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谈谈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

谈谈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

谈谈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
谈谈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

谈谈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

陈鸿玉教育,是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必然关系,是由“发展”来维系的。没有人的发展,就没有这种关系,也就没有“教育”。所以,教育即发展。人们通过建立教育关系,通过教与学的活动,而实现人的发展,这就是教育。教育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就要认识到人的发展是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影响教育的内外诸多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教育是以人为本,就是因为人有巨大的潜能可开发。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①教育是以教育人为目的的活动;②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能排除和控制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给人以更多的正面教育,使人按照一定的思想、政治方向发展,更有利于思想品德的培养,使年轻一代健康地成长。

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按照一定的目的选择适当的内容,利用集中的时间,有计划地、系统地向学生进行各种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

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培训过的教师来进行工作的,他们对学生的思想、学业、身体是全面关心的,他们明确教育的目的,熟悉教育的内容,懂得教育

这个转化活动的规律和方法,自觉地促进学生按照一定的方向去发展。

4、但必须明确学校教育主导作用的实现,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活动。

教育与人的发展息息相关,人想要更好的发展,则教育必不可少。

教育学复习-人的身心发展及其规律

教育学复习人的身心发展及其规律 (一)人的身心发展的含义 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身体的发展(结构形态、生理机能)和心理的发展(认识能力和心理特性、知识技能和思想品德)。青少年身体的发展包括机体的正常发展和体制增强两个方面。机体的正常发育包括身体各个器官、各个系统的健康成长,它是个体体制增强的条件和主要内容,而体制增强又有助于机体的正常发育,二者相互促进,相互联系。 教育学中所说的人的身心发展,主要指的是青少年身体和心理上的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青少年身体的发展包括机体的正常发育和体质的增强。机体的正常发育包括身体各个器官、系统的健康成长,它是个体体质增强的条件和主要内容,而体质的增强又有助于机体的正常发育。 青少年心理的发展是指认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方面,是认识过程和个性心理统一的和谐发展。 (二)人的身心发展的理论 1.认知发展理论 其代表人物是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主要时期:感觉运动时期(婴儿期或从出生到2岁);前运算时期(2岁到7岁);具体运算时期(7岁到11岁);形式运算时期(11岁到成年期)。年龄的规定只是一个大体的平均数,因此,阶段的划分会随着某些因素如儿童的环境不同而变化。对于每一主要的时期,他都概括了标志着该阶段儿童特点的认知活动,构成这些认知活动的形式,以及这些认知活动形式在未来发展中的作用。这一理论认为个人具有实现某种逻辑行为的潜能的,这种潜能起源于人最初的动作图式,思想是动作的内化。皮亚杰强调智力发展的生物成熟基础,并认为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是严格确定的。在他看来,外部刺激会引起个体的主动反应,或者同化,或者顺应。但是外部刺激本身和智力发展并无关系。 2.智力发展理论 (1)斯滕伯格(S.Sternberg)的三元智力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采用信息加工学说去解释与度量智力,提出三元智力理论。他认为智力与人类处理日常生活事件的能力有密切的相关,因此把智力分成三个子理论,即成分子理论(组合智力,Componential Intelligence)、经验子理论(经验智力,Experimential Intelligence)、情境子理论(实用智力,Contextual Intelligence)。 第一,组合智力指个体在问题情境中,运用知识分析资料,经由思考、判断、推理以达

关于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问题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狭义上说,是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人的发展一般来说包括两个部分,即身体和心理两个部分。 身体的发展是指机体的各个组织系统的发育及其机能的增长,是人的生理方面的发展。心理的发展指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的发展,是人的精神方面的发展。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是紧密相联的,生理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心理发展也影响着生理的发展。 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是很多的,但概括起来,不外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四个方面。这四方面的因素相互联系,交织在一起,共同作用于人的发展。 (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 我们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所谓主导作用,即主要的并能引导事物向某方面发展的作用。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即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主要的,导向性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个人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学校教育,越来越决定于学校教育。 说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是相对而言的,即主要相对于人的发展的后天因素中的自发的社会环境而言。学校教育本身也是社会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学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环境。学校教育为什么能够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呢? 1. 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 学校是专门培养人的机构,其一切活动几乎都是围绕有目的地培养人而展开的,无论是什么形式什么类型的学校教育,都不可能对人才培养的规格质量没有一个基本的设想和设计。学校教育的目的性之所以比较强,主要在以下两方面。首先,学校教育的目的比较明确。其次,学校教育的目的比较统一。这一是表现在学校教育的目的与社会主导性的要求比较一致,二是表现在学校教育内部各方面的教育的影响在基本目的上是比较一致的,如果一所学

