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物联网产业链分析

物联网产业链分析

物联网产业链分析
物联网产业链分析

物联网产业链图谱

物联网的定义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而言之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最早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Kevin Ashton 教授提出,即“万物皆可通过网络互联”。2005 年11 月17 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ITU 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对物联网做了如下定义:通过二维码识读设备、射频识别(RFID)装臵、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和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的架构

物联网架构一般可分为三层: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码标签、RFID 标签和读写器、摄像头、红外线、GPS 等感知终端。感知层是物联网识别物体、采集信息的来源,关键在于具备更精确、全面的感知能力和实现低功耗、小型化。主要技术有二维码、RFID、GPS/ 北斗导航等。

网络层由各种网络,包括互联网、广电网、有线和无线通信网络、网络管理系统和云计算平台等组成,是整个物联网的中枢,负责传递和处理感知层获取的数据和信息。网络层的关键在于高效、可靠的信息传输和处理,主要技术有Wifi、蓝牙、ZigBee、2G/3G/4G、LPWAN、LTE-M及大数据和云计算等。

应用层是物联网和用户(人、组织或其他系统)的接口,是物联网的智能应用。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它把物联网与具体行业需求相结合,提供物联网智能化应用的解决方案集。应用层的关键在于行业需求融合、智能化的解决方案、有效的商业模式等。主要技术有大数据、云计算、各行业应用技术等。

三层架构的比较

架构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

物联网的产业链

物联网的产业链沿着上下游关系大体可分为:上游为芯片、传感器及接入设备产业,主要包括采集设备供应商、通信模块提供商等。中游为通信网络运营产业及平台运营产业,通信网络运营产业主要包括电信网络运营商、广电网络运营商、互联网运营商、专网运营商等,平台运营产业主要包括设备管理平台、连接管理平台、应用开发平台、系统及软件开发平台等。下游为物联网应用相关产业,主要包括智能终端提供商、中间件及应用开发商、系统集成商、运营及服务商等。

从事物联网业务的企业根据其所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也可划分为:设备提供商、网络运营商、软件与应用开发商、系统集成商。

设备提供商主要为终端设备提供商和网络设备提供商;网络运营商主要为提供固定或移动网络服务的运营商;软件与应用开发商主要为微操作系统提供商、行业应用软件平台及中间件开发服务提供商;系统集成商主要指为行业用户提供垂直一体化解决方案的服务商。

物联网上下游产业链

传递和处理信息,连接感 将物联网技术与行业需求相结合,提

作用

感知、识别物体,获取信息

知层与应用层 供智能化解决方案集

实现方式

传感器、二维码、RFID 、 有限网络、无线网络、网络

大数据、云计算、各行业应用技术

摄像头、红外线、 GPS 等 管理系统和云计算平台等

发展现状 短距离为主,能够满足部分 标准化程度最高,产业化 应用范围广泛,但受制于前两层的

应用 能力最强 术发展,部分应用处于产业化前夕

突破方向 更精确、全面感知,更低成 更高速率、更低时延、更 物联网技术与行业深度融合,有效

本 低成本 行的商业模式

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从产业发展脉络看,物联网将从感知层、传输层向应用层延伸,芯片、传感器、运营网络等环节最先受益,但最终必然以杀手级应用作为切入点和最终价值实现方式。下面我们将沿着产业链上下游方向梳理行业投资机会:

感知层(传感器、芯片、电子标签)

物联网的触手——MEMS 传感器

在传感器领域,MEMS 传感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功耗低、可靠性高、适于批量化生产、易于集成和实现智能化的特点。传感器是物联网的基础,随着物联网的发展需求也会大幅增长。根据Yole development 的预测,全球MEMS 的市场规模到2018 年将会达到225 亿美元。中国消耗了全球四分之一的MEMS 器件,但大部分MEMS 传感器仍依赖进口,目前MEMS 传感器领域市场占有率靠前的厂商基本集中于美国、欧洲和日本。

A股、新三板MEMS相关概念公司

物联网中的神经——MCU

如果把MEMS 比喻成物联网的触手,则MCU 就是物联网的神经。MCU 即微控制单元,它集成了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RAM、ROM)、计数器、以及I/O 端口为一体。在此基础上,将要处理的数据、计算方法、步骤、操作命令编制成程序,存放于MCU 内部或外部存储器中,MCU 在运行时能自动地、连续地从存储器中取出并执行。

根据Brisk Insights 预测,到2022 年MCU 市场将保持15.8%的年复合增长率。目前产品均是以ARM 系列内核来进行设计,在物联网的推动下32 位MCU 将会是增长最快的产品。

MCU 是未来物联网组成以及嵌入式智能系统的基础器件,中国想要成为智能制造的大国,必须要有完整的MCU 产业。随着我国政府大力扶持国内集成电路产业,中国厂商在MCU 领域的影响力正在逐渐提高。

A股、新三板MCU相关概念公司

物联网中物的身份证——电子标签

在同一标识体系下,一个物联网对象只能有一个物联网标识(电子标签),电子标签可以看作物在物联网世界里的身份证。现有标识体系有Handle、Ecode、CID、EPC、OID、UID 等。存储物联网标识的介质是物联网标识载体,主要包括一维条码、二维码、RFID 芯片、设备存储区等,二维码和RFID 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电子标签技术。经过多年发展,二维码及中低频段的RFID 技术(13.56MHz 以下)已相对成熟,目前超高频段的RFID 技术最受业界关注。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在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RFID 电子标签系统由标签、天线和阅读器组成。相关产业链主要包括以下环节:芯片的设计和制造;天线、标签的制造和封装;阅读器的生产和制造;系统和软件平台的构建和开发。芯片及天线的设计和制造是技术壁垒最高的两个环节,目前市场主要由国外厂商掌控,国内厂商集中在标签及阅读器的封装制造、系统集成等环节。

国内外RFID产业链相关公司

A股、新三板RFID产业链相关概念公司

网络层(连接层、平台层)

