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期中考试哲学第一二单元复习课件

期中考试哲学第一二单元复习课件

高中政治哲学第一二单元习题(含答案)

高二《哲学生活》第一、二单元练习题 (一) 1.“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这句诗不仅道尽千古兴亡,也形象地说明了 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B.生产方式是社会运动的主体 C.城市是社会运动主体 D.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2. 为 A B C D 3. A B C D 4. A B C.哲学是时代精神的升华D.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5.自有人类以来,思想领域内的斗争就一棵也 没有停止过,而哲学上的斗争是最高形式的斗争。这里说的哲学上的斗争,最根本的是指 A.物质和意识的斗争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 6.马克思说:“不是从观念中出发来解释实践, 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 如果从哲学与实践的关系来讲,这句话主要表明 A.哲学等思想观念不能正确地解释实践B.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C.实践的目的在于指导人们的认识D.客观必须符合主观 7.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慢生活” 并加入到 . ②哲 ④有了 一个合格的科学家和艺术 “菲 A.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B.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10.服用中药讲究“忌口”。所谓“忌口”,是指治病服药时的饮食禁忌。忌口是中医治病的一个特点,如热性疾病应禁食或少食酒类、辣味、鱼类、肉类等;而凡畏寒发热、头痛心烦者,则忌食竹笋、虾、蟹等食品。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对中药“忌口”的正确认识是 ①这是封建迷信思想,毫无科学依据 ②包含了朴素唯物主义与朴素辩证法思想 ③中医药及其诊疗方法是中华文化的精华 ④是古人实践经验的总结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 11.2013年10月6日北京青年报报道:国庆长假还未结束,雾霾天气卷土重来。专家指出,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发展、机动车辆猛增,污染物排放和悬浮物的大量增加,是 ① ③ 造 A. C. 12 A C 13 同点是 A. C 14. 易》提出“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 这些观点对于我们建设美丽中国的哲学启示是 ①利用自然首先必须改造自然②要在人与 自然的对立中把握统一 ③改造自然要保持自然的原貌④利用自然 要承认自然的客观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15.《庄子》濠梁之辩中惠子认为,“子(指庄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从哲学基本问题角度看,惠子的观点 A.认为思维与存在不具有同一性B.认为思维决定存在 C.表明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D.属于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16. 在2012年十大流行语中,“正能量”位居榜首。 着名语言文字学者郝铭鉴指出,“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当 下,中国人为所有积极的、催人奋进的、充满希 对 A.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19.金融危机使“世界重新燃起了对马克思的关注”,马克思故居开始成为旅游热点,《资本论》在德国一度成为畅销书,莱比锡大学重新树立马克思雕像……危机使许多人意识到“马克思还活着”。“马克思还活着”是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人教版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一、二单元知识点

《生活与哲学》一、二单元基本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哲学与生活 (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因此,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①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的含义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3、哲学的基本问题 (1)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一方面,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为什么?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4 (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物质形态,如水、火、气、 土等) 性、唯心史观)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是第一性的东西。 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 对精神等) 5、正确理解“真正的哲学” (1)含义: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的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生活与哲学一二单元试卷

