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自闭症的最新研究进展

自闭症的最新研究进展

自闭症的最新研究进展
自闭症的最新研究进展

孤独症研究的若干进展(上)

王红怡,温晓梅综述,杨健审校

(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海南海口570102)

·综述.

【摘要】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广泛发育障碍性疾病,表现为严重的社会交往障碍、语言障碍及刻板重复等异

常行为。儿童孤独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了,且缺乏特异的治疗方法。本文主要对儿童孤独症国外近60年的研

究,包括孤独症的病因学从神经免疫学、感染、自身免疫、细胞活素、胃肠和免疫遗传学等发生、发展以及孤独症

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等进行全面综述。

【关键词】儿童;孤独症;病因;医学免疫;遗传;临床特征;治疗

【中图分类号】R7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350(2011)01-105-09 1943年Leo Kanner首先报道一个综合征,这组

11例患者除强迫性兴趣和行为刻板外,还表现为群

居相互接触和沟通的严重缺陷。

在随后的60多年研究中,医学工作者对孤独症

在医学免疫学、解剖学及诊断治疗学等方面进行了大

量的探索,现就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概念的界定

(1)社会交往(Social communition)降碍;

(2)不变的语言及刻板的行为;

(3)重复的感觉运动;

(4)脑电图常提示大脑皮质纤维的减少。

2 常用的孤独症筛查表或检查表

(1)发育标准及诊断的精神检查(Developmental

Dimensional and Diagnostic interview);

(2)孤独症行为检查表(Autism Behavior check-

list);

(3)孤独症诊断的精神检查(Autism Diagnostic

Interview);

(4)孤独症诊断精神检查的修正(Autism Diagnos-

tic Interview-Revised);

(5)孤独症诊断观察一览表(Autism Diagnostic

observation Schedule);

(6)孤独症诊断观察一览表(同类的)(Autism Di-

agnostic observation, schedule Generrc);

(7)孤独症疾病谱的诊断(Autism Spectrum Dis-

orders-Diagnosis);

(8)行为功能一览表(Behavior Function Invento-

ry);

(9)行为观察量表(Behavior doservation Scale);

(10)幼儿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hood Autism Rat-

ing Scale);

(11)孤独症幼儿检查表(Checklist for Autism in

作者简介:王红怡(1966-),女,海南省海口市人,副主任医师。

young children);

(12)初学走路孩子孤独症检查表(Checklist for

Autism in ToddLers);

(13)社交和交往障碍的诊断(精神)检查(Diagnos-

tic Interview for social and Cmmunication Disorders);

(14)诊断检查表(E2式)(Diagnostic checklist,

From E2);

(15)Gilliam孤独症评定量表(Gilliam Autosm

Rating Scale);

(16)初学走路孩子孤独症修正检查表(Modified

checklist for Autism in Toddlers);

(17)综合性精神发育障碍行为一览表(Pervasive

Debelopmental Disorders Behavior Inventory);

(18)智能发育迟缓者的综合性精神发育障碍

(Pen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Mentally Retard-

ed Persons);

(19)综合性精神发育障碍评定量表(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Ratiny scale);

(20)学语前孤独症诊断观察一览表(Pre-Linguis-

tic Autism Diagnosis Observation Schedule);

(21)2岁以内孤独症筛查表(Screening Test for

Autism in Two-year-oldS).

3患病率

美国一组对2 685例孤独症研究的资料表明”1,

其发病率大约为0.7%;白种人发病率比黑人高,男性

比女性高(3.4~6.5:1),但女性多见的是认知的改变。

美国新泽西州比阿拉巴马州高。伊朗的一组资料发

病率比上述还要高2j。

4病因学

4.1金属元素

4.1.1 阳性证据硫柳汞中的汞是否引起孤独

症存在争论,前者直至2001年仍常作为一些疫苗的

·105.

《海南医学)2011年第22卷第1期HAINAN MEDICAL JOURNAL V01.22 No.l January 2011

防腐剂,它可能促成孤独症的发生。有研究表明”,,

汞在孤独症的发生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另外一个研究

认为出生前来自母体的汞中毒也会引起孤独症。

4.1.2阴性证据4个研究[4-7]不认可来自硫柳

汞(国外在2001年以后已不使用)与孤独症之间不存

在任何瓜葛。

4.2染色体许多染色体被疑及与孤独症有

关,Szatmari等嘲因染色体11 P”~P13和neurexms有一

个谷氨酸相关基因而被疑及;相反Ullmann等【朝怀疑

与16 P13'1有关;Dimitropoulos等【101认为孤独症可能与

隐睾侏儒一肥胖—低智能综合征[低肌张力一低智能

一性发育低下一肥胖综合征(Prader-Willi-syndrome)]

相似,染色体15q“~q13区域与这两种病有关联;Stone

等【“3认为与17对染色体基因MYOID、ACCN1和

LASP1有关。尔后又疑与多重染色体有关【12】,例如:

1、9和16或

2、4、6、7、10、15、16、17、19、21和22;最后

Y ang等㈣认为与下述染色体区域右关:lq24~q44;

2q24'l—q31'1;3q21'3~q29、6q14'3~q23'2; 7q21'l~q36'2;1 6 P12'1—P13.3和17qll—~q2“2。也有怀疑与染色体重叠有关。其中包括

7q“2、17 P11'2~P11'2和22 q“2。概括地说,多种染色体被

疑及,尤其是染色体15~17。目前而言一般认为孤独

症可能是多起源的(Polychromosomal)。

4.3基因经常提及的基因是一种后天生成的

缺陷,其导致MECP2表达减少,后者编码甲基乌苷凝

结蛋白(MethyL CPG-binding Protein)。Coutinho等 (141)

的结论是MECP2在孤独症的病因学上起着作用,但

十分少见。有人认为RELN基因对孤独症有易感性,

通过对PTEN基因序列分析发现它与孤独症及巨头

畸形有关…151。Nichdas[16]提及到时钟基因(Clock genes)

的异常,时钟基因具有调整生物学的节律,上述基因

牵涉到SNPS naps2和Perl,已发现SNPS naps2位于

标记rs1811399和rs2117714之间;而在标记为

rs2253820和rs885747之间有Per I的亘要区域,基因

表达(Gene expression)的资料有力地支持孤独症存在

遗传倾向(Genetic predispostion)。新近的资料表明孤

独症涉及到30个不同的基因,特别是MECP2这个甲

基化启动基因。不过事实上孤独症存在着一个复杂

的遗传体系(Cmplex genetic architecture)。

4.4双亲的状况Cannell[17J指出母亲严重的维

生素D缺乏可能导致孤独症,如此看来孕妇避免日光

照射是不合适的。有人认为孤独症可能与产前暴露

在剧烈的自然风暴中有关联,Roman【l8]提出母体内存

在抗甲状腺因子造成母体甲状腺素水平减低与孤独

症有关,有两个研究证明19-2。,双亲平均年龄偏大增加

孤独症的风险,母亲的亲戚中有情绪易激动和焦虑症

(Anxiety disorders)及父亲的亲戚中有学习和注意力

缺陷者,下一代患孤独症的风险增加。

·106·

4.5 中枢神经系统状况有学者复习已往公开

发表的孤独症脑电图资料,发现患者可能存在大脑皮

质纤维减少。新近另一个中枢神经系统资料[孔1回顾

分析也证实了上述观点。

4.5.1 额皮质Hiraishi等【221指出额区、杏仁核

和颞上回对行为的判断减少表现力孤独症的特征,另

一个研究证实各种心理行为的缺陷是额区损害的表

现。同样与杏仁核和海马回有关。Kleinhams等田1也

强调额区病变在疾病中的作用,尤其是左额区,并认

为在许多皮质区存在N-乙酰天冬氨酸(NAA)减少现

象。Ben等阱,认为在额区脑组织有异常过度生长。Wang等瞄】推论正因为孤独症时存在上述异常,才有

异常的面部表情。Johnson等【2旬认为这个区域的病变在孤独症患者还可出现过度执行功能导致许多犯

错。有报道【卅在额区及颞区口节律(Theta rhythms)增

加而在额区和其他头皮区域(ScaLp regions)a活动减

少。Salmond等…“1根据MRI的资料发现两侧额区异

常,同时可见梭形脑回及小脑。

4.5.2杏仁核、海马回Loveland等认为杏仁

核、眶额区、海马回及额前区在孤独时存在异常。有

人指出孤独症时杏仁核功能失调,可解释患者对社会

环境(Social environment)整合作用差的原因。Hohm-

ann则考虑可能是海马回5一羟色胺能神经分布连接

中断从而导致行为的改变。

4.5.3 灰质一白质的容积Casanovac29]强调皮质

中枢不重要,孤独症的改变主要在灰质与白质的叱率

以及脑容积的增加,另一组研究认为放射状白质容量

增加,它可解释为什么患者复杂行为功能的缺陷。

Hobb等9训等的看法是任何容积的改变都可能发生在

出生后,至少在妊娠4-6个月时胎儿头部的大小是正

常的。

4.5.4 5一羟色胺孤独症行为的异常归结于与

大脑皮层联系的海马回5一羟色胺能神经支配的中断

所致,另一组研究c”,的结论是孤独症伴有中枢5一羟胺能活动减退,后者可能在孤独症的病理生理学上起一

定作用,Casanovac32]曾报道除5一羟色胺能神经异常外,更有意义的是“超短柱病”(Minicolumnopathy),

即皮质功能柱(Cortical Columns)比正常厚度小。

4.5.5 微型柱(Minicolumns) Casanova等哆总

结出在皮质内微型柱厚度的变小能够有助于解释一

些孤独症患者学习能力上的注意力集中问题。

4.5.6反射神经元(Mirror neurons)反射神经

就是那些不但使主体活动而且能影响到另外一个人

运动的神经元。Altschuler等””的结论是孤独症是这

些神经元功能障碍,它有助于解释所谓的心神学说(Theory of mind)问题,即孤独症患者缺乏领会别人的

思维和情感。反射种经元缺乏的最简单例子是接触

V01.22 No.l January Z011 HAINAN MEDICAL JOURNAL 《海南医学>2011年第22卷第1期

传染性呵欠(Contagious yawning),后者是一种正常现

象,但是孤独症患者罕见发生。

4.5.7整体缺陷Y ip等…”认为小脑浦肯野氏细

胞(Purkinje cell)的mRNA改变引起谷氨酸脱羧酶轻

微增高抑制齿状核(Dentate nuclei),从而导致认知一

运动行为(Cognitve-motor behavior)的改变。另一组

研究指出:一般而言,仅抑制性突触传递(Inhibitory

synaptic transmission)增加,而兴奋性突触传递(Exai-

tatory synapses)没有改变,这有助于解释孤独症的临

床表现。其他的整体缺陷是大脑衍生的神经因子缓

慢;而整合作用整体缺陷是由于脑增大;神经祖细胞

(Neuronal progenitor cell)减少,影响突触发生和神经

网络的发展;中脑的病变引起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第Ⅲ峰和第V峰

之间的峰间潜伏期增加,孤独症时许多大脑结构存在

异常,包括:小脑,边缘系统、额部及颞部皮质、胼胝体

和基底神经节。

4.5.8全身性疾病Kawashti等0知认为孤独症

患者对食物蛋白产生自身免疫反应或针对脑的特殊

的自身抗体产生增加,有人证实孤独症患者血中血小

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Platelet-endothelial adhesion

molecules)含量明显降低,后者作为一种炎症标证物

可能在免疫系统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4.5.9生长因子有资料表明本病影响的生长

因子包括: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或表皮生长因

子pq含量减少;相反,别的资料认为孤独症时许多生

长相关因子含量增加[”】。

4.5.10 电解质DoLmetsch等9踟认为孤独症患

者钙信号调节蛋白有问题,而Dosman提出孤独症时

铁缺乏。

4.6氧化应激Deth等指出孤独症患者存在氧

化应激反应,最初可能由环境因素激发,它可导致甲

基化损伤并继发神经系统的缺陷,减少神经网络的同

步。Kern等就氧化应激反应问题提供了一些证据,

并指出其有毒性会造成孤独症患者二乙基溴乙酰胺

的损伤。

4.7高睾酮血症胎儿睾酮学说暗示血清睾酮

含量高可增加发展为孤独症的风险,这种情况男孩多

于女孩口9】。

5免疫学的若干进展

有学者用孤独疰神经免疫学、感染、自身免疫、细

胞活素、胃肠和免疫遗传学等关键词用联机医学文献

分析与检索系统复习从1960年至今近50年的英文资料,共检索有关文章166篇,其主要内容有:

5.1感染1964年的风疹流行为研究者在感染

和临床综合征可能相关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机会,这次

流行中出生了2~3万个有先天性畸形的婴儿,发现孤独症的患病率比预料中的高,迄今为止已报道超过

42例患者。

1978年Stubbs首先报道子宫内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引起孤独症,随后Sweten等多位学者陆

续报道,这些患者中多数伴随着其他障碍如:耳聋、大脑性瘫痪和斜视。

1 98 1年Delong等报道单纯疮疹病毒(HSV)脑炎

后发展为孤独症的病例,这位以前健康的11岁女孩

在罹患急性HSV后出现孤独症症状,CT扫描发现其

左颞叶有广泛的损害。1986年Gillberg【401也报道一个1 4岁女孩在HSV脑炎后继发孤独症,他对该女孩进行了10年随访。1989年Greer等[411报道一个由于HSV 脑炎造成永久性左颞叶损害出现严重攻击行为的男孩

最后也确诊为孤独症。2002年Ghaziuddin等H21也报道了相关的病例。1998年报道孤独症发生茌人类疱

疹病6型感染后,在其脑脊液中可检出特异性抗体。

1971年有报道先天性梅毒引起孤独症。1975年

有报道水痘脑炎后继发本病。

有人对125例孤独症患儿和对照组92例儿童进

行麻疹一流行性腮腺炎一风疹(MMR)抗体的血清学

研究,分析显示125例孤独症患儿中75例(60%)有非

典型MMR抗体,而对照组没有一个人阳性。Peter- son等m1研究88例孤独症患儿15例同胞和32例正常对照,发现孤独症患儿麻疹病毒抗体水平比对照组增加,而流行性腮腺炎或风疹病毒血清抗体两组之间没

有区别。另外的研究发现风疹病毒抗体的血清滴度

22例孤独症患儿中的50%(11例)高出正常10倍。新

近Rosen等对生后两年内和随后诊断为孤独症的患儿

感染关系的研究,患儿40多例,正常对照2 100例,结果发现它们之间没有关联。

5.2 疫苗1998年WakefieldV4]等报道12个接

种过麻疹一流行性腮腺炎一风疹(MMR)疫苗的儿童

中的8例(67%),出现一系列的行为问题。因此,

MMR疫苗在孤独症中的作用便随之凸现。然而,随

后13位学者中的10位对上述现象的解释又持否定态度,大量流行病学的研究也不支持在孤独症中MMR

疫苗的作用,一个多中心研究对351例有PDDS和

51例典型发展中的儿童采用监护者随访方法,以便

尽早发现其社会交往障碍的时间,作者认为没有证据

证实孤独症症状的发展或行为退化与MMR疫苗有

关。此外,Fombonne等…“1调查,1987年至1998年在

加拿大蒙特利尔出生的27 749个儿童,排除PPD发

生率和MMR疫苗使用的关系。2006年Afzal等对15

例业已证实MMR疫苗与孤独症…”1或PDD-NOS(2)患

儿白细胞标本,用几种测定方法测定特定的麻疹病毒

基因序列的多重靶位点,并进行评估,结果各种方法都

未发现哪一个标本是阳性,作者的结果是这个研究未

·107.

《海南医学》2011年第22卷第1期HAINAN MEDICAL JOURNAL V01.22 No.l January 2011

能证实孤独症患儿麻疹病毒持续性感染造成发育的倒

退。新近一个对照研究评估麻疹疫苗是否引起PDDS

的发生,与对照组比较PDDS患儿确定有麻疹病毒持

续感染的证据或病毒免疫种后抗体滴度升高哪,。就麻

疹抗体反应而言,两组之间没有区别,孤独症症状和

抗体水平之间没有含量多寡的关系。此外,对麻疹病

毒或MMR疫苗的麻疹病毒部分的反应,两组之间没

有区别。Croen等【47】验证母亲RhD状态并且产前接触

过抗D免疫球蛋白者子代孤独症的风险。研究组

400例有PDD,相反410个对照组儿童没有PDD,其

性别、出生年龄、出生医院相对应,从产前医疗记录证

实除接触过抗D免疫球蛋白之外,母亲为RhD状

态。结果这些资料支持以往的研究即产前接触过含

抗D免疫球蛋白的硫汞柳酸钠(硫柳汞,一种消毒剂)

没有增加PDD风险。

5.3 神经免疫学尸体解剖发现大约1/6孤独

症患者的大脑表现为免疫细胞浸润。Bailey等1998

年研究表明,在一个20岁孤独症男性患者左大脑半球

的软脑膜稀疏的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呈袖口样浸润(感

染、灸症或自身免疫性疫病前的标志性改变)。纹状体

和内囊也有少量淋巴细胞呈袖口样浸润,作者在一个

24岁的男性孤独症患者深部脑白质的动脉处观察到

极少淋巴细胞呈袖口样浸润。1996年Guerin等【481报

道1个孤独症患儿的延髓和脑干血管周围有淋巴细

胞及少许水胶质细胞结节,而2个患者的皮质硬化区

有大量的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和神经皮质增生,另

外17个孤独症患者的巨细胞对人类髓磷脂碱性蛋白

质有反应而对照组1 1人则没有。

一种普遍的假说是孤独症可能由针对一种或多种

脑蛋白的抗体引起,其初步的证据是依据有强制性障

碍(OCD)的亚类患者、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s ds-

order)、sydenham's舞蹈病存在这样的发病机理””。

Warren等发现33例孤独症患者中的19例(58%)血中

存在抗脑蛋白的抗体,而88例对照组中仅8侧(9%)阳性,11例孤独症患儿妈妈中6例(54%)血浆中有抗患

儿淋巴细胞的抗体…501。2008年Singer等””对100例孤独症患儿妈妈和100例健康儿童的妈妈血清抗体进

行比较,结果发现孤独症患儿妈妈血清中存在抗产前

表达的脑抗原决定簇的抗体,而对照组则不然。此

外,孤独症忠儿的母亲抗人胎儿脑反应表现有很明显

消退。作者的研究表明孤独症在遗传代谢和环境因

素与母亲抗体胎盘转移之间有潜在的联系。Fuden-

ber【“1和Jyonouchi等”那发现孤独症患者有抗髓磷脂碱性蛋白抗体增强的证据。相似的证据为抗神经元轴

突丝蛋白、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生长因子、脑·108.

衍生的神经生长因子、细胞核和脑内皮组织小脑普肯

野细胞(Purkinje Cell)和脑组织提取物的抗体比率增

加。然而,其他的研究未发现抗细胞核髓磷脂碱性蛋

白或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抗体的增加。

2006年Singer等瞰1对29例PDD儿童,9例非孤独症同胞和13例正常对照进行抗人脑抗体评估,结果

22例孤独症在基底膜和额叶发现有多种自身免疫复

合物。

2005年V argas等陋习证实24例孤独症患者在大脑

皮层、白质和小脑有一个神经炎症过程,他们发现小

胶质细胞和大神经胶质明显激活,神经胶质产生大量

脑组织细胞活素。随后研究报道在孤独症患者的额

部、顶部和小脑皮质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升高,并

证实孤独症患者存在小神经胶质和大神经胶质激活。

关于受体问题,1997年Singh等…56】对23例孤独

症、10例智力迟纯(Mental retardation)祁23例正常对

照作比较,结果发现孤独症患者抗5一羟色胺受体(Se- rolonin receptor)抗体增加。然而,另一个研究对孤独

症患儿42例父母、15例孤独症患儿、17例孤独症患者

的同胞和12例正常对照,结果未发现抗5一羟色胺受

体抗体增加。

孤独症患者和他(她)们的I级亲属(First-degree relative)抗a2肾上腺素能受体(Alpha-2 adrenergic re- ceptor)抗体显示增加证据。

1999年Connolly'5n发现11例孤独症患者血清结

合颞叶的IgG和IgM比71例正常对照增加。2004年Sing发现68例孤独症患者有直接针对尾状核的抗体

而30例正常对照则不然。

5.4免疫遗传学关于孤独症的免疫遗传学(Immunogenetics)研究已有二十余年历史了。1991年Warren等[581报道孤独症儿童补体C盅基因的无效等

位基因(The null allele)频率增加,伽涉及到多种免疫

功能,其包括病原体的标记和溶解这样便于免疫细胞

清除病原体。1 9例孤独症中的1 1例(58%)和(她)们母

亲发现C4基因的无效等位基因表达增加,而64例佳

康对照组仅有17例(27%),两者有显著性差异。1996

年Warren等[59l-个随访研究发现60例孤独症中的27

例(54%)有无效等位基因,而对照组79例中仅有16例

(20.2%)。

最近Odell等【601证实以往的这种发现,即孤独症

C猡无效等位基因的频率增加,在85例孤独症中有36

例(42.4%)携带至少1个C4无效等位基因,而对照组

69例中仅10位(14.5%),差别非常显著。

研究表明在孤独症患者及家庭成员中有扩展的

单倍体型(Extended haplotypes)表达,扩展的单倍体型

V ol.22 No.l January 2011 HAINAN MEDICAL JOURNAL 《海南医学》2011#第r22卷第1期

是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物(The major histocom-

patibility complex,MHC)中的一组免疫基因,它是遗

传学上的保守记忆单位,可由于交换型或突变而出现

缺失。有2个研究,其中1个有45例孤独症,78例双

亲和64例正常对照;另一个有2l例孤独症,42例双

亲和21例正常对照。结果发现B44-SC30-DR4,它含

有C猡基因中的一个无效等位基因,该基因在孤独症

患者及其母亲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

C4B等位基因的旁边是HLA-DRbl基因。它有

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HbA-DRbl是能结合T淋巴

细胞的肽,DRbl蛋白含有3个高变区(Hypervariable

regions HVR),分别称为:HVR1、HVR2和HVR3,它

们是直接结合肽,DRbl HVR-3有两个扩展的单倍体

型变异体,依次命名为1和3。研究表明它们在孤独

症患者的染色体上显著性增加[(序列1者,50例孤独

症中17例阳性(34%),对照组79例中2例阳性(2.5%);

序例3者50例孤独症申16例阳性(32%),对照组79例

中8例阳性(10.1%)]。

Warren等陋”根据上述资料计算出有这些基因标记

者孤独症的相对危险度(Relativ risks),序列1携带者相

对风险度为19.8,而序列3 844-CS30-DR4或C4B无效

等位基因携带者孤独症的相对风险度分别为4.2、7.9和

4.6;1996年Warren等研究20例弧独症患者血清5一羟

色胺、B44-CS30-DR4和伽无效等位基因。结果有

C无效等位基因包括B44-CS30-DR4、血清5一羟色

胺比对照组高,而没有上述基因的孤独症病例5一羟

色胺则不高。

2006年Torres等【“1对孤独症先证者的129例家属

的HLA-A和HLA-B等位基因进行检测,设265例正常对照。结果发现,孤独症患者HLA-A2等位基因的表

达显著性增加,作者猜测这种蛋白质确实在孤独症的

神经发育异常中演着重要角色,尤其在合并微生物感

染时,HCA -A2等位基因也伴随有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Jurenile theumatoiol arthri- tis)和桥本氏甲状腺炎(Hashimatis thyroiditis)。

5.5 自身免疫有几个砑究对孤独症和自身免

疫性疾病之间的关系提供一r临床证据。1971年Mon- ey等陋习报道1个孤独症男孩,他与另外2个同胞兄弟同患多重自身免疫疾病。2000年Shenoy等∽1发现1 例孤独症继发了自身免疫性淋巴组织增生综合征,2004年Williams报道1个孤独症患者同时罹患全身

