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岳麓版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第四单元

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

一、教学设计思路分析

【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对本课教学内容规定为: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五四爱国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次承上启下的革命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上承辛亥革命,下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因此,本课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学好本课,将为学生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分三目内容,对五四爱国运动进行了详细的阐释。第一目“‘二十一条’与巴黎和会”,分析了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第二目“‘外争主权,内惩国贼’”,介绍了五四运动的过程、结果。第三目“五四精神”,则重点介绍了五四运动的意义和五四精神。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初步掌握了一些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学生在初中已经较系统地学习过本课的有关内容,学生比较陌生的是五四精神以及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点。因此,依据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灵活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归纳、分析、整合能力。

本课内容较为生动,可以借助文字材料、图片和影像资料,以利于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认识和理解问题。

【整体设计思路】

教师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情分析和学科特点,决定本课的主线是“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奋斗”。在教学设计上分为三个环节:“五四前夜——风雨欲来”、“五四现场——风起云涌”、“五四遗产——风声雷动”。教师力图通过精彩的讲述和积极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认识到: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学生是时代的主人翁,青年学生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要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奋斗。

二、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及基本史实,理解五四运动的必然性;

了解五四运动的性质及五四精神,理解五四运动对中国革命产生的深远影响。通过学习五四运动的

背景和过程,掌握阅

读、归纳、提炼、概

括等方法;

感悟五四运动的精

神,培养正确的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体会到青

年是国家的希望,学

生是时代的主人翁,

继承和发扬五四精

神,为中华民族的伟

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五四运动的过程。

教学难点:五四运动的意义以及五四精神。

【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问题教学法

3、史料分析法

4、多媒体教学法

5、分析研讨法

【板书设计】

第16课五四运动

一、五四前夜:背景

二、五四现场:过程

三、五四遗产:精神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利用幻灯片播放关于五四运动的图片并配合《共青团团歌》。

教师:这激昂的音乐、震撼的画面坚定地向我们诉说着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青年们的爱国情感和抗争意识。五四运动,是以一批先进青年和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的伟大运动,在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奔走呼号,奋不顾身,那么为什么是在那样的时间,那样的一群人,做了那样的一些事呢?

今天,我们就让我们走进五四运动,一起来探索、感受五四爱国运动的魅力。

【设计意图】

利用学生熟悉的歌曲进行导入,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渲染气氛,并且图片与歌曲相配合,让学生在欣赏歌曲的同时,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单的了解,这样使导入更自然、更贴切。

教师: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五四运动前夜的故事。在《五四运动与二十世纪的中国》中有这样一段话,“在那一代青年人周围,是令人感到窒息、令人满怀悲愤的黑暗环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已处在生死存亡的边缘。对有志气的爱国青年说来,剩下的只能是置个人生死于度外的英勇拼搏。”下面我们将通过下列六组镜头来看五四前夜中国是处于怎样“窒息而悲愤”的环境?让我们来感受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中国。

呈现教材:日本强占山东后,又于1915年向袁世凯提出“二十一条款”要求,······要求中国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袁世凯为换取日本支持自己称帝,接纳了“二十一条款”,使日本在山东的地位更为巩固。

——香港现代版《高中中国历史》5上首先,镜头一,大家在这幅图片和材料中捕捉到怎样的历史信息呢?

从镜头一大家可以捕捉到什么历史信息呢?左边的图片是袁世凯签字的二十一条,就是日本妄图变中国为日本殖民地所拟定的文件,右边的蝎子政策是揭露日本侵略中国阴谋的宣传画。

那你来说一下,这说明什么?

生答:日本加紧侵略中国,中国民族危机加深。

请同学起来回答。

可以看出当时中国面临的社会现状是:(一战时期,日本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危机加深。)镜头二表现的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下面我请同学起来说一下你观察到了怎样的历史信息。荒地不断增多,说明耕地减少,老百姓的日子就更加困苦。当时社会流传着这样的两句话,南南北北,东东西西,文文武武,时时砍砍杀杀,搜搜刮刮,看看干干净净;家家户户,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处处惊惊慌慌,哭哭啼啼,真真凄凄惨惨。由此可见,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给当时的百姓带来深重的灾难,阶级矛盾激化成为必然。

镜头三中的材料说明五四前夜阶级基础有什么变化?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这则材料,找出材料中的有关信息,进行归纳总结。

生:无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

师: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就为五四运动的开展提供了阶级基础。

“新文化运动沉重打击了封建的思想文化,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它促使人们加紧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伟大的五四运动作了思想的先导,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镜头五说明五四前夜思想上出现什么变化?(新文化运动解放人民的思想,使民主科学观念深入人心。)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人民指出新的解放道路。由于十月革命建立了一条新的反对世界帝国主义的革命战线,因此,十月革命后,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就不是孤立的了,而是同世界人民反对国际帝国主义的斗争连在一起了,这是一个十分重大的变化。

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加入巴黎和会,“公理战胜强权”是中国人对巴黎和会的期许,也是鸦片战争以来几代中国人的梦想。让我们大家带着期望和梦想,走进镜头六——巴黎和会。

