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感恩教育工作总结

感恩教育工作总结

感恩教育工作总结
感恩教育工作总结

广平县第二实验小学

感恩教育工作成果总结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不言而喻,感恩教育自古以来就被重视。现今社会也是一样,感恩教育在孩子们的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当今社会,孩子在父母的心目中成了“小皇帝”、“小公主”,溺爱有加,而孩子自己也养成了唯我独尊、自私冷漠的心理趋势,孩子们渐渐远离了感动,忘却了感恩,针对这种道德的缺失,情怀的失落,我校全面启动感恩主题教育活动,运用理念支撑,活动引领,细节渗透,文化熏陶等有效的策略,帮助孩子们找回感恩的心,领悟生命的真谛。让孩子们知足惜福,学会感恩,懂得爱与被爱。

我校自感恩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大胆探索,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广大师生思想道德水平都得到了提高。我校在巩固感恩教育成果的同时,认真总结了经验、查找不足,为继续深入开展感恩教育工作,使感恩教育更上一个新台阶,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感恩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德育工作,精心培育学校“感恩文化”,积极营造感恩校

园氛围。

二、感恩教育活动的目的

1、学会“知恩”

通过感恩教育,使学生明白,每时每刻都在享受着父母、老师、朋友、他人、学校和社会的恩惠,使学生能在正视个人价值的同时,也能顾及他人,学会感恩、懂得感恩,使人更豁达,心胸更开阔,用感恩的心来融化自私心、冷漠心和自卑心,培养与人为善、与人为乐、乐于助人的品德,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校风。

2、学会“回报”

通过感恩教育,使学生明白,感恩与“回报”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有的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知恩不报非君子”,不会感恩、不愿意感恩或者知恩不报,是缺乏修养、自私自利、情感冷漠的表现。懂得对生活和对别人心存感激,学会理解关爱他人,学会如何去回报父母、老师、朋友、他人、学校、国家和社会。

3、学会“施恩不图报”

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明白在知恩图报的同时施恩不图报。我们应当抱着宽容的心态去帮助自己身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即“施恩”。“施恩”的前提是“不图报”,否则你就不会有一个愉快的心情去帮助别人。

4、学会担当和奉献。

通过感恩教育还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即学会担当。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知道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提高学生的家庭、学校、社会的责任感,责任意识,奉献意识。

三、感恩教育活动的实施步骤

(一)广泛发动,积极宣传,树立学生的感恩意识。

在实施感恩教育活动中,我校制定了感恩活动方案,由政教处具体主抓,首先从思想宣传入手,教育学生要感谢祖国、感谢社会、感谢家长、感谢老师、感谢他人。我们一方面通过通过主题班会、升国旗、板报、广播、感恩教育活动倡议书、感恩主题宣传栏条幅、重大节日纪念活动等形式进行宣传,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感恩,为什么要感恩,另一方面通过评比感恩教育专题板报,播放感恩歌曲,营造校园感恩氛围。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各班班主任把感恩活动当作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抓好抓实,并且要求家长做好配合工作,共同教育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感恩意识。我校还利用课堂主渠道的作用,特别是语文和道德与法治教学,教育学生学会感恩,使学生的感恩意识逐渐增强。

(二)认真组织,狠抓落实,在活动中加强感恩教育。

感恩包含的内容广泛。小而言之,我们从小时候起,就领受了父母的养育之恩,等到上学,有老师的教育之恩,工作以后,又有领导、同事的关怀、帮助之恩,年纪大了之后,

又免不了要接受晚辈的赡养、照顾之恩;大而言之,作为单个的社会成员,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多层次的社会大环境之中,都首先从这个大环境里获得了一定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机会,也就是说,社会这个大环境是有恩于我们每个人的。

感恩教育应以活动为载体,让孩子们从活动中体验感恩,并回归现实生活,从点滴做起,在生活中实践感恩。它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情理交融,感人心灵",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使其知、情、意、行在情理交融中实现自我完善,最终回报生活。为了让感恩行动看得见摸得着,我校运用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的策略,认真组织各种形式多样的活动内容,提出了几项感恩作业,把感恩教育推向深处。学生通过这些作业表达了自己对父母、老师、朋友的感谢,做到了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力争成为一个充满感恩之心的青少年。具体内容总结如下:

1、三月份学雷锋活动月:感恩他人,学会施恩。

为的是活动有的放矢,做到实处,我们精心的制作了月活动方案,并把工作详细安排到每一周,每天的课间谈话和每周的班会都是很好的集中思想教育时间。

我校在班级内部分成若干个小组,大家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学校每学期将评比先进小组,表彰在活动中表现优秀和进步幅度大的学生,我们考核学生的学习和表现,主要是

看进步幅度,让每个学生都能看到希望。在活动中,我们教育学生要感谢同学,以感谢同学的帮助,使学生在活动中加深了友谊,同学之间团结友爱的风气越来越浓为宗旨。

为让孩子学会感恩,学会感激帮助我们的人,我校开展了“我为同学做一事”活动,多做有心人,及时送温暖;还开展了“我为集体争光荣”的活动,认真值日、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等。全体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营造的充满爱心的大环境中,从接受爱到表达爱,从知恩到报恩,逐渐形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成为知恩图报、心存博爱的人。

不过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做这些事可能只是一时兴起,或者是为了得到老师的一声表扬,要让感恩成为他们良好的品质,还需要老师做进一步的引导。如背诵感恩的诗歌"感激生育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体验生命;感激抚养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不断成长。感激帮助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渡过难关。感激关怀你的人,因为他们给你温暖。感激鼓励你的人,因为他们给你力量。感激教育你的人,因为他们开化你的蒙昧……"

