厉风行的个性。这种个性,转化成了一个又一个军事成果,一次又一次“鲁班奖”、“汾水杯奖”,将钢铁的意志与汗水洒在了祖国的一处处角落。 军人出身的他,向来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在抗击“非典”非常时期,他将主动接受命令作为天职。省交通厅、省高管局的会议精神,在他眼里,就是紧急行动命令,就是再动员、再部署和号召,坚决做到同步拿出实施意见,层层分解下去。连日来,他与班子成员一道,起草了防控“非典”十条纪律,制定了工作区、生活区防控“非典”应急预案及控制流程图,开展了抗击“非典”立功竞赛活动,举行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非典,与你同行”百人签名暨捐助仪式(共筹得3730元,己全部捐赠给临汾市红十字会、临汾市防控

抗击非典精神的反思

抗击非典精神的反思 王明旭,张文(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陕西西安710061)〔摘要〕本文论述了抗击非典战斗中的各种精神:民族精神、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并对这些精神在抗击非典时期及非典后时期所发挥的作用及其意义进行了概括性的分析。〔关键词〕抗击非典;精神;反思非典型性肺炎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使人震惊,使人必须面对,也使人起而抗争。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可以说是在与各式各样的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斗争中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历史进程。具有主体意识的人,不断地思考着世界,也不断地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人会思维,会实践,他所思考的,所要实践的,就是要着力解决困扰着人们的各类问题,筹划着如何去克服面临的种种困难。可怕的不是困难和灾害,关键是人们对待灾害的态度和精神状态。面对非典的肆虐,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精神面貌来面对它,这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从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们抗击非典斗争的事实,给我们的启示是,必须弘扬民族精神、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用这些精神武装人们的头脑,这是我们战胜非典的主观条件和强大的精神武器。 1 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指的是支撑一个民族顽强地生存发展的共同精神状态,是指一个民族特有的并为本民族多数成员所认同的共同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是激发民族奋发向上,凝聚民族意志,推动民族战胜困难的巨大力量,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国自古即有“多难兴邦”的古训,是说灾难可以更强有力的唤醒民族精神,灾难需要发扬民族精神;灾难是对全民族的严峻考验,它使一批仁人志士挺身而起,顶风而上,知难而进,迎险而行。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就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天下为己任”的光荣传统;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广阔胸怀;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不懈斗志;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英雄气概;有以国家至上,民族为重,想国家之所想,急民族之所急的爱国主义感情。所有这些,在抗击非典这一突发性灾难事件面前得到了充分体现以及弘扬与发展。民族精神使奋战在抗击非典第一线的白衣战士充满了圣洁的光彩,他们用热血和生命捍卫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赞歌。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就是这一群体的杰出代表。在非典猖狂之际,他主动请缨“把最危重的病人往我们,这里送!”他对研究所收治的每一个病人,都一一亲自查看,只要听说哪里有病人,他马上就赶过去,他说“不亲自去我放心不下”。他否定了所谓的“远程:检查”“连起码的程序都不对, ,还叫什么检查”。为了验证非典是否是由衣原体引起的,他亲自观察病人的口腔,如果是衣原体感染,患者应该有呼吸道炎症,他观察的结果,却没有发现呼吸道感染的迹象。在专家讨论会上,他明确的提出非典不是由衣原体引起的观点。作为广东非典医疗专家组组长,哪里问题最严重,哪里有病情,他就出现在哪里。他常说的一句话是“只有自己带头: ,别人才能跟上”。非典的面纱一天不揭开,他的心里就一天也踏实不下来。团结、奉献、开拓、创新,钟南山铸就的这些风格,既是民族精神的写照,也是中国广大医务人员所追求的精神风貌。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叶欣是这一群体的另一杰出代表,她在面对病人时,总是抢着干最危险的活。“这里危险,让我来”,是她经常撂给战友们的一句话。她身先士卒,关怀战友,在迎战非典的日子里,她告诉年轻护士“我已经给这个病,人测过体温、听过肺、吸了痰,你们就别进去了,尽量减少感染机会”。像这样的英雄人物还可以举出很多,如李晓红、丁秀兰、赵世勇、孟淑琴夫妇等等。他们责无旁贷地扛起了抗击非典的重担,义无反顾的— 2 —中国医学伦理学200 3 年 6 月第16 卷第3 期总第89 期拼搏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不顾生命危险,为国家分忧,为人民解难。他们所体现的民族精神,正是医务人员整体精神的缩影。在非典灾难降临之际,全体医疗卫生人员,有的请缨奔赴与病魔抗争的一线;有的在实验室加班加点,探寻疾病的原因,探寻防治非典

