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加权平均 和 移动平均法

加权平均 和 移动平均法

加权平均 和 移动平均法
加权平均 和 移动平均法

加权平均

统计学名词.

“统计初步”这部分内容中,平均数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有广泛用途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些名词:平均气温、平均降雨量、平均产量、人均年收入等;而平均分数、平均年龄、平均身高等名词更为同学们所熟悉.一般来说,平均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利用平均数,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对事物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得出结论.例如,要想比较同一年级的两个班同学学习成绩,如果用每个班的总成绩进行比较,会由于班级人数不同,而使比较失去真正意义.但是如果用平均分数去比较,就可以把各班的平均水平呈现出来.从纵向的角度来看,可以对同一个事物在不同的时间内的情况利用平均数反映出来,例如,通过两个不同时间人均年收入来比较人们生活水平、经济发展等状况.

但是,当一组数据中的某些数重复出现几次时,那么它们的平均数的表示形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例如,某人射击十次,其中二次射中10环,三次射中8环,四次射中7环,一次射中9环,那么他平均射中的环数为:

(10 *2+8*3+7*4+9*1)/10 = 8.1

这里,7,8,9,10这四个数是射击者射中的几个不同环数,但它们出现的频数不同,分别为4,3,l,2,数据的频数越大,表明它对整组数据的平均数影响越大,实际上,频数起着权衡数据的作用,称之为权数或权重,上面的平均数称为加权平均数,不难看出,各个数据的权重之和恰为10.

在加权平均数中,除了一组数据中某一个数的频数称为权重外,权重还有更广泛的含义.

在评估某个同学一学期的学生成绩时,一般不只看他期末的一次成绩,而是将平时测验、期中考试等成绩综合起来考虑,比如说,一同学两次单元测验的成绩分别为88,90,期中的考试成绩为92,而期末的考试成绩为85,如果简单地计算这四个成绩的平均数,即将平时测验与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同等看待,就忽视了期末考试的重要性.鉴于这种考虑,我们往往将这四个成绩分配以不同的权重。

由于10%+10%+30%+50%=1,即各个权重之和为1,所以求加权平均数的式子中分母为1.下面的例子是未知权重的情况:

股票A,1000股,价格10;

股票B,2000股,价格15;

算数平均 = (10 + 15) / 2 = 12.5;

加权平均 = (10 x 1000 + 15 x 2000) / (1000 + 2000) = 13.33

其实,在每一个数的权数相同的情况下,加权平均值就等于算数平均值。

此外在一些体育比赛项目中,也要用到权重的思想.比如在跳水比赛中,每个运动员除完成规定动作外,还要完成一定数量的自选动作,而自选动作的难度是不同的,两位选手由于所选动作的难度系数不

同,尽管完成各自动作的质量相同,但得分也是不相同的,难度系数大的运动员得分应该高些,难度系数实际上起着权重的作用.

移动平均法

移动平均法是用一组最近的实际数据值来预测未来一期或几期内的预测数一种常用方法。移动平均法适用于即期预测。当产品需求既不快速增长也不快速下降,且不存在季节性因素时,移动平均法能有效地消除预测中的随机波动,是非常有用的。移动平均法根据预测时使用的各元素的权重不同,可以分为:简单移动平均和加权移动平均。

还分为一次移动平均法和二次移动平均法两种。

一、简单移动平均法

简单移动平均的各元素的权重都相等。简单的移动平均的计算公式如下:

F t=(A t-1+A t-2+A t-3+…+A t-n)/n

式中,Ft--对下一期的预测值;

n--移动平均的时期个数;

A t-1--前期实际值;

A t-2,A t-3和A t-n分别表示前两期、前三期直至前n期的实际值。

二、加权移动平均法

加权移动平均给固定跨越期限内的每个变量值以相等的权重。其原理是:历史各期产品需求的数据信息对预测未来期内的需求量的作用是不一样的。除了以n为周期的周期性变化外,远离目标期的变量值的影响力相对较低,故应给予较低的权重。

加权移动平均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F t=w1A t-1+w2A t-2+w3A t-3+…+w n A t-n

式中,w1--第t-1期实际销售额的权重;

w2--第t-2期实际销售额的权重;

w n--第t-n期实际销售额的权重;

n--预测的时期数;

w1+ w2+…+ w n=1

在运用加权平均法时,权重的选择是一个应该注意的问题。经验法和试算法是选择权重的最简单的方法。一般而言,最近期的数据最能预示未来的情况,因而权重应大些。例如,根据前一个月的利润和生产能力比起根据前几个月能更好的估测下个月的利润和生产能力。但是,如果数据时季节性的,则权重也应是季节性的。

使用移动平均法进行预测能平滑掉需求的突然波动对预测结果的影响。但移动平均法运用时也存在着如下问题:

1、加大移动平均法的期数(即加大n值)会使平滑波动效果更好,但会使预测值对数据实际变动更不敏感;

2、移动平均值并不能总是很好地反映出趋势。由于是平均值,预测值总是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而无法预计会导致将来更高或更低的波动;

3、移动平均法要由大量的过去数据的记录。

4、它通过引进愈来愈期的新数据,不断修改平均值,以之作为预测值。

移动平均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移动平均消除时间序列中的不规则变动和其他变动,从而揭示出时间序列的长期趋势。

移动平均法的特点:

1. 移动平均对原序列有修匀或平滑的作用,使得原序列的上下波动被削弱了,而且平均的时距项数N 越大,对数列的修匀作用越强。

2. 移动平均时距项数N为奇数时,只需一次移动平均,其移动平均值作为移动平均项数的中间一期的趋势代表值;而当移动平均项数N为偶数时,移动平均值代表的是这偶数项的中间位置的水平,无法对正某一时期,则需要在进行一次相临两项平均值的移动平均,这才能使平均值对正某一时期,这称为移正平均,也成为中心化的移动平均数。

3. 当序列包含季节变动时,移动平均时距项数N应与季节变动长度一致,才能消除其季节变动;若序列包含周期变动时,平均时距项数N应和周期长度基本一致,才能较好的消除周期波动。

4. 移动平均的项数不宜过大。

@统计中的移动法规则:

统计中的移动平均法则对动态数列的修匀的一种方法,是将动态数列的时距扩大。所不同的是采用逐期推移简单的算术平均法,计算出扩大时距的各个平均是,这一些列的推移的序时平均数就形成了一个新的数列,通过移动平均,现象短期不规则变动的影响被消除如果扩大的时距能与现象周期波动的时距相一致或为其倍数,就能进一步削弱季节变动和循环变动的影响,更好的反应现象发展的基本趋势。

实验九 移动平均线分析

实验九移动平均线分析 一、实验概述 本实验主要通过证券分析软件,加深学生对移动平均线理论的认识,把握不同周期多条移动平均线技术分析方法。实验内容主要包括:移动平均线的理论基础,移动平均线的特点,葛兰威尔均线法则,各种均线系统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目的 1.理解移动平均线的计算方法和原理,掌握移动平均线的特点。 2.熟悉葛兰威尔均线法则,会利用葛兰威尔均线法则进行买卖操作。 3.会利用移动平均线不同周期组合的排列形态进行分析。 4.体会移动平均线多具有的特性,以及在证券交易中的作用。 三、实验步骤 1.查看指数或者个股的日K线图,调整日K线图中均线系统的周期参数,设置为5日、10日、30日、60日、120日、250日。 2.选择目标个股,针对10日均线,观察和体会移动平均线的三大功能。 3.选择目标个股,针对20日均线,运用葛兰威尔均线法则进行买卖操作分析。 4.观察指数和个股移动平均线的多头排列和空头排列形态及股指运行趋势。 5.观察指数和个股移动平均线的金叉和死叉形态。 6.把选择的目标分析图形保存下来。 四、实验报告要求 1.在实验报告撰写时,按照实验报告模板格式,完成各项内容的填写。实验报告内容主要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过程、结果分析、实验结论等。实验报告内容也可以根据具体实验特征灵活调整。 2.要求实验报告格式规范、内容详实、结论严谨、数据可靠、具有可验证性。 3.选择指数和目标股票,切换到历史日K线图,对移动平均线指标的多头排列和空头排列形态,移动平均线指标的金叉和死叉形态进行分析。把分析图形粘贴到实验报告文档中并进行分析。 4.选择目标个股的历史日K线图,针对选定的单根均线,运用葛兰威尔均线法则进行买卖操作分析。

二次移动平均法与加权移动平均法预测结果并比较

《市场调查与分析》上机操作实验报告(三) 二次移动平均法与加权移动平均法预测结果并比较 二次移动平均法预测公司广告投入: 某公司2008年1—10月份的广告投入情况,试取用n=3的二次移动平均法计算2008年1—11月份的广告投入的理论预测值,并预测11月份的广告投入。 某公司1—10月份广告投入表

1—10月份广告投入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123456789101112 月份 广 告 投 入 / 万 元 广告投入xt/万元 预测值^yt+i(i=1) 解:计算步骤: 1.计算一次移动平均数。 因为: 所以: M3(1)=++ / 3 = M4(1)=++ / 3 = M5(1) =++ / 3 = M6(1)=++ / 3 = M7(1)=++ / 3 = M8(1)=++ / 3 = M9(1)=++ / 3 = M10(1)=++ / 3 = (将数据填入以上图表) 2.计算二次移动平均数 因为: 所以: M5(2)=++ / 3 =

M6(2)=++ / 3 = M7(2)=++ / 3 = M8(2)=(++)/3 = M9(2)=++ / 3 = M10(2)=++ / 3 = (将数据填入以上图表) 3.计算at、bt 因为: 所以: a5 =2M5(1)—M5(2)=b5=2(M5(1)—M5(2))/2= a6=2M6(1)—M6(2)= b6=2(M6(1)—M6(2))/2= a7=2M7(1)—M7(2)=b7=2(M7(1)—M7(2))/2= a8=2M8(1)—M8(2)=b8=2(M8(1)—M8(2))/2= a9=2M9(1)—M9(2)= b9=2(M9(1)—M9(2))/2= a10=2M10(1) —M10(2)=b10=2(M10(1) —M10(2))/2=(将数据填入以上图表) 4.当i=1时 ^y t+1= a t+b t=+=(万元) 所以当i=2时可以预测11月份广告投入 即:^y t+1=a t+2b t=+2*=(万元) 答:预测11月份的广告投入为万元。

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在土方测量中运用革新 地质测量部――李建政 随着我矿地面工业民用建筑的迅猛发展,土方测量、计算在各项工程预算、决算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而我矿地处太行山脉,地貌复杂多变,为各项工程的土方测量、计算带来了新的技术难题,只采用传统的分块测量计算或简单的整体加权平均平均法计算工程的填、挖方量,已不能满足我矿各项工程的预算、决算要求。通过不断的测量方法改进和计算求索,我们采用了整体地形特征点标高测量和分块段加权平均法计算相结合的综合方法,对传统方法进行改进,有效地提高了土方计算的精度,攻克了这一新的技术难题。通过测量计算中的实际运用,该项技术革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详细介绍一下该项技术革新的具体方法。 一、传统土方测量及计算方法的缺点: 传统土方测量和计算方法是对土方计算区域采用整体划分网格进行标高测量和分格计算或采用整体加权平均计算的方法计算出土方量。该方法运用的前提是对土方计算区域网格划分时必须是等网格划分,这种测量方法有着很大的缺点,在平原地区等网格划分可以做到,但在丘陵地区就会有很大的困难,而在山势峻险复杂的山区,这种测量方法即便是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也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特别是山区,因为不能有效的做到土方计算区域等网格划分就为下一步土方计算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如采用逐一分格计算,计算工作量就会增加数十倍,分块面积计算会和整体面积计算结果相差较大,而大量的数据计算过程也会提高计算本身的错误机率。而采用整体加权平均法计算土方量其前提也是等格网测量的配套计算方法,在没有做到等格网测量

