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解析《道德经》中的“道”字

解析《道德经》中的“道”字

解析《道德经》中的“道”字
解析《道德经》中的“道”字

解析《道德经》中的“道”字

作者:杨君

指导教师:吴媛媛

摘要:老子的《道德经》,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他提出了“道”这个概念,作为全文的思想体系核心,其涵义博大精深。老子以“道”字,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来阐述宇宙、人生、和社会的关系。如何理解老子的“道”?“道”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这些问题反映了老子本身对“道”的理解及其所蕴涵的哲学深度。本文将对“道”字从文字结构与老子对“道”的理解两方面阐述其意义。关键词:道;老子;古文字

Analysis of the Significance of "Dao(道)" in " Dao De

Jing "

Abstract: The "Dao De Jing" wirte by Lao Zi, it contains a wealth of philosophy of life. He put forward the "Dao" as the center of this article, it has both extensive knowledge and profound scholarship. He used the "Dao",whi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to explain the universe,life,and society.But how to understand the "Dao"?What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does it have?These problems reflect interpretation of "Dao" by Lao Zi himself,and the philosophical depth what it has.This article will explaining the "Dao" from the text structure and the interpretation by Lao Zi.

Key words:Dao;Lao Zi's;Ancient writing

引言

“道”字在《说文解字》中注释为:“道,所行道也。从辵,从首,一达谓之道。”[1]也就是说,“道”是指人们所走的的路,而路又分为四通八达的路和沿一个方向延伸的路。只有沿一个方向延伸的路才称之为“道”。因此,现在我们对“道”字的解释多取自“行道”之“道”,比如:道路一词。这些都是取“道”字的本源意义。但是我们忽略了“道”字的引申意义。“道”字在后期更多的是代表世间万物所不确定的规律,这种规律是人们无法把握和预知的。

从“道”字的文字结构来阐述其意义。“道”字的文字结构可分为“首”和“辶”两部分。这两部分在《说文解字》中都有明确的解释。“首”字在《说文解字》中注释为:“首,同百,头也,象形。”如何理解这句话。举个例子,在研究一个对象的过程中,所把握的主体就是对象的主要部分,也就是这个对象的“头”,这是研究的中心和通过这个中心向外延伸研究的关键。因此,“头”具有这个对象的抽象的象征和代表意义。“道“字的文字结构中的另一个部首是“辶”,“辶”在《说文解字》中注释为:“辵,乍行乍止也。从彳,从止。”“辵”字的基本字义是走走停停、跑,是个动词,有表示运动的含义。既然是表示动作,那么它就有时间和空间两个范畴的意义。在空间上,所研究的对象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在时间上,研究对象具有过去、现在和将来三个表现方面。因此,研究对象应该从对象过去的轨迹,现实的客观状态和未来的发展态势入手。那么,一个表示动作,具有过去、现在和将来时间意义的“辶”字和能够有抽象的象征和代表意义的“头”字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道”字,就可以理解为:“道”是用从对象的运动发展过程中过去的轨迹、现在的状态和将来的发展趋势来研究所考察对象的方法。因此,“道”在本源意义上代表的是“路”,在延伸意义中,“道”是运动的,规律的。

一《道德经》之“道”

“道”这一范畴得到深刻的阐释,是从老子开始的。老子将“道”做为自己思想体系的核心范畴。《道德经》全文共五千余字,而“道”字共出现过七十三次。这七十三个“道”字,代表了天、地、人中三十六种不同的“道”。对此,以下将对各章出现的“道”字进行具体的分析:

1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第一个和第三个“道”指的是宇宙的本原和实质,引申为原理、原则、真理、规律等。第二个“道”是指解说、表达的意思。第一章综合所指为宇宙之道。

2 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道”,指原理、原则。这章是指事物遵循的原则。

3八章:水利万物而不争,故几于道

“道”,指原理、原则。这章是指“无私”的原则。

4九章:功成名就遂身退,天之道

“道”,指宇宙的本原和实质,引申为自然规律的道理。这章是指效法天道。

5十四章:执古之道,以御今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这两个“道”,指“道”的规律。

6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保此道者不欲盈……

这两个“道”指得“道”之人。这章是指修道的人。

7十六章:…知常客,客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这两个“道”指自然之道。

8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大有为

“道”,指社会制度和秩序。这章是指政治之道。

9二十一章: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唯恍唯惚“道”,指世间规律。这章是指道所具有的形体。

10二十三章:……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同于道者,道亦乐之这三个“道”字都是指人道。这章是指“无为”之道。就是说人们应遵循或引导事物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11二十四章:……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不处这两个“道”字都指道理。这章是指人应该具有怎样的“道”。

12 二十五章:……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四个“道”指包含天、地、人的大道。这章是指“道”与万事万物的关系。

13三十章:以道左人者不以兵强天下……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亡

这三个“道”字指“人道”。这章是指应该怎样运用“道”。

14三十一章:夫兵者,不详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道”指“人道”。这章同样是指应该怎样运用“道”。

15三十二章:道,常无,名朴,……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这两个“道”字指“道”的本源。这章是指用现实事物比喻“道”。

16三十四章: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道”,指道理,这里指世间万物的“道”。这章是指的是宇宙之道17三十五章:道之出口,谈乎其无味。

“道”,道理。这章是指无法用语言来具体的表达“道”。

18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道”,指道的本源,这里说“道”是顺任自然而无所作为的,却又没有什么事情不是它所作为的,无为之道。

19三十八章: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故失道而后德……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这两个“道”指道理,德行。

20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这两个“道”指万物的“道”。这章所指的是用之道。

21四十一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为道……明道若昧,进道若退,类道若数……道隐无名。夫为道,善贷且成。

这九个“道”字指道的理论。这章指的是行道与修道。

22 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指天下万物之道。这章指的是道的自然过程。

23 四十六章: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道”,这里指治理天下的人道。这章是指人之道。

24四十七章:不窥牖,见天道

“道”,指自然规律。这章是指感应之道。

25 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道”,指自然之道。这章是指如何修道。

26 五十一章:道生之,德富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处之,长之育之,亭之蜀之,美之覆之。

“道”,指万事万物的道。这章指的是道与德的关系。

27五十三章: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最,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是谓盗夸,非道也哉!

