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娄底市自然资源条件

娄底市自然资源条件

娄底市自然资源条件
娄底市自然资源条件

娄底市自然资源条件

0802602-27 邱志霞

摘要:娄底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风光旖旎湄、并且孕育了代代英才,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晚清外交家曾纪泽、辛亥革命先驱陈天华、中共早期领导人蔡和森、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罗盛教等大批志士仁人,在娄底悠久历史长河中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光辉的篇章。娄底自解放以来就努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注重发展自身经济。随着近年来工农业的进一步发展,经济更是迅猛提升。文章从自然地理的角度,阐述了娄底的几大自然资源

关键词:地理,自然资源,发展

一、娄底概况

娄底市,2007年中国十大宜居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位于湖南的地理几何中心,辖娄星区、涟源市、冷水江市、新化县、双峰县,全市东西宽160公里,南北长102公里,总面积8117平方公里。娄底一带原为少数民族杂居之地,相传先民们是盘古的后裔,属三苗、九黎集团,出自五帝中的颛顼。娄底在夏商周时为荆州一隅,战国时属楚的范围。秦统一中国后,娄底正式列入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的多民族国家秦的国土,隶属长沙郡。1977年9月,国务院批准建立涟源地区,1982年12月更名为娄底地区,1999年1月改为地级娄底市。娄底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自古以来就是湖南省主要的战略腹地和南北通达、东西连贯的要衢。湘黔、娄邵铁路在这里交汇。207国道、320国道与正在兴建的洛(阳)湛(江)铁路、上(海)瑞(丽)高速公路贯穿娄底,使娄底成为中国江南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

娄底属中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热量丰富,温度适宜,四季分明:冬季少严寒,夏季多酷热,秋季晴朗温暖,春末夏初多雨成涝,盛夏初秋少雨多旱。全年平均气温16-17.3℃。年平均日照时间1538小时,东部多于西部。无霜期268天。由于雨水偏多,土壤湿重,多为红壤,其次还有黄壤、黄褐土等。境内整个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倾斜。西部雪峰山脉从新化西部风车巷蜿蜒入境,斜亘西北,境内群山林立、丘陵起伏之间,溪水奔流,河网密布,水系完整,水量充沛。水能理论蕴藏量32.5万千瓦,其中可开发利用的14. 26万千瓦。目前具备人工养殖的水面18万亩。

娄底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市内有清代名臣曾国藩故居等人文景观和各类风景名胜旅游点70多处。涟源市湄江风景区、冷水江波月洞及大熊山、九峰山、龙山等省级森林公园风

光秀丽,景观奇特。位于娄底市郊的水府庙水库、胜仙洞等胜景,都是别具一格的旅游佳境。

娄底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双峰洛阳湾古建筑群、九峰山古庵。新化北塔、洋溪文昌阁、涟源龙山药王殿等名胜古迹各具特色,为优美的自然风光抹上了浓厚的历史文化色彩,广袤的娄底土地到处闪耀着中华古文明的辉煌。钟灵毓秀的娄底山水孕育了代代英才。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晚清著名外交家曾纪泽,辛亥革命先驱陈天华,中共早期领导人蔡和森,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罗盛教等大批志士仁人,在娄底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光辉的篇章。

娄底矿产资源丰富,素有“世界锑都”、“百里煤海”和“有色金属之乡”的美誉。已探明可供开采的矿藏达48种,且储量大,品位高。其中锑矿储量居世界之冠,煤炭储量居湖南全省第一,石膏、石墨、重晶石、大理石等非金属矿藏在湖南乃至全国名列前茅。

娄底经济发展迅速,投资环境日益完善。九十年代以来,娄底工业从小到大,由弱转强,形成了以冶金、建材、煤炭、化工、电力、机械为骨干的工业支柱产业,涌现出了涟源钢铁集团、锡矿山闪星锑业有限公司、金竹山电厂等产业典型。近年来,娄底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兴建了日供水量总达60万吨的水厂、超高压变电站、第二煤气源厂等一大批基础设施,修建了两条高等级公路和多条市内主要交通干线,开通了40万门程控电话、20万部移动电话,建立了与全球联网的娄底信息港。娄底市中心城区已建成全国有名的森林城市。

娄底正敞开大门,以最优惠的政策、最优美的环境、最优质的服务,竭诚欢迎海内外客商和有识之士前来观光旅游,投资兴业,大展宏图,共同开发这块宝地,共图繁荣富强。

娄底市位于湖南省中部,介于北纬27°12''31"~28°14''27"、东经110°45''40"~112°31''07"之间,处于江南地形由西向东递降的第二阶梯(云贵高原)向第三阶梯(江浙丘陵)的过渡地带,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侯区。东起双峰县荷叶乡新高村,西至新化县上团乡上团村,东西直线距离160公里;南起双峰县花门乡仁山村,北至新化县大熊山毛坪界,南北直线距离102公里。周围与6地、市相邻:东北与湘潭市的湘乡市、长沙市的宁乡县毗连,东南与衡阳市的衡山县、衡阳县接壤,西北与益阳地区的安化县相依,西南与邵阳市的邵东、新邵、隆回县交界,西部紧靠怀化地区的溆浦县。娄底市政府机关驻娄底市市中心,与省会长沙市中心直线距离112公里。

湘黔铁路由东向西,经娄星区、涟源市、冷水江市、新化县,境内里程145公里。娄邵铁路从北到南,自娄星区经涟源市、双峰县至邵东县、邵阳市,境内里程52.2公里。洛湛铁路从北到南,经娄星区、涟源市、双峰县,境内里程70公里。潭邵高速公路经过娄星区、双峰县,320国道横过双峰县,境内里程50.5公里;207国道经过涟源市,境内里程71.5公里。宁涟、涟淑、邵新、双衡、双涟、娄双等6条(段)省级公路与320、207国道相连。还有资江、涟水两条航道,交通便利。

1999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地建市,全市总面积为8117.7平方公里,合81.18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8%。耕地面积223.75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18.5%。

到2010年,娄底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42平方公里以上,常住人口40万以上。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40%。

“十一五”期间,我市将着力完善以总体规划、专业规划、控制性详规为重点的城市规划体系,把规划理念从“技术规划”转到“经济规划”上来,把规划重点放到突出优化布局、

合理分布产业、优化用地结构、改善人居环境上来。立足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主体功能定位,按照“配套设施、完善功能、提升品位、填充产业”的发展思路,抓好市本级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排水规划和中心城区20平方公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抓好县市城区和重点小城镇的总体规划修编和其它建制镇的规划,形成与中心城市功能互补、规模适度的城镇体系。

二、自然资源概况

基于以上娄底的各种地理环境,娄底在土壤及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旅游资源等方面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特别是旅游资源,已成为娄底发展的一大关键资源。(一)土地资源

境内土地总面积1217.53万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8%,人均面积3.32亩,比全省人均5.57亩少2.25亩。土地利用构成为:耕地22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8.5%;园地25.92万亩,占2.2%;有林地329.13万亩,占27.1%;牧草地(含宜林地)193.44万亩,占15.9%;城乡居民及工矿用地62.48万亩,占5.2%;交通用地12.05万亩,占1.1%;水域85万亩,占7.l%,合计利用土地939.97万亩,占77.2%。未利用地277.56万亩,占22.9%。

