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嘉兴CORS系统在首级控制网测量中的应用——以“十二五”航道测绘项目为例

嘉兴CORS系统在首级控制网测量中的应用——以“十二五”航道测绘项目为例

嘉兴CORS系统在首级控制网测量中的应用——以“十二五”航道测绘项目为例
嘉兴CORS系统在首级控制网测量中的应用——以“十二五”航道测绘项目为例

- 59 -

2015年第21期(总第336期)

NO.21.2015

( Cumulativety

NO.336)

1 概述

嘉兴CORS系统由桐乡、乍浦、海盐、嘉兴4个参考站和1个控制中心构成,可以有效覆盖嘉兴市域范围。嘉兴CORS各参考站及已纳入嘉兴CORS的周边省、市级

CORS参考站基本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相对传统电台RTK技术,网络RTK技术不仅在便捷程度,而且在精度、效率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已成熟应用于一级控制网、图根控制网及等外水准网的测量,为实际工作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本文借助嘉兴“十二五”航道项目,探讨嘉兴CORS系统网络RTK技术在更高等级控制网方面应用的可能性。

2 项目实施

2.1 项目情况

嘉兴航道项目是嘉兴市在“十二五”期间着力建设海河联运联网的重大基础设施,利用嘉兴内河航道网的优势,实现内河港区、工业园区与嘉兴港“门到门”的物流运输,将潜在海河联运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推动本市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

航道分布在整个嘉兴市域范围内,涉及南湖区、秀洲区、海宁市、平湖市、桐乡市、嘉善县和海盐县,总计24条航道,合计里程389.58km。

航道分布如下图2所示:

图2

2.2 项目目标

控制:所有航道在原有四等网的基础上进行踏勘,补设四等及一级网,满足现状测绘及后期施工放样需要,四等控制点选埋约80个,一级控制点选埋约400个。

地形:航道进行1∶2000地形图测绘,以现有航道岸线向后方陆域外扩100m,转弯处加长至150m,施测面积约为22km 2。

调查:调查所有桥梁信息,拍摄现状照片。2.3 控制网布设

经现场踏勘,发现因城市建设、工程施工等原因,原有四等点部分已破坏,经统计破坏率达20%左右,给沿线一级导线加密工作带来不便。

按常规做法,四等点被破坏后,重新选点补设,需

嘉兴CORS系统在首级控制网测量中的应用

——以“十二五”航道测绘项目为例

李建刚1 屠春伟2

(1.浙江省测绘大队,浙江 杭州 310030;2.杭州通泰测绘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1100)

摘要:嘉兴CORS系统自试运行以来,经过多年的实践及提升,其性能与稳定性已大大提高,在国土、海洋、勘察、测绘等行业全面普及;在控制建设方面,虽已被广泛应用于一级控制网、图根控制网及等外水准网的测量,但缺乏更高等级控制网的实际应用。文章借助具体项目,探讨了嘉兴CORS系统网络RTK技术在四等控制网测量应用方面的可能性。

关键词:嘉兴CORS;网络RTK;四等控制网;控制测量;航道测绘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P228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21-0059-03 DOI:10.13535/https://www.wendangku.net/doc/2215364121.html,ki.11-4406/n.2015.21.030

对全网进行GPS静态连测,并重新解算,得到最终成果数据,如采用此方法,费时费力费钱,对只有个别控制点破坏的情况不适用。经对嘉兴CORS系统分析,其框架网的布设,选择了覆盖嘉兴市域的塔山、陈山油校、龙口、崇福、杨家桥5个框架点与嘉兴市4个参考站进行联测,其中陈山油校为浙江省GPSB级点,其余为浙江省GPSC级点,这为嘉兴CORS系统在航道项目中的高精度应用提供了必要条件,为此新补设点选件。J点位置均要严格满足网络RTK观测的要求,为开展下一步工作提供有利条件。

2.4 嘉兴CORS动态测量

参照《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CJJ/T73-2010)中网络RTK一级点动态测量相关技术要求,增加观测时段和观测次数,提高定位精度。具体操作时,为提高网络RTK定位观测精度,采取如下措施:

2.4.1 选用经检定合格、性能可靠的双频GPS接收机,并使用经检定配套的基座和木质三脚架。

2.4.2 已知点精度检核。在每天观测开始前、结束后均需联检首级控制网已知点的点位,成果较差≤5.0cm。

2.4.3 平面收敛阙值≤1.5cm,高程收敛阙值≤2.5cm;同一时段测回间平面点们较差≤2.0cm,高程较差≤

3.0cm;不同时段平面点位较差≤3.0cm;如有超限,必须重新观测,直至得到4个时段的满足精度要求的成果数据。

2.4.4 按实践经验选择最佳观测时段。PDOP值<4、15°以上的卫星个数>6、天气晴好。

2.4.5 增加测回数及观测时间。4个时段分上下午进行观测,每个时段观测4个测回;测回间必须重新初始化仪器,且时间间隔至少2min,每个时间段的时间间隔至少2h。一测回内采样间隔为1s,观测时长30s。同一时段成果取4测回平均值,最终成果取4个时段的成果平均值。

2.4.6 最终成果边长与高差的100%检测。对所有嘉兴CORS系统观测的通视点实施四等精度的边长与高差检测。

2.5 成果分析与处理

此次使用嘉兴CORS系统先期测定19个点位,其中有4个为原有控制成果的GPSC级起算点,7个为原有四等控制点成果,8个为新补设一级点。按每点观测4个时段,共需观测76个时段,实际观测了91个时段,其中重测15个时段。从外业数据来看,嘉兴CORS系统的观测质量还是可靠的,具体见表1:

表1 嘉兴CORS外业观测质量分析统计表

观测精度控制指标设计要求平均值最大值PDOP值4 2.7 3.8平面收敛阙值/cm 1.5 1.36 1.43

高程收敛阙值/cm 2.5 2.11 2.32

同时段点位较差/cm3 1.2 1.8

同时段高程较差/cm3 1.8 2.6

不同时段点位较差/cm3 1.8 2.7

将11个原有控制点成果与嘉兴CORS系统观测成果进行分析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可以发现,ΔX,ΔY正、负符号上分布数量也大致相当,说明无系统性偏差;ΔS平均值为11.1mm,且仅有2个点超过了15mm,其中于城镇这个点偏差大的原因,经分析和此点位于车流量较大的马路边有关系,剔除此点,此次嘉兴CORS系统观测成果与原有成果符合较好,说明观测精度较高,满足规范要求。

