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光合作用的过程2 导学案

光合作用的过程2 导学案

光合作用的过程2 导学案
光合作用的过程2 导学案

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生物学案时间:2011 年月日

光合作用第2课时导学案

班级姓名主备人孟宪文校对张延自主学习

光合作用的过程分为和两个阶段。

(1)根据光合作用图解。回答问题:

①图中字母表示的物质是:

A. B.

C. D.

②图中数字表示的生理过

程是:

l. 2.

3. 4.

5.

③光反应的产物是

④图中“?”处表示暗反应需要多种参与。

⑤要形成一分子C6H12O6需要分子C02,需要分子的H2O。(2)比较:

光反应暗反应条件必须有才能进行;色素、酶有光无光都能进行;酶部位

物质变化①水的光解;水在光下被分解成

②ATP的合成:①CO2的固定:CO2与结合形成;

②C3的还原:C3在酶、的作用下被还原糖类等。

能量变化光能转变为,储

存在和中

中的化学能转变为糖类等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产物. 、C5等

总反应式

合作探究分别分析下列情况:①如果光照强度减弱,②如果CO2的摄入量减少,③如果光照过强、温度过高导致植物

气孔关闭,④如果植物体内

H2O的供应量减少,(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短时间内下表中各物质的量将如何变化?(用↑表示增加,↓表示减少)随堂练习条件[H] ATP ADP C5C3

①光强↓

②CO2↓

③气孔关闭

④H2O↓

1.在正常情况下进行光合作用的某种植物,当突然改变某条件后即可发现其叶肉细胞中五

碳化合物含量突然上升,则改变的条件是

A.停止光照B.停止光照并升高CO2的浓度

C.降低CO2的浓度D.升高CO2的浓度

2.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H]和ATP参与

A.CO2和C5的还原B.C3的还原 C.由CO2合成葡萄糖 D.由C5合成葡萄糖3.用14C和18O分别标记CO2和H2O,当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合成的(CH2O)含14C和18O

B.释放的氧为18O,合成的(CH2O)含18O

C.释放的氧为18O,合成的(CH2O)含14C

D.合成的(CH2O)含18O

4.光合作用的过程可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光反应和暗反应

B.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暗反应,不进行光反应

C.叶绿体基质中可进行光反应和暗反应

D.叶绿体基质中进行暗反应,不进行光反应

5.在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水的分解发生在叶绿体片层结构薄膜上

B.光反应和暗反应中都有许多酶参与

C.温度降到0℃,仍有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D.[H]在光反应和暗反应中起还原作用,并将能量转移到糖类分子中

6.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中没有消耗的物质是

A.[H]和ATP B.H2O和CO2 C.五碳化合物和酶 D.三碳化合物和ATP

7.植物固定二氧化碳的场所是

A.细胞质基质B.叶绿体囊状结构C.叶绿体基质D.内质网膜上8.下图是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请回答:

(1)光合作用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A表示________阶段,进行的部位是___________。B表示________阶段,进行的部位是____________中。

(2)写出图中①-⑤所示物质的名称。

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⑤_______。

(3)C和D的化学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光合作用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合作用的过程】导学案

【光合作用的过程】导学案 班级姓名 二、探究光合作用的过程 探究活动之一 【实验一】科学家从植物叶片中分离出叶绿体,然后打破叶绿体膜,离心得到基粒(绿色)和基质(淡黄色)两部分。①向两部分提供水,并给予光照,结果:基粒部分产生氧气,而基质部分没有氧气产生。②向两部分提供二氧化碳,并给予反应所需的各种条件,结果:基粒部分没有糖类等有机物,而基质部分产生了糖类等有机物。 【讨论并交流】 ①基粒和基质中各发生了什么变化? ②从基粒和基质中发生的变化,你认为光合作用是一步完成的还是分阶段进行的? 探究活动之二 【讨论并交流】 ①请你回顾:化学上电解水是如何进行的?反应速度如何?需要消耗什么能量? ②由上述实验一,请你推测氧气是如何产生的?除了氧气还应该有什么物质产生? ③水在植物细胞外并不能被光自然分解,而在基粒上却很容易分解,你认为是与基粒中什么物质最有关系? 【实验二】1954年美国科学家阿龙,用叶绿体的基粒加上ADP和P i,光照后得到了ATP。 ④从实验二可以看出,在基粒上除了发生水的光解,还应该有ATP生成。生成该物质消耗的能量来源是什么?在基粒上是怎样固定该能量的呢? ⑤总结光反应:

⑥请你就基粒上发生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大胆地想象未来人类如何利用这一原理更好地开发新能源? 探究活动之三 【实验三】美国科学家卡尔文以小球藻为实验材料,在通入普通CO2使光合作用达到平衡状态,改为通入放射性14CO2,然后将小球藻迅速杀死。①光照几分之一秒后杀死,发现了放射性几乎全部出现在一种C3化合物中。②光照5秒后杀死,在小球藻中发现了含放射性C3、C5化合物。③光照30秒后杀死,在小球藻中发现了含放射性葡萄糖等C6化合物。 【讨论并交流】 ①请根据实验三推断从CO2到合成(CH2O)糖类大致经过的阶段? ②CO2如何变为C3的呢?请你推测有哪些可能? 探究活动之四 【实验四】科学家从植物叶片中分离出叶绿体,然后打破叶绿体膜,离心得到基粒(绿色)和基质(淡黄色)两部分。①将基质遮光并提供14CO2,一段时间后没有检测到放射性糖类出现。②将基粒部分光照一段时间后,与基质部分混合后,通入14CO2,一段时间后检测到了放射性糖类出现。③将基质遮光,提供ATP和[H]等物质代替基粒,一段时间后检测到了放射性糖类出现。 【讨论并交流】 ①在基质中C3→(CH2O)需要什么条件? ②说明基粒上发生的光反应和基质中发生的暗反应有什么关系? ③总结暗反应:

人教版教学教案高三一轮复习光合作用学案

光合作用学案 课前准备区: 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1.结构 (1)该图表示的结构名称是。 (2)图中②表示的结构是。 (3)结构③是由组成的。 (4)该图结构具有的功能是进行的场所 2.色素 (1)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部位是。 (2)叶绿体中的色素有哪些种类? 。 (3)叶绿体中色素有何功能? 叶绿体中色素具有的作用 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1.光合作用的过程 2.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1)光合作用强度表示方法是 。 (2)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课堂活动区 探究一光合作用的过程与场所 考情解读:采用图表、曲线等形式对光合作用的物质变化、反应场所和条件进行考查是基本形式。预计2013年高考对本考点的考查,将主要围绕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及联系,对光合作用的过程结合叶绿体结构和光合色素的分布及功能等命制试题。 1.光合作用过程中的元素去向

①氧元素 ? ???? H 2O ―→O 2CO 2―→CH 2O ②碳元素:CO 2―→ ―→ ③氢元素:H 2O ―→ ―→ 2.光反应与暗反应的联系 (1)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ATP ,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 和Pi ,如图: (2)没有光反应,暗反应无法进行,没有暗反应,有机物无法合成。 3.光照和CO2浓度变化对植物体内C 3、C 5、、[H]、ATP 、和O 2及(CH 2O)含量的影响 :(1)以上分析只表示条件改变后短时间内各物质相对含量的变化,而非长时间。 (2)以上各物质变化中,C3和C5含量的变化是相反的,[H]和ATP 含量变化是一致的。 (3)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的ATP 只用于暗反应阶段,不能用于其他生命活动,其他生命活动所需ATP 只能来自细胞呼吸。 (4)CO2中的C 先进入C3然后进入(CH2O) [例1] (2011·新课标全国卷)在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将培养在 CO2 浓度为1%环境中的某植物迅速转移到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其叶片暗反应中C3化合物和 C5化合物微摩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图。回答问题: (1)图中物质A 是________(C3化合物、C5化合物)。 (2) 在CO2浓度为1%的环境中,物质B 的浓度比 A 的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将CO2浓度从1%迅速降低到0.003%后,物质B 浓度 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3) 若使该植物继续处于 CO2 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暗 反应中C3化合物和C5化合物浓度达到稳定时,物质A 的浓度将比B 的________(低、高)。 (4) CO2 浓度为 0.003% 时,该植物光合速率最大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比 CO2 浓度为1%时的________(高、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式1.下图为高等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图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植物的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植物的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对光合作用发现过程的学习,分析并掌握其原料、条件、产物、场所和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 重点:掌握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场所 难点: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 二、教学过程 导入: 师:出示 1、生态系统中,人们把植物称为什么?为什么? 2、从柳苗生长之谜说起 生: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问题1,阅读资料思考柳苗生长之谜中的问题。 新课推进: 一、探究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师;出示 (一)思考题 1、实验前为什么要对实验材料进行黑暗处理? 2、实验选用的叶片,一部分被遮光,一部分不遮光,这两部分在实验中各有什么时候作用? 3、你怎样解释在酒精溶液的绿叶脱色而使酒精溶液变绿的实验现象?

4、用碘液染色后的叶片颜色发生怎样的变化,这种实验结果说明什么? (二)模拟实验动画:“探究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生:结合查阅教材内容和观看实验过程的动画,独立思考和解决上述问题。 师:出示问题答案并纠正学生的误区。 (三)分析实验现象和结果 师:结合视屏过程引导生分析实验现象和结果。 生:完成P54表格。 二、植物光合作用及其场所 (一)、探究光合作用的场所 师:绿色植物是有机物的生产者,植物的绿色和光合作用有什么关系的?有机物的“加工厂”主要分布在植物体的哪一器官? 生:阅读教材P55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利用水绵探究植物光合作用场所实验过程,思考光合作用的产物和场所。 师:出示恩吉尔曼实验过程图片并讲解并补充讲解光合作用的原料为二氧化碳和水。 生:理解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叶绿体并完成对P56胡萝卜、仙人掌、银边春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的辨别。 (二)观察叶片和叶绿体的结构 师:出示叶片结构和叶绿体结构图。 生:通过观察图片感受叶片和叶绿体结构。

4.2.2光合作用的过程学案(苏教版必修一)

