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从家谱浅析南方宗族的祭祀特点

从家谱浅析南方宗族的祭祀特点

从家谱浅析南方宗族的祭祀特点
从家谱浅析南方宗族的祭祀特点

家谱\祭祀研究

从家谱管窥南方宗族的祭祀特点

摘要:祭祀是宗族生活的重要内容,每个宗族都有自己的

祭祀礼仪。本文通过对几部南方宗族家谱内容的解读,把祭

祀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祭祀阶段和祀后阶段,

并分析了每个阶段体现出来的祭祀特点,认为这些祭祀特点

一方面表达了族众对祖先的崇敬之情,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宗

族对族众强大的控制力。

关键词:家谱南方宗族祭祀特点

祭祀是中国历史上宗族生活的重要内容。通过祭祀对本族同一祖先的追思,以达到敬宗睦族的目的。南方宗族的祭祀程序和礼仪一般是按照朱子家礼所规定的进行。《湘潭黎氏续四修谱》说:“祭典礼节,悉尊家礼。”安徽的《馆田李氏族谱》上也说:“朱子谓之僭亦不敢行。”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祭礼也发生某些变化,不尽如朱子家礼,“岁祭诸礼,与先世之所传也与朱子家礼不无少异然,家礼与仪礼牺牲少牢诸篇已不无异。”但总的来说,到晚清乃至民国时,各个宗族的祭祀礼仪仍然以朱子家礼为规范。

祭祀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祭祀阶段和祀后阶段。三个阶段各有程序和礼仪,繁琐却有条不紊。下面将通过几部族谱来具体窥探这三个阶段所体现出来的南方宗族的祭祀特点。

一、准备阶段:“必诚、必洁、必丰”

因祭祀在宗族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所以其准备阶段也显得非常重要。拿湘潭黎氏来说,“每年祭祀轮举办值年”要在祭祀前五日到宗祠筹办祭祀事宜,前二日则把一切事务准备妥当。一般而言,在祭祀的准备阶段,均体现出“必诚、必洁、必丰”的原则。

“诚”是指诚心。湘潭黎氏族谱规定“祭前三日斋戒”,《湘乡九溪彭氏族谱》也规定:“祠祭前三日斋戒。”“洁”指洁净,宗族在祭祀前必须打扫祠堂,清洗祭器。安徽馆田李氏在祭祀之前会“命子弟洒扫空堂,铺几筵,涤祭器”,湘潭黎氏规定得更为详细:“每祭前一日派诚瑾子孙拂拭各神座,安设神帐、香食案。前三日,值年派人夫扫拭寝堂,剪除庭草……”,“前祭二日,承办值年赴经理处领出铏爵、簠簋、笾豆、尊、炉、灯之属……分派洁洗拭净。”“丰”即丰盛,指祭品应当丰富。湖南《李报本堂族谱》规定冬至祭祀始祖需要的祭品有:猪羊整只各一,猪羊头各一,猪羊肩髀各一,鸡鱼各六,及各类瓜果、酒、香烛等不一而足,这些祭品要先三日致齐等等。这些准备工作体现出宗族祭祀的庄重性,也表达了子孙们对祖先的崇敬之意。

二、祭祀阶段:“有序、有纪、有别”

对宗族来说,祭祀时必须庄严而隆重,容不得半点差错,所以各个宗族一般都会在族谱里详细规定祭祀时的礼仪。而在祭祀时,族谱里规定的礼仪会一一体现出来。首先,祭祀中需要遵守的礼仪是昭穆有序。湘潭黎氏的族规就规定:“(祭祀时)一堂各安昭穆之分,不至乱伦失序。”祭祀开始,“族姓竢庭,东西以昭穆次序为序”。馆田李氏宗族元旦祭祀时,长者二人要升阶而呼:“尊卑有别,长幼有序,东西有序……”,也是要强调这一原则。其次,

祭祀中要保持祠堂的肃静。祭祀作为非常庄重的场合,几乎所有宗族都有明文规定不许嬉笑喧哗,有些宗族甚至规定不许咳嗽等一些难以控制的声响,否则会受到惩罚。湘潭黎氏祭祀值年者的一项任务就是在“将届行礼,将闲人等引出”,使祠堂内没有喧哗的声音。祭祀时,“族人务严肃整齐,如有失仪,纠仪者无论何人即严行斥责。”这里的“无论何人”当包括尊长,因此,这条礼仪很能体现宗族的纪律性。再次,祭祀中也体现出中国宗族社会里的男尊女卑现象。几乎所有宗族都规定不准女性参加祭祀,正如安徽《馆田李氏族谱》所言,祭祀中“言宗子而不及宗妇”,是因为“礼,男女有别,今聚族千百骏奔家庙而杂妇其中……是亵也。”

三、祀后阶段:“尊老、尊显、尊学”

祭礼完毕后,整个祭祀过程还不能算完成,还要分胙肉(即祭祀中供神所用的肉)。分胙肉体现了宗族尊重老者、重学、崇尚显贵的特点,比如《西湖李氏宗谱》规定“七十寿翁,给胙一斤,八十寿翁,给胙二斤,生员,给胙

一斤八两,童生,给胙八两”;分胙还依照族人官职的大小,有所区别,绩溪方氏宗族就规定:“一品给猪羊胙各二十斤,二品给猪羊胙各十八斤,三品给猪羊胙各十六斤,四品给猪胙十六斤,五品给猪胙十四斤”;《馆田李氏族谱》也规定:“六十者胙一觔,七十者二觔,八十者三觔”,以此类推,另外,绅衿也能分到一觔胙,体现了宗族中绅士的特殊地位。

从以上祭祀的三个阶段可以看出,南方宗族在对祭祀礼仪的规定非常全面,一方面体现了族众对祖先的崇敬;另一方面,祭祀中各种繁琐的规矩把族众限定于各自的位置或角色(比如长幼、尊卑、男女之别)不得僭越,体现出南方宗族对族众强大的控制力。

参考文献:

[1] 李嘉宾、李志洙等修:《馆田李氏族谱》(安徽太平)光绪三十三年刻本。

[2] 黎锦命等修:《湘潭黎氏续四修谱》(湖南湘潭)一九三二年敦本堂石刻本。

[3] 《湘乡九溪彭氏族谱》(湖南湘乡)一九二二年和宗堂木活字本。

[4] 李前晋撰:《李报本堂族谱》(湖南湘乡)民国五年木活字本。

吴姓家谱

吴姓家谱 起源吴姓人物早在炎帝、黄帝时就已存在。炎帝之臣有一叫吴权的,他的后代是中国乐曲的发明者。那个因为勇敢剽悍,善于狩猎而以'吴'为称号的原始氏族,在尧舜以前的活动,《尚书》、《春秋》、《国语》、《史记》等经典史书都记载阙如,只有以广博、繁杂著称的宋人罗泌《路史·国名纪》中,才以吴权的氏族为第一个吴氏族。《路史》说,吴权是炎帝之臣。可见吴人最初是从属于炎帝、黄帝部族集团的。《山海经·海内经》记载了一个有趣、奇异的故事:吴权的妻子叫阿女缘妇,她与炎帝的孙子当时为黄帝之臣的逢伯陵通奸怀孕,三年后一胎生3子,分别叫鼓、延、殳。鼓和延传说是钟的发明者,也是乐曲的最早发明创制人。逢伯陵是姜姓和齐姓等族的始祖。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也是吴姓历史上记述的远古初祖,他居住在姬水流域(约在今陕西北部),以姬为姓。公刘下传数代到古公疍父时,中原已进入殷商时期,这时周人又受到戎、狄的侵扰,在古公(颤-页)后稷父率领下被迫离开豳地继续迁徙。周人一路南迁,他们爬过梁山,渡过漆水、沮水,到达岐山下的周原(今陕西岐山县一带)。 三千多年前,陕西岐山一带,有一周族部落,首领被称为周太王(古公亶父),《诗经·宓宫》中有歌颂他的诗句:'后稷之

