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4九年级历史模拟试卷

2014九年级历史模拟试卷

2014九年级历史模拟试卷
2014九年级历史模拟试卷

九年级历史试卷(第 1 页 共 4 页) 九年级历史试卷(第 2 页 共 4 页)

2013-2014学年度中考模拟考试

九年级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下表中。

虽不好,但这里的人们却栽培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水稻。”她介绍的这个遗址可能是: A.河姆渡文化 B.大汶口文化 C.周口店文化 D.半坡文化

2. 秦朝举行的一次廷议中,廷尉李斯的发言得到秦始皇的支持,李斯说:“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仇人);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置诸侯不便。”由此可以看出,李斯明确反对:

A.郡县制

B.三省六部制

C.分封制

D.金瓶掣签制

3.李约瑟认为“对于科学史家来说,唐代却不如后来的宋代那么有意义……唐代是人文主义的,而宋代较重于科学技术方面”,下列能反映材料中有关宋科学技术的史实有 A .敦煌壁画 B .《秦王破阵乐》 C .活字印刷术 D .瓦舍 4.19世纪90年代,《纽约时报》评论说:“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导致此论断的历史事件是 A .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 B .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 D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三省

5.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革新道路上的“量变”,辛亥革命是个“飞跃”。这里的“飞跃”指的是辛亥革命( )

A.推翻了封建制度

B.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C.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6. 地理大发现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下列事件中与其没有内在联系的有

①文艺复兴运动 ②东印度公司 ③鸦片战争 ④郑和下西洋 A .①②③④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④

7.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 材料中的“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表现为

A .罗斯福新政

B .杜鲁门主义

C .北约的建立

D .马歇尔计划 8.下列名词承载着惨酷的历史意蕴,是法西斯势力所犯下的反人类罪的黑色象征

① “奥斯威辛集中营” ② “南京大屠杀” ③ “731细菌部队” ④“格尔尼卡大屠杀”。其中属于 “日本制造”的有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③④

9.有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你认为这种观点 A .正确。因为全球化正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 B .基本正确。发展中国家最好别趟这股浑水

C .偏颇。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发展中国家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D .基本错误。发展中国家应无条件支持

10.从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的组建等内容中,提

炼出一个学习主题,其名称应是 A .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B .近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化

C .筑起共和国的钢铁长城

D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 11.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相同之处有 ①是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会议 ②由少数帝国主义大国操纵

③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④侵犯中国主权,损害中华民族利益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12.马克思说:“封建国家可以指挥千千万万人的手臂去为集权国家修建与集权政治关系相匹配的社

会物质实体。”能证明马克思此话正确的是 ①焚书坑儒 ②秦兵马俑 ③隋大运河 ④清文字狱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③④ 13.李华同学在分析了下面三幅图片后,认为近代中国人民进行斗争的主题应该是

A .推翻腐朽政府,建立人民政权

B .反对封建思想,开展新文化运动

C .反对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

D .打倒封建军阀,发展资本主义

14.法国作家雨果说:“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

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好关系……”下列哪一标志代表的组织就是雨果所期望的“高一级的整体”

A B C D

15.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匈牙利卡达尔改革、中国的改革开放都是对社会主义道路比较成功的探索。

他们成功的共同经验是

A .重视了市场的调节作用

B .完善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C .优先发展重工业

D .实行了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的计划经济模式 16.“(明治维新)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

趣。”文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西方文明指 A.加强中央集权 B.学习西方技术 C.提倡文明开化 D.建立警察制度 17. 历史小组在探究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一话题,你认为正确的说法是

①欧洲国家的联合成为挑战两极的重要力量 ②新科技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物质基础 ③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终结,新的格局形成④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对世界多极化的挑战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三大题36分) 18.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治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会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西洋近代文明能够满足人类心灵上的要求的程度,远非东洋旧文明所能梦见。

——胡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学号

………………………………………………密………………………封………………………线……………………………………………………

九年级历史试卷(第 3 页 共 4 页) 九年级历史试卷(第 4 页 共 4 页)

史料解读:

(1)三则材料反映的共同的主题是什么?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近代化在“器物”、“制度”、“文化”方面分别进行了哪些探索?(3分)

问题思考:

(2)材料一中李鸿章的言论代表了清政府内哪一派别的主张?说出一个该派别为“学习外国利器”而兴办的企业名称。并对李鸿章所属派别的努力做简要评价。(至少答出2点)(3分)

(3)材料二中康有为在探索中国富强之路的问题上与李鸿章有何异同?康有为的设想能否使中国富强?请举出一例予以说明。(3分)

(4)胡适等为解决“文化”上的不足,学习“西洋近代文明”的主张有哪些?你如何看待胡适对“西洋近代文明”和“东洋旧文明”的态度?(3分)

(5)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回答谈谈你对近代化的认识。(1分)

19.在人类历史上,文明的交流演进过程异彩纷呈,特点鲜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世纪时的欧洲,很多人认为世界是一片广阔的陆地,尽头是万丈深渊。虽然……他们知道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神秘的国度中国,但中国和欧洲之间的交通非常困难,很少有人到过中国,也很少有中国人去过欧洲。

材料二:世界与西方的冲突至今已经持续了四、五百年。在这场冲突中,到目前为止,有重大教训的是世界而不是

西方;因为不是西方遭到世界的打击,而是世界遭到西方的打击——狠狠的打击。

——阿诺德〃J 〃汤因比

马车

汽船

电话 笔记本电脑

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同时,他也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他可以利用便捷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