这样把感恩教育贯穿于德育工作始终,使学生常怀感恩之心,感激和怀想那些有恩于我们却不言回报的每一个人。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才有了今天的幸福和喜悦。以给予别人更多的帮助和鼓励为最大的快乐,对有困难的人们爱心融融地伸出援助之手,而且不求回报。对别人对环境少一

分挑剔,而多一分欣赏。学生拥有了感恩之心就会更加热爱班级、学校、家乡、祖国、世界,就会对他人充满了爱心。也就拥有了做一位高尚的人的思想基础。

2、五月份母亲节,六月份父亲节:感恩父母,学会回报。

感恩敬孝,一直是中华传统之美德,更是做人之基本准则。胸怀感恩敬孝之心,饮水思源,进而知恩尽孝不忘本,乃中华孝道之本,也为徳之本。敬孝不仅是人之美德,也是中国人品德形成基础,更是当今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不可忽视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

每年的母亲节我校都会开展系列感恩父母的活动,布置爱心家庭作业:做一张感恩父母的卡片;写一封感恩父母的信;做一个亲手制作的礼物;送父母一句温馨的祝福;给父母讲一个开心的故事;给父母捶捶背、洗洗脚;为父母分担一些家务和烦恼等,感谢他们在自己的成长历程中给予的一切,让父母享受一份感动。

通过这些形式,学生可以很好的与父母谈心,进行思想上的交流,使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更加融洽,避免孩子逆反心理的产生。活动的开展树立了学生的家庭责任意识,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父母的辛劳,从而感谢父母,尊重父母。

3、九月份教师节:感恩老师,学会知恩。

古往今来,尊师重道,已成传统,代代相传,其本质是

尊重知识、尊重教育、尊重人才。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为确立人民教师的政治地位,国家决定从1985年起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经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从199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以法律手段保障教师的合法权利,提高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对中国牢固树立尊师重教、尊师敬长的良好社会风尚将起到重要的稳定的保障作用。为了继承和弘扬尊师重道这一传统美德,对学生进行尊师重道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每年教师节我校都会开展以感恩老师为主题的演讲活动,“感恩老师”主题班会,倡议帮老师做有意义的事,道一声“老师辛苦了”等宣传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懂得尊重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祝贺老师教师节快乐。同时我们还要教育学生,要感谢老师的付出,不需要什么礼物,只要能勤奋学习,争取好成绩,遵守纪律,讲文明,懂礼貌,就是对老师最好的回报。

4、十月份国庆节:感恩祖国,学会担当。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这是一首歌曲《国家》里面的歌词,它让我们晓得国家与千万家的关系,每个家庭都要爱国爱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培养四有新人的基本要求。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引导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

我校坚持每周一的升国旗制度,精心准备每一次的国旗下演讲,通过升旗仪式,让学生树立国家概念。每年国庆节,学校举行歌颂祖国征文、绘画等比赛,尽量多开展些爱国教育活动,如组织学生集体观看爱国影片,朗诵爱国诗歌等, 使学生了解到我们的灿烂文化,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懂得今天的美好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更加认识到要珍惜现在,刻苦学习,将来报效祖国,为祖国的发展壮大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也让学生明确国家虽然强大了,但现在依然是发展中国家,还需要我们奋发图强,为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5、十一月份感恩节:感恩社会,学会奉献。

我们不是崇洋媚外的人,但是一些对我们有启发的事物,我们还是要拿过来用的。本着兼收并蓄的原则,积极吸取和消化外来文化的精华,结合传统的国学,弘扬人性的真善美,摒弃假恶丑,发展属于这个时代的文明。让学生了解感恩节的来由,便能更好地理解感恩,践行感恩。

我们从大家熟知的事情宣传入手,教育学生要感谢社

会。感谢社会要体现在行动中,寒暑假期间我校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使学生感受到了社会中浓浓的暖意,觉察到了环境清新多么来之不易;利用星期天,组织学生志愿者去帮助孤寡老人,让孩子们为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学会尊老爱幼,学会同情和宽容,知道如何回报社会。活动使学生了解了社会,认识了社会,懂得了自己既然是社会的一员,就应该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也教育了学生在困境中不要气馁,不要怨天尤人,增强学生自立、自强的优秀品质。

在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里,感恩思想一直占有主流地位。“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些动人诗句表明我们是懂得感恩的民族。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旨在唤醒中学生的感恩意识,唤醒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感恩是爱和善的基础,要让学生们意识到自己获得的一切并不是凭空而来,除了自己争取,还有许多人在背后奉献。对于给你付出的人和事,你都要永远记住并准备回报。感恩意识不只是简单的回报长辈养育之恩,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感恩教育应该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部分。

总之,感恩教育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去做。如果我们只知道奉献,而不知道把自己的劳动和付出呈现给孩子,从而教育孩子,孩子也就无从感受到社会和人们对他的恩和爱。爱要让孩子知道,才能激发起他们的爱心,引起他们发自内心

更深刻的感恩情怀。这样把感恩教育贯穿于德育工作始终,使学生以给予别人更多的帮助和鼓励为最大的快乐,对有困难的人们爱心融融地伸出援助之手,而且不求回报;对别人,对环境,少一分挑剔,而多一分欣赏;常怀感恩之心,感激和怀想那些有恩于我们却不言回报的每一个人,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才有了今天的幸福和喜悦。学生拥有了感恩之心就会更加热爱班级、学校、家乡、祖国、世界,就会对他人充满了爱心,也就拥有了做一位高尚的人的思想基础。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