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公共关系-以非典事件为例

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公共关系 ——以非典事件为例 班级:11级人力资源管理一班姓名:李磊学号:111611040137 [摘要]2003年的非典标志着中国政府危机时代的到来。由于经济和政治全球化的进程,使得公共危机成了当今世界所共同面临的问题,政府在危机中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公众极大的关注。在公共危机中,如何运用政府公共关系及时有效地处理危机事件已经成为对我国各级政府的重大挑战,这既直接影响着我国政治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又关系到政府在民众心中的公信力和影响。在新的时代背景和要求下,政府对公共危机的有效处理对于提升政府在公众的公共关系有着十分重大的作用。 关键词:非典、危机管理、政府 21世纪,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空前的危机事件多发期。2003年的非典带给人们的思考是多方面的,从政府管理层看,非典暴露了我国政府危机管理能力存在的很多问题,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训,但与此同时也为政府如何应对危机事件,起到了一个警示作用。我们得到的启示是,政府要想有效地应对危机事件,把破坏程度降到最低,就需要有一整套完善的危机处理体系,逐步提升危机管理能力。 一、公共危机管理的内涵和职能 危机(Crisis)一词来源于希腊语中的kinetin,原始含义是游离于生死之间的状态。危机对策研究的先驱赫尔曼曾对危机下过一个经典的定义:“危机是威胁到决策集团优先目标的一种形势,在这种形势下,决策集团做出反应的时间非常有限,且形势常常向令决策集团惊奇的方向发展。”危机一般有两层含义:一是潜伏的祸根;而是指严重困难或生死的紧要关头,如经济危机。它指的是突如其来的、严重危害社会公众的生理和心理安全事件,如海啸、地震、流行性传染病等。 公共危机管理,从危机的生命周期角度,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持续动态的管理过程,政府针对潜在的或者当前的危机,在危机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一系列的控制行动,以期有效地预防、处理和消弭危机。从危机管理方法的角度,认为危机管理是为了降低灾害性事件的危害,基于对突发事件的原因和发展机理以及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的科学分析,有效集成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对突发性事件进行有效地应对、控制和处理的一整套理论和方法体系。 本文认为公共危机管理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政府部门在治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因自然环境、经济、政治、社会等领域的冲突和风险引发的公共危机等公共问题。公共危机会给社会和政府带来危害,轻则影响社会的稳定和政府治理的正常进行,重则危害国家的发展甚至生存,并给相关公众带来极大的损失,给社会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因此,在危机发生后,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部门及时有效地处理危机事件,充分运用政府公共关系的相关理论,进行“危机公关”,将成为政府未来治理模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危机公关是公共部门的重要职责,是“风险世界”的必然、“和谐社会”的必要、“公共服务”的必需。 危机管理的三大基本职能是相互依存、相互衔接的,危机预防职能是危机处理的基础,危机评估职能是危机预防、处理的反馈和有益总结,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危机管理过程。危机管理在不同阶段所体现出的基本职能与具体职能的关系见图1。 二、从非典事件中看政府危机管理体系存在的缺陷 (一)危机管理意识不足

