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一个志愿军战俘的悲欣

一个志愿军战俘的悲欣

一个志愿军战俘的悲欣
一个志愿军战俘的悲欣

一个志愿军战俘的悲欣

--------------------------------------------------------------------------------

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我们的战士不怕流血,不怕牺牲,就怕遭到自己人的误解。好在这样的“误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将会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少了。

在朝鲜战争中,志愿军官兵先后有20000多名被俘,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第六十军第一八○师代政委、政治部主任吴成德,是所有志愿军被俘官兵中职务最高的一位。当年一八○师被打散后,吴成德和部队在敌后坚持14个月后被俘,回国审查结束后被开除党籍、开除军籍,安置在辽宁省盘锦农垦局大洼农场任副场长,1982年3月恢复党籍,恢复老红军待遇,其坎坷的经历颇具传奇色彩。

关键时刻射杀战马选择与伤员们在一起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战局的发展使朝鲜境内的战火很快蔓延到鸭绿江边。当年10月中旬,数十万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着祖国和人民的嘱托跨过鸭绿江。吴成德所在的志愿军第三兵团第六十军第一八○师正好在第五次战役打响之前进入朝鲜,由于时间紧迫,一八○师只进行了较为仓促的准备便投入1951年4月22日打响的第五次战役。

5月中旬,由于后勤供给一时跟不上,我军正在进攻的一线部队不得不停下等待补充,使战场形势发生了对我方极为不利的变化。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决定结束战役,主力部队转移至三八线以北休整。5月21日,吴成德所在第一八○师接到上级命令,停止进攻,准备向北转移,并且担任掩护主力后撤的任务,上级要求他们在阻击地域至少阻敌3至5天。

5月24日,第一八○师接到军部命令撤至汉江以北,此时两路敌军从一八○师的前方与侧后方的空隙中突然钻出,对该师形成夹击之势。26日,一八○师陷入敌军重围。六十军军长韦杰命令第一八○师固守待援,但很快又令该师实施突围。

在春川附近的一个山沟里,一八○师党委召开了紧急党委会。每一个与会者都很清楚,当时的形势十分严峻,他们的四周都是敌人,敌人正在收缩包围圈,该师已经被压缩在一个十分狭长的地带里。不时传来的枪炮声和阵阵响起的敌人飞机与坦克引擎的轰鸣声,说明双方的距离已经很近了。经过激战,山上的荒草和树木早已被弹火烧尽,阵地表面被敌人的炮弹和炸弹如犁过一般翻起了约一米厚的松土,阵地上随处可见牺牲的志愿军官兵的遗体,部队已经断粮三四天,弹药也所剩无几,人员伤亡急剧增加。在场的每一个人的心情都十分沉重。第一八○师是一支有着光荣传统的部队,该师早以能征善战而为人称道。在运城、临汾战役中,该师以善于攻城而闻名全军。挺进西北,挥师四川,他们留下了赫赫战绩。但是今天他们所遇到的则是该部队建立以来最为严峻的现实:一八○师下辖3个步兵团,2个炮兵团,1个重炮营,1个山炮营,除了牺牲的人员外,此时的1万名官兵被敌军层层包围。

会议由师代政委吴成德主持,会场的气氛十分沉闷,在这种情况下,谁都不可能成为救世主。吴成德几次发问:“大家看咋办?”

在沉默了一会后,有人提议:“分散突围。”

分散突围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也是当时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战场的一般规律而言,兵力集中,战斗力相对较强,但在当时面对兵力和装备以及地势上都占绝对优势的敌人包围情况下,如果进行一两个方向上的集中突围,只能导致更大的伤亡。多点出击,分散突围是一个下策中的上策。因此,这个提议很快就获得了大部分人的赞同。

会议结束后,指挥员们立即按照会议的部署分散开向夜幕中走去。突围战斗打响前,吴成德骑着马到各团检查突围情况,在他路过一个山沟时,听到沟下有人叫道:“吴政委,我们挂彩走不动了!”原来这是一批受了伤无法跟上部队行动的伤员。吴成德叫通信员找来了他们的团长,对他们进行了安置。就在这段时间里,师部已经转移。当吴成德和警卫员、通信员回来后,已经找不到师部。他们便骑着马向西追赶。

敌人的照明弹一颗接一颗地挂上夜空,探照灯在山坡上扫来扫去,伴随着一阵阵激烈的枪声,双方相距已非常近了。

当吴成德一行来到一个山口时,借着探照灯的亮光,他发现有300多名一八○师的伤员黑压压地挤在一起,他们因为行动不便而无法跟上部队的转移。战士们见到师政委,如同在黑暗中见到了一线希望的曙光。

“吴政委,我们能冲出去吗?”

“吴政委,前面有多少敌人?”

“吴政委,你一定要带上我们呀!”

伤员们纷纷喊着。

此时,如果吴成德一行继续追赶的话,很快就能赶上前面的师部。但是当吴成德看到战士们那期待的目光时,他不忍心抛下这些可爱的战士。他翻身下马,来到了伤员中间。他很清楚,如果与这些伤员们在一起,很可能无法冲出敌人的包围圈。就如同船长在船只即将沉没的时候,选择与船同在一样,在这生与死的十字路口上,吴成德选择了与伤员们在一起。

为了稳定大家的情绪,吴成德拔出手枪,对准自己的坐骑的头扣动了扳机,战马轰然倒地。吴成德高声喊道:“同志们,我与大家在一起!”伤员们立即安静下来。

这期间,不时地有一队队或骑马、或步行的官兵从近旁经过,吴成德高声鼓励官兵们赶快突围。同时,他把伤员们40个人为一组,每组由一两名干部带领进行突围。大伙互相搀扶着,开始突围。

在山区坚持14个月后被美军搜山队所俘

然而,敌人已经用各种火器封锁了所有的道路,同时加紧收缩包围圈。这使得本来就行动不便的大批伤员要突围出去变得更加困难。实际上,在当时的情况下,突围只不过是再搏一次的最后努力,因为突围前许多人心里就明白,他们突围的努力很可能无法成功。事后的统计也证明了这一点,参加突围的第一八○师的1万多官兵,最后只有不到4000人突了出去,剩下的7000余人,或者战死,或者被俘。在朝鲜战争中,先后有20000多名志愿军官兵被俘,而一八○师这次被围,一次就有近7000人被俘(吴成德是日后被俘的),占志愿军全部战俘的三分之一,这也是志愿军入朝参战以来被俘人员最多的一次作战行动。一八○师的覆亡成了中国军人心中永远的痛,六十军军长韦杰直到临终前还在哆哆嗦嗦地写永远写不完的一八○师覆亡总结。六十军军长韦杰被撤职,一八○师师长郑其贵被撤职留党察看一年,副师长段龙章撤职留党察看一年。彭德怀则将五次战役视为他一生中四次军事失误之一。

