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历史选修一戊戌变法测试卷

历史选修一戊戌变法测试卷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及模拟题汇编(选修一):戊戌变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0分)
1.(2011年4月潍坊四县高二质检20题)著名的史学家戴逸根据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这是强调了戊戌变法的意义是( )
A.挽救民族危亡 B.实现富国强兵 C.引领思想启蒙 D.建立民主政治
【答案】C
【点拨】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有利于发展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也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同时是a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结合材料所述,材料强调了戊戌变法引领思想启蒙的意义。
【结束】

2.(2010年11月浙江慈溪中学高三期中31题)19世纪末,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迅速发展为一场政治运动,其关键是( )
A.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顺应历史潮流 B.维新派争取了光绪皇帝和袁世凯的支持
C.维新派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 D.维新派得到了爱国志士和知识分子的拥护
【答案】C
【点拨】19世纪60年代早期维新思想已经产生,经济上主张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上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等,但早期维新思想没有付诸行动。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梁启超等思想家将维新思想与甲午战争后的救亡图存结合起来,迅速将其发展为救亡图存的一场政治运动。据此本题选C项。
【结束】


3.(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Ⅰ卷15题)《光绪朝东华录》载清末颁布的一份懿旨称:“嗣后乡试会试及岁考科考等,悉照旧制,仍以四书文试帖经文策问等项分别考试。经济特科,易滋流弊,并着即行停罢。”与这一懿旨的颁布有直接关系的历史事件是
A.百日维新 B.戊戌政变 C.清末新政 D.预备立宪
【答案】B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戊戌变法。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发动镇压戊戌变法运动后,新政中除京师大学堂等保留外,其余全部班废除。本题实则考查了百日维新中变法的内容,变法中文化上:废八股、乡会试及生童岁、科考试,改考历史、政治、时务及四书五经,以及定期举行经济特科。联系本题某历史事件后,各类各级科考得到恢复,经济特科被“停罢”,此事件应指戊戌政变,戊戌政变后各项新政中除京师大学堂等被保留,其他全部被废除,据此本题选B项。C项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内容涉及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奖励实业等,无科举考试相关内容;D项预备立

宪是清政府1911年搞的一个骗局,也和科举制无关。
【结束】

4.(2011年东北尔雅高考信息卷31题)有人说,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推行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而是机械地照搬日本的经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这里的“要义”是指( )
A.全面学习西方,全盘西化
B.政府的重视和参与
C.推翻旧的幕府统治,建立新的天皇政权
D.封建统治腐朽
【答案】C
【点拨】日本倒幕派推翻了旧的幕府统治后,建立新的天皇政权,新政权进行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改革。但中国维新派实力较小,顽固派实力强大,无法进行有效的改革。故C符合题意。A不正确,日本明治政府并未全盘西化;B属于现象,D与日本明治政府无关。
【结束】

5.(2011年4月潍坊四县高二质检19题)1895年,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其标志是( )
A.强学会的成立 B.《中外纪闻》创办? ? C.“公车上书” D.保国会成立
【答案】C
【点拨】根据所学,1895年康有为领导“公车上书”,使维新思想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活动。此后随着国内学会、学堂、报馆等的大量出现,维新变法运动在全国开展起来。
【结束】

6.(2011年11月北京西城区期中44题)观察下列历史建筑旧址图片,其中与宣传鼓动维新变法运动直接相关的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旧址 C.北京强学会旧址 D.北京清华学堂旧址
【答案】C
【点拨】本题较简单,强学会是戊戌变法时期的政治团体,选C项。A项京师同文馆是洋务运动中创办的学校;B项京师大学堂是戊戌变法中设立的学校;D项清华学堂是1909年清政府成立的游美学生语言培训学校。
【结束】

7.(2011年11月北京西城区期中43题)与早期维新派相比,康梁维新派的特点在于
? A.主张实行“君民共主”的政治制度??? ?
 B.对洋务运动有所批评
? C.出版书刊,宣传维新思想????????
 D.开展了有一定群众基础的政治运动
【答案】D
【点拨】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康梁维新派与早期维新派相比的特点”和所学史实康梁维新派进行了政治实践活动即戊戌变法说明其有一定的社会基础故此题应该选择D项。
【结束】

8.(2009年上海高考16题)“1895年,适逢甲午惨败,日本逼签条约,在北京应试的康有为等人联络各省官员上书光绪帝,要求拒签条约,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文中错误的表述是( )
A.领导人 B.时间 C.参加者 D.地点
【答案】C
【点拨】公车上书中康有为联

络的是在京参加应试的各省举人,不是各省官员。
【结束】

9.(2010年12月辽宁铁岭高三六校联考6题)胡适评价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开国之思想界”。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 )
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 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
C.托古改制,变革维新 D.开设议院,变法图存
【答案】D
【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派别政治主张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民主科学,自由平等”是资产阶级激进派的主张;“民主共和,主权在民”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托古改制,变革维新” 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的政治主张的核心特点带有保守性;根据梁启超“革命之功在革新开国之思想界”应该指的是政治革新符合的是开设议院,变法图存。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
【结束】


