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基于心理契约的员工激励问题研究[任务书]

基于心理契约的员工激励问题研究[任务书]

基于心理契约的员工激励问题研究[任务书]
基于心理契约的员工激励问题研究[任务书]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任务书

题目基于心理契约的员工激励问题研究

专业人力资源管理

一、主要任务与目标

现代企业管理倡导注重人的情感需要的柔性管理,基于心理契约的员工激励也随之应运而生,成为一种重要的员工激励方式。心理契约是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以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有所提供的一种配合。基于心理契约的员工激励是连接组织和员工的情感桥梁,从组织和员工这一整体视角出发,意在激发员工自身的主人翁意识,培养员工对组织忠诚的特质来激励员工,从而实现组织的良性发展,以此来实现组织和个人“双向承诺”的新格局。根据组织环境与员工的潜质,在员工心理契约的视角下寻求与其匹配的激励策略,能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有效思路。

本课题的主要任务是:从心理契约角度出发,运用所学员工激励的相关知识,通过对国内外学者有关基于心理契约的员工激励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结合具体企业实际,分析该企业心理契约的构建情况及该企业基于心理契约的员工激励的运用状况,分析该企业基于心理契约的员工激励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该企业基于心里契约的员工激励机制的改进措施,以便更好地发挥基于心理契约的员工激励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本课题的目标是:结合具体企业的实际情况,运用心理契约和员工激励的相关知识,对该企业基于心理契约的激励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发现该企业基于心理契约的员工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该企业基于心理契约的员工激励机制的改进措施,从而实现企业和员工良性发展的循环格局。同时使自身能对基于心理契约的员工激励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二、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

(一)主要内容

1.基于心理契约的员工激励的概述:心理契约定义、员工激励定义、基于心理契约的员工激励定义;基于心理契约的员工激励的重要意义。

2.XX企业基于心理契约的员工激励的现状:企业简介;人员现状分析;该企业基于心理契约的员工激励的现状;分析该企业基于心理契约的员工激励机制的优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3.提出完善XX企业基于心理契约的员工激励机制的改进措施:根据对企业员公现行激励机制存在主要问题的分析,结合企业实际,提出完善该企业基于心理契约的员工激励机制的改进措施。

(二)基本要求

1.进行企业心理契约和基于心理契约的员工激励研究有关文献资料的收集,要求查阅文献资料不少于20篇,并按时完成文献综述和外文资料翻译。

2.认真解读资料内容,在充分理解该课题主要内涵和技术要素的基础上确定撰写结构和主要内容,写出开题报告。

3.文献综述、外文翻译、开题报告撰写及毕业论文等的写作根据学校和学院的各项具体要求规范执行。

4.毕业论文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基本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有较强的说服力,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文字简练,书写整洁。

三、计划进度

2010.11.01—2010.11.21 完成毕业论文选题

2010.11.22—2011.01.09 完成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及外文翻译

2011.02.21—2011.03.11 完成毕业论文初稿,确定实习单位

2011.03.12—2011.05.03 毕业实习,结合实习修改毕业论文

2011.05.04—2011.05.18 毕业论文定稿

四、主要参考文献

[1] 李胜兰.基于心理契约的知识型员工激励对策探讨[J]江西社会科学,2005(12):P108—

111.

[2] 肖缓.基于心理契约的知识型员工行为激励模型[J]中国管理科学,2003(5):P64

—69.

[3] 王海梅.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核心员工流失研究[J]企业活力,2006(5):P50-51.

[4] 王铁生.构建员工忠诚管理的心理契约机制[J]集体经济研究,2006(7):P296.

[5] 王明辉,彭翠.理念型心理契约及其对组织管理的启示[J]河南大学学报, 2010

(2):P113—119.

[6] 雷晓庆.论知识员工心理契约管理[J]经济问题,2005(4):P9-11.

[7] 葛芳,雷亮.稳定人才的关键—心理契约[J]经济问题探索,2005(2):P9-11.

[8] 李志,薛燕.我国知识型员工激励研究述评[J]重庆大学学报,2005(2):P117-120.

[9] Michael S. Chien .The Mediating Effects of Psychological Contract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Resource Systems and Role Behaviors:

A Multilevel Analysis[J]. Bus Psychol .2009(24):215–223.

[10] Alpar Osoncz .Spiritual Motivation in Management[J]. University of Novi Sad.

2002(101):P77-87.

1

心理健康有关概念

刻板印象指的是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是我们在认识他人时经常出现的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我们经常听人说的“长沙妹子不可交,面如桃花心似刀”,东北姑娘“宁可饿着,也要靓着”,实际上都是“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我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和某个群体中的每一成员都进行深入的交往,而只能与其中的一部分成员交往,因此,我们只能“由部分推知全部”,由我们所接触到的部分,去推知这个群体的“全体”。 刻板印象一经形成,就很难改变,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考虑到刻板印象的影响,例如,市场调查公司在招聘入户调查的访员时,一般都应该选择女性,而不应该选择男性,因为在人们心目中,女性一般来说比较善良、较少攻击性、力量也比较单薄,因而入户访问对主人的威胁较小;而男性,尤其是身强力壮的男性如果要求登门访问,则很容易被拒绝,因为他们更容易使人联想到一系列与暴力、攻击有关的事物,使人们增强防卫心理。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居住在同一个地区、从事同一种职业、属于同一个种族的人总会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因此,刻板印象一般说来都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心理健康(正常心理状态)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 与社会保持同步。 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在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从而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肖汉仕教授认为:心理健康的基本含义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美、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与心理健康相对应的是心理亚健康以及心理病态。心理健康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含义,衡量标准也有所不同。 心理亚健康是指在环境影响下由遗传和先天条件所决定的心理特征(如性格、喜好、情感、智力、承受力等等)造成的健康问题,是介于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脑力疲劳、情感障碍、思维紊乱、恐慌、焦虑、自卑以及神经质、冷漠、孤独、轻率,甚至产生自杀念头等。 心理疾病,是一种病,是指一个人由于精神上的紧张,干扰,而使自己思维上、情感上和行为上,发生了偏离社会生活规范轨道的现象。心理和行为上偏离社会生活规范程度越厉害,心理疾病也就愈严重。 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等。