据全区待开发土地资源调查,共有待开发的土地资源116.3万亩,其中荒坡隙地11O.88万亩,农村废弃地7364亩,工矿废弃地2933亩,河洲滩地1.19万亩,荒水面3.2万亩。按照自然条件可开发成耕地的有7.4万亩,可开发成园地的11.36万亩,可开发为林地的73.19万亩,可开发为牧草地的2.09万亩,可开发为养殖水面的3.O7万亩。

(二)矿产资源

境内地层发育齐全,矿藏资源丰富,经3O多年的地质勘探,现已发现47个矿种,482个矿产地,其中探明储量的有25个矿种,占全省探明储量矿种的3O%,是湖南省矿种较齐全的地区之一。已探明储量的有163个矿产地(煤矿以井田计算),其中大中型矿床36处,保有储量人全国第一位的有锑,占全省第一位的有煤、白云岩、石灰岩和大理石,占全省第二位的有石墨,第三位的有石膏和黄铁矿。其他如金、铅、锌、铁、锰、钨、粘土岩等矿种的探明储量也在全省占有重要位置,钒、硅石、煤层气等矿种,虽然尚未探明储量,但潜在远景较大,有可能成为未来区内的优势矿产资源。

1.能源矿藏:娄底是湖南省主要煤炭产地。全区含煤面积210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6%,60%的乡镇有煤炭资源分布。

2.黑色金属矿藏:境内共有铁矿点58处。有锰矿及铁锰矿产地8处。

3.有色金属及稀有金属矿藏:境内有色金属及稀有金属矿产有锑、铅、锌、钨、锡、用、铰、金、铜、汞等矿产地121处。锑储量大、产量多、质量优的锡矿山,有“世界锑都”之称。

4.非金属矿藏:境内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尤以黄铁矿(硫)、石墨、石膏、石灰岩、白云岩、大理石、硅石和各类粘土矿产为最富。

(三)森林资源

境内林地主要由两大山脉组成,西北部为雪峰山及其余脉,东南部为衡山山脉。根据地域差异、森林分布及林业发展方向,将全市林地划分为四个林业区:西北部中山商品用材林区,北部中低山坑木林经济林区,中部丘岗盆经济防护风景林区,南部东部中低山楠竹用材、水土保持林区。到2000年底,全市林业用地355910.4公顷,其中有林地324641.0公顷。按林种用途划分:用材林198847.7公顷,经济林33552.8公顷,楠竹林41872.7公顷,防护林48011.44公顷,特种用途林2030.80公顷。按树种,杉木林84671.8公顷,马尾松林122446.9公顷,天然阔叶林35924.5公顷,柏木林6172.3公顷。全市木材蓄积量1184.7万立方米;全市楠竹面积41872.7公顷,蓄积9143.9万根;全市森业覆盖率42.79%。全市有省级森林公园三个:新化大熊山森林公园,涟源龙山森林公园,双峰九丰山森林公园。全市树龄上百年、胸径在100厘米以上的珍稀大树共有36种、192株。

(四)植物资源

全市农作物和果树资源常见的有78科,168属2500多个品种。水稻常规品种370多个,杂交水稻21个组合以及大小麦、高梁、玉米、粟、糁子、红薯、马铃薯、豆类等30多种作物,有340多个品种,油料作物有油菜、花生、芝麻、蓖麻、向日葵、油沙豆等8科,70多个品种。经济作物有茶叶、西瓜、百合、烤烟、黄花等30多个科,360多个品种、蔬菜有瓜类、豆角、辣椒、茄子、白菜、萝卜、葱、蒜等58科,480多个品种;饲料作物有水浮莲、水花生、聚合草、葳菜、苏丹草等20多个品种;绿肥有兰花苕子、红花草子、回青、红萍等30多个品种;药材有丹皮、白芍、生地、尾参等150多个品种;树有柑桔、桐柚、桃、李、梨、葡萄、枣、柿、板粟、杨梅、枇杷、猕猴桃等30多科,200多个品种。地方传统名牌特产有新化的苡米、板栗、烤烟、天麻、蘑芋等。

(五)动物资源:

境内自然条件优越,地貌类型多样,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适中,适宜动物的栖息、生存和繁殖。

在自然生态地理动物区划中,娄底地区属中亚热带林灌、草地--农田动物群。从区系成份看特有种类不多,而南北混杂和过渡现象较为明显,又较偏近于华南区,如属华南区系典型种类的动物有穿山甲、豪猪、花面狸、苦恶鸟(白胸秧鸡)、画眉、八哥、饰纹姬蛙、稻瘦蚊、红薯小象甲、桔吹绵价等,而属北方区系的代表性种类有狐、刺猬、蝮蛇、灰喜鹊、苜括盲蝽、潜叶蝇等。

境内人口密集,土地开发程度高,只有西部和周边山区尚有成片的自然林带,因此常见的动物优势种类,多为适应生存于丘冈农田和居民区的类群,林栖鸟兽已少见,具有狩猎意义的仅有斑鸠、环颈雉、家雀、黄鼬、野兔、狐、罐和小鹿等中、小型动物。生活在水域、农田中的昆虫、鼠类和两栖类、爬行类等动物,种多量大。50年代以来,由于环境污染、林木减少、过度捕猎等原因,生态平衡有所失调,致使动物资源种类不断减少,群量日趋下降,有的几近绝迹,但有些有害种群如老鼠等反而不时出现暴发性增长,对此已引起高度重视。

境内农户与少数城镇居民素有饲养家畜家禽的习惯。家畜中数量最大的是猪,双峰县是全国瘦肉型生猪基地。牛(含水牛、黄牛)以役用为主。为充分利用草山资源,新化县被国家列为推广“三用牛”(肉用、役用、奶用)的基地。羊以黑山羊最为著名,仅涟源市近年饲养量就达12万头,为全省板皮出口基地。但性状逐渐退化,亟待提纯复壮。马、骡、驴虽有饲养,但数量不多,主要用来拖拉板车。90年代曾在农村出现过养兔热(长毛兔、肉兔、獭兔等)。农村养狗、猫曾很普遍,后因预防狂犬病,狗数量有所减少。家禽中以养鸡为主,多由农户散养。80年代办有机械化养鸡场和规模较大的集中鸡场。鹅极少。养鸭除少数农户散养外,多为牧养。曾先后引进过樱桃鸭、康贝尔鸭等国外优良品种,但均未推广。近年来,在城镇郊区有些农户和居民以饲养鹌鹑、肉鸽(含信鸽)、乌骨鸡等为业,有的还引进了牛蛙、火鸡、珍珠鸡、美国七彩野鸡等新类。原是野生的乌龟、团鱼、黄鳝、泥鳅,也改为人工养殖,以满足消费。。

三、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建立应该资源循环型和经济节约型的社会,以便在城市系统发展过程中受到某种干扰时具有通过自身的改造和调节,不断保持和改善其结果机能的优化能力,最终造就一个与自然和谐协调的良性的城市生态系统。