物联网数据传输的通道——连接层

物联网连接层即为物联网传输网络,它是物联网数据传输的通道。物联网连接技术可分为有线通信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有线通信技术包括中长距离的广域网络和短距离的现场总线;无线通信技术分为超短距离的无线局域网(蓝牙、ZigBee、Wifi 等)、中短距离的无线局域网(蜂窝宽带网)、长距离的无线广域网(LPWAN)。LPWAN 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工作于未授权频谱的LoRa、SigFox 等技术;另一类是工作于授权频谱下,3GPP 支持的2/3/4G 蜂窝通信技术,比如EC-GSM、LTE Cat-m、NB -IoT 等。

根据对数据传输速率的要求,可将物联网的需求场景分为高速率、中速率、低速率三种。中、高速率物联网应用目前主要由3G 和4G 网络承载,未来无疑将受益于5G 的进步。低速率物联网应用发展由于一直缺乏针对性的技术标准而受到极大制约,但也意味着未来成长空间巨大。

NB-IoT 标准的确立是物联网连接层的一个重大突破,NB-IoT 的推出使得连接层有了统一的协议标准,为下游物联网应用层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连接层的快速发展也意味着通道更宽,使得数据的爆炸式增长有依托,也能拉动感知层传感设备的需求急剧增加。面对市场饱和、传统业务增长乏力,物联网给通信运营商、设备商带来新的一片蓝海。全球通信网络运营商对NB-IoT 的落地都十分积极,我国三大运营商都表示2017 年将大规模商用NB-IoT。

产业链相关公司

新三板物联网模块相关公司

物联网的大脑——平台层

物联网运营平台层是物联网产业链的的关键环节,将其比喻为物联网的大脑也不为过。平台层是数据流的集中、处理和疏散中心,它收集感知层所传输的数据,并通过分析处理,传递给应用层,实现终端的智能应用。

物联网平台的全球市场在2015 年达到2.98 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33%,预计2021 年将达到16 亿美元。PTC 是物联网平台领导者,占据了18%的市场份额。2015 年上报收入5300 万美元,2014 年则是520 万美元。

全球科技巨头纷纷杀入平台层大举布局:IBM 成立了物联网事业部,欲凭借Watson 强大的人工智能进军物联网;亚马逊发布物联网平台AWS IoT;谷歌推出了基于Android 的物联网底层操作系统Brillo;微软推出了物联网版操作系统(Win10 IoT Core);思科以14 亿美元收购Jasper。

平台层是承载物联网运行的关键,而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则是物联网平台层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技术。物联网是一个数据的海洋,若没有云计算以及大数据技术支撑,无法对流入平台的海量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更无法实现智慧处理和决策。Gartner 预计,全球云计算市场的规模将在2019 年达到3150 亿美元。

A股、H股、新三板平台层相关上市公司

应用层(物联网发展的核心)

应用层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它把物联网与具体行业需求相结合,提供物联网智能化应用的解决方案集。为促进物联网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圈定了9 大领域重点示范工程: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环保、智能安防、智能医疗、智能家居。限

制应用层发展的两个主要因素是技术和成本,技术越成熟、成本越低,应用需求越繁荣。因此在应用层领域,短期看好低功耗、低成本应用场景或者大企业、政府巨额财力、物力推动的行业,如智能仪表、智能电网、智慧城市、智慧政务、智能医疗、智能环保等领域。随着5G 商用及产业链相关技术环节的完善成熟,中期看好车联网及无人驾驶产业链。长期看,随着海量数据的沉淀和云服务市场的爆发式成长,工业物联网将带来更深刻的产业变革甚至重构。

A股、新三板应用层相关上市公司

A股、新三板工业物联网相关公司

车联网及无人驾驶产业链相关公司

另附:

现阶段物联网的投资机会主要集中于感知层的传感器与处理芯片、系统层的平台方案方面。

(1)传感器:传感器已经被广泛地集成到汽车电子、消费电子、智能家居、智能电网等物联网应用领域,而未来的物联网离不开传感器对数据的采集和行为的反馈,可以说传感器和物联网的―五官‖,是一切数据的来源。建议关注,在MEMS 传感器方面,耐威科技、华灿光电、苏州固锝,在普通传感器方面,汉威电子、苏奥传感,在传感器封测方面,华天科技、长电科技、通富微电、晶方科技。

(2)处理芯片:由于微处理器芯片在信息采集、处理、控制领域具有的高效能、低功耗、低成本的特点,使其成为物联网重要的硬件支持。尤其是MCU 微控制器和AP 应用处理器发展迅速,应用潜力大。建议关注,东软载波、中颖电子、全志科技。

(3)系统平台:在具体的行业应用方面,智能家居、车联网已经开始突破,同时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能源等物联网细分子领域也开始快速发展,建议关注,盛路通信(车联网)、和而泰(智能家居平台)、中科创达(智能系统平台)。

【完整版】2020-2025年中国物联网产业链行业市场开发与拓展战略研究报告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 2020-2025年中国物联网产业链行业市场开发与拓展战略研究报告 可落地执行的实战解决方案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 战略专家 管理专家 行业专家 ……

报告目录 第一章企业市场开发与拓展战略研究概述 (5) 第一节研究报告简介 (5) 第二节研究原则与方法 (6) 一、研究原则 (6) 二、研究方法 (6) 第三节研究企业市场开发与拓展战略的重要性及意义 (8) 一、重要性 (8) 二、研究意义 (9) 第二章市场调研:2018-2019年中国物联网产业链行业市场深度调研 (10) 第一节物联网产业链简介 (10) 一、物联网产业链简介 (10) 二、万物智联是5G时代的重要愿景 (11) 第二节我国物联网产业链行业监管体制与发展特征 (12) 一、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12) 二、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 (13) 三、部分物联网应用领域的行业政策 (16) 四、相关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19) 五、物联网产业技术水平及特点 (19) (1)移动通信技术已成为物联网网络传输的主要载体 (19) (2)接入技术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 (20) (3)先发优势和技术积累成为物联网企业重要的竞争优势 (20) 六、主要进口国的相关规定及竞争情况 (20) 第三节万物智联是5G时代的重要愿景 (20) 一、5G时代最大的变革即服务对象由人延伸至物 (20) 二、基于人的连接的价值已饱和,基于物的连接价值有待挖掘 (22) 第四节物联网技术已实现规模应用,5G让万物互联走向万物智联 (24) 一、物联网技术已实现规模应用 (24) 二、高速率传输支持“万屏互联” (26) 三、边缘计算推动物端智能 (27) 四、云计算、大数据技术支持海量物联网应用 (27) 五、低时延网络提升人机交互体验 (27) 第五节政策引导,行业巨头助力,产业发展动力十足 (28) 一、物联网是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新兴产业 (28) 二、运营商:网络建设+补贴刺激应用,全面推进ICT业务发展 (31) 三、华为:鸿蒙系统打破设备互联边界,引领全球物联网潮流 (32) 四、阿里巴巴:全面进军IOT,5年100亿连接数目标 (35) 第六节产业链投资机会:连接先行,应用后至,平台为王 (37) 一、物联网模组:连接先行,正在爆发 (37) 二、物联网平台:龙头卡位布局,第三方或有机会 (39) 三、物联网应用:从成本控制走向效益提升,市政-工商-消费级顺序发展 (41) 第七节物联网公司梳理比较 (44)