“道”,指道路,这里引申为治理国家的方针政策。这章指的是道与世人的关系。

28五十五章:心使气日强,壮者亡,谓之不道,不道早亡“道”,指自然之道。这章指的是精神思维之道。

29 五十九章长生久视之道。

“道”,指自然之道。这章指的是长生之道。

30六十章: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位天下……

“道”,指施行的人道。这里指取政治之道。

31六十二章:道者,万物之奥……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道者何……

“道”,指万物的本源。这章指道为万物的根本。

32六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道”,指人道。这章指的是政治之道。

33六十七章: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

“道”,指“我”懂得的道理和所具有的德行。这章是指修为之道。

34七十三章: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

“道”,指自然规律。这章是指天之道。

35七十七章:天之道……天之道……人之道……唯有道者前两个“道”指自然规律,后一个“道”指人类社会的一般法则、规律。这章指永恒事物具有的“道”。

36七十九章:天道无亲

“道”,指自然规律。这章同样指永恒事物具有的“道”。

37八十一章: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第一个“道”指自然规律。后一个“道”指圣人的行为准则。这章是指天人合一之道。

在七十三个“道”只中有七十二“道”是名词,一个是动词。但是每章所蕴涵的却是不同的“道”。老子通过这七十三个“道”阐述出了三十五种“道法”,这三十五种“道法”归根结底所表述的是宇宙、人生和社会的区别与联系,即道家所说的“天、地、人”

二《道德经》之“道”的内涵

老子以“道”阐说宇宙人生和社会。老子认为,“道”是虚无的,不可以被感觉到的。客观上说,“道”是老子在思考过程中所产生的思想物体,具有他所研究对象的抽象代表意义。虽然“道”是虚无的,但它却是世间万物的本源。《道德经》第一章中说:“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2]。第二十五章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3]。这里是说有一个东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出现之前就有了,我们感觉不到它,但是它却是循环发展的,可以作为万物的根本。又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4]。由此可以看出,老子认为,我们在任何时间所看到的世界状态都是道在不断演化后的产物,由虚无的东西演变成我们所能感受到的现实事物。

“道”是虚无的,是没有名字可以表述它的,但是老子为了阐述它,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做“道”,或者叫它为“大”。“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5]“道”既然是虚无的,那它也是没有任何规定性的存在。它有别与任何具有时间可空间性的物体。具体事物都有明确的规定性。而“道”不同,它是循环发展的,没有一定的规定性。老子认为“道”存在于虚无间,“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6]我们看不到它,听不见它,摸不到它。这就是“道”的虚无表现。这说明,道是无形无象,人的感官无法把握的。老子说:天下的万物都是从有生成的,但有却是从无生成的。老子所说的无,也就是道。综合所说,道的本身是无名,无形,无象,是无,是虚。这就是“道”的虚无表现。

虽然“道”是虚无的,无法感觉到的,但是从“道”衍生出的万物却是我们可以感官和把握到的。在《道德经》中。老子把“道”阐述为三个方面,即宇宙之“道”、治国之“道”和人生之“道”。

(一)宇宙之“道”

宇宙之“道”即自然之“道”,是老子对宇宙、自然万物进行的思考。宇宙之“道”指的是世间万物发展的规律,“道”是万物的来源。“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7]老子指出,“道”是一种规律,它是时刻运动变化的,宇宙万物中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想等一系列活动都必须遵循“道”的规律而发展变化的。又说“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8]就是说了解或具有“道”的人,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强加干涉,顺应自然、遵循事物客观发展的规律。

(二)治国之“道”

治国之“道”是老子的社会政治思想,他提出“无为而治”。老子的成书年代大致在春秋战国之际,当时各诸侯国连年争霸战争内部争权夺利、弑君弑父的事接连不断,无辜的百姓不能安定地生产、生活。在老子看来统治阶级的这种“有为”之举才是社会混乱难治的根本原因。“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9]因此老子提出“无为而治”。希望从烦乱纷争的无序社会中超脱出来以此达到消融社会矛盾、人民安居乐业的太平无为而治的理想世界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10]“其政闷闷,其民淳淳” [11]“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欲而民自朴”。 [12]老子所说的无为,并非不为,而是不妄为,不非为。要治理百姓,就应当不尊尚贤才异能,以使人民不要争夺权位功名利禄。“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13]老子提出如何治理国家、如何对待臣民,让百姓过“不争”、“不盗”、“不乱”的生活。同时,老子又主张“治

大国,若烹小鲜”,[14]是说治理大国,好像煎烹小鱼,不要常常翻弄。为政的关键所在,在于安静无为,不扰害百姓,否则,灾祸就要来临。要保证国家的平安,执政者就必须小心谨慎,认真严肃,不能以主观意志随意左右国家政治。如果以个人的主观愿望去改变社会,百姓就会无所适从,国家就会动乱不安。相反,如果国家制定的政策法令能够得到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就会收到富国强兵之效。如此,则一切外在的力量,都不至发生祸难的作用。

(三)人生之“道”

老子提出:“圣人之道,为而不争。”[15]他把“为而不争”作为人的追求理想和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老子在第十二章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16]提倡无欲无求,反映了他淡泊朴素的人生观,老子归顺自然,以无欲无求修身养德老子在第八章、七十八章提出“上善若水”、“天下莫柔弱于水” [17]老子认为柔胜强,水虽柔弱,然无往而不利,生生不息。老子在二十二章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18]老子反对自以为是,骄傲自满,劝导人们能屈能伸、谦虚谨慎、清心寡欲。老子的人生之“道”,是老子处事、修身的集中体现,也正是老子所提倡的这种重返自然、悠然遁世的人生之“道”。

三《道德经》中“道”的现实意义老子的《道德经》所阐述的是“天之道”与“人之道”。“天之道”是指宇宙天地运动所遵循的规律、法则。世间万物无不在这条规律下发展变化。这符合我们现在所说的客观现实主义。强调宇宙是客观的,人类社会是客观的。人在面对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应该保持“无为”,不去强加干涉,让其按本身的规律去发展变化,或者是引导其按正常的规律去发展变化。如果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加入了人的倾向化,使其偏离了原有的发展道路,就会产生不好的影响,就违背了“天之道”。而老子的“人之道”,我认为是一种教导人如何追求生命真谛的方法。