2003年“抗击非典”中考试题精选

2003年“非典”真题精选 一、默写 1.(2003年陕西1题6分)根据下面提示默写。(6分,每小题2分) (1)《观书有感》这首诗中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的两句诗是:,。 (2)王老师已经退休五年了,还一直做我们的课外辅导员,他的这种退而不休的精神,正如龚自珍的诗句描写的样:,。 (3)在你读过的古诗词中,有许多表达作者理想抱负的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2.(2004年陕西2题4分)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或要求填空。(4分) (1)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结束答记者问时,引用毛泽东同志长征时期所写《忆秦娥·娄山关》词中“雄关漫

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名句,抒发他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雄心壮志。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唐代诗人杜甫《望岳》中的诗句:“,。” (2)中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格言给人以教育和启迪。请你写出一则关于品德修养方面的格言。(2分) 二、成语运用 (2003福建福州2题3分)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不当 ..的一项是()。(3分) A.2003年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于6月20日在福州圆. 满结束 ...。 B.记者在北京小汤山医院亲眼目睹 ....了医务人员在抗击非典战斗中感人的工作场面。 C.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防汛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将暴雨警报 广而告之,做到家喻户晓 ....。 D.神舟发射基地的广大官兵,个个身怀绝技,却因工作的机 密而鲜为人知 ....。

三、病句辨析 1.(2003年湖南长沙3题)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非典”疫情慢慢地被控制住了。 B.要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既有丰富的知识又有高尚的品质。 C.从他上学的那天起,语文对他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D.我将妈妈的一张张笑脸和一句句言语摄入镜头,制成相册。 2.(2003四川成都4题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白衣天使奋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他们动人的事迹和牺牲精神在广大人民心中传扬。 B.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地球。 D.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之中非常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

“非典”时期医生求人感人事迹

“非典”时期医生求人感人事迹 SARS事件是指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英语:SARS)于2002年在中国广东顺德首发。并扩散至东南亚乃至全球,直至2003年中期疫情才被逐渐消灭的一次全球性传染病疫潮。 在此期间发生了一系列事件:引起社会恐慌,包括医务人员在内的多名患者死亡,世界各国对该病的处理,疾病的命名,病原微生物的发现及命名,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及媒体的关注等等。 “SARS”一词在不同国家里,有不同习惯称呼。中国大陆惯称“非典型肺炎”,并简称作“非典”。香港习惯把“SARS”依粤音译作“沙士”,或直接用英语“SARS”。台湾亦惯用英语,或称“中国肺炎SARS”。新加坡媒体一度使用“萨斯”,4月17日,华文媒介统一译名委员会统一作“沙斯”。 邓练贤:2003年4月21日下午5时40分,冲锋在抗击“非典”最前线而被感染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传染病科党支部书记邓练贤不幸逝世,年仅53岁。这是广东省在抗击非典型肺炎战斗中第一位因公殉职的医生。除夕晚上9点钟,邓练贤在家接到医院电话,称由外院转入两个危重的非典型肺炎病人,由于正值春假,发生突发事件人员配置相对紧张,处理增加了相当大的难度,邓练贤以传染病科党支部书记和副主任的身份,积极地挑起传染病科人员调配、组织协调的担子。作为传染病科主任医师的他十分清楚地知道这个工作的风险性,但他没有推脱而在每一个救治过程都亲力亲为,全程参与,与科室医务人员,共同战斗在抢救病人的第一线。但不幸的是,他在救治患者时却被病毒感染。在中山三院,传染科的医护人员无一幸免地染上了非典型肺炎,而病得最重的邓练贤在与病魔坚强战斗了两个多月后离开了人世。邓练贤曾说过的话:既然选择了做一名医生,就意味着付出,病人的需要就是我们的需要。 叶欣:永远的白衣战土 2003年3月25日凌晨,47岁的叶欣——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分院急诊科护士长叶欣永远毕上了她美丽的双眼。今年春节前后,一种病因未明的非典型肺炎开始在广州一些地区流行。随着“非典”患者的急剧增加,广东省中医院当机立断,紧急抽调二二沙分院急诊科部分护士增援位于市中心的院本部。二沙急诊科护士力量出现了明显的不足。叶欣身先士卒,从2月8日便开始加班。这是一场艰难的阻击战,当一批批患者从死亡线上被拉回来时,持续作战的叶欣却倒在了她最热爱的岗位上。在叶欣的办公桌上,留下了一本本厚厚的工作记录,那是用废弃的化验单背面写的工作记录。点点滴滴,记载着她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拼搏的足迹,凝聚着她一生对护士职业永恒的热爱与追求。叶欣曾说过的话:这里危险,让我来。