在当时,被围的官兵没有一个人愿意当俘虏。突围前杀死自己坐骑的吴成德与许多官兵一道,左突右冲,拼杀了整整一夜,一直打到弹尽粮绝。虽然最终没能冲出包围圈,但是他们毕竟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战斗结束后,吴成德带领剩余的战士在朝鲜37度线附近的山区打游击,他与战士们生死与共,同舟共济,坚持了14个月,一直到只剩下3个人的时候,被美军的搜山队所俘。后来知道,吴成德当时的职务是代师政委,他也是20000多名志愿军战俘中职务最高的。

吴成德被送进了釜山“战犯”监狱。在这里,面对敌人的威胁利诱,吴成德始终没有放弃返回祖国的信念,他默默地期望着归国的一天,因为在他的家乡有他的妻子和可爱的女儿。吴成德期待着战争早日结束,他知道战争结束之后,祖国会通过各种方式营救他们的。另外,吴成德还知道在国际上有一个《关于战俘待遇之日内瓦公约》,该约第118条规定:“战争结束战俘应该毫不迟延地释放并遣返。”因此,他一直在默默地期待着。

1951年7月,关于朝鲜停战的板门店谈判开始。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字生效,朝鲜战争正式结束。

美国是日内瓦战俘公约的签字国之一,它对此负有道义上的责任。在停战协定签

字前,交战双方已经进行了小批量的交换伤病战俘的工作。停战后,双方经过谈判开始大批交换战俘。作为职务最高的志愿军战俘,吴成德是最后一批被遣返回国的。

吴成德被遣返的那一天是1953年的9月2日,几个美军士兵拎着桶和水,来到单独关押吴成德的房间,要他洗澡。此前,随着被俘的人员一批批离去,吴成德判断他即将获得遣返,这是敌人在移交战俘前例行的“美化”,以图掩盖他们虐待战俘的真相。想到这里,已被敌人折磨得身心疲惫的吴成德气不打一处来,他一脚将盛洗澡水的水桶踢翻。美军士兵无可奈何,又拿来了水龙头,把他浑身上下浇了个透湿,然后扔进了一套新衣服要他换上。吴成德随手把这套衣服甩出室外。他靠在墙边,精心地用针线缝补脚上的那双已经破了的旧鞋子。这双鞋,是他从国内穿到朝鲜来的,他十分珍惜。在被关押期间,看到它,就好像回到了家乡,看见了亲人,这双旧鞋子,给了他活下去的信念。后来这双旧鞋被丹东的抗美援朝纪念馆所收藏。

上午9时左右,在双方战俘的交换地点,美方的救护车送来了最后一批交换的战俘,吴成德就在其中。当熟悉吴成德的中方人员再次见到他的时候,都几乎认不出他了,仅仅几个月的战俘营生活,将吴成德折磨得骨瘦如柴,原来身重130多斤的他,只剩下了90多斤,头发也已脱落,面黄肌瘦,身体十分虚弱。

回到“三八”线以北,就像是回到了家。吴成德和一些身体虚弱的人立即被送往位于开城的志愿军医院作全面检查。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的李克农和中方首席政治谈判代表黄华等同志,亲切地接见了吴成德等最后一批遣返归来人员,向他们表示慰问与祝贺。

领导上的关怀和组织上的爱护,使这些在肉体和精神上备受折磨的男儿们禁不住泪如泉涌,百感交集。对于他们而言,虽然经受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如今只要回来了,所经历的一切也就变得无足轻重。

多舛的命运与宁静的晚年

“呜——”随着火车汽笛的长鸣,吴成德和其他一些被遣返的人员,沿着两年前出国走过的路线又返回了祖国。

列车驶过丹东,到达沈阳,他们被安排住进了东北军区招待所。几天后,他们被送往设在辽宁昌图的“被俘归来人员管理处”。有人告诉他们,他们将在这里休养一段时间,治疗在集中营所受的创伤,康复身心。同时也通过学习,了解两年多来祖国的巨大变化,以便跟上迅速发展的形势。

“归管处”的工作人员传达了中央对待战俘的“二十字方针”:热情关怀,耐心教育,严格审查,慎重处理,妥善安排。

在那个人们思想狂热激进的特殊年代里,许多人对战俘存在着偏激的认识,在他们头脑里,“战俘”这个词与“叛徒”、“特务”之类的名词没有太大的区别。

“归管处”工作人员宣布,学习阶段的目的是:自我交代,互相帮助。“交代”这个词使许多归来人员感到刺耳。不过归来人员很快便明白了,为什么“归管处”的人员会使用“交代”一词。在“归管处”组织的教育和学习中,归来人员渐渐明白了“归管处”观点:即不管在什么情况下,被俘本身就是右倾怕死,就是可耻的。不然的话,为什么不和敌人拼命或自尽?一个怕死被俘的人,在战俘营怎么能和敌人做坚决的斗争呢?即使有些斗争,也仅是迫不得已的反抗;由于曾经被敌人俘虏过、教育过,因此他们很可能“已经变质了”。功是功,过是过,功过不能相抵……

这使许多归来人员迷惑不解。

他们当初为了国家,义无反顾地来到朝鲜战场,在战斗中他们不怕流血牺牲,最终由于战场上的种种无法抗拒的因素,而成为战俘。在战俘营里,即使是在身心受到了极大摧残的情况下,许多人仍然经受住了种种诱惑和严酷的考验,表现出了一个中华男儿的执着信

念和坚强意志。归来人员刻骨铭心地记得,在美方和南朝鲜方面进行“甄别遣返”的时候,美国为了向世人宣布“自由世界”的胜利,勾结台湾当局,胁迫所有的志愿军战俘拒绝遣返,并允诺,如果他们去台湾或者去西方世界,将会获得永久的荣华富贵。如果他们回大陆,则如同下了地狱。

为了断绝他们返回大陆的退路,美韩方面还强迫他们书写反共言论,在身上刺字。在这个严峻的考验面前,绝大部分人表现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许多人为此惨遭迫害,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虽然在遣返回国的6400名战俘中,确有极少数人被迫进行过反共宣传,但那又有多少是出自于真心的呢?志愿军官兵是人不是神,如果不顾一切地要求他们“铁板一块”,那是不客观的,也是不现实的。如今在历尽千难万险之后回国了,他们在战场上和战俘营里所付出的一切,却不能得到人们的理解,这不能不令他们感到伤心。

