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遥感总复习题库(含答案)

遥感总复习题库(含答案)

遥感总复习题库(含答案)
遥感总复习题库(含答案)

第一章电磁波及遥感物理基础

名词解释:

1、电磁波

(变化的电场能够在其周围引起变化的磁场,这一变化的磁场又在较远的区域内引起新的变化电场,并在更远的区域内引起新的变化磁场。)

变化电场和磁场的交替产生,以有限的速度由近及远在空间内传播的过程称为电磁波。

2、电磁波谱

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或频率递增或递减顺序排列,就能得到电磁波谱。

3、绝对黑体

对于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都全部吸收的物体称为绝对黑体。

4、辐射温度

如果实际物体的总辐射出射度(包括全部波长)与某一温度绝对黑体的总辐射出射度相等,则黑体的温度称为该物体的辐射温度。

5、大气窗口

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吸收和散射的,透过率较高的电磁辐射波段。

6、发射率

实际物体与同温下的黑体在相同条件下的辐射能量之比。

7、热惯量

由于系统本身有一定的热容量,系统传热介质具有一定的导热能力,所以当系统被加热或冷却时,系统温度上升或下降往往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这种性质称为系统的热惯量。(地表温度振幅与热惯量P成反比,P越大的物体,其温度振幅越小;反之,其温度振幅越大。)

8、光谱反射率

ρλ=Eρλ/ Eλ(物体的反射辐射通量与入射辐射通量之比。)

9、光谱反射特性曲线

按照某物体的反射率随波长变化的规律,以波长为横坐标,反射率为纵坐标所得的曲线。

填空题:

1、电磁波谱按频率由高到低排列主要由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等组成。

2、绝对黑体辐射通量密度是温度T和波长λ的函数。

3、一般物体的总辐射通量密度与绝对温度和发射率成正比关系。

4、维恩位移定律表明绝对黑体的最强辐射波长λ乘绝对温度T 是常数2897.8。当绝对黑体的温度增高时,它的辐射峰值波长向短波方向移动。

5、大气层顶上太阳的辐射峰值波长为 0.47 μm

选择题:(单项或多项选择)

1、绝对黑体的(②③)

①反射率等于1 ②反射率等于0 ③发射率等于1 ④发射率等于0。

2、物体的总辐射功率与以下那几项成正比关系(②⑥)

①反射率②发射率③物体温度一次方

④物体温度二次方⑤物体温度三次方⑥物体温度四次方。

3、大气窗口是指(③)

①没有云的天空区域②电磁波能穿过大气层的局部天空区域

③电磁波能穿过大气的电磁波谱段④没有障碍物阻挡的天空区域。

4、大气瑞利散射(⑥)

①与波长的一次方成正比关系②与波长的一次方成反比关系

③与波长的二次方成正比关系④与波长的二次方成反比关系

⑤与波长的四次方成正比关系⑥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关系⑦与波长无关。

5、大气米氏散射(②)

①与波长的一次方成正比关系②与波长的二次方成反比关系③与波长无关。

问答题:

1、电磁波谱由哪些不同特性的电磁波组成?它们有哪些不同点,又有哪些共性?

电磁波组成: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

不同点:频率不同(由低到高)。

共性:a、是横波;b、在真空以光速传播;c、满足f*λ=c E=h*f;d、具有波粒二象性。

遥感常用的波段:微波、红外、可见光、紫外。

2、物体辐射通量密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常温下黑体的辐射峰值波长是多少?

有关因素:辐射通量(辐射能量和辐射时间)、辐射面积。

常温下黑体的辐射峰值波长是9.66μm 。

3、叙述植物光谱反射率随波长变化的一般规律。

植物:分三段,可见光波段(0.4~0.76μm)有一个小的反射峰,位置在0.55μm(绿)处,两侧0.45μm (蓝)和0.67μm(红)处有两个吸收带;在近红外波段(0.7~0.8μm)有一反射的“陡坡”,至1.1μm 附近有一峰值,形成植被的独有特征;在中红外波段(1.3~2.5μm)受到绿色植物含水量的影响,吸收率大增,反射率大大下降,特别以1.45μm、1.95μm和2.7μm为中心是水的吸收带,形成低谷。

4、地物光谱反射率受哪些主要的因素影响?

太阳位置,传感器位置,地理位置,地形,季节气候变化,地面温度变化,地物本身的变异,大气状况。

5、何为大气窗口?分析形成大气窗口的原因,并列出用于从空间对地面遥感的大气窗口的波长范围。

大气窗口:有些波段的电磁波的电磁辐射通过大气后衰减较小,透过率较高,对遥感十分有利。

原因:太阳辐射到达地面要穿过大气层,大气辐射.反射共同影响衰减强度,剩余部分才为透射部分,不同电磁波衰减程度不一样,透过率高的对遥感有利。

6、传感器从大气层外探测地面物体时,接收到哪些电磁波能量?

(1)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并被地表反射进入传感器的能量

(2)太阳辐射被大气散射后被地表反射进入传感器的能量

(3)太阳辐射被大气散射后直接进入传感器的能量

(4)太阳辐射被大气反射后进入传感器的能量

(5)被视场以外地物反射进入视场的交叉辐射项

(6)目标自身辐射的能量。

第二章遥感平台及运行特点

名词解释:

1、遥感平台

遥感中搭载传感器的工具。

2、遥感传感器

测量和记录被探测物体的电磁波特性的工具。

3、卫星轨道参数

升交点赤经Ω、近地点角距ω、轨道倾角 i、轨道长半轴 a、轨道偏心率(扁率) e、卫星过近地点时刻T 。

4、升交点赤经

卫星轨道升交点与春分点间的角距。

5、轨道倾角

i 角是指卫星轨道面与地球赤道面之间的两面角。

6、近地点角距

ω 是指卫星轨道的近地点与升交点之间的角距。

7、卫星姿态角

以卫星质心为坐标原点,沿轨道前进的切线方向为x轴,垂直轨道面的方向为Y轴,垂直xy平面的方向为z轴,卫星姿态角有三种:绕x轴旋转的姿态角为滚动:绕y轴旋转的姿态角为俯仰;绕z轴旋转的为偏航。

8、重复周期

指卫星从某地上空开始运行,经过若干时间的运行后,回到该地上空时所需要的天数。

9、近圆形轨道

实际轨道高度变化在905~918km之间,偏心率为0.0006。

10、与太阳同步轨道

卫星轨道面与太阳地球连线之间在黄道面内的夹角不变,不随地球绕太阳公转而改变。

11、近极地轨道

卫星的轨道倾角为99.125°。

12、小卫星

根据卫星的质量,通常将小于1000公斤的卫星称为广义的小卫星,其中,将500-1000公斤的卫星称为小卫星,100-500公斤的卫星称为微小卫星,10-100公斤的称为显微卫星,小于10公斤的称为纳米卫星。

填空题:

1、遥感卫星轨道的四大特点近圆性轨道近地性轨道与太阳同步轨道可重复轨道。

2、卫星轨道参数有升交点赤经Ω、近地点角距ω、轨道倾角 i、轨道长半轴 a、轨道偏心率(扁率) e、卫星过近地点时刻 T 。

3、卫星姿态角是滚动(绕 x 轴旋转)、俯仰(绕 y 轴旋转) 、航偏(绕 z 轴旋转) 。

4、遥感平台的种类可分为航天平台、航空平台、地面平台三类。

5、卫星姿态角可用红外线测量、恒星摄影机、 GPS等方法测定。

6、与太阳同步轨道有利于卫星在相近条件下对地面进行观测,有利于卫星在固定的时间飞临地面接收站上空,使卫星上的太阳电池得到稳定的太阳照度。

7、LANDSAT系列卫星带有TM探测器的是 Landsat4和 Landsat5;带有ETM+探测器的是 Landsat6 。

8、SPOT系列卫星可产生异轨立体影像的是 SPOT1~5 ;可产生同轨立体影像的是 Spot 5 。

9、ZY-1卫星空间分辨率为 19. 5m 。

10、美国高分辨率民用卫星有 IKONOS、 Quick Bird、 Orbview-3、 GeoEye-1 。

11、小卫星主要特点包括卫星重量轻,功能单一,使用小型火箭或搭载便可以入。

12、可构成相干雷达影像的欧空局卫星是 ENVISAT 。

选择题:(单项或多项选择)

1、卫星轨道的升交点和降交点是卫星轨道与地球(②)

①黄道面的交点②地球赤道面的交点③地球子午面的交点。

2、卫星与太阳同步轨道指(③)

①卫星运行周期等于地球的公转周期②卫星运行周期等于地球的自转周期

③卫星轨道面朝向太阳的角度保持不变。

3、卫星重复周期是卫星(②)

①获取同一地区影像的时间间隔②经过地面同一地点上空的间隔时间

③卫星绕地球一周的时间。

4、以下哪种仪器可用作遥感卫星的姿态测量仪(①④⑤)

①AMS②TM③HRV④GPS⑤星相机。

问答题:

1、以Landsat-1为例,说明遥感卫星轨道的四大特点及其在遥感中的作用。

(1)近圆形轨道:使在不同地区获得的图像比例尺一致。便于扫描仪用固定扫描频率对地面扫描成像,避免造成扫描行之间不衔接现象。

(2)近极地轨道:有利于增大卫星对地面总的观测范围。

(3)与太阳同步轨道:有利于卫星在相近的光照条件下对地面进行观测;有利于卫星在固定的时间飞临地面接收站上空,使卫星上的太阳电池得到稳定的太阳照度。

(4)可重复轨道:有利于对地面地物或自然现象的文化动态监测。

2、LANDSAT系列卫星、SPOT系列卫星、RADARSAT系列卫星传感器各有何特点?