车联网产业链深度报告

2014-07-22易欢欢阿尔法工场 本文由中国车联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方竹推荐 导读:2020年全国的汽车总规模将突破2亿辆,假设每车能带来3000元的增量效益(车载导航设备以及各种保险、流量、通讯等增值服务),车联网将拥有1200亿元的市场空间,成为大数据时代的下一个蓝海 一、车联网前景广阔,千亿市场可预期 我国各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以及手机、汽车、互联网、智能交通、物联网等的发展为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 巨大的牵引力。我国利用后发优势,采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模式,靠引进国外先进卫星导航技术和新产品而 迅速崛起的我国卫星导航产业逐渐成熟,技术创新对未来对我国GNSS 企业的要求对产业今后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理信息产业与国家军事安全、信息安全息息相关,随着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我国国家安全保护变得越发重要,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网以及国家基准设施建设为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提供巨大空间。 (一)汽车市场繁荣带来车联网千亿需求 我国汽车销量再创新高,汽车行业迎来春天。2013年国内汽车产销分别为2211.68万辆和2198.41万辆,同比增长14.8%和13.9%,比上年分别提高10.2和9.6个百分点,增速大幅提升,创全球产销最高纪录。 根据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3年年底,我国国内汽车保有量已达1.37亿辆,约占全球汽车保有量 的十分之一,随着我国汽车销量不断增加,汽车行业附加服务将越来越多元化,汽车及相关行业的市场空间也将随之 增长。 在国内汽车销量不断创新高的背景下,汽车总体规模不断扩大,与汽车密切相关的车联网市场将得以迅猛发展。 易观智库分析数据表明,目前车联网在国内市场的渗透率不到5%,预计2014年至2015年,国内车联网渗透率即将突破10%的临界点,而到2020年,车联网渗透率有望突破20%。 目前我国拥有大约1.4亿汽车,按现在每年2000万辆的增速,2020年全国的汽车总规模将突破2亿辆,这意味 着车联网的用户数将从500多万激增至4000多万,假设每车能带来3000元的增量效益(车载导航设备以及各种保险、流量、通讯等增值服务),车联网将拥有1200亿元的市场空间,成为大数据时代的下一个蓝海。 (二)两客一危先行,政策指引车联网落地 政府的导向和投资是车联网落地的推动因素。今年以来的政策也表明政府在不余遗力推动整个车联网生态系统的 建设。国家颁布的《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将正式实施,《办法》规定,已经进入运输市场的重型载货汽 车和半挂牵引车,各地应合理制订安装计划,确保于2015年12月31日前全部安装、使用卫星定位装置,并接入道 路货运车辆公共平台。 旅游客车、包车客车、三类及以上班线客车和危险货物运输车辆、重型载货汽车和半挂牵引车要在出厂前安装符 合标准的卫星定位装置。对于要求两客一危车辆使用卫星定位装置,这意味着国家将从政策层面上支持和促进车联网 的发展。 随着交通系统的进一步铺设,对于卫星定位装置的要求将从客车和载货车逐步渗透到个人汽车上,带动整个机动 车车联网的融合和连接。在未来几年时间内,政府将鼓励个人汽车也使用卫星定位装置,这有利于完善动态交通监控 系统,达到智慧交通的目标,并且进一步扩大车联网系统在个人汽车领域的渗透率,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 二、全产业链价值盛宴

国内外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全面综述 2

国内外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趋势 关键词: 物联网RFID 【提要】2009年8月和12月,温家宝总理分别在无锡和北京发表重要讲话,重点强调要大力发展传感网技术,努力突破物联网核心技术,建立“感知中国”中心。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再次指出:将“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明确纳入重点产业振兴计划。这代表着中国传感网、物联网的“感知中国”已成为国家的信息产业发展战略。 2009年8月和12月,温家宝总理分别在无锡和北京发表重要讲话,重点强调要大力发展传感网技术,努力突破物联网核心技术,建立"感知中国"中心。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再次指出:将"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明确纳入重点产业振兴计划。这代表着中国传感网、物联网的“感知中国”已成为国家的信息产业发展战略。 物联网概述 1.物联网的定义与概念提出 所谓"物联网",是指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和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通俗地解释,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物联网的概念是美国Auto-ID实验室在1999年首次提出的,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在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发布《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物联网概念",激情豪迈地指出"物联网时代即将到来"。 2.物联网的本质和关键技术 物联网的本质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互联网特征,即对需要联网的物一定要能够实现互联互通的互联网络;二是识别与通信特征,即纳入物联网的"物"一定要具备自动识别与物物通信(MachinetoMachine,M2M)的功能;三是智能化特征,即网络系统应具有自动化、自我反馈与智能控制的特点。 物联网产业链可以细分为感知、处理和信息传送三个环节,每个环节的关键技术分别为传感技术、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传输技术。传感技术通过多种传感器、RFID、二维码、GPS定位、地理信息识别系统和多媒体信息等多媒体采集技术,实现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和