此时的吴成德同样在精神上陷入了极大的困惑之中。作为职务最高的被俘人员,敌人为了让他投降和拉拢他去台湾,无所不用其极,然而始终没有能够使吴成德低头屈服。如今,在“归管处”看到自己的付出不仅得不到他人的理解与信任,甚至被当成了罪人,他陷入了极度的苦恼之中。

有人要吴成德承担一八○师失利的主要“罪责”,这一点是吴成德所不能接受的,他也是承受不起的。直性子的吴成德,想不通的事宁折不弯,因此他的“交代”一再不能获得通过。这种政治上的不公和精神上的压力,使吴成德感到心灰意冷。在那些日子,他的精神已到了濒临崩溃的边缘,他的言谈和举止都有些失常了。

1954年6月,上级下达了对吴成德这批遣返人员的具体处理结果,被遣返的6400多人中,绝大部分人员离开了军队。像吴成德这样“交代”一再通不过的人,自然是不可能继续留在部队的。他被开除党籍和军职,安排去了有“南大荒”之称的辽宁盘锦的大洼农场进行思想改造。

好在吴成德并没有就此趴下,他凭着自己的诚实、实干,在农场获得了广泛的信任。在“文化大革命”中,有人主张对他进行批斗,但人们都知道他是个好人,没有几个人来参加批斗会。但是吴成德和与吴成德有着同样身世背景的人,却成为每次政治运动斗争的对象,与吴成德一同遣返归国的许多人,都没能等到后来平反的那一天。在他们的心中,打仗、吃苦、流血都没什么,唯独不能接受人们对他们的误解。

多少年来,吴成德与其他散落在各地的志愿军战俘们一样,从没停止为自己的不平遭遇而奔走呼号,仅吴成德一人就向上级有关部门写了数十封上访信。他只求组织上给他们这些人一个公正的结论。这一天终于盼到了。1980年,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志愿军被俘归来人员问题的复查处理意见》的第74号文件,全面地、正确地规定了对志愿军被俘归来人员的重新审查、正确处理办法。

经过组织部门的重新鉴定与处理,吴成德享受部队军级干部待遇,具体事项由地方负责。数十年遗留的政治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吴成德终于可以拜见家乡父老了,他带着自己的家人回到了老家山西运城落了户,在运城军干所度过了他最后的时光。1996年3月,吴成德去世,享年78岁,薄一波、柴泽民等老首长向他献了花圈。

朝鲜战争,中国到底牺牲了多少志愿军

2009年10月5日,在朝鲜访问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前往朝鲜平安南道桧仓郡,凭吊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看到这则消息,我内心感慨万分,我的父亲是49年入伍的老军人,当年差点上了朝鲜战场,尽管当时父亲强烈要求“保家为国抗美援朝”,但还是因为有点文化而被上级安排进了黄埔军校…… 看到国家总理亲自到烈士陵园凭吊牺牲在异国他乡的志愿军战士,我油然生起一个我不完全知道的这段历史的一个疑问——中国到底牺牲了多少志愿军? 于是我百度了一下,搜到这篇文章,贴过来让不知情的我们了解下吧……先默哀3分钟—— 抗美援朝志愿军真的伤亡一百万吗? 作者: 老军士老战士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已经50多年了。近十几年来,中国政府已经通过不同渠道公布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的伤亡数字。但由于种种原因,至今在网上对于志愿军的伤亡人数仍然存在争议。 一.中国官方数字: 迄今为止,中国政府通过传媒(如研究、回顾抗美援朝战争的书籍、战史)公布的志愿军伤亡数字如下: 志愿军作战伤亡人数: 1.阵亡:11.4万人 2.医院共接受伤员38.3万人次,由于入院伤员有些是第二次、第三次负伤,统计上有重复,伤员中又有一部分是非战斗负伤,所以最后确定战斗伤亡总数是36.6万人。 据此,志愿军战斗负伤人数为:25.2万人3.因伤致死:2.16万人 4.失踪:0.8万人(原先是0.4万人) 5.总计: 战死:14.36万人(阵亡、因伤致死、失踪) 战伤:25.2万人 作战伤亡:39.56万人 其它原因死亡人数:病死:1.3万人所以,志愿军总计伤亡人数:40.86万人(39.56 +1.3) 另外,志愿军还有2.1万人被俘,其中7100余人返回大陆(其中有440人是在中立国部队监管下,经我方解释工作后返回的),14000余人去了台湾或其它中立国。被俘人员数字不存在争议。 二.志愿军伤亡数字存在的争议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许多人不知道或不相信中国官方公布的志愿军伤亡数字,而相信来自美韩或其它渠道的数字。但来自美韩或其它渠道的数字不止一个,目前从网上看到的主要有三个: 1.死亡人数:90-100万人;伤亡总数:200-300万人 2.死亡人数:五六十万人;伤亡总数:140-150万人以上。 3.伤亡总数:92万人以上 三.对来自美韩或其它渠道的三个志愿军伤亡数字的分析: 1.最不值一驳的伤亡200-300万人 据中国政府近十几年来公布的数字,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以轮战方式先后入朝参战的各种部队共计190万,补充兵源近50万,共计240万。另外,还有东北军区60

