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艾尔·巴比 社会研究方法

艾尔·巴比 社会研究方法

艾尔·巴比 社会研究方法
艾尔·巴比 社会研究方法

概论

一、社会研究中的一些辨证关系

1、个案式和通则式解释模式

个案式解释——一种解释方式,在这种解释方式中,我们试图穷尽某个特定情形或是事件的所有原因。

通则式解释——一种解释方式,在这种解释方式中,我们试图寻找一般性地影响某些情形或者事件到原因。

2、归纳与演绎理论

归纳——在这种逻辑模型中,普遍性的原理是从特定的观察中发展起来的。即是从个别出发以达到一般性,从一系列特定的观察中,发现一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所有给定事件的秩序。

演绎——在这种逻辑模型中,特定的命题来自普遍性的原理。即从一般到个别,从(1)逻辑或理论上预期的模式到(2)观察检验预期的模式是否确实存在。

3、定量与定性资料

定性研究(导论P133)——是一种将观察者置于现实世界之中的情景性活动。它由一系列解释性的、使世界可感知的身体事件活动所构成,这些事件活动转换着世界。它将世界转变成一系列的陈述,包括实地笔记、访问、谈话、照片、自然主义的方式。这意味着定性研究者实在事物的自然背景中来研究它们,并试图根据人们对现象富玉的意义来理解或来解释现象。

局限:依据典型的或少量个案的资料得出的结论不一定具有普遍性。主观性的分析或结论缺乏客观的评价标准,因此无法对不同的研究结论进行检验。

定量研究——从一组单位中收集各单位的可以对比的信息。

优点:普遍性、客观性和可验性。标准化和精确度较高,逻辑推理比较严谨。能大大推进理论的抽象化和概括性促进对现象之间普遍的因果关系的精确分析。

局限:1.对大量样本的少数特征做精确的计量,因而很难获得深入、广泛的信息,容易忽略深层的动机和具体的社会过程。

2.社会现象错综复杂,影响因素众多且难于控制,要确立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不容易,研究的现象越复杂,统计分析与相关分析就越不可靠。

3.由于社会现象的独特性,许多都无法得出普遍性都经验概括,因而无法依赖定量分析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不同(定性研究1P11):

1.实证主义和后实证主义的效用

2.后现代敏感性的认同

定量的、实证主义的方法和假设的运用,被新一代的定性研究者所拒绝,他们认为后结构的和/或后现代的敏感性更为重要。批判理论、建构主义、后结构主义以及后现代思想学派的许多成员都拒绝实证主义的和后实证主义的标准,他们把这些标准看作与他们的工作无关,认为这种标准事实中复制一种类型的科学,即那种

压制太多声音的科学。这些研究者寻求评价他们工作的替换方法,包括逼真性、情绪性、个体的反应性、人道的伦理、政治的惯例、多种声音的文本以及对象的对话等。

相对应的,实证主义者和后实证主义者认为他们所做的是排除了个人偏见和主观性的好的科学。他们将后现代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看作是对推理和真实的攻击。

3.捕获个体的观点

定性研究者和定量研究者都关注个体的观点。但定性研究者认为他们通过详细的访问和观察,可以更加接近行动者的视野。他们认为定量研究者很少能够捕获他们的对象的视野,因为他们不得不依靠更为远距离到、推论性到经验方法和材料。由解释性方法所产生到经验材料被许多定量研究者看作是不可靠到易受影响的和不客观的。

4.考察日常生活的限制

定性研究者更有可能面临和遇到日常社会世界的限制,他们将这个世界看作是在运转的,并将他们的结论嵌入其中。定性研究者致力于一种主位的、具体的、基于个案的立场,这一立场将他们的注意力引向特定个案的特殊性上。

定量研究者从这个世界中进行抽象,很少直接地对其进行研究,他们寻求一种建立在由大量随机选择到个案所导出地概率基础之上地客位的、发现普遍规律的科学,这种陈述高高在上,并在日常生活的限制之外。

5.获得丰富的描述

定性研究者相信对社会世界的丰富描述是有价值的,而定量研究者带着他们客位的、关于普遍规律性的允诺,很少关注这种细节,定量研究者有意地不关注这种丰富地描述,因为这种细节打断了他们概括的过程。

4、纯粹研究与应用研究

二、社会研究的伦理(导引P102)

1、自愿参与

2、对参与者无害

自愿参与和不伤害参与者已经越来越正式化,形成了“知情同意”——这种规范要求,基于自愿参与的原则而进入研究的对象,必须完全了解他们可能受到的危害。

3、保护研究者权益(匿名与保密)

匿名——当研究者和读者都不可能将回答和回答者对应起来时,这个研究就可以说达到了匿名的要求。

保密——当研究者能够指认特定研究对象的回答,但是承诺不会将其公开时,该研究就达到了保密的要求。

任务报告——和对象交流,让他们了解其在研究中的经历。当存在伤害参与人的可能性时,这种报告是尤为重要的。

三、社会研究的政治蕴含(社会研究方法P75)

伦理问题与政治问题的区别:首先,社会学研究中的伦理争议大多与研究方法有关,政治观点的争议则发生在研究的性质和运用中。其次,伦理争议存在着正式的行为规范,而现实社会没有一种能让社会学家一致接受的政治规范。

四、两种逻辑体系

1、科学的传统模式(三步法、运用的时演绎逻辑)

首先,对真实世界的某些方面产生兴趣,提出理论假设——关于经验事实的可检验的特定期望,它遵从更为一般性的命题;更为一般地说,它是关于来自理论的事物的本质的期望。是关于在现实世界中应该能够观察到什么的期望——假定理论是正确的话。

其次,检验假设是否成立:

1.对假设中的变量进行定义

2.说明如何测量变量,即操作化——走出概念化的一步,是发展操作定义的过程,或是对在测量变量时所用到的精确操作的说明。

3.说明变量的意义,即操作定义——根据对观察进行分类的操作而做出的具体的、特定的定义。

零假设——与假设检验和统计度显著检验相关的假设,该假设认为政治被研究的变量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在统计上否定了零假设之后,就可以得出结论,认为变量之间是相关的。

最后,观察现实世界并测量所看到的现象。接受或拒绝假设。

2、归纳推理

观察——寻找模式——获得结论

研究设计

一、目的

1、探索

探索性研究也成先导研究,是对某一课题或某一现象进行初步了解。既可以作为一项独立的研究,又可以为进一步周密、深入的研究工作准备。

目的: A.满足研究者的好奇心和对某事物更加了解的欲望; B.探讨对某议题进行细致研究的可行性; C.发展后续研究中需要使用的方法。

缺点:很少圆满地回答研究问题,尽管它可以为获得答案和寻求确切答案到研究方法提供线索。

2、描述

描述性研究的目的是系统地了解某一社会现象的状况及发展过程,它通过对现状的准确、全面的描述来解答社会现象“是什么”的问题。

3、解释

试图对社会现象做出普遍的因果解释,以解答“为什么”。

二、通则式研究的解释逻辑

通则式因果关系的准则:

(1)变量之间必须相关——两个变量之间的经验关系,如一个变量的改变影响到另一个变量的改变,或者一变量的特定属性跟另一变量的特定属性相关。相关本身并不意味着两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但确实因果关系的一个标准。

(2)原因必须先于结果发生。

(3)非虚假关系——两变量之间巧合性的统计相关,其实是由第三个变量引起的。

三、必要原因—充分原因

四、分析单位(研究什么和研究谁)

(1)个体(2)群体(3)组织

(4)社会人为事实(social artifacts)——人或其行为的产物。

分析单位的错误推理:

区位谬误——在只对群体进行观察的基础上,错误地得出个体层次上的结论。

简化论——局限于只将某些类型的概念应用于被研究的对象。

五、研究的时间维度

截面研究——以代表了某个时间点的观察为基础的研究。是对一个代表某一时间点的总体或现象的样本或截面的观察。探索性和描述性研究通常都是截面研究。

历时研究——该研究设计需要收集不同时间点的数据。是一种跨时段观察同一现象的研究方法。

趋势研究——一种历时研究,其中总体的某些特征一直得到研究——每一时点都采访不同的样本。是对一般总体内部历时变化的研究。

世代研究(同期群)——研究者历时性地研究特定亚总体。尽管在每次观察中,数据可能是从不同到成员中收集的。

专题群体研究——一种历时研究,其中的数据是从不同的时间点的同一批对象收集起来的。能提供随时间变化的综合性资料,但样本量减损会导致差异。

六、社会研究的具体步骤

1、确定研究课题或假设

2、设计研究方案

(1)概念化——细化所要研究的概念和变量的含义,将模糊的、不精确的观念(概念)明确化、精确化的思维过程。

1.概念的界定:用抽象定义将概念所指的现象与其他现象区分开来。

2.选择测量指标:确定如何测量变量,选用哪些指标(我们所选择的观察,它反映我们所要研究的变量)来测量。

3.编制综合指标

概念的具体化过程就是一步步从抽象层次下降到经验层次,使概念具体化为可观测的事物。

(2)选择研究方法

(3)操作化

建立一些具体的程序或指标来说明如何测量一个概念(变量)。决定如何收集我们所要的资料:直接观察、阅览官方文件、使用问卷,或是其他技术。

(4)确定研究总体

(5)观察(收集资料)

(6)资料处理

(7)资料分析

(8)得出结论并应用

七、研究计划书

基本要素:议题或目的,文献回顾,研究对象,测量,资料收集方法,分析,时间表,经费

研究的建构

一、概念化

1、指标与维度

维度——概念的一个可指明的方面,概念的具体层面或具体方面。区分概念的不同维度可以加深我们对研究事物的了解。

指标互换性——如果多个不同的指标或多或少代表了同一概念,而这个概念既真实又可被观察,代表这些指标的行为就会与代表这个概念的行为一致。

2、真实定义、名义定义与操作定义

真实定义反映了术语的具体化,试图制定概念“真实”的努力只会导致困境:将概念结构错当成了真实的实体。

详述——使得概念更为明确的过程。依赖于名义定义和操作定义。

名义定义——指某个术语被赋予的意义,无需指标真实,是任意的。

操作定义——明确、精确地规定了如何测量一个概念,即如何操作。更接近于名义而非真实定义。

3、概念次序的建立

二、操作化选择

1、变量应该包含的两个要素:

(1)变量的属性要有完备性。一个变量要对研究产生效用,组成该变量的属性就应该涵盖所有能够观察到的情况。

(2)变量的各个属性应具有“互斥性”。要将观察结果纳入某个唯一的属性。

2、测量层次:

定性测量——在该测量层次下,变量的属性只有完备性和排他性特征。即该测量层次只是描述了属性之间的差异——这也是其与定序、定距、定比测量的区别。

定序测量——该测量层次描述了变量的属性沿着某个维度的排行序列。不同的属性代表了变量的相对多寡程度。

定距测量——该测量层次所描述的变量的属性可以排序,而且相邻属性之间的距离时相等的。

定比测量——该测量层次不仅描述了定性、定序和定距测量所提到的属性,另外还是以“真实的零”为基础的。

三、评估测量质量的标准

1、精确性和准确性

2、信度——指的是测量方法的质量,即对同一现象进行重复观察是否可以得到相同的资料。

(1)前测—后测法

(2)对分法(5:5)

(3)利用已有的测量法

(4)工作人员的信度:测量缺乏信度也可能是工作人员所致,由多种方法来检查这种信度,如复证。此外明确、具体、训练和练习都是避免出现信度问题的有效方法。

3、效度——指的是测量准确地反映了需要测量到概念。

表面效度——衡量一个指标到品质,即该指标看起来是否能对某变量进行合理测量。

标准关联效度——某测量与外在标准相关的程度。

建构效度——在某理论体系内,某测量与其他变量相关的程度。

四、指标、量表和分类法

1、指标和量表

指标——一种复合测量,它包含了多个具体的观察,并代表着一些更一般的维度。

量表——一种复合测量,由多个具有逻辑结构或是经验结构的项目组成。量表的例子包括鲍嘎得社会距离量表、瑟斯东量表、李克特量表、哥特曼量表。

相同:指标和量表都是典型的对变量的定序测量,既根据具体变量(如信仰虔诚度、疏离性、社会经济地位、偏见或是智商等)的分析单位进行排序。

区别(通过分值分配方式):

指标往往通过单个属性到分值积累来建立,如通过加总受访者赞成的偏见陈述的数量来测量偏见;

量表的建立则是通过对问题的不同反应模式赋予相应的分值,使不同选项反映变量变异程度的强弱。量表利用了任何存在于各种属性之间的差别。

一般而言,量表优于指标,因为量表能测量变量的强弱程度,量表分值所表达的信息比指标多。

2、指标的建构

(1)项目选择

1.表面效度——选择指标项目的首要标准使表面效度(或称为逻辑效度);

2.单一维度——指标还应具有单一的维度,如反映宗教虔诚度的项目绝对不能包括在测量政治保守程度的项目中,即使两者有经验上的相关度;

3.变异值——选择某个指标项目时,应该注意项目之间的变异值,如就有关政治保守度的项目而言,应该更多注意被归类为政治保守的受访者所占的整体的比例,如果结果显示无人被归类为保守者或每一个都是保守者,则上述项目对于指标的建立而言就没有用处。

为了确保项目之间存在变异,可以考虑两种方式:

第一,可以根据受访者对某变量多个项目的回答将其分为多个大小相同的群体:如一半是保守派一半是自由派。

第二,选择彼此有差异的项目。这点对于指标和量表的制定都是不可或缺的。

(2)经验关系的检验(社会研究方法P153)

指标建立的第二个步骤是必须考察项目之间的经验关系。如果两个项目之间是经验相关的,我们就可能合理地人为两者都反映了同一变量,也就可以将它们放在同一指标里。

项目之间,存在两种类型地可能关系:

1.二元关系——就是两变量之间地关系。

如果项目之间没有关系,则这两个项目就不是在测量同一个变量。因此,如果某个项目与其他所有项目都不相关,则该项目就应该被排除在考虑之外。

如果两个项目之间有很强地关系或完全相关,在建立指标时就只需要保留其中一个项目,因为被保留的项目能够完全涵盖另一个项目所表达的意义

2.多元关系

(3)指标赋值

在选定了指标的最适当的项目之后,就可以对不同的回答选项赋予分值,以建立单一的复合指标。在这个步骤中包括两个基本决策:

1.必须确定指标分值的范围。指标相对于项目的最主要优势,就是它可以测量变量的变异程度。(1)指标应该有一个范围;(2)指标范围内每一点应该有组都的样本数

2.给每一个回答选项赋值。首先要确定的时给每一个回答选项相同的还是不同的权重(使用不同的权重时必须有确切的理由,一般做法时使用相同的权重),如果指标代表的是某个变量不同方面的复合情形,那么每个方面就应该有相同的权重。此外也要考虑到样本的分布状态。

3.赋值方法的选择一定是协调各种要求的结果。

(4)处理缺损资料

首先,如果缺损资料的样本量很少,在建立指标和分析资料时就可以剔除这些样本。(会造成研究结果代表性的误差)

其次,可以根据既有的回答来处理缺损资料。如通常选择“是”,“否”的回答空着。

第三,如果仔细地分析缺损资料,也能了解其含义。

其他,如某一项目可能有多种分值,缺损资料分值就应该是分值范围的中间值。或用随机方式给缺损资料赋值。如果用多个项目创造指标,则可以用观察值的比例值来取代缺损资料。

最好最安全的方法,就是用其他方法建构指标,看看是否有同样的发现。不管怎么说,理解资料才是最终的目的。

(5)指标的鉴定

鉴定的基本逻辑是该复合指标可以用于测量变量,即可以根据不同样本所得到的指标分值进行等级排序。

1.项目分析

指标鉴定的第一步,即内在鉴定,被称为项目分析——评估复合测量中所包含的每个项目是具有独立的贡献还是只是复制了其他项目的贡献。

2.外在鉴定——通过检验某测量(如指标或者量表)和测量同一变量的其他指标之间的关系来判断该测量的效度。

指标无法通过外在鉴定有两种可能:(1)指标无法充分测量变量(2)检验项目无法充分测量变量,进而无法检验指标。首先应该重新考察指标本身,谈后再看是否因为外在鉴定项目与指标中个别项目有关系,与另一些指标没有关系,那么就会增强对建立指标的理解。

3、量表的建构

(1)鲍嘎德社会距离量表——用于判断人们进入其他类型对社会关系的意愿的一种测量技术,长项在于能够在不丢失原始信息的同时汇总多个不连续的回答。

如:假设要探讨美国人与阿尔巴尼亚人交往的意愿,可能会询问美国人如下问题:

1.你愿意让阿尔巴尼亚人住在你的国家吗?

2.你愿意让阿尔巴尼亚人住进你的社区吗?

3.你愿意让阿尔巴尼亚人住在你家附近吗?

4.你愿意让阿尔巴尼亚人住在你的隔壁吗?

5.你愿意让你的孩子与阿尔巴尼亚人结婚吗?

该量表的项目在强度上有明显差别,且程递进,说明了量表作为资料压缩工具的经济性。

(2)瑟斯东量表——一种复合测量,根据“裁判”对变量的指标给出的权重来建构。其试图在变量的指标项目之间建立一种经验性结构,其中最常出现的是“等距”结构。

使用频率不高,只要原因在于项目的确定必须有10-15个裁判对项目打分,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裁判的质量取决于它们对变量的认识和经验,只有专家才做得到。再者,组成变量的项目的含义也会随时间的演进而有所改变,某个项目可能在不同的时候有不同的分值,为增进量表效果就需要每隔一段时间进行更新。

(3)李克特量表——李克特发展出来的复合测量类型,它试图通过在问卷调查中使用标准化的回答分类来提高社会研究的测量层次,并一次来决定不同项目的相对强度。李克特项目就是利用诸如非常同意、同意、不同意、非常不同意这样的回答来分类。这些项目在李克特量表的建构中会用到,同时也可以用在其他类型的复合测量中。

(2)语意差异——受访者被要求根据两个相反意义的形容词来评价某事的一种问卷格式。其中会用到一些限定词来连接这两个形容词,比如“十分”、“有些”、“都不”、“有些”和“十分”。

(3)哥特曼量表——用于总结多个不连续的观察的一种复合测量,它代表了一些更加概括的变量。

其逻辑基础是,受访者主要支持某个较强的变量指标,就一定会支持较弱的指标。该量表的基础是真实观察资料的结构,能够构成哥特曼量表的只是那些被用于分析的一组资料。

4、分类法——根据两个或多个变量的属性来对观察进行分类(典型地体现在定性研究中)。比如,将新闻分为自由主义—城市,自由主义—农村,保守主义—城市,保守主义—农村。(当作自变量来分析不会有什么问题,但当作因变量来分析,问题就会非常大)

五、抽样逻辑(研究设计与社会测量导引P54)

1、两种抽样方法

概率抽样——根据概率理论来选择样本的方法的总称。一些随机选择机制就是典型。具体的概率抽样类型包括EPSEM、PPS简单随机抽样和系统抽样。

非概率抽样——抽取样本的方式并不依据概率理论。比如就近抽样、目标式(判断式)抽样、配额抽样和滚雪球抽样。

2、非概率抽样

(1)就近抽样——指研究者将在一定时间、一定环境里所能遇见到或接触到的人均入选样本的方法。

优点:方便省力缺点:样本的代表性差,有很大的偶然性

(2)目标式或判断式抽样——一种非概率抽样,其选择观察对象的方式是以个人的判断(对象是否最有效或者最有代表性)为基础的。

在无法确定总体边界,或因研究者的时间和设备有限而无法进行概率抽样时,可选用。其目的作用是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而不是在于对总体做出概括。

(3)配额抽样——一种根据预先了解的总体特征来选择样本的方法,这样就能保证样本的特征分布和所要研究的总体一样。

与分层抽样中的比例抽样相似,也是按照调查对象的某种属性或特征将总体中所有个体分成若干类或层,然后在各层中抽样,样本中各层所占比例与他们在总体中所占比例一样,但不同的是,分层抽样中各层样本是随机抽取的,而定额抽样中各层样本是非随机抽取的。

