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血涂片常见白细胞异常形态-上海临床检验中心

血涂片常见白细胞异常形态-上海临床检验中心

血涂片常见白细胞异常形态-上海临床检验中心
血涂片常见白细胞异常形态-上海临床检验中心

年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量评价标准精编WORD版

年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量评价标准精编 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2017年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量评价标准 临床化学(NCCL-C-01)2017年2016年钾靶值±6%靶值±0.5mmol/L钠靶值±4%靶值±4mmol/L氯靶值±5%靶值±5%钙靶值±5%靶值±0.250mmol/L(1.0mg/dL)磷靶值±10%靶值±0.097mmol/L或靶值±10.7%(取大者)葡萄糖靶值±7%靶值±0.33mmol/L(6mg/dL)或±10%(取大者)尿素靶值±8%靶值±0.71mmol/L或±9%(取大者)尿酸靶值±12%靶值±17%肌酐靶值±12%靶值±26.5ummol/L(0.3mg/dL)或±15%(取大者)总蛋白靶值±5%靶值±10%白蛋白靶值±6%靶值±10%总胆固醇靶值±9%靶值±10%甘油三酯靶值±14%靶值±2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靶值±30% 总胆红素靶值±15%靶值±6.84mmol/L(0.4mg/dL)或±20%(取大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靶值±16%靶值±20%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靶值±15%靶值±20%碱性磷酸酶靶值±18%靶值±30%淀粉酶靶值±15%靶值±30%肌酸激酶靶值±15%靶值±30%乳酸脱氢酶靶值±11%靶值±20%直接胆红素靶值±2s靶值±2s铁靶值±15%靶值±20%总铁结合力靶值±2s 镁靶值±15%靶值±25%锂靶值±0.3mmol/L 或±20%(取大者) 铜靶值±2s 锌靶值±2s 酸性磷酸酶靶值±30% γ-谷氨酰基转移酶靶值±11%靶值±20%α-羟丁酸脱氢酶靶值±30%靶值±30%胆碱酯酶靶值±20%靶值±20%脂肪酶靶值±20%靶值±20%心肌标志物肌酸激酶-MB(ug/L)靶值±30%

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标准操作程序

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标准操作程序 一.目的:指导血液细胞形态学的检查。 二.该SOP变动程序:本操作程序的改变,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下述人员批准:专业负责人、科主任。 三.具体内容 (一)原理:将血液制成细胞分布均匀的薄膜涂片,用瑞氏—吉姆萨复合染料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油镜观察各类细胞的形态特征及数量变化,对血液系统及某些感染疾病有辅助诊断及疗效观察等意义。 (二)标本要求: 1.采血后推制厚薄适宜的血膜片,血膜应呈舌状,头、体、尾清晰可分。 2.推好的血膜应在空气中晃动,以促使其快干,以免细胞变形缩小。 (三)试剂准备:瑞氏—吉姆萨复合染液。 (四)仪器、器材要求:显微镜、洁净载玻片。 (五)操作具体步骤: 1.染色:平置玻片于染色架上,滴加染色液3~5滴,使其迅速盖满血膜约1min后,滴加 缓冲液5~10滴,轻轻摇动玻片或对准血片吹气,与染液充分混合,10~20min后用水冲去染液待干。 2.选择涂片细胞分布厚薄适宜、染色良好的区域在油镜下观察各类细胞的形态及数量变 化。 (六)结果判断 1.红细胞:正常形态呈双凹圆盘状、无核、平均直径7.2μm,染粉红色,外周血中无有核红细胞、异常形态红细胞量小于1%。 2.白细胞:正常外周血中白细胞分为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占1%~5%,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占50%~70%,嗜酸性粒细胞占0.5%~5%,嗜碱性粒细胞占0~1%,淋巴细胞占20%~40%,单核细胞占3%~8%,无幼稚细胞。 3.血小板:正常形态呈椭圆形及不规则形,无核、胞质中有嗜苯胺蓝颗粒,直径约2~4μm,多为2μm左右,呈单个或成堆分布。 (七)干扰因素 1.涂片要新鲜,涂片自然晾干后立即进行染色,如特殊情况下,一般不超过一周,否则,细胞蛋白质变性,使染色偏碱。 2.染色时间长短除与气温有关外,也与细胞增生情况、各批染液的性能有关,故要求将染色中的涂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待颗粒清楚、核浆分明,着色满意后才终止染色,冲洗晾干待检。 3.染色过深得涂片可用瑞氏染液滴加于涂片上,马上冲洗;染色过浅可重染,先加缓冲液再加染色液,混合后复染到需要的深度。 (八)临床意义 (一)红细胞分布异常 1.红细胞分布异常:红细胞呈缗钱状分布,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等,红细胞聚集成堆见于冷凝集素血症。 2.红细胞大小及染色异常 a.低色素性小红细胞增多:见于缺铁性贫血、海洋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等。 b.正色素性或高色素性大红细胞增多,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抗核酸代谢药物等影响。 3.异性红细胞 a.球形红细胞增多: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常大于25%)、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