谈谈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2

谈谈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 张春燕 教育从古到今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从春秋战国的孔子到近代的陶行知,他与人就象一个整体,从来就没有分开过,那他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了? 首先,教育必须要用人来做载体,如果没有了人来,教育就无法施展,跟谈不上发展了。 人是教育的核心。只有人参加到教育中来,教育才会充满活力。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学家孔子就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为世世代代所敬仰。为什么他会收到那么多人的敬仰呢?这不光是因为他为当时的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还因为他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然,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的不仅仅指孔子,还有大量的人,是他们的参与才让教育不断的发展,壮大,才有了今天的教育百花争鸣的繁荣景象。所以说,教育需要人来参与,只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教育才有了意义,也才会发展。 其次,社会也需要教育来发展。当然,作为社会的主体人也需要教育来发展自己。人类要想进步就需要继承前人的思想文化。牛顿曾经说过:“我之所以有这样的成就是因为我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所以当人类想要进步的时候,就需要教育来支撑。所以,人来想要得到发展是离不开教育的。 总之,教育和人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只有教育发展了,人类

自身才会有所发展。所以,我们在发展自身的时候,还要注意发展教育,只有二者不断的发展,社会才会更加和谐。

谈谈对师生关系的看法 张春燕 在当今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精神文明的发展却跟不上物质文明。而作为老师和学生应该作业发展呢?值得我们探索。 自古以来,就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来诠释老师这个职业。于是,在一般人眼中,学生就是向老师学习知识。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并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并不仅仅如此。传授学生知识只是做老师做的最基本的。做老师的不仅要传授学生课本知识,还要交给做人的道理。而且,后者远远比前者重要。要交给学生做人的道理,首先老师就要热爱学生,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热情,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爱你,以你为榜样。其次,老师还要以身作则,试想一下,如果老师整天在课堂上说老师很爱你们,可是,当地震来时,自己却丢下学生只顾自己逃命,学生会怎么看待自己的老师呢?这样的老师肯定是口是心非,也是让学生们做呕的老师。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想这是很有道理的。再次,老师还应该尊重自己的学生,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学生身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要觉得自己是老师就可以任意改变别人的想法。 当然,作为学生的,也应该虚心的向老师请教,从古

教育在个人发展中的作用

教育在个人发展中的作用 教育,自古以来,就在社会与个人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作为学生的我们来说,对于教育在个发发展中的作用的理解自然是更加深刻。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于千钟栗”,“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教育自古以来被当作达成个人目标的手段。那么何谓教育?教育可以分为广义的教育和狭义的教育。广义的教育指增进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进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各种活动;狭义的教育,是教育发展到一定社会阶段的产物,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学校教育。不管是广义的教育还是狭义的教育,在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首先,教育让我们能够“成为”人,即教育教会我们能在这个社会上存活下来所需要的一些基本的本领。不是说单靠受精卵的完美分裂,母亲顺利的生产,有充足的食物提供我们所需的营养物质,我们就能够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来。教育提供我们在进行社会生活时所必需的基本知识,技能,必要的生活常识。比如衣食住行,防病抗灾,生命教育等常识。这些都是人类在作为高级动物所必需的东西。如果鲁宾逊不了解这些基本知识,那么我相信他无法在孤岛生存活下来。在一些新闻或故事中,我们听说了狼人的存在。狼人在没有接受教育的基础上存活了下来,可是,“它”却不是以“人”的身份存活下来。 其次,教育让我们能够“作为”人,即教育给我们灌输了一些规范人行为社会法则。在满足的物质需求之后,作为人类,在精神上也要有一定标准,从家庭伦理到民族自信。作为人,我们必须建立起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礼仪,道德,对社会目的,规范和行为一套标准体系,而教育,是让我们建立起这些认识的一个必需手段。比如,对于善待父母的认识并不是人生来就有的,而是在成长过程中,将孝道融入教育中,父母长辈的言传身教,学校的系统化教育,或是社会宣扬,这样变成一个行为规范和标准,才被我们认识和接受。 再次,教育让我们能够成为“个人”,即教育可以让我为成为自己,过自己的生活。这包括个人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和个性特征等等。教育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我们的兴趣爱好在哪里,依据这些兴趣爱好发挥我们的潜力,成为自己的特长。教育也可以为我们能力特长的培养和发展提供条件和空间,在我们进入职场以后,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爱好,能力,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找到自己的世界,在自己的世界中发展。就好像我们现在是英语系师范专业的学生,可能有的人不是真的想要在毕业以后当老师,可是还是有人会在学习过程中去发现这个是不是真的适合自己,学习到以后成为一个合格的老师所需要的东西。尽管在现实社会中,这一点有些理想化,但不能否认的是,教育是让我们之所以成为自己的一个必要条件。 最后,教育让我们能够成为社会中的人,即教育会传授我们怎样地与他人相处,怎样与社会相处。在接受教育过程中,我们懂得如何进行合适的着装打扮,怎样与他人相处和交流,如何处事,协调自己和他人,如何处理个人与团体的关系等等。人不能独立的生存在这个世界中,每个人都处在一个庞大的,复杂的关系网的中心位置。怎样处理这些关系,比如与父母亲人的关系,与朋友同事的关系,与学样工作单位的关系等是每个人的人生课堂中的必修课。这些方式方法在教育中并不是以系统的,条理分明的课本形式出现,毕竟实际的情况复杂多样且处于变化中,但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各种各样的例子,我们会面对各种情况,我们就可以将别人的经验与自己的总结结合起来,形成并完善自己的交际处事方式方法。如果在大学生活中,我们会学会怎样当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包括行为着装,怎样与同学老师交往,怎样与班级,院系交流等。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处理社会关系的一个很好的实践。 当然,不可避免的,教育在个人发展中也有一些消极的作用。因为在目前的条件中,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还没有发展到一个十分完善的阶短,存在一些缺点,比如目前的教育太过保守,抑制个人的个性发展,教育内容及教育者知识水平的局限,像对生活方面的强调不