请回答:

(1)材料一描述的局面被打破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1分)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具有什么重要的世界意义?(1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 “世界与西方”的冲突指的是什么?(1分)这种冲突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为什么能够“狠狠的打击世界”?(1分)

(3)科技改善生活,材料三哪些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2分)

(4)通过阅读上述材料和对问题的回答,你认为历史上人类文明交流的主要途径有哪些?(2分)

(5)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类文明交流的发展趋向。(2分)这些趋向对20世纪后期世界经济发展有何重大影响?(1分)

20.中美两国都是当今世界大国,两国的关系对当今世界格局有举足轻重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 材料二图

材料一: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彭德怀

材料二:周恩来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尼克松之后则说:“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回忆录

材料三:双方表示:“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中国方面重申自己的立场:台湾问题是阻碍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关键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中美上海公报》1972年2月28日

材料四:“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商定自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起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

——《中美建交公报》1979年1月1日

材料五:根据美国国防部21号公布的情况,这一次对台军售的总价值为58亿美元,其中53亿美元将用于更新台湾现有的145架f16ab 战机。……。美国国防部当天发表的一份公告称,新一轮对台军售“有助于加强台湾的自我防御能力,有利于维护海峡两岸的军力平衡”。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美国记者韩曙 2011年9月21日

回答:(1)结合材料一说明材料二中中美“25年没交往”的主要原因?材料二中的“握手”历史上称为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三指出中美在处理亚太地区的共同立场是什么?阻碍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关键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材料四的表述比材料三的表述有什么进步?(3分)

(3)材料五叙述的美国行为与材料三、材料四中美国的承诺是否矛盾?简要说明理由。你认为中美关系怎样才能和谐发展?(3分)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新中国建国以来中美关系的轨迹。(2分)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月考一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月考一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按照目前大多数人类学家的观点,现代人类起源于 A.非洲B.欧洲C.亚洲D.美洲 2.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社会,人类最初经历的社会形态是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 3.母系氏族社会最重要的特征是 A.人们过着群居生活B.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C.主要使用打制石器D.人们共同劳动,共同生产 4.以“金字塔的国度”著称的文明古国是 A.古埃及B.古巴比伦C.古印度D.古代雅典 5.统一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是 A、亚历山大 B、汉谟拉比 C、阿育王 D、婆罗门 6.征服古代印度,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的是 A.苏美尔人B.埃及人C.雅利安人D.蒙古人 7.人类早期文明中明显具有海洋文明物质的是 A.古希腊文明B.古印度文明C.古巴比伦文明D.中华文明 8.罗马共和国时期,制定了共和制法律,完善了共和制机构。其中最重要的机构是 A.公民大会B.五百人会议 C.陪审法庭D.元老院 9.罗马在向地中海扩张过程中,曾与一个强大的商业强国发生过布匿战争,这个强国是 A.波斯B.迦太基C.斯巴达D.马其顿 10.1世纪前后,在日本中部兴起的一个比较强大的奴隶制国家是 A.新罗B.高句丽C.大和D.倭奴国 11.古代中国光照四邻,日本的大化改新,其实是仿照 A.中国秦朝制度B.中国汉朝制度 C.中国隋唐制度D.中国明清制度 12.7世纪中期,在日本颁布改新诏书,进行改革的执政者是 A.孝德天皇B.中臣镰足C.圣德太子D.苏我入鹿

13.在西欧封建社会早期,最先实行土地分封制是在 A.法兰克王国建立时B.查理·马特任宫相时C.矮子丕平任宫相时D.罗马教皇国建立时14.西欧封建社会时期,在精神和文化领域凌驾一切的权力是 A.君权B.兵权 C.财权D.神权 15.定都君士坦丁堡,又称拜占庭帝国的是 A.波斯帝国B.马其顿帝国C.西罗马帝国D.东罗马帝国 16.15世纪中期灭掉拜占庭帝国的是 A.法兰克王国B.亚历山大帝国C.阿拉伯帝国D.奥斯曼土耳其 17.公元前5世纪初,正当希腊在地中海东部崛起之时,对希腊虎视眈眈的地处东方的强大帝国是A.马其顿王国B.波斯帝国C.阿拉伯帝国D.印度帝国 18.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是 ①给被侵入的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灾难②将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③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④将拉丁字母传播到世界各地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③④ 19.据《后汉书》记载,166年大秦王安敦首次派使臣来东汉,把象牙、犀角等礼物送给东汉皇帝。史书记载称为“大秦”的国家应是 A.罗马共和国B.罗马帝国C.东罗马帝国D.西罗马帝国 20.对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等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认识最准确的是 A.阻断了各文明之间的往来B.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C.既伴随着暴力、奴役与压迫,又导致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D.摧残了文化,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21.在古老的连接“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上,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搭起桥梁的是 A.罗马人B.阿拉伯人C.波斯人D.马其顿人 22.阿拉伯人被誉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过重大贡献。下列史实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指南针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B.火药和火药武器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C.改造印度人创制的从0到9十个数字计数法并传入欧洲D.佛教产生后经阿拉伯人向西传入欧洲 23.元朝时,有一个在中国生活了17年,并在朝廷中做了大官,由他口述的一部书还曾经风靡欧洲,这个人是 A.穆罕默德B.亚历山大C.马可·波罗D.屋大维 24.下列内容能体现古代东西文化交流的是 ①丝绸之路②“三角贸易”③《马可·波罗行纪》④“阿拉伯数字”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②③④ 25.在古代世界中,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的文字是 A.象形文字B.楔形文字C.甲骨文D.腓尼基字母 26.认为人们受生、老、病、死等苦都是前生造孽的结果,如果今生造孽,来生还要受苦。只有消除一切欲望,才能断绝“苦根”,达到“极乐世界”。宣传这种说教的宗教是 A.基督教B.伊斯兰教C.佛教D.婆罗门教 27.学习历史这门课程,我们经常会遇到“公元前”、“公元”这样一些时间概念。这一时间概念来自A.佛教B.道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 2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20200404101541)