2014--2015学年生物(苏教版)必修三同步导学案 4.2 .2光合作用的过程 、目标导航 1. 学习目标: (1) 理解光合作用概念以及掌握它的过程。 (2) 掌握研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 2. 学习重点: (1)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以及相互关系; (2) 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3. 学习难点: (1) 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 (2) 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知识网络 三、导学过程 “导”一一自主预习 一、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布:主要分布在植物的 细胞内。 CO/HO 世能*(CHO )+O, 』』叶绿体 1 光合作用 总反应式 过程 影响光合作用 的因素及应用 暗反应 内因 外因

2. ____________________ 形态:扁平的或 3 ?结构 :含酶和更鞏専 :含W, DNA^f 4?功能: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二、光合作用的过程 1?光反应阶段 ⑴条件:________ 、______、有关的酶。 (2) 场所: _________________ 。 (3) 物质变化 光 ①水的光解:H20酶> ______ + _______ 酶 ②ATP 的合成:ADN Pi -光―> ATP (4) 能量变化:将 ________转变为活跃的___________ 。 2?暗反应阶段 ⑴条件:____________ 的催化。 (2) 场所:叶绿体内的_________ 中。 (3) 物质变化:CO首先被一个_______ 分子固定,生成两个C3化合物,三碳化合物被__________ 还原生成有机物,并将__________ 释放的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4) 能量变化: _______ 中的活跃化学能转变为有机物中 ___________________ 。 “学”一互动探究 探究一:光合作用的过程 1. 光合作用的反应场所在哪?结构是什么样的? 提示:光合作用的反应场所在绿色植物的叶绿体进 双层膜包被 叶绿体基质 基粒,类囊体堆叠形成2?阅读课本P75,归纳比较光合作用两过程的差别和联系?并填写下表。

高中生物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1)》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思路 光合作用是植物体最基本的新陈代谢,是生物界物质和能量的基本来源。光合作用知识的掌握为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学习奠定基础,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粮食、资源、环境等问题与光合作用有着密切联系,所以光合作用知识在全书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整个高中阶段的重点,也是高考必考的知识点。 本节教学设计意图沿着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对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这两个阶段从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的高度作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引导学生从物质和能量转变的角度去理解光合作用的实质,掌握本节重点;同时希望通过对教材中科学家关于光合作用探究过程的经典实验的学习和分析,使学生体会经典实验所蕴含着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初步建立科学探究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对于本节内容,学生在初中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学生的基本情况如下: ●对光合作用大体内容基本了解 ●对光合作用发现史有待于系统研究 ●对光合作用详细的过程有待深入探究 三、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目标: (1)学生能够描述光合作用的认识过程。 (2)描述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 2、能力目标: (1)尝试进行实验设计,学会控制自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2)在有关实验、资料分析、思考与与讨论、探究等的问题讨论中,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及分享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学生能体验前人设计实验的技能和思维方式,同时能认识到科学是在不断的观察、实验和探索中前进的。通过光反应和暗反应关系的分析,能树立科学的辨证观点。 四、重点难点及确立依据: 1.教学重点 (1)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 (2)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 2.教学难点

“光合作用的过程”教学设计

“光合作用的过程”教学设计 定海一中黄敏 一、设计思想 光合作用的过程是《光合作用》这一节内容的重点,也是《细胞的代谢》这一章的重点,该知识点的系统性很强,但也很抽象,鉴于本节内容的以上特点,本人采用了以下教学思路以强化重点、突破难点。 建构主义学生观认为,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的生活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教学不能无视这些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装进新知识,而要把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所以这节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开始,来生长出光合作用新的知识。 教学过程秉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学生按照学案实施流程,教师适时引导,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复习叶绿体的结构,为学生学习光合作用的过程打下基础,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尝试写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然后结合教师播放的flash动画演示的光合作用过程(包括分步演示和连续演示两种形式),自主阅读课本有关段落,简要寻找、梳理出光合作用两个阶段的知识要点,在教师指导下,深入理解、注重比较并学会归纳知识要点。最后回到课堂最初写的反应方程式,制造认知冲突,完善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归纳出光合作用的实质,完成对光合作用过程相关知识的整体建构。 整个学习过程教师要注意方法的介绍、学情的关注和适时点拨。特别注重通过图解的认识、列表的比较,认清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碳反应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过程、化学反应发生的部位和条件等,让学生能够真正明确光反应和碳反应这两个阶段中,物质变化的来龙去脉和伴随着的能量转换过程,以便从整体上认识、理解和掌握光合作用全过程。 二、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位于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1模块第三章第五节,安排在细胞呼吸之后,通过前面细胞与能量、酶和细胞呼吸的学习,为光合作用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光合作用”一节共讲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光合作用的过程;叶绿素和其他色素;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本节内容为激活细胞器结构功能、能量转换等学生原有知识、同化新知识做好铺垫,同时还是学生学习生态系统、生物圈等知识的基础。 光合作用的过程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从表面上看,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似乎是一个简单的氧化还原过程(二氧化碳被还原成糖类,水被氧化成氧气)。但实质上包括一系列的物质、能量的转变问题。光反应和碳反应过程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比较抽象,又是理解光合作用实质、探究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的基础。因此,光合作用的过程是本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又是整个高中生物学的重点和难点。 2.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对光合作用已经具有粗浅的了解和初步的基础,已经学习了细胞的类型与结构,知道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并且认知结构已基本形成,思维能力更加成熟,学习动机有一定内在的信念,认知活动能力明显增强;而在这一节知识中,既有微观上的、分子水平上(色素、光合作用的过程、实质等)的知识,又有宏观上的知识(光合作用的意义),有的知识(光合作用的过程)很抽象,学生在学习时会有一定的困难。故在教学中,应该重