孙,实维太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周太王生有长子泰伯,次子仲雍和小儿子季历。全都非常贤能。其三子季历娶殷商挚。仲氏之女太任为妻,太任和文王之妻太姒在中国古代被公认为贤妇人,为周族的兴盛起过重大作用。太任为周族生下昌,昌即是为周灭商打下雄厚基础的周文王。昌品德高尚,聪明早慧,深受太王宠爱,古公亶父甚至把振兴周族的理想寄托在孙子昌身上,有时当着众人的面情不自禁地说:'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但根据当时传统应传位于长子,太王因此郁郁寡欢。泰伯明白父亲的意思后,就和二弟仲雍一起逃到荒凉的江南,自创基业,建立了勾吴古国。商朝灭亡后,周朝建立,周武王封泰伯第三世孙周章为侯,遂改国号为吴。春秋时期,吴国(今江苏无锡一带)被越国所灭,其王族支庶子孙不忘亡国之恨,便以国名'吴'为姓,泰伯也就成为了吴姓的得姓始祖。 秦汉时期是吴氏得姓后第一个发展时期。吴亡国后,吴姓后人流亡到江西婺源、安徽歙县一带,并有北迁至山东、山西等地者。在秦末汉初,吴姓族人参加起义,因功,多被封王,出现多个名门望族,如南阳吴氏、陈留吴氏、河南吴氏等,荣极一时,为吴姓发展史上一个重要时期。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吴姓族人得以进一步发展,由于吴姓有女在汉末嫁于吴国君主,成为皇族,生孙权、孙策等人,并在吴亡后,入仕于两晋,屡出名人,知名于世。南朝时,'延陵季子'之后的吴

[精文优选]李氏家谱字辈1888例.doc

李氏家谱字辈1888例(第801-1200例) 20RR年04月10日星期四下午05:21 1201?¢四川仁寿:天潢蕃派衍,水本溯源渊。慈利李氏:天简孟达新,蓝勋仲纪道,万载永长春,祖绪名经锡,景思先则后,运祚宏启昌,元善吉祯祥。 1202?¢慈利李氏:天简孟大心,蓝勋仲纪道,文添兴守之,万载永长春,祖绪名经锡,景思先则厚,运祚宏启昌,咸亨有喜庆,元善吉祯祥,崇昭家学业,炳焕邦国光,宗人嗣士续,尚佩前成章。 1203?¢慈利李氏:天简孟大心,友良显会伯,泰荣朝堂臣,世代兆文明,少庭开盛德,景思先则厚,运祚宏启昌,咸亨有喜庆,元善吉祯祥,崇昭家学业,炳焕邦国光,宗人嗣士续,尚佩前成章。 1204?¢江西临川:天将下月色,清?照柔心。 1205?¢赢鳞李氏:天开才学长,克建必为良;永作知闻广,化成万国光。 1206?¢四川开江:天开沛春明,志能上朝廷;三元光先代,德泽显宗荣。 1207?¢四川成都:天开守奉文,思余支有成;时恒先本现,万子永长春;重振家之光,龙荣国际昌。 1208?¢某地李氏:天、开、文、运、春、月。 1209?¢某地李氏:天开文运昌,亿年遵主训,世代得安康。 1210?¢湖北武昌:天开作则,定国安邦。 1211?¢开封杞县:天开志文明,洪(宏)德传万世。 1212?¢河南通许:天、培、玉、树(素)、传。 1213?¢攀枝花李:天、启、登、安、国、永。 1214?¢河南焦作:天清振中国,永生兆庆祥;三春长发茂,荣光万世昌。 1215?¢四川李氏:天、如、崇、廷、荣、万、光、文、朝、忠、开。 1216?¢四川资阳:天生一上果,春前玉质杨;良材成利用,永世有奇观。 1217?¢湖北黄梅:天时开泰运,成象景自新。 1218?¢重庆铜梁:天顺成宗寿,荣华百世有;万盛年兴朝,永代得昌佑。 1219?¢贵州遵义:天文智彭先,玉开春庭明。 1220?¢香港李氏:天文維木國,草龍九?守。 1221?¢河南南阳:天、祥、万、世、用、兴。 1222?¢某地李氏:天、星、培、克、顺。 1223?¢望丰李氏:天秀光明碧再启,方元定跃显世通;先之长发国家建,祖德永茂朝廷封。 1224?¢安徽李氏:天先尚家廷,道德扬华贵。 1225?¢山西介休:天应芳敷殿,国元如春(树)生;正显奇明贵,玉宝廷承登。 1226?¢重庆李氏:天应通文永,促仁显大明;有富贵在兴,尧舜享太平。 1227?¢重庆李氏:天应生文运,众仁聚大明;有富贵在兴,尧舜国太平。 1228?¢益阳李氏:天应志绍万,时亶贤先枝;山镇资湘大,宗嗣显孝思。 1229?¢南安九都:天允弘国,学毓正光;渊才亮茂,雅庆宏毅;仁礼敦庸,文敏诚笃。 1230?¢安徽芜湖:天原成启世长有,大时政忠良克兴;家道学志贤圣文,富经书绍先继后,治国之儒。。。。。 1231?¢木兰山李:天元载之本,坤玉映霞光,文能唯世道,祥兆继年长。 1232?¢万叶堂李:天正啟贤,远傅宗系,大显家声,孝思维德。 1233?¢湖北钟祥:天真方来兆,文章启大中;贤生达金国,乘胜事有功。 1234?¢某地李氏:天子仕昌仁,世赠你朝廷,寿得光宗应,家和万代兴。 1235?¢湖北来凤:天子师梦太正云,道德成家学,鸿开世泽长,秀发大庭光。 1236?¢某地李氏:天字华荣开,文明生父子,万走丝纵来。