表2 嘉兴CORS系统成果与原成果较差统计表mm 控制点点号ΔXΔYΔS备注

硖石镇 2.2-2.7 3.5GPS C级点

于城镇-22-1325.6GPS C级点

盐官-1.9 2.9 3.5GPS C级点

桐乡 4.28.49.4GPS C级点

GD01-9.9-8.312.9

GPS四等点GD0310 5.911.6

GD04-8 4.39.1

GD1115.8-6.317.0

GD12-8.6-4.89.8

GD17 4.3 5.2 6.7

GD189.78.613.0

新补测控制网共有8条通视边,其中最短边339.433m,最长边536.631m,平均边长410.679m。嘉兴CORS系统完成,提交最终成果后,为检核边长精度要求,采用2”级TOPCON全站仪对所有通视点进行了边长检测,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3可以看出,全站仪实测边长与嘉兴CORS系统成果边长差距较小,且比较均匀,其中相差最大值仅6mm,最大最弱边相对中误差达1/67887。

表3 通视点边长检测对比分析表

检测边

长/m边长较差/mm误差长较差/m误差GD01-

GI02-1

339.433-567887

GD03-

GD04

477.692679615-3159231 GD04-

GI05-1

359.7773119926

GI05-1-

GI06-1

421.112-4105278

GI06-1-

GI07-1

388.7791388779

GD11-

GD12

536.6312268316689439 GI13-1-

GI14-1

411.336-582267

GD17-

GD18

350.6693116890-2175335综上可见,使用嘉兴CORS系统,严格按照工作计划进行外业观测,其精度能满足《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CJJ/T73—2010)中四等平面控制网的要求。3 结语

虽然现有规范文件还未有明确规定可以采用网络RTK动态进行四等平面控制的测量,但结合项目实际情况,严格按照工作计划进行外业观测,成果数据能满足规范精度要求;提交的控制成果数据,其质量也在后期使用过程中,进行了多次的验证;它的作业方式抛弃了多台GPS接收机联测的传统工作模式,使一人一台仪器即可完成整个控制网的施测成为可能,工作效率较以往

- 60 -

2015年第21期(总第336期)

NO.21.2015 ( Cumulativety

NO.336)

质量管理作为特种设备的检验检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特种设备安全、经济、有效运行的重要指标。近年来,特种设备的检验检测不再是单一的质量评价,而是系统性、综合性和全面性的衡量,从而发展形成质量管理系统。质量管理系统是基于ISO/TS体系管理要求展开设计和开发的管理系统,是对现有特种设备性能进行持续性评价,以帮助其不断改进的系统评价方法。质量管理系统的核心是遵循质量管理原则,针对检验工作的需要,建立、实施质量保证体系,并持续改进,保障特种设备的正常运行。

1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中质量管理系统的特点质量管理系统因具有其自身的优点而逐渐被应用于特种设备的检验检测工作中。质量管理系统的目标在于提高检验检测质量,并且通过系统化的检测方法来提高检测工作的针对性,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同时,它能够在检验检测前明确整个检测的质量体系,制定相应的检测目标,在检测过程中使用检测方法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并给予相应的决策分析,促进特种设备的质量改进和提高。

1.1 系统性的检验检测方法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的方法有很多,多数都是专业性的技术方法。例如,超声导波、TOFD等无损检测技术已经应用到管道等特种设备的无损检测领域,降低了检测成本,提高了检测效率和腐蚀等缺陷的检出率。同时,在一些特种设备的检测中借助检测仪表对设备进行经常性或定期检测,能够了解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声发射检测技术是通过分析材料中的声发信号判断材料内部有无活性缺陷及能否继续使用的一种检测手段,目前在球罐、化工压力容器、移动式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检验检测中应用广泛,该技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检测的复杂度,缩短了检测人员的检验时间。

这些技术方法无一都是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采用专业的技术理论做支撑。这些检验检测方法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产生的,它是技术人员在解决专一性检验检测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而产生。系统性的检验检测手段让检验检测工作变得简单、高效,质量可靠。

1.2 基于事实的决策机制

有效的决策分析机制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而正确的决策依赖于客观的数据和信息。检验检测人员应全面、客观、正确的收集数据和信息,并进行科学的选择,采用专业的技术手段进行检测,获取检测

质量管理系统在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中的应用及分析

梁镜明

(深圳市特种设备安全检验研究院,广东深圳 518029)

摘要:质量管理一直是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中的难点和重点,运用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法是保障特种设备检验检测过程的关键。文章从质量管理系统的概念入手,分析了特种设备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以及现阶段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所采用的质量管理系统特点,并以电梯等特种设备为例探讨了质量管理系统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质量管理系统;特种设备;电梯;检验检测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21-0061-02 DOI:10.13535/https://www.wendangku.net/doc/2215364121.html,ki.11-4406/n.2015.21.031

有了很大的提高,遇到破坏点位进行补测也灵活方便,能更加及时地为客户提供控制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通过具体项目的实施,为探讨网络RTK在更高精度控制测量上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CJJ/T73-2010卫

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 国家测绘局.CH/T2009-2010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

态测量(RTK)技术规范[S].北京:测绘出版社,2010.

[3] 袁峥,崔逍,万宏德.网络RTK在宁波机场快速路

工程首级控制网测量中的应用[J].测绘通报,2011,(10).

作者简介:李建刚(1981-),男,浙江省测绘大队工程师,研究方向:大地测量、工程测量;屠春伟(1980-),男,杭州通泰测绘有限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航空摄影、工程测量。

(责任编辑:陈 倩)

- 61 -

地形测量技术设计方案

地形测量技术设计方案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1:500地形测量技术设计方案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二OO七年六月 一、基本情况: (一)测区概况 本测区位于德阳与中江交界处,富兴镇,富兴镇是典型的丘陵地带,地形相对复杂,位于测区边缘有德中路,其中包括富兴镇,富兴镇阳平办事处,会棚办事处,三个测区面积大约2平方公里。 (二)目的任务: 为满足甲方规划设计及施工需要,需对该地区进行1:500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三)已有资料 测区范围为各集镇新址范围,具体范围由甲方实地现场指定;二、作业技术依据 (一)《工程测量规范》(GB5002—93)(简称“规范”) (二)《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 (三)经审查批准的《1:500地形测量技术方案》(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 三、控制测量 (一)根据测区情况: 1、首级控制:由于本次测图没有GPS固全站仪做首级控制测量。

