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产业集群化发展的个案研究_以沈阳经济区为例

产业集群化发展的个案研究_以沈阳经济区为例

产业集群化发展的个案研究_以沈阳经济区为例
产业集群化发展的个案研究_以沈阳经济区为例

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

产业集群化发展的个案研究

———以沈阳经济区为例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辽宁沈阳110136)

收稿日期:2010-04-10

作者简介:赵莹(1977-),女,辽宁沈阳人,辽宁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①其余七个试验区的主要内容分别为:上海浦东—

——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天津滨海新区———对外开放;成都———城乡统筹;重庆—

——城乡统筹;武汉城市圈———建设两型社会;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两型社会;深圳———行政体制改革。摘要:沈阳经济区成为我国第8个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唯一一个新型工业化试验区。在沈阳工业区建立新型工业化体系的过程中,促进区域内不同地区间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形成不同产业集群,

将对新型产业基地重要增长区的建立起到促进作用。本文对沈阳经济区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发展模式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对推进我国新型工业化的进程及解决老工业基地存在的体制和机制性矛盾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沈阳经济区;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中图分类号:F4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0)07-0101-062010年4月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准沈阳经济区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沈阳经济区成为我国第8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而且是唯一一个以新型工业化为主要内容的实验区。①

国务院批准在沈阳经济

区进行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实验,旨在使沈阳经济区逐步建立起新型工业化体系

,“努力解决老工业基地存在的体制和机制性矛盾,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

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重点领域取得突破,率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道路。”[1]

在沈阳经济区建立新型工业化体系过程中,促进区域内不同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形成不同产业集群,将对新型产业基地重要增长区的建立起到促进作用,本文将以沈阳经济区为例,对产业集群化发展问题进行探讨。

一、沈阳经济区产业集群化发展的优势(一)区位优势

沈阳经济区是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中部城市群,

包括: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阜新、辽阳、铁岭八个城市,是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和辽宁省的经济核心地带。经济区面积7.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50.8%;总人口2359万,占全省55.6%。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9984.7亿元,占全省66.3%,占东北三省32.7%。城市化率达

65%,是我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2]

济区内拥有全国闻名的重化工业基地城市、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东北地区最大的航空港、全国密度较高的一小时城际交通网络,是国内乃至东北亚地区发展条件较优越的工业型城市密集区。

[3]

(二)资源优势

经济纵横·2010年第7期

沈阳经济区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本溪拥有各种野生动物、植物、矿物药材1117种,自然蕴藏量2200万公斤,同时,还拥有适合种植中药材的山地面积300余万亩;阜新有500万亩森林,这片森林在辽宁与内蒙古边界构筑了一条长332公里、宽1公里的森林带;辽阳已知矿藏30余种,铁、煤、金、铜、石油、石膏、粘土、菱、镁等储量可观,天然气储量丰富,铁矿储量居全省第2位,煤炭储量居全省第5位,石膏储量居东北地区首位;鞍山境内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51种,铁矿探明储量100亿吨,占全国的四分之一,菱镁矿探明储量23亿吨,占全国的80%,占世界储量的四分之一,滑石矿探明储量为6000万吨,占全国的40%。①丰富的自然资源为经济区内资源型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原动力。

(三)工业基础优势

沈阳经济区是全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门类齐全、配套完整的重要装备制造业和原材料工业基地。沈阳的装备制造业全国领先,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化工医药等八大优势产业已成为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鞍山、本溪是重要的钢铁基地,鞍钢集团是我国第二大钢铁集团,本溪钢铁集团也是国内主要的钢铁企业。抚顺是昔日的煤都,如今正在发展成为石化城市。辽阳市化纤工业发达,是主要的化纤原料产地。阜新是我国第一个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而营口是中国轻纺工业基地。全市拥有40多个行业,3000多家企业。整个经济区内每个城市特色鲜明且高度关联,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经济地理单元。

二、沈阳经济区产业集群化发展状况及成就

(一)沈阳经济区产业集群化发展状况

沈阳经济区概念最早提出于2002年6月,在8年的时间里,随着经济区内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沈阳经济区已形成了比较明确的产业定位:即沈阳全力打造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鞍山、本溪全面建设世界级钢铁生产及深加工基地;抚顺与沈阳共建浑河北岸生态区和浑河南岸产业区;营口重点加强港口建设;辽阳全力建设装备制造业配套基地;铁岭以沈铁工业走廊建设为切入点主动融入沈阳经济圈。[4]按照《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框架》,沈阳经济区的产业布局最终将形成“一核、五带、十群”的格局。这种布局实际上就是充分发挥经济区中各城市的比较优势,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选择在本地区所占比重大、综合效益高、增长潜力大,能带动本地区经济增长及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优势产业,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实现由传统产业向市场经济意义上的特色产业集聚转变,从而形成较强的区域竞争力。[5]“一核”即建设沈阳经济核心区。沈阳作为产业核心区,发挥集聚、带动和辐射作用,整合发展空间,拓展城市功能,打造世界级先进装备制造业研发基地。“五带”即五条城际连接带,这五条产业规划带分别是:(1)沈阳———抚顺产业经济带。在抚顺形成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石油化工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将抚顺建成全国新型石化工业基地、新材料产业基地和沈阳经济区装备制造业配套基地。(2)沈阳———本溪产业经济带。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航空制造和生物医药产业,将本溪建成全国精品钢材生产基地和辽宁生物医药产业基地。(3)沈阳———阜新产业经济带。大力发展林产品加工、新型能源、农产品深加工和装备制造配套产业,将阜新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新型能源基地、全国重要的农、林产品加工基地,使该产业带成为沈阳、阜新、吉林三角区域的重要交通物流节点。(4)沈阳———辽阳———鞍山———营口产业经济带。以沈西工业走廊为基础,发挥已有产业基地和营口港的双重优势,重点发展装备制造、钢铁深加工、石化产业、新材料和新型建材产业集群,将营口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现代化港口城市、全国重要的石化和船舶制造基地。(5)沈阳———铁岭产业经济带。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新型能源、新材料、制药等产业集群,将铁岭市建设成为辽宁省能源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和北方重要物流基地,重点建设专用车改装产业,建设辽宁省专用车生产基地。“十群”即以五条城际连接带为载体,打造沈西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沈阳航空制造产业集群、沈阳浑

经济纵横·2010年第7期

①数据来源:沈阳经济区网http://https://www.wendangku.net/doc/2715907584.html,/。

南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鞍山达道湾钢铁深加工产业集群、抚顺新材料产业集群、本溪生物制药产业集群、营口仙人岛石化产业集群、辽阳芳烃及化纤原料产业集群、铁岭专用车产业集群、阜新彰武林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等10个主业突出、优势明显的重点产业集群。

(二)沈阳经济区十大产业集群发展取得的成就

从沈阳经济区概念提出至今,沈阳经济区产业集群化发展已略具雏形,形成了10大产业集群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沈西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沈西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是以沈阳铁西装备制造业聚集区为中心,依据各地自身优势,发展各具特色的装备类产品和配套产品,形成了装备制造业布局优化、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该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数控机床、通用石化装备、重矿机械、输变电装备、工程机械、汽车零部件及整车等六大优势产业。如,以沈阳机床集团为依托,加速整合沈阳市机床产业资源,同时全力引进国内外整机及功能部件机床企业和项目形成机床产业集群;以德国宝马汽车、广汽日野等整车制造企业及华晨E2发动机等150余家配件生产企业为依托形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以现有特变电工沈变、新东北电气、昊诚电气、华创风能、远大等182家电气行业企业为依托形成电气产业集群。2009年《沈阳铁西装备制造业聚集区产业发展规划》获国家批准,北方重工新基地、沈化集团50万吨CPP等一批重点项目竣工投产。沈阳装备制造业示范区以新机床集团、新鼓风集团、新沈变集团、新沈高集团、新机车车辆、远大集团、三一重装、北方交通为骨干企业群,以铸锻工业园、机床功能部件工业园、输变电配套工业园、仪器仪表工业园等产业集群为配套体系,展示出强大的发展潜力。