员工激励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员工激励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 激励在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中,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实施方法,它可以为企业挽留不必要的人才流失,提高企业的绩效工作,它可以充分调动每个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以及对工作的热情,最终达到企业和员工一起发展的目标。本文章主要分析了一般企业员工激励的影响因素,并从员工的工资待遇,员工与领导间的沟通机制,组织员工参与的企业文化制度,以及员工未来发展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及建议。 关键词:员工激励;问题;对策 一、激励的内涵及意义 (一)激励的内涵 在企业中,所运用到的激励是指企业通过策划出相关适合本企业员工的外部资酬以及改变相关的工作环境,根据规定的企业行为规范和处罚措施,并在信息沟通的帮助下,对企业员工进行激发和引导以及保持他们的行为,来快速达到企业和企业员工个人目标的系统活动。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企业之所以实施激励机制,是为了满足企业员工和内外性需要,借用系统地设计出合适的外部奖励和改变相关的工作环境来达到目的。 第二、适当的激励员工的机制包括奖励和处罚,就是对企业内的做到企业目标的员工进行奖励,对没有达到企业目标或者有损企业目标的员工进行惩罚。 第三、要对员工进行激励措施,需要进行全面的贯彻。也就是全面了解企业员工的需求、个性和行为以及他们行为所带来的结果等。这就需要企业在对员工进行激励时,花费更多的耐心。

第四、由于信息沟通全面落实在激励企业员工工作的全部过程,所以对企业每个员工的个人情况掌握得比较全面,根据这些信息对员工进行行为过程的控制和其行为所带来的结果进行总的评论等。企业所实施的激励制度效果以及实施的成本问题,与企业对员工所采集的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全面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二)激励的意义 想要增加企业激励的效应就要一直加强激励的量,采用物质奖励来保持有效的企业激励效应。但由于人们所需求的物质较多,企业进行物质激励只是满足员工们最基本的物质需求。由于我国现在的企业经营观念还不是很先进,想要对企业内部的经营者待遇与国外一些企业相等,还是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才可以实现的。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很多外国企业进入我国,他们以丰厚的待遇来吸引国内有限的企业人才,造成很多国内大型以及中小型企业的人才流失现象很严重。所以,为了留住企业人才,企业还需要对企业内部进行激励机制。但从企业经营人才的角度进行分析,对其进行实施精神激励是很重要的方法。因为,对于很多的企业经营者来说,他们追求最高境界的自我价值是在高层次的群体中,并可得到他们的尊重,这是通过满足他们的自尊,来激发他们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创造性。 二、员工激励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缺乏公平的激励竞争机制 可以说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高低除了要进行激励措施,还取决于激励的绝对程度和相对程度。因为很多员工都会很计较自己对工作的投入以及所得到的回报总是与他人的相比较,当他们对比出相当时内心才会有公平感。与员工感觉公平的内容还有涉及到公平的过程和结果以及公司内外部的公司。公平激励机制本是保证有效的激励,如果激励机制没有公平性,就不能激发出员工们工作的积极性,更不应说要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了。 (二)激励缺乏针对性 企业为了要实现目标,只要在满足员工需要的基础上,才可能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根据相关的心