第四章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

四、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人的发展概述 人的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开始,随着年龄的增长,在身体和心理两方面发生的变化,逐渐形成个体素质、品格或才能特征的过程。 发展包括身体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 身体的发展包括机体的正常发育和体质增强两个方面; 心理的发展包括认知的发展(如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情意的发展(如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的发展三个方面。 (一)人的发展的特点: 1、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量力而行—教育要循序渐进; 2、阶段性(呈现出相对独立的前后衔接的阶段)—量力性—教育有关键期。 3、差异性—因材施教; 4、不均衡性—教育要把握关键期。 二、影响人的发展的主要因素 理论层面:环境决定论-行为主义华生;教育决定论-爱尔维修;二因素论-皮亚杰;二层次三因素论-叶澜(影响人的因素分为可能性层次和现实性层次。可能性层次包括个体自身因素和环境因素;现实性层次主要指个体的生命实践活动。)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 (一)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生物前提),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成熟制约着人身心发展的过程及阶段(年龄特征)。 3、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特点具有一定的影响。 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二)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环境是人们生存于其中,并能给予人们一定影响的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社会环境构成了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社会生产条件。 环境为人的心理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制约着人发展的性质(政治经济制度规定了人发展的性质和方向)和程度(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发展的程度和水平)、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逆境和顺境对人的发展由于主观能动性的不同而不同)。 离开了人的实践,单纯的客观环境不能决定人的发展和成就。因此,“环境决定论”的观点也是错误的。 (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内因。 ①个体的能动性是在人的活动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 ②个体的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 ③个体的能动性影响人的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 最后,影响人的发展的各种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人的发展的,它们是一个整体系统,我们不能孤立地,片面地来分析每一个因素对人的作用。 (三)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①教育能激发主体意识,培养个体合理的自主性; ②教育能发展个体特征,培养个体的独特性; ①教育使个体获得文化价值和社会规范;

教育与人的发展

第二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第三节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 教育作为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与人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大作用。 一、教育是一种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活动中的人的发展是一种在人的有目的地参与、干预下所发生的变化过程。也就是说,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是包括受教育者自身在内的人的有目的地学习、培养、锻炼和建构的的成果。 人的发展的两种不同的状态。主要的区别在于人的活动的目的性,是以人的个性素质的发展为目的,还是以实施为人的生存与生活改善的劳动和工作为目的。 有目的地昂人的教育活动也极其复杂繁多,为了辨别其性质,我们可以将教育分为原生态教育与学习教育。 二、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 受教育主要是通过文化知识的传承来培养人的,文化知识是滋养人的生长的最重要的社会因素与资源。 (一)知识的认识价值 (二)知识的能力价值 (三)知识的陶冶价值 (四)知识的实践价值 三、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 教育之所以为教育,恰恰在于选择和借助人类的科学文化引领学生的个性素质的发展,由自在的人成长为自为的人,成为参与社会生活的主体。 在人的发展中有四个方面的因素在起作用: (一)遗传:它给人的生长以生理基础的发展的潜在可能性; (二)环境:其中最主要的是社会环境,为人的个体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社会关系和文化资源,它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使生物的人能够发展为社会的人;