老子提倡的“人之道”从浅层次上说是要求人们放下欲望,做到无欲无求,达到精神和现实的同意。从深层次上说则是一种人追求生命真谛的智慧学说。“道”是从无到有,从有在到无,循环反复的一个流程。而人的生命同样是从无到有,从有在到无,也是一种循环反复的流程。“道”的流程就是生命的流程。但“人之道”中的流程包含了生命的流程。可以说,生命源于道,又归与道。“人之道”的意义在于教导人们对于生命本源的追着和捍卫,不断的超越自身,达到人自身精神和生命真谛的同意。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19]“道”是万物之母,它产生了世间一切,也创造出了生命。生命在一开是就具有“道”的本源意义,因此生命也是“道”的抽象的象征和代表意义的一种。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20]老子认为,人生在世,不可逞强斗胜,而应柔顺谦虚,有良好的处世修养。应使人的生命处于“柔”的状态,保持其原初的质朴与本真。这样,人的生命才更有活力,而不为外界的名利所误蹈。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命复命曰常” [21]这可以说是人追寻的最终结果。人的生命意义不应该仅存在于现实层面中,应该超越现实对人的围困。所超越后达到的境界是一种心灵和精神合二为一,返璞归真的状态。“道”是生命的本源,生命的流程也是道的流程,那么生命最终的超越形式则是回归于“道”,生命归于“道”,也就达到了它的超越性的生命形态。

结语

《道德经》一文,五千余字,字字珠玑,以“天之道”、“人之道”来阐说宇宙人生和社会,并以“有﹑无﹑自然﹑无为﹑德”等范畴为辅翼,具有辨证唯物主义思想。他提出了在宇宙这个大的范围内,人们该如何顺应规律,领导者该如何管理国家,个人该如何超越现实的生命意义。用五千字来解读宇宙内的世间万物,为世间万物划定了一个准确的发展方向。这个方向不仅影响了从战国到清朝

一断漫长的历史发展,对现代的炎黄子孙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可以说,老子的《道德经》是一部参透历史发展规律的教科书。对中国古老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无论对中华民族的性格的铸成,还是对政治的统一与稳定,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的世界意义也日渐显著,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不遗余力地探求其中的科学奥秘,寻求人类文明的源头,深究古代智慧的底蕴。其所代表的哲学理念也同样的考查和启迪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

参考文献

[1](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 说文解字[M] . 中华书局. 2004

[2](春秋战国)老子著. 饶尚宽译道德经[M]. 中华书局,2006 第1章,

[3] 《道德经》第25章

[4] 《道德经》第42章

[5] 《道德经》第25章

[6] 《道德经》第14章

[7] 《道德经》第1章

[8] 《道德经》第2章

[9] 《道德经》第57章

[10] 《道德经》第48章

[11] 《道德经》第58章

[12] 《道德经》第57章

[13] 《道德经》第3章

[14] 《道德经》第60章

[15] 《道德经》第81章

[16] 《道德经》第12章

[17] 《道德经》第8、78章

[18] 《道德经》第22章

[19] 《道德经》第1、42章

[20] 《道德经》第76章

[21] 《道德经》第16章

致谢

本论文在选题及协作过程中得到了中文系吴媛媛老师的悉心指导。吴老师严谨细致、一丝不苟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她循循善诱的教导,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严肃的工作作风和高度的敬业精神使我能够能更好的完成本论文的写作。在此谨向指导教师吴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同时,也感谢那些在我论文写作过程给予我帮助的同学,使我能够顺利的完成论文。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老子道德经名言评析

老子《道德经》名言精选 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 之为善,斯不善已。 2章——《道德经》第:“天下的人都知道怎么样算是美,这样就有了丑;都知道怎【翻译讲解】老子经常”这是说明了某些概念是相对产生的。这样就有了不善。么样算是善,用这样的角度来看问题,如“大道废,有仁义。智惠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有些现在看起来合理的,有得则不是很合理。很显然,如果我们困在这样的逻辑中,不管我们作何种辩说,似乎都是徒劳。这个时候就需要“超越”。章2、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道德经》第2【翻译讲解】:孕育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为万物尽力而不自恃己劳,大功告成而不居功自傲。器小易满,海纳百川。浅陋的人居功自傲,做大事的人总是谦虚的。 3、“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道德经》第七章所以有道的人把自己放在后面,反而能赢得爱戴;把自己置【翻译讲解】 于度外,反而能保全生命。”在现代社会,我们当然不必标榜自己,要求做成圣看起来像是但这种舒张胸怀的态度还是值得学习的。有时候泥于一得一失,人,失去了弹性的生活怎很务实很真实地活着,实际上却让自己的生活失去了弹性。么能持续很久?、“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德经》第4 章8【翻译讲解】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和万物相争,停留在大家所厌恶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处众人之所恶”千万不能理解为做为大众所厌恶的事情。这是用水来比喻,说明谦下不争的道理。因为自然之道是“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的,所以处众人之所恶并不意味着被损害,反而预示着“拥有”的到来。这是老子的道理。、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5 11章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道德经》【翻译讲解】“车轮上的三十辐条汇集到一个毂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合陶土做成器具,有了器皿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所以‘有'给人才有房屋的作用。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中空的地方,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三个形象的比喻很好地说明了“无”的作用。但如“无”形的那部分很容易被忽视掉。“有”形的那部分是比较容易掌握的,今也许人们对老子的这个比喻太熟悉了,所以往往又走到以“无”形来否定 1 “有”形的思路上。要知道,一个碗若没有那陶瓷的部分,便没有碗的概念。因此我们再用“相需为用”来概括这四句话。章、“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道德经》第615:“谁能在浑浊中安静下来,使它渐渐澄清?谁能在安定中活【翻译讲解】动起来,使它出现生机?”俗话说,“心静自然凉”,跟这有相通的地方。当局唯有镇定沉怎样才能从混乱中找到头绪,者容易迷,但并不意味着不能“清”。着。言之易而为之难,需要静下来。章7、“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道德经》第16:“‘致虚'和‘守静'的工夫,做到极笃的境地。万物蓬勃【翻译讲解】生长,我看出往复循环的道理。”(陈鼓应)不管我们怎么提倡超越,回到实际‘致虚'和‘守静'是比较实际的建我们总需要比较实际的措施。问题的时候,议,能做得来,但不是做做样子就好的,只有你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别人才能看得到你有超然的境界。章《道德经》第198、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翻译讲解】:保持本质淳朴无华,减少