海底捞——员工激励案例分析

海底捞——员工激励案例分析 四川海底捞餐饮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以经营川味火锅为主,融汇各地火锅特色于一体的大型跨省直营餐饮民营企业。海底捞虽然是一家火锅店,但它的核心业务却不是餐饮,而是服务。在将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极致的情况下,“海底捞特色”日益丰富。海底捞的员工激励措施与效果主要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良好的晋升通道 海底捞为员工设计好在本企业的职业发展路径,并清晰地向他们表明该发展途径及待遇。每位员工入职前都会得到这样的承诺。“海底捞现有的管理人员全部是从服务员、传菜员等最基层的岗位做起,公司会为每一位员工提供公平公正的发展空间,如果你诚实与勤奋,并且相信:用自己的双手可以改变命运。那么,海底捞将成就你的未来!”该措施满足了职工对自我实现的需要,激励了员工对更好未来的追求。 二、独特的考核制度 海底捞对管理人员的考核非常严格,除了业务方面的内容之外,还有创新、员工激情、顾客满意度、后备干部的培养等,每项内容都必须达到规定的标准。 这几项不易评价的考核内容,海底捞都有自己衡量的标准。例如"员工激情",总部不定期的会对各个分店进行检查,观察员工的注意力是不是放在客人的身上,观察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服务的效率。如果有员工没有达到要求,就要追究店长的责任。海底捞通过独特的考核制度,既规范了管理人员的管理行为,又使得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不同的措施,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 三、尊重与关爱,创造和谐大家庭 海底捞的管理层都是从最基层提拔上来的,他们都有切身的体会,都能了解下属的心理需求。这样,他们才能发自内心地关爱下属,并且给予员工工作与生活上的支持和帮助,同时也得到员工的认可。 在海底捞,尊重与善待员工始终被放在首位。海底捞实行"员工奖励计划",给优秀员工配股。此外,海底捞的管理人员与员工都住在统一的员工宿舍,并且规定,必须给所有员工租住正式小区或公寓中的两、三居室,不能是地下室,所有房间配备空调、电视,电脑,宿舍有专门人员管理、保洁,员工的工作服、被罩等也统一清洗。若是某位员工生病,宿舍管理员会陪同他看病、照顾他的饮食起居。同时,海底捞的所有岗位,除了基本工资之外,都有浮动工资与奖金,作为对员工良好工作表现的鼓励。考虑到绝大部分员工的家庭生活状况,公司有针对性的制定了许多细节上的待遇。 在尊重与善待员工的问题上,海底捞还有不少“创意”。例如,将发给先进员工的奖金直接寄给他的父母。 在如此和谐的文化与工作氛围的激励下,员工们的热情日益高涨,提出很多建议。并且,只要是合理的,公司都会采纳。这些激励措施既满足了员工的基本需求同时也满足了他们的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的需求,激发了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在我们看来,海底捞的成功服务是取胜的关键,但是如何做到将服务差异化战略成功灌输给所有员工,激励每一个员工共同努力才是真正至关重要的。要做到真正的顾客满意必须将标准化的流程、制度和服务员的判断力和创造力结合起来。员工的创造力不是管理出来的,而是通过一整套系统激励出来的。这些激励系统提升了员工的满意度,满意的员工就会带来优质的服务,提高顾客满意度以及降低许多餐饮企业都很头痛的浪费和损耗等隐形成本。海底捞更多依靠的是对餐饮业服务员这种特殊工作的理解,而不是生搬硬套一些书本上的先进理论,在实际操作中,恰恰是其激励机制符合了海底捞自身的实际,满足了员工各个层次的

心理契约资料

最早使用。心理契约”这一术语的是美国组织行为学家Argyris,他在1960年所著的《理解组织行为》一书中,用“心理契约”来刻画下属与主管之间的一种关系5。这种关系表现为,如果主管采取一种积极的领导方式,雇员就会产生乐观的表现;如果主管保证和尊重雇员的非正式文化规范,如让雇员有自主权,确保雇员有足够的工资,有稳定的工作等,雇员就会有少的抱怨,维持高的生产,Argyris用心理契约这一术语来描述这种关系。 rgyris(1960)在《理解组织行为》一书中用“心理契约”刻画下属与主管之间的关系,认为如果主管采取一种积极的领导方式,雇员就会产生乐观的表现;如果主管保证和尊重雇员的非正式文化规范(如让雇员有自主权,确保雇员有足够的工资,有稳定的工作等),雇员就会有少的抱怨,而维持高的生产。虽然Argyris首次将这一产生于社会心理学的交换理论的概念引入到组织行为研究领域,但没有对这一术语加以明确定义并对其研究范围进行界定。 1962年,Levinson把。心理契约”这一概念看作是一种没有成文的契约.按照Levinson 的观点.“心理契约”即雇主与雇员关系中组织与雇员事先约定好的内隐的没有说出来的各自对对方所怀有的各种期望6。其中一些期望(如-r-资)在意识上清晰些,而另一些期望在意识上则比较模糊,如长期晋升方面的期望等。Lcvinson本人也因深化和发展了这一概念而有。心理契约”鼻祖之称。 Levinson等(1962)在一个公共事业单位的个案研究中,将心理契约描述为“未书面化的契约’’,是组织与雇员之间相互期望的总和。它被用来强调产生于双方关系之前的一种内在的、未曾表述的期望。其中有些期望明确,比如工资;而有些期望则比较模糊,仅仅是间接的揭示,比如长期的晋升前景。这个概念强调员工与组织双方之间的两个概念——内隐和期望,并一直获得了多数心理契约研究者的认可和支持。至今,对心理契约的概念认识仍然继续强调内隐的期望。Lcvinson本人也因深化和发展了这一概念而有“心理契约"鼻祖之称。 Schein7也注意到。心理契约”这一概念,并把它定义为每一组织与其成员之间每时每刻都存在的一组不成文的期望。并指出,心理契约有个体的心理契约和组织的心理契约两个层次。他认为。“心理契约”是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以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有所提供的一种配合,它虽然不是一种有形的契约,但他确实发挥着一种有形契约的影响。他的意思可以描述为这样一种状态:企业的成长与员工的发展的满足条件,虽然没有通过一纸契约载明,但企业与员工却依然能找到决策的各自“焦点”如同一纸契约加以规范。即企业能清楚每个员工的发展期望,并满足之;每一位员工也为企业的发展做出全力奉献,因为他们相信企业能实现他们的期望。