性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这个患者分别存在Fas基

因突变和Epstein-Barr病毒感染,而这些因素与上述

病症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有趣的是对糖皮质激素治

疗,两种疾病均有反应。

免疫遗传学研究表明,与基因有关的自身免疫性

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在孤独症

人群中的发病率明显增加。1999年Comi等对孤独

症儿童的61位家庭成员及46位正常对照进行问卷回答,结果发现孤独症家庭成员自身免疫病的均数高于

健康对照组,尤以孤独症患者的母亲多见。

5.6免疫细胞关于孤独症免疫细胞的资料是

自相矛盾的。1990年Warren等对36个孤独症患者

并设35个正常对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孤独症患者

血中T淋巴细胞减少而B淋巴细胞正常,与对照组之间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另一个对25个孤独症患者

及其同胞与20个正常对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孤独

症纽与同胞组及对照组相比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

及总的淋巴细胞减少,它们之间存在统计学上的差

异。1994年Plioplys发现17例孤独症患者T淋巴细

胞及B淋巴细胞正常,而2003年Sweeten研究发现孤独症患者与对照组相比血中单核细胞绝对值增高,1996年Gupta等发现孤独症患者T淋巴细胞减少且CD。?和CD8+的比例异常。而2003年Ferromte等的研究发现与对照比较,孤独症组CD。…和CD8+比例正常。1998年Plioplys研究发现不刺激淋巴细胞IL-2

依然表达增加,而另外对50个孤独症及10个正常对

照的研究没有发现单核细胞百分率增加和淋巴细胞

百分率降低限制了IL-2表达,1998年Gupta使用荧

光激活细胞分离器,对20个孤独症患者及20个正常

对照进行研究,发现孤独症组CD4+和CDs+T淋巴细胞产生干扰素和IL-2显著性减少。相反,CD。+和

CD8-产生IL-4显著性增加。而孤独症组和对照组

CD。一和CD8+T淋巴细胞产生IL-6和IL-10没有差别。

有人研究孤独症患者的Fas变化情况,Fas是多数

免疫细胞表达的一种细胞表面蛋白质,它在细胞凋亡

启动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免疫性疾病时,Fas蛋白

表达比正常人低,而血中可溶性Fas蛋白水平高。2003

年Engstrom等报道孤独症患者CD。稍助性T淋巴细胞

Fas表达水平低,但血浆可溶性Fas的水平较高。

1999年Hollander等发现18例孤独症患儿B-淋

巴细胞,D8/17表达率增加,并发现在孤独症患者中

在D8/17值和强迫行为之间呈正相关关系,D8/17是

一种了解不多的B淋巴细胞抗原,在风湿热、Syden-

hams舞蹈病和OCD(强迫性神经失调)的亚型和有强

迫及有强迫行为的Tourette综合征其表达增加。

1987年Warren等发现PDDS时自然杀伤细胞

(NK)活性降低,尽管在31个孤独症患者和15个正常

对照NK细胞数正常。2008年Enstrom等对52例有

PDDS患者和27例典型发展中的患者作对照,他们发

现PDD组可能有NK细胞功能障碍,作者推测这种异

常可能表示PDDS的易感性,正如自身免疫和神经免

·109.

《海南医学)Z011年第22卷第1期HAINAN MEDICAL JOURNAL V01.22 No.l January

2011

疫学所述,在这种患者中相互作用的易感性。

2008年V ojdani等【651对1 027例孤独症和113例健

康对照血标本测定NK细胞活性,作者发现孤独症患

者中的年轻人中约45% NK细胞活性低,并可继发低

谷胱甘肽、低IL-2和低IL-15。

5.7细胞因子细胞因子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

信使蛋白质,它们能调节免疫反应,有直接的免疫保

护作用。在免疫激活过程中细胞因子产生增加,在已

知的细胞因子中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影响。2006年

Molloy等测定20例孤独症和20例正常对照IL-4、

IL-5和IL-13的均值,结果发现PDD组上述细胞因子

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暗示着PDD组免疫反应增强。

1991年Singh等对23例孤独症,33例健康儿童,

15例智能发育迟缓(Mentally retarded)患儿测定其血

清可溶性IL-1、IL-2、可溶性IL-2受体和可溶性CD8

抗原,结果发现孤独症组,可溶性IL-2和可溶性CDa

的血清浓度显著升高,而可溶性IL-2受体和可溶性

IL-1浓度各组间没有差别。

1996隼Singh在对20例孤独症患儿和20例正常

对照的儿童研究中又发现:孤独症患儿IFN-g和

IL-12水平显著性升高。然而,2002年Croonenberghs

等报道,他们对13例孤独症和13例正常对照个别测

定其血清IL-2受体、IL-6和IL-1受体的浓度,结果发

现两组之间没有差别。

2004年Sweeten等检测29例孤独症儿童血浆

IFN-g、IL-l和TNF-a的含量,结果发现与27例健康

对照毫无差异。然而,孤独症组IFN-g的血浆含量确

实与血浆氧化亚氮(Nitrix oxide)存在相互关系。这个

资料提供了孤独症氧化亚氮含量增加可能是IFN-g

诱导并激活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tc ox-

ide syntase)增量调节(上调)的证据。2007年Chez等

对10个孤独症患者连续测量血清及脑脊液标本,作

为神经学上的评估手段之一,结果所有患者脑脊液

TNT-a的含量明显高于血清含量,脑脊液与血清的比

值为53.7:1,这种比值明显高于其他病理状态。

体外实验观察到受刺激的孤独症患儿外周血单

核细胞(PBMC)分泌TNT-a、可溶性TNF-a受体I、

IL-16和IL-2比射照组明显增加。

2001年Jyonuchie等发现71个PDD患儿体外未

受刺激的PBMC分泌TNF-a、可溶性TNF-a受体I、

可溶性TNE受体Ⅱ、IL-6和IL-16增加,同时发现食

谱中的蛋白质能刺激孤独症患儿的PBMC产生更多

的IFN-g和TNF-a。2002年Croonenberghs等…6日用来

受刺激的全血做培养,结果发现孤独症患者IFN-g和

IL-1受体激动制(Receptor agonist)产量明显比对照组

高,但孤独症组TNF-a和IL-6产量偏低。

·110·

2008年Grigorenko等嘲对来自美国(参与者527

人,152个家系)和荷兰(参与者532人,183个家系)两组资料进行研究了解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acro- 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和PDDS之间

的关系,结果发现有PDDS的先证者的血浆中MIF的

含量比其健康的同胞高,并且PDDS症状的严重程度

与MIF呈正相关关系。作者强调指出对于PDDS来说MIF是一个潜在的易患基因。2008年Ashwood等岬研

究孤独症患者的调控细胞因子一转化生长因子(Trans- 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l.TGFbl),因为该因子在

免疫反应的调控上起着重要作用,结果发现PDD组TGFbl含量明显降低,这提示在PDD的发展过程中

可能存在免疫系统失调从而导致自身免疫或不利的

神经免疫学相互作用。

5.8新蝶呤新蝶呤是一种代谢产物,它由单

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受到免疫激活,例如急性感染、自

身免疫性疾病和恶性肿瘤时大量产生。

1995年Harrison等对17例孤独症患儿和17例正

常对照的血和尿标本进行氧化处理,结果发现孤独症

组血、尿中新蝶呤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然而,假如

没有经过氧化处理,孤独症组尿新蝶呤含量则显著增

加。2003年Sweeten等发现31例孤独症青年未经氧

化处理的血液,其白浆新蝶呤含量比23例正常对照

明显增加。2005年Zimmerman等【叫对12例孤独症及

27例有其他神经系统障碍者未经氧化处理的脑脊液中

新蝶呤、喹啉酸和生物蝶呤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孤独症

组新蝶呤和喹啉酸含量减少,而生物蝶呤含量增加。

5.9免疫缺陷和其他异常除发现孤独症C4B

无效等位基因表达增加外,1994年Warren等检测42

例孤独症、50例亲生父母、21例同胞和105例正常对

照血中C4B蛩白的浓度、结果发现孤独症患者血浆

中C4B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虽然时有报道孤独症血中免疫球蛋白异常,但就

整体而言,这些资料往往是自相矛盾的。Zimmerman

等…叫报道有IgA缺乏,Gupta等m1报道本病时IgE含量

增加。而总的IgG及IgG亚型的含量结果报道不一,

Ferrari等【701和Croonenberghs等㈣认为增加;Zimmer-

man等认为减少,Pcioplys认为正常;对于IgM的含

量,Gupta等认为增加,而Plioplys持否定意见。

免疫过程中其他的异常如风疹疫苗接种后抗体

滴度低p21;罹患肺炎时温度不升,肺外症状缺如;Sul-

Iivan尚观察到孤度症患者高热时原有明显异常的心

理功能反而得到改善。

常发现孤独症患者有变态反应病史或变态反应发

病率增高,其常见的过敏原为食物。Fombonne等731Xij

10 438个儿童作流行病学调查,其中有27例被确诊

V01.22 No.l January Z011 HAINAN MEDICAL JOURNAL 《海南医学>2011年第22卷第1期

为PDD,他们发现PDD患者食物过敏症比其他变态

反应多见;然而,Comi等问卷调查61例孤独症和46

例正常对照,结果发现孤独症患者变态反应反比对照

组少见。

5.10肠胃因素,有报道PDDS的亚型和结肠免

疫细胞侵润一样,尚有胃肠道的炎症。Torrente等m1对

25例有消化道症状的孤独症患者、11例乳糜泻患者、

5例有脑瘫和精神发育迟缓(智力迟缓)患者和1 8例正

常对照患者进行十二指肠活检,进行比较,结果在孤

独症组可观察到黏膜淋巴细胞密度增加和隐密细胞

(Crypt cell)增生;相反,在另一个研究发现25例孤独

症中有23例(92%)显示上皮细胞有IgG及补体Clq沉

着。Ashwood等追踪观察有消化道症状的52例孤独

症,25例组织学正常的正常对照,54例组织学上有炎

症的正常对照,结果发现孤独症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沿着肠黏膜弥漫性浸润。最近Ashwood等由

分析CD3+淋巴细胞内细胞因子来评估18例有肠胃症状的PDD和27例正常对照。结果他们发现,只有PDD组外周血和消化道秸膜的CD3+淋巴细胞内细胞

因子表现为一致性的明显免疫失调。Fernell等通过

分析24例孤独症两种炎症标记物即粪便钙卫管蛋白[(Fecel Calprotect),主要由中性粒细胞产生的一种蛋白)]和直肠氧化亚氮(Rectal nitric oxide)来探索孤独

症肠道炎症的关系,结果未找到孤独症与活动性肠炎

之间有关联证据。Jyonouchi等对109例PDDS儿童(75例有肠胃症状)、15例有非变应性的食物超敏反应患儿和19例正常对照,结果发现有消化道症状的孤

独症患儿血中TNF-a/IFN12含量增多的发生率高。

5.11 免疫治疗因有研究暗示孤独症牵涉到

免疫系统功能障碍从而引起学者探索应用免疫治疗

本病。Stubbs首先尝试用转移因子(TF)治疗一例有

先天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孤独症男孩,结果一段

时间后其群居相互接触和刻板行为得到迅速的改

善。TF是一种从健康人白细胞中提取的一种多核苷

酸肽,分子量在5 000以下,不被RNA酶、DNA酶及胰蛋白酶破坏,无抗原性。当将本药注入患者体内

时,可将供体的细胞免疫信息转移给受体,使后者的

淋巴细胞转化并增殖分化为致敏淋巴细胞,因此获得

供者的特异和非特异性昀细胞免疫功能,并在抗病

毒、细菌及寄生虫中起作用。1988年Singh等用TF

治疗8例孤独症患者,结果6例(75%)发现有异常的细胞介导免疫。在临床上表现为语言、睡眠及注意力方

面大为改善。Fudenberg对40例青少年孤独症患者

用TF治疗3—3.5年并进行追踪观察。行为改变使用

症状严重度评分平均数(Symptom severity score av- erage,SSSA)来判断、其中10例患者达到正常评分,包括语言IQ正常,但在停止TF治疗后,其中5例出现症状倒退,但没有退到基线水平。

Gupta对10个孤独症患儿应用静脉丙球(IVIG)