2020年车联网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2020年车联网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正文目录 1. 汽车智能网联升级,大国领先布局 (7) 1.1. 面对车联网战略新兴产业,各国政策加持不断 (8) 1.2. 中国持续完善产业标准,加强产业顶层设计 (12) 2. 关键技术全面突破在即,为智能驾驶保驾护航 (15) 2.1. 中国LTE-V2X有望后发先至,5G加速新一代通信技术演进 (16) 2.2. 环境感知+高精地图:汽车“看到”并“认识”环境 (24) 2.3. 我国自主建立的北斗系统助力实现自动驾驶应用 (28) 2.4. TSP:车联网产业链核心环节,两种模式主导,竞争激烈 (32) 2.5. T-BOX:有望成为智能网联汽车标配 (33) 2.6. AI:实现人机交互,成为最先落地的AI场景 (35) 3. UBI:融合车联网技术,提供用户定制化“管理型”车险 (37) 4. 智能网联化铺垫智能驾驶发展 (39) 5. “云-管-端”构建车联网产业链,潜在市场空间广阔 (45) 6. 中国互联网ICT巨头布局车联网,ETC设备将成车联网重要入口 (50) 6.1. 互联网及ICT巨头争先开展车联网布局 (50) 6.2. ETC设备将成车联网重要入口且撬动智能交通市场 (52) 7. 问题和挑战 (54) 7.1. 信息安全风险抑制消费选择 (54) 7.2. 基础设施薄弱,投资需求大 (54) 7.3. 通信标准尚未统一不利产业做大做强 (54) 7.4. 法律伦理体系滞后,落地后问题不容忽视 (54) 7.5. 用户需求恐不及预期,车联网或变现困难 (55) 8. 投资逻辑&受益标的 (56) 8.1. 海格通信 (56) 8.2. 移远通信 (57) 8.3. 广和通 (58) 8.4. 移为通信 (59) 8.5. 高新兴 (60) 8.6. 大唐电信 (61) 8.7. 高鸿股份 (61) 9. 风险提示 (63) 图目录 图 1 车联网应用发展进程和演进方向 (7) 图 2 车联网网络层次 (8) 图 3 截至2019年车联网专利全球地域分布情况 (8) 图 4 美国车联网发展进程 (9) 图 5 日本ITS系统为驾驶员提供的信息 (10) 图 6 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结构图 (13) 图 7 智能网联汽车、电子产品与服务和车辆智能管理标准体系结构图 (13) 图 8 信息通信和智能交通标准体系结构图 (13) 图 9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逻辑结构 (14) 图 10 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化等级 (15) 图 11 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物理结构 (15) 图 12 车联网五大应用场景 (16)

物联网产业链分析

物联网产业链图谱 物联网的定义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而言之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最早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Kevin Ashton 教授提出,即“万物皆可通过网络互联”。2005 年11 月17 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ITU 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对物联网做了如下定义:通过二维码识读设备、射频识别(RFID)装臵、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和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的架构 物联网架构一般可分为三层: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码标签、RFID 标签和读写器、摄像头、红外线、GPS 等感知终端。感知层是物联网识别物体、采集信息的来源,关键在于具备更精确、全面的感知能力和实现低功耗、小型化。主要技术有二维码、RFID、GPS/ 北斗导航等。 网络层由各种网络,包括互联网、广电网、有线和无线通信网络、网络管理系统和云计算平台等组成,是整个物联网的中枢,负责传递和处理感知层获取的数据和信息。网络层的关键在于高效、可靠的信息传输和处理,主要技术有Wifi、蓝牙、ZigBee、2G/3G/4G、LPWAN、LTE-M及大数据和云计算等。 应用层是物联网和用户(人、组织或其他系统)的接口,是物联网的智能应用。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它把物联网与具体行业需求相结合,提供物联网智能化应用的解决方案集。应用层的关键在于行业需求融合、智能化的解决方案、有效的商业模式等。主要技术有大数据、云计算、各行业应用技术等。 三层架构的比较 架构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

车联网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车联网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目录 1. 标准滞后,车联网十年发展不温不火 (4) 1.1 供给端:标准滞后导致主导方模糊、技术不达 (6) 1.2 需求端:用户碎片化带来车主体验提升不高 (8) 2. 车联网标准制定上升至国家层面,2020 年落地有望 (9) 3. 5G、自动驾驶风口,车联网机遇挑战并存 (10) 3.1 车联网市场将在2020 年迎来高速发展 (10) 3.2 车联网商用路线:先连接后升级 (12) 4. 5G 推进车联网标准发展的新动力 (14) 4.1 5G推动C-V2X 标准演进 (15) 4.2 5G 边缘计算为车联网提供低时延保证 (17) 5. 自动驾驶技术革新带来车联网质地飞跃 (19) 5.1 传感器技术:自动驾驶之眼 (21) 5.2 高精度地图 (25) 6. 互联网车企合作开启,车联网生态联盟已具雏形 (26)

7. 相关标的 (29) 7.1 高新兴 (29) 7.2 四维图新 (30) 7.3 科大讯飞 (31) 7.4 宝信软件 (31) 7.5 北斗星通 (32) 8. 风险提示 (32)

1. 标准滞后,车联网十年发展不温不火 车联网是物联网在智能交通领域的运用,它借助新一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实现车内、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车与服务平台的全方位网络连接,提升汽车智能化水平和自动驾驶能力,构建汽车和交通服务新业态,从而提高交通效率,改善汽车驾乘感受,为用户提供智能、舒适、安全、节能、高效的综合服务。 广泛而言,车联网涵盖车自身全部生命周期的信息以及车辆与外界交互的信息。这就意味着,从车辆研发、生产、销售、使用、回收过程中的所有信息交换都被包括在车联网中,因此,车联网除支持车辆与交通三要素———人、车、路互联,实现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以外,还将与移动互联网、通讯网、智能工厂、智能电网、智能家居等外部网络互联,形成自车与人、车、路、网相互连接及信息交互的有效平台。理想状态下,车联网通过连接车、路等交通关键要素,能够提供面向个人、企业、政府等不同用户提供各种不同类型的服务,构建高效、安全、绿色的交通环境。车联网目标是减少80%的交通事故、减少20%的碳排放和增加30%交通效率。