(二)加密控制在首级控制点的基础上按Ⅰ、Ⅱ级导线、图根点分级进行,标志采用简易标志,Ⅰ级导线点按Ⅰ01、Ⅰ02……进行编号,Ⅱ级导线点按Ⅱ01、Ⅱ02……流水编号,图根点按T1、T2……流水编号。 (三)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四)控制测量的观测均采用日本尼康全站仪进行(已鉴定为Ⅰ级全站仪)。水平方向观测的技术要求为: (五)Ⅰ、Ⅱ级导线点高程控制测量采用全站仪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精度按5等要求,其技术指标为

(六)Ⅰ、Ⅱ级导线的平差计算采用《平差易》专门软件进行(南方测绘仪器公司),平差结果以平差报告输出。图根点成果利用全站仪自动记录计算,不保留中间观测成果。 四、地形测图 (一)采用全站仪全野外数字采样、用计算机配合专门软件成图。(二)成图图幅为50cm×50cm,图名及分幅规格依照图式及规范分幅。(三)图根点的密度以满足地物、地貌的测绘为原则,通视良好且地形简单平坦区可适当放稀,对居民点等房屋密集区保证有足够的点位。(四)地形图基本精度及要求 1、由于高差较大,基本等高距选用1.0米; 2、图根点对于起算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不超过图上0.1mm,高程中误差不超过5cm; 3、图上地物点的点位中误差按“规范”4.1.5条执行。高程点对相邻图根点中的误差按“规范”条执行。 4、高程注记点图上应分布均匀,每平方分米不少于5~8点。图根、碎部点高程均取至厘米注记。铁路、公路中心线交错排列注记。沟渠底高程图上注记间隔10cm,并测注沟宽。注记以分式标注,分母为沟底高程,分子为沟宽(注至分米)。并指明测定位置。 独立地物位置、检修井盖顶、铁路轨道、道路交叉中心及转弯处、河流、沟渠、塘岸边、建筑物墙基脚、桥面、较大庭院内、土堆顶、坑穴底、坡度变化处、坎边等都应测注高程。

测试技术课程设计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 课程设计 对无缝钢管超声测厚仪的探讨 姓名: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完成日期:

目录 1 绪论 2 信号仿真、采集与分析处理 2.1 题目 2.2 Matlab处理分析 2.3讨论 2.4结论 3 基于计算机的声信号采集与分析 3.1题目 3.2 Matlab处理分析 3.3讨论 3.4结论 4 机械运行数据分析与处理 4.1题目 4.2第一份数据分析 4.2.1 Matlab处理 4.2.2结论 4.3第二份数据分析 4.3.1 Matlab处理 4.3.2结论 5 总结 参考文献

动态测试信号采集仿真与实例分析 摘要:测试技术的项目设计——动态测试信号采集仿真与实例分析,围绕课程 讲授的动态信号的采集、分析与处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进行,同时运用Matlab 等工具,进行数学处理,做出信号的频谱,并能够分析信号的频谱。项目设计包括三个部分:信号仿真、采集与分析处理,基于计算机的声信号采集与分析,机械运行数据分析与处理。通过项目设计,能熟练运用傅里叶变换处理和分析信号,对信号的频谱能够有一个更深的了解。 关键词:matlab;信号采样;频谱分析;fft

1.1 信号仿真、采集与分析处理 信号采集过程中一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参数:信号频率、采样频率、采样长度等,不同参数的数值设定对于信号采集的效果会产生直接影响,为了掌握信号采集过程中这些参数对采集过程及其效果产生的影响,可以通过Matlab 或C 语言对信号采集与分析处理的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具体要求如下: 利用Matlab 或C 语言产生信号x (t ), )()2sin()2sin()2sin()(333222111t n t f a t f a t f a t x ++++++=?π?π?π 其中:f 1=50Hz 、 f 2=200Hz 、f 3=1000Hz ; n (t ) 为白噪声,均值为零,方差为0,7; 幅值、相位任意设定; 对信号x (t )进行DFFT 处理下: 取1a =4,2a =,5, 3a =6, 1?=2?=3?=0;噪声方差0.7 Fs=3000HZ:N=1024 程序: Fs=3000; %采样频率 L=1024; %信号长度 NFFT= 1024; %采样点数 T=1/Fs; t=(1:L)*T; n=(rand(1,L)-0.5)*sqrt(12*0.7); %均值为零,方差为0.7的白噪声 x=4*sin(2*pi*50*t)+5*sin(2*pi*200*t)+6*sin(2*pi*1000*t)+n; %信号 subplot(2,1,1); plot(Fs*t(1:1000),x(1:1000)); %信号的时域图

测量工程技术设计书 测量技术方案

宁波穿山至好思房公路工程第7合同段 测量技术方案 编制日期年月日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审核日期年月日批准日期年月日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宁波穿山至好思房公路工程第7合同段目录工程概况

---------------------------------------2 测量作业任务和内容 -----------------------------2 测量作业依据 -----------------------------------3 施工测量技术方案 -------------------------------3 测量人员组织 -----------------------------------11 测量仪器设备配置 -------------------------------12 测量精度质量保证措施 ---------------------------13 第一章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宁波穿山至好思房公路工程第七合同段起讫桩号K29+100~K31+680(以左线计),路段全长580公里。本合同段起于北仑区大碶镇钱家村北侧与第六合同段终点相顺接,设置隧道穿过望娘岗、黄梅山至本合同段终点宁波枫林绿色能源有限公司垃圾填埋场东北侧。 2本合同段主要工程 本合同段主要有望娘岗隧道(长隧道) 、黄梅山隧道(中隧道)和战备路分离式立交。

1、望娘岗隧道 左线:起讫桩号K29+420~K31+050,长1630m; 右线:起讫桩号YK29+450~YK31+050,长1600m 。 2、黄梅山隧道 左线:起讫桩号K31+245~K31+680,长425m; 右线:起讫桩号YK31+330~YK31+683,长353m 。 3、战备路分离式立交 左线长80m, 右线长100m 。 第二章测量作业任务和内容 测量工作是土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工程施工提供准确的定位信息,为工程施工提供必要的测量数据,根据测量数据适当调整作业进度和措施,确保工程顺利准确进行。