基础义务教育资料欢迎使用本资料,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愿同学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早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奉献自己的力量。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学科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欢迎使用本资料,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愿同学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早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奉献自己的力量 1、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化、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始于何时()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共八大欢迎使用本资料,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愿同学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早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奉献自己的力量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2、开国大典上,54门礼炮齐鸣28响,广场欢声雷动,庆祝新中国的诞生。其中“28响”欢迎使用本资料,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愿同学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早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奉献自己的力量 的寓意是() A、代表中国共产党成立并领导中国艰苦斗争的28?BR> B、没有什么寓意欢迎使用本资料,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愿同学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早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奉献自己的力量 C、代表国民党在中国28年的反动统治被摧毁 D、因为28这个数字比较吉祥 3、今年(2005)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周年() A 49 B 50 C51 D 52 4、“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句话出自() A“大跃进”时期B、“文化大革命”时期 C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D、三大改造时期 5、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的是() A解放战争的胜利B新中国的成立

C土地改革的完成D抗美援朝的胜利 6当前阻碍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是() A民间交往B台湾岛内的分裂势力 C两岸通邮、通航、通商D、日本对台湾的支持 7、“那是一个现在看来非常久远的年代。有一天,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年轻的人们拿起 枪奔赴战场,只为能有宁静的生活。无情的战争让他们倒下了……今天,我们在互联网上再 现那场战争,只是为了纪念那一群可爱的年轻人。”你认为诗中所说的“那场战争”是指()A解放战争B抗日战争C抗美援朝战争D土地革命战争 8、20世纪50年代,我国发生的下列事件中,未改变生产私有制的是() A、农业合作化运动B没收官僚资本企业 C、土地改革运动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9、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最能反映的是哪一原则() A民族平等B民族团结C共同繁荣D“一国两制” 10、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①基辛格秘密访华②尼克松访华③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②①D①③②

2018年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历史月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10小题、共20分) 8、中世纪欧洲社会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 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这一种生产方式属于() A、私有制的生产关系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B、社会主义生产关系D、公有制的生产关系 9、“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神学纱幕最先在意大利烟消云散了。”史学家布 哈特评论的是() A.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B.基督教的传播 C.文艺复兴D.庄园的出现 10、下图中,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的航海路线是() A.①B.②C.③D.④ 11、运用比较法对比历史现象有助于形成历史概念,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下列关于英 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的共同点叙述正确的是() A、都发生在18世纪 B、都是为了反抗殖民压迫 C、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D、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12、1610年,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公开对议员说:“的确可以把国王叫作神,因为他对 人行使某种神权或类似的权。”他的这一言行直接导致() A、议会至上原则的确立 B、王权与议会矛盾的尖锐 B、议会成为英国的权力中心D、君主立宪制政体的确立 13、美国独立战争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比,下列选项属于两者一致的是() A、革命任务都是反对殖民统治 B、革命都有利于国内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革命最终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D、革命过程都非常顺利 14、对拿破仑评价的争论一直都存在,只不过是不同时期不同观点占上风的问题。历史 学家高毅教授曾说:“事实上,任何的理由都不能影响法国人把拿破仑作为自己民族的英雄来看待。”拿破仑的下列活动与该评价无关 ..的是 A.颁布《法典》,为法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B.恢复帝制,建立独裁政权 C.打败欧洲反法同盟的干涉,用武力捍卫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完整版)七年级历史上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

七年级历史重点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 1.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材料二: (1)“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出自战国时期什么人之口?是什 么意思?其中“孝公”是谁? 答:出自商鞅之口;意思是治理国家不一定只用一种方法,只要 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的制度。“孝公”是秦孝公 (2)他曾在历史上有过什么作为?这一作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作为:于公元前356年在秦孝公支持下进行变法。 主要内容: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奖励军功;建立县制。 (3)这一作为有何影响? 答: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4)此人的主张是什么?这一理论属于哪家学派?代表哪个阶级? 答:他主张不因循守旧,实行变法。这一理论属于法家,代表了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 (5)此人的变法是在什么时期的哪个诸侯国进行的?答:战国时期;秦国 (6)这次变法中对当代行政管理制度也有重要影响的是哪一条?答:建立县制 (7)这次变法实施奖励农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答:增强国力 (8)如果你是当时的新兴地主,你会对法令中的哪些措施表示欢迎?理由是什么? 答:①承认土地私有,保证地主对土地的占有,确保了地主的利益;②建立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的统治安定。 (9) 材料二是描绘了什么场景?请说说:战国时期的各国变法是当时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场景:商鞅舌战守旧群臣。变化: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我国封建社会形成。 (10)这一理论对我国现在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借鉴意义? 答: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也应该根据现实的需要及时改变那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地方,坚持改革的方针不动摇。 (11)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这次变法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答:变法成功的原因: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有效的办法;敢于同旧势力斗争;国君的支持和百姓的欢迎。(答出三点即可) 2.阅读下列材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通悦)乎?”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该材料是谁说的?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答:是孔子说的,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他在政治上主张什么?有何影响?答: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的学说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统治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3)他对教育的贡献有哪些?答:①创办私学,广收门徒;②他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③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④他要求学生时常复习,以便“温故而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把所选答案填写在相应的序号下,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序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1、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标志“我们已经站起来了”的事件是( ) A.中国共产党成立 B.抗日战争胜利 C.土地改革 D.新中国成立 2、小芳同学在笔记中写到:“粉碎了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阴谋,标志着祖国大陆基本统一,实现了各民族的大团结。”据此判断,她学习的内容是( ) A.西藏解放 B.抗美援朝 C.香港回归 D.澳门回归 3、建国初期抗美援朝、土地革命运动的共同历史作用是 ( ) A.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B.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 C.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D.实现了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 4、美国陆军上将克拉克在回忆录中说:“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国司令员”这场战争是 ( ) A.抗日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抗美援朝战争 D.美国独立战争 5、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是报刊上经常出现的一个词。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 ) A.实行土地改革 B.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C.实现国家工业化 D.进行三大改造 6、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的标志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D.第一个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制定 总分 核分人 题号 卷Ⅰ 卷Ⅱ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初中历史材料分析题