(三)教育:它也是一种环境影响,只不过是为育人而有意识地组织起来的,包括有目的的社会实践教育和有目的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而有别于环境对人的自发影响; (四)个体能动性:它源于遗传,但主要是在社会环境与教育影响下,从自发到自觉地循序发展起来的一种能动性与自主性,每个人的发展亦离不开自我的能动选择与建构。 上述因素各具特点与作用,都是人的发展所不可或缺的必要因素,但任何一个因素均非人的发展的充分的决定性因素。

影响人的发展的主要因素

影响人的发展的主要因素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非常多,但最主要的是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等方面,这几个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1.遗传 遗传素质在个体身心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遗传素质是指个体从上代继承下来的一些天赋特点,包括一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征,如机体的特点、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首先,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如果没有这些生理条件,人的身心发展就无从实现。其次,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影响着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心理学家格塞尔的同卵双生子的爬梯试验证明,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水平及阶段。再次,人的遗传素质是有差异的,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人的体态、感官和神经活动的类型上。最后,遗传素质又具有可塑性。人的遗传素质会随着外界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介入而发生变化。 2.环境 环境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全部外在因素的总和,所有不以培养人为目标的外界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例如社会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亲戚、朋友的交往都可以看做是环境的影响。个体身心的发展离不开外界环境的影响。首先,外部社会环境是个体身心发展、成熟的客观条件,对人一生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如果说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那么社会环境的影响则能把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我国古代的荀子就很重视环境对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他提出:“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其次,环境对人的作用离不开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对于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3.教育 学校是专门培养人的场所,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教育是人的发展的最重要的外因,教育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能够排除一些外在不良因素的影响,使年轻一代朝着健康、正面的方向发展。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具有主导作用,其目的性、系统性、专门性和基础性对青少年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学校教育的选择性,对于培养目标的选择、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方式、方法和手段的选择都为青少年、儿童的发展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和更多的发展可能性。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学校教育对于个体身心发展的主导作用不是无限的,必须要以遗传素质为基础,以外界环境为条件。因此,我们不能夸大教育的作用,而是应该实事求是地看待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浅谈新时期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论文

浅谈新时期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论文 摘要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重要的人文关怀;人 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为之奋斗的目标,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本文从人的全面发 展的内核的解读、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反思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以论述新时期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关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为新时期促进人的 发展提供绵薄之力。 关键词新时期教育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高尺度、最高价值,也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一 方面,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中进行,有赖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现代化是各国家、各民族发展的必经之路,现代化推动了生产 力与生产关系的变革与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状态。同时,在社会不断进步的过 程中,现代化也产生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如人的片面发展也即人的异化。基于此,文章 认为,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大力发展整体的现代教育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 基础途径和重要举措。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核 一精典作家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解读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即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 主义的理想目标。马克思等精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的论述是一个不断探索和不 断完善的过程。在《184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初步提出了人的发展的思想,并把它作为“历史之迷解答的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 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①。随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又明确 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唯一使人可以获得全面发展的社会,因而是共产主义者的奋斗目标。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进一步强调,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就是人的全面发展,“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个 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 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 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②在《1848年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中,马克思把把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称之为“自由人联合体”,把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这个社会 的基本原则,认为只有这样的条件才能为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 形式创造现实的基础。马克思以唯物史观作为人的发展学说的基础,以实践的观点为基本 出发点,从而第一次把人的发展学说从空想变为科学。概括起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 面发展的思想的主要观点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价 值取向;第二,满足人的需要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条件;第三,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与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人的发展的概念 *二、影响人的发展的诸因素 *三、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 *发展 *是指事物或物质连续不断的有规律的运动变化过程。 *发展是变化,但是变化不一定是发展。只有向上的变化才是发展。 二、影响人身心发展的诸因素及作用 *内在因素:遗传素质 主观努力 *遗传素质:是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解剖生理特点,如有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生理解剖特点。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物质基础。 *1.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人的发展的过程及阶段。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4.遗传素质的可塑性 *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的发展总是要以从遗传获得的生理组织、一定的生命力为前提,否则任何发展都是不可能的。 * 若有缺陷,人的身心就会受到影响 *人的遗传素质是逐步成熟的。

