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双电机消隙原理

双电机消隙原理

双电机消隙原理
双电机消隙原理

双电机消隙就是两个电机通过齿轮与赤道仪的主齿轮啮合,并按双电机消隙控制曲线进行驱动(不要小看这条曲线,据说还是尼克松访华时带来的礼物之一呢!密云天线采用的是四电机消隙,有点不同。),从图中可看到,永远不会出现两个电机输出转矩同时为零的情况,即任何时候两个电机至少有一个会对主齿轮施加不为零的转矩,在此转矩的作用下,主齿轮的运动间隙就不可能存在。当然,此转矩必须大于转动链本身的摩擦力矩。

在实际消隙方式下,当系统需要的输出合力矩为零(静止)时,两通道电机的电枢电流为±Io(消隙偏置电流),其输出力矩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当系统需要的输出合力矩增加时,两通道电机的电枢电流随图二的曲线变化,其中一个通道的输出力矩将继续增加,另一个通道的输出力矩逐渐减小至零再增加,由阻力源变为动力源

这样描述可能不是很好理解,大家可以理解为两个电机与主齿轮啮合时,一个是前齿面接触,另一个是后齿面接触,正转是由前齿面接触的齿轮出力,而反转时由后赤面接触的齿轮出力,这样一来就不会出现间隙了。当然在实际工作中,两个齿轮都出力的,一个力大,另一个力小而已,它们的力矩方向都是运动方向,只是力大的前赤面接触,力小的后齿面接触。注意,这里提到的是力矩控制,不要理解为速度,它们的速度是相同的。

上面简单的介绍了一下消隙控制的原理,赤道仪采用消隙控制的话,实现GOTO功能就简单多了,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一起讨论一下。由于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进行力矩控制比较麻烦,所以我采用的是同步电机驱动,如果需要,下次我讲讲步进电机和同步电机驱动方面的内容。"

浅谈赤道仪控制技术(一)消隙系统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3296次) 时间:2004/10/22 09:24pm来源:glyangjun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查看图片详细信息

现在见到很多爱好者都在抱怨自己的赤道仪精度不够,简单的电跟也没有GOTO功能,恰好我现在正在开发密云水库50米射电望远镜的运动控制系统,就把我接触到的一些东西拿出来和大家聊聊。希望对大家DIY有一点帮助,更希望有高手能指点一二。

大家都知道,目前广大爱好者手中使用的赤道仪都采用蜗轮蜗杆组传动的,两个齿轮在啮合时只有前齿面是接触的,否则后齿面会因为摩擦而损耗,严重时传动都不能正常进行。由于两齿轮啮合时,后齿面存在间隙,在反转时势必会出现空程,而普通的电跟采用步进电机开环驱动,没有必要的位置反馈部件,所以在正转若干步再反转同样步数时,天望不能指回原先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GOTO功能是不可能的,我见过一些文章提到,在调试赤道时,事先进行正反转操作,采集到赤道仪的间隙步数,之后利用软件进行补偿,以实现GOTO功能。但赤道仪的间隙是不确定的,锁定操作或温度,都有可能改变赤道仪的间隙,经常性的调整很麻烦,而且软件还要跟上。其实彻底解决的办法就是把赤道仪的运动控制系统(是不是称谓有点夸张?!其实就是电跟啦!)改成闭环控制,并且采用双电机消隙控制。

先讲讲消隙控制是怎么回事吧。双电机消隙就是两个电机通过齿轮与赤道仪的主齿轮啮合,并按双电机消隙控制曲线进行驱动(不要小看这条曲线,据说还是尼克松访华时带来的礼物之一呢!密云天线采用的是四电机消隙,有点不同。),从图中可看到,永远不会出现两个电机输出转矩同时为零的情况,即任何时候两个电机至少有一个会对主齿轮施加不为零的转矩,在此转矩的作用下,主齿轮的运动间隙就不可能存在。当然,此转矩必须大于转动链本身的摩擦力矩。

在实际消隙方式下,当系统需要的输出合力矩为零(静止)时,两通道电机的电枢电流为±Io(消隙偏置电流),其输出力矩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当系统需要的输出合力矩增加时,两通道电机的电枢电流随图二的曲线变化,其中一个通道的输出力矩将继续增加,另一个通道的输出力矩逐渐减小至零再增加,由阻力源变为动力源。

这样描述可能不是很好理解,大家可以理解为两个电机与主齿轮啮合时,一个是前齿面接触,另一个是后齿面接触,正转是由前齿面接触的齿轮出力,而反转时由后赤面接触的齿轮出力,这样一来就不会出现间隙了。当然在实际工作中,两个齿轮都出力的,一个力大,另一个力小而已,它们的力矩方向都是运动方向,只是力大的前赤面接触,力小的后齿面接触。注意,这里提到的是力矩控制,不要理解为速度,它们的速度是相同的。

上面简单的介绍了一下消隙控制的原理,赤道仪采用消隙控制的话,实现GOTO功能就简单多了,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一起讨论一下。由于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进行力矩控制比较麻烦,所以我采用的是同步电机驱动,如果需要,下次我讲讲步进电机和同步电机驱动方面的内容。

双电机驱动系统消隙技术分析

双电机驱动系统消隙技术分析 摘要:双电机驱动系统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电机系统,双电机驱动的消隙技术是双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双电机驱动系统能否实现正常运行关键在于消隙技术本身的水平。在人们对电机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加强对双电机驱动系统消隙技术的研究对于提升双电机驱动系统本身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重点探讨双电机驱动系统的消隙技术。 关键词:双电机驱动;消隙;数控设备 当前在电机系统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是单电机驱动系统,与此同时双电机驱动系统在数控设备,机器人以及雷达等系统中也得到了高效应用。双电机驱动技术在这些领域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系统机械的传动精度。该技术在机械系统中的应用将成为未来时代发展的潮流。 双电机驱动系统在电机系统中的应用能够取得比单电机系统更好的效果,但是双电机驱动系统本身在的操作过程要比单电机驱动系统复杂的多。双电机之间的转矩输出与电机位置控制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非常重要。而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双电机驱动系统的消隙技术。因而加强双电机驱动消隙技术的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 1.双电机驱动系统的传动形式 在探讨双电机驱动系统的消隙技术之前,了解双电机驱动系统的传统形式非常重要。充分把握双电机驱动系统的传动形式有助于高水平的消隙。在双电机驱动系统中,机械连接以及传动形式主要是丝杠,齿轮齿条,蜗轮蜗杆,齿轮等组成。在双电机驱动系统中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两个旋向相同的蜗杆分别布置在蜗轮附近,而两台电机分别驱动两侧蜗杆转动,最终实现蜗轮蜗杆正常运行。这种方式一般情况下主要应用在驱动力较大的系统中,这种方式应用灵活,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注意到这种方式也有一定的缺点,反向运行阻力大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缺点。第二种形式是通过在某一机构两侧安装电机,在启动运行后两台电机能够同时运行,最终实现双机共同驱动该机构运动。与其他驱动方式相比,这种驱动方式更能够减小运行过程中造成的变形问题。在运用这种方式的时候,为了有效降低单台电机的负载,我们可以在竖直方向上用双丝杠来进行驱动。第三种方式就是齿轮齿条传动结构。在这种结构中电机大多平行布置在齿条上方。这种方式一般应用在机床直线运动轴上。第四种方式就是齿轮驱动转台传动结构,在这种方式中驱动电机一般都是对称布置的。双电机驱动系统有多种形式,我们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要结合系统自身的特点来科学分析。 2.双电机驱动系统消隙原理 随着双电机驱动系统在机械系统中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双电机驱动消隙技术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双电机驱动系统的消隙技术与机械消隙法相比更加灵