光合作用的过程教学设计

光合作用的过程教学设计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光合作用的过程教学设计 成都市玉林中学吕茜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人教版)第5章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中的学习内容。第4节的教学包括“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两小节。“光合作用的过程”是继《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学习之后,教师引领学生深入而有简短地认识光合作用过程中化学反应的实质的最重要、最核心的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概述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比较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2.从物质转变和能量转换的角度,简述光合作用的实质。 技能目标 1.尝试对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进行自主性、探索性的学习; O中的氢原子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2.尝试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探究H 2 情感目标 通过模仿学习科学家的研究方法,通过与老师和同学的合作学习与探究,体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成功的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实质,光反应过程和暗反应过程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难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 四、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过程秉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学生按照学案实施流程和教师的引导,首先可通过自主阅读课本有关段落,简要寻找、梳理出光合作用两个阶段的知识要点,然后在教师指导下,深入理解、注重比较并学会归纳知识要点。 整个学习过程教师要注意方法的介绍、学情的关注和适时点拨。特别注重通过图解的认识、列表的比较,认清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过程、化学反应发生的部位和条件等,让学生能够真正明确光反应和暗反应这两个阶段中,物质变化的来龙去脉和伴随着的能量转换过程,以便从整体上认识、理解和掌握光合作用全过程。

光合作用的过程教学设计

光合作用的过程教学设计 成都市玉林中学吕茜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人教版)第5章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中的学习内容。第4节的教学包括“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两小节。“光合作用的过程”是继《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学习之后,教师引领学生深入而有简短地认识光合作用过程中化学反应的实质的最重要、最核心的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概述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比较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2.从物质转变和能量转换的角度,简述光合作用的实质。 技能目标 1.尝试对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进行自主性、探索性的学习; 2.尝试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探究H2O中的氢原子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情感目标 通过模仿学习科学家的研究方法,通过与老师和同学的合作学习与探究,体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成功的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实质,光反应过程和暗反应过程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难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 四、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过程秉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学生按照学案实施流程和教师的引导,首先可通过自主阅读课本有关段落,简要寻找、梳理出光合作用两个阶段的知识要点,然后在教师指导下,深入理解、注重比较并学会归纳知识要点。 整个学习过程教师要注意方法的介绍、学情的关注和适时点拨。特别注重通过图解的认识、列表的比较,认清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过程、化学反应

发生的部位和条件等,让学生能够真正明确光反应和暗反应这两个阶段中,物质变化的来龙去脉和伴随着的能量转换过程,以便从整体上认识、理解和掌握光合作用全过程。 五、教学过程的实施

高一生物(苏教版)必修一学案:光合作用的过程

重 点 1.光合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2.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 难 点 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及相互联系 札记学习内容及过程学习札记2.为了增强温室内绿色蔬菜的光合作用,应选用哪种塑料薄膜()A.蓝紫色 B.红色 C.绿色 D.无色 3.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光反应需要光不需要酶②光合作用有水参与③暗反应阶段有氧气的释放 ④糖类中的氢来自水⑤将CO2转变成富含化学能的有机物 A.①③ B.①②⑤ C.③④ D.②④⑤ 4.欲测定植物是否进行光反应,可以检测是否有()A.葡萄糖生成 B.淀粉的生成 C.O2的释放 D.CO2的吸收 5.关于暗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暗反应是一种酶促反应 B.暗反应是使CO2转变成糖类等有机物的过程 C.暗反应是一种循环进行的反应 D.暗反应只在暗处进行 6.叶绿体中,ATP、ADP的运动方向是()A.ATP和ADP同时由叶绿体的基质向类囊体运动 B.ATP和ADP同时由类囊体向叶绿体的基质运动 C.ATP由叶绿体的基质向类囊体运动,ADP则向相反方向运动 D.ADP由叶绿体的基质向类囊体运动,ATP则向相反方向运动 7.下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如在适宜条件下栽培小麦,突然将c降低至极低水平(其他条 件不变),则a、b在叶肉细胞中的含量将()A.a上升、b下降 B.a、b都将上升 C.a、b都将下降 D.a下降、b上升 8.(多选)光合作用暗反应中没有被消耗掉的是()A.水 B.五碳化合物 C.酶 D.二氧化碳 9.下图是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 所示的是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_____阶段,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 B是________________阶段,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字母代表的物质分别是:a________,c________,e________ (3)将物质a、c分别用18O和14C进行标记,则18O和14C分别可在光合作用的终产物 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中检测到。 (4)c与五碳化合物结合生成两分子三碳化合物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_。

