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外语专业研究生的中国社会文化能力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外语专业研究生的中国社会文化能力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外语专业研究生的中国社会文化能力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外语专业研究生的中国社会文化能力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Modern Linguistics 现代语言学, 2015, 3, 79-87

Published Online May 2015 in Han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016478359.html,/journal/ml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016478359.html,/10.12677/ml.2015.32010

Study on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 on FL Postgraduates’ Chinese Socio-Cultural

Competence

Xinping Zhou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Wuhan Hubei

Email: joanzhou2@https://www.wendangku.net/doc/2016478359.html,

Received: May 5th, 2015; accepted: May 23rd, 2015; published: May 27th, 2015

Copyright ? 2015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016478359.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After a test on Chinese culture, it is found that postgraduates who are majored in English and Jap-anese have been considerably poor at Chinese cultural knowledge as well as their ability on ex-pressing Chinese culture in foreign languages. Correlation analysis illustrates that participants’ Chinese socio-cultural competence is not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ir foreign language pro-ficiencies. Meanwhile, based on questionnaire surveys to both students and teachers, several fac-tors leading to such poor Chinese socio-cultural competence have been discussed. Countermea-sures are therefore put forward as to how Chinese cultural knowledge should be reinforced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in order to strengthen students’ Chinese socio-cultural competence.

Keywords

Native Culture, Chinese Cultural Knowledge, Chinese Socio-Cultural Competence, Foreign Language Majors

外语专业研究生的中国社会文化能力

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周新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

外语专业研究生的中国社会文化能力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Email: joanzhou2@https://www.wendangku.net/doc/2016478359.html,

收稿日期:2015年5月5日;录用日期:2015年5月23日;发布日期:2015年5月27日

摘要

本研究通过对英语和日语专业研究生进行的中国文化测试发现,外语专业研究生的中国文化知识比较欠缺,并且用外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较弱;相关分析发现这种能力和外语水平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相关性。

同时通过对学生和教师的问卷调查分析了造成学生中国社会文化能力低下的多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外语教学中引入中国文化、发展学生中国社会文化能力的具体策略1。

关键词

母语文化,中国文化知识,中国社会文化能力,外语专业

1. 引言

跨文化交际是一个两种文化相互碰撞与交流的过程,是一种双向的活动。在中外跨文化交流中如果中国文化在这种交际中缺失,只会导致跨文化交际的不平衡,对于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也极为不利。然而在当前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我们往往过于强调目的语文化的导入和学习而忽略了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重要作用的中国文化。

随着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把目光转向跨文化交际研究中被忽略的“母语文化”。美国语言学家Lado (1957)很早就在其著作中强调了“母语文化”的重要性[1],Kramsch (1998),Samovar (2000)等人也对其进行了相关的理论探讨[2] [3]。国内继从(2000)在《光明日报》发文指出我国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之后[4],研究者们开始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这个问题。

目前为止有不少调查表明中国学生的中国文化知识普遍缺乏(张2002,蒋2005,揣2009,肖2010,周2011) [5]-[9],另有一些研究发现学习者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不足(王2007,廖2010,王2012)

[10]-[12]。不过这些研究中,以大学本科阶段的英语学习者特别是非英语专业学习者为对象的调查占压倒

性的多数。

本研究以外语专业(英语和日语)研究生1为对象,首先从中国文化知识和中国文化的外语表达能力两个方面对其展开测试,以了解他们的中国社会文化能力的现状,其次通过问卷调查来分析对现状的影响因素,同时从课程设置、教师及教材等多方面探讨更深层的原因。

2. 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会涉及两种文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要准确理解对方文化,同时也要恰当地表达自己,让对方理解自己的文化。因此,笔者认为跨文化交际中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即母语文化能力,至少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首先交际者必须具备丰富的母语文化知识,其次还应具备将自己的文化用外语恰当地传达给对方的能力,二者缺一不可。

鉴于此,本研究中关于“中国社会文化能力”的考察笔者设计了中国社会文化知识和“中国文化的外语表达”两方面的内容(详见表1)。其中文化知识部分参考了胡兆量(2009)和程裕祯(2011)的中国文化1研究对象中的外语专业研究生本应包括英语、日语、德语、法语等多语言的学习者较为理想,但由于目前武汉高校仅有英语和日语专业,没有其他语种的硕士研究生,因此本研究仅以英语和日语专业的研究生为调查对象。

外语专业研究生的中国社会文化能力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教材。同时为了考察影响学习者中国文化能力的各种因素分别设计了以学生和教师为对象的调查问卷。

2014年5月笔者分别对武汉四所部属高校的英语和日语专业研究生共计76人(英语50人,日语26人)进行了文化测试及问卷调查。其中文化测试部分包括:1) 关于中国文化的知识测试;2) 要求学生翻译一些中国常用的文化词汇(Culture-loaded words)以及用外语写一篇介绍春节的短文,问卷调查紧随文化测试之后进行。与此同时对四所高校的部分外语教师(40人)进行了问卷调查。

为了让受试者认真严肃地对待测试和调查,并提供能反映他们外语水平的英语专业八级或日语能力考试N1的真实成绩,笔者请各高校相关任课老师进行了协助,同时测试和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为了保证测试中主观题部分得分的客观性,测试卷由研究小组的3名成员分别判定成绩并取平均值为最终数据。最后研究小组将受试者的测试成绩和外语成绩录入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外语专业研究生的中国社会文化能力的现状

本次测试中中国社会文化知识部分考察的主要是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包括汉字知识、地理知识、历史知识以及古代文学等内容。中国文化的外语表达部分既有传统文化也有现当代文化的内容,其中词汇翻译部分选取的都是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文化的常用词语,如“高考”,“海归”,“独生子女”,“关系网”,“人气偶像”,“追星族”等等。

总体来看,外语专业研究生的中国文化测试得分偏低,平均只有59.12分。无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测试还是中国文化外语表达测试平均得分都不甚理想,分别为31.20分(50)和27.96分(50) (见表2)。从专业方面来看,日语专业学生测试总分(59.9)比英语专业学生(57.5)稍高,在中国文化的外语表达方面日语专业学生(32.7)平均高出英语专业学生(28.7)4分,但这种差异并不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之所以产生这种差异可能是因为一部分词汇可以直接用相同或相近的日语汉字来表达的缘故。

3.1.1. 中国社会文化知识

本部分50分的客观题考察的内容涵盖了汉语言文字、古代文学、古代哲学伦理、民俗文化、名胜古迹、成语典故、文化象征、中外文化交流及艺术等。其中正确率较高的是古代文学、成语典故以及名胜

Table 1. Contents of Chinese socio-cultural competence test

表1. 中国社会文化能力测试卷结构

部分类型分值题型数量

中国社会文化知识客观题50

填空8 单选题7 多选题 6

中国文化的外语表达主观题50

文化词汇的翻译30

短文写作 1

Table 2. Results of Chinese socio-cultural competence test 1

表2. 中国社会文化能力测试结果1

N 最低分最高分均值标准差

中国社会文化知识(50) 76 13.00 45.00 31.1884 6.76773

中国文化外语表达(50) 76 6.00 42.00 27.9565 7.39323

测试总分(100) 76 26.00 79.00 59.0145 10.10750

外语专业研究生的中国社会文化能力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古迹,而失分较多的有汉语言文字、古代哲学伦理、中外文化交流以及民俗文化。例如90%以上的学生不知道“象形”以外的汉字构造方法,83%的学生不知道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另外约54%的同学不能正确选择出寓意“长寿”的“松”、“鹤”、“龟”,85%的同学不知道“三纲五常”指的是什么,72%的同学不能正确选择“五经”。

3.1.2. 中国文化的外语表达能力

本部分包含30个中国文化词汇的翻译和一篇短文写作,共计50分。测试的平均得分为27.96,其中文化词汇翻译部分平均分14.9/30,短文写作平均分11.33/20。不论是各部分的得分还是综合得分都很低。