2.沈阳航空制造产业集群。沈阳航空制造产业是以沈阳航空经济区为依托,以沈飞、黎明、GE发动机维修等为骨干企业群建立的沈阳民用航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2008年7月沈飞与加拿大庞巴迪公司就合作研制生产C系列飞机机身项目签订正式合同,这标志着沈阳航空产业发展进入了更深层次。目前,沈阳航空产业已出现快速发展之势,如,冲8-Q400飞机大部件转包项目、沈阳黎明公司与美国GE航空公司合作生产CF34-10A发动机项目、赛斯纳轻型运动飞机项目、C系列飞机转包项目、南航A320系列飞机维修基地项目等五大重点项目先后签约。2008年1 9月份,航空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96.6亿元,同比增长27.4%。[6]沈阳正在利用自身的装备制造水平和研发、生产优势,努力搭建与国际航空产业接轨的平台,民航制造业的发展成为沈阳飞机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

3.沈阳浑南电子信息产业集群。2008年11月5日,国内首台双核横流模块化二氧化碳激光器样机在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诞生,这是填补国内万瓦以上高功率工业激光器空白的产品。2009年10月,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在创业板上市,对促进公司工业机器人产品的产业化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新松机器人只是沈阳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浑南电子信息产业区以高新技术、动漫、现代通讯三大产业基地为依托,以东软集团的数字医疗设备、新松机器人,中科仪、沈阳芯源的IC 装备,以及德信科技、新邮通讯、晨讯科技的现代通讯为骨干,沈阳电子信息产业呈现出稳健发展之势。

4.鞍山达道湾钢铁深加工产业集群。该产业集群以鞍钢钢铁资源为依托,实现钢铁产业的纵深化发展,建设了世界级钢铁产业及钢铁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基地。作为沈辽鞍营产业带的组成部分,鞍山达道湾新城钢铁深加工产业集群项目已于2010年3月25日全面开工建设,项目全部建成后不仅可容纳近百户钢铁深加工企业入驻,而且可带动相关投资近百亿元,还可为做强做大钢铁深加工集群提供产品配套、创新平台、孵化基地等全方位服务,从而将达道湾钢铁深加工产业打造成为沈阳经济区的钢铁旗舰。[7]

5.抚顺新材料产业集群。抚顺已有80多年的石化工业发展历史,抚顺石化公司是集“油、化、纤、塑、洗、蜡”为一体的大型石油化工联合企业。以“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项目为依托,大力发展以碳纤维等为主要项目的新材料产业,构建碳纤维等新型合成材料、新型涂料及洗涤材

经济纵横·2010年第7期

料、精细化工及耐高温强度合金材料等产业链,重点发展化工新材料、金属新材料和碳纤维,抚顺将成为世界级炼化生产基地和具有世界级规模的石蜡、合成洗涤剂原料及合成树脂等产业特色鲜明的产品基地,为抚顺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8]

6.本溪生物制药产业集群。本溪在发展医药产业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在产业基础方面,本溪拥有37家制药企业和369个药品品种批准文号,其中包括44个独家生产品种。[9]在沈阳经济区格局下,地处辽东的本溪以医药产业为基础,担当起了“北方药谷”的角色。“北方药谷”位于本溪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构建国家级新药研发为平台,参与国际中药生产经营标准制定为主攻方向,建设辽宁(本溪)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目前,入驻本溪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的医药类企业已达105家,其中,包括吉林修正药业在内的74家生产型企业,而按照产业发展规划,两年内将引入医药企业200家,并将成为本溪市新的增长极。

7.营口仙人岛石化产业集群。营口充分利用其港口优势,依靠进口国外原油,全力推进仙人岛能源化工区建设。仙人岛能源化工园区是营口市与中海油集团公司共同开发建设的大型临港石化工业园区,规划面积103平方公里,是以建设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为核心的石化产业基地,规划建设大型修造船基地,依托深水油港建设油品及化学品的物流基地,加快能源化工和石化物流产业发展,发展临港石化产业。[10]

8.辽阳芳烃及化纤原料产业集群。辽阳市的化纤工业是国家重点基地之一。辽阳芳烃及化纤原料产业园开发了以炼油、乙烯和芳烃为代表的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三大产品链。园区按产业划分为石油化工区、精细化工区和新材料化工区三个园区,其中,石油化工区以辽阳石化公司的项目为主,重点建设炼油、芳烃、乙烯、棸酯等项目,为下游产业提供重要的原材料资源;精细化工区利用环氧乙烷、乙二醇、已二酸,向下游进行精深加工,生产表面活性剂、化纤油剂等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化工新材料区依托基地的原料优势发展市场需求量大、发展前景好、附加价值高的PBT树脂、PTT树脂、尼龙66工程塑料等产品,建设全国重要芳烃及化纤原料基地。

9.铁岭专用车产业集群。辽宁专用车生产基地位于长春、沈阳东北汽车工业带的黄金分割点,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基地总规划面积为38.33平方公里,设计有生产加工、研发、物流配套、公共服务及生活配套、零部件配套、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六大功能区。目前,已有101个项目正式签约,69个项目落地,总投资130亿元。基地借助沈阳、长春汽车产业优势,积极推动汽车生产企业兼并重组,预计到2013年,辽宁专用车生产基地将打造成省内唯一、全国最大、世界知名的专用车生产基地,专用车生产量达到全国专用车总产量的1/4,专用车产值达到全国专用车总产值的1/4。实现入驻企业100家以上,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

10.阜新彰武林产品加工产业集群。阜新森林资源丰富,作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试点,阜新依托区域林业资源优势,培育林产品深加工产业链,高起点规划阜新彰武林木家具深加工园区,建设全国最大的林产品加工集散地和林产品交易中心。

三、沈阳经济区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链条短

沈阳经济区作为重化工业基地虽然各个城市各具特点,各有优势,但大多数产业集中度不高,各企业之间的产业关联度较低。各市县地区产业重复建设问题严重,导致各产业规模相对较小,配套生产关系过于简单。如,某一主要产业的配套生产企业只能进行简单配件的生产,企业附加值较低,而附加值高的配套产品则无法生产,只能到区外寻求,在这种状态下导致产业链过短,一般只是从事上游原材料的生产,下游精细产品供应不足。汽车、钢铁、石化、装备、电子信息、医药等产业在城市群虽有生产优势,但没有形成在全国有影响的大型专业市场,原材料购进和产品销售主要由企业自己“远购远销”。所以在经济发展和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必须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进行产业升级,延伸产业链条,否则就会造成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比重偏低,最终导致传统工业的优势地位逐渐丧失。

(二)市场化程度低

经济纵横·2010年第7期

沈阳经济区是进入计划经济最早、退出最晚、执行计划经济体制最彻底的地区,市场化程度远远落后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从要素市场看,尽管沈阳市的要素市场相对比较发达,但其他城市的要素市场发育严重滞后,而且沈阳市的要素市场集聚作用明显大于对外幅射作用,从整个经济区看,各地的要素市场无法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如,金融市场发育程度很低,企业的资金来源仍主要依靠银行,利用资本市场为企业融资仍存在很大难度,大多数企业都面对资金短缺的问题。从人才和劳动力市场看,沈阳市的聚集作用更为明显,各层次人才仍然流向大城市,其余7个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明显不足。从技术市场来看,沈阳市的科研能力较强而其他城市较弱,但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科研成果市场率较低,研究成果没有很好地进入生产领域进而形成产业转化;同时企业的自主研发水平仍然不高,一些国家重点企业的研发能力较强,能够形成企业的核心技术,但大多数企业的自主研发水平较弱,难以形成企业的核心技术,仍处于组装生产的层次上。总之,由于市场体系发展程度低,已对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了制约作用。

