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recycle1 第三课时

recycle1 第三课时

Recycle 1 单元复习

第三课时

课型:复习课授课时间:2015.4.15 主备人:王永刚

教学目标:

1、能读懂Read and circle中John一天的活动安排,并独立完成练习。

2、能拼读前三单元的四会掌握单词并用四会句型造句。

教具准备:

教学光盘、单词卡片。

教学重点:

会听、说、读、写前三单元的四会掌握单词。

教学难点:

运用单词灵活造句。

教学过程:

一、定向导学5分

1、教师出示前三单元中应掌握的四会卡片,可采取依次朗读的方式,看看哪组的同学最——也可采取让学生抽签的方式,看看抽到的是什么词,马上读出来。在读单词的过程中,教师也可进一步提高要求,让学生将用所读到的单词造句。

二、自主学习 15分

1、Read and circle 部分教师先引导学生仔细看图阅读John的活动时间表,然后独立完成练习,最后进行检查。注意检测时不要只停

留在判断正误的层面上,要让学生进一步回答教师提出的一些问题:When does John go to school? Where does John read books? 等问题,以此来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

2.Read and write 10分

本部分主要的内容是含有字母组合ir ur al ar的单词和句子的书写规则。句子首写字母需要大写。

掌握了发音的归路根据意义和发音规则拼写单词。

三、巩固练习10分

1、完成练习册上Recycle 1的练习。

四、布置作业

1、规范抄写Read and write中的句子。

五、板书设计

2020_2021学年高中数学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2.2.1第1课时对数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A版必修1

课时作业18 对数 时间:45分钟 ——基础巩固类—— 一、选择题 1.使对数log a (-2a +1)有意义的a 的取值范围为( B ) A .a <1 2 且a ≠1 B .00且a ≠1 D .a <12 解析:由对数的概念可知,使对数log a (-2a +1)有意义的a 需满足???? ? a >0,a ≠1, -2a +1>0, 解 得0

解析: 5.已知log a 12=m ,log a 3=n ,则a m + 2n 等于( D ) A .3 B.34 C .9 D.9 2 解析:由已知得a m =1 2 ,a n =3. 所以a m +2n =a m ×a 2n =a m ×(a n )2=12×32=9 2 .故选D. 解析: 二、填空题 解析:由已知得x =????123 , 8.lg(ln e)+log 2(2·lg10)=1. 解析:ln e =1,lg10=1, 故原式=lg1+log 2(2×1)=0+1=1. 9.已知log 3(log 4x )=0,log 2(log 3y )=1,则x +y =13. 解析:由已知得log 4x =1,故x =4,log 3y =2, 故y =32=9.所以x +y =4+9=13. 三、解答题 10.求下列对数的值: 解:

2020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二课时作业

2.2.2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二) 课时目标 1.进一步加深理解对数函数的性质. 2.掌握对数函数的性质及其应用.

1.函数y =log a x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实数a 的可能取值是( ) A .5 B.1 5 C.1e D.12 2.下列各组函数中,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 A .y =x 2和y =(x )2 B .|y |=|x |和y 3=x 3 C .y =log a x 2 和y =2log a x D .y =x 和y =log a a x 3.若函数y =f (x )的定义域是[2,4],则y =f (12 log x )的定义域是( ) A .[1 2,1] B .[4,16] C .[116,1 4 ] D .[2,4] 4.函数f (x )=log 2(3x +1)的值域为( ) A .(0,+∞) B .[0,+∞) C .(1,+∞) D .[1,+∞)

5.函数f (x )=log a (x +b )(a >0且a ≠1)的图象经过(-1,0)和(0,1)两点,则f (2)=________. 6.函数y =log a (x -2)+1(a >0且a ≠1)恒过定点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设a =log 54,b =(log 53)2 ,c =log 45,则( ) A .a 0且a ≠1)且f (8)=3,则有( ) A .f (2)>f (-2) B .f (1)>f (2) C .f (-3)>f (-2) D .f (-3)>f (-4) 4.函数f (x )=a x +log a (x +1)在[0,1]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为a ,则a 的值为( ) A.14 B.1 2 C .2 D .4 5.已知函数f (x )=lg 1-x 1+x ,若f (a )=b ,则f (-a )等于( ) A .b B .-b C.1b D .-1b 6.函数y =3x (-1≤x <0)的反函数是( ) A .y =13 log x (x >0) B .y =log 3x (x >0) C .y =log 3x (1 3≤x <1) D .y =13 log x (1 3 ≤x <1) 二、填空题

