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山西和顺方言的句末语气词

山西和顺方言的句末语气词

山西和顺方言的句末语气词
山西和顺方言的句末语气词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e10117255.html,

山西和顺方言的句末语气词

作者:宋姝婧

来源:《商情》2011年第36期

摘要:文章从语言事实出发,对和顺方言的几个主要语气词进行了系统地描写和分析,说明它们在成句、事态变化及语气表达方面所起的作用,在行文中与普通话语气词在用法上作了比较。

关键词:和顺方言;语气词;用法;比较

导言

和顺县位于山西省中部偏东的太行山上,隶属于晋中市管辖。和顺方言属于晋语的并州片,它与晋中各县的方言基本上是一致的,如有入声字。

语气,顾名思义就是说话的口气(赵元任,1926)。也就是说,它是说话者在言语交际过程中随说话内容而表达的一种情感和态度。人们在说话时,每句话都有一定的意义内容,这种语义信息是通过语汇和句法结构来传递的。但是,在说话中表达或流露的情感或态度,则需要用相应的语气来表达。如赞叹,请求,惊讶,建议,肯定,否定等。

语气词应包括普通话语气词和方言语气词。语气词在方言中的表现是非常丰富复杂的,它有自己的特点和系统。根据和顺方言句末语气词所表示的语气意义,可把它分为三类:事态语气词,情态语气词和疑问语气词。

1.1事态语气词

1.1.1咾

“吃”作句末语气词可以用于陈述句、疑问句和祈使句句末,相当于普通话中的“了”,表示动作的完成、实现或情态的变化。

(一)用于陈述句句末,表示平铺直叙、平淡自然的语气或可能的语气。如:这事情我才知道吃。

普通话表达“可能”意思时,一般用“能+动词”格式,而和顺方言大多用“动词+咾(了)”或“能+动词+咾(了)”的格式,如:赶上赶不上?——赶上咾。

大同方言

大同方言中用得最广的“圪”字 大同方言中用得最广的一个字,恐怕要数发“圪”(疙)音的这个字了。这个字能与其他字组合成不同含义的、难以计数的词和词语。它几乎能用在各种不同场合的语言中,堪称是一个“妙”趣横生、千变万化的多用字。下面就是由这个字打头组成的一些词。 圪闹、圪蔫、圪痂、圪疖、圪塄、圪巴、圪渣、圪针、圪生、圪丁、圪就、圪擦、圪蹭、圪拦、圪涮、圪搅、圪挪、圪弯、圪抖、圪划、圪窜、圪颤、圪摇、圪摆、圪索、圪威、圪夹、圪吵、圪缩、圪逗、圪溜、圪转、圪喘、圪钻、圪推、圪扒、圪挤、圪挡、圪滋、圪处、圪叨、圪摄、圪抠、圪哄、圪混、圪翻、圪塔、圪幌、圪嘟、圪显、圪列、圪撅、圪顶、圪戳、圪虚、圪吊、圪拐、圪蹦、圪卷、圪啧、圪缠、圪窝、圪舔、圪团、圪挨、圪阴、圪瘪、圪对、圪躺、圪驯、圪搓、圪料、圪握、圪戏、圪呆、圪朽、圪煨、圪吸、圪嚼、圪造、圪嚷、圪努、圪吉、圪哼、圪吱、圪腾、圪嘣、圪哇、圪碜、圪柳、圪怏、圪煎、圪装、圪精、圪燥、圪邦、圪皱、圪鬼、圪品、圪出、圪森、圪韧、圪耽、圪腻、圪白、圪角、圪堆、圪泡。 另外,这个字还可以组成词组或句子,如圪叽圪嗯、圪留把弯儿的、圪出八代的、圪连牵旦的、圪列圪巴的及圪猴猴、圪滋滋、圪美美、圪楚楚、圪叉儿、圪丝儿、圪朵儿、圪弯儿等等。 大同歌谣谚语歇后语集锦 大同话在演变过程中,融汇了周围各地方言的精华,一些独特的歌谣、谚语、歇后语流传下来,丰富了大同方言,现将最有大同特色的收集如下。 一谚语 冬至不吃肉,冻了脚趾头。 秋风凉,树叶黄,拉沙老婆着了忙(拉沙指又脏又懒) 蚧黑蟆叫唤水瓮出汗,大雨下得天昏地转。 嘴上没毛,说话不牢。 一九二九,不能擩手,三九四九,牙门叫狗,五九六九开门大走,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又一九,犁牛遍地走。 饥饭甜如蜜,饱饭蜜不甜。 春攒粪一堆,秋收粮万担。 腰了没棉,冻死可怜。

太原话和普通话区别

i. 【以“了”代“呢”】 无论你是不是山西人,仔细听一下都可以发现:山西人的句尾总是带一个“了”字,但它的实际意思是普通话的“呢”。经典例句: -咋说话了?(怎么说话呢?) -你干嘛了?(你干嘛呢?) -是了,是了。(是呢,是呢) -说好的幸福了?(……说好的幸福呢) ii. 【以“哇”代“吧”】 “哇”的开口小于“吧”,山西普通话就有这个特点。经典例句: -这的哇。(这么着吧。) -我可美了,是哇?(……我可美呢,是吧?) -太无聊了哇?(太无聊了吧) P.S. 一种很可爱的打法是“太无聊了挖”。如果你有使用这个“挖”字的习惯请默默回复…… iii. 【以“呢(去声)”代“那”】 “呢”字(四声)代替“那”也是个独特的语言现象,和上一条一样,开口更小,吐气更少。经典例句: -呢不儿?(那不是?) -呢我能比?人家呢是天才。(那我能比?人家那是天才) -呢是个啥事了?(那算什么事) iv. 【以“的”代“么”“着”】 我总觉的说“的”比“么”“着”要舒服很多,——后者太拿腔拿调了,“的”多有语言快感呀!而且也体现了山西人的坦率等诸多品质。经典例句: -你看地图上都标的了。(地图上都标着呢。)这的走肯定没错。(这么走肯定没错) -别关电视~我正看的了。(我正看着呢) -你呢的拧肯定拧不开,因为你拧反了。(你那么拧肯定拧不开) v. 【以“v”代“w”】 我们山西人说声母“w ”总是会发出“v”的音。区别是:前者是圆唇音,后者是咬唇音,正如“very well”中两个单词的区别。(“乌”这个音除外,因为这是个整体认读音节,没有声母。其他的大家可以试试读:外国;为什么;嗡嗡叫;王先生)