定额抽样假定:(1)只要类型划分细,那么同一个类型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是同质的,因而无需采用随机抽样。(2)只要类型划分合理,而且分配给各类的名额复合总体中各类人员的分布,那么样本就可以准确地反映总体。但这两个假定在实施过程中很难做到,一方面在分层时不可能同时兼顾总体地众多属性,而只能考虑其中几种,因此不可能做出很细的分类,另一方面,有关总体分布变化的最新信息并不容易得到,因而配额的合理性很难保证,这些都会影响样本代表性

(4)滚雪球抽样——一种经常用于实地研究的非概率抽样方法:每个被访问者都可能被要求介绍其他的人来参与访谈。

在特定总体的成员难以找到时,时最合适的一种方法。

(5)选择线人——对你所渴望研究的社会现象相当熟悉的人,而且他还愿意告诉你他所知道的,注意不要和受访者混为一谈。线人应该时研究对象的群体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3、概率抽样的逻辑

背后的观念:要对总体进行有用的描述,从该总体中抽样出来的样本必须包含总体的各种差异特征。

(1)有意识与无意识的抽样误差

(2)代表性与选择概率

代表性——就是样本具有跟其所从中挑选出来的总体相同的特征。通过对样本的分析所得出来的描述和解释也同样适用于总体。代表性给概化和推论统计提供了可能性。在概率抽样下,代表性会更好。

EPSEM(等概率抽样方法)——在这种样本设计中,总体中的每个成员都具有相等的被选进样本的机会。即如果总体中的每一个体被抽取为样本的概率相同,那么从这个总体中抽取的样本就具有对该总体的代表性,具有这一性质的样本通常被称为EPSEM。

概率抽样的优点:

1.概率抽样虽然无法完美地代表总体,但较其他抽样方法更具代表性,因为它能避免我们讨论过的各种偏见。

2.概率理论使我们能够估计样本的精确度及代表性

(3)随机选择

要素——构成总体的单位,也是样本所包含的内容。要注意区别资料分析中的分析单位。

总体——理论上研究要素的特定集合体。

研究单位——从中选抽出样本的全体要素总和。

抽样单位——在一些抽样阶段所要考虑到的要素或者某组要素。

抽样的最终目的:

通过抽样方法从总体中选择一些要素,并通过对这些要素的描述(统计值)以精确描绘样本总体的各种特征。概率抽样使这一目标更易于实现,并能提供方法以估计成功的程度。随机抽样是这一过程的核心。

采用随机抽样的原因:

1.这一过程可以避免研究者自觉或不自觉的偏见。

2.随机抽样为我们进入概率理论提供了契机,而这一理论提供了估计总体参数和抽样误差的基础。

(4)概率理论、抽样分布和抽样误差评估

概率理论——是数学的一个分支,为研究者提供了设置抽样技术和分析样本结果的工具。更一般地说,概率理论为估测总体参数提供了基础。关键就在于抽样分布。

概率——又称或然率、机会率或机率、可能性,是数学概率论的基本概念,是一个在0到1之间的实数,是对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度量。

参数——对总体中的某变量的概括性描述。

(5)样本分布和抽样误差的评估

统计量——对样本中的变量的概括性描述,并被用来估测总体参数。

抽样分布的问题:

1.如果我们由总体内随机抽取许多独立的样本,这些随机抽样所得到的统计结果将以一种可知的方式分布在总体参数附近。

2.概率理论也提供给我们计算公式,以估计这些样本统计值与真实值的差距。也就是说,根据概率理论,我们能够估算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概率抽样中的误差程度。决定抽样误差的公式包括三个因素:参数、样本规模和标准误。(社会研究方法P190)

(6)置信区间和置信水平

置信水平——总体参数值落在一既定置信区间的估测概率。比如我们有95%的信心说35-45%的投票者会支持候选人A

置信区间——估测总体参数值的范围。

4、总体与抽样框

抽样框——是总体要素的列表或准列表。要保证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抽样框就要包含所有的(或者接近所有的)总体成员。

1.抽样框必须和我们所要研究的总体是一致的;

2.经过正确抽样所得的样本信息,只适合于描述构成样本框的要素组成的总体,不能再扩展;

3.即使总体与抽样框是一致的,为了说明组成抽样框的总体,所有要素必须具有同等的代表性:基本上,所有的要素应该只在名单中出现一次。在名单中出现多次的要素会有比较大的机会被抽到,因此,这样的调查结果将会有偏差。

5、抽样设计的类型

(1)简单随机抽样(SRS)——在这种概率抽样中,代表着总体的单元用一个数字来代替,这样就有了一个随机数字表。在挑选样本时直接选取这些数字即可。

这种方法很少用,原因:1.除了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以外,还有其他方法可以选择;2.这种方法可能并不是最精确的。

缺点:工作复杂、费用高、费时,在总体异质性较高时误差较大。

(2)系统抽样——选择完整名单中的第K个要素组成样本的概率抽样方法。用总体数量除以K就是样本规模。K就是抽样间距。在某些情况下系统抽样与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几乎是一致的,还比较简单易行。第一个要素通常都被随机选中。

抽样间距——从总体中选取样本的标准距离。

抽样比率——被选择的要素与所有总体要素数量的比率。

优点:1.比简单随机工作量少,简单易行。

2.样本在总体中的分布更均匀,抽样误差小于或之多等于简单随机抽样,较其更精确

缺点:如果总体的排列出现有规律的分布是,就会使系统抽样产生很大误差,即周期性误差,降低样本的代表性。

(3)分层抽样——在抽样之前将总体分为同质性的不同群或层。这一程序能够提高样本的代表性(起码就分层变量而言是这样的),它还可以和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或整群抽样结合起来使用。适用于总体内个体数目较多,结果较复杂,内部差异较大。

分层的最终功能,在于将总体分成几个同质的次集合(之间有异质性),然后从每个次集合中抽出适当数量的样本。分层变量的选择方法通常依赖于现有的变量,如从名单中分辨出性别等。

除选择适当的分层变量外,提高分层样本的精确度还必须力求符合分层的原则,即尽可能使各层内部保持同质,以简化总体的构造,使各层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以便包括总体的各种特性。样本的精确度还于分层数目及样本大小密切相关,分层越细,样本越大,则样本的代表性越好。

优点:1.提高代表性,同时减少可能的抽样误差。

2.有些研究不仅要了解总体的情形,还要了解某些类别的情形,该抽样方法可以同时满足这两个要求。此外,对总体的不同不分还可以采用不同的抽样方法。

(4)多级整群抽样——只要该群(丛)被选中,则该群中的所有成员都进入随后的子样本,比如,你可以先从目录中选择美国的大专院校,然后丛被选中的大学的学生名单中挑选学生样本。适用于界质不清的总体。

原则:使各个群间的异质性低,而群内的异质性高。不同于分层抽样。并且尽可能地多选取群,而减少每个群中要素到数量。

优点:1.可以通过转换抽样单位扩大抽样的应用范围;

2.可以节省人力、财力,效率高。

缺点:样本分布不均匀,样本的代表性差。

有两次误差:对整群进行的初次抽样只在一定的抽样误差范围内代表整群所组成的总体;对其中任何一个被选中的群体的要素进行抽样,同样是在一定的抽样误差范围内代表该群的所有要素。

多级整群抽样中的分层:每一个阶段到抽样,都可以使用分层法。一个被选取的群的要素,也可以在被进一步抽样之前加以分层。

概率比例抽样——一种更为成熟的多级整群抽样形式,其中的群被选取的概率并不相等,其被选中的概率和其规模大小——根据其子样本的数量来衡量——成比例。当抽样的群的规模很大时,就应当采用这种修正的抽样设计。

(5)非比例抽样和加权

加权——赋予不同概率入选样本的要素不同的权重。最简单的,每个样本要素的权重为其被选中概率的倒数。当所有的要素入选样本的几率相同时,也就无需加权。当所有样本要素被选中的机会都相同时,每个要素被赋予的权重也相同,即为1。这叫做“自加权”样本。

观察的方式

一、实验法

1、古典实验(三对主要成分)

(1)自变量与因变量

自变量时试验中的刺激因素,或有或无,时具有两种属性的“二分变量”,在典型的实验模型中,实验者就是要比较出现刺激和不出现刺激所导致的结果的差异。

自变量与因变量都要根据实验目的进行操作化,这种操作化界定涉及大量的观察方法。

(2)前测与后测

前测——对因变量的测量。

后测——在接受自变量的刺激之后因变量的测量。

因变量前后测之间的差异,被视为自变量的影响力。

(3)实验组与控制组

实验组——在接受自变量的刺激之后因变量的测量。

对照组——在试验中没有被施以刺激的受试者,但是在其他方面则和实验组一样。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比较是要发现实验刺激的效果。

双盲实验——受试者和实验者都不知道哪些是实验组哪些是对照组的一种实验设计。

2、选择受试者

(1)概率抽样

少于100的随机样本代表性不够,而社会科学的实验很少包括那么多的受试者,因此,这种方法很少采用。

(2)随机化——随机地将受试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方法。

(3)配对——在试验中,考察这些初选受试者的一个或多个特征,将一对相似的受试者随机分别分到实验组和对照组。

(4)随机化方法与配对方法的比较

随机化方法的优点:因为无从知道哪些相关变量应该作为配对的依据,且大部分统计技术都是用来评估随机化实验结果的,如果不这样设计,就无法使用这些统计方法进行评估。

缺点:只有受试者的数量比较大,概率抽样法则起作用时,随机化才有意义。

3、实验设计的变体

(1)前实验研究(经常为非专业研究使用)