Landsat系列卫星上装载的是MSS多光谱、TM专题制图仪、ETM+传感器。通过扫描镜的摆动,获取垂直飞行方向上两边共185km范围内的来自景物的辐射能量,配合卫星的往前飞行获得地表的二维图像。

SPOT系列卫星上装载的是2台相同的HRV或HRVIR扫描仪,使用CCD元件做探测器,在瞬间能同时得到垂直航向的一条图像线,不需要用摆动的扫描镜,以推扫方式获得沿轨迹的连续图像条带。单台HRV图像幅宽为60km,两台HRV图像幅宽为117km,有3km的重叠。HRV的平面反射镜可绕卫星前进方向滚动轴(X轴)旋转,平面向左右两侧偏离垂直方向最大可达,从天底点向轨道任意一侧可观测到450km附近的景物,可在邻近轨道间获取立体影像。

Radarsat系列卫星上装载的是合成孔径雷达,具有50km、75km、150km、300km和500km多种扫描宽度和从10~100m的不同分辨率,带宽分别为11.6MHz、17.3HMz和30MHz,使分辨率可调,SAR在C波段采用HH 极化,波长入射角在~范围可调,主要探测目标对海洋是海冰、海浪和海风等,对陆地是地质和农业。

第三章遥感传感器及其成像原理

名词解释:

1、遥感传感器

获取遥感数据的关键设备。

2、探测器

将收集的辐射能变为化学能或电磁能的元件。

3、红外扫描仪

利用红外进行扫描成像的成像仪。

4、多光谱扫描仪

利用光线机械扫描方式测量景物辐射的遥感仪器

5、成像光谱仪

以多路,连续并具有高光谱分辨率方式获取图像信息的仪器

6、瞬时视场

形成多个像元的视场,决定地面分辨率

7、真实孔径侧视雷达

天线装在飞机侧面,发射机向侧向面内发射一束脉冲,被地物反射后,由天线接收,回波信号经电子处理器处理后形成的图象线被记录

8、合成孔径侧视雷达

是一个小天线作为单个辐射单元,将此单元沿一直线不断移动,在移动中选择若干个位置,在每个位置上发生一个信号,接收相应发生位置的回波信号储存记录下来

9、全景畸变

全景摄影机的像距不变,物距随扫描角增大而增大,由此所产生影像由中心到两边比例尺逐渐缩小的畸变

填空题:

1、MODIS影像含有个波段,其中250米分辨率的包括波段。

2、RADARSAT-1卫星空间分辨率最高可达 ,共有种工作模式。

3、多极化的卫星为。

4、目前遥感中使用的传感器大体上可分为摄影类型的传感器;扫描成像类型的传感器;雷达成像类型的传感器;非图像类型的传感器等几种。

5、遥感传感器大体上包括收集器,探测器处理器输出器几部份。

6、MSS成像板上有个探测单元;TM有个探测单元。

7、LANDSAT系列卫星具有全色波段的是 ,其空间分辨率为。

8、利用合成孔径技术能堤高侧视雷达的分辨率。

9、实现扫描线衔接应满足。

选择题:(单项或多项选择)

1、TM专题制图仪有(③)

① 4个波段②6个波段③7个波段④9个波段。

2、TM专题制图仪每次同时扫描(①)

①6条扫描线②12条扫描线③16条扫描线④20条扫描线。

3、HRV成像仪获得的影像(②)

①有全景畸变②没有全景畸变。

4、SPOT卫星获取邻轨立体影像时,HRV中的平面镜最大可侧旋()

①10o②16o③27o④32o。

5、真实孔径侧视雷达的距离分辨率与()

①天线孔径有关②脉冲宽度有关③发射的频率有关。

问答题:

1、叙述侧视雷达图像的影像特征

①垂直飞行方向的比例尺由小变大。

②造成山体前倾朝向传感器的山坡影像被压缩,而背向传感器的山坡被拉长与中心投影相反,还会出现不同地物点重影现象

③高差产生的投影差与中心投影影像差位移的方向相反,位移量不同

④斜据投影

2、MSS、TM、ETM+影像各有何特点?

A、MSS多光谱扫描仪: MSS多光谱扫描仪常用于LANDSAT卫星系列。多光谱扫描仪的优点是:

①工作波段宽,从近紫外、可见光到热红外波段,波长范围达0.35~20微米;

②各波段的数据容易配准。

这两个特点非其他遥感器所能具有,因而多光谱扫描仪是气象卫星和“陆地卫星”的主要遥感器。

B、TM专题制图仪:Landsat4,5上的TM专题制图仪是一个高级的多光谱扫描型的地球资源扫描仪器,与多光谱扫描仪MSS性能相比,它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更好的频谱选择性,更好的几何保真度,更高的辐射准确度和分辨率。

C、ETM+增强型专题制图仪(P65):ETM+常用于Landsat6,7,它比TM灵敏度更高,与之相比,它做了三个方面的改进:

(1)增加了PAN(全色)波段,分辨率为15M,因而是数据速率增加;

(2)采取双增益技术使远红外波段6分辨率提高到60M,也增加了数据率;

(3)改进后的太阳定标器使卫星的辐射定标误差小于5%,其精度比提高数倍,辐射校正有了很大改进。

3、对物面扫描的成像仪为什么会产生全景畸变?

像距不变,物距随扫描角增大而增大,当观测视线倾斜时,地面分辨率随扫描角发生变化,而使扫描影像产生畸变

4、TM专题制图仪与MSS多光谱扫描仪有何不同?

TM是MSS的改进,增加了扫描改正器使扫描行垂直于飞行轨道,往返方向都对地面扫描,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更高的频谱选择性,更好的几何真度,更高的辐射准确度和分辨率

第四章遥感图像数字处理的基础知识

名词解释:

1、光学影像

一种以胶片或者其他的光学成像载体的形式记录的影像。

2、数字影像

以数字形式记录的影像

3、空间域图像

用空间坐标xy的函数表示的形式。有光学影像和数字影像。

4、频率域图像

以频率域坐标表示的影像形式。

5、图像采样

图像空间坐标(x,y)的数字化

6、灰度量化

幅度(光密度)数字化

7、BSQ

按波段记载数据文件,每个文件记载某一个波段图像数据的一种遥感数据格式。

8、BIL

一种按照波段顺序交叉排列的遥感数据格式

填空题:

1、光学图像是一个函数。

2、数字图像是一个函数。

3、光学图像转换成数字影像的过程包括等步骤。

4、图像数字化中采样间隔取决于图像的,应满足(公式)。

5、一般图像都由不同的、、、的周期性函数构成。

6、3S集成一般指、和的集成。

选择题:(单项或多项选择)

1、数字图像的(④)

①空间坐标是离散的,灰度是连续的②灰度是离散的,空间坐标是连续的

③两者都是连续的④两者都是离散的。

2、采样是对图像(②)

①取地类的样本②空间坐标离散化③灰度离散化。

3、量化是对图像(②)

①空间坐标离散化②灰度离散化③以上两者。

4、图像数字化时最佳采样间隔的大小(③)

①任意确定②取决于图像频谱的截止频率③依据成图比例尺而定。

5、图像灰度量化用6比特编码时,量化等级为(②)

①32个②64个③128个④256个。

6、BSQ是数字图像的(①)

①连续记录格式②行、波段交叉记录格式③象元、波段交叉记录格式。

问答题:

1、叙述光学图像与数字图像的关系和不同点。

1)联系:他们都是以空间域为表现形式的影像。

2)光学影像:可以看成是一个二维的连续光密度通过率函数,相片上的密度随xy变化而变化,是一条连续的曲线,密度函数非负且有限。而数字影像:是一个二维的离散光密度函数,数字影像处理要比光学影像简捷快速,而且可以完成一些光学处理方法所无法完成的各种特殊处理,成本低,具有普遍性。

2、怎样才能将光学图像变成数字图像。

把一个连续的光密度函数变成一个离散的光密度函数,经过图像数字化,图像采样,灰度级量化过程处理。

3、叙述空间域图像与频率域图像的关系和不同点。

空间域图像以空间坐标(x,y)的函数,频率域是频率坐标Vx,Vy的函数,用F(Vx,Vy)表示。

4、叙述储存遥感图像有哪几种方法,列举2~3种数字图像存储格式,并说明其特点。

BSQ,BIL,TIFF,BMP

第五章遥感图像几何处理

名词解释:

1、共线方程

地物点在图像坐标(x,y)和其在地面对应点的大地坐标(x,y,z)之间的数学关系。

2、外方位元

3、像点位移

在中心投影的像片上,地形的起伏除引起像片比例尺变化外,还会引起平面上的点位在像片位置上的移动,这种现象称为像点位移。

4、几何变形

指原始图像上各地物的几何位置,形状,尺寸,方位等特征与参照系统中的表达要求不一致时产生的变形。

5、几何校正

指消除或改正遥感影像几何误差的过程。

6、图像配准

实质是遥感图像纠正,根据图像的几何畸变的特点,采用一种几何变换将图像规划到同一的坐标系中。7、数字镶嵌

将不同的图像文件合在一起形成一幅完整的包含感兴趣的区域的图像。

填空题:

1、遥感图像的变形误差可以分为静态误差和_动态误差,又可以分为内部误差和外部误差。1、外部误差是指在传感器仪器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下,由传感器本身所引起的误差。

包括地形起伏、地球表面曲率、大气折射、地球自转等因素引起的变形误差。

2、传感器的六个外方位元素中线元素的变化对图像的综合影响使图像产生线性变化,而角元素

使图像产生非线性变形。

3、TM卫星图像的粗纠正使用的参数有,,,纠正的变形

有,。

4、遥感图像几何纠正的常用方法有,,。

5、多项式拟合法纠正中,一次项纠正线性变形,二次项纠正二次非线性变形,三次

项纠正更高层次的非线性变形。

7、多项式拟合法纠正中控制点的数量要求,一次项最少需要 3 个控制点,二次项最少项需要 6 个控

制点,三次项最少需要 10 个控制点。

13、常用的灰度采样方法有最近邻法,双向线性内插法、三次卷积内插法。

14、数字图象配准的方式有相对配准,绝对配准。

15、数字图像镶嵌的关键如何在几何上将多幅不同图像连接在一起,如何保证拼接后的图像反差一致,色调相近,没有明显的接缝,。

选择题:(单项或多项选择)

1、垂直航线方向距离越远比例尺越小的影像是(②③)