(完整)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的过程》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的过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人教版)第5章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中的学习内容。第4节的教学包括“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两小节。“光合作用的过程”是继《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学习之后,教师引领学生深入而有简短地认识光合作用过程中化学反应的实质的最重要、最核心的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概述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比较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2.从物质转变和能量转换的角度,简述光合作用的实质。 技能目标 1.尝试对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进行自主性、探索性的学习; 2.尝试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探究H2O中的氢原子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情感目标 通过模仿学习科学家的研究方法,通过与老师和同学的合作学习与探究,体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成功的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实质,光反应过程和暗反应过程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难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 四、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过程秉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学生按照学案实施流程和教师的引导,首先可通过自主阅读课本有关段落,简要寻找、梳理出光合作用两个阶段的知识要点,然后在教师指导下,深入理解、注重比较并学会归纳知识要点。 整个学习过程教师要注意方法的介绍、学情的关注和适时点拨。特别注重通过图解的认识、列表的比较,认清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过程、化学反应发生的部位和条件等,让学生能够真正明确光反应和暗反应这两个阶段中,物质变化的来龙去脉和伴随着的能量转换过程,以便从整体上认识、理解和掌握光合作用全过程。 五、教学过程的实施

光合作用导学案

第五章 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导学案 编写人:李丽丽 审核人:高一生物组 编写时间:2013-12-8 班级: 组号: 组名: 姓名: 【学习目标】 1. 说出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2. 说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3. 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 4. 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5. 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6.简述化能合成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1. 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2. 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 难点:1. 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 2. 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学法指导】 预习课本,通过课本中的实验,学习色素的种类、含量及其作用。结合课本中几个资料,理解对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通过对比学习,分清光合作用中光反应、暗反应的物质变化、能量变化及其之间的联系。 【知识链接】 1. 恩格尔曼实验的巧妙之处:①水绵的叶绿体呈螺旋式带状,便于观察;好氧细菌可以确定释放氧气的部位。②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排除了氧气和光的干扰。③用极细的光束照射,叶绿体上分为光照多和光照少的部位,相当于一组对照实验。④临时装片暴露在光下的实验再一次验证实验结果等等。 2. 自养生物指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或环境中的碳酸盐为碳素营养,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的一类生物。根据它们同化二氧化碳过程所需的能量来源不同,可分为光能自养型和化能自养型。光能自养型生物细胞内含有光合色素,可将日光能转变为化学能,供给生命活动需要,除绿色植物外,还有少数细菌(如红硫细菌,绿硫细菌),蓝藻亦为光能自养型。 化能自养型生物通过氧化某些无机物获得能量,例如硝化细菌氧化氨(NH 3),硫化细菌氧化硫(S)或硫化氢(H 2S)获得能量。 异养生物指的是那些只能将外界环境中现成的有机物作为能量和碳的来源,将这些有机物摄入体内,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且储存能量的生物。如:营腐生活和寄生生活的真菌,大多数种类的细菌。 3. 生物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自养需氧型(绝大多数绿色植物,硝化细菌);自养厌氧型;异养需氧型(人类);异养厌氧型(乳酸菌,蛔虫);兼性厌氧型(酵母菌)。 4. 画滤液线的要求:要画的细、直、齐,防止色素带重叠而影响分离效果;画两三次,这样可以积累更多的色素,使分离后的色素带明显。 【学习过程】 一、捕获光能的色素 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 提取原理: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 中。 分离原理: 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 ,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 ;反之则慢。 2. 方法步骤: 称量,剪碎绿叶 研磨 过滤 收集滤液(棉塞封口的目的: ) 制备滤纸条(剪去两角的目的: ) 加入SiO 2的目的: 加入CaCO 3的目的: 加入无水乙醇的目的:

叶绿体中的色素提取以及光合作用的过程学案

第5章细胞的能量代谢 第四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综合复习 【学习目标】: 1.理解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过程、影响因素、相关实验及在生产实践中的作用,学会分析实验数据、图表、曲线等形式的试题, 2.学习获取信息、理解信息,提高分析、推理、评价及实验探究能力。 【学习重点】1、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学习过程】 一、知识预览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实验原理: 叶绿体中色素提取的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溶解于_____ 如酒精或丙酮(相似相溶),可以用其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分离的原理: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__________ 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在滤纸上扩散的,其中胡萝卜素在丙酮中的溶解度最高,扩散速度最快,叶黄素和叶绿素a次之,叶绿素b溶解度最低,扩散得最慢。根据此原理使各色素分离开来。 2、实验步骤分析: (1)提取色素时,加入研钵内的物质: A 少许,作用是使研磨充分; B 少许,作用是防止色素被破坏; C 或15ml,作用是。 (2)过滤时,要将用过滤,收集到小试管中,用胶塞塞紧试管口。 (3)制备滤纸条时,要将滤纸条的一端剪去两角的作用是,画滤液细线的要求是。待滤液后,还要重复画几次。 (4)分离色素时,试管口加塞子的目的是防止;关键应注意一定不要让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接触到层析液,这是因为。 叶绿体中色素的性质和功能 (1)叶绿体中的叶绿素主要吸收太阳光中的光和光,对光的吸收量很少;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光,对光的吸收量很少。 (2)聚光色素:包括大多数的和全部的、、,这类色素的功能是。