1.单次研究设计——只有一组受试者,在接受实验刺激之后直接接受有关因变量的测量

2.单组前后测设计——实验组加上前测,但没有控制组

自变量以外的某些因素可能会引起前后测之间的变化,无法确定实验组的改变是由于自变量的改变而导致的。

3.静态组间比较——有实验组与控制组,但没有前测

除非时随机分派受试者,否则无法知道两组在实验前的状态是否相同

(2)实验研究中的效度问题

1.内在无效度——指的是从实验结论并没有准确反映实验本身的可能性。

在任何时候,只要实验以外的因素影响了因变量,九会造成内在无效度。列举:

历史事件:实验过程中发生的历史事件将把实验结果弄得混淆不清

成熟:无论是否参与实验,人们都在不断成长和改变

测验:如果试验中一测再测,也会影响人的行为,进而混淆实验结果

统计回归:由于受试者原先处于极端的位置,他们发生的变化会让人误判时实验刺激的效果

实验死亡率:受试者的提前推出

实验处理中的传播与模仿:实验组与控制组如果相互沟通,使控制组受到“污染”

补偿:控制组的成员被认为是被剥夺了某种有价值的东西,参与实验的工作人员因而可能会为他们提供某种补偿,如此以来,控制组就不在是真正的控制组了。

补偿性竞争:被剥夺了实验刺激的控制组成员可能通过更加努力的工作进行补偿。

自暴自弃:控制组觉得受到差别待遇,也肯能因此自暴自弃。

因果时序选择偏好测量工具

2.外在无效度——实验结果概化到“实验”世界的可能性。

“所罗门四组设计”,涉及四组受试者,从一群人中随机分派,用来处理实验本身与刺激产生交互作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还可以提供资料比较古典实验进行中交互作用的大小。

1 刺激

第一组前测后测

2 刺激

第二组前测后测

第三组刺激后测

4

第四组后测

所罗门四组设计

1.后测显示的偏见应比前测的少

2.后测与前测应显示同等的偏见

3.第一组显示的偏见应比第二组的少

4.第三组显示的偏见比第四组的少

“仅有后测的控制组设计”也就是由所罗门四组设计的后半部分组成。涂过真正做到随机分派,真正的实验只需要三四组就可以应付内在无效度问题以及实验与刺激的交互作用。这个设计与静态组间比较的区别就在于受试者被随机分派到实验组与控制组。

4、“自然”实验法

许多重要的社会科学实验通常发生在受控制的情境之外,发生在一般社会事件的进展之中。我们可以观察和分析自然设计并实施的实验,有时候是社会与政治决策者发挥此种自然的功能。

6、实验法优劣

受控实验的主要优点在于把实验变量与它带来的影响分开,此外,由于实验有一定的范围限制,省时、省钱,只需要很少的受试者,可以经常用几个不同组的受试者重复做同一实验,如同所有其他形式的科学研究,研究结果的可重复性会让我们对其效度与概化更为深信不疑。它严密的逻辑性是其他观察方法难以比拟的。

最大的弱点在于认为造作。能在实验室中发生的未必能在较自然的社会环境里发生。

二、调查研究

1、适于调查研究的议题

(1)期望收集原始资料描述某个庞大以至于无法直接观察的群体

(2)测量群众态度与倾向性

(3)对社会现象的一般状态的描述

严谨的抽样能够提供具有代表性的样本,该样本成员的特征能够反应较大群体的特征,二严谨的标准化的结构性问卷,能保证从所有受访者那里获取相同形式的数据。

受访者——通过回答调查问卷来提供分析资料的个体。

问卷——其中包括了问题和其他类型的项目。他们用它来获取分析和分析相关的信息。问卷主要是在调查研究中使用,但同时也可以在实验、实地研究和其他观测方法中使用。

2、提问的原则

下面的几点对于设计结构化的问卷很有用,当然也可以用于在定性研究、深度访谈中更为开放的问卷,其基本的逻辑对于提问来说都是相当有价值的的。

(1)选择合适的问题形式

1.问题和陈述

陈述比较简短,典型的问卷中问题和陈述通常几乎一样多,可以在项目设计中更具灵活性,同时也能够让问卷更加吸引人。

2.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

开放式问题——受访者被要求做出自己的回答的问题。深度访谈和定性访谈就是基本依赖于开放式问题。

封闭式问题——受访者被要求在研究者所提供的答案中选择一个答案。因为封闭式问题能够保证回答具有更高的一致性,并且比开放式问题更容易操作,因而在调查研究中相当流行。

封闭问卷的结构应该遵循两条结构要求:1.答案的分类应该穷尽所有的可能性;2.答案的分类必须是互斥的。

3.问题要清楚(避免误解)

4.避免双重问题

5.受访者必须胜任回答

6.受访者必须愿意回答

7.问题应该中肯

当有些态度只有极少数的受访者会考虑或者真正在意时,那么测量结果就不太可能有用

8.问题越短越好

9.避免否定性问题(否定问题容易导致误解)

10.避免带有倾向性的问题

倾向性——倾向于将被测量的事物引向某特定方向的测量设备的特性。

3、问卷的建构

(1)一般的问卷格式

作为一般性的准则,问卷应该平展、整齐。不要将不止一个问题放在同一行,或者在第一页安排过多的问题。

(2)回答的格式

选用盒式选择,或者在每个回答旁边给出一个数字,让受访者圈上相应的数字。后者在以后的资料处理阶段时具有额外的优势,因为它指定了编码数字。

(3)关联问题——只针对部分受访者的问题,其是否需要回答取决于受访者对其他问题的回答

对问题的恰当使用,能够便利受访者对问卷的回答,因为这样他们就无需试着回答那些跟他们不相关的问题。

(4)矩阵问题

需要问几个具有相同答案分类的问题,尤其使用李克特答案分类时,可以建构一个矩阵式的问题和答案。

优点:1.有效地利用了空间 2.受访者能够更迅速地完成这种格式的问题 3.提高回答之间的可比性。

缺点:1.导致将同样的答案选项应用在一些并不太适合的问题上 2.强化一些受访者的回答模式(用同一个答案如“同意”来回答所有的陈述,当某组陈述是以几个具有相同倾向的问题开始,而且只有最后的几个问题才是以相反的倾向进行陈述时,尤其这样)

解决的方式:通过交叉放置代表了不同倾向的陈述,和尽量使得陈述简短、清楚。

(5)问题中的问题序列

1.一个问题的出现可能会影响到后面问题的回答。

2.受教育程度低的受访者比受教育程度高的受访者更容易受到问题序列的影响

3.随机序列的问题:随机的问题序列极有可能时混乱的、无用的,随机序列还使得问题不好回答,因为他们不得不经常转换他们的注意力。

最好的解决方法时对问题保持敏感,可以尝试着估测问题序列的影响,这样就可以有效地解释结构。如果问题序列相当重要,可以用多种不同的问题序列来建构多个版本的问卷,通过比较不同版本的问卷所收集的资料,就可以判断各个版本的效果。

(6)问卷说明

在合适的地方富有一个清楚的说明和介绍

(7)预调查

避免问题过于模糊,受访者无法回答,或是避免违背了问题设计的原则。还可以进行预编码

4、自填式问卷(三种主要的实施调查的方法之一)

(1)邮寄问卷的分发和回收

(2)监控问卷的回收

回收问卷时,应该开始着手记录受访者回函的各种数据,其中,回函率的图解是相当宝贵的工具。作为工作的辅助工具,一般要收集两种图表:1.必须显示每一天的回函数量——增加或减少 2.必须记载累计的数量和百分比。

问卷被收回时,每一份问卷都应该打开,记上识别代号(一定要按序号编列,即使已经使用了其他的识别代号)

(3)补寄问卷

一个提高邮寄问卷回收率的有效方式,在恰当的时间进行问卷的追踪,只是给他们一个回复的额外刺激。三级邮件沟通是最有效的。

(4)可接受的回收率

回答率——参与调查的人数与样本总数之比,也称为完成率。在自行填答的问卷中也称返还率,即返还问卷占所发出的问卷的比例。

进行分析和撰写报告,问卷回收率至少要有50%才是足够的,至少达到60%才算是好的,达到70%就非常好。事实上,一个经过验证且没有偏误的回收问卷要比有偏误的高回收率重要得多。

5、访谈调查(三种主要的调查研究方式之一)

访谈——访谈者直接向受访者提问的资料收集方式。可以通过面对面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通过电话进行。

是收集调查资料的一种替代方式。典型的访问通常是以面对面的方式来进行

(1)访问员的角色

1.访问员收集问卷资料比受访者自行填答问卷回收率高得多

2.就问卷的内容,访员能够减少“我不知道”之类的回答

3.访员能对一些容易混淆的问卷项目提供相关的指导,访员可以对受访者误解的问题进行澄清,以获得相关的答案。

4.访员不但能问问题,还能观察受访者

对访员的要求:访员必须能配合上述情况,其表现不应该影响受访者的知觉及意见。

(2)访谈调查守则

1.外观与举止

一般规则是,访员的穿着应与受访对象风格相似。

在举止上,访员起码要表现得神情愉悦。必须要能传达一种诚恳到兴致来了解受访者,必须保持轻松与友善到态度,但不能太随便或是太热情。优秀到访员应该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判断出最让受访者感到舒服的态度和受访者最喜欢的谈话方式。

2.熟悉调查的问卷

访员应该仔细研读问卷,达到能够对受访者清晰无误地逐字逐句念出整份问卷。

访员必须熟悉为问卷设计的说明书。

3.谨遵问卷中的遣词造句

4.准确记录答案

5.深入追问受访者

追问——一种在访谈中会用到的技巧,以获得更为详尽的答案。通常是间接的词语或者问题,可以鼓励受访者提供更详细的答案。

经常用于开放式问题。为研究分析提供充足的资料。

每当认为某问题需要追问以求得更确切的答案时,就应该在问卷中这个问题的后面,列出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追问形式,优点:将有更多的时间来设想更好且更中立的追问方式;无论何时需要,所有的访员将能使用同样的追问方式。

6.协调与控制

研究工作涉及不止一个访员时,要进行两方面的管理:训练访员和访问期间的督导。

6、电话访问

优点:金钱与时间,可以随意穿着,有时在受访者未能亲眼看见访员的情况下反而会更加诚实,也许这些答案时社会所不能认同的。可能让访员深入地追问更加敏感的问题,当然也有例外。