道德经概述

道德经概述 道德经是二千多年前中国伟大哲学家,思想家老子留给后人的传世巨著。古今无数学者都拜读过道德经,很多人也从道德经中领悟到了智慧的火种,并结合自身的思想和现实环境留下了更多地的智慧宝典照亮中华文明并不断辉煌前行。当然,也有众多的人只知其表,不知其义,即便拜读多篇也不能理解道德经所讲述的根本思想。这里通过我对道德经的学习和理解,简单描述一下道德经是一部怎么样的经典?主要在讲什么思想?我们又如何在生活工作中学习应用道德经的思想?由于能力有限,有错误的地方也请批评指正,一起进步。 根据理解,道德经是老子以国家及圣人(伟人)为立足点,以“道”即自然平衡法则为其思想根本,通过其以往治理国家的经验所写的一篇治国及修身的传世巨著。通过对“道”和“德”的不同表述,指导后人根据自然发展规律及当前所处的现实环境状态如何运用“无为而治” 和“有为得治”的方法去管理好其国家,民众及自身。 “道篇”的中心思想就是国家及管理者圣人因依照自然平衡法则,丢弃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种种作为,根据现实社会的情况,借助自然平衡法则的力量,以积极无为的管理方式管理国家,民众及自身,让社会保持健康有序的发展。“无为”是利用自然社会平衡法则为的基础的“有为”。这里所讲的“道”就是指顺应自然平衡法则的无为,即抛弃种种违背自然规律的有为,采用顺应自然平衡规律的无所作为。 “德篇”的中心思想就是国家及管理者圣人因依照自然平衡法则,以为而不争顺应社会发展规律的积极作为,根据现实社会的情况,以符合自然平衡法则的规律,用主动有为的管理方式管理国家,民众及自身,让社会保持健康有序的发展。“有为”是顺应自然社会平衡法则为基础的“无为”。这里所讲的“德”就是指顺应自然平衡法则的有为,即按照自然发展的规律,采用符合自然又不破坏自然规律的种种积极作为。 由于老子智慧的渊博,道德经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但不管哪个论点都围绕着自然的平衡法则即”道”展开,其很多思想观点对当今社会仍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值得当代人去思考学习,例如:“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治大国若烹小鲜”等等对当代人依旧具有开人智慧,指导行为的现实意义。但由于老子所处环境时空与当代社会明显不同,有些思想已经不能适用与当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例如:“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这种思想对于古代信息沟通不便社会治理能力弱而言,“愚民”对当时国家帝王来说是很有用的管理方法,但对当今信息瞬时共享物质富足的社会来说,愚民只能让这个国家失去创造力,最终会导致国家因失去社会竞争力而衰亡。当然对于“民之难治,以其智多”的治国难题,如果单以国家的法律制度,道德规范加以束缚,那就是下策,但如果国家在加强法律制度,道德规范的同时,通过宣扬并广开社会奉献的“善”的渠道,同时也使民众因付出奉献在社会中得到相应的地位,名誉,财富等不同的回报,必将激发社会的活力,国家社会必然也因为民多智广而强盛不衰。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学习道德经等其他经典千万不能死记硬背,必须要理解作者的意图及其思想核心,并通过领悟及根据自己现实社会环境加以灵活运用,这样也才能把他人的智慧变成为自己的智慧。否则,任何的死记硬背,照搬照抄只能让自己的思想更加的僵化愚昧,并自愚愚他祸害社会。

道德经全文打印版版

道德经全文打印版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老子道德经全文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 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 虚其心,实其腹, 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钥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帛系若存,用之不勤。第七章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 故能成其私。第八章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 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 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涤除玄鉴,能如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 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 听之不闻,名曰希﹔ 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道德经》注音版第六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注音版第六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注音版】 谷(gǔ)神(shén)不(bù)死(sǐ),是(shì)谓(wèi)玄(xuán)牝(pìn), 玄(xuán)牝(pìn)之(zhī)门(mén),是(shì)谓(wèi)天(tiān)地(dì)根(gēn). 绵(mián)绵(mián)若(ruò)存(cún),用(yòng)之(zhī)不(bù)勤(qín). 【译文】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pìn)”

世间万物生机,生生不息,就好像一个神奇的母亲的存在一样,我们管他叫做“玄牝”,“玄牝”就是“道”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道”就是天地万物生生不息的根源。冥冥之中它好像是客观存在的,“道”是永不枯竭的。 扩展阅读:《道德经》经典名言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出处】《道德经》第一章。 【解释】天地万物之道是可以认知的,但道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名也是可以名状的,但名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出处】《道德经》第二章。 【解释】天下人都知道美是美,是因为有丑的存在;天下人都知道善是善,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出处】《道德经》第二章 【解释】有与无相互滋生,难与易相辅相成,长与短相比较而显现,高与下相互依存,声音音律的相互应和而成曲调,前与后相互联接而成顺序。 4、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出处】《道德经》第五章。 【解释】天地无所谓仁慈不仁慈,它对待万物就像对待草狗(古代用草扎成的祭品)一样平等;圣人也无所谓仁慈不仁慈,他对待百姓也像对待草狗(古代用草扎成的祭品)一样,任凭百姓自生自灭。 5、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出处】《道德经》第五章。 【解释】有的版本为“多言数穷”。意思是:多说无益,言多必失,还不如保持静默。