第三课时解决问题

第八单元解决问题 第三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100 页例2。 教学目标: 1、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让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解决连除应用题。 2、培养学生有条理地分析解决问题,知道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在感受、体验、探索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提出问题: 1、师:同学们,六一节的脚步声一天一天向我们走近,我们苍南实验一小为了欢庆“六 一”开展了各种活动。看!三(1)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出示图,图上画的是60 位小 朋友出场进行团体操表演) 师: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三(1)班的同学整理成漂亮的队形。出示图:(主题图)请学生独立观察画面,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可能会提:每队有多少人?每个圆圈有 多少人?……) 2、师:现在我们就来研究“求每个小圆圈有多少人”,要求这个问题,需要收集哪些有用的信息? 3、学生汇报,师引导。将学生的汇报整理成例2 三(1)班60个同学参加团体操比赛,平均分成 2 队,每队有 5 个小圈,每个小圈有几人? 二、小组合作,分析解决问题 1、你能独立解决这个问题吗?在练习本上试着列算式,相信你一定能行! 2、组织交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说一说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看看,哪一组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3、汇报: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①60 - 2=30 (人)30 - 5=6 (人) ②60 - 2 - 5=6 (人) ③60+(2X 5)=6 (人) 每组方法师边听边板书,再由学生说说这种方法解答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如果课堂上有

高中数学《对数函数(第二课时)》说课稿

高中数学《对数函数(第二课时)》说课稿高中数学《对数函数(第二课时)》说课稿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数学《对数函数(第二课时)》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教材的本质、地位与作用 对数函数(第二课时)是20xx人教版高一数学(上册)第二章第八节第二课时的内容,本小节涉及对数函数相关知识,分三个课时,这里是第二课时复习巩固对数函数图像及性质,并用此解决三类对数比大小问题,是对已学内容(指数函数、指数比大小、对数函数)的延续和发展,同时也体现了数学的实用性,为后续学习起到奠定知识基础、渗透方法的作用,因此本节内容起到了一种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本节课的地位与作用,结合高一学生的认知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学习目标: 1、复习巩固对数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2、运用对数函数的性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即数形结合能力 2、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已有经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探索出方法,有条理阐述自己观点的能力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教材的重点及难点 对数比大小发挥的是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前一是复习巩固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二是对指数中比大小问题的数学思想及方法的再次体现和应用,对后为解对数方程及对数不等式奠定基础。所以确定本节课重点:运用对数函数图像性质比较两数的大小 教学中将在以下2个环节中突出教学重点: 1、利用学生预习后的心得交流,资源共享,互补不足 2、通过适当的练习,加强对解题方法的掌握及原理的理解 另一方面,学生在预习后上课的情况下,对于课本上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本节课教师要补充第三类比大小

2016-2017学年高中数学第3章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3.2.1对数第1课时对数的概念课时作业