我们一起来聆听中国代表顾维钧与牧野男爵关于“山东问题”的辩论。

结合视频和教材分小组进行讨论和思考多媒体上的这四个问题。

中日辩论的焦点是什么?(中日辩论的焦点问题是山东问题,这一问题由来于1898年,德国强租胶州湾,把山东作为自己的势力范围。1915年日本向袁世凯政府提出了“二十一条”,要求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转让给日本。)

在巴黎和会上,公理并没有战胜强权,正义最终也没有胜利,中国人对巴黎和会的期许、对帝国主义列强的幻想就此打破。外交失利的噩耗传来,举国震动,一场席卷全国的反帝爱国运动由此拉开了序幕。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进入五四现场。

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看的过程中注意运动的时间、地点和参与者。

通过刚才的视频,我们见证了五四运动发展的过程,请同学们完成以下表格。

第一阶段的开始时间是1919年5月4日,运动的中心是北京,主力是学生,斗争形式是罢课,斗争的结果是遭到镇压。

第二阶段的时间是1919年6月3日,运动中心是上海,主力是工人阶级,斗争形式是三罢斗争,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三罢斗争将运动推向高潮,结果取得初步胜利。

五四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从北京到上海,从学生到工人,最终取得了初步胜利,这些初步胜利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我们来看图说话,这是当时的国内专电,内容是免曹令已下,曹陆章皆免职,这是当时的报纸上的报道,主要内容是在凡尔赛大会忙碌之余,中国代表解释不签字的理由,中国代表认为和会关于山东问题的解决殊欠公允。最后这张图片是北京被捕学生获得释放。

近代中国的外交是屈辱的外交,而巴黎和会,拒签对德合约是中国近代外交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因为1919年6月28日时近代中国人第一次向西方列强说不。

为什么运动能取得这样的胜利?

呈现材料:“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人商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1919年6月12日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五四运动较之以往的运动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就是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关键因素是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过渡:五四运动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交响乐中的一部雄浑的青春乐章,是中国青年引以为豪的光荣历史。历史走过昨天,历史见证今天,让我们一起五四之后说五四,参观五四带给我们的遗产。

在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中这样评价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的杰出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新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不知道大家在读的过程中有没有注意到“新姿态”这个词语,那么五四运动比辛亥革命新在哪呢?就让我们一起在比较中发现“新”。

这充分反映出,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咱再继续看这则材料,民主与科学的观念开始成为中国人的一种基本价值观念。之所以称之为基本,是因为传播广泛,即他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在思想意识层面考虑,它又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当我们揭开笼罩在五四身上的层层光环后,会发现五四不仅仅是一场学生运动,也不仅仅是一场“打到孔家店”的反传统运动,更不可能只是宣扬民主自由的廉价舞台;它是一种精神。

“五四”运动距今96年了,但“五四”精神焕发出的时代光彩,对当代青年仍富有引领启发的意义,当代青年也自觉肩负起历史使命与时代的职责。(放PPT)

解说词:他们是民族尊严、国家实力的见证;

他们是国家有灾、人民遇难时挺起的脊梁;

他们是随处可见的心手相牵的红色力量。

他们还是什么?

也许就是由在座的每位青年将要续写的篇章——

请拿起你手里的笔,的旋律里写下你们青春的梦想——

《五四爱国运动》教学设计及反思

《五四爱国运动》教学设计及反思 团结中学夏明艳 一、教材分析 本课共两目,第一目五四运动的爆发,介绍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导火线及概况;第二目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五四爱国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次承上启下的革命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上承辛亥革命,下启“五四”运动以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已经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和历史分析能力,但他们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抽象思维、空间思维能力尚未形成,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够完善,其认知能力还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教师需要联系实际,由浅入深、有具体到抽象,引导学生运用图片描述、小组合作探究等多种教学方式循序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学习目标 (1)了解五四运动发生的背景、导火线、口号、概况及历史意义。(2)掌握五四爱国运动的性质及历史意义。 (2)体验和感受革命先辈英勇顽强的斗争意志和强烈的爱国精神。 四、教学重点: 1、五四爱国运动的性质及历史意义。 2、体会五四精神 五、教学难点: 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六、教学方法 采用讲述法、问题法、讨论法和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师生互动、生生合作,减少课堂统一讲解,设疑诱思,步步推进,引导学生自主及合作探究,力求拓宽视野,活化思维及培养能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丰富课堂内容呈现方式,创设新情景,加强过程体验,实现学习目标。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课开始,播放中国共青团团歌《光荣啊,中国共青团》。同时和学生交流: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歌曲吗?会唱吗?有几个学生开始跟着歌曲唱了起来,继而会调动大部分人,气氛热烈。字幕在幻灯片上缓缓出现,最后定格。突出其中的一句歌词:“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 讲授新课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在我们走进五四运动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五四运动之前中国的社会状况是怎样的呢? [设问]:请同学们阅读课文52页的内容,联系以前的知识,试归纳,五四运动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1、背景:国际方面:一战期间,日本和美国趁西方列强无暇顾及在华利益之机,加紧侵略中国,尤其是日本,更是企图独霸中国。主要体现在它支持袁世凯称帝为条件,向袁世凯提出了“二十一”条,民族危机大大加深。国内: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袁世凯大搞尊孔复古、复辟帝制的逆流。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教案第13课-五四运动