检测技术课程设计

检测技术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综合应用已修课程所学知识,完成被测信号的提取、转换、处理的一次综合性设计实践。它的作用如下: 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技术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1)提高学生查阅科技文献资料能力。 (2)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 (3)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拓展所学知识面。 (4)使学生初步建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系统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步骤。 二、课程设计时间 检测技术课程设计为1周。 三、课程设计的任务 以任务书的形式给出。 任务书的主要内容有: (1)给予的对象; (2)设计题目; (3)设计要求; (4)撰写的设计报告要求; (5)时间安排。 设计报告内容包括:目录,设计题目,前言,设计方案与设计工艺流程,各部分设计原理,设计计算及说明,器件、仪器设备的选择,设计图纸,参考文献,附录。设计图用专用计算机软件绘制,打印。 四、课程设计报告的一般格式 课程设计报告包括封面、目录、绪论、主体部分、结尾部分。 1、绪论 主要说明设计的目的、设计的任务和要求等。 2、主体部分 (1)总体设计方案的设计

(2)软硬件电路的设计 (3)设计结果(实验数据等) (4)参考文献 2、结束语 阐述本次设计的收获与体会,课题进一步完善的建议与意见。致谢等。如有附录可放在结尾处。

设计题目一电机自动监控系统设计 一、电机控制系统描述 电机作为一种拖动动力设备,在机床加工、运输、电力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保证电机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通过检测控制装置对它进行监控。重点监控的参数是电机 A、B、C三相线圈的温度、电机轴的径向振动振幅、电机轴的转速。 二、控制要求 上图为电机供电主电路。三相电经过空气开关KQ、交流接触器Z、热继电器PT,加到电机上,当接触器常开触点接通时,电机得电,运转。可以通过控制接触器线圈的方式控制接触器主常开触点的通断。正常接触器线圈得电,接触器主常开触点接通,异常接触器线圈断电,接触器主常开触点断开。 常规电机控制电路如图。 START STOP

防雷检测技术设计方案

一、施工组织设计 一、检测目的 雷电放电电压高、时间短,整个过程伴随多种物理效应,如:静电感应、高温高热、电磁辐射、光辐射等,这些物理效应的共同作用已严重危害室内弱电设备的安全运行,甚至危及工作人员的安全。因此,确定一个建筑物防雷装置是否合格应进行防雷检测工作。 二、检测依据: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 21431-2015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设计规范》GB50343-2012 《建筑物防雷工程与质量验收规范》GB50601-2010 三、检测内容:

三、检测方法: 1、接闪器 1.1 首次检测时,应查看隐蔽工程记录。 1.2检查接闪器的位置是否正确,焊接固定的焊缝是否饱满吴遗漏,螺栓固定的应备帽等防松零件是否齐全,焊接部分补刷漆是否完整,接闪器截面是否锈蚀1/3以上。检查接闪带是否平整顺直,固定支架间距是否均匀,固定可靠,接闪带固定支架间距和高度是否符合要求。检查每个支持件能否承受49N的垂直拉力。 1.3 首次检测时,应检查接闪网的网格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1.4 首次检测时,应用经纬仪和卷尺测量接闪器的高度、长度,建筑物的长、宽、高,并根据建筑物防雷类别应滚球法计算其保护范围。

1.5 首次检测时,检测接闪器的材料、规格和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1.6 检查接闪器上有无附着的其他电气线路。 1.7 首次检测时,应检查建筑物的防侧击雷保护措施是否符合规定。 1.8 当底层或多层建筑物利用女儿墙内、防水层内或保温层内的钢筋作暗敷接闪器时,要对该建筑物周围的环境进行检查,防止可能发生的混凝土碎块坠落等事故隐患。除底层和多层建筑物外,其他建筑物不应利用女儿墙内钢筋作为暗敷接闪器。 2、引下线检测 2.1 首次检测时,应检查引下线隐蔽工程记录。 2.2 检查专设引下线位置是否准确,焊接固定的焊缝是否饱满吴遗漏,焊接部分补刷的防锈漆是否完整,专设引下线截面是否腐蚀1/3以上。检查明敷引下线是否平整顺直、无急弯,卡钉是否分段固定。引下线固定支架间距均匀,是否符合水平或垂直直线部分0.5m-1.0m,弯曲部分0.3m-0.5m的要求,每个固定支架应能承受49N的垂直拉力。检查专设引下线、接闪器和接地装置的焊接处是否锈蚀,油漆是否有遗漏及近地面的保护设施。 2.3 首次检测时,用卷尺测量每组相邻两根专设引下线之间的距离,记录专设引下线布置的总根数,每根专设引下线为一个检测点,按顺序编号检测。 2.4 首次检测时,应用游标卡尺测量每根专设引下线的规格尺寸。 2.5 检测每根专设引下线与接闪器的电器连接性能,其过期电阻不应大于0.2Ω。 2.6 检查专设引下线上有无附着的电气和电子线路。测量专设引下线与附近电气和电子线路的距离符合规定。 2.7 检查专设引下线的断接卡的设置是否符合规定。专设引下线与环形接地体连

模拟电子课程设计课设传感器测量系统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姓名:院(系):信息系 专业:班级: 课程设计题目:传感器测量系统的设计 课程设计要求:设计一个放大器系统,当电阻值变化±1%时,放大电路能够产生±6V的输出电压。要求偏差为0时输出为0,偏差为1%时输出为6V,偏差为-1%时输出为-1V,误差不超过±2%。 设计任务总述:对设计题目进行分析,根据设计的要求先确定基准电压源:为测量电桥提供一定精度要求的7.0V基准电压,然后修改电路,进行参数计算.,测量当电阻值变化±1%时,放大电路能够产生±6V的输出电压;要求偏差为0时输出为0,偏差为1%时输出为6V,偏差为-1%时输出为-6V,误差不超过±2%;最后电路仿真实验。 工作计划及安排: 熟悉课题要求,查找相关资料;甄选资料的相关内容,初步确定设计方案;寻找参考电路,修改电路,进行参数计算.调试(仿真),如不成功,返回第2步整理数据; 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 年月日