§3.2 对数函数 3.2.1 对数(一) 课时目标 1.理解对数的概念,能进行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2.了解常用对数与自然对数的意义.3.掌握对数的基本性质,会用对数恒等式进行运算. 1.对数的概念 如果a (a >0,a ≠1)的b 次幂等于N ,即________,那么就称b 是以a 为底N 的对数,记作__________.其中a 叫做__________,N 叫做______. 2.常用对数与自然对数 通常将以10为底的对数叫做________,以e 为底的对数叫做________,log 10N 可简记为________,loge N 简记为________. 3.对数与指数的关系 若a >0,且a ≠1,则a x =N ?log a N =____. 对数恒等式:log a N a =____;log a a x =____(a >0,且a ≠1). 4.对数的性质 (1)1的对数为____; (2)底的对数为____; (3)零和负数________. 一、填空题 1.有下列说法: ①零和负数没有对数; ②任何一个指数式都可以化成对数式; ③以10为底的对数叫做常用对数; ④以e 为底的对数叫做自然对数.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________. 2.有以下四个结论:①lg(lg 10)=0;②ln(ln e)=0;③若10=lg x ,则x =100;④若 e =ln x ,则x =e 2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3.在b =log (a -2)(5-a )中,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方程3log 2x =14的解集是________. 5.若log a 5 b = c ,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________. ①b =a 5c ;②b 5=a c ;③b =5a c ;④b =c 5a . 6.0.51log 4 12-+?? ??? 的值为________. 7.已知log 7[log 3(log 2x )]=0,那么12 x -=________. 8.若log 2(log x 9)=1,则x =________. 9.已知lg a =2.431 0,lg b =1.431 0,则b a =________. 二、解答题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9)对数与对数函数 理 新人教B版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基础热身 1.[2011·辽宁五校二联] 若函数y =log a (x +b )(a >0且a ≠1)的图象过两点(-1,0)和(0,1),则( ) A .a =2,b =2 B .a =2,b =2 C .a =2,b =1 D .a =2,b = 2 2.[2012·淄博模拟] 函数f (x )=log 2(3x +1)的值域为( ) A .(0,+∞) B.[0,+∞) C .(1,+∞) D.[1,+∞) 3.[2011·莆田质检] 已知函数f (x )=a x (a >0,a ≠1)是定义在R 上的单调递减函数,则函数g (x )=log a (x +1)的图象大致是( ) 4.log 225·log 322·log 59=( ) A .3 B .4 C .5 D .6 能力提升 5.设函数f (x )=log a x (a >0且a ≠1),若f (x 1x 2…x 2011)=8,则f (x 21)+f (x 22)+…+f (x 2 2011)=( ) A .4 B .8 C .16 D .2log a 8 6.[2012·淄博模拟] 设a =log 54,b =(log 53)2 ,c =log 45,则( ) A .a 0且a ≠1)在[1,2]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为log a 2+6,则a 的值为( ) A.12 B.14 C .2 D .4 9.[2011·锦州一模] 设0<a <1,函数f (x )=log a (a 2x -2a x -2),则使f (x )<0的x 的取值范围是( ) A .(-∞,0) B .(0,+∞) C .(-∞,log a 3) D .(log a 3,+∞) 10.设点P (x 0,y 0)是函数y =ln x -1与y =-x (x >0)的图象的一个交点,则ln x 2 0+2x 0 =________. 11.化简(log 43+log 83)(log 32+log 92)=________. 12.已知log a (3a -1)恒为正数,那么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3.已知函数f (x )=log a |x |在(0,+∞)上单调递增,则f (-2)、f (1)、f (3)的大小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 解决问题 人教版新课标

第4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2、减法 第3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43页例4。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能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难点】 学会分析问题,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 同学们,你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买过东西吧! 2.出示例4主题图。 看看小红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买什么?遇到了什么问题? 二、探究新课 1.从图中你了解到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1)收银员应收多少钱?(2)小红的爸爸应准备多少钱? 2.引导学生理解题意:(1)求收银员应收多少钱是一个准确的数还是大概的数?(2)求爸爸应准备多少钱,这个数是准确数还是大概的数呢?

3.要解答这两个问题,各需要用到哪些信息?试试看。 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同时指名板演,其余学生自己列式并计算,最后组内交流、检查。 4.集体订正,然后师进行概括小结:解决问题时,要分析具体情况,想一想需要哪些信息,并灵活选择解决的策略。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九第12题。 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从图上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求准备多长的网就够了,要用到哪几个信息?该怎样解决呢? 小组内说一说,交流一下自己的理解,然后自己独立解答。 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2.练习九第14题。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引导学生认真看图、读题,弄懂题意:每次最多运450千克的货物,把货

