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工髋膝关节外科

人工髋膝关节外科

人工髋膝关节外科
人工髋膝关节外科

人工髋膝关节外科【李章华廖文王志林主编

本书共分两篇,详细地介绍了髋、膝关节置换术的发展简史,生理解剖与生物力学,关节的检查,置换手术的适应证、禁忌证,术前准备,手术技术,术后康复,疗效评价等内容。本书在注重基础理论的阐述的同时,更眷重地描述了每一个手术的具体过程,以及术中、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本书作者多为一线临床医生,他们在工作中边摸索边治疗,积累了一些宝贵的临床经验,为基层医院从事人工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医生提供了既系统又实用的参考资料。本书适合骨科及相关专业医师参考阅读。

第一篇人工髋关节置换市

第一章人工髋关节发展简史与研究进展

一、人工髋关节发展筒史

1891年,Gluck首先进行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之后,Jones将金箔覆盖于截骨面

上完成了金箔关节成形术,提出了人工关节置换的概念和应用的可行性。但在此之

前Ollier、Lexer、Loewe、Beer等已先后利用肌肉、筋膜、皮肤等进行隔开型关节

成形术,开始了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早期探索。1923年,Smith Petersen设计了一种

玻璃杯状假体套在股骨头表面行单杯成形术,它被认为是髋关节置换术的鼻祖。他

们的尝试由于科学技术发展的限制,大部分处于探索阶段,无法开展大范围的推广

应用。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人工关节仍没有很大的进展。人们从19世纪中叶就开始

了人工关节置换的探索。目的是缓解疼痛、矫正畸形、重建一个稳定的关节,并恢

复和改善关节的运动功能。20世纪40年代起,人工关节的研究得到迅速发展。60

年代,英国John Charnley使人工关节置换进入了新的纪元。目前人工关节置换技

术已经普及并广泛应用,尤其是人工髋、膝关节。在西方国家,髋关节置换术是继

胆囊切除术而占第二位的手术。在美国,每年开展的髋关节置换术不少于20万例,而在全世界每年髋关节置换术就约50万例。为了更好地认识和总结人工髋关节的

发展过程,以便推动人工髋关节的发展,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现按人工髋关节

发展史的重要纪事将其分为如下几个发展阶段。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再度兴起人工股骨头及全髋关节置换的研究。1938年,

Smith Petersen采用了生物惰性较好的钴铬钼制成的金属杯并广泛推广使用。1938

年,Phillip Wiles设计了全金属的全髋关节,治疗了6例病人,Phillip Wiles被认定

是第一位施行真正的全髋关节置换的人。1939年,Haboush对Smith Petersen假体

模式作了改进,设计了带边缘的钴铬钼合金杯。1940年,Valls和Townely在美国

进行了短弯柄形股骨头假体的半关节置换术,Mckee用黄铜和不锈钢假体进行了全

髋关节置换术。1941年Moore和Bohlman设计了自锁型人工股骨头,其柄为直柄

型并带有自锁孔。同时期Thompson设计出弯度更大的实心柄型人工股骨头。这些

关节成为后来的McKee,Muller,Harris,Aufranc-Turner等全髋关节的参照。Urist

和McBride设计了凸面带尖或脊状突起的髋臼假体,当今某些髋臼假体仍沿用这

种模式。1943年,Harmon用丙烯酸酯杯做了16例髋关节置换术。

第一篇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第一章人工髋关节发展简史与研究进展

一、人工髋关节发展简史

二、我国人工髋关节置换的发展

三、髋关节表面置换技术

四、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

第二章髋关节的生理解剖与生物力学

一、髋关节的生理解剖

二、髋关节的滑膜、滑囊、滑液

三、股骨头的生物力学

四、髋关节的生物力学

五、关节置换术后的生物力学问题

第三章髋关节的检查

一、髋关节的物理检查

二、髋关节的X线检查

三、常用的其他检查

第四章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适应证、禁忌证及假体的选择与固定

一、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适应证

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禁忌证

三、髋关节假体的选择

四、髋关节置换的固定技术

第五章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前准备

一、评定是否符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适应证

二、术前准备

三、术前模板测量

四、麻醉方式选择

第六章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手术技术

一、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手术入路

二、假体安装标准

三、全髋关节置换的手术方法

第七章其他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一、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二、髋关节表面置换术

三、保留股骨颈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第八章微创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一、术前计划