众志成城 抗击非典资料

什么是SARS患者为重要的传染源,主要是急性期患者,此时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血液里病毒含量十分高,并有明显症状,如打喷嚏等易播散病毒。SARS冠状病毒主要通过近距离飞沫传播、接触患者的分泌物及密切接触传播,是一种新出现的病毒,人群不具有免疫力,普遍易感。 此病病死率约在15%左右,主要是冬春季发病。其发病机制与机体免疫系统受损有关。病毒在侵入机体后,进行复制,可引起机体的异常免疫反应,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受破坏,导致患者的免疫缺陷。同时SARS病毒可以直接损伤免疫系统特别是淋巴细胞。 中国疫情 我国内地在医院接受治疗的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病例为12例,全部为北京报告。 北京抗非七措施 发热门诊定点医院集中治疗病人大转移门诊 北京被确诊和疑似SARS病例从一位数急剧攀升到百位数,全市仅有的两家传染病医院迅速爆满,不得不采取分散收治的策略,147家二级以上医院全部开设发热门诊。2003年4月下旬,北京设立了6家专门收治非典患者的定点医院。5月6日,北京宣武医院集中收治非典患者。5月8日,中日友好医院集中收治非典患者。5月7日,全市累计2163名SARS患者成功地从全市各区县90多家非定点医院被平安转移到16家收治“非典”患者的定点医院。5月8日至6月12日,118例重症SARS患者由120急救中心被安全转运到中日友好医院、宣武医院,无一例发生意外。5月31日宣布,北京定点医院数量将从16家减少到7家。据统计,从4月21日至6月12日,在医疗指挥中心转运组的指挥下,120共转运确诊非典患者2868人次(由于部分患者经过多次转院,因此转运人数超过北京地区非典确诊患者总数)。转运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和风险之大史无前例。 小汤山野战医院病死率不到1.2% 零感染率 4月下旬,北京市政府决定建设小汤山非典定点收治医院。5月1日,经过4000多名建设者7天7夜昼夜鏖战,一座占地122亩、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拥有1000张床位的全国最大的传染病院正式竣工。1300多名人民子弟兵奉中央军委之命随即开赴小汤山。到5月2日凌晨3点30分,133名病人入住。一批综合医院从“毒染”中被解放出来。6月20日上午,最后一批治愈患者出院。从5月1日收治第一批非典病人至6月20日的50天里,小汤山医院先后收治了680名非典患者,死亡仅8例,病死率不到1.2%,为世界最低。因为有着一套严格的防护制度,全部1383名官兵无一人被感染。小汤山医院回放 流调布网群防群控 4月17日,北京防控“非典”工作小组正式成立“流调大队指挥部”。来自市及各区县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等单位的2622名公共卫生人员分为市直属大队、19个分队和铁路防病队,组成了424个防病小组,在全市织就了一张疏而不漏的“非典”防控网。 整体隔离感染源 4月23日,北京市政府发布了《对非典疫情重点区域采取隔离控制措施的通告》,将隔离对象确定为:非典确诊病人,疑似病人,与前二者发生过密切接触的人员,非典污染的医院、工地、居民住宅等场所及动物和其他物品。隔离时间为14天(后改为21天)。隔离期间,政府将保障被隔离人员的防治和日常生活。24日,我国政府宣布将非典列入《传染病防治法》法定传染病进行管理,为隔离政策的执行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通告》发布的当天,第一批隔离区域确定: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地坛医院、中央财经大学的一座校外家属楼、北方交通大学的一座学生公寓。从《通告》发布开始,所有受非典污染的医院、工厂、工地、饭店、写字楼、居民区、学校都采取了隔离措施。隔离方式有三种:整体隔离、集中隔离、家庭隔离。4月26日,市建委系统发布《疫情工地隔离管理的实施方案》和《施工现场防控“非典”工作实施方案》,狠抓建筑工地的防疫管理。截至6月20日,北京市累计隔离30173人,其中整体和集中隔离12131人,分散隔离18042人;累计解除隔离30031人。 高校封闭管理空中课堂开播 4月21日,北京高校开始率先采取了校园封闭管理的紧急措施。据统计,北京60余所普通高校,近180个校区,有360多个校门,60多所高校的2500名保卫人员24小时严守校门,同时还肩负着校医院、校内隔离区的看护任务和校园巡逻任务。4月24日,北京170万中小学师生暂时停课,5月5日上午8时,空中课堂第一讲播出。6月初,所有空中课堂教学内容全部按年级分科播出。 公共娱乐场所停业设置交通联合检查站 北京市从4月26日起暂停全市歌舞娱乐场所、“网吧”、电子游戏厅、剧场、影院、录像厅等公众聚集的文化娱乐场所的经营活动。北京市25条主要进出境道路和4条进出境高速公路设置的29个交通联合检疫检查站作为联防联控的一级检查站;京石、京沈、京哈、京津塘等5条高速路上设置了15个二级检查站;还在与外省市连接的其他公路上设置了130个三级检查站。 全民动员各自为战 村自为战,社区为战,校自为战,工地为战,在抗非科学防范体系中,街道和社区成为抗击非典的前