治疗,其行为改变由儿童精神病学医师和语言、行为

临床医生评判,结果其中5例轻微进步,4例显著进步,而l例有惊人的改善,患者表现为安静、社会行为(Social behavior)改善,眼神专注,模仿言语丧失和对

指令反应改善,其中尤以发音清晰及语汇改善显著,但多数患者在有意义的自发语言方面仅有稍微的改善。

最近,Schneider等采用口服人免疫球蛋白治疗12 例有慢性胃肠功能案乱的青少年孤独症患者,在治疗8 周后,6例(50%)胃肠道症状及行为有显著改善。

强的松是一种人I合成的糖皮质激素,由于它有

免疫抑制作用,故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自身免疫和炎症

的疾病。Mott用强的松治疗12例有PDDS的患儿,

16周后父母及老师代诉语言能力进步和注意力改善

各6例,有目的的直接行为和有接受感情能力各5

例。Scifo等应用阿片样物质拮抗剂环丙甲羟咖啡酮(Naltrexone)治疗12例孤独症儿童,作双盲试验,对照

组服安慰剂,治疗组在行为症状方面表现明显进步,

其中7例改善最明显者血中辅助性T细胞淋巴细胞

(CD。+、CD。)明显增加,而抑制性T淋巴细胞(CD。、

CD8+)显著减少,CD4/CD8比例恢复正常,在纳曲酮治

疗期间有效者,p-内啡呔(Beta-endorphin)的水平不

高,这可能与NK细胞分布有关。

已酮可可碱(Penloxifylline)是一种免疫调节剂

(Immune modulator),它能抑制一些细胞因子(包括

IFN-g和TaF-a)的产生,对孤独症有潜在的治疗作

用,并已初获成功,但遗憾的是这些实验未设对照组。

最近有人探索应用抗生素治疗孤独症。Sandler

等猜测(假定)梭状芽胞杆菌在肠道过度生长在孤独

症的发生上起着一定的作用,他们应用万古霉素治疗

11例有腹冯的孤独症患儿,这些患儿在治疗前和治

疗期间被磁带录像,磁带由一个儿科心理学家随机顺

序打分,随后由一个有经验的大夫完成每个患儿行为

和沟通评定量表(Rating scales),被录像的10个患儿

中有8个(80%)有显著性进步,评定量表表明这组患

者在沟通和行为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改善,然而在停用

万古霉素后几乎所有患儿又恢复原状。

Matara报道2例可能由于感染诱导自身免疫导

致孤独症的患者用免疫抑制剂促肾上腺度质激素治

疗后,l例症状明显改善,而另1例部分改善。

参考文献

[1]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Monitoring Network Sur-

veillance Y ear 2002 Principal Investigators, Centers for Disease

* Ill .

《海南医学)2011年第22卷第1期

HAINAN MEDICAL JOURNAL

V01.22 No.l January 2011

Control and Prevention. Prevalence of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abiMes Monitoring Network, 14

sites, Uruted States, 2002 [J]. MMWR Surveill Summ, 2007, 56: 12-28.

[2] Ghanizadeh A. A preliminary study on screening prevalence of per-

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 in school children in Iran [J]. J Au-

tism Dev Disord, 2008, 38: 759-763.

[3] Geier DA, Geier MR. A prospective study of mercury toxicity bio-

markers in 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s [J]. J Toxicol Environ Health

A, 2007, 70: 1723-1730.

[4] Thompson WW, Price C, Goodson B, et al. Early thimerosal expo-

sure and neuropsychological outcomes at 7 t0 10 years [J]. N Engl J

Med , 2007, 357: 1281-1292.

[5] Ng DK, Chan CH, Soo MT, et al. Low-level chronic mercury expo-

sure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meta-analysis [J]. Pediatr Int,

2007, 49: 80-87.

[6] Berman RF, Pessah lN, Mouton PR, et al. Low level neonatal thi-

merosal exposure: further evaluation of altered neurotoxic potential

in SJL mice [J]. Toxicol Sci, 2008, 101: 294-309.

rn Miles JH, Takahaslu TN. Lack of association between RH status. Rh irmmme globulin in pregnancy and autism [J]. Am J Med Genet A,

2007, 143: 1397-1407.

[8] Szatmari P, Paterson AD, Zwaigenbaum L, et al. Mapping autism

risk loci using genetic linkage and chromosomal rearrangements

[Jl Nat Genet, 2007, 39: 319-328.

[9] Ullmann R, Turner G, Kirchhoff M, et al. Array CGH identifies re-

ciprocal 16p13.1 duplications and deletions that predispose to au-

tism and/or mental retardation [J]. Hum Mutat, 2007, 28: 674-682.

[10] Dimitropoulos A, Schultz RT. Autistic-like symptomatology in Prad-

er-Willi syndrome: a review of recent findings [Jl Curr Psychiatry

Rep, 2007, 9: 159-164.

[11] Stone JL, Merriman B, Cantor RM, et al. High density SNP associa-

tion study of a major autism linkage region on chromosome 17 [J].

Hum Mol Genet, 2007, 16: 704-715.

[12] Sackhammer R. Tatum OL. Survey of candidate genes for autism

susceptibility [Jl J Assoc Genet Technol, 2007, 33: 8-16.

[13] Y ang MS, Gill M. A review of gene linkage, association and expres-

sion studies in autism and an assessment of convergent evidence [J].

Int J Dev Neurosci, 2007, 25: 69-85.

[14] Coutinho AM, Oliveira G, Katz C, et al. MECP2 coding sequence

and 3' UTR variation in 172 unrelated autistic patients [J]. Am J

Med Genet B, 2007, 144: 475-483.

[15] Hertnan GE, Butter E, Enrile B, et al. Increasing knowledge of

PTEN gennline mutation: two additional patients with autism and macrocephaly [J]. Am J Med Genet A, 2007, 143: 589-593.

[16] Nicholas B, Rudrasingham V, Nash S, et al. Association of Perl

and Npas2 with autistic disorder: support for the clock genes/social

timing hypothesis [Jl Mol Psychiatry, 2007, 12: 581-592.

[17] Cannell JJ. Autism and vitamin D [Jl Med Hypoth, 2008, 70:

750-759.

[18] Roman GC. Autism: transient in utero hypothyroxinemia related to

matemal fiavonoid ingestion during pregnancy and to other environ-

mental antithyroid agents [J]. J Neurol Sci, 2007, 262: 15-26. [19] Croen LA, Najjar DV, Fireman B, et al. Matemal and patemal age

and risk of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J]. Arch Pediatr Adolesc

Med, 2007, 161: 334-340.

. 112 .

[20] Kolevzon A, Gross R, Reichenbe鹅A. Prenatal and perinatal risk

factors for autism: a review and integration of findings [J]. Arch Pe-

diatr Adolesc Med, 2007, 161: 326-333.

[21] Hughes JR. Autism: the first firm finding = underconnectivity? [Jl

Epilepsy Behav, 2007, 11: 20-24.

[22] Hiraishi H, Hashimoto T, Mori K, et aL A prelinunary fMRI study

of moral judgment task in high functioning autistic children [叼. No

To Hattattsu, 2007, 39: 360-365.

[23] Kleinhans NM, Schweinsburg BC, Cohen DN, et al. N- Acetyl as-

partate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regional effects and relation-

ship to flk4RI activation [Jl Brain Res, 2007, 1162: 85-97.

[24lBen Bashat D, Kronfeld-Duenias V, Zachor DA, et al. Accelerated maturation of wlute matter in young children with autism: a high b

value DWI study [Jl Neurolmage,2007, 37: 40-47.

[25] Wang A T, Lee SS, Sigman M, et al. Reading affect in the face and

voice: neural correlates ofinterpreting communicative intent in chil-

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J]. Arch Gen

Psychiatry, 2007, 64: 698-708.

[26] Johnson KA, Robertson IH, Kelly SP, et al. Dissociation in perfor-

mance of children with ADHD and high-functioning autism on a

task of sustained attention [J]. Neuropsychologia, 2007, 45:

2234-2245.

[27] Murias M, Webb SJ, Greenson J, et al. Resting state cortical connec-

tivity rellected in EEG coherence in individuals with autism [Jl Bi

ol Psychiatry, 2007, 62: 270-273.

[28] Salmond CH, V argha-Khadem F, Gadian DG, et al. Heterogeneity in

the patterns of neural abnormality in 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s:

evidence from ERP and MRI [J]. Cortex, 2007, 43: 686-699.

[29] Casanova MF. The neuropathology of autism [J]. Brain Pathol,

2007, 17: 422-433.

[30] Hobbs K, Kennedy A, Dubray M, et al. A retrospective fetal ultra-

sound study of brain size in autism [J]. Biol Psycluatry, 2007, 62:

1048-1055.

[31] Croonenberghs J, Wauters A, Deboutte D, et al. Central serotonergic

hypofunction in autism: results of the 5-hydroxy-tryptophan chal- lenge test [Jl Neuroendocrinol Lett, 2007, 28: 449-455.

[32] Casanova MF. The minicolumnopathy of autism: a link between mi-

graine and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J]. Med Hypoth, 2008, 70:

73-80.

[33] Altschuler EL. Play with online virtual pets as a method to improve

mirror neuron and real world functioning in autistic children [JJ.

Med Hypoth, 2008, 70: 748-749.

[34] Yip J, Soghomonian JJ, Blatt GJ. Increased GAD67 mRNA expres-

sion in cerebellar interneurons in autism: Implication for Purkinje

cell dysfunction [J]. Neurosci Res, 2008, 86: 525-530.

[35] Kawashti MI, Amin OR, Rowehy NG. Possible immunological dis-

orders in autism: concomitant autoimmunity and immune tolerance

[Jl Egypt J Immunol, 2006, 13: 99-104.

[36] Cabanlit M, Wills S, Goines P, et al. Brain-specific autoantibodies in

the plasma of subjects with 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 [J]. Ann NY

Acad Sci, 2007, 1107: 92-103.

[37] Tsuchiya KJ, Hashimoto K, Iwata Y, et al. Decreased serum levels

of platelet- endothelial adhesion molecule (PECAM-1) in subjects

with high functioning autism: a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head cir-

cumference at birth [J]. Biol Psychiatry, 2007, 62: 1056-1058.

[38] Krey JF, Dolmetsch R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autism: a possi-

V oL22 No.l January 2011IIAINAN MEDICAL JOURNAL 《海南医学》2011年第22卷第1期

ble role for Ca2+ signaling [J]. Curr Opin Neurobiol, 2007, 17:

112-119.

[39] Knickmeyer RC, Wheelwright S, Baron-Cohen SB. Sex-typical

play: masculinization/defeminization in girls with an autism spec-

trum condition [J]. J Autism Dev Disord, 2008, 38: 1028-1035.

f40 JGillberg C. Onset at age 14 0f atypical autistic syndrome: A case re-

port ofa girl with herpes simplex encephalitis [Jl Journal of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1986, 16: 369-375.

[41] Greer MK, Lyons-Crews M, Mauldin LB, et al. A case study of the

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deficits of temporal lobe damage in herpes

simplex encephalitis [J]. Journal of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

orders, 1989, 19: 317-326.

[42] Ghaziuddin M, Al-Khouri I, Ghaziuddin N. Autistic symptoms fol-

lowing herpes encephalitis [J]. European Child Adolescent Psychia-

try, 2002, 11: 142-146.

[43] Peterson MR, Torrey EF. V iruses and other infectious agents as be-

havioral teratogens rMl//Coleman M. The autistic syndromes. Am-

sterdam: North-Holland, 1976: 23-42.

[44] Wakefield AJ, Murch SH, Anthony A, et al. Illeal-lymphoid-nodular

hyperplasia, non- specific colitis, and 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

order in children [J]. Lancet, 1998, 351: 637-641.

[45] Fombonne E, Chakrabarti S. No evidence for a new variant ofmea-

sles-mumps-rubella-induced autism [J]. Pediatrics, 2001, 108: 58.

[46] Baird G, Pickles A, Simonoff E, et al. Measles vaccination and anti-

body response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Jl Archives of Disease

in Childhood, 2008, 93: 832-837.

[47] Croen LA, Matevia M, Y oshida CK, et al. Maternal Rh D status, an-

ti-D immune globulin exposure during pregnancy, and risk of au- tism spectrum disorders [J]. 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

necology, 2008, 199: 234-236.