物联网行业应用及技术

物联网的主要应用行业、有哪些终端、技术有哪几类 一、物联网的应用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其英文名称是:“Internet of things(IoT)”。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 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 物联网产业应用广泛 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实现了物体与物体的互联、物体和人的互联,具备全面感知、可靠传送、智能处理特征,使人类可以用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生活,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信息化能力。 物联网泛指物与物之间互连的网络及应用,广泛应用于交通、物流、安防、电力、家居等领域,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三部分,感知层主要包括各种感知器件和终端设备,感知器件包括RFID标签、二维码、各种传感器、摄像机等,网络

层分为接入、传输两部分,应用层包括各种应用服务平台。较为成熟的应用领域有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安防监控、智能卡系统等。 1. 智能交通发展潜力巨大 智能交通系统利用摄像头及各种无线传感技术,通过对车流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使道路系统依靠自身智能将交通运量调整至最佳状态,保障交通安全、节能、高效。我国智能交通系统主要应用在公路交通、城市道路交通和城市公交信息化三方面。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智能交通产业保持高速增长。5月份交通部出台《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交通运输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2010年底,我国有36个城市上报城轨建设规划,“十二五”期间,轨道交通建设规模为2500公里左右,总投资为1.2万亿元人民币左右。预计至2020年末累计投运里程将达到7000公里左右,城轨信息化市场规模超百亿。近年我国轨道交通总投入增速达222.9%,相关公司收入仅增长12%左右,这主要由目前市场集中度过低造成。随着轨道交通信息设备国产化率逐渐提高,并购重组将成为伴随行业发展的主题。 2. 视频监控助力“平安城市” 视频监控是物联网产业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提出“平安城市”计划,将安防尤其是视频监控列为重点建设项目。2011年我国视频监控市场规模将达到450亿元,同比增长约16.9%。受益于平安城市建设及政府出台规定要求相关行业必须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安防视频监控不断向各领域渗透。2008-2012年我国安防视频监控行业市场容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4.03%。根据《中国安防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5年安防行业的总产值达到50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接近20%。 安防应用市场的发展,正在由单一、分散的建设模式,转向以行业部门统一规划建设为导向,以公安部门为主导或指导的发展格局。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在信息安全行业,随着信息技术不断进步以及行业信息化的深入,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将日益增加。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专注于信息安全主要是启明星辰,卫士通两家,而主营业务中涉及信息安全领域有东软集团,中国软件等。

物联网产业链由哪些环节组成

1、物联网产业链由哪些环节构成?各环节如何分工? 完整的物联网产业链,包括政府部门、科研院所、芯片生产商、终端生产商、系统集成商以及电信运营商等环节,涵盖了从标识、感知到信息传送、处理以及使用等各方面。整个产业链的核心是芯片生产商、终端运营商、系统集成商以及电信运营商。 分工为: (1)政府部门:产业政策的制订者以及物联网发展的主要推动者,通过出台激励机制、配套政策保障和财政支持,引导物联网发展方向,营造产业环境,为合作各方搭建开放、高效的平台。 (2)科研院所:物联网基础技术理论和新技术的主要创作者。 (3)芯片生产商:提供最底层的芯片,如传感网芯片、无线网络芯片等。 (4)终端生产商:提供通信模块、传感网络、终端设备,一二维码、RFID、传感器为主,实现“物”的识别的器件。 (5)系统集成商:面向客户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者,是目前产业链中的重要角色。 (6)电信运营商:通信网络的提供者,实现数据的传输。 2、RFID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功能是什么? RFID系统是由标签(Tag)、阅读器(Reader)、天线(Antenna)三部分组成;(1)标签(Tag)由耦合元件和芯片组成,每个标签具有唯一 的电子编码,附着在物体上以标识目标对象。(2)读器(Reader):读取(有时还可以写入)标签信息的设备,可以设置为手提式或固定式。(3)天线(Antenna) :在标签和读取器间传递射频信号。 3、分别阐述什么是物联网、传感网、泛在网? 答题3:(1)物联网是:利用二维码、射频识别(RFID)、各类传感器/敏感器件等技术和设备,使物体和互联网等各类网络相连,获取无处不在的现实世界的信息,实现物和物、物和人之间的信息交互,支持智能的信息化使用,实现信息基础设施和物理基础设施的全面融合,最终形成统一的智能基础设施。(2)传感网(Sensor Network):指“随机分布的集成有传感器、数据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的微小节点,通过自组织的方式构成的无线网络”。一般是指无线传感器网络,即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结构组成(无线传感器节点)。(3)泛在网(Ubiquitous Network):被称作无所不在的网络。主要特征:4A(Anytime、Anywhere,Anyone、Anything)。和传统电信网络的区别:人和物、物和物之间的网络;无许可的网络;融合的网络。重要的技术:M2M、传感网、近程通信和RFID等。 物联网对现有通信网络产生哪些影响?提出哪些要求? 在物联网使用的数量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后,将对现有网络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在移动通信网络层面,包括: (1)海量的节点接入,导致地址资源消耗过度; (2)很多物联网节点要求永远在线,但是实际的传输的数据量很小,对网络资源,尤其是移动网络的资源造成浪费; (3)很多物联网节点的传输数据流量很小,对实时性也没有特殊的要求,但是网络给每个终端分配的资源是平等的,造成了网络资源的浪费; (4)物联网终端多为机器设备,具有自动程序化行为特征,有可能对网络造成冲击。 因此,需要网络能满足以下的需求,以保证将来物联网使用的有序发展。

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与产业链分析

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与产业链分析 摘要 如今,物联网的发展作为一个信息产业的新的发展高度。我国物联网还处在初始阶段,互联网产业发展存在许多困难。我国应该拥有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摆脱对外国技术的依赖。我国政府有必要出台相关的政策来支持我国物联网技术的探索,掌握在工业化过程中的主动性。通过对我国互联网产业发展的现状和产业链相关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关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物联网,政策,产业链 Abstract At present,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as a highly developed information industry. But because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n China is still in initial stage,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has a lot of difficulties China. In order to avoid things pure speculation,China has become the developed country technology marketplace,is necessary for our government to make feasible policy,break the bottleneck industry at present,grasp the initiative in the later stages of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industrial chain of issues related to the Chinese Internet industry development analysis,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Internet policy and the future,and provides a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Keywords: network,policy,industry chain