的基础上强行进行加权平均法计算,其结果也会相差很大。 二、整体地形特征点标高测量和分块段加权平均法计算相结合的综合方法: 根据对传统方法的分析研究,为了有效的克服其缺点,我们在测量方法和计算方法上进行同时改进。在现场测量过程中,我们根据土方量计算区域的具体地形、地貌特点,将其划分成几个任意块段区域,并根据不同块段的特点进行地形特征点和地貌标高点的测量,地貌标高点的密度也会根据地形的复杂程度进行调整,结合计算精度要求和测量工作量进行块段密度科学布局(如图所示)。下图为我矿塔里风井工业广场局部地形图,在土方量测量计 算时,根据地形实际的地貌情况我们将整个土方计算区域划分成A、B、C三个任意的块段,A块段地形复杂,标高点明显测量密度较大,B区域次之,C 区域地形最为简单,相对标高点密度最小。在内业土方量计算过程中,首先绘制出CAD电子版地形图,根据实际地形测量所划分的块段区域和和地貌高程点的测量密度,相应的在地形图上画出密度格网线,并根据地貌标高点用

移动平均线分析

技术分析之一 ――MA均线分析 一、移动平均线的种类 移动平均线依时间长短可分为三种,即短期移动平均线,中期移动平均线,长期移动平均线。 短期移动平均线:以5日或10日为计算时间,短线进出的依据。 中期移动平均线:以30日、60日为计算时间,中线进出的依据。 长期移动平均线:以100天和200天为计算时间,是超级大户、实户和做手操作时参考的重要指标。 金价在一般情况下都是沿着均线的方向波动,而均线的周期长短是十分关键的因素,周期短的均线的敏感度高,但是准确性相对较低,而周期长的均线敏感度低,但稳定性和准确度相对较高 二、移动平均线的特征 1、趋势的特性:移动平均线能够表示金价趋势的方向。 2、稳重的特性:移动平均线不像即时线会起起落落的震荡,而是起落相当平稳。 3、安定的特性:愈长期的移动平均线,愈能表现安定的特性,移动平均线不会轻易上下,必须待金价趋势真正明朗,移动平均线才会延伸或下滑,这是移动平均线最显著的特性,视移动平均线的期限而定,具有延迟反应的特性。 4、助涨助跌的特性:金价从移动平均线下方向上突破,平均线也开始向右上方移动,可以看做是多头支撑线,金价回跌至平均线附近,自然会产生支撑力量,短期平均线上移速度快,中长期平均线上移速度慢,都表示一定期间内成本增加,若卖方力量稍强于买方,金价回跌至平均线附近,便是买入时机,这是平均线助涨的功效,直到金价上升缓慢或回跌,平均线开始减速移动,金价再回至平均线附近,平均线失去助涨功能,将有重返平均线下方的趋势,最好不要买进,助跌功能则相反。 三、移动平均线八大法则(金价和均线的关系) 由于均线是计算前期金价的平均数值得出,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当金价偏离均线较大时,显示出市场的一种严重超买或超卖状态,有回归的需求,买卖点信号的判断没有严格规定,多数情况需要投资者依靠自身的经验判断。 移动平均线的8条法则:

3移动平均法

第二节移动平均法 移动平均法是根据时间序列资料,逐项推移,依次计算包含二定项数的序时平均数,以反映长期趋势的方法。当时间序列的数值由于受周期变动和不规则变动的影响,起伏较大,不易显示出发展趋势时,可用移动平均法,消除这些因素的影响,分析,预测序列的长期趋势。 移动平均法有简单移动平均法,加权移动平均法,趋势移动平均法,分别介绍如下: 一简单移动平均法 设时间序列为Y1,Y2,……YT……;简单移动平均法公式为: 式中:Mt为t期移动平均数;N为移动平均数的项数. 这公式表明:当T向前移动一个时期,就增加一个新近数据,去掉一个远期数据,得到一个新的平均数. ∴t-1+ M t=M t-1 这是它的递堆公式。当N较大时,利用递堆公式可以大大减少计算量。 由于移动平均可以平滑数据,消除周期变动和不规则变动的影响使长期趋势显示出来,因而可以用于预测: 预测公式为:y t+1=M t 即以第t期移动平均数作为第t+1期的预测值。 例1:某市汽车配件销售公司,某年1月至12月的化油器销量如表4-1所示。试用简单移动平均法,预测下年1月的销售量。 解:分别取N=3和N=5按列预公式 y t = y t+1= 计算3个月和5个月移动平均预测值,其结果如表: y t-y t-N y t-y t-N ^ ^ y t+y t-1+y t-2 3 y t+y t-1+y t-2+y t-3+y t-4 ^ 5

1002003004005006001 2 3 4 5 6 7 8 9101112 实际销售量3个月移动平均预测值 5个月移动平均预测值 由图可以看出,实际销售量的随机波动比较大,经过移动平均法计算以后,随即波动显著减小,即消除随机干扰。而且求取平均值所用的月数越多,即N 越大,修匀的程度也越大,波动也越小。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对实际销售量真实的变化趋势反应也越迟钝。 反之,如果N 取的越小,对销售量真实变化趋势反应越灵敏,但修匀性越差,从而把随机干扰作为趋势反映出来。 因此,N 的选择甚为重要,N 应取多大,应根据具体情况作出抉择,当N 等于周期变动的周期时,则可消除周期变动影响。 在实用上,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取几个N 值进行试算,比较它们的平均预测误差,从中选择最优的。 如:在本例中,要确定化油器销售量预测,究竟是取3合适还是取5合适,可通过计算这两个预测公式的均方误差MSE ,选择MSE 较小的那个N 。

移动加权平均法.doc

移动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下库存商品的成本价格根据每次收入类单据自动加权平均;其计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数量和金额与各次收入前的数量和金额为基础,计算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其计算公式如下: 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数量+本次收入商品数量 ) 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来的商品成本比较均衡和准确,但计算起来的工作量大,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不多、或者前后购进商品的单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流通类企业。 以下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 例1:货品A,期初结存数量10,加权价10,金额为100,发生业务如下: 销售11;采购10,采购价格11; 成本计算过程如下: 销售时,成本金额为11*10=110;销售后结存数量:-1;加权价:10;结存金额:-10;