公共部门危机管理体制以非典型肺炎事件为例

CPA评论 公共部门危机管理体制: 以非典型肺炎事件为例 王乐夫 马 骏 郭正林 从2002年11月16日到现在,非典型肺炎对中国各级政府的公共管理构成了很大的挑战,尽管经过多方努力,事件得到有效控制。但是这次危机充分暴露了我国公共卫生防疫体系存在的弊端。由于公共卫生领域的危机事件只是政府面对的各种可能发生的危机事件中的一种,所以,非常有必要从政府危机管理的角度来反思这次公共卫生领域的危机。文章从理论上探讨了有效的危机管理体制应该包括的主要内容;运用这个框架,我们分析和总结了这次非典型肺炎中暴露出来的我国公共管理体制在危机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 我们运用危机管理理论、组织新经济学和组织能力理论,探讨一种有效的危机管理机制。这种危机管理体制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及时地收集和处理各种关于潜在的危机的信息,争取将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2)建立有效的内部协调机制,将政府各个部门的力量整合起来,从而使得政府整体能够快速和高质量地对危机事件做出反应。(3)建立有效的政府间合作机制和国家间 合作机制,减少危机事件负的 外部效应。(4)发展专业化的 组织能力,有效地处理各种危 机事件。(5)建立某种社会支 持系统,吸收公民和社区的参 与,建立“共同生产”的机制,鼓 励与支持公民对政府的危机管 理政策采取合作态度。 1、预警机制 要进行危机管理,政府部 门必须首先能够识别出危机的 最初状态,确认政府和社会所 面临的危机,并且能够准确地 估计和衡量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和严重程度。为此,政府必须 能够及时、全面和准确地收集 各种可能会导致危机的事件的 信息,并且能够及时和高效率 地处理这些信息。政府部门收 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将决定政 府部门对于危机的预警能力。 政府部门收集信息的能力 取决于以下四个因素:(1)政府 部门的危机意识。如果政府部 门没有危机意识,那么,它根本 就不会去收集与危机有关的信 息。(2)政府官员。如果既有 的行政体制倾向于鼓励政府官 员隐藏各种“坏”消息,那么,各 种关于危机的信息就很难传送 到政府的最高决策层,从而就 会使得政府失去在危机的早期 控制危机事件继续发展的机 会。(3)私人部门和公民隐藏 信息的动机。如果现有的政策 和制度安排倾向于鼓励私人部 门和公民隐藏与危机有关的信 息,那么,即使政府具有很高的 危机意识,官员也没有隐藏信 息的动机,政府部门收集信息 的成本也是非常高的。因此, 必须设计某种制度安排来鼓励 官员和私人部门或者公民放弃 “瞒报”的动机,并将危机管理 的意识引入公共管理。(4)健 全信息收集机制,提高其效率。 如果政府的危机信息收集机制 非常分散、沟通层级过多、而且 覆盖面比较窄,那么,政府的信 息收集能力就会比较低。 政府部门处理危机信息的 能力则受制于政府部门的“科 研能力”和“组织资源”。在很 多情况下,要识别和确认政府 和社会所面临的危机,并且能 够准确地估计和衡量危机发生 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需要专 业性的知识。因此,政府的预 警能力取决于政府所具有的专 业性研究能力。而且,由于可 能出现的危机是多方面的,因 此,政府的大多数部门都应该 具有危机管理的意识,积极地 在各自的领域发展这种研究能 力。此外,为了使得这种研究