编制:曾德洪审核:彭采勇 (3)反应中心色素:少数不仅能吸收光能,还能接受传递过来的光能,并将光能转变成。 二、合作探讨 问题1:在色素提取时,某实验小组得到的色素提取的颜色过浅,可能的原因是? 问题2:秋季绿叶变黄,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配餐作业】A基础巩固 1、叶绿体中的色素都分布在____________的膜上。 2、下列关于在高等植物细胞内的色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植物细胞内的色素都可以吸收和传递光能 B、植物细胞内的色素均可参加光合作用C.植物细胞内的色素有四种D.植物细胞内的色素与植物体的颜色有关系3、某同学提取得到叶绿体色素溶液后,取一圆形滤纸,在滤纸中央滴一滴 色素提取液,再滴一滴层析液,色素随层析液扩散得到下图结果,则1、2、 3、4四条色带依次表示 A.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 B.叶黄素、胡萝卜素、叶绿素a、叶绿素b C.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叶黄素 D.叶绿素b、叶绿素a、胡萝卜素、叶黄素 4、在做植物实验的暗室内,为了尽可能地降低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最好安装()A红橙光灯B绿光灯C白炽灯D蓝光灯 B能力提高 1、当绿色植物缺磷时,光合作用明显受到阻碍,这是因为()A.磷对维持叶绿体膜的结构和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B.磷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成分C.磷是酶的重要组成成分D.糖类运输到块根、块茎和种子中都需要磷 2、黑暗条件下生长的水稻幼苗缺少的光合色素有()A.叶绿素a与叶绿素b B.叶绿素a与叶黄素 C.叶绿素b与胡萝卜素 D.叶绿素a与胡萝卜素 3、1915年、l930年、l965年三个年度的诺贝尔奖都授予了有关叶绿素研究方面的科学家,下列有关叶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叶绿素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两种,叶绿素a呈黄绿色,叶绿素b呈蓝绿色 B.叶绿体的囊状结构薄膜和基质中均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和酶 C.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D.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在滤纸条上叶绿素a比叶绿素b扩散得快 4、当绿色植物缺磷时,光合作用明显受到阻碍,这是因为() A.磷是酶的重要组成成分 B.磷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成分

人教版必修1 光合作用 教案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一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在《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明确提出:“学习科学是学生们要亲自动手做而不是要别人做给他们看的事情”。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即教师创设教学情景,留给学生更多的时空,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知识的产生、发展的过程,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发现知识、掌握知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目标。 二、教材分析: “光合作用”是高中生物(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中的第三个知识点。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包括水分代谢、矿质代谢、有机物和能量的代谢三个部分,其中有机物和能量的代谢是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共同实现的。光合作用是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的过程,呼吸作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生物界最基本的新陈代谢,同时,光合作用对前面学过的(细胞、ATP、酶等)知识的复习、巩固,对后面的(动物的新陈代谢等)知识的学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使学生牢固掌握光合作用这一部分知识非常重要。光合作用部分共有五个问题:光合作用的概念、叶绿体中的色素、光合作用的过程、实质、意义。重点是叶绿体中的色素、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难点是光合作用的过程。 三、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对光合作用已经具有粗浅的了解和初步的基础,并且认知结构已基本形成,思维能力更加成熟,学习动机有一定内在的信念,认知活动能力明显增强;而在这一节知识中,既有微观上的、分子水平上(色素、光合作用的过程、实质等)的知识,又有宏观上的知识(光合作用的意义),有的知识(光合作用的过程)很抽象,学生在学习时会有一定的困难。故在教学中,应该重点启发学生自主探索,通过设置适量的问题情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目标: 1.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实质 2.掌握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3.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 技能目标: 1.通过对光合作用发现史的学习,了解科学家的科学思维方法 2.通过实验(含设计),培养学生初步的研究能力; 3.利用精心设计的光合作用过程的多媒体动画,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综合能力; 4.利用巧妙设计的练习题,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科学观,增强环保意识。 五、教法设计: 按照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主”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教师的启发与学生的分析、讨论、归纳相结合,师生共同探究的方法,