采购后,结存单价位:(-10+10*11)/(-1+10)=11.111111 一、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也叫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指以本月收入全部存货数量加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收入全部存货成本加月初存货成本的和,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从而确定存货的发出成本和库存成本的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加权平均单价=(本月收入全部存货成本+月初存货成本)/ (本月收入全部存货数量加+月初存货数量) 本月发出存货成本=本月发出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月末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二、移动加权平均法。 移动平均法亦称移动加权平均法,指本次收货的成本加原有库存的成本,除以本次收货数量加原有存货数量,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价,并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移动平均法与加权平均法的计算原理基

加权移动平均法

加权移动平均法 加权移动平均法(weighted moving average method/weighted moving average) 目录 [隐藏] ? 1 加权移动平均法概述 ? 2 加权平均法的计算公式 ? 3 加权移动平均法案例分析 o 3.1 案例一:加权移动平均法应用高校教师的考核业绩 [1] ? 4 相关条目 ? 5 参考文献 [编辑] 加权移动平均法概述 加权移动平均法就是根据同一个移动段内不同时间的数据对预测值的影响程度,分别给予不同的权数,然后再进行平均移动以预测未来值。 加权移动平均法不像简单移动平均法那样,在计算平均值时对移动期内的数据同等看待,而是根据愈是近期数据对预测值影响愈大这一特点,不同地对待移动期内的各个数据。对近期数据给予较大的权数,对较远的数据给予较小的权数,这样来弥补简单移动平均法的不足。 [编辑] 加权平均法的计算公式 加权平均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Y n + 1——第n+1期加权平均值;

Y i——第i期实际值; x_i——第i期的权数(权数的和等于1); n——本期数; k——移动跨期; 用加权移动平均法求预测值,对近期的趋势反映较敏感,但如果一组数据有明显的季节性影响时,用加权移动平均法所得到的预测值可能会出现偏差。因此,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因素存在时,最好不要加权。 [编辑] 加权移动平均法案例分析 [编辑] 案例一:加权移动平均法应用高校教师的考核业绩[1] 当前,在高校薪酬分配中,一般对教师通过简单统计年度业绩考核结果来确定岗位津贴标准进行分配。笔者认为,这种办法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如年度科研业绩的大起大落自然会造成教师收入水平的巨大波动,由此引起教师情绪上的波动以及其工作情境的变化,影响到工作效率,影响师资队伍的稳定。用改进的加权移动平均法统计教师业绩,并以此作为年度考核的依据将有效地消除年度考核业绩的“大年”与“小年” 的现象,稳定教师的业绩水平与收入水平,从而有助于吸引人才与稳定现有教师队伍。本文尝试着将加权移动平均法的“修匀”或“平滑”作用,应用于高校的年度业绩考核,使不规则的序列数据,能够平滑起来,利用经过修匀的年度考核数据作为有关津贴和奖金发放的依据,能够使教师的收入水平保持相对的稳定。 一、模型的讨论 加权移动平均法常用于进行趋势的预测,用这种办法可以得到一个光滑的修正序列,即所谓的“修匀”。把修匀的功能应用于整理高校教师年度考核的序列数据应该同样有效。 1.加权移动平均模型 加权移动平均模型是对移动平均模型的改进。采用加权移动平均,既可以做到按数据点的顺序逐点推移,逐段平均,使不规则的数据点形成比较平滑的排列规则,又可以通过权数的设定使离考核期距离不同的数据,所起的作用不同。 加权移动平均法的统计模型为: M t = a1Y t? 1 + a2Y t? 2 + a n Y t? n(1)

加权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和移动平均法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的计算方法 本月有300件产品,单价为2万元/件,6号出售100件,12号购入300件,单价为2.2万元/件,15号出售200件,请问使用加权平均法的月末成本为多少? 加权平均单价:(300*2)+(300*2.2)/(300+300)=2.1(万元) 发出产品的成本:(100+200)*2.1=630(万元) 期末结存成本:(300*2)+(300*2.2)-630=630(万元) 区别: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在期末计算存货的平均单位成本时,用期初存货数量和本期各批收入的数量作为权数来确定存货的平均单位成本,从而计算出期末存货和已销存货成本的一种计价方法。这种方法只需在期末计算一次加权平均单价,比较简单。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在每次收到存货以后,以各批收入数量与各批收入前得结存数量为权数,为存货计算出新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的一种方法。每次进货后,都要重新计算一次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本批销售或耗用存货成本=本批销售或耗用存货数量*本批存货移动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加权平均法与移动平均法有什么区别? 两种方法都是实际成本法。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某段时间内的加权。适用于价格变化不大或要求不是特别 精确的成本核算。核算起来比较简单,省时省力。 ●移动加权是指按照上一日结存来加权的。适用于价格变化大或要求精确核算的成本核算。 核算比较费时。 公式: 移动加权平均单位成本=(结存存货成本+本批进货成本)/(结存存货数量+本批进货数量) a.移动加权平均单价=(上次结存数量×上次结存单价+本次入库数量×本次入库单价)÷(上次结存数量+本次入库数量) b.本期(月末一次)加权平均单价=(上期结存数量×上期结存单价+∑本期入库数量×本期入库单价)÷(上期结存数量+∑本期入库数量)

K线及移动平均线(MA)分析Word版

安徽财经大学证券实验室 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K线及移动平均线(MA)分析 开课系部证券投资学实验教程 班级 083金融(三)班 学号20083029148 姓名陈淑娴 指导教师徐金喜 2010年 12 月 7 日

1、根据证券投资中技术分析的内容,对你所关注的上市公司在近两年内的K线走势进行分析。(2004年元月初至2006年元月) 具体可用大智慧软件或分析家软件来进行分析。 2、要求:分析你所关注的股票的日线、周线、月线及年线图;找出不少于四个典型的K线组合图,并加以分析说明;根据形态理论,找出至少三个典型形态,并分析其对投资决策的指示意义;截取近两年MA提供的行动指示信号图,并分析其成功率。