在文化词汇翻译中,对学生来说得分率较低的词汇有“三好学生”、“红白喜事”、“红包”、“对联”、“素质教育”、“昆曲”、“红双喜”、“古筝”、“豆浆”、“海归”、“铁饭碗”、“关系网”等,其中“三好学生”、“红包”、“对联”、“红双喜”、“海归”、“关系网”是英语和日语两个专业学生普遍失分较多的词汇。

短文写作部分意在检验学生是否能够用外语通顺并条理清晰地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通过分析发现,大部分同学能够从总体上介绍春节的重要性,但无法对贴春联、发红包,拜年等传统习俗以及人们过节的方式做很好的说明及介绍。

另外,为了检验学生的外语水平和中国文化的外语表达能力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笔者分别将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八级成绩、日语学生的N1成绩(换算为百分制成绩)与本部分的测试结果进行了相关分析,得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35和0.157,说明学生的外语水平和其中国文化的外语表达能力之间没有明确的相关性。

综上所述,可以说即使到了外语学习的高级阶段,外语专业研究生的中国文化表达能力也难以令人满意,并且这种能力和外语水平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3.2. 外语专业研究生中国文化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为了比较全面地了解影响外语专业研究生中国文化能力的各种因素,笔者分别组织了受试学生及其院校部分外语教师的问卷调查,以下分别进行分析。

3.2.1. 学生问卷结果与分析

学生问卷试图从学生当前的问题、他们对待中国文化的态度、教师及教材等方面了解影响他们的中国社会文化能力的各种因素。

表3所示的3个问题的回答可以说基本反映了目前研究生们的中国文化外语表达能力的现状。对于本次测试,44.7%的同学回答“相当难”,52.9%的同学回答“有些难”,只有极少数(2.4%)的同学表示“不难”。“在用外语表达中国文化时最大的问题”的回答最多的是“中国文化涉及的词汇表达困难”

(51.8%),其次是“中国文化知识不够”(25.9%),而回答“外语水平不够”和“缺乏相应的训练”的比例

较少。当被外国人问到中国文化相关的问题时学生们最大的问题是“了解很多中国文化知识但无法准确用外语表达”或“只能粗略介绍些大致内容”,近三分之一的同学表示“相关中国文化知识不足,无法回答”,能用外语准确表达中国文化的仅占1.1%。

这也许是和他们的外语学习过程中中国文化的输入过少不无关系。教师问卷结果表明外语教材中关于中国文化的内容很少。学生问卷则反映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接触到中国文化的内容不多,教师在课堂上也较少涉及中国文化(表4)。

另一方面,学生们对于外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却持有非常积极的态度。如表5所示,大多数同学认为外语学习中中国文化的“意义重大”(77.6%),并且“有助”于外语的学习。对中国的外语学习者来说,

外语专业研究生的中国社会文化能力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国文化的外语表达“很重要”(58.9%)。78.8%的同学认为中国文化知识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认为和外国人交流时很“有必要”传播中国文化的比例为98.8%。同学们认为教材中涉及中外文化比较的内容“非常好”(51.8%),几乎所有同学(99.9%)认为“有必要”在课堂上补充中国文化内容。此外所有同学都认为在外语专业开设中国文化选修课很“有意义”,如果开设外文中国文化课程,他们最想学习的内容是“如和用外语表达中国文化”(76.5%),其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14.1%)、“中外文化对比的内容”(8.2%),最后是“现当代中国文化的内容”(1.2%)。

3.2.2. 教师问卷结果

通过教师问卷可以了解外语教师对待中国文化的观念和态度、教师行为以及外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现状等问题。其中六项有关对待中国文化的态度问题和学生问卷一致,结果如表6所示。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教师的回答和学生的回答大同小异,他们对外语教学及跨文化交际中中国文化的重要性也有很高的认识,认为和外国人交流时有必要传播中国文化,课堂教学中有必要补充中国文化知识,并且认为有必要在外语专业开设中国文化选修课。

但是另一方面从教学环境以及教学实践中教师的行为来看,外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地位不容乐观。Table 3. Results of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1

表3. 问卷结果一

项目选择百分比(%)

以上测试对你来说难吗相当难44.7 有些难52.9 不难 2.4

用外语表达中国文化你觉得自己最大的问题是

中国文化知识不够25.9

缺乏相应的训练14.4

外语水平不够21.1 中国文化涉及的词汇表达困难51.8

当被外国人问到中国文化相关问题时,你最有可能碰到哪些问题

相关中国文化知识不足,无法回答29.4 只能粗略介绍些大致内容41.2 了解很多中国文化知识但无法准确用外语表达52.9 知道的中国文化可以准确表达 1.1

Table 4. Results of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2

表4. 问卷结果二

项目选择百分比(%)

你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接触到中国文化的内容

很多 1.1 有一些52.9 很少45.9

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对待中国文化经常涉及18.8 偶尔涉及64.7 很少涉及15.3 从不涉及 1.1

外语专业研究生的中国社会文化能力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Table 5. Results of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3

表5. 问卷结果三

项目选择百分比(%)

你觉得外语学习过程中中国文化的意义如何

意义重大77.6 可能会有用处22.4 没什么意义0

对中国外语学习者来说中国文化的外语表达是一项能力

很重要58.9 重要41.2 不太重要0

你对教材中涉及中外文化比较的内容的态度是

非常好51.8 有一定好处47.1 可有可无 1.1

你认为中国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是

必不可少78.8 有一定作用21.2 作用不大0

你认为中国文化有必要在课堂上补充吗非常有必要41.3 有必要57.6 没必要 1.1

你认为和外国人交流时有必要传播中国文化吗非常有必要55.3 有必要43.5 说不清 1.2

你觉得外语专业开设中国文化选修课的意义

意义很大65.9 有一定意义34.1 没什么意义0

如果开设一门外文中国文化课程,你最希望从中学到什么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14.1 现当代中国文化的内容 1.2 如何用外语表达中国文化76.5 中外文化比较的内容8.2

尽管教师们认识到外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重要性,但在他们使用过的外语教材中有关中国文化的内容“很少”(60.1%),90.9%的教师反映在学校里要获取介绍中国事情的外文资料也比较困难。在教学中虽有42.4%的教师“经常涉及”中国文化,但大部分教师仅“偶尔涉及”(45.5%)或“很少涉及”(12.1%)。另外教师们有不少用外语表达中国文化的机会,和外国人交流时,也会和他们谈论中国文化,但令人遗憾的是在用外语表述中国文化时仅有2%的教师表示“完全没问题”,33.3%的教师回答说“不怎么难”,而对62.6%的教师而言“有一定困难”,甚至有个别教师(3%)表示“很困难”,见表7。

3.3. 影响外语专业学生中国社会文化能力的原因

通过以上分析大致可以看出外语专业研究生中国社会文化能力低下的原因。可以说这和外语专业教育的大环境不无相关。首先从高校的课程设置来看,能够系统传授中国文化知识的语文课在中学阶段以

外语专业研究生的中国社会文化能力的现状及对策研究Table 6. Results of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for teachers 1

表6. 教师问卷结果一

项目选择百分比(%)

你觉得外语学习过程中中国文化的意义如何

意义重大75.8 可能会有用处24.2 没什么意义0

对中国外语学习者来说中国文化的外语表达是一项能力

很重要60.6 重要39.4 不太重要0

你认为中国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是

必不可少72.7 有一定作用27.3 作用不大0

你认为中国文化有必要在课堂上补充吗非常有必要27.3 有必要63.7 无所谓9.1

你认为和外国人交流时有必要传播中国文化吗

非常有必要48.5 有必要51.5 说不清/没必要0

你觉得外语专业有必要开设中国文化选修课吗非常有必要18.2 有必要66.7 说不清12.1

后几乎就停止了,虽然大学阶段很多专业都开设了大学语文课,但实际上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大多只开设半学期,在教学中的地位似乎可有可无。外语专业更是将教学的重心放在外语和外国文化上,我国近年来使用的各类大学英语教材,无论是国内编写的还是引进教材,呈现的是当代英美文化,涉及中国文化的课文内容微乎其微(袁2006) [13]。日语教材也差不多,余&陈(2011)通过调查国内广泛使用的“综合日语”教材发现:大部分教材很少导入中国元素,个别较新出版的教材虽然引入了一些中国文化的内容,也仅仅停留在“知识文化”即社会文化背景层面上,而忽视了跨文化交际中相对重要的“交际文化”