(一)培育与保护森林资源

1、优化林种结构。注重树种的搭配,避免林地林木的品种单一,大力培育当地优势树种,营造培育混交林,增加森林生物产量,充分发展森林的多种功能。建立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

分类经营的管理体制和发展模式。

2、提高全市的森林覆盖率。必须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措施,达到保护农田、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在加快现有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建设的同时,加大管理力度,严禁乱采乱伐;在旅游资源开发进程中,以不破坏森林资源为前提。

3、建设城乡道路绿色长廊工程。在不占用基本农田的前提下,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继续实施千里绿色长廊工程,绿化重点向县乡和乡村道路延伸。以乡镇村庄为点,以道路、河渠、堤坝为线,以荒丘岗地和农田为面,点线面相结合,营造乡镇道路农田林网,着力营造交通沿线绿色生态。

(二)保护与合理利用水资源

1、全面提倡节约用水。大力推广节水型生产工艺、技术和节水器具。推广应用节水型农业,注重修建防渗渠道,减少水肥流失。

2、加强对涟水河的治理,强化水污染控制与综合整治。积极维护和改善水资源的自然功能和水域的生态环境。搞好水资源的保护和开发。

3、搞好防洪、除涝、灌溉、重点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与水资源开发利用五个综合规划。构建以资源水利、生态水利、城市水利为主体的水利发展框架。科学制定水资源供求计划,实现工程水利向生态资源水利转变。

(三)保护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1、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凡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各类建设,一律不予报批。严把土地征用和转用审批关,严格遵守对非农占地的审批权限和审批程序,从严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在加快城镇化进程中,严格农村宅基地管理。控制基本建设用地规模,优化建设工程方案,减少占用土地。提高市场化配置程度,提高土地利用率。

2、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面落实基本农田“五个不准”和非农建设用地“六个不批”制度,坚决守住基本农田保护这条红线不能逾越,强化基本农田保护动态监管,建立基本农田统计核查和定期报告制度。抓好复垦整理工作,要严格按照规定用途,用好土地整理专项资金,补充有效耕地面积,以数量保质量,在耕地数不减少的前提下,提高耕地质量。(四)保护与合理开发矿产资源

1、做好矿产资源规划工作,强化规划实施管理。抓紧编制并实施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勘查专项规划,划定矿产资源可采取和限采区、禁采区,禁止地质灾害重发区和易发区开采条件的矿山。严禁在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内采矿。

2、继续整顿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坚持市场配置和政府调控相结合,强化政府对重要矿

产资源的宏观调控,吸纳采矿权向优势企业积聚,充分发挥市场对矿产优化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对已规划开采的小矿山进行联合经营,实行矿山经营规模化。妥善做好改制、转产、关闭矿山企业的矿权处置;坚决打击和取缔无证和非法转让矿权等违法行为,严厉查处“越界开采”行为。

3、大力推广新技术和新工艺。提高矿产资源的回收率,严禁“采富弃贫”、“采易弃难”等浪费资源的开采方式和掠夺性开采行为。逐步关闭矿山企业规模达不到省规定的最小经济规模的小企业和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的小矿山企业。保持生产的破碎机要全部加装防尘罩和带水作业,彻底改善石料破碎的粉尘和噪音污染。

4、加强对矿山生态恢复建设。按照“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制定矿山生态恢复管理办法,责成业主根据各废弃矿山地貌特征,限期进行因地制宜的生态恢复。加强矿山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对已造成生态破坏和发生严重地质灾害的矿山限期整治和进行恢复治理。向所有采矿企业征收生态恢复保证金,设立生态恢复建设基金,用于因地制宜的生态恢复。(五)保护人文资源

1、加大人文资源保护力度。娄底市有众多的人文资源,清代名臣曾国藩故居,湄江风景区、波月洞风景区、洛阳湾古建筑群、水府庙水库等旅游胜地;这些都极具历史价值。人文资源的珍稀性和不可再生性要求我们对这类资源的保护更为仔细、谨慎。切实制定、落实各项保护措施。

2、合理利用人文资源。谨慎、小心地开发人文资源,防止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破坏人文资源。

【参考文献】

[1] 张朝芳,章绍尧.浙江植物志(第一卷)[M]. 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2] 喻学才.旅游文化[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3] 贾祥春.旅游文化的特点及其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83-87

中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决策

一、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自然资源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分为可耗竭或不可再生(如矿产)和不可耗竭或可再生资源(如森林和草原)两大类。随着工业化和人口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巨大需求和大规模的开采消耗已导致资源基础的削弱、退化、枯竭。如何以最低的环境成本确保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将成为当代所有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处于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的中国,基本国情是人口众多、底子薄、资源相对不足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居世界后列,以单纯的消耗资源和追求经济数量增长的传统发展模式,正在严重地威胁着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以较低的资源代价和社会代价取得高于世界经济发展平均水平,并保持持续增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目前,中国在一些重要的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方面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种挑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较小,1989年人均淡水、耕地、森林和草地资源分别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28.1%、32.3%、14.3%和32.3%,而且人均资源数量和生态质量仍在继续下降或恶化;二是随着人口的大量增长和经济发展对资源需求的过分依赖,自然资源的日益短缺将成为中国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尤其是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与全国性的耕地资源不足和退化问题。据统计,全国缺水城市达300多个,日缺水量1600万吨以上,农业每年因灌溉水不足减产粮食250多万吨,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因此,相对来说,水资源的持续利用是所有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 在中国的自然资源利用与保护中,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a)缺乏有效的资源综合管理及把自然资源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机制,传统的自然资源管理模式和法规体系将面临市场经济的挑战; (b)经济发展在传统上过分依赖于资源和能源的投入,同时伴随大量的资源浪费和污染产出,忽视资源过度开发利用与自然环境退化的关系; (c)采用不适当行政干预的方式分配自然资源,严重阻碍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资源产权制度的建立以及资源市场的培育; (d)不合理的资源定价方法导致了资源市场价格的严重扭曲,表现为自然资源无价、资源产品低价以及资源需求的过度膨胀; (e)缺乏有效的自然资源政策分析机制以及决策的信息支持,尤其是跨部门的政策分析和信息共享,从而经常出现部门间政策目标相互摩擦的不利影响; (f)资源管理体制上分散,缺乏协调一致的管理机制和机构。 二、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对策

自然资源一体化审批系统解决方案

自然资源一体化审批系统 解决方案 一、建设背景 机构改革前,原国土、原规划部门、原林业部门及原其他被整合部门的各种系统均有着独立、完整的业务审批体系。自然资源部门的组建以后,亟需要从业务重组、数据融合、应用整合三个方面开展工作,实现机构改革后的“化学反应”。同时,结合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和“三定规定”后新业务需求及《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等文件的公布,“多审合一”、“多证合一”等新举措也给自然资源部门业务审批提出了更高地要求。因此,自然资源部门需要建立一套与新业务相匹配的智慧审批系统,以达到服务提质、审批增效的目标。 二、需求分析及建设目标 1、需求分析 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要以“三定规定”为核心,明确为履行党中央和国务院赋予自然资源部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和统一行使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与生态修复的“两统一”职责,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基本方针,依次梳理具体业务需求,包括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确权登记、