(三)产业结构失衡

从沈阳经济区的产业发展现状看,产业集群内部结构不尽合理。一是在工业体系内部,仍是重工业比重大、轻工业比重小,轻重工业产值比例达20:80。二是第二产业的增加值所占比重大,资源型城市面临转型问题。在沈阳经济区中,阜新、抚顺、鞍山、本溪、大石桥等城市都属于资源型城市,随着经济转轨,传统的资源型产业丧失比较优势,建立在这些资源基础上的原材料工业日益陷入困境,导致传统产品市场萎缩。如,昔日的煤都抚顺,如今煤炭在经济中的比重已下降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昔日的煤炭城市阜新,如今也面临向新型能源之城转型的问题;而鞍山市尽管铁矿石资源丰富又拥有鞍钢集团,也面临如何进行钢铁产业的深加工,延长产业链的选择。三是从第三产业看,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比例小,金融、物流、服务业、科技产业等对产业发展起促进作用的行业发展程度低,割裂的行政区划,严重的地区封锁限制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影响了经济区的产业集群化发展。

(四)过度依赖自然资源

沈阳经济区内的某些产业集群属于资源型产业集群,主要是依靠区域内的自然资源优势建立起来的。由于资源使用成本低,具有比较优势,非常容易吸引资金、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形成企业集棸。但是,由于资源使用成本低廉,造成同一行业内大量企业涌入进行开采,从事资源的开发利用。这些企业从事的都是初级产品的生产,导致产品附加值低。而且大规模的开采利用对自然资源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和浪费,影响了产业集群的进一步深化和进一步发展。大量资源被用于初级产品的生产,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导致其他需要这些资源的产业或行业无法得到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从而引起资源配置失衡,有限的资源无法得到最优的利用。

四、促进沈阳经济区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政策支持,营造产业集群发展的环境

沈阳经济区是在国家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战略布局下提出的改革试验区。产业集群的发展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支持。为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各级政府制定了多种优惠政策,从各个方面扶持产业园区的建设。如,一是由政府出面落实产业园区交通、土地、电、气、水、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相关配套企业提供优惠政策,以完成各项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二是为产业建设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即帮助解决企业融资问题,提供信贷支持、贴息贷款等,并积极为企业寻求其他融资方式,使企业享受到相关国家扶持政策。三是促使区域内的各种资源,特别是人才和技术等要素合理、有效地流动,鼓励科技人员为产业经济发展出力。四是推动法律服务、技术咨询、产权交易和技术市场等中介机构的建立,为产业集群的建立提供各种帮助。五是积极招商引资,鼓励企业与行业内的先进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鼓励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整个产业参与国际竞争创造有利条件。

(二)促进市场一体化的发展

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一个基础条件是促进市场体系的建立。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市

经济纵横·2010年第7期

场力量作用的结果而不是政府指令的结果。不仅是产业集群,沈阳经济区的建设也要以市场化为基础,只有真正建立市场机制,实现劳动、资本、土地、人才等各种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经济区内各种产品的自由交换,实现人才、交通、物流、金融、服务、医疗、教育等一体化,才能为新型工业化改革实践奠定基础,才能为产业集群的建立和增强创造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这也是广东珠三角的外向型加工业产业集群、浙江的特色产业集群、北京中关村的高科技产业集群等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的实践经验。沈阳和周边城市产业体系的差异性、互补性使市场一体化具备现实基础和成长空间。[11]在八个城市中,沈阳的产业结构以高附加值的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较高层次的消费品市场和服务业为主,与其他城市的产业层级有很大差别。从产业结构的空间布局可看出,工业体系中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主要集中在沈阳市。其他城市都是以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为基础,发展与本市经济水平相对应的产业层次,在整个经济区中,不同城市之间就形成了不同产业层级的区分,既避免了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又形成了产业结构互补,促进了各城市间多赢格局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国家发改委关于批准设立沈阳经济区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通知[N].时代商报,2010-04-07.

[2]超级沈阳国家战略[N].时代商报,2010-04-07.

[3]沈阳经济区获发改委正式批复探索新型工业化[EB/ OL].http://https://www.wendangku.net/doc/2715907584.html,/,2010-04.07.

[4]林木西.辽宁中部城市群的启示[J].决策,2007,(9).

[5]邹学慧.培育新兴产业集群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9,(5).

[6]装备制造业仍然大步前行[N].沈阳日报,2008-11-13.

[7]鞍山达道湾新城钢铁深加工产业集群项目开工建设[EB/OL].http://https://www.wendangku.net/doc/2715907584.html,,2010-04-13.

[8]打造抚顺新材料产业基地推进沈抚同城化进程[EB/ OL].http://https://www.wendangku.net/doc/2715907584.html,/,2009-05-27.

[9]八城融合巨变样本[N].时代商报,2010-04-07.

[10]建设滨海生态城[N].沈阳日报,2010-04-08.

[11]梁启东.辽宁中部城市群市场一体化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08,(1).

(责任编辑:闫春英)

(上接第30页)技术变革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企业利润率,才能促进经济的重新增长。对我国而言,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较小,但在制定短期经济刺激政策时,必须注意配套长期的创新激励政策,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技术水平,为未来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玉琳.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涵义[J].经济纵横,2009,(11).

[2]米夏埃尔·亨利希著,夏静译.存在马克思的危机理论吗?[J].理论经济学,2009,(11).

[3]何自力,冯新舟.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创新与发展[J].经济纵横,2009,(11).

[4]惠宁,何磊.当前金融危机的根源:基于马克思危机理论的分析[J].理论经济学,2009,(9).

[5]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58.

[6]克里斯·哈曼.1930年代的大萧条与当前经济危机[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3).

[7]赵磊.对美国次贷危机根源的反思[J].经济学动态,2008,(11).

[8]丁冰.新自由主义不是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吗?[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4).

[9]吴易风,王晗霞.鲁比尼视野中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11).

[10]罗伯特·布伦纳著,蒋宏飞,张露丹译.布伦纳认为生产能力过剩才是世界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J].国外理论动态,2009,(5).

[11]俞颖.国际金融危机研究述评[J].经济纵横,2009,(2).

[12]于泽.IT革命、利润率和次贷危机———一个基于马克思危机理论视角的分析[J].理论经济学,2009,(9).

[13]苗永旺,王亮亮.百年来全球主要金融危机模式比较[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4).

[14]王伟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认识美国金融危机的本质和原因[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2).