《道德经》诵读活动总结

《道德经》诵读活动总结 中华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经典古诗文作为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今年我校将《道德经》作为经典诵读的内容,取得了不斐的成绩,现将我校诵读活动总结如下: 一、明确目标、落实活动方案 1、明确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活跃思维,陶冶情操,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促进学校人文化发展,提高办学品位和办学特色。 2、落实活动方案 与日常教学相结合。除安排的校本课外,每天的早晨上课前和下午上课前,还有每周三下午课外活动,各班按照不同学段的内容开展《道德经》诵读活动。师生集体共读经典,进行经典诵读、演讲,分组背、个别背、接龙背、默背、书写比赛等学习游戏活动,为经典诵读拓展更宽的道路。 与学校养成教育活动相结合。开展“人人读《道德经》、争做谦谦君子”活动,利用语文课前3分钟时间,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学生自由诵背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坚持天天吟诵;并提倡制定恰当的周背诵量,力求达到这个小目标。语文老师每天要与学生共同进行诵读活动。每节语文课前准备3分钟,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生全员参与。每班可选一名普通话及朗诵较好的学生做带读的小老师。每周末语文教师将本周所吟诵的《道德经》章节进行简单的讲解赏析,或进行诵读指导。 与班队活动相结合,每班每月可抽出一至两节班队课作为经典诵读活动课,将本月所吟诵的《道德经》全面复习,或在班级内举行吟诵表演。举行《道德经》默写或《道德经》手抄报等活动。 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相结合。开辟《道德经》窗口,学校橱窗每周推荐一章《道德经》,供学生诵读赏析,感悟。在每次校园广播中必吟诵至少一章《道德经》。 与亲子活动相结合。鼓励、倡导学生家长参与《道德经》诵读,督促学生每

读《老子-第一章》

读《老子?第一章》 *导读:《老子》一书,版本多样,其中以王弼的通行本影响最大,本文在解读《老子第一章》时,即以王弼本为主,并参照马王堆…… 《老子》一书,版本多样,其中以王弼的通行本影响最大,本文在解读《老子第一章》时,即以王弼本为主,并参照马王堆帛书本进行解读。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此为通行本《老子第一章》之内容。 道可道,非常道,此句解法颇多,笔者仅举影响较大的两例:其一,第一个道为人们习称之道,即今人所谓道理,第二个道意为言说,第三个道乃老子哲学的专有名词;常,帛书本为恒,通行本为避汉武帝刘恒讳而改为常(此说法亦是被大多数《老子》研究者所接受的,笔者亦如是),恒解为永恒,且恒变恒动。程颐言惟随时变易,乃常道,不动而恒常存在的理是会穷尽,唯有动则终而复始,周行而不殆(二十五章)。故,句意为,习常可以言说之道,并不是老子所言的永恒的、恒变恒动之道。其二,第一、三个道均为老子哲学之专有名词,是老子所言 道,第二个道仍为言说,意思是,老子所言之道一旦被言说

出来就不再是其所说的恒变恒动的永恒之道。 笔者认为,此两种解读意均在强调老子所言之道是不可言说的,他们认为,因为道是无限的,语言是有限的,人无法言尽其全部,而只言局部又会损坏其全部。笔者认为,此种解读是只看到了言说的缺陷而强调道不可说,却未思及老子之所以这样说之理。笔者认为,一方面,老子如大多数学者一样看到了言说的表达方式的有限性,以有限的语言去诠释无限的道就是以有限去限定无限,这明显是有缺陷的,但是老子却认为有缺陷的表达方式并不是错误的方式,它只是一种具有相对性的表达方式,所以,其所言之道也就是具有相对性的道。另一方面,老子认识到其自身对道的认识并非完全的,这与道本身特性是相关的,如道之形体就是很难把握的,《老子》中仅以恍兮惚兮、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等去描述道之形;但,作为规律性的道和发挥创生万物之功用的道又是可以认识的,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五十八)的事物相反相成之规律的道是可以认识的,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二十五章),道的创生功用也是可以认识的。道本身可被清楚认识的部分和不可被清楚认识的部分给老子完全认 识道造成一定阻碍。因此,综上两方面而言,笔者认为,老子意在强调,首先,道是可以言说的;其次,其自身所言之道并非完全是那个恒变恒动的绝对正确之道。因此,笔者认为此句应解读为,道(老子所言之道)是可以言说的,但是一旦言说出来就又不完全是那个恒变恒动的永恒之道了。需要再次强调的是,理解

《道德经》白话文

《道德经》白话文 《道德经》白话文 1 那不可言说、不可解释的最根本的存在,我把它称之为“道”。无法给这个最根本的存在命名,姑且把它命名为“道”吧。天 地万物刚开始产生的时候,没有自己的名字。我们能叫出他们的名字,是他们存在的另一次开始。天地万物知道自己已经被命名了吗?没有;对他们来说,存在和不存在,有名字和没有名字,是没有什么区别的。但如果我们不给他们命名,我们又如何认识事物的微小差别?有和无,存在和不存在,他们的区别是非常微妙的。微妙就微妙在:这种区别只对于人才有意义。 2 世人都知道何种事物为美,那是因为他们心中有一个美的标准,可这个美的标准是恶的;世人都知道何种事物为善,那是因为他们心中有一个善的标准,可这个善的标准是不善的。美有了标准,善也有了标准,人们借此把许多事物排出在美和善之外,这岂不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恶和不善?美和丑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善和恶互相对立,又互相彰显。世界上的事物既相互对立,又相互成立。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上和下、音和声、前和后,他们的关系就是这样。圣明的人

绝不有意地制定标准,使本来和谐的事物互相对立起来。事物会自己发生变化,生长和死亡遵循他们内在的规律,何必去故意地干预他们?你不去干预他们,他们的生长才最为完美。 3 不崇尚贤能,人与人之间就不会互相竞争;不珍贵黄金和宝玉,人们就不知道自己原来很贫穷;在人们的心中放上了这样那样的渴望,而又无法满足他们,痛苦和不满就会在人们的心中普遍滋生。所以幸福的社会是一个这样的社会:人们心境恬淡,食物充足,欲望淡漠,身体强健。人们不知道贤能是好的、而且黄金和宝玉是可贵的。人们仅仅满足于自身的快乐和健康。这样的社会与其说是没有政治的,不如说已经达到了政治的最高境界。 4 是“道”在统领着世上的万事万物。“道”是如何进行统领、使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各得其所得呢?我想,“道”像一个自我展开 的无边胸怀,使万事万物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锋利的,它承受他们的锋利;混沌的,它接受他们的混沌;它和最光明的东西一起闪光,和最昏暗的东西一起昏暗。它隐藏在事物的背后从不显露自己。 5 天地不知道有仁爱,所以天地把世间万物看作无分别的芻狗;