①中心投影影像②推扫式影像(如SPOT影像)

③逐点扫描式影像(如TM影像)④真实孔径侧视雷达影像。

2、垂直航线方向距离越远比例尺越大的影像是(④)

①中心投影影像②推扫式影像(如SPOT影像)

③逐点扫描式影像(如TM影像)④真实孔径侧视雷达影像。

3、真实孔径天线侧视雷达影像上高出地面的物点其象点位移(投影差)( ① )

①向底点方向位移②背向底点方向位移③不位移。

4、逐点扫描式影像(如TM影像)上高差引起的像点位移(投影差)发生在(②)

①像底点的辐射方向②扫描方向。

5、多项式纠正用一次项时必须有(③)

①1个控制点②2个控制点③3个控制点④4个控制点。

6、多项式纠正用二次项时必须有(④)

①3个控制点②4个控制点③5个控制点④6个控制点。

7、多项式纠正用一次项可以改正图像的(①)

①线性变形误差②非线性变形误差③前两者。

8、共线方程的几何意义是在任何情况下(②)

①像主点、像底点和等角点在一直线上②像点、物点和投影中心在一直线上

③主点、灭点和像点在一直线上。

问答题:

1.两幅影像进行数字镶嵌应解决哪些关键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第一,如何在几何上将多幅不同的图像连接在一起。

第二,如何保证拼接后的图像反差一致,色调相近,没有明显接缝。

过程:1图像几何纠正2镶嵌边搜索 3亮度和反差调整 4边界线平滑

2.叙述多项式拟合法纠正卫星图像的原理和步骤。

遥感图像几何变形有多种因素引起,变化规律复杂,用一适当多项式来描述纠正前后图像相应点的坐标关系。

利用已知点地面控制点求解多项式系数(1)列误差方程式(2)构成法方程(3)计算多项式系数(4)精度评定

3.多项式拟合法选用一次项、二次项和三次项,各纠正遥感图像中的哪些变形误差?

当选用一次项纠正时,可以纠正图像因平移旋转比例尺变化和仿射变形等引起的线性变形:当选用二次时,则在改正一次项各种变形的基础上改正二次非线性变形而三次项纠正则改正更高次的非线性变形。

4.叙述数字图像镶嵌的过程。

5.画出各个外方位元素变化引起的图形变化情况

第六章遥感图像辐射处理

名词解释:

1、辐射定标

指建立传感器每个探测元所输出信号的数值量化值与该探测器对应像元内的实际地物辐射亮度值之间的定量关系

2、辐射校正

3、大气校正

消除大气影响的校正过程

4、图像增强

突出遥感图像中的某些信息,消弱或除去某些不需要的信息,使图像更易判读

5、图像直方图

反映一副图像中灰度级与其出现概率之间的关系的图像

6、密度分割

将原始图像灰度值分成等间隔的离散灰度级,对每一层赋予新的灰度值的过程。

7、图像融合

将多源遥感图像按照一定的算法,在规定的地理坐标系生产新的图像过程

8、直方图匹配

是通过非线性变换使得一个图像的直方图与另一个图像直方图类似。

9、直方图均衡

将随机分布的图像修改成均匀分布的值方图即进行非线性拉伸

填空题:

1、常用的图像增强处理技术有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方法(空间域处理、频率预处理)、。

2、NDVI= 。

3、图像融合的层次,,。

4、IHS中的I指, H指, S指。图像融合的常用算

法,,,,

等。

选择题:(单项或多项选择)

1、图像增强的目的()

①增加信息量②改善目视判读效果。

2、图像增强()

①只能在空间域中进行②只能在频率域中进行③可在两者中进行。

3、从图面上看直方图均衡后的效果是()

①增强了占图面面积小的灰度(地物)与周围地物的反差

②减弱甚至于淹没了占图面面积小的灰度(地物)与周围地物的反差

③增强了占图面面积大的灰度(地物)与周围地物的反差

④减弱占图面面积大的灰度(地物)与周围地物的反差。

4、标准假彩色合成(如TM4、3、2合成)的卫星影像上大多数植被的颜色是()①绿色②红色③蓝色。

5、图像边缘增强采用()

①低通滤波②高通滤波。

6、消弱图像噪声采用()

①低通滤波②高通滤波。

7、图像融合前必须先进行()

①图像配准②图像增强③图像分类。

8、图像融合()

①必须在相同分辨率图像间进行②只能在同一传感器的图像间进行

③可在不同分辨率图像间进行④可在不同传感器的图像间进行

⑤只限于遥感图像间进行⑥可在遥感图像和非遥感图像间进行。

问答题:

1.根据辐射传输方程,指出传感器接收的能量包含哪几方面,辐射误差包含哪些?

根据辐射传输方程,传感器接收的电磁波能量包含三部分:

1)太阳经大气衰减后照射到地面,经地面发射后又经过大气的二次衰减进入传感器的能量;

2)大气散射、反射和辐射的能量;

3)地面本身辐射的能量经过大气后进入传感器的能量。

辐射误差包括:

1)传感器本身的性能引起的辐射误差;

2)大气的散射和吸收引起的辐射误差;

3)地形影响和光照条件的变化引起的辐射误差。

辐射误差纠正的内容是传感器辐射定标和辐射误差校正等。

2.简述遥感数字影像增强处理的目的,例举一种增强处理方法,说明其原理和步骤。

遥感图像增强处理的目的:为了特定目的,突出遥感图像中的某些信息,削弱或除去某些不需要的信息,使图像更易判读。

如:图像直方图的均衡化是将随机分布的图像直方图修改成均匀分布的直方图,实质是对图形进行非线性拉伸,重新分配图像像元值,使有一定灰度范围内的像元的数量大致相等。

具体步骤是:先确定均衡化后的灰度级m,然后利用累加的方法将原始图像灰度从最小值开始累加到前面灰度的概率值达到1/m,将此灰度值之前的所有像元赋予得到新的灰度值,以此类推最终得到均衡化后的直方图。

3.什么是遥感图像大气校正?为什么要进行遥感图像大气校正?

1)消除大气影响的校正过程;

2)由于电磁波透过大气层时,大气不仅改变光线的方向,也会影响遥感图像的辐射特征,故消除大气影响非常重要。

4、叙述美国陆地卫星ETM图像分辨率30米的

5、4、3波段影像与分辨率15米的全色影像进行融合的步骤和方法。

过程:1待融合的全色图像和多光谱图像进行几何配准,并将多光谱图像重采样与全色分辨率相同。2将多光谱图像变换到IHS空间。3对全色图像I’和IHS空间中的亮度分量I进行直方图匹配,4用全色图像I’代替IHS空间分量,5将I’HS逆变换到RGB空间的到融合图像。

原理:吧图像的亮度色调饱和度分开,图像融合只在亮度通道上进行,图像色调饱和度不变。

第七章遥感图像判读

名词解释:

1、遥感图像判读

对遥感图像上各种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比较推理和判读,最后提取感兴趣的信息。

2、景物特征

光谱特征,空间特征,时间特征,在微波区还有偏振特征

3、几何分辨率

假定像元的宽度为a,地物宽度在3a或至少2倍根号a时,能被分辨出来,这个大小叫几何分辨率。

4、辐射分辨率

传感器能区分两种辐射强度最小差别的能力

5、光谱分辨率

探测光谱辐射能量的最小波长间隔,确切说是光谱探测能力。

6、波谱响应曲线

用密度或亮度值与波段的关系表示的曲线

填空题:

1、遥感图像信息提取中使用的景物特征有。

2、遥感图像空间特征的判读标志主要有等。

3、传感器特性对判读标志影响最大的是等。

4、光谱分辨率根据三项指标来判定。

5、热红外图像上的亮度与地物的和有关,比

影响更大。

6、侧视雷达图像上的亮度变化与等有关。

选择题:(单项或多项选择)

1、遥感图像的几何分辨率指(③)

①象元相应地面的宽度②传感器瞬时视场内观察到地面的宽度

③能根据光谱特征判读出地物性质的最小单元的地面宽度。

2、热红外图像是(②)

①接收地物反射的红外光成的像②接收地物发射的红外光成的像。

3、热红外图像上的亮度与地物的(②④)

①反射率大小有关②发射率大小有关

③反射太阳光中的红外光强度有关④温度高低有关。

4、侧视雷达图像垂直飞行方向的比例尺(②)

①离底点近的比例尺大②离底点远的比例尺大③比例尺不变。

问答题:

1、遥感图像判读主要应用景物的哪些特征?

光谱特征,空间特征,时间特征,微波波段有偏振特征

2、何为传感器的空间分辨率、辐射分辨率、光谱分辨率?