材料训练 一、“天宝二年(743年)12月,他率弟子、工匠等,启程东渡,途中船被巨浪打坏,东渡失败。接着第三次、第四次东渡仍未成功。天宝七年(748年)第五次东渡,又遇狂风巨浪,风急波峻,水黑如墨,境况险恶。船随浪涌,忽如上高山,忽似落深谷,船上淡水缺乏,饮海水又涨腹。在海上漂流14天,饥渴交加,暑热难熬,漂流至海南岛南部,他双目失明,弟子荣睿病逝……天宝十二年,他以66岁高龄,第六次东渡,终于到达九州,受到热烈欢迎,留居奈良……” (1)上述材料中的“他”是谁?(1分)要到哪里去?(1分)去干什么?(1分) (2)上述材料中的“他”具有什么样的优秀品质?(2分)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3分)二、材料一:《史记》对西汉时期南方的描述:南方地广人稀,人们以稻米和鱼为主食,还采集果实和贝类为食┅┅刀耕火种,没有积蓄,大多都很贫困。 材料二:(南朝时)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衣覆天下。 材料三:(宋朝时)朝廷……实仰东南之财赋,…….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问:这三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三、材料一:东方红,太阳升……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东方红》材料二: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春天的故事》 材料三:……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走进新时代》(1)材料二中的“老人”是谁?“神话般崛起座座城”,你知道最具代表性的是哪座城市吗?(2)材料三的歌词是近现代中共领导人丰功伟绩的写照,请思考歌词中“当家做主站起来”、“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描绘的分别是哪些领导人? 四、材料一丰都全县人民到处高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的战歌,各地出现了父母送儿子、妻子送丈夫、兄弟争参军的动人场面。社坛乡青年熊应龙步行70多华里,三次进城要求参军。 材料二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没有翅膀要飞大,不坐飞机坐火箭。莫说指标能实现,白云也要摘几片。 材料三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建国初期的什么事件?请说出与这事件有关的一个人物(4分)(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的什么历史事件?与此同时还有什么运动?(4分) (3)材料三中的大包干是指一种什么制度?(2分) 五、20XX年6月13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举行“2009中国记忆”大型直播活动,直播内容为正在申报世界遗产的中国大运河。选取杭州、扬州、洛阳等8个沿运河城市作为节目组成部分,其中,通州、扬州、杭州是直播点。 请回答:(1)材料中的“杭州”是隋朝大运河的南端,“杭州”在隋朝时称为什么?隋朝为什么要开凿大运河?大运河的开凿有什么意义? (2)隋朝大运河是谁在位时开凿的?隋朝大运河全长多少公里?