抗美援朝战场美军战俘的神秘生活

!!揭秘:抗美援朝战场美军战俘的神秘生活 中国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816423569.html, 时间:2010-10-13 发表评论>> 志愿军中的“国际大学校” 朝鲜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严格遵守国际法,对“联合国军”战俘实行人道主义的管理,执行宽待俘虏政策,不打不骂,不侮辱人格,及时治疗他们的伤病,使战俘们深受感动和教育,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是一支正义之师,仁义之师,而志愿军“联合国军”战俘营则被人誉为“国际大学校”。 战俘们带来的故事 由于受美国军方的欺骗宣传,“联合国军”特别是美军官兵不了解志愿军宽待俘虏的政策,每当战斗失败,来不及逃跑的美军官兵总是东躲西藏,生怕被志愿军俘获。朝鲜战争第一次战役中的三所里战斗结束后,志愿军部队从深山和草丛中俘获了很多美军官兵。他们丢盔弃甲,几天没有吃喝,形容憔悴,狼狈不堪。由于翻译力量不足,志愿军战士只能用手势比划着说明志愿军不杀俘虏,并把自己的干粮分给他们吃;对受伤的俘虏,则给他们进行包扎。志愿军官兵的实际行动,逐渐消除了俘虏们的恐惧心理。但是,还是有个别美军士兵躲藏在山岩缝隙中,不敢出来。有一个美军伤兵,每天在山上趴着向下窥探,想看看志愿军究竟是些什么样的人。他发现志愿军扫地打水,什么活都干;吃饭穿衣都非常简单,没有什么可怕的,于是想下山向志愿军要点吃的,但这时已经力不从心,爬不动了。在其奄奄一息的时候,被志愿军战士发现,战士们用担架把他抬下山,给他喂水喂食疗伤。他苏醒过来后,百感交集,伸出四个指头指指肚子,意思都四天没有吃饭了,并且对志愿军战士救了他的命连连表示感谢。后来,通过一些被释放的俘虏传递,越来越多的美军官兵知道志愿军宽待俘虏的政策,很少有人害怕被俘了。 1951年1月间,美军连吃败仗,丢下许多伤员、尸体和军用物资,向朝鲜南部逃去。志愿军俘获的美军官兵越来越多,前线临时战俘收容所人满为患,一时间副食供应非常紧张,香烟更是极为紧缺。一个被俘的美军军官忍不住烟瘾,就鼓起勇气问一位志愿军青年干部:“您会说英语吗?”恰巧这个青年干部是翻译,就回答说:“你有什么事情,说吧!”那个美军战俘立即将手腕上所带的金表取下,要求换几支香烟抽。这位志愿军翻译非常严肃地对他说:“你刚放下武器,对我们志愿军的政策不了解,这是可以理解的。志愿军宽待俘虏,不会要你们的私人财物。你把表收起来吧,香烟我可以给你一些。”美军军官听了先是非常惊讶,然后特别激动,连连称谢。这件事很快在战俘中传开了,战俘们认识到:志愿军官兵廉洁、公正,严格执行政策。 由于大部分美军战俘亲身体验到志愿军宽待俘虏的政策,深为这种真正的人道主义所感动,也都愿意主动配合战俘管理所的工作。美军“王牌部队”海军陆战第一师美联社随军记者弗兰克·诺尔,在第二次战役中于长津湖地区被志愿军俘虏。1951年圣诞节即将来临时,美联社亚洲总分社在板门店的几个编辑记者得知诺尔还活着,而且在战俘

《 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序列表(大全) 》

《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序列表(大全)》 ~~~~~~【本表根据我军正规军史史料采集,并给予重新综合整理。】《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序列表》 一、抗美援朝战争共计长达为两年零9个月,时间从1950年10月25日至1953年7月27日至。这既是我志愿军首次于1950年10月25日开始至11月6日至。以《第一次战役》于朝鲜北部西线温井,古场,云山地区;东线荒草岭、赴战岭地区,共歼灭敌人1.5万余人,开始作为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截止1953年7月27日停战协议生效之日算起。二、抗美援朝战争,志愿军总共进行了10 次大规模的战役和'战役过程’。 抗美援朝战争,分为两个大的阶段;运动战阶段和阵地战阶段。 从1950年10月25日起至51年6月10日至,中国人民志愿军连续进行了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次战役。这一阶段,为运动战时期。 从1951年6月11日起至53年7月27日至,志愿军又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战役作战。这一阶段,为阵地战时期,分别为:(1)、1951年夏秋季防御作战(1951年6月11日至11月30日止);(2)、1952年春夏巩固

阵地作战与反飞机轰炸'绞杀战’、及反'细菌战’(1951年12月1日至1952年8月31日止);(3)、1952年秋季战术反击和上甘岭防御战役作战(1952年9月1日至11月30日止);(4)、1953年春季反登陆作战(1952年12月1日至1953年4月30日止);(5)、1953年夏季金城反击进攻战役的作战(1953年5月1日至7月27日止);一、第一次战役(1950年10月19日-11 月5日) 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部队〔炮兵司令部〕辖炮兵第1、2、8师及高炮第1团〔工兵指挥所〕辖工兵第4、6团〔前线后勤指挥部〕辖第1、2分部 〔第13兵团〕〈第38军〉辖第112、113、114师〈第39军〉辖第115、116、117师〈第40军〉辖第118、119、120师〈第42军〉辖第124、125、126师〔第50军〕辖第148、149、150师〔第66军〕辖第196、197、198师 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1950年10月25日,第13兵团部改组为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司令员彭德怀,政委彭德怀(兼),副司令员邓华、洪学智、韩先楚,副政委邓华(兼),参谋长解方,政治部主任杜平。〔炮兵司令部〕司令员万毅,政委邱创成,副司令员匡裕民,参谋长匡裕民(兼),政治部主任吴涛,政治部副主任李俭珠〈炮

抗美援朝战争停战谈判中的战俘问题

抗美援朝战争停战谈判中的战俘问题 抗美援朝战争停战谈判中的战俘问题 最新文章人民网[微博] 陈昊2013-06-04 21:16 战俘问题 朝鲜战争经过一段时间后,双方都俘虏了一些战俘。但从数量上来说,美韩方面俘虏的战俘多,中朝方面俘虏的战俘少。中朝方面谈判代表最初把这个问题看得简单了,认为战俘问题已有国际公约和国际惯例,按相关规定办就是了。但周恩来却从一开始就认为美国会就此做文章,因而预先规定了谈判战俘问题的方案。1951年9月,“志愿军战斗英雄代表团”回国参加国庆观礼,周恩来曾专门召见代表团团长、志愿军政治部主任杜平,研究战俘交换问题。周恩来建议俘虏中的“外俘”由志愿军负责,“伪俘”由人民军负责。所谓“外俘”是指美、英等外国军队的被俘人员,“伪俘”是指南朝鲜军的被俘人员。周恩来指示杜平回朝鲜后将上述建议同金日成商量。金日成得知周恩来的方案后,表示赞同周恩来的建议,让杜平与朝方负责战俘工作的张平山具体研究拿出办