[48] Guerin P, Lyon G, Barthelemy C, et al. Neuropathological study ofa

case of autistic syndrome with severe mental retardation [J]. Devel-

opmental Medicine and Child Neurology, 1996, 38: 203-211. [49] V isvanathan K, Trifiletti RR, Altemus M, et al. Autoimmune mecha-

nisms in movement disorders [J]. Seminars in Pediatric Neurology,

2000, 7: 103-107.

[50] Warren RP, Cole P, Odell JD, et al. Detection of maternal antibodies

in infantile autism [JJ. Jou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 1990, 29: 873-877.

[51] Singer HS, Morris CM, Gause CD, et al. Antibodies against fetal

brain in sera ofmothers with autistic children [Jl Journal ofNeuro-

immunology, 2008, 194: 165-172.

[52] Fudenberg HH. Dialysable lymphocyte extract (DLyE) in infantile

onset autism: A pilot study [J]. Biotherapy,1996, 9: 143 147.

[53] Jyonouchi H, Sun S, Le H. Proinflammatory and regulatory cyto-

kine production associated with innate and adaptive immune re-

sponses in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nd develop-

mental regression [J]. Journal of Neuroimmunology, 2001, 120:

170-179.

[54] Singer HS, Morris CM, Williams PN, et al. Antibrain antibodies in

children with autism and their unaffected siblings [J]. Journal of

Neuroimmunology, 2006, 178: 149-155.

[55] V argas DL, Nascimbene C, Krishnan C, et al. Neuroglial activation

and neuroinflammation in the brain of patients with autism [J]. An-

nals ofNeurology, 2005, 57: 67-81.

[56] Singh VK, Singh EA, Warren RP. Hyperserotoninemia and sero-

tonin receptor antibodies in children with autism but not mental re-

tardation [J]. Biological Psychiatry, 1997, 41: 753-755.

[57] Connolly AM, Chez MG, Pestronk A, et al. Serum autoantibodies to

brain in Landau- Kleffner variant, autism, and other neurologic dis-

orders [J]. The Joumal ofPediatrics, 1999, 134: 607-613.

[58] Warren RP, Singh VK, Cole P, et al. Increased frequency of the null

allele at the complement C4b locus in autism [J]. Clinical and Ex-

perimental Immunology, 1991, 83: 43 8-440.

[59j Warren RP, Odell JD, Warren WL, et al. Strong association of the third hypervariable region of the HLA-DR beta l with autism [J].

Journal of Neuroimmunology, 1996, 67: 97-102.

[60] Odell D, Maciulis A, Cutler A, et al. Confirmation of the association

of the C4B null allele in autism [J]. Human Immunology, 2005, 66: 140-145.

[61] Warren RP, Singh VK, A verett RE, et al. Immunogenetic studies in

autism and related disorders [J]. Molecular and Chemical Neuropa-

thology, 1996, 28: 77-81.

[62] Torres AR, Sweeten TL, Cutler A, et al. The association and linkage

of the HLA-A2 class I allele with autism [J]. Human Immunology,

2006, 67: 346-351.

[63] Money J, Bobrow NA, Clarke FC. Autism and autoimmune disease:

A family study [Jl Joumal ofAutism and Childhood Schizophrenia,

1971, 1: 146-160.

[64] Shenoy S, Amold S, Chatila T. Response to steroid therapy in au-

tism secondary to autoimmune lymphoproliferative Syndrome[J]

The Journal ofPediatrics, 2000, 136: 682-687.

[65] V ojdan/ A, Mumper E, Granpeesheh D, et al. Low natural killer cell

cytotoxic activity in autism: The role of glutathione, IL-2 and IL-15

[Jl Journal ofNeuroimmunology, 2008, 205: 148-154.

L661 Croonenberghs J, Bosmans E, Deboutte D, et al. Activation of the in

flammatory response system in autism [J]. Neuropsychobiology,

2002, 45: 1-6.

[67] Grigorenko EL, Han SS, Yrigollen CM, et al. Macrophage migra-

tion inhibitory factor and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Jl Pediatrics,

2008, 122: 43 8-445.

[68] Ashwood P, Enstrom A, Krakowiak P, et al. Decreased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l in autism: A potential link between immune dys- regulation and impairment in clinical behavioral outcomes [J]. Jour-

nal ofNeuroimmunology Epub ahead ofprint, 2008, 204: 149-153. [69] Zimmerman A W, Jyonouchi H, Comi A, et al. Cerebrospinal fluid

and serum markers ofinflammation in autism [J]. Pediatric Neurolo-

gy, 2005, 33: 195-201.

[70] Gupta S, Rimland B, Shilling PD. Pentoxifylline: Brief review and

rationale for its possible use in the treatment of autism [J]. Joumal

ofChild Neurology, 1996, 11: 501 504.

[71] Croonenberghs J, Wauters A, Devreese K, et al. Increased serum al-

bumin, gamma globulin, immunoglobulin IgG, and IgG2 and IgG4

in autism [J]. Psychological Medicine, 2002, 32: 1457-1463.

[72] Stubbs EG. Autistic children exhibit undetectable hemagglutina-

tion-idubition antibody titers despite previous rubella vaccination

[Jl Journal of Autism and Childhood Schizophrenia, 1976, 6:

269-274.

[73] Fombonne E, Chakrabarti S. No evidence for a new variant of mea-

sles-mumps-rubella-induced autism [Jl Pediatrics, 2001, 108: 58. [74] Torrente F, Ashwood P, Day R, et al. Small intestinal enteropathy

with epithelial IgG and complement deposition in children with re-

孤独症研究的进展和展望

孤独症研究的进展和展望 一、孤独症是一种什么样的病 儿童孤独症(简称孤独症,或自闭症)是发生于儿童早期的一种涉及感知觉、情感、语言、思维和动作与行为等多方面的发育障碍,也是广泛性发育障碍中最为常见和典型的一种。它的特征是(一)不能建立情感联系,(二)语言表达和理解困难,缺乏沟通和交流功能,(三)兴趣和活动内容局限,刻板与重复,和(四)起病于儿童早期(通常规定为出生30月内或3岁),孤独症儿童通常是面容清秀和漂亮的,有些还显得很聪明,父母对这样一个孩子百般的好,他却无动于衷,一点也不理解父母的爱心。他们约有一半不会讲话,或者讲话怪异,并且兴趣狭窄,如一天到晚拿着小汽车的轮子转啊转,对别的什么都不感兴趣。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与众不同,感到困惑、迷茫、无助和失落、给人带来很大痛苦。 有一位母亲在信上写道:“我是一名小学教师,每天都在教育别人孩子。可一想到的孩子,我悲痛欲绝,心如刀搅。我恨自己粗心大意,恨自孤陋寡闻。我恨自己不能用自己的全部来换回儿子正常生活的能力。当我泪苦干的时候,我想求助于您”。我接到几百求助的信,异口同声的喊着“救救我的孩子,救救我的家”!。 二、他们的分布情况如何?

大家都感到孤独症孩子越来越多见,是发生孤独症的发病率增高了吗? 这个问题要从人群中进行科学的调查来回答,在医学上称之为流行病学调查。西方很多国家进行了这种调查:孤独症的患病率约为0.2‰一1.3‰。1987年美国DSM—lll—R提出“孤独性障碍的命名”后诊断标准放宽,患病率提高,1989一1990还在京都市对第二年将入学的5—6岁儿童,一个不漏地进行健康检查,查得孤独症患病率为1.1‰。我国福建省查得患病率0.27‰和常州市查得1.7‰。孤独症调查要样本大(10万名2—6岁儿童),一个不漏的按统一的诊断标准,统一调查方法,地区分布具有代表性,调查人员经过训练,并对孤独症具有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如果按1‰推算,我国有3亿8千万儿童,将有30多万孤独症儿童。我国儿童约占世界儿童数的l/5—1/4,也是孤独症最多的国家。 孤独症的分布:男:女4—5:1,我国报道为6.5—9:1。以前认为孤独症发生于父母社会经济地位较高和文化程度 较高的人群,后经社区全民调查,提示与此无关。 三、孤独症有哪些主要的行为特征 孤独症儿童行为特征有共同的特征,也有个别差异c 就从起病形式而言,可分为①出生后就显现孤独症特征和②开始一、二年发育和行为正常,以后才起病的。前者约占3/4,而后者约占l/4,也有2/3:1/3的。

儿童孤独症(自闭症)的判断标准

美国儿科学会公布了12种最新的儿童孤独症(自闭症)特征,其中语言能力滞后、缺乏人际交流的能力是最直接的外在表现。如果婴幼儿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以下特征,那么极有可能患上了孤独症。 一、当婴儿盯着父母或者照顾他的人时,却没有表现出高兴的反应。非语言性交流行为的应用存在显著损害,例如:眼对眼的对视,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及手势等。 二、5个月左右的孩子还不会笑,对周围事物反应差,不发出交流的咿呀声。 三、9个月后才发出咿呀声;16个月大时还不能说出一个字;两周岁不能说两个字的词语。 四、不能与同龄人交往,难于介入同龄人,不和别人进行眼神交流。 五、对声音没有反应,不能辨认出父母的声音,当爸爸妈妈叫他名字时没有反应。 六、说话前很少配合手势,如挥动小手。 七、拿着某样东西,反复重复一个动作。有一种或几种固定的、重复的、局限的兴趣,其程度和内容均属异常,且不易改变。

八、一周岁时仍不会发出咿呀声,而且也不做任何交流性手势。 九、交流能力有质的损害,言语完全发育或延迟,而不伴有想用其他方式(例如手势或模仿动作)代偿的尝试。 十、行为、兴趣或活动方面的局限的、重复或刻板,固执地遵循某种特殊的、没有意义的常规或仪式。长期持续的只注重事物的局部。 十一、有一定说话能力者,但却缺乏语言技巧。缺少与其年龄相应的自发的假扮游戏或模仿日常生活的游戏。使用刻板的或重复的语言或特殊的、只有自己听得懂的语言。 十二、不喜欢模仿大人的动作,语言单调,经常说重复语言、刻板语言或自造词句。刻板重复的作态行为,如手指扑动或扭转、复杂的全身动作等。 友情提示 一、请排除舌系带是否过短,如是,请五官科行舌系带截断术。 二、排除听力不佳的问题,因为“十聋九哑”,请五官科医生检查听力为好。 三、排除家庭中方言过多的情况,在这种环境下,孩子对该学谁的话会无所适从。

关于自闭症的诊断

关于自闭症的诊断标准 主持人:迟雅老师,听说新的自闭症诊断标准,已经不强调语言了?是这样吗? 迟雅:最新的自闭症诊断标准,是美国精神疾病协会2013年出台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简称为DSM-5标准。DSM-5标准,只强调了两条:一是社交,二是刻板行为。语言不再单列,而是归类到社交当中。 主持人:迟雅老师,今天我们就跟听众聊一聊自闭症的诊断问题吧。迟雅:好的。 1943年美国儿童精神病学家利奥·康纳,将唐纳德诊断为自闭症。这是最早的关于自闭症的诊断,他认为:患者具有“情感交流的孤独性障碍”。文章描述了11个病例,高智商却表现出“强烈的孤独倾向”和“执着地坚持千篇一律”。他后来将这种情况命名为“早期婴儿自闭症”。 主持人:这其实这就是关于自闭症的最早的症状标准吧? 迟雅:可以这样理解。美国关于自闭症的诊断标准是1952年颁布的。这个标准就是DSM-I。不过DSM-I标准,把康纳教授发现的新病种不叫自闭症,也不叫孤独症,而叫做“儿童精神分裂症”。这种儿童精神分裂症不同于成人的精神分裂症,他们没有妄想,也没有幻觉,不打人毁物,突出的表现就是“孤独”。 1968年出台的DSM-II,仍然称为“儿童精神分裂症”。它将孤独症继