*成熟是指个体的器官由于生长发育到一定程度,其机能达到可以发挥某种功用的程度。 *“三翻、六坐、八爬” *实验过程: *选取一对满48周的同卵双生子为被试,其中之一先作每天40分钟的爬梯训练,共6周。 * 然后,测量两个孩子爬5级楼梯所需要时间。 *结果:受训儿26秒,未受训儿45秒完成爬楼梯的任务。 *然后从第七周开始,对未受训儿进行为期两周的相同的爬梯训练。 *结果:未受训儿只用了10秒钟就完成了爬梯任务。超过了受训儿的爬梯水平。 *实验结论 成熟势力说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影响人的发展 4.遗传素质的可塑性 Ps:遗传决定论 * 所谓“遗传决定论”即认为人的遗传基因决定一切,不论后天的生活条件如何变化,社会制度怎样不同,教育上采取什

浅析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浅析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一个人从一出生开始就在接受着各种各样的教育,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等。通过这些教育人才会变得有知识、有技能、有经验,才能在这个世界上存活,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蔡元培说过:“良好的社会需要良好的个人。良好的个人需要教育。”这边说命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具有重大的作用。 教育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根据社会的需要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的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训练,开发其体力和智力的活动,他是影响人发展的最有效的手段。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是指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传播和学习人类文明成果——各种知识、技能和社会生活经验,以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但不论哪一种教育,都会对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教育是有明确目的的影响人的发展的活动过程,它制约着人的发展方向。 现代社会是一个十分繁杂的社会,所以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也是错综复杂的。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作用,有负面的作用。而教育就是对社会环境的影响起着筛选、过滤和调控的作用,以保证教育的目的和方向。所以,教育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可以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选择影响条件,排除和控制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从而达到影响性质和方向的一致性,以保障教育目的的顺利实现。所以说,教育能够调节和选择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使人们能明辨善与恶,对与错,朝着好的、正确的方向发展。 二、教育是有计划地全面系统影响人的过程,可以大大增强对人影响的效益性。 人们会接触到不同的教育,但其中较普遍的也是较重要的就是学校教育。因为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是有计划的、全面的和系统的。学校教育与遗传因素和自发的环境影响相比,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第一,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是专门培养人的活动。它能根据一定的社会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按照一定的方向,选择适当的内容,采取有效的方法,利用集中的时间,对人进行全面的教育和训练,使人获得比较系统的知识和技能,形成一定的世界观和道德品质。

以教育与人的发展为题的论文

以教育与人的发展为题的论文 以教育与人的发展为题的论文篇一 《概述音乐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摘要:音乐教育的目的在于对人的培养,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一首好的音乐作品能够起到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提高综合素质的作用,是一种最直接、接受教育人数最多的教育形式,但是当前很多学校却忽视了这一方面,并没有开设这一课程,这不能不令人遗憾。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通过音乐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效果。因此,学生要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必须认识到音乐教育对学生的价值。 关键词:音乐教育;学生;审美情趣;全面发展 音乐和其他学科不同,是通过音符的形式来表达人的情感以及对生活的理解,它的学习不像其他科目有标准答案,而是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能力,表达自我情感。因此音乐教育的核心是鼓励、帮助学生成为积极的、有一定音乐能力的音乐爱好者,使他们从音乐中享受到喜悦、乐趣,同时将德、智、体、美、劳诸多方面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通过音乐教育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通过艺术形式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音乐教育的德育都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都要受世界观的影响。德育代表政治方向,是音乐教育基础,音乐教育则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有效手段。一部好的戏剧、电影,一首好的歌曲,一幅好的美术作品,可以催人奋进,激发斗志,鼓舞人们积极向上。反之,质量低劣的戏剧、电影,靡靡之音则使人颓废,丧失斗志,不思进取,甚至诱导青少年犯罪。通过音乐、艺术表现理想,给人以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力量。