二、手术技术

三、微创的优缺点

四、微创THR治疗效果

五、展望

第九章特殊疾病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一、髋关节骨性关节炎

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三、类风湿性关节炎

四、强直性脊柱炎

五、髋臼内陷症

六、发育性关节半脱位或全脱位

七、髋关节骨性强直

八、髋臼骨折

九、股骨颈骨折

第十章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并发症及处理

一、术后神经损伤

二、术后血管损伤

三、双侧肢体不等长

四、脱位和半脱位

五、异位骨化

六、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七、肺栓塞

八、骨折

九、假体松动

十、感染

十一、骨质溶解

十二、大腿疼痛

十三、跛行

十四、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肌无力

第十一章人工髋关节置换后疗效评价

一、临床评定

二、术后X线评定和测量

三、康复评定

四、临床随访

第十二章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

一、手术适应证

二、手术禁忌证

三、术前准备

四、手术入路

五、股骨柄和骨水泥的取出

六、髋臼杯和骨水泥的取出

七、股骨重建

八、髋臼重建

第十三章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

一、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指导原则

二、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的康复

三、术后随访

第二篇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第十四章人工膝关节发展简史

一、假体的演变及设计

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现状

第十五章与膝关节置换相关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解剖基础理论

一、膝关节的结构

二、与关节置换相关的解剖特点

第二节生物力学基础理论

一、膝关节的运动

二、膝关节稳定的维持

三、膝关节的负荷与磨损

四、股胫关节的接触面积

五、股骨、胫骨关节面下松质骨的强度

六、髌股关节力学特点

七、人工膝关节术后生物力学特点

第十六章人工膝关节假体的设计与研究

一、人工膝关节假体的基本问题分析

二、人工膝关节设计中的膝关节运动学

三、膝关节的骨性结构在人工膝关节假体设计中的影响

四、人工膝关节假体材料的研究

五、快速成型技术在人工关节产品中的应用

六、人工膝关节假体的CAD/CAM研究

第十七章人工膝关节置换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一、适应证

二、禁忌证

三、不同假体的选择依据

第十八章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入路

一、皮肤切口

二、关节囊人路

三、复杂情况下膝关节的手术显露

第十九章人工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处理

一、术前评估

二、手术计划

三、术前准备

四、术中处理

五、术后处理

第二十章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操作

一、全膝关节置换术

二、单髁关节置换术

三、铰链式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四、软组织平衡

五、特殊情况的处理

六、术中应注意的问题

七、目前手术上仍存在争议的问题

附录后稳定型膝关节假体手术操作

一、手术人路

二、股骨截骨

三、胫骨侧截骨

四、测试关节力线、关节间隙及关节稳定性

五、髌骨截骨

六、植入部件

七、关闭切口

第二十一章微创技术与膝关节置换

一、技术特点

二、常用手术人路

三、初步结果

四、展望

第一节单髁膝关节置换术

一、人工单髁的发展过程

二、人工单髁置换结果

三、UKA患者的选择

四、手术原则

五、单髁人工关节假体的选择

六、膝单髁人工关节置换术

七、微创单髁置换术

第二节微创全膝关节置换术

一、术前评估

二、手术技术

第三节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在全膝关节置换中的应用

一、传统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缺点与计算机辅助导航的优势

二、发展简史

三、手术导航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分类

四、手术导航系统的工作原理

五、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TKA手术操作(德国Orthopilot导航系统为例)

六、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在TKA中的应用

七、计算机辅助关节置换手术系统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第四节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

一、研究背景

二、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的提出

第二十二章全膝关节置换翻修术

一、全膝关节置换术失败的原因

二、术前评估和计划

三、适应证和禁忌证

四、翻修手术的原则

五、全膝关节置换翻修假体的选择

六、手术人路

七、三步翻修手术技术

八、假体的取出与植入

九、髌骨的处理

十、旋转铰链式人工膝关节假体置换(Link公司ENDO旋转铰链型膝关节假体为例第二十三章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并发症

一、术中副损伤

二、术后并发症

三、系统并发症

第二十四章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与康复

一、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

二、康复运动的重要性

三、康复目标、原则与康复方案

四、康复运动开展状况

五、康复效果的评价

六、影响关节活动度的因素

七、术后疗效评定及结果评估

更多内容请参考:https://www.wendangku.net/doc/2d14872186.html,/book/html/?1329.html

膝关节运动解剖学

第章膝区 膝关节是一个复杂关节,它有三块骨(股骨、胫骨和髌骨),2个运动自由度,3个互相关节的面(内侧胫股关节、外侧胫股关节和髌股关节),这三个互相关节的面均围在同一个关节囊内。从功能上,在站立位时膝具有支持体重而不需要肌肉的收缩;在坐、蹲、攀登等运动中,它参予降低或抬高体重(抬高至0.5m);当在着地脚上膝还允许身体的旋转。在步行时,正常的膝关节通过减少身体重心垂直和侧方的震荡来减少能量的消耗,支撑相当于体重的4~6倍垂直的力。正常膝用一个特异的方式而达到它的多功能(承受巨大的力,提供大的稳定性和较大的运动范围)。运动主要由骨、肌肉提供,而稳定性主要由软组织(韧带、肌和软骨)提供。运动性和工业性损伤这些稳定结构十分常见,常是由于力作用于股骨和胫骨的长杠杆臂而产生较大的力矩造成的 一. 可触及的关节结构 1. 当被检查者坐在诊察台上,膝放松屈90o时,很易摸到膝部的表浅结构。股骨的远端膨大为股骨髁,可在前面髌骨的两侧摸到,自内、外上髁向下至髁下方的凹陷为胫股关节线。在被动旋转或伸膝关节时,可以感觉到胫骨髁在股骨上运动。在胫骨髁的前下方隆起部为胫骨粗隆它是股四头肌髌韧带的止点。 2. 内(胫)侧副韧带位于关节囊的内侧部,沿关节线向内可能摸到该韧带的前缘,此处关节线中断。若将手指放在内侧副韧带的前缘还可能摸到内侧半月板;当被动内旋时,内侧半月板的内侧缘更为明显一些,外旋时退缩。 3. 将小指和中指分别放在股骨外上髁和腓骨头,这就提示外(腓)侧副韧带的附着点,但该韧带较小沿关节线向外不太易触及。但当脚放在对侧的膝上,大腿外旋时容易摸到它,外侧半月板则不能触及。 4.当被检查者仰卧伸膝时,髌骨最容易触及。在胫骨粗隆和髌骨尖之间还可摸到强厚的髌韧带。正常人髌骨易向外侧和远侧移动,压向股骨不会有不舒服感。 二. 不可触及的结构 股骨髁的关节面和髌面;髁间窝;内侧髁上线和外侧髁上线,它们分别从髁后上向近侧延伸并围成 面;胫骨髁的关节面(“胫骨平台”),被髁间隆起分开;外侧半月板,几呈环形;内侧半月板;前、后交叉韧带;膝横韧带,在前方连接半月板。 三. 膝关节 1. 膝关节的运动膝关节有二个自由度:屈-伸和轴旋转。膝关节的屈曲范围取决于与大腿后面接触的小腿肚肌的大小,通常在120~130度。由于受跨过髋和膝两个关节的股直肌(它起自髂前下棘)的限止,当伸髋时屈膝其运动范围减小。过伸的运动范围较小,正常不超过15度。 正常被动运动的终末感是软的,因为来自小腿肚和大腿软组织的接触,若小腿大腿不接触则来自缩短的股直肌。伸或过伸的终末感是坚硬的,因为来自韧带和关节囊结构的张力;若屈膝90o,伸膝较为自由或被腘绳肌的长度所限制。 (1)屈和伸运动的轴运动轴位于通过两股骨髁中心连线的上方几个厘米处。临床上,膝关节的屈伸轴近似通过股骨内、外侧髁中心的连线。 因为人类膝关节运动轴的变动,因此当使用于机械屈戍关节的装置时如测角器、等速测力计,膝-踝-足矫形器就产生了问题;膝以下假体用到膝部时也发生了问题。当膝关节从伸到屈的运动中,膝关节的解剖轴移动约2cm,而连接装置的机械轴却固定不动。如此机械装置的臂不能保持与大腿和小腿平行,在机械装置和解剖的部分之间就产生运动或压力。为了预防不舒服和擦伤,需要调和与仔细的对线。矫形膝关节的失调能造成在屈膝时套袖对肢体