传感器特性对判读地物影响最大的是分辨率,分为空间分辨率、辐射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

①空间分辨率是指传感器瞬时市场内所观察到的地面场元的宽度

②辐射分辨率是指传感器区分两种辐射强度最小差别的能力。

③光谱分辨率为探测光谱辐射能力的最小波长间隔,包括探测波段的宽度、波段数、各波段的波长范围和间隔。

3、叙述地物光谱特性曲线与波谱响应曲线之间的关系和不同点?(可作图说明)

关系:

1)地物的波谱响应曲线与光谱特性曲线变换趋势是一致的。

2)不考虑大气影响,波谱响应值域该波段内光谱反射亮度积分值值对应

不同点:光谱特性曲线表示反射率与波长的关系,波谱响应曲线表示密度或亮度值与波段的关系

4、叙述热红外图像的几何特征和辐射特征。

几何特征:

1)属于动态多中心投影; 2)热红外图像的地面分辨率主要取决于扫描仪瞬时视场角的大小、航高、扫描角; 3)图像会发生全景畸变。

辐射特征:

1)热红外图像记录的是热辐射能量的强度,地物的红外辐射强度与温度有关,温度高红外辐射强度大,

影像色调浅,温度低则辐射强度小影像色调深; 2)影像分辨率较低。

5、叙述侧视雷达图像的几何特征和辐射特征。

几何特征:比例尺失真;地形起伏引起的投影差变化与中心投影像片的位移方向相反。

辐射特征:侧视雷达图像上色调深浅反映了地物后向散射回波的强弱,回波越强的图像上色调越浅,回波越弱的图像上色调越深。

第八章遥感图像自动识别分类

名词解释:

1、模式识别

一个模式识别系统对识别的模式作一系列的测量,然后对测量结果与模式字典中一组典型的测量值比较。若和字典中某一词目的比较结果吻合或比较吻合,则我们就可以得出分类结果这一过程。

2、光谱特征向量

同名地物点在不同波段图像中亮度观测量将构成一个多维的随机向量。

3、特征空间

为了度量图像中地物的光谱特征,建立一个以各波段图像的亮点分布的为子空间的多维光谱特征空间4、特征变换

将原始图像通过一定的数字变换生成一组新的特征图像

5、特征选择

在特征影像中,选择一组最佳的特征影像进行分类

6、主分量变换

7、监督法分类

有了先验知识以后,对非样本数据进行分类的方法。

8、非监督法分类

人们事先对分类过程不施加任何的先验知识,而仅凭遥感影像地物的光谱特征的分布规律,级自然巨雷的特征进行盲目分类。(监督法和非监督法的区别:监督分类非监督分来定义;监督分类先学习后分类,非监督分类边学习边分类。)

填空题:

1、遥感图像上的地物在特征空间聚类的一般特点是等。

2、特征变换在遥感图像分类中的作用是。

3、遥感图像特征变换的主要方法有等。

4、特征选择的目的是。

5、标准化距离的公式。

6、分类后处理主要包括,。

选择题:(单项或多项选择)

1、同类地物在特征空间聚在(②)

①同一点上②同一个区域③不同区域。

2、同类地物在特征空间聚类呈(②)

①随机分布②近似正态分布③均匀分布。

3、标准化距离大可以说明(③)

①类间离散度大,类内离散度也大②类间离散度小,类内离散度大

③类间离散度大,和/或类内离散度小④类间离散度小,类内离散度也小。

4、监督分类方法是(③)

①先分类后识别的方法②边学习边分类的方法③人工干预和监督下的分类方法。

5、两类地物的最大似然法分类判别边界在(①)

①两类地物分布概率相等处②两类地物均值的中值位置③其中一类地物分布概率的最大处。

问答题:

1、什么叫特征空间?地物在特征空间聚类有哪些特性?

概念:为了度量图像中地物的光谱特征,建立一个以各波段图像的亮点分布的为子空间的多维光谱特征空间。

特性:①不同地物由于光谱特征不同,将分布在特征空间的不同位置。

②同类地物的各取样点在光谱特征空间中的特征点将不可能只表现为同一点,而是形成一个相对聚集的点集群,不同类地物的点集群在特征空间内一般是相互分离的。

③地物在特征空间的聚类通常用特征点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表示。

2、为什么要进行特征选择?列举几种特征选择的主要方法。

用最少的影像数据达到最好的分类效果。

方法:

1)距离测度法

距离是最基本的类别可分性测度,如果所选择的一组特征能使感兴趣类别的类内距离最小而与其他类别的类间距离最大,那么根据距离测度用这组特征设计的分类器分类效果最好。利用类间标准化距离来度量,其值越大可分性越好。

2)散布矩阵测度法

类内散布矩阵表示属于某一类别的模式在其均值周围的散布情况,类间散布矩阵表示不同类别间相互散布的程度。类内散布矩阵的行列式值越小,类间散布矩阵的行列式值越大,表示类别的可分性越好。

3、叙述监督分类的过程。

监督分类法是基于对遥感图像上样本区内地物的类别已知,利用样本类别的特征来识别非样本数据的类别,是先学习后分类的。其基本思想是:首先根据已知的样本类别的先验知识,确定判别函数和判别准则,然后将未知类别的样本的观测值带入判别函数,再根据判别准则对该样本的所属类别做出判定。

4、根据下图中两类地物在一维特征空间中的分布,画出最大似然法、最小距

离法的判别边界并分析和比较它们的错分概率。

最大似然法分类和最小距离法分类原理及区别。

最大似然法分类是以概率判别函数和贝叶斯判别规则相结合进行分类的,通过求解某特征矢量落入某类集群的条件概率最大来进行分类的。最小距离法分类的基本思想是设法计算未知矢量到有关类别集群之间的距离,哪类离它最近,该未知矢量就属于哪类。

区别:最大似然法偏重于集群分布的统计性质,最小距离法偏重于几何位置。最大似然法总的错分概率小于最小距离法总的错分概率。

5、精度评价

参考图像

被评价的图像

居住区空地植被道路总和居住区181 11 65 5 262 空地10 1 3 0 14 植被48 3 96 1 148 道路 5 1 8 62 76 总和244 16 172 68 500

基于混淆矩阵得到的各种精度评价表:

用户精度和制图精度的区别:

用户精度的分母是分类所得到的第i类的总和,又为内符合精度,一般能达到85%~90%,而制图精度的分母是实际观测的第j类的总和,又称外符合精度,一般只能达到70%~80%.

遥感导论考试题A和B及其答案

“遥感概论”课程考试试题1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大气窗口 2.光谱分辨率 3.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 4.监督与非监督分类 5.遥感图像镶嵌 二、多项选择(每题5分,共30分) 1.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与地面目标作用后可分为三部分,包括:() (1) 反射;(2)吸收;(3)透射;(4)发射 2.计算植被指数(如NDVl)主要使用以下哪两个波段:() (1) 紫外波段;(2) 蓝色波段;(3) 红色波段;(4)近红外波段 3.扫描成像的传感器包括:() (1) 光-机扫描仪;(2)推帚式扫描仪;(3)框幅式摄影机 4.侧视雷达图像上由地形引起的几何畸变包括:() (1)透视收缩;(2)斜距投影变形;(3)叠掩;(4)阴影 5 .遥感图像几何校正包括两个方面:() (1) 像元坐标转换;(2)地面控制点选取;(3)像元灰度值重新计算(重采样);(4)多项式拟合三.简答题(共90分) 1、下图为一个3x3的图像窗口,试问经过中位数滤波(Median Filter)后,该窗口中心像元的值,并写出计算过程。(10分) 2、简述可见光、热红外和微波遥感成像机理。(20分) 3、设计一个遥感图像处理系统的结构框图,说明硬件和软件各自的功能,并举一应用实例.(30分) 4.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方法主要有哪些?列出其中5种方法并结合实例说明它们如何在遥感图像解译中的应用。(30分) 遥感概论”课程考试试题1--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大气窗口由于大气层的反射、散射和吸收作用,使得太阳辐射的各波段受到衰减的作用轻重不同,因而各波段的透射率也各不相同。我们就把受到大气衰减作用较轻、透射率较高的波段叫做大气窗口。 2.光谱分辨率指遥感器在接收目标辐射的电磁波信息时所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光谱分辨率与传感器总的探测波段的宽度、波段数和各波段的波长范围和间隔有关。间隔愈小,分辨率愈高。 3.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是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用模式识别方法获取地物多种特征,为专家系统解译遥感图像提供依据,同时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运用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的经验和方法,模拟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具体思维过程,进行遥感图像解译。 4.监督与非监督分类监督分类指根据已知样本区类别信息对非样本区数据进行分类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根据已知样本类别和类别的先验知识,确定判别函数和相应的判别准则,然后将未知类别的样本和观测值代入判别函数,再根据判别准则判定该样本的所属类别。

2020年咨询继续教育航测遥感100分试卷答案

2020年咨询继续教育 航测遥感100分试卷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20道题】 1.以下哪个测绘产品不属于正摄投影:() A.摄影像片 B.地形图 C.正射影像图 D.数字表面模型的正射高程渲染图 用户答案:[A] 得分:2.00 2.当采用机载激光雷达设备执行1:1000比例尺地形图测量任务时,在做航线设计时,其点云密度和高程模型格网间距应符合:() A.点云密度大于32个/m2,高程模型成果格网间距0.25m B.点云密度大于16个/m2,高程模型成果格网间距0.5m C.点云密度大于4个/m2,高程模型成果格网间距1.0m D.点云密度大于1个/m2,高程模型成果格网间距2.0m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3.下列哪项不属于绿色植物的光谱反射特征:() A.叶绿素吸收(0.4-0.76mm),有一个小的反射峰,位于绿色波段(0.55 mm ),两边(蓝、红)为吸收带(凹谷) B.植被叶细胞结构产生的植被特有的强反射特征(0.76-1.3 mm),高反射,在0.7 mm处反射率迅速增大,至1.1处有峰值 C.水分吸收(1.3-2.5 mm),受植物含水量影响,吸收率增加,反射率下降,形成几个低谷 D.在蓝绿光波段有较强的反射,在其他波段都有较强吸收,尤其是近红外波段,几乎被全部吸收 用户答案:[D] 得分:2.00 4.城区航空摄影时,为减少航摄像片上地物的投影差,应尽量选择()焦距摄影机。 A.短 B.中等 C.长 D.可变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5.激光雷达测量的多次回波技术是其对植被有一定穿透性的这一优势的基础,目前机载激光雷达设备最高可以支持的回波次数为:() A.1次 B.3次 C.5次 D.无穷次 用户答案:[D] 得分:2.00 6.目前数字高程模型的主流形式为()。 A.规则格网的DEM B.不规则三角网DEM C.Grid-TIN混合形式的DEM 用户答案:[A] 得分:2.00 7.一台激光扫描仪在950米相对航高、60度视场角下采用300KHz的激光脉冲频率(PRR),如果每个脉冲平均记录2次回波,那么该设备每秒采集的激光点数量可达到:() A.30万 B.60万 C.90万 D.120万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8.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的三种方法中,误差方程直接对原始观测值列出,严密,但计算量大。同时因为非常方便引入非摄影测量附加观测值,如POS数据,从而成为目前主流的空三算法是()。 A.航带法 B.独立模型法 C.光束法 D.区域网法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9.以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常用的Canon 5D MarkII为例,其主距为35mm,像元大小为6.4微米,那么547米相对航高时,其水平航摄获取影像的地面分辨率为:()