10.(2011年4月天津河西区一模5题)《盛世危言》中有这样一段话:自中外通商以来,彼族动肆横逆,我民日受欺凌,凡有血气孰不欲结发厉戈求与彼决一战哉!……我之商务一日不兴,则彼之贪谋亦一日不辍。纵令猛将如云,舟师林立,而彼族谈笑而来,鼓舞而去,称心餍欲,孰得而谁何之哉?吾故得以一言断之曰:“习兵战不如习商战。”依据材料推断其作者是( )
A.魏源 B.李鸿章 C.郑观应 D.康有为
【答案】C
【点拨】简单识记。另从商战可知为早期维新派的主张,选择C项。
【结束】

11.(2011年9月盐城摸底24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衡;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按照正义,人人各得其所。 ——梭伦
材料二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 ——《梦蕉亭杂记》
“百日维新”的103天内,光绪帝共发布各种谕旨300余件,内容涉及官制、法律、军事、经济、文教、人才选拔等各个方面。 ——《字林西报》
材料三 吾昔视欧美过高,以为可渐至大同,而今按之,则升平尚未至也。……若吾中国,自黄帝时即已征服而统一之,泱泱大国,比于全欧,假令立民主乎,则中国反不能强,不能安。……各国各自有教化、风俗、历史,万无以他国之政化可骤移用之理。
——《康有为遗稿》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

比较梭伦改革和戊戌变法的主要特征。分析导致两次改革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6分)
 (2)依据材料三,概括康有为对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认识。(2分)
 (3)综合上述材料,两次改革结果给我们的主要启示是什么?(2分)


【答案】
 (1)特征:中庸;激进(或急功近利)。(4分)
原因:梭伦改革:缓和了社会矛盾,取得广泛支持;戊戌变法:激化了社会矛盾,遭到广泛反对。(2分)
(2)认识:盲目照搬西方政体,忽视中国国情;低估改革的困难,盲目乐观(或急功近利,急于求成)。(2分)
 (3)启示:依据国情,实事求是,循序渐进。(2分)
【点拨】梭伦改革崇尚中庸,戊戌变法过于激进。两次改革之所以出现不同结果的原因可以结合两次变革的特征分析。依据材料三提供的信息分析失败原因。改革要符合本国国情,不能过于激进。
【结束】

12.(2011年4月北京石景山一模14题)戊戍变法期间,光绪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可见变法失败的原因是( )
A.变法过程过分急于求成 B.变法内容涉及领域过宽
C.变法没有推动社会进步 D.变法主持属于封建皇帝
【答案】A
【点拨】本题考查戊戌变法失败的因素。解答本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理解。戊戌变法前后历时仅103天,从材料中“诏令184条”可知政令颁发之多,改革者改革之心切。赫德的“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进一步佐证改革进度超出了正常幅度,急于求成,故选A;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历史发展与社会进步,故排除C;B和D与题干意思不符。
【结束】

13.(2011年11月北京西城区期中45题)《中华文明史》写道: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运动
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B.改革了君主专制体制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答案】C
【点拨】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也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刻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进行广泛的宣传鼓动,希望通过改革,使中国走向独立、民主和富强,从而摆脱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激发人民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戊戌变法也是近代中国

一次思想潮流的解放。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为近代思想起了思想启蒙运动的蓬勃兴起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联系“成功之处”的说法,本题应选C项。其他各项不符合史实。
【结束】

14.(2008年上海高考A12题)有首上海的旧民谣,讲述了清朝260多年的大事,其中与戊戌政变有关的句子是( )
A.昊三桂要去借清兵,顺治帝登基享现成
B.林则徐严禁吸洋烟,忠心报国无人识
C.曾国藩团练起湘乡,淮军还有李鸿章
D.好头颅六个凭空送,菜市街夜夜叫冤魂
【答案】D
【点拨】A项是指清军入关;B项是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禁烟;C项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汉族地主势力提升;D项中指的是戊戌政变被镇压时在菜市口慷慨就义的“戊戌六君子”。选D项。
【结束】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3小题,共0分)
15.(2009年高考山东文综33题)(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维新派的目标正是我们的目标,他们的计划好倒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然而,距今大约三十年以前,绝大多数局外人不也是这样评论日本的明治维新,而明治维新不是扫除了日本的旧秩序吗?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
——《泰晤士报》主编姬乐尔致该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的信(1898年11月25日)
(1)材料中“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的含义是什么?(2分)戊戌变法未能“打破鸡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2)为了“打破鸡蛋”,明治政府在政治方面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4分)
【答案】
(1)含义:必须改变旧的政治制度,改革才能成功(或“改革必须除旧才能立新”)。
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弱小(或“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封建顽固势力强大。
(2)改革措施:废藩置县,建立中央集权;废除等级制度,取消武士特权,实现四民平等。
【点拨】第一题第一问难度为中,通过比较发现中日改革最主要的区别在政治方面,也可以结合明治维新的特点——“除旧布新”理解材料话的含义。但答案部分我觉得应该表述为“必须较彻底地改变旧的政治制度”似乎更科学。第二问难度为易,考查了中国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该题的设问在烟台市二练中已有类似表述),根本原因应从内因的方面加以考虑,即自身的软弱性。但该题的设问上似乎不很严谨,如果改我“戊戌变法未能“打破鸡蛋”的原因是什么?”才能使学生答出所谓的标准答案。
第二题难度为易,考查了基本知识中明治政府在政治

方面采取的改革措施。第一问可以结合明治维新的特点——“除旧布新”理解材料话的含义,中国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应从内因的方面加以考虑,即自身的软弱性。第二问注意限定词“政治方面”。
【结束】