电脑辅助电话访问:除了在资料收集方面具有明显的优点外,还能自动地准备分析所需的资料。

7.新技术与访谈研究

(1)电脑辅助亲身访谈CAPI

(2)电脑辅助自我访谈CASI

(3)电子化的自我填答问卷CSAQ:受访者通过软盘、电子公告牌或者其他方式获得问卷,运行相关程序,该程序能够提问并接收受访者的答案,受访者返还数据文档即可。

(4)按键输入资料TDE:受访者打电话到研究组织,一系列的电子化随之激活,受访者利用电话的按键来输入答案。

(5)声音确认VR

(6)在线调查

核心:是要正确评估并给予不同的受访者不同的权重。

缺点:在线回答的人很难代表更有一般性的总体。

七、调查研究的优缺点

(1)自填式问卷与访谈调查法相比,优点在于经济、迅速、不因访员而产生差异,因为较具匿名性与非公开化,可促成受访者更诚实地回答敏感问题。

访谈调查对于自填式问卷的优势,在于前者少有回答不完整的问卷,也较少有误解问卷题目的情况,回收率也较高,自抽样和具体观察中,还有较大的弹性。

(2)电话调查相对于面对面的访谈的优点式省时省钱。前者的访谈员也比后者的访谈员更为安全,并且对访谈本身的影响较小。

(3)在线调查跟邮寄调查相比,具有跟多优势和劣势。在线调查比较便宜,但代表性较差。

社会研究方法2016.10试题及答案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社会研究方法试卷 (课程代码03350) 本试卷共6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 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社会研究活动要符合法律和社会规范,并受其他多种社会因素的制约。这表明社会研究具有( D ) A.目的性B.经验性C.理论性D.社会性 2.以思辨为主要方法的研究是( D ) A.社会科学研究B.历史研究 C.心理学研究D.哲学研究 3.应用性研究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 C ) A.“是什么”的问题 B. “为什么”的问题 C.“如何做”的问题D.“怎么样”的问题

4.通过调查鞍山钢铁公司、武汉钢铁公司、宝山钢铁公司等几个公司生产和销售的情况,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和销售的基本情况。这使用的调查方法是( B ) A.抽样调查B.重点调套C.定性调查D.典型调查 5.研究选题时,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去对一个旧的问题进行新的研究,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这一选题原则体现了( C ) A.研究领域的新颖性B.研究方法的新颖性 C.研究视角的新颖性D.研究内容的新颖性 6.在一些微观层次的研究中(如心理学研究),研究者要直接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 系,比较常用的研究方式是( B ) A.调查研究B.实验研究 C.文献研究D.实地研究 7.从内容上看,社会理论是( A ) A.对客观社会现象实质和规律的认识 B.对日常生活的经验概括 C.对现实世界各种现象抽象概括的形式 D.社会实践中认识和反映客观现实的一种方式 8.与一般自然界的因果关系相比,社会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A ) A.具有概率性特点B.具有必然性特点 C.通常可直接观察D.通常可直接测量 9.从“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和“张三是人”这两个命题推导出“张三会死”这个新 命题,这体现了社会研究的科学逻辑中的( A ) A.演绎推理原则B.经验归纳原则

社会研究方法

社会研究方法 第一单元:导论 1?社会研究: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2?社会研究方法的特征:经验性,实证性。 3?社会研究的基本特征: 1研究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地。 2 研究方式是经验的,而非思辨的。 3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 4?社会研究中的困难: 1?人的特殊性。2?研究的干扰性。3?社会现象的复杂性。4?研究受到特定的制约5?保持客观性的困难5?社会研究的方法论所探讨的主要问题包括: 1?社会现象的性质及其理解2?社会研究的哲学基础及其假定3?社会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客观性问题4?社会研究者的价值与研究之间的关系5?社会研究中的不同范式及其应用。6?不同研究方式的内在逻辑6?社会研究方法论: 1实证主义方法论(定量研究) 2人文主义方法论(定性研究) 7?社会研究过程的两项任务:资料收集和分析(具有专门性,技术性,操作性) 8?社会研究方法体系: 1)方法论:哲学基础,逻辑,范式,价值,客观性。 2)基本方式: 1调查研究:包括抽样,问卷统计分析,相关关系(统计分析--定量) 2实验研究:包括操纵与控制,实验组,控制组,前侧,后侧,实验刺激,因果关系(统计分析--定量)3实地研究:包括参与观察,深入访谈,研究者的角色,投入理解,扎根理论(定性分析--定性) 4文献研究:包括内容分析,编码与解释,二次分析,现有统计分析(统计分析--定量定性分析--定性) 3)具体方法技术:问卷,结构式访问和无结构是访问,局外观察法和参与观察法,量表法,抽样方法,测量方法,统计分析方法,定性资料分析方法,计算机应用技术 9?实证主义--认为只有客观的,实证的和定量的研究才符合科学的要求,才具有价值。{孔德,涂尔干}(实证主义------科学主义——定量研究) (人文主义------自然主义——定性研究) 10研究的主要阶段: 1选择问题阶段:主要任务--a ?选取研究主题 b.形成研究主题 2研究设计阶段:为实现研究的目标而进行的道路选择和工具准备 3研究的实施阶段,就是资料的收集阶段,主要任务就是具体贯彻研究设计中所确定的思路和策略,按照研究设计中所确定

南大网教专科 社会研究方法第一次作业

社会研究方法第一次作业 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 问卷不宜太长,通常以回答者在20分钟以内完成为宜,最多也不要超过()?A、50分钟 ?B、30分钟 ?C、40分钟 ?D、45分钟 标准答案:b 说明: 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个人所组成的各种社会群体本身,也可以成为社会调查中的() ?A、研究资料 ?B、分析单位 ?C、访问对象 ?D、观察对象 标准答案:b 说明: 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什么是社会调查?这是每一个尝试做社会调查的人应弄明白的() ?A、第一件事 ?B、重要事件 ?C、核心内容

?D、重点方向 标准答案:a 说明: 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社会调查的第二个用处------解释社会现象发生的() ?A、现状 ?B、原因 ?C、趋势 ?D、状况 标准答案:b 说明: 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抽样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对样本统计值的描述来勾画出() ?A、样本状况 ?B、总体面貌 ?C、分析形态 ?D、群体动态 标准答案:b 说明: 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 社会调查最经常地被用于对某些总体或某种现象进行描述的()?A、说明

?B、追求 ?C、途径 ?D、目的 标准答案:d 说明: 题号: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社会调查是一种系统的认识活动,它具有一定的结构和() ?A、对象 ?B、目标 ?C、主体 ?D、程序 标准答案:d 说明: 题号:8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 抽样误差就是用样本统计值去估计总体参数值时所出现的() ?A、相似 ?B、相合 ?C、误差 ?D、差异 标准答案:c 说明: 题号:9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

艾尔·巴比 社会研究方法

概论 一、社会研究中的一些辨证关系 1、个案式和通则式解释模式 个案式解释——一种解释方式,在这种解释方式中,我们试图穷尽某个特定情形或是事件的所有原因。 通则式解释——一种解释方式,在这种解释方式中,我们试图寻找一般性地影响某些情形或者事件到原因。 2、归纳与演绎理论 归纳——在这种逻辑模型中,普遍性的原理是从特定的观察中发展起来的。即是从个别出发以达到一般性,从一系列特定的观察中,发现一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所有给定事件的秩序。 演绎——在这种逻辑模型中,特定的命题来自普遍性的原理。即从一般到个别,从(1)逻辑或理论上预期的模式到(2)观察检验预期的模式是否确实存在。 3、定量与定性资料 定性研究(导论P133)——是一种将观察者置于现实世界之中的情景性活动。它由一系列解释性的、使世界可感知的身体事件活动所构成,这些事件活动转换着世界。它将世界转变成一系列的陈述,包括实地笔记、访问、谈话、照片、自然主义的方式。这意味着定性研究者实在事物的自然背景中来研究它们,并试图根据人们对现象富玉的意义来理解或来解释现象。 局限:依据典型的或少量个案的资料得出的结论不一定具有普遍性。主观性的分析或结论缺乏客观的评价标准,因此无法对不同的研究结论进行检验。 定量研究——从一组单位中收集各单位的可以对比的信息。 优点:普遍性、客观性和可验性。标准化和精确度较高,逻辑推理比较严谨。能大大推进理论的抽象化和概括性促进对现象之间普遍的因果关系的精确分析。 局限:1.对大量样本的少数特征做精确的计量,因而很难获得深入、广泛的信息,容易忽略深层的动机和具体的社会过程。 2.社会现象错综复杂,影响因素众多且难于控制,要确立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不容易,研究的现象越复杂,统计分析与相关分析就越不可靠。 3.由于社会现象的独特性,许多都无法得出普遍性都经验概括,因而无法依赖定量分析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不同(定性研究1P11): 1.实证主义和后实证主义的效用 2.后现代敏感性的认同 定量的、实证主义的方法和假设的运用,被新一代的定性研究者所拒绝,他们认为后结构的和/或后现代的敏感性更为重要。批判理论、建构主义、后结构主义以及后现代思想学派的许多成员都拒绝实证主义的和后实证主义的标准,他们把这些标准看作与他们的工作无关,认为这种标准事实中复制一种类型的科学,即那种