血细胞形态特征和常见血液病的血液学特征

血细胞形态特征和常见血液病的血液学特征 第一节血细胞的生成、发育规律及正常形态学特征 一、血细胞的生成: (一)红细胞系统(红系) 多能干细胞髓系干细胞红系祖细胞 原红早幼红中幼红晚幼红网织红红细胞 分裂次数 1次 1次 2次无 故一个原红可生成16个红细胞。 (二)粒细胞系统(粒系) 多能干细胞髓系干细胞粒单系祖细胞粒系祖细胞 原粒早幼粒中幼粒(三种)晚幼粒杆状核粒细胞分叶核粒细胞分裂次数 1次 1次 2-3次无 故一个原粒可生成16个以上成熟粒细胞。 (三)单核细胞系统 多能干细胞-------------单核细胞 -------进入组织成为组织细胞---------抗原刺激成为巨噬细胞。 (四)淋巴浆细胞系统 全能干细胞淋系干细胞淋系祖细胞(B)原始淋巴(B)幼稚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B)原始浆细胞幼稚浆细胞浆细胞 (五)巨核细胞系统 多能干细胞---------------产板巨------裸核、血小板 二、各期细胞正常形态学特征 【红细胞系统】 (一)各期红细胞的形态特点 1.原始红细胞(pronormoblast): 胞体:直径15~20μm、圆形或椭圆型,边缘常有钝角状或瘤状突起。 胞核:圆形、居中或偏于一旁,约占细胞直径的4/5,核染色质呈颗粒状,比原始粒红细胞粗而密,核仁1-2个,大小不一,染浅蓝色。 胞质:量少,深蓝色,不透明,有油画蓝感,在核周围常形成淡蓝区。 2. 早幼红细胞(eary normoblast) 胞体:直径10-18μm、圆形或椭圆型。 胞核:圆形或椭圆型,占细胞2/3以上,居中或稍偏位,核染色质可浓集成粗密小块,较原红细胞粗糙,核仁模糊或消失。 胞质:量多,染不透明蓝或深蓝色,仍可见瘤状突起及核周淡蓝区。

2017年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量评价标准

2017年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量评价标准 临床化学(NCCL-C-01)2017年2016年钾靶值±6%靶值±0.5mmol/L钠靶值±4%靶值±4mmol/L氯靶值±5%靶值±5%钙靶值±5%靶值±0.250mmol/L(1.0mg/dL)磷靶值±10%靶值±0.097mmol/L或靶值±10.7%(取大者)葡萄糖靶值±7%靶值±0.33mmol/L(6mg/dL)或±10%(取大者)尿素靶值±8%靶值±0.71mmol/L或±9%(取大者)尿酸靶值±12%靶值±17%肌酐靶值±12%靶值±26.5ummol/L(0.3mg/dL)或±15%(取大者)总蛋白靶值±5%靶值±10%白蛋白靶值±6%靶值±10%总胆固醇靶值±9%靶值±10%甘油三酯靶值±14%靶值±2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靶值±30% 总胆红素靶值±15%靶值±6.84mmol/L(0.4mg/dL)或±20%(取大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靶值±16%靶值±20%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靶值±15%靶值±20%碱性磷酸酶靶值±18%靶值±30%淀粉酶靶值±15%靶值±30%肌酸激酶靶值±15%靶值±30%乳酸脱氢酶靶值±11%靶值±20%直接胆红素靶值±2s靶值±2s铁靶值±15%靶值±20%总铁结合力靶值±2s 镁靶值±15%靶值±25%锂靶值±0.3mmol/L 或±20%(取大者) 铜靶值±2s 锌靶值±2s

酸性磷酸酶靶值±30% γ-谷氨酰基转移酶靶值±11%靶值±20%α-羟丁酸脱氢酶 靶值±30%靶值±30%胆碱酯酶靶值±20%靶值±20%脂肪酶 靶值±20%靶值±20%心肌标志物肌酸激酶-MB(ug/L)靶值±30%靶值±30%肌红蛋白靶值±30%靶值±30%肌钙蛋白-I靶 值±30%靶值±30%肌钙蛋白-T靶值±30%靶值±30%肌酸激 酶-MB(U/L)靶值±30% 超敏CRP靶值±30%靶值±30%同型半胱氨酸靶值±2.5μ mol/L 或±20%(取大者) 脂类胆固醇靶值±9%靶值±10%甘油三酯靶值±14%靶值±2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靶值±30%靶值±30%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靶值±30%靶值±30%载脂蛋白 A1靶值±30%靶值±30%载脂蛋白 B靶值±30%靶值±30%脂蛋白(a)靶值±30% 血气分析pH靶值±0.04靶值±0.04pCO2靶值±5mmHg 或±8%(取大者)靶值±5mmHg或±8%(取大者)pO2靶值±8%靶值±2SNa+靶值±4%靶值±4mmol/LK+靶值±6%靶值±0.5mmol/LCa2+靶值±5%靶值±0.25mmol/LCl-靶值±4%靶 值±5%特殊蛋白IgG、 IgA、IgE、IgM、C3、C4、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转铁蛋白(TRF)、前白蛋白(PA)靶值±25%靶值±25%内分泌总T4靶值±20%靶值±20%叶酸靶值±30%靶值±30%皮质醇、雌二醇、FSH、LH、孕酮、催乳素、睾酮、C-肽、FT3、TT3、

上海市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基本内容和要求

2012年上海市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基本内容和要求为进一步加强上海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提供准确、及时的检验结果,根据国家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卫医发[2006]73号文)和上海市卫生局的有关要求,结合上海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制订本要求。 本要求适用于上海市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所有出具临床检验报告的临床实验室、设有100张及以上床位的民营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和医学检验所(独立实验室)。 一、实验室管理 各医疗机构应按照《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的要求在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临床实验室(医学检验科)及下设诊疗科目。临床实验室应做好本科室的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目标和内部审核制度,满足分析前、中、后各环节的质量要求,持续改进检验质量,编制临床实验室管理文件。管理文件由科室负责人(科主任)签字生效,做到现行有效。 (一)组织和人员 1.临床实验室负责人是实验室质量和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建立组织管理体系并确定具体人员的职责,制订各工作岗位的岗位职责(岗位说明书)。建议实验室负责人由具有相关专业副高以上职称的人员担任,新任(2011年后任职)临床实验室负责人应当经过临床检验质量管理等相关内容的培训。 2.技术人员应具有相应的专业学历,并取得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操作各类仪器设备应经过相关培训,符合要求方能操作。实验室工作人员在上岗前需接受辨色力检查,分子生物学、HIV初筛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高压消毒灭菌和生物安全操作应取得相应的证书。