16.(2011年西安八校联考45题)(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梁启超关于民主政治的论述。
“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政弱之根源。”
“权之与智相倚者也,……今之欲伸民权,必以广民智为第一要义。”
 “以为欲维新吾国,当先维新吾民。中国所以不振,由于国民公德缺乏,智慧不开,故本报专对此病而药治之,务采合中西道德以为德育之方针,广罗政学理论,以为智育之原本。”
(1)依据材料,概括指出梁启超对民主政治与新国民关系的论述。(6分)
(2)请对粱启超“中国所以不振,由于国民公德缺乏,智慧不开”做出评价。(9分)
【答案】
(1)民权是国家强大的保证,民权的实现取决于人民的教育程度;培养具有公民素养的新国民是走向民主政治的前提条件。(6分)
(2)梁启超的看法是片面的。因为,中国不振不仅仅是国民公德缺乏,智慧不开,更主要的是中国君主专制的腐朽统治,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低,遭受列强的侵略、掠夺和控制。(9分)
【点拨】(1)直接提取材料信息,从梁启超对民权、国民教育的认识角度分析。
(2)梁启超认为,只有国民具有公德,开启国民智慧才能振兴国家。该观点夸大了公德、开启民智的作用。联系近代中国国情进行评价。

【结束】

17.(2011年4月豫北七校联考42题)(1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日本明治维新时……依据英国模式建设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等;参照法国模式变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1889年颁布的《日本帝国宪法》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确立了同欧美各国民主政体大相径庭的天皇制度,走上了近代化之路。
材料二 日本新领导人(注: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
——[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论者曰:中国之当改革不待言矣,然此次之改革,得无操之过蹙,失于急激,以自贻蹉跌之忧乎?
辩曰:中国之言改革,三十年于兹矣,然而不具改革之效,而徒增其弊何也?凡改革之事,必除旧布新,两者之用力相等,然可有新也。苟不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
——《戊戌政变记》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6分)
(2)材料三中关于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争论,“论”者及“辩”者的主要观点各是什么?(4分)试对此阐明你的看法。(5分)
【答案】
(1)有选择的向西方各国学习,各取所长;学习西方不是全盘西化。(6分)
(2)“论”者:变法策略过于激进。“辩”者:制度变革不彻底。(4分)
看法:上述两种观点都不是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过于弱小,变法的失败。(5分)
【点拨】第(1)问,材料一“依据英国模式建设……;参照法国模式变革……,……1889年颁布的《日本帝国宪法》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材料二“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可以得出特点。第(2)问,论者曰:失于急激;辩曰:凡改革之事,必除旧布新。自己的看法结合对戊戌变法的评价回答即可。
【结束】

18.(2011年4月江西重点中学质检43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皇上若决定变法,请先举三者。大集群臣于天坛太庙,或御乾清门,诏定国是,躬申警戒,除旧布新,与民更始。……一定舆论,设上书处于午门,日轮派御史二人监牧,许天下士民,皆得上书。……设制度局于内廷,选天下通才十数人,入直其中,王公卿士,仪皆平等,略如圣祖设南书房,世宗设军机处例。重定章程…
???????????????????????????????????????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折》
材料二????皇上勿去旧衙门,而唯增置新衙门;勿黜革旧大臣,而唯渐擢小臣。多召见才俊志士,不必加其官,而唯委以差事,赏以卿衔,许其专折奏足矣。
??????????????????????????????????????????? ——1898年6月16日康有为上书光绪帝
(1)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在奏折中提出了有关变法的哪三项预备性措施?(3分)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这一问题和戊戌变法的失败有何必然联系?(7分)
(3)综合两则材料,你认为戊戌变法的特点有哪些

?(5分)?????
【答案】
(1)允许官民上书言事;设立制度局;制定章程
(3分)(2)问题:说明资产阶级在封建地主阶级面前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联系:这就导致资产阶级不敢和封建地主阶级彻底决裂,不敢发动人民群众,最终被封建顽固势力所镇压。(7分)
(3)自上而下的改良;改革措施很不彻底;改革面临的阻力巨大。(5分)
【点拨】
(1)直接从材料中“许天下士民,皆得上书”“设制度局”“重定章程”等信息归纳。
(2)材料信息反映了维新派与旧势力做了妥协,联系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回答“联系”。
(3)比较材料信息即可解答。
【结束】

19.(2011年5月漳州市质检41题A)(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假使我们是那个时代的人,新知识新技术都没有,所能作的仅八股文章,所读过的书仅中国的经史,我们救国方案还不是离不开我们的经典,免不了作些空泛而动听的文章?假使正在这个时候,我们中间出了一个人提出一个伟大的方案,既合乎古训,又适宜时局,其文章是我们所佩服的,其论调正合乎我们的胃口,那我们还不拥护他吗?
材料二 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的话,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话,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因为在世界上,一切的国家能接受近代文化则必致富强,不能者必遭惨败,毫无例外。并且接受得愈早愈速就愈好。日本就是一个好例子。
——以上材料均摘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那个时代”的历史特征和“伟大的方案”的基本特点。(6分)

(2)与材料一“伟大的方案”相比,材料二的观点有何进步之处?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作者为什么认为“日本就是一个好例子”?(9分)