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修复以及进行矿产资源、海洋、测绘管理等业务梳理,做好全业务、全流程的信息化支撑,支持统一数据底板建设,满足自然资源监管决策、自然资源政务服务、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等应用需求。 2.1.1摸清家底 摸清家底,梳理分析自然资源信息化的需求差距从网络和基础设施建设、数据资源情况、平台支撑、信息化应用等几个方面梳理分析原国土管理部门、规划部门以及相关单位已有的数据资源目录情况及信息化建设情况,结合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和“三定规定”后新业务需求,对比出现有的信息化基础与国家信息化要求和自然资源改革发展的需求差距。 2.1.2梳理自然资源数据 自然资源数据资源体系方面,需要全面梳理自然资源数据,摸清基础地理、遥感影像、土地、矿产、海洋、林草、湿地等各类自然资源数据,在现状数据、规划数据、管理信息、社会经济等数据资源目录下新增如生态环境、灾害、生态修复等专项数据。 2.1.2整合原各业务系统 在软件层面,原国土资源部门有对外服务平台、不动产登记平台、“一张图”核心数据库管理系统、电子政务系统、综合事务管理、行政审批系统、土地开发管理系统、土地储备管理系统、综合监管平台、档案管理系统等;原规划部门有综合事务管理系统、规划“一张图”、规划业务管理平台、综合监管、规划移动执法系统、规划档案等子系

陇南自然资源状况

第一节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状况 一、自然环境条件 地理位置陇南市位于甘肃省南陲,东连陕西,南接四川,西邻甘南藏族自治州,北依定西市和天水市,地理坐标在东经104°1′--106°35′,北纬32°38′――34°31′之间。东西长221公里,南北宽220公里,总面积2.79万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陇南地处西秦岭东西向褶皱带发育的陇 南山地,位于我国阶梯地形的过渡带。她的西部向甘南高原过渡,北部向陇中黄土高原过渡,南部向四川盆地过渡,东部与陕西秦岭和汉中盆地连接。全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高山、深谷、丘陵、盆地依次分布,错落相间,形成独具特色、错综复杂的壮美景观。北部西礼山地呈现低山宽谷的黄土地貌,海拔1800米上下;东部徽成盆地介于北秦岭和南秦岭之间,长百余公里,宽数十公里,呈现丘陵宽谷地形,海拔1000米左右;西南部为高中山与峡谷地,东有甘陕边界的透马驹山,西有与甘南相邻的葱地山,南为甘川分界的摩天岭。最高峰雄黄山,海拔4187米,座落在文县西北部的屯寨乡境内。最低点罐子沟,海拔550米,位于文县东南部的中庙乡境内,亦为甘肃省海拔最低点。 气象气候陇南属东亚季风气候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山脉走向的影响,区内气候复杂多样,分布独特,水平分带和垂直分带均十分明显,形成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奇特景观。 一是南北温差悬殊。由东南向西北,依次从亚热带湿润气候向暖温带湿润气候、温带半湿润气候和高寒阴湿气候过渡,年平均气温5℃――15℃,日照时数1700――2000小时,活动积温2600――4600℃,年降水量450――1000毫米,无霜期166――285天。武都、文县南部及康县东南河谷地带,海拔低于1000米,年平均气温高于14℃,活动积温大于4500℃,年降水量450――1000毫米,局部地方年降水量达1300多毫米,干燥度小于1,无霜期大于280天,热量和水分均为甘肃最高,是本省唯一的亚热带温润气候区。

中国自然资源的形势与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水利的改革与发展发生了深刻变化。由主要为农业服务,逐步向服务于国民经济和全社会转变;由计划经济下的运转机制,逐步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由以社会效益为主,逐步向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综合效益转变。 一、21世纪面临的水问题 当代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但人均淡水资源却是贫国。我国水资源可利用量、以及人均和亩均的水资源数量极为有限,降雨时空分布严重不均,地区分布差异性极大,这是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基本特点。目前水资源短缺问题己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但我国水资源可利用量是有限的,从目前现状来看,就全国而言,人均占有淡水资源量只有2200立方米,从地区来看,水资源总量的81%集中分布于长江及其以南地区,其中40%以上又集中于西南五省区,这是先天决定的水情。从人均占有量来看,人均占有淡水资源量南方最高和北方最低可以相差十倍,西部比东部可以高达五、六百倍。这是我国北方属于资源型缺水的根本原因,南方地区水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由于水体污染,水质型缺水也相当严重。目前全国性的干旱缺水越来越严重,尤其北方地区发生已不是危言耸听作用。(一) 主要灾情 进入90年代,中国水旱灾害和水污染频繁发生,水多、水少、水脏与水环境恶化问题越来越严重。

(1)洪涝灾害:累计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了1.1万亿元,约相当于同期财政收入的1/5。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元的年份有1994年(1797亿元)、1995年(1653亿元);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0亿元的年份有1996年(2208亿元)、1998年(2684亿元)。世界银行曾测算,中国每年洪涝灾害损失100多亿美元。 (2)干旱灾害:由于供水不足每年直接影响工业产值2300亿元,正常年份和较旱年份,粮食减产在100~250亿kg(正常年份,如1996年减产100亿kg,较旱年份,如1994年、1995年减产粮食250亿kg),但遇到严重干旱年份粮食减产曾高达近500亿kg(如1997年,北方一些地区干旱持续时间长达100多天,黄河下游发生了有史以来,断流天数、断流河长均创历史记录。这一年因旱粮食减产476亿kg,对粮食生产造成的损失是新个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年份)。世界银行曾测算,中国每年干旱缺水造成的损失约为350亿美元着水利事业进入(3)水环境:一是水土流失,区域性、局部性的治理成效较大,但面上的水土流失治理进程缓慢,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还很严重,特别是开发建设项目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急剧增加。全国平均每年因开发建设活动等人为新增的水土流失面积达1万平方公里,每年堆积的废弃土石约30亿吨,其中20%流入江河,直接影响防洪保安。二是水体污染严重,由于工业废污水排放量的急剧增长,并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河道里,导致了以淮河、太湖污染为代表的水环境恶化。世界银行发表的中国环境报告测算,中国仅水和大气造成的污染,年损失为540亿美元,占中国年GDP的8%。这就表明,

自然资源部职能配置 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自然资源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第一条?根据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和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自然资源部是国务院组成部门,为正部级,对外保留国家海洋局牌子。第三条?自然资源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自然资源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对自然资源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主要职责是: (一)履行全民所有土地、矿产、森林、草原、湿地、水、海洋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和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拟订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规划及测绘、极地、深海等法律法规草案,制定部门规章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二)负责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制定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的指标体系和统计标准,建立统一规范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制度。实施自然资源基础调查、专项调查和监测。负责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成果的监督管理和信息发布。指导地方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工作。 (三)负责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制定各类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统一确权登记、权籍调查、不动产测绘、争议调处、成果应用的制度、标准、规范。建立健全全国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负责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登记资料收集、整理、共享、汇交管理等。指导监督全国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 (四)负责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工作。建立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统计制度,负责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核算。编制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拟订考核标准。制定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划拨、出让、租赁、作价出资和土地储备政策,合理配置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负责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评估管理,依法收缴相关资产收益。 (五)负责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组织拟订自然资源发展规划和战略,制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标准并组织实施,建立政府公示自然资源价格体系,组织开展自然资源分等定级价格评估,开展自然资源利用评价考核,指导节约集约利用。负责自然资源市场监管。组织研究自然资源管理涉及宏观调控、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的政策措施。 (六)负责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推进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组织编制并监督实施国土空间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开展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建立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评估和预警体系。组织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控制线,构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建立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研究拟订城乡规划政策并监督实施。组织拟订并实施土地、海洋等自然资源年度利用计划。负责土地、海域、海岛等国土空间用途转用工作。负责土地征收征用管理。(七)负责统筹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牵头组织编制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并实施有关生态修复重大工程。负责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土地整理复垦、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海洋生态、海域海岸线和海岛修复等工作。牵头建立和实施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制定合理利用社会资金进行生态修复的政策措施,提出重大备选项目。