九年级月考历史试卷

园区第一中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九年级历史试题 1. 《汉谟拉比法典》最有可能使用的是以下哪种文字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甲骨文 D.字母文字2.某班级以话剧的形式再现古印度的“种姓制度”,下列台词中不应该出现的是 A.“本国王把持军政大权,国家唯我独尊” B.“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于刹帝利” C.“我是一个拥有万贯家财的大商人,却屈居第三等级” D.“我很苦恼,我爱上了一个上一等级的姑娘,但我们不能步入婚礼殿堂” 3.恩格斯说:“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出来”,其含义是 A..它没有准确揭示这场运动的实质 B.它没有将古代文化古为今用C.它没有把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全部复兴出来 D.提出建立资产阶级政权的要求4.创立包括“0”在内的十个阿拉伯数字的是 A.古代阿拉伯人 B.古代腓尼基人 C.古代希腊人 D.古代印度人5.下列关于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情况的表述错误的是 A.文化发达B.全体居民有权参政C.经济繁荣D.教育兴盛6.某电视剧制作中心准备拍摄《罗马帝国》,导演让第一位罗马帝国皇帝上场试镜,这位剧中人物是 A.凯撒B.伯利克里C.屋大维 D.汉谟拉比7.在每年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穆斯林都要举行朝拜活动。你知道2013年是伊斯兰教历多少年吗? A.1390年B.1392年C.1389年D.1391年8.世界三大宗教教义宣扬的共同点是 A.众生平等 B.要求人们忍受苦难,顺从命运安排,放弃斗争C.耶稣是“救世主” D.宣扬人死后能升入天堂9.大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张教授带领一支考察队从中国出发,自东向西考察四大古代文明区域,途径四个国家,正确的顺序是 ①埃及②印度③伊拉克④中国 A.④③②① B.④①②③ C.④②③① D.④②①③10.“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体现了下列哪一制度的特点 A.西周分封制B.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C.雅典民主政治D.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二、组合列举题(本题每空1分,共6分)11.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工具之一。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著作。(3分) (1)这是一部不朽的世界名著,是古希腊的英雄史诗。它是________。(2)它生动描绘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它是________。 (3)描述了人漫游地狱、炼狱、天堂的所见所闻。它是________。 12.国家是世界的组成部分,一些大国推动了历史发展的进程。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国家。 (1 )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高峰的著名奴隶制共和国________。(2)曾经将地中海囊括为其内湖的是________。 (3 )繁盛一时却因封闭保守而终至灭亡的是________。 三、辨析改错(本题2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3.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⑴古代埃及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 法典。 改正: 【】⑵有人说16世纪的西欧“发现了世界,发现了人”,这主要是指新航路开辟和资产阶级革命。 改正: 【】⑶古代两河流域的腓尼基人发明了腓尼基字母文字,为以后欧洲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 改正: 14.以下是某位同学在古代世界文明的交流与融合探究活动中撰写的短文,其中有三处与历史事实不服,请找出并加以改正。(6分) 自从有了人类,各地区间人民的相互往来就没有停止过。其中有战争和暴力冲突的方式,如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是早期东西方文明的一次重要冲突,马拉松长跑就来源于这次冲突;除了这种方式外,主流的方式是和平交往。如元朝宫廷中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记述他在东方见闻的《马可·波罗行记》一书,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不少奔波在“丝绸之路”上的印度人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扮演着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角色。(1)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15.阅读下列材料:(8分) 材料一:改革扩大公民的权利,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职,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 1、阅读下面材料: 公元前一世纪,欧洲罗马共和国执政官恺撒,曾穿着丝袍出现在剧场,轰动一时。到后来,身着 中国锦衣绣服,成为罗马上层社会的风尚。 ①材料中提到时间,在这个时期中国是什么朝代?西汉请回答: ②中国的“丝袍”是通过什么通道转运到当时欧洲的?请写出他的路线为及其开辟做出突出贡献 的人物? 长安、河西走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张骞丝绸之路③欧洲当时把中国称为什么?中国称当时罗马称为什么? 丝国大秦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匈奴人失去河西,损失重大,唱道:“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意为生长繁殖)。失我焉支(胭脂)山,使我嫁妇无颜色(不能打扮得漂亮了)。” 材料二史书记载,昭君和亲后,边关的城门很晚才关闭,处处都是放牧和贸易的牛马,好几代人不再听到报警的狗叫声,老百姓再也没有战争之苦。 回答:⑴上述材料反映了汉与匈奴的哪两种关系?战到和的关系 ⑵材料中的两种历史现象是如何出现的? 出现的原因材料一霍去病大破匈奴,收复河西走廊 材料二昭君和亲 ⑶你如何评价材料中的两种历史现象? 处理民族关系,“和”可以和平共处,共同发展;当受到侵略时,必以“战”为主,反抗外族侵略 4.(P78)“在造纸术发明以前,我国通常用竹木简或帛作为书写材料……,纸的造价低,携带方便” [1].我国的纸发明于何时?——西汉前期 [2].后来谁改进了造纸术?蔡伦在造纸术方面的贡献是什么?——蔡伦;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扩大了原料来源,降低了造纸成本,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 [3].纸的发明有什么重大意义?——(1)便利了人们的书写和记载;(2)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3)有利于世界人类文化的传播。 5( P87 )“……陵墓里有骑步兵俑七千多种,武士俑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神态……” [1].材料中的“陵墓”指的是谁的陵墓?——秦始皇 . [2].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雕塑艺术?其杰作是什么?该杰作被誉为什么?——秦汉时期;秦始皇陵兵马俑;“世界第八大奇迹” 6.( P72 )“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惟二人得还” 材料中提到的“骞”指的是谁?——].张骞[1[2].他初行时间及目的是什么?——公元前138年,目的是: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历史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取得了新主义革命胜利 C、结束了一百多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D、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在中国确立 2、美国陆军上将克拉克在回忆录中说:他是“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国司令员”,这次战争是() A、抗日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侵朝战争 D、美国独立战争 3、1952年,许多农民为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感到非常高兴,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 A、镇压反革命 B、进行了土地改革 C、加入了人民公社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新中国建立后的首要任务是() A、镇压反革命 B、巩固人民政权 C、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D、进行土地改革 5、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于一五计划期间,下列属于东北工业基地的有①钢铁公司②第一汽车制造厂③第一机床厂④油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6、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的标志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D、第一个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的制定 7、在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如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他们分别被誉为() A、铁人、两弹元勋、党的好干部 B、党的好干部、两弹元勋、铁人 C、党的好干部、铁人、人民公朴 D、人民公朴、党的好干部、两弹元勋 8、1958年,中共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由于() ①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②急于求成 ③自然灾害④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改革开放后,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这个格局表述正确的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地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沿海经济开放区 C、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地 D、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地 10、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包括() ①国有经济②集体经济③个体经济④私营经济 ⑤中外合资企业⑥外商独资企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11、我国的经济特区与港澳特别行政区的主要区别是() A、与中央的关系不同 B、各自权限不同 C、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D、社会制度不同 12、被誉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的是 A、B、C、周恩来D、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月考历史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月考历史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 .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央集权体制创新,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古希腊、罗马文明史西方文明的源头,民主政治和法治,人文精神的滥觞;两大文明薪火相传,相互交融,推动人类文明进程。从文明史的角度出发,二者分别是那两大文明的代表() A.落后文明和先进文明B.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 C.儒教文明和基督教文明D.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 2 . 公元前1765年以后,出现了一个以巴比伦为中心,以楔形文字为特征的、辐射到整个西亚地区的“楔形文化圈”。这一“楔形文化圈”的文明成果有 A.金字塔B.《汉谟拉比法典》 C.种姓制度D.甲骨文 3 . 下面是九年级某班同学制作的历史学习卡片,其中有一处错误,该处是 A.文明名称 B.出现时间 C.著名人物 D.文明类型 4 . 西欧封建时代具有典型的社会风貌。以下是小红同学对这一时期社会风貌的描述,与历史不相符的是