从语言学的角度看常州话

一篇优秀的论文[常州方言里的名词] 转自月月毕业论文,我的评语是:优秀,收集不容易~~看着肚皮啊笑痛了!经过作者同意,发上来给大家分享下!转载和使用要经过偶和月月的同意,版权费我们3~7开,偶7你3啊,价格面谈,量大优惠,联系专线:114查询至HUALONGXIANG——彩翼鲲鹏月月 摘要:方言里最能体现地方特色的莫过于词汇。本文以常州方言里的名词为例,并以普通话为参照,对它的构词形式、分类以及语法功能进行描述分析,进而总结探讨它的语义特点。关键词:常州方言;名词;构词;语法;语义 一、引言 常州北连长江、南临太湖,位于吴语区西北部,常州方言属于北部吴语太湖片[1]常州小片[2]。一方面,常州话与北方官话差别较大,但是另一方面,因靠近官话区,在语音和词汇方面略带官话色彩,与北方官话、普通话的关系还是比较密切的。正因为如此,常州方言在江苏境内诸多吴方言中显得犹为独特。 方言突出的是地方特色,而这最鲜明地体现在日常的口语词汇中。本文所选取讨论的是常州方言里的名词,文章将在普通话的参照下,对它的构词形式、分类以及语法功能进行描述分析,进而总结探讨它的语义特点。 二、构词形式 从现代汉语构词法的角度来看,常州方言名词的构词形式主要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单纯词包括单音节的单纯词和多音节的单纯词;合成词主要有复合式、附加式和重叠式三种构词方式。下面对它们的每一小类逐一描述。 (一)单纯词。包括单音节词、联绵词、叠音词和音译的外来词。这些名词,常州方言和普通话基本相同、区别不大,因此本文就不作详细描述。例如: (垃圾)迷雾(雾)庭独(冬天房檐上挂的冰棱) (二)合成词。主要有复合式、附加式和重叠式三种构词方式。

常用的四川方言歇后语

常用的四川方言歇后语 导读:导语: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常用的四川方言歇后语: 罗锅上山——钱(前)紧 狗撵鸭子——呱呱叫 豁牙子啃西瓜——净道 肚脐眼拔罐子——抽风 肚脐眼放屁——咋想(响)的 猪鼻子插葱——装象 水仙不开花——装蒜 乌鸦落猪身上——只看到猪黑,没看到自已黑 厕所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厕所扔手雷——激起民粪了 被窝里放屁——能文(闻)能武(捂) 上厕所大便不带手纸——想不开(揩) 小偷拉电门——贼闭 骑驴放屁——打腰了 土地爷放屁——神气 巴掌上长毛——老手

老太太上炕——紧绉(锦州) 掌鞋不用锥子——真行(针) 洗澡不叫洗澡——泡人 生孩子不叫生孩子——吓人 后脊梁背大鼓——短捶 大鼻子他爹——老鼻子了 水里冒泡——多于(鱼) 尿罐子镶金边——嘴好 竖笛不叫竖笛——短箫(削) 屎壳螂打旋风脚——过粪 老虎屁股——摸不得 脚跨过便池——过分(粪)了 傻小子睡凉炕——全凭火力壮 炕洞子发大水——黑龙江 小黄牛拉磨盘——没长劲儿 狗长犄角——整羊事儿 蚊子放屁--小气 喝酱油放屁——闲的呀! 癞蛤蟆掀门帘儿——露小手 鸡屁股栓绳——扯蛋(扯淡) 飞机上放屁——响彻云霄(响屁) 汽车压罗锅——死也值(直)

裤腰带没眼——系(记)不住 吃冰棍拉冰棍——没化(话) 破草帽没檐——晒脸啊 老头上树——盘锦(盘紧) 大鼻子他爷爷——老鼻子了 王八啃西瓜——滚的滚爬的爬 秃老亮打伞——无法无天 土地老放屁——神气 梁山军师——无用 黄鼠狼摸电门——抖起来了 寸照片——少扯景 外甥打灯笼——照舅 黑瞎子带钢笔——硬充大干部 寡妇生孩子——有老底 厕所里扔石头——激起民粪(愤) 胡同里赶猪——直来直去 刀切豆腐——两面光 杨二朗的兵器——两面三刀 孙悟空的后代——肚子猴心眼 海军的衬衫——身道道 穿着孝服拜天地——悲喜交加 高山倒马桶——臭气远扬

霍州方言俗语与馍文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e10117255.html, 霍州方言俗语与馍文化 作者:王燕丽 来源:《魅力中国》2009年第01期 俗话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地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但民俗的形成和推行都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语言形式,必须有一套和这种民俗相联系的独特的词语。所以,与民俗相联系的这些独特的词语也就具有地方性,成为方言词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馍文化是三晋的古老食品文化,它是山西民俗风情的一面镜子。通过风格迥异的馍文化以及体现馍文化的方言词语,你就可以了解各地的民俗风情。 馍,即馒头。《事物纪原》里说,诸葛亮为了代替人头祭泸水而发明的馒头,于是馒头开始成为宴会祭享的陈列品。晋束晰《饼赋》:“三春之初,阴阳交至,于时宴享,则馒头宜设。”三春之初,冬去春来,万象更新。俗称冬属阴,夏属阳,春初是阴阳交泰之际,祭以馒头,为祷祝一年之风调雨顺。 霍州地处晋南,位于临汾的最北端,农作物以小麦、玉米、大豆、谷物为主。民以食为天,在过去的沧桑岁月里,人们生活艰苦,难以糊口,连白面都很少见到,能吃上个馒头已属奢侈了。所以当地人历来重视农业,勤劳耕作,积累了很多关于麦种麦收的农事谚语,如:三月风,四月寒,要吃麦子难上难;麦收九成熟;人老一时,麦黄一晌:五黄六月,龙口夺食;麦在种,秋在管;麦是胎里富,种好三成收;麦收一张犁,秋收一张锄;麦收八十三场雨;麦盖三层被,枕着馒头睡;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雨吃饱饭,伏里有雨好种麦;麦泥窝窝,来年吃馍馍:麦怕四月寒,谷怕老来旱;五黄六月争来回;只有懒人,没有懒地,人哄地皮,地哄肚皮。 在人们经过了一年的辛苦劳作,终于迎来翘首企盼的麦收之后,就在逢年过节用自家最好的白面精工细作成各种样式的馍,或用于祭祀,或用于馈赠,在世代传承的民俗中形成特定的文化含义和表达方式,一直为百姓继承沿用。 霍州馍,即霍州面塑,又称为无碱蒸馍。其独特之处是发面不打碱,揉面时间长,随揉随掺干面,蒸后松散有层。水浸不酸。历史悠久,远近闻名。经过揉面、造型、笼蒸、点色而成,造型夸张、生动,用色明快、大方,使用深浅不同的红色。风格粗犷、朴实、简练,并富有雅拙的美感。霍州馍主要包括两类:花馍和礼馍。花饃是配合岁令祭礼或上供的馍,寓意在新的一年里,增长智慧,财定粮丰,福寿安康,合家欢乐。礼馍则是伴随诞生、婚嫁、寿筵、丧葬等人生礼仪而制作成的馈赠物品。表达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霍州馍包括年馍、寒食节馍、中元节馍、飨馍、婚丧待客馍等。 年馍:又叫春节馍。即在腊月二十左右为过年蒸的馍,供春节期间人们食用。大致有:

【选】古老而优雅的山西方言

古老而优雅的山西方言 在山西的晋中、晋西北一代有很多土语是很古老而优雅 的: 1.“居舍”——就是屋子、“家里”; 2.“箸秸”——一种灌木,秸杆很直,质地坚硬,过去老乡很 少用竹筷,就是用“箸秸”杆来作筷子的。箸是筷子,秸是秸 杆,箸秸是作筷子的秸杆。现在山西人没有“箸”的说法了, 但是“箸秸”的名称一直没有变; 3.“参差不齐”——不识字的农民都有这样的口头语,而且读 音绝对正确:“cencibuqi”。只有上过学的人才可能读成“canchabuqi” 4.“兀”——一种方形的凳子; 5.“兀的”——语气助词,意思比较宽泛,类似“那么”、“当然”、“可不是嘛”等意思。例:“你会唱京剧?”“兀的哩!”(意思是“哪当然啦!”)这个词在元曲里常常看到,现在仍然是当地 人的口头语。 6.“舁”(读yú,阳平)--抬的意思。这个字好像很古老了。《说文解字》解释是:“舁,共举也”。 7.“荷”(读hě上声)--承担、搬动的意思,也引申为一般 的“拿”、“携带”。这是非常普遍的口头语。“荷不动”,就是拿不动的意思。这个用法也很古老,汉朝张衡《东京赋》有“荷

天下之重任”句。 8.“恶色”--就是垃圾。这也是很古老的用语。色,是种类 “卑劣”的意思,和“美”、 的意思(如:各色人等)。恶,是“醜恶”, “好”反意。现在台湾人讲的“国语”中把“垃圾”读作“lèsè”和西方言接近。 9.“恶水”――是指脏水、污水,不是我们一般说的“穷山恶水” 的“恶水”。说“恶”而不说“脏”,是不是也很文雅? 别的地方叫“看秋”,“护秋”, 10.“巡田”――就是秋天看护庄稼。 远不如“巡田”富有韵味。每到秋天,村里会指定专人担负巡 田的职责,担负这种责任的人被称为“巡田的”。“巡田的”很厉 害,一般都会几下拳脚。基本的装饰是,腰里缠一条长长的 蓝布作的腰带,腰间别一个小小的“马床”。所谓马床,是一 种三条腿的袖珍小凳子。马床有两个用途,一是巡田的累了 可以随地坐下休息,更重要的用途是用来打人――打那些偷庄 稼、蔬果的大人小孩。一般是打屁股。据说打上很疼,但是 又不至于打坏筋骨。 环的意思。引申为“那一片地方”。元曲《高 11.“胡阑”――圆圈、 祖还乡》(作者睢景臣)有云:“一面旗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 一面旗红曲连打着个毕月乌”,这里“胡阑”是环的意思,曲连 是圈的意思。现在的山西中部和北部也还是这样的说法。这 是一种单字复音的语言现象。胡阑,取“胡”字的声母,和“阑” 字的韵母,连在一起快读,就近似于是“环”;曲莲,取“曲”

南浔方言大全

第一节方言、俗语伢:我们哪:你们伊拉:他(她)们娘娘:祖母娘舅:舅父伢公:外祖父伢婆:外祖母阿婆:公婆伲子:儿子囡哦:女儿大老:大(读度)老即兄长大姨:母亲的姐妹伯姆淘里;妯娌挞:洗浪:晾晒衣服闶:(读康)藏匿滗:滤去水汁吼:彩虹抿:以唇吮物赖:抵赖氽:浮熬:忍耐母不:没有豪烧:快一点哪哈:什么好日:结婚办喜事的日子忽险:打闪电掼跤:跌倒空缠:胡闹不搭白:见面时不理睬吼势:担忧寻吼势:找岔子闹事掼脱货:败家子翘辫子:咒语,死的意思促客:作弄别人荡碗:洗碗蜡烛:累受挫折,不知悔改干瘪:不鲜润咬耳朵:说悄悄话寿头:做事无头脑的人嚼舌头:乱讲头要紧:首要喂单:哪里半当中:中间一淘:一起、一群调白:作弄勿湿头:倒霉派拉:苛刻轧苗头:看脸色有想头:有趣呒弄头:没干头出花头:出花样慢慢叫:慢来、就来闯怪事:闹事、闯祸打盘洞:捉迷藏老实头:诚实人装榫头:编造错误强加于人掼人:啥人母介事:没有那回事圣脱:不当他人、不放心上大好佬:(大读度):本事大有数目:知晓,即心中有数呆板数:肯定的意思眼睛红:嫉妒别人拆烂污;把事起办槽插蜡烛:误事或机器出故障淘伴:伙伴拎勿清:遇事糊涂思路不清舍姆娘:产妇新倌人:新郎新娘子:新娘盘盲:捉迷藏端东西:拿物困觉:睡觉收骨头:加重担子搭僵:做事马虎惬意:舒服打昏肚:打鼾肉麻:过意做作触霉头:倒楣事月半:阴历十五日偎灶猫:萎靡不振吃生活:体罚调羹:匙讨债鬼(鬼读举):因多事多病招致破财的成人孩子温吞水:形容人的态度和办事慢吞吞推板:品质不佳饭米蒜:饭粒打棚:开玩笑发:撒娇挖塞:不如意拉倒:结束弹硬:货真价实小落胃:自我乐趣搭讪头:主动与人说话接触或指空话半不两僵:半当中摆噱头:逗笑的话或举动鸭屎臭:不光彩、难为情敲边鼓:从旁相助卖相:相貌吃排头:受上司批评结棍:身体壮实勿入调:不能循规蹈距、越轨、出格勿适意:患病额角头腐乳色:遇到不吉利的事活龙活现:讲的做的象真的一样投五投六:做事不专心连档麻子:串通一气的人脱底棺材:吃光用光,不留后路恶形恶状:下流行为厚脂纳得:故意显得神气脱头落襻:办事松散、不着边际活里活落:勿肯定七撬八裂:不驯服哭出胡拉:装作可怜相鸡啄百脚:冤家对头假痴假呆;装糊涂热昏颠倒:丧失理智三对六面:当面、有人证火毛裂拉:脾气急燥汗毛凛凛:害怕开口要闭口到:性急癞里癞塌:很脏鸡毛六足:匆促冰阴彻骨:很冷精骨头人;清瘦人一搭刮子:总共关门落闩:铁定、无余地半里半价:勿着实一屁股两疙瘩:债务多轧扁头:两面受挤天花落乱:乱哄哄不切实际出空本身:专心冤枉百计:勉强、侥幸皱皮疙瘩:不挺括 第二节民谚船到桥洞自会直。嘴硬骨头酥心慌吃勿得热粥。强盗发善心看人挑担勿吃力。好人只怕耿。春冷冻杀犟汉。穷人大肚皮。狗眼看人低。眼睛包绵兜。老皮脓滚疮。跳脚来勿及。踢开脚趾头。一钱勿落虚空地。七人八做主。七争(读张)八无主。夹忙炒螺蛳。有钱难买老来瘦。面皮老、肚皮饱。染坊里不出白。死要面子活受罪。桥归桥,路归路。横竖横,拆牛棚。三人六样话。亲兄弟,明算帐。若要好,大做小。瞎猫拖死鸡。板板六十四。一钱逼杀英雄汉。螺蛳壳里做道场。刀切豆腐两面光。困懒觉吃厚粥。勿会种田看上埭。拖着黄牛就是马。远来和尚好念经。羊毛出在羊身上。绣花枕头一包草。弄个白虱头里搔。馒头吃到豆沙边。叫化子勿留隔夜食。贼偷一半火烧全完。癞痢头儿子自道好。孔夫子勿说隔夜话。耳朵挂在肉墩头上。满饭好吃满话难讲。饭吃三碗,闲事勿管。冷勒风里,穷勒债里。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打破沙锅问到底。赊千钿不如现八百。十根手指头也有长短。上不到升山下不到旧馆。白壳弯转(虾)呒不钳。铜钿银子是鸭背上的水。有借有还,再借勿难。千穿万穿,马屁勿穿。要想发财,命里勿来。三月三,鲈鱼上岸滩。包修自鸣钟,拆开收不拢。有福不会享,无福等天亮。羊肉勿吃着,惹了一身臊。少吃多滋味,多吃坏肚皮。千做万做,蚀本生意勿做。三拳头