某企业核心员工激励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某企业核心员工激励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 某企业核心员工激励问题研究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核心员工是企业价值的主要创造者,是企业发展壮大和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动力,是企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随着经济的发展,核心员工越来越受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关注。加强核心员工的管理,已逐渐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工作。做好核心员工的激励作用,充分利用企业的这一无形资产,成为企业人力资源工作的重中之重。 然而现阶段,很多企业对核心员工的激励存在不到位的现象,严重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影响个人能力发挥和价值的实现,甚至还造成核心员工流动频繁。这不仅给企业带来了经济和声誉上的损失,还影响到企业的长期战略发展。正确激励核心员工成为企业面临的难题之一。面对核心员工激励的种种问题,如何科学有效地激励核心员工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主要探讨的是企业核心员工激励存在的问题,参考了大量学者与专家的研究成果,对企业核心员工激励中存在的不足和企业核心员工激励的策略进行了概述并做出评论,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设性意见。 文献综述:相关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 (一)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人力资本混合雇佣模型理论:由美国马里兰州大学学者Lepark和康奈尔

大学教授Snell提出。该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企业产生竞争优势的关键资源,但并不是所有雇员对企业都具有同等重要性。组织中人力资本可以根据“人力资本的价值”和“人力资本的稀缺性”的双重维度分为四种类型。企业对四种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本采取不同的雇佣模型,建立不同的雇佣关系,并且对他们进行差别化管理。对于高价值和高稀缺性的人力资本,企业将视其为产生竞争优势的核心员工,应从战略上对其进行内部开发。Lepark,Snell,1999 核心员工激励博弈模型:在核心员工和企业各自所拥有的信息基础上,双方进行博弈、最终达到均衡,并以契约的形式实现,以此为目标来更好地激励核心员工的行为,使得核心员工和企业双方利益最大化,实现双赢。(孔志强,刑以群,2003) 知识雇佣模型:围绕员工技能和能力而不是围绕要完成的任务和工作惯例构建的,实行差别化薪酬,注重内部开发和对核心员工的长期承诺。(郑耀洲,2004) 人力资源ABC管理理论:对组织中的核心员工,必须根据其个人能力、技术专长和个人的意愿安排关键性岗位,实施重点管理;对于已经占据关键岗位的,应实行重点监控和定期检查,同时不惜在培训、开发上花大的力气,在政策上倾斜,并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务必充分开发利用这些“资源”。刘志强,2001 企业对核心员工的管理不善、激励措施无效果,不但会挫伤核心员工的积极性,造成核心员工的流失,更会对一般员工产生消极的影响。反之,有力的激励机制、合理的晋升制度在满足核心员工的基础上,更能够激发一般员工的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努力提高自己,争取早日成为核心员工,这样就营造出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孙健,2003)

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1)

一、心理概述 1、心理的实质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的、能动的反映。人的心理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 (1)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2)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人脑只是人的心理产生的前提,提供了人的心理产生的可能性,而要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还必须依赖于客观现实。因此,心理的产生必须具备脑与客观现实两个条件。 (3)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主观性是指一定的个人或主体对客观现实带有主体自身特 点的反映。对同样的客观现实,不同的人,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条件下,往往反映各不相同。 能动性是指一定的个人或主体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自觉、积极、主动的。它集中体现了人的心理(即意识)的主要特点。人有意识,能自觉确立目的,制定计划,调节行动,克服内部、外部的困难,达到改造自然和社会的目的。 2、人的心理现象 人的情绪和心理变化等统称为人的心理现象,通常分成两个方面,即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1)心理过程(心理活动的动态过程,主要反映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 人的心理活动都有一个发生、发展、消失的过程。人们在活动的时候,通常各种感官认识外部世界事物,通过头脑的活动思考着事物的因果关系,并伴随着喜、怒、哀、乐等情感体验。按性质可分为三个方面,即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知、情、意。 人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是统一的心理过程的三个不同方面,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认识过程是引起人的情感与行动目标的基础,情感对人的认识活动与意志行动起着动力或阻力的作用;意志品质如何,又反过来对人的认识、情感和目标的实现起着巨大的影响作用。 (2)个性心理(一个人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一个人整体精神面貌的反映,由个性倾向与个性心理特征组成。)人在认识客观事物和改造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不仅有认识、情感、意志各种心理过程,还会表现出每个人特有的心理特点,这些不同的特点,就构成了人们心理上的差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那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点,就叫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能力与性格(性格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一个人的性格一旦形成,就会稳定地贯穿在他的全部行为活动中,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一个人的性格特点,预测他在某种情境中的表现。性格表现着一个人的品质、道德行为和

浅谈企业如何建立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

浅谈企业如何建立有效的员工 激励机制

目录 一、问题背景 (2) 二、研究的动机及目的 (2) 三、企业激励所面临的问题 (2) 四、民营企业员工激励存在的主要问题 (3) 五、民营企业激励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4) 六、企业该如何激励员工 (5) (一)、为了增强员工的心理收入满足感,企业应着手从如下几方面考虑: (5) (二)、广东超讯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的员工激励机制 (7) 七、大红鹰公司对员工激励现状分析及激励机制的运用 (9) (一)、大红鹰公司组建后的状况分析 (9) (二)、大红鹰公司对激励的认识 (10) (三)、大红鹰公司员工激励采取的措施与策略 (10) 八、结论与建议 (12) (一)、结论 (12) (二)、后续研究的意义 (13)