第13课五四运动 【目标解读】 【课程标准】 知道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教学目标】 重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 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 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 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 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母亲用共产主义为我们命名, 我们开创新的世界。

歌词中对五四运动高度评价,说“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五四运动是怎样发生的?它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哪些影响?我们当代青年应如何弘扬五四精神?让我们一起步入今天的历史课堂。 【新课探究】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1.社会背景 (1)基本原因 【材料链接】 材料一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借口对德宣战,侵占胶济铁路和青岛等地。 1915年初,日本向袁世凯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袁世凯几乎全部接受了“二十一条”,实际上也就承认了日本在山东霸占的权益。 段祺瑞控制北京政府之后,大量向日本借款,以扩充自己的实力。日本乘机提出在山东驻军的侵略要求,段祺瑞政府竟表示“欣然同意”。 材料二北洋政府对人民的压榨:1912-1919年田赋增加了7倍,盐税、烟税、酒税增加了3倍,印花税增加了6倍。 材料三1916-1919年5月北洋政府共借外债100多次,债权国包括日、美、英、法、德、俄、比、荷等国,以中国的银行、矿山、交通、税收、国库券为担保。 【总结归纳】一方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利用欧洲列强无暇东顾之际,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一度形成了独霸中国的局面,此时的中外矛盾集中体现在中日矛盾上;另一方面,北洋政府实行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掠夺人民的反动政策。这些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基本原因。 (2)思想基础:辛亥革命失败后,为了继续探索新的道路以求得国家的独立富强和人民的自由幸福,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发起了新文化运动,从而在中国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这股潮流是生机勃勃的、前进的、革命的。这为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3)指导思想: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问题探究】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有哪些?

[初中历史]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人教版

《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其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青年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能使学生学会归纳课文的方法,1919年6月前后,五四爱国运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会从图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及突破 本课重点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通过播放影片《我的1919》中国代表顾维均拒绝签字的片段。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其实中国代表一直没有接到北洋政府拒绝签字的命令,那么是什么促使他们敢于对列强说“不”呢?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及突破 本课难点是对五四精神的理解。五四精神属于抽象概念,对于以直观思维为主的学生而言,较难理解。关于“五四精神”,建议以五四爱国运动过程中爱国人士的言行表现等史料着手形成“五四精神”的概念。最后全体同学高唱《光荣啊中国共青团》,体验五四精神,激发爱国情感,调动学生追求进步的动力。 ●教学方法 1.提问探究法。 2.材料归纳法。 3.小组活动法。 4.讲述法、讲解法。 5.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课前导学 ◆资料收集 1.来源于我国近现代重大历史事件的节日有哪些?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战争的双方是协约国和同盟国,分别包括哪些国家。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对中国进行了哪些侵略活动? 4.什么是五四精神?怎样弘扬五四精神? ◆再现历史 片段一:假如你是五四运动时期北大的青年学生,5月4日,你和同学到天安门前集会,请你站出来发表演讲,动员你的同学和民众惩罚卖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片段二:在天安门示威游行后,学生来到东郊民巷,向各国使馆请愿,受到军警的阻拦。请你站出来发表演讲,历数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强盗行为和对中国造成灾难。 ◆动手制作 仿制五四运动时期标语和条幅、旗帜。上面书写以下文字: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还我青岛”、“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誓死力争”、“保我主权”、“勿做五分钟爱国心”、“争回青岛方罢休”、“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头可断,青岛不可失”、“诛卖国贼曹汝林、章宗祥、陆宗舆”、“国民应

第13课《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第13课《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熟悉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记忆五四运动的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其意义。过程与方法: 能使学生学会归纳课文的方法,1919年6月前后,五四爱国运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五四青年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深刻领会“五四精神”的内涵,从而树立为国家强盛、民族崛起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培养高尚的人格。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哪位同学知道五月四日是中国什么节日? 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呢?它源于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它如同一颗流星划破星空,如同火炬穿透黑暗,揭开了中国革命新的篇章。今天就让一起学习第13课:五四运动,去寻找那个令无数青年热血沸腾的时代,探寻先锋足迹,体悟五四精神的精髓吧! (二)、新课讲授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从中找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学生回答: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教师提问:中国是世界的中国,世界格局的变化不可避免的波及中国。以重新瓜分世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为何还是成为列强宰割的对象? 学生讨论后回答:略 教师概括: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仍然外受帝国主义的蹂躏,内有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经济落后,主权不能独立,中国依然受到被列强宰割的命运。作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北洋军阀政府,明知丧权,却准备在和约上签字。在中国历史的紧要关头,北京青年学生凭借着一种对祖国无比诚挚的爱和胸腔中燃烧的青春热血,勇敢地走上历史舞台,吹响了革命求存的号角——五四运动。 3.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五四运动第一时期的相关信息,并出示图片: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1.教师讲述:1919年6月,五四运动扩大到上海。出示材料: “多国家之土地,再为学生被拘速求释放。”——工人罢工 “忍痛停业,冀救被捕学生,不除国贼,誓不开市。”——商人罢市 提出:6月份,五四运动的扩大有哪些表现?有何特点? 学生回答:除了学生罢课之外,还有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活动。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特点:五四运动突破了学生、知识分子的范围,发展成为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规模的群众爱国运动。 2.教师提问:五四运动得到进一步扩大有哪些原因? 学生回答:陈独秀等人地积极号召、宣传;日本帝国主义的进一步威胁。 3.教师讲述:面对民族危机,上海工人积极罢工,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4.教师提问:这场声势浩大的五四爱国运动的结果如何?