数据资料及分析方法 按要求采集了我所关注的股票万科A(000002)的最近的月线。 1.三乌鸦 2.倒锤线 3. 上升乏力 4.强弩之末 5.卖出信号 6.买入信号 7. 三白兵 K线组合分析(1~4,7) 1.三乌鸦:该K线组合是三白兵的副本。在上升趋势中,三乌鸦呈现阶梯逐步下降,市场要么靠近顶部要么处在一个较高的位置有一段时间了,后两天伴随着众多的脱手和活力了结所引起的价格进一步下降。后市价格的确出现了长时间的下跌,证明了该K线组合的正确性。 2. 倒锤线:在该K线组合,市场以跳空向下开盘时,已经有下降的趋势。当天上冲失败了,市场最后收盘在较低的位置。与锤形线和上吊线相似,在决定形态引起趋势反转是成功还是失败方面,第二天的开盘是判断的准则。如果第二天的开盘高于倒锤线实体,潜在的趋势反转将会引起对空头头寸的覆盖,它也是支持上升的。相似地,倒锤线可能很容易成为早晨之星的中间一天。所以倒锤线是买进信号。后面的股价有了明显的上升,证明了该K线组合预测的正确性。 3.上升乏力:在该K线组合中,连续三天出现阳线,收盘价格越来越高。每一天的开盘价格在前一天的实体内。上升趋势力量的退化杯第二天或是第三天的长上影线所证实。本组合也是三白兵的导出形态。该趋势可能会震撼每一个有牛市观点的参与者的神经。后市价格略有上升后开始下跌。证明了该K线组合预测的正确性。

趋势分析之移动平均线

趋势分析之移动平均线 趋势分析原理是外汇交易技术分析的重要内容。外汇市场的价格走势总是呈现趋势运动,因此,了解和把握外汇交易的趋势分析原理,对于准确地分析和预测外汇价格的走势具有重要意义。 一、趋势分析原理经典理论之一——移动平均线(Moving Average) 移动平均线,是指利用统计的平均原理来消除价格波动的规则变动因素,形成描述整个外汇市场交易价格变化的趋势线。其最大的优点在于通过某一期间平均收盘价的移动走势,更准确、更全面地反映汇率的变动趋向,避免认为制造的“市场陷阱”。从操作角度看,其优点还在于他能够自动发出买卖的信号,能够使运用者根据平均线走势,确定自己的风险水平,并把损失降到最低点,把收益提高到最高点。其主要缺点是,它所指示的汇率水平与实际汇率水平在时间上有先有后,难于通过它来确定汇价最高点和最低点,因此,移动平均线很难提供一个事前的明确的标记,难以确定准确的买入卖出时机。 移动平均法是时间序列分析中的一种,本质上属于一种高级外推法。通过对历史数据求平均,消除其中的极端值,将预测建立在经过平滑处理后的中间值上。这样一来,在影响价格的众多因素中,偶然性因素就被剔除,系统性因素得到保留。通过求取移动平均数,人们能更好地把握原始变量的变动方向,进一步提高预测的准确度。 (一)不同的移动平均线的含义 统计学上的移动平均线是把移动平均数反映到直角坐标上的,而移动平均数的类型主要有三类,即简单移动平均数、加权移动平均数和指数平滑移动平均数。移动平均线图的制作比较简单。先在一个平面直角坐标上标明时间(以横轴代表)和汇率(以众轴代表),然后将计算得出移动平均数一一对应地绘在坐标系内相应的点上,把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就构成一条移动平均线。平均值的采样,一般有3天线、6天线、12天线、25天线、73天线,天数越少,画出的曲线越陡。按照移动平均线时间周期的长短,通常可分为短期移动平均线、中期移动平均线和长期移动平均线。短期移动平均线是指周期在10个单位时间内,长期移动平均线是指周期在20个单位时间以上。移动平均线的周期越短,其表现的汇价波动越剧烈,周期越长,反映的走势越平稳。具体介绍如下: 1.简单移动平均数MA 简单移动平均线,又称算术移动平均线,是把一定天数中的汇价(一般选用收盘价)加总以后除以该期天数,因为其计算方法较为简单,很多人喜欢利用这一方法,其公式如下: MA1 = ( P1 +P2…+P n )÷n MA2 = (P2 +P3 …+ P n+1) ÷n … 其中MA代表算术移动平均数 P n 代表第n个时间段的收盘价

加权平均 和 移动平均法

加权平均 统计学名词. “统计初步”这部分内容中,平均数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有广泛用途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些名词:平均气温、平均降雨量、平均产量、人均年收入等;而平均分数、平均年龄、平均身高等名词更为同学们所熟悉.一般来说,平均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利用平均数,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对事物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得出结论.例如,要想比较同一年级的两个班同学学习成绩,如果用每个班的总成绩进行比较,会由于班级人数不同,而使比较失去真正意义.但是如果用平均分数去比较,就可以把各班的平均水平呈现出来.从纵向的角度来看,可以对同一个事物在不同的时间内的情况利用平均数反映出来,例如,通过两个不同时间人均年收入来比较人们生活水平、经济发展等状况. 但是,当一组数据中的某些数重复出现几次时,那么它们的平均数的表示形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例如,某人射击十次,其中二次射中10环,三次射中8环,四次射中7环,一次射中9环,那么他平均射中的环数为: (10 *2+8*3+7*4+9*1)/10 = 8.1 这里,7,8,9,10这四个数是射击者射中的几个不同环数,但它们出现的频数不同,分别为4,3,l,2,数据的频数越大,表明它对整组数据的平均数影响越大,实际上,频数起着权衡数据的作用,称之为权数或权重,上面的平均数称为加权平均数,不难看出,各个数据的权重之和恰为10. 在加权平均数中,除了一组数据中某一个数的频数称为权重外,权重还有更广泛的含义. 在评估某个同学一学期的学生成绩时,一般不只看他期末的一次成绩,而是将平时测验、期中考试等成绩综合起来考虑,比如说,一同学两次单元测验的成绩分别为88,90,期中的考试成绩为92,而期末的考试成绩为85,如果简单地计算这四个成绩的平均数,即将平时测验与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同等看待,就忽视了期末考试的重要性.鉴于这种考虑,我们往往将这四个成绩分配以不同的权重。 由于10%+10%+30%+50%=1,即各个权重之和为1,所以求加权平均数的式子中分母为1.下面的例子是未知权重的情况: 股票A,1000股,价格10; 股票B,2000股,价格15; 算数平均 = (10 + 15) / 2 = 12.5; 加权平均 = (10 x 1000 + 15 x 2000) / (1000 + 2000) = 13.33 其实,在每一个数的权数相同的情况下,加权平均值就等于算数平均值。 此外在一些体育比赛项目中,也要用到权重的思想.比如在跳水比赛中,每个运动员除完成规定动作外,还要完成一定数量的自选动作,而自选动作的难度是不同的,两位选手由于所选动作的难度系数不