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 政治试题 考试范围:《生活与哲学》一二单元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23小题,共计46分) 1、哲学自产生以来就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A依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B依据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C 依据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D依据对思维和存在二者有无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2、下列关于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看法,正确的选项是() ①世界观与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②世界观和方法论不能相互脱离 ③哲学上讲的方法论就是人们观察和处理问题的具体方法 ④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3、下列关于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A.哲学和世界观都是人们对于整个人类社会的根本观点 B.哲学是系统化的世界观 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理论 D.世界观就是哲学,哲学就是世界观 4、下列关于哲学对社会变革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预见和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②直接作用于社会制度,引起社会形态的变化③动员和掌握广大人民群众,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④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提供社会变革的政治保证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5、恩格斯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 式。”这说明() A.只要自然科学有所发展就能实现哲学的发展 B.哲学的发展推动着自然科学进步 C.哲学是适应自然科学发展的需要而发展的 D.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6、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主要是因为它() A.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B.批判吸收了黑格尔、费尔巴哈德哲学思想 C.坚持了科学的实践观点 D.是“改变世界”的哲学 7、下列说法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关系的是() A.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C.物是观念的集合 D.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8、对物质的理解,正确的是() A.物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实在B.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 C.它是以看得见的物质具体形态反映出来的 D.它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意识所反映 9、恩格斯说:“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这说明( ) A.物质和运动是一样的 B.物质是运动变化的,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C.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永恒运动,没有静止的 D.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有条件的 10、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他拒绝给事物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能说”。其错误在于( ) A.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 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D.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11、下列观点与“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①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②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③死生有命,富贵在天④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A.①②B. ②③C. ③④ D .④ 12、下列属于规律的一组是() ①月亮绕地球转②新陈代谢③大雁冬天南飞春天北来④生物体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⑤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变化⑥商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⑦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 力状况⑧苹果落地⑨市场商品的价格时涨时落⑩水往低处流 A.①②⑨ B.③④⑧ C.⑦⑧⑩ D.②④⑥⑦ 13、中医有“久怒伤肝,久悲伤肺,久惊伤胆,常恐伤肾,常忧伤心。”的说法。这说明() A.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B.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C.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D.人类的意识具有能动性 14、“气象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此论断给我们的启示是,自然现象的无限复杂性决定 了() ①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②人的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的成分 ③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④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5、下列对于实践的认识正确的是() A.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B.实践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C.实践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D.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16、有人学习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认为愚公真“愚”,为什么移山不用炸药炸,用挖土机 挖,用汽车运呢?这种观点主要错在否认了() A.实践的客观性 B.实践的历史性 C.实践的能动性 D.实践的主观性 17、孙武曾率军三万打败楚国二十万大军,并在战争中撰写《孙子兵法》。孙武著兵法说明实 践是() A.认识的来源和动力B.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C.检验真理的标准D.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 18、.随着气象预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能够作出更精确和更长期的气象预报,其哲学依据是 () ①大气运动尽管复杂,但有规律并可以被认识②大气运动的偶然性逐渐向有规律的必然性转化 ③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认识这些规律的能力不断提高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使人们完全掌握大 气运动的规律 A.①② B.①③C.②④D.①④ 19、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耳不闻。”这段话表明人的意识具有 () A.客观性 B.能动性 C.自觉性 D.选择性 2006年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大会通过决议,重新确定了行星的概念,并取消了冥王星 的行星资格。被开除行星家族的冥王星被定为矮行星,从今以后,太阳系就只剩下“八大行星” 了。回答20—21题。 20、冥王星虽被取消了行星资格,但它仍存在于宇宙中。这说明() 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②自然界是客观的③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 的④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1、国际天文学会重新确定行星概念,被开除行星家族的冥王星被定义为矮 行星。这表明() 第 1 页共2 页

哲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唯物论 一.物质 1.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2.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3.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4.世界的物质性(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原理:(1)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主观符合客观,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二、运动 1、概念: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载体),脱离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 的, 3、静止的概念: 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区别:含义不同。 特点不同: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 静止时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 联系: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三.规律 1.含义: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不是外部强加的、现象的、偶然的、易变的联系) 2.原理:规律具有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消灭。 规律具有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方法论: (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哲学一二单元复习

第一单元体系 哲学 哲学思想 真正的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课 第二课 第三课 哲学与生活 哲学与世界观 基本问题 基本派别 哲学与时代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三大关系 两个基本、两个对子 三大基础、三大统一、 四大理论成果、地位作用 1、总结:哲学与生活的关系(参考金太阳导学案P3) 需要、产生于、源于 影响、任务 实践(生活) 哲学作用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哲学 (整个世界) 具体科学 (某一领域) (世界观、方法论) 3、世界观、方法论、哲学的关系 世界观 关于

5、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7、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导学案P9) (1)源于时代、反映时代、真正的正确反映时代; (2)反作用于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 ---首先体现、还体现;总之。 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6、哲学的两个对子: (课本P14) (1)、那两个对子 (2)、什么关系?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8、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 内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内核) 产生:三大基础 基本特征---三大统一 基本观点—实践 发展(中国)---四大理论成果 地位、重要性--- 科学、思想武器;真正哲学、时代精神精华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世界 本原 运动 规 第二单元辩证唯物论知识思路: 知识提示:(两大关系与一方法论) 1、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2、 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哲学原理= 世界观 + 方法论 (探究---P25) 决定