3.临床实验室负责人应组织实验室人员进行业务学习和培训,有相应的学习培训制度、计划和记录,并定期(每年至少一次)对学习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二)环境和设施 1.临床实验室的环境和设施应符合生物安全要求、化学危险品管理要求、消防安全要求、实验用电安全要求。实验室空间布局和检验流程应满足检验质量的需求,保证仪器放置,实验操作,员工更衣,办公、会议室等有足够空间;保证环境温湿度控制,通道的通畅、工作区域的清洁维护,水池上下水道的通畅清洁;保证实验室内、外通讯畅通,外部供应有效控制,货物存储管理有序。 2.实验室应有限制进入的措施,防止患者或其他非相关人员的随意出入。 (三)质量控制要求 1.临床实验室各专业组应制订质量控制文件,编写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的操作规程,以监控和评价分析过程的质量。凡出具临床检测报告的项目均应开展室内质控,参加上海市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中心组织开展的室间质评、地区性质量控制活动、飞行检查和现场督查等。暂无室间质评计划的项目应定期(每年至少一次)进行比对或用其他方法验证其结果的可靠性。各专业室间质评和地区性质控项目见附件一。 2.日常工作中如遇到质量问题,应认真查找原因,采取纠正措施,并做好记录。临床实验室每季度应至少召开一次质量管理会议,讨论和分析检验质量问题(包括对检验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处理和预防措施等),定期(每年至少一次)评价这些措施的效果,并做好记录。 3.室内质控:按照上海市临床检验地区性质量控制计划的要求进行室内质控,失控应采取纠正措施,填写失控分析报告,纠正失控后才能发出检验报告,同时应评估失控与前次在控之间所报告结果可能出现的质量偏差(如:对已测标本抽样检测),并做好记录。失控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存在问题与临床实践

【检验】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存在问题与临床实践 2014-10-06 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是血常规检验的主要内容,也是医学检验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功。近年来,随着血液分析仪的普及,忽视血常规检验中的形态学观察,以致造成漏检、漏诊及误诊的现象常常发生,已引起临床医生、检验人员及患者家属的高度重视。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较多,应积极研究对策,确保血细胞形态学检验质量不断提高。 一、专业知识面窄造成漏检与对策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涉及到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其它异常细胞形态学的知识和丰富经验。临床工作中常由于形态学知识面窄而造成漏检,甚至引发医疗纠纷。 例1,男、8岁,主因经常鼻衄、皮肤紫癜而求诊,甲院查血常规RBC 3.8×10^12/L,HBG 105g/L,WBC 4×10^9/L,PLT 84×10^9/L,按血细胞减少症治疗不见好转而转乙院。血常规结果与甲院近似,血象中粒细胞胞质中多见Dhle小体,并伴有巨大血小板。其母血象与患者近似。结合临床诊为May-Hegglin畸形。家属认为甲院检验人员工作不认真,要追查其责任,后经耐心解释,家属不再追究。 例2,患者,男,80岁,因发热查血常规,甲院化验报告,RBC 3.5×10^12/L,WBC 20.3×10^9/L,W-SCR 0.26 ,W-LCR 0.74(两分群),未提示形态学异常,

PLT 160×10^9/L。转乙院W-SCR 0.74 , W-MCR 0.07 ,W-LCR 0.19(三分群)。查血象多为带空泡的绒毛淋巴细胞,骨髓及血涂片证实为伴绒毛淋巴细胞的脾淋巴瘤,家属拟起诉甲院延误诊断,由于本病非常少见,经解释,家属理解。 对策:①普及血细胞形态学知识,不断提高检验人员业务水平。②从事血细胞形态学的检验人员上岗前应接受正规培训。③建立形态学检验人员评价认可制度。 ④加强血细胞形态学室间质评工作,对多次不达标实验室应提出警告。 二、染色技术不正规发生漏诊与对策 有些基层实验室使用快速染色法,这种染色法操作迅速,但不适合鉴别细胞结构。 例3,女,4岁,主因皮肤出现小脓泡、肝、脾肿大而求诊。甲院查血常规RBC 3.1×10^12/L,HBG 93g/L,WBC 3.8×10^9/L,血涂片快速染色后白细胞分类为N 0.63,L 0.36,M 0.01,未报形态学异常。转到乙院后查血象,中性粒细胞胞质中有粗大紫灰色颗粒,淋巴细胞胞质中可见到1~2个粗大紫红色颗粒。结合临床特点诊断为Chediak-Higashi综合征。患者家属对早日确诊非常满意。 对策:①提倡使用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推荐的Romanowsky染色法,也可使用Wright、Giemsa或Wright-Giemsa混合染色法。②严格按标准化程序进行染色。③采用快速染色法的单位应定期更换分染试剂,以免影响染色质量。 三、仪器法引发的医疗纠纷与对策 随着血液分析仪的普及,忽视血常规检验中的形态学观察,从而造成漏检、漏诊及误诊等现象,以至引发医患之间的矛盾,已引起临床医生、检验人员、患者及其家属的普遍关注。 1、异常结果提示未引起重视 例4,患者,女,40岁,因干咳而住甲院,血常规检查提示WBC 11×10^9/L,三分群血细胞分析仪MCR 0.19,异常提示F2,未查血片。后患者转外院住院,多次查血常规,嗜酸粒细胞高,确诊为支气管哮喘。先后支付医疗费用较多,认为甲院延误了诊断,要求赔偿。 例5,患者,女,38岁,脑外科术前查血常规,血液分析仪RBC 4.25×1012/L,PLT 58×109/L 。异常提示为PLT直方图DW,医生不给做手术,转内科进一步