五四运动教案

《五四爱国运动》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五四运动爆发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并掌握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 (2)通过学生对五四运动过程的描述,培养学生联想和再现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分析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使学生认识到民族精神对国家命运和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合作共同探究,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2)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提供历史信息,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生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不同观点间的辩论。通过探究学习,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3)以学生对五四运动过程的描述,使其更深刻地感受历史。 (4)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学会寻找资料,探究历史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五四运动的学习,使学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怀,树立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重点与难点 重点 五四运动的原因与“五四精神”。 难点 五四运动发生的起因;体验当时爱国学生与各界群众的忧国忧民之情以及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青年节在五月四日,那么你们知道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时间吗?在1919年这一天,青年学子带头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即五四爱国运动。那么,为什么会有这场爱国运动?运动的内容和历史意义是什么?从这场运动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新课学习 一、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设问: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一子目的内容,试归纳,五四运动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1.国际方面:民族危机大大加深 讲解:一战期间,日本和美国趁西方列强无暇顾及在华利益之机,加紧侵略中国,尤其是日本,更是企图独霸中国。主要体现在它以支持袁世凯称帝为条件,向袁世凯提出了“二十一条”。 设问:通过教材第二三段小字内容,我们可以发现“二十一条”的实质是什么? 提示:灭亡中国变中国为日本的殖民地。 设问:袁世凯对于日本提出这样的“二十一条”作何反应? 提示:1915年5月9日这天,称帝心切的袁世凯除了对第五条内容有所保留,其余内容竟然全部接受了。中国人把这一天作为国耻纪念日,称作“五九国耻”。通过“二十一条”,日本实现了独霸中国的野心,而且这种局面一直维持到1922年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总结:当时中国的民族危机又大大加深了,中国已经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 2.国内方面:阶级矛盾日益加深 讲解:面对深重的民族危机,北洋军阀政府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大肆出卖国家利权,对内则大量掠夺土地和工矿业,不断增加赋税,而且军阀之间不断混战,使人民生活悲惨,苦不堪言,这就使阶级矛盾日益加深。 3.阶级基础 过渡:这是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除此之外,一场运动的爆发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我来给同学们补充一下运动发生的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 讲解: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我们把这个时期称为“短暂的春天”。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工人阶级也迅速发展壮大起来,这就为运动提供了阶级基础。 4.思想基础 过渡:此外,早在运动前的1915年,中国发生了一场新文化运动,同学们还记得它是由谁首先发起的,提出了什么样的口号吗? 提示: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标志着运动的开始。运动提出了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这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的开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尤其是知识分子,使民主和科学观念深入人心,从而为五四运动提供了思想基础。 5.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讲解:1918年,一战结束。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巴黎和会。一战期间,中国加入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一方作战,虽没派军队直接参战,但派出了20万华工做战争后勤工作。所以,中国也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了巴黎和会。当时中国各界对

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华山中学新课程评优课教学设计 一、执教教师:苗波学科:历史 学段:高中 二、授课时间:2010年11月18日 三、授课地点:农二师华山中学 课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分为三个子目:五四风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鉴于本课内容特别多,地位也非常重要,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所以本节课仅选一个子目,尽可能全面的让学生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 二、学生分析: 高中学生自身的知识、个性与社会性都比初中有了较为充分的发展,他们具有强烈的探究世界的动机,他们的分析能力、辩证思维也明显增强,而且获得比较丰富的学习策略。对于本课内容学生在初中历史学习时接触过,但对它的认识比较肤浅,大多停留在表层,没有形成系统、深刻的认识。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识记:五四运动的背景、经过和历史意义。 2、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性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能力::通过归纳五四运动的背景,学会分析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通过比较五四运动前后两个阶段的特点以及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学会比较历史事件的方法。(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归纳五四运动发生的背景,注重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历史问题的方法。 2、通过对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让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比较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认识到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和激励:不忘五四精神,努力学习。 四、教学要点: (一)教学重点 五四运动的背景以及历史意义。 (二)教学难点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三)解决方法 通过对比分析,引导学生理解重难点。 五、教学设计: 1、新课导入:展示《山东·青岛》的漫画,引出五四运动。 2、推进新课: (板书)五四运动 展示学习任务,让学生铭记在心,明确学习重点。 放映幻灯片,显示本课主人公:环河山。简单介绍主人公,让他带着我们一起感受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师:有请我们的河山老人为我们介绍《河山回忆录》第一章—激情燃烧,第一节。 由《河山回忆录》引出这场运动的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师:当美好的憧憬变成了现实的恶梦,当美妙的幻想被现实击得粉碎,当沉默的羔羊再也忍不住震天的怒吼,觉醒的时刻到来了,消息传到国内群情激奋,引发了这场声势浩大的爱国运动。 史实的判断和探究:没有这个导火线就不会有五四运动?从而引导学生对这场运动爆发的背景或原因做全面而深刻地分析。 (板书)山雨欲来——无法阻挡的五四潮(教师展示几组材料和图片,师生互动,完成对背景的分析) 展示材料:“二十一条”的内容、俄国十月革命的图片,分析当时的国际背景。 国际背景: 1、日本加剧对中国的侵略; 2、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指明了道路。 (过渡)这些就是五四运动爆发前的一些国际大背景,那么当时的国内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展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人民的生活状况”、“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情况”、“新文化运

