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茶园间作的作用与技术

茶园间作的作用与技术

茶园间作的作用与技术
茶园间作的作用与技术

茶园间作的作用与技术

茶园间作就是通过在茶园中种植经济林木,改善茶园小气候环境,增加生态系统生物的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起到提高茶叶品质,优化茶园环境的作用。茶园间作是加强生态建设,减少环境污染的一项重要举措,既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又可增加经济收入,提高茶园的综合效益。

1 茶园间作的作用

1.1 改善茶园的生态环境

据资料介绍,我国有80%以上的茶园为单一物种(茶树)的专业化茶园,茶园生态系统的组分简单,茶园内部昆虫、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少,食物链被简单化。茶园间作可增加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可有效地减轻或控制病虫的危害,从而促进茶树生长,提高茶叶的品质和产量。

1.2 调节茶园小气候

茶园间作能保持水土,提高空气湿度,调节气温,改善茶园微域气候,避免或减轻茶树遭受气象灾害,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1.3 提高土壤肥力,促进茶树生长

茶园间作作物可抑制杂草生长,避免杂草与茶树争水、争光、争肥现象,利于茶树生长,同时间作物的根和枝叶腐烂后,能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1.4 增加经济收入

茶园间作果树、中药材等经济作物,还可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提高茶园的综合效益。

茶树间作研究进展

茶树间作研究进展 摘要:茶树与木本或草木植物间作可以调节茶园的光、温、水、大气状况,改变茶园的小气候,使茶园群落环境得到改善,且对病虫害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利于茶叶产量与品质的提高,还可提高土地和光能利用率,增加经济收入。本文分别对目前有关茶树与木本、草本植物间作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茶树;间作;研究进展 中图类号:$571.1文献标识码:B 茶树与木本或草本植物间作既可调节茶园的光、温、水和大气状况,改变茶园的小气候,使茶园群落环境得到改善,利于茶叶产量与品质的提高,又可提高土地和光能利用率,对茶树病虫害的发生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目前,我国有关茶树间作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实际生产中应用还不是很多。本文对目前我国的茶树间作研究进行综述,供在生产中实行茶树间作时参考。 1茶与木本植物的间作 林茶复合经营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是一类典型的间作模式。已有的研究表明,林茶间作改善了茶园的小气候条件和土壤的理化性质,延长了茶叶的采摘时间,增加了茶叶的净光合速率,提高了茶叶的化学品质,因而能提高茶园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1.1栗茶间作 余立华等对栗茶间作的根系进行研究,认为在不同土层中,茶树根系吸收根的比例和比根长都大于单作茶树根系,并且它们之间的差距随着土层的加深而加大,即间作扩大了茶树根系的吸收面积,为复合茶园的高生产力提供了基本的生物学基础。从整体上看,栗树和茶树复合园系统具有较好的根系生态学基础,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茶园经营模式,对于低产茶园的改造和新建高产茶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2李茶间作 汪德玉对李茶混交模式效益的研究认为,李属于喜光的落叶深根性树种,茶树系耐阴的常绿浅根性树种,两者的生态习性具有互补性,所间作的茶园具有空间配置合理、种间关系协调、对环境资源利用充分等良好的生态学基础;由于李的遮阴和根系对土壤的穿插作用以及增加了茶园内的枯枝落叶,使得间作茶园小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均趋向有利于茶树生长和茶叶品质提高的方向发展;生理特性测定结果也表明,间作茶园茶树的生理指标优于单作茶园;不同茶园土壤水分下渗速率差异较大,表现为混交茶园大于纯茶园,这对水土保持具有重要意义。李茶间作茶园如何能取得最佳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以及二者的栽植密度与配置比例等,有待进一步研究。

生态茶园项目建设书

xx双xx xx村生态茶园建设项目建设地点: xx双xxxx村项目建设时间: 二○二年四月九日项目建议书一、项目背景 1.自然条件 双河口镇太坪村位于巴南区东北部,属三峡移民村和麻柳沿江开发区范畴村。地处北纬29°09′与29°47′,东经106°20′与107°00′之间,属四川盆地东部、重庆市市区东南部的丘陵地带,东与巴南麻柳嘴镇、长寿江南镇比邻,南与涪陵区新妙镇相连,西与木洞镇为邻,北与江北区隔江相望。东西宽 2.9km,xxxx 2.3km,总幅员面积约 6.5平方公里,下辖6个合作社,耕地面积3187亩,其中农田面积1850亩,土地面积1337亩,林地面积1500亩。平均海拔约500米,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降雨量充沛。年均日照 1134.0小时,高低海拔175—650米,平均气温摄氏 18.6度。 项目拟建设在太坪村千秋磅社和姜家嘴社,两个合作社森林覆盖率高达60%,绿化率达96%。属亚热带温润气候,平均气温 18.6度,年降水量1100mm,相对湿度80-95%,无霜期308天,土壤PH 值 5.5,有机质含量高。云雾多,湿度大,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壤未受工业等污染始种植优质茶叶的理想生态环境。 2.基础条件