南北方园林特点

在北方园林中,建筑的形象稳重、敦实,再加之冬季寒冷和夏季多风沙而形成的封闭感,别具一种不同于江南的刚健之美。北方相对于南方而言,水资源匮乏,园林供水困难较多。以北京为例,除西北之外,几乎都缺少充足的水源。城内的王府花园可以奉旨引用御河之水,一般的私家园林只能凿井取水或者由他处运水补给,因而水池的面积都比较小,甚至采用“旱园”的做法。这不仅使得水景的建置受到限制,也由于缺少挖池的土方致使筑土为山不能太多,太高。北方不像江南那样盛产叠山的石材,叠石为假山的规模就比较小一些。北京园林叠山多为就地取材,运用当地出产的北太湖石和青石,青石纹理挺直,类似江南的黄石,北太湖石的洞孔小而密,不如太湖石之玲珑剔透。这两种石材的形象均偏于浑厚凝重,与北方建筑的风格十分谐调。北方叠山技法深受江南的影响,既有完整大自然山形的模拟,也有截取大山一角的平岗小坂,或者作为屏障、驳岩、石矶,或作为峰石的特置处理。但总的看来,其风格却又迥异于江南,颇能表现幽燕沉雄气度。植物配植方面,观赏树种比江南少,尤缺阔叶常绿树和冬季花木,但松、柏、杨、柳、榆、槐和春夏秋三季更迭不断的花灌木如丁香、海棠、牡丹、芍药、荷花等,却也构成北方私园植物造景的主题。每届隆冬,树叶零落,水面结冰,又颇有萧索寒林的画意。园林的规划布局,中轴线、对景线的运用较多,更赋予园林以凝重、严谨的格调,王府花园尤其如此。园内的空间划分比较少,因而整体性较强,当然也就不如江南私园之曲折多变了。 江南园林有三个显著特点: 第一,叠石理水。江南水乡,以水景擅长,水石相映,构成园林主景。太湖产奇石,玲珑多姿,植立庭中,可供赏玩。宋徽宗营艮岳,设花石纲专供搬运太湖石峰,散落遗物尚有存者,如上海豫园玉玲珑,杭州植物园绉云峰,苏州瑞云峰。又发展叠石为山,除太湖石外,并用黄石、宣石等。明清两代,叠石名家辈出,如周秉忠、计成、张南垣、石涛、戈裕良等,活动于江南地区,对园林艺术贡献甚大。今存者,扬州片石山房假山,传出石涛手。戈裕良所叠山,以苏州环秀山庄假山为代表,今尚完好。常熟燕园黄石湖石假山经修理已失旧观。 第二,花木种类众多,布局有法。江南气候土壤适合花木生长。苏州园林堪称集植物之大成,且多奇花珍木,如拙政园中的山茶和明画家文徵明手植藤。扬州历来以莳花而闻名。清初扬州芍药甲天下,新种奇品迭出,号称花瑞。江南园林得天独厚和园艺匠师精心培育,因此四季有花不断。 江南园林按中国园林的传统,虽以自然为宗,绝非丛莽一片,漫无章法。其安排原则大体如下:树高大乔木以荫蔽烈日,植古朴或秀丽树形树姿(如虬松,柔柳)以供欣赏,再辅以花、果、叶的颜色和香味(如丹桂、红枫、金橘、蜡梅、秋菊等)。江南多竹,品类亦繁,终年翠绿以为园林衬色,或多植蔓草、藤萝,以增加山林野趣。也有赏其声音的,如雨中荷叶、芭蕉,枝头鸟啭、蝉鸣等。 第三,建筑风格淡雅、朴素。江南园林沿文人园轨辙,以淡雅相尚。布局自由,建筑朴素,厅堂随宜安排,结构不拘定式,亭榭廊槛,宛转其间,一反宫殿、庙堂、住宅之拘泥对称,而以清新洒脱见称。这种文人园风格,后来为衙署、寺庙、会馆、书院所附庭园,乃至皇家苑囿所取法。宋徽宗的艮岳、苑囿中建筑皆仿江

李氏族谱世系表新编—如璨公支系

湖北省阳新县李氏宗谱——如璨公支系解说前言:由于过去陈旧的观念,古人即使自己没有后代,也要找后人沿续香火,这样在家谱编纂过程中,原有的编写体例,谱系仅仅只载明世系的沿续,无法知晓自己是否是嫡传的后代,随着时间的推移,后人就很难知道自己的真正祖先是谁,有鉴于此,本人创新了编写体例,使后人对自己的祖先真实来源,一目了然。 说明:①本文的宋体字是嫡传后代,用蓝色涂色楷体字的表示是非妔传的后代,是祧子。 ②我们的一世祖是唐高祖李渊,三世祖是唐太宗与隋炀帝之女所生的郁林王李恪。唐朝末年十三世祖道公迁移到江西永修县磨刀山,宋朝时二十一世祖汴公迁移到阳新县龙港镇大桥村李家湾,明朝时三十八世祖如璨公迁移到阳新县浮屠镇下李村。 始祖道公,唐昭宗时太子太傅,避梁王乱逃到江西建昌之磨刀而居焉。生轩、辕、并、辂四公,辕公即吾支之祖也,越八世,汴祖由建昌桂唐磨刀里迁居兴国龙港朝阳里历十三传到仕恭公。生四子曰璘、璞(远迁无从考稽)、圭、璋。圭公字广卿,其三子为伯佑公,伯佑公之子景回公,吾支之嫡祖也。景回公分居马湖,生玥(分居连港罗桥下李港湖张冲)、琪(分居大王店李风岐、英山长冲金家桥)、琳(分居浮屠毛家山担丘角)、瑯(分居安徽霍山上七市李家河)、珮(入贡太学,授江西袁州府训导)、璨、充(分居李密垅)七公。璨公由马湖迁居长庆里西仓畈。生六子,曰斗、申、华、千、准、阜。斗公支外迁,族大齿繁,另立宗祠;申公分居安乐里南山下李家垅,后又分居湖北汉阳城;准公居西仓畈;千公居下李,其五子承任公又分居中李;华公和阜公合居上李。 申公(居安乐里南山下李家垅,后又分居湖北汉阳,1529-1595年葬鸭