一、问题背景 中国加入WTO后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国际化人才竞争。有经验的企业领导者都知道,企业最后的兴衰取决于人。企业要加快进步,更具有竞争力的方法很简单,就是释放员工的活力、智慧、纯真与自信,而要调动员工的活力和智慧靠的是有效的激励。我国企业普遍缺乏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有专家直言不讳地指出:“中国有极具潜力的人才市场,但企业用人观念尚显陈旧。钱,不能解决一切问题。最重要的,是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激励机制。”因此,对激励理念与技巧的需求十分迫切。作为中小型民营企业员工激励问题就是一个常常让企业领导层感到棘手的问题,但是它又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壮大,有时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 二、研究的动机及目的 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科学中的主要内容。人力资源管理是运用现代管理的科学方法,对企业组织内的人力进行合理的组织、培训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企业的目标。而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主要内容,激励作为企业管理中的一种职能,是通过满足员工生理的、心理的愿望、兴趣、情感的需要,激发员工的动机,以此开发员工的潜力。每一个企业管理者都希望在通过实施有效的激励政策,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整个企业的效率。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激励也是一种人力资源的开发,有效激励的效果便是工作效率的提高。 三、企业激励所面临的问题 A、在应用薪酬计划的时候未能结合企业发展战略,也没有融入整个企业管理体 制。错误设计的激励计划使管理者个人的行为与企业的战略偏离,对企业目

A餐饮公司一线员工激励机制研究

A餐饮公司一线员工激励机制研究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中图分类号: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012-0000-02 一、A餐饮公司介绍 A餐饮公司于1999年创立,至今已有15年多的发展历史。坚持“速度、品质、创新、真实”的企业精神,依靠良好的食品品质和养生理念发展至今,公司坚持弘扬中华养生文化,积极保护顾客餐饮健康,提出为人类健康而奋斗终身的口号。目前公司有6个餐饮直营店,全部员工约400人。该公司对于未来的发展,计划三年内培养出30个店长,30个厨师长,30个副理。计划将A餐饮公司打造成中原养生餐饮业的标兵,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不断提高产品品质水平,提高公司服务水平。 A餐饮公司属于餐饮行业,属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公司的人力集中。从A餐饮公司当前员工的学历来看,员工的梯度不明显,并且人力资源相对短缺。A餐饮公司的管理者需要重视人员结构,审视员工结构。若A餐饮公司想进行长远发展规划,实现公

司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积极进行人力资源激励,将员工留在公司内,促进公司员工结构的调整。当前,A餐饮公司的核心人才培养周期比较长,目前位于公司高级管理层的员工基本都已经有5年在公司的工龄,这部分人才的稳定性相对较高,并且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但是这些高层管理者也存在学历偏低的现状。新录入的员工中虽然有高学历的,但是大部分的高学历员工进入A餐饮公司时,都不愿意从基层开始,都是直接进入管理岗位,因此,该公司的人才结构不符合“三三型”的餐饮人才概念。其结果是公司新招募的高学历人才并没有经过基层的锻炼,对于基层的工作了解不够充分,虽然成为管理人员,但是难独挡一面,难以发展成为核心人才。从行业发展来看,该公司也必须要加强人才培养。 二、A餐饮公司员工激励需求调查分析 本文设计了员工需求调查问卷,并对A餐饮公司的一线员工进行调查。问卷中设计了25个需求方面的问题,涉及到薪酬福利、绩效考核、员工培训、职业发展、精神激励等方面的内容。一线员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判断个人需求的强烈程度,并在对应的位置进行打分,需求最强烈的计25分,最不强烈的计1分。共计发放和回收有效问卷200份。

企业员工激励问题与对策研究

江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论文 企业员工激励问题与对策研究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班级、学号工商管理 函授站 2011年7月16日

摘要 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最重要的核心资源之一,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在我国企业员工激励中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没有建立客观准确的绩效评估体系,缺乏合理的薪酬制度等,激励的方式方法缺乏创新性和技巧性,以及企业管理者的观念和领导艺术有待提高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很多企业效率低下,员工流失严重,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 为此,本文运用现代激励理论,在对我国企业员工激励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并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 关键词:激励,激励机制,企业文化

Abstract Human resourc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re resources of enterprises in modern society; meanwhile inspiration is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However, there are lots of problems in employee inspiration in enterprises to solve. Problems are as follows, some have not set up objective and accurat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some lack proper salary system and are not with innovative and technical ways of inspiration; The conception of enterprise managers and art of leadership need to be improved. These problems will lower down the efficiency and serious flow out of employees or lose the core competiveness. Therefore, we will give some practical and reasonable solutions and make case study demonstration research study by using modern inspiration theory on basis of analysis of existed problems and causations. Key words:inspiration, mechanism of inspiration, enterprise culture

心理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的概念 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一、健康概念的演进 (1)健康的生命观。 (2)健康的疾病观。 心理健康是衡量个体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在适应环境过程中的心理体验与行为模式的状态和水平。 心理健康应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心理健康,仅指正常心理下的心理状态和水平。 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不仅包括正常心理,还包括异常心理状态,是所有心理状态健康状况的统称。 三、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世界卫生组织WH0的心理健康标准: 1.具有健康心理,人格完整;自我感觉良好;情绪稳定,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有较好的自控力,能保持心理平衡;自尊、自爱、自信、且有自知自明。 2.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有充分的安全感,并能维持正常的人际关系,受别人的欢迎和信任。 3.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脚踏实地,不断进取,有理想和有事业上的追求。 (二)国外学者的心理健康标准介绍: 在国外曾对心理健康标准作出了定义的学者有: 马斯洛和迈特尔曼;奥尔波特;斯考特;弗罗姆等。 (三)国内学者的心理健康标准介绍: 在我国曾对心理健康标准作出了定义的学者有: 黄坚厚;严和锓;王效道;王极盛;王希永;李百珍;黄珉珉;郑日昌;林崇德;樊富珉;沃建中等。 四、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理解 综合国内外有关文献,目前研究者确定心理健康标准的依据可以归类如下: 1、统计学标准。