太坪村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交通便利。南涪路横穿该村,正在修建的沿江高速公路在该村有一个出口,十二五期间拟修建的涪陵至机场的快速干道也将横穿该村,并规划有1个出口在该村。据重庆市27公里,据长寿14公里,据涪陵区1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同时该村还修建有农村公路、人行便道等10余公里,基本达到集中三户以上通人行便道,集中10户以上通公路的标准。在供电方面,双河口有35KV变电站一座,可覆盖全镇的基本用电。在通信上,无线、有线和宽带网络覆盖全村。 3.政策条件 千秋磅社和姜家嘴社属于三峡后续项目建设范畴,种植生态茶叶也符合三峡生态屏障建设的要求。同时在千秋磅社和姜家嘴社兴建生态茶园也符合双河口镇现代工贸旅游生态镇的打造要求,更符合巴南区的总体规划。 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可行性 1.项目是适应市场要求,壮大茶叶的需要 茶叶系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世界饮料专家断言,21世纪将是茶的世界。我国每年出口茶叶20多万吨,创汇4亿多美元。全国茶叶消费约40多万吨,消费量逐年增长。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茶含有丰富的营养和药效保健成分被人民共识,各种茶饮料、茶食品应运而生。茶叶已被公认为现代最佳保健饮料,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2.项目建设是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双河口镇产茶历史悠久,我镇生产的茶叶曾是明朝贡茶,有600多年历史。但由于缺乏开发资金,优质良种茶叶栽培面积小,茶叶产量低而不稳,生产效益差,村民管理较为懒散,茶叶产出较低。另一方面,茶叶加工落后,设备、工艺较低,产业组织程度低,制约了当地茶叶产业发展。为了充分发挥太坪村得资源优势,发展高产、优质、高效茶叶产业,同时开发生态旅游项目,我镇迫切需要新建生产茶园,带动当地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 (二)有利条件

茶树栽培技术

茶树栽培技术 一、茶树的生物学特性 茶树为亚热带树种,喜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栽培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5-25℃之间,年要求降雨量在1000-2000毫米之间。以酸性红壤、红黄壤、黄壤的丘陵、高山环境为宜;易旱易涝、石灰质、近中性或碱性土壤不宜栽植。 茶叶生产的最低日平均气温为10℃,以后随气温的升高而生长增快,日平均气温15-20℃时生长较旺,茶叶产量和品质较好,日平均气温超过20℃生长虽旺盛,但茶叶粗老质量差,当日平均气温低于10℃时,茶芽生长停滞进入休眠。我国一般茶叶新梢生育4-5月为最旺盛时期,其次在7-9月。茶叶树新梢不采摘的自然生长,茶叶每年只发2-4轮,管理好,采摘技术措施得当可达到5-8轮新梢。 二、选好茶树品种和茶园地 茶树是一种长寿的常绿树种,定植后可收获几十年。茶树品种的优劣关系到将来投产的茶叶的产量和质量,适应市场的需求才能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茶园建设:1、基地应远离工业区、城镇、交通干道,基地附近及上风口、河道上游无明显的和潜在的污染源;2、茶园土壤背景及理化性状较好,没有严重的化学肥料、农药、重金属污染的历史;3、生产基地的空气清新,生物植被丰富,周围有较丰富的有机肥源。4、生产基地的生产者、经营者具有良好的生产技术基础,规模较大的基地周围还要有充足的劳力资源和清洁的水资源。 三、种植技术 1、种植方式:良种茶园品种布局应按照相对集中、突出重点的原则,选好当家品种和搭配品种。通常当家品种应占70%以上,以早、中生品种为主;搭配品种点30%左右。良种茶园每个品种均应做到集中连片栽植。不宜将品种分散栽种; 2、种植密度:良种茶园要做到合理密植,使之有效地利用光能和地力,从而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窄畦双行良种茶园的种植规格为:大行距1.33米,小行距40厘米,丛距33厘米,每丛植2株茶苗。双行的茶丛按等腰三角形交错排列。单行条栽良种茶园的种植规格为:行距1.5米,丛距25-33厘米。每丛植2株茶苗。 3、移栽时间:茶苗移栽的最适时期,是在茶苗地上部处于休止、地下根系生长旺盛的时期,因为这个时期移栽容易成活。浙江茶区一般茶苗移栽的适期为早春的2月下旬至3月上、中旬和秋末冬初的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这段时期,选择空气湿润,土壤含水率较高的阴天或雨后初晴的天气移栽效果最好。要避免在刮西北风的晴燥天气和下雨天移栽。 4、定植技术:在茶苗定植时,做到现开现栽,保持沟内土壤湿润。扦插苗无主根,根系分布浅,定植时要适当深栽。一般栽到埋没根颈处为适度。栽植时要一手扶直茶苗,一手将土填入沟中,将土覆至不露须根时,再用于将茶苗向上轻轻一提,使茶苗根系自然舒展,与土壤密接。然后再适当加点细土压紧,随即浇足定根水,在茶苗基部覆盖些松土,使植后雨水便于渗入根部。移栽后要及时铺草覆盖,防旱保苗。覆盖的材料,可用于茅草、柴禾、稻草、麦秆等。 5、定型修剪:定型修剪是通过解除茶苗顶端生长优势,刺激腋芽萌发,促进侧枝生长,达到增加分枝、培养骨架、塑造树型的目的。第一次在茶苗移栽定