摘要: 设计一个放大器系统,当电阻值变化±2%时,放大电路能 够产生±8V 的输出电压。要求偏差为0时输出为0,偏差为2%时输出为8V ,偏差为-2%时输出为-8V ,误差不超过±5%。 一、电路结构及原理说明: 该电路由四部分组成:基准电压源电路、测量电桥电路、放大电路、电平转移电路。 电路框图如下所示: 1.基准电压源:为测量电桥提供一定精度要求的7.5V 基准电压,采用5.6V 稳压管与同相比例运算电路结合实现。 2.测量电桥电路:当电桥的所有阻值都相同时,输出电压为零。当有一电阻发生变化时将会有电压输出。此电路可以等效为传感器测量电路,测取的温度变化量并将其转化成电压变化。 3.放大电路: 放大电路用于将测温桥输出的微小电压变化(ΔV )放大,使其满足性能要求。放大电路采用两个同相电压跟随器(作为输入缓冲器)与两级放大器组成,其中第一级放大器为差动放大器,第二级放大器为可以方便调节的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4.电平转移电路: 二、测量电路和参数计算 基准电压源 测量电桥 放大电路 电平转移电路

测试技术课程设计

《测试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题目高度计的设计 时间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6年6月17日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非物理量的测试与控制技术,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航天、航空、交通运输、冶金、机械制造、石化、轻工、技术监督与测试等技术领域,而且也正逐步引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传感器技术是实现测试与自动控制的重要环节。在测试系统中,被作为一次仪表定位,其主要特征是能准确传递和检测出某一形态的信息,并将其转换成另一形态的信息。 传感器是指那些对被测对象的某一确定的信息具有感受(或响应)与检出功能,并使之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与之对应的可输出信号的元器件或装置。其中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被广泛用于电子秤和各种新型机构的测力装置,其精度和范围度是根据需要来选定的。因此,应根据测量对象的要求,恰当地选择精度和范围度是至关重要的。但无论何种条件、场合使用的传感器,均要求其性能稳定,数据可靠,经久耐用。 本次课程设计的是压力传感器中的高度计。微型硅压阻式传感器、单片机、A/D转换、精密参考电压、显示驱动模块、串口通信模块、电源模块等几部分组成了它的硬件结构。高度计的软件结构由初始化子程序,采样数据处理,A/D转换子程序,压力补偿子程序,数据处理子程序,高度计算子程序,通信子程序,显示子程序等部分组成。 2 / 12 高度计根据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原理,因为所测压力大小P与传感器输出电压U有函数关系,可以由电压U计算出压力P。由于传感器的零位和灵敏度会随温度漂移,所以还需要修正,根据一定温度修正后压力P与电压U的关系式,可以由所测电压U计算出实际压力P。

目录 1、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4 2、课程设计任务----------------------------------------------------------5 3、系统的设计------------------------------------------------------------6 3.1、气压高度计设计的理论基础---------------------------------------------6 3.2、高度计的硬件设计-----------------------------------------------------6 3.2.1 、单片机 ---------------------------------------------------------7 3.2.2、压阻式传感器-----------------------------------------------------7 3.2.3、 ADC芯片---------------------------------------------------------7 3.2.4、显示通信电路----------------------------------------------------7 3.2.5、电源与抗干扰设计------------------------------------------------7 3.3、高度计的软件设计----------------------------------------------------8 4、误差分析---------------------------------------------------------------10 5 、体会------------------------------------------------------------------11 参考资料-----------------------------------------------------------------12

土地整治项目测量技术设计方案教学内容

3 实施方案 3.1 任务概述 3.1.1 编制的目的和依据 3.1.1.1 编制的目的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立保护补偿机制,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划定的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是贯彻土地基本国策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强耕地保护的重要措施,是确保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和质量的重要手段,对于优化农用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严格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开展湖北省农垦土地整治项目现状图测绘工作,是为科学地管理土地,合理地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本次测量采用最先进的测绘方法(野外全解析,内业机助制图)即数字化成图。为保证这项工作的质量,统一技术标准,特编制本《技术实施工作方案》,在测绘工作中,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及《技术实施工作方案》要求进行作业。 3.1.1.2 编制依据 1、《1:500、1:1000、1:2000 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

2《、1:500、1:1000、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 GB/14804-93。 3、《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CJJ73—97)。 4、《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1002-95。 5、《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CH1003-95。 6、《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 7、《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 试行) 》。 8、《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 9、《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10、《湖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 11、《湖北省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 年) 》。 12、《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2006-2020 年) 》。 13、土地调查、土地确权、土地登记、信息系统建设、土地开发整理等技术标准、规范与有关规定。 14、本项目技术方案。 3.1.2 已有资料的收集 1、本测区已有的首级控制网成果,包括首级控制网起算点及其它等级控制点成果和点之记。 2、最新的地籍图电子成果、图件。 3、本测区高清晰分辨率的影像图。 4、最新的地形图电子成果、图件。

检测技术及仪表课程设计报告

检测技术及仪表课程设计报告 1、1 课程设计目的针对“应用技术主导型”普通工科高等教育的特点,从工程创新的理念出发,以工程思维模式为主,旨在培养突出“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特色的、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应用型人才”。通过在模拟的实战环境中系统锻炼,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工程创新能力和承受挫折能力都得到综合提高。以增强就业竞争力和工作适应力。 1、2课题介绍本课设题目以多功能动态实验装置为对象,要求综合以前所学知识,完成此实验装置所需参数的检测。设计检测方案,包括检测方法,仪表种类选用以及需要注意事项,并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等等。 1、3 实验背景知识换热设备污垢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能量、质量和动量传递的物理化学过程,污垢的存在给广泛应用于各工业企业的换热设备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因而污垢问题成为传热学界和工业界分关注而又至今未能解决的难题之一。 1、4 实验原理 1、4、1 检测方法按对沉积物的监测手段分有:热学法和非传热量的污垢监测法。热学法中又可分为热阻表示法和温差表示法两种;非传热量的污垢监测法又有直接称重法、厚度测量法、压降测量法、放射技术、时间推移电影法、显微照相法、电解法