【答案】(1)历史特征:列强侵略,民族危机严重;中国传统文化落后于时代;先进中国人探索救国方案。(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基本特点:既合乎古训,又适宜时局。(2分)
(2)进步之处:提出越早越快接受近代文化才能实现国家富强。(3分)
说明:确立君主立宪体制;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工商业;推行文明开化,实现文化转型;摆脱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6分)
【点拨】
【结束】

20.(2011年5月太原市二模44题)(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常州学派的健将刘逢禄认为《左氏春秋》中的义法、凡例皆出自刘歆伪造,他说:
“余年十二读《左氏春秋》,疑其书法是

非多失大义。”
——《常州学派史学思想研究》
材料二:(刘歆阐释《左氏春秋》是)“以其非博之学,欲夺孔子之经,而自立新说以惑天
下。”“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材料三:康有为隐以改复原教之路得自命,……作《伪经考》。其貌似孔也,其心则夷也。
——叶德辉《叶吏部与刘先端黄郁文两生书》
 (1)据材料一、二,指出康有为与刘逢禄相比其观点的异同之处。(9分)
(2)谈谈你对材料三中叶德辉观点的认识。(6分)
【答案】
(1)同:二者都怀疑《左氏春秋》的真实性。(3分)
异:刘逢禄多从学术角度考虑;康有为则为其变法提供理论依据。(6分)
(2)有道理。(2分)看出了康有为思想的实质;但作者倾向于对康有为的批判,坚持夷夏之
态度较为保守,反对变法。(4分)
【点拨】
(1)此题考查的是对康有为与刘逢禄相比其观点的异同之处的理解。根据材料一、二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同:二者都怀疑《左氏春秋》的真实性。
异:刘逢禄多从学术角度考虑;康有为则为其变法提供理论依据加以概括。
(2)此题考查的是对叶德辉观点的认识的理解。根据材料三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有道理。看出了康有为思想的实质;但作者倾向于对康有为的批判,坚持夷夏之态度较为保守,反对变法加以概括。
【结束】

21.(2010年11月北京海淀区高三期中38题)(18分)历史的发展是延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中华文明的发展几千年来一脉相承,但几次重要的历史变革和转型则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创新和发展。
历史学家许倬云在《万古江河》一书中指出:“西周王室覆亡,平王东迁。号为‘东周’。从此到秦帝国统一,中国地区经历了500多年的转变期。这一段历史,传统上被切割为春秋与战国两个时期……西周覆亡,正如古籍所谓‘礼坏乐崩’,意味着一套文化秩序的崩解。”与此同时,新的秩序也在逐步地建立起来。
(1)依据所学知识,完成以下嵌格。(6分)
政治方面 经济方面 文化方面
西周时期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统治层级;世袭贵族依据家族血缘关系分事政治权力 文化教育由官府垄断;天命神学的统治思想
春秋战国 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成为农耕社会的基本经济模式



“唐宋变革论”是20世纪中外历史学家进行了大量研究探讨的一个问题。这种观点认为,唐宋时期,中国历史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历史学家陈寅恪说:“唐代之史可分前后两期,前期,结束南北期相承之旧局面,后期开启赵

宋以降之新局面,关于政治社会经济者如此,关于文化学术者亦其不如此。”在唐宋之间的社会历史演变中,秦汉至隋唐的门阀贵族没落下去了,而科举官僚兴起;实物经济受到削弱,而货币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由上流社会的士大夫文化一统天下的局面到平民文化的影响日益扩大。
(2)任选上述材料所述的两个方面,依据所学知识,运用史实说明其变化。(6分)
(如选答内容超过两个方面,只按照回答顺序的前两个方面计分。)

晚清时期,中国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有识之士力主变法。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大地既通,万国蒸蒸。日趋于上,非可阙制。变亦变,不变亦变。变而变者,变之权操诸己,可以保国,可以保种,可以保教(儒学为代表的中华文明),不变而变者,变之权让诸人,束缚之,驰骤之,呜呼,则非吾之所敢言矣!”
(3)依据上述材分析粱启超是如何论证变法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的。(6分)
【答案】
(1)
政治方面 经济方面 文化方面
西周时期 土地国有的井田制;(1分)集体耕作的生产经营方式。(1分)
春秋战国 中央集权制和郡县制逐渐确立;(1分)选贤任能的官僚制度形成。(1分) 私学兴起,学术下移:(1分)“百家争鸣”局面形成。(1分)


(2)政治:秦汉魏晋以来的豪强世家势力衰落,在科举制下出现了大批平民出身的官僚。(3分)
经济:城市商业种的坊市制度瓦解,取消对商业活动的时间限制,政府对市场的监管削弱。(3分,如学生答出“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纸币出现”均可加1分,但经济方面得分不得超过3分。)
文化:市民文化兴起,词的创作繁荣,话本小说兴起。(3分,如学生回答“风俗画及《清明上河图》”可加1分,但文化部分得分不得超过3分。)
(3)必然性:变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2分)
必要性:主动变法可以挽救民族危亡:(1分)保存中华文明。(1分)如不变法将受制于列强,(1分)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1分)
【点拨】第(1)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与运用。难度不大,据教材解答即可。第(2)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说明、论证的能力。第(3)题考查学生提取关键、有效信息的能力。
【结束】