2020-2025年中国车联网智能终端行业市场定位策略制定与实施研究报告

2020-2025年中国车联网智能终端行业市场定位策略制定与实施研究报告 可落地执行的实战解决方案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 战略专家 管理专家 行业专家 ……

报告目录 第一章企业市场定位策略概述 (9) 第一节研究报告简介 (9) 第二节研究原则与方法 (10) 一、研究原则 (10) 二、研究方法 (10) 第三节研究企业市场定位策略的重要性及意义 (12) 一、重要性 (12) 二、研究意义 (12) 第二章市场调研:2019-2020年中国车联网智能终端行业市场深度调研 (14) 第一节车联网智能终端概述 (14) 第二节我国车联网智能终端行业监管体制与政策法规 (15) 一、所处行业分类及依据 (15) 二、行业监管体制 (15) (1)行业主管部门 (15) (2)行业协会 (15) 三、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情况 (16) 第三节我国车联网智能终端行业主要发展特征 (18) 一、行业技术特点 (18) 二、行业经营模式及经营特点 (19) 三、行业周期性 (20) 四、行业季节性 (20) 五、行业区域性 (20) 六、行主要业壁垒 (20) (1)技术壁垒 (21) (2)管理能力壁垒 (21) (3)资金壁垒 (21) (4)客户与认证壁垒 (22) 第四节2019-2020年中国车联网智能终端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22) 一、消费电子行业发展情况及趋势 (22) 二、消费物联网智能终端行业发展概况 (23) 三、车联网智能终端行业发展概况 (24) 四、车联网前装与后装市场渗透情况 (26) 五、车联网智能终端市场规模 (27) 第五节2019-2020年我国车联网智能终端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29) 一、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 (29) 二、行业内主要企业 (30) 第六节企业案例分析:协创数据 (32) 一、协创数据的主营业务 (33) 二、协创数据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 (33) 四、协创数据的竞争优势 (34) 五、协创数据的竞争劣势 (38)

中国物联网行业概况研究-行业发展环境及产业链

中国物联网行业概况研究-行业发展环境及产业链 (二)行业发展环境 1、有利因素 (1)国家产业政策支持,行业发展空间巨大 无线通信技术保证了物联网的网络层能够可靠传递数据。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向各行业全面融合渗透,构建万物互联、融合创新、智能协同、安全可控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被列入《“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17年1 月,工信部发布的《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物联网分册(2016-2020 年)》提出到2020 年,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联网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包含感知制造、网络传输、智能信息服务在内的总体产业规模突破1.5 万亿元,智能信息服务的比重大幅提升。 推进物联网感知设施规划布局,公众网络M2M 连接数突破17 亿个。无线通信产业作为国家信息化的战略性产业,发展得到产业政策的持续扶持,上述政策支持为行业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无线通信技术不断进步,持续创造新的产品需求 随着物联网的迅猛发展,物联网无线通信模块越来越受到市场的关注。目前无线通信模块所使用的远程通信技术依赖电信运营商网络,近程通信技术依赖蓝

牙、WiFi、红外数据传输、ZigBee、NFC 等。上述无线通信技术仍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以满足物联网应用服务多元化的数据传输需求,如4G 通信技术拥有比2G、3G 更高的传输速度和更宽的覆盖领域,4G 通信模块的市场占有率正在快速提升,使得更加丰富的物联网应用场景成为可能,行业应用更加成熟;同时,原先已经使用2G 及3G 技术进行无线通信的终端也有产品更新迭代使用 4G 的新需求。 (3)物联网应用涉及广泛,市场潜力巨大 根据麦肯锡咨询的预测,到2025 年最主要的9 个物联网应用领域为智能工厂、智慧城市、消费支付、智能家居、智能汽车、智能穿戴、智慧办公、智能物流、资源环境,9 大领域合计市场规模将达到3.9-11.1 万亿美元。无线通信模块作为物联网层级架构中的重要一环,在下游市场需求的带动下将进入爆发期。

最新车联网行业研究报告

最新车联网行业研究报告2020年4月

7 1. 车联网:20 余年发展,从Telematics 到V2X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信通院)在《车联网白皮书(2017 年)》对车联网下的定义:?是借助新一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实现车内、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车与服务平台的全方位网络连接,提升汽车智能化水平和自动驾驶能力,构建汽车和交通服务新业态,从而提高交通效率,改善汽车驾乘感受,为用户提供智能、舒适、安全、节能、高效的综合服务。? 图1 车联网是什么 资料来源:美国交通部,市场部 车联网的概念自提出至今已经20 余年,通用汽车早在1996 年就推出了‘OnStar’,成为最早导入车联网功能的汽车制造商。OnStar 推出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安全,如在车辆发生事故后取得紧急救援。1998 年,欧洲的汽车制造商推出了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提供了自适应巡航控制的功能。2014 年,奥迪率先推出4G LTE 热点连接的功能,同年通用汽车开始大批量部署4G LTE。该阶段以车厂为主导,以基础性联网信息服务为主要业务形态,Telematics 业务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实现定位导航、车载娱乐、远程管理和经济救援等基本功能。 表1 车联网的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 远程遥控驾驶、高密度车辆编 队行使以及快速协同变道辅 助等 定位导航、车载娱乐、远程管安全预警、高带宽业务、部分 功能 理和紧急救援等自动驾驶服务 主要有DSRC 和LTE-V 两类 技术 联网方式 特点 2G、3G、4G 等5G(C-V2X) 基于5G 网络低延时及高速率 等特点,极大推动自动驾驶产 业发展 打通汽车内外信息流,培育用智能化、网联化程度提升,业 户习惯务形态更加丰富 资料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浅论车联网的演进》(作者:朱志强、赵太芳、何超),市场部 信通院和华为都对车联网的部署做了三个阶段的划分,我们按照自己的理解,将车联网三个阶段的功能以及特点做了以上的汇总。随着车联网的功能逐渐丰富,对车的联网方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车联网第一阶段主要是简单的导航、娱乐等功能,仅需要汽车能够和外部信息联通,因此基于现有的运营商网络即可实现。随着ADAS 的逐渐成熟,自动驾驶的实现越发受制于车内传感器的应用场景,车辆与外部设施以及其他车辆的联网成为提高联网汽车能力的重要措施。车辆与外部的联网,即V2X 通信,其包含四