A.封君与封臣关系普遍存在B.封建庄园遍布乡村各地 C.大学随经济发展纷纷兴起D.工商业城市走向衰落 5 . 罗马帝国建立的标志() A.罗马战胜了迦太基 B.恺撒夺权 C.屋大维建立元首制 D.“罗马和平”的出现 6 . 建立时空观念是学习历史应该具有的学科素养。下列对如图所示,古代区域文明的阐述正确的是 A.属于东方文明的只有②③④B.属于西方文明的有①⑤⑥ C.古代象形文字产生区是④D.《汉谟拉比法典》诞生的地区是② 7 . 下图中射阳“息心寺”和哪一宗教有关 A.道教 B.佛教 C.基督教 D.太平道 8 . 古埃及人使用的文字是以下的哪一种?

八年级(下)历史材料分析与问答题汇总

八年级(下)历史材料分析与问答题汇总 (一)材料分析部分 1、阅读材料 1949年年轻的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此时,国土尚未完全解放,国民党残余势力蠢蠢欲动,想以大西南为基地重新复辟;国内各种反动势力也对共和国充满仇恨,想和国民党军配合,在经济上绞杀人民政权;国民党留下的是一个烂摊子,物价飞涨、失业率居高不下;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民没有土地,在经济上仍然受到地主阶级的剥削;国际上,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联合国军”打到了中朝边境,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 请回答: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很多困难,你认为应当如何解决这些困难? 答:继续追击国民党残余势力;稳定物价;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2、阅读材料 从1960年5月28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调运粮食的紧急指示》,6月6日,再次发出《关于为京津沪和辽宁调运粮食的紧急通知》,这四个地方库存的粮食够维持几天呢?北京是7天,天津10天,上海几乎已经是没有大米库存,随到随销,辽宁8-9天。这四个地方,北京是政治、文化中心,上海是经济中心,天津、辽宁是工业基地,如果粮食供不上,后果将不堪设想。而连这样必须力保的地方都如此困难,全国的粮食供应状况不言而喻。 请回答: (1)为什么会出现材料所述的情况? 答:因为中国共产党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随后又掀起大跃进、大炼钢铁以及人民公社化运动;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2)后来党中央对经济作出了调整,到什么时候经济开始复苏?经济建设的错误从根本上解决没有?为什么? 答:1962年;没有;因为左倾错误继续发展,最后导致文化大革命的发生,中国进入十年内乱时期。 3、阅读材料 新中国成立之初,西方预言家声称:“中国无法靠自己的力量养活自己。”当时,全国粮食总产仅1亿吨,一块优质钢材、一枚建筑铁钉都得依赖进口,工、农业总产值比例为3∶7,生产方式极其落后。经过55年奋斗,我国经济天翻地覆,粮、棉、油、肉、禽、煤、钢、水泥等主要工农业产品的年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一、二、三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东、中、西部区域差距逐渐缩小,高速路四面畅达,“村村通”遍及乡野,机场港口一派繁忙,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四大工程捷报频传……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1.6万亿元,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标志着中国走出低收入国家行列,意味着国民经济迈上一个大台阶。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七位,对外贸易额居世界第四位,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二位,利用外资居世界第一位。 ——《发展才是硬道理新中国55年经济建设述评》 请回答: (1)根据现代历史发展历程,请分析新中国成立55年来中 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答: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改革开放的正确决策。 (2)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两个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你能说出来吗? 答:1952——1957;1978年以后。 4、阅读材料 材料一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情况 材料二我国工业生产值增长情况 请回答: (1)有人说共产党只会打仗,不会搞建设,你看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也不怎么样!请根据上述材料予以反驳。 答:从1952年到200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工业生产总值出现狂飙式的发展,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不仅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还要领导中国人民富起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1952年到1956年短短4年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试分析原因。 答:1952年,土地改革结束,广大农民分到了土地,以更高的热情投稿到生产中去;1953年,中共中央公布过渡时期总路线,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1953年起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使中国彻底改变了工业一穷二白的状况;当时苏联的援助与支持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3)从1956年到1978年22年间,经济发展状况如何?试分析原因? 答:缓慢。大跃进、大炼钢铁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国民经济遭到极大破坏;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更加严重地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4)从1978到2001年20多年间经济发展与1956年到1978年间的速度相比,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答:明显加快了速度。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月考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月考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 . 小王同学对某一历史人物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列出“首创‘元首制’”、“建立罗马帝国”、“促进罗马帝国发展”等信息,此历史人物是 A.凯撒 B.屋大维 C.亚历山大 D.查士丁尼 2 . 古印度文明鼎盛时期。 A.雅利安人时期 B.阿育王时期 C.释迦牟尼时期 D.孔雀王朝 3 . “它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渊源。”它指的是() A.《十二铜表法》B.万民法C.《民法大全》D.《民法典》 4 . 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大小不同的“蛮族王国”,其中最为强大的是 A.拜占庭帝国B.法兰克王国C.阿拉伯帝国D.奥斯曼帝国 5 . “陶片放逐法是为防范有野心的独裁者而设计的,在公民大会上,如果有6000名公民对一个犯法的公民投反对票,那么,犯法者就要被放逐10年。”这样的情景可能出现在 A.古埃及B.古巴比伦C.雅典D.罗马帝国