(责任编辑:杜磊)

经济纵横·2010年第7期

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趋势

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趋 势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关于《中国产业集群高层论坛》的报告——中国产业集群现状、趋势及招商建议报告 一、中国产业集群现状 1、中国产业集群类型和形成机制 ◆资源驱动型产业集群:如广东的五金、家电产业集群、山西的煤炭产业集群 该产业集群包括社会资源驱动型和自然资源驱动型两类,前者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依靠当地的工商业传统、文化等社会资源;后者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依靠当地的矿产、农副产品等自然资源。 ◆贸易驱动型产业集群:如温州打火机产业集群、中山古镇灯饰产业集群 以本土企业为主的国内贸易和出口贸易带动的产业集群。特点是小规模企业成功创业后,迅速带动其他企业的跟进,并有相应的配套企业共同成长,最终形成面向全国和全球市场的产业集群。 ◆外商直接投资型产业集群:如昆山台资企业群 外商直接投资产业集群以以IT产业为典型,主要有两类:一是围绕个别外商投资的龙头企业形成众多企业配套的产业集群,如北京以诺基亚为龙头的移动通信产业集群;二是全球行业内大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齐聚的产业群,如苏州昆山的2583个外商投资企业集群。 ◆科技资源衍生型产业集群:如中关村产业集群 形成以科研资源为依托,科技创新为重点,技术推广应用为内容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大企业种子型产业集群:如青岛家电产业集群 大企业专注于某一环节的核心能力建设,将其他业务外包出去,吸引了众多中小企业依附在周边,提供配套服务。

◆产业转移型产业集群:东部劳动密集型、土地等资源依赖型的产业集群转 移,如成都女鞋产业 此类产业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在资金、技术、市场、人才、对外贸易等方面处于弱势,但在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等方面具有优势。随着东部地区产业容量的缩小,劳动密集型、土地等资源依赖型产业进行产业转移。 2、中国产业集群的宏观特点: ◆产业集群分布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尚处于培育期 ◆东部地区的产业集群对市场环境依赖性高,外向型和创新型产业集群所占比 例较大;中西部地区以资源依赖性为主 ◆产业集群的主导产业以制造业为主,尚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其中技术、 资源和市场对产业聚集的影响程度依次降低; ◆产业集群主体以中小企业为主,少数大型企业正在引领产业集群发展 ◆近年来,产业集群的现象在服务领域中日趋突出,文化创意、金融服务、商 务服务、物流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集群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逐步壮大起来,现代服务业集群保持较快的发展。 表1:典型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区域分布

大东区15亿元打造沈阳地利农副产品物流园

大东区15亿元打造沈阳地利农副产品物流园 总投资15亿元的沈阳地利农副产品物流园,由香港地利集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控股、沈阳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参股成立的沈阳地利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投资共同兴建。该项目将于2011年5月在大东区东贸路28号,原八家子地区沈阳果品中心批发市场开始动工兴建,预计2013年将建成并投入使用。沈阳地利农副产品物流园已列入省财政厅财源建设部门对农产品深加工固定资产投资财政补助资金项目,并将获得省、市财源建设部门财政补助资金人民币1.5亿元这是我区首次获得农产品项目政府补助资金。 该项目总占地50万平方米,将建成:占地20万平方米的农产品展示、交易区;占地10万平方米的农产品物流加工区; 占地5万平方米,拥有12万吨冷库的国际冷链物流作业区;占地0.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5000平方米的信息与检测中心;占地0.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5000平方米研发培训中心;占地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8000平方米的农产品第三方物流经营区;占地2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0000平方米的国际冷链物流管理中心;占地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5万平方米的涉农产品配套交易区;占地2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万平方米的农产品商务大厦(管理中心大楼);占地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万平方米的生活服务配套中心。 沈阳地利农副产品物流园将建成绿色农副产品物流交易中心,并打造出一个以农副产品物流为支撑,集物流、商务、生活、研发培训、信息与检测、农副产品加工展示交易为一体的现代化物流产业园区。形成跨省际的农副产品交易集散基地。现代化物流产业园区可为广大客商提供一个规模大、环境好、档次高、服务功能齐全、服务范围广的交易平台。同时,对带动周边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产业集群理论的发展

产业集群理论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其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以及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关系十分密切,而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变迁有其理论依据。 相关文献回顾 1.亚当.斯密和马克思的分工协作理论 亚当.斯密目睹了工业化初期生产分工和专业化生产所产生的效率。他认为,劳动分工是国民财富增进的源泉,是经济生活的核心现象。他在《国富论》中分析到:劳动生产率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斯密不仅一般论述了采取分工生产的方式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深入分析了产生分工效率的原因。他将分工分为三种:一是企业内分工;二是企业间分工,即企业间劳动和生产的专业化;三是产业分工或社会分工。第二种分工形式实质是企业集群形成的理论依据所在。正是因为这种分工,企业集群才会具有无论是单个企业还是整个市场都无法具备的效率优势,过细分工和市场分工都有一系列弊端。而企业集群保证了分工与专业化的效率,与此同时还能将分工与专业化进一步深化,反过来又促进了企业集群的发展。 马克思认为生产组织方式的选择必须满足降低个别价值的目的,否则,资本增值的目标将难以实现。所以当事实证明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分工与协作具有更高的生产率时,采取这种生产组织方式就成为资本家的普遍行为,以便利用分工的优势降低成本。马克思认为,建立在协作基础上的企业生产,可以产生比分散生产更大的效率。产生合力效应原因是:第一,协作性的集体生产在相同产量的条件下比分散生产节约了占用的空间;第二,有利于在交货期临近或其它紧急情况出现时,集中生产能完成较大的生产量;第三,在集体生产的环境中,个人能力可以通过劳动效率间的差异表现出来,努力争先的竞赛,提高了生产率;第四,把不同的生产环节容纳在一个企业中,有利于管理和控制,可以保持生产的连续性和比例性;第五,协作性的集体生产提高了生产资料的利用率。总之,对高效率和低成本的追求,成为产业集群形成的内在动因。 2.马歇尔的规模经济理论 马歇尔(AlfredMarshall)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中提出了两个重要概念:“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马歇尔所指的外部规模经济概念是指在特定区域的由于某种产业的集聚发展所引起的该区域内生产企业的整体成本下降。通过对英国一些传统工业的企业集群现象的考察,马歇尔发现了外部规模经济与企业集群之间的密切关系,他认为企业集群是基于外部规模经济而形成的。马歇尔认为外部规模经济与内部规模经济同样具有产业组织效率,因此是十分重要的,“这种经济往往能因许多性质相似的小型企业集中在特定的地方——即通常所说的工业地区分布——而获得。”马歇尔把专业化产业集聚的特定地区称为“产业区”。马歇尔对导致规模经济的原因作了细致的探讨。他认为,大规模生产的主要利益,是技术的经济、机械的经济和原料的经济。因为,大工厂可以采用高效率的机械,从而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从机械的经济所获得的各种利益是小工厂难以企及的。大企业的大批量采购可以获得相对低的价格,而且大批量运输保证了对运输工具的充分利用,因此有着较低的运输成本。企业集聚在“产业区”内,可以降低劳动力的搜寻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信息的溢出可以使集聚企业的生产效率高于单个的分散的企业,特别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了知识在该地区的溢出。协同创新的环境也促进了企业集群的发展。