续划分为青春期之前出现的儿童精神分裂症,表现为自闭,不正常和孤僻的行为。标准中进一步解释说:这些孩子发展可能不平衡,不成熟,而且“没有发展出与他们的(冷漠的)妈妈不一样的潜质”。 DSM-II 这一版的标准比较反动。 主持人:迟雅老师,一般都认为一个诊断标准应该是科学的,怎么能用反动来评价它呢? 迟雅:因为它是建立在“冰箱妈妈”这种错误理论基础上的。你看它最后一句话:“没有发展出与他们的(冷漠的)妈妈不一样的潜质”。“冰箱妈妈”理论认为,孤独症是由于妈妈们像冷漠的冰箱,不爱自己的孩子造成的。那时受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人们认为许多心理疾病都来自于童年的心理创伤,所以把这些问题都归结为父母特别是母亲身上。这些“问题”家庭生育权、养育权都被剥夺了。据记载,仅仅在1933年,美国的加利佛尼亚州有8504家庭被禁止生育,那些被医生诊断为不正常的孩子,命运就更加凄惨,他们都被从父母身边带走,进入封闭的机构里。 主持人:这个“冰箱妈妈”理论是有严重问题。 迟雅:这种“冰箱妈妈”理论竟然在四十多年时间里,影响着人们的认识。 一直到1977年,通过对双胞胎的研究发现:孤独症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基因和生物学上的发育差异造成的。“冰箱妈妈”理论被推翻了。1980年,DSM-III颁布,终于将孤独症正式与精神分裂症区分开来。DSM-III-R进一步修订了DSM-III,将幼儿孤独症扩大为孤独症障碍,

new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新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2012)

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图书馆服务资源、服务效能、服务宣传、服务监督与反馈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县(市)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街道、乡镇级公共图书馆以及社区、乡村和社会力量办的各类公共图书馆基层服务点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0001·1标识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一部分:通用符号 建标108-2008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 建标[2008]74号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公共图书馆(public library) 由各级人民政府投资兴办、或由社会力量捐资兴办的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图书馆,是具有文献信息资源收集、整理、存储、传播、研究和服务等功能的公益性公共文化与社会教育设施。 3·2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 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努力建设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设施网络、资金人才技术保障、组织支撑和运行评估为基本框架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架构,其建设原则是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体现出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捷性的发展定位。 3·3 服务资源(service resources) 公共图书馆在开展服务过程中所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各种物质要素,主要包含了硬件资源、人力资源、文献资源和经费资源。 3·4 服务效能(service efficiency) 公共图书馆投入的各项资源在满足读者和用户需求中体现的能力和效率。 3·5 区域服务人口数(regional service population) 各级公共图书馆所在行政区域的常住人口数。 3·6 呈缴本( legal deposit copy) 根据有关法律或法令规定,出版者每出版一本新书刊都要免费呈缴一定的样本给指定图书馆,这种制度称为呈缴本制度,所呈缴的样本为呈缴本。 3·7 文献提供(docum ent supply) 也可称文献传递,是指图书馆或其他文献收藏机构根据读者要求,利用互联网、电子邮件、邮递等方式为本地或异地的读者直接提供所需原本文献和复制文献的服务形式。 4总则 4·1为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公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改善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条件,提高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效能和管理效益,制定本标准。

自闭症的最新研究进展

孤独症研究的若干进展(上) 王红怡,温晓梅综述,杨健审校 (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海南海口570102) ·综述. 【摘要】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广泛发育障碍性疾病,表现为严重的社会交往障碍、语言障碍及刻板重复等异 常行为。儿童孤独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了,且缺乏特异的治疗方法。本文主要对儿童孤独症国外近60年的研 究,包括孤独症的病因学从神经免疫学、感染、自身免疫、细胞活素、胃肠和免疫遗传学等发生、发展以及孤独症 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等进行全面综述。 【关键词】儿童;孤独症;病因;医学免疫;遗传;临床特征;治疗 【中图分类号】R7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350(2011)01-105-09 1943年Leo Kanner首先报道一个综合征,这组 11例患者除强迫性兴趣和行为刻板外,还表现为群 居相互接触和沟通的严重缺陷。 在随后的60多年研究中,医学工作者对孤独症 在医学免疫学、解剖学及诊断治疗学等方面进行了大 量的探索,现就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概念的界定 (1)社会交往(Social communition)降碍; (2)不变的语言及刻板的行为; (3)重复的感觉运动; (4)脑电图常提示大脑皮质纤维的减少。 2 常用的孤独症筛查表或检查表 (1)发育标准及诊断的精神检查(Developmental Dimensional and Diagnostic interview); (2)孤独症行为检查表(Autism Behavior check- list); (3)孤独症诊断的精神检查(Autism Diagnostic Interview); (4)孤独症诊断精神检查的修正(Autism Diagnos- tic Interview-Revised); (5)孤独症诊断观察一览表(Autism Diagnostic observation Schedule); (6)孤独症诊断观察一览表(同类的)(Autism Di- agnostic observation, schedule Generrc); (7)孤独症疾病谱的诊断(Autism Spectrum Dis- orders-Diagnosis); (8)行为功能一览表(Behavior Function Invento- ry); (9)行为观察量表(Behavior doservation Scale); (10)幼儿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hood Autism Rat- ing Scale);

孤独症与智力障碍的区别

孤独症与智力障碍的区别 孤独症与智力障碍都是因脑部问题引起的疾病。孤独症是神经性广泛发育障碍疾病(世界报道此类疾病至今才60多年,我国首次报道此疾病至今才20多年) ,至今发病机理尚不清楚,且预后差,是目前世界医疗、教育部门都十分关注和研究的对象。智力障碍多为基因问题或因脑缺氧造成的脑损伤而致成的疾病,很早就被人们所关注。因此,对智力障碍人群的教育康复研究已比较成熟、系统。 一、关于儿童孤独症的定义及其特点 (一) 儿童孤独症(简称孤独症,或自闭症)是发生于儿童早期的一种涉及感知觉、情感、语言、思维和动作与行为等多方面的发育障碍,也是广泛发育障碍中最为常见和典型的一种。 (二)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的典型,以男孩多见,起病于婴幼儿期(通常在3岁以内) ,主要为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 (三)儿童孤独症的特征及其表现 儿童孤独症的特征: (1)社会性交往障碍明显,不能建立情感联系。 (2)语言表达和理解困难,缺乏沟通和交流功能。 (3)兴趣和活动内容局限,刻板与重复。

(4)起病于儿童早期(30个月内或3岁) ,且多伴有精神发育迟滞(约70% ) 。 (5)心理年龄明显低于同龄儿童。 (6)孤独症儿童对环境具有极强的敏感性。 (7)成年后常伴有癫痫疾病的发生 孤独症儿童通常面目清秀,有些还显得很聪明,父母对这样一个孩子往往视为掌上明珠,可是他们却无动于衷,一点不理解父母的爱心。他们中约有一半不会讲话,或者讲话怪异,并且兴趣狭窄。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与众不同时,常常感到非常的困惑、迷茫、无助、焦虑和失落。非典型孤独症是指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亚型,症状不典型(只能部分满足孤独症症状标准) ,或发病龄不典型(如在3岁后才出现症状) ,可考虑此诊断。不典型孤独症可发生在智力发育接近正常或严重精神发育迟滞的患儿,多见于男童。 二、智力障碍的概念及特点 (一)智力落后又被称为智力残疾、智力障碍、智力低下或弱智等等。1992年美国智能障碍协会(AAMR)对智力障碍的定义为:现有的能力水平有实质上的限制其特征为:智力水平显著低于平均智力发展水平,同时具有下列各项适应技能领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限制:沟通、自我照顾、居家生活、社交技能、使用社区、自我引导、健康与安全、功能性学科能力、休闲娱乐和工作。其患病是在发育期间(18周岁

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自闭症诊断标准

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自闭症诊断标准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 Fourth Edition)的自闭症诊断标准简介如下:自闭症的诊断标准 A、下面(1)、(2)、(3)三个大项中,共符合6小项(或更多)。其中(1)大项中至少占 2 小项,(2)和(3)中至少各占 1 小项: (1)在社会性交互方面存在本质性的缺损,至少表现出下面 4 项中的 2 项: ①在运用多种非语言行为来调控与他人之间的交互行为方面,存在明显的缺损。这些非语言行为,包括:眼神对视、脸部表情、肢体语言和手势 ②没有发展出和正常儿童发展水平相应的同龄伙伴关系 ③缺少自发地和他人之间寻求分享快乐、兴趣或成就的行为(比如,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不会展示给别人看;不会携带;不会指给别人看) ④缺少社会性或情感的交互行为(比如,不会活跃地参加简单的社会性游戏;喜欢独自活动;或者即使活动中涉及他人,也是把他人作为工具或者寻求“机械的”帮助) (2)在交流方面存在本质性的缺损,至少表现为如下 4 项中的 1 项: ①在口语方面存在发展延迟,或者没有语言(同时,不会试图采用其他交流方式来弥补,比如手势或者模仿) ②对于有足够语言能力的个例,不能主动发起或维持与他人的对话 ③存在刻板、重复的语言使用现象,或者存在异常的语言

④缺少和正常孩子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样化的假想性游戏,或者社会装扮性游戏 (3)存在局限性的、重复而刻板的行为、兴趣和活动,至少表现出如下 2 项: ①沉湎于一种或多种局限的、刻板老套的兴趣中,且在强度和专注程度上都是异乎寻常的 ②明显僵化地遵循某些特定的、没有实际功能意义的常规性行为或仪式性行为 ③存在重复、刻板的肢体怪癖行为(比如,手或手指的拍打、扭曲;复杂的全身肢体动作) ④对物体的部件有持久的沉迷 B、 3岁之前,在如下至少一个领域中表现出发展迟缓或者功能异常: ①社会性交往 ②正常用于社会性交流的语言 ③象征性或想象性游戏 C、这种异常无法更好地用Rett's(雷氏)障碍症或儿童瓦解性障碍症来解释。

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广州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图书馆服务资源、服务效能、服传、服务监督与反馈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县(市)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街乡镇级公共图书馆以及社区、乡村和社会力量办类公共图书馆基层服务点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0001? 1 标识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一部分:通用符号 建标108-2008 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 建标[2008]74号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公共图书馆(public library) 由各级人民政府投资兴办、或由社会力量捐资兴办的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图书馆,是具有文献信息资源收集、整理、存储、传播、研究和服务等功能的公益性公共文化与社会教育设施。 3.2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 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努力建设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设施网络、资金人才技术保障、组织支撑和运行评估为基本框架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架构,其建设原则是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体现出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捷性的发展定位。 3.3 服务资源(service resources) 公共图书馆在开展服务过程中所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各种物质要素,主要包含了硬件资源、人力资源、文献资源和经费资源。 3.4 服务效能(service efficiency)