[14]。

此外,由于外语教学长期忽视中国文化的引入,高校培养的外语教师也深受其影响。邓(2005)通过调查发现无论是中国文化本身还是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英语专业教师的知识都有一定的欠缺[15]。周(2011)的调查也发现日语教师虽然对中国文化知识掌握较好,但用日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较弱[9]。笔者对外语专业教师的调查也再次印证了这个结果。这说明外语教学中的确存在着“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而这种现状必然影响到外语专业学生的中国社会文化能力的提高。

4. 结论及对策

通过本次测试和问卷调查发现,外语专业研究生的中国社会文化能力较弱,特别是中国文化的外语表达能力令人堪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在他们的外语学习过程中对中国文化的接触过少这样的外语教育环境造成的。另一方面,学生们对中国文化持有积极的态度和很高的学习需求,但是目前的

外语专业研究生的中国社会文化能力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Table 7. Results of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for teachers 2

表7. 教师问卷结果二

项目选择百分比(%)

您用过的教材中有关中国文化的内容有多少

很多 3 有一些39.4 很少60.1

您所在的学校很容易获取介绍中国事情的外文资料吗

很困难21.2 有一定困难69.7 不怎么难 3 完全没问题 6.1

您在教学中会给学生介绍中国文化知识吗经常涉及42.4 偶尔涉及45.5 很少涉及12.1

在和外国朋友交流时,您经常谈到中国文化吗经常谈到37.4 有时谈起54.5 偶尔谈到9.1

在使用外语的过程中,您经常碰到用外语表达中国文化的机会吗经常碰到36.4 有时碰到48.5 偶尔碰到 5.1

您在用外语表述中国文化时觉得困难吗

很困难 3 有一定困难62.6 不怎么难33.3 完全没问题 2

外语教学现状显然不能满足这种需求,因此,我们有必要探索各种途径,弥补外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缺失或不足。有调查表明“目的语与母语水平的提高相得益彰,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的鉴赏能力相互促进”(胡&高1997) [16]。可见,在外语教学中将中国文化适度地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可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首先,从教学实践上来说,外语课堂其实可以为母语文化留出一定的空间。在涉及目的语文化时可以通过文化对比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重新认识自己的文化。另外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外准备相关资料,在课堂口头陈述某个文化话题。笔者曾经在自己的基础日语课堂进行过为期一年的[日本語で中国?中国文化を語ろう] (“用日语讲述中国和中国文化”)的教学尝试。具体方法是:教师事先布置学生查阅资料,然后在课堂上利用5至10分钟,由学生用日语发表有关中国文化的内容。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从身边的事物如我的家乡,武汉的饮食、名胜等知识文化开始,逐步过渡到诸如言语行为,价值观,非言语行为等深层次的文化内容上,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正如很多学生和教师所期望的那样,开设外文中国文化选修课、中外文化对比选修课或中国文化外语讲座等等。不仅外语专业的学生,其他专业感兴趣的学生也可以通过这些课程比较系统地学习中国文化以及如何用外语表达中国文化。可喜的是一些高校已经意识到这种需要,在本科或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中加入了中国文化的相关课程。

外语专业研究生的中国社会文化能力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当然,文化的学习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仅靠课堂的学习往往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因此提供良好的文化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自发、主动地去感受和学习不仅能弥补课内教学的不足,更有可能使文化的学习持续下去。这就有必要充实外语专业的资料建设,例如订阅各种介绍中国的外语期刊和杂志,并让学生可以自由借阅。笔者认为这是提高学生自我文化意识和中国文化外语表达能力的极佳途径。

总之,将母语文化融入外语教学中是当前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必然要求。在现行教材不能满足这种需求的环境下,需要外语教师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各种各样的途径使外语教学和中国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让两种文化的学习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基金项目

本论文为2013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创新教育计划”项目“外语专业研究生的中国社会文化能力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3JY20)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Lado, R. (1957) 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 Applied linguistics for language teacher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57.

[2]Kramsch, C. (1908) Language and cultu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ondon.

[3]Samovar, A.L., et al. (2000)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Bei-

jing.

[4]丛丛(2000) 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 光明日报, 2000-10-19.

[5]张为民, 朱红梅(2002)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S1, 35-39.

[6]蒋亚瑜, 刘世文(2005) 提高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集美大学学报, 1, 65-68.

[7]揣琼, 王向东(2009) 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缺失的调查研究及对策.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 S1,

106-108.

[8]肖龙福, 肖笛, 李岚, 宋伊雯(2010) 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状研究.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1, 39-46.

[9]周晓冰(2011) 日语教学中“本土文化失语”现状调查.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9, 78-81.

[10]王昀(2007) 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表达能力的调查研究.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3, 60-62.

[11]廖华英, 陈凤(2011) 非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研究.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67-71.

[12]王东霞(2012) 非英语专业学生对母语文化的态度以及母语文化与外语学习的关系的调查. 大连大学学报, 2,

113-116.

[13]袁芳(2006) 试析外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地位与作用. 外语教学, 5, 67-70.

[14]余艾洁, 陈俊森(2011) 日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以中国文化要素为中心. 横川伸教授古稀纪念, 日中言语

文化研究论集, 古稀纪念论集编委委员会, 白帝社, 东京, 144-160.

[15]邓文英, 敖凡(2005) 英语专业学生的中国文化失语症分析.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4, 58-61.

[16]胡文仲, 高一虹(1997) 外语教学与文化. 湖南教育出版社, 长沙.

中国人学习英语最不利的就是缺少语言环境

中国人学习英语最不利的就是缺少语言环境。故我们一定要想办法克服这一弊端。 1.兴趣。大家都知道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所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上课时要尽量讲求方法和艺术,使课堂气氛活跃生动。要想做到这一点就要抓住学生的心里。比如,多把英语和汉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比较,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He has a big mouth.有两个意思。一是嘴大,二是不能保守秘密。She is under the weather today. 如果按字面意思无法理解。其英语意思是她今天不舒服。每个班都有一些喜欢打篮球的学生,这些学生大都比较活跃且学习习惯不好。所以我在上课时经常讲一些与篮球有关的内容。如:air ball, answer ball, three points, He was just activated from the injured list. 等。有些教师急于求成,留的作业过多,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的内容过多,使学生慢慢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2.坚持。英语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且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每天接触英语。大多数学生在上学期间做的还可以,但在周六日及假期就放松对英语的学习。如此做法对英语的学习极其不利。从而导致英语成绩起伏不定,不能达到持续稳定提高。教师一定要经常灌输这种英语学习的思想,使学生意识到这一点。

3.积累。英语学习不仅是一个坚持不懈学习的过程,还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做读书笔记。在平时的英语学习中记下一些有用的,常用的并要经常翻阅记忆。长此以往学生的英语词汇,用法,语法及有关文化的东西越记越多,想必成绩定能大有长进。

中国近代史题库第六章

1[单选题] 1945年8月,毛泽东发表的号召对日本侵略者实行全国规模反攻的文章是 ?A.《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 ?B.《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C.《论持久战》 ?D.《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参考答案:D 2[单选题] 1945年4月,包括中国解放区代表董必武在内的中国代表团出席了 ?A.《联合国家宣言》签署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联合国制宪会议 参考答案:D 3[单选题] 整风运动中最主要的任务是 ?A.反对主观主义 ?B.反对宗派主义 ?C.反对官僚主义 ?D.反对党八股 参考答案:A 4[单选题] 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对“实事求是”这个成语做了新的解释.他认为,“是”主要是指 ?A.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务 ?B.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 ?C.我们去研究 ?D.理论联系实际 参考答案:B 5[单选题]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用这副对联形象地讽刺了 ?A.主观主义的学风 ?B.宗派主义的党风 ?C.党八股的文风 ?D.官僚主义的作风 参考答案:A