和化学法。这些监测方法中,对换热设备而言,最直接而且与换热设备性能联系最密切的莫过于热学法。这里选择热学法中的污垢热阻法。 1、4、2 热阻法原理简介表示换热面上污垢沉积量的特征参数有:单位面积上的污垢沉积质量mf,污垢层平均厚度δf和污垢热阻Rf。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由式表示: (1-1)图1-1 清洁和有污垢时的温度分布及热阻通常测量污垢热阻的原理如下:设传热过程是在热流密度q为常数情况下进行的,图1a为换热面两侧处于清洁状态下的温度分布,其总的传热热阻为: (1-2)图1b为两侧有污垢时的温度分布,其总传热热阻为: (1-3)忽略换热面上污垢的积聚对壁面与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影响,则可认为(1-4)于是两式相减得: (1-5)该式表明污垢热阻可以通过清洁状态和受污染状态下总传热系数的测量而间接测量出来。实验研究或实际生产则常常要求测量局部污垢热阻,这可通过测量所要求部位的壁温表示。为明晰起见,假定换热面只有一侧有污垢存在,则有:(1-6)(1-7)若在结垢过程中,q、Tb均得持不变,且同样假定(1-8)则两式相减有: (1-9)这样,换热面有垢一侧的污垢热阻可以通过测量清洁状态和污染状态下的壁温和热流而被间接测量出来。

工程测量技术设计方案

工程测量技术设计 方案 1

施工测量方案 1.0任务来源 随着成兰铁路的开工建设,我单位承建的CLZQ-4标段也已展开施工,为满足工程施工需要,需对本标段范围内所有建(构)筑物进行精确测量放样,使工程质量达到国家相关规范及标准要求。 2.0工程概况及自然地理情况和已有资料情况 2.1 工程概况 成都至兰州铁路位于四川省和甘肃省境内,起于成都,经什邡、茂县、松潘至九寨沟,向北延伸连接在建兰渝铁路的哈达铺站,正线建筑长度457.644km,四川省境内长377.80km,甘肃省境内长79.82km,成都至兰州运营总长725.549km。本线建成后,向北连通兰渝铁路,与既有宝成铁路、在建兰渝线及规划的川青线、川藏线共同构建沟通西北与西南及华南沿海的区际干线铁路通道。 新建铁路正线全线按电气化双线设计,旅客列车速度目标值为200公里/小时,限制坡度双机18‰,最小曲线半径一般3500m,困难2800m。成都至哈达铺全线新建三星堆、什邡西、绵竹南、安县、高川、茂县、龙塘、太平、镇江关、松潘、川主寺、黄胜关、大录、九寨沟、多儿、腊子口共计16个车站;正线路基62.812km,占全线总长13.7%;正线桥梁80座62.37公里,占全线总长13.63%;正线隧道33座332.44公里,占全线总长72.65%,全线最 2

长隧道为太平隧道,隧道全长28427m;第二长隧为岷山隧道,隧道全长25047m。 本标段内曲线半径为3500m和3504.525m两种;纵向坡度5‰、1‰、7‰、17.8‰,均为上坡;包括桥梁480.72m/2座(白溪河三线大桥137.74m,雎水河双线大桥342.98m),隧道11879m/2座(安县隧道3015m,柿子园隧道8864m),正线路基6834.28m,车站1座(安县车站),1#轨枕场,负责CLZQ-4、5、6三个标段的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 (1)本标段线路走向 本标段正线自DK64+100起点至D3K85+560,正线长19.194km 。本标段位于四川省境内,由成都平原向青藏高原东部边缘构造强烈、高山峡谷带过渡区行进,线路总体自东南向西北经兴隆镇、拱星镇、雎水镇、高川乡;雎水以南为成都平原,无隧道;雎水西部进入山区,桥隧相连。 (2)沿线地形、地貌 线路南起成都,过成都平原后横穿龙门山山脉中段;区内的地貌明显受断裂构造的控制。南部的NE向龙门山山地受控于龙门山构造带,并在山前形成成都第四纪盆地。 ⑶地震动参数 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 )及<四川甘肃陕西部分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 一号修改单),沿线地 3

航测技术设计方案(范本)

精心整理 一、 项目概述 1、 项目名称 张家界东线旅游观光火车工程测绘服务 2、 项目实施地点 3、 —成图二、 29°16.5高山。地势呈北、西北高,南、东南低。 三、项目内容 1、制作1:1000地类地形图,面积约8平方公里。 四、作业依据 1、《无人机航摄安全作业基本要求》CH/Z 3001-2010

2、《无人机航摄系统技术要求》CH/Z 3002-2010 3、《低空数子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CH/Z 3003-2010 4、《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范》CH/Z 3005-2010 5、《数字航摄仪检定规程》CH/Z 8021-2010 6、《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 7、 8、《1 9、 10、《1); 11、《 1 2 6.1 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基本等高距1:1000为2米,从零米算起,每隔4条首曲线加粗一根计曲线。密集居民区可不绘等高线。接边时尽量保证等高线完整,不要随意中断。 6.2成图规格 图幅规格:

6.2.2成图格式 成果格式为DWG文件格式 6.3成图精度 内业加密点和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平面控制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及图上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如表1规定 无人 采 进 软件图4 数码航空摄影测量工作流程图

本测区投影方式采用高斯-克吕格3°带投影,中央子午线为111度。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基本等高距为2.0(由于测区属于高山区,1米等高距大大增加作业难度和作业效率)米 地形图分幅按700米倾斜分幅。 6.3、控制网设计 6.4 ① 在能② 控制作业非常困难的地区,可根据用户的设计要求,敷设控制航线。 ③摄影时间 航摄季节应选择本摄区最有利的气象条件,并要尽可能的避免或减少地表植被和其他覆盖物(如:积雪、洪水、沙尘等)对摄影和测图的不良影响,确保航摄像片

大地测量学课程设计 -1#(精选.)

应用大地测量课程设计灯湖矿区控制网设计 班级:测绘12—1 姓名:王亚亚 学号:07122825

目录 一、目的要求及任务范围 (2) 二、测区的自然地理条件 (3) 三、测区有关测绘资料 (3) 四、测区已有地形图 (4) 五、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 (5) 六、导线网的建立 (6) 七、高程控制测量 (8) 八、埋标与经费预算 (11) 九、工作量综合计算及工作进程计划表 (12) 十、控制网相关参数与平差结果 (13) 十一、水准高程控制网布设方案 (40) 十二、上交资料清单 (46)