6 . 查理曼帝国分裂后,下列那一个不是在分裂基础上形成的国家 A.英吉利 B.法兰西 C.德意志 D.意大利 7 . “三大世界性宗教的形成,影响了世界各大古典文明体系的特点。”下列关于三大世界性宗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佛教反对将人分为等级,主张“众生平等” B.“圣诞节”和“公元纪年”都与基督教有关 C.伊斯兰教的创立与建立统一的国家有机结合 D.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产生地都在欧洲 8 .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曾有过辉煌的上古文明。下面古代文明中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金字塔B.《汉谟拉比法典》C.种姓制度D.雅典民主政治 9 . 426年,罗马帝国颁布《引证法》规定:凡在法律上遇到难题而成文法无明确规定时,则依照五大法学家(生活于二三世纪之交)的法律著述来解决——若他们的著述观点有分歧,则以多数为准;如不能形成多数,则以伯比尼安(五大法学家之一)的观点为准;如伯比尼安未有意见表示,则由执法者自行选择。这则材料说明在当时罗马帝国司法裁判中 A.执法者具有任意裁判之权B.五大法学家的意志可凌驾于法律之上 C.贵族意志等同于法律条文D.五大法学家的法律著述具有法律效力 10 . “作为希腊文明的继承者和一个环绕地中海的帝国,它具有更多的商品经济成分和拥有议会的政治体制。”在材料中的“它”由共和国演变为帝国的过程中,发回来重大影响力的人物是 A.汉谟拉比B.屋大维C.斯巴达克D.伯里克利 11 . 小华在家欣赏一部反映罗马共和国历史的影视作品,发现一处情节与史实严重不符,请你帮他指出来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成立(A)。为了维护共和体制,罗马人把元老院作为国家的最高决策机构(B)。在生产和生活中,罗马人广泛使用奴隶,甚至训练角斗士供自己取乐(C)。最终,不堪忍受压迫的奴隶们发动了起义。其中,斯巴达克起义推翻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D)。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命题)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试卷(训练卷) (时间50分钟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一首歌中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你知道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A.1949年9月 B.1949年10月1日 C.1950年10月1日 D.1953年7月 2.美国陆军上将克拉克在回忆录中说:他是“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国司令员”,下列选项中对中国参战原因描述正确的是() A.黄鼠狼给鸡拜年 B.飞蛾扑火 C.狗拿耗子 D.唇亡齿寒 3.下列各项中不可能在右图之后出现的是() A.农民土地所有制 B.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人民公社 4.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战略家,也是一伟大的诗人。其中他老人家描写第一个五年计划伟大成就的诗句是()A.“金沙水拍云涯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B.“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C.“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D.“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5.下列关于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②这部宪法充分表达了人民的意志③是我国由史以来的第一部宪法④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⑤它表明我国已经建成社会主义制度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⑤D.②④⑤ 6.解放(1949年)前,上海水泥厂生产能力达不到设计能力的90%,实行公私合营后的1956年,生产能力超过了设计能力的40%,与此变化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土地改革的完成B.抗美援朝斗争的胜利 C.三大改造的完成D.“一五”计划的实施7.“谁说我们笨,不如西洋人?有了总路线,英美落后尘。”从这首大跃进时期的口号中,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有()①高指标、瞎指挥严重泛滥②“共产”风盛行③全国陷入动乱④人们充满了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的愿望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8.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变革的先后顺序是()①土地改革②人民公社化③农业合作化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如何答好初中历史材料分析题

如何答好初中历史材料分析题 初中历史考试中最难的题,无非是材料分析题。很多孩子在这里失分严重,虽然考前对书本知识有了大概掌握,但是,一上考场,很多孩子就招架不住,对有些问题总是答不上、答不全。材料分析题如何拿满分? 材料题考察难度也分为易、中、难三种,但从试卷整体来说,难度肯定比选择题大。材料分析题常见的出题方式: 一、文字型材料题。这是平时考试中的常见出题方式,中考也是。一般都是选择书上的引文或学生比较熟悉的文章,这类题目一般是问得直接明了,学生较好回答。 二、表格型材料题。除了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还有对重要历史表格材料的分析能力。这类题往往考查某个知识的具体方面,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设问也往往采取递进式。 要想读懂这些图表,需要图表和文字材料结合起来理解,其次还要把图表、文字材料和设问结合认识,进行答案的组织。 三、开放型材料题。所谓的开放型,一是指所选材料大多脱离教材,尽可能新颖,贴近生活,侧重现实性和社会性;二是指试题的设问尽可能的“彻底”开放,“不限定”范围,答案也非唯一性,这是开放型材料题的本质特点。近年来开放型材料题命题的一个趋势:就是选择材料时,大多脱离教科书,尽可能贴近生活,做到新颖,但是有侧重现实性和社会性,以新闻时事、名人名言、谚语诗歌等这一类为主。材料来源无法预知。但考生应当把握一点,即无论材料千姿百态,所选择的材料必定是以历史课程中的重点知识为依托,所设问题必我所学、必我所能,不会超标,所考问题必然是历史课程中的重点知识。在解答这类材料题时,一定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能敢于创新、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获得高分的保证。