《生活与哲学》第一二单元知识点

《生活与哲学》第一、二单元知识点 1、生活处处有哲学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3)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2、什么是哲学?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一句话,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是对个别规律和特性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 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联系: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5、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它有两个方面内容: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2)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 6、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本原,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派生。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物质依赖意识。 7、什么是辩证法?什么是形而上学? 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8、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1)它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旧制度、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哲学生活知识点归纳第一二单元

哲学生活知识点归纳(第一、二单元)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 1、哲学的来源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即认识世界)。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即改造世界)。 2、哲学的功能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总结:哲学源于生活,哲学指导生活。 第二框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1、世界观的含义 :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世界观不等于哲学,世界观人人都有,但并非人人都有哲学。 2、从哲学的本义来看: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3、从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来看: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4、从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来看: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5、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来看: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6、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有两个方面内容: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如果能,是可知论;如果不能,则是不可知论)。 第二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哲学一二单元

兖州实验高中哲学一、二单元检测题2018、04、12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 1.中国古代有许多充满哲学智慧的寓言故事,如“守株待兔”“田忌赛马”“刻舟求剑”“塞翁失马”等。这说明哲学智慧产生于 A.古典文献的流传 B.人类的实践活动 C.哲学家充满智慧的意识 D.人们的主观想法 2.关于哲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②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③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④所有的哲学都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如果你还没走到你想要的境界,或是还没实现自己的希望,主要原因很可能出在你身上,而不是你的周遭。负起责任、采取行动吧。然而首先,你必须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价值,不能躲起来干等别人发现你,也不能坐等奇迹或"时来运转"。请想象世界是一锅热汤,而你是一支棍棒——搅动起来吧!”—尼克胡哲(澳大利亚残疾演说家)。这一观点体现了 ①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②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③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④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一首小诗《见与不见》:“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下列与这句诗所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理在事先,理生万物 D.心外无物 5.下列说法中把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具体的物质形态相混淆的是 ①水是万物的始基,万物来源于水又复归于水 ②天下万物皆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组成 ③黑格尔认为,“绝对观念”是宇宙之源、万物之本 ④朱熹认为,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6.下列表述中,能体现对哲学基本问题回答的有 ①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②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③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④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7.根据国家天文台太阳活动预报中心的观测,2017年11月19日到30日内将会有太阳耀斑以及黑子事件发生,同时还会有中等短波通讯衰退,同时提醒有关部门密切关注未来两周内的太阳活动和有关预报,做好应对预案。这与古时人们对其现象与本质不能认识形成鲜明对比,这体现了哲学基本问题上的A.思维与存在何为第一性 B.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统一 8.一位哲学家说:“没有幸福就没有德行。如果没有条件取得幸福,那就缺乏条件维持德行。德行和身体一样,需要饮食、衣服、阳光、空气和住居。如果缺乏生活上的必需品,那么也就缺乏道德上的必要性。”这一观点 ①把幸福建立在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是不可取的和不现实的 ②把物质生活条件和维持德行的条件划上等号,是形而上学观点 ③夸大了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精神力量的作用,是唯心主义观点 ④强调了生活上的必需品对道德的决定作用,具有唯物主义倾向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9.“因为有了我的存在,才有了花的颜色,世界才会变的丰富多彩。伴随我的离去,世界将会越发暗淡。”下列观点与这一观点相同的是: A.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B.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C.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 D.天地合万物生,阴阳接变化起 10.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下列对“真正的哲学”理解正确的是 A.真正的哲学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B.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C.真正的哲学将会取代具体科学 D.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真正的哲学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11.恩格斯说:“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这一名言表明 ①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②哲学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③哲学的内容是客观的④哲学的内容是虚幻的,但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将其与以往一切旧哲学相区别。下列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征的是 A.实现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B.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C.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D.坚持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1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C.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 D.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14.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云:“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该诗所蕴涵的哲理是 A.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B.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C.自然界和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15.“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对恩格斯