22.(2011年11月苏州市期中24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不论是寻求富国强兵,还是挽救统治于危亡,改革都是重要手段。结果是如愿以偿,抑或是事与愿违,改革都是改革者应对时局诉求的回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昔同治初年,德相毕士麻克语人曰:“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求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呜呼,今虽不幸而言中矣,惩前毖后,亡羊补牢,有天下之责者,尚可以知所从也。
一一梁启超《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
材料二 1895年“公车上书”事件标志着维新派正式形成。他们的政治理想就是在 中国建立立宪政治。“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士总之”。主张在中国实现三权分立,拟订宪法,召开国会,君民共主。如此,可挽救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中国的富强指日可待……
一一张岂之《中国文明十五讲》
材料三 论者曰“中国之当改革不待言矣,然此次之改革,得无操之过蹙,失于急激, 以自贻蹉跌之忧乎?”辩曰“中国之言改革,三十年于兹矣,然而不具改革之效,而徒增 其弊何也?凡改革之事,必除旧布新,两者之用力相等,然可有新也。苟不除旧而言布新, 其势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
一一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材料四 戊戊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文第一章也。
一一梁启超《康有为传》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同治初年的中国人和日本人学习西方的特点有何不同? (2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维新派在制度设计上有何创新?又有哪些保留? (3分)
(3)材料三中关于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争论,论者和辩者的主要观点各是什么? (2分)
(4)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戊戌变法“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的理由。(3分)

【答案】
(1)中国:主要购买和使用西方的工业产品和军需品。日本:仿效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教育。(2分)
(2)创新:实行立宪政治(君主立宪制);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2分)保留:保留了君主的权力和地位。(1分)
(3)论者:变法策略过于激进:辩者;制度变革不彻底。(2分)
(4)激发了爱国意识和民族意识,开创了新的时代风气和思想观念;变法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变法是近代中国的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3分)
【点拨】
【结束】

23.(2011年3月洛阳市统考题)(15分)历史上重大

改革回眸
材料一 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在西安颁行谕旨:“近数十年积弊相仍,因循粉饰以致酿成大蚌。现正议和,一切政事尤需切实整顿……”。这个三年前曾亲手将戊戌堆新打入血泊之中的西太后,此时也打出了“维新变法”的旗号,特令推行“新政”。其实,这是反映了经过义和团运动之后,清政府不可能照旧统治下去了。当时的舆论界已经看到了这一点:“及乎拳祸猝起,两宫蒙尘,既内恐舆论之反侧,又外惧强邻之贵言,乃取戊已两年初举之而复废之政,陆续施行,以表明国家实有维新之意”。
材料二 1901—1905年间,清政府颁行的“新政”其主要内容有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奖励实业等。从表面上看,这些“斯政”与戊戌维新相类,实则二者性质不同。西太后曾发出上谕说:“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所以她与康有为倡变法水火不相容:“殊不知康逆之讲新法,乃乱法也,非变法也”。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郑师渠主编《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背景、目的等角度概括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不同。(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史实.简析清末“新政”客观上对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推动作
 用。(6分)

【答案】
(1)不同:清末“新政”:①它是在义和团被镇压之后,国内舆论压力增大,中外反动势力媾和之际开始实施的;
②它是清政府为了适应帝国主义侵略政策的需要,缓解国内矛盾压力和维护自身封建统治的被动之举;
③清末“新政”维护封建专制制度不变。(5分)
戊戌变法:①戊戌变法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背景下发生的;
②其目的是变法图强、救亡图存,实行资本主义民主政治。(4分)
(2)推动作用:①清末“新政”奖励实业,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
②编练的新军,其中一部分转化为革命党人,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主力;
③创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近代新型知识分子群体的产生,客观上有助于西学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的传播。(6分)的主力;
③创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近代新型知识分子群体的产生,客观上有助于西学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的传播。(6分)
【点拨】清末新政是清政府在20世纪初为了维护清政府的统治,缓和社会矛盾进行的改革,而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促进中国资本主义

发展,建立资产阶级政治制度而进行的资产阶级改革。二者的性质目的是截然不同的。但是清末新政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从而在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实行。
【结束】

24.(2011年4月长沙模拟43题)(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9世纪中后期,俄国、日本、中国先后进行了近代化改革的实践。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三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上儉,表示变法决心。上请说:"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惟是风气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托于老成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必当掳除,众嚷哓哓,空言无补……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一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请回答:
(1)你认为材料一反映的情形是否真实?请简要说明理由。(5分)
(2)材料二的场景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哪一方面的改革措施?这一措施的实行起到什么作用?(4分)
(3)材料三与材料一、材料二反映的改革有哪些共同特点?(3分)
(4)材料三中的中国改革最终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请指出造成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3分)
【答案】
(1)①第一种看法:不真实:这是作者美化统治者,因为改革实际是对农民进行的残酷掠夺。②第二种看法:真实。通过改革,农奴获得人身自由;认为是沙皇赐予的,感激统治者;与此同时农民还可以赎买份地。(5分,有说明理由的才给分)
(2)措施:生活习俗西化,引进西方文明,倡导“文明开化。作用:让更多的日本人认识和了解西方文明,促进了日本社会的近代化。(4分)
(3)依靠原有的统治者;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带有浓厚的封建残余。(3分)
(4)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而封建顽固派势力十分强大,力量对比悬殊。(3分)
【点拨】
第一问分析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举出农奴获得解放的实例,说明解放后的农奴欢呼,从改革的实质看农奴农奴不可能欢呼;交响乐是欧洲文明的代表,日本明治维新实行了文明开化政策,改变了旧的习俗;三国的改革都属于资产阶级性质,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但都不彻底;最后一问,主要从主客观分析原因。
【结束】