膝关节解剖(图)详解

膝关节解剖(图)详解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且最复杂的关节。膝关节的主耍结构含括股骨(femur)下端、胫骨(tibia)上端、及髌骨(patella﹔knee cap)之关节面﹐膝关节之所以能活动自如又不会发生脱位﹐主要是前、后十字韧带(anterior and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s)、内侧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外侧韧带(lateral collateral ligament)、关节囊(joint capsule)及附着于关节附近的肌腱提供了关节稳定性。此外﹐关节中间内外侧各有一块重要的半月板(meniscus)除了可以吸收部份关节承受的负重外,亦可增加关节的稳定性。另外,藉由位于关节前后肌肉群的拉动,让关节可以弯曲及伸直。 膝关节囊的滑膜层是全身关节中最宽阔最复杂的,附着于该关节各骨的关节面周缘,覆盖关节内除了关节软骨和半月板以外的所有结构。滑膜在髌骨上缘的上方,向上突起形成深达5cm左右的髌上囊于股四头肌腱和股骨体下部之间。在髌骨下方的中线两侧,部分滑膜层突向关节腔内,形成一对翼状襞alarfolds,襞内含有脂肪组织,充填关节腔内的空隙。还有不与关节腔相同的滑液囊,如位于髌韧带与胫骨上端之间的髌下深囊。整个关节有关节囊包裹成为关节空腔,独立的小环境,正常关节液体很少,一旦受伤可以有血性积液,时间较长变成黄色粘稠的液体;关节内伤病的往往有滑膜炎,活动多了就肿。积液多时浮膑试验阳性,即手指按髌骨有漂浮感并能感到髌骨与下方骨骼碰撞;滑膜有时会在关节缝隙处嵌塞引发疼痛,特点是关节负重时屈曲到某个角度疼痛,需要与髌骨软化症鉴别。 (一)膝关节的主要结构 由股胫关节和股髌关节构成的椭圆屈成关节。 (1)股胫关节:由股骨和胫骨相应的内、外侧髁关节面构成椭圆关节。 (2)股髌关节:由股骨的髌面和髌骨关节面构成屈戍关节。股胫关节头大,关节窝浅使两关节面不相适应,关节囊薄而松弛(图4一26)。 (二)膝关节的辅助结构 (1)半月板:由2个纤维软骨板构成,垫在胫骨内、外侧髁关节面上,半月板外缘厚内缘薄。 内侧半月板:呈“C”字形,前端窄后部宽,外缘中部与关节囊纤维层和胫侧副韧带相连。 外侧半月板:呈“O”字形,外缘的后部与腘绳肌腱相连。 作用:有加深关节窝,缓冲震动和保护膝关节的功能。 (2)翼状襞:在关节腔内,位于髌骨下方的两侧,含有脂肪的邹襞,填充关节腔。 作用:增大关节稳固性,有缓冲震动的功能。 (3)髌上囊和髌下深囊:位于股四头肌腱与骨面之间。 作用:具有减少腱与骨面之间相互摩擦。 (4)加固关节的韧带 ①前后交叉韧带:位于关节腔内,分别附着于股骨内,侧髁与胫骨髁间隆起。 作用:防止股骨和胫骨前后移位。 ②腓侧副韧带:位于膝关节外侧稍后方。 起于:股骨外侧髁;止于:腓骨小头。 作用:从外侧加固和限制膝关节过伸。 ③胫侧副韧带:位于膝关节的内侧偏后方。 起于:股骨内侧髁;止于:胫骨内侧髁。 作用:从内侧加固和限制膝关节过伸。 ④髌韧带:位于膝关节的前方,为股四头肌腱延续部分。 起于:髌骨;止于:胫骨粗隆。 作用:从前方加固和限制膝关节过度屈。 (三)膝关节的基本运动:屈伸 (四)膝关节的运动特点: (1)当膝关节完全伸直时,胫骨髁间隆起与股骨髁间窝嵌锁,侧副韧带紧张,除屈伸运动外,股胫关节不能完成其他运动。