产业发展的集群化

产业发展的集群化、融合化和生态化分析 【内容提要】产业的集聚发展、相互间渗透发展以及产业持续发展构成了新世纪产业发展的主旋律。本文将逐一分析和探讨产业发展集群化、融合化和生态化的内在涵义及其相互关联性,以期对把握我国未来产业发展的前景分析有所启示。 【关键词】产业集群产业融合产业生态循环经济 一、产业发展集群化 集群用来定义在某一特定产业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行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集群包括一连串上、中、下游产业以及其他企业或机构,这些产业、企业或是机构对于竞争都很重要,它们包括了零件、设备、服务等特殊原料晶的供应商以及特殊基础建设的提供者。集群通常会向下延伸到下游的通路和顾客上,也会延伸到互补性产品的制造商以及和本产业有关的技能、科技、或是共同原料等方面的公司上。最后,集群还包括了政府和其他机构——像大学、制定标准的机构、职业训练中心以及贸易组织等——以提供专业的训练、教育、资讯、研究以及技术支援” ①。集群化是产业呈现区域集聚发展的态势,产业集群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和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集聚体,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它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它不仅可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而且也成为提高一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新力量。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为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它具有的群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是其他形式无法比拟的。从世界范围看,集群化已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产业大多是集群模式。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产业集群化发展已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发展潮流,产业集群构成了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空间构架。 产业集群作为由产业、人口、城镇、信息、基础设施等要素构成的非平衡态、非线形相互作用的开放系统,通过内部要素的相互融合以及与外部系统物质、能量、信息的频繁交换维系着自身的存在。产业集群在横向和纵向的联系中,不断体现出对区域经济系统的影响和作用,即不断体现内部各要素的整合功能,并实现自身结构的自组织②及有序化发展。波特指出,一旦一个集群形成,一种自我强化的过程会促进它的成长。产业集群的演化是根源于所有参与主体为谋取生存与发展机遇的自主自发行为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由参与竞争的各种力量所决定的。换句话说,产业集群的发展是区域经济系统各要素相互作用自组织的演化过程。产业集群演化进程中的各种性质、特征及运行机制都与此有直接的关系,集群中各类主体、各个要素在经济活动中既竞争又合作、既开放又封闭,通过相互作用促成整个系统不断分化又不断整合,不断导致无序又不断形成有序,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从平衡到打破平衡再到新的平衡而不断转化发展的。产业集群就是各要素(如图1、图2所示)作用力的耦合,各要素系统及系统内诸要素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途径影响产业集群的形成,决定产业产出水平和产业竞争力。 按照集群的产业性质,可以将产业集群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传统产业集群。它以传统的手工业或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工业部门为主,如纺织、服装、制鞋、家具、五金制品等行业,大量的中小企业在空间上相互集中,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市场组织网络。在这种产业集群内,劳动分工比较精细,专业化程度较高,市场组织网络发达。典型的例子是意大利的特色产业区。二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它主要依托当地的科研力量,如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发展高

中国的产业集群发展特征、类型及案例分析

《中国的产业集群发展特征、类型及案例分析》试卷及答案 《中国的产业集群发展特征、类型及案例分析》试卷本试卷共有单选题10 道,多选题10 道,判断题10 道,总分100 分,60 分及格。 所属课程《中国的产业集群发展特征、类型及案例分析》 一、判断题(10 道) 1. 产业集群的空间尺度和范围取决于发展集群的地方经济的能力,没有固定的规定。 正确 2. 市场驱动型集群所包含的外源企业内部的网络化程度比较高。 错误 3. “三来一补”指的是来料加工、来件加工、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 正确 4. 中国发现地质储量50亿-300亿立方米的中型气田64个。 错误 5. 事实上,产业集群可能是单一的横向关联,也可能是单一的纵向关联。 正确 6. 湖北十堰汽配城是一种典型的销地驱动型产业集群。 正确 7. 产业的纵向关联是指围绕一个企业,从原材料的筛选、加工、制造、组装到精深加工、产品的多元化等方面的延伸。 正确 8. 产业关联分为两类,分别是横向关联和纵向关联。 正确 9. 中关村科技园是一类技术转化型产业集群。 错误 10. 中国发现地质储量大于300亿立方米的大型气田64个。 错误 二、单选题(10 道) 1. ()的烟草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 B. 云南省 2. 广西的铝资源没能形成有规模的产业集群,关键原因是() B. 资源数量不能够适应大规模工业化的要求 3. 知识技术研发产业集群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瓶颈因素是()。 A. 产品生命周期相对短 4. 在我国从研发到产业化投资强度大约为()。 A. 1:50 5. 产业集群的第一特征是()。 A. 产业关联 6. 以下各项属于知识技术型产业集群的是()。 D. 美国微软 7. 我国煤炭产业集群最有代表性的地区是()。 A. 山西省

中国三大激光产业集群

透析中国三大激光产业集群 导读:目前我国激光产业主要应用于激光加工、医疗等行业,其中科研开发领域占12%,材料加工领域占32%,通讯领域占12%,信息领域占14%,医学领域占20%,测量与其他领域各占9%和1%。 OFweek激光网讯:激光加工(包括激光切割、焊接及表面处理等)是一种先进的生产技术。我国激光加工产业正大踏步地向前迈进,激光这个高科技名词已经由“阳春白雪”变为了真正的社会生产力,“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已成为中国激光加工行业的现实。 激光作为新型光源,具有方向性好、亮度高、单色性好及高能量密度等特点。以激光器为基础的激光工业在全球发展发展迅猛,现在已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通讯、信息处理、医疗卫生、军事、文化教育以及科研等方面。据统计,从高端的光纤到常见的条形码扫描仪,每年和激光相关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高达上万亿美元。 激光产业已形成完整、成熟的产业链分布,上游主要包括激光材料及配套元器件,中游主要为各种激光器及其配套设备,下游则以激光应用产品、消费产品、仪器设备为主。国内激光市场主要包括激光加工设备、光通信器件与设备、激光测量设备、激光器、激光医疗设备、激光元部件等,要应用则在于工业加工和光通信市场,两者占据了近7成的市场份额。 目前我国激光产业主要应用于激光加工、医疗等行业,其中科研开发领域占12%,材料加工领域占32%,通讯领域占12%,信息领域占14%,医学领域占20%,测量与其他领域各占9%和1%。 截至目前,全国共有5个国家级激光技术研究中心,10多个研究机构;有21个省、市生产和销售激光产品,常年有定型产品生产和销售、并形成一定规模的单位有200多家。国内激光行业已形成激光晶体、关键元器件、配套件、激光器、激光系统、应用开发、公共服务平台等环节构成的较完整的产业链。 我国激光加工产业可以分为四个产业带,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华中地区和环渤海地区。这四个产业带侧重点不同,珠三角以中小功率激光加工机为主,长三角以大功率激光切割焊接设备为主,环渤海以大功率激光熔覆和全固态激光为主,以武汉为首的华中地区则覆盖了大、中、小激光加工设备。 随着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一些老工业基地及小企业基地,开始向高端制造领域转型。例如温州激光产业集群及鞍山大力发展激光产业等。 一、2020年武汉将成全球激光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集聚地

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研究

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研究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早在1943年,美国经济学家罗森斯坦·罗丹就首先提出了社会间接资本的概念,强调“在一般的产业投资之前,一个社会应具备在基础设施方面的积累”。当时,许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工业落后、基础设施不健全、劳动生产率低下和收入水平低下等问题。罗森斯坦·罗丹认为,要改变这种情况,必须走工业化的道路,全面地、大规模地在各个工业部门(尤其是基础设施部门)投入资本,通过这种投资的“大推进”来冲破经济停滞和贫困落后的困境与束缚,“推进”整个工业部门全面迅猛地发展。后来,罗森斯坦·罗丹又进一步阐述了这种思想。他(1966)认为,社会间接资本包括电力、运输和通信等在内的所有基础产业,它的服务具有间接的生产性,其最重要的产品是在其他产业中被创造出来的投资机会,“它们构成国民经济基础结构以及作为国民经济整体的分摊成本。” 美国经济学家沃尔特·惠特曼·罗斯托为了分析和论证他的“经济成长阶段论”,提出了“部门分析方法”。罗斯托为了强调他对基础设施的理解,使用了“社会先行资本”的概念。他指出:“各国在起飞前和起飞年代中,社会先行资本(主要是交通)所需的投资水平不同。”他还认为,“社会基础资本的先行建设……是起飞的一个必要但不是充分的条件。”“在起飞可能出现之前,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必须要有最低限度的先行社会基础资本