自闭症儿童与正常儿童的区别

对于自闭症患儿来说越早发现越早干预效果越好,因此早期识别自闭症便显得十分重要。自闭症患儿与正常宝宝比较,通常存在明显差异。下面列出的情景描述了正常宝宝和患有自闭症的宝宝之间最明显的区别,妈咪可据此推断宝宝是否具有自闭症倾向。一旦发现宝宝表现异常,一定要及早就医,并尽快实施早期干预。 社会性及人际关系障碍 1.正常宝宝:不到半岁的宝宝就会注视他人的脸,对他人的逗弄与亲近表现出期待与高兴的情绪。大约半岁左右,宝宝开始认生,表现为不愿意与妈咪或者亲近的监护人分离,如果有陌生人靠近,会哭闹或表现出明显的不高兴。 自闭症宝宝:宝宝不会注视妈妈的脸,也不会对人微笑;妈妈给宝宝喂奶时,不将身体贴近妈妈;妈妈伸手抱宝宝时,不会做出迎接的姿势,眼睛也不正视搂抱他的人,对他人的逗弄与亲近没有反应,对父母没有正常宝宝的那种依恋行为,父母来了或走了,都显得无所谓。很少哭,从不粘人,通常比正常的宝宝显得乖很多。 2.正常宝宝:周岁之后,宝宝总是像个小影子似的跟着父母或其他亲近的监护人,模仿他们的动作,并以眼神、动作、简单的词句主动与人交流。一旦遇到困难或者感觉身体不舒服、情绪不好等都会寻求成人的安慰。 自闭症宝宝:宝宝对父母没有依恋的感觉,与陌生人相处也没有畏缩的感觉,更不懂得与人主动交流,遇到困难或者感觉身体不舒服通常也会显得无动于衷或者不知道该如何寻求帮助。 3.正常宝宝:两岁以上的宝宝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好奇,热衷于各种有趣的游戏与活动,玩玩具和游戏时内容丰富,花样繁多,并且和其他小朋友玩耍时已经懂得遵循游戏规则。 自闭症宝宝:宝宝对周围发生的一切漠不关心,喜欢独来独往,不与小朋友一起玩耍;不懂如何玩玩具,不遵守游戏规则,只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玩耍,对一些不是玩具的物件十分迷恋,特别喜欢作单调、重复的动作,对物品摆放的位置十分敏感,不喜欢任何形式的变化。如果有人试图改变他,会表现得非常烦躁。有时候也想与小朋友交流,但是不懂得交流技巧。比如,可能突然跑去拍人一下、打人一下或者揪人一下,然后又若无其事地离开。他的行为看起来显得毫无意义。 金童专家提醒:为了自闭症患者身心早日康复,自闭症患者的家人应该注意给患者提供宽松的生活环境。对长期养成的不良习惯给予纠正,协助患者对过去一些错误的思维重新认识,让患者逐步溶入社会。 北京金童医院独家引进由上海生产的TMS超低频经颅磁刺激仪,拥有国内10项专利,通过了临床和质量体系的严格认证,实现了脑部疾病诊断(SX)与治疗(ILF-TMS)的整体解决方案。应用脉冲磁场作用于脑组织,诱发一定强度的感生电流,使神经细胞去极化并产生诱发电位,从而影响脑内代谢和神经电活动的生物刺激技术。治疗时无声响、无痛苦、无副反应,安全可靠,频率小于0.2Hz,磁场强度在500GS以内,0.5岁以上人群均可治疗。对儿童自闭症、多动症、抽动症、儿童发育障碍及智障等脑部疾病的治疗上疗效确切肯定。

孤独症(自闭症)的早期诊断

早期识别孤独症并不困难,只要父母仔细地观察和比较,会发现某些发育指标落后于同龄儿童并伴有一些奇特行为,就应引起注意. .照料困难:孤独症儿童中一部分表现很乖,特别安静,整天不声不响地躺着,不哭也不闹,不注意周围地动静.也有一部分表现睡眠少,哭闹不止,只有在车里推着走,听音乐或节奏感强地声音才能使他们安静下来,但他们大部分都不喜欢被别人拥抱,抱他们时不能与母亲身体贴近,常常回避眼对视.在—个月时分不清亲人和陌生人,对玩具不感兴趣,迷恋地玩自己地手,机械地重复某一个固定动作,有地孩子经常拿着洗浴用品,瓶盖或饮料瓶爱不释手,甚至吃饭、睡觉时也不能松手. 、发育进度和次序异常:发育正常地儿童个月会爬,岁可独立行走,有意识地叫爸、妈,孤独症地儿童大多不会爬,而是直接站起来就走或还走不稳,就以跑代走,发育较一般儿童延迟,这种发育进度和次序紊乱,对早期识别孤独症也是重要指标. 一:与众不同地内森 二岁地内森`卡茨曼“一出生”看起来就与众不同,他妈妈妮科尔说:“回想起来,我觉得不同地地方大概是目光接触.”内森地父亲马克也这么说:“那种感觉就好象他地目光没有落到我们身上,而是直接穿透我们.”让卡茨曼夫妇不安地迹象还在不断出现.马克说:“你叫他地名字,他却没有任何反应.我们有时和他玩一些婴儿游戏,他也没有任何反应.”内森在一周岁零几个月还不会说话,甚至连婴儿学语地咿呀声也没有,这时父母着急了.他们认为,儿子可能是聋儿.然而他不是,经检查,内森患有孤独症.在美国像内森这样刚刚学步就诊断为孤独症地孩子越来越多. 卡茨曼夫妇希望早期诊断和治疗能对内森地病会有帮助.专家说:这确实是可能地.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地沟通障碍专家埃米`韦瑟比说:“如果及早行动可能大不一样.”患有孤独症和相关疾病(以下简称)地患儿在于他人沟通时存在障碍,缺乏适当地社交技巧,而且表现出反常地重复行为.许多患儿都智力迟钝.但是病情地严重程度和具体问题因人而异.有些孤独症患儿,永远不说话,也学不会照顾自已地基本生活技能,而另一些患儿长大却能独立生活.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二:早发现早治疗 由于幼儿身上有时很难准确描述儿童孤独症()地特殊性,许多医生都不愿意给刚刚学步地孩子贴上孤独症()地标签,韦瑟比说,研究表明,在美国,确诊孤独症()地平均年龄为岁半.但是,这种情况看来正在改变,原因之一是,家长和医生对孤独症()地意思越来越强.与此同时,研究人员逐渐了解到更多关于孤独症地早期迹象,对早期治疗增强了信心,对许多孤独症患儿来说,通过治疗可以提高智商,改进沟通技巧,和社交技能,降低他们对特殊教育地需求,对在——岁诊断患有孤独症()地患儿是这样,较早确诊地患儿能收到较好地治疗效果.人们曾经认为,孤独症是一种罕见地疾病.但是,最近开展地政府研究发现,在亚特兰大,每个正常孩子中就有三名是孤独症患儿. 解析: 对于孤独症患儿地确诊只能从行为表现来确诊(如两岁以前最主要地是病儿不能对亲人有正常孩子地目光接触,叫他或玩婴儿游戏没有反应,也没有正常儿童咿呀学语地声音,二岁半以后稍大点地患儿,与正常儿童相比病态就更加凸显,不能像正常儿童那样学习语言,表现在说话晚,或语言偏离如重复语言,人称代词你,我,他,不会运用等.较为明显,最突出地是交往障碍,轻一点地患儿没有玩伴,想玩但不会玩,较重患儿,干脆就不愿意接触小朋友,沉浸在自已地小天地里,如对某种玩具或物品“爱不释手”行为怪异刻板,自身旋转或喜欢圆地东西,转地东西,或出门愿走同一路线,愿听广告词,天气预报,或较喜欢唱歌,在饮食方面较单调,不多样化,尤其对蔬菜不太感兴趣.还表现在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多数患儿不能自理生活,较重者大小便不能自理…….这些症状每个患儿不一定都存在或表现轻重不一. 在亚特兰大开展地政府研究发现,一千名儿童中就有名孤独症患儿,也就是万分之,和我国估算地——万分之地发病率相差甚远,按我国万分之地发病诊断,孤独症地误诊率应是也就是说在我国名孤独症患儿才确诊名,有名患儿漏诊.因本病地发病率不论何种国籍,何种肤色,何种民族他地发病率都是一样地,按这样地准确推算,我国按人口基数患儿地发病就不是万——万了,而是万左右.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三:探索诊断方式与孤独症病儿多胎发病率 目前还没有任何血液测试或脑扫描能准确诊断孤独症地.医生必须根据患儿地行为加以判断.兰达和韦瑟比

孤独症 -诊疗指南

儿童孤独症诊疗康复指南 儿童孤独症(childhood autism)作为一种儿童精神疾病严重影响患儿的社会功能,给患儿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残疾标准中将儿童孤独症纳入精神残疾范畴。为及时发现、规范诊断儿童孤独症,为其治疗和康复赢得时间,卫生部委托中华医学会制定了《儿童孤独症诊疗康复指南》,并在全国征求了部分医学专家的意见,以使医务人员掌握科学、规范的诊断方法和康复治疗原则,并能指导相关康复机构、学校和家庭对患儿进行正确干预,改善患儿预后,促进患儿康复。 一、概述 (一)概念。儿童孤独症也称儿童自闭症,是一类起病于3岁前,以社会交往障碍、沟通障碍和局限性、刻板性、重复性行为为主要特征的心理发育障碍,是广泛性发育障碍中最有代表性的疾病。 广泛性发育障碍包括儿童孤独症、Asperge氏综合征、Rett氏综合征、童年瓦解性障碍、非典型孤独症以及其他未特定性的广泛性发育障碍。目前,国际上有将儿童孤独症、Asperge氏综合征和非典型孤独症统称为孤独谱系障碍的趋向,其诊疗和康复原则基本相同。 (二)流行病学。儿童孤独症是一种日益常见的心理发育障碍性疾病。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0-6岁精神残疾(含多重)儿童占 0-6岁儿童总数的1.10‰,约为11.1万人,其中孤独症导致的精神残疾儿童占到36.9%,约为4.1万人。儿童孤独症以男孩多见,其患病率与种族、地域、

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无关。 (三)病因。儿童孤独症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具有生物学基础的心理发育性障碍,是带有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在特定环境因素作用下发生的疾病。遗传因素是儿童孤独症的主要病因。环境因素,特别是在胎儿大脑发育关键期接触的环境因素也会导致发病可能性增加。 二、临床表现 (一)起病年龄。儿童孤独症起病于3岁前,其中约2/3的患儿出生后逐渐起病,约1/3的患儿经历了1~2年正常发育后退行性起病。 (二)临床表现。儿童孤独症症状复杂,但主要表现为以下3个核心症状。 1.社会交往障碍。 儿童孤独症患儿在社会交往方面存在质的缺陷,他们不同程度地缺乏与人交往的兴趣,也缺乏正常的交往方式和技巧。具体表现随年龄和疾病严重程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以与同龄儿童的交往障碍最为突出。 (1)婴儿期。患儿回避目光接触,对他人的呼唤及逗弄缺少兴趣和反应,没有期待被抱起的姿势或抱起时身体僵硬、不愿与人贴近,缺少社交性微笑,不观察和模仿他人的简单动作。 (2)幼儿期。患儿仍然回避目光接触,呼之常常不理,对主要抚养者常不产生依恋,对陌生人缺少应有的恐惧,缺乏与同龄儿童交往和玩耍的兴趣,交往方式和技巧也存在问题。患儿不会通过目光和声音引起他人对其所指事物的注意,不会与他人分享快乐,不会寻求安慰,不会对他人的身体不适或不愉快表示安慰和关心,常常不会玩想象性和角色扮演性游戏。 (3)学龄期。随着年龄增长和病情的改善,患儿对父母、同胞可能变得友好而有感情,但仍然不同程度地缺乏与他人主动交往的兴趣和行为。虽然部

公共图书馆服务标准

公共图书馆服务标准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总则 (2) 5 服务资源 (2) 6 服务效能 (5) 7 服务宣传 (6) 8 服务监督与反馈 (7)

公共图书馆服务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县(市)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街道、乡镇级公共图书馆以及社区、乡村和社会力量办的各类公共图书馆基层服务点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建标108-2008) 《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建标[2008]74号) 《文化部办公厅开展县以上公共图书馆第四次评估定级工作的通知》(办社文发(2009)8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公共图书馆

指由各级人民政府投资兴办,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图书馆,是具有文献信息资源收集、整理、存储、传播、研究和服务等功能的公益性与社会教育设施。 3.2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指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努力建设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设施网络、资金人才技术保障、组织支撑和运行评估为基本框架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架构,其建设原则是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体现出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捷性的发展定位。 3.3 服务资源 指公共图书馆在开展服务过程中所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各种物质要素,主要包含了硬件资源、人力资源、文献资源和经费资源。 3.4 服务效能 指读者和用户对公共图书馆所提供服务的期望,与公共图书馆投入的各项资源转换成直接的、技术性的业绩在读者和用户心中所产生的认知。 3.5 呈缴本

儿童自闭症的研究现状与展望概要

自闭症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马永骏 (石河子大学应用心理学系,新疆,832000 摘要: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广泛性发育障碍。由美国临床学家Kanner提出。随着当今社会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研究者对自闭症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对自闭症进行研究,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本文从自闭症的病因,自闭症的治疗两个方面介绍了自闭症的研究现状,最后,指出和分析了自闭症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自闭症,自闭症的病因,自闭症的治疗。 引言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广泛性发育障碍。对自闭症进行详细的临床研究并发表第一篇研究论文的学者是美 国的临床医学家Leo Kanner。[1]他将一组行为特异的儿童命名为“early infantile autism”(早期婴儿自闭症。他发现这些儿童有着极度的孤立,强烈的要求保持同一性,语言理解和表达障碍,对刺激的过度敏感,自发性活动类型的局限性。但是却有着超常的记忆水平,良好的认知能力。[2]但是仅凭对11个儿童的临床观察就得出自闭症的特点是不科学的。2013年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出版了《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V将自闭症诊断标准列为如下4项:1.在各种情景下持续存在的社会交流和社会交往缺陷,不能用一般的发育迟缓解释。2.行为方式、兴 趣或活动内容狭隘、重复。3.症状必须在儿童早期出现。4.所有症状共同限制和损害了日常功能。[3]对自闭症更精确的诊断提供了帮助,但是自闭症的病因和治疗依然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1自闭症的病因