全国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研究方法》试题及参考答案

全国2005年10月自考社会研究方法 CBADA BDCCB BAACA BCDAD CADAA BBDBA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社会研究原则中,研究者在社会研究过程中不受对所研究问题的价值判断的影响是指【】 A.客观性原则 B.价值关联C.价值中立D.严谨的工作作风 2.利用计算机技术对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和推论性统计分析,以确定各个变量测量的 结果、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采用抽样研究资料去推论总体情况的概率,这是【】 A.语义分析 B.定量分析C.内容分析 D.理论分析 3.社会研究的一般过程中,在确定了研究题目后,紧接着就进入的阶段是【】 A.研究设计阶段B.收集资料阶段 C.整理和分析资料阶段 D.研究报告的写作和发表阶段4.针对现实社会问题,旨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的经验研究,是【】 A.定性研究 B.定量研究C.理论性研究 D.经验性研究 5.在一定范围内对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无一例外地逐个进行的调查,是【】 A.普查 B.抽样调查C.个案调查 D.典型调查 6.社会研究的题目主要来源于 A.政府部门的要求 B.社会实践和理论的发展C.研究者的兴趣D.学术界的热门课题 7.采用结构性访谈的方法取得资料,并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对资料进行加工分析,从 而获得研究结论的研究方式是【】 A.实验研究 B.文献研究C.实地研究 D.调查研究 8.以能够获得第一手的、比较真实的和深入的研究资料为最大优点的研究方式是【】 A.实验研究 B.文献研究C.实地研究 D.调查研究 9.定性研究中经常采用的逻辑思路和研究方法是【】 A.经验归纳方法 B.假设一检验过程C.理解方法 D.抽样一推论过程 10.等距抽样是指【】 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c.分层抽样 D.多段整群抽样 11.在一定抽样精度的要求下【】 A.总体越大,样本也越大B.样本不按比例地随总体增大而增大 C.总体的异质性程度越小,样本的规模越大D.总体的同质性程度越大,样本的规模越大 12.对概念的含义和应用范围给予清晰说明的过程是【】 A.操作化 B.概念化C.定量化 D.定性化 13.问卷设计中的关键技术是【】 A.提问技术B.题型选择C.答案(选项)设计 D.问题的排序设计 14.问卷的主体部分是【】 A.致被调查者的信B.填答指南C.问题和答案(选项) D.访问记录和结束语 15.根据访谈内容的结构性的不同,可以将访谈法分为【】 A.结构式访谈和非结构式访谈 B.直接访谈法和间接访谈法 C.个别访谈法和小组访谈法D.一般访谈法和个别访谈洪 16.访谈法的主要优点是【】 A.信息量大B.灵活性高C.适用范围广 D.控制性强 17.英国社会学家C.A.摩瑟认为科学研究的第一等方法是【】 A.问卷调查法 B.实验法C.观察法 D.文献研究法 18.对于婴儿、神经异常者等特殊群体,最合适的研究方法是【】 A.问卷调查法 B.访谈法C.实验法 D.观察法 19.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太平洋新几内亚附近的特洛布里恩群岛上对当地土著 居民的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A.参与观察 B.非参与观察C.试验室观察 D.间接观察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风笑天版

第二讲:选题与文献回顾 ?第一步:选择主题 ?第二步:文献搜索 ?第三步:论证设计 ?第四步:文献研究 ?第五步:文献批评 ?第六步:完成综述 一、研究问题及其来源 (一)研究问题的来源 命题自选课题命题+自选 (二)研究主题 研究主题指的是社会研究所涉及的某一类现象或问题领域。与研究问题相比,研究主题相对宽泛,也更具一般性。 一个研究主题中可以包含许多个不同的研究问题。而选择研究问题的过程则常常是从宽泛的研究主题开始,逐步缩小的更为集中的研究问题。 (三)问题意识的三个层面 第一,要带着问题意识去发现研究问题是如何呈现的; 第二,进入研究领域,探寻研究领域中的问题体系; 第三,提出解决研究问题的路径和方法。

二、选题的标准 重要性:是指研究问题所具有的意义或价值。 创造性 可行性:是指研究者是否具备进行或完成某一项研究课题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 合适性:是指所选择的研究问题最适合研究者的个人特点。 三、研究问题的明确化 ◆研究问题的明确化:指的是通过对研究问题进行某种界定,给予明确的陈述,已达 到将头脑中比较含糊的想法变成清楚明确的研究问题,将最初比较笼统、比较宽泛的研究范围或领域变成特定领域中的特定现象或特定问题的目的。 缩小问题的内容范围 清楚明确地陈述研究的问题 日常生活兴趣向研究问题的转化 四、文献回顾 ◆文献回顾,也称为文献考察或文献评论,是指对到目前为止的、与某一研究问题相 关的各种文献进行系统查阅和分析,以了解该领域研究状况的过程。或者说,就是一个系统地识别、寻找、考察和总结那些与我们的研究有关的文献的过程。 (一)文献回顾的意义 1.帮助研究者熟悉和了解本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 2.为研究者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3.为解释研究成果提供背景资料。 (二)文献回顾的步骤 1.查找相关文献 2.对文献进行选择 3.阅读和分析文献 (三)对文献的分析与论证 1.论证要具有层次性 2.围绕中心议题展开

2020南大社会研究方法第一次作业

作业名称社会研究方法第一次作业作业总分100 起止时间2020-9-20至2020-10-31 23:59:00 通过分数60标准题总分100 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问卷不宜太长,通常以回答者在20分钟以内完成为宜,最多也不要超过() A、50分钟 B、30分钟 C、40分钟 D、45分钟 标准答案:b 说明: 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个人所组成的各种社会群体本身,也可以成为社会调查中的() A、研究资料 B、分析单位 C、访问对象 D、观察对象 标准答案:b 说明: 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什么是社会调查?这是每一个尝试做社会调查的人应弄明白的() A、第一件事 B、重要事件 C、核心内容 D、重点方向 标准答案:a 说明: 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社会调查的第二个用处------解释社会现象发生的() A、现状 B、原因 C、趋势 D、状况 标准答案:b 说明: 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抽样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对样本统计值的描述来勾画出() A、样本状况 B、总体面貌 C、分析形态 D、群体动态 标准答案:b 说明: 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社会调查最经常地被用于对某些总体或某种现象进行描述的() A、说明 B、追求 C、途径 D、目的 标准答案:d 说明: 题号: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社会调查是一种系统的认识活动,它具有一定的结构和() A、对象 B、目标 C、主体 D、程序 标准答案:d 说明: 题号:8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抽样误差就是用样本统计值去估计总体参数值时所出现的() A、相似 B、相合 C、误差 D、差异 标准答案:c 说明: 题号:9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3对构成总体的所有个体无一例外地逐个进行调查简称为() A、普查 B、抽查 C、访谈

2018年10月社会研究方法试题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研究方法试题 (课程代码0335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在社会调查活动中,直接访问和观察的个人、群体和组织是 A.社会研究总体 B.社会研究对象 C.社会调查对象 D.社会研究范围 2.社会研究中,研究者对某种社会现象的好坏、意义、重要性等具有主观评价,这被称为 A.事实判断 B.价值判断 C.价值中立 D.价值关联 3.要使社会研究的结论具有“可重复性”和“可检验性”,则该项研究必须具有 A.理论性 B.社会性 C.规范性 D.多样性 4.某项社会研究针对的是现实社会问题,旨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该项研究属于 A.理论性研究 B.应用性研究 C.探索性研究 D.解释性研究 5.同组研究是对同一批研究对象随时间推移丽发生变化的研究,这里的“同一批研究对象”是指 A.对象是同一时期的即可 B.对象是同一类型的即可 C.对象必须是相同的、不变的 D.对象必须是随机抽取的 6. 定性研究的哲学基础是 A. 功能主义 B. 科学主义 C. 实证主义 D. 人文主义 7. 社会研究选题要求具有新颖性,其中最高层次的新颖性是 A. 研究内容的新颖性 B. 研究视角的新颖性 C. 研究领域的新颖性 D. 研究方法的新颖性 8. 在社会研究中,对整个研究起着规范方向作用的是 A. 研究目的 B.研究内容 C. 研究方法 D.研究对象 9. 研究者在一次研究中抓住社会现象的一种特征,并且在考虑这一特征时短暂忽略其他特征,这是指 A.理论检验 B.理论概括 C.理论抽象 D.理论模型 10. 研究者需要通过理论检验的方法来验证理论假设的真实性,理论检验的第一步是 A. 提出理论模型 B. 进行经验检验 C.进行理论构建 D. 进行命题推演 11. 在一个900人的总体中,用等距抽样方法抽取一个包含20人的样本,抽样间距是 A. 35 B. 40 C. 45 D. 55 12. 在量化测量中,测量指标的精确度是用测量层次来衡量的,测量层次按精确度由高到底排列,依次为 A. 定距测量---定序测量---定比测量---定类测量 B. 定距测量---定比测量---定序测量---定类测量 C. 定比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定类测量 D. 定比测量---定距测量---定序测量---定类测量 13. 对所测对象的复合变量的各个方面按同样的方式,将其可取值按一定顺序排列触雷的测量工具是 A. 量表 B. 指数 C. 问卷 D. 指标

南大行政管理学社会研究方法第二次作业部分答案(供参考)

社会研究学第二次作业 说明概念的变量具有两个重要的性质,这就是变量的各个取值必须是穷尽的和( ). A、独立的 B、统一的 C、互斥的 D、规范的 正确答案:C 概念是对现象的( ). A、抽象 B、描述 C、表述 D、实证 正确答案:A 抽样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对样本统计值的描述来勾画出( ). A、样本的面貌 B、抽样的目的 C、调查的本意 D、总体的面貌 正确答案:D 用样本统计值去估计总体参数值时所出现的误差称为( ). A、抽样误差 B、计算误差 C、相对误差 D、分析误差 正确答案:A 样本就是从总体中按一定方式抽取出的一部分元素的( ). A、过程 B、集合 C、方式 D、方法 正确答案:B 系统抽样又称为( ). A、类型抽样 B、纯随机抽样 C、分段抽样 D、机械抽样 正确答案:D 置信度又称为( ). A、抽样水平 B、置信水平 C、统计水平 D、推断度 正确答案:B 参数值也称好( ).