璨公派下千公—下李世系详表

邹姓源于孔

邹姓源于孔,孔子乃本家 《邹氏族谱》阅后感(3首) 作于1991年3月 在《百家姓》一书史料中,“邹”姓排序列为第67位,虽非大姓氏家,但源远流长,人才辈出。余刚收到一位堂叔从台湾新竹寄来刚出版的《邹氏族谱》。拜读本家族谱,感慨犹多。饮水思源,情思缕缕;寻根问祖,实证篇篇。余按邹氏世系源流脉络以及后裔分布统绪,整编出图文系列专集《承家之履》(共四大册),并诌得拙诗若干。兹择其感赋三首如下: 一 读罢我家族谱文,几多世系几多分。 应知曼父方为祖,食邑邹城播子孙。(注) 二 文明始祖开华夏,姓氏千家万代公。 族谱今朝方识认,原来邹孔脉相同。 三 先灵已去后生来,又踏江山放眼开。 莫道邹家我姓少,相传代代出人才。 【注】东周周定王时(公元前606-585年),鲁国昌平大夫孔叔梁纥受封于邹城(今山东泗水县南60里,但非原有邹国所在地),配施氏生九女而无一男,妾生一男,取名孟皮,自幼足疾。纥忧心后嗣难盛,遂另立同宗孔正樨次子孔曼父为嫡嗣(纥的唯一嗣子),要其到邹城官宅与孟皮同居,并命他们用食邑“邹”为姓,改孔为邹。由此邹曼父成为华夏邹姓始祖。后纥告老还乡,续娶颜氏,生子仲尼(即孔子),仍袭姓孔。 由是可见,邹曼父乃邹姓始祖,实与孔子谊属同父异母之兄弟也。 据《礼记》记载:孔子少孤(生母颜氏早卒),不知父墓所在,乃问于仲氏(即邹曼父的生母,纥安葬时,仲氏曾送殡登垅)。后孔子将生母颜氏迁葬于曲阜之东防山(即位于今山东泰安市区27公里),与生父纥合葬一起。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记载:“邹曼父之母,诲孔子父墓。盖实录也。” 上述来源之说,绝非冒认,妄自附入,故乱统绪,实有参证,不可旁移。对照我国历代纪元,自华夏五帝始代黄帝起(公元前2550--前2140),邹氏开姓始祖邹曼父为纪元第48代;孔氏开姓始祖孔父嘉为纪元第42代(即孔姓早于邹姓六代)。邹氏开姓后,源远流长,绵绵瓜瓞,初期繁衍于原居住地鲁国,后北迁齐国(均属山东)。战国及汉代初期,邹姓枝荣叶茂。至晋代,邹姓宗枝衍派,绵延不已,从山东至河北、河南等地,尤以河南邹坊为一大聚落。后因戎胡异族扰乱,土族世家南迁大江南北,多聚居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开疆辟土,安土乐居。其中后裔河南范阳支系辗转入闽(入闽邹姓始祖邹勇夫定居福建邵武府泰宁县)。南宋25岁状元邹应龙(纪元第108代、邹姓60世)之后裔支系,从福建泰宁县迁至广东大埔邹坑;后裔邹文所(纪元第113代、邹姓66世)从邹坑迁至梅县程乡白沙坪龙文堡(即记为梅县邹姓一世),十世邹奇辉(纪元第122代)由梅县龙跃塘迁往南口赤水村,成为赤水邹姓开基祖。当今赤水邹姓辈份“邹延X”为纪元第132代、邹姓第85世;目前最幼辈份子孙起名“邹X寿”为纪元第135代、邹姓第88世。 综上所述,我的故乡广东省梅县南口镇赤水村之邹姓,其迁徙先后,龙脉由来,概而括之,结论即为: 山东(泗水)—---河南(荥阳)—---江西(乐安)—---福建(泰宁)—---广东(大埔—梅县)。

家族族谱调查表

OEC家族族谱调查 1、OEC给您带来了些什么?(可举例) 加入OEC可以说是我研究生期间做得最对的事之一。OEC不仅仅提供了一个平台,让我去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而且从中结交了很多big fish,为我如何规划自己的研究生生涯甚至将来的人生道路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人都生活在圈子里,OEC这个圈子聚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大家分享交流,将心比心,注定会成为每个人研究生期间美好的回忆。 在OEC期间,我变得成熟了,从普普通通的一名member逐渐成长为organizer。角色的转变同样意味着责任的增大,不过也提升了我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 2 对于OEC,我个人认为自己最成功的事是搭建了OEC的一个运行框架,使每次OEC活动都很顺利的运行。尤其是宣传部门,是我一手创建起来的,在每次活动前和活动后都能积极的宣传OEC,使其目前成为华理徐汇校区最大的英语学习社团。 3 在我的任上,OEC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各项活动有条不紊的展开。不过由于时间、人手各方面原因,最后没能组织起一场全校范围内的活动,挺遗憾的。 4 There is nothing to fear but fear itself. 5、请附加您的照片,作为OEC展示用(*我们对全部信息完全保密,只作为社团内部资料)

料精选,适合职场人士使用借鉴参考。资料精选,适合职场人士使用借鉴参考。料精选,适合职场人士使用借鉴参考。 料精选,适合职场人士使用借鉴参考。 料精选,适合职场人士使用借鉴参考。 料精选,适合职场人士使用借鉴参考。 料精选,适合职场人士使用借鉴参考。 料精选,适合职场人士使用借鉴参考。 料精选,适合职场人士使用借鉴参考。 料精选,适合职场人士使用借鉴参考。

实用家族族谱模板

XXX家谱 祖屋地址 公元XXX年岁次XXX年 春

序言(范文) 时代轮转,人口日多,社会变革,事物日繁,兼新陈代谢定律,人欲知以往事,无不赖文字记载,传绵稽查,故国家有国史,籍改历史盛衰与人文概况。 编辑人:XXX 审查人:XXX 公元XXX年岁次XXX年春

X氏族谱章程草案(范文) 一、宗旨:坚决遵守党纪国法,加强团结、创新、和谐、发展,弘扬中国文化传统(清明) 节。 二、族训: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严谨文明、勤奋朴实、尊老爱幼、共同发展。 三、制度: (1)各支族选举成立代表会,代表3-5人,并由支族代表选举成立龙氏联族代表会,设常务理事组13-15人,分工为名誉理事1人,副理事3-5人,顾问、文书、 财会、组织、宣传、监查、青年、妇女等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各支族代表、联 族理事,均实行2-3年改选和义务职责,廉洁奉公,为民服务。 (2)开会学习,每年2-3次,年终总结,表彰先进。 (3)每年逢清明节,祭祖扫墓,费用自筹,帐目公布。 四、族规: (1)坚决遵守党和政府方针、政策、法令,加强政治、经济、文化学习交流与合作,创建平安和谐社会。 (2)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搞阴谋诡计。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走社会主义道路。 (3)要创新、和谐、发展,方能兴家、富民、强国。以人为本,以和为贵,和气能生财,人和万事兴,互相尊重,不侵犯、不干涉、不斗殴,公平公正,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共同发展。 (4)要五讲四美、讲法纪、讲道德、讲文明、讲伦理,按辈伦起名字、称呼人,坐席分上下,赶船、乘车让位,不能混乱。 (5)要尊老爱幼,孝顺老人,把衣食住行切实做好,供养好老人,不能断食、绝医、

科技部批准的100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主要依托于行业、领域科技实力雄厚的重点科研机构、科技型企业或高等院校,拥有国内一流的工程技术研究开发、设计和试验的专业人才队伍,具有较完备的工程技术综合配套试验条件,能够提供多种综合性服务,与相关企业紧密联系,同时具有自我良性循环发展机制的科研开发实体。 组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旨在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探索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新途径,加强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中心环节,缩短成果转化的周期。同时,面向企业规模生产的实际需要,提高现有科技成果的成熟性、配套性和工程化水平,加速企业生产技术改造,促进产品更新换代,为企业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提供基本技术支撑。 工程中心的组建工作,由科技部根据国情需要,统筹规划,统一安排。 目前,经批准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如下: 农业 1、国家半干旱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石家庄) 依托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主任:翟学军 2、国家昌平综合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依托单位:中国农科院主任:信乃诠 3、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哈尔滨) 依托单位:黑龙江省大豆技术开发研究中心、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研究所、东北农业大学、三江食品公司 联系人:江连洲、贾德华、金涛、王喜 4、国家淡水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5、国家家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 依托单位:华中农业大学等 国家家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 依托单位:上海市新杨种畜禽场主任:谢承先 6、国家棉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乌鲁木齐) 依托单位:新疆农科院、新疆农垦科学院主任:于明 7、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依托单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主任:陈殿奎 8、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郑州) 依托单位:河南农业大学主任:胡廷积 9、国家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依托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灌排技术开发公司 主任:匡尚富