人工全膝关节假体选择的研究进展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0年3月第24卷第3期·301·人工全膝关节假体选择的研究进展 罗世兴赵劲民苏伟 【摘 要】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假体选择的进展,比较各类假体的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方法广 泛查阅近年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假体选择的相关文献,并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目前对 于TKA假体选择主要争议有:①保留与不保留后交叉韧带型假体的选择;②旋转与固定平台型假体的选择;③标准型 与高屈曲度型平台假体的选择;④术中是否置换髌骨。各类假体在早中期随访中均显示较好的临床疗效,尚未见明显差异。 结论 TKA中选择假体应综合考虑,各类假体的优缺点尚需长期随访。 【关键词】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假体选择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687.4 R684 文献标志码:A ADVANCEMENT IN TOTAL KNEE PROSTHESIS SELECTION/LUO Shixing, ZHAO Jinmin, SU Wei.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 Trauma and Hand Surgery, the First Af? liated Hospti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Nanning Guangxi, 530021, P.R.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ZHAO Jinmin, E-mail: zhaojinmin@https://www.wendangku.net/doc/2d14872186.html, 【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recent advancement of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 in the aspects of prosthesis selection, and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very kind of knee prostheses so as to provide more information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Methods The literature concerning prosthesis selection was extensively reviewed, and the methods and data we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Results The major disputes consisted of posterior cruciate retained versus excised, ? xed-bearing versus mobile-bearing, high-? ex versus standard implants and patella resurfacing versus nonresurfacing for TKA. Every kind of knee prostheses displayed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in early and medium term follow-up, no signi? 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clinical results. Conclusion Prosthesis selection in TKA should be overall considerated, and the merits of every kind of prostheses should be judged with long-term follow-up results. 【Key words】Total knee arthroplasty Prosthesis selection Advancement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能有效矫正畸形、缓解疼痛、改善功能,围手术期并发症较少,是膝关节晚期病变的有效治疗措施[1]。近40年来,从手术技术到假体设计理念均获得极大改善和提高,已是关节外科成熟手术。但是,目前尚存在许多未解决的临床问题和争议,主要包括:①保留与不保留后交叉韧带型假体的选择;②旋转与固定平台型假体的选择;③标准型与高屈曲度型平台假体的选择;④术中是否置换髌骨。现针对上述与假体选择相关的问题,结合近年相关文献作一综述,比较各类假体的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保留与不保留后交叉韧带型假体的选择 常用的非限制性人工全膝关节假体根据是否保留后交叉韧带分为:即保留后交叉韧带型和不保留后交叉韧带型。保留后交叉韧带型假体支持者认为,后交叉韧带可以吸收应力,缓冲外力,提高关节稳定性,在 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骨科手外科(南宁,530021) 通讯作者:赵劲民,教授,博士导师,研究方向:骨创伤修复、关节外科,E-mail: zhaojinmin@https://www.wendangku.net/doc/2d14872186.html, 膝关节屈曲过程中可以使股骨在胫骨平台后滚动,增加膝关节的屈曲度,并保持膝关节本体感觉功能,维持关节稳定,利于患肢上下楼梯[2],TKA术后更易获得较正常的步态。但不保留后交叉韧带型假体支持者认为,该类假体是通过股骨假体上的凸轮和胫骨假体中央上的立柱结构,维持TKA术后膝关节在运动过程中的稳定,能防止股骨髁过度前移,增加关节间隙,并增大膝关节的屈曲度。同时,他们认为关节炎不但引起骨病变,也可引起韧带病变,采用保留后交叉韧带型假体在TKA术中、术后建立软组织平衡困难;而不保留后交叉韧带型假体手术操作较简便,易建立软组织平衡[2],更可靠地校正畸形,手术应用范围更大。 Victor等[3]采用保留或不保留后交叉韧带型假体分别对22例单侧骨性关节炎患者行TKA,比较随访1、2和5年的36项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美国西部Ontario与McMaster大学骨性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和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等临床指标,发现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haudhary等[4]的随机对照试验中,保留后交叉韧带型假体组纳入51膝,不保留后交叉韧带型假体组纳入49膝,两组患者TKA 术后平均获随访2年,比较WOMAC、SF-36评分和膝