高中数学课时作业:对数与对数函数

课时作业9 对数与对数函数 一、选择题 1.函数y =log 3(2x -1)+1的定义域是( C ) A .[1,2] B .[1,2) C.???? ??23,+∞ D.? ?? ?? 23,+∞ 解析:由????? log 3(2x -1)+1≥0,2x -1>0, 即????? log 3(2x -1)≥log 313, x >12,解得x ≥2 3. 2.若函数y =f (x )是函数y =a x (a >0,且a ≠1)的反函数,且f (2)=1,则f (x )= ( A ) A .log 2x B.12x C .log 12 x D .2x -2 解析:由题意知f (x )=log a x (a >0,且a ≠1),∵f (2)=1,∴log a 2=1,∴a =2.∴f (x )=log 2x . 3.函数f (x )=x a 满足f (2)=4,那么函数g (x )=|log a (x +1)|的图象大致为( C ) 解析:由f (2)=2a =4,得a =2.所以g (x )=|log 2(x +1)|, 则g (x )的图象由y =|log 2x |的图象向左平移一个单位得到,C 满足. 4.(惠州市调研)若a =20.5 ,b =log π3,c =log 2sin 2π5,则

( D ) A .b >c >a B .b >a >c C .c >a >b D .a >b >c 解析:依题意,得a >1,01,得c <0,故a >b >c ,故选D. 5.若函数f (x )=lg(x 2-2ax +1+a )在区间(-∞,1]上递减,则a 的取值范围为( A ) A .[1,2) B .[1,2] C .[1,+∞) D .[2,+∞) 解析:令函数g (x )=x 2-2ax +1+a =(x -a )2+1+a -a 2,对称轴为x =a ,要使 函数在(-∞,1]上递减,则有????? g (1)>0,a ≥1,即? ???? 2-a >0, a ≥1,解得1≤a <2,即a ∈[1,2). 6.(洛阳市第一次联考)设a =log 36,b =log 510,c =log 714,则( D ) A .c >b >a B .b >c >a C .a >c >b D .a >b >c 解析:因为a =log 36=log 33+log 32=1+log 32,b =log 510=log 55+log 52=1+log 52,c =log 714=log 77+log 72=1+log 72,因为log 32>log 52>log 72,所以a >b >c ,故选D. 7.(贵阳市摸底考试)20世纪30年代,为了防范地震带来的灾害,里克特(C.F.Richter)制定了一种表明地震能量大小的尺度,就是使用测震仪衡量地震能量的等级,地震能量越大,测震仪记录的地震曲线的振幅就越大,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里氏震级M ,其计算公式为M =lg A -lg A 0,其中A 是被测地震的最大振幅,A 0是“标准地震”的振幅.已知5级地震给人的震感已经比较明显,则7级地震的最大振幅是5级地震的最大振幅的( D ) A .10倍 B .20倍 C .50倍 D .100倍 解析:根据题意有lg A =lg A 0+lg10M =lg(A 0·10M ),所以A =A 0·10M ,则A 0 ×107 A 0×105 = 100.故选D. 二、填空题 8.(2018·全国卷Ⅰ)已知函数f (x )=log 2(x 2+a ).若f (3)=1.则a =-7.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 解决问题 人教新课标

第3课时解决问题 课题解决问题课型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对圆的面积知识的一个拓展,也可以理解为圆与正方形的特殊组合。本节课利用组合图形的特点来解决问题,使学生能够在理解两种特殊的组合图形特点的基础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借助经验,理解图形特点。 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感受到圆外切正方形与圆内接正方形都可以理解为圆和正方形的简单组合。借助主题图的演示,从具体的实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使学生进一步感知圆外切正方形和圆内接正方形的特点。 2.尝试应用,掌握方法。 以半径为1m的圆为例,引导学生求出它与外切正方形和内接正方形面积的差,学生汇报交流,得出结论。体现了重视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1.进一步熟练掌握计算圆面积的方法。 2.使学生理解并学会运用已掌握的计算圆、正方形、三角形等规则图形面积的方法求不规则图形面积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3.培养学生灵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并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了解并掌握外方内圆、外圆内方图形的特征,以及相关面积的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把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很好地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学前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学具准备:圆规直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以旧引新(6分钟)1.复习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和圆的面积公式。 2.回答下面各圆的面积。 1.说出S正=a2、S圆=πr2 2.左圆面积=π×22=4π 右圆面积=π×(2÷2)2=π 1.边长是5cm的正方形面积是多 少? 5×5=25(cm2) 2.如果r=4cm,则圆的面积是多 少? 3.14×42 =3.14×16 =50.24(cm2)

对数函数(第二课时)