茶园新区介绍

一、项目概况 茶园新区位于重庆市主城东部,隶属于重庆南岸区,规划面积120平方公里,可建设面积74平方公里,人口50万,是重庆市新世纪重点发展的城市副中心。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的原则,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城市化带动工业化”的理念,茶园——这座崛起于重庆主城东部片区的新城,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招商、高素质服务的途径,将迅速成长为重庆市的现代化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最具活力的生态城市。这是重庆城市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更是我国生态城市建设进行的一次积极探索与实践。 二、设计目标体系 ——生态城市市政道路及绿地景观的评价标准 “城市化的真正目标应该是建立一种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好的人类居住区形式。”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茶园新区被赋予“生态城市”的定位。在这样的定位下,由市政道路和公共绿地所构成的公共空间系统又应该是怎样呢?现代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要从更大背景出发进行系统化的整体构思,从经济发展、视觉美学、生态建设、文化传承、旅游开发等方面进行景观整台与综合协调,提升以道路景观建设为契机的周边地区全面发展的强度和持久度。只有这样,城市公共性景观建设之于城市发展的意义才能跳出传统的内在价值的小范围,投入到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大作为中。 本项目组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探索性地提出“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位一体的目标体系,并进一步细化为一系列评价指标,指导深入设计。详见附表:《茶园市政道路及公园绿地景观评价指标体系》。 生态效益目标——结合场地,因地制宜,培育以乡土植被为主体的绿地系统,增大绿量、优化布局,有效控制污染和城市热岛效应; 社会效益目标——公共空间人性化、市民化设计,激发健康、积极的公共文化生活,促进社会和谐; 经济效益目标——以可持续的公共空间景观建设增强场所吸引力,带动城市土地增值。《茶园市政道路及公园绿地景观评价指标体系》