抗击非典医护人员的事迹

抗击非典医护人员的事迹 邓练贤生前系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党委委员、党支部书记、传染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2003年2月1日,他连续工作15个小时,因抢救病人感染致病。2003年4月21日光荣殉职,终年53岁。 叶欣生前系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分院急诊科护士长。直到病倒前长达2个多月的时间里,她始终没有离开过岗位,没有回过一次家,在抢救患者的过程中不幸受到感染,经抢救无效,于3月24日光荣殉职,终年46岁。 梁世奎1970年8月到山西省人民医院内科工作。在不幸被感染非典型肺炎住院期间,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在身体极度虚弱的情况下,他心中想的还是别人。2003年4月24日上午,经医护人员全力抢救治疗无效,梁世奎同志光荣殉职,终年57岁。 陈洪光1987年从广东医学院毕业到广州市胸科医院工作,亲手组建了医院的重症监护室并担任主任。在一线抢救病人的70多个日日夜夜里,他亲自为100多名危重病人插管上呼吸机,经常会被病人喷射出的痰液、分泌物污染得一身一脸。4月16日,陈洪光同志被确诊为非典型肺炎,虽经全力救治,终因病情过重于5月7日凌晨不幸殉职,年仅39岁。 李晓红生前系武警北京总队医院内二科主治医师。在抗击非典型肺炎的战役中,她连续奋战6天,不幸被感染。4月16日凌晨,终因抢救无效,以身殉职,年仅29岁。 王晶:用激情托起脆弱的生命

现年32岁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护士王晶,同非典病魔顽强抗争了一个多月后,于5月27日下午与世长辞。在这次抗击非典的战斗中,她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忠实履行着一名白衣天使应尽的职责。由于过度劳累和紧张的工作压力,病倒在工作岗位上。在她病重期间,来自广东、北京的著名专家多次对王晶进行了会诊,虽然经过全力抢救,还是没有能够挽留住她年轻的生命。中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委员会决定授予王晶同志优秀共产党员的光 荣称号。王晶曾说过的话:我是一名护士,作为护士我就是要把病人护理好。 谢婉雯:爱心传遍香江 因救治非典病人而染病殉职的首位香港女医生谢婉雯,于5月13日逝世以来,一直为各界敬仰,并被视为香港的“南丁格尔”。其逝世唤起了港人在逆境中团结求生的精神。谢婉雯的生命永远的凝固在年轻的35岁。5月22日,香港特区政府以最高规格仪式为无私救人、英勇抗炎而殉职的谢婉雯举行葬礼,并称颂她是“香港的女儿”。香港行政长官董建华发表声明说:“谢婉雯医生在帮助他人时表现出高度的专业精神和勇气,我相信全港市民都不会忘记她无私的奉献。” 谢婉雯曾说过的话:我要快点出院,回病房帮忙。 李晓红:以生命之躯迎击非典2003年4月16日,武警北京总队医院内二科年仅28岁的主治医师李晓红,猝然倒在了抗击非典的战场上。她是第一个牺牲在救治非典患者第一线的军队医务工作者。作为一名身着“橄榄绿”的白衣天使,为挽救人民群众的生命,她以自己的