膝关节解剖及功能

膝关节解剖及功能 膝关节是人体中最大的关节,运动伤害与退化性关节炎经常发生在造个关节。膝关节由许许多多复杂的构造所形成,简单的说,造些构造 包括骨头、关节面软骨、关节囊及其绒毛、半月软骨、十字韧带、侧韧带、囊韧带、膑骨韧带、四头肌韧带及肌肉等。首先,让我们从最简单 的骨头谈起。 一、构成膝关节的骨骼: 主要包括膑骨、股骨、胫骨等,腓骨虽不直接构成膝关节,但因其为许多膝关节重要韧带与肌肉的附着点,因此一般常将其视为膝关节的一部分。此刻,相信您正坐着看我的文章,请您把您的膝关节完全伸直,不要弯曲,并且用力压直膝盖,顺着大腿从下滑,就可以摸到壹块有些圆又有些三角形的骨头,它就是所谓的膑骨,它上连四头肌肌腱,下接膑骨韧带,您也可顺便摸摸这两条韧带,感觉一下他是多么的强壮与坚硬。当您放松您的膝关节,使其弯曲成九十度时,您再摸摸这条韧带与肌腱,便会发现它们竟变得如此柔软。由于这块膑骨的存在,使得四头肌的力臂增加许多,因而减少了四头肌的负荷。在膑骨的下面直接与膑骨构成关节的,便是股骨远程的内髁与外髁了。内髁与外髁恰形成一个U型的凹槽,与膑骨的凸出,恰形成一楔合的关节。外髁比起内髁较为凸出,使得膑骨不易向外脱位,与股骨内外髁形成关节的,便是胫骨平台,而胫骨平台与股骨内外髁与膑骨的表面,都是由非常光滑的透明软骨所形成(它的摩擦系数只有冰块与冰块互相摩擦时的八分之一)。这样的光滑特殊构造,使得我们人体可以有平滑且不痛的正常关节运动。而被俗称为〝骨刺〞、〝风湿〞的退化性关节炎,其根本的问题元凶,便是出在这种特殊关节面软骨的磨损与功能的丧失。 二、半月软骨: 介于股骨内外髁软骨与胫骨平台软骨之间,还有一种特殊的会活动的软骨,我们因其形状似半月形,特称其为半月软骨。它是一种纤维软骨与前述的关节面软骨构造不同,这个特殊的构造,吸收了我们跳跃或行动跑步所产生的巨大震动与能量(受力的半月软骨可由5.0mm被压缩成2.5mm厚),而减少了

膝关节运动学

一、膝关节运动学 内容提要 教学基本要求 膝关节的组成和运动方向 (1)膝屈曲的范围依髋关节的位置而异,同时还要看是被动还是主动。 (2)膝关节属于椭圆滑车状关节,或称屈戍关节,但实际上膝关节的运动是非常复杂的。胫股关节的运动包括四个轴方向的运动。此外还有髌股关节之间的运动。 A.水平轴:屈伸活动; B.垂直轴:内外旋活动; C.矢状轴:内收外展活动; D.前后位水平移动。 (二)膝关节的功能解剖 在膝关节,弯曲常伴有一个微小而显著的转动,但是因为来自关节周围强有力的滑囊、韧带和肌的作用,它又有特殊的稳定性。膝关节周围的韧带只在紧张状态下加载,对关节起到被动支持作用。膝关节周围的肌也是在紧张状态下加载时对关节起到积极的支持作用。膝关节周围的骨起到支持作用,并且对抗压力载荷的作用。因此膝关节的功能稳定性来源于韧带的被动收缩,关节几何结构,肌的主动用力以及骨的承重作用。 1.胫股关节的形态与运动的关系 胫股关节分为内侧胫股关节和外侧胫股关节。外侧胫股关节面的前1/3为一逐渐上升的凹面,而后2/3则呈逐渐下降的凹面。内侧胫股关节面则呈一种碗形的凹陷。如此,凸起的股骨关节面和凹陷的胫骨关节面彼此吻合,使膝关节得以在矢状面上作屈伸活动;然而外侧胫骨关节面的特征凹陷结构又使得外侧胫股关节面并非完全吻合,从而允许膝关节的屈伸活动也不是同轴运动而是具有多个瞬时活动中心的运动。 胫股关节运动范围 (2)胫股关节面运动: 在膝部,面关节运动发生在胫骨髁与股骨髁之间和股骨髁与髌骨之间。在胫骨髁与股骨髁之间,面运动同时发生在所有的三个平面上,但在横截面和额状面上为最小。在股骨髁与髌骨之间,面运动同时发生在额状面和横截面两个面上。 3.髌股关节的功能解剖 (1)髌骨 髌骨为膝提供两个重要的生物力学功能:它在整个运动范围内借延长股四头肌力臂帮助膝伸直;并以增加髌骨与股骨间的接触面来改善股骨上的压力分布。 (2)关节软骨 髌股关节软骨是人体中最厚的软骨。最大厚度可达7㎜。髌股关节软骨厚度并非均匀一致,软骨最厚的部分位于骨嵴处。60%位于髌骨的外侧关节面,分布于内侧者约20%。关节面软骨厚度变化特点有助于增加髌股关节面的适合性。 (3)维持髌股对合的平衡机制 髌股关节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很多,包括伸膝装置、支持带、肌力、股胫角和股胫间的Screw-home机制、Q角、髌骨位置、髁间槽发育程度、外力等,因此,良好的髌股周围结构及其力学平衡,对维持髌股的正常排列和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Q角:是股四头肌肌力线和髌韧带力线的夹角,即从髂前上棘到髌骨中点的连线为股四头肌肌力线,髌骨中点至胫骨结节最高点连线为髌韧带力线,两线所形成的夹角为Q角。 ①静力结构:髌骨的内外侧支持带是维持髌骨排列的静力性平衡机制。 ②动力结构:股四头肌收缩时各肌肉之间的力学平衡是保持运动中髌股对合的动力结构。(4)髌股关节的生物力学特点 ①髌股关节的对合