6[单选题] “我们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为人民利益服务的。”这段话所反映的思想观点是 ?A.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B.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D.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参考答案:A 7[单选题] 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的标志是 ?A.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 ?B.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提出 ?C.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明 ?D.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概括 参考答案:C 8[单选题]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是 ?A.没收地主阶级土地 ? B.征收富农多余财产 ?C.消灭富农 ?D.减租减息 参考答案:D 9[单选题] 1940年,毛泽东发表的比较完整地阐明了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政策,为各抗日根据地的建设指明了方向的文章是 ?A.《论联合政府》 ?B.《新民主主义论》 ?C.《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D.《论人民民主专政》 参考答案:B 10[单选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顽固势力是指 ?A.民族资产阶级 ?B.城市小资产阶级 ?C.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抗日派 ?D.地方实力派 参考答案:C

中国教育现状分析

中国教育现状分析 中国教育现状是怎么样的?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教育改革取得了些什么成绩?中国教育的未来是什么?中国思想文化的方向在哪里?从胎教、幼教到早教,似乎孩子们已经就被有条件或无条件地捆绑在教育的马车上,从此以后,孩子们分秒必争地努力学习,从小学升中学,从中考到高考,不仅仅是孩子,连同大人父辈和教师们一起陷入一种最清楚而又难以逃避的困惑——努力读书,出人头地,升官发财,似乎就是隐藏在这种现象后面的源动力——而其它的一切都似乎是冠冕堂皇的说辞。 中国的教育简史说起教育,不能不说说中国的教育史。中国原始社会时期,燧人之世,天下多水,故教民以渔,伏羲之世,天下多兽,故教民以猎,足见则教育是根据现实需要而变化的。而且教育应当是普及的,大众化的,教民育人是维持整个部族群体发展的十分重要的关乎族群生死存亡的大事情。 到了奴隶社会时期,夏、商和西周都是推行奴隶贵族政治,垄断了文化教育,学在府尹,教育对象是贵族子弟,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也是统治阶级成员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教育的社会目的是维持社会统治职能。礼不下庶人,教育出现阶级性和等级分化,而对于奴隶,则是几乎不需要专门的教育的。而奴隶的生活技能几乎是在生活中相互交流学习、口授传播或家传的。这时谈教育,我们是站在那种角度谈呢?对于历史过去,我们无可厚非薄是。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

也是教育剧变的时代。传统贵族秩序完全被打乱,官学教育体制被打破,学术逐渐扩散到民间,出现了一个掌握文化知识和技能的特殊群体——士人群体的扩散,学术思想和教育活动又是统治者需要和重用的基础,为求生存和扩张,各国统治者极力网罗和重用这些贤士。于是私学兴起,养士盛行,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站在不同的阶级或阶层的立场上,各抒己见,相互辩驳,相互争鸣,而又相互吸收、补充,使得这一时期的教育思想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终究在中国思想文化历史上出现了各种文化思想交相辉映,百家争鸣的奇特文化盛况,也由此开创了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最为丰富多彩,最为璀璨的一页。而这个时期创办私学最为杰出的代表是孔子,他实行有教无类(最早的教育公平提法),主张有所为有所不为,创立了儒家学说,奠定了教育理论体系,对中国古代教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论语》、《礼记》,尤其是其中《大学》、《中庸》更是儒家教育理论的力作,这以至于影响到了后来2000多年的中国历史的发展。这里还有一个重要学派——法家,这是以法治为思想核心的治国之术,其思想先驱可追溯到春秋时的子产,实际创始者是战国前期的李悝(约前455~前395)、商鞅、慎到、申不害等。战国末期韩非子成为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建立了完整的法治理论和唯物主义的哲学体系,将法、术、势三者糅合为一,又吸收道家思想,将法治理论系统化。他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剪除私门势力,以法为教,厉行赏罚,奖励耕战。在历史观方面,他提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的观点,而商鞅则将其应用自如,在秦国实施变法图

中国人英语学习的最佳黄金时期

中国人英语学习的最佳黄金时期 英语是一种国际通用语,已经是世界的普通话,不懂英语,在信息交流方面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同时研究还表明,学外语会促进智力的发展。美国耶鲁大学的一位心理学家通过分析研究认为,语言刺激是促进大脑细胞生长发展的要素。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对幼儿给予两种语言的刺激,能促进幼儿大脑两半球之间的协调,加强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讲两种语言的幼儿比仅会讲一种语言的幼儿,在脑子的灵活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均有优势。因此,幼儿期的英语训练对孩子是大有益处的。 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幼儿知觉发展中,首先成熟的是形象思维能力。幼儿认汉字也好,认英文也好,实际上都是一种信息刺激的活动,他们把字形当成某一具体形像,像记糖果、玩具、人的相貌一样记住它们。经过多次反复,这种特殊的“形象”就储存到大脑中去了。因此幼儿学外语与成人学外语有很大差别。 3-6岁是学习外语的最佳期 对于外语学习的最佳时期,学者们提出各自的观点,求同存异的观点是10岁以前是一个人学习外语的最佳时期。拉法法儿童教育经过大量的取证,并且结合中国的现实情况,得出的结论是3-6岁,即幼儿园学习阶段是中国人外语学习的最佳时期。 幼儿在3岁之前都是在发展母语的状态,因为3岁之前的幼儿语言接受能力不是很强,如果在这时太早接触外语,有可能出现外语和母语混淆的情况。所以一定要在幼儿对自己母语能基本熟练运用情况下再学习英语. 但是需要补充的是,在3岁以前,幼儿只是在听说方面完成了母语的学习,而在阅读和和写作方面还没有完成母语的构建。所以这个时候虽然是孩子学习外语的最佳时期,但是只能学习外语的听说,同样还不能开始外语的读写认知。 到了3岁,幼儿对声音的敏感度较高,且右脑控制发音器官的能力较强,声带和舌唇等运动神经的协调具有很大的可塑性, 这时练习说话,更容易掌握发音的技巧,并不受母语语音和语法的干扰,而年龄越大,模仿能力就越差,容易产生语音错误. 这种能力会逐步下降,给学外语带来困难。 其次,卡尔威特的潜能递减理论和各种脑科学的支持也证明了6岁以前是孩子学习外语的最佳时期,而10岁可能是形成真正双语型人才或者是多语型人才的最后时期。 卡尔威特的潜能递减理论指出,孩子们的潜能是不断减少的,如果在学习关键期没有开发这个时期特有的潜能,那么孩子就会丧失这种潜能,或者说,未来再开发这种潜能就特别的难。我们从事了多年的英语教育,也可以找出很多的例子来证明这样一点:成人学英语,也许语法词汇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不管怎么努力,也很难在发音上像NATIVE SPEAKER(英语为母语的人)。但是如果是

智慧树知到《中国近代史纲要》章节测试答案

对应章节第一章 1.【单选题】()是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A. 日本 B. 俄国 C. 美国 D. 英国 正确答案:俄国 2.【单和鼠 B. 牛和猪 C. 马和选题】 2009年法国佳士得拍卖行拍卖了()兽首 A. 兔羊 D. 鸡和鼠 正确答案:兔和鼠 3.【多选题】中国人民粉碎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原因()? A. 帝国主义太弱 B. 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 C. 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 D. 帝国主义寻找到新的目标 正确答案: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 4.【判断题】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对

5.【判断题】甲午战争后,魏源翻译了《天演论》。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错 对应章节第二章 1.【单选题】洪秀全看到了一本介绍基督教的书叫() A. 《盛世危言》 B. 《劝世良言》 C. 《资政新篇》 D. 《天朝田亩制度》 正确答案:《劝世良言》 2.【单选题】洋务运动中最早兴办的军工企业是() A. 汉阳铁厂 B. 轮船招商局 C. 安庆军械所 D. 福州船政局 正确答案:安庆军械所 3.【多选题】北洋水师全军覆灭的原因() A. 军事实力不如日本 B. 经济动员力不如日本 C. 社会动员力不如日本 D. 轻敌所致