建设。这种先行的、最低限度的建设规模因各国经济状况不同而不同,取决于以前的历史、地理和自然资源等情况。历史(1914年以前的俄国)和当代的情况(1958年后的中国)都表明:在没有相应的前提性资本准备的情况下开始起飞的国家,它们在结构上的缺陷会导致起飞年代中的严重问题。”“社会先行资本的建立,在时间上具有确定无疑的优先性。”不过,罗斯托的“社会先行资本”概念有时又包括农业、教育等部门,显得具有较大的包容性和随意性。 Mschauer D.于1989年对基础设施与城市发展关系的研究受到了普遍的关注。他的研究结果表明:公共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水和能源供应,对城市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他认为20世纪70年代早期至80年代末美国经济生活中生产率的下降,能从同时期公共资本量的恶化状况中得到解释。而Munnell A.在1990年运用空间分析方法证实了这些结论。Hiehl D.于1986年在给欧共体的一份报告中表明:基础设施对城市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还有学者对墨西哥、日本、西班牙等的基础设施与城市发展作过研究,得到了类似的结论。总之,在这些研究成果中,有一条共同的结论,那便是:基础设施的投资是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日本经济学家南亮进也研究了基础设施问题,他认为基础设施可以称为社会间接资本,一般以运输和通信为代表,它们是经济增长所不可缺少的初期条件。 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在《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中以“为

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所给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B.C.D. 2.若a>b,则下列各式中一定成立的是() A.a+2<b+2B.a﹣2<b﹣2C.>D.﹣2a>﹣2b 3.下面式子从左边到右边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A.x2﹣x﹣2=x(x﹣1)﹣2B.x2﹣4x+4=(x﹣2)2 C.(x+1)(x﹣1)=x2﹣1D.x﹣1=x(1﹣) 4.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70°,则顶角为() A.40°B.70°C.55°D.45° 5.在分式(a,b为正数)中,字母a,b值分别扩大为原来的3倍,则分式的值() A.不变B.缩小为原来的 C.扩大为原来的3倍D.不确定 6.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D为BC边上的点,∠BAD=15°,△ABD经旋转后到达△ACE 的位置,那么旋转了() A.75°B.60°C.45°D.15° 7.如图所示,在△ABC中,其中BC⊥AC,∠A=30°,AB=8m,点D是AB的中点,点E是AC 的中点,则DE的长为()

A.5B.4C.3D.2 8.在下列性质中,平行四边形不一定具有的是() A.对边相等B.对边平行 C.对角互补D.内角和为360° 9.如图,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O,已知BD=6,AC=8,则菱形ABCD的周长为() A.40B.20C.10D.5 10.如图,在△ABC中,AB=AC,∠BAC=120°,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E,交BC于点F,连接AF,则∠AFC的度数() A.80°B.70°C.60°D.50°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分解因式:x2y﹣y3=. 12.若分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为. 13.一个等腰三角形一边长为2,另一边长为5,这个三角形第三边的长是. 14.若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为135°,则它的边数为. 15.如图,在△ABC中,∠BAC=60°,点D在BC上,AD=10,DE⊥AB,DF⊥AC,垂足分别为E,F,且DE=DF,则DE的长为. 16.如图,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直角边AB的长为,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15°后得到△AB′C′,AC与B′C′相交于点D,则图中阴影△ADC′的面积等于.

产业集群发展工作方案

产业集群发展工作方案 一、充分认识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意义 产业集群是相互关联的企业在同一区域形成产业链接和聚集发展,并形成一定规模和竞争优势的经济群体,现代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形态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助推器”近年来,市已在机械制造、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发展形成了产业集群的雏形,呈现出龙头企业快速发展、集聚效应开始显现的特征,石化装备制造产业已连续5年纳入全省重点扶持产业集群范畴水产品加工园区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二十个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之一但与省内外先进地区相比,市产业集群发展水平还较低,主要是规模小,企业个数和知名品牌少,产业链短、市域内配套率低。加快产业集群发展,有利于发挥全市工业优势,实现资源配置优化和生产要素有效集中,促进企业集聚、行业整合、产业集中,推动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发展产业集群的重要意义,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加快产业集群发展。 二、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企业主体和市场导向,围绕我市主导产业,优化资源配置,延伸产业链条,培植骨干企业,加速生产要素集聚和产业升级,引导产业聚集,不断提升全市工业发展水平和竞争能力。 (二)主要目标。期间,按照“规划科学、主业突出、特色明显、竞争力强”要求,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资源整合,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整合优势人

力和技术资源,发展壮大石化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汽车零部件、纺织服装和医药化工五大产业集群,力争机械制造、农产品加工两大产业纳入全省重点扶持的产业集群范畴。末,力争我市机械制造业和农产品加工行业总产值均达到100亿元,成为全国石化设备重要制造基地和主要研发基地,全国农产品加工大市。 三、工作重点 (一)科学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布局合理、适度超前”原则,以政府为主导,龙头骨干企业为主体,遵循产业集群形成、演进、升级的内在规律,与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相结合,对产业集群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充分发挥行业龙头骨干企业、行业高层次专业人员的作用,把产业集群规划编制的过程作为政府、企业、协会和专家等各方资源综合和融合的过程,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行动指南。 (二)加强产业聚集区的建设。经济开发区、临港工业园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载体,要采取产业链带动、品牌带动、市场带动等多种模式,搞好产业园区的规划发展。充分利用工业园区的资源,进行整合、优化、提升。不断提高投资强度和土地集约化程度,促进产业集聚升级。加强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科学确定园区主导产业,引导龙头企业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实现聚集。 (三)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积极培育产业集聚中关联度高、主业突出、创新能力强、带动作用大的龙头企业,发挥其产业辐射、技术示范和销售网络中的龙头作用。推动龙头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提升产品档次,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有力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骨干企业集中。期间,重点支持产值过亿元的10家骨干企业。 (四)突出抓好产业链条延伸。以产业集群主导产业为基础,明确产业延伸的方