音乐教育有助于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优美的音乐作品,以及动人的音乐形象,具有激动人心的号召力。如:给学生上音乐 欣赏课《黄河大合唱》时,学生感到热血沸腾,仿佛看到黄河两岸 军民正在为中华民族的生存而前仆后继,浴血奋战,激发了学生强 烈的爱国激情。又如:欣赏肖邦的钢琴曲《革命练习曲》,向学生 进行作品和作家介绍时,讲到肖邦流亡国外,临终要求朋友将自己 的心脏带回祖国埋葬,以表达他怀念祖国,热爱祖国的赤子之情, 对学生有着极强的感染力和深刻的教育作用,使学生在音乐教育中 受到思想教育,达到了育人的目的。 2、通过音乐教育增强学生审美情趣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节奏与乐调有着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最深处,如果教育方式适合,它们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使它 因此而净化,如果没有.这种适合的教育,心灵也因此而丑化。” 音乐教育同样属于美育的范畴,加强对学生的音乐教育,可以提高审美情趣。如:在欣赏圆舞曲《蓝色多瑙河》时,学生听完后, 纷纷举手描绘自己的感想,有的说像是看见了多瑙河两岸,河水在 静静地流淌。有的说,仿佛闻到了清新的花香,美丽的少女穿着中 世纪的白纱裙在多瑙河岸边散步等等。 3、通过音乐教育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达尔文说过:“音乐常迫使我紧张地思考正在研究的问题。假如我的生命能够再从头开始,我第一件事就是学习音乐。我相信,音 乐能使我获得更多的益处。 科学和艺术具有相通性和互补性。这一点在著名科学家和艺术家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爱因斯坦不仅是伟大的物理学家,而且擅长 小提琴,达芬奇不仅是伟大的画家,而且是伟大的数学家、自然科 学家和工程师;李四光不仅是伟大的地质学家,而且小提琴拉得相当好,据说:中国的第一首小提琴曲是李四光所做。 人们在学习、科学研究中经常使用的是大脑左半球,而音乐、舞蹈能活跃大脑右半球。通过两半球的积极配合,能充分调动潜意识 中的创造灵感。在音乐教育中,不管是听、唱、还是欣赏音乐,都

家庭教育对人的发展影响

家庭教育对人的发展影响 【摘要】家庭教育作为教育各个因素中重要的组成之一,长久以来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问题。当孩子从母亲腹中呱呱坠地,如同一张白纸,本来没有多大的不同,而在后来的成长过程中却往往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有的孩子思维活跃,有的孩子十分迟钝;有的孩子讲文明礼貌,有的孩子蛮不讲理;有的孩子自已会管理自已,有的孩子一切都依赖大人。这些,追根溯源,都是因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各方面的教育影响下慢慢形成的,这些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各方面,而其中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 【关键词】家庭教育;人;发展;影响 汉朝时期的赵歧在其作品《孟子题词》曾经写到:“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元代关汉卿也在其作品《蝴蝶梦》写到:“想当年孟母教子,居心择邻”都表达了孟母对孟子家庭教育的用心良苦。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思想品德、态度、能力和处事之道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孟子之所以可以成为亚圣,其母真的是功不可没。就是在孟母带领儿子找到了宜于其生活的环境后,孟子在与学堂周围人们的交往中,接触到了他们的各种礼仪和行为,并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进入到了自己的思想中。在其未来的漫漫人生路中,牵引着他找到正确的道路,并最终成了“亚圣”。可见家庭教育的影响十分重要。

一、家庭教育的概念 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而按照现代观念,家庭教育既包括:生活中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聘请专门从事家庭教育的教师对子女的教育。家庭教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后,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 二、家庭教育对人的发展影响 家庭教育是人接受教育的起点,是最基本的教育。一个人自出生以来最先接触到的便是家庭,家庭也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即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科学证明,人类的很多能力和特征都是在幼儿时期形成的,如语言表达能力、智力、思维形式和行为特征等。社会是由一个个家庭组成的,人的成长就是其社会化的过程,人的社会化离不开家庭的抚育更离不开家庭的教养。家庭是子女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起着学校和社会难以起到的奠基作用。人们都是在家庭中学会走路,学会说话,学会行为规范,学会生活自立的;在家庭中获得身体的发育,心理的发展,个性的形成,社会生活基本技能的掌握。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人生所产生的影响是其他教育所不能取代的。一个国家的国民教育也不能忽视家庭教育,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是国民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是最基本的要素。