三相双速异步电动机控制电路

三相双速异步电动机控制电路

————————————————————————————————作者:————————————————————————————————日期:

一、双速电机控制原理调速原理 根据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速公式:n1=60f/p 三相异步电动机要实现调速有多种方法,如采用变频调速(YVP变频调速电机配合变频器使用),改变励磁电流调速(使用YCT电磁调速电机配合控制器使用,可实现无极调速),也可通过改变电动机变极调速,即是通过改变定子绕组的连接方法达到改变定子旋转磁场磁极对数,从而改变电动机的转速。 根据公式;n1=60f/p可知异步电动机的同步转速与磁极对数成反比,磁极对数增加一倍,同步转速n1下降至原转速的一半,电动机额定转速n也将下降近似一半,所以改变磁极对数可以达到改变电动机转速的目的(这也是常见的2极电机同步转速为3000rpm,4极电机同步转速1500rpm,6极电机同步转速1000rpm等)。这种调速方法是有级的,不能平滑调速,而且只适用于鼠笼式电动机,这就是双速电机的调速原理。下图介绍的是最常见的单绕组双速电动机,转速比等于磁极倍数比,如2极/4极、4级/8极,从定子绕组△接法变为YY接法,磁极对数从p=2变为p=1。 ∴转速比=2/1=2 双速电机的变速原理是: 电机的变速采用改变绕组的连接方式,也就是说用改变电机旋转磁场的磁极对数来改变它的转速。 如你单位的双速电机(风机),平时转速低,有时风机就高速转,主要是通过外部控制线路的切换来改变电机线圈的绕组连接方式来实现。 1、在定子槽内嵌有两个不同极对数的共有绕组,通过外部控制线路的切换来改变电机定子绕组的接法来实现变更磁极对数; 2、在定子槽内嵌有两个不同极对数的独立绕组; 3、在定子槽内嵌有两个不同极对数的独立绕组,而且每个绕组又可以有不同的联接。 (一)双速电机定子接线图 三相双速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绕组有两种接法:△接和YY接法,如下图所示。

接触器控制的双速电动机电气原理图文档

自制各种PLC编程电缆 前言 随着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广泛应用,PLC编程成了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品牌众多,欧、美、日、韩及台湾的PLC纷纷抢滩大陆,在给使用者提供了多种选择的同时,也给使用者带来了小小麻烦。由于不同品牌PLC的编程电缆互不通用,买一根原装电缆往往上千元。对于以学习为主要目的以及经常碰到不同品牌PLC的技术人员来说,如果能够有办法花较低的代价自制一根编程电缆,无疑为他们提供了方便。PLC虽然品牌众多,但各种品牌的PLC其编程接口不外乎几种型式,在PLC随机提供的技术手册里一般也都会提供编程口的引脚定义,这就为自制编程线提供了可能。下面我就PLC编程口的几种串行通信接口标准和物理结构,详细说明如何DIY一根适用的编程电缆。 二.PLC编程口的型式 编程电缆一端与PC的COM口相连,另一端与PLC的编程口相连,PC端的COM 口均为RS232C接口,DB-9针形插头。而PLC的编程口按接口标准一般可分为三种,即RS232、RS485、RS422 。按物理结构可分为五种,即八针圆口(DIN-8),九针D形口(DB-9),二十五针D形口(DB-25),RJ11口以及专用接口,其中以前两种居多,各接口引脚排列如图一所示。 图一

为了做好编程电缆,首先要大概了解一下这三种串行通信接口标准。RS-232、RS-422与RS-485是三种串行数据接口标准,接口标准只对接口的电气特性做出规定,而不涉及接插件、电缆或协议,所以同样一种接口标准可以有不同的物理结构,如DB-9 、DB-25等。RS-232是PC机与通信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串行接口,RS-232C总线标准设有25条信号线,包括一个主通道和一个辅助通道。多数情况下只使用主通道,常用九条信号线(九针D形口),各引脚定义如表一所示。对于一般双工通信,仅需几条信号线就可实现,如发送数据线TXD 和接收数据线RXD以及逻辑地线GND,RS232C只能点对点通讯,传输距离短,共模抑制能力差。 RS-485采用平衡发送和差分接收,因此具有抑制共模干扰的能力。它使用一对双绞线,将其中一根定义为A(TXD-/RXD-),另一根定义为B(TXD+/RXD+),不需要数字地线。速率在100kbps及以下时通信距离达1200米以上。RS-485 可以联网构成分布式系统,其允许最多并联32台驱动器和32台接收器。RS-485只能实现半双工通信。 RS-232接口引脚定义 25 针9 针缩写描述 2 3 TXD 发送数据 3 2 RXD 接收数据 4 7 RTS 请求发送 5 8 CTS 允许发送 6 6 DSR 通讯设备准备好 7 5 GND 信号地 8 1 CD 载波检测 20 4 DTR 数据终端准备好 22 9 RI 响铃指示器 表一 RS-422接口标准主要是为克服RS-232接口标准的通讯距离短和传输速率慢而建立