法。 果然,美国开始在战俘问题上做文章了。10月29日,杜鲁门明确表示不赞成全部交换战俘,除非能以此换取中朝方面的重要妥协,而这些妥协靠其他方法是得不到的。 12月11日下午,双方开始谈判战俘问题。中朝方代表是李相朝和柴成文,美韩方代表是美国海军少将李比和陆军上校希克曼。谈判是在一顶绿色帐篷内进行的。时值隆冬,尽管帐篷内炉火正旺,但仍寒意袭人。刚开始,双方代表虽紧崩着脸,但碰面后还能相互点点头,随着舌战的加剧,这仅有的一点礼仪也消失了,代之以相互的攻击和指责。 在战俘问题谈判中,中朝方面掌握的原则是:不急于说出双方被俘人员的数字,着重确定遣返战俘的原则、时间和手续,“反对敌人所提一对一换俘的原则而坚持我们有多少送多 少即全部遣返的原则”。按此原则,会谈一开始,中朝方代表即提出停战以后迅速释放与遣返全部战俘的原则。但美韩方拒绝先讨论这种原则问题,坚持将红十字会访问作为先决条件,先交换有关战俘数字等材料,否则就拒绝讨论遣返战俘问题。这样,会谈就陷入了僵局。 还是美韩方面沉不住气了。16日,他们先让步了,表示放弃将红十字会访问作为先决条件,而只谈交换战俘材料,并说材料一经交换即进入遣返原则的讨论。中方代表立即把这一情况报告给毛泽东。17日,毛泽东致电李克农并告金日成、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观后感【6篇】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大会观后感【6篇】 【篇一】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观后感 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涌现了很多为了他人的安全而放弃自己的生命的英雄。 罗盛教也是其中之一,他是1950年7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1年4月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号召,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任某部侦察连文书。一天,连观察所附近的山村遭美军飞机轰炸,他冒着浓烟烈火,抢救出一位朝鲜老大娘和一名儿童。1952年1月2日晨,4名朝鲜少年在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附近的栎沼河上滑冰,其中一位少年不慎掉入2.7米深的冰窟,另3名少年大声呼救。 罗盛教路经那里,听到喊声,立即向出事地点飞奔。他边跑边脱掉棉衣棉裤,冒着-20℃的严寒,纵身跳入冰窟,潜入水中找寻。他两次把少年托出水面,都因冰窟周围冰层破裂,又跌入水中。几经周折,他冻得全身发紫,浑身打颤,难以支撑,但仍以惊人的毅力再次潜入水中,用尽最后的力气,把少年顶出水面。这时一名战士赶到,遂将那位少年抢救上岸。他却因力气耗尽,无力浮出水面,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志愿军为朝鲜人民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这也证明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之深。【篇二】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观后感

朝鲜战争即抗美援朝使全世界重新认识了新中国。中国人已不再像过去那样任人欺凌,已不再是以往西方人眼中的“东亚病夫”。它热爱和平,但决不能容忍别人强加于自己的威胁和侵略。新中国诞生刚刚一年,经过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将军事分界线重新推回到“三八线”,使举世为之震惊。这个胜利,打破了美国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提高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对远东及世界局势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战争中更是涌现出大批的英雄,他们的英勇事件充分表现出一名中国军人,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高贵品质。无论是为了掩护队友被烈火焚烧致死而一动不动的邱少云,还是为了完成任务,减少战友的伤亡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怒吼的机枪。亦或是战死在前线的共和国长子毛岸英,他们的行动深深的感染着我们。抗美援朝战争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有着重大意义,抗美援朝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保障了新中国经济恢复和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各项社会改革运动的进行。从此,帝国主义再也不敢轻易作出以武力侵犯新中国的尝试,保证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得到了一个长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这是中国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以付出重大牺牲换得的。而且打出了中国的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使中国军队取得了以劣势装备战胜现代化装备的敌人的宝贵经验,加速了人民军队的建设。也进而保卫了祖国边疆以后不受侵犯。对军队的发展也有着重大的意义。

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各军

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各军 抗美援朝战争发生在1950年10月至1953年7月。经过两年九个月的艰苦卓绝的战斗,共毙伤俘敌71.8万余人,其中美军29.7 万余人。迫使"联合国军"于1953年7月27日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辉煌胜利。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根据中央军委轮番作战方针,先后有27个军另1个师入朝参战。从1950年10月25日至1951年4月21日,首番参战部队有第38军、第39军、第40军、第42军、第66军、第50军、第20军、第27军、第26军共计9个军30个师(其中第20军、第27军、第26军首番参战辖4个师);1951年4月22日至6月上旬,第二番参战部队有第64军、第63军、第65军、第60军、第12军、第15军和第20军、第26军、第27军、第39军、第40军共计11个军33个师;1951年6月中旬以后,属于第三番参战部队有第67军、第68军、第47军和第12军、第15军、第60军、第20军、第26军、第27军、第63军、第64军、第65军、第38军、第39军、第40军、第42军、第50军共计17个军51个师,另有第36军、第37军两个军担任在朝鲜南市、泰州、院里三个机场担任抢修、维护警戒任务。1952年9月,第23军、第24军、第46军入朝,轮换第20军、第27军、第42军回国;同年11月,第33师入朝,担任东海岸元山地区的防御任务;为加强1953 年春季反登陆作战力量,第16军、第1军、第54军、第21军先后于1952年12月至1953年3月入朝。朝鲜停战前后,大部分部队先

后凯旋回国。第1军、第16军、第21军、第23军、第54军暂驻朝鲜执行维护停战协定实施任务,并参加朝鲜经济恢复和建设,帮助朝鲜人民重建家园。1958年3月至10月,上述5个军胜利完成任务后,分三批全部撤离朝鲜回国。 为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作出卓越贡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27个军参战概况如下: 志愿军第38军:1950年10月由东北边防军第38军编为志愿军序列。军长梁兴初、江拥辉(代),政治委员刘西元、吴岱(代)。辖第112师、第113师、第114师。先后隶属第13兵团、志愿军总部、朝鲜西海岸防御指挥部。该军于1950年10月19日首批由吉林辑安(今集安)入朝,参加了第一至第四次战役、1952年春夏巩固阵地作战和秋季战术反击、1953年春反登陆作战准备。胜利完成任务后,于1953年7月10日回国。该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被誉为"万岁军"。 志愿军第39军:1950年10月由东北边防军第39军编为志愿军序列。军长吴信泉、张竭诚(代),政治委员徐斌洲、李雪三、石瑛(代)。辖第115师、第116师、第117师。先后隶属第13兵团、志愿军总部、朝鲜西海岸防御指挥部。该军于1950年10月19日首批由辽宁安东(今丹东)、长甸河入朝,参加了第一至第五次战役、1952年春夏巩固阵地作战和秋季战术反击。1953年5月7日回国。 志愿军第40军:1950年10月由东北边防军第40军编为志愿军序列。军长温玉成,政治委员袁升平。辖第118师、第119师、第

[老照片]2万名志愿军战俘,1.4万人去了台湾!