四川话方言歇后语

四川话方言歇后语 导读:导语: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四川话歇后语: 1、前胸坎挂笊篱——捞(劳)心过肚(度)。 2、穿靰鞡迈门槛——先进褶(者)(靰鞡是东北传统的种鞋,鞋的前部有许多褶皱)。 3、黑瞎子打立正——手遮天。 4、黑瞎子照镜子——熊样。 5、黑瞎子掰苞米——捡穗,丢穗。(黑熊常去玉米地掰玉米,但只能夹住穗,其余的都掉在地上。用来形容记忆力不好。) 6、庄稼佬不认得电棒(手电筒)——股急火。 7、庄稼佬不认得元宵——白丸(玩)儿。 8、打“乌米”的眼睛——就知道往上看。形容只会溜须拍马的人。“乌米”是指高粱结穗时因病而成种细小白皮黑瓤的东西。 9、仰巴颏(指仰卧)撒尿——往上浇(交)。和打“乌米”的眼睛意思相同。 10、坟圈(quan,四声)子拉弓——射(色)鬼。坟圈子,即坟地。 11、叨木官子(啄木鸟)卡前失(向前跌倒)——全靠嘴支着。指能说不能干的人。

12、撅嘴骡子卖个驴价钱——吃亏就吃在这张嘴上了。 13、连鬓胡子吃炒面——里挑外撅(jue,平声),指挑拨关系,制造矛盾,破坏团结。 14、洗脸盆里“扎猛子”——不知深浅。 15、走路捡了个爬犁——有捞(唠)的。(东北人把“拉爬犁”叫做“捞(lao,四声)爬犁”。路上捡了个爬犁,自然有东西可捞了。指的是某人很有谈资,有“嗑”可“唠”。) 16、腰里别个扁担——横晃。(形容蛮不讲理。) 17、老太太上鸡窝——奔(笨)蛋。 18、秃爪子上鸡窝——不捡蛋(简单) 19、蹲茅楼嗑瓜子——入不抵出。 20、白菜地里抡镰刀——把颗(嗑)捞(唠)散了。(白菜以“颗”为单位,用镰刀砍,“颗”自然就散了。“颗”与“嗑”谐音,表示已经“跑题”。 21、破草帽子——晒脸 22、破火炉子——欠扇 23、三条腿的凳子——欠踹 24、窝窝头踹脚——不是个好饼 25、被窝里放屁——独吞 26、癞蛤蟆上马路——楞充进口小汽车 27、疤痢眼照镜子——自找难看 28、铲子切菜——不地道(抵刀)

谚语大全。很实用

八竿子打不着。 比喻关系疏远或没有关系。 “就连和东方文化八竿子打不着的情人节、愚人节,也大有席卷华夏之势。”(《齐鲁晚报》2003/1/30)2.拔出萝卜带出泥。 比喻一个犯罪分子的落网,带动了另一个犯罪分子的暴露。 “共同犯罪,特别是重大经济犯罪,案犯之间盘根错节,每个案犯的存在都以其他案犯为条件。借用‘拔出萝卜带出泥’的说法,他们互为萝卜,又互为泥土。在这种情况下,‘拔出萝卜带出泥’就不可避免。” 3.饱汉不知饿汉饥。 比喻不能设身处地为有困难的人着想。 “或者是他们饱汉不知饿汉饥,不知道民工等着这钱去治病救命,等着这钱给儿子交学费。”(新华网4.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形象化表述。 “这次深圳市有关方面之所以安排曾在中国证券市场翻云覆雨的两位重量级人物出山,标准也就是这一条,‘不管白猫黑猫,能捉老鼠就是好猫’。”(《上海证券报》2002/7/2) “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这是邓小平著名的‘猫论’,是对生产力标准的一种形象化表述。”5.不管三七二十一。 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法海和尚见许仙不答应,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他关了起来。”(《西湖民间故事·白娘子》) 6.不要把鸡蛋放进一个篮子。 告诫人们进行经济活动等时不要孤注一掷,要多留几条后路。 “营销专家告诫说,‘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进一个篮子’,否则一旦市场突然发生变化,企业就可能因产品的崩溃而元气大伤。”(《销售与市场》1997/12) 7.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与6近似,也有遇到困境后应有所变通,不要固执一种选择。 “媒体不如多宣传一下——条条大路通罗马,不一定是考上大学才有出路。让家长和考生把眼光放长远一些,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中国教育报》2001/5/30) 8.闭塞眼睛捉麻雀。 比喻盲目地办事情。 “‘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象’,粗枝大叶……还在我们党许多同志中继续存在着。” 9.唱白脸。 白脸:京剧中的反派角色。指扮演反面的角色,对事情采取尖酸苛刻的态度。 “记得有一次妈妈生病了,她都坚持要我背乘数表,背不出就不准我吃饭。妈妈唱白脸,爸爸就唱红脸,所以当时我更喜欢爸爸多一点。”(四川在线2003/8/13) 10.唱对台戏。 比喻采取与对方相反的行动,或有意搞垮对方。 “半岛电视台:同西方唱对台戏”(《解放日报》2001/12/28) 11.唱高调。 说不切实际的漂亮话;说得好听而不去行动。 “值得注意的是,在道德问题上我们似乎总是陷入一种误区:唱高调的受到赞扬,说实话的遭到贬损;唱高调的得到好处,说实话的丢掉实惠。”(《大连日报》2002/4/8) 12.唱空城计。 比喻掩饰自己力量空虚、骗过对方的方法;比喻某单位的人员全部或大部不在;形容肚子饿。 “在春运安全最关键时刻,南充两个乡镇党委、政府竟关门闭户,无人上班值班。昨日记者从南充市有关部门获悉,两个唱‘空城计’的乡镇党委书记受到停职检查处理。”(《华西都市报》2004/1/29)