双电机消隙原理

双电机消隙就是两个电机通过齿轮与赤道仪的主齿轮啮合,并按双电机消隙控制曲线进行驱动(不要小看这条曲线,据说还是尼克松访华时带来的礼物之一呢!密云天线采用的是四电机消隙,有点不同。),从图中可看到,永远不会出现两个电机输出转矩同时为零的情况,即任何时候两个电机至少有一个会对主齿轮施加不为零的转矩,在此转矩的作用下,主齿轮的运动间隙就不可能存在。当然,此转矩必须大于转动链本身的摩擦力矩。 在实际消隙方式下,当系统需要的输出合力矩为零(静止)时,两通道电机的电枢电流为±Io(消隙偏置电流),其输出力矩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当系统需要的输出合力矩增加时,两通道电机的电枢电流随图二的曲线变化,其中一个通道的输出力矩将继续增加,另一个通道的输出力矩逐渐减小至零再增加,由阻力源变为动力源 这样描述可能不是很好理解,大家可以理解为两个电机与主齿轮啮合时,一个是前齿面接触,另一个是后齿面接触,正转是由前齿面接触的齿轮出力,而反转时由后赤面接触的齿轮出力,这样一来就不会出现间隙了。当然在实际工作中,两个齿轮都出力的,一个力大,另一个力小而已,它们的力矩方向都是运动方向,只是力大的前赤面接触,力小的后齿面接触。注意,这里提到的是力矩控制,不要理解为速度,它们的速度是相同的。 上面简单的介绍了一下消隙控制的原理,赤道仪采用消隙控制的话,实现GOTO功能就简单多了,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一起讨论一下。由于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进行力矩控制比较麻烦,所以我采用的是同步电机驱动,如果需要,下次我讲讲步进电机和同步电机驱动方面的内容。" 浅谈赤道仪控制技术(一)消隙系统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3296次) 时间:2004/10/22 09:24pm来源:glyangjun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查看图片详细信息

关于发电机定、转子间气隙的计算方法简介

关于发电机定、转子间气隙的计 算方法简介 1.关于定、转子间气隙结构的介绍 水轮发电机的定转子间的空气间隙,顾名思义就是发电机定子与转子间的间隙。具体一点就是定子铁芯壁与转子磁极表面之间的间隙。其示意图如下: 图1 发电机定、转子间的气隙结构 2.气隙的状态监测方法 首先要明白,测量转子的不圆度以及偏心距和偏心角是对某一个气隙传感器而言的;定子的不圆度是对某一个磁极而言的。 2.1键相同步 目前在发电机的定子内壁上装有四个平板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后面简称为:

气隙传感器),和一个电涡流传感器。其安装方位如下图所示: 图2 气隙测量示意图 就上图所示的安装方位而言,电涡流传感器W的作用是使键相同步,即当电涡流传感器转一圈后接到电信号时,此时的1号磁极正好经过B号气隙传感器,当转子转动一圈后,电涡流传感器再次接收到电信号时,此时1号磁极再次经过B号气隙传感器。这就是键相同步。有了键相同步的测量基点后,我们就可以推算出每一个气隙传感器在不同时刻测得的气隙值所对应的是哪一号磁极。 2.2气隙测量 在确定键相后,就可以通过气隙传感器测出每一号磁极与该传感器的气隙大小,最后可以作出转子轮廓的大致结构。当我们在定、转子之间装有足够多的气隙传感器时,就可以测出同一个磁极在转子转一圈的过程中与每一个气隙传感器的气隙大小,这样就可以大致描绘出定子的内壁轮廓。 在气隙传感器测得一段信号后,下面将简单介绍怎样在这组信号中提取出气

隙的值。 如下图所示,为B号气隙传感器在涡流传感器W接收到信号时刻开始测得的信号波形图。 图3 B号气隙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波形 上图是根据图2所对应的磁极关系来确定的B号气隙传感器的信号波形,即当涡流传感器接收到信号时,正好是1号磁极经过B号气隙传感器。此后依次是2、3、4号磁极经过该传感器。我们所要测量的气隙值就是上图所示的波形的每一个“波谷”,即每一个最小值对应的就是该磁极与定子间的气隙值。 如下面所示,为某一水电站的发电机定、转子间气隙图,该图是就同一传感器(如图2 中的B号传感器)所测的各磁极气隙大小。

典型电动机控制原理图及解说

1、定时自动循环控制电路 说明: 1、题图中的三相异步电动机容量为1.5KW,要求电路能定时自动循环正反转控制;正转维持时间为20秒钟,反转维持时间为40秒钟。 2、按原理图在配电板上配线,要求线路明快、工艺合理、接点牢靠。 3、简述电路工作原理。 注:时间继电器的延时时间不得小于15秒,时间调整应从长向短调。 定时自动循环控制电路电路工作原理:合上电源开关QF,按保持按钮SB2,中间继电器K A吸合,KA的自保触点与按钮SB2、KT1、KT2断电延时闭合的动断触点组成的串联电路并 联,接通了起动控制电路。按起动按钮SB3,时间继电器KT1得电,其断电延时断开的动合 触点KT1闭合,接触器KM1线圈得电,主触点闭合,电动机正转(正转维持时间为20秒计时 开始)。同时KM1动合触点接通了时间继电器KT2,其串联在接触器KM2线圈回路中的断电 延时断开的动合触点KT2闭合,由于KM1的互锁触点此时已断开,接触器KM2线圈不能通电 。当正转维持时间结束后,断电延时断开的动合触点KT1断开,KM1释放,电动机正转停止 。KM1的动断触点闭合,接触器KM2线圈得电,主触点闭合,电动机开始反转.同时KM1动 合触点断开了时间继电器KT2线圈回路(反转维持时间为40秒计时开始)。这时KM2动合触 点又接通了KT1线圈,断电延时断开的动合触点KT1闭合,为下次电动机正转作准备。因此

时串联在接触器KM1线圈回路中的KM2互锁触点断开,接触器KM1线圈暂时不得电。与按钮 SB2串联的KT1、KT2断电延时闭合的动断触点是保证在电动机自动循环结束后,才能再次 起动控制电路。热继电器FR常闭触点,是在电动机过负载或缺相过热时将控制电路自动断 开,保护了电动机。 2、顺序控制电路(范例) 顺序控制电路(范例)工作原理: 图A:KM2线圈电路由KM1线圈电路起动、停止控制环节之后接出。按下起动按钮SB2, KM1线圈得电吸合并自锁,此时才能控制KM2线圈电路。停止按钮SB3只能控制M2电动机 的停转,停止按钮SB1为全停按钮。本电路只有满足M1电动机先起动的条件,才能起动M2 电动机。 图B:控制电路由KM1线圈电路和KM2线圈电路单独构成。KM1的动合触点作为一控制条件 ,串接在KM2线圈电路中,只有KM1线圈得电吸合,其辅组助动合触点闭合,此时才能控制 KM2线圈电路。停止按钮SB3只能控制M2电动机的停转,停止按钮SB1为全停按钮。本电路 只有满足M1电动机先起动的条件,才能起动M2电动机。 3、电动机顺序控制电路