对数函数(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巩固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2.掌握与对数函数有关的复合函数的性质,如奇偶性、单调性、值域等的求解方法. 【学习障碍】 1.应用图象和性质解题时忽略对底数的分类讨论. 2.研究复合函数的有关性质时忽略对定义域的考查. 【学习策略】 Ⅰ.学习导引 1.阅读课本P83~85页. 2.本课时的重点是应用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去解决综合性问题,难点是有关复合函 数有关单调性、奇偶性的判断,求证. 3.本课时用到的主要知识及方法. (1)利用图象法研究对数函数的有关性质. 对数函数的图象要分底数a>1及0<a<1讨论.对于几个底数都大于1的对数函数,底数越大,函数图象向右的方向越接近x轴;对于几个底数都大于0而小于1的对数函数,底数越大,函数图象向右的方向越远离x轴.以上规律可总结成“底大头低”四个字来理解.实际上,作出直线y=1与各图象交点的横坐标即各函数的底数的大小. 如图2—14所示: 利用图象法研究不同底的两个对数函数的有关性质时特别方便.(2)利用“同增异减”性的方法求复合函数的单调区间时,一定要先考查定义域.如y=log2(x2-2x)先要考查x2-2x>0,即x<0或x>2,然后再“同增异减”. 利用定义法判断复合函数的奇偶性时,也要先考查函数的定义域,若关于原点对称,

则应用定义,否则为非奇非偶函数. 关于复合函数的研究还常用换元法等方法. [例]已知log a 2>log b 2>0,判断a 、b 的大小. 分析:用图象法. 解析:由两个函数值均大于0知a 、b 都大于1,作出两个底数大于1的对数函数y =log a x 、y =log b x 的图象,找出横坐标2对应的两个函数值.由log a 2>log b 2确定两个图象对应的解 析式.由“底大头低”的规律知b >a >1.如2—15所示: 4.在学习中,应继续充分运用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对应关系,由已掌握的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帮助学习理解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结合本节的学习, 要进一步培养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能力. Ⅱ.知识拓宽 在前面我们已经学过原函数与反函数性质的一些对应关系,如: ①原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分别是其反函数的值域,定义域,逆对应法则. ②原函数的图象与其反函数的图象关于y =x 对称. ③原函数增,反函数增;例y =2x ,y =log 2x 原函数减,反函数减;例y =(21)x ,y =x 21log 原函数是奇函数,反函数是奇函数;例y =x 3是奇函数,y =3 1x 是奇函数. 原函数是偶函数,反函数不存在(f (x )=a ,x ∈{0}除外) (以上所说,函数都在各自定义域上) 如1.y =1212-+x x 的反函数是y =log 211 -+x x (x >1或x <1) y =1212-+x x 是奇函数,y =log 211-+x x 也为奇函数,证明f (x )=log 211 -+x x 为奇函数. 证明:f (x )=log 211-+x x ,f (-x )=log 211--+-x x =log 211 +-x x =log 2(11 -+x x ) -1=-f (x )

高中数学课时作业17对数函数的图象及性质新人教A版必修1

课时作业十七:对数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一、选择题 1.已知下列函数:①y =log 12 (-x )(x <0);②y =2log 4(x -1)(x >1);③y =ln x (x >0); ④y =log (a 2+a )x (x >0,a 是常数). 其中为对数函数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2.函数y =1+log 12 (x -1)的图象一定经过点( ) A .(1,1) B .(1,0) C .(2,1) D .(2,0) 3.函数y = 1log 2 - 的定义域为( ) A .(-∞,2) B .(2,+∞) C .(2,3)∪(3,+∞) D .(2,4)∪(4,+∞) 4.已知0<a <1,函数y =a x 与y =log a (-x )的图象可能是( ) 5.函数f (x )=log a (x +2)(0

9.已知函数f (x )=log a x +1 x -1 (a >0,且a ≠1). (1)求f (x )的定义域; (2)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10.若函数f (x )为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且x ∈(0,+∞)时,f (x )=lg(x +1),求f (x )的表达式,并画出大致图象. [能力提升] 1.满足“对定义域内任意实数x ,y ,f (x ·y )=f (x )+f (y )”的函数可以是( ) A .f (x )=x 2 B .f (x )=2x C .f (x )=log 2x D .f (x )=e l n x