“非典”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非典’对中国经济影响”研究小组 《研究简报》第十二期 2003年5月7日 “非典”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已经直接影响到了我们经济的发展,这种影响是短期阵痛的,对GDP的打击也是明显的,不久的将来就会呈现出来,而且间接影响的程度不但较为剧烈,而且还会有长期的滞延性。然而,无论从政治还是经济方面,带给我们的不利的一面的同时,也有机遇的一面…… 非典型肺炎爆发至今,从新闻媒体的有限信息披露,到每日一次公开“非典”病例数量,新闻媒体的有限开放有利于改进政府为政作风,这一开放模式加大了政府和民众的信息互动,特别是政府对爆发性事件的处理,已经朝透明化的方向发展,换句话说,政府对关键信息的处理,多会采纳有限透明的策略,这是对民众负责任的态度和表现,拉近了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距离。这种趋势是持久的、前进的、不可逆转的,很有利于我们推进体制改革进程。就“非典”的影响而言,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反应尤为明显,不管是短期,还是远期,人们对“非典”都存在一种“非典”恐惧症,也可以说成是SARS综合症,这种恐惧主要来源“非典”的强烈传染性和身边发生事实死亡病例,这种恐惧使得个体生活自然避开人群,自然的隔离将会成为个体保护自己最有效的方法,生理上出现的任何相关的反应,都会使个体越来越依赖医疗卫生保健,这对提高个体的生活质量确实是一大进步,然而,如何降低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价格?将成为今后长期有待研究的重要课题。在这“两种因素”(这里指“心理”和“生理”)的影响下,医疗卫生保健产业将得到最大的改善,经济的新增长点不久就会出现,政府财政支出的20亿元预防“非典”基金只不过发挥了一个杠杆的作用,更大的个体消费支出将会在远期得到印证,这有可能成为弥补和扩大有效需求不足的重要突破口。 “两种因素”会导致大市场经济向小市场经济的转变吗?会从自然的密集型的集中市场向粗放型的个体经济转型吗?我们认为,这种倾向是存在的,但短期内这种经济结构不可能大规模出现,如果不能在短期根治“非典”,并使之不向农村扩散,就不能排除经济结构的变迁,起码国际间和国内区域间的隔离,已经产生了国际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割裂、国内区域经济的割裂、城乡经济的割裂,这种割裂对我们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在未来,我们不应轻易的一言以蔽之,说是消极的,很可能就此有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潜在地发挥作用,也可能是人类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改观和重塑,起码在一定程