2、社会规范标准。 3、主观经验标准。 4、生活适应标准。 5、心理成熟标准。 6、生理学标准。 在界定心理健康标准时要充分考虑以下问题: 心理健康标准是多维的。 心理健康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可分为不同的等级,是一个从健康到不健康的连续体。 一个人是否心理健康与一个人是否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不是一回事。 心理健康是一个文化的、发展的概念。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结合我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经验,将心理健康的标准界定如下:(一)心理健康的总体标准 1、智力发展正常。 2、情绪稳定乐观。 3、意志品质健全。 4、行为协调且适龄。 5、人际关系和谐。 6、人格完整独立。 (二)心理健康的基础性标准 1、有充分的个体安全感 2、有恰如其分的愉快感 3、有与事实相符的满意感 4、有适度的情绪发泄与控制 5、相对和谐稳定的个性 6、有把握事物的基本能力 7、有积极稳定的环境接触 8、有符合实际的生活目标 (三)升华性心理健康标准

企业员工激励问题研究

学习中心编号:081 学习中心名称:宁波学习中心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企业员工激励问题研究 学生 学号 专业 层次专升本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指导教师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指导教师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评定表 学生姓名学 号 入学 年级 0803 专业 所属学习中心 名称 宁波学习中心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指导教师意见: 评分: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评审意见: 评审组长(签名) 年月日 备 注

企业员工激励问题研究 摘要 一个企业要想在现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立足,他们缺少不了的根基就是优秀的企业员工。“国家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之间竞争也是和国家之间的竞争是相似的,归根究底是企业员工的竞争。所以,对企业而言,要想在市场经济中有很大的竞争力,良好的人才资源就是依靠的根本。由此可知,如何提升各部门的能力,如何激励企业员工就成为了企业之间竞争的根本问题。企业要想获得具有持续性的竞争力,必须要制作出有效的激励制度,最大程度地激发员工,以至于使员工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发展重要动力之源。关键字:企业员工激励研究

目录 1.前言 2.企业的具体情况 2.1 企业发展简介 2.2 企业的简介 2.3 企业所存在的问题 3.企业员工激励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3.1有利于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企业绩效 3.2有利于引进大量的优秀人才 3.3有助于增强组织凝聚力 4.企业员工激励存在的问题 4.1 激励理论的概述 4.2 人员激励的相关理论回顾 4.3 激励问题中人力资源方面的原因 4.3.1 问卷调查及发现 4.3.2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4.3.3 新旧观念导致的激励问题的产生 4.4 企业管理方面问题的原因分析 5.企业加强员工激励的对策 5.1 薪酬激励方案 5.2 福利待遇激励方案 5.3 晋升激励方案 5.4 领导风格的激励方案 6.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基于心理契约的员工激励问题研究[任务书]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任务书 题目基于心理契约的员工激励问题研究 专业人力资源管理 一、主要任务与目标 现代企业管理倡导注重人的情感需要的柔性管理,基于心理契约的员工激励也随之应运而生,成为一种重要的员工激励方式。心理契约是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以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有所提供的一种配合。基于心理契约的员工激励是连接组织和员工的情感桥梁,从组织和员工这一整体视角出发,意在激发员工自身的主人翁意识,培养员工对组织忠诚的特质来激励员工,从而实现组织的良性发展,以此来实现组织和个人“双向承诺”的新格局。根据组织环境与员工的潜质,在员工心理契约的视角下寻求与其匹配的激励策略,能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有效思路。 本课题的主要任务是:从心理契约角度出发,运用所学员工激励的相关知识,通过对国内外学者有关基于心理契约的员工激励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结合具体企业实际,分析该企业心理契约的构建情况及该企业基于心理契约的员工激励的运用状况,分析该企业基于心理契约的员工激励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该企业基于心里契约的员工激励机制的改进措施,以便更好地发挥基于心理契约的员工激励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本课题的目标是:结合具体企业的实际情况,运用心理契约和员工激励的相关知识,对该企业基于心理契约的激励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发现该企业基于心理契约的员工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该企业基于心理契约的员工激励机制的改进措施,从而实现企业和员工良性发展的循环格局。同时使自身能对基于心理契约的员工激励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二、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 (一)主要内容

企业员工激励论文答辩问题费

浅析企业员工激励 答辩问题 问题1、激励机制的涵义与作用有哪些? 答:激励机制是激励活动的各项要素在运行过程中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及其与激励效果之间内在联系的综合机能 它也是"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在企业管理上的重要体现 其作用有:(1)激励机制是促进企业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一个高效管理工具 也是队伍长效管理机制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 (2)激励机制作为对人的一种评价 也是一种教育方法 激励机制对提高人的素质 使人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3)激励机制一旦形成 它就会内在的作用于组织系统本身 使组织机能处于一定的状态 并进一步影响着组织的生存和发展 激励机制对组织的作用具有两种性质 即助长性和致弱性 也就是说 激励机制对组织具有助长作用和致弱作用 问题2、当前企业员工激励中常见的误区是什么? 答:当前企业员工激励中常见的误区是: 1.激励涵义理解的片面性 即有的管理者和学者把激励这两个方面的含义割裂开来 仅仅把激励理解为激发、鼓励 而忽视了激励还有批评、处罚的意思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 导致管理者在设计激励机制时 往往只片面地考虑正面奖励措施 而轻视或不考虑约束和惩罚措施 这样就会导致激励不断的升级 从而增加企业运营成本;同时也可能造成被激励者对激励水平的要求不断提升 2.激励理念的滞后性 即在目前的知识经济时代 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 激励理念必须由传统的物化激励向人性化激励转变 但是许多企业的激励机制还是物质化激励 在他们眼中激励只不过多给员工一些钱 不懂得尊重人 实现员工的自我价值 他们并没有认识到激励制度好坏关系到企业的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3.激励标准的主观随意性 即企业领导者在确定员工的报酬时