《五四爱国运动》教学设计1

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五四运动历史背景、经过和影响的讲述和分析,培养学生把握历史线索,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影响的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收集整理历史图片、影视资料,掌握通过历史资料学习历史事件的方法 (2)采用情景导入法,教授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和经过的历史;运用联想比较法,讲述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影响,是五四运动爆发的深刻的时代背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五四运动史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体现了爱国青年学生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2)五四运动史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2)五四运动的性质和意义。 难点:五四运动的背景。 三、教学过程 [导入]课件展示图片《五四运动七十周年纪念邮票》: 教师提问:该邮票纪念的是什么运动?当时为什么会爆发这样的运动呢?为什么邮票中画面会掀开一角呢?通过设疑导入新课。 (一)北京学生掀起爱国运动 [过渡]师问:观察邮票,五四运动爆发于哪一年?当时是由什么事情引发的呢? 1、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师: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了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在会上,中国提出了一些什么样的正当要求?英、法、美等国有没有满足中国人的要求呢? 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继续提问:在巴黎和会上,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为什么得到的却是战败国的待遇?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什么认识? 教师引导学生从中国当时的社会性质、经济政治状况、国际地位和北洋军阀政府的对外政策进行分析,得出“弱国无外交”的结论。 师问:那么,五四运动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呢?(注:这个问题教材并没有阐述,因此它是本课的一个难点,教师有必要向学生解释清楚。) 教师解释:(1)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北洋军阀历届政府对外向帝国主义妥协,对内镇压人民革命,人民不堪忍受,阶级矛盾激发。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必须继续进行民主主义革命; (2)中国革命新的领导力量正在迅速成长,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为革命新发展准备了条件; (3)新文化运动使青年知识分子思想解放,他们努力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思想觉悟大大提高; (4)十月革命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新的革命运动正在酝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引发了声势浩大的学生爱国运动。 2、五四运动的爆发 师指导学生再次观察邮票提问:邮票中的人是些什么人?同学们觉得他们喊的是什么? 生答:“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取消二十一条”、“誓死争回青岛”、要求惩办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人等。 师强调“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这一口号,指出这一口号鲜明地指出了斗争目标,反映了五四运动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性质。 教师展示五四运动相关图片,以及学生游行示威的路线,介绍学生痛打章宗祥、火烧赵家楼的史实。 [过渡提问]:五四运动爆发后,北洋政府态度怎么样? 3、北洋政府镇压学生运动 师在学生回答过渡问题后总结,面对北洋政府的逮捕、镇压,爱国学生并没有被吓到而停止斗争,相反,学生运动进一步发展,并且得到了各地的积极响应。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五四运动教案 新人教版

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13课五四运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认识到五四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意义;五四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从图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对比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民主革命异同中培养和提高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启发探究法,了解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通过播放视频影像、观察图片、列表比较等途径,认识五四运动的经过、结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五四运动的爆发和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五四精神。 【新课导入】 播放:《中国共青团团歌》并搭配相关文字画面。 教师:这跳动的音符、激昂的音乐仿佛把我们带回到近100年前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有人说,五四爱国运动是不可超越的,现在不会,将来也不会,这是对五四运动极高的评价。它是怎样发生的呢?让我们走进20世纪初的中国。 第一篇章五四前夜——山雨欲来 教师:20世纪初期的中国,布满阴霾。袁世凯对内实行独裁专制,北洋军阀对日本持妥协退让态度。而在这种黑暗中涌动着新潮,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尤其是新文化运动开启民智,促进民族觉醒,这一切都使黑暗中透露出新的曙光。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场大的革命风暴即将席卷中国。巴黎和会点燃了这次风暴。 展示: 思考:(1)巴黎和会中国以什么身份参加? (2)中国代表团提出了什么要求? (3)结果如何?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教师:中国是战胜国,为什么却是这样的结果呢? 学生:弱国无外交。当时的北洋军阀实行对内镇压人民,对外投靠帝国主义的反动统治。英、美、法、日都想控制和侵略中国。

2017-2018学年 第13课 五四运动 教案(部编版)