中国物联网产业链分析

物联网产业链分析 物联网是信息化应用的新模式,通过射频识别、全球定位系统等信息传感设备,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 图表 1:2010年全球产业链各环节主要参与者产业定位和规模从物联网的产业来讲,物联网是一个超大规模的产业。“从现在起到2020年的10年里,中国物联网产业将经历应用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三个关键的发展阶段,成长为一个超过5万亿规模的巨大产业。”(摘自《物联网产业发展研究(2010)》) ITU的物联网产业白皮书给出一个物联网总体的三层架构图,即物联网可以分成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从具体产业链的角度,物联网以传感感知、传输通信、运算处理为基础,形成若干个面向最终用户的应用解决方案。

图表 2:国际物联网应用主要领域 序号应用领域应用场景 1 公共安全监测环境的不稳定性,根据情况及时发出预警, 2 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部位的视频监测监控及预警, 3 加强对危险物品监控、垃圾监控、可燃物排放、有毒气体 排放、医疗废物、疾病预防控制等的全流程过程监测和控 制 4 对建筑工地、矿山开采、水灾火警等现场的信息采集、分 析和处理 5 监察执法管理的现场信息监测 6 智能司法管理 7 城市运行管 城市网格、部件监控管理,如井盖等 理 8 城市水、电、燃气、热力等重点设施和地下管线实施监控

26 医疗电子档案管理 27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管理 28 文化智能文化创意园 29 文化监管 30 文物、古树、文化古迹保护 图表 3:物联网应用场景举例 目前国内产业链各环节合作模式主要集中于产业联盟,各环节除运营商外,厂商整体综合实力均较弱。目前产业联盟是产业链主要的合作形式,运营商是产业链的主导,扮演集成商和服务商角色,通过产品和服务购买的形式向产业链下游渗透。 图表 4:产业链合作形式 国内终端传感器及芯片厂商起步阶段,定位比较专,盈利能力尚不稳定,技术水平低,多为代工,国内M2M终端传感器及芯片厂商规模相对较小,针对于M2M领域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盈利能力尚不稳定,更多是在专注领域稳

物联网产业在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综述

物联网产业在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综述 "物联网"被称为是下一个万亿美元级的信息技术产业,将大规模普及,因此各国齐头并进,相继推出区域战略规划,并纷纷研究相关技术,制定技术标准。 从国内来看,物联网产业正在逐步成为各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域。2009年8月和12月,温家宝总理分别在无锡和北京发表重要讲话,重点强调要大力发展传感网技术,努力突破物联网核心技术,建立" 感知中国"中心。2010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再次指出: 将"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明确纳入重点产业振兴计划。这代表着中国传感网、物联网的“感知中国”已成为国家的信息产业发展战略。 物联网概述 1.物联网的定义与概念提出 所谓"物联网",是指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和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通俗地解释,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 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物联网的概念是美国Auto-ID实验室在1999年首次提出的,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在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发布《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物联网概念",激情豪迈地指出"物联网时代即将到来"。 2.物联网的本质和关键技术 物联网的本质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物联网产业链可以细分为感知、处理和信息传送三个环节,每个环节的关键技术分别为传感技术、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传输技术。传感技术通过多种传11 摘抄3snews

中国车联网产业研究-行业概况

中国车联网产业研究-行业概况 (一)行业概况 1、车联网产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城市道路交通量不断增加,各种交通问题凸显,例如交通拥堵、交通事故和尾气污染等,使城市承载能力与社会运行效率受到了严峻挑战。另一方面,近年来居民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呈现多样化、多层次的特征,对交通的安全性、便捷性、舒适性、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智能交通可切实转变交通发展方式,通过推动交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增强交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尤其是智能网联汽车通过信息技术将人、车、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在提高现有交通基础设施的运行效率的同时,提高城市承载能力,缓解交通供需矛盾。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和智慧城市相关政策的落实,智能交通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车联网是交通产业智能化的重要载体,通过移动互联技术实现实时通信、实时监测,既满足应用需求也满足监管需求。 车联网是从物联网引申出来的概念,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车联网白皮书(2017 年)》,车联网是指借助新一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实现车内、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车与服务平台的全方位网络连接,提升汽车智能化水平和自动驾驶能力,构建汽车和交通服务新业态,从而提高交通效率,改善汽车驾

乘感受,为用户提供智能、舒适、安全、节能、高效的综合服务。车联网可以通过车辆为车主提供智能导航、娱乐信息、紧急救援以及车辆自身的安全、节能、安防等各项智能服务;车联网也可以对车辆行驶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获取道路交通流量信息;车联网还可以为车辆安全与高效行驶提供帮助。车联网以“两端一云”为主体,路基设施为补充,包括智能网联汽车、移动智能终端、车联网服务平台等对象,涉及车-云通信、车-车通信、车-人通信、车-路通信、车内通信五个通信场景,如下图所示: 车联网产业是依托信息通信技术,通过车内、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车与服务平台的全方位连接和数据交互,提供综合信息服务,形成汽车、电子、信息通信、道路交通运输等行业深度融合的新型产业形态,是全球创新热点和未来发展制高点。车联网产业链条长,产业角色丰富,跨越服务业与制造业两大领域,