哲学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哲学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2014-05-26 一、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 1. 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人做事。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身处困境是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积极奋争,不屈不挠。以上材料说明 A、方法论决定世界观,世界观体现方法论 B、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C、哲学不等于自发产生的世界观 D、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2.下列关于哲学、世界观、具体科学三者之间联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B.哲学包括世界观和具体科学 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总结 D.世界观决定哲学,哲学决定具体科学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3-4题。①我的灵明是天地鬼神的主宰②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③存在即是被感知④气者,理之依也⑤上帝创造一切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3.上述观点中属于唯物主义的是: ( ) A.②③④⑥ B.③④ C.①②③⑤ D.④⑥ 4.上述观点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⑤ 5.列宁把唯心主义哲学称作“一朵不结果实的花”,是因为() ①唯心主义不包含任何合理的思想②唯心主义扩大意识的作用,使其脱离了物质③以唯心主义为指导,不能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④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6.“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在生活上,这一思想对很多人有借鉴意义:心态好就能超脱世俗杂事的困扰。在哲学上,这一思想属于 ( )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朴素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7.马克思说:“哲学家并不像蘑菇那样是从地里冒出来的,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的最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这段话的哲学内涵是( ) A.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B.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C.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变革的思想结晶8.有人曾问哲学家约翰?罗尔斯为什么要研究哲学,他说:“一个没有人去思考形而上学、知识论、道德与政治哲学的社会,其实是一个残缺不全的社会。”这一观点意在强调哲学 ( ) ①能够使人善于思考,增长智慧②能够提供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 ③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④能够推动思想解放,促进社会变革 A.①②B.③④ C.①④ D.②④ 9.科学发展观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思想,这是因为 ( ) A.世界观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B.方法论是人们改造世界的正确方法 C.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D.科学发展观是解决我国一切实际问题的具体方法 10.2010年6月2日,我国第四颗北斗导航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并成功进入预定轨道。这说明 ( ) A.思维和存在是相互决定的 B.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C.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D.世界观决定着方法论 11.2010年11月15日,美国宇航局宣布美科学家发现了迄今为止最年轻的黑洞。黑洞由反物质粒子构成,是由与正常物质的属性相反的反物质构成的。从哲学上看,这一发现表明 ( ) A.世界的本质并非是物质 B.人类可以有意识地改造自然 C.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创造新的物质 D.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12.恩格斯说:“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这说明:( ) A.物质和运动是一样的 B.物质是运动变化的,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C.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恒动无静的 D.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有条件的 13.下列与“物之生也,若聚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蕴涵的哲理相同的是 ( ) A.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B.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 D.气者,理之依也 14.宋代诗人陈简斋在诗中写道“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 A.万物都在概念中运动 B.脱离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 C.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D.事物是静止不变的 15.下列诗句中,与“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蕴涵同一哲理的是 ( ) A.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B.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C.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 D.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16.目前,科学技术无法阻止台风的到来,也无法改变台风运行的线路,人们可以做到的是预测台风的到来和做好防范工作,把损失减至最低。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客观规律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B.只要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战胜台风 C.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D.人们只有不断提高科技水平,才能改变台风形成的规律 17.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可以将一个生物的遗传物质定向地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中,从而获得人类希望的遗传性状,创造新的物种。这说明 ( ) A.物质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B.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C.人们可以通过掌握科学改变规律的客观性 D.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8. 农艺师打破“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遵循的哲学依据是() A.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B.人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前提条件 C. 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客现的,思维活动的规律是主观的 D.人不能改变规律,但能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具体状况 19.“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哲学寓意是 ( ) A.无米就不能做饭 B.要形成意识,不仅需要人脑,还必须有被反映的客观存在C.巧妇无米也可以做饭D.要形成意识,不仅需要客观存在,还需要人脑 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神舟八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20.“神八”飞天的巨大成功充分说明 ( ) A.意识对自然界的反作用是积极的 B.人们可以利用和改变规律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D.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有机结合

哲学与生活【一二单元知识点】

2014~2015年政治学科知识点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2.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就是世界观。 3.哲学是哲学家根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系统化、理论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4.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一般来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哲学史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5.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1)区别: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和思维某一领域的规律和奥秘。 (2)联系: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6.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可知论VS不可知论) 7.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他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8.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上学“两个对子”,但从基本派别来看,则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而不是四军对垒。 【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12.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13.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就是因为它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14.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它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15.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有“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生物进化论”的自然科学基础;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1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1)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2)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3)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哲学生活一二单元知识点归纳