正常血细胞形态学检验

一、正常粒细胞系统形态? 1、原始粒细胞:胞体直径10~18μm,圆形或类椭圆形。胞核较大,约占细胞的2/3以上,圆或类椭圆形,居中或略偏位,核染色质呈细砂粒状,均匀、平坦如一层薄砂,无浓集。核膜薄较模糊,染成淡红色。核仁2~5个,较小,清楚。胞质量少,染成淡蓝或深蓝似天蓝色,透明绕于核周,无颗粒。过氧化物酶染色阴性,但后期有时也可呈阳性反应。 2、早幼粒细胞:胞体直径12~20μm,较原粒细胞大,圆或椭圆形。胞核大,圆或类椭圆形,位于中央或偏位。核染色质呈粗粒状,较原粒粗,开始聚集。核仁可见或消失。胞质量较多,呈淡蓝、蓝或深蓝色,浆内含大小、形态和多少不一的紫红色非特异的天青胺蓝颗粒,分布不均。过氧化物酶染色阳性。 3、中幼粒细胞: (1、)中性中幼粒细胞:胞体直径10~18μm,圆形。胞核椭圆形或一侧开始扁平,,染色质聚集呈索块状,核仁消失。胞质量多,淡红色,内含中等量、大小较一致的特异的中性颗粒,常伴有少数非特异性颗粒。 (2)嗜酸性中幼粒细胞:胞体直径15~20μm,胞核与中性中幼粒细胞相似。胞质内充满粗大、均匀、排列紧密、橘红色的特异性的嗜酸性颗粒。 (3)嗜碱性中幼粒细胞:胞体直径10~15μm,胞核椭圆形,轮廓不清楚,核染色质较模糊。胞质内及核上含有数量不多、排列零乱、大小不等的紫黑色特异的嗜碱性颗粒。 4、晚幼粒细胞 (1、)中性晚幼粒细胞:胞体直径10~16μm,呈圆形。胞核明显凹陷呈肾形、马蹄形、半月形,但其核凹陷程度一般不超过核假设直径的一半。核染色质粗糙,排列更紧密,核仁消失。胞浆量多,染浅红色,充满中性颗粒。 (2、)嗜酸性晚幼粒细胞:胞体直径10~16μm,胞核在中央或偏一侧,呈肾形或椭圆形。核质充满着嗜酸性颗粒,其颗粒粗大呈橘红色,大小一致,但有时见到深褐色或紫棕色颗粒。 (3、)嗜碱性晚幼粒细胞:胞体直径10~14μm。胞核固缩呈肾形,轮廓模糊。胞质内及核上含有少量、分布不匀的嗜碱性颗粒。 5、杆状核粒细胞: (1、)中性杆状核粒细胞:胞体直径10~15μm,圆形。胞核凹陷程度超过核假设直径的一半,核径最窄处大于最宽处1/3以上,形态弯曲成带状,粗细均匀,核染色质粗糙呈块状,也可见核呈“S”形、“U”形或“E”形,核两端钝圆染深紫红色。胞质充满中性颗粒。 (2、)嗜酸性杆状核粒细胞:胞体直径11~16μm,圆形。胞核与中性杆状粒细胞相似。胞质充满着粗大的橘红色嗜酸性颗粒。 (3、)嗜碱性杆状核粒细胞:胞体直径10~12μm。胞核呈模糊杆状。胞质内及胞核上含有紫黑色、大小不匀、数量较少的嗜碱性颗粒。 6、分叶核粒细胞: (1、)中性分叶核粒细胞:胞体直径10~14μm,圆形。胞核分叶状,叶与叶之间有细丝相连或完全断开,或者虽未断开,但有粗而明显的切痕。核常分2~5叶,核染色质浓集或呈较多小块,染深紫红色。胞质丰富,染淡红色,浆内分布着细小紫红色中性颗粒。 (2、)嗜酸性分叶核粒细胞:胞体直径11~16μm。胞核多分为两叶。胞质充满着粗大呈橘红色嗜酸性颗粒。 (3、)嗜碱性分叶核粒细胞:胞体直径10~12μm。胞核可分3~4叶或分叶不明显,常融合呈堆集状。胞质嗜碱性颗粒呈紫黑色,大小不一,分布不均,常掩盖在核上,以致核的形态看不清,有时很难确定为哪一个阶段细胞。