浅析当前建筑施工企业一线员工激励机制

浅析当前建筑施工企业一线员工激励机制 在现代化企业管理中,激励机制是不可缺少的管理内容之一,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能够最大程度上的调动员工积极性。然而,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在员工激励方面存在诸多不足,本文就此加以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标签:施工企业;员工激励;方法步骤 一、建筑单位员工激励中存在的问题 员工的激励越来越受到组织的重视,但总体来看,绝大多数组织的激励机制还不够健全完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员工激励不足 当期,建筑施工企业在员工激励机制方面主要采用的是物质奖励,但激励效果并不佳。究其原因在于,建筑施工企业采用的是“一刀切”的方式实施员工激励的,虽然大多数员工得到了物质上的奖励但由于没有将物质奖励与个人能力与工作表现相挂钩,致使工作积极和表现良好的员工受到挫败感,久而久之势必会丧失了工作的积极性。 (二)激励形式单一 在上文分析到,建筑施工企业主要才用到是物质奖励的方式以实施员工激励的,这种方式虽然直接亦是多数员工所期待的。然而,员工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其对于激励的认识和需求是多样化的,并非所有的员工对于激励的期待是物质奖励,感情奖励、目标奖励、精神奖励等,同样是员工对于激励机制的需求。建筑施工企业不能单一的采用物质奖励来调动员工积极性,运用不当反而会损害员工的积极性。 (三)反馈机制滞后 只有当员工的行为为企业做出贡献或者企业得到了实惠,应立刻得到应有的奖励或惩处,激励作用才是最大、最有效的。但是很多工程施工企业还是采用年度兑现奖励、季度奖励的办法,对行为的反馈滞后而丧失了最佳的激励时间。 (四)评价机制不公 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在员工激励方面采用的是“一刀切”的方式。这种激励方式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覆盖到了大多数员工,但是对于能力强与变现佳的员工是一种打击,损害了其对于工作的积极性和对企业的认同感。 二、实施激励的步骤与方法

心理契约研究现状

心理契约研究:现状及展望 张建民,王霞(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云南昆明650091) 一、心理契约概念的建立及其发展 自人类社会开始劳动分工起,组织与其成员之间对于劳动关系便产生了心理上的约定,这种心理上的约定便是现代心理契约的雏形。在组织不断进化的过程中,管理者发现仅仅用形式上的契约已不能完全表明雇佣双方的关系:一方面,有些关系是难于用文字或口头准确表达出来的;另一方面,形式契约固有的稳定性在面对变化时显得不够灵活。因此现代管理学者提出了心理契约的概念,以进一步描述组织及其成员之间的关系。 由于研究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研究时关注的主体和层次不同,研究方法不同,研究者对心理契约的概念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关于心理契约概念的研究随着时间的推进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概念引入阶段、概念分化阶段、概念拓展阶段。 (一)概念引入阶段(19 世纪60 年代初—80 年代末)。 组织心理学家Argyris(1960)最早使用“工作心理契约”这一术语,但他对这一术语并没有做出明确、具体的定义。最早给出明确定义的是施恩(E.H..Shein)(1965,1978,1980),他将心理契约定义为:在组织中,每个成员和不同的管理者,以及其他人之间,在任何时候都存在的没有明文规定的一整套期望。根据他的定义可将心理契约理解为:心理契约主要包括组织责任(如公平的工资、晋升机会、培训、福利等)以及员工的责任(如忠诚、遵守制度、尽心工资等)。它的这种划分使心理契约的研究更为具体和明确。 之后“心理契约”这一术语便引起研究者的极大兴趣,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而对此术语的解释也开始具体和丰富起来。见表1。 以上观点都代表了心理契约定义的早期研究。我们不难看出,这几位研究者的共同点在于将心理契约看作是雇员与雇主对相互责任与义务的共同感知,是雇员和组织双方对交换关系的主观理解,他们把心理契约界定在组织与个人两个层面上,这种观点曾长期左右了该领域的研究。 (二)概念分化阶段(20 世纪80 年代末—90 年代中期)。 根据心理契约的早期定义,心理契约存在于个人和组织两个主体之间。但是,两个主体经常会产生理解的不一致,这样必然造成心理契约内容的非唯一性,给心理契约的后续研究带来很多的困难,所以到20 世纪80 年代后期就出现了概念理解的进一步分化,产生了Rousseau学派和“古典学派”之间的学派之争。 Rousseau 学派以Rousseau 等人为代表,强调心理契约是雇员个体对双方交换关系中彼此义务的主观理解,心理契约存在主体是雇员一方,这后来被人们称为狭义的心理契约。古典学派以Herriot 等人为代表,强调遵循心理契约提出时的原意,即理论的存在主体是组织和雇员双方,并认为这是雇佣双方对交换关系中彼此义务的主观理解,这后来被人们称为广义的心理契约。“到目前为止,两种视角的研究同时进行,但是基于狭义心理契约基础上的研究远远多于广义基础上的研究,而且很多属于应用性和实证性的研究”。 (三)概念拓展阶段(20 世纪90 年代中后期—至今)。 尽管学派之争仍在继续,但在现代研究阶段,不同于这两派观点的研究也开始大量涌现,特别是国内近期出现了对心理契约概念的新研究。他们通过对心理契约存在背景和条件的开拓性研究,对心理契约的概念进行了补充,并对心理契约的本质内涵和外延进行了深入界定,为心理契约自身研究和应用领域的拓展奠定了基础。见表2。 二、心理契约的结构研究 国内外研究者在对心理契约概念的本质进行争论的同时,也对其结构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有二维和三维结构两种观点。