[老照片]2万名志愿军战俘,1.4万人去了台湾!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期间,先后约有240万志愿军赴朝参战。 朝鲜战争停战后,2.1万多名志愿军战俘,7千多人回了大陆,1.4万多人去了台湾,这是为什么?志愿军在战俘营里经历了怎样的生活,后来命运如何?在东方传统文化中,投降就是不忠,被俘就是变节。中国军队的思想教育和作战纪律都有“决不当战俘”这一条。 志愿军战士在被俘时甚至要求敌方士兵将自己打死而不愿意活命做俘虏。 志愿军在朝鲜共进行了五次战役,图为第三次战役巨林川战场一角。朝鲜战争中,志愿军被俘2.2万多人。伤病、冻饿和弹尽粮绝是被俘的主要原因。 其中有千人因各种原因死在战俘营。停战后,战俘遣返时还有2.1万多人。 图为1951年6月,朝鲜战场,被俘的志愿军。他们有的躺在地上睡觉,有的盯着看守他们的美国大兵。1951年3月2日,韩国横城,两个志愿军被美国陆战一师的士兵俘获。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两个志愿军被俘,他们神色哀伤。一个美国宪兵和一个韩国宪兵用吉普车押送他们去最近的战俘营地。1951年4月,韩国釜山战俘营里的中朝战俘。

韩国巨济岛战俘营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战俘营,1951年11月建成。最多时关押15万朝鲜人民军和2万多志愿军战俘。图为巨济岛战俘营部分营房和帐篷,战俘们正在排队接受检查。朝中方面提出双方无条件遣返全部战俘的建议,但美国提出“把那些原是国民党和那些害怕因投降而受共产党惩罚的中国战俘送到台湾去”。 图为1953年9月,志愿军战俘在板门店控诉在战俘营里的遭遇。志愿军战俘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誓死回大陆,一部分坚决回台湾。 反共战俘发动刺臂运动,刺“反共抗俄”、“誓灭共匪”等字样。反共战俘营里挂国民党旗,塑“自由女神像”。 图为被遣返回大陆的志愿军战俘讲述被迫刺字的情形。1952年4月,美军开始对全体朝中战俘进行“志愿遣返甄别”,结果中国大部分人选择去台湾,朝鲜大部分人要求去韩国。“坚持回国”的战俘认为战友受到威胁要求重新甄别。为达目的,1952年5月7日,在几名中国战俘协助下,朝鲜76号战俘营活捉了美军巨济岛总管杜德准将。在杜德准将以及美国方面答应朝中代表的四项条件之后,杜德被释放。此后,美方对朝鲜76号战俘营进行了血腥镇压,朝方战俘伤亡300余人。 参与该事件的四名中国战俘被押往巨济岛最高监狱。图为坦克上的美军监视战俘营。1952年6月和7月,杜德事件

202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精品范文).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收藏本页。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 正义必胜,是人类发展史反复验证的一个真理。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派兵武装干涉,不顾中国政府多次警告,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并出动海军侵入台湾海峡,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地区。面对美国的霸权挑衅,中国人民别无选择,只有奋起抗争。应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党中央和_同志经过艰难抉择,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战略决策。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开始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 朝鲜战场上,美军拥有现代化武器装备,掌握制空权、制海权;志愿军基本上靠步兵和少量炮兵作战,海、心得体会范文空军尚在初创阶段,武器装备相当落后。在这种极不对称、极为艰难的条件下,志愿军将士勇猛无畏,首战两水洞、激战云山城、阻击黄草岭,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打退到清川江以南,初步稳定了朝鲜战局,取得了第一次战役的胜利。随后,志愿军抓住敌人战略上的误判和恃强自大的心理,诱敌深入,发起第二次战役,穿插三所里、围歼清川江、鏖战长津湖,根本扭转了朝鲜战局。此后,志愿军于1950年12月31日发起第三次战役,一举将敌军打退到三七线附近地区。之后,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又进行了第四、第五次战役。到1951年6月,志愿军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南北地区,迫使敌军转入战略防御,接受停战谈判。 凭借武器装备的优势,美方即便被迫坐到谈判桌前,仍提出无理要求。在无理要求遭到拒绝后,从1951年8月开始,美军相继发动夏秋季攻势、“绞杀战”和细菌战。志愿军贯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四年级语文开学测试卷BD卷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四年级语文开学测试卷B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 一、积累运用 (共10题;共86分) 1. (12分) (2020六下·开学考) 比一比,再组词。 逝________ 挠________ 扭________ 俊________ 浙________ 饶________ 钮________ 骏________ 晰________ 绕________ 纽________ 峻________ 2. (16分)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挟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散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模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藏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 (12分) (2019六上·金华期末) 给下面下划线的字、词选择恰当的意思,把序号填在横线上。 (1)讲究:①讲求,重视;②值得注意或推敲的内容;③精美。 祭器很讲究________ 讲究卫生________ 做菜的火候大有讲究________ (2)载:①年;②用交通工具装;③充满。 三年五载________ 怨声载道________ 满载而归________ (3)之:①往;②的;③代词,代替人或事物。 赤子之心________ 锺子期必得之________ 送孟浩然之广陵________ (4)坐:①坐下;②背对着某一方向;③因为;④乘,搭。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的作文6篇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70周年作文1 抗美英雄邱少云的人生路上充满了荆棘。邱少云13岁那年被国民党军队抓去当兵,直到1949年12月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1952年10月,邱少云所在的连队接到了一项艰巨的任务,要求消灭平康和金华之间三九一高地的敌军。然而三九一高地地形独特,易守难攻。敌军和我军之间有三千多米的开阔地,是敌人的炮火封锁区。在这样长距离的炮火冲击下,必会造成较大伤亡,影响战斗的顺利进行。上级决定迅雷不及掩耳采用隐蔽作战,在战斗的前一天夜里,部队潜伏在敌人阵地的前沿,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要使几百人在敌人眼皮底下隐蔽二十多小时,而不能有一个暴露目标,这谈何容易啊!临行前邱少云立下了誓言:为了战斗的胜利,甘愿付出自己的一切。 深夜,五百多名身披伪装草网的战士,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在那杂草丛生的开阔地埋伏下来。12日中午,敌人的燃烧弹引燃了邱少云身边的草丛,这时他只须打滚翻身即可避免烧身。但为了最后的胜利,他忍着烈火烧身的剧痛,坚定不动,直至壮烈牺牲,保证了整个战斗的胜利。 黄昏来临,出击的时间到了。战士们怀着满腔仇恨,高呼着为战友报仇的口号,排山倒海地向敌人冲击。经过激烈的战斗,敌人全部歼灭,