分子诊断技术临床应用进展

分子诊断技术临床应用进展 张健(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200126) 摘要: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使分子诊断技术进入常规临床实验室的应用技术,越来越多的分子诊断实验项目应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监测和预后判定。不同的分子诊断方法具有不 同的临床应用范围,本文根据分子诊断技术特征,按照杂交、扩增和测序三种技术特征, 对近期分子诊断技术的发展及其在临床应用方面的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分子诊断荧光原位杂交聚合酶链式反应基因测序高通量 狭义的分子诊断(molecular diagnosis)是基于核酸的诊断技术,通过对DNA和/或RNA的检测来实践对疾病的检测和诊断。但是,随着第一张人类基因组测序图的完成,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物组学等新兴学科的发展,分子诊断的内涵已经从单纯的DNA/RNA拷贝、突变等变化的检测,拓展到核酸与DNA片段、蛋白与多肽、抗原与抗体、受体与配体等生物大分子的检测,并广泛应用于疾病的筛查、诊断、治疗监测、预后与预防等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1]。当然,分子诊断学的快速发展,得益与分子诊断技术的日新月异。1990年启动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经历了十三年的时间,而2007启动的1000人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却只用了3年[2],人类了解自然密码的速度正在跨上快速列车。检验医学以提供精密准确的数据服务于临床,而分子诊断技术正逐渐成为成为常规临床实验室的应用技术,这将为检验医学的发展提供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将根据分子诊断技术特征,按照杂交、扩增和测序三种技术特征,对近期分子诊断技术的发展及其在临床应用方面的进展做一综述。 一、基于分子杂交为基础的分子诊断技术发展及其应用 两条同源核酸分子(DNA或RNA)可以在碱基互补的原则下形成异质双链是遗传物质最重要的化学特征,这一过程亦被称为分子杂交(molecular hybridization)。分子杂交是所有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基础,从最初的印迹杂交(southern Blot和northern Blot)到实时PCR(real time PCR),从基因芯片再到高通量的DNA测序技术,都离不开碱基互补的分子杂交反应。而且在理论上可以特异性相互作用的两个不同分子,例如核酸与核酸之间(A-G、G-C)、蛋白与蛋白之间(抗原和抗体)甚至核酸和蛋白之间(适体与多肽)的相互作用都可以视为分子杂交的不同表现模式。因此,广义的分子杂交技术是指以核酸、蛋白、糖基以及细胞、代谢物等分子的相互作用所建立的分析方法。目前临床应用的以分子杂交技术为基础的诊断技术繁多,缺乏统一的分类方法,但是可以根据实验方法的差异分为主要的两种类型,一类是通过特异性的标记探针检测检测细胞内的核酸物质,而另一类是通过探针检测从细胞内提取的核酸、蛋白等物质,前者以原位杂交及其衍生的技术为主,后者以生物芯片及其衍生的技术为主。 1、原位杂交技术(in situ hybridiztion,FISH)的发展与临床应用: 原位杂交应用特异性的探针检测细胞内的核酸需要标记分子显示杂交信号,1960s年代的检测技术是放射性核素标记,但是信号检测程序复杂并且可能存在放射性物质的污染,而荧光物质标记可以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实验结果,因此荧光标记的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tion,FISH)一经出现立刻取代了放射性标记的技术,成为应用最广泛的分子杂交技术。FISH技术通过荧光标记探针,可以可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存在问题与临床实践.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存在问题与临床实践 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是血常规检验的主要内容,也是医学检验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功。近年来,随着血液分析仪的普及,忽视血常规检验中的形态学观察,以致造成漏检、漏诊及误诊的现象常常发生,已引起临床医生、检验人员及患者家属的高度重视。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 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是血常规检验的主要内容,也是医学检验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功。近年来,随着血液分析仪的普及,忽视血常规检验中的形态学观察,以致造成漏检、漏诊及误诊的现象常常发生,已引起临床医生、检验人员及患者家属的高度重视。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较多,应积极研究对策,确保血细胞形态学检验质量不断提高。一、专业知识面窄造成漏检与对策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涉及到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其它异常细胞形态学的知识和丰富经验。临床工作中常由于形态学知识面窄而造成漏检,甚至引发医疗纠纷。例1,男、8岁,主因经常鼻衄、皮肤紫癜而求诊,甲院查血常规RBC 3.8×1012/L,HBG 105g/L,WBC 4×109/L,PLT 84×109/L,按血细胞减少症治疗不见好转而转乙院。血常规结果与甲院近似,血象中粒细胞胞质中多见Dhle小体,并伴有巨大血小板。其母血象与患者近似。结合临床诊为May-Hegglin畸形。家属认为甲院检验人员工作不认真,要追查其责任,后经耐心解释,家属不再追究。例2,患者,男,80岁,因发热查血常规,甲院化验报告,RBC 3.5×1012/L,WBC 20.3×109/L,W-SCR 0.26 ,W-LCR 0.74(两分群),未提示形态学异常,PLT 160×109/L。转乙院W-SCR 0.74 , W-MCR 0.07 ,W-LCR 0.19(三分群)。查血象多为带空泡的绒毛淋巴细胞,骨髓及血涂片证实为伴绒毛淋巴细胞的脾淋巴瘤,家属拟起诉甲院延误诊断,由于本病非常少见,经解释,家属理解。对策:①普及血细胞形态学知识,不断提高检验人员业务水平。②从事血细胞形态学的检验人员上岗前应接受正规培训。③建立形态学检验人员评价认可制度。④加强血细胞形态学室间质评工作,对多次不达标实验室应提出警告。二、染色技术不正规发生漏诊与对策有些基层实验室使用快速染色法,这种染色法操作迅速,但不适合鉴别细胞结构。例3,女,4岁,主因皮肤出现小脓泡、肝、脾肿大而求诊。甲院查血常规RBC 3.1×1012/L,HBG 93g/L,WBC 3.8×109/L,血涂片快速染色后白细胞分类为N 0.63,L 0.36,M 0.01,未报形态学异常。转到乙院后查血象,中性粒细胞胞质中有粗大紫灰色颗粒,淋巴细胞胞质中可见到1~2个粗大紫红色颗粒。结合临床特点诊断为Chediak-Higashi综合征。患者家属对早日确诊非常满意。对策:①提倡使用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推荐的Romanowsky染色法,也可使用Wright、Giemsa或Wright-Giemsa混合染色法。②严格按标准化程序进行染色。③采用快速染色法的单位应定期更换分染试剂,以免影响染色质量。三、仪器法引发的医疗纠纷与对策随着血液分析仪的普及,忽视血常规检验中的形态学观察,从而造成漏检、漏诊及误诊等现象,以至引发医患之间的矛盾,已引起临床医生、检验人员、患者及其家属的普遍关注。 1、异常结果提示未引起重视例4,患者,女,40岁,因干咳而住甲院,血常规检查提示WBC 11×109/L,三分群血细胞分析仪MCR 0.19,异常提示F2,未查血片。后患者转外院住院,多次查血常规,嗜酸粒细胞高,确诊为支气管哮喘。先后支付医疗费用较多,认为甲院延误了诊断,要求赔偿。例5,患者,女,38