浅谈环境教育与人的发展

浅谈环境教育与人的发展 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社会的人,人是在社会环境中发展的。 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是教育的直接目的。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这是人的各方面的潜在力量不断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影响个体身心发展水平的因素很多,遗传、环境、成熟和教育等因素,都会对人们身心发展的水平产生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虽然遗传因素会对其发生影响,但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要作用的不是遗传,而是社会经历。一个人的全部身心特点,实际上是一个人全部生活历史的积淀。 中国古代思想家就非常看重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墨子说:“染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荀子也有类似的观点:“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惧黑。“这都体现了个体在不同环境影响下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变性。可见,人,作为一个自然的认知主体,环境的影响不可小视。 从教育理论上讲:环境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因素,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受教育者能轻松愉快、自由主动地去发现、思考、探索,从中获得知识经验,在情感、信念、意志、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它能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而把环境与教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之最大限度的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保证。 如何理解环境教育呢?环境教育,应恰当地理解为,是一种全面的终身教育,一种能对瞬息万变的世界中的各种变化作出反应的教育。20世纪下半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把与生命有共同外延并已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这种连续性教育称之为‘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的教育,它把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与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环境教育应使个人理解当代世界的主要问题并向他们提供在改善生活和保护环境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所必需的技能、态度和价值观,使每个人都为生活做好准备。环境教育采用一种以广泛的学科性为基础的整体性方法,培养人们以一种全面的观点来认识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之间的密切依赖性。环境教育有助于显示今天的行动与明天的结果之间存在的永久联系,并证明各国社会之间的相互依存性以及全人类团结的必要性。环境教育必须面向社会,应该促使个人在具体的现实情况下积极参与问题解决的过程,并应鼓励主动精神、责任感以及对建设更美好明天的投入。环境教育能为教育过程的更新做出强有力的贡献。

第五章 教育与人发展的关系

第五章教育与人发展的关系 一、题目 (一)填空题 1、人的发展包括和的发展。 2、身体的发展指和两部分。 3、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问题研究,历史上存在三大流派 是、、。 4、内发论只强调人的决定作用,忽视 的作用。 5、外铄论只强调人的决定作用,忽视的 作用。 6、影响人发展的因素有、环境、、实践 和。 7、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人发展的,因此教育应 该。 8、“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是提出的,此观点是 论的观点。 9、环境包括和两部分。 1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的作用。 11、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作用。 12、人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 应。 13、人身心发展的性,要求教育要抓住学生身心发展的 关键期及时施教。 14、童年期对应我国的教育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具有 性。 15、教育的两个阶段之间,需要教育者,以帮助学生适 应。 (二)选择题 1、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工作必须: A长善救失B因材施教C温故知新D循序渐进 2、人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工作必须: A长善救失B因材施教C温故知新D循序渐进 3、影响人发展的因素有: A遗传素质B环境C教育D实践 4、母的职业、文化素质、教养方式等对人的影响因素是: A遗传素质B环境C教育D实践 5、母三迁的故事说明---对人发展的作用。 A个别主观能动性B环境C教育D实践 6、教育上的“揠苗助长”违背人发展的----规律。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均衡性D个别差异性 7、对应我国教育初中阶段的是人身心发展的-----阶段。

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期D青春期 (三)辨析题: 1、人的身体发展由遗传决定,而心理发展是由后天的环境决定的。 2、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 3、民间说法“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四)简答题: 1、教育环境与一般环境相比有哪些特殊性? 2、简述影响人发展的因素及作用。 3、简述人发展的涵义 4、教育为什麽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5、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起为什麽作用? (五)案例分析题: 1、论述人身心的规律及教育。 (六)论述题: 1、一位父亲用尽一切办法教他两岁半的儿子学1+1=2,结果失败了。 2、一位教语文的班主任老师,认为语文成绩不好,数学成绩好的同学都是 不好好学习语文,在跳独腿舞。 3、孟母三迁的故事 二、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身体、心理 2、机体正常发育、体质增强 3、内发论、外铄论、互动论 4、内部因素、外部因素 5、外部因素、内部因素6遗传素质、教育、主观能动性7、顺序、循序渐进8、霍尔、遗传决定论9、自然环境、社会环境10、环境11、主导作用12、因材施教13、不均衡性14、小学、具体形象性15、引渡 (二)选择题 1d2ab 3 abcd 4 b5b 6 ab 7 b (三)辨析题 1、错。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发展,身体和心理发展具有统一性,遗传素质和环境都影响人身体和心理发展,但都不起决定作用。 2、此观点不正确。遗传素质是指通过某种遗传物质所传递、父母或种系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些解剖生理特点。遗传素质主要表现在人的集体构造、形态、感觉器官以及神经系统等方面。且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生物前提。