城市发展研究投稿须知

(3)为住房非营利组织的建立和发展提供适当支持。住房非营利组织并非是一个空壳,而是由土地、资金和住房等配套制度组成。英国和德国的住房非营利组织得到了政府在土地、税收和贷款方面的有力支持,特别是在发展初期。因此,在我国如果成立住房非营利组织,必须在资金和土地上给予相应的适度支持,特别是土地。 当然,对目前已经存在的事业单位性质的住房保障中心,可以在其组织架构的基础上,逐步调整其人力和资金等要素获得方式,促使其从“影子政府”的角色逐步过渡成真正的非营利组织,强化其非营利性和草根性。 (4)鼓励地方成立多种形式的住房非营利组织,展开竞争。鼓励地方成立多种形式的住房非营利组织,例如住房合作社、住房保障中心、住房慈善基金会,等等,让住房非营利组织之间展开竞争,确保其独立性和可持续性。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青年农民工城市安居支持模式研究:现状、路径与政策”(13YJA790004);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人口空间结构变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12CJL058)。 【参考文献】 [1] Bebbington, A. J., S. Hickey and D. Mitlin. Introduction: Can NGOs Make a Difference? The Challenge of Development Alternative[M]. 2008, London: Zed Books. [2] Drabek, A. G.. Development Alternatives: the Challenge for NGOs –An Overview of the Issues[J]. World Development, 1987, (15): 15-27. [3] Lewis, D., and N. Kanji.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nd Development[M]. 2009, Abingdon, UK: Routledge. [4] Power, G., M. Maury, and S. Maury. Operationalising Bottom-up Learning in International NGOs: Barriers and Alternatives[J]. Development in Practice, 2002, (12 ): 272-284. [5] Brass, J. N.. Why Do NGOs Go Where They Go? Evidence from Kenya[J]. World Development, 2012, (402): 387-401. [6] Nicola Banks & David Hulme. The Role of NGOs and Civil Society in Development and Poverty Reduction[M]. 2012, 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7] 徐湘林. 政治特性、效率误区与发展空间[J]. 公共管理学报. 2005, (8): 7—22. [8] 刘鹏. 从分类控制走向嵌入型监管:地方政府社会组织管理政策创新[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1, (5): 91—99. 【作者简介】 任媛(1981—),女,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住房政策、人口与区域发展问题。 《城市发展研究》投稿须知 《城市发展研究》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办的刊发探讨如何应对我国城市发展面临的一系列挑战的研究成果的学术性刊物,刊载城市规划、城市地理、城市经济、生态学以及相关学科的文章,基本栏目包括:城镇化、区域与城市、城市规划、低碳生态城市、城市安全、城市经济、城市交通、城市社会、城市文化、名城保护等。本刊来稿的取舍以学术质量为标准,均一视同仁。 1.篇幅与格式论著、综述等文稿,包括图、表在内,字符数一般不超过10000字,字数以6000~8000字为宜。论著一般应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包括单位名称、单位所在省份和城市、邮编)、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产生论文的研究基金项目名称和项目编号、正文、图表、注释、参考文献、投稿日期、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份、性别、籍贯、职称职务和研究方向)和通讯作者的联系方式(包括姓名、职称职务、电话和E-mail地址),以及英文版的题目、作者姓名、摘要和关键词。 2. 题目应简明、确切,便于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一般不超过20个字。中文题目中不得出现英文。 3. 署名应只限于选定研究方案,直接参与全部或部分研究工作和撰写论文,并对该论文有答辩能力的人员,按贡献大小排列。最多署5位作者姓名.英文摘要中,作者姓名的中文拼音,姓在前,名在后,姓的字母全部大写,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双名者中间无连字号。 4. 摘要论著应有中英文摘要,中文字数控制在300-400字之间。 5. 关键词一般3~6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写在摘要的下方。 6. 中图分类号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标明文章的中图分类号。 7. 正文层次序号不宜过多,一般为3级,最多不超过5级。各层次一般应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如“1”、“2.1”、“3.1.1”等。 8. 数字的用法以GB/T 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规定》为准。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又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 9. 计量单位以GB 3101-1993《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为准。 10 . 缩略词凡已被公认的缩略词可不加说明而直接引用。例如:CBD、GIS等。不常用的、新兴学科的缩略词,在文中首次出现时应附原词。 11. 表格与插图均应少而精,设计正确,使人容易看懂,并按顺序附在正文内。表格应按统计学制表原则,采用三线表,标明序号和表题,表中同一项目保留小数的位数应一致,上下行位数要对齐。线条图要求图面清洁、线条清晰、粗细均匀、比例得当。照片图应提供原始照片,清晰明确,标注好图号。表格与插图的题目需用中文表达。 12. 参考文献论著、综述列出的文献仅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章,且以引用近期发表的论著为主,未公开发表的不宜引用(必要时可在文中加注说明),已肯定将被公开刊物采用者可注明“待发表”。参考文献按文中引用先后编号,附于文末,并在文中引用处右上角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注明。文献书写格式参照GB 3469-1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和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标注。所有参考文献均需标明起止页码。 13. 其他来稿不得一稿多投。本刊对稿件有权删改。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均同时在上述载体发表。作者若不同意将文章编入上述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 Urban Development Studies V ol.22 No.3 2015·C18·

2019沈阳市大东区物理一模

2019年九年级质量监测(一) 理综合物理试题理综合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物理试题满分85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须用0.5mm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本试卷规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 2.考生须在答题卡上作答,不能在本试卷上作答,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如缺页、印刷不清,考生需声明 一、选择题(共21分。其中第1-6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2分。第7-9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3分,多选、错选不得分,漏选得1分) 注意:第1-6小题中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舞台表演常会用白雾渲染气氛,白雾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A.汽化B.液化C.升华D.凝华 2.科技小组的同学们经调研发现,存在几种不同类型的发电站,如图所示。下列发电站发电过程中,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是 A.水电站B.风电站C.核电站D.太阳能电站3.为了提高全民健身意识,增强国民体质,相关部门在居民区里安装了如图所示的健身器材。下列器材在使用过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漫步机背部按摩器划船器腿部按摩器A.漫步机上的脚踏滚动圆柱B.背部按摩器上的凸起圆点 C.划船器座椅上的凸起圆点D.腿部按摩器上的楞条形花纹 4.下列选项中,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A.用湿手拔插头 B在高压线下放风筝 C.发现有人触电时,要及时切断电源 D.把用电器的三脚插头改为两脚插头接在两孔插座上使用 5.如图所示,重300N的物体在20N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以0.2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左匀速直线运动了10s,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2m B.有用功为120J C.拉力F的功率为9.6W D.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48N 第5题图第6题图

产业集群的本土化策略研究

产业集群的本土化策略研究 摘要:产业集群作为经济效率的源泉,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已成为全球的普遍共识,许多国家政府已经将集群作为重要的经济发展战略。随着集群的“遍地开花”,如何保持本土化集群的持久竞争优势,如何使“嵌入型”集群扎根,都是当前集群发展面临的挑战。从各国集群的实践看,根本路径在于采取以创新为导向的“本土化”策略,将企业置身于本地的网络中,从而促进集群持续的创新。 关键词:网络本土化;地域根植性;学习效应;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585(2004)06-0070-05 一、“本土化”策略的提出 迈克?波特(新竞争经济学,1990)认为,产业集群是许多竞争性或者互补性的公司和机构在地理上的集合。这些集群一般都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因而被称为地方产业集群(1ocalclusterofindustry)或者区域集群(Regionalcluster)。集群的区域性、地方性决定了集群必然具有本土化特征,也只有本土化才能使集群扎根于本地,真正发挥集聚的竞争优势。“本土化”具有双重含义,一指集群的“地域根植性”(embeddedness),二指集群产品创新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根植性”是波兰尼首先提出的,旨在研究社会制度特征及社会网络对市场的影响程度;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M.Granovetter)在1985年指出根植性的内涵,认为那种嵌入在特定的社会结构、人脉关系网络中的经济活动是最具有可靠性和可预见性;社会学者巴格那斯(Bagnasco)提出“社会地域生产综合体”的概念,也强调了网络的本土化是成功的产业区的标志,特定区域的社会关系网、特殊的劳动力群体及特殊的产业氛围是产业区运转顺畅的关键因素:史德泊(stoper)分析了地方的传统习俗及规则、本土化的制度安排是促使生产体系的地理集中的关键因素;这些论述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本土化”的内涵和特点,就产业集群而言,“本土化”主要是基于集群的区域文化环境及本地企业间、各机构间的网络协作关系,生产具有区域特色的产品。 二、集群“本土化”策略的内涵 (一)集群必须扎根于本土文化环境的基础上。 以血缘和亲缘造就的本土文化具有很强的粘结性,促使集群中的企业紧密联系,相互信任与合作,这样的集群不容易从地域上转移,而且具有很强的内在成长性和整体扩张性;集群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都带有明显的本土化色彩,如浙江温州模式就是一种本土化的家庭式个体经营方式:本地独特的传统技艺促使集群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集群进一步专业化分工,生产的专业特色品是集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因素。例如意大利和浙江的轻工业集群,都是扎根在传统的手工艺术和本土文化基础上,具有勃勃的生机和活力,市场的占有份额大,据统计,仅意大利的66个集群每年出口额就占整个国家出口额的40%以上。 (二)集群网络的本土化。 1.网络关系的本土化。哈里森(1992)指出,集群中的经济行为是深深扎根于本地的经济联系中,这些经济关系是由产业网络和人脉网络构成的。第一,产业网络的本土化。它是指由“供应商网络———生产制造网络———销售网络”组成的完整的产业网络,完全地根植在集群区域内,而不是通过复制的方式移植到集群内。这样的集群产业链衔接紧密,下游的生产制造企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原材料、机器设备等上游供应商,并与许多原材料包装、零部件生产等中间配套企业保持紧密联系。本土化网络的专业化分工明细,网络的生产功能和贸易功能相互依托,并行发展可以促进集群网络更加发达,集群优势更加明显。第二,地方性人脉网络的形成。集群中的企业和个人频繁而非正式地相互学习和相互作用,经常参与社区活动等逐渐