摄影测量与遥感期末中级考试习题题库

摄影测量与遥感习题-2011-07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不答或答错不得分) 1.航摄像片的内方位元素包括(A )。 A. 航摄像机主距和像主点的像平面坐标值 B. 航摄像机主距和摄影姿态参数 C. 像主点的像平面坐标值和摄影中心位置 D. 航摄像机主距和摄影中心位置 2. 一张航摄像片有(D )个外方位元素。 A. 2 B. 3 C. 4 D. 6 3. 在兼顾设计精度和设计工作量的同时,保证设计用图比例尺和航摄比例尺的倍率在(A )之间。 A. 2-5倍 B. 3-6倍 C. 1-3倍 D. 4-7倍 4.航摄像片上一段距离与地面相对应距离之比为(C )。 A. 成图比例尺 B. 地形图比例尺 C. 摄影比例尺 D. 制图比例尺 5.若需测绘1:5000的地形图,则航摄比例尺为(B ) A. 1:7000~1:14 000 B. 1:10 000~1:20 000 C. 1:20 000~1:40 000 D. 1:25 000~1:60 000 页脚内容1

6.同一条航线上,相邻像片之间的影像重叠称为(D)重叠。 A. 垂直 B. 旁向 C. 水平 D. 航向 7.相邻航线像片之间的影像重叠称为(B)重叠。 A. 垂直 B. 旁向 C. 水平 D. 航向 8.常用光学航摄像片为(C )投影 A. 平行 B. 正射 C. 中心 D. 斜 9.摄影中心与像片平面的垂线的交点为(A )。 A. 像主点 B. 像底点 C. 地底点 D. 主合点 10.航摄仪有效使用面积内镜头分辨率的要求(B)。 A. 每毫米内不少于20 线对 B. 每毫米内不少于25 线对 C. 每毫米内不少于30 线对 D. 每毫米内不少于40 线对 11.高程注记点依据地形类别及地物点和地形点的多少,其密度大约控制在图上每100cm2内(D )个。 A. 10~30 B.20~40 C. 5~ 10 D. 5~20 页脚内容2

遥感导论复习题及答案

1.什么是遥感?国内外对遥感的多种定义有什么异同点? 定义:从不同高度的平台(Platform)上,使用各种传感器(Sensor),接收来自地球表层的各种电磁波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对不同的地物及其特性进行远距离探测和识别的综合技术。 平台:地面平台、航空平台、航天平台;传感器:各种光学、电子仪器 电磁波:可见光、红外、微波 //2. 根据你对遥感技术的理解,谈谈遥感技术系统的组成。 3. 什么是散射?大气散射有哪几种?其特点是什么? 辐射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小微粒而使传播方向改变,并向各个方向散开称为散射;大气散射有三种:分别为瑞利散射:特点是散射强度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既波长越长,散射越弱; 米氏散射:散射强度与波长的二次方成反比。云雾对红外线的散射主要是米氏散射 无选择性散射:特点是散射强度与波长无关。 4. 遥感影像变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遥感平台位置和运动状态变化的影响;(2)地形起伏的影响; (3)地球表面曲率的影响;(4)大气折射的影响;(5)地球自转的影响。 5.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1)未充分利用遥感图像提供的多种信息;(2)提高遥感图象分类精度受到限制:包括大气状况的影响、下垫面的影像、其他因素的

影响。 6.谈谈你对遥感影像解译标志的理解。 为了提高摄影像片解译精度与解译速度,掌握摄影像片的解译标志很有必要。遥感摄影像片解译标志又称判读标志,它指能够反映和表现目标地物信息的遥感影像各种特征,这些特征能帮助判读者识别遥感图像上目标地物或现象。解译标志分为直接判读标志和间接解译标志。直接判读标志是指能够直接反映和表现目标地物信息的遥感图像各种特征,它包括遥感摄影像片上的色调、色彩、形状、阴影、纹理、大小、图型等,解译者利用直接解译标志可以直接识别遥感像片上的目标地物。间接解译标志是指航空像片上能够间接反映和表现目标地物的特征,借助间接解译标志可以推断与某地物的属性相关的其他现象。遥感摄影像片上经常用到的间接解译标志有:目标地物与其相关指示特征。例如,像片上呈线状延伸的陡立的三角面地形,是推断地质断层存在的间接标志。像片上河流边滩、沙咀和心滩的形态特征,是确定河流流向的间接解译标志;地物及与环境的关系。任何生态环境都具有代表性地物,通过这些地物可以指示它赖以生活的环境。如根据代表性的植物类型推断它存在的生态环境,“植物是自然界的一面镜子”,寒温带针叶林的存在说明该地区属于寒温带气候;目标地物与成像时间的关系。一些目标地物的发展变化与季节变化具有密切联系。了解成像日期和成像时刻,有助于对目标地物的识别。例如,东部季风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土壤含水量因此具有季节变化,河流与水库的水位也有季节变化。 7. 何谓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简要回答三者之间的相

遥感导论复习题及答案

1.什么是遥感国内外对遥感的多种定义有什么异同点 定义:从不同高度的平台(Platform)上,使用各种传感器(Sensor),接收来自地球表层的各种电磁波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对不同的地物及其特性进行远距离探测和识别的综合技术。 平台:地面平台、航空平台、航天平台;传感器:各种光学、电子仪器 电磁波:可见光、红外、微波 根据你对遥感技术的理解,谈谈遥感技术系统的组成。 3.什么是散射大气散射有哪几种其特点是什么 辐射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小微粒而使传播方向改变,并向各个方向散开称为散射;大气散射有三种:分别为瑞利散射:特点是散射强度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既波长越长,散射越弱; 米氏散射:散射强度与波长的二次方成反比。云雾对红外线的散射主要是米氏散射 无选择性散射:特点是散射强度与波长无关。 4.遥感影像变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遥感平台位置和运动状态变化的影响;(2)地形起伏的影响; (3)地球表面曲率的影响;(4)大气折射的影响;(5)地球自转的影响。 5.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1)未充分利用遥感图像提供的多种信息;(2)提高遥感图象分类精度受到限制:包括大气状况的影响、下垫面的影像、其他因素的

影响。 6.谈谈你对遥感影像解译标志的理解。 为了提高摄影像片解译精度与解译速度,掌握摄影像片的解译标志很有必要。遥感摄影像片解译标志又称判读标志,它指能够反映和表现目标地物信息的遥感影像各种特征,这些特征能帮助判读者识别遥感图像上目标地物或现象。解译标志分为直接判读标志和间接解译标志。直接判读标志是指能够直接反映和表现目标地物信息的遥感图像各种特征,它包括遥感摄影像片上的色调、色彩、形状、阴影、纹理、大小、图型等,解译者利用直接解译标志可以直接识别遥感像片上的目标地物。间接解译标志是指航空像片上能够间接反映和表现目标地物的特征,借助间接解译标志可以推断与某地物的属性相关的其他现象。遥感摄影像片上经常用到的间接解译标志有:目标地物与其相关指示特征。例如,像片上呈线状延伸的陡立的三角面地形,是推断地质断层存在的间接标志。像片上河流边滩、沙咀和心滩的形态特征,是确定河流流向的间接解译标志;地物及与环境的关系。任何生态环境都具有代表性地物,通过这些地物可以指示它赖以生活的环境。如根据代表性的植物类型推断它存在的生态环境,“植物是自然界的一面镜子”,寒温带针叶林的存在说明该地区属于寒温带气候;目标地物与成像时间的关系。一些目标地物的发展变化与季节变化具有密切联系。了解成像日期和成像时刻,有助于对目标地物的识别。例如,东部季风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土壤含水量因此具有季节变化,河流与水库的水位也有季节变化。 7. 何谓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简要回答三者之间的相互

遥感原理试题及其答案

A卷参考答案要点 名词解释 1.绝对黑体:指能够全部吸收而没有反射电磁波的理想物体。 2.大气窗口:大气对电磁波有影响,有些波段的电磁波通过大气后衰减较小,透过率较高的波段。3.图像融合:由于单一传感器获取的图像信息量有限,难以满足应用需要,而不同传感器的数据又具有不同的时间、空间和光谱分辨率以及不同的极化方式,因此,需将这些多源遥感图像按照一定的算法,在规定的地理坐标系,生成新的图像,这个过程即图像融合。 4.距离分辨力:指测视雷达在发射脉冲方向上能分辨地物最小距离的能力。它与脉冲宽度有关,而与距离无关。 5.特征选择:指从原有的m个测量值集合中,按某一规则选择出n个特征,以减少参加分类的特征图像的数目,从而从原始信息中抽取能更好的进行分类的特征图像。即使用最少的影像数据最好的进行分类。 二、简答题(45) 1.分析植被的反射波谱特性。说明波谱特性在遥感中的作用。 由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各类绿色植物具有相似的反射波谱特性,以区分植被与其他地物。 (1)由于叶绿素对蓝光和红光吸收作用强,而对绿色反射作用强,因而在可见光的绿波段有波峰,而在蓝、红波段则有吸收带; (2)在近红外波段(0.8-1.1微米)有一个反射的陡坡,形成了植被的独有特征; (3)在近红外波段(1.3-2.5微米)受绿色植物含水量的影响,吸收率大增,反射率大大下降;但是,由于植被中又分有很多的子类,以及受到季节、病虫害、含水量、波谱段不同等影响使得植物波谱间依然存在细部差别。 波谱特性的重要性: 由于不同地物在不同波段有着不同的反射率这一特性, 1使得地物的波谱特性成为研究遥感成像机理,选择遥感波谱段、设计遥感仪器的依据; 2在外业测量中,它是选择合适的飞行时间和飞行方向的基础资料; 3有效地进行遥感图像数字处理的前提之一; 4用户判读、识别、分析遥感影像的基础;定量遥感的基础。 2.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1)图像文件管理——包括各种格式的遥感图像或其他格式的输入、输出、存储以及文件管理等;2)图像处理——包括影像增强、图像滤波及空间域滤波,纹理分析及目标检测等; 3)图像校正——包括辐射校正与几何校正; 4)多图像处理——包括图像运算、图像变换以及信息融合; 5)图像信息获取——包括直方图统计、协方差矩阵、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计算等; 6)图像分类——非监督分类和监督分类方法等; 7)遥感专题图制作——如黑白、彩色正射影像图,真实感三维景观图等地图产品; 8)三维虚拟显示——建立虚拟世界; 9)GIS系统的接口——实现GIS数据的输入与输出等。