时间序列的移动平均预测法

3.2 时间序列的移动平均预测法 由于影响时间序列的因素很多、很复杂,在对时间序列进行预测时,只能抓住主要矛盾。一般地说,只能考虑它的趋势性和周期性,对不规则的扰动应该消除。消除不规则扰动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取时间序列的算术平均或几何平均。显然,这样的方法太过简单、粗糙。这些方法的实质是数据的过分修匀,即完全不顾数据的扰动及其他特征。对此想法进行修正,有移动平均法(Moving average method ),这种方法就是对数据进行一定程度的修匀,部分消除不规则的扰动。 3.2.1 移动平均法的基本原理 设时间序列为N x x x ,,,21 ,即样本容量为N ,有N 个历史数据。所谓移动平均,是指每次移动地求算术平均值。若每次按)1(N n n ≤≤个数据移动地求平均值,那么在第t 时点的移动平均值t M 为: ∑+-=-+-=+++=y n t i i t t n t t x n x x x n M 1 111)(1 (3-3) 式中,N t n ≤≤≤1,而t M 作为第t 时点的移动平均值,即可作为第1+t 时点的预测值t t t M y y =++11:。 由公式(3-3)可以容易地推出如下迭代公式: )(1 )(1)(11121n t t t n t t n t n t t t t x x n M x x n x x x x n M ----+----+=-+++++= (3-4) 【例3-6】某商品某年1~11月销售量i x 如表3-1所示。其移动平均计算后也列入表3-1(也可按下面的Matlab 程序计算)。 表3-1 某商品销售量历史数据及其移动平均值 显然,取不同的n 就有不同的移动平均值,同时也容易看出,当N n <<1时,移动平 均值随着n 的增大,t M 越显均匀(称为修匀)。因此,应该选择一个较为合理的n 值来做移动平均。选择较为合理n 值的方法是:在计算多个移动平均值(对应多个n )后,计算各

移动加权平均法详解_多批次入库的成本计算

移动加权平均法 公式:(原成本x 原库存+ 新成本x 新入数量)÷总库存数(新+原)= 新成本例:退热贴单位:张销售规格8元/张 场景1:原库存为零、原成本与入库成本相同 原库存:0张原成本:5元/张 入库:10张入库成本:5元/张 总库存:0+10=10 新成本:(5x0 + 5x10) / 10 = 5元/张 场景2:原库存为零、原成本与入库成本不相同 原库存:0张原成本:8元/张 入库:10张入库成本:5元/张 总库存:0+10=10 新成本:(8x0 + 5x10) / 10 = 5元/张 场景3:原库存大于入库数量、原成本与入库成本相同 原库存:30张原成本:5元/张 入库:20张入库成本:5元/张 总库存:30+20=50 新成本:(5x30 + 5x20) / 50 = 5元/张 场景4:原库存小于入库数量、原成本与入库成本相同 原库存:20张原成本:5元/张 入库:30张入库成本:5元/张 总库存:20+30=50 新成本:(5x20 + 5x30) / 50 = 5元/张 场景5:原库存大于入库数量、原成本大于入库成本 原库存:30张原成本:8元/张 入库:20张入库成本:5元/张 总库存:30+20=50 新成本:(8x30 + 5x20) / 50 = 6.8元/张 场景6:原库存大于入库数量、原成本小于入库成本 原库存:30张原成本:5元/张 入库:20张入库成本:8元/张 总库存:30+20=50 新成本:(5x30 + 8x20) / 50 = 6.2元/张

场景7:原库存小于入库数量、原成本大于入库成本 原库存:20张原成本:8元/张 入库:30张入库成本:5元/张 总库存:20+30=50 新成本:(8x20 + 5x30) / 50 = 6.2元/张场景8:原库存小于入库数量、原成本小于入库成本 原库存:20张原成本:5元/张 入库:30张入库成本:8元/张 总库存:20+30=50 新成本:(5x20 + 8x30) / 50 = 6.8元/张 说明: 原成本:上次入库时的单品成本 原库存:上次入库时的单品库存 新成本:本次入库后的单品成本 总库存:本次入库后的单品库存