常见电动机控制电路图

电机启动常见方法 1、定时自动循环控制电路 说明:(技师一) 1、题图中的三相异步电动机容量为,要求电路能定时自动循环正反转 控制;正转维持时间为20秒钟,反转维持时间为40秒钟。 2、按原理图在配电板上配线,要求线路明快、工艺合理、接点牢靠。 3、简述电路工作原理。 注:时间继电器的延时时间不得小于15秒,时间调整应从长向短调。 定时自动循环控制电路电路工作原理:合上电源开关QF,按保持按钮SB2,中间继电器KA吸合,KA的自保触点与按钮SB2、KT1、KT2断电延时闭合的动断触点组成的串联电路并联,接通了起动控制电路。按起动按钮SB3,时间继电器KT1得电,其断电延时断开的动合触点KT1闭合,接触器KM1线圈得电,主触点闭合,电动机正转(正转维持时间为20秒计时开始)。同时KM1动合触点接通了时间继电器KT2,其串联在接触器KM2线圈回路中的断电延时断开的动合触点KT2闭合,由于KM1的互锁触点此时已断开,接触器KM2线圈不能通电。当正转维持时间结束后,断电延时断开的动合触点KT1断开,KM1释放,电动机正转停止。KM1的动断触点闭合,接触器KM2线圈得电,主触点闭合,电动机开始反转.同时KM1动合触点断开了时间继电器KT2线圈回路(反转维持时间为40秒计时开始)。这时KM2动合触点又接通了KT1线圈,断电延时断开的动合触点KT1闭合,为下次电动机正转作准备。因此时串联在接触器KM1线圈回路中的KM2互锁触点断开,接触器KM1线圈暂时不得电。与按钮SB2串联的KT1、KT2断电延

时闭合的动断触点是保证在电动机自动循环结束后,才能再次起动控制电路。热继电器FR常闭触点,是在电动机过负载或缺相过热时将控制电路自动断开,保护了电动机。 2、顺序控制电路(范例) 顺序控制电路(范例)工作原理:图A:KM2线圈电路由KM1线圈电路起动、停止控制环节之后接出。按下起动按钮SB2,KM1线圈得电吸合并自锁,此时才能控制KM2线圈电路。停止按钮SB3只能控制M2电动机的停转,停止按钮SB1为全停按钮。本电路只有满足M1电动机先起动的条件,才能起动M2电动机。 图B:控制电路由KM1线圈电路和KM2线圈电路单独构成。KM1的动合触点作为一控制条件,串接在KM2线圈电路中,只有KM1线圈得电吸合,其辅组助动合触点闭合,此时才能控制KM2线圈电路。停止按钮SB3只能控制M2电动机的停转,停止按钮SB1为全停按钮。本电路只有满足M1电动机先起动的条件,才能起动M2电动机。

双电机驱动

双电机驱动 一:相关系统功能 FANUC系统对于大型机床中使用双电机驱动一个坐标轴提供了两种控制方式,串联控制(tandem control)和同步控制(synchronous control)。串联控制仅对主电机轴执行位置控制,对副电机轴仅执行转矩控制,因此这种控制也称转矩串联控制。(简易)同步控制使用发送给主动轴的NC指令分别对主动电机轴和从动电机轴进行位置控制。而当主动电机轴和从动电机轴是由一个DSP(数字信号处理器)控制时,这种配置特称为位置串联控制。为了描述清晰,转矩串联控制的两个电机分别称为主电机轴和副电机轴,位置串联控制的两个轴分别称为主动电机轴和从动电机轴,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转矩串联控制的主电机轴和副电机轴以及位置串联控制中的主动电机轴和从动电机轴都是由同一个DSP控制的,而一般意义的(简易)同步控制中的主动电机轴和从动电机轴并不一定要用同一个DSP控制。为了能够应用FANUC系统针对双电机驱动所提供的各种伺服功能,建议用户在使用同步控制功能时对主动电机轴和从动电机轴的轴分配尽可能满足由一个DSP控制的条件。由于HRV4功能使用一个DSP控制一个轴,因此位置串联控制和转矩串联控制不能和HRV4功能同时生效。 串联控制和同步控制在FANUC各系统中的规格详见下表所示。 16/18/21i B FS30/31/32i A FS O i C FS 15i FS 串联控制√☆☆☆ 轴同步控制———☆ 简易同步控制√—☆—同步控制—☆—— 串联减振控制☆☆☆☆ √:标准功能 ☆:选择功能 —:不支持 从上表可以看出,同步控制(synchronous control)在各系统中的对应功能名称略有不同。在FSO i C和FS16/18/21i B中称为简易同步控制,在FS15i中称为同步控制,在FS30/31/32i A中称为轴同步控制,而且除FSO i C中串联控制和简易同步控制作为标准功能提供外,以上功能项在各系统中均为选择功能。 本文主要说明转矩串联控制和同步控制中的位置串联控制。 在进行机床设计时务必选择合适的控制方式。在机床双驱轴机械部分具备反向进给(BACK FEED)特性时,以下情形适用转矩串联控制。 ?单个电机不能提供足够的转矩。 ?从惯量角度考虑使用两个较小的电机比使用一个较大的电机能更好地与机械惯量进行匹配。 其他情形一般使用位置串联控制。位置串联控制同样也适用于为了改善由于机械的部件或装配所引起的机械偏差而使用双电机驱动的情形。 以下是几种典型的机床结构使用转矩串联控制和位置串联控制的例子。 图1和图3形式常见于大型落地镗等机床,图2形式常见于大型立加或卧加。

双速电机原理及接线图

双速电机接线图 一、双速电动机简介 双速电动机属于异步电动机变极调速,是通过改变定子绕组的连接方法达到改变定子旋转磁场磁极对数,从而改变电动机的转速。 根据公式;n1=60f/p可知异步电动机的同步转速与磁极对数成反比,磁极对数增加一倍,同步转速n 1下降至原转速的一半,电动机额定转速n也将下降近似一半,所以改变磁极对数可以达到改变电动机转速的目的。这种调速方法是有级的,不能平滑调速,而且只适用于鼠笼式电动机。 此图介绍的是最常见的单绕组双速电动机,转速比等于磁极倍数比,如2极/4极、4级/8极,从定子绕组△接法变为YY接法,磁极对数从p=2变为p=1。 ∴转速比=2/1=2 二、控制电路分析 1、合上空气开关QF引入三相电源 2、按下起动按钮SB2,交流接触器KM1线圈回路通电并自锁,KM1主触头闭合,为电动机引进三相电源,L1接U1、L2接V1、L3接W1;U2、V2、W2悬空。电动机在△接法下运行,此时电动机p=2、n1=1500转/分。