三九一高地上飘扬起胜利的旗帜。 战斗结束后,同志们在邱少云潜伏的位置上,看见他用双手在地上抠出的深深的土坑······ 同学们,我们应该缅怀那些革命先烈,因为如果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不要迷恋父兄给予的温床蜜罐,不要做温室里的花朵!让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开创另一片未来。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70周年作文2 今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阅读了邱少云这篇课文。这篇课文写的是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有一位在烈火中永生的英雄战士——邱少云。在经过了30分钟的烈火焚烧,他如同巨石纹丝不动,直至壮烈牺牲。 读了这篇课文后,我心中充满了震撼,我的双眼润湿了。世界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为了革命的事业,而宁愿牺牲自己的“傻子”吗?是的,这“傻子”就是我们的英雄战士——邱少云。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傻子”,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我们才能将敌人一举歼灭;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傻子”,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才有了今天这样的繁荣昌盛!邱少云,他是一位有着钢铁般意志的真正的英雄战士。

一个志愿军战俘的悲欣:180师代政委吴成德传

一个志愿军战俘的悲欣:180师代政委吴成德传 在朝鲜战争中,志愿军官兵先后有20000多名被俘,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第六十军第一八○师代政委、政治部主任吴成德,是所有志愿军被俘官兵中职务最高的一位。当年一八○师被打散后,吴成德和部队在敌后坚持14个月后被俘,回国审查结束后被开除党籍、开除军籍,安置在辽宁省盘锦农垦局大洼农场任副场长,1982年3月恢复党籍,恢复老红军待遇,其坎坷的经历颇具传奇色彩。 关键时刻射杀战马选择与伤员们在一起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战局的发展使朝鲜境内的战火很快蔓延到鸭绿江边。当年10月中旬,数十万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着祖国和人民的嘱托跨过鸭绿江。吴成德所在的志愿军第三兵团第六十军第一八○师正好在第五次战役打响之前进入朝鲜,由于时间紧迫,一八○师只进行了较为仓促的准备便投入1951年4月22日打响的第五次战役。 5月中旬,由于后勤供给一时跟不上,我军正在进攻的一线部队不得不停下等待补充,使战场形势发生了对我方极为不利的变化。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决定结束战役,主力部队转移至三八线以北休整。5月21日,吴成德所在第一八○师接到上级命令,停止进攻,准备向北转移,并且担任掩护主力后撤的任务,上级要求他们在阻击地域至少阻敌3至5天。 5月24日,第一八○师接到军部命令撤至汉江以北,此时两路敌军从一八○师的前方与侧后方的空隙中突然钻出,对该师形成夹击之势。26日,一八○师陷入敌军重围。六十军军长韦杰命令第一八○师固守待援,但很快又令该师实施突围。 在春川附近的一个山沟里,一八○师党委召开了紧急党委会。每一个与会者都很清楚,当时的形势十分严峻,他们的四周都是敌人,敌人正在收缩包围圈,该师已经被压缩在一个

参加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志愿军各军简介

参加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志愿军各军简介 抗美援朝战争发生在1950年10月至1953年7月。经过两年九个月的艰苦卓绝的战斗,共毙伤俘敌71.8万余人,其中美军29.7万余人。迫使"联合国军"于1953年7月27日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辉煌胜利。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根据中央军委轮番作战方针,先后有27个军另1个师入朝参战。从1950年10月25日至1951年4月21日,首番参战部队有第38军、第39军、第40军、第42军、第66军、第50军、第20军、第27军、第26军共计9个军30个师(其中第20军、第27军、第26军首番参战辖4个师);1951年4月22日至6月上旬,第二番参战部队有第64军、第63军、第65军、第60军、第12军、第15军和第20军、第26军、第27军、第39军、第40军共计11个军33个师;1951年6月中旬以后,属于第三番参战部队有第67军、第68军、第47军和第12军、第15军、第60军、第20军、第26军、第27军、第63军、第64军、第65军、第38军、第39军、第40军、第42军、第50军共计17个军51个师,另有第36军、第37军两个军担任在朝鲜南市、泰州、院里三个机场担任抢修、维护警戒任务。1952年9月,第23军、第24军、第46军入朝,轮换第20军、第27军、第42军回国;同年11月,第33师入朝,担任东海岸元

山地区的防御任务;为加强1953年春季反登陆作战力量,第16军、第1军、第54军、第21军先后于1952年12月至1953年3月入朝。朝鲜停战前后,大部分部队先后凯旋回国。第1军、第16军、第21军、第23军、第54军暂驻朝鲜执行维护停战协定实施任务,并参加朝鲜经济恢复和建设,帮助朝鲜人民重建家园。1958年3月至10月,上述5个军胜利完成任务后,分三批全部撤离朝鲜回国。 为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作出卓越贡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27个军参战概况如下: 志愿军第38军:1950年10月由东北边防军第38军编为志愿军序列。军长梁兴初、江拥辉(代),政治委员刘西元、吴岱(代)。辖第112师、第113师、第114师。先后隶属第13兵团、志愿军总部、朝鲜西海岸防御指挥部。该军于1950年10月19日首批由吉林辑安(今集安)入朝,参加了第一至第四次战役、1952年春夏巩固阵地作战和秋季战术反击、1953年春反登陆作战准备。胜利完成任务后,于1953年7月10日回国。该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被誉为"万岁军"。 志愿军第39军:1950年10月由东北边防军第39军编为志愿军序列。军长吴信泉、张竭诚(代),政治委员徐斌洲、李雪三、石瑛(代)。辖第115师、第116师、第117师。先后隶属第13兵团、志愿军总部、朝鲜西海岸防御指挥部。该军于1950年10月19日首批由辽宁安东(今丹东)、长甸河入朝,参加了第一至第五次战役、1952年春夏巩固阵

中国人民抗美援朝志愿军编制序列

中国人民抗美援朝志愿军编制序列 一、第一次战役( 1950 年 10月 19日-11月 5 日) 中国人民志愿军 中国人民志愿军首脑: (1950 年 10 月 25 日,第 13 兵团部改 组为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司令员彭德怀,政委彭德怀 (兼),副司令员邓华、洪学智、韩先楚,副政委邓华(兼) 参谋长解方,政治部主任杜平 ..〔炮兵司令部〕司令员万毅,政委邱创成,副司令员匡裕 民,参谋长匡裕民(兼) ,政治部主任吴涛,政治部副主任 李俭珠 . 〈炮兵第 1 师〉辖炮兵第 25、 26、 27 团。师长文击,政 委张英,参谋长杨国治,政治部主任张百令。 . 〈炮兵第 2 师〉辖炮兵第 28、 29、 30 团。师长宋承志, 政委 ..〔炮兵司令部〕辖炮兵第 ..〔工兵指挥所〕辖工兵第 ..〔前线后勤指挥部〕辖第 ..〔第 13 兵团〕 .. 〈第 38 军〉辖第 112、 .. 〈第 39 军〉辖第 115、 .. 〈第 40 军〉辖第 118、 .. 〈第 42 军〉辖第 124、 ..〔第 50 军〕辖第 148、 ..〔第 66 军〕辖第 196、 1、2、8师及高炮第 1 团 4、6 团 1、2 分部 113、 114师 116、 117师 119、120师 125、 126 师 149、 150 师 197、 198 师