关于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问题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狭义上说,是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人的发展一般来说包括两个部分,即身体和心理两个部分。 身体的发展是指机体的各个组织系统的发育及其机能的增长,是人的生理方面的发展。心理的发展指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的发展,是人的精神方面的发展。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是紧密相联的,生理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心理发展也影响着生理的发展。 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是很多的,但概括起来,不外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四个方面。这四方面的因素相互联系,交织在一起,共同作用于人的发展。 (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 我们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所谓主导作用,即主要的并能引导事物向某方面发展的作用。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即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主要的,导向性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个人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学校教育,越来越决定于学校教育。 说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是相对而言的,即主要相对于人的发展的后天因素中的自发的社会环境而言。学校教育本身也是社会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学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环境。学校教育为什么能够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呢? 1.? 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 学校是专门培养人的机构,其一切活动几乎都是围绕有目的地培养人而展开的,无论是什么形式什么类型的学校教育,都不可能对人才培养的规格质量没有一个基本的设想和设计。学校教育的目的性之所以比较强,主要在以下两方面。首先,学校教育的目的比较明确。其次,学校教育的目的比较统一。这一是表现在学校教育的目的与社会主导性的要求比较一致,二是表现在学校教育内部各方面的教育的影响在基本目的上是比较一致的,如果一所学校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在基本目的上各行其

教育与人的发展概述

(教育与人的发展)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包括: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个体的人只有参与社会实践,才能生存与发展);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人还认识和改造自己的能力,人具有自我意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人,具有规划自己的未来和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条件的能力)。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包括内发论(遗传决定论)、外铄论(环境决定论)、多因素相互作用论(共同作用论)。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孟子是我国古代内发论的主要代表。柏拉图是古代西方内发论的主要代表。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美国当地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把“基因复制”看作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而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则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外铄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来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习的要求等。我国古代的性恶论的代表人物荀子和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就持这样的观点,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犹如一张白纸,它本身没有内容,可以任意涂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外在因素和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有遗传、环境、教育(学校教育)、个体主观能动性。遗传:是指人们从父母先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特

点。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没有这个前提或者缺陷,个体的身心发展水平就会受到不可弥补的影响,某种发展可能永远不会实现。)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环境: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多种可能(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为个体的发展提供多种可能,如机遇、条件、对象,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孟母三迁”);人对环境的反应是能动的(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但是个体受环境的影响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能动的实践过程,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要通过个体的主观努力和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实现)。教育: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因为: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相对而言教育效果较好(学校教育是经过专门训练的教师进行的);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学校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和协调各种因素,排除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给人以更多的正面教育,让学生处于最佳的发展环境中,使年青一代健康地成长。学校教育主导作用的实现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体现有:学校教育对于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个体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和活动对应客观世界的积极作用,包括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并统一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

[全]教育与个体发展的关系

教育与个体发展的关系 第一节人的发展概述 一、人的发展的内涵 (一)人的发展 个人身心发展: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是教育的直接目的。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生理的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机体的正常发育,即指身体的结构形态(包括各系统、各器官)的健全发展;另一方面指体质的增强,即指生理机能的增强,包括各器官系统生理机能增强。 二是心理的发展,包括认知和意向两方面的发展,认知的发展指感知、记忆、思维等方面的发展;意向发展,指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的发展。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1.内发论。 强调人的身心发展是由自身的需要决定的,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人的生理机制决定的。内发论者忽略了外在因素对人的影响,忽略了环境、人的能动性以及教育等的作用。

(1)孟子认为人的本性中就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端,这是仁、义、礼、智四种基本品性的根源,人只要善于修身养性,向内寻求,这些品性就能得到发展。 (2)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3)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把“基因复制”看做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4)心理学家格塞尔则通过双生子爬梯实验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他认为,人的发展受基因决定的特定的顺序支配,完成了一定顺序后机体达到成熟,教育要想通过外部训练抢在成熟的时间表前面形成某种能力是低效的甚至是徒劳的。 (5)霍尔提出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2.外铄论。 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如环境的压力、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教育。强调教育的价值,对教育的作用持乐观的态度,关注的重点是学习。(1)墨子的“素丝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2)我国古代性恶论的代表人物荀子持外铄论的观点,他认为:“今人生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