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趋势.docx

关于《中国产业集群高层论坛》的报告 ——中国产业集群现状、趋势及招商建议报告 一、中国产业集群现状 1、中国产业集群类型和形成机制 ◆ 资源驱动型产业集群:如广东的五金、家电产业集群、山西的 煤炭产业集群 该产业集群包括社会资源驱动型和自然资源驱动型两类,前者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依靠当地的工商业传统、文化等社会资源; 后者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依靠当地的矿产、农副产品等自然资源。 ◆ 贸易驱动型产业集群:如温州打火机产业集群、中山古镇灯饰 产业集群 以本土企业为主的国内贸易和出口贸易带动的产业集群。特点是小规模企业成功创业后,迅速带动其他企业的跟进,并有相应的配套 企业共同成长,最终形成面向全国和全球市场的产业集群。 ◆ 外商直接投资型产业集群:如昆山台资企业群 外商直接投资产业集群以以IT 产业为典型,主要有两类:一是围绕个别外商投资的龙头企业形成众多企业配套的产业集群,如北京 以诺基亚为龙头的移动通信产业集群;二是全球行业内大企业和产业 链上下游企业齐聚的产业群,如苏州昆山的2583 个外商投资企业集群。

◆ 科技资源衍生型产业集群:如中关村产业集群 形成以科研资源为依托,科技创新为重点,技术推广应用为内容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 大企业种子型产业集群:如青岛家电产业集群 大企业专注于某一环节的核心能力建设,将其他业务外包出去,吸引了众多中小企业依附在周边,提供配套服务。 ◆ 产业转移型产业集群:东部劳动密集型、土地等资源依赖型的 产业集群转移,如成都女鞋产业 此类产业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在资金、技术、市场、人才、对外贸易等方面处于弱势,但在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等方面具有优势。随着东部地区产业容量的缩小,劳动密集型、土地等资源依赖型产业进行产业转移。 2、中国产业集群的宏观特点: ◆ 产业集群分布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尚处于培育 期 ◆ 东部地区的产业集群对市场环境依赖性高,外向型和创新型产 业集群所占比例较大;中西部地区以资源依赖性为主 ◆ 产业集群的主导产业以制造业为主,尚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其 中技术、资源和市场对产业聚集的影响程度依次降低; ◆ 产业集群主体以中小企业为主,少数大型企业正在引领产业集群

中国大城市发展研究的问题

中国大城市发展研究的问题 城市化和少数城市大型化是工业化和市场经济推动的必然结果,为了避免重蹈其他国家一些大城市曾经一度陷入困境的覆辙,迫切需要加强对我国大城市发展的研究。笔者认为,以下几个基本问题尤为重要。 (一)、对城市本质的认识问题。 研究世界城市的各学科和各学派的学者都对城市下过不同的定义,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城市是一种与乡村不同的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一最基本也是最简单定义的意义在于,它规定了城市发展的本质要求:必须以人为本,不能只见物不见人,只见钱不见人。这就要求:1、在城市建设上,必须以适于人的居住、生活、休息为根本原则。要给人以正常自由活动的空间,确保市民能呼吸到清新的空气,喝到洁净的水,吃到健康的食物。2、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在结构调整和升级上,要注意提高市民的适应能力和承受能力,尽最大可能保证就业,让市民有谋生手段和谋生之处;3、在政治生活方面,要随着城市居民政治意识、民主意识及其对社会信息的掌握程度,不断为市民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提供更多的机会;4、在文化上,要随着大城市发展所带来的文化混杂的特点,在建设主体文化的同时,发展多元文化,以满足不同市民的文化需求。 (二)、城市发展的目标定位问题。 90年代以来,全国先后有40多个城市提出了要建设国际大都市的目标。但据国家计委、建设部、中国科学院和南京大学众多专家、学者完成的建设部“九五”重点科研项目《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跨世纪战略研究》认为,至本世纪中叶,最有可能进入国际性城市之列的城市只有三座:上海和依托天津的北京,加上回归后背靠深圳的香港。热情实践与冷静思考之间的矛盾在于对国际大都市内涵的不同认识,其中涉及到国际化城市和城市国际化两个概念。国际化城市应该是一个全方位的、在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与世界存在密切交流并且能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城市。如纽约、东京、伦敦、巴黎。而城市国际化,可以是城市某方面功能和结构的国际化,比如旅游国际化、宗教国际化、文化艺术国际化等,如日内瓦、维也那、海牙和威尼斯……客观地说,要在我国造就出40多个国际化大都市,这是不可能的。但是,要使我国的大城市在结构和功能上具备一定的国际性,不仅是发展的需要,而且也不是遥不可及

2016-2017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七年级上期末(答案不全)

2016—2017学年度(上)七年级期末质量监测 英语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一、听力测试(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A)听录音,选图画听下面四个句子,每个句子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幅图画中选出与所读句子内容最为贴切的图画。听完每个句子后,你将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或阅读下一小题。每个句子读一遍。 1. A B C 2. A B C 3. A B C 4. A B C B)短对话理解听下面四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将有10秒钟的时问来回答有关小题或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读一遍。 5. When does the dialogue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the morning. B. In the afternoon. C. At night. 6. Who went to the Computer Club last week? A. Bob. B. Luc. C. Jane. 7. Which skirt does the woman like better?

A. The purple one. B. The red one. C. The white one. 8.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collecting postcards? A. Important. B. Interesting. C. Useful. C)长对话理解听下面两段対话,每段对话所有三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将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或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读两遍。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9-11题。 9. Where is the woman working? A. In the Palace Museum. B. In Beijing TV Station. C. In China Travel. 10. What is the man telephoning about? A. The tour to Beijing. B. The visit to the Summer Palace. C. The ticket for the concert. 11. How long will the trip last? A. Two days. B. Three days. C. Four days.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12-14题。 12. When will Kate hold her birthday party? A. Next Sunday. B. Next Saturday. C. Next Monday. 13. How many people has Kate invited to her birthday party? A. Three. B. Four. C. Five. 14. Why can’t Jim get to the party on time? A. Because he must do his homework first. B. Because he must go to buy a book first. C. Because he must practise playing the guitar first. D)短文理解听下面两段独白,每段独白后面有三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独白后,你将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或阅读下一小题。每段独白读两遍。 听下面一段独白,回答第15-17题。 15. What did Linda and Leo do last month? A. They went to a new school. B. They went to the Club Fair. C. They visited the science museum. 16. How did they feel when they saw the rocket disappear into the sky? A. Happy. B. Surprised. C. Excited. 17. How many clubs did they want to join? A. Three clubs. B. Four clubs. C. All the clubs. 听下面一段独白,回答第18-20题。 18. What season does the speaker like best? A. Spring. B. Summer. C. Autumn. 19. When is winter in Australia? A. From March to May. B. From June to August. C. From December to February. 20. What does the speaker usually do in winter? A. She usually goes to the beach.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