道德经读书笔记经典名句摘抄及感悟赏析

读书笔记经典名句摘抄及感悟赏析 读书笔记经典名句摘抄及感悟赏析: 【经典名句】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捪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至计,故混而为一。 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寻寻呵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沕望。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现代汉语解读】 道,看它又看不见它,这叫微。想听它又听不到,称为希。摸它又摸不着,叫夷。三者不可揣摩,所以混在一起。 "一",其上不清晰不明亮,其下昏暗不清,长长的连绵不绝,不可描述,又好像没有。这就是没有形状的状态,没有实体的样子,这就是非常微妙,又辽远到不可探究的状态。跟着道的后面看不到它的结束,迎着它又看不到它的开始。看今天的道是怎么运行的,应用道的法则于生活中看看结果,就可以推断古代道是怎么运行的,这就是道的规律。 【感悟赏析】 这一章是对于天之道的描述,也是的宇宙观。微,悄无声息。希,织布,孔大的称希,我们可以理解为稀少的意思。夷,平坦的意思。一,是指世界状态。道生一,道是源头,一是道落实到世界的体现,是世界最初的状态。这里讲的是道介于有与无之间,无论视觉、听觉,触觉都触摸不到,但又确实存在。

沕,微妙,望,边际,辽远。这里告诉我们,道是无影无形的,我们似乎能够看到又看不清楚。道是超越时空存在的,我们看不到它的开始,也望不到它的结尾。 道的运行规律我们是可以找到的。道的运行规律亘古不变的,我们可以根据今天道的运行规律推断自古以来道的规律。其方法就是把道的法则运用于现实生活中,看看结果,就能够明白道的运行规律。这是告诉我们道的学习方法。 这一章讲的是天之道。总是从天之道中推演出圣人之道,所以的行文结构总是讲一段"天之道",然后阐述"圣人之道"。眼中的道是模糊不清、的,无法描述的,但又确确实实存在的。这是的宇宙观,我们发现是高明的,又很科学。因为在他的那种年代对于宇宙的了解很少,实际上直到现在,我们对于宇宙的了解仍然很有限,科学说宇宙中百分之九十五都是暗物质、暗能量,而我们对此一无所知,英国科学家认为宇宙中存在平行空间。的做法是明确道的存在,也承认描述不清,而不是像宗教那样描绘出自己认为的明确世界。所以,道家并不是宗教。后来的与道家有一些关系,但并不密切,而且本质上是不同的。 读书笔记及感悟赏析 【原文】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乎其易也,为大乎其细也。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于无难。

从《道德经》中看“道”

从《道德经》中看“道” 老子的《道德经》只有区区的五千多字,却表述了自然之理,令人茅塞顿开,意义深刻。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要想成为圣人实非易事,要想成为圣人,应该有一颗谦虚的心,不耻下问,努力地用知识与道德来充实自己。同时,要忌空无实际的志向,应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结合自身实际,去实现符合自己能力的理想与目标。值得注意的是,以上的这些,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有强健的体魄。因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困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有时也会决定整体。我们注重整体的同时,也不应忽视部分的作用。凡大事者,皆从小事做起。即使是社会主义的大厦,也是一块块砖建起来的。因此,我们在实现自己的理想时,要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终成大事,实现理想。 "柔弱胜刚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坚。""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行,莫能行。""天下非刚至强,柔变强。如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等。以柔克刚,柔能胜刚,即使天下至柔之物,也能打败天下到坚之物,这是道之一。但是,天下人皆知其道,而能真正做到的却很少,甚至没有。人民在强权之下,也许是很柔弱的,但在暴

政之下,人民看起来的柔弱,却能推翻暴政。如秦朝的来亡,便是一个例子。 "上善若水。"静能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人是一种高级动物,动物尚有冲动,更何况是人。那么,我们该如何抑制自己的冲动呢?这就需要我们修心养性,以致使自己做到"清静"、"无为"。这样,我们即使面对世间的变幻莫测,乌云密布,也应处之泰然,冷静、沉着地面对,最终将云开见日。倘若自己先乱,即会做出冲动之事,其结果会更糟。 "夫唯不争,故无忧。""见素抱朴,少见寡欲,绝学无忧。""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知足不辱,知此,可以长久。"人有一大缺点,那就是不知足。人要想改变这一大缺点,就是淡泊名利,少思寡欲,保持一颗平常心,方能知足。知足者,少有烦恼。无烦恼者,常带有微笑,能开心、快乐与幸福,这就能够使自己寿命延长,安度天年。 总的来说,《道德经》惜字如金,字字经典,使人在知道自然这理,依道而行。同时,让人明白世俗中的为人处世之道,以清静无为,使自身开心、快乐与幸福。

道德经无知无欲读书笔记范文.doc

道德经无知无欲读书笔记范文 《道德经》曰:"天下万物无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生三,三生万物"。指的就是"一念产生大千世界"。既然这个世界就是那一个意识念头的产物,和我们平时随时头脑当中闪过的念头一样:"我可以创造一个这样的世界,然后让另一个我在里面体验我所体验不到的东西。"下面是的我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企者不立——道德经读书笔记摘抄及读后感赏析1000字: 【原文】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视者不章,自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弗居。 【现代汉语解读】 踮着脚很难站得长久,大踏步赶路走不远,总盯着自己优点的人难以彰显自己,处处表现自己的人其优点却不容易被别人看见,越是自我吹嘘的人越难建立大功劳,自己抬高自己的人没法做一个好领导。在道的层面来看,这些行为像多余的食物、身体的赘肉一样,人们都讨厌它。所以有道的人不会这样做。 【延伸解读】 企,脚踏离地努力抅东西的动作。跨,大踏步地往前走。这一句比喻过度的努力往往欲速则不达,不要刻意抬高自己,攀高枝。人要分清楚使命与目标,使命可以定得高一些,但目标要定得扎扎实实,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拔苗助长对于人的成长来说是很不好的,可能把一个人才生生地毁掉。