由于自闭症儿童的症状多表现为社会交流障碍,因此诸多早期研究聚焦于社会认知来寻找自闭症的病因[4],但是近些年来人们开始从医学,生物学等角度开始研究,并取得一定的进展。2.1生物学因素 2.1.1神经生物学因素 研究者通过MRI,ERP和HC(超声的技术检验发现2到4岁的自闭症儿童的自闭症患儿多个脑区灰白质局限性异常肥厚(比正常肥大20%,额叶肥大最重,从额到枕肥大度渐小,枕叶与正常人无差别.[5]Courchesne等人通过研究推测自闭症儿童脑区的过度增长可能与脑神经元数目过多有关,而过多的神经元可能会阻碍各个脑区之间的相互作用。各个脑区之间的所构成的网络是人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功能基础,自闭症儿童的早期临床表现可能与此相关。[6] 1.1.2遗传因素 自从Folstein等(1991认为自闭症的单卵双生子同病率为82 %, 双卵双生子同病率为10 %[7],一些学者也随之做了相似的研究都得出相似的结果,因此自闭症可能有一定的家庭遗传因素。 2.2营养因素 近些年来,人们开始从其他领域研究自闭症的成因,JG Bell 等[8]报道15 名自闭症儿童及青少年患者较15 名无孤独症的智力发育迟滞同龄患者血浆不饱和脂肪酸明显降低。同时有临床研究表明自闭症患者存在基因水平的PUFA代谢困难。[9]而PUFA的代谢障碍可以影响到人类的正常精神活动。但是人们对于是营养因素导致的自闭症还是营养因素的问题是自闭症的伴随现象目前还尚无定论。 2.3心理理论 心理理论是指个体凭借一定的知识系统对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如意图、愿望、信念、动机和情绪等进行推测,并据此对他人行为做出因果性预测和解释的能

自闭症和抑郁症

自闭症和抑郁症 自闭症和抑郁症是我们人体较为常见的两种疾病,患有自闭症和抑郁症的人还是比价多的,尤其是这两年,社会中患有自闭症和抑郁症的人就更加多了,其中具体的原因谁也不知道。自闭症和抑郁症对于人体的身心都是有一定的影响的,而且很多时候患有自闭症和抑郁症的人会因为想不开而轻生的。 对于自闭症和抑郁症轻生的梨子,我们的社会中也是屡见不鲜的。当然导致自闭症和抑郁症患者轻生的原因也是有很多的,单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患上了这两种病,所以才会想不开的。那么,下面就来说说自闭症和抑郁症的具体定义吧。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表现有:心情抑郁、失去兴趣和快乐感、容易疲乏、注意不集中、总想不高兴的事、思维和反应迟钝、自责自罪、工作学习和创造能力明显减退,严重时可以有自杀的想法和行为;另外也可以有“衰弱”性的躯体症状:如失眠早醒、食欲不振、体重减轻、性欲减退、困倦乏力、头痛头晕等。诊断标准:如果病人具有上述大部分的症状,并且每天

都有,持续2周以上,已经明显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就应该高度怀疑抑郁症的可能性。 抑郁症有几种,如果抑郁与极度情绪高涨或易激惹交替出现,就称之为双相情感障碍(一相为抑郁;另一相为情感高涨或躁狂)。 自闭症患者,由于先天脑部功能的受到损伤,打从幼儿时期 开始,在发展上便与一般的儿童有所不同,例如大多数自闭症的 像发脾气、无法表达情绪或需要时的自我伤害等都是自闭症患不适当的行为表现。 ★让自闭症患者接治专业矫正的目标有下列三项: ★1. 促进正常的发展: 自闭症患者,由于先天脑部功能的受到损伤,打从幼儿时期开始,在发展上便与一般的儿童有所不同,例如大多数自闭症的

(完整word版)DSM-5 诊断标准 孤独症谱系障碍

DSM-5 诊断标准|| 孤独症谱系障碍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299.00 (F84.0) 诊断标准 A. 当前或历史地在多种场景中存在社会交往和社交互动的持续的缺陷,表现如下(举例仅起说明作用,而非详尽的表现,见正文): 1. 社会情感互反性存在缺陷,例如,从社交途径异常和无法正常往复交谈;到缺少兴趣、情绪和感受的分享;再到无法发起或回应社交互动。 2. 用于社交互动的非言语沟通行为存在缺陷,例如,从言语和非言语沟通之间的协调差;到眼神接触和肢体语言反常或理解和运用手势存在缺陷;直到完全缺乏面部表情和非言语沟通。 3. 发展、维持和理解人际关系存在缺陷,例如,从难以依据不同的社交场景调节行为;到难以参与想象性游戏或交友困难;再到对同龄人缺乏兴趣。 详细说明当前严重程度: 严重程度基于社会交往能力受损和局限重复的行为模式(见表-2)。 B. 当前或历史地表现出局限的、重复的行为、兴趣或活动模式,表现为以下至少两项(举例仅起说明作用,而非详尽的表现,见正文): 1. 运动动作、物品使用或说话方式表现的刻板或重复(例如,简单运动刻板定型、排列玩具或翻动物品、模仿言语、措辞怪异)。 2. 坚持单调无变化,僵硬的坚持常规习惯,或方式、言语及非言语行为仪式化(例如,对微小变化极度苦恼、难以过渡转变、思维模式僵硬、问候仪式化、每天必须走相同的路线或吃相同的食物)。 3. 极为局限的、迷恋的兴趣,并且兴趣强度和兴趣点反常(例如,对不寻常的物品强烈的迷恋或专注,过度局限的或固执的兴趣)。 4. 对感官输入反应过度或反应不足或对环境的某些感觉方面有异常的兴趣(例如,对疼痛或温度明显淡漠、对特定的声音或质感反应不适、过多的嗅或触摸某些物体、视觉上对光亮或运动痴迷)。 详细说明当前严重程度: 严重程度基于社会交往能力受损和局限重复的行为模式(见表-2)。 C. 症状必须在发展时期早期出现(但症状有可能直到社交要求超过其受限的社交能力时才会充分显现,或有可能被后期生活中习得的对策掩盖)。 D. 症状在社交、职业的或该功能起作用的其他重要领域中临床上导致显著的功能受损。 E. 这些障碍无法用智力缺陷(智力发育障碍)或全面性发育迟缓更好地解释。智力缺陷和孤独症谱系障碍常并发;若要做出孤独症谱系障碍和智力缺陷并发症的诊断,其社会交往水平应低于预期的整体发育水平。 注释:过去由普遍接受的 DSM-IV 诊断为孤独症(Autistic Disorder)、阿斯伯格症(Asperger’s Disorder)或未区别分类的广泛性发育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的,应诊断为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具有明显的社会交往障碍,但症状不符合孤独症谱系障碍其他标准的,应针对社会(实际)交往障碍(Social (pragmatic) Communication Disorder)进一步评估。 详细说明: 是否具有伴随的智力缺陷 是否具有伴随的语言缺陷 是否与已知的药物或基因状况或环境因素有关 (规范使用说明:使用附加规范确认相关的药物或基因状况。)

公共图书馆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探索

公共图书馆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探索 本文分析了国内图书馆提供信息服务的现状、我国企业的信息化需求状况以及我国煤炭企业的信息化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了公共图书馆对煤炭企业提供信息服务的途径。认为,公共图书馆应通过提供宏观信息,提供矿脉勘探及矿产开采销售的技术信息,提供人才信息和市场行业信息,以帮助他们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 标签: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途径;煤炭企业 一、引言 如今的21世纪,是一个以实时资讯和快捷多样的多媒体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技术时代,图书馆也逐渐步入信息化的轨道,所以,提升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水平和质量就成为了重要课题。一般认为,公共图书馆的信息咨询服务基本就是通过寻找文献或电子资料来帮助读者完成学术任务。然而,随着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用户已不能仅仅满足于普通的阅读和咨询,这就需要图书馆对馆内服务方式进行不断地创新。[1] 二、国内图书馆提供信息服务的现状 信息咨询业务在现代公共图书馆工作中占有着重要地位,其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便是对企业进行的信息咨询服务,同时也是图书馆经济来源的一部分。公共图书馆的信息咨询服务与其它信息服务机构相比并没拥有绝对的优势,但在文献信息资源和服务方式等方面却可以为用户提供较好的体验。目前我国已经有部分公共图书馆面向企业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并且大多数是以科技文献信息资源为基础的服务工作。[2] 三、我国企业的信息化需求状况 我国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让许多企业面临着技术创新周期缩短、行业竞争优势激烈等挑战,企业信息需求也急速增加,所以更多的管理者转向求助于图书馆咨询部门等专业机构,希望通过专业定制的信息化方案从企业的生产到内部管理,再到市场销售都可以在同行业间形成巨大优势。[3] 四、我国煤炭企业的信息化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煤炭企业信息化发展较快,普遍是用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及计算机网络技术,提升煤炭生产力和安全系数。煤炭行业作为传统的能源行业,由于受到开采、销售和市场规划等诸多方面的限制,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严重滞后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不能像新型产业那样进行全面创新,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信息化专业技术人员稀缺;部分煤炭企业虽然设立了情报部门,但大多只建立了一些管理方面的简单联系,生产、销售环节与整体系统之间难以

特殊教育学--自闭症(孤独症)的儿童概述

特殊教育学——孤独症(自闭症)儿童概述 自闭症儿童概述 一、自闭症儿童概述与分类 (一)自闭症儿童的概念 到目前为止,有关自闭症的概念还只是描述性的概念与分类性的界定。1991年美国教育部门对自闭症给出了以下的定义:“自闭症意味着一种发展性障碍,对言语性和非言语性的交流以及社会性相互作用都带来了显著影响。通常在三岁前症状已出现,广泛地影响教育成绩。另一显著特点是他们好进行反复行为和刻板运动,抵抗环境的变化和日常生活规律的变化,并且总拘泥于一种感觉体验的反应。如果一般教育不适合他们,孩子的教育成绩受到广泛影响的话,是因为他们有着严重的情绪障碍。” 在美国精神医学会主编的《精神疾病的诊断和统计手册》和世界卫生组织所主编的《国际疾病分类》都是把自闭症归为一种广泛的发展障碍。 下面我们来看这种广泛的发展障碍涉及哪些方面。比较一致的意见认为,自闭症儿童有四个主要的症状或特点:一是多在三岁前发生;二是有明显的语言交流障碍;三是伴有固着性、刻板性行为;四是对周围环境表现出明显的漠不关心,缺乏社会互动。我国台湾地区的教科学书《特殊教育通论》将自闭症儿童定义为:“因神经心理功能异常而显示的沟通、社会互动、行为及兴趣表现上有严重问题,造成在学习上及生活适应上有显著困难者。” 早期的研究多从婴儿精神病、早发性精神病的角度来归纳自闭症儿童的特征,认为自闭症或自闭症儿童的典型症状是离群、沉湎于幻想世界;缄默不语,或自言自语,姿势古怪保持无意义的刻板行为等等,往往将一些有生命的动物和无生命的事物混为一谈。 自闭症是一种发生在幼年期(3岁以前)的广泛性的发展障碍。最近的一些研究,多少改变了最初认为自闭症等同于早期儿童精神病或儿童精神分裂的观点。自闭症儿童主要临床表现是: (1)社交困难,患者显得特别孤独,不喜欢也不会与别人交流 (2)对父母没有依恋之情,对人更为冷漠,但对陌生人也无怯生之感 (3)没有眼对眼的注视,不会用眼神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和需要 1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