高中地理图说天下山西方言对“妻子”的称谓素材

山西方言对“妻子”的称谓 山西方言中,对“妻子”的称谓主要有以下几种:老婆、婆姨、婆娘、女人、媳妇、女妗、家里、家里人。 按照其形成原因,可大致分为三类:直接称呼、指代称呼、转义称呼。 直接称呼的有:老婆、老婆们、婆姨、婆娘、媳妇,其中以“婆”为核心的“老婆”、“婆姨”等称谓最为常见,几乎每个地区都可以见到。这些称谓多为背称。如:这是二狗的婆姨。一般不用于面称。 指代称呼的有:家舍的、居舍的、家里的、屋里、屋儿,以身份和在家中的地位来指代。这些称谓也多用于背称。如:这是张三居舍的。一般不用于面称。 转义称呼的有:女人、家里人,原来泛指一类人或专指大孩子,现在用来特指妻子。 面称则各地有各地的习惯。如洪洞、临汾一带的方言婆婆叫媳妇则常用“某某地的”,丈夫呼叫妻子则以大孩子的小名呼之。如果这个媳妇是娶自王村,则呼她为“王村的”,如果临汾人娶了洪洞媳妇,则临汾人呼她为“洪洞的”。这些称谓多用于老年妇女之间或老年人称年轻的媳妇。临汾四邑方言有的老年丈夫称妻子则用大孩子的名字代替。其他区方言则多以“他嬷、娃他妈”呼叫。 以上称谓大多是乡下的中老年以上的人所用,年轻人、城里人一般不用。现在无论年轻人老年人则以叫名字为常了。以上比较含蓄的指代称呼主要出现在山西东南区和南区,如晋方言上党片、中原官话的汾河片等。山西南部和东南区,习惯将妻子称“屋里的”,而北区相对较少。这是由于历史原因使得山西南北之间有着比较明显的文化差异。 历史上,晋北地区曾经先后被鲜卑、契丹等北方游牧民族占据。这些游牧民族并没有土木建成的房屋,思想中没有“屋子”的概念,也就不会把妻子称为“屋里的”了。而晋南则一直存在砖木的房屋或窑洞,这是把妻子称为“屋里的”的客观条件。而且晋南主要是农耕文化,强调“男耕女织”,女人织布做饭等劳动主要在屋里进行,“男主外,女主内”,所以可以用“屋里的”来指代妻子。 不仅晋南方言把妻子称为“家里的”、“屋里的”,在北方各地,比如山东河北等地,都有这样的称呼。清代小说如《红楼梦》里,就有这样的称谓,把家里的已婚女仆称作是“某某家的”,“某某”即是其丈夫的名字,如“周瑞家的”、“王善保家的”。另外,还有“屋里人”这个说法,与晋方言中的“屋里的”意义相近,是“妾”的一种特指。

山西吕梁方言大全

山西吕梁方言大全 偶——我(南北山话) 荷——拿 卷——骂人 候——小 梯——听 鸟(嬲)——痒 削话——说话(不知道话怎么削?) 卷卷——贡献神仙用的一种小馒头(这可不是骂人) 哈子——瞎子 韦厢——隔壁的家 杀杀流流——洒掉 夺跳不俩(lia)——不稳重 欢吗夺跳——指身体好,行动敏捷 周起——端起 希呼——差点 便意了——准备好了(晕倒!千万别按字面意思理解) 在呀嘞——在哪 好埋——好象(埋了谁也不好) 怕想的——懒(懒的连想一下都不愿意,可想而知有多懒了)难活——身体不适

当豁间——正中间 恶水——脏了的衣服、被褥 惹亲——惹人亲(在柳林泡MM的必修语)熬人——累人(放进锅里?惨) 重茬——多余做了第二遍 聒(guo)人——吵扰人 行门户——遇到婚丧嫁娶,去吃饭送礼 腰腰——背心 卜孩——鞋 机迷——清楚、明白 呆迷——傻瓜 地懂——考虑 害不哈——不懂 热头——太阳(当然离头最近的缘故) 月眉(音mi)——月亮 稀宿(音xai)——星星 哈雨——下雨(不是哈日哈韩那个意思) 吼雷——打雷 年时——去年 夜(音ya)来——昨天 白(音pie)影(音yi)——白天 黑(音he)地——晚上

早期——早上 前晌——中午 后晌——下午 日脏——脏的厉害(别想歪了) 吼——喊 各兴撵(nie)肚——洋洋得意 球毛鬼胎——小气 球迷性眼——德性(说这句话容易招来老拳) 周年——骂人的话(有点恶毒) 瓯子——坏小子 难郭嘞——责备人的话 鬼子子——骂人的话,估计是小日本留下的后遗症 宅(音cha)压(音nia)——迷信有鬼或者指厉害的人韦圪切——那个 牺惶——可怜 拴宰——老实(就是被拴住让人宰,呵呵) 剃脑——理发(理发师都成屠夫了?) 黄尘——灰尘 山水(音xu)——洪水 甚——什么 才将——刚才 外起——外面

民间的搞笑方言歇后语

民间的搞笑方言歇后语 导读:1、脚母丫子抠耳朵——高手 2、屎克郎爬铁轨——假充大帽钉 3、兀蜒子(比蚊子还小的一种小飞虫)搞驼——弄大的 4、小姐睡觉——上面总换人 5、小北沟喊口号-----真是可怜人 6、小寡妇睡觉——上边无人 7、大葱蘸酱——黑白分明 8、西墙挂镜子——肇东(照东) 9、哑巴吃黄连——有空自知 10、两口子睡觉——自己人总搞自己人 11、二小戴眼镜——愣充文明人 12、猪食槽子卡了一跌——认了真食(实) 13、二小穿大褂——规规矩矩 14、驴鞭上菜板----片片带眼 15、两个瞎子算卦——绥棱(谁灵) 16、老母猪钻坟洞——不是好獾(欢) 17、吃瓜子吃出臭虫---什么人(仁)也有 18、卖了树杆(树木主干)贩柑草(很矮小的草)——越贩越短 19、两个花脸抬一条棍——一干二净 20、家雀含着鹰——说的说,听的听 21、武大郎贩海蛰——人也囊货也熊