章,也作彰,把好的东西、美丽的东西彰显出来。总是看到自己的优点反而使自己的优点彰显不出来。见,同现。您自己把事情做得好,张扬一点,表现自己倒没有问题。您实际上没有人做得那么好却处处表现自己,反而惹得别人的反感。人的社会中生存,其自我意识会被强化,在社会交往中非常在乎别人的评价,调整自己。"自见者不明",其实并不一定是看不见,而是因为反感你,可能故意忽略你,偏偏不想满足你的虚荣心。 作为普通人,自我表现一下没有问题,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作为领导者,您的自我表现的后果就不一样了。下属很自然明白您自我表现的用意,就会吹捧您,那么您很容易自我膨胀,很快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陷入到虚幻的自我认知中。譬如某领导把自己写得很一般的字拿出来,立马会被吹捧成书法家,听的好话多了,自己也会飘飘然起来,说不定某一天就会出丑。纸上谈兵的赵括也一样,对于兵法能说会道,在同僚们的吹捧中自命不凡,最后长平一战,不仅葬送了自己的性命,也害了四十万赵军将士的性命,曾经强大的赵国从此一蹶不振。袁世凯当上大总统之后,自我感觉很好,周围的人出于各种目的吹捧他,甚至编印假报纸,说民众都希望他当皇帝。结果在他称帝之后,才发现众叛亲离,郁郁而死。 伐,进攻,作战的功劳,引申为自我吹嘘,自夸。矜,铁矛的头,自己夸自己,自己抬高自己。例如,韩信这人很自傲,认为汉的江山他有一半的功劳,说话非常不客气,越来越遭受到刘邦的猜忌。读后感·与他相反的是张良,非常清醒,很谦虚,得以善终。生活中,喝酒也一样,在你感觉特别好的时候,容易吹牛,那么喝醉的可能性就很大了。有时候你感觉到对手非常强大,你就会小心谨慎,往往还能够保持清醒。

老子《道德经》全文 原文原版无标点整理

序:根据众多的考古资料得知,老子五千言《道德经》原本是“德篇”在前、“道篇”在后的排序,这是老子以德进道的本义。本文是以熊先生所校《老子.德道经》为范本,对文字进行简体化,并去其标点,以求最大限度还原《德道经》原貌。 另外,根据笔者的研究发现,目前对《德道经》主流的断句方式都是有问题的,所以笔者建议,如果想更好的理解这本巨着的意思,还请看本文。 《道德经》全文 德篇 第一章论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乃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皮取此 第二章得一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浴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至之也谓天毋已清将恐裂谓地毋已宁将恐发谓神毋已灵将恐歇谓浴毋已盈将恐竭谓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蹶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基夫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其贱之本与非也故致数与无与是故不欲禄禄若玉硌硌若石

第三章闻道 上士闻道堇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如费进道如退夷道如纇上德如浴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建德如输质真如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刑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第四章反复 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第五章中和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天下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自名也勿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觐殷死议而教人故强良者不得死我将以为学父 第六章至柔 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 第七章立戒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第八章请靓

《道德经》第一章解释

《道德经》第一章 宫延庆释 老子的《道德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经典之作,千百年来,世代人们读他、解释他,总是受益匪浅。几年来,我从另一个视角——认知学的视角去解读他,顿觉豁然开朗。虽然与许多前贤们很有出入,但还是愿作为一家之言与大家共享。 道可道也,非常道。名可名也,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这个东西是可以用语言来说一通的,但说一通的道与世间本来存在的那个道不是一回事。 (其中的道理也是容易理解的,要说一通就要用名称、概念这类语言材料,)名称、概念是可以解释的,但这种解释与它背后所指事物的丰富内涵也不是一回事。 (比方说)“无”这个词,可以解释为事物的初始状态。 “有”可以解释为事物的原因或母体。 但“无”的深层含义是要人们把注意点放到事物的细微精致之处, 而“有”的深层含义是要人们把注意点放到事物的整体框架方面。 “无”也好,“有”也好,其实说的是同一件事情,由于着眼点不同,才有不同的说法。 这种从不同着眼点看事情的方法就叫做“玄”。 反反复复地从不同着眼点看事情,这是认知万事万物的根本法门。 第一章的逻辑思路是很清晰的,由“道”引出“名”,由“名”引出“无”和“有”,再由“无”和“有”归结为“玄”。“道”是出发点,“玄”是归结点。由此看来,第一章讲的既不是道、名,也不是无和有,而是“玄”。玄是一种思维方法和认知方法。《道德经》八十一篇,其余的八十篇用的就是玄的方法,理解了“玄”就理解了《道德经》的篇章结构。 在通常情况下,玄字经常被理解为玄奥,通过这一章,使我们意识到,玄字并不玄奥。它其实就是指多视角的认知方法。这种多视角的认知方法,我们在现实生活里经常见到。在逻辑上叫“同出而异名”,现在经常说“辨证的看问题”,其意思和玄字也有些相近。中医诊病望、闻、问、切,可看成是玄的方法,西医看病要做切片化验,做CT扫描也是是玄的方法。机械制图三视图的方法,计算机CAD还

《道德经》全文古诗40首

四年级上学期诵读《道德经》第一章至第四十章 【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德经〃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道德经〃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道德经〃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道德经〃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道德经〃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道德经〃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道德经〃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道德经〃第十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如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蓄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道德经〃第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道德经〃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道德经〃第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道德经全文及注释

道德经及全文注释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 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文: 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导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不珍爱难得的财物,导使老百姓不去偷窃;不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导使民心不被迷乱。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经常使老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 为造事。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办事顺应自然,那么,天才就不会不太平了。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译文: 大"道"空虚开形,但它的作用又是无穷无尽。深远啊!它好象万物的祖宗。 消磨它的锋锐,消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隐没不见啊,又好象实际存在。我不知道它是谁的后代,似乎是天帝的祖先。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译文:

解析《道德经》中的“道”字

解析《道德经》中的“道”字 作者:杨君 指导教师:吴媛媛 摘要:老子的《道德经》,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他提出了“道”这个概念,作为全文的思想体系核心,其涵义博大精深。老子以“道”字,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来阐述宇宙、人生、和社会的关系。如何理解老子的“道”?“道”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这些问题反映了老子本身对“道”的理解及其所蕴涵的哲学深度。本文将对“道”字从文字结构与老子对“道”的理解两方面阐述其意义。关键词:道;老子;古文字 Analysis of the Significance of "Dao(道)" in " Dao De Jing " Abstract: The "Dao De Jing" wirte by Lao Zi, it contains a wealth of philosophy of life. He put forward the "Dao" as the center of this article, it has both extensive knowledge and profound scholarship. He used the "Dao",whi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to explain the universe,life,and society.But how to understand the "Dao"?What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does it have?These problems reflect interpretation of "Dao" by Lao Zi himself,and the philosophical depth what it has.This article will explaining the "Dao" from the text structure and the interpretation by Lao Zi. Key words:Dao;Lao Zi's;Ancient writing