正确答案:军事实力不如日本###经济动员力不如日本###社会动员力不如日本 4.【判断题】中国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是京张铁路。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错 5.【判断题】百日维新共进行了100天。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错 对应章节第三章 1.【单选题】孙中山先生创立的第一个革命团体是()。 A. 同盟会 B. 光复会 C. 华兴会 D. 兴中会 正确答案:兴中会 2.【单选题】“三民主义”学说中,民权主义对应的是()。 A. 创立民国 B. 驱除鞑虏 C. 恢复中华 D. 平均地权 正确答案:创立民国

有关我国教育公平现状的文献综述

河北师范大学2012级数学专业15-16-1学期 教育研究方法 年级:_ __ 2012级 学号:______ 姓名:_ ___ 日期:2015年10月30日

有关我国教育公平现状的文献综述 在教育研究与教学实践中,有些问题具有普遍性并且被周期性地提出来,教育公平问题就是突出的一例。每当教育发展面临重大转折或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教育公平的问题就会随着人们对教育目标、教育经费、教育法则等问题的关注而被重新提出来,并对引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因此,系统审视我国近年来教育公平研究的现状与问题,对于正确认识教育公平问题和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在联系,推进我国教育公平研究的深入发展,不无裨益。 一、关于教育公平的界定 (一)教育公平的定义 1.确保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2.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 3.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即每个学生接受同等水平的教育后能达到一个最基本的标准,包括学生的学业成绩上的实质性公平及教育质量公平、目标层面上的平等。 其中,“确保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是前提和基础,“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和条件”是进一步的要求,也是“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相对均等”的前提。而通常,这三个层次被概括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二)教育公平的内涵 目前,我国学者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对教育公平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其中涉及哲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 学者石中英教授指出:“教育公平在法律上是人人享受平等的教育权利;在教育政策领域,是人人平等地享有公共教育资源;在教育活动中,是人人受到平等的教育对待,人人具有平等地取得学业成就和就业前景的机会。” 学者吴德刚认为:“教育公平是指教育机会起点上的公平,而非结果上的公平。促进教育公平的意义在于消除由于性别、种族、社会地位、区域、宗教等差异给受教育者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使每一个人都能够得到最基本的受教育的机会。” 由此,教育公平的内涵有:教育权利公平;教育机会公平;学业成就公平;教育效果公平。 二.我国的教育公平问题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曾播放了一个系列记录片《沉重的翅膀》,记录了广西都安县高三学生蓝锦娜、卢良才两人的高考经历。两人都是学校的尖子生,成绩十分优异,家人对他们寄予了极高的期望;而另一方面,蓝景娜的父亲身患重病,家里负债很多,卢良才的父母都是农村普通的农民,月收入不过几百元,这种现实让他们的家庭又对他们的高考抱有恐惧的心理,一旦金榜题名,意味着每年至少一万元的开销,这是他们所负担不起的。 我们不得不说,这个故事不是一个个别现象,它正发生在全国各个地方。对于一些孩子来说,这个暑期可能是极其开心、幸福的;但对于很多的孩子来说,这个暑期却可能是让他们痛苦、无奈的。 同样地,我们看到,当一些学生在大学校园里,开着名车、吃着海鲜、穿着名牌时,还有一些学生就咸菜吃着馒头、衣着褴褛,为每个学期的助学贷款、奖学金争得起劲;当一些学生在县城、山区的高中校园里,起早贪黑、挑灯夜战苦

最适合中国人自学英语的方法介绍

最适合中国人自学英语的方法介绍 学英语,有人通过各种课程、培训班,有人选择自学英语。怎样自学英语菜更有效呢,今天在这里为大家介绍最适合中国人自学英语的方法,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人自学英语容易陷入的误区1.你开始从音标学起,这是最严重的误区之一,学音标会浪费大量时间并影响你之后的发音标准,坏处太多就不列举了。 2.你去研究语法,这同样是个严重的误区,在英语语言量积累不足的情况下学语法,你会发疯的,疯了也不一定学会,你会失去信心。 3.你会去背单词,拿本词典或者什么背单词的软件去背,这种事情几乎每个人都做过,目前我还没发现什么人做成功了。 4.你会自我设限,想自己该学少儿英语、商务英语还是什么英语,其实英语从来没有这种区分方法,那是为培训和考试而设定的。 5.你会照网上别人说的去看美剧,听英文歌,听VOA,以为就能练好听力,两个月之后你只是多听懂了几个单词而已。 6.你会不停的在网上搜寻各种秘籍、各种学习法、各种名师的视频教学,你的电脑硬盘都成了庞大的英语资料库,你却还是不会英语。 7.你知道学英语而不知道去用英语,什么意思?80后应该有过这样的体会,电脑刚刚进入生活,我们都学打字,练了很久速度还是很慢,后来QQ出现了,几个月内大家打字的速度就突飞猛进,这个就

是“学”与“用”的区别。如何用?这个是大问题。 8.最后自学英语这件事会不了了之。 中国人自学英语的方法自学英语是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需要完整、科学的策略,还需要高效的步骤去执行。 1、强化语法 语法究竟有多重要?可以这么说,语法好不好间接决定了你英语水平的高低。但很多人对语法的认识似乎存在误区。之前有一种论调是语法是不用专门学习的,只需要多看看几部电影,读读几本书,听一听广播,语法就会自然内化形成,一切似乎毫不费力,因为英美人士就是这么做的。这种论调本身就混淆了母语自然习得以及外语学习的关系(母语学习和外语学习的机制是不相同的),更不用说在英美的学校里都有专门的语法课了。有些人会说自己的语感很好,不用学习语法,靠语感就够了。但问题是,大多数人的语感并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那么好。很多人口中的语感好大概只停留在考试时做选择题能蒙对的技术水准上,但一遇到复杂点的时态语态和长难句马上就抓瞎。语法不好有什么后果?是这样的,我在微信上被人拉进了几个英语学习群,每次群里有人发这种英文时我都有种想退群的冲动:WeChat's Friend Circle, a place where people share photos and news with friends, but recently it's been flooded with "self-sell" goods such as facial masks. Many people feel annoying by this phenomenon and blacklist those friends,but it couldn't stop the tendency of

学英语,对中国人来说最难掌握的是什么

外教一对一https://www.wendangku.net/doc/2016478359.html, 学英语,对中国人来说最难掌握的是什么? 对中国人来讲最难掌握的肯定是介词。 由于中英两种语言思维方式的不同,介词对中国人而言无疑是最最难掌握的知识点,能否灵活的使用介词是衡量一个人英语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 大家先不要往下看,先试着翻译一下这3个句子: 1,她看着我,感到很惊讶。 2,那个穿着黑色夹克的男人是我最好的朋友。 3,她看着我笑。 我想大多数朋友的翻译差不多是用分词或者下面的形式: 1, She looked at me and felt surprised. (in surprise) 2, The man who wears a black jacket is my best friend. (in a black jacket) 3, She looked at me and laughed. (She looked at me in laughter) 这些句子从语法上都不能算错,但是不大符合英语的惯用说法,多少有些Chinglish的痕迹。不难看出,例子中保留着中文喜欢用动词的痕迹,而括号中改进后的句子更加简单凝练,更加符合英语的习惯。 还有很多让中国人奔溃的用法,比如说在微软工作为什么要用at Microsoft而不用in; 在农场是on the farm但是在村里又变成了in the village;木头做的椅子是a chair made of wood但是为什么葡萄做的酒又变成了wine made from grapes。这些用法常常让人捉摸不透,但其实如果你仔细研读下介词的含义,会发现这些不同的介词常常代表了人们对对象之间“关系”理解的不同。如果你不明白,可以继续往下看。 为什么介词很难掌握? 我们写或说英语的时候,基本所有的错误是由中文的思维方式导致的。你搞不懂时态,是因为中文里没有时态;你常常被定冠词搞的晕头转向,因为中文没有冠词;你she和he不分,是因为中文发音相同…… 也就是说,你在英语的错误绝大多数都可以找到母语的影子。同理,介词之难也就在此:英语中介词的数量远远大于中文。从本质上来说,汉语是一门多运用动词的语言,而英语有很多介宾短语(比如cut back, cut out, cut down on意思都不同),而且很多介词的意思也相近。例如,中文“我觉得学习很难”,里面没有任何介词,但有些同学可能就会错误的翻译成“Learning is very difficult to me.”(to 应该用for),这表明我们在学校通过死记硬背记掌握介词的方法其实往往不那么可靠。 另一个原因,由于介词用法灵活复杂,老师和字典有时候讲不到有些知识点。例如字典往往告诉你一个介词可以使用的情况,却不告诉你它不能被使用的情况。例如,如果一只笔完全被一张纸盖住了,我们可以说笔under或者underneath这张纸。但是如果这支笔有一半露在纸张外面,我们这时候就只能用under,不能用underneath了。也就是说underneath的使用范围要比under小。这些知识是字典和语