《5432加几》教案

《5、4、3、2加几》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学会运用交换加数的方法计算5,4,3,2加几,能比较熟练地计算6、5、4、3、2加几。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综合练习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计算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迅速地口算。 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法、讲授法、探索法。 课前准备 小棒、口算卡片、课件、电脑、投影仪,使用“学乐师生” APP拍照,和同学们分享。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演:板演后指名学生说一说想的过程。 8+6= 7+6= 6+8= 6+7= 9+6= 8+7= 6+9= 7+8= 2.口算: 6+5= 7+4=7+6= 7+5= 8+4= 8+6= 8+5=9+4= 9+6= 9+5= 9+3= 9+8= 8+3= 9+2= 9+7= 二、新课学习

(一)启发谈话。 我们已经学会了9,8,7,6加几的进位加法。今天我们要用学过的知识来学习5,4,3,2加几(板书课题)这样的算式,不看图、不摆实物你们能不能很快想出得数?(能)好!看老师出题,比一比谁算得最快。 1.教学例1: 5+6=□ 5+8=□ (1)老师板书:5+6=□ 师问:请你们说一说这道题怎样想能很快说出得数? 指名说:(学生可能会说出两种方法) ①用凑十法。 ②用交换加数的方法。 想:6加5等于11, 5加6也等于11。 (2)师说:你们想出的两种方法都可以。下面我们再看:5+8怎样想? 板书:5+8=□ 学生仍会说出两种方法。 ①用凑十法。 ②用交换加数的方法。 想:8加5等于13, 5加8也等于13。 (3)两种方法进行比较。 师说:刚才我们用两种方法计算了5加几的题目,请同学们比较一下,用哪种方法计算更快、更简便。 学生回答:第二种方法更快、更简便。 师说:好!你们都喜欢第二种方法,这第二种方法就是用交换加数的位置,想大数加小数的方法。下面再请同学们想一想4加几、3加几应怎样算? 2.教学例2: 4+7=□ 3+9=□

高中数学必修1《对数函数(第二课时)》说课稿

高中数学必修1《对数函数(第二课时)》说 课稿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对数函数(第二课时)》说课稿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对数函数(第二课时)》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一、教材的本质、地位与作用 对数函数(第二课时)是xxxx人教版高一数学(上册)第二章第八节第二课时的内容,本小节涉及对数函数相关知识,分三个课时,这里是第二课时复习巩固对数函数图像及性质,并用此解决三类对数比大小问题,是对已学内容(指数函数、指数比大小、对数函数)的延续和发展,同时也体现了数学的实用性,为后续学习起到奠定知识基础、渗透方法的作用,因此本节内容起到了一种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本节课的地位与作用,结合高一学生的认知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学习目标: 1、复习巩固对数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2、运用对数函数的性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即数形结合能力 2、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已有经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探索出方法,有条理阐述自己观点的能力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教材的重点及难点 对数比大小发挥的是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前一是复习巩固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二是对指数中比大小问题的数学思想及方法的再次体现和应用,对后为解对数方程及对数不等式奠定基础。所以确定本节课重点:运用对数函数图像性质比较两数的’大小 教学中将在以下2个环节中突出教学重点: 1、利用学生预习后的心得交流,资源共享,互补不足 2、通过适当的练习,加强对解题方法的掌握及原理的理解 另一方面,学生在预习后上课的情况下,对于课本

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数学4.4对数函数4.4.1对数函数的概念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教A版必修一

第四章 4.4 4.4.1 A 组·素养自测 一、选择题 1.下列函数是对数函数的是( C ) A .y =log a (2x )(a >0,且a ≠1) B .y =log a (x 2+1)(a >0,且a ≠1) C .y =log 1a x (a >0,且a ≠1) D .y =2lg x [解析] 由于对数函数的形式是y =log a x (a >0且a ≠1),据此判断A 、B 、D 均不符合,故选C . 2.若某对数函数的图象过点(4,2),则该对数函数的解析式为( A ) A .y =log 2x B .y =2log 4x C .y =log 2x 或y =2log 4x D .不确定 [解析] 由对数函数的概念可设该函数的解析式为y =log a x ,则log a 4=2,解得a =2.故所求解析式为y =log 2x . 3.函数f (x )=lg(x -1)+4-x 的定义域为( A ) A .(1,4] B .(1,4) C .[1,4] D .[1,4) [解析] 由题意得????? x -1>0, 4-x ≥0, 所以1