3、若想转为高速运转,则按SB3按钮,SB3的常闭触点断开使接触器KM1线圈断电,KM1主触头断开使U1、V1、W1与三相电源L1、L2、L3脱离。其辅助常闭触头恢复为闭合,为KM2线圈回路通电准备。同时接触器KM2线圈回路通电并自锁,其常开触点闭合,将定子绕组三个首端U1、V1、W1连在一起,并把三相电源L1、L2、L3引入接U2、V2、W2,此时电动机在YY接法下运行,这时电动机p= 1,n1=3000转/分。KM2的辅助常开触点断开,防KM1误动。 4、FR1、FR2分别为电动机△运行和YY运行的过载保护元件。 5、此控制回路中SB2的常开触点与KM1线圈串联,SB2的常闭触点与KM2线圈串联,同样SB3按钮的常闭触点与KM1线圈串联,SB3的常开于KM2线圈串联,这种控制就是按钮的互锁控制,保证△与YY两种接法不可能同时出现,同时KM2辅助常闭触点接入KM1线圈回路,KM1辅助常闭触点接入K M2线圈回路,也形成互锁控制。 三、定子接线图如下 低速时绕组的接法高速时绕组的接法

三相鼠笼电机气隙对性能的影响分析

三相鼠笼电机气隙对性能的影响分析 王道元 摘要:感应电机的气隙大小直接影响电机运行的各项性能指标,是电机设计和优化过程中最为关注的参数之一。本文以一个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为例,首先在Maxwell Ansof t 电磁分析软件中建立感应电机有限元仿真模型,然后得出了在不同气隙大小情况下对气隙磁密、相反电动势、功率因数、附加损耗、效率和启动转矩的影响。 关键词:感应电机;气隙大小;功率因数;效率; The Influence of Air-gap on the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Induction Motor Abstract:Air-gap of induction motor which directly influences the performance of motor,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ndexes when design and optimizing motors. This paper sets up a model of three-phase squirrel-cage asynchronous motor,The Ansoft Maxwell software was used to have created a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model of induction motor. Under different air-gap length, the air-gap magnetic field, back electromotive force, power factor,supplement losses, power efficiency and starting torque were influenced. Key words:induction motor; air-gap length; power factor; power efficiency

双齿轮消隙减速箱的结构及装配

双齿轮消隙减速箱的结构及装配 【摘要】大行程数控机床的进给传动由于受到行程和丝杠临界转速等一系列因素的限制与传统的机床进给结构就不可能一致了,本文讨论了一种在大行程数控机床进给传动中代替滚珠丝杠传动的一种新型结构。 【关键词】大行程、数控机床、进给、丝杠、齿轮、齿条、消隙、工作间隙;无间隙啮合 滚珠丝杠具有传动效率高、运动平稳、寿命高及可预紧消除间隙并提高系统刚度等特点,所以旋转伺服电机+滚珠丝杠副的传动结构是大多数数控机床进给运动选用的结构,但当机床的工作行程很大时,采用齿轮齿条或者蜗母齿条传动来实现进给运动(通常在行程超过5000mm时不使用丝杠传动)。 下面将结合我安装过的机床论述齿轮齿条的传动结构。 我事业部生产HTC系列、HTCmiddle系列HTCtriple系列数控车床,其Z 轴长度规格从3000mm至18000mm,其中6000mm以下规格用滚珠丝杠传动,6000mm以上规格用齿轮齿条传动。其传动系统图见图1。 1、2直齿轮3蜗轮4蜗杆5、7斜齿轮6、8斜齿轮9、10输出端斜齿轮11斜齿条12伺服电机 图1 传动系统图 由图1可以看出伺服电机经一系列降速后,将动力传至输出端的一对相关联的斜齿轮,斜齿轮与安装在床身上的斜齿条啮合,驱动床鞍沿床身运动,从而实现机床的Z轴进给。 我们知道数控机床的运动精度和位置精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进给传动链的精度。在滚珠丝杠传动中,其传动链误差主要来源于滚珠丝杠副的轴向间隙,通常我们选择双螺母调整垫片的方式预紧,或采用变丝母螺距预紧来消除轴向间隙。齿轮消隙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有直齿轮双片齿轮错齿法、斜齿轮轴向垫片调整法等。 本文讨论的是双传动链弹簧预紧消隙。这种方法调整简便,并可自动补偿间隙,具有随时消隙的特点。 从传动系统图和结构图可以看出,伺服电机通过胀套与电机轴上的小齿轮相连,降速后传至Ⅰ轴,再通过蜗轮蜗杆降速后传至Ⅱ轴。在装配中先要将这组弹簧齿轮安装好,并且让弹簧有压缩量。在与电机输入齿轮啮合后,让其弹簧涨紧并用0.02塞尺检查组合齿轮是否与电机输入齿轮完全啮合。这是在装配双齿轮消隙减速箱要注意的第一步。

(建筑电气工程)接触器控制的双速电动机电气原理图精编

(建筑电气工程)接触器控制的双速电动机电气原理 图

自制各种PLC编程电缆 前言 随着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广泛应用,PLC编程成了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品牌众多,欧、美、日、韩及台湾的PLC 纷纷抢滩大陆,在给使用者提供了多种选择的同时,也给使用者带来了小小麻烦。由于不同品牌PLC的编程电缆互不通用,买壹根原装电缆往往上千元。对于以学习为主要目的以及经常碰到不同品牌PLC的技术人员来说,如果能够有办法花较低的代价自制壹根编程电缆,无疑为他们提供了方便。PLC虽然品牌众多,但各种品牌的PLC其编程接口不外乎几种型式,在PLC随机提供的技术手册里壹般也都会提供编程口的引脚定义,这就为自制编程线提供了可能。下面我就PLC编程口的几种串行通信接口标准和物理结构,详细说明如何DIY壹根适用的编程电缆。 二.PLC编程口的型式 编程电缆壹端和PC的COM口相连,另壹端和PLC的编程口相连,PC端的COM 口均为RS232C接口,DB-9针形插头。而PLC的编程口按接口标准壹般可分为三种,即RS232、RS485、RS422。按物理结构可分为五种,即八针圆口(DIN-8),九针D形口(DB-9),二十五针D形口(DB-25),RJ11口以及专用接口,其中以前俩种居多,各接口引脚排列如图壹所示。 图壹