25.(2011年5月苏、锡、常、镇二模24题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阅

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卡维林……认为农奴制“使整个国家陷入不正常状态,并使国民经济中产生危害国家机体的人为现象,……如果这个制度原封不动,那么几十年以后,它就会把整个国家毁灭。”他主张农民应从农奴制下获得解放并得到他们现在耕种的土地,但要考虑地主对土地的权利,由农民给予补偿,赎买手续应由政府拟定。
——刘祖熙《改革与革命》
材料二 当今已陷入沼泽,若国家仍维持封建之四分五裂,危险之至。所谓人穷则求助天,今则无处可求。外部威胁,迫在眉睫,无应对之方。于是乎,托福于万世一系的皇室,以成为日本统一之基石。……依据人文之发展,大义名分之声起。虽甚为微弱,然兹有国难,无论如何,必须统一国家。以此之力,同担国难,除此之外,别无它途.此一精神猛然而起,就产生了攘夷党、勤王党。勤王党、攘夷党结为一体,产生了……运动。
——大隈重信《明治宪政经济史论》
材料三 泰西议院之法……合君民为一体,通上下为一心,即孟子所称“庶人在官”者,英美各邦所以强兵富国、纵横四海之根源也。……泰西各国靡然向风,民气日舒,君威亦日振。……即敌国外患纷至沓来,力竭势孤,其能支柱,而人心不死,国步难移,积土成山,积流成海,能胜而不能败,能败而不能亡。
——陈炽《庸书》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卡维林的主要观点。(3分)
(2)据材料二归纳大隈重信所说“运动”产生的时代背景。(2分)
(3)据材料三概括陈炽对西方“议院之法”的看法,并据此指出他属于哪一政治派别。(3分)
(4)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人思想对三国产生的共同影响。(2分)
【答案】(1)观点:农奴制已经危及国家的存亡:解放农奴;农民向地主赎买份地。(每点1分,共3分)
(2)背景:幕府统治危机;日本面临民族危机。(每点1分,共2分)
(3)看法:“议院之法”能使君民一心(君民同心);‘‘议院之法”是国家富强的根本。(每点1分,共2分)派别:维新派。(早期维新派,1分)
(4)共同影响:都推动了资产阶级改革。(2分)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俄国、日本、中国三次近代化改革的相关知识。第一问直接从材料中提炼,可抓住农奴制危机及其影响、政治和经济上解决农奴制的主要措施等归纳。第二问应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中的“运动”是日本明治维新,背景的回答应从政治危机和民族危机方面说明。第三问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陈炽主张“君主立宪”,

不难判断他属于维新派。第四问应从“共同影响”角度加以归纳。
【结束】

26.(2010年11月北京海淀区高三期中40题)(16分)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对于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对于中国近代的社会变革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有明之无善治(明朝政治的败坏),自高皇帝(朱元璋)罢丞相始也……或谓后之入阁办事(明朝的殿阁大学士),无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实也。曰:不然。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其事既轻;而批答之意,又必自内授之(依据皇帝或宫中的授意)而后拟之,可谓有其实乎;吾以谓有宰相之实者,今之宫奴也(意为宦官专权)。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王相》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明朝中枢权力的运行发生什么变化?(4分)
黄宗羲认为有何弊端?(2分)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财计三》
(2)依据材料分析黄宗羲的经济思想与中国古代统治集团的经济思想有什么不同?(3分)简要说明黄宗羲这种经济思想形成的背景。(3分)

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即《明夷待访录》)节抄,印数万
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3)依据所学知识分析,黄宗羲的思想与晚清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有哪些相似之处?(4分)

【答案】
(1)变化:废丞相,设内阁,殿阁大学士有票拟权,但取决于皇帝的批红。(4分)
弊端:导致皇帝权力高度集中,造成宦官专权局面。(2分)
(2)古代统治集团以农为本,以工商为末。黄宗羲认为工商亦为本业。(3分)
背景: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江南的市民工商业者已有相当强的经济实力。(3分)
(3)反对君主专制制度;(2分)要求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2分)
【点拨】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答案的来源包括材料和所学知识。第(2)题考查学生的分析与比较能力。第(3)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比较历史事物的能力。
【结束】


27.(2011年5月河南平顶山调研44题)(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王莽从步入政坛到当上皇帝,共花了三十一年时间。汉朝遗留下来的社会问题十分严峻地摆在他面前,为了摆脱困境,他立志改革,“言必称三代,事必据《周礼》”。妄图按照儒家经典重建一个大同世界,一劳永逸的解决土地兼