哲学生活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1、生活处处有哲学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3)、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2、什么是哲学?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3、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则对其进行新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联系: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4、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它有两个方面内容: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5、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③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他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6、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本原,意识是派生的,现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他有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他包括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7、什么是辩证法?什么是形而上学? 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8、哲学与时代的关系是什么? (1)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1)哲学属于思想文化范畴,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2)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自己时

(完整版)哲学基本知识点(一二单元)

《生活与哲学》基本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哲学与生活 (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源于生活) 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指导生活) ①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的含义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3、哲学与世界观的区别  (1)含义不同: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2)世界观人人都有,而哲学只有经过系统学习的人才能掌握。 (3)一般人的世界观往往是自发的、零散的、缺乏理论论证的,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是对个别规律和特性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联系:(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5、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6、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它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它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7、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但从基本派别来看,则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8、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

高二生活与哲学第一第二单元测试题

高二生活与哲学第一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 1、“当一个人年轻的时候,不要让他耽误了哲学的研究;当他年老的时候,也不要让他对他的研究产生厌倦。因为要获得灵魂的健康,谁也不会有太早或太晚的问题。”这句话表明,哲学() A是人生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B能引导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的变化C是一门智慧的学问,是人们美好生活的向导 D产生于人类实践活动和人们对实践的追问 2、对世界观、方法论、哲学三者之间关系说法表述正确的是() ①哲学既是世界观的学说,又是方法论的学说②要有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必须学习哲学③不同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同④科学的世界观决定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哲学` A①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④ 3、牛顿是古典力学的奠基人,在自发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创立了万有引力理论。晚年的牛顿在研究行星为什么会围绕太阳运转时,由于信奉上帝,认为除万有引力的作用外还有一个“切线力”,这个“切线力”只能是来自上帝的“第一推动力”。“在自发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创立了万有引力理论:说明() A哲学能为科学研究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B科学研究促进了哲学的发展 C哲学与具体科学互为基础 D没有哲学作指导,就没有具体科学的产生4、哲学自产生以来就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A依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 B依据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 C依据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D依据对思维和存在二者有无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5、下列各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是()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②思维能否产生理论③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④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存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世界是一团燃烧的‘活火’,它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下列与这句话所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B物是观念的集合 C存在即被感知 D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7、xx年4月20日《人民日报》报道,目前,中学生相信星座与命运有关的占70%,教师占50%。从哲学上看相信星座和命运有关的思想属于() A朴素唯物主义 B机械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8、战国时期,各国社会矛盾异常复杂,不同阶级和阶层在是否建立、如何建立封建制度等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形成了儒、道、墨、法诸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思想繁荣的局面() ①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②哲学的内容是客观的③哲学的内容虽是虚幻的东西,但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④哲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A①② B③④ C ①③ D②④ 9、被推翻的法国路易十六曾经哀叹:是伏尔泰和卢梭毁灭了法国。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A哲学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指导社会变革 B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 C启蒙运动使欧洲文化发展达到了顶峰,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D哲学为社会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生活与哲学一二单元知识点

《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2010、9) 第一单元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则对个别的规律和特性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联系:(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3、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谁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1)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基本形态: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基本形态:①主观唯心主义②客观唯心主义 ★5、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 (1)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2)自然科学基础-----三大发现; (3)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与黑格尔的辩证法。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1)毛泽东思想(2)邓小平理论(3)“三个代表”(4)科学发展观 第二单元 ★★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物质是不依赖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3、哲学上的运动概念及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运动: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③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 ★4、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客观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否认静止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哲学必背知识纲要一二单元

哲学必背知识纲要 第一部分哲学: 一、辩证唯物论 知识线索: 世界本质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物质运动规律是可以认识的(物质和意识关系——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规律的关系) 基本原理: 1、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物质是运动的。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离,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和脱离物质的运动。 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确认运动绝对性的同时,也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4、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普遍的。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一旦违背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人们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5、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意识,克服错误意识。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性选择。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对实践活动具有促进作用;意识对于人体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6、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