22、电线杆戴帽子——长脸一个。 23、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 24、刘二爷剥蒜——两耽误 25、麻袋包掉了底——不成(盛)东西 26、电线杆子插鸡毛——好大的胆子 27、蠍勒虎子(壁虎)掀门帘儿——露一小手儿 28、杀猪砍屁股——死定了 29、绱鞋不用锥子——针(真)行。 30、房山县的垛口——不开眼 31、二小偷房梁——顶那啦 32、耗子拉木锨——大头在后头 33、穿着裤子睡觉——找别扭 34、二小买灯泡——管着吗 35、门头沟的财主——摇头儿(窑头儿) 36、翘着腿尿尿(指撒尿)——学狗拐 37、窝头翻个——现大眼 38、袖子里伸脚——不成手 39、二小吃烩饼——不叫焖(不觉jiao闷) 40、茅厕点灯——找屎(死) 41、取了个媳妇坐着睡——没法弄 42、狗吃麦苗子——装羊(洋) 43、一张纸画了个鼻子——好大的脸

陕北方言(西北官话)

陕北方言也属北方方言的西北官话,方言受山西影响较大,也杂入一些蒙语,至今保留入声。共有24个声母,比普通话多了个声母,即有全浊声母V,Z和次浊声母η。方言词汇也有自己独特之处。 目录 古代词语 独特词语 称谓方言 双音节词 俗语谚语 编辑本段古代词语 陕北方言保留不少古代词语。如“逍遥散诞”、“贱脏(去声音,卖东西)”、“鼻子A”、“A”(多),“过啐”、“身子”、“植”、“樨”等。 编辑本段独特词语 有不少独特的甚至为外地人所不可理解的词。星星为“星宿”,雷击为“龙抓”,顶风叫“戗风”,洪水叫“山水”,土块叫“土疙瘩”,去年叫“年是”,现在叫“尔格”,什么时候叫“多乎”,玉米叫“金稻黍”,高粱叫“红稻黍”,高粱秆叫“棒棒”,自生的叫“柳生”,树干叫“树不浪”,牲口叫“牲灵”,牛犊叫“牛不老”,公羊叫“羯羝”,公猫叫“儿猫”,母猫叫“女猫”,公猪叫“羯猪”,公狗叫“伢狗”,蚜虫叫“油汉”,窑顶叫“脑畔”,门坎叫“门限”,台阶叫“圪台”,耳光叫“屄斗”,劳动叫“受苦”,害病叫“难活”,叫干饭为“捞饭”,叫猪羊内脏为“下水”,小孩过生日叫“过啐”,参加红白大事叫“寻门户”或“赶事情”,债务叫“饥荒”,叫小为“猴”,连说带骂叫“谴葬”,挨批评叫“挨头子”,巴结人叫“溜尻子”,派遣叫“打发”,强迫人做事叫“罟”,完蛋叫“毬势”,热闹叫“红火”,茂盛叫“葱”,不端叫“咻”,不直叫“圪柳”,疲劳叫“熬”,害羞、丢人叫“背兴”,蔬菜放时间长不新鲜叫“死蔫”,粮食变质叫“A”,住、闲呆叫“盛”,支持不住叫“立不定”,坏人坏事叫“儿人儿事”,全部叫“一满”,拉、握叫“动”,知道叫“解下”(读haiha),不知道叫“解不下”,拾、拣叫“乱”,身体曲叫“骨敛”,互相说话叫“拉话”,抗叫“掏”,光屁股叫“赤独子”,赶叫“断”,够不着叫“探不见”,煤渣叫“兰炭”,拿叫“撼”,筛、拣叫“唼”,搀扶叫“A”,揪叫“”,中间叫“当旮旯”,塞叫“擩”,头摇摆叫“卜唻”,帮忙叫“相互”,快叫“欢”,跑叫“杠”,调皮叫“缶古”,许多叫“一圪堆”、“一坬”。编辑本段称谓方言 称谓方言中,叫连襟为挑担、两挑,叫妻子或结过婚的女人为婆姨,叫青年男子为后生,叫青年女子为女子,叫丈夫为汉,叫妯娌为先后,叫小孩为猴娃、碎脑娃娃,叫小男孩为小子、猴小小,叫媳妇为媳(xiu)子,叫没对象的男子为光棍,叫姑表兄弟为姑舅,姨表兄弟为两姨,叫朋友为拜识,叫妻子偷汉的丈夫为盖老,叫和儿媳发生不正当关系的人为炒面神,叫不务正业的人为二打流或二流子,叫不精明的人为八成、半吊子、二百五、胡脑A,叫到处寻事的人为搅茅棍,叫太忠厚的人为瓷脑,叫顽固不化的人为牛脑,叫乱搞两性关系的人为嫖脑。 编辑本段双音节词 陕北群众爱给原来的单音节词加一些毫无意义的字,使其变成双音节词,如圪蹴,格枝,格台,格生,圪峁,圪梁,圪洞,圪楞,圪钵,还有绿格茵茵,干格巴巴,齐格争争,慢格腾腾等,陕北方言中还有丰富多彩的摹拟词,如笑格盈盈,苗格条条,俊格丹丹,稳格堰堰,直格挺挺,端格争争,湿格淋淋,笑格迷迷,红格丹丹,黑格褚褚,白格生生,新格崭崭,白格醵酥,薄忽闪闪,生格巴巴,清格啦啦,嫩格蛋蛋等。陕北人忌讳说别人是盖佬、炒面神、嫖脑,忌讳别人说自己八成、二百五、半吊子、胡脑髁、搅茅辊、瓷脑,忌讳说儿人、儿事、儿话、儿路、毯势等不吉利话,人死后不说死,该说老去了,殁下了,失觉了,忌说别人的孩子胖。 编辑本段俗语谚语 陕北俗语、谚语颇有特色,举例如下: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柱棍柱