遥感复习题汇编

遥感概论复习题 一、遥感名词解释: 1.遥感 2.电磁波谱3、电磁波4、微波5、米氏散射6.瑞利散射7.漫反射8.光谱反射率9.二向性反射因子(BDRF)10.大气窗口11.地物光谱特性12.地物反射波谱曲线13、发射率14.亮度温度15.辐射亮度16.太阳常数17电磁辐射18.太阳辐射19、黑体20黑体辐射21选择性辐射体22.图像空间分辨率2 3.光谱分辨率2 4.辐射分辨率2 5.空间分辨率2 6.时间分辨率2 7.遥感平台28、卫星轨道参数29.静止轨道卫星30.地球同步卫星31.近极轨卫星32、传感器33.被动式传感器34.成像光谱仪35.热红外遥感36.微波遥感37.雷达3 8.真实孔径雷达3 9.合成孔径雷达40.中心投影41.瞬时视场角42.真彩色合成43.标准假彩色合成44、图像反差增强(反差拉伸)45、滤波增强处理46、直方图均衡化47、数字图像直方图48、假彩色等密度分割49.边缘检测50.纹理特征51.大气校正52、辐射校正53.辐射传输方程54.NDVI55.植被指数56.数字影像57.遥感影像地图58.立体观察59、直接解译标志60.间接解译标志62.色调63.非监督分类64、监督分类 65、高光谱遥感66.BSQ67误差矩阵68.解译精度 二、判断 1.光机扫描用机械转动光学扫描部件来完成单元或多元列阵探测器目标的二维扫描。 2.热红外遥感不能在夜晚进行。 3.辐射纠正是消除辐射量失真的处理过程,大气纠正是消除大气影响的处理过程。 4.观察像对时,观察者的眼基线应当与像对上相同地物点的连线保持垂直。 5.专题制图仪TM是NOAA气象卫星上携带的传感器。 6.可见光波段的波长范围是0.38-0.76cm(厘米)。 7.利用人工发射源,获取地物反射波的遥感方式叫做被动遥感。 8.中心投影中,像片上的像主点与像底点总是表示像片上不同的两个位置。 9.太阳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0.3-3μm,最大值为0.47μm。 10.在军事遥感中,利用可见光波段可以识别绿色植物伪装。 11.空间分辨率是指一个影像上能详细区分的最小单元的大小,常用的表现形式有:像元、像解率和视场角。 12.直方图均衡化是一种把原图像的直方图变换为各灰度值频率固定的直方图的变换。 13.水在蓝光波段反射率稍高,到近红外波段,水成了全吸收体。 14.SPOT是法国发射的太阳同步准回归轨道的高性能地球观测卫星。 15.在全息摄影中,除了记录电磁波的振幅信息,同时还记录位相。 16.微波辐射计是主动传感器,微波高度计是被动传感器。 17.气象卫星遥感数据只能应用于气象领域。 三、简答题 1.试述植被、水、岩石、雪的反射光谱具有哪些特点? 2.试述遥感影像目视解译的解译标志及目视解译的方法。 3.试述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及全球定位系统之间的关系。

中国矿业大学《遥感原理与应用》试题2

《遥感原理与应用》试卷(B) 一、名词解释(15): 1.大气窗口 2.监督法分类 3.传感器定标 4.方位分辨力 5.特征变换二、简答题(45) 1.遥感的基础是什么,其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2.影响遥感图像目视判读的因素有哪些,有哪些判读方法? 3.为何要进行图像融合,其目的是什么? 4.叙述遥感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发展趋势? 5.写出SPOT多光谱,ETM,MODIS三类传感器获取图像的植被指数计算公式。 6.写出SPOT图像的共线方程(旁向倾斜θ角),在其纠正模型中涉及到的未知参数有哪些? 7.写出ISODATA的中文全称和步骤。 8.写出MODIS中文全称,指出其特点。 9.请你说出与遥感有关的书和专业杂志(至少各3种)? 三、论述题(40) 1.写出利用多时相图像来进行变化检测的流程图,写出相应的步骤和方法。2.比较SPOT多光谱CCD,LANDSAT的ETM以及SAR三类传感器以及获取的图像的特点。

B卷参考答案要点 一、名词解释: 1.大气窗口:太阳辐射透过大气时,要发生反射、散射、吸收,从而使辐射强度发生衰减。对传感器而言,某些波段的电磁辐射通过大气衰减较小,透过率高,对遥感十分有利,成为遥感的重要探测波段,这些波段就是大气窗口。 2.监督法分类:根据已知的样本类别和类别的先验知识,确定判别函数和相应的判别准则,其中利用一定数量的已知类别函数中求解待定参数的过程称之为学习或训练,然后将未知类别的样本的观测值代入判别函数,再依据判别准则对该样本的所属类别作出判定。 3.传感器定标:指传感器探测值的标定过程方法,用以确定传感器入口处的准确辐射值。 4.方位分辨力:在航向上所能分辨出的两个目标的最小距离称为方位分辨率。 5.特征变换:将原始图像通过一定的数字变换生成一组新的特征图像,这一组新图像信息集中在少数几个特征图像上。 二、简答题 1.遥感的基础是什么,其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遥感的基础是地物发射或反射电磁波的性质不同。根据地物的发射或反射电磁波特性的不同,可以传感器成像获取图像,利用遥感图像来进行地物分类、识别、变化检测等。 2.影响遥感图像目视判读的因素有哪些,有哪些判读方法? 答:影响遥感图像目视判读的因素有: 1)地物本身的复杂性,如存在同谱异物和同物异谱现象及地物纹理特性的复杂性。 2)传感器特性的影响,如几何分辨率、辐射分辨率、光谱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等。 3)目视能力的影响,不同的人视力和色彩分辨力不同,影响目视判读。 为了很好的克服上述问题,有这么些常用判读方法:直接判读法、对比分析法、事项动态对比分析法、信息复合法、综合推理法和地理相关分析法。 3.为何要进行图像融合,其目的是什么? 答:单一传感器获取的图像信息量有限,往往难以满足应用的需求,通过图像融合可以从不同的遥感图像中获取的更多的有用的信息,补充单一传感器的不足。图像融合是指将多元遥感图像按照一定的算法,在规定的地理坐标系,生成新的图像的过程。图像融合可以分成像素级,特征级和决策级。像素级融合对原始图像及预处理各阶段上产生的信息分别进行融合处理,以增加图像中的有用信息成分,改善图像处理效果。特征级融合能以高的置信度来提取有用的图像特征。决策级融合允许来自多元数据在最高抽象层次上被有效利用。 4.叙述遥感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发展趋势? 答:遥感是在不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对目标物或自然现象远距离感知的一门探测技术。具体是指在高空和外层空间的各种平台上,运用各种传感器获取反映地表特征的各种数据,通过传输,变幻和处理,提取有用的信息,实现研究地物空间形状、位置、性质、变化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得一门现代应用技术科学。 遥感有如下特点: 1)波谱辐射量化性;2)宏观性:探测范围大,可以进行大面积同步观测;3)多源性:多平台、多时性、多波段(多尺度);4)周期性、时效性,可以及时发现问题以及变化情况;5)综合性和可比较性;6)经济性;7)获取信息的手段灵活;8)应用广泛;9)遥感信息的复杂性遥感的发展趋势: 1)传感器分辨率的大幅提高;2)遥感平台有遥感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有一定时间间隔的短中期观测发展为以国际空间站为主的、多平台、多层面、长期的动态观测;3)光谱探测能力急剧提高,成像谱段范围拉大,光谱分辨率提高;4)遥感图像处理硬件系统从光学处理设备全面转向数字

遥感导论复习题及答案

1、什么就是遥感?国内外对遥感的多种定义有什么异同点? 定义:从不同高度的平台(Platform)上,使用各种传感器(Sensor),接收来自地球表层的各种电磁波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对不同的地物及其特性进行远距离探测与识别的综合技术。 平台:地面平台、航空平台、航天平台;传感器:各种光学、电子仪器 电磁波:可见光、红外、微波 //2、根据您对遥感技术的理解,谈谈遥感技术系统的组成。 3、什么就是散射?大气散射有哪几种?其特点就是什么? 辐射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小微粒而使传播方向改变,并向各个方向散开称为散射;大气散射有三种:分别为瑞利散射:特点就是散射强度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既波长越长,散射越弱; 米氏散射:散射强度与波长的二次方成反比。云雾对红外线的散射主要就是米氏散射 无选择性散射:特点就是散射强度与波长无关。 4、遥感影像变形的主要原因就是什么? (1)遥感平台位置与运动状态变化的影响;(2)地形起伏的影响;(3)地 球表面曲率的影响;(4)大气折射的影响;(5)地球自转的影响。 5、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什么? (1)未充分利用遥感图像提供的多种信息;(2)提高遥感图象分类精度受 到限制:包括大气状况的影响、下垫面的影像、其她因素的影响。 6、谈谈您对遥感影像解译标志的理解。 为了提高摄影像片解译精度与解译速度,掌握摄影像片的解译标志很有必要。遥感摄影像片解译标志又称判读标志,它指能够反映与表现