材料分析题的解题技巧: (一)第一步,读懂读透阅读材料 1. 首先,要先阅读题的设问,后读材料。不少老师和学生会认为要先读材料,后看题目设问。事实上这样做有较大的局限,先读材料比较陌生,如遇到难懂的古文和外来材料障碍更大,易于产生惧怕心理,影响答题;且在不了解答题要求和方向的情况下阅读材料,针对性不强、效率不高,茫茫然需多读几遍才能知晓。因此,我们要先读题目的设问。先读设问的实质是使对材料的分析定向化。所以读材料时,一定要认真审读设问,明确设问的要求,然后带着设问有重点地读材料。尤其要注意文字(包括图表、图示等)展示给我们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从中找到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获取有效信息。 2. 其次,要掌握阅读材料的基本原则:看两头,找信息。材料的首尾两头,一般是命题者对材料的出处和内容作简要介绍的地方,内容一般包括材料的背景、时间、国别和作者,甚至材料的中心等一个或多个信息。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给解题者某种暗示和引导,有可能埋伏着解题所需的信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3. 再次,要把握好材料间的联系。有时一个材料题往往不止一则材料,有两则、三则材料。这些材料从表面上看肯定各不相同,有时则分别联系着两个或多个不同的历史事件。但阅读时既要认真读懂每一则材料的中心内容,不能把它们完全割裂开来,又要注意其内在联系性,为下一环节的思考作准备。 (二)第二步,找取相关信息点 要注意找设问与材料中的关联点,要注意找取材料与课本关联中的相似点,要注意找取材料论述的中心。 有的不同材料围绕一个中心从不同的角度、侧面、时代展示不同内容,要找出这个中心;有

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2017~2018学年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质量分析一、试卷分析 试卷卷面分析:试卷题型与中考要求一致。有选择题、材料分析、简答题。试卷重点突出,题目语言简洁直白,没有语言障碍,一目了然。试卷以课本为基本的命题素材,立足课本,落实双基,文字材料阅读理解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方面: 从学情中反映学生们整体上历史知识面狭窄,所以每节课根据学情精心备课。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但因时间关系,往往有些环节课堂有进行不完的情况,特别是自主建网,这一环节需学生具备一定的归结综合能力,由于学生这方面能力有限,课堂进行难度很大。 三、学情方面: 优点:多数学生基本适应历史这门新学科的学习,课堂上能够较好的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多数学生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堂堂清练习和单元清。 不足:本次试题内容整体难度不大,多数考查内容在考前的复习范畴之内,但有一部分学生还是掌握得很不好。主要因为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灵活运用知识能力太差。其次,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对历史学科的重视程度也是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想的主要原因。 四、从试卷看出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基本知识薄弱。有不少学生表现出对历史基本知识掌握的薄弱、混乱甚至是无知。 2、审题不清,答题不规范。不少学生不注意审题,或审题马虎,细心不够,以至出现不应该有的错误。

3、部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低下,语言表述能力不强。在材料解析题中表现尤为突出。材料解析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背景资料的了解程度、阅读史料的基本能力、材料知识与课本内容的有机结合等 五、今后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学生学习基本功的训练:①错别字和不规范书法:学生回答问题中大量存在错误字和看不清文字,最基本的字都保证不了。②正确的记忆导向和历史学科常识方法的传授。培养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用学科常识准确的回答问题。③准确表述的训练,它涉及到学科间的渗透,是老师在平时引导学生参与教学中,必须注重的问题。 2、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目标必须要切合学生状况等实际,要面向全体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材观,确实做到因材施教,立足基础,发展能力,尤其在教学内容的取舍和教学目标的把握等方面,一定要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基本技能的掌握以及基本能力的培养,以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 六、采取的补救措施: 1、继续加强基础知识的识记,对常考点、易错点、易混点进行重点排查、抓好落实工作 2、抓纪律,纪律不好,会影响直接影响到整个教学质量,期中考试后,我会加强纪律监管力度,向课堂要质量。 3、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让学生学会审题 4、加强对学生在材料分析题中获取,解读有效信息,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培养。 5、加强学法指导、培养答题技巧,向工整、规范答题要分,杜绝卷面脏乱差现象。 6、反复复习、当堂训练、当堂记忆,体现有效教学。 7、让学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这门课程。学生普遍对历史课的重视程度不高,成为影响历史成绩的一大因素。 六、建议: 1、以课本为主,重视落实基础知识。无论什么类型的考试测评,基础知识始终是考查的主体与重点。 2、重视培养学生初步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特别是综合、归纳、分析、比较以及发散思维和语言表达等能力。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处理历史材料(包括文字和图表材料),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和并运用信息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观察认识现实问题的能力和学生的历史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以及社会实践能力。 3、注意发挥历史的教育功能。平时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育人素材,并通过多种形式,把历史课堂变成真正的人格教育、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变成素质教育的乐园。 4、转变教学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实施愉快教学。要想让学生喜欢历史课堂,教师要更多地创设教学情境和问题情境,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不断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