静乐方言概述

静乐方言概述 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1988),静乐方言属于晋语吕梁片兴隰小片。全县境内在语音上有相当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入声分阴阳,“八发桌失湿”读阴入,“拔罚浊实十”读阳入;平声分阴阳,“天≠田,方≠房,初≠锄,上声与阴平同调。关于上声与阴平同调,并不符合静乐话的实际情况。根据我们所掌握的情况,静乐话阴平与上声在调型上略有一致,都是降升曲折调,但阴平“降”的因素没有上声明显,二者在调值上是有显著差别的。除此以外,静乐方言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都表现出不同于普通话的特点。 (一)语音特点 (1)精组与知章庄组字合流,读舌尖前塞擦音、擦音。 (2)在个别土语词中,中古全浊塞音、塞擦音的少部分字今读送气音。 (3)鼻音声母有比较明显的同部位的浊塞成分。 (4)送气塞音、塞擦音的送气成分较强。 (5)中古泥母三四等字读舌面鼻音。 (6)中古疑母字绝大部分字读鼻音,其中,一等字读舌根鼻音,二三四等字读舌面鼻音。 (7)端透定与精清从今读送气声母的细音字合流。 (8)普通话的舌尖后塞擦音、擦音逢合口呼韵母在静乐话里读唇齿塞擦音、擦音。 (9)中古影母疑母逢今洪音时变化相同,逢细音时变化不同。 (10)中古止摄开口三等帮组部分字今读齐齿呼。 (11)宕江摄白读与果摄合流。 (12)流摄开口一等见系字,声母是舌根音,韵母是齐齿呼。 (13)有不少舒声促化字。 (14)儿化特殊。 (二) 词汇特点 (1)词缀比较丰富,可以分前缀、中缀、后缀及准后缀。前缀有:圪、不、忽、日等;中缀有:圪;后缀有:子、头等,准后缀有:货、鬼、包、皮、气、脑、圪蛋、客、圪精等。 (2)有晋语中普遍存在的分音词,但静乐话里的分音词在分布上有自己的特点。 (3)重叠形式比较丰富。几乎所有基式是单音节的名词、动词、形容词都可以重叠。重叠式与基式在表意功能上有所不同。 (4)有大量的四字格词语,且这些词语在一定的语境中具有开放性。有些四字格形成固定的格式,如:A里B气、A眉B眼等 (5)有相当数量的常用词语与北方方言差异较大:如:今儿今天、后儿后天、外后儿大后天、夜儿昨天、前儿前天、限前儿大前天、春起春天、年初下年三十、阳婆太阳、月明月亮、蚂蚍蜉蚂蚁、脑畔窑洞的外顶部、滚水开水、炭成块的煤、茅子厕所、稻黍高粱、山药土豆、虱子、纥羝未阉的雄性绵羊、草鸡母鸡、牛牛小昆虫、仰层木头房间内用纸糊就的顶层、槌头拳头、灶火连在土炕一头的取暖做饭的设施、炕、烟筒烟囱、娘娘祖母、婆姨妻子或已婚妇女、灰人有小毛病的人、瞭看、闹做、干、尽儿下月底、背锅子罗锅、甜饭菜调料少而淡、擩伸、涎水口水、响工吹鼓手、眉眼长相、姐爷外祖父、妗子舅舅的爱人、大爷大伯、借手左手、难过病、腰子一种加厚的背心、当早早晨、咽气死的婉称、枪崩枪毙、炙火烤的厉害等。以上例词仅为举例性质的,既包括整个晋语中常用的,也包括只有在静乐话及临近方言里使用的。 (三)语法特点 (1)不同属格的人称代词读音不同。 (2)疑问代词常与语气词配合使用,共同表达疑问语气。 (3)副词形式多样,运用广泛。

四川方言歇后语(重排版)

四川方言 A 矮子推掌——出手不高 矮子爬坡——贪便宜 矮子坐高凳——够不着地 矮子爬楼梯——步步登高 矮子过河——安(淹)了心阿拉伯数字8字分家——零比零(0:0) 阿公吃黄连——苦也(爷)(比喻双主旗鼓相当,不分胜负、高下、优劣。)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案板底下放风筝——飞不起来庵庙里的尼姑——没福(夫) 按老方子吃药——还是老一套暗地里耍拳——瞎打一阵 安禄山起兵——反了 案板上砍骨头——干干脆脆岸边的青蛙——一触即跳 B 白骨精演说——妖言惑众 白纸上坟——糊弄鬼 半空中的口袋——装疯摆子进医院——治脚(自觉) 半天云里吹萨拉儿(索拉) ——还是哪里哪哟 八级工拜师傅——精益求精 八十岁学吹打——上气不接下气 八月十五的月亮——光明正大 半夜吃柿子——专拣软的捏 半夜里偷桃子——逮到耙的拿 半夜三更放大炮——一鸣惊人 半斤花椒二两肉——麻嘎嘎(肉) 包脚布裹头巾——高升了 抱住木炭亲嘴——碰一鼻子黑 抱着元宝跳井——舍命不舍财 抱着屁股上楼——自己抬自己 冰糖作药引子——苦中有甜 冰糖煮黄莲——同甘共苦 被窝里放屁——独吞 C 成都到华阳——现(县)过现(县)吃包谷打哈欠——满口黄 茶壶里装汤圆——有货倒不出。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茶壶煮饺子——倒(道)不出

拆了的破庙——没神 城墙上边屙屎——粪滑涂墙 (奋发图强) 苍蝇洗脸——假干净 厕所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厕所里打哈欠——满嘴臭气 厕所上装烟囱——臭气冲天 场院的碌碡——死心眼 扯着老虎尾巴喊救命——找死 陈世美做驸马——喜新厌旧 吃冰棍拉冰棍——没话(化) 吃苦菜长大的——没尝过甜头 吃了二十五只老鼠——百爪挠心吃米的鸡——点头哈腰 吃石头拉硬屎——顽固不化 吃汉菜拉红屎——至死(屎)不变吃完肉念经——假善人 初一的月亮——不明不白 厨师打鸡蛋——各个击破 窗口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床底下吹喇叭——低声下气床上放枕头——置之脑后 D 独眼龙看告示——一目了然 豆瓣煮汤——冒皮皮大街上的铃铛子——见人就想大路上牵绳子——想拦(男)人 打柴的下山——担心(薪) 打着灯笼过铁道——见鬼(轨) 大风天的油灯——吹了 大姑娘盼儿子——想得太早 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 大街上的时钟——群众观点 大力士耍扁担——轻而易举 大姆指长毛——老手 大年初一见面——净说好听的 大炮安刺刀——远近都行 大炮打苍蝇——大材小用 大炮上刺刀——远近都行大水冲倒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 大头针包饺子——露馅了 大腿上绑铜铃——走到哪响到哪大衣柜没把手——抠门 大衣柜没拉手——硬抠 电线杆子插鸡毛——好大的胆子电线杆子晒衣服——好大的架子吊死鬼搽胭粉——死要面子 豆付脑儿挑子——两头热 杜十娘沉百宝箱——顷家荡产 肚里的瘤子——心腹之患