机构名称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机构名称: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注册号:PT0016 地址: A:北京市东城区东单大华路1号 获准认可能力索引

Name:National Center for Clinical Laboratories Registration No.:PT0016 ADDRESS: A: No.1, Dahua Road, Dongdan,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INDEX OF ACCREDITED SIGNATORIES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认可证书附件 (注册号:CNAS PT0016) 名称: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单大华路1号 签发日期:2012年11月22日有效期至:2015年11月21日更新日期:2012年11月22日 附件1 认可的授权签字人及领域 序号姓名授权签字领域备注 1 陈文祥细菌学(0703)、病毒学(0705)、血清学(0708)、血液学(0711)、化学病理学(0720)、医学应用 病理学(0726)检测领域 2 王治国细菌学(0703)、病毒学(0705)、血清学(0708)、血液学(0711)、化学病理学(0720)、医学应用 病理学(0727)检测领域 3 李金明病毒学(0705)、血清学(0708)检测领域 4 彭明婷血液学(0711)检测领域 5 张传宝化学病理学(0720)检测领域 6 胡继红细菌学(0703)检测领域

CHINA NATIONAL ACCREDITATION SERVICE FOR CONFORMITY ASSESSMENT APPENDIX OF ACCREDITATION CERTIFICATE (Registration No. CNAS PT0016) NAME: National Center for Clinical Laboratories ADDRESS:No.1, Dahua Road, Dongdan,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Date of Issue:2012-11-22 Date of Expiry:2015-11-21 Date of Update:2012-11-22 APPENDIX 1 ACCREDITED SIGNATORIES AND SCOPE №Name Authorized Scope of Signature Note 1 Chen Wenxiang Inspection:Bacteriology(0703), Virology(0705), Serology(0708), Hematology(0711), Chemical Pathology(0720), Medical Applied Pathology(0726) 2 Wang Zhiguo Inspection:Bacteriology(0703), Virology(0705), Serology(0708), Hematology(0711), Chemical Pathology(0720), Medical Applied Pathology(0727) 3 Li Jinming Inspection:Virology(0705), Serology(0708) 4 Peng Mingting Inspection:Hematology(0711) 5 Zhang Chuanbao Inspection:Chemical Pathology(0720) 6 Hu Jihong Inspection:Bacteriology(0703)

血细胞形态图片演示教学

低倍镜,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 (图一) 40倍,可见各阶段幼稚粒、有核红,粒系有核 左移,有的中性中幼粒有核浆发育不平衡;幼红细胞体积偏小,偏蓝 (图二) 100倍,幼红细胞胞体偏小,胞浆偏碱 外周血,成熟红细胞体积小,中心浅染去扩大 (图三) (图四) 低倍镜,增生活跃,细胞胞体偏大 (图五) 低倍镜,增生活跃,细胞胞体偏大 (图五) 40倍,可见各阶段巨幼红细胞 (图六)

高倍镜,杆状核巨型变(图七) 中巨幼红(图八) 大红细胞及H-J小体(100倍)(图九) 过分叶核粒细胞(图十) 低倍镜,增生明显活跃(图十一) 高倍镜,红系明显增生,中晚幼红为主, 成熟红细胞多嗜性(图十二)

低倍镜:成人CAA,髂骨:增生减低,高倍镜骨髓小粒:组织嗜碱细胞, 油滴较多,小粒空虚,细胞面积约20%浆细胞,网状细胞 (图十三) (图十四) 儿童(CAA)髂骨涂片,增生活跃(-)粒系晚幼一下阶段为主,炭核红,巨核巨核少见(图十五) 少(40倍)(图十六) 儿童SAA(胸骨)(图十七) 破骨细胞(图十八)

(图十九) (图二十) 核间桥(细胞内)(图二十一) 三核红(图二十二) 假性Pelge-Huet畸形(图二十三) 环形核(图二十四)

免疫酶标(图二十五) 环状铁粒幼红细胞(图二十六) 增生极度活跃 CML (图二十七) BM:以中心中晚幼粒为主,嗜酸, 嗜碱粒易见(图二十八) CML(PB) (图二十九) PV 增生活跃(图三十)

成熟红细胞堆积排列(图三十一)外周血可见泪滴红(图三十二) ET外周血,血小板大片状分布(图三十三) ET 骨髓成熟产板巨核,(图三十四) 幼稚浆细胞细胞形态(图三十五)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及技巧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及技巧 卫生部医院血液科天林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明婷谷小林陆红 一.血液学及血细胞形态学临床应用: ●是临床血液病诊断与治疗及临床医学检验学的基础工作。 ●血细胞形态学适用于临床血液病诊断快速简捷的要求。 ●近年来由于血细胞学及超微结构、免疫学、细胞遗传学、融合基因、造血干细胞及其细胞因子、骨髓造血微环境、基质细胞、树突状细胞、淋巴系细胞发生及其疾病表现,细胞增殖动力学与细胞凋亡以及骨髓组织病理学应用,推动了血液的临床与实验室的新知识迅猛发展。 ●当前血液病不能单凭临床与形态学作出诊断,必须以临床和血细胞形态学为基础,将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新知识、新技术应用到血液学中,构成现代临床血液学与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弥补形态学的经验性与主观性带来负面缺陷,才能提高血液病的诊断与治疗水平。 ●进入90 年代以来,国外采用多学科联合技术综合诊断技术与方案: ○FAB-AL (1976 )、NCL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对FAB-AL 分型的补充(1995 )、AL-MIC 分(类)型,MIC 及MICM 分型(1985-1990 ); ○FAB-CL 分型(1989 )、中国CL 分型(1997 ); ○FAB-MDS 分型(1982 )、MIC 协作组对FAB-MDS 分型提出补充建议(1987 ); ○WHO 对造血系统及髓系恶性疾病和淋巴系恶性肿瘤WHO 分类(2000 ); ●血细胞形态学诊断技术正在进入显微图象软件时期: ○创造出许多多功能软件,如血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染色、血液病诊断与鉴别诊断、CL 诊断与治疗及教学系统多媒体软件等。 ○将显微镜与微机相连,应用储存、分类、检索软件,编辑、打印诊断报告,并可附多幅细胞图象。 二.血细胞形态学基本概念 血细胞形态学作为临床血液病基础诊断:

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

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 1.外周血涂片检查步骤: (1)肉眼观察:涂片面膜大小、厚薄是否适中,染色好坏。(2)低倍镜观察全貌: ①涂片及染色好坏; ②了解白细胞数(可大体校对WBC直接计数是否正确); ③了解白细胞大致分布及其各阶段大致比例,特别要注意由于涂片过力,把WBC及成熟粒细胞大多推于片尾部位,造成分类比值误差。片尾有无异常细胞。 ④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细胞镜检区域。 (3)油镜观察:进行WBC分类计数,观察细胞形态、比例、有无巨大或异常细胞。 ①血涂片对WBC总数准确性估计:从低倍及油镜中估计WBC数及其分布。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一般区分WBC数几个等级(油镜视野中WBC密度、分散无重叠)。参见WBC形态诊断技巧节段。 ②白细胞分类计数:血中主要两大比例的中性成熟粒细胞与淋巴细胞及其他小比例细胞是否属正常范围及形态有 无异常。

③注意片尾端有无巨大或出现不成熟或异常细胞(如中晚幼粒、中晚幼红细胞、异常淋巴细胞、吞噬细胞、肿瘤细胞等)。 ④红细胞形态(群体、个体)、排列(重叠、缗钱状)。 ⑤血小板数量、形态及聚集性。⑥寄生虫。 ●注意事项 1.血膜呈舌状,头、体、尾分明 2.空气中晃动,尽快干燥;37℃恒温箱中促干 3.涂片的厚薄、长度与血滴大小(10~20μl)与血片质量4.1h内染色或在1h内甲醇固定 5.正确清洁玻片 6.抗凝血或毛细血管血涂片;EDTA能阻止PLT聚集 7.抗凝血液4h内涂片,先在低倍镜下浏览全片,了解染色好坏和细胞分布情况,观察有无异常细胞。选择涂片体尾交界处染色良好的区域,在油镜下计数100个白细胞,按其形态特征进行分类计数。求出各类细胞所占百分数。 8.分类时应从血膜体尾交界处边缘向中央依次上下呈城垛 状迂回移动,计数使不能重复和遗漏。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2007年第1次全国医院细胞形态学及 寄生虫学室间质量评价 2007年第1次全国医院细胞形态学及寄生虫学室间质评活动各发出质评物514份,各收到回报结果482份及469份。这两项室间质评活动的目的主要是对实验室人员进行培训,逐步提高细胞形态学及寄生虫检验的水平;此外一些细胞凭形态学特点进行分类确实有一定困难,为此,根据专家建议和参加实验室的反馈信息,目前对细胞形态学及寄生虫室间质评的回报结果暂不进行评分。 一、本次活动发放的10个血细胞形态学质评图片中,除2007103、2007105、外大多数实验室的回报结果与参考答案一致; 本次发放的10个寄生虫图片除2007401外大多数实验室的回报结果与参考答案一致,故只对上述三个图片的质评结果加以说明。 1、2007103 图片:为假性-佩耳格尔氏核异常(Pelger-Hüet),部分实验室报为中性分叶粒细胞及成熟嗜酸粒细胞。Pelger-Hüet为遗传性粒细胞疾病之一,其突出的变化是中性粒细胞分叶减少,核不分叶或分为两叶,典型的核形似一个夹鼻眼镜,两个圆形或近似圆形的核叶中间被一个细丝连接,核染色质较正常的中性分叶粒细胞浓集,副染色质明显。这种核异常也可出现在非遗传性疾病中,如白血病、细菌或病毒感染及使用某些药物等情况,随着原发病因的解除白细胞形态恢复正常,称为获得性或假性-佩耳格尔氏核异常。 2、2007105 图片:为都勒小体(D?hle body),部分实验室报为中毒性颗粒。该物质形成的机理是由于毒性物质的作用,使细胞的发育失衡,局部保留嗜碱性区域,染成天蓝或灰蓝色,可为圆形或其它形状,为细胞浆局部不成熟的表现。 3、2007401 图片:为线虫,具体为广州管圆线虫。成虫线状,细长,体表具微细环状横纹。头端钝圆,头顶中央有一小圆口,缺口囊。雄虫长11~26mm, 宽0.21~0.53mm,交合伞对称,呈肾形。雌虫长17~45mm,宽0.3~0.66mm,尾端呈斜锥形,子宫双管形,白色、与充满血液的肠管缠绕成红、白相见的螺旋纹,十分醒目,阴门开口于肛孔之前,因该寄生虫辨认难度较大,只要求辨认出线虫即可。 联系地址:100730 北京东单大华路1号,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办公室 电话:(010)58115055或(010)65273025 传真:(010)65132968 e-mail: cnccl@https://www.wendangku.net/doc/2116622391.html,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2007年7月9日