自然资源“一张图“系统建设方案

桂南市自然资源数据库及“一张图”系统 总体方案

一、项目概述 (一)项目名称 桂南市自然资源数据库及“一张图”系统(自然资源信息化项目)。(二)建设单位 桂南市自然资源局。 (三)项目背景 桂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立足桂南市第三次土地调查数据成果以及原有地理信息数据,结合桂南市信息化现状及机构改革后自然资源相关部门工作需要,经过深入的探讨研究,提出了桂南市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需求,构建自然资源综合数据库,桂南市自然资源数据库及“一张图”系统,自然调查移动端,服务自然资源监管决策、政务服务和调查评价等自然资源信息化应用体系,提升自然资源管理的一体化、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 (四)建设内容 建设内容包括:基于三调成果和原有自然资源数据的的自然资源综合数据库建设、自然资源数据建库与管理“一张图”系统建设。

二、项目的需求分析 (一)项目背景和依据 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信息化顶层设计(送审稿)》,提出要建成以自然资源“一张网”、“一张图”、“一平台”为支撑,面向监管决策、政务服务和调查评价的自然资源信息化体系,实现自然资源管理的一

体化、精细化和智能化。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差距 数据整合力度,类型,范围不够。未对基础地理数据数据,遥感影像,规划数据进行了整合;范围上,目前只对地籍类,用地类数据进行了整理,缺乏对执法,监管,审批等业务数据的整合。范围上,目前主要还是以土地类数据为主进行整合,缺乏对森林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数据的梳理和整合。 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可视化展示能力缺乏。目前依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初步实现了简单的空间地理信息的二可视化表达。尚缺乏基于自然资源数据的多视图、多样化表达能力,急需研制。 辅助决策能力缺乏。目前依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紧提供了对矢量数据的查看和查询能力,尚缺乏对空间分析能力的应用,急需根据机构改革后,自然资源各部门管理需要开展定制化研发,辅助决策,提高管理水平。 三、项目的意义和必要性 (一)项目的意义 (1)构建桂南市自然资源一张图,形成“山水林田湖草”数据新生态 通过制定统一分类标准,建立自然资源一体化数据模型,开展土地、矿产、地质调查、测绘、林业、草地、水资源等数据整合集成,形成自然资源一张图,全面、准确掌握桂南市自然资源“家底”,实现数据资源的集中管理,联动更新,做到数据统一,权威发布。依托桂南市现有自然资源相关数据,建立横纵协调的自然资源数据联动更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初中地理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自然资源及其主要类型。 2.了解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和重要性及中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且破坏严重的现状。 【教学重难点】 1.自然资源的主要类型及我国的自然资源现状。 2.使学生能够根据有关数据资料概括出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并使学生懂得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并能够付诸行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对于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来说,有许多东西是得益于自然界的奉献。比如:我们做饭用的铁锅,它来自于自然界中的铁矿。大家分析一下,铁矿从哪里来?(自然界)对人类有何意义?(有使用价值,即有用)可见铁矿就是一种自然资源,叫做铁矿资源。下面请同学们说出家里的生活用品中,哪些来自于自然界?是何种自然资源? 学生积极思考,然后教师提问,学生的回答中有的是自然资源,有的不是;有的直接来自于自然界,有的则间接来自于自然界。教师要做好点评,让其辨明“真伪”。 二、新课教学 1.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请同学们说一说,在大自然中有哪些资源?什么是自然资源呢? 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等,都是自然资源。所以,自然资源必须能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即具有自然属性,还应服务于生产和生活,对人类有利用价值即经济属性。 教师举例说明:铁矿石、小麦、甘蔗和闪电哪些是自然资源?(铁矿石是;小麦和甘蔗虽然对人类有用,具备了经济属性,但不是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取的,而是经过人类的培育和加工,所以不是自然资源;闪电存在于自然界中,但在目前科技条件下,人类不能直接利用,所以它只具备自然属性,不具有经济属性,不是自然资源。) 教师总结:判断物质是否是自然资源时,要看是否同时具备“自然”和“经济”属性。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教案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设计说明: 建设和谐高效课堂必须让和谐思维之树常青,让和谐、思维之树常青包括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二是如何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和谐,其内容包括教学过程安排是否合理、学生之间的合作是否愉快、教学方式是否恰当,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 1、设计理念。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着,在教学中 教师因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学探究为基础, 大力提倡自主探究与小组内成员的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习 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2、通过学生自学发现问题,利用多媒体手段和小组合作 探究的形式解决问题。采用知识抢答、问题答辩等形 式巩固所学知识。 课程标准及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是本章的第一节,依据《标准》,这是一节 向学生传授“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的一课。本节选用了“自然资源和 我们”、“资源丰富,人均不足”两个标题,表述了自然资源与 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中国资源丰富、人均不足且破坏 严重的国情,为后面具体学习各种资源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1、初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读图分析能力,能够满足从 图文资料中获取信息探究新知识的要求。 2、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对我国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 环境有了了解,为本章节学习打下了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了解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 2.自然资源的归类分析 3.知道怎样合理使用自然资源。 ★过程与方法:

自然资源部:从五方面全面提升自然资源遥感应用的综合能力和水平

自然资源部:从五方面全面提升自然资源遥感应用的综合能力和水平 要围绕提高山水林田湖草自然资源全要素、全覆盖、全天候调查监测及监管能力的新目标,充分发挥既有优势,增强遥感应用合力,着眼大局,凝心聚力,全面提升自然资源遥感应用的能力和水平。” 4月25日在京召开的自然资源遥感应用创新发展座谈会,围绕自然资源调查、监管新形势新需求,分析研究遥感应用工作创新发展机遇,探讨进一步加强整合、创新应用、提升效能的主要举措。自然资源部副部长曹卫星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提出,自然资源部的组建,以创立陆海空一体,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全民所有自然资源管理体制为使命,自然资源管理工作需要卫星遥感技术的有力支撑。目前,部系统已有土地勘测规划院、航遥中心、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卫星测绘应用中心和林业规划院五家专业卫星中心,围绕土地、地质、海洋、测绘、林业开展卫星应用工作,分别建立了数据采集与处理、信息提取与应用、信息共享与服务体系,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应用成果和稳定的专业化队伍。各单位要在系统总结已有工作成效的基础上,重点就面向自然资源部新使命、新需求,从全面提升支撑保障效率效能上,分析遥感应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为山水林田湖草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提供技术保障,为“多规合一”“生态保护”“资源资产评估”等提供决策支撑。 会议强调,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五支队伍要在一个体制下齐心协力,在陆海观测卫星业务应用统筹协调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凝聚共识,从五方面努力提升自然资源遥感应用的综合能力和水平。 一是打造观测体系。 针对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观测要素的不同特点,整装建设可见光、高光谱、热红外等光学遥感,海洋水色、海洋动力以及雷达、重力、磁力等多种观测手段并存的高、中分辨率卫星观测平台,形成全覆盖、全天候、全要素、全方位的遥感信息获取能力,实现从周期性调查到动态化监测的转型升级。 二是创新关键技术。 加强遥感应用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交叉融合,着力向自动化、规模化、定量化、智能化方向转型。 三是拓展应用领域。 围绕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决策全过程,瞄准业务工程和决策管理需求,建设业务流程清晰、标准规范统一、产品持续配套的卫星遥感业务应用系统,支持山水林田湖草全方位多层次监管应用,满足国家对全国及全球自然资源遥感调查监测任务的要求。 四是创建一流平台。 加强遥感应用部系统的平台建设,引导省级地方应用体系建设,形成统分结合、部省联

自然资源三维动态信息系统构建

第42卷第1期2019年1月 现 代 测 绘 Modern Surveying  and MappingVol.42, Jan.,2019  项目来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631175) 第一作者简介: 罗震霄,本科,研究方向为软件开发、软件架构设计、项目管理等。自然资源三维动态信息系统构建 罗震霄1,2,王 斌1, 2 (1.江苏兰德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46;2.江苏省地理信息产业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46)摘 要 当前全国组织开展的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如何对自然资源调查确权工作中利用和形成的多源异构、多时相数据,按照几何三维、时空四维特征进行存储、管理、展示则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如东县自然资源调查试点工作, 借鉴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建库与管理系统开发经验,从自然资源数据管理的实际需求与后期深化应用角度出发,探索了覆盖陆海空间、涵盖地上地下、过程动态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成果数据管理方法, 设计了市县级三维自然资源时空数据库及其管理平台的数据模型、数据结构及数据组织方式, 构建了自然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可为自然资源数据有效管理、分析与应用提供有益借鉴。关键词 自然资源;三维动态信息;时空数据模型;地理数据结构 中图分类号:P20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97(2019)01-0007-05 0 引 言 长期以来,我国自然资源实行分头管理,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的对象、范围、内容等各方面工作存在交叉,不利于将各类自然资源作为一个生命共同 体进行统一治理[1] 。《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办法 (试行)》要求对自然资源所有权开展确权登记,划清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之间的边界,划清全民所有、不同层级政府行使所有权的边界,进一步明确 国家自然资源的权利和保护范围[ 2]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也要求构建“统一组织开展、统一法规依据、统一调查体系、统一分类标准、统一技术规范、统一数据平台”的“六统一”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基础调查结合专项调查的“1+X” 型自然资源调查体系[1] 。面向上述新要求,需要有效的方 式对自然资源信息进行存储、管理与展示。 自然资源的调查工作与已开展的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相比,其调查内容涵盖范围更广,涉及到水流、森林、草地、荒地、滩涂、海洋等各类自然资源及其随着季节、年份不断变化的过程。这就需要充分借鉴为国土调查和各类专项自然资源调查数据建库与管理系统开发的经验,充分表达各类自然资源的时空特征,形成图文一体化、二三维一体 化、时空一体化的自然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3] 。1 面向自然资源管理的时空数据模型 时空数据模型是一种有效组织和管理地理数据,使空间位置、几何形态、变化过程的表达更为鲜 明, 语义、关系、属性表达完备的地理数据模型[4] 。自然资源的时空特征决定了对其数据管理必须采用时空数据模型作为基础支撑。1.1 时空数据模型的选择 常见的时空模型包括有立方体模型、快照模型、基态修正模型、时空组合模型和以事件为中心 的面向对象数据模型等[ 5] 。这些模型在对时空数据的记录及表达上各有侧重。综合当前自然资源的数据特点,选择基态修正模型(也称底图叠加模型)来建立三维自然资源时空数据库。 基态修正模型的核心思想是记录时空对象的初始状态,在后继的时间序列中只记录相对于前一时刻变化的部分,通过两者叠加获得后继时态版本,该模型的数据记录方式可有效减少数据冗余,并记录对象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情况。1.2 对基态修正模型的改进 常规二维矢量数据的存储,因数据量较小,数据对象化和编码规则较为清晰,使用基态修正模型可以有效解决对象随时间的变化。但当自然资源数据以三维表面、三维体元、三维矢量来记录和存储时,则因涉及数据量大、变动对象不明确的问题,使常规的基态修正模型随修正次数不断增加调取时态数据时存在动态计算复杂度不断变大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此次面向自然资源的时空数据模型构建,采用基态修正模型与快照模型相结合的方式, 按照一定时间间隔建立快照,并以快照节点设立基线,后继变更数据在此基线的基础上添加。数据调取时,根据时间取得最近的基线数据,再结

中国自然资源的特征

中国自然资源的特征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从生活、生产实际出发,了解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及中国的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且破坏严重的国情现状。(2)树立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并倡导节约资源的观念,培养资源保护意识。 2.过程与方法 (1)用读图归纳、分析等方法理解自然资源的分类。 (2)阅读图文理解可再生资源的永续利用。 (3)利用数据对比我国资源丰富,人均不足的基本国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辩证地认识自然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的意义,进而培养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下面的一组数字,既值得我们自豪,也提醒我们对“地大物博”应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中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占有量却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中国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总值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 ·中国河流年径流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中国森林面积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林木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九分之一。 我国资源总量大,品种齐全,是当之无愧的“资源大国”。但是,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少,而且对资源的利用和管理不善,使资源遭到不应有的破坏,因此资源紧张的问题已不容忽视。 对于我国的自然资源,要有正确全面的认识,既要看到总量丰富的一面,又要看到人均资源不足的一面,从而科学地、合理地去利用资源,保护资源,探索新资源,使可再生资源不断再生,非可再生资源得到合理利用。要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充分合理利用资源,保护好环境。板书设计: 类型总量世界排位人均占有量 陆地面积第三1/3 矿产资源第三3/5 中国自然资源耕地第四1/3 河流年径流量第六1/5 森林面积第六1/9 特征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破坏严重