一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5432加几人教新课标

第1课时5、4、3、2加几(1) 1.送sònɡ 小xiǎo 鸟niǎo 回huí家jiā。 2. 3. 4.算suàn 一yi 算suàn 两liǎnɡ 种zhǒnɡ 教jiào 具jù各ɡè 有yǒu 多duō 少shǎo。 一班二班一共 7盒4盒盒 5块6块块 5.在zài○里lǐ 填tián 上shànɡ“>”“<”或huò“=”。 5+6○104+8○123+9○12 7+5○15 5+8○12 3+8○10 6.3个ɡè 气qì球qiú上shànɡ 的de 数shù的de 和hé等děnɡ 于yú13,你nǐ 知zhī 道dào 另lìnɡ 外wài 两liǎnɡ 个ɡè 气qì球qiú上shànɡ 的de 数shù各ɡè 是shì多duō 少shǎo 吗mɑ? 第2课时5、4、3、2加几(2) 1.小xiǎo 动dònɡ 物wù过ɡuò 河hé。

2. 3. 房子里有□只兔子,外面有□只,一共有多少只? □○□=□(只) 4. (1)一共有多少朵?□○□=□(朵) (2)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5.在zài□里lǐ 填tián 上shànɡ 合hé适shì的de 数shù。2+□=10 3+□=11 4+□=11 5+□=12 2+□=11 3+□=12 4+□=13 5+□=13 6.

把bǎ2、3、4、5、6、7、8、9这zhè8个ɡè 数shù分fēn 别bié填tián 在zài□里lǐ。 第1课时5、4、3、2加几(1) 1.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

2019-2020学年高中数学 2.2.2课题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第二课时)学案 新人教A版.doc

2019-2020学年高中数学 2.2.2课题对数函数及其性质(第二课 时)学案新人教A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1).能够准确描绘出对数函数的图像,并可以利用图像来解决相关问题; (2).能够利用对数函数的相关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对数函数的图像,感受数形结合思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生的相互交流来加深理解对数函数图像的理解,增强学生数学交流能力,培养学生倾听,接受别人建议的优良品质。 课前预习案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用15分钟的时间阅读探究课本上的基础知识,自主高效预习,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2.完成教材助读设置的问题,然后结合课本的基础知识和例题,完成预习自测题. 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写到“我的疑惑”处。 一、相关知识 1. 对数函数的图象有什么特点? 2. 对数函数有哪些性质? 学习建议:请同学们回忆上述问题并作出回答。 二、教材助读 1. 对数函数的图象是怎样的?与底数有何联系?

2. 反函数是如何定义的? 3. 函数的图象与、图象之间有什么关系? 三、预习自测 1.函数log (1)(01)a y x a a =->≠且恒过的定点坐标是( ) A. (2,0) B. (1,0) C. (0,1) D. (1,1) 2.比较两个对数的大小. (1)10log 7与10log 12 ; (2)0.5log 0.7与0.5log 0.8 3.求函数的定义域. (1) y =y =y =四、【我的疑问和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探究案 一.基础知识探究 探究点:反函数 问题:如何由2x y =求出x ? 反思:函数2log x y =由2x y =解出,是把指数函数2x y =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对调位置而 得出的. 习惯上我们通常用x 表示自变量,y 表示函数,即写为2log y x =. 新知:当一个函数是一一映射时, 可以把这个函数的因变量作为一个新函数的自变量, 而 把这个函数的自变量新的函数的因变量. 我们称这两个函数为反函数(inverse function ) 例如:指数函数2x y =与对数函数2log y x =互为反函数. 试试: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指数函数2x y =及其反函数2log y x =图象,发现什 么性质? 反思: (1)如果000(,)P x y 在函数2x y =的图象上,那么P 0关于直线y x =的对称点在函数 2log y x =的图象上吗?为什么?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对数与对数函数课时作业8 文 北师大版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对数与对数函数课时作业8 文 北师大版 一、选择题 1.在同一坐标系内,函数y =x +a 与y =log a x 的图象可能是( ) 解析:A 图中,由y =x +a 的图象可知a >1,由y =log a x 的图象可知01,故矛盾; C 图中,由y =x +a 的图象可知01,故矛盾. 答案:C 2.(2011年广东高考文4))函数 1 ()lg(1)1f x x x = ++-的定义域是 ( ) A .(,1)-∞- B .(1,)+∞ C .(1,1)(1,)-+∞ D .(,)-∞+∞ 解析: 由10 10 x x -≠??+>?解得1x >-且1x ≠。 答案:C 3.设函数 f (x )定义在实数集上,f (2-x )= f (x ),且当x ≥1时, f (x )=ln x ,则有( ) A .f (13)