目标地物信息的遥感影像各种特征,这些特征能帮助判读者识别遥感图像上目标地物或现象。解译标志分为直接判读标志与间接解译标志。直接判读标志就是指能够直接反映与表现目标地物信息的遥感图像各种特征,它包括遥感摄影像片上的色调、色彩、形状、阴影、纹理、大小、图型等,解译者利用直接解译标志可以直接识别遥感像片上的目标地物。间接解译标志就是指航空像片上能够间接反映与表现目标地物的特征,借助间接解译标志可以推断与某地物的属性相关的其她现象。遥感摄影像片上经常用到的间接解译标志有:目标地物与其相关指示特征。例如,像片上呈线状延伸的陡立的三角面地形,就是推断地质断层存在的间接标志。像片上河流边滩、沙咀与心滩的形态特征,就是确定河流流向的间接解译标志;地物及与环境的关系。任何生态环境都具有代表性地物,通过这些地物可以指示它赖以生活的环境。如根据代表性的植物类型推断它存在的生态环境,“植物就是自然界的一面镜子”,寒温带针叶林的存在说明该地区属于寒温带气候;目标地物与成像时间的关系。一些目标地物的发展变化与季节变化具有密切联系。了解成像日期与成像时刻,有助于对目标地物的识别。例如,东部季风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土壤含水量因此具有季节变化,河流与水库的水位也有季节变化。 7、何谓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简要回答三者之间的 相互关系与作用。 地理信息系统:就是在计算机硬件与软件支持下,运用地理信息科学与系统工程理论,科学管理与综合分析各种地理数据,提供管理、模拟、决策、规划、预测与预报等任务所需要的各种地理信息的技术系统。

遥感导论考试题A及答案

遥感概论”课程考试试题1--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大气窗口由于大气层的反射、散射和吸收作用,使得太阳辐射的各波段受到衰减的作用轻重不同,因而各波段的透射率也各不相同。我们就把受到大气衰减作用较轻、透射率较高的波段叫做大气窗口。 2.光谱分辨率指遥感器在接收目标辐射的电磁波信息时所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光谱分辨率与传感器总的探测波段的宽度、波段数和各波段的波长范围和间隔有关。间隔愈小,分辨率愈高。 3.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是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用模式识别方法获取地物多种特征,为专家系统解译遥感图像提供依据,同时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运用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的经验和方法,模拟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具体思维过程,进行遥感图像解译。 4.监督与非监督分类监督分类指根据已知样本区类别信息对非样本区数据进行分类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根据已知样本类别和类别的先验知识,确定判别函数和相应的判别准则,然后将未知类别的样本和观测值代入判别函数,再根据判别准则判定该样本的所属类别。非监督分类指事先对分类过程不施加任何先验知识,仅凭遥感影像地物的光谱特征的分布规律进行分类,即按自然聚类的特性进行“盲目”分类。 5.遥感图像镶嵌 二、多项选择(每题5分,共30分) 1.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与地面目标作用后可分为三部分,包括:(1、2、3) (1) 反射;(2)吸收;(3)透射;(4)发射 2.计算植被指数(如NDVl)主要使用以下哪两个波段:(3、4) (1) 紫外波段;(2) 蓝色波段; (3) 红色波段; (4)近红外波段 3.扫描成像的传感器包括:(1、2) (1) 光-机扫描仪;(2)推帚式扫描仪;(3)框幅式摄影机 4.侧视雷达图像上由地形引起的几何畸变包括:(1、2、3) (1)透视收缩;(2)斜距投影变形; (3)叠掩; (4)阴影 5.遥感图像几何校正包括两个方面:(1、3) (1) 像元坐标转换;(2)地面控制点选取;(3)像元灰度值重新计算(重采样);(4)多项式拟合 三.简答题(共90分) 1、下图为一个3x3的图像窗口,试问经过中位数滤波(Median Filter)后,该窗口中心像元的值,并写出计算过程。 (10分) 求解过程如下: 对窗口数值由小到大排序: 115 <119<120<123<124<125< 126<127<150 取排序后的中间值:124 用中间值代替原窗口中心象素值,结果如下:

《遥感原理与方法》习题库

第一章遥感概述 1、阐述遥感的基本概念。 2、 遥感探测系统包括哪几个部分? 3、与传统对地观测手段比较,遥感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 4、遥感有哪几种分类?分类依据是什么? 5、 试述当前遥感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第二章 遥感的物理基础 1、大气对通过其中传播的电磁波的散射有哪几类?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2、 什么是大气窗口?常用于遥感的大气窗口有哪些? 3、 综合论述太阳辐射传播到地球表面又返回到遥感传感器这一整个过程中所发生的物理现象。 4、请绘出小麦、湿地、沙漠、雪的典型光谱曲线图,并分别对这些光谱反射率曲线的特征及其成因作出说明。 5、 遥感某火电厂冷却水的热污染(温度梯度为90-50度),试问在哪个波段、选用何种传感器,在每天什么时刻及天气状况下,遥感最为有利,为什么(b=2.898×10-3m.K,计算精确到0.1um)。 6、 熟悉颜色的三个属性。明度、色调、饱和度,选取自然界的某些颜色例如:树叶、鲜花、土地等,比较它们三种属性区别。 7、 光的合成怎样推算新颜色?用色度图说明。 8、加色法和减色法在原理上有什么不同?举例说明什么时候用加色法,什么时候用减色法? 9、 利用标准假彩色影像并结合地物光谱特征,说明为什么在影像中植被呈现红色,湖泊、水库呈蓝偏黑色,重盐碱地呈偏白色。 第三章

遥感图象获取原理 1、主要遥感平台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2、摄影成像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其图像有何特征? 3、 扫描成像的基本原理是什么?扫描图像与摄影图像有何区别? 4、如何评价遥感图像的质量? 第四章 航空遥感与航空像片 1、按摄影机主光轴与铅垂线的关系,航空摄影可公为哪几类? 2、 影响航空像片比例尺的因素有哪些?怎样测定像片的比例尺? 3、比较航空摄影像片与地形图的投影性质有什么差别? 4、 什么是像点位移?引起像点位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第五章航天遥感与卫星图像 1、 试从技术特性和应用两方面,对航天(卫星)遥感与航空遥感作一比较。 2、航天遥感平台主要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3、 地球资源卫星主要有哪些?常用的产品有哪几类? 4、简述卫星图像的主要特征。 第六章遥感数字图像处理 1、数字图像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2、 什么叫辐射误差,其主要来源有哪些? 3、什么叫大气校正?试说明回归分析和直方图校正的原理。 4、 几何校正过程中为什么要进行像元灰度重采样?有几种方法?各有何优劣?几何校正时对GCP有何要求? 5、

遥感复习题(学生用最终版)

《遥感导论》复习题(共计152题) 一、名次解释(2-3分每题) 1、遥感: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 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2、大气窗口: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较少地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透过率较高的波段称为 大气窗口。 3、辐射亮度:辐射源在某一方向,单位投影表面,单位立体角内的辐射通量。 4、高光谱遥感:在电磁波谱的可见光、近红外、中红外和热红外波段范围内,获取许多非 常窄的光谱连续的影像数据的技术。 5、空间定位系统:利用多颗导航卫星的无线电信号,对地球表面某地点进行定位、报时或 对地表移动物体进行导航的技术系统。 6、空间分辨率:像素所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即扫描仪的瞬时视场,或地面物体能分辨 的最小单元。 7、遥感影像地图:一种以遥感影像和一定的地图符号来表现制图对象地理空间分布和环境 状况的地图。 8、电磁波谱: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或频率,递增或递减排列机构成电磁波谱。 9、地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支持下,运用地理信息科学和系统工程理论,科学 管理和综合分析各种地理数据,提供管理、模拟、决策、规划、预测和预报等任务所需要的各种地理信息的技术系统。 10、加色法:红绿蓝三原色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各种色调的颜色的方法。 11、黑体:如果一个物体对于任何波长的电磁波都全部吸收,则为黑体。其特点是吸收率为 1,反射率为0。黑体具有最大发射能力。自然界不存在完全的黑体,黑色烟煤被认为最相似。 12、航空摄影比例尺:即像片上两点之间的距离与地面上相应两点实际距离之比。 13、“红移”:当光源远离观测者时,接受的光波频率比其固有频率低,即向红端偏移。 14、数字地球:一种可以嵌入海量地理数据、多分辨率和三维的地球表示。 15、波谱分辨率:传感器在接受目标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 16、比值植被指数:遥感影像中近红外波段与红光波段之比。 17、辅照度:被辐射的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 18、辐射出射度:辐射源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 19、减色法:从白光中减去一种或几种光,形成彩色。 20、邻域增强:根据像元与周围相邻像元的关系,改变各像元的数值,获得新图像,从而突 出某些信息的方法。像元的亮度值不再由它自己决定,而是由它和周围像元共同决定。 21、判读标志:在遥感图像上,不同的地物有其不同的影像特征,这些影像特征是识别各种 地物的依据称为判读标志。 22、辐射分辨率:传感器接收波谱信号时,能分辨的最小辐射度差。 23、距离分辨率:分辨垂直于飞行方向上两个目标点的能力。 二、填空题(1分每题) 1、遥感系统包括被测目标的信息特征、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输与 记录、信息的处理、信息的应用五部分。 2、遥感中较多的使用可见光、红外、微波三个波段。 3、遥感图像的分类依据是地物光谱特征。 4、遥感图像中目标地物识别特征有色调、颜色、阴影、形状、纹理、大小、位置、 图型相关布局。

2016年咨询师继续教育遥感试题94分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20道题】 1.当前民用最高分辨率的遥感卫星WorldView-3的星下分辨率可以达到:() A.0.61米 B.0.50米 C.0.31米 D.0.25米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2.航测法成图的外业主要工作是()和像片测绘。 A.地形测量 B.像片坐标测量 C.地物高度测量 D.地面控制点测量 用户答案:[D] 得分:2.00 3.城区航空摄影时,为减少航摄像片上地物的投影差,应尽量选择()焦距摄影机。 A.短 B.中等 C.长 D.可变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4.根据《无人机航摄安全作业基本要求》规定,无人机飞行高度应高于摄区内最高点()以上。 A.50m

B.100m C.150m D.200m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5.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常使用民用单面阵相机作为摄影测量传感器,以下设备中不属于单面阵相机的设备为:() A.Canon 5D MarkII B.Sony A7 R C.UltraCamD(UCD)相机 D.Pentax 645Z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6.遥感应用的电磁波波谱段分布主要位于:() A.X射线波段 B.可见光波段 C.红外波段 D.微波波段 用户答案:[D] 得分:0.00 7.扫描条带两边的点密集,而中间的点少的激光雷达扫描方式为:() A.摆动扫描镜 B.旋转正多面体扫描仪 C.光纤扫描仪