中国近代史习题(答案) 第六章

第六章 一、单选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标志C A七七事变的爆发 B红军改编 C国民党中央通讯社播发《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D西安事变 2、抗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A A七七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 C国民党中央通讯社播发《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3、抗战转入相持阶段是在何时?A A日军占领广州、武汉后 B徐州会战后 C淞沪会战后 D忻口会战后 4、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政权的民主建设主要体现为B A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B实行“三三制”原则 C开展整风运动 D推行精兵简政政策 5、1938 年 10 月,日本侵略军占领广州、武汉后改变了侵华战略方针,这是因为A A 日军战线太长,兵力与财力不足 B英美等国政府支援中国抗战 C国民政府在抗日问题上出现动摇 D汪精卫成立了效忠日本的伪政权 6、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所创造的理论成果,正式命名为毛泽东思想的会议是C A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B中共六届七中全会 C中共七大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7、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的会议是 C A中共二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D中共七大 8、大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 A都有共同的政治纲领 B均采取党内合作方式 C全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D皆有各阶级阶层广泛参加 9、20世纪20年代,日本关东军主任作战参谋石原莞尔提出:“满蒙问题的解决是日本唯一的生存途径。”通过下列哪一事变,这个荒谬的看法变成了关东军的侵略行径?A 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 10、下列哪一项不是日本侵略中国的事件?C A九一八事变 B卢沟桥事变 C福建事变 D华北事变 11、抗日战争中李宗仁等部国民党军在哪一次战役取得大捷?C A.忻口战役 B.徐州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武汉会战 12、在凇沪会战中率孤军据守四行仓库英勇抗战的爱国军人是C A.佟麟阁 B.赵登禹 C.谢晋元 D.张自忠 13、抗战后期国民党军队在哪一次战役再次大溃败?D A.桂南战役 B.枣宜会战 C.长沙会战 D.豫湘桂战役 14、全民族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是B A台儿庄战役 B平型关战役 C夜袭阳明堡战役 D百团大战 15、国民党军队在皖南事变中袭击了共产党领导的哪一支抗日武装?B A八路军 B新四军 C东北抗日联军 D华南抗日游击队 二、多选

中国人最易误读的30句英语

推荐:解析中国人最易误读的30句英语 1. cabinet photograph 例句: Is the cabinet photograph well taken? 误译:这张全体内阁成员的合影拍得好吗? 原意:这张六英寸照片拍得好吗? 说明: cabinet photograph (合成名词) 是"六英寸照片"之意。 2. cakes and ale 例句: She fully enjoyed cakes and ale。 误译:她充分地享用了蛋糕和啤酒。 原意:她尽享了人生乐趣。 说明: cakes and ale 意为"人生乐趣(事)". (此语出自莎士比亚著作 Twelfth Night<<第十二夜>>)。 3. call 例句: He has no call to flare up。 误译:他没有发怒大叫。 原意:他没有必要发怒。 说明:本例的 call (名词),意为"必要","理由". 作此解时一般用于否定句和疑问句。 4. call one names 例句: My grandpa told me not to call him names。 误译:我爷爷告诉我不要叫他的名字。 原意:我爷爷叫我不要骂他。 说明: call one names 意为"辱骂某人",用于口语. 值得注意的是, one一定要用宾格,而不是所有格,即不是one's."names" 一定是复数 "names", 否则就不是此意. 如上例,若该成Mygrandpa told me notto callhis name. 则是"我爷爷叫我不要叫他的名字". call one's name 中的 name根据情况,可用单数和复数。 5. can 例句: Buy up all the pineapples! We can can them。

近代史纲要习题第六章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单项选择题 1.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中国( )市郊柳条湖爆破铁路,制造借口向中国军队进攻。“九·一八”事变后,日军迅即侵占我国东北三省。 A.沈阳 B.长春 C.大连 D.旅顺 2.1932年1月28日,日军向上海闸北中国驻军进攻,中国爱国将领蒋光鼐、蔡廷锴率领( )奋起抵抗,发动了一二八淞沪抗战。 A.第二十九军 B.第十九路军 C.第二十六路军 D.第二十五军 3.1933年5月,原西北军将领冯玉祥在( )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并谋求同共产党合作。 A.绥远 B.张家口 C.石家庄 D.通化 4.1935年8月1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发表( ),呼吁一致抗日。 A.《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B.《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 C.《停战议和一致抗日》 D.《反日反蒋的初步协定》 5.全国抗战初期,国共合作最典型的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6.在惨绝人寰、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中,日军共杀害了约( )中国军民。 A.10万以上 B.30万以上 C.5万 D.50万以上 7.百团大战的直接指挥者是( )。 A.毛泽东 B.朱德 C.彭德怀 D.贺龙 8.1938年初,国民政府改组军事委员会,下设政治部,()被聘请担任政治部副部长 A.叶剑英 B.叶挺 C.王若飞 D.周恩来 9.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了( )一文。该文从战略高度,论述了抗日游击战争的地位、作用,以及在抗日游击战争中主动地、灵活地、有计划地执行防御战中的进攻战,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与正规战争相配合、建立根据地、战略防御和战略进攻、向运动战发展、正确的指挥关系等一系列具体的战略问题。 A.《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B.《论抗日游击战争》 C.《论持久战》 D.《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VS雅思考试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V S雅思考试—是时候告诉你真相了 1月17日,教育部刚刚宣布,中国英语能力英语考试接轨雅思,这么多年困扰学生和老师们的问题终于被解决了,官宣一处,技惊四座。 没错!就是国内过级v s雅思,不管是来念本科还是研究生,或者是想要移民的,通通都要考的雅思!作为对你英语能力的综合考核,雅思不知道已经让多少人,魂牵又梦断。 对于国内大学生来说,“寒窗”四年,苦练的英语技巧也就是所谓的四六级考试。然而出过国的人基本都知道,过了四六级,漂在海外,英语好像也不怎么能派上用场 有可能基于以上原因,中国教育部在17号这天,毫无预警的扔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国内考试直接接轨雅思!消息一经推出,这

则重磅新闻立刻引爆了社交媒体 网友们纷纷调侃,苦读四年,结果考了个啥 为什么会是这样,仔细观看对照表不难发现四级过关的水平就相当于,雅思总分 4.5的水平,什么意思,也就是说四级的证书在雅思面前,就是赤裸裸的不及格。而六级考试过关的水平,相当于雅思4个6的标准,怎么样? 这里的四六级对接,不是指C E T四六级考试!看到这里,国内大学生可能都仰天长叹,劳资辛辛苦苦寒窗苦读的四六级考试,到头来竟然是雅思不及格的水平,还考个啥劲。 莫慌 此四六级非彼四六级 而是教育部新制定的,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C S E)