应用大地测量学课程设计 一、目的要求及任务范围 1、目的: 1.总结和检验大地测量学基础基本知识的学习情况。工程控制网分测 图控制网、施工控制网、变形监测控制网等。通过设计控制网的技术 实践,深化已有知识,拓宽新的知识,掌握控制网设计的方法。 2.将大地测量学基础课程中涉及到的大量的、零散的、独立的观点和 资料,按照设计任务通知书的要求,进行分析归纳综合,完成技术设 计任务,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 3.技术设计说明书是对工程设计进行解释与说明的书面材料,是一种 技术性文件。设计者通过技术设计,编写技术设计书,是进行科技写 作的锻炼,培养科技写作的实际能力。 2、目的要求: 1.设计的项目和内容应该齐全并符合大纲和规范的要求。设计分为几 个步骤:学习领会技术任务书、图上设计构网、做出精度估算、制定 观测方案、绘制控制网图、编写技术设计说明书。 2.设计的论点应该正确,明确表达设计者的主张、意见和看法。论据 力求做到真实、充分、新颖。公式推导正确,推理符合逻辑。 3.认真编写技术设计说明书。在使用专业词语、布局、谋篇及至行款 格式等方面,都要加强训练。 3、任务要求: 1.阅读领会任务通知书 2.熟悉测区地理环境及原有测绘成果等情况;对原有控制测量成果进 行分析和评定,确定其利用程度。 3.根据任务书要求,选择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拟定起始数据的

综合管线测量技术方案

顺德区重点建设工程现状地形、综合管线图 测量技术设计书 审核: 审查: 编写: 广东海地测绘工程有限公司 二○一一年三月

目录 1概述 (1) 2测绘原则 (1) 3测绘技术要求 (1) 3.1采用的技术依据 (1) 3.2综合管线测量的基本精度指标 (2) 3.3测量基准 (2) 3.4综合管线测量的工作内容及基本程序 (2) 3.5控制测量 (3) 3.6 仪器检定 (4) 4作业方案 (4) 4.1作业流程 (4) 4.2外业数据的采集 (4) 4.3内业编辑成图 (6) 4.4检查与验收 (7) 4.5成果交接 (7) 5组织措施 (7) 6总结交流 (8) 7服务跟踪 (8)

1概述 顺德区重点建设工程现状地形、综合管线图测绘工作是依据顺德区国土城建和水利局2010年11月下发的《关于加强建设项目配套市政管线工程规划的通知》(顺建发[2010]84号)的文件要求,在地块进行规划报建之前进行的,因此,该工作有时间紧的特性。 该项测绘的成果主要是用于地块前期规划报建时,为设计单位进行项目配套市政管线及基础设施综合规划、出具市政综合管线图提供依据,因此,重点建设工程现状地形、综合管线图测绘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性工作,而且是一项政策性、法律性较强的工作,其技术上要认真细致,要廉洁自律,严禁测绘人员向甲方提出不正当要求。 因现状地形的测量属常规测绘工作,在本作业方案中不再对此部分做详细说明。 2测绘原则 2.1控制网布设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分级布网的原则,既要满足当前测量需要,又要兼顾今后使用方便,因地制宜地选用布网方法,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2.2 对于地物、地貌及明显管线点均应采用全站仪实测,各类管线的测量定位点均以管(沟)道中心线和附属物的几何中心为准。隐蔽地下管线应使用地下管线探测仪等专门的设备进行探测。管线属性根据规范要求进行实地调查。 2.3严格按有关国家规范和顺德地方国土部门规定的技术要求和标准执行。 2.4在满足有关国家规范和顺德地方国土部门规定要求的前提下采用测绘高新技术和方法,以提高测绘效率和产品质量。 2.5控制测量和地形测量所用的各类仪器应按相应规范要求进行检验,并提交相应的仪器检定资料。 3测绘技术要求 3.1采用的技术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 (3)《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 (4)《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CJJ/T 73-2010);

测试技术课程设计 eg

测试技术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测加速度 专业:应用物理专业 学号:3100831002 班级:应物101 学生:王兵 指导教师:屈光辉 2011 年秋季学期 1

压电晶体传感器测量加速度的研究 摘要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要和运动打交道。因此与之相关的加速度的测量和研究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得到一种简便,可靠又经济的加速度测量器对我们的生活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基于压电晶体的压电效应,传感器的设计与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及电子技术等相关知识展开研究并最终完成加速度的测量。整个检测系统共包括三大部分,具体简述如下: 1.信号拾取元件:基于压电晶体的压电效应,又因为压电效应产生的电量(或信号)比较微弱。因此,采用不同极性的粘贴方法将两片压电片连接,并且将其与相应的元件组合,利用牛顿运动定律将物体加速度(运动量)的测量转换为压电晶体表面的电荷或电压(电学量)的测量。 2.检测与转换元件:在第一阶段(信号拾取阶段)采用不同极性粘贴的方法可以获得比单片大一倍的电量。因此,在此采用电荷放大器用来检测和放大已有信号。 3.信号输出与显示元件:将放大的电信号通过一定的元件并做相应的处理,使得最终以加速度的数据输出显示。

目录 摘要 (i) 1.压电式传感器基本原理 (1) 1.1 压电现象及其常见的压电材料 (1) 1.2 压电效应的基本原理 (3) 1.3 压电元件的结构形式 (4) 1.4 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的基本结构及其原理 (5) 2.压电式传感器信号的测量与显示 (6) 2.1 压电式传感器的等效电路 (6) 2.2 压电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 (7) 2.3 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的灵敏度分析 (8) 2.4 信号的输出与显示 (8) 参考文献 (9)

测绘技术设计规定

测绘技术设计规定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绘项目设计和专业技术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过程及其主要内容。本标准主要使用于测绘生产项目和专业技术设计、其他测绘项目的设计可参考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册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19294—2003 航空摄影技术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使用于本标准。 3.1 测绘项目project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由一组有起止日期的、相互协调的测绘活动组成的独特过程,该过程要达到符合包括时间、成本和资源的约束条件在内的规定要求的目标,且其成果(或产品)可提供社会直接使用和流通。 注1 :测绘项目通常包括一项或多项不同的测绘活动。 注2 :构成测绘项目的测绘活动根据其内容不同可以分为大地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野外地形数据采集及成图、地图制图与印刷、工程测量、界限测绘、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建库等测绘专业活动;也可以根据测区的不同划分不同的专业活动;亦可将两者综合考虑进行划分。 3.2测绘技术设计technical design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将顾客或社会对测绘成果的要求(即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转换为测绘成果(或产品)、测绘生产过程或测绘生产体系规定的特性或规范的一组过程。3.3测绘技术设计文件technical designing document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为绘图成果(或产品)固有特性和生产过程或体系提供规范性依据的文件。主要包括项目设计书、专业技术设计书以及相应的技术设计更改文件。 3.4技术设计更改文件correcting document for technical designing设计更改过程中由设计人员提出、并经过审评、验证(必要时)和审批的技术设计文件。技术设计更改文件既可以是对原设计文件技术性的更改,亦可以是对原设计文件技术性的补充。 3.5设计过程design process 一组设计输入转化问为设计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设计过程通常由一组设计活动所构成,主要包括策划、设计输入、设计输出、设计审评、验证(必要时)、审批和更改。 3.6设计输入design input 与成果(或产品)、生产过程或生产体系要求有关的、设计输出必须满足的要求或依据的基础性资料。注:设计输入通常又称设计依据。 3.7 设计输出design output 设计过程的结果。注:测绘技术设计输出的表现形式为测绘技术设计文件。 3.8设计审评design review为确定设计输出达到规定目标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活动。 3.9设计验证design verification 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设计输出满足输入要求的认定。 4 总则 4.1 测绘技术设计的目的是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保证测绘成果(或产品)符合技术标准和满足顾客要求,并获得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每个测绘项目作业前应进行技术设计。 4.2测绘技术设计分为项目设计和专业技术设计。项目设计是对测绘项目进行的综合性整体