光合作用的过程教案

光合作用的过程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理解掌握光合作用光反应的具体过程,以及其中的物质能量变化。 2、理解掌握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具体过程,以及其中的物质能量变化。 3、结合事例及教材图5-15,深刻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光反应与暗反应二者之间的联系。 能力方面:尝试画出光合作用过程的示意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光合作用过程的学习,认同科学是在不断地观察、实验、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认同科学家不仅要继承前人的科研成果,而且要善于吸收不同意见中的合理成分,还要有质疑、创新和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与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 解决方法:让学生从化学反应的角度看光合作用的过程,明确每一个物质变化的来龙去脉和相应的能量转化的过程。 2、教学难点: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 解决方法:通过由浅入深的讲解,让学生理解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区别和联系。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方法:讲解、合作探究法。 五、教具准备:课件 六、学生活动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需了解的知识点。 2、让学生讨论回顾叶绿体的结构,这种结构有哪些适于进行光合作用的特点;学生独立画 出光合作用的过程示意图。 七、教学程序 (一)、复习导入 学生自主完成导学案上面的【温故知新】部分,并以小组形式汇报,各小组间自查上节知识的掌握情况。Ppt展示叶绿体的结构,并引导学生回顾相关知识。提出问题:初中我们曾经学习过有关光合作用的知识,请问你们对光合作用的知识还有哪些方面的了解?引导学生回答出光合作用的原料是CO2和H2O;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光合作用的产物是糖类和氧气;导入:很好,那么在一个微小的叶绿体中,CO2和H2O究竟是怎样转化为糖类和氧气的呢?此过程中色素吸收的光能是怎样到有机物中去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这堂课要讨论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过程(显示板书:光合作用的过程) 用多ppt演示发生在一个叶绿体中的光合作用全程的动态过程。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汇报导学案【自主预习】的成果,通过预习大家都已经知道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过程,

光合作用导学案(用)

【课题】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考纲及要求考纲解读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Ⅱ)掌握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能量的转换过程;理解ATP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 实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能进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明确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 【基础梳理】 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叶绿体的结构 1.叶绿体 (1)结构:外表有层膜;内部分为液态的和 由叠加而成的,此结构的出现的意义 是。与光合作用 有关的色素分布在,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 分布在。另外在基质中还含有少量的 与生物的遗传有关。 (2)功能:。 色素吸收光谱功能 叶绿素叶绿素a:()色 主要吸收:叶绿素b:()色 类胡萝卜素()橙黄色 主要吸收:()黄色 二.光合作用的探索历程 ①1771年,普利斯特利发现绿色植物具有的能力。 ②1779年,英格豪斯证实普利斯特利实验只在条件下成立,只有能更新空气。 ③1864年,萨克斯实验发现植物在条件下合成了。 ④1880年,恩格尔曼发现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主要吸收光。 ⑤1939年,鲁宾、卡门利用法发现光合作用释放出的O2都来自。 ⑥20世纪40年代,卡尔文利用法发现了在光合作用中的转化过程。三.光合作用的过程 1.反应式:; 2.过程:(1)光反应:条件: 场所: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 (2)暗反应:条件: 场所: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 3.联系: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四.化能合成作用 1.化能合成作用是指某些微生物利用的能量,将合成有机物的过程。如硝化细菌等,这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者。 2.硝化细菌利用氧化形成释放出来的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硝化细菌的新陈代谢类型是。 【问题探究一】光合作用发现史中的经典实验分析 1.1864年萨克斯实验:提前暗处理的目的: 实验组:。 对照组:。 2.1880年恩格尔曼实验 水绵()极细光束照射叶绿体 完全曝光 实验组: 对照组: 3.20世纪30年代鲁宾、卡门实验 实验方法: 提供H218O、CO2植物释放的氧气全部为。 提供H2O、C18O2植物释放的氧气全部为。 例1.示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数小时"饥饿"处理(消耗掉叶片中的淀粉)后,再把叶片的一部分遮光,其它部分曝光。一段时间后,将该叶片经脱色、漂洗再用碘液处理,结果发现遮光部分不变蓝,曝光部分变蓝。下列有关本实验的分析及结论合理的是()①本实验未设对照组②有无光照是遮光和曝光区域表现不同结果的唯一原因③实验初始时遮光和曝光区域均达到无淀粉状态④实验证明叶绿体利用光照将CO2转变成了淀粉 A.只有②③B.只有①②③C.只有②③④D.①-④全部 【问题探究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分离色素的方法?本实验用到的提取剂和分离试剂分别是什么? 2.色素能够相互分离的原因是什么?(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原理) 此种对照为

光合作用过程的学案

高一必修1生物第四章第二节(4)—光合作用的过程学案 学习目标 1.说出光合作用的过程,说出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联系和区别。 2.说出光合作用的概念、实质、总反应式。 一、课前预习 1.你能画出叶绿体的结构简图并指出各部分的名称吗? 想一想:叶绿体的哪些结构与光合作用相适应? 二、自主学习 光合作用的过程(阅读课本P75~P76)并思考: (1)根据是否需要光,可以把光合作用分为哪几个过程? (3) 光反应和暗反应是两个独立的过程吗?如果不是,想一想光反应和暗反应有什么联系?(4)根据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你能构建出光合作用的模式图吗? 三、根据光合作用的模式图,总结·。 1.光合作用实质: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 2.写出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及概念。