仲氏家族族谱

仲氏家族族谱 仲低的始祖仲子,根基较深。仲氏族风之好,名扬千古!民众感恩,帝王赞誉。历代皇帝祭孔也同时祭仲。仲子后裔一直享受加封进级,免除赋役等国恩。一、族源族根仲氏家族是怎么来的,它的根在哪里?简单地说,就是寻根。据《通志氏族略回》上记载,高辛氏才子八人,仲堪、仲熊是其中的二子;仲虺为汤左相,其后并为仲氏;又鲁公子庆父曰其中,亦为仲氏、仲孙氏。卫人仲由是孔子大弟子。经查,仲姓源出多支:①出自黄帝曾孙高辛氏(帝喾)之后。高辛氏有才子八人,号“八元”,其中仲堪、仲熊兄弟二人的后代有的就以仲为姓了(见《姓篆》通志略等)。②出自商朝开国君王汤的左相仲虺的后代,周朝樊侯仲山甫是其后人。后世子孙就以仲为姓了(见《名贤氏族言行类稿》)。③出自春秋时鲁国公子庆父,字共仲,乱鲁遭责,其子孙因避仇就以他的字为姓了(见《史记·鲁国世家第三》)。④出自春秋时宋庄公子名之城,字仲子,其孙名江,为宋司马,他便以祖的字“仲”为姓了,他的儿子仲几,孙名仲佗(《姓氏考略》)。本支始祖,仲由,字子路,鲁国卞邑(今山东平邑村)人,生于周朝景王三年(公元前542 年),九岁崇孔学孔。《论语》中有40 多处提及到子路,但多处注释有误。他为人耿直,文武双全,一生忠孔,德高望重。孔子对其评价极高:“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可备大臣之数,并道:“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见《史记》)。子路仕鲁期间,是孔子堕三都之举的最主要的合作者。他曾做过鲁国的季氏宰,又做过卫国大夫孔悝的邑宰,以政事著称。他跟随孔子40 余年,其中周游列国14 年,诚笃忠信,办事认真,是孔子的一名得意门生。63 岁时,卫国发生宫廷政变,他仍然忠于孔悝,在和敌人搏斗中英勇献身。从古到今,人们对仲由都非常敬仰。卫人为他建墓三处:濮阳墓葬遗骸,长恒墓葬衣冠,清丰墓葬魂魄。汉唐期间,官方也为其修建了两处词字。明清两代都对仲庙进行了整修。据了解,泗水的一座仲庙已废,地产被地方政府安排他用。济宁仲庙(在山东微山县鲁桥镇仲浅村)由唐朝任城贺之章拨款所建。历经1000 多年,几经兴发,1983 年国家拨款360 万元重建,气势壮观雄伟。现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们的始祖仲由,集忠、孝、仁、勇、礼、义、信、刚于一身,民众拥戴,帝王祭祀追封。汉明帝永平十五年(公元72 年),东巡祭孔,同时祭仲。此后,历代皇帝效法,并对其加封。唐高宗亲临祭祀,并留下四言诗纪念。唐宗开元廿一年(公元739 年)追封仲子为卫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 年)加封河内公。度宗咸淳二年(公元1266 年)追封卫公。明世宗嘉靖九年(公元1530 年)追称先贤仲子。清康熙二十八年至五十三年(公元1689 年至1714年),康熙先后四次拜谒仲庙,钦赐《勇行贻范》和《圣门之哲》匾额。雍正三年(公元1725 年)钦赐《圣道千城》匾额。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 年)祭祀时,除赐“贤诣升堂”匾额,还书赠了对联:“三德达身修,勇故不怠;四科从政事,果则无难。” 据史料记载,我们的始祖仲由,一直为后人所尊重,被称为“圣门十二哲” 之一。在曲阜孔庙大成殿有其塑像。南京夫子庙也有其汉白玉塑像。当今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历史优秀文化。江泽民同志在职时了曾到仲浅村拜渴仲庙。上述可见,仲氏家庭乃圣门之后、贤人之后,根基之深,其他姓氏少有。二、后裔族人仲氏始祖的大宗后裔,人才荟萃。23 代臬,任东晋尚书。 25 代庆,任北魏中尉。28 代晋昭,任南朝齐太守。29 代浩,任梁刺史。45 代简,任北宋官刑部郎。60 代九卿,从明万历廿四年到清朝顺治三年一直任翰林院、翰国史院五经博士,官加二级。仲氏家族把他称为中兴祖。以后数代直到71 代宗子肇香止均袭任翰博。其后任“征北郎”、“高林郎”等职衔。仲氏家族地位、待遇,都与孟柯、颜回、鲁参后裔同。自唐朝起,他们都享有朝廷赐予的祭田,并享受免除一切差役的照顾。小宗后裔,人才蔚起。65 代孙永檀(耀),字乐园,乾隆三年(公元1736 年)考取进士,后因编修有功,升为晋察御史、签都史,事迹载入清史名臣传。71 代孙肇如,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 年)翰林院五经博士,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 年)任北洋政府内务部奉祀官世,后在南京政府继任。新中国成立后,被山东省凫山县政府定为开明士绅。74 代后裔曦东,原名崇兴,中学