中国自然资源现状

中国矿产资源现状 人类社会所经历的石器时代、陶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煤与石油时代及未来的信息时代,都是以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为标记的,所不同的是主要利用的矿产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利用方式等在各个阶段有所不同。 中国是世界最早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国家之一。 考古学家证明:距今200万年前的“巫山人”和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就已开始利用多种石料矿产制作工具;旧石器时代晚期,北京“山顶洞人”已能利用石料制作精巧的工具和装饰品,并利用赤铁矿粉作为颜料;新石器时代,已广泛利用粘土、陶土制作陶器、彩陶和黑陶(距今6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和距今45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新石器时代矿产利用的重要进展是铜的利用(甘肃齐家坪文化)、玉的利用(江苏淮安青莲岗文化)和煤的利用(辽宁新乐遗址);夏、商、周时期,已广泛利用铜、锡、铅来制造青铜工具和器具,开始利用铁矿来制作工具;春秋时期是铜器时代向铁器时代过渡的时期,能制造生铁,是世界最早制造生铁的国家之一;战国时期,我国已进入铁器时代,开始开采利用砂金,也开始利用银矿,战国墓葬里有很多银器;秦汉时期,除利用金、银、铜、铁、锡、铝、汞等7种金属矿产外,还开始利用煤作为炼铁和取暖的燃料,石油、天然气已有发现并利用天然气来煮盐;三国、两晋、南北朝和元朝矿业发展缓慢;唐宋和明清时期矿业均有新的发展,总体上矿业还比较落后;新中国成立前比较完整的矿山仅300多个。 新中国成立近50年来,矿产勘查开发事业获得了空前的大发展,到1998年底,中国已发现矿产171种,有探明储量的矿产153种。其中:能源矿产8种;金属矿产54种;非金属矿产88种;其他水汽矿产3种。 中国已发现矿点、矿化点共25万多处,其中已进行了不同程度地质工作取得储量的有2万多处。探明矿产资源总量的潜在价值约占世界的12%,居世界第3位。而人均占有量约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8%,居世界第53位。 我国45种主要矿产按探明储量(表2-3)在世界上的地位排序如下:居世界第一位的矿产有稀土、石膏、钒、钛、钽、钨、膨润土、石墨、芒硝、重晶石、菱镁矿、锑共12种;居世界第二位的矿产有锡、铌、锂、铂、石棉、煤、滑石、萤石、硫、银、被共11种;居世界第三位的矿产有锌、磷共2种;居第四位的矿产有高岭土、铅、珍珠岩共3种;居第五位的矿产有铁、汞、金、硼、耐火粘土、天然碱共6种;居第五位以后的矿产有铜、镍、锰、铝土矿、石油、天然气、钾、铬、铂、金刚石共10种。我国45种主要矿产占世界储量的百分比、位次状况如图2-2所示。

自然资源部信息化建设-2

《自然资源部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 根据自然资源部的规划,全国自然资源信息化体系一般包括国家、省、市、县四级体系。省、市、县地方自然资源信息化体系由省参照国家级平台确定建设模式与框架。其中网络体系由部统一设计,应用体系由各地根据本地具体情况设计,数据与部互连互通,应用系统与部系统业务协同。 重点内容如下: 1、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划分为2020年和2025年两个时间节点逐步推进。 2、自然资源信息化体系包括国家、省、市、县四级体系,地方自然资源信息化 体系由省参照国家级平台确定建设模式与框架。 3、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由“一张网”、“一张图”、“一个平台”三个方面作 为支撑。 4、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自然资源监管决策、互联网+自然资源政务服务是 三大应用体系。 5、建立二三维一体化的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三维实景数据库,努力实现动态实 时实景可视化。 6、接入百度地图、高德地图等互联网空间数据信息,并通过协议购买、交换、 搜集等方式,获取互联网上与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有关数据。 7、成立自然资源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集中统一领导。 时间节点如下:2019-2020年五大目标: ?初步建成自然资源“一张网”; ?初步建成自然资源“一张图”; ?基本建成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 ?基于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上线运行国土空间规划、耕地保护、生态修复、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矿产资源管理、海洋管理、测绘与地理信息管理、执法督察等业务应用系统,实现“一网通办”; ?接入国家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监管平台。 2021-2025年目标: ?形成自然资源动态监测和态势感知能力,实现对国土空间的全时全域立体监控; ?建成以自然资源“一张图”为基础的自然资源大数据体系,基本形成“数据驱动、精准治理”的自然资源监管决策机制; ?“互联网+自然资源政务服务”体系全面建成联网运行,自然资源政务服务和共享开放能力全面提高。 ?将成立自然资源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对全国自然资源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集中统一领导。 领导小组下设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统筹落实领导小组确定的方针政策、战略规划和工作要求。 ?自然资源部还将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信息化建设与运行方式,降低信息化建设与运行维护成本,解决自然资源系统信息化建设人员缺乏的难题。

应急能力信息化建设总结及计划

应急能力信息化建设总结及计划 一、基本情况。(一)应急能力建设方面。我市以《××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为总览,相继编制出台了常见自然灾害、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共X个综合和专项应急预案,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应急预案结构和体系,基本实现了政府、部门间应急预案相互衔接,明确了各类型突发事件应对机构和响应流程,发挥了应急预案防范和处置灾害事故的基础性、指导性作用。 在总体依托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主力军的基础上,在森林消防、防汛、医疗救护、电力、通讯、交通、海上、城镇燃气等各重点领域建立行业保障需要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同时加强市、乡镇、村三级联防联控救援队伍建设,建成了包括消防救援、卫生应急、心里干预、道路抢险、水上搜救、气象、防汛、森林防火、地震救援等X支镇级应急救援专兼职队伍。把培育发展社会志愿者救援力量纳入全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体系,现已建有社会义务救援队X支、红十字救援队X支、危化品企业应急队伍X支。 (二)信息化建设方面。目前社会应急救援报警信息以公安X 指挥中心为主要信息枢纽,各领域应急值班电话为辅助,实现应急救援报警信息的收集。同时建设有防汛视频会商系统、森林资源监控系统、地震信息预警发布系统、山洪预警信息平台等风险监测和应急预警、会商系统。

在机构改革后,我局通过组织到有关地区参访学习、与有关软件公司研讨交流、学习上级有关规划文件等形式开展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建设前期调研活动,目前尚处于建设地址规划中。 二、存在问题。(一)信息化建设方面。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建设进度较慢,在统筹应急指挥调度和应急资源管理调度等方面缺乏信息化技术支撑,应急管理整体信息化应用程度相对薄弱,研发应用力度不够,创新技术水平不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发展。 (二)应急能力建设方面。一是应急领导机构不明确。机构改革后应急委和减灾委改组进度慢,制约了应急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完善;二是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建设有待于大力加强,专业领域救援队伍建设力度不足,社会救援力量缺乏规范性管理和政策支持;三是市、镇、村三级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不够平衡,乡镇以下力量缺少,基础偏弱、能力薄弱;四是应急救援高精尖特色装备配备和应急物质合理储备还难以满足需求要求。 三、规划建设。(一)在应急能力建设方面。一是深化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组织专家或社会技术服务机构,统一疏理、调整、整合全市各级各类应急预案架构,理顺新的应急预案框架体系;完成总体应急预案、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类专项应急预案修编;指导协调各级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做好应急预案修改修订,推动做到上下级、综合与