并、贫富不均、商人过度盘剥等社会问题。然而这种改革的着眼点不是向前看,而是向后看,被史家称为“托古改制”。
材料二 王莽改制的理论基础是儒家经典《周礼》。他在诏令中宣布:“更名天下田曰王田”,按照《周礼》记我的井田模式,取消私有制,恢复井田制,实行土地国有化,依据《周礼》实行“五均六管”,“五均”的要点是在大城市设立五均官,代表政府管理五均赊贷及管理工商,控制物价,征收商税等;所谓“六管”是据由政府统一经营盐、铁、酒、铸钱和征收山泽税,不许私人经营。另有依据《周礼》的改革币制和空前绝后的改制、改名运动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王莽托古改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6分)
(2)王莽改制的依据《周礼》,维新变法时被康有为斥之为“伪经”,但二者同是“托古改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两次“托古改制”有何不同。(9分)
【答案】
(1)必要性:汉代遗留土地兼并、贫富不均、商人过度盘剥等严峻的社会问题(3分);可能性:王莽当上了皇帝,掌握了国家最高统治权,得以推行自身政治理想。(3分)
(2)目的不同:王莽托古改制是针对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康有为托古改制是为了解决严重的民族危机;
实质不同:王莽托古改制泥古不化,力图恢复古代面貌,违背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康有为托古改制是出于减小阻力的策略考虑,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和儒家思想相结合,借以论证变法维新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发展资本主义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
失败原因不同:王莽托古改制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最终遭到失败,康有为托古改制是由于封建顽固势力的强大和资产阶级维新派自身局限而失败。(9分,答出其它内容,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点拨】
必要性是改革的原因,可能性是改革具备的条件;两次改革最主要的不同是前者主要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而后者是要宣传资产阶级思想,建立资产阶级政体,失败原因从主客观分析。
【结束】

28.(2011年3月聊城市一模33题)(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
——陈冰《作坊里的日本》
材料二 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推行变法。但是……机械地照搬日本的经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真正的“要义”。
——《成败得失一

戊戌维新与明治维新的比较》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明治维新时期日本从西方拿来“先进才智”的表现。(6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戊戌变法没有深入、持久进行的原因。(4分)
【答案】
(1)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建立新军队;实行君主立宪制。(6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得满分。)
(2)没有推翻落后的政权;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低;顽固势力强大;变法集团力量弱;受康梁阅历的制约;变法策略有不当之处。(4分。每点1分,答出其中四点即得满分。)
【点拨】
(1)考查中外历史比较分析能力。第(1)问,列举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
(2)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结束】

29.(2011年3月宝鸡市二模41题)请在以下A、B二道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A.(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2年9月,文部省颁布了第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改革的文件一《学制》。《学制序文》中说:“人之所以立其身,治其产,昌其止,必遂其生者,此无他,端赖修身,开智,长其才艺也,而修身、开智、增长才艺又非学不可,故有学校之设立”。同时指出改革教育的目标是“自今以后一般人民,无论华、士族,农工商及妇女,必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政府将全国划分成学区,设置各级、各类学校,逐步普及小学义务教育。1890年10月,日本明治天皇签署颁布了《教育敕语》。
——叶立群《日本的教育改革》
材料二 朝廷在全国推行由小学、中学至大学的,与国际接轨的近代三级体制。到1909年,新式学堂已达59117所。……外人办的《字林西报》,说从此之后,读报开始成为中国人的“习惯”……《天演论》、《力学课编》、《地质学原理》、《国富论》、《法意》(论法的精神)等“西艺”和“西政”在中国广泛传播。
——《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日本明治维新的教育改革的特点。(9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发展所产生的影响。(6分)

【答案】
(1)重视基础教育(普及小学义务教育);推行全民教育(女子与男子同样享受教育的权利);注重专业技术教育;由政府主导进行有计划的教育改革;推行军国主义教育。(任答三点得9分)
(2)促进近代教育的发展;推动新闻事业的发展;促进西学的广泛传播。(任答两点得6分)
【点拨】
(1)依据材料“无论华、士族,农工商及妇女

”“逐步普及小学义务教育”可以提取出有效的信息:重视基础教育(普及小学义务教育);推行全民教育(女子与男子同样享受教育的权利)。结合课本相关的日本教育方面的显著特点,就可归纳出答案。
(2)依据材料“在全国推行由小学、中学至大学的,与国际接轨的近代三级体制”、“读报开始成为中国人的“习惯””、““西艺”和“西政”在中国广泛传播”可以概括出戊戌变法对中国的教育、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结束】

30.(2011年3月江苏四市一模25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常州学派的健将刘逢禄认为《左氏春秋》中的义法、凡例皆出自刘歆伪造,他说:“余年十二读《左氏春秋》,疑其书法是非多失大义。”
——《常州学派史学思想研究》
材料二 (刘歆阐释《左氏春秋》是)“以其非博之学,欲夺孔子之经,而自立新说以惑天下。”“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材料三 康有为隐以改复原教之路得自命,……作《伪经考》。其貌似孔也,其心则夷也。
——叶德辉《叶吏部与刘先端黄郁文两生书》
材料四 不以民为重,其一切法制皆务压制其民,故不肯注意于内治。盖因欲兴内治,不能不稍伸民权也。”
——粱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材料五 “弱者常为强肉,愚者常为智役。及其有以自存而遗种也,则必强忍魁桀,趋捷巧慧,而与其一时之天时、地利、人事最相宜者也。”“进者存而传焉,不进者病而亡焉。”
——严复《原强》和《天演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刘逢禄和康有为的观点的相同之处。据材料一、二、三,与刘逢禄的观点相比,康有为的观点有何不同之处? (3分)

(2)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梁启超的政治主张在百日维新的政令中有何体现? (2分)