企业员工激励问题的分析.

目录 摘要 (2) 一、激励的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3) (一)激励的概念 (3) (二)激励的相关理论基础 (3) (三)激励的重要性 (4) 二、金中资经营有限公司销售人员激励机制 (4) (一)金中资经营有限公司销售人员工作绩效问题 (4) (二)分析金中资经营有限公司激励机制的目的性 (5) 三、金中资经营有限公司置业销售人员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5) (一)对销售人员销售额制定不合理 (5) 1.目标难以制定 (5) 2.目标商定可能增加管理成本 (5) (二)销售人员流失率高 (6) 1.员工成长空间不足 (7) 2.企业与员工直接的公共关系 (7) 3.薪酬管理不健全,缺乏延续性 (7) (三)缺乏完善健全的激励制度 (7) 1.激励机制不健全,激励形式和手段单一 (7) 2.缺少健全完善的企业文化 (8) (四)薪酬体系不合理 (8) 四、金中资经营有限公司置业销售人员激励机制存在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8) (一)增加销售人员销售的专业性,增加销售目标激励 (8) 1.目标的制定 (9) 2.目标的实施 (9) 3.目标的考核 (9) (二)健全激励员工制度化,薪酬激励化 (10) 1.重视员工成长与发展 (10) 2.采取中长期激励手段激励核心员工 (10) 3.实施宽带薪酬制度 (10) (三)制定完善有效管理制度 (11) 1.加强企业培训,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11) 2.健全考核评价的内容 (11) 3.完善绩效量化考评体系 (12) 1.制定薪酬战略 (12) 2.完善薪酬结构 (12) 3.做好薪酬相关工作 (12) 结论 (13) 参考文献 (13)

心理契约式激励对员工晋升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单位工商072班 学号 07010137 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专业) 心理契约式激励对员工晋升 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姓名严雅静 专业工商管理 指导老师曹会勇 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 二0一一年五月

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系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文中合法应用他人的成果,均已做出明确标注或得到许可。论文内容未包含法律意义上已属于他人的任何形式的研究成果,也不包括本人已用于其他学位申请的论文或成果。 文本如违反上述声明,愿意承担以下责任和后果: 1. 交回学校授予的学士学位; 2. 学校可在相关媒体上对本人的行为进行通报; 3. 本文按照学校规定的方式,对因不当取得学位给学校造成的名誉损坏,进行公开道歉; 4. 本人负责因论文成果不实产生的法律纠纷。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摘要 心理契约的激励机制,使员工和企业双方对相互期望加以重视,加强相互责任意识并了解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从而有效带动其他激励措施,实现员工价值和组织价值,以至达到双赢的地步。心理契约的研究是最近几年的热点,但心理契约激励模型的构建却涉及较少,尤其是对员工晋升的影响,更是缺乏。决定了心理契约式激励在员工晋升方面的研究是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从心理契约入手,通过构建心理契约式激励模型,使企业与员工通过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形成以人为本的组织氛围;对员工从心态、职业生涯进行管理,抓住员工的真正需要,考虑到员工的整体发展;通过建立合理的培训体制,从而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减少跳槽现象的发生。最后从这几个方面为企业用心理契约式激励来帮助员工晋升提出几点对策。 【关键字】心理契约激励员工晋升职业规划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定义以及标准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定义以及标准 心理健康: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的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结合国内外专家的观点,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如下: 1 、大学生智力正常且充分发挥。 智力是指人的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人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思维能力和实践活动能力等的的综合,是人在经验中学习或理解的能力、获得和保持知识的能力,迅速而又成功的对新情景作出反应的能力,运用推理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智力正常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大学生胜任学习任务、适应周围环境变化需要的心理保证,因此,是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一般来说,大学生的智力是正常的,甚至相对与同龄人,其智力总体水平较高,因而衡量大学生的智力,关键在于看大学生的智力是否正常地、充分的发挥了效能。 大学生智力正常且充分发挥的标准是: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探索兴趣;智力结构中各要素在其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中都能积极协调地参与并能正常地发挥作用;乐于学习。 此外,一些非智力因素包括理想、兴趣、爱好等也是构成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 2 、情绪健康 情绪健康的主要标志是情绪稳定和心理愉快。这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 因为情绪在心理变态中起着核心的作用,情绪异常往往是心理疾病的先兆。大学生的情绪健康应包括以下内容: (1)愉快情绪多于不愉快情绪,一般表现为:乐观开朗,充满热情,富有朝气,满怀信心,善于自得其乐,对生活充满希望; (2)情绪稳定性好,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既能克制约束,又能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