2003非典感人事迹

王晶 36岁的王晶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2003年5月27日,在与非典病魔顽强抗争了40多天后,护士王晶永远合上了双眼,而陪伴她远去的除了一束束鲜花、一套她生前最喜爱的护士服,还有人们对她永远的思念。 王晶生前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4月5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出现了首例“非典”患者,原本负责临床护理教学任务的王晶,看到医院急诊科缺少卫生护理人员,主动向医院领导要求进入“非典”病区。她为病人输液、调整呼吸机、清理分泌物、做生活护理,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她忙碌的身影……直到倒下的前一天,王晶还坚持值守了最后一个夜班。而自4月初进入病房到最后去世,王晶没有能再与丈夫和孩子见上一面…… 在非典病房里,王晶既是病人又是护士。看到身边的病人出现恐惧、忧郁,同样虚弱的王晶便强打起精神,用言语和行动鼓励病友树立信心;看到护士们戴着严密的防护镜操作不便,呼吸困难的王晶主动去为病友扎针输液……王晶病情加重治疗期间,来自广东、北京的著名专家多次为其会诊;了解到王晶故事的人们更是自主发起为她寻找可供治疗的血清;一位女工甚至表示要把自己的肺捐献出来。但人们的爱心和努力未能唤回她年仅36岁的生命。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里,她是其中的一名战士。她主动上了前线,身后是丈夫和孩子长长的思念。她勇敢善良的心曾和社会一起律动,在她的身上集中体现了全体医护人员义无返顾、舍生忘死的精神,而这正是使人们能够度过那段黑色的日子战胜疫情的重要支撑。 评 张海迪的故事 张海迪,1955年秋天在济南出生。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到的人生。她无法上学,便在在家自学完中学课程。15岁时,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教书先生。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自学多门外语,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其中《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而《生命的追问》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在《生命的追问》之前,这个奖项还从没颁发给散文作品。最近,一部长达30万字的长篇小说《绝顶》,即将问世。从1983年开始,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为了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她先后自学了十几种医学专著,同时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学

非典时期大事记

非典时期大事记 【2002年】 11月16日 中国广东佛山发现第一起后来称为SARS的病例。 【2003年】 2月18日 中国疾病研究中心宣布,广东严重呼吸道综合征的病原基本可以确定为衣原体。 3月15日 世界卫生组织将此疾改称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 3月25日 广东省中医院护士长叶欣殉职,她是抗非典战斗中第一位被患者传染而牺牲的医护人员。 3月中旬至4月1日 网上流传的“北京疫情”部分在现实中得到证实,政府对于非典型肺炎的认识和应对措施经历着艰难而痛苦的转变。 4月16日 世界卫生组织在日内瓦宣布,病毒已经找到,正式命名为SARS病毒。 4月20日 这一天,应该写进历史,标志性的事情包括: (1)北京非典确诊病人和疑似病例,较之前一天成倍增加。 (2)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及时发现、报告和公布疫情,决不允许缓报、漏报和瞒报。卫生部决定,原来5天公布一次疫情,改为每天公布。 (3)非典被列入我国法定传染病。 (4)由于防治非典不力,卫生部长张文康、北京市委副书记孟学农被免职。 4月21日至4月底

北京非典疫情严峻,最高一天新增病例达150多人。4月21日冲锋在抗击非典最前线而被传染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传染病科党支部书记邓练贤不幸逝世。 国务院今天宣布:为防止人员大面积流动造成传染,取消今年五一长假;国家卫生部宣布:自今日起,向国际卫生部组织汇报中国非典疫情,由原来5日一次,改为每日一次;中国民航总局规定,自4月21日起,乘坐国内航班的旅客,必须填写《健康申报表》方可办理登记手续。 4月22日 王岐山出任北京市代市长。同日,中国公布非典元凶冠状病毒图。 4月23日 北京市通告,对非典疫情重点区域采取隔离控制措施。4月23日北京市4000多名施工人员进驻小汤山医院施工现场。 4月24日 北京市中小学开始停课两周;对人民医院实行整体隔离,这是该市第一家被整体隔离的单位。4月24日,中央军委下达紧急支援北京组建小汤山非典定点医院的命令。 4月26日 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兼任卫生部长。 5月1日 经过8天的紧急筹建,北京市第一家专门治疗非典的临时性传染病医院小汤山医院开始接收病人。 5月6日 《工伤保险条例》颁布。据此,医务人员在救治患者的过程中感染非典应算做工伤。 5月7日 卫生部表示,鉴于目前国际上对SARS病原体的最后确认还没有形成共识,我国暂时将SARS 归入乙类传染病的特殊传染病。5月7日,世界卫生组织将天津、内蒙古和台北增列为旅游警告地区,建议旅行者除了必要的行程,应该考虑延后前往上述地区。 5月8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