第13课 五四运动 ?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及重大意义。 难点: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哪位同学知道五月四日是中国什么节日? 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呢?它源于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它如同一颗流星划破星空,如同火炬穿透黑暗,揭开了中国革命新的篇章。今天就让一起学习第13课:五四运动,去寻找那个令无数青年热血沸腾的时代,探寻先锋足迹,体悟五四精神的精髓吧!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从中找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学生回答: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教师提问:中国是世界的中国,世界格局的变化不可避免的波及中国。以重新瓜分世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为何还是成为列强宰割的对象? 学生讨论后回答:略 教师概况: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仍然外受帝 国主义的蹂躏,内有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经济落后,主权不能独立,中国依然受到被 列强宰割的命运。作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北洋军阀政府,明知丧权,却准备在和 约上签字。在中国历史的紧要关头,北京青年学生凭借着一种对祖国无比诚挚的爱和胸腔中燃烧的青春热血,勇敢地走上历史舞台,吹响了革命求存的号角——五四运动。 3.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五四运动第一时期的相关信息,并出示图片: 时间:1919年5月4日; 地点:北京 参加者:北京3000多名学生 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结果: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军警镇压,逮捕了许多爱国学生。 目标导学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1.教师讲述:1919年6月,五四运动扩大到上海。出示材料: “多国家之土地,再为学生被拘速求释放。 ——工人罢工“忍痛停业,冀救被捕学生,不除国贼,誓不开市。”——商人罢市 提出:6月份,五四运动的扩大有哪些表现?有何特点? 学生回答:除了学生罢课之外,还有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活动。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特点:五四运动突破了学生、知识分子的范围,发展成为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规模的群众爱国运动。 2.教师提问:五四运动得到进一步扩大有哪些原因? 学生回答:陈独秀等人地积极号召、 日本帝国主义的进一步威胁。 3.教师讲述:面对民族危机,上海工人积极罢工,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4.教师提问:这场声势浩大的五四爱国运动的结果如何? 罢免了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的代表拒绝的和约上签字。 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教师提问:为什么说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实现了?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原因:五四运动实现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目标,

课《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第13课《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一、课标分析? (一)课标内容:能概述五四运动的爆发的导火线以及基本史实,掌握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使学生了解并发扬五四精神。 (二)设计理念:本课内容较为生动,借助文字材料、图片和影像资料,以便于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认识和理解问题。同时通过积极的师生互动使学生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奋斗。 二、教材解读 (一)教材分析? 《五四爱国运动》是部编版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中的第二课。本课上承新文化运动,下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本单元的重点课程。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承上启下的革命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因此学好本课,将为学生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分三目内容,对五四爱国运动进行了详细的阐释。第一目“五四运动的爆发”,分析了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主力军和口号。第二目“五四运动的扩大”,介绍了五四运动的发展过程、结果。第三目“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则重点介绍了五四运动的性质、历史地位和意义。 (二)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面对的是八年级的学生,他们有热情、有朝气、有一定的历史知识的积累和判断是非的基本能力,也有对历史学习方法的强烈求知欲望,因此,应特别注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注意培养论丛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熟悉五四运动的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其意义。通过分析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的影响,认识民族精神对国家命运和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归纳教材的方法,使学生能从图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和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初步理解“五四精神”的内涵,激发学生学习五四青年“彻底地不妥协”的爱国精神,从而树立为国家强盛、民族崛起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培养高尚的人格。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导火线、过程和历史意义。 难点: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对以后新民主主义革命有重大影响,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五四运动的过程及历史意义;但八年级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较少,所以难以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三、教学准备

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五四运动 【教学目标】 1.熟悉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记忆五四运动的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其意义。通过分析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的影响,认识民族精神对国家命运和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归纳教材的方法,归纳1919年6月前后,五四爱国运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从图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和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分析不同事物间的区别与联系。 3.五四青年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深刻领会“五四精神”的内涵,从而树立为国家强盛、民族崛起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培养高尚的人格。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 难点: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教学过程】 一、爆发 1.原因 教师: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9年,战胜国在法国凡尔赛宫召开和会。(展示图片,并提问) 思考:中国是以什么身份参加的?中国代表带着什么期望来参加和会呢? 学生:(阅读教材,讨论回答)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了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带着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主权等正当要求,希望能够改变中

国在国际上的屈辱地位。 教师:“公理战胜强权”是中国人对巴黎和会的期许,也是鸦片战争以来几代中国人的梦想。 教师:(继续引导)一战期间中国主要面临哪个帝国主义国家的威胁? 学生:日本。 教师:巴黎和会上中日关于山东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1898年,德国强租胶州湾,把山东作为自己的势力范围。1914年日本对德宣战,并加紧了侵华步伐。1915年,日本向袁世凯政府提出了“二十一条”。这个条约不仅要求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转交给日本,还提出了其他的无理要求。 教师:巴黎和会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你如何评价巴黎和会? 学生:巴黎和会上列强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交给日本。巴黎和会是一次列强操纵的分赃会议。 教师:(展示探究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 学生:(讨论)虽然辛亥革命刚刚结束不久,但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都没有大的进步,北洋军阀政府对内镇压人民、对外投靠帝国主义,所以中国综合国力依然很弱,依然摆脱不了被侵犯的命运,正所谓“弱国无外交”。从列强方面说,则可以看出当时帝国主义实行的是强权政治。 教师: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了,这个消息传到国内马上激起了人民的愤怒,尤其是青年学生,他们面对失败,感到屈辱和愤怒,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2.爆发 教师:(播放《五四运动》片段,并提出问题)领导这次运动的人物都有谁?五四运动中