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013年5月9日 巨大的应用空间,加上国家政策层面的鼎力支持,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正驶入快车道。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物联网产业有机会成为为数不多的几个规模超万亿的航母级产业。如今,物联网概念经过三四年的培育,市场越炒越热,但真实的情况是否如此,物联网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到底如何,值得深思。 多项政策出台 2015年物联网产业规模将超5000亿 作为为数不多的与发达国家处于同一起跑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物联网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层面的扶持。2013年2月5日,《国务院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一下简称《指导意见》)正式出台,标志着政策层面已经框定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蓝图。《指导意见》指出,抓住机遇推进物联网的应用和发展,对促进生产生活和社会管理方式向智能化、精细化、网络化方向转变,提高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带动相关学科发展和技术创新能力增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指导意见》实施之日,就是打响我国物联网产业驶入快车道起跑枪之时,物联网产业有机会成为为数不多的几个规模超万亿的航母级产业。 来自赛迪顾问的数据显示,20 10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为1933亿元,预计到2013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4896亿元。而国联证券的研究数据也显示,2012年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达到3650亿元,预计2015年将超过5000亿元,并且会在随后较短时间内达到万亿元规模。 以2011年数据为例,中国物联网产业总产值接近2600亿人民币,主要分布在感知层、传输层和平台层。物联网的主要应用领域是智能工业、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医疗、智能农业和智能环保。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28个省市将物联网作为新兴产业发展重点之一,不少一二线城市在建设或筹建物联网产业园。 有利有弊,物联网产业环境复杂 物联网市场规模的快速发展壮大跟物联网产业环境复杂密切相关。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从政策环境来看,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政府部门关于物联网相关政策的发布,让物联网成为了国家级的发展战略,初步明确了物联网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相关财政、金融政策和法规的制定也确保了物联网健康持续发展,但是这些扶持政策的可操作性还有待加强,一些地方贪大求全的做法可能导致拔苗助长,同时,地方产业各自为政,也不利于物联网产业的规模发展。 从技术环境来看,我国每年对物联网产业的研发投入持续增长,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物联网专利申请也逐年递增,企业综合集成能力较强。但实际上,对物联网核心技术如传感器、核心芯片等还有待突破,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隐患也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此外,缺乏统一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指引,以及标准发展滞后于应用发展的困境,产业链薄弱等问题也严重阻碍了物联网的产业化与工程化发展。 从社会环境来看,我国社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公共服务能力的增强,

车联网的四大运营模式

车联网行业的市场价值和运营模式分析 现代大都市,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各种城市病中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人们在出行时最关心的就是如何在城市密集的交通网络中高效快速地抵达目的地。限行、限号,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如何以智能方式实现城市交通零事故、无拥堵、汽车自动驾驶等,是人们追求的理想生活。 作为物联网与智能化汽车两大领域的重要交集,车联网通过汽车收集、处理、共享道路与车辆信息,通过人与车、车与车、车与控制中心的多重互动,实现轮子上的智能生活。 一、车联网的市场价值 车联网行业的诞生并非炒作,其本身有实实在在的市场价值存在: 1、减少售后纠纷,一切用数据说话 车联网系统可以监控并保存车辆的运行数据,当车辆发生故障,并因此引起客户损失,可以用数据平息双方的争端,帮助客户避免重复不规范操作的错误,这点尤其是在客运行业非常有效。 2、在线跟踪,避免配件耗材销售机会的流失 通过对车辆运行数据的采集,同时也形成配件、耗材的使用情况报告,在需要更换以前,及时锁定配件、耗材及维修的销售机会。 3、故障预警,避免重大事故 一般车联网系统,都有一套管理平台,平台可以生成各种主题的历史数据分析报表,趋势报告,并通过页面、邮件、短信等方式报告异常情况,避免小故障带来大事故。 4、降低售后维护成本 掌握车辆运行数据,意味着可以分析判断故障原因。对于可以远程排除的故障,就降低人员出差成本。 5、形成制造+服务的商业模式,从单一的车辆生产商转变为服务提供商,形成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避免直接价格竞争 车辆生产商可以向客户附加销售远程管理系统,也可以通过提供可视化的管理服务,一方面可以自行或委托第三方收取服务费用,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多元化服务增加车辆卖点,来更好的“卖车”,避免残酷的直接价格竞争。

@物联网发展分析及创新实践

物联网发展分析及创新实践 作者:常海峰胡昌伟 来源:《中国新通信》2015年第12期 【摘要】作为信息化发展和推进的新阶段,物联网和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带来的变革已初见端倪。当前,物联网发展在经历了关键技术研发和储备、验证系统搭建、测试和应用推广,逐步步入试商用的规模推进期。未来的一个阶段期将是我国物联网发展面临的一个转接点。在零散分割的行业应用发展和基础技术、设备研发准备期后,实现行业整合应用及规模化推广将是当前的重要诉求,即实现信息汇聚到协同感知的转变。本文基于国家物联网专项的研究和实践,分析了物联网产业结构的扁平化发展应用,总结了油田和电力专网实践中基于移动网络的物联网创新应用。 【关键字】物联网信息化发展分析移动网络 一、引言 从2009年以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对物联网行业在资金和政策上均给予了支持,深度推进了物联网与传统领域的融合。2011年《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已明确重点培养的物联网产业10个聚集区和100个骨干企业,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汇集和产业资源整合。在2013年2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更是进一步的规划了物联网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方式。当前,在物联网核心产业中,传感器、应用平台及应用服务成为物联网发展主要的推动力。各主要信息化发展国家中欧美以物联网为中心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和物联网行动计划,而日、韩以其发达的WSN(无线传感网)为其基础,提出和制定了泛在网国家发展计划。物联网在我国的发展在“感知中国”的带动下,不断借鉴和创新发展思路,变革传感器产业、RFID及信息处理、应用服务等,已成为带动经济产业和信息化跃升的主要供体。同时,在物联网核心产业高速增长和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核心技术、产业间协调整合、产业及商业模式、应用服务的市场化等发展困境已凸显,成为我国追逐第三次信息化变革制高点的关键,将较大程度上影响国家经济的增长。国家和行业在经历和助推此轮信息化变革的过程中,推动核心设备国有化等上实现飞跃[1]。 二、物联网发展阶段化 在物联网发展和推进过程中,到2014年止,国家规划和行业应用尚处于技术和产业的验证期,即信息和服务的聚合期,部分国家如美国、日本,在其发达的传感网技术支撑下较早的进入物联网发展的增值服务应用期。未来的3-5年将是实现将分散的行业内发展成果集聚整合的重要时期,在经历了前期的关键技术研发和信息系统集成,能够有效的通过整合行业内分散的研究成果和资源,实现行业内的上下服务集聚,在增值服务领域实现价值和投资的落地。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