四、小组活动(结合光合作用的结构模式图) 1.想一想,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各元素是如何转移的? 0元素的转移途径: H元素的转移途径: C元素的转移途径: 2.叶绿体处于不同条件下,C3、C5、[H]、ATP以及(CH2O)合成量的动态变化 (1)将一棵在暗处放置了很久的植物,突然从暗处移到光下,其叶绿体中C3、C5、[H]、ATP 以及(CH2O)合成量的动态变化。 (2)如果将在强光下放置很久的一棵植物,突然从光下移到暗处,C3、C5、[H]、ATP以及(CH2O)合成量的动态变化。 3.哪些外界因素会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 五、阅读P78知识海洋,了解化能合成作用。 六、实战演练 ()1.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的转换过程是 A.光能→叶绿素中的化学能→水中的化学能 B.光能→ATP中的化学能→(CH2O)中的化学能 C.光能→ATP中的化学能→叶绿素中的化学能 D.光能→ATP中的化学能→三碳化合物中的化学能 ()2.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ADP和消耗ADP 的部位在叶绿体中依次为 ①外膜②内膜③基质④类囊体膜 A.③② B.③④ C.①② D.④③ ()3.光合作用的过程可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叶绿体类囊体膜上进行光反应和暗反应 B.叶绿体类囊体膜上进行暗反应,不进行光反应 C.叶绿体基质中可进行光反应和暗反应 D.叶绿体基质中进行暗反应, 不进行光反应 ()4.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H]和A TP参与 A.CO2和C5的结合 B.C3的还原 C.由CO2合成葡萄糖 D.由C5合成葡萄糖 ()5..生长于较弱光照条件下的植物,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时,其光合作用速度并未随之增加,主要限制因素是 A.呼吸作用与暗反应 B.光反应 C.暗反应 D.呼吸作用

2021年高中生物第5章第4节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第2课时光合作用的原理学案人教版必修1

第2课时光合作用的原理 课标要求核心素养 1.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 的认识过程。 2.掌握光合作用过程中的 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1.科学思维——分析与综合:分析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 过程,认同两个阶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2.生命观念——用物质和能量观,阐明光合作用过程,能初 步用结构和功能观,说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知识 导图 新知预习·双基夯实 一、光合作用的概念和探究历程 1.概念: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__叶绿体__,利用__光__能,把__二氧化碳__和__水__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__有机物__,并且释放出__氧气__的过程。 2.探究历程: (1)19世纪末,科学界普遍认为,在光合作用中,__CO2分子__的C和O被分开,O2被释放,C与H2O结合成__甲醛__,然后甲醛分子缩合成糖。1928年,科学家发现甲醛对植物有毒害作用,而且甲醛不能通过__光合作用__转化成糖。 (2)1937年,英国植物学家希尔发现,在离体__叶绿体__的悬浮液中加入铁盐或其他氧化剂(悬浮液中有水,没有二氧化碳),在光照下可以释放出__氧气__。像这样,__离体叶绿体在适当条件下发生水的光解、产生氧气__的化学反应称作希尔反应。 (3)1941年,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用__同位素示踪__的方法,研究了光合作用中氧气的来源。他们用16O的同位素18O分别标记H2O和CO2,使它们分别变成H182O和C18O2。然后,进行了两组实验:第一组给植物提供__H2O和C18O2__,第二组给同种植物提供__H182O和CO2__。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第一组释放的氧气都是__O2__,第二组释放的都是__18O2__。 (4)1954年,美国科学家阿尔农发现,在光照下,叶绿体可合成__ATP__。1957年,他发现这一过程总是与__水的光解__相伴随。 (5)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卡尔文利用__同位素标记__法最终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 3.反应式:__CO2+H2O――→ 光能 叶绿体(CH2O)+O2__。

5.3光合作用的过程学案

第5章第4节光合作用的过程学案 【教学目标】 1)说出光合作用的概念。 2)阐述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阐述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2)教学难点:阐述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一、巩固复习 (1) 光合作用的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利用,把 和转化成储存能量的,并释放的过程。 (2) 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 (3) 叶绿体结构和功能: 结构:具有层膜,还有和基粒,其中每个基粒都由两个以上的 堆叠而成。吸收光能的四种色素就分布在上。 功能:是进行的场所。 二、新课讲授 1、光反应 的文字内容,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识图并阅读教材P 103 (1)场所:。(2)条件:_________ _____ _ 。(3)物质变化:_________ ___ ___ 。 _________ ___ ___ 。

(4) 能量变化:能→中活跃的化学能。 2、暗反应 的文字内容,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识图并阅读教材P 104 (1)场所:。(2)条件:_________ _____ _ 。(3)物质变化:_________ ___ ___ 。 _________ ___ ___ 。(4) 能量变化:中活跃的化学能→中稳定的化学能。互动探究1: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

探究总结:光合作用的实质 (1)物质变化:将转化为,并储存能量。 (2)能量变化:→中活跃的化学能→中稳定的化学能。巩固练习: 1.在无光条件下,暗反应能否长期进行?若暗反应停止,光反应能否持续进行? 2.下图是光合作用过程图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A是______,B是_______,它来自于______的分解。 ②图中C是_______,它被传递到叶绿体的______部位,用于___________ 。 ③图中D是,在叶绿体中合成D所需的能量来自。 ④图中G________,F是__________,J是。 ⑤图中的H表示,H为I提供。 互动探究2:外界环境骤变对光合作用中物质含量的影响 当外界因素中光照强度、CO 2 浓度突然变化时,短时间内将直接影响光合作 用过程中C 3、C 5 、[H]、ATP及(CH 2 O)的生成量,进而影响叶肉细胞中这些物质的 含量,总结规律填写下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