新人教版第13课五四运动说课稿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五四运动》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五四运动》,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课程地位:《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上承辛亥革命,下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好本课,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内容:本节一共有三个子目录,分别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五四运动的扩大、五四运动的意义。根据课标安排,我将用一课时的时间来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3、教学目标: ! ①、知识与能力 了解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使学生认识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感悟五四运动的精神。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②、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大量的文字资料和提取教材图片中信息,引导学生掌握 五四运动的爆发、扩大、胜利和意义。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五四运动的学习,感悟五四青年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3、重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 4、难点:五四运动的性质和意义 二、说教法与学法: 1、学情分析: 根据八年级学生思想比较活跃、主动参与性较强,这就是有助于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展开教学。 2、教法 结合内容特点及学生实际,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我将综合的运用情境创设教学法,小组讨论法,史料分析法等,进行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3、学法 指导学生从史料、图片以及电影片段中捕捉有效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把握历史宏观概念、获取知识。 、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的学习(2分) 我通过播放《中国共青团团歌》作为背景音乐,把学生的思绪带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哪位同学知道五月四日是中国什么节日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 它源于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它如同一颗流星划破星空,如同火炬穿透黑暗,揭开了中国革命新篇章。 (二)新知探究 1、五四运动的爆发(10分)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教学设计

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为岳麓版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中的内容――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课程标准》要求“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本课共三目,第一目“‘二十一条’与巴黎和会”介绍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第二目“外争国权、内除国贼”介绍五四运动的过程;第三目“五四精神”介绍五四运动的意义。五四爱国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次承上启下的革命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上承辛亥革命,下启“五四”运动以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革命性的意义。本课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它最大程度上体现了课标所提出的三维培养目标。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高一学生中已经有部分同学加入了共青团,对“五四”的含义已经有了思想上的认识。初中历史教科书中五四运动也是重点,学生对此应有较深刻的印象。再加上高中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个性鲜明,参与意识强烈,理性思维能力有所提高,喜欢究根问底。但由于本课理解、思维含量高,高一学生历史知识的储备并不充分,历史思维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对历史的领悟力还比较欠缺,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三、设计思想 1、教学理念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学生通过独立阅读思考、分组讨论、合作探究、体验交流等方式自主参

与学习过程,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注重师生互动,教学内容、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相互交融。 2、教学方法 采用讲述法、问题法、讨论法和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师生互动、生生合作,减少课堂统一讲解,设疑诱思,步步推进,引导学生自主及合作探究,力求拓宽视野,活化思维及培养能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穿插 Flash动画展示图片文字资料,丰富课堂内容呈现方式,创设新情景,加强过程体验,实现三维教学目标。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1)在学习中理解或掌握巴黎和会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与五四运动的背景、五四精神等,认识其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地位与作用;(2)学生在掌握五四运动相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3)学生在挖掘和学习五四精神的过程中,逐步提高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本课的有关历史材料,帮助学生学习从材料中提炼有效信息、辨析历史信息和利用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五四运动历史背景的有关材料的过程中,把握通过真实的历史细节探索历史真实面目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青年学生应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 五、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巴黎和会与五四运动的背景;五四精神 2、教学难点:理解五四精神

五四运动历史教案

五四运动历史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归纳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基本线索和历史意义 2、能力目标 *收集五四时期文化精英的生平传记和精辟论述,加深对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理解 *概括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解放作用和五四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指导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五四运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认识爱国主义具有时代内涵 4、重点、难点 *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解放作用(重点) *五四运动的爱国进步意义(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合作、调查、交流、探究 教学准备: 1、历史大查阅:(制成资料卡片) A、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及其故事 B、“五四运动”的爆发及其经过 2、投影片及教学图片

教学流程: 一、导入 (投影出示图片:“康有为、梁启超像”、“义和团旗帜”、“孙中山像”) 提问:大家还熟悉这三幅图片吗?相信关于他们的故事同学们一定还记得,哪位同学能分别用一两句话概述一下。 ………… 辛亥革命后,许多人都为推翻两千年的帝制而欢呼,幻想在此基础上建立民主的共和国,以实现中国人的强国之梦。但是,现实却是袁世凯和张勋复辟帝制、军阀割据混战、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专横。从西方移植过来的民主共和体制显得羸弱无力,民主共和制并没有发挥其制衡作用,反而成为军阀、政客争权夺利的遮羞布。 那么,挽救中国到底应该走怎样的一条道路,中国革命的曙光究竟在哪里?带着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一起走进本节课的学习——五四运动。(板书) 二、交流探究 1、新文化运动 (1)简介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2)阅读教材,知识归纳: A、新文化运动的领袖 B、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刊物