但是无论如何,这次量表与雅思的对接,让中国的语言考试在国际上得到了认可,这对于用核心标准来衡量中国人的英语水平意义重大!意义重大在哪呢?相比起中国的英语考试,雅思更加重视沟通和实际运用能力,所以很多时候会出现,四六级考试过了,但雅思死活难过的情况,就是因为两者对应的考试重点不一样。所以这次量表和雅思的对接,对于考生和老师,甚至家长,都有指导性的作用 从雅思考试的结果中不难看出,国内同学的英语水平还是挺让人担心的 近几年,中国考生的平均水平在 5.5分,相对于之前有了小幅度的提高,但是这个分数在雅思考试中也只能算是及格。 因此,如果有出国深造或者移民的小伙伴,还是要提早准备语言考试,为自己后面的学习早做打算,争取拿到理想O f f e r。

中国近代史纲第六章试题库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单项选择题 1.东方会议后,日本制造了臭名昭著的(),提出了对外扩张的总体战略。 A二十一条 B《对华政策纲要》 C《田中奏折》 D近卫声明 2.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的事变是( C ) A九一八 B华北 C 七七 D八一三 3.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影响,不正确的是() A它使中国东北沦为日本殖民地 B它促使中国的社会矛盾开始发生变化 C它促使中共立即作出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主张 D它是日本灭亡中国计划的一部分 4.日军占领南京后,制造震惊世界的大屠杀,被杀害的中国人达()余万 A 10 B 20 C 30 D 40 5.下列关于遵义会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 B彻底清算了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的思想根源 C在危急情况下挽救了党和红军 D取消了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6.中国共产党在洛川会议上明确的规定;以()为抗战时期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A减租减息 B三三制 C大生产运动 D精兵简政 7.日寇在中国不断挑起事变,进而发动全面战争,下列事变发生在上海的是() A一?二八事变和七七事变 B一?二八事变和八?一三事变 C七七事变和九?一八事变 D八?一三事变和九?一八事变 8.毛泽东认为:游击战争在抗日战争中具有( )地位。 A重要 B战术 C战略 D次要 9.下列文献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是() A中共"一大"通过的党纲 B中共"七大"通过的党章 C中共"八七"会议的决定 D中共遵义会议的决议 10.大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A都有共同的政治纲领 B均采取党内合作的方式 C全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D皆有个阶级阶层广泛参加 二、多项选择题 1.日本侵华蓄谋已久,九一八事变后又制造()事变,最终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A九一八 B华北 C七七 D八一三 E一二八事变 2.九一八事变日军进攻沈阳同时,也对南满路沿线的()发动了进攻。 A长春 B四平 C公主岭 D哈尔滨 E大连 3.战斗在白山黑水间的东北抗联的优秀代表有()。 A杨靖宇 B赵尚志 C李兆麟 D周保中 E赵一曼 4.九一八事变后不断兴起的抗日救亡运动促使国民党内部分化,出现了一批坚决抗日的爱国将领,代表人物有()。 A冯玉祥 B蔡廷楷 C蒋光鼐 D马占山 E阎锡山 5.抗战初期,正面战场所进行的()战役,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对接雅思、普思考试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对接雅思、普思考试 作为面向我国英语学习者的首个英语能力测评标准,由教育部考试中心起草,经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规范标准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正式发布,并确定将于6月1日起正式实施。 2018.04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对接雅思、普思考试 一、什么是《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是教育部考试中心(NEEA) 根据国务院2014年印发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提出的加强“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的要求,聚集了国内外英语教学与测评的一线专家力量,基于大量实证调研,历经三 年多的时间研制而成。 2018年4月,作为面向我国英语学习者的首个英语能力测评标准,由教育部 考试中心起草,经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规范标准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中国英语能 力等级量表》正式发布,并确定将于6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将学习者的英语能力从低到高划分为“基础、提高 和熟练”三个阶段,共设九个等级,对各等级的能力特征进行了全面、清晰、详实的 描述。《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强调语言学习过程中认知能力的发展, 以运用为导向,强调语言使用。采用“能做”描述,关注语言在交流中的作用,引导语言学习者运用 语言,学以致用。 二、《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对接雅思、普思考试 2016年12月,中英两国教育部长签署了《中英教育合作伙伴行动计划》,中国教育部考试中心与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将合作开展英国英语考试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 量表对接研究。雅思和普思继与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CEFR) 实现对接后,成为率先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开展对接研究的国际英语考试。 雅思、普思考试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对接研究,对我国外语能力测评体 系建设及其与国际接轨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实现我国英语考试与国际知名英语考试 结果的互认,有助于促进中外教育交流、提高我国外语考试的国际认可度,提升教育 国际化水平。目前对接研究工作已完成了阶段任务,预计2018年底实现对接。

中国人学英语最大的困难

英语学习是让中国人又爱又恨的一件事。最新一项由剑桥大学英语及应用语言研究中心英孚研究部和腾讯教育独家在线调查揭示了不同年龄段中国人英语 学习的差异。 在2870名参与者中,有超过六成的人表示,其英语学习中,听和说最令其困扰,但对于20岁以下的人群,则将“写”列为头号难题。来自剑桥大学英孚研究部的专家表示,相比其它非英语国家地区,中国人在语言学习方面并没有先天的劣势,增强自信心和加强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互动性尤为必要。 设立于剑桥大学英语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的EF英孚研究部致力探索更快更有效的英语学习方式的研究。随着该研究部门的成立,EF英孚教育正式成为全球首家与剑桥大学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教育机构。参加本次调查共得到2870个有效数据,其中男性占63.21%,女性占36.79%。10岁以下为0.17%,11 到20岁的有24.46%,21到35岁的有62.51%,36岁以上占12.86%。 作为顾问,设立剑桥大学英语及应用语言研究中心的EF英孚研究部专家团队Christopher McCormick博士、Dora Alexopoulou博士和Henri?tte Hendriks 博士对于调查中收集的热点难题进行了解答。 “听”“说”困难随年龄而增长 在回答哪一项是其英语学习最困难的部分,听(35.56%)和说(34.55%)首当其冲,“读”则最少,仅有6.9%的受访者认为其是最困难部分,“写”亦占到22.99%。其中男女样本的差别并不明显。20岁以下的人群中,首选“写”(38.03%)为最大难题,听(27.07%)和说(25.64%)次之。 但随着年龄增长,选择“听”的比例明显增加,21-35岁中有36.79%的人选择,在36岁以上的受访者中,这一比例增加到46.07%。而认为“说”是最大难题的在21到35岁人群中比例最高,达到38.18%,但在36岁以上受访者中,选择该项的人数也占到受访者的34.15%。 学习英语最多为工作目的 调查中,有15%的受访者表示,在平时工作或生活中,他们经常需要使用英语,有时需要的人数占到24.88%。在21到35岁受访人群中,经常需要(15.16%)和有时需要(26.09%)的比例最大。 在英语的使用场合中,认为“工作交流”需求的人数最多,占到35.89%,而21岁到35岁受访者中,认为“工作交流”是英语最主要使用场合的也占到最大比例(40.13%),满足个人兴趣的紧随其后,为35.17%。 调查还发现,一旦成为父母,认为“家庭教育”是英语主要使用场合的人数陡然增加,占到27.53%,比未成为父母人群中这一数字(14.74%)要多十三个百分点。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与雅思、普思考试对接结果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与雅思、普思考试对接结果今日发布英语学习者可利用雅思、普思成绩了解自身英语能力是否达到所处学段的要求 今日,中国教育部考试中心与英国文化教育协会联合发布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与雅思、普思考试的对接研究结果,标志着雅思和普思成为率先完成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对接的英语能力测评考试。从小学起,各学段的英语学习者都可以利用雅思、普思成绩了解自身英语能力是否达到所处学段要求。 (图:15日媒体沟通会现场照片)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到底是什么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以下简称“量表”)是首个面向中国学习者的英语能力标准,于2018年2月由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正式发布,2018年6月1日起已正式实施。量表提供了一把“英语能力标尺”,对将我国各级各类英语学习者的英语能力从低到高划分为“基础、提高和熟练”三个阶段(共设九个等级),同时对各级各类英语学习者需具备的英语应用能力进行了全面、清晰、详实的描述,为促进我国英语教、学、测的协调发展及多元评价提供了支撑。 量表的推出,给英语学习者、教师都形成一个很清晰的路线图,知道在外语学习的不同阶段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同时,也标志着我国英语考核将从“考英语”变为“强能力”。英国文化教育协会东亚区考试业务总监Steve Adams先生说,“英语考试将更加注重考核考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学生和家长要未雨绸缪,有针对性地改进英语技能薄弱环节,以适应未来考试的变化。” (图:15日媒体沟通会现场Steve照片)