膝关节的高清解剖图与锻炼方法

这些损伤的特征是膝关节前方或侧面感到疼痛,一般而言是膝盖缓慢的被损伤,而和特定的伤害如扭伤或跌伤无关。 下面介绍几种膝关节病变锻炼方法: 膝盖外侧 髂胫带疼 治疗方法: 臀部下蹲 侧卧 双手双膝拉伸 交叉腿 拉伸后腿腱 拉伸小腿膝盖周围 前膝盖疼 治疗方法: 单腿下蹲 或臀部下 蹲 半蹲墙根 或压腿 侧卧 拉伸后腿 腱 拉伸小腿 鹤立 下跪拉伸 膝盖上方 四头肌腱炎 治疗方法: 鹤立 拉伸后腿腱 拉伸小腿 下跪拉伸膝盖周围 前膝盖疼 治疗方法: 单腿下蹲 或臀部下 蹲 半蹲墙根 或压腿 侧卧 拉伸后腿 腱 拉伸小腿 鹤立 下跪拉伸 人类的膝关节在演化上是一个非常粗糙的结果.当人类的远祖开始用两脚站立时,膝盖并没有准备好接受这样大的力量。这一点,由许多的膝关节韧带以及软骨的问题就可以看出。徒步跑步这样转动的运动会造成膝盖的紧绷与张力,引起损伤,

为什么会这样?用最简单的方式来说,膝盖运动的方式,并不是像铰炼一样单纯一个平面上的做动。而是在活动时会有一点极轻微的转动。举例来说,如果在行走时,注意一下你的膝盖骨,如果它是垂直的上下运动,而没有前后的晃动,那么膝盖所受的压力是极少的,但是如果你的膝盖骨是呈一个8字形或是S字形运动(从侧面看),那么,就有可能造成膝盖的受伤。一个好的行走姿势的调整是非常重要的。 1、症状:尖锐而刺痛的感觉,发生在你的膝盖外侧,大腿外侧的一条韧带,摸摸看,连接到你的膝盖外侧,是用来固定与连接大腿外侧那条肌肉与膝关节的,这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牵涉到两处关节,三处腱...当你这一条韧带在踩踏过程中腿伸直的时候,摩擦到膝盖外侧的一块软骨,就会有这种疼痛感。O形腿,内八字脚,骨盆较宽,膝内翻症(踩踏或行走时膝盖会向内,甚至碰撞的一种问题)以及扁平足,都必较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 治疗方法:这是很少数膝盖问题你需要减少膝盖伸直的力度,这样可以减少韧带与软骨之间的摩擦,除了冰敷以外,大腿外侧韧带的伸展运动也会有帮助。 2、症状:上下楼梯或坡道时所造成膝盖骨后的疼痛,压痛点在膝盖骨上。 诊断:大腿及膝盖骨疼痛症候群 治疗方法:行走对于这种症状,事实上是没有太大的帮助,应避免长距离大负荷的

膝关节MRI诊断之正常解剖

专题-膝关节MRI诊断之正常解剖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的承重关节之一,膝关节疾病临床上很常见,种类也很多。目前,膝关节疾病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主要有传统X线、CT、MRI、B超和核医学检查。磁共振成像具有高度的软组织分辨力、多平面成像以及软骨和骨髓显像能力,其在膝关节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口益广泛并显示出独特的优势。 MRI能清晰地显示半月板、交叉韧带、关节软骨、滑膜、关节囊及内、外侧副韧带、骨骼和肌肉等解剖结构,对其治疗及估计预后具有重义。 下面我们一起复习解剖及MRI正常解剖。 一、半月板 半月板是膝关节重要的解剖结构。多数外侧半月板似“O”型;多数内侧半月板似“C”型。其切断面成三角形,MRI完整且信号均匀一致。当膝关节屈伸运动时,半月板在股骨及胫骨的挤压和周围纤维和韧带的牵拉而前后移位。但是半月板的前角后是固定的,所以半月板随前后移位并扭曲运动。 内侧半月板与周围关节囊关系紧密;外侧半月板的运动比内侧半月板大一倍。 盘状半月板是侧份的宽度超过半月板横径的一半时,其韧度较低且活动不灵活。 内侧半月板类型

内侧半月板开口类型 外侧半月板类型 运动时半月板的位置移动

半月板MRI冠状扫描示意 常规X片只能显示骨组织及其关节间隙和肌肉大体情况,不能显示半月板等软组织。

过去用X造影非常不便,而且是间接征象。 膝关节MRI解剖常用的矢状和冠状扫描方式成像, 下面是T1相,矢状从外至内,以图来说明解剖关系 可以看见腓骨,黄箭头是外侧半月板,绿箭头是腘肌腱通过外侧半月板后方