C、新文化运动的口号 (3)资料交流: A、了解陈独秀、李大钊、《新青年》(投影图片) B、你还了解新文化运动中的其他一些人物吗? (4)通过以上资料的交流,请同学们结合教材概括一下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方法:在自主概括的基础上与同桌或在组内交流,互相补充学习。) 小结:(投影)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斗争矛头直指封建制度的孔教。 (5)在我国新文化运动深入发展之时,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阅读教材,了解十月革命) ………… 小结: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民族解放的新希望,他们逐步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开始用马克思主义为精神武器,教育和组织人民,将革命推进到一个新的时期。 探究、讨论: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场运动前后期在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优质教案

第13课 五四运动 ?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及重大意义。 难点: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 师:哪位同学知道五月四日是中国什么节日? 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呢?它源于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它如同一颗流星划破星空,如同火炬穿透黑暗,揭开了中国革命新的篇章。今天就让一起学习第13课:五四运动,去寻找那个令无数青年热血沸腾的时代,探寻先锋足迹,体悟五四精神的精髓吧!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从中找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学生回答: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教师提问:中国是世界的中国,世界格局的变化不可避免的波及中国。以重新瓜分世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为何还是成为列强宰割的对象? 学生讨论后回答:略 教师概况: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仍然外受帝国主义的蹂躏,内有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经济落后,主权不能独立,中国依然受到被 列强宰割的命运。作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北洋军阀政府,明知丧权,却准备在和 约上签字。在中国历史的紧要关头,北京青年学生凭借着一种对祖国无比诚挚的爱和胸 腔中燃烧的青春热血,勇敢地走上历史舞台,吹响了革命求存的号角——五四运动。 3.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五四运动第一时期的相关信息,并出示图片: 时间:1919年5月4日; 地点:北京 参加者:北京3000多名学生 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结果: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军警镇压,逮捕了许多爱国学生。 目标导学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五四运动教案

《五四爱国运动》教案 白土窑寄宿制学校刘春茹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掌握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经过、结果、及历史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从而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五四精神,即爱国、民主、进步、科学的精神,培养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教法与学法 1.教法:讲解法、情景教学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 2.学法:阅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三、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播放MV《光荣啊中国共青团》歌曲。“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光荣啊,中国共青团。”一首激情澎湃的青春之歌,让我们不由得想起了98年前的5月4日,青年学子带

头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同时也唱出了五四运动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影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五四爱国运动。 (二)新课部分 1.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师:是什么原因激起了五四爱国运动?让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我的1919》,引导学生思考三个问题: (1)、顾维钧是在哪次会议上的发言? (2)、其发言围绕着哪一个问题? (3)、中国人民做出了怎样的回答? 生:基本能回答出来。 教师:指出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收回山东主权的正义要求被拒绝,和会要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交给日本,消息传出群情激奋,北洋政府却来电要求代表在合约上签字,更加激起了人民群众的反抗,所以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思考:在一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少年强则国强,因此青少年要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生:讨论回答。 教师过渡:五四运动率先起来的是青年学生,1919年5月4日,北京各校学生代表3000余人,汇集天安门广场示威游行,我们现在来观看视频并结合课本知识说出五四运动经过。(阶段、口号、时间、主力、中心、形式、结果)

第17课 五四爱国运动 教学设计

第17课五四爱国运动 从容说课 五四运动是在辛亥革命失败后列强加紧侵略中国及北洋军阀实行黑暗统治的形势下爆发的一场新的革命风暴。巴黎和会上列强肆意践踏中国主权,引发中华民族的反帝怒潮。在这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中,青年学生站在斗争的前列,工人阶级以崭新的面貌登上了政治舞台,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都纷纷行动起来,勇于斗争,显示了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精神是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精髓。 教学重点: 五四精神 教学难点: 认识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教具准备: 设计多媒体课件,内容包括五四运动的相关史 料、本节课的板书提纲等。 课时安排:1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识记的基础知识 (1)掌握“二十一条”的严重影响。 (2)掌握巴黎和会的概况。 (3)掌握五四运动的爆发、口号、发展及结果。 (4)掌握五四运动精神的内涵。 2、理解和运用

通过对五四爱国运动与以往的革命运动相比,认识其伟大历史意义,培养学生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提供历史信息,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发现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并在设疑——思疑——析疑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活的历史教学中自由探索、翱翔。 2、学生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小组讨论、自由探讨、师生合作探究等。在探究中掌握五四运动发生的背景、运动的过程和影响,认识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认识民族精神的觉醒对一个国家发展的推动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反思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3、以五四运动为例,比较新旧民主主义的异同,深入分析五四精神的内涵,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二十一条”是日本妄图灭亡中国而提出的,是中国各种矛盾的焦点,为五四运动的发生提供了深层背景。巴黎和会上中国主权被践踏,直接引发了中国人民的反帝怒潮。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2、认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在五四运动后期,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全国人民团结斗争是胜利保证。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1998年,北京大学迎来了100周年的华诞,当时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前去祝贺。在5月4日举行的庆祝北大建校100周年的大会上,时任国家主席的江泽民同志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请大家看大屏幕。 多媒体课件显示: 江泽民说:“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是五四青年节,79年前,北京大学的爱国青年发起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精神,最根本的就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