移动平均线交易规则的实证分析

移动平均线交易规则的实证分析 徐 鹏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南昌 330003) 摘 要:股票价格变化是股票市场上参与各方最为关注的焦点,也是相关利益者研究的重点。移动平均线是预测股价趋势的技术分析方法。通过研究发现,在中国市场上持有期可变移动平均规则(VM A)中的短期均线具有最强的预测力,中期均线这种预测力略减,到了长期均线时预测力已经很差。国外市场无论是规律性还是程度都明显弱于中国股市。采用移动平均线交易策略可以获得比买入———持有策略较高的收益率,为倡导理性投资提供了有力的证明。 关键词:股票价格;移动平均线;交易规则;可预测性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5557(2008)0420023203 一、引言 股票市场已经成为企业融资、国民投资的重要领域,对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股票市场的研究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尽管股票最重要的功能是筹集和配置社会资源,但在股票市场上,股票价格变化是市场参与各方最为关注的焦点,也是相关利益者研究的重点。查尔斯?H?道在《华尔街日报》中首次提出了股价趋势变化的概念,他认为,股票的价格波动呈三种变化,即短、中、长期趋势变化。其后继威廉?P?哈密顿(1922)出版《股票市场晴雨表》一书,书中集中论述了道氏理论的精华,并使“道氏理论”具备较详细的内容与正式的结构。同时,作者认为影响股价波动的因素还包括操纵行为、投机行为、政府管制。罗伯特?雷亚(1932)将成交量引入道式理论,使价格预测又增加一项根据。Brock、Lakonishok、LeBaron[1](1992)实证考察了趋势线与移动平均线的盈利能力。技术分析中的移动平均规则采用短期和长期两根移动平均线,短期可以是1天,5天或10天,长期则是50、150或200天。当短期移动平均向上穿越长期移动平均线时,给出买入信号;当短期移动平均向下穿越长期移动平均线时,给出卖出信号。而当价格穿越当前支持线或阻力线形成局部新低或新高时,定义为卖出或买入信号。他们的研究显示使用移动平均线可以获得显著利润。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人们开始利用更多的方法来预判价格的变化。Lo、Mamaysky、Wang[2] (2000)在图形技术分析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实证结果显示,图型具有显著的预测能力。国内学者王兆军[3](2001)针对香港恒生指数来寻找相对强弱指标的最佳参数组合以获得显著利润;陈卓思、宋逢明[4](2005)对中国股市的图形技术分析的信息含量也作了实证研究。 综上所述,鲜见文献以中国股市为载体对平均线交易理论进行实证研究。因而,本文以此为题,力求探求我国A股市场价格运动可能存在的客观规律。 二、移动平均线交易规则概述 (一)移动平均线构成 在股市中,移动平均线技术指标因其构造简便、易于检验,被多数人运用,成为决策买卖的一个重要依据。所谓“移动平均线”是利用统计学上“移动平均”的原理。将每天的股价予以移动平均。求出期间均值,并将这些值按时间顺序连接起来得到的曲线。显然,假若移动平均的时间不同,则可以得到不同期间的移动平均曲线。以时间的长短划分,移动平均线可分为短期、中期、长期。一般短期移动平均线有5天与10天;中期有30天、65天;长期有200及280天。对于任何一种移动平均线而言,它不像日线震荡频繁,在一定时期内,总是以一定的趋势变化。因此,能够表现出股价趋势的方向,即移动平均线具有趋势性。此外,移动平均线还具有惯性,即上升(下降)的移动平均线具有助涨(跌)作用。 (二)移动平均线交易规则 平均线由下降走平,有向上抬头迹象,价格由下向上穿越,是买入信号。价格走在平均线之上,忽然下跌,没有跌破均线,再度上涨,是买入信号。价格跌到平均线之下,而短期均线依然保持向上,不久股价又到是买入信号。价格突然暴跌到平均线之下,远离均线,而均线依然平稳,是买入信号。价格忽然上到平均线之上,越来越远,同时均线没出现跟上,是卖出信号。均线由平向下,价格跌破平均线,是卖出信号。价格在平均线之下,同时均线向下,价格反弹却不超越均线,再度向下,是卖出信号。平均线向下,价格由上向下穿越平均线,是卖出信号。 第21卷第4期2008年8月  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 Journal of Jiangxi Finance C ollege V ol.21N o.4  Aug.2008 作者简介:徐 鹏(1976-),男,江西南昌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投资.

移动平均线分析股票

利用移动平均线判断股票交易走势 移动平均线是以道·琼斯的“平均成本概念”为理论基础,采用统计学中"移动平均"的原理,将一段时期内的股票价格平均值连成曲线,用来显示股价的历史波动情况,进而反映股价指数未来发展趋势的技术分析方法。它是道氏理论的形象化表述。移动平均线是应用最普遍的技术指标之一,它帮助交易者确认现有趋势、判断将出现的趋势、发现过度延生即将反转的趋势。 移动平均线(如图一所示)是将某一段时间股指或股价的平均值画在坐标图上所连成的曲线,用它可以研判股价未来的运动趋势。移动平均线常用线有5天、10天、30天、60天、120天和240天的指标。其中,5天和10天的短期移动平均线。是短线炒作的参照指标,称做日均线指标;30天和60天的是中期均线指标,称做季均线指标;120天、240天的是长期均线指标,称做年均线指标。对移动平均线的考查一般从几个方面进行。 图一移动平均线 移动平均线的计算方法将某一时间段的收盘股价或收盘指数相加的总和,除以时间周期,即得到这一时间的平均线,如5日移动平均线,就是将近5日的收盘价相加除以5,得到的就是第一个5日平均线,再将第一个5日平均线乘以5减去第一日的收盘价加上第6日的收盘价,其总和除以5得到的就是第二个

5日平均线,将计算得到的平均数画在坐标图上连成线,即是5日平均线。其他移动平均线的计算方法以此类推。 转点移动平均线运行一段时间后,会出现波峰和波谷,这就是转点。移动平均线的转点非常重要,它通常预示着趋势的转变。当一种移动平均线向上运行,无法再创新高,并显示波峰状,即是股价无力创新高并可能转变趋势下行的征兆,这种转点通常又称为卖点。在下跌过程中,移动平均线向下运行,曲线转平并调头时,波谷就出现了,即人们所说的买点。投资者应紧跟移动平均线,及时发现转点(波峰和波谷)来寻找买卖点。 移动平均线简单实用、易于掌握,很受投资人的喜爱。但同时,它也有缺点。主要是在股指、股价窄幅整理或庄家进行震荡洗盘时,短期移动平均线会过多,出现买卖信号,这类信号不易辨别,容易造成误导。 移动平均线具有追踪趋势、滞后性、稳定性、助涨助跌性、支撑线和压力线的特性。 移动平均线的基本种类: 1、短期移动平均线:一般都以五天及十天为计算期间,代表一周的平均价,可做为短线进出的依据。 2、中期移动平均线:大多以三十日为准,称为月移动平均线,代表一个月的平均价或成本,亦有扣除四个星期日以二十六天来做月移动平均线。另有七十二日移动平均线,俗称季线。大致说来月移动平均线有效性极高,尤其在股市尚未十分明朗前,预先显示股价未来变动方向。(如图二所示) 图二中期移动平均线

移动加权平均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下库存商品的成本价 格根据每次收入类单据自动加权平均;其计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数量和金额与各次收入前的数量和金额为基础,计算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其计算公式如下: 移动加权平均单价=(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商品金额)/(本次收入 前结存商品数量+本次收入商品数量) 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来的商品成本比较 均衡和准确,但计算起来的工作量大,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不多、或者前后购进商品的单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流通类企业。 以下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例1:货品A,期初结存数量10,加权价10,金额为100,发生业务如下:销售11;采购 10,采购价格11; 成本计算过程如下:销售时,成本金额为11*10=110 ;销售后结存数量:-1 ;加权价:10;结存金额:-10 ;