向内,外侧半月板前后角出现几乎类似形态,尖相向而对。注意前角没有达到胫骨前缘(绿线),

膝关节解剖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且最复杂的关节。膝关节的主耍结构含括股骨(femur)下端、胫骨(tibia)上端、及髌骨(patella﹔knee cap)之关节面﹐膝关节之所以能活动自如又不会发生脱位﹐主要是前、后十字韧带(anterior and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s)、内侧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外侧韧带(lateral collateral ligament)、关节囊(joint capsule)及附着于关节附近的肌腱提供了关节稳定性。此外﹐关节中间内外侧各有一块重要的半月板(meniscus)除了可以吸收部份关节承受的负重外,亦可增加关节的稳定性。另外,藉由位于关节前后肌肉群的拉动,让关节可以弯曲及伸直。 膝关节囊的滑膜层是全身关节中最宽阔最复杂的,附着于该关节各骨的关节面周缘,覆盖关节内除了关节软骨和半月板以外的所有结构。滑膜在髌骨上缘的上方,向上突起形成深达5cm左右的髌上囊于股四头肌腱和股骨体下部之间。在髌骨下方的中线两侧,部分滑膜层突向关节腔内,形成一对翼状襞alarfolds,襞内含有脂肪组织,充填关节腔内的空隙。还有不与关节腔相同的滑液囊,如位于髌韧带与胫骨上端之间的髌下深囊。整个关节有关节囊包裹成为关节空腔,独立的小环境,正常关节液体很少,一旦受伤可以有血性积液,时间较长变成黄色粘稠的液体;关节内伤病的往往有滑膜炎,活动多了就肿。积液多时浮膑试验阳性,即手指按髌骨有漂浮感并能感到髌骨与下方骨骼碰撞;滑膜有时会在关节缝隙处嵌塞引发疼痛,特点是关节负重时屈曲到某个角度疼痛,需要与髌骨软化症鉴别。 (一)膝关节的主要结构 由股胫关节和股髌关节构成的椭圆屈成关节。 (1)股胫关节:由股骨和胫骨相应的内、外侧髁关节面构成椭圆关节。 (2)股髌关节:由股骨的髌面和髌骨关节面构成屈戍关节。股胫关节头大,关节窝浅使两关节面不相适应,关节囊薄而松弛. (二)膝关节的辅助结构 (1)半月板:由2个纤维软骨板构成,垫在胫骨内、外侧髁关节面上,半月板外缘厚内缘薄。 内侧半月板:呈“C”字形,前端窄后部宽,外缘中部与关节囊纤维层和胫侧副韧带相连。 外侧半月板:呈“O”字形,外缘的后部与腘绳肌腱相连。 作用:有加深关节窝,缓冲震动和保护膝关节的功能。 (2)翼状襞:在关节腔内,位于髌骨下方的两侧,含有脂肪的邹襞,填充关节腔。 作用:增大关节稳固性,有缓冲震动的功能。 (3)髌上囊和髌下深囊:位于股四头肌腱与骨面之间。 作用:具有减少腱与骨面之间相互摩擦。 (4)加固关节的韧带 ①前后交叉韧带:位于关节腔内,分别附着于股骨内,侧髁与胫骨髁间隆起。 作用:防止股骨和胫骨前后移位。 ②腓侧副韧带:位于膝关节外侧稍后方。 起于:股骨外侧髁;止于:腓骨小头。 作用:从外侧加固和限制膝关节过伸。 ③胫侧副韧带:位于膝关节的内侧偏后方。 起于:股骨内侧髁;止于:胫骨内侧髁。 作用:从内侧加固和限制膝关节过伸。 ④髌韧带:位于膝关节的前方,为股四头肌腱延续部分。 起于:髌骨;止于:胫骨粗隆。 作用:从前方加固和限制膝关节过度屈。 (三)膝关节的基本运动:屈伸 (四)膝关节的运动特点: (1)当膝关节完全伸直时,胫骨髁间隆起与股骨髁间窝嵌锁,侧副韧带紧张,除屈伸运动外,股胫关节不