(3)据材料二、三、四、五,分别概括康有为、梁启超和严复的政治主张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些主张对戊戌变法的影响。(5分)

【答案】
(1)同:都否定《左氏春秋》的真实性。(1分)
不同:康有为主张借用孔子权威实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文化。(2分)
(2)体现:准许臣民上书言事;准许民间创办报纸、学会。(2分)
(3)特点:康有为: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
梁启超:提出民权思想;严复:用西方进化论思想来阐述维新变法。(3分)
影响:阐明了变法主张,宣传了变法思想;动摇了君主专制;奠定了变

法的理论基础。(2分,答到其中2点即可)
【点拨】
(1)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中的内容回答,材料一中说“《左氏春秋》,疑其书法是非多失大义”,材料二中说“欲夺孔子之经,而自立新说以惑天下”都在否定《左氏春秋》的真实性。第二小问,结合相关材料中的重点内容回答,材料三中“作《伪经考》。其貌似孔也,其心则夷也”说明康有为观点是为了变法,向西方学习。
(2)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结合戊戌变法的相关史实回答。
(3)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三中“貌似孔也,其心则夷”;材料四中梁启超认为“伸民权”;材料五中严复认为“进者存而传焉,不进者病而亡焉”回答。第二小问,根据戊戌变法前维新思想起到的影响回答。
【结束】

31.(2011年4月潍坊四县高二质检26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康有为隐以改复原教之路得自命,……作《伪经考》。其貌似孔也,其心则夷也。
——叶德辉《叶吏部与刘先端黄郁文两生书》
材料二 不以民为重,其一切法制皆务压制其民,故不肯注意于内治。盖因欲兴内治,不能不稍伸民权也。”
——粱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材料三 “弱者常为强肉,愚者常为智役。及其有以自存而遗种也,则必强忍魁桀,趋捷巧慧,而与其一时之天时、地利、人事最相宜者也。”“进者存而传焉,不进者病而亡焉。”
——严复《原强》和《天演论》
(1)据材料一、二、三,分别概括康有为、梁启超和严复的政治主张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些主张对戊戌变法的影响。(6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梁启超的政治主张在百日维新的政令中有何体现? (4分)
【答案】
(1)特点:康有为: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梁启超:提出民权思想;严复:用西方进化论思想来阐述维新变法。(3分)
影响:阐明了变法主张,宣传了变法思想;动摇了君主专制;奠定了变法的理论基础。(3分)
(2)体现:允许官民上书言事;准许民间创办报纸、学会。(4分)
【点拨】
第1问根据材料一、二、三,分别概括康有为、梁启超和严复的政治主张的特点,材料一中康有为: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材料二中梁启超:提出民权思想;材料三中严复:用西方进化论思想来阐述维新变法。这些主张对戊戌变法的影响,可根据所学来回答,这些主张阐明了变法主张,宣传了变法思想;动摇了君主专制;奠定了变法的理论基础。第2问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

梁启超的政治主张在百日维新的政令中有何体现,根据所学,主要指允许官民上书言事;准许民间创办报纸、学会
【结束】


32.(2010年12月江苏三校期中联考24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戊戌政变大事记
1898年9月18日(八月初三日) 一、御史杨崇伊向慈禧太后上奏折,称:“风闻东洋故相伊藤博文,即日到京,将专政柄。” 二、维新派人士谭嗣同深夜密访袁世凯,希望他起兵勤王,逼慈禧彻底交权。
9月19日(八月初四日) 慈禧太后自颐和园回宫。
9月20日(八月初五日) 光绪帝先召见袁世凯(袁于当晚回到天津);后接见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
9月21日(八月初六日) 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宣布“临朝听政”。当晚,袁世凯从杨崇伊处获悉太后重新训政,为保全自己,和盘托出维新派的密谋。致使事态扩大,导致后来大批维新派被捕、被革、被逐和六君子被杀。
???????????????????? ——据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三联书店(2005年版)整理
材料二 ?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运动过后不久出现的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和康有为后来的陈述如《康南海自编年谱》。由于作者就是当事者,所以很难作为信史。但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强化了康梁系话语,而来自清政府方面的解释几乎一直没有看到。
?????????????????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光明日报》2008年12月7日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看,你认为引发戊戌政变发生的因素有哪些?(2分)
(2)关于袁世凯告密与戊戌政变的关系,以往大多数人认为:袁世凯告密直接导致政变发生,是促发政变的决定性因素。请依据材料一判断,这一观点是否成立并找出理由。袁世凯告密与戊戌政变的进程有何关系?(3分)
(3)据材料三,说明文中提到的两部文献在研究戊戌变法运动史中的缺陷。由此,你认为史学研究应注意什么?(3分)

【答案】
(1)因素:杨崇伊向慈禧太后上奏折;光绪帝接见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引起守旧势力的恐慌;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势力反对变法。(3分)
(2)不成立。理由:从材料可见,袁世凯告密是在戊戌政变发生后。(2分)
关系:袁世凯的告密对政变的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加剧了政变的激烈程度。(2分)
(3)缺陷:当事人的陈述,容易加进主观色彩(或偏见),影响历史真实。(1分)
注意:应重视史料的甄别、辨伪、互证;(1分)关注、收集正反两方面的史料。(1分)
【点拨】
第一问结合材料一即可归纳三点:杨崇伊的奏折、光绪接见伊藤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