采购后,结存单价位:(-10+10*11 )/(- 1+10 )=11.111111 一、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也叫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 指以本月收入全部存货数量加月初存货数 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收入全部存货成本加月初存货成本的和,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从而确定存货的发出成本和库存成本的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加权平均单价=(本月收入全部存货成本+月初存货成本)/ (本月收入全部存货数量加 +月初存货数量) 本月发出存货成本=本月发出存货数量X加 权平均单价 月末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数量X加 权平均单价 二、移动加权平均法。 移动平均法亦称移动加权平均法,指本次收货的成本加原有库存的成本,除以本次收货数量加原有存货数量,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价,并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移动平均法与加权平均法的计算原理基

用移动平均线分析股票

用移动平均线分析股票 一、移动平均线的特征 (1)多头市场上升初期:股价依次向上突破 MA(5)、MA(10)、MA(30)和MA (60)。 (2)多头市场稳定上升期:MA(5)、MA(10)、MA(30)和MA(60)呈多头排列。 (3)多头市场上升末期:若MA(10)转点出现,且MA(30)和MA(60)仍上行,表示此段下跌是多头市场的技术性回档,涨势并未结束。 (4)MA(60)高位转点出现:表示多头市场结束,空头市场已来临。 (5)空头市场下降初期:股价依次向下跌破 MA(5)、MA(10)、MA(30)和MA (60)。 (6)空头市场稳定下降期:MA(5)、MA(10)、MA(30)和MA(60)呈空头排列。 (7)空头市场下降末期: MA(10)低位转点出现,MA(30)和MA(60)仍下行,股价突破MA(5)、MA(10),是空头市场反弹征兆。 (8)MA(60)低位转点出现:表示空头市场结束,多头市场已开始。 (9)盘整时,MA(5)、MA(10)、MA(30)相互缠绕。 (10)盘整时,如MA(5),MA(10)向右上方突破,则后市必然上升;如MA(5)、MA(10)向右下方突破,则后市必然下跌。 二、移动平均线的转点、作用及交叉 (1)移动平均线的转点 转点是指移动平均线由下行转为上升的最低点或由上升转为下行的最高点。转点出现时,便是移动平均线产生。反向运动的最有利机会。 1、30日、60日移动平均线转点出现:预示着一轮上升或下跌行情来。 2、120日、250日移动平均线转点出现:预示多头市场或空头市场开始。 (2)移动平均线的作用:助涨和助跌 1、MA在上升行情中起助涨作用:各种MA向右上方移动呈多头排列;各条MA可看作多方的防线;上升斜率越陡起助涨作用愈明显;股价回档至MA附近为买进时机。如图1

2014初级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学习提高:移动加权平均法

2014初级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学习提高:移动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 注:每购入一次货物就需从新计算一次成本 第一批收货后的平均单位成本 =(150×10+100×12)/(150+100)=10.8 第一批发货的存货成本=200×10.8=2160 当时结存的存货成本=50×10.8=540 第二批收货后的平均单位成本 =(50×10.8+200×14)/(50+200)=13.36 第二批发货的存货成本=100X 13.36=1 336 当时结存的存货成本=150X10.36=2 004 定义:指以每次进货的成本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成本,除以每次进货数量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数量,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作为在下次进货前计算各次发出存货成本依据的一种方法。 存货单位成本 =(原有库存的成本+本次进货的成本)/(原有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 本次发出存货的成本 =本次发出存货的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 =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 【多选题】下列税金中,应计入存货成本的有()。 A、由受托方代收代缴的委托加工直接用于对外销售的商品负担的消费税

B、由受托方代收代缴的委托加工继续用于生产应纳消费税的商品负担的消费税 C、进口原材料交纳的进口关税 D、小规模纳税人购买原材料交纳的增值税 【正确答案】 ACD 【答案解析】由受托方代收代缴的委托加工直接用于对外销售的商品负担的消费税计入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由受托方代收代缴的委托加工继续用于生产应纳消费税的商品负担的消费税应记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科目的借方;进口原材料交纳的进口关税应计入原材料成本;小规模纳税人购买原材料交纳的增值税不能抵扣,应该计入原材料成本。

技术分析之移动平均线解析

在技术分析领域中,移动平均线是必不可少的指标工具。移动平均线利用统计学上的“移动平均”原理,将每天的市场价格进行移动平均计算,求出一个趋势值,用来作为价格走势的研判工具。 计算公式:MA = (C1+C2+C3+C4+C5+....+Cn)/n C 为收盘价,n 为移动平均周期数例如,现货黄金的5 日移动平均价格计算方法为:MA 5 = (前四天收盘价+前三天收盘价+前天收盘价+昨天收盘价+今天收盘价)/5 移动平均线依时间长短可分为三种,即短期移动平均线,中期移动平均线,长期移动平均线。短期移动平均线一般以5日或10日为计算期间,中期移动平均线大多以30日、60日为计算期间;长期移动平均线大多以100天和200天为计算期间。 移动平均线的基本应用方法:葛兰碧的八大法则(见图3-1): 1. MA 从下降逐渐走平,而价格从MA 的下方突破MA 时,是买进信号。 2. 价格虽然跌至MA 下方,但MA 在上扬,不久价格又回到MA 上的时候为买进信号。 3. 价格走在MA 之上并且下跌,但未跌破MA,价格又上升时可以加码买进。 4. 价格低于MA 并突然暴跌,远离MA 之时,极可能再度趋向MA,是买进时机。 5. MA 从上升逐渐走平,而价格从MA 的上方往下跌破MA 时,是卖出信号。

6. 价格向上突破MA,但又立刻回到MA 之下,而且MA 仍在继续下跌时,是卖出时机。 7. 价格在MA 之下并上涨,但未突破MA 又告回落,是卖出时机。 8. 价格在上升过程中并走在MA 之上,突然暴涨并远离MA,很可能再度趋向MA,是卖出时机。 钜丰金业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