临床生化检验实习大纲

临床生化检验实习大纲(2006-05修订) 1.应掌握项目: A.标本(血、尿、脑脊液等)的正确采集与处理。 B.常用生物化学试剂的配制,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 C.标准工作曲线的制备、使用。 D.各种微量加样器的正确使用。 E.室内质量控制、实施及注意事项,室内质控图的绘制和误差分析。 F.肝功能试验:血清胆红素定量测定,血胆汁酸测定,血单胺氧化酶、β-脯氨酸羟化酶 测定,血氨分析,AFP、AFU测定。 G.肾功能试验:血尿素、肌酐、尿酸测定,血胱抑素C测定、氨甲酰血红蛋白测定、尿 蛋白和尿酶检查。 H.酶类测定:连续监测法的原理,酶学测定的两个重要的共通试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 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及其同工酶、酸性磷酸酶、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血清及尿淀粉酶、胆碱酯酶、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γ-谷氨酰转移酶测定。 I.电解质测定:血钾、钠、钙、氯、无机磷测定,电解质分析仪的使用与维护,脑脊液氯 化物测定。 J.蛋白质测定: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测定、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或琼脂糖电泳分离血清蛋白,脑脊液蛋白测定,尿蛋白测定。 K.糖测定:血糖测定,糖耐量测定,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糖化血清蛋白(果糖胺)测定,脑脊液糖测定。 L.血脂测定:总胆固醇测定,甘油三酯测定,磷脂的化学法测定,琼脂糖电泳分离血清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载脂蛋白测定(ApoA、ApoB、ApoC、ApoE)。 M.内分泌功能检测:血生长激素、SM-C即IGF-I测定,血清TT4、TT3、FT3、FT4、TSH 测定,血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测定,血皮质醇测定,尿、唾液游离皮质醇测定,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测定,血雄性激素、雌激素、孕激素、LH、FSH测定,血、尿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 N.血气分析:标本的采集,血气分析常用参数的种类及应用,酸碱失衡的判断,血气分析仪的使用。 2.基本掌握项目: A.室间质量评价与误差分析及改进措施。 B.临床生化方法学比较与评价试验。 C.容量瓶、吸量管及加样器的校正。 D.肌酐清除率试验。 E.血清催乳素测定。 F.临床常用肿瘤标志物的种类及应用。 G.血清铜、镁、锌、铁测定。 H.光度扫描仪的使用。 I.自动化电泳分析仪的使用。 J.生化自动分析仪检测单项或多项检测项目,及检测项目组合的原则与使用。 K.层析分析方法。 3.一般了解项目: A.肌酐清除率试验。

正常血细胞形态观察

正常血细胞形态观察 实验准备 一.器材: 载玻片 盖玻片: 滴管:4个 橡皮吸头:4个 玻璃棒:4根 烧杯:1000 ml,2个 量筒:100ml、500 ml、1000 ml各一 蜡笔 棕色小口瓶 碾钵 载玻片处理:一般将载玻片先用洗衣粉水溶液煮沸20分钟,用流水冲洗,再经清洁液浸泡过夜,用流水反复冲洗,最后入95%酒精浸泡约1小时。取出,以洁净布巾夹持玻片边缘擦干备用。 二.试剂: 瑞氏染液240ml 瑞氏染料粉剂 0.1g 纯甲醇(AR) 60ml 将粉剂放入洁净干燥碾钵内,先加少量甲醇研磨使染料溶解,

然后将已溶解的染料倒入洁净的棕色玻璃瓶内,剩下未溶解的再加入少量甲醇研磨,如此反复,直至染料完全溶解为止。新配制的染液需密封保存,室温放置1周后才能使用。染料存放越久,染色效果越好。 磷酸盐缓冲液 1%KH2PO4 30ml 1%Na2HPO4 20ml 加蒸馏水至800 ml,调PH值到6.5~7.0,定容至1000ml。 甲醇 二甲苯 实验步骤 一.涂片 (一)血液涂片的制作 (1)需载玻片2张,分别称为玻片1和玻片2(推片)。 (2)用玻片1一端接约3mm直径的血滴,将此玻片1保持水平。(3)取另一边缘平整的载玻片2(推片),将其前端放在血滴前,与片1保持30°角并稍向后移与血滴接触,即见血液沿片2(推片)下缘散开,使血液展开并充满整个推片的宽度。 (4)立刻将推片与载玻片呈30°角,边轻压推片边将血液按下图的箭头方向推动涂抹,至血液铺完血膜为止。 (5)挥动片1使血膜吹干,用蜡笔将血膜边缘圈画备染色。

(6)每只动物涂片一张。 (7)一张良好的血片,要求厚薄适宜,头、体、尾分明。 (8)置30min~1hr后较利于观察红细胞的形态。 注意事项: ●如标本本身太短,可观察的部分会受局限,故以在离开载玻片 另一端2cm地方涂抹为宜。 ●载玻片、推片的角度越小、血液越薄;涂抹速度越慢、也越薄。 在涂抹贫血病人的血液时,将推片稍竖起(不是30°而是35°~40°左右),以较快的速度推比较好,而对红细胞增高的病人则相反。 ●如用力过猛白细胞容易破损。 二.染色 (一)血液涂片的染色 (1)将待染涂片平放于染色架上。 (2)用滴管将染液滴于涂片上,覆盖整张涂片,放置1~3分钟。 (3)加入等量的磷酸缓冲液或蒸馏水,与染液混匀,可以用滴管从一端吸入,另一端放出,混匀为止,或用嘴来回轻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