丁本淳,参谋长张进,政治部主任戈亚明。 . 〈炮兵第8 师〉辖炮兵第42、44、45、46 团。师长王珩,政委李振邦,副师长黄登保,参谋长郑扶。 ..〔工兵指挥所〕辖工兵第4、6 团。副司令员陈正峰。 ..〔前线后勤指挥部〕(1950 年10 月由东北军区后勤部组成志愿军司令部后勤科,11 月改为前线后勤指挥部)部长张明远,政委杜者衡 . 〈第1分部〉(1950年10月组成)部长王强珠,政委马绍华,副部长孔庆隆,副政委曾茂林 . 〈第2分部〉(1950年10月组成)部长王希克,政委李纲,副部长廖德桂,副政委霍嘉霖 ..〔第13 兵团〕司令员邓华,政委邓华(兼),副司令员洪学智、韩先楚,参谋长解方,政治部主任杜平 . 〈第38 军〉(1950 年10 月19 日入朝)军长梁兴初,政委刘西元,副军长江拥辉,参谋长管松涛,政治部主任吴岱,政治部副主任王树君 .. 第112 师(辖第334、335、336 团):师长杨大易,政委李际泰,副师长李忠信,政治部主任沈春光,政治部副主任张致善 .. 第113 师(辖第337、338、339 团):师长江潮,政委于敬山,副师长刘海清,政治部主任李欣吾,副参谋长庞坦直 .. 第114 师(辖第340、341、342 团):师长翟仲禹,政委李伟,副师长宋文洪,参谋长凌少农,政治部主任余琳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录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观后感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录片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观后感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观后感(一)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27日美帝国主义派兵入侵朝鲜,并侵占中国领土台湾。9月15日,美军集中七万余人在仁川登陆,并疯狂北犯。 以美国为首的侵略军不顾我国政府的一再警告,于10月1日悍然越过“三八线”,并继续向中朝边境鸭绿江和图们江进犯,同时以空军轰炸、扫射我国东北边境城镇和乡村,我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在这严重的关头,党中央和毛主席,毅然决然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英明决策,迅速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任命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于1950年10月19日开赴朝鲜,与朝鲜人民军一起,抗击以美国为首的16个国家的军队组成的所谓“联合国军”及其所指挥的南朝鲜军。 与此同时,我国人民热烈响应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号召,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 抗美援朝作战,历时两年零九个月。从1950年10月25日起,以运动战为主,连续进行了五次战役,把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赶回“三八线”,迫使对方转入战略防御,接受停战谈判。 从1951年6月中旬起,以阵地战为主,挫败了对方多次局部进攻,

并粉碎了对方“绞杀战”、细菌战和侧后登陆计划。同时,也主动地举行了多次凌厉的攻势。 至1953年7月,经过金城战役的殊死较量,对方在遭受重创之后,不得不同朝中方面签署停战协定。至此,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 抗美援朝战争是异常激烈而又残酷的,我志愿军面对美军的飞机、大炮和坦克等现代化武器装备,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前仆后继,英勇善战,终于战胜了敌人,完成了任务,打出了国威、军威,是当代“最可爱的人”。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观后感(二) 在新中国成立伊始, 遥想当年百废待新, 国内剿匪尚未完成, 解放西藏努力推进, 美帝入朝东北危急, 解放台湾搁置一边, 出兵朝鲜保家卫国。 抗美援朝立国之战, 志愿参战打出军威, 最终打败强大对手, 结束任人宰割历史。 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严重震慑帝国主义,

抗美援朝:一车高粱米换一车美国兵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816423569.html, 抗美援朝:一车高粱米换一车美国兵 作者: 来源:《新传奇》2017年第38期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后,连续发动5次大规模的攻势,缴获了大量美军汽车。但是由于缺司机,汽车开不动,大部分都被美军飞机炸毁了。志愿军要求国内派司机支援。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湖南省军区警卫团机枪组组长,我(黄继明)积极报名参加抗美援朝,并于1952年10月获准跨过鸭绿江。到朝鲜后,我被分配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部第2分部暂编汽车18团担负运输工作。 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说后勤运输保障工作对部队行军、作战是何等重要。然而,我志愿軍的情况却是,在出征或投入战斗时,每一位战士除随身携带的武器、弹药、装具之外,还斜背着一根细长的“炒面袋”。 “炒面”又称“炒米”。就是用大约三分之二的小麥,三分之一的大豆、高粱或玉米等为原料,炒熟、磨碎,加上食盐制作而成的一种易于运输、储存、携带的方便食品。志愿军官兵行军、作战时,饿了就抓一把炒面、一把雪放在嘴里咽下肚充饥。这样一般可坚持三五天。随后,武器、弹药、作战物资及粮草等补充供应,就是我们后勤运输部队的事了。 美国凭借它的空中优势,对朝鲜北部地区滥施轰炸,城镇和乡村一片焦土,道路桥梁破坏严重,我志愿军的后勤供应补给运输遭遇极大困难。但在朝鲜战场,广泛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白天(太阳)是你美国鬼子的,夜晚(月亮)是我志愿军的。”意思是说,白天美国地面部队在海空军支持下,肆意横行,一到夜晚就龟缩在一起睡大觉了。晚上就成了我志愿军的天下,行军作战、运输补给,以及所有一切活动,几乎都是在夜幕掩护下进行的。 美国空军飞机对我主要交通要道盯得很紧,投掷的重磅炸弹,一炸就是一个直径10来米的大坑,要填平这样的大坑,需要很多时间、人力和土石方;往往这个坑还未填平,新的大坑又炸出了。工兵战友们想了个省时又省力的办法:在大坑边缘打上木桩,铺上桥板,架起桥梁,与大坑边缘的道路相连接,运输车辆很快就可安全地通过这样的简易便桥了。 朝鲜北部地区山多、河多、桥梁多,美国飞机把桥都炸了,我们志愿军工兵部队为了保障后勤运输车辆通行,就想办法修暗桥,即将桥梁隐藏在水面之下,敌机从空中看不到,我们的运输车辆从水面上驶过,只要水不淹没汽车的排气管就行。我们还在暗桥的不远处架起了酷似真大桥的假桥,以引诱敌机盲目投弹轰炸,消耗敌人,同时又引开敌机的视线,从而保护我们后勤运输车辆的安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