老子《道德经》全文-原文原版无标点整理

老子《道德经》全文-原文原版无标点整理

序:根据众多的考古资料得知,老子五千言《道德经》原本是“德篇”在前、“道篇”在后的排序,这是老子以德进道的本义。本文是以熊先生所校《老子.德道经》为范本,对文字进行简体化,并去其标点,以求最大限度还原《德道经》原貌。 另外,根据笔者的研究发现,目前对《德道经》主流的断句方式都是有问题的,所以笔者建议,如果想更好的理解这本巨著的意思,还请看本文。 《道德经》全文 德篇 第一章论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乃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皮取此 第二章得一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浴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至之也谓天毋已清将恐裂谓地毋已宁将恐发谓神毋已灵将恐歇谓浴毋已盈将恐竭谓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蹶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基夫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其贱之本与非也故致数与无与是故不欲禄禄若玉硌硌若石 第三章闻道 上士闻道堇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如费进道如退夷道如纇上德如浴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建德如输质真如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刑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第四章反复 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第五章中和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天下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自名也勿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觐殷死议而教人故强良者不得死我将以为学父 第六章至柔

熊春锦先生讲《道德经》第一章(一)

第一章观妙 讲解一 (根据熊春锦先生2003-10-25讲座录音整理)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大家周末愉快,非常高兴今天在这里相逢相遇,共同探讨道医学的有关问题。 今天我们讲课的内容和共同探讨的内容,还是接着讲上一堂课没有讲完的部分进行阐述。我们要将《道德经》这一部万经之王真正弄懂、弄通,作为我们这一代人连接上古真人的一座桥梁,就必须对《道德经》诞生的背景、诞生的意义,《道德经》的历史作用和现实作用,都有一个整体的、宏观的认识。只有把《道德经》这四大方面的意义弄清楚,再来研究和诵读、学习《道德经》,才能开辟一个比较顺畅的直达《道德经》根邃的一条路。我在正式开讲之前,为了使大家能够同步获得所讲的一些内容,产生真实不虚的效果,因此先请大家进入三调。 心身清静运太极 这三调就是要进入一种状态,先调我们的形,身体要整个符合松、静、自然,甚至是无为的状态。这个放松包括了从外向内和由内向外的整体松弛,皮肤、毛发、肌肉、骨骼、心腱、血管、神经、心、肝、脾、肾、肺五脏和六腑都处在一种放松的状态,使自已的心也处在放松的状态,心不外想,意不外思,把呼吸调到一种自然的、悠长的、平衡的状态。这样一来,通过三调达到一种松、静、自然的状态,就比较容易感知到我所讲的《道德经》的一些内涵真谛。保持住一种恍兮惚兮的状态,来学习《道德经》,保持一种执两用中的内环境就容易感知到《道德经》的真境,这也是读经的奥秘,使我们真正切入到《道德经》内核的一种关键方法。然后保持住这一状态,与刚才讲的“天气下降,地气生升”融汇在一起进行听课,一起讨论《道德经》。那样,道德也就可以几十倍的提高,也就容易感知出言词与语言文字之外的深邃的意境,理解道和德的含义,紧密地联系它。请大家保持好这一状态。 我今天对《道德经》的展示、讲解,还是结合《道德经》本身的背景,对大全局反复强调一下,系统的讨论一下。这样有利于大家深刻的理解《道德经》。上次我讲了,希望大家先学习《道经》的第一章——观妙章第一;以及《德经》的第一章——论德章,也就是第三十八章。相信大家都已经初步把这两章基本上阅读了。在阅读的基础之上,我们再来共同探讨它的意义,那么许多东西也就一点即明,容易掌握。 宇宙本源光炁海 第一章之中的第一段:“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一章是《道经》的开篇。这一段开篇可以说高度地概括了道的实质、本义,阐述了道的博大精深,虚渺无形,既有又无。这是一个非常难以用语言所能描述和展示清楚的一个根本的现象、自然的本质现象。这个道可以说由于距我们的历史时代很遥远,但却又进入我们的社会实际,非常地接近现实之中,因为它无所不在,它也就在万物之中,就在我们身体之内,虽是有名而不可见的。 “道可道,非常道”

《道德经》注音版第七十八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注音版第七十八章原文及译文【原文】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注音版】 天(tiān)下(xià)莫(mò)柔(róu)弱(ruò)于(yú)水(shuǐ), 而(ér)攻(gōng)坚(jiān)强(qiáng)者(zhě) 莫(mò)之(zhī)能(néng)胜(shèng), 以(yǐ)其(qí)无(wú)以(yǐ)易(yì)之(zhī)。 弱(ruò)之(zhī)胜(shèng)强(qiáng), 柔(róu)之(zhī)胜(shèng)刚(gāng),

天(tiān)下(xià)莫(mò)不(bù)知(zhī),莫(mò)能(néng)行(xíng)。 是(shì)以(yǐ)圣(shèng)人(rén)云(yún): 受(shòu)国(guó)之(zhī)垢(gòu), 是(shì)谓(wèi)社(shè)稷(jì)主(zhǔ); 受(shòu)国(guó)不(bù)祥(xiáng), 是(shì)为(wéi)天(tiān)下(xià)王(wáng)。 正(zhèng)言(yán)若(ruò)反(fǎn)。 【译文】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世界上水是最柔弱的,但是它无坚不摧,没有什么能够胜过它,替代它。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弱能胜强,柔能胜刚,天下没有不知道的,但很少有认真做做到。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因此圣人说:能够承担起全国屈辱的,才能称为一国之主。能够担当国家灾难的,才算是一国。真理听起来都不是很顺耳。 扩展阅读:《道德经》名言 1、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出处】《道德经》第七章。 【解释】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 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出处】《道德经》第八章。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