农村自然资源配置现状_原因及优化对策

一、引言 如何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时代命题。要确保新农村建设的成功,问题的关建是寻找一个科学、合理、可行的新农村建设全面启动的切入点,这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本文所要论证的是,要确保新村建设的成功,必须尊重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意愿,必须从中找到让农民满意的新村建设的支撑点。即成功的新农村建设必须以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前提。因此,河南省新农村建设课题组对此进行了全面调查,范围涉及河南省信阳、驻马店、南阳、三门峡、平顶山、周口和新乡等7个地级市的119个行政村。着重调研了农民对新农村建设最迫切的需求是什么、对当前农业资源利用状况是否满意,以及农户重新配置自然资源的意愿。我们的调研发现,当前的新农村建设最首要的命题,不是经济发展、村容整洁;而是在构建农村社保制度创新的基础上,重新配置新农村建设资源。但是,从调研看,河南省新村建设的示范点,没有一家是从自然资源配置的视角去构建新村建设的长效机制。基于启动资源配置对新农村建设成败的价值,本文在论述河南省新农村建设资源利用的新情况、新问题基础上,着重调查了广大农民对重新配置资源的意愿,以期为各地的新村建设提供科学决策。 二、新农村建设自然资源配置现状及原因 1、农地细碎化局部加深,土地流转无法缓解细碎化。耕地细碎化造成农业资源配置的低效率。一方面,耕地细碎化导致耕地闲置、粮食减产。据估算,细碎化浪费了河南5% -8%农地。如果不存在耕地细碎化问题,那么河南粮食每年将增产6%-10%。相反,土地细碎化造成每年粮食减产近500万吨。另一方面,农地细碎化导致农业现代化转型困难。耕地细碎化严重制约了河南农业现代化发展。调查显示,约一半农民认为现行土地制度不利于农业现代化。40.59%的农户认为土地细碎化不利于农业现代化,30.00%的认为基本适合于小机械耕作;仅有28.82%的认为有利。因而,调整土地制度成为克服资源配置低效率,农业现代化滞后必要选择。 至于耕地细碎化的原因,有人归结为人口增加,有人认为是流转滞后。事实上,不完善的土地流转市场只是假象。例如,在河南省,2007年,每户承包土地约8.47亩,每户承包地平均为8.2块;而到90年代中期,户均规模为8.35亩,每户平均为9.7块。因而无论从承包面积还是从地块看,土地细碎化继续存在。此外,土地流转无法克服土地分割。例如,罗山县一家3口人的农户共耕种7.6亩,自家承包份地8块近4亩,转包地5块3.6亩,共13块,最大的1.8亩,最小的约0.2亩。因此,土地流转只是扩大了家庭经营土地面积,并没有消除耕地细碎化造成土地经营的分散现象。若没有外界力量推力,即使存在完善的土地流转市场,克服土地细碎化将是一个漫长的进程。此外,尽管单个农户意识到土地细碎化的危害,但是土地调整的巨大成本,压制了土地流转创新,引发为土地长期细碎化。 2、人地矛盾日益尖锐,耕地撂荒更加隐蔽。土地细碎化只是人地矛盾激化的结果,但是土地细碎化还会派生为土地撂荒。根据河南省农业生产力水平,有关专家推算,每户经营1.3公顷的土地可保本,经营2公顷的土地才有钱可赚。据此计算,河南省现有耕地733万公顷(2004),仅需要367万高素质劳动力。现在河南省农村有劳动力1800万人,这意味农村剩余劳动力至少1000万。一方面,过剩劳动力的存在造成农村人均耕地不足、人地矛盾紧张;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外流派生出耕地细碎化后的撂荒。调查发现,42.35%的农户认为存在隐性撂荒;11.76%农户说有显性撂荒;13.73%的农户认为仅存在显性撂荒;32.16%的农户认为无耕地撂荒。因此,耕地资源配置的现状是:一边是因农户家庭劳动力短缺而造成耕地的隐形撂荒(复种指数降低);一边是土地流转滞后诱发的纯农业家庭人力资源与机械闲置。 面对耕地闲置与短缺的悖论,理论界有不同认识。一观 农村自然资源配置现状、原因及优化对策* ◎郑国强 摘要:本文以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源优化配置课题组的408份调查问卷为基础,结合98次乡村干部访谈材料,试图客观、全面地描述、论证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河南省自然资源配置的现状,分析原因,进而提出新农村建设中自然资源优化配置的措施和路径。 关键词:自然资源资源配置新农村建设 *基金项目:河南省2007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新农村建设资源配置问题研究》(编号:2007-BJJ-015),平顶山学院青年基金启动项目。 38 --

自然资源“一张图”需求分析说明书V0.1

自然资源“一张图” 需求分析报告 广州南方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审批 文件更改摘要: 备注: 1. 文档的初始版本号以“V0.1/草稿”进行标识,即大写字母V 和2位阿拉伯数字组成。每次版本变化从小数点后的数字开始升级,变化范围为0~9,逢10进位。 2. 文档通过评审后,“版本/状态”应为“V 1.0/正式”。 3. 在“V1.0/正式”之后,如有修改,“版本/状态” 应为“V 1.y/修改” “y”可根据次数依次递增,取值范围为“1~9”。再次通过评审后,“版本/状态”应为“V 2.0/正式”,依此类推。

目录 1.引言 ......................................................................................................................................- 1 - 1.1编制目的...................................................................................................................- 1 - 1.2背景...........................................................................................................................- 1 - 1.3适用读者...................................................................................................................- 2 - 1.4定义...........................................................................................................................- 2 - 2.引用文件...............................................................................................................................- 2 - 3.任务概述...............................................................................................................................- 2 - 3.1建设目标...................................................................................................................- 2 - 3.2建设内容概述...........................................................................................................- 2 - 3.3用户特点...................................................................................................................- 2 - 3.4约束和假定...............................................................................................................- 2 - 4.需求分析...............................................................................................................................- 2 - 4.1现有系统及数据描述...............................................................................................- 2 - 4.1.1现有系统描述...............................................................................................- 3 - 4.1.2现有数据.......................................................................................................- 3 - 4.2构建大数据资源体系...............................................................................................- 3 - 4.2.1数据资源目录...............................................................................................- 3 - 4.2.2数据标准转换...............................................................................................- 3 - 4.2.3数据整合.......................................................................................................- 3 - 4.3核心数据库建设.......................................................................................................- 3 - 4.3.1新建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库.......................................................................- 3 - 4.3.2新建全囯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库...................................................................- 3 - 4.3.3新建海洋资源综合数据库...........................................................................- 3 - 4.3.4新建互联网相关舆情数据库.......................................................................- 3 - 4.3.5扩展建设卫星遥感应用核心数据库...........................................................- 3 - 4.3.6扩展建设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登记数据库...................................................- 3 - 4.3.7扩展建设自然资源综合统计数据库...........................................................- 3 - 4.3.8接入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相关视频监控等动态监测数据...........................- 3 - 4.3.9更新完善全国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 3 - 4.3.10更新完善全国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 3 - 4.3.11更新完善地质核心数据库...........................................................................- 3 - 4.3.12更新完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3 - 4.3.13更新完善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库...................................................................- 3 - 4.3.14更新完善海洋环境综合数据库...................................................................- 4 - 4.4系统功能需求...........................................................................................................- 4 - 4.4.1用户及权限控制...........................................................................................- 4 - 4.4.2通用功能.......................................................................................................- 4 - 4.4.3数据管理功能...............................................................................................- 4 - 4.4.4对外业务支撑接口服务...............................................................................- 4 - 4.4.5国土空间规划辅助编制...............................................................................- 4 - 4.4.6规划成果检查与审批...................................................................................- 4 - I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