为了做好编程电缆,首先要大概了解壹下这三种串行通信接口标准。RS-232、RS-422和RS-485是三种串行数据接口标准,接口标准只对接口的电气特性做出规定,而不涉及接插件、电缆或协议,所以同样壹种接口标准能够有不同的物理结构,如DB-9、DB-25等。 RS-232是PC机和通信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壹种串行接口,RS-232C总线标准设有25条信号线,包括壹个主通道和壹个辅助通道。多数情况下只使用主通道,常用九条信号线(九针D形口),各引脚定义如表壹所示。对于壹般双工通信,仅需几条信号线就可实现,如发送数据线TXD和接收数据线RXD以及逻辑地线GND,RS232C只能点对点通讯,传输距离短,共模抑制能力差。 RS-485采用平衡发送和差分接收,因此具有抑制共模干扰的能力。它使用壹对双绞线,将其中壹根定义为A(TXD-/RXD-),另壹根定义为B(TXD+/RXD+),不需要数字地线。速率在100kbps及以下时通信距离达1200米之上。RS-485能够联网构成分布式系统,其允许最多且联32台驱动器和32台接收器。RS-485只能实现半双工通信。 RS-232接口引脚定义 25针9针缩写描述 23TXD发送数据 32RXD接收数据 47RTS请求发送 58CTS允许发送

双速电动机电气原理图

三角-双星星-双星,/前表示低速接法,/后表示高速接法.如果只用一种速度,三角-双星,低速将接线端子按单速电机三角接法接线.高速将接线端子按单速电机星型接法接线.星-双星,低速只接U1V1W1,U2V2W2不接.高速将接线端子按单速电机星型接法接线.

接触器控制的双速电动机电气原理图 一、双速电动机简介 双速电动机属于异步电动机变极调速,是通过改变定子绕组的连接方法达到改变定子旋转磁场磁极对数,从而改变电动机的转速。 根据公式;n1=60f/p可知异步电动机的同步转速与磁极对数成反比,磁极对数增加一倍,同步转速n1下降至原转速的一半,电动机额定转速n也将下降近似一半,所以改变磁极对数可以达到改变电动机转速的目的。这种调速方法是有级的,不能平滑调速,而且只适用于鼠笼式电动机。 此图介绍的是最常见的单绕组双速电动机,转速比等于磁极倍数比,如2极/4极、4级/8极,从定子绕组△接法变为YY接法,磁极对数从p=2变为p=1。 ∴转速比=2/1=2 二、控制电路分析 1、合上空气开关QF引入三相电源 2、按下起动按钮SB2,交流接触器KM1线圈回路通电并自锁,KM1主触头闭合,为电动机引进三相电源,L1接U1、L2接V1、L3接W1;U2、V2、W2悬空。电动机在△接法下运行,此时电动机p=2、n1=1500转/分。 3、若想转为高速运转,则按SB3按钮,SB3的常闭触点断开使接触器KM1线圈断电,KM1主触头断开使U1、V1、W1与三相电源L1、L2、L3脱离。其辅助常闭触头恢复为闭合,为KM2线圈回路通电准备。同时接触器KM2线圈回路通电并自锁,其常开触点闭合,将定子绕组三个首端U1、V1、W1连在一起,并把三相电源L1、L2、L3引入接U2、V2、W2,此时电动机在YY接法下运行,这时电动机p=1,n1=3000转/分。KM2的辅助常开触点断开,防KM1误动。 4、FR1、FR2分别为电动机△运行和YY运行的过载保护元件。

电机运转前的准备工作与电动机气隙测量

电机运转前的准备工作与电动机气隙测 量 电机运转前的准备工作 1.仔细察看电机内部情况,不得有外物存在。 2.用大约2个大气压的干保压缩空气.清除电机各部分之灰尘.为避免损坏线圈的绝缘起见,不能用金属吹管。 3.用煤油清洗轴承。 4.用油环式润滑的轴承,将润滑油注入轴承中到所规定的油面高度,润滑油注入之前,应检查油的牌号是否合乎要求,油是否变质或不清洁。如不清洁时,必须调换新油。 对一般电机而言、用油环润滑者,采用机器油,用压力加油润滑或混合式润滑者.采用透平油。 滚动轴承的润滑材抖.一般电机采用钙钠基润滑脂,湿热带型电机采用硫化铂复合钙基脂或锂基润滑脂。 5.如电机和其他机器直接连接时,须检查联轴器是否良好,同时检查机组的中心线是否在一直线上。 6.如电机和其他机器借减速齿轮箱连接时,须检查联轴器的连接情况,并检查齿轮轮中有无轧牢情况。 7.用手或工具转动转子,看转动是否灵活。以便检查安装质量和轴承润滑情况是否良好。 8,用沾有少量汽油的棉纱,将换向器及集电环的表面揩净,如

集电环上有铜锈时,必须用细砂皮纸按去,如果换向片间槽中有垃圾时,应用硬纸板去清除。 9.检查集电环和换向路上的电刷装置是否正确,刷架的固定必须牢固,电刷在刷盒内应能上下移动自如,但不应有偏转,其配合应为D6/Dc8,电刷盒与集电环或换向器间的间隔应保持在2—3毫米之间,并须注意电刷与刷盒间空隙不要有凝结水。10.电刷与集电环或换向器的接触应良好,如接触不良时,应该用细沙皮纸按电机旋转方向磨光电刷。 11.检查电刷压力,换向器。广电刷压力为0.15一0.2公斤/厘米”,集电环上电刷压力对于1500转/分者为0.2一0.4公斤/厘米”,对于1000转/分及以下者为0、2一0.25公斤/厘米”,电刷彼此间的压力相差不应大于+-10%,电刷上的编织导线,不能与机壳或不同极性的电刷相碰。 12.测量电机的定转子绝缘电阻,应不小于按第III章一节第 l 条公式计算所得之值。 (如运转前恰为干燥后不久,则此时不必再测量)。 13.用塞尺测量同步电机各个磁极顶部与定于间之气隙不均匀度,以及励磁机主极与电枢间的气隙不均匀度,其最大或最小气隙与平均气隙之差对平均气隙之比,一般不得超过+-5%,在低速电机中,不应超过+-10%。 14.检查同步电机和励磁机的气隙值,当气隙为3毫米及以下者,容差为土10%,气隙超过3毫米以上者,容差不应超过土5%。