家族家谱会议上的讲话稿

家谱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炎黄同心,华夏一脉;血浓于水,叶落归根。 家谱,亿万炎黄子孙的根系所在;家谱,所有华夏儿女的精神故乡。没有了家谱,寻根问祖,无非是缘木求鱼;没有了家谱,追根溯源,简直是无本之木。 我们的根在哪里?万里江水,源起何处?一个人连自己的根源都不了解,岂不负先人养你?我们的根,纪录在家谱中,我们的根,凝聚在中华文化里。寻根问祖,是人类的天然意识;追根溯源,是人类的自愿索求。 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发展史。一个家族要发展壮大,除需要雄厚的物质条件外,还需要足以“强宗固族”的精神条件,而良好家风的形成,正是这种精神条件的基础和内容之一。 家谱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家谱是以记载一个血缘家族的世系与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史类文献。据有关专家论证,家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周代已有史官修谱制度并撰有《世本?帝系篇》。 家谱编修体例以欧阳修、苏洵所创欧苏体例最为著名。元代著名学者柳贯曾说过:“大抵家之有乘,犹国之有史,郡邑之有志也。史不修,则国之治乱兴亡,不可得而见,志不纂,则郡、邑之政治得失,人才出处不可得而见,然郡、邑之与国、家一理也。”(《柳贯诗文集》)清代著名史学家章学诚说过“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把家谱与国史、方志相提并论。 家谱所保存的家规、家训以及治家格言等,对于规范人生和教育子弟很有意义,从一开始就以积极、进取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态度来讨论家庭环境和家庭氛围的建设。在家规、家训中,伦理纲常礼教作为其理论基础占有中心地位,三纲五常、孝悌忠信的内容占全部内容的大半。对家族成员的行为、举止作出规范,这也是我们今天借鉴的有益的成分。古代颜氏家训、柳氏家训、朱伯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训等都是德育很好的教材。 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几十年来由于对自己子女缺乏家族观念的教育,导致现在有很多人没有家庭观念和人伦的教导,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上下不分,孝义全无,有老不养,有子不教,嫖娼有余,赌不竭力,吃喝玩乐无度,为官不体恤黎民,馋奢无底,为民不尊师长,横蛮逆行,用什么教育他们,家谱就是很好的教材,家训族规中规范了后人的言行。历代经典家谱中都收录了,例如,如何立志?如何敬业?如何治学?如何治家?如何做人等等。它能很好的陶冶我们的情操鼓舞我们热爱生活,奋发向上,为国贡献,为家族争光。 古代司马迁、班固、陈寿等史学家在其史学著作《史记》、《汉书》、《三国志》中分别使用谱牒内容,使史书更正确与完备。 可惜,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破四旧”: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成千上万的家谱毁于文革,不计其数的文物毁于一旦。中华民族遭遇了一场人为的“大出血”,文化遭受重创。中华民族文化在五千多年中,历经磨难,内战、外侮,改朝换代,仍然没有被摧毁。而在“文革”中,中华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特别是中国家谱文化,更是经受了一场“红色革命”,“传家宝”当成“下脚料”,许多家谱、祖宗画像、祠堂等文物被红卫兵烧的烧,砸的砸,不少地方荡然无存,不少百姓已经寻根无门。

李氏族谱 辈分表

李姓辈分表 石首华容“百官堂”五世祖李永思首撰族谱时编了二十派:金水木火土,谦良本性同,中和 承祖德,豫顺必兴隆。在一九四八年,第八届续谱时又增编了二十派:有美循先绪,绍闻广 太昌,贻谋裕久远,兰桂定腾芳。 湖北宜昌夷陵区李氏字辈:士大三单光,宗国传发祥,华堂开泰运,世代启远昌。 四川三台李氏字辈:明永李朝天,文中绍丕先,兴广长成德,定向嘉法全。 四川广安武胜李氏字辈:国政乾坤定,英雄世代昌。 湖南张家界桑植县派语:金明左国进 湖北利川团堡李氏派语:珍惜洪昌国,永远乾坤定。 湖北仙桃李氏派语:尧锡永楷烈再明 陇西堂李氏派语:国正添必茂,高腾秀起彰,宗荣征瑞庆,祖泽远光昌,德盛繁家祉,修悠 发久祥,于时增振耀,弈稷衍其行。 陕西安康李氏派语:治定来全,忠孝贤良,承前育后,兴宗耀祖,先彰正义,永显文武,春,德,大,聪明睿智,玉彩金颜,本支百世,用从先进,翰章忠政,克广德新,高雅俊秀,仁 义谦真,文武双全,安邦定国,增光耀祖,福寿添升,千年富贵,万代荣昌。 四川南充、德阳中江李氏派语:斯氏本忠,万世兴隆;洪兆先德,永佑后聪。(续字辈)家 国天廷,中华少雄。 四川广元苍溪一带:恩荣光昌国,洪财焕大唐。 四川青川县茶坝乡派语:龙斗林思从,春正开荣昌,忠和光天德,万世自留芳。 四川南充西充李氏字辈:朝庭延长,君国忠政,天子万年。 东山李氏派语:世开国运,文士宏兴,正心诚意,盛德日新,英才应遇,克建功勋,荣华继美,光宗显亲。 高桥李氏派语:世德相承远,扬泽锡恒光,文明昭裕启,家声庆福长。 善邑曲江李氏派语:本曰守承先世逢,绍廷政学安邦国,书田基业振家声,景运文明光祖泽。 云湖李氏原派语:义根思远,荣秉丹良,应开永世,枝芳助茂。新派语:瑞集星垣,祥徵齐宇,德绍前徽,光昭祖绪。

2020届高三地理命题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2020届高三地理命题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典例分析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图l为我国西南部分地区略图。图2为重庆工业结构图。 材料二成都和重庆是成渝城市群两大核心城市,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发达,重庆工业基础雄厚。汽车为两城市支柱产业,成都以客车、商用车、轿车生产为主,重庆以重型汽车和轿车生产为主。在十三五规划中,两城市都把中高档轿车、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作为发展重点。 (1)说明甲所在区域水能资源开发的有利与不利条件。 (2)某汽车制造企业拟在重庆建设生产基地,说出其有利条件。 (3)分析成都与重庆之间汽车产业分工协作的发展思路,并说明其意义。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甲所在区域为四川盆地,地形起伏较大,河流落差大,该区域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较大,利于水能开发。且山区地区人口密度小,水库移民少。但由于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且该地区地壳活动活跃,地质灾害频繁,离东部地区较远,不利于水电开发。第(2)题,结合工业区位因素从交通、市场、劳动力、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重庆工业基础雄厚,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国家给予政策扶持,利于汽车产业发展。第(3)题,成都与重庆之间的汽车产业分工协作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侧重生产不同类型或不同档次的汽车,实施产品分工,生产洗车不同零部件,实施生产协作。产业分工协作的意义在于避免重复建设和避免同类产业的恶性竞争,增强产业集聚效应。 【答案】(1)有利条件: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降水丰富,径流量大;人

口密度低,水利工程移民搬迁量小。 不利条件:地处偏远,地形崎岖,交通不便;生态环境脆弱,地质灾害多发;主要位于长江上游,对流域中下游影响大。 (2)工业基础好,配套完善;交通便利;人才丰富;接近市场;政策支持。(3)思路:发挥各自优势,实施汽车产业链分工;侧重于生产不同类型或不同档次的汽车,实施产品分工;生产汽车不同零部件,实施生产协作。 意义:避免重复建设或恶性竞争;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增强集聚效应。 命题突破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区域差异

前沿与交叉科学研究院-南方科技大学

南方科技大学 前沿与交叉科学研究院研究序列教授交叉研究项目申报简介

一、科研人员招聘项目介绍 南方科技大学前沿与交叉科学研究院(南科大科研院)通过交叉研究项目,协助各院系交叉课题组培养和引进具有综合科研素质、跨学科交叉的科学研究及工程技术人才。 具体执行措施为:南科大科研院将与获得项目资助的各院系教授交叉课题组相互匹配,合作负担研究型序列教授的聘用经费。研究序列教授各个层级的薪酬拟定为(研究助理教授30万,研究副教授40万,研究教授50万);该薪酬为聘用底薪。具体的聘用经费以及出资模式规划如下表所示。 前沿与交叉科学研究院研究序列教授聘用经费分配表 科研院出资资助所聘用研究序列人员的经费为(1/2底薪+1/2单位承担的五险一金、餐补、过节费、高温补贴、年终奖等支出部分);交叉课题组必须 1:1出资所聘研究人员的经费(1/2底薪+1/2单位承担的五险一金、餐补、过节费、高温补贴、年终奖等支出部分)。若研究序列的科研人员是交叉课题组特别需要的高端人才,而且课题组有意愿提高薪资待遇的,其薪资总额可以超过各级所定薪酬,此时相应多出的配套福利保障费用由课题组全额承担。(*注:五险一金是指劳动者的几种保障性待遇的合称,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