A、统计值 B、样本值 C、抽样值 D、总体值 正确答案:D 问卷答案的设计,特别要注意做到使答案具有互斥性和( ). A、标准性 B、统一性 C、逻辑性 D、有穷尽性 正确答案:D 抽样调查的突出优点是( ). A、准确性高 B、无误差 C、易组织 D、易推广 正确答案:A 社会调查最经常地被用于对某些总体或某种现象进行( ). A、说明的目的 B、观察的目的 C、描述的目的 D、认识的目的 正确答案:C 社会现象的描述应当注意:描述的准确性和描述的( ). A、概括性 B、全面性 C、典型性 D、统一性 正确答案:A 调查的目的对调查的设计具有( ) A、指导作用 B、解释功能 C、显著的影响 D、重要意义 正确答案:C 设计问卷初稿的具体做法有两种,其中之一是( ). A、制表法 B、框图法 C、排列法 D、命题法 正确答案:B 一般来说,问卷不宜太长,以控制在回答者在( )分钟以内完成为宜. A、20 B、25

2017年10月自考03350社会研究方法试题及答案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 统一命题考试 社会研究方法试卷 (课程代码03350) 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

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现代社会研究方法要求所有关于社会的知识应当建立在对客观社会事实进行观察、实地调查或实验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纯粹思辨的基础上。这体现了社会研究的 A.目的性 B.经验性 C.理论性 D.应用性

2.下列属于集合概念的是 A.老年人B.贫困者C.残疾人 D.国家 3.探索性研究的主要内容通常包括 A.实地考察、研究设计和请教专家 B.实地考察、请教专家和假设检验 C.实地考察、请教专家和查阅资料 D.研究设计、请教专家和查阅资料 4.关于个案调查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个案调查的结论确定B.个案调查的结果可以推论总体 C.个案调查需要科学的抽样

6.关于选题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合理的选题可以使有限的研究资源集中在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上 B.研究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具体内容规定着选题 C.研究题目一旦确定,后面各个阶段的研究工作必须完全按照选题阶段确定的目标、视角及方向进行 D.选题过程的质量对研究工作的整体质量影响不大 7.下列研究对象中,可以定位在个人层次进行分析的是 A.家庭 B.组织 C.外来工群体 D.非正式群体

南京大学社会工作硕士MSW专业学位研究生

南京大学社会工作硕士(MSW)专业学位研究生 培养方案(试行) 为了贯彻实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转发《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指导性培养方案》的要求,根据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简称MSW,后同)学位的培养特点,结合南京大学MSW承办单位社会学院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的专业价值观,掌握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熟悉我国社会政策,具备较强的社会福利服务策划、执行、督导、评估和研究能力,胜任针对不同人群及领域的社会福利服务与社会福利管理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二、招生对象 招生对象为社会工作及相关专业或具有一定社会工作实践经验的其他专业的学士学位获得者。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四、培养方式 1、MSW培养采用课程讲授、案例研讨和社会工作实习等多种形式,重视实践教学。MSW教育中心配备有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社会工作实验室等硬件设施,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优秀社会工作人才为学生上课或开设讲座,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授课,加强社会工作实务技能的训练,兼顾研究能力的培养。 2、设立导师组,发挥集体培养作用。导师组以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资格的正、副教授为主,并吸收社会福利服务与管理部门的优秀社会工作人才参加。实行双导师制,即学校专职教师与有实际工作经验和研究水平的优秀社会工作人才共同指导。

五、课程设置 MSW专业学位课程的总学分不低于36学分。学分课程类型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社会工作实习及毕业论文。学生必须通过学校组织的规定课程考试,成绩合格方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修满规定学分方能撰写学位论文。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必修课都配备2名以上专任授课教师,具有社会工作实践经验或督导经验者的比例不低于50%。 1、必修课(21学分) 必修课包括公共必修课与专业必修课,共有7门课,20个学分。 公共必修课程(7学分) 专业必修课程(14学分) 【注】:专业必修课还包括社会工作实习(5学分)和学位论文(2学分),详细要求见第六部分和第七部分。

社会研究方法试题及答案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社会研究方法试卷 (课程代码03350) 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 0. 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 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社会研究活动要符合法律和社会规范, 具有(D ) 目的性 B .经验性 以思辨为主要方法的研究是 (D ) 社会科学研究 B 心理学研究 D 应用性研究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 “是什么”的问题 “如何做”的问题 并受其他多种社会因素的制约。这表明社会研究 A. 2. A. C. .理论性 .历史研究 .哲学研究 ?社会性 3. A. C. ( B. D “为什么” .“怎么样” 的问题 的问题 通过调查鞍山钢铁公司、武汉钢铁公司、宝山钢铁公司等几个公司生产和销售的情 况,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和销售的基本情况。这使用的调查方法是 A.抽样调查 B .重点调套 C .定性调查 5. 研究选题时,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去对一个旧的问题进行新的研究, 这一选题原则体现了 (C ) A.研究领域的新颖性 C.研究视角的新颖性 6. 在一些微观层次的研究中 系,比较常用的研究方式是 调查研究 文献研究 从内容上看,社会理论是 4. B ) .典型调查 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 A. C. 7. A. B. B D (如心理学研究 (B ) B D (A ) .研究方法的新颖性 .研究内容的新颖性 ),研究者要直接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 ?实验研究 .实地研究 C. D. & A. 对客观社会现象实质和规律的认识 对日常生活的经验概括 对现实世界各种现象抽象概括的形式 社会实践中认识和反映客观现实的一种方式 与一般自然界的因果关系相比,社会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具有概率性特点 B .具有必然性特点

社会研究方法总结

社会研究方法总结社会研究是指按照一定的方法而探索社会现象及其本 质和规律的专门的 1. 科学研究活动是指社会调查研究活动通过了解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实而获得对2.经验性,社会的认识社会研究的理论性特征包含接受理论指导和得出理论结论两层含义3. 属于类别概念的有:老年人、残疾人4. 5.属于集合概念的有:组织、社区、国家、社会就会发生以偏 6.如果用企业内部员工的个人目标的总和来代表企业的目标,概全的错误则是指将高层次分析单位中得出的结论简单地推论其中每个成简单还原, 7. 员,例如,用企业经营目标去推论每个员工的目标,现状调查,是指对某类社会现象实际存在的状况及其表现的调查 8.所谓社会研究的方法论,是指社会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即对社会研究方 9. 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哲学论证理论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的 区别主要在于研究目标的不同,理论性研究10.关心社会现象及其规律“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应用性研究则要解“如何做”的问题探索性研究是研究者在整个研究工作的前期阶段中对所研究的现象或问11. 题进行初步了解的过程从研究的目的划分,社会研究分为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12. 究描述性研究回答“是什么”,解释性研究回答“为什么”是解释社会现13. 象的原因和说明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14.普查又称普遍调查或整体调查,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对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无一例外地逐个进行的调查. 全国人口普查、工业普查、第三产业普查属于普查15.典型调查是指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在被研究的总体中有目的地16. 选取一些典型的个案来加以调查典型个案是指能够代表总体中某类群体突出特征的个案17.重点调查是对某种社会现象比较集中的、对全局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一个18. 或几个单位进行的调查横向研究又称横剖研究,它指的是关于某类社会现象在一个时间点或时19. 间段里的存在状况及其因果关系的研究民意测验、市场调查和人口普查都是横向研究的例子20.纵向研究指的是在前后不同的时间里分别对某种或某些 社会现象进行调21. 查趋势研究是对某种社会现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 研究22.同期群研究,是对同一时期、同一类型的研究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23. 变化的研究,同组研究,是对同一批研究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24.同组织研究与同期群研究比较相似,二者的区别在于,同组研究每次调25. 查所用的都是同一个样本,而同期群研究中的样本没有如此严格的要求在社会研究的最初阶段中,选题和研究设计是其最主要的工作26. 任何一个社会研究项目都是从选题开始27. 社会研究的题目主要来源于社会实践和理论的发展28.纯自主选题是指完全由研究者自己选定研究题目,不受任何组织和个人29. 的影响纯自主选题,一般只用于一些教学性的研究项目和纯粹按照个人学术兴30. 趣出发的项目31.在我国计划经济时代,多研究题目是以上级定是的方式而选定的,目前,在一些研究机构中仍然在一定程度上采用这种选题方式 理论抽象,是指研究者在一次研究中抓住社会现象的一种特征,并在考32. 虑这一特征时暂时忽略其他特征理论概括,是指在思维中按照抽象出来的特征对社会现象进行的归类表33. 述概念,是指人们在思维和表述中对客观事物和现象本质特征的反映34. 35.变量,就是指在经验中可以测量的,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可取值的概念理论模型,是指人们在抽象思维的领域中对外部客观现实的各种要素特36. 征及其关系的再现当研究所涉及的变量数较多时,常采用变量结构

社会调查方法_风笑天_习题南京大学《社会调查方法》卷A1及参答案

南京大学《社会调查方法》试卷(A1)(闭) 学年第学期 院系班级姓名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7分) 1、在测量学生学习成绩时,如果将学生的学习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差”,这种测量所采用的测量尺度是() A. 定类尺度 B. 定序尺度 C. 定距尺度 D. 定比尺度 2、由国家或各级政府部门所进行的,有关人口、资源、行业、社会概况等宏观性、概况性的调查叫做() A. 社会问题调查 B. 行政统计调查 C. 学术性调查 D. 民意调查 3、下述哪种测量所得数据既能进行加减运算,又能进行的乘除运算的() A. 定比测量 B. 定距测量 C. 定序测量 D. 定类测量 4、调查者根据研究的目的和自己主观分析来选择和确定调查对象的方法叫着() A. 配额抽样 B. 立意抽样 C. 偶遇抽样 D. 血球抽样 5、样本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叫() A. 平均数 B. 标准差 C. 参数值 D. 统计值 6、具有一个以上取值的概念叫做() A. 命题 B. 假设 C. 变量 D. 指标 7、测量工具能否稳定地测量所测的事物或变量叫做测量的() A. 参数值 B. 统计值 C. 效度 D. 信度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下列哪些是非概率抽样( ) ( ) ( ) ( ) ( ) A. 偶遇抽样 B. 判断抽样 C. 定额抽样 D. 整群抽样 E.雪球抽样 2、在抽样调查中,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有哪些( ) ( ) ( ) ( ) ( ) A.总体的规模 B. 精确性要求 C. 总体的异质性 D. 调查经费的多寡 E. 调查所需人力和时间 3、下列量数中,属离散量数有( ) ( ) ( ) ( ) ( ) A. 平均数 B. 标准差 C. 众数 D. 四分位差 E. 中位数 4、常见的信度系数有哪些( ) ( ) ( ) ( ) ( ) A. 再测信度 B. 复本信度 C. 表面信度 D. 折半信度 E. 建构信度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整理