雅思、普思考试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对接合作研究项目于2017年初正式启动,历时两年顺利完成。研究团队成员来自中国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校、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和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的知名专家学者。如今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与雅思、普思考试的对接研究结果正式公布,意味着从小学起,各学段英语学习者都可以利用雅思、普思成绩检测自身英语能力是否达到所处学段要求。 雅思考试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与对接结果 雅思考试 (英文简称IELTS)是全球认可度最高的英语标准化水平测试,雅思坚持“沟通为本”的理念,在全球首创从听、说、读、写四方面进行英语能力全面考核。截至目前,雅思成绩在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0所院校机构得到认可,每年有超过300万人次参加考试。 雅思考试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对接结果如下表1 普思考试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与对接结果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已公布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已公布 出国留学高考网为大家提供《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已公布,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已公布 从教育部考试中心获悉,《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已由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将于6月1日起实施。这是面向我 国英语学习者的首个英语能力测评标准。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以语言运用为导向,将学习者的英语能力从低到高划分为“基础、提高和熟练”三个阶段,共设九个等级,对各等级的能力特征进行了全面、清晰、详实的描述。 量表提供了一把“能力标尺”,旨在提升考试质量、推动国内外考试对接、促进多元评价、反馈教学,实现“量同衡”。 ——量表对各级各类英语学习者的英语能力进行系统、连贯的描述 量表是面向我国英语学习者的首个英语能力测评标准,对我国各级各类英语学习者的英语能力从低到高划进行系统、连贯的描述, 覆盖不同层级语言学习者和使用者的英语能力,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能力总表包括语言能力总表,以及听力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组构能力、语用能力、口译能力和 笔译能力等方面的总表。

其中,语言能力总表对“一级”的描述为,“能理解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简单语言材料,识别相关活动或身边事物的基本信息, 理解基本词语的含义。能用基本的、简短的话语与他人交流,互致 问候,相互介绍或描述、陈述身边事物的基本信息,以及表明态度等,有时借助重复或手势、表情等非言语手段。”对“九级”的描 述为“能准确、透彻地理解和把握各种语言材料。能自如地运用各 种表达方式就各种话题进行深入沟通和交流,表达精确、自然、纯正,并体现一定的语言风格。” 量表同时构建了语用能力量表,交际策略、学习策略和自我评价量表,笔译和口译能力量表,旨在引导我国英语教学和测试加强对 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引导 外语教学和测试加强对语言使用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 为翻译教学和测试的开展提供支撑,促进学习者翻译能力的培养, 填补国内外语言能力量表尚未包含翻译能力的空白。 量表还强调了语言学习过程中认知能力的发展。通过对“理解和表达意义”背后的各种“典型认知行为”进行描述,引导学生在语 言学习过程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量表以运用为导向,强调语 言使用。采用“能做”描述,关注语言在交流中的作用,引导语言 学习者运用语言,学以致用。 ——改变现有考试不全面、不系统、不衔接的局面 据介绍,当前我国外语教学和考试存在几个突出问题:一是考试之间缺乏统一标准,考试不成体系。现有外语考试项目过多,标准 各异,考试级别概念不清,不同考试之间成绩不可比,不利于促进 科学选才。二是教学与考试之间缺乏共同、连贯的能力标准,大中 小学外语教育教学未能有机衔接,考试对外语教学的积极导向不足。三是我国外语考试的国际认可度不高,不利于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 作为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的核心任务,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制定,旨在为各类外语考试提供科学的能力指标体系和准确的能 力标尺,使考试设计更加全面、系统,使考试成绩具有可比性,为

中国教育现状分析

中国教育现状分析 谈中国教育,我们首先需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中国教育现状是怎么样的? 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教育改革取得了些什么成绩? 中国教育的未来是什么? 中国思想文化的方向在哪里? 家庭和学校的正确教育是怎么样的? 说到教育,教育,教化培育,以现有的经验、学识推敲于人,其实可以分为教和育。首先大家反思,很多父母亲,你育了,可以再孩子成长过程中你正确的教了吗?学校,在教的过程中,做到育了吗?只能说我们现存的教育,功利性太强,父母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出人头地,上好的大学,却忽略了作为社会的个体的个性化和素质教育。在学校在升学率和优秀率的前提下,部分教师师德沦丧,接受家长送礼,金钱化严重,不惜为了收费辅导牺牲大多数孩子的学习权利。 从胎教、幼教到早教,似乎孩子们已经就被有条件或无条件地捆绑在教育的马车上,从此以后,孩子们分秒必争地努力学习,从小学升中学,从中考到高考,不仅仅是孩子,连同大人父辈和教师们一起陷入一种最清楚而又难以逃避的困惑——努力读书,出人头地,升官发财,似乎就是隐藏在这种现象后面的源动力——而其它的一切都似乎是冠冕堂皇的说辞。 现代科举制度犹如一根令人着迷的指挥棒,使得教育完全成为了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工具或方式。升官发财的仕途经济思想,成为中国现代教育挥之不去的梦靥,也由此成为权力腐败的深刻社会思想道德之源。教师们教,学生们学,目的就是为了考试升学。教师为了升学率,考生为了应付升学考试,逐渐形成了所谓的题库题海,而考试也就在题海题库中抽选,这样的结果就是:学子不学经史子传,唯有题海苦练的学风。当这些人考上大学后,往往也是所选其人,而亦非其才。以至于这些人在上了大学后不知所从,而中国的研究生活博士生是如此稀少而且少有作为也不足为怪了。 从另外一种角度看中国的思想文化教育发展过程我们会发现,但凡中国思想教育僵化,社会矛盾也随之增加,当矛盾难以调和时,就会发生深刻的社会剧变;但凡中国思想教育发生变化,则会迎来新的社会变革。法家思想促使了大秦帝国的诞生,而儒家的确立,却使得中国经历了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而这科考、吏政却是这教育的精华。当强行嫁接西方的戊戌变法失败后,五四新文化运动不仅是摧毁了传统封建文化的统治,同时也成为中西方文化的交战的实验战场,中国本土文化最终但不是彻底地击败了西方文化势力,同时也在迷茫中摸索,终于实事求是地找到了中国自己应该要走的道路。然而,直到今天,我们仍旧是摸着石头过河,以至于前方的道路和我们的方向依旧迷茫,我们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对于生命的信仰迷失在神圣与物化的尖锐矛盾之中。 中国教育现状要分析中国教育现状是十分敏感而且触及政治神经的问题,这里避开教育体制问题而仅从表面现象进行介绍。 现状之一:人虽多,而才少。 知识的教育是人才的根本,是科技发展的基础。然而光有知识是不够的,要成为有能力的才人,还必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我们的人才结构出现严重失衡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现代教育体制思想问题。因为我们的社会价值取向决定的教育价值取向,而我们的教育取向,就决定了我们的人才结构。如今我们关注的是把教育和将来的工作、生活、居住、收入以及名声等紧密联系在一起,都认为读了大学,而且是要上名牌大学才是好事,只在乎形式和结果,并不在乎现在的大学教育的实际效果是否理想——这就是嫡传于2000多年前的升官发财的思想。这种思想的结果不仅导致了中国人才结构的不平横,同时也误导学子们的道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