双速电机接线图及控制原理分析

双速电机接线图及控制原理分析 一、双速电机控制原理调速原理 根据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速公式:n1=60f/p 三相异步电动机要实现调速有多种方法,如采用变频调速(YVP变频调速电机配合变频器使用),改变励磁电流调速(使用YCT电磁调速电机配合控制器使用,可实现无极调速),也可通过改变电动机变极调速,即是通过改变定子绕组的连接方法达到改变定子旋转磁场磁极对数,从而改变电动机的转速。 根据公式;n1=60f/p可知异步电动机的同步转速与磁极对数成反比,磁极对数增加一倍,同步转速n1下降至原转速的一半,电动机额定转速n也将下降近似一半,所以改变磁极对数可以达到改变电动机转速的目的(这也是常见的2极电机同步转速为3000rpm,4极电机同步转速1500rpm,6极电机同步转速1000rpm等)。这种调速方法是有级的,不能平滑调速,而且只适用于鼠笼式电动机,这就是双速电机的调速原理。 下图介绍的是最常见的单绕组双速电动机,转速比等于磁极倍数比,如2极/4极、4级/8极,从定子绕组△接法变为YY接法,磁极对数从p=2变为p=1。 ∴转速比=2/1=2 二、控制电路分析(双速电机接线图如下图)

1、合上空气开关QF引入三相电源 2、按下起动按钮SB2,交流接触器KM1线圈回路通电并自锁,KM1主触头闭合,为电动机引进三相电源,L1接U1、L2接V1、L3接W1;U2、V2、W2悬空。电动机在△接法下运行,此时电动机p=2、n1=1500转/分。 3、FR1、FR2分别为电动机△运行和YY运行的过载保护元件。 4、若想转为高速运转,则按SB3按钮,SB3的常闭触点断开使接触器KM1线圈断电,KM1主触头断开使U1、V1、W1与三相电源L1、L2、L3脱离。其辅助常闭触头恢复为闭合,为KM2线圈回路通电准备。同时接触器KM2线圈回路通电并自锁,其常开触点闭合,将定子绕组三个首端U1、V1、W1连在一起,并把三相电源L1、L2、L3引入接U2、V2、W2,此时电动机在YY接法下运行,这时电动机p=1,n1=3000转/分。KM2的辅助常开触点断开,防KM1误动。 5、此控制回路中SB2的常开触点与KM1线圈串联,SB2的常闭触点与KM2线圈串联,同样SB3按钮的常闭触点与KM1线圈串联,SB3的常开于KM2线圈串联,这种控制就是按钮的

双齿轮齿条消隙结构的实验研究

?60? 齐 齐 哈 尔 大 学 学 报 2012年(6). The compound 3 was isolated from this plant for the first time. Key word: Portulaca oleracea L.;DL-epiloliolide;sitosterol 双齿轮齿条消隙结构的试验研究 1 试验装置工艺实施措施 试验装置工艺实施措施:(1)齿条的安装调试。采取与CK611250E×70/18J-1工艺文件中齿条安装工艺略有不同的方法。为保证齿条安装精度,调整齿条背面。把紧齿条,使把合面0.03塞尺不入。将头2块齿条卸下,在工装上将它们对接,并对它们施加一定预紧力,用牙条样板检查对接处的齿间距,若不能满足要求,刮研两接头处,使对接处合格,将它们作为第1,2节。按同样方法将第2,3节齿条的接头处调刮,使之合格,以下依次进行,并标出顺序号。齿条全部调刮后,按顺序号再将在床身上把紧一端第1节齿条,钻铰销钉孔并装销钉,轻微松开第2节到最后一节的把合螺钉,从最后一节齿条对齿条施加预紧力,施加预紧力为该机床最大轴向驱动力,使齿条对接紧密接触,把紧各个齿条,并在最后一节齿条上装上销钉。(2)纵向大刀架的安装调试。将大刀架与导轨合研,大刀架与导轨接触的滑动面(A面)研点12点/25 mm×25mm,刮研斜铁。用0.03塞尺检验各滑动面,插入深度不大于15mm,并使大刀架下底(E面)垂直于床身斜齿条把合面(0.01mm), 示意图见图1。(3)溜板箱的安装调试。将溜板箱用垫铁、千斤顶支起找中,推紧溜板箱使小齿轮与齿条紧密接触,反号大刀架螺孔。先将大刀架与溜板箱把紧,在双齿轮齿条没有预紧力的情况下,检查2个小齿轮与齿条的接触情况。若接触面不均匀,调刮溜板箱与大刀架的把合面,使小齿轮与齿条接触面保持均匀接触,溜板箱与大刀架连接紧固,并装销钉。保证滑动面0.03塞尺插入深度不超过15mm,结合面0.03塞尺不入。 2 消隙试验 (1)无反向间隙补偿下的导轨行程上分段测量。在导轨整个行程上 选取3段,用光栅尺做测量元件,测量双齿轮齿条在施加一定预紧力,没 有进行反向间隙补偿的条件下大刀架的定位精度。 由图2和图3的曲线可见,在同一进给速度,双齿轮齿条在不同预紧 力的条件下,每段的定位精度变化差异不大。其数值远小于双齿轮齿条未 加预紧力时的参数量值。由此可见,对双齿轮齿条施加预紧力,消除了小 齿轮与齿条的间隙,使定位精度提高。而施加预紧力的大小变化,对定位 精度改善影响不大,这是由于在大刀架没有切削力作用时,碟簧施加不大 的预紧力即可消除了小齿轮与齿条的间隙,这时即使预紧力增加也不会改 变溜箱传动链中其它环节的间隙,消除间隙后再施加预紧力只起到接触刚 度变化,因此对定位精度的改善影响不大。随着进给速度的提高,定位精 度相应的逐渐提高。这与碟簧预紧力放松状态下的变化情况是一致的。 (2)导轨行程全长范围内的定位精度测量。为确定大刀架在导轨全 长范围内的位置精度,采用激光干涉仪对大刀架进行全长测量。测量分为 有螺距补偿和没有螺距补偿2种情况进行。有螺距补偿的情况:反向量差64.2μm,重复度58.6 μm,定位精度138.6μm。没有螺距补偿的情况:反向量差77.6μm,重复度245.9μm,定位精度303.3μm。由此可见,进行螺距补偿后,提高了进给运动的准确性,使大刀架的重复度、定位精度明显提高。从全长范围内的定位精度测量来看,数控系统进行螺距补偿的情况下,所测的定位精度、重复度比没有进行螺距补偿的情况下所测得大刀架的定位精度、重复度基本上都有相应的提高,但对反向量差没有什么影响。 (3)大刀架加负载溜车连续移动后的定位精度测量。为检验双齿轮齿条在大刀架上加负载情况下的可靠性,大刀架上放置13t的重物,每天连续溜车,一天溜车8h,共计移动120h,15d后选出3种预紧力的情况作为对比,再次测量大刀架的位置精度。将加载后的数值与加载前的数值进行对比,从定位精度上看基本上是变差的趋势,而从反向量差、重复度的数值上看,数值变化没有规律。观察齿条接触表面磨损情况,加载前后未见什么变化。 3 结束语 (1)采用上述试验装置工艺实施措施,可保证大刀架的定位精度,并能减少啃齿现象。(2)双齿轮齿条在碟簧施加预紧力后,预紧力大小的变化对大刀架的定位精度、重复度没有大的影响。(3)为保证切削过程中大刀架的位置精度,碟簧上施加预紧力必须使它传递到与齿条接触的小齿轮的力应大于主切削力分解到垂直导轨面上的垂直分力以及大刀架系统重量共同产生的摩擦力和主切削力水平分立的合力。(4)齿条进行热处理,提高硬度并磨齿提高精度。(5)提高溜板箱中齿轮精度,使传动精度提高间隙稳定。(6)适当提高调整齿轮与其啮合齿轮的螺旋角,利于保证消除这对啮合齿轮的间隙。(7)在大刀架移动过程中小齿条啮合处应注适当机油润滑,以减少其磨损。 (王金龙,上海齐达重型装备有限公司,上海 200000) 图1 纵向大刀架的安装调试示意图