大同方言

大同人看见了一定会觉得很亲切的家乡话: 口语类: 稳啦----搞定你抓尼----干啥去瓜答-------聊天个出的------皱啦 斩布----摸布十笑--------搞笑没拾收----没出息吸人的----漂亮的 乃心----可爱亲各蛋----乃心火不尿它----不理它不白眼----不喜欢 个闹----垃圾个惨--------撒娇不吧切------不管乃逼兜----扇耳光 夜你----昨天后也--------下午瘦字-------委屈克量--------束缚 个塔----唠叨球篮花----屁不定捉恰------不自在拿心----不好意思 读蛋----屁股乃刀--------讨厌穷像----没出息样滴流------用手提 耐见----喜欢铜顶心------愣子一个儿------自己胡嚼--------瞎说 能带----鼻涕玩鞋----------痰这伙儿---目前现在花花儿的----快点 那心----恶心各刀--------打扰呢粑粑------拉屎个揪--------蹲下 周尬----收拾强会儿------终于扎火--------生火各拔儿------坑儿 哭儿----窟窿胡住--------粘住个几个生---末末儿水瓮------- 水缸 转去----逛街个甚--------害怕不代腰-----懒的去后生----未婚男子 不炸----没事防主货----没出息花花儿的-----快的发灰------干坏事 答造----照看不直伦----不值得难活-------不舒服节北淋浴----邻居 个都----拳头 称呼类: 老日【爸爸】,老爹【大伯】,二收【二叔】,大兄岗【老婆的哥】,小舅日【老婆的弟】,喂母娘【老婆的妈】,喂夫【老婆的爸】,小姨儿【老婆的妹】。喂生【女方家人对孩子的称呼】,吱儿【男方家人对孩子的称呼】,老板【老婆】。 大同人喜欢在话前,中,后加语气词,比如说----------------卡好,卡新鲜,卡不赖,卡能片----上七啦,下七啦,灰七哇,灰侯,吃哇,喝哇,走哇,去哇,起开挖,走好尼,走快尼,走不好看尼。 为绿色环保,有些话是不便说的请理解,就想起这么多,以后还会增加的,谢谢觉得好玩就转你空间吧。 大同方言集粹(精华版) 那圪塔搌布 我的东西行不着啦!不知道人拿啦 好好行行,饪哪气拉? 瞎憋叮!看那讨吃货!

山西方言谚语的修辞特点_辛菊

第26卷第2期 晋 中 学 院 学 报Vol.26 No.22009年4月 Journal of Jinzhong University Apr. 2009 [基金项目]山西省委宣传部哲学社会科学 十一五 规划项目(SXSK07-ND)。[收稿日期]2009-02-10 [作者简介]辛 菊(1958-),女,山西稷山人,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汉语语汇学; 关 磊(1978-),男,山西临汾人,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山西方言谚语的修辞特点 辛 菊,关 磊 (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山西临汾041004) 摘 要:谚语是汉语语汇中占有相当重要地位的一种语言形式。散落在各地方言中的谚语凝结了老百姓的朴素智慧,体现着他们的人生观和道德观、价值观,积淀了丰厚的传统文化。从辞律、辞格以及修辞格的综合运用三个方面来分析,山西方言谚语具有讲究优美的修辞格律、运用丰富的修辞格式、同一个谚语中多种修辞方法并存等修辞特色。 关键词:山西方言;谚语;修辞特色 中图分类号:H1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08(2009)02-0015-07 谚语在中国民间口头文学中是占有相当重要地位的一种语言形式。散落在各地方言中的谚语凝结了老百姓的朴素智慧,体现着他们的人生观和道德观、价值观,积淀了丰厚的传统文化,而山西方言谚语更能显示出方言谚语独特的语用价值。 方言谚语数量浩瀚如烟海,几乎达到妇孺皆知、无人不用的程度。其语用价值得益于它所使用的丰富的修辞格律和修辞格式。下面主要从辞律、辞格以及修辞格的综合运用三个方面来分析山西方言谚语的修辞特色。 一、讲究优美的修辞格律 谚语作为一种民间语言形式,在创作和流传过程中必定会经过反复的加工、再加工。经过无数劳动人民的锤炼后,更显示出其吟诵顺口、描写生动、易于记忆的特点。 (一)讲究声音的和谐,具有韵律美感 在声音方面,山西方言谚语多采用押韵、儿化、双声、叠韵、谐音、叠音、平仄等形式。其中尤以押韵的运用最为常见。 1.押韵 凡歌谣都押韵,由于谚语常采用的是歌谣体,音韵流畅,而用了韵便更能好读、好记、好传。如: 葱辣舌头蒜辣心,小芥辣断鼻梁筋。(襄垣)这则谚语中用的 心 字和 筋 字韵腹和韵尾都相同是(in)押人辰韵,使音调和谐悦耳,富有音乐美,吟诵顺口,易于记忆。正是由于押韵本身在修辞上的特殊作用,使得山西方言谚语中押韵的现象十分常见。如: (1)家有十五口,七嘴八舌头。(陵川)(2)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文水) (3)夏至不种高山黍,还有十来八晌小糜黍。 (高山黍:成熟期长的黍子。小糜黍:成熟期较短的黍子,约一百天成熟)( 怀 仁)(4)秋天划破地皮,胜过春天犁十犁。(襄垣)(5)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襄垣)(6)人心高过天,当了皇帝想成仙。(襄垣)(7)火要空心,人要虚心。(襄垣) (8)天热不忘很拿衣裳,肚饱不忘很干粮。(襄垣)入声韵尾在山西的许多地方都存在,这一特点在山西方言的谚语中也有体现。所以在有入声韵尾的地区,方言谚语有时押喉塞音韵尾。如: 15

太原方言释义

太原方言释义- (转) 我——恶(e)我们——阿们 一排——一扑溜头——得脑 摇——拨拉巷子——和浪浪 脚——决板子耳光——逼都 角落——阁牢牢膝盖——阁替跬 土块——土坷拉台阶——阁台台 烧水——坐水打——括 那——讷/外那么——卧来 这里——这儿达那里——那儿达 奇怪——热怪聪明——机迷 勤快——勤紧欺骗/糊弄——热倒 冲——泼棱/长的突起——个棱子 思考——思目羡慕——眼气 喜欢——带见不错——不赖 小伙子——后生马上——立马 聊天——瞥老练——油 可爱——七它没本事——不球心 非常好——好的不行行不好——不杂地 脏——热里八脏窝囊——窝几哥囊没出息——么出烂息/么出倒息穿着好——精干看起来机灵的/打扮干净的——光眯俊眼儿 没意义的——没油烂水酸(人或味道)——酸抛烂气 吝啬——求毛鬼胎讨人喜欢的——喜人

弯弯曲曲——哥溜拐弯 你去哪了?——你到哪阁来? 怎么了?——杂拉?/杂地咧? 那就算了。——外就算老哇。 做什么呢?——闹甚了?/干横了? 去掉吧。——闹老哇。 我们去做……吧。——杂们干……阁哇。 -- 太原话四级考试 1、“机迷”是指: a 有关飞机的迷 b 聪明 c 可爱 d 知道,晓得 2、常用语填空:乃()揽了 a 僧的 b 求个 c 个农 d 个撮 3、“板机”用在什么场合? a 工厂里面 b 吵架的时候 c 买东西时 d 闲聊的时候 4、一个人不爽的时候,他会说: a 透来 b 各处 c 舒坦 d 各窝 5、看见一个可爱的小姑娘,你会夸她: a 增切他了 b 真二了 c 可啊匝了 d 乃秋了 6、两个人打架,双方互相打了对方一个() a 得脑 b 比斗 c 蹦楼头 d 米林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