社会研究:以一种经验得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得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得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得科学得探究活动。 社会研究方法(以经验性、实证性为特征)就是各门社会科学得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也就是社会科学区别于哲学等具有思辨色彩得人文科学得重要标志之一。 社会研究得根本目得:形成与产生有关社会世界得系统得知识,增加人类对自身以及所生存得世界得理解。 社会研究得基本特征:研究主题(研究所涉及得现象领域或范畴)就是社会得,而非自然得;方式就是经验得、非思辨得;研究得问题就是科学得、非判断得。 社会研究得困难:人得特殊性;研究得干扰性;社会现象得复杂性;研究受到特定得制约;保持客观性得困难 社会研究方法体系: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与技术 方法论:社会研究过程得逻辑与研究得哲学基础,或者说,方法论所涉及得就是规范一门科学学科得原理、原则与方法得体系; 实证主义方法论:应该对社会世界中得现象及其相互联系进行类似于自然科学那样得探讨。通过非常具体、非常客观得观察,通过经验概括得出结论,研究过程就是可以重复得。研究方式上,定量研究就是实证主义方法论得最典型特征。 人文主义方法论:充分考虑人得特殊性,考虑到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之间得差别,要发挥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得主观性。研究方式上,定性研究就是人文主义方法论得典型特征。 研究方式:研究所采取得具体形式或研究得具体类型。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依赖于对事物得测量与计算,用数字与量度来描述,而不就是语言文字;发展迅速;认识论基于实证主义范式;逻辑过程就是演绎得;“价值无涉”、“价值中立”;常常就是用来进行理论检验得;研究方式上强调研究程序得标准化、系统化与操作化 定性研究:依赖于对事物含义、特征、隐喻、象征得描述与理解,用文字描述现象,而不就是数字与度量;发展遭到阻碍;认识论基于人文主义范式;逻辑过程就是归纳得;事实与价值无法分离;强调研究程序、研究方式与研究手段得灵活性、特殊性。 (具体见P13) 通常把社会研究得具体方法划分为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实地研究与文献研究。每一种方式都具备某些基本得元素或特定得语言,构成一项具体得社会研究区别于其她社会研究得明显特征。 调查研究:描述一个大得总体状况,探讨不同变量之间得相关关系 实验研究:探索与证明两个变量之间得因果关系 实地研究:定性研究方式,深入理解特殊得社会现实,以及在提炼与建构理论方面发挥作用 文献研究:探讨那些既不会引起研究对象任何反应,又就是其她方式在时间与空间上无法达

南大社会研究方法第一次作业 1

作业名称现代管理学第一次作业作业总分100 起止时间2019-10-12至2019-11-9 23:59:00 通过分数60标准题总分100 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04 小李和小王是同事,最近心理上却是冰火两重天。小李因圆满完成工作定额认为,不仅领到了全额工资,还得到了相当于月工资25%的奖励。小王则因未完成月额定任务,只领到了80%的月工资。他们所在企业制度即泰勒所提倡的() ?A、绩效工资制 ?B、计件工资制 ?C、岗位结构工资制 ?D、差别计件工资制 标准答案:d 说明: 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04 老王当了5年的总经理,工作富有成效。他的基本经验是:作为高级管理人员必须把日常事务处理权授给下级,自己只保留重要事项的决策权与监督权。其理论依据就是科学管理倡导的() ?A、统一指挥原则 ?B、跳板原则 ?C、例外原则 ?D、标准化办法 标准答案:c 说明:

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04 着重研究为了达到既定目标所应采取的组织活动过程和方法,认为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减少各种决策失误,减少决策的风险性,提高决策的成功率的学派是() ?A、系统管理学派 ?B、决策理论学派 ?C、经验主义学派 ?D、权变理论学派 标准答案:b 说明: 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04 对西方管理理论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成为管理过程学派理论基础的是( ) ?A、韦伯的组织理论 ?B、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C、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D、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标准答案:c 说明: 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04 下列哪一项不是对有效管理者所扮演的10种特定角色的分类() ?A、人际关系型角色 ?B、信息传递型角色

艾尔·巴比_社会研究方法笔记

社会研究方法 第1篇研究概论 第1章人类研究与科学 一,寻求真实 大体而言,一个论点必须有逻辑和实证两方面的支持:必须言之成理,必须符合人们对世界的观察。 1 一般的人类研究 几乎所有人,甚至其他一切动物,都想要预知他们未来的环境。而且我们愿意用因果和概率的推理来进行预测。 首先,我们通常认为未来的环境多少是由目前的状况所造成或限定的。 其次,人类和其他动物都知道,因果关系本来就牵涉到概率问题。 人类研究的目的在于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我们通过观察和推理来达到这两个目标。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只是部分的来源于直接研究或亲身经历,而更多的是从别人那儿得来的赞同性的知识。这种第二手知识对人类的研究有利也有弊,其主要来源有二:传统和权威。 2 研究中的错误和解决方法 不确定的观察——简单或是复杂的测量手段都可以帮助我们避免不确切的观察。 过度概化(过度的概括)——运用足够的样本观察或重复来避免过度概化。 选择性观察 非逻辑推理 二,社会科学的基础 科学的两大支柱就是逻辑和观察。科学多师姐的理解必须(1)言之成理,并(2)符合我们的观察。 科学理论处理的是科学的逻辑层面;资料收集处理的是观察层面;资料分析则是比较逻辑预期和实际观察,寻找可能的模式。 1 理论而非哲学或信仰 社会科学理论处理的是是什么而不是应该如何。因此,社会科学只能帮助我们了解事件本身和事件的成因。只有在人们同意比较好坏的标准之后,社会科学才能告诉我们事件应该如何。 2 社会规律 很大程度上,社会科学理论的终极目的,在于寻求社会生活的规律性。首先,大量的正式社会规范造就了高度的规律性。其次,除了正式规范以外,还有部分社会规范在无形中让社会行为产生规律。 在谈到社会规律性时,有三种论点值得探讨。第一,有些规律过于微不足道;第二,反例的存在说明,“规律性”不是百分之百的规律;第三,在规律性中的人只要愿意,就可以颠覆整个规律。 罗伯特〃莫顿参照群体理论:一般人评断自己生活的好坏,并不是根据客观的条件,而是和周围的人相比较。周围的人就构成所谓的参照群体。 3 总体而非个体 社会科学家研究的主要是社会模式而不是个体行为。社会科学理论处理的是集体而非个体的行为,目的在于解释为什么即使个体行为随着时间改变,集体行为的模式却会如此有规律。他们试图了解人类运作的体系,即人类行为原因的解释系统。系统的元素是变量而不是个体。 4 变量语言 社会研究包含了对变量以及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社会理论是以变量语言写成的,而个体之所以涉及研究,只因为他们是变量的介质。变量包含了社会研究者所谓的属性或者说值。(属性指事物的特征或本性,变量则是很多属性的逻辑组合) 三,社会研究中的一些辩证关系 1 个案式和通则式解释模式 个案式解释:一种解释方式。在这种解释方式中,我们试图穷尽某个特定情形或是事件的所有原因。 通则式解释:一种解释方式。在这种解释方式中,我们试图寻找一般性地影响某些情形或者事件的原因。 2 归纳与演绎理论 归纳是的推理,或者说归纳是从个别出发以达到一般性,从一系列特定的观察中,发现一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所有给定事件的秩序。 演绎推理,或者说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从逻辑或理论上预期的模式到观察检验预期的模式是否确实存在。演绎是从“为什么”推演到“是否”,而归纳模式正好相反。 3 定量与定性资料

社会研究方法期末复习.整理版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提纲 1.试述定量研究的作用和意义。(第一讲) 答:定量研究的作用:①揭示事物内在规律;②预测事物发展趋势;③做出决策 定量研究的意义:①已有的量化研究可以让我们估测某一个影响因素的大小;②量化研究使我们在不同的“理论”之间得以检验;③淘劣存优;提出新的关注问题;④“非政治化”2.社会研究以外的知识来源有哪些?(第二讲) 答:权威、传统、常识、媒体神话、个人经验。 3.为什么社会研究总是比其他方法来得高明?(第二讲) 答:因为,比起其他方法,社会研究是个更讲求结构、组织和系统的过程。从其他方法得到的知识经常是对的,但是根据研究而来的知识,更可能是正确的,并且只有比较少的错误。 4.个人经验常犯的四大错误是什么?(第二讲) 答:过度概化:这发生在当你握有某些你相信的证据,然后假设这些证据也适用于其他的状况时; 选择性观察:这是发生在当你特别注意某些人或事,并且根据他(它)们的特性进行概括时;过早妄下判断:发生在当你觉得掌握了全部的答案,因而不再需要倾听、向外寻找信息或是提出质疑之时; 光环效应:光环效应是指我们根据我们所肯定的或崇拜的事物,做出过度概括。(需要记住定义) 5.执行一项研究计划涉及哪些步骤?(第二讲) 答:1、选择主题。2、聚焦问题。3、文献述评。4、研究设计:采用什么方法收集什么资料? 5、分析资料:借助什么社会统计模型? 6、解释发现。 7、撰写报告:研究背景、研究方式与过程和研究发现。 6.社会研究当中通常会遇到哪些困难?(第三讲) 答:人的特殊性;研究的干扰性;社会现象的复杂性;研究受到特定的制约;保持客观性的困难。 7.社会研究的基本方式有哪些?(第三讲) 答: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实地研究、文献研究 8.什么是测量?测量的四要素分别是什么?(第四讲) 答:测量的定义:根据一定的法则,将某种物体或现象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用数字或符号表示出来的过程。 四要素:测量客体、测量内容、测量法则、数字和符号 9.有效测量法则的条件是什么?(第四讲) 答:准确性、完备性、互斥性 10.测量有哪四个层次?四种测量尺度在数学性质上有何不同?(第四讲) 答:定类、定序、定距、定比 四种测量层次的数学特性总结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