险,及住房公积金。除用人单位以外,个人也需承担部分五险一金(从每月工资中扣除)。单位和个人对于五险一金承担的具体比例和金额请咨询人力资源部。)科研院本次计划开放三十(30)名研究序列人员的招聘名额(包括研究助理教授、研究副教授、和研究教授)。科研院将根据实际申报的聘用人员层级和人数,在经费预算允许的范围内,适当进行员额调整。 聘用期间,研究助理教授或研究副教授在一定的时效内(六年期)可以提出晋升申请。确实优秀的科研人员,可以申请转为教研序列的终身制教授。交叉课题组在不进行科研院所规定的交叉课题研究时,或是无法给研究序列教授开支时,研究序列教授可流动到其他具备相关经费的交叉课题组。研究序列教授类似于中科院研究所的研究员,无教学任务,但要积极参与研究生和博士后的培养和经费申请,而且在获得外部竞争性科研经费后,要分担给科研课题组学生(包括研究生)的助研费用和实验室资源的使用费用。 二、重点申报交叉研究方向 1. 清洁能源: Energy-X 研究院(负责人:刘科) 主要交叉研究内容包括:新能源材料的研究与发展、能源清洁化与高效利用、新型清洁能源技术的开发利用、降低可再生能源的全周期社会成本、在环境约束条件下系统优化能源结构与产业链、能源高效利用和节能降耗技术产业化发展。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能源材料中的光电转化、新型太阳能电池和太阳能全光谱发电技术、高安全性能的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和高容量长寿命钠离子电池技术、新型热电材料和器件、可燃冰开发利用中的热力学稳定性及生成动力学问题、超硬材料在能源资源采掘中的高效节能应用,高效高选择性不对称催化反应在清洁能源开发中的应用、氢能与燃料电池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用纳米分离技术从源头解决煤炭的污染问题、廉价甲醇基燃料取代柴油、空气污染物的排放降低与控制、可再生清洁能源及先进发动机。 2. 材料基因组: Material-X研究院(负责人:项晓东)

四川重庆地区李氏家谱摘要大全

四川重庆地区李氏家谱摘要大全 1、自贡李氏: 原籍:湖南长沙(富顺)始祖:李恒泰 居住在四川安岳(亦称普州)城南乡慈良桥东李家坝一脉李姓子孙,自开山始祖李恒泰十三岁随母漂泊徙居安岳县以来,已历六世,如今经历一个半世纪后的恒泰后裔已达数百,遍及中华,已成为独立于华夏李氏的一房,此曰恒泰房。 恒泰房始祖李恒泰,其先祖入川落户四川富顺自流井,世代经营盐井盐业,颇具规模。十八世纪中叶,因泰父参与反清义军(疑为1860年李、兰起义)斗争被杀,族人遂将恒泰始祖全家逐出李氏祠堂,始祖母子二人因之流落至安岳石佛场,寄居戚家堰帮工渡日。数年后,恒泰始祖迁居相临不远的城南乡慈良桥东贺禹门老宅(现称刘家坝)佃田维生,民国初年置业慈良桥东宁家坝(现称李家坝)定居至今。经祖辈洒血挥汗,恒泰李氏终能成就一方李氏子孙乐土,使恒泰系李氏后裔得以繁衍,得以生息! 百余年来,本房孙众与祖籍自流井族人素无往来,互无音讯。二零零三年十月,恒泰始祖三世孙李国华、四世孙李亚首赴自流井寻根,访李氏族人、祠堂十余处,终未见恒、鸿、周、国字辈及湖南长沙(又云某地麻柳屋基)籍子孙踪迹,故疑“恒、鸿、周、国”字辈系列为误用字辈,此后又与中华李氏大典中自流井及湖南长沙籍李姓名人信函联络,仍无相关信息,故决定恒泰始祖后裔自成体系,独立建谱。 2、四川安岳县、重庆潼南县部分李氏家族概况 原籍;湖北麻城入川时间:乾隆年间始迁祖:李富珠 以进川老主李富珠(大约在公元1750年左右)携带五子,从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迁至四川省遂宁县下安里甲潘家沟(今潼南县崇龛镇回龙寺一带)注册,逐代繁衍至今已有12代人了。直系老祖先:李富珠、李贵俸、李安文、李邦荣、李定禄的安葬地点:现在重庆市潼南县光辉镇(原崇龛镇)回龙寺的牌坊沟后山 原《牌坊沟、傅家沟、松林湾李氏族谱》中,字辈排列如下:太司千万应,茂必仁仲志,大慕兴富贵,安邦定国显,世代永朝庭,荣宗吉瑞庆,耀祖获祯祥,孝弟唐虞远,诗书孔孟长。共45个字。内江李氏 3、四川内江李姓族谱 原籍:湖广省麻城县入川时间:明末清初始迁祖:李茂远(入川五祖:友兰、友惠、友芬、友芳、友茂) 四川内江李姓来源湖广省麻城县孝感乡。茂远公。内江县田东乡(矮子店李家大瓦房)瓦房子长房,内江资中二房,拱门子三房。班辈排序:华,源,文,师。宗,祖,仁,庭。永,达,逢,茂。先,安,帮,国。存,德,本,良。立,忠,尚,正。手,绍,道,学。世,延,浮,应。我父亲告诉我:金木水火土五弟兄。我们是火德公的后人。在往前的先人是李老子。由于明末清初战乱。我们先人茂远公从麻城孝感乡徒步填四川.到我辈10代300年左右,茂远公前11代也应为300年左右。从时间和我班辈行间字意分析编纂时间应是在元朝末年天下大乱时期。我辈后面还有11班辈可用。 乐山: 4、夹江李氏: 原籍:湖南入川时间:明末始祖:李蜀云 400年前的一辈祖先,尊讳李蜀云。是明末清初中国大移民即俗谓“湖广填四川”时,从三湘四水携家人蜀的李氏一支第一代人。族谱和县志上。对此均有明确的记载。不过,寻到这位老祖宗的安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水产遗传育种中心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水产遗传育种中心 引智基地申报材料 一、基地介绍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水产遗传育种中心位于青岛市即墨市鳌山卫镇海滨区。地处黄海之滨的鳌山湾湾畔,位于青岛市东北43公里,即墨市东部20公里处。鳌山湾西起鳌山卫镇,东至田横镇、田横岛旅游度假区,开口于女岛及鳌山头之间,宽11公里,湾口初水深10米,海岸线长达183公里,水源充足,污染源少,拥有理想的亲虾培育、育苗、养成等天然条件,适宜对虾养殖的水面1300公顷,海滩面积约8333公顷,24处岛屿、17处礁岩均适宜海参、鲍鱼等海珍品的生长。 “中心”的筹建始于2002年,2004年建成并投入使用。“中心”占地50亩,另有实验水面50亩,主要设施包括:品种选育室、苗种扩繁室、家系保种平台、性状测试池、饵料室、锅炉房、变配电室、泵房、高位水池、沙滤池、传达室等,建有配套的水、电、气、保障系统、生物标记、选育种研究等专业实验室。“中心”的建设得到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青岛市人民政府无偿划拨了建设用地并提供了前期建设费用,农业部批准建设了“海水养殖遗传育种中心”项目。 近几年来,“中心”在水产生物遗传育种研究领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已经培育中国对虾“黄海1号”和“黄海2号”新品种并通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在沿海地区的示范推广养殖,得到了主管部门和养殖企业的高度认同。经过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建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水产动物多性状复合育种技术”体系,并推广到海、淡水多个养殖品种的育种研究中。 作为我国第一个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水产遗传育种中心,“中心”已接待了多批省、部领导以及来自美国、加拿大、法国、挪威、马来西亚、韩国、新西兰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国内许多大学和研究院所的专家来中心进行学术交流。 二、基地承担课题情况