髋关节的结构与解剖

髋关节hip joint由股骨头与髋臼相对构成,属于杵臼关节。髋臼内仅月状面被覆关节软骨,髋臼窝内充满脂肪,又称为Haversian腺,可随关节内压的增减而被挤出或吸入,以维持关节内压的平衡。在髋臼的边缘有关节盂缘附着。加深了关节窝的深度。在髋臼切迹上横架有髋臼横韧带,并与切迹围成一孔,有神经、血管等通过。关节囊厚而坚韧,上端附于髋臼的周缘和髋臼横韧带,下端前面附于转子间线,后面附于转子间嵴的内侧(距转子间嵴约1厘米处),因此,股骨颈的后面有一部分处于关节囊外,而颈的前面则完全包在囊内。所以股骨颈骨折时,根据其骨折部位而有囊内、囊外或混合性骨折之分。髋关节周围有韧带加强,主要是前面的髂股韧带(图3-38),长而坚韧,上方附于髂前下棘的下方,呈人字形,向下附于股骨的转子间线。髂股韧带可限制大腿过度后伸,对维持直立姿势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关节囊下部有耻骨囊韧带增强,可限制大腿过度外展及旋外。关节囊后部有坐骨囊韧带(图3-38)增强,有限制大腿旋内的作用。关节囊的纤维层呈环形增厚,环绕股骨颈的中部,称为轮匝带,能约束股骨头向外脱出,此韧带的纤维多与耻骨囊韧带及坐骨囊韧带相编织,而不直接附在骨面上。股骨头韧带为关节腔内的扁纤维束,主要起于髋臼横韧带,止于股骨头凹。韧带有滑膜被覆,内有血管通过。一般认为,此韧带对髋关节的运动并无限制作用。髋关节为多轴性关节,能作屈伸、收展、旋转及环转运动。但由于股骨头深嵌在髋臼中,髋臼又有关节盂缘加深,包绕股骨头近2/3,所以关节头与关节窝二者的面积差甚小,故运动范围较小。加之关节囊厚,限制关节运动幅度的韧带坚韧有力,因此,与肩关节相比,该关节的稳固性大。而灵活性则甚差。这种结构特征是人类直立步行,重力通过髋关节传递等机能的反映。当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时,股骨头大部分脱离髋臼抵向关节囊的后下部,此时若外力从前方作用于膝关节,再沿股骨传到股骨头,易于发生髋关节后脱位。 3.膝关节膝关节knee joint由股骨内、外侧髁和胫骨内、外侧髁以及髌骨构成,为人体最大且构造最复杂,损伤机会亦较多的关节。关节囊较薄而松弛,附着于各骨关节软骨的周缘。关节囊的周围有韧带加固。前方的叫髌韧带,是股四头肌肌腱的延续(髌骨为该肌腱内的籽骨),从髌骨下端延伸至胫骨粗隆,在髌韧带的两侧,有髌内、外侧支持带,为股内侧肌和股外侧肌腱膜的下延,并与膝关节囊相编织;后方有腘斜韧带加强,由半膜肌的腱纤维部分编入关节囊所形成;内侧有胫侧副韧带,为扁带状,起自内收肌结节,向下放散编织于关节囊纤维层;外侧为腓侧副韧带,是独立于关节囊外的圆形纤维束,起自股骨外上髁,止于腓骨小头。关节囊的滑膜层广阔,除关节软骨及半月板的表面无滑膜覆盖外,关节内所有的结构都被覆着一层滑膜。在髌上缘,滑膜向上方呈囊状膨出约4厘米左右。称为髌上囊。于髌下部的两侧,滑膜形成皱襞,突入关节腔内,皱襞内充填以脂肪和血管,叫做翼状襞。两侧的翼状襞向上方逐渐合成一条带状的皱襞,称为髌滑膜襞,伸至股骨髁间窝的前缘。由于股骨内、外侧髁的关节面呈球面凸隆,而胫骨髁的关节窝较浅,彼此很不适合,在关节内,生有由纤维软骨构成的半月板。半月板的外缘较厚,与关节囊紧密愈着,内缘薄而游离;上面略凹陷,对向股骨髁,下面平坦,朝向胫骨髁。内侧半月板大而较薄,呈“C”形,前端狭窄而后份较宽。前端起于胫骨髁间前窝的前份,位于前交叉韧带的前方,后端附着于髁间后窝,位于外侧半月板与后交叉韧带附着点之间,边缘与关节囊纤维层及胫侧副韧带紧密愈着。外侧半月板较小,呈环形,中部宽阔,前、后部均较狭窄。前端附着于髁间前窝,位于前交叉韧带的后外侧,后端止于髁间后窝,位于内侧半月板后端的前方,外缘附着于关节囊,但不能腓侧副韧带相连。半月板具有一定的弹性,能缓冲重力,起着保护关节面的作用。由于半月板的存在,将膝关节腔分为不完全分隔的上、下两腔,除使关节头和关节窝更加适应外,也增加了运动的灵活性,如屈伸运动主要在上关节腔进行,而屈膝时的轻度的回旋运动则主要在下腔完成。此外,半月板还具有一定的活动性,屈膝时,半月板向后移,伸膝时则向前移。在强力骤然运动时,易造成损伤,甚至撕裂。当膝关节处于关屈而胫骨固定时,股骨下端由于外力骤然过度旋内、伸直,可导致内侧半月板撕裂;同理,如该时股骨下端骤然外旋、伸直,

膝关节损伤常用检查方法之---体格检查

膝关节损伤是运动损伤中最常见的损伤之一,早期准确的体格检查以及诊断损伤,对于避免进一步的损伤以及后期的恢复都有重要作用,也是对于关节外科医生以及运动医学医生的基本要求,现将常见的检查方法以及提示的可能的损伤总结如下 接上文 体格检查 一、膝关节力线 膝关节的解剖轴线(FTA角):5°-7°的外翻 膝关节的机械轴线:0° 方法:脱鞋平地站立,尽可能使踝关节和膝关节并拢,了解膝关节轴线。正常情况下膝关节能够并拢,双踝之间应当有4-6cm间距。 膝关节不能并拢:膝内翻 踝关节间距过大:膝外翻 意义 内翻膝伴有膝关节内侧疼痛常,外翻膝伴有膝关节外侧疼痛,提示内侧或外侧胫股关节的骨关节炎。 内翻膝出现膝关节外侧的疼痛则常提示膝关节外侧半月板的损伤,相反外翻膝出现膝关节内侧疼痛常意味着膝关节内侧半月板的损伤 二、髌骨相关检查 1.关节积液: 膝关节积液三度(+++)——即通常所说的浮髌征:一手于髌上囊加压,另一手向后点击髌骨,有髌骨和股骨撞击感即为阳性,此时关节内约有 60ml-80ml积液。 膝关节积液二度(++):浮髌征阴性时,一手拇食指分别置于髌韧带两侧“膝眼”处,另一手于髌上囊加压,如果拇食指由于关节内压力作用而张开,则为阳性。此时关节积液30ml-40ml,尚不足以浮起髌骨。 膝关节积液一度(+):膝关节二度检查阴性时,用一横指沿髌骨外侧支持带处施压,另一手食指于髌骨内侧支持带处检查液压传递感或波动感,如果有此感觉则为阳性 意义 急性外伤所引起的关节积液:关节血肿 陈旧性损伤所导致的关节积液:关节内的组织结构损伤尚未修复 无明显外伤原因的关节积液:关节退变物对滑膜刺激所引起或全身性疾病于关节部位的反映,如风湿热 2.髌股关节炎 病人仰卧位,让病人慢慢地过度屈膝几次,检查者手放在髌骨上,当病人伸屈时触及髌骨,疼痛伴有捻发间为阳性 提示:髌股关节炎 3.髌骨活动度: 完全伸膝位,以两拇指置于髌骨外侧缘,向内推移髌骨。一般将髌骨的四分之一宽度定为一度。正常情况下髌骨的内移程度在1-2度之间,超过二度说明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