第3课时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第3课时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第3课时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第6单元百分数(一) 第3课时?解决问题(2) 【教学内容】教材第85页例2。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百分数化成小数或分数的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百分数与小数和分数的互化。 2.会解决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3.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和迁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百分数化成小数、分数的方法。 难点:理解用百分数乘法列式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把下面各数化成百分数。 0.371.45?0.996 2.把分数化成百分数。 以上每题先由学生独立完成,做后集体订正,并请学生说一说转化的过程。 3.什么样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什么样的分数不能化成有限

小数? 学生回顾后,指名口答,集体订正。 二、自主探究 1.教学第85页例2。 (1)理解题意,择取信息。 (2)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定义一样吗?为什么? (3)怎样列式? (4)如何计算?讨论交流 (5)学生探究尝试。 (6)交流小结方法: 小数(观察:怎样转化?) 百分数?分母是100的分数 最简分数 (7)根据刚才的讨论和计算,说一说如何把百分数化成分数或小数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能约分的要约分 只要小数点向左移动…… (8)完成教材第85页“做一做”第1题(下一排),指名练习,集体订正。 三、实践应用

1.完成教材练习十八第8题。(先填后说算法) 2.完成教材练习十八第7题。(先填,后观察相等的分数、小数与百分数的关系) 3.完成教材练习十八第12题。(交流讨论) 4.完成教材练习十八第14题。(先计算,后比较) 5.完成教材练习十八第15题。(尝试后说出你的思路)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谈一谈。 五、课堂作业 教材练习十八第9、10题。

第 3 课时 解决问题

第 3 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各种运算律的特点,能够熟练运用这些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画图整理信息的方法,能借助所画的示意图分析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 3.在复习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的价值,树立学习的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巩固各种运算律的特点,掌握画图整理信息的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系统整理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复习和解决问题有关的知识。 1.复习运算律。 (1)提问:我们学过的运算律有哪些?用字母怎么表示? 师归纳板书: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2)学习这些运算律有什么作用呢? ①可以运用这些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②运用加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还可以进行加法和乘法的验算。 2.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 提出以下问题: (1)同学们,这学期我们又掌握了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它是什么呢? (2)我们通过画什么样的图来分析问题? (3)运用画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有什么好处呢? 二、查漏补缺训练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整理与复习”第10~12题。 1.第10题。 这道题是通过让学生说一说每个式子表示的是什么运算律,加深学生对各种运算律的认识。 2.第11题。 这道题是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先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再组织汇报交流。 其中,“329-186-14”这道题可以先将两个减数相加,再相减,也就是运用减法的性质来进行简便计算。而“630÷45”可以转化成“630÷9÷5”来进行简便计算。 3.第12题。 解决实际问题,目的是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可以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394×21”和“102×37”都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三、综合运用提升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整理与复习”第14~18题。 1.第14题。 解决“相遇问题”,让学生体会乘法分配律与“相遇问题”两种解题方法之间的联系。 2.第15、17题。 这两道题都是复习用画示意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练习过程中,先让学生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再组织交流和评价。 在掌握示意图画法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解答。 3.第16、18题。 这两题是复习用画线段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虽然题目中没有明确要求,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思考。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文档说明 (Word文档可以删除编辑) 专注于可以编辑的精品文档:小学试卷教案合同协议施工组织设计、期中、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