消隙齿轮箱

消隙齿轮箱 该系列变速箱在结构上采用双齿轮输出,碟簧斜齿轮消除反向间隙,以保证 精密机床的传动精度,该系列变速箱特别适用于需要高精度、高刚性、大扭矩 的场合,在数控龙门镗铣床、数控镗床、大型数控落地镗床上得到普遍的应用。 内部独立润滑系统在变速箱运转时(不论正反向)即处于工作状态,使内部齿轮 得到充分的润滑,以保证变速箱的使用寿命。 消除齿轮间隙,可获得高精密、零间隙定位要求;最大输出力矩15000Nm,最大速比140;最大速度90m/min,齿轮模数12;可以实行电预载(双伺服电机)或机械预载(连轴器); 双齿轮消除间隙的原理: 1、可以看成是将一个齿轮劈成为两个薄一点的齿轮,再合并到一起安装,并两个齿轮之间装有可以周向相对扭转错位的装置 2、实际上,这个双齿轮与相邻的啮合齿轮同时啮合,啮合时,双齿轮中的一个轮齿与相邻轮齿的受力面啮合,而双齿轮的另外一个轮齿与相邻轮齿的背面啮合,这样,双齿轮实际上是想“钳子”一样“咬住”相啮合的齿轮 3、双齿轮的设计关键:周向微调装置,调好之后要能锁紧 希望以上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该变速箱适用于高精度大型及重型机床的传动,在中国市场 已得到广泛应用。齿轮箱在结构上采用双齿轮输出,碟簧斜齿轮消除反向间隙, 保证了机床的传动精度,内部独立润滑系统在变速箱运转时(不论正反向)即处于 工作状态,使内部齿轮得到充分的润滑。 为适应不同厂家对安装形式的特殊需求,有不同系列的齿轮箱相对应。用户 可以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选择齿轮箱输入电机和输出齿轮的齿数。如选择输入 电机水平安装或竖直安装,安装基面是水平还是竖直。 本实用新型消除机床往复直线运动的反向间隙,以保证机床直线运动的运行精度,结构简单紧凑,合理利用空间,运行平稳,传动噪音低,可广泛应用于各类采用齿轮齿条传动的数控机床。

双速风机原理

双速风机原理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接触器控制的双速电动机电气原理图 一、双速风机简介 双速电动机属于异步电动机变极调速,是通过改变定子绕组的连接方法达到改变定子旋转磁场磁极对数,从而改变电动机的转速。 根据公式;n1=60f/p可知异步电动机的同步转速与磁极对数成反比,磁极对数增加一倍,同步转速n1下降至原转速的一半,电动机额定转速n也将下降近似一半,所以改变磁极对数可以达到改变电动机转速的目的。这种调速方法是有级的,不能平滑调速,而且只适用于鼠笼式电动机。 此图介绍的是最常见的单绕组双速电动机,转速比等于磁极倍数比,如2极/4极、4级/8极,从定子绕组△接法变为YY接法,磁极对数从p=2变为 p=1。 ∴转速比=2/1=2 二、控制电路分析 1、合上空气开关QF引入三相电源 2、按下起动按钮SB2,交流接触器KM1线圈回路通电并自锁,KM1主触头闭合,为电动机引进三相电源,L1接U1、L2接V1、L3接W1;U2、V2、W2悬空。电动机在△接法下运行,此时电动机p=2、n1=1500转/分。 3、若想转为高速运转,则按SB3按钮,SB3的常闭触点断开使接触器KM1线圈断电,KM1主触头断开使U1、V1、W1与三相电源L1、L2、L3脱离。其辅助常闭触头恢复为闭合,为KM2线圈回路通电准备。同时接触器KM2线圈回路通电并自锁,其常开触点闭合,将定子绕组三个首端U1、V1、W1连在一起,并把

三相电源L1、L2、L3引入接U2、V2、W2,此时电动机在YY接法下运行,这时电动机p=1,n1=3000转/分。KM2的辅助常开触点断开,防KM1误动。 4、FR1、FR2分别为电动机△运行和YY运行的过载保护元件。 5、此控制回路中SB2的常开触点与KM1线圈串联,SB2的常闭触点与KM2线圈串联,同样SB3按钮的常闭触点与KM1线圈串联,SB3的常开于KM2线圈串联,这种控制就是按钮的互锁控制,保证△与YY两种接法不可能同时出现,同时KM2辅助常闭触点接入KM1线圈回路,KM1辅助常闭触点接入KM2线圈回路,也形成互锁控制。 三、定子接线图如下 低速时绕组的接法高速时绕组的接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