李氏家谱

现在很多李姓都称是李唐后裔,可李姓有上亿,李唐后裔又能有多少,我以前听说江南李姓都是唐宪宗后代李火德的后代,今天又第一次听说大槐树李家也是李唐后裔。大槐树李家后裔现在在山东河北河南山西几省少说也有几千万人。那么李广后裔真是太多了。 大槐树李氏资料 明永乐年间,李姓立村,名李家寨,万历六年(一五七八年),崔姓迁来,在李家寨东侧另立一村,名崔家庄,清乾隆年间,两庄村舍毗连,遂合称崔家小寨子。 李氏家族大槐树 神头镇的吉庄村,有个叫李树安的老汉,他家院子里有棵大槐树,五个人也抱不拢。大树造型奇特,树身向东南倾斜,在离地三米高处分叉,盘旋扭曲,宛如雄鹿头上的角向四方伸展。树梢高15米,宽15米,呈伞状,气势实在不凡。相传,大槐树存活已有六百多个春秋了。说起当初,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 这个传说还得从明洪武初年说起。 在12世纪后,北方的蒙古族越过万里长城攻击汉民族,最终由忽必烈独霸中原。而在文化与经济方面居领先地位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不甘受元朝的统治,纷纷揭竿起义,终于由朱元掉灭了元朝,于1368年建立大明王朝。朱元璋登皇帝宝座,帝号为太祖,年号为洪武。 明太祖为了巩固统治,于洪武元年(1368)兴起了把蒙古族赶出中原,消除元朝文化影响的热潮。在有关著作上这样说:“明太祖是安徽凤阳的一个贫苦孤儿,因为他的出生地附近就是汉高祖的出生地,所以有人说明太祖有很多作风与汉高祖相似。话虽如此,但不同也不少。其一是汉高祖讨厌学问,尤其是儒学,而明太祖却尊重儒学,这是因为他需要士大夫阶层的人来支持他。不过更主要的原因是为了把中国本土内的北方民族赶走,并将他们的文化消除。或许这才是明太祖为什么要强调儒教是代表国粹文化的理由。” 明太祖把蒙古族赶出长城后,山西、陕西、河北北部出现了人烟稀少、土地荒芜的现象。为了补缺,于洪武二年(1369以兴起了汉民族移居热潮。由人口多耕地少的地方,移居到人口少耕地多的地方。大批移民由南向北,徒步千里,迁家落户。当时,各地设立许多移民站,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就是一个移民站。这个移民站的移民,大部分来自河南。陕西和山西南部。移民们拖儿带女、扶老携幼集中到大槐树下,又从大槐树下一批接一批迁往北方。 在移民中,有个叫李发根的,年近六旬,妻张氏,下有一子,唤作宝儿,一家三口由河南来到洪洞大槐树下。一日,官家宣布要李发报三口迁到北部的马邑县落户。李发根一听,有些作难,因为他们从河南走到洪洞县已是精疲力尽了。现在又叫他们从洪洞迁到马邑,这么遥远的路途,老俩口年岁已高,且身有残疾,如何走得去呢?于是李发根向官家乞求道:“老爷们,您行行好,让我们到近一点的地方吧,我这把老骨头实在是走不动了。”“不行,走得动也得走,走不动也得走,这是皇家规定,违者斩!”官家严厉斥责道。李发根三口被吓得直哆佩,心想,与其在这里被斩首,还不如死在路上。没有法子,只好起程。上路之前,李发根让宝儿从大槐树上折下一根树枝,当做拐棍使用。他拄着槐枝,领着妻小离开了洪洞县大槐树,向北走去。

最新关于姓氏的研究报告

关于姓氏的研究报告 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 目录 第一篇:关于姓氏的研究报告第二篇:关于姓氏的研究报告草稿第三篇:关于姓氏的研究报告第四篇:关于姓氏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第五篇:姓氏研究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第一篇:关于姓氏的研究报告研究报告的计划: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班同姓的同学不少.他们常开玩笑说:我们五百年前是一家!有一次,我翻阅《百家姓》发现许多有关姓氏的故事.于是,我们小组的成员开始了这次姓氏之旅. 二.调查方法 1.查阅《百家姓》等记载着古人姓氏的书籍,阅读有关报刊,上网查找浏览,了解本小组成员的姓氏来源和历史上的名人. 2.走访有关部门,了解本小组成员姓氏的人口和分布情况. 3.通过便捷的途径,搜集本小组成员姓氏的名人,了解名人的故事.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体内容

书籍报刊 黄姓的来源 公元前648年,楚成王责备黄国不向楚国进贡,黄国国君错误地分析形势,既不理会楚国的责问,又不进行任何防备,结果于当年夏天被楚国灭掉.亡国后的黄国子孙,以国名为姓氏,就是黄氏. 关于黄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书籍报刊教科书 历史上的黄姓名人 黄歇黄霸黄盖黄巢黄庭坚黄道婆黄宗羲黄遵宪宋代状元黄定 上网 黄姓人口数量 黄姓的人口约为2876万,为全国第八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2.2% 爷爷的讲述 黄姓族谱 浙江杭州·武林黄氏宗谱:清光绪间礼耕堂钞本一册藏地:美国浙江余杭·黄氏宗谱四卷: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木活字本藏地:浙江余杭县文化管理委员会 关于王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体内容 书籍报刊 王姓的来源 周灵王太子姬晋,因直言进谏,使王上大怒,被废为庶民,迁居到琅琊(今山东省胶南一带),世代繁衍生息.因其本为王族,世人称其王家,就延用成姓. 书籍报刊教科书 历史上的王姓名人 王陵王昭君王政君王凤王莽王匡王霸王朗王祥王览王导王充王献之王羲之 上网 王姓人口数量 根据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对全国户籍人口的统计分析,王姓目前仍是我国的第一姓,有9288.1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25%.也就是说每13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姓王,这相当于四川省的总人口,比德国的总人口还高1000万人. 爷爷的讲述 王姓族谱 王姓家谱文献目录:《东沙王氏支谱·家规》《三槐堂王氏族谱》《绮山东沙王氏支谱》 关于刘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