D.隔行扫描仪 用户答案:[A] 得分:2.00 8.航摄比例尺S的计算公式为:() A.S=摄影机主距/相对行高 B.S=摄影机焦距/相对行高 C.S=摄影机主距/绝对行高 D.S=摄影机焦距/绝对行高 用户答案:[A] 得分:2.00 9.辐射分辨率越高,表达景物的层次能力越强,所需的存储空间也越大。一个8-bit 的传感器可以记录()级的亮度值。 A.8 B.64 C.256 D.512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10.摄影测量共线方程是按照摄影中心,像点和对应的()三点位于一条直线上的几何条件构建的。 A.像点 B.模型点 C.地面点 D.定向点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环境遥感试卷

试卷一 一、填空题(共10题,每题2分) 1、“遥感”(Remote Sensing),即“遥远的感知”。在一定距离以外感测目标物的信息,通过对信息的分析研究,确定目标物的属性及目标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它是一种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基础的综合性应用技术。 2、遥感信息的三个物理属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近红外波段在植物遥感中的重要作用,这是因为近红外区的反射是受叶内复杂的叶腔结构和腔内对近红外辐射的________控制,以及近红外光对叶片有近50%的____和_____的原因。 4、植物的发射特征主要表现在________和________谱段。植物在热红外谱段的发射特征,遵循__________定律,与植物温度直接相关。 5、土地覆盖是“地球陆地表层和近地面层的_____________,是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土地利用是指人类利用土地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不断满足自身需求的行为过程。 6、遥感图像的分类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 7、土壤热通量指土壤_____________,与热流方向的土温梯度、土壤热容量、热扩散率成______,对土壤蒸发、地表能量交换均有影响。 8、水的光谱特征主要是由水本身的物质组成决定,同时又受到各种水状态的影响。水体可见光反射包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_3方面的贡献。 9、海洋的微波辐射取决于2个主要因素:一是海面及一定深度的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 10、遥感区域地质调查填图的最大特点是充分利用遥感图像的__________,结合地面调查工作进行多层次的___________,在整体上提高对工作区区域地质特征的全面认识,解决突出的基础地质问题和与成矿有关的关键问题,加快填图速度,提高成图质量。 二、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 1、遥感信息,是指以__________为载体,经介质传输而由航空或航天遥感平台所收集到的反映地球表层系统现象的空间信息。 A 光 B 电磁波 C 光和电磁波 D 光或电磁波 2、遥感信息中最基本的几何单元是像元(pixel),每一个像元所载的信息是_________。 A 灰度 B 反射率 C 辐照度 D 辐亮度 3、____________是叶子健康状况最灵敏的标志,它对植被差异及植物长势反映敏感,指示着植物光合作用能否正常进行;_____________被植被叶绿素强吸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干物质,它是光合作用的代表性波段。这两个波段数值的不同组合,是植被指数的核心。 A 紫外波段、可见光绿波段 B 近红外波段、可见光红波段 C 绿光波段、可见光黄波段 D 黄光波段、可见光红波段 4、作物在不同的生长期具有不同的光谱特征。叶子生长过程中,叶绿素含量_____,叶 肉细胞间隙数增加,可见光反射率_______,而近红外反射率__________。 A 增加、降低、升高 B 降低、增加、升高 C 升高、增加、降低 D 降低、降低、升高 5、可见光——红外力法,主要利用土壤及土壤上覆植被的光谱__________来估算土壤水分。 A 发射特性 B 散射特性 C 反射特性 D 光谱特性 6、水面入射光谱中,仅有____________才透射入水,其他波段的入射光或被大气吸收或被水体表层吸收. A 可见光 B 微波 C 红外C 紫外 7、微波谱段适合于海洋遥感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 A 微波在水中穿透能力强 B 微波具有穿云破雾的能力 C 微波的辐射分辨率高 D 微波的光谱分辨率高 8、遥感探测范围由大到小依次是__________。 A 飞机、陆地卫星、宇宙飞船 B 宇宙飞船、陆地卫星、飞机 C 陆地卫星、飞机、宇宙飞船 D 陆地卫星、宇宙飞船、飞机 9、遥感探测的范围越大,则__________。 A 获得资料的速度越慢 B 获得资料的周期越长 C 对地物的分辨率越低 D 对地物的分辨率越高 10、在遥感影像上,湖泊、河流呈现的颜色是__________。 A 红色 B 灰白色 C 深蓝色或蓝黑色 D 浅蓝色 三、判断题(共10题,每题2分) 1、遥感反映的土地信息仅仅是地表的综合特征。() 2、在利用遥感方法进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时,遥感图像的像元是随着地物的成分、纹理、状态、表面特征及所使用的电磁波段的不同而变化。() 3、清水,在近红外、短波红外部分几乎吸收全部的入射能量,反射能量很小。这一持征与植被和土壤光谱形成十分明显的差异,因而在红外波段识别水体较容易。() 4、海水的电学性质是由海水表层物质组成及温度所决定的。() 5、声波可以使海洋遥测水深的范围有所扩大,激光在水中传播性能更好可以克服遥感在深度上的局限。

摄影测量与遥感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摄影比例尺 严格讲,摄影比例尺是指航摄像片上一线段为J 与地向上相应线段的水干距L 之比。由于影像片有倾角,地形有起伏,所以摄影比例尺在像片上处处不相等。一般指的摄影比例尺,是把摄影像片当作水平像片,地面取平均高程.这时像片上的一线段l 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水平距L 之比,称为摄影比例尺1/m 2.像片倾角 空中摄影采用竖直摄影方式,即摄影瞬间摄影机的主光轴近似与地面垂直,它偏离铅垂线的夹角应小于3D ,夹角称为像片倾角。 3.航向重叠 同一条航线内相邻像片之间的影像重叠称为航向重叠,一般要求在60%以上。4.旁向重叠 相邻航线的重叠称为旁向重叠,重叠度要求在24%以上 5.摄影基线 控制像片重叠度时,是将飞机视为匀速运动,每隔一定空间距离拍摄一张像片,摄站的间距称为空间摄影基线B 。 6.像平面坐标系 像平面坐标系用以表示像点在像平面上的位置,通常采用右手坐标系,x ,y 轴的选择按需要而定.在解析和数字摄影测量中,常根据框标来确定像平面坐标系,称为像框标坐标系。 7.像主点 相机主光轴与像平面的交点 8.内方位元素 内方位元素是表示摄影中心与像片之间相关位置的参数,包括三个参数。即摄影中心到像片的垂距(主距)f 及像主点o 在像框标坐标系中的坐标0 0,y x 9.外方位元素 外方位元素是表示摄影中心和像片在地面坐标系中的位置和姿态的参数,一张像片的外方位元素包括六个参数,其中有三个是直线元素,用于描述摄影中心的空间坐标值;另外三个是角元素,用于表达像片面的空间姿态。 10.空间后方交会 已知像片的内方位元素以及至少三个地面点坐标并量测出相应的像点坐标,则可根据共线方程列出至少六个方程式,解求出像片六个外方位元素,称为空间后方交会。 11.中心投影变换

遥感复习题库

一填空: ●(遥感)是目前全球臭氧监测的唯一手段 ●大气环境遥感应用(臭氧监测)、(气溶胶及微量气体的反演)、(酸沉降监测)、(卫星遥感技术监测沙尘暴) ●水环境遥感应用:水环境监测内容主要包括(水域变化)、(水体沼泽化)、(富营养化)、(泥沙污染)、(废水污染)、(热污染)等 ●遥感数据观测的基础是(电磁(EM)能量) ●一个物体辐射的能量取决于该物体的(热力学温度)、(辐射系数)和(波长) ●黑体的能量取决于(温度) ●按电磁波辐射来源不同分为(主动式传感器)、(被动式传感器) ●按传感器的成像原理和所获取图像的性质不同,可将遥感传感器分为(摄影机)(扫描仪)和(雷达)三种。摄影机按所获取图像的特征又可细分为(框幅式)、(缝隙式)、(全景式)三种。 ●光机扫描的探测原件(光学镜头),固体自扫描成像的探测原件(CCD) ●遥感影像的特征包括(光谱特征)和(空间特征)两个方面。 ●遥感图像的人工解译要素包括(色调和颜色)(阴影)(大小)(形状)(纹理)(图案)(位置)(组合) ●遥感尺度指的是(测量尺度(或空间分辨率)) ●遥感中常见的摄像机有(单镜头画幅式摄像机)(缝隙式摄像机)(全景式摄像机)(多光谱摄像机)(数码摄像机) ●多光谱摄影机有三种类型:(多相机组合型)(多镜头组合型)(光束分离型) ●环境空间数据的获取方法,可以归为两大类:基于地面的采集方法和基于遥感的采集方法。 ●遥感的分类方法有多种,按工作平台可分为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航宇遥感。 ●遥感数据观测的基础是电磁能量。在遥感观测系统中,很多传感器是用来测量反射的太阳 光,也有些传感器探测地球本身发射的电磁波能量。 ●水体最主要的光谱特征是低反射高透射。 ●BSQ格式的遥感CCT包含磁带目录文件、图像属性文件、图像数据文件、尾部文件四种文件类型。 ●针对遥感图像的增强,提出了不同的遥感图像增强方法,其中包括辐射增强、空间增强、 光谱增强。 ●现已研究发展的植被指数类型有比值植被指数、归一化植被指数、差值植被指数。(任举三 种) ●遥感的分类方法有多种,按遥感的工作波段可分为紫外遥感、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多波段遥感。 ●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0.38μm 到0.76μm 。 ●确定校正后遥感图像上亮度值的三种方法最近邻法、双线性内插法、三次卷积内插法。 ●大气散射的三种类型分别是瑞利散射、米氏散射、无选择性散射。 ●在近红外的遥感影像上,清澈的水体呈黑色。 ●当大气影响主要以程辐射为主时,可选用直方图最小值去除法和回归分析法两种校正方法。 二名词解释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