数字化测量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

数字化测量技术 课程设计指导书沙占友王晓君睢丙东孟志永编著 河北科技大学信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 2006年5月修订

目录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及要求 (1) 二、课程设计的任务 (1) 三、课程设计题目 (1) 四、课程设计的内容及主要步骤 (4) 五、课程设计的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 (4) 六、书写及格式要求 (5) 七、KD-2000型LED智能显示屏的设计原理与设计注意事项 (5) (一)概述 (5) (二)系统工作原理 (6) (三)共享RAM电路的工作原理 (6) (四)汉卡电路的工作原理 (7) (五)地址分配 (8) (六)显示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 (9) (七)键盘 (9) (八)设计注意事项 (10) 附录:多媒体彩色LED智能显示屏简介 (21)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及要求 在掌握LED智能显示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能根据小组必做题目和自选题目,熟练的编写并调试各种程序,完成课题设计任务,提高学生的独立设计水平和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课程设计的任务 1. 熟悉KD2000型LED智能显示系统。 2. 掌握系统的硬件电路及软件编程特点。 3. 根据本组设计题目和本人承担的具体设计任务,并通过指导教师的验收。 4. 自拟选作题目,完成设计、调试工作,并通过指导教师的验收。 5. 总结提高,按期完成课程设计报告。 三、课程设计题目 (一)全班必做题目 1. 熟悉系统,输入:“KD2000型LED智能显示系统”并存储显示。 2. 汇编、输入、运行示例程序,了解系统硬件电路及软件编程特点。 3. 设置日历时钟。 (二)小组必做题目 第一组:以线条方式,设计天安门图案(闪光),并以各种不同方式显示 第二组:用汉字点阵码编10个字的短句(可以是专业介绍、古诗片段),移动显示,分帘请屏、正常及镂空显示。 第三组:设计校徽(或系徽、生肖图案),3种方案,以各种不同方式显示。 第四组:动画设计(例如红日出东海、小孩跑步、小猴爬竿以及导弹打飞机等) 第五组:汉字的旋转与扩缩 1、在屏上显示2个汉字,然后每个字左旋90度显示3秒,然后右旋90度显示3 秒,然后倒置3秒,最后恢复正常。 2、逐行显示2个汉字,2秒后横向放大两倍,3秒后恢复正常。 3、显示“回”字并放大缩小5次,恢复正常。 第六组:显示一句“东方红”词谱,格式为简谱/歌词上下对正,左移显示。 第七组:闪闪的红星(能旋转360○) (三)小组选做题目 自定:(例如动画显示、断点程序、显示程序、查询程序等) 要求:可以协商,内容错开,不许重复,单独完成。 18或19周作为课程设计专用周,提前做好准备。每组选出代表,指定一名组长。

工程测量课程设计

课程编号:课程性质:必修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报告 学校:河北工程大学 专业:测绘工程 班级:

姓名: 学号: 教师: 2013 年06月24 日至 2013 年06月30 日1 《1》支漳河区段工程测量设计方案 一、概况 1.1实习目的 1.2实习任务 1.3实习地点及时间 1.4实习组织形式 1.5 测区概况1.6位置 1.7测量依据 1.8已有测绘成果 内容二、2.1选点 2.2选点要求 2. 标石类型32.4 使用仪器 三、平面控制测量 3.1观测准备

3.2 观测 3.3 GPS静态观测作业的要求 3.4选择最佳的观测时段 3.5外业观测步骤 2 3.6外业成果记录检查 3.7数据处理成果验收与上交资料3.8 3.8.1 成果验收 3.8.2上交资料四.图根控制测量选点 4.1 施测 4.2 内业计算4.3五、高程控制水准点布设 5.1 水准路线的布设5.2 5.3使用仪器5.4观测过程水准测量内业计算5.5六、地形图测量精度要求 6.1 6.2外业流程6.3内业处理数据七、横纵断面测量 7.1绘制横断面图绘制纵断面图7.2 3 八、土方量计算 九、测量放样 9.1测量仪器 9.2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 9.3施工测量 9.4土方工程 9.5测量核实 建筑物楼体沉降监测方案《2》 1、工程概况

2、工程地质条件 3、监测依据 4、监测目的 5、监测项目 6、测点布置 、监测方法和精度要求78、监测人员及主要仪器设备 9、监测频率 10、监测报警值 11、监测数据的记录制度和处理方法 附录C 4 《1》支漳河区段工程测量设计方案 一、概况1.1 实习目的工程测量实习,作为测绘工程专业一门基本的必 修专业实践课,对我们学测绘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测量不仅是获取书本的理论知识,更是培养我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对课本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总结,以及体会测量思想“从控制到碎部,从整体到局部,步步检核”等原则对工程测量的指导意义。这项技能的熟练掌握对将来走向工地有极大的帮助,毕竟国内高校给予学子实践的机会远不足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为此,我们必须在有限的机会创造最大的知识收益。当然我们还可以通过测量实习这个平台, 改善我们的思维结构,培养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1.2 实习任务 全面完成对支漳河分段的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碎部测量,并绘制1:500数字化地形图,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河道横断面图,最后将设计好的道路曲线进行GPS放样。 1.3 实习地点及时间 1. 实习地点:邯郸市支漳河(拦水坝至邯大公路段)。 2. 实习时间:2013年8月29日——2013 年9月18 日。 1.4 实习组织形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