茶林间作与茶园生态维护研究

2018年第01期 学术专业人文 茶趣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大众生活水平的提升,食品安全问题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健康无公害的绿色食品也受到了人们的追捧。在茶叶种植与生产中,茶园中的气候、土壤都对茶叶品质产生着不容忽视的影响,而合理的茶林间作则可以有效优化茶园中的生态环境,从而为绿色有机茶叶的种植与生产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保障。1茶林间作1.1茶林间作的发展 茶园间作的基础在于茶树具有根系较浅以及喜湿耐阴的特点,因 此,在茶树种植中,可以通过合理选择间作植物,促使这些植物与茶树共同构成二层林冠的种植模式。在茶树间作种植中,茶树与间作植物之间可以实现良好的协同成长,这对于获取更大的生态效益以及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意义。 从我国茶园间作的发展历史来看,据《茶叶大辞典》记载,早在唐朝末期,我国就开始在桑竹之下开展茶树种植。随着茶园间作的发展,我国劳动人民在茶树间作植物的选择方面做出了较多的探索,如明代罗禀在《茶解》中这样写道:“茶园不宜杂以恶木……与之间种,亦足以蔽覆霜雪,掩映秋阳”。其中所提到的“恶木”包括梅、玉兰、翠竹以及苍松等。诸如《茶解》等茶专著与茶文学所做出的探索,都为我国茶园间作的发展发挥出了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19世纪50年代,日益成熟的茶园间作理论在我国茶树种植方面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此同时,专家学者在茶园间作植物选择方面所进行的探索也没有止步,如江苏芙蓉茶场所开展的茶树与梨树间作,云南普文农场所开展的茶树与橡树间作,在我国云南与海南地区得以快速发展的胶茶群落复合栽培技术,王融初所建立的茶树与葡萄间作,唐荣南所建立的茶树与湿地松间作,紫云寨林场所开展的茶树与白花泡桐间作等,这些探索不仅让茶园间作在植物选择方面具有了更多的可能性,而且对于优化茶园生态系统、推动茶园植物与生物的多元化发展以及提升茶叶重视品质与产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2茶林间作对茶园生态的影响 茶树原本是热带雨林中的伴生物种,经过漫长的培育过程之后,茶 树逐渐形成了耐酸、耐阴、喜湿、好温的特征。当然,从热带雨林中将茶树引出并进行栽培,让茶树所处的生态环境发生了一些改变,而茶林间作则可以对茶树种植环境产生影响,并发挥出提升茶树种植产量以及品质的作用。具体而言,茶林间作对茶园生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茶林间作可以对茶园中的小气候产生影响 茶树与其他树木的间作,有利于实现茶园生态要素的协同发展。一 方面,茶林间作可以降低光照强度。茶树与其他树木的间作能够有效避免阳光对茶树的直接照射,并可以在不断变换照射方位的基础上形成散射光,同时可以发挥滞尘、防风的作用。当然,这种降低光照的作用与茶林间作中所选择的树木种类具有直接关系,一般而言,叶子较大、较密的树木所具有的降低光照、滞尘、防风的作用更为明显。另外,茶树与其他树木在山地茶园以及丘陵茶园中所产生降低光照、滞尘、防风作用也不相同;另一方面,茶林间作能够对茶园中的温度以及土壤性状进行有效调节。茶林间作能够有效提升茶园中的水蒸气压,并可以在降低风速的基础上减少热量与水量的交流,从而有效调节茶园中所具有的温度与湿度。另外,土壤作为茶树生长的基础性资源,其结构和性质直接对茶树成长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通过开展茶林间作,土壤性状能够得到有效的优化。具体而言,茶林间作能够对土壤的物理性状、化学性状以及水土保持能力等产生影响。从茶林间作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来看,林木的深层根系以及落叶可以有效调节土壤孔隙度以及土壤容重,同时也可以改变土壤所具有的三相组成,实现固相与液相的降低以及气相的提升。从茶林间作对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来看,其他树木所产生的枯枝落叶能够改变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循环以及有机质循环,并实现土壤中微量元素循环的加速以及土壤中有机质的提升,在这种影响下,茶园土壤中的营养成分、微量元素等呈现出更加丰富且集中向上的特点。从茶林间作对土壤水土保持能力的影响来看,水土流失会直接导致土壤出现贫瘠状况,并导致茶树根系产生暴露甚至死亡,因此,强化土壤水土保持能力对于茶树成长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茶林间作,其他树木的根系能够帮助土壤更好的保留水分并固化土壤,也正因为如此,林间茶园所具有的土壤含水量要高于纯茶园中的土壤含水量。1.2.2茶林间作可以有效促进茶树成长、提升茶树品质 从茶林间作对茶树成长的促进作用来看,春季是采茶的高峰期,而 在这一时期,开展茶林间作的茶园温度相对于纯茶园温度要高,而相对较高的温度则能够让茶树实现更早的萌发与开采,与此同时,相对于纯茶园而言,茶林间作下的茶树所具有枝干直径、树高以及绿叶曾厚度都要高于纯茶园,这对于增加茶园产量与经济收益具有重要意义。另外,茶林间作可以通过改变土壤结构以及土壤养分利用率,为茶树生长提供更好的资源支撑;从茶林间作对茶树品质的影响来看,茶林间作能够有效提升茶叶所含有的茶氨基酸,降低茶叶中的儿茶素以及酚氨比,这对于提升茶叶口感、降低茶叶苦涩感都能够发挥出重要作用。 作者简介:沈亚骏(1990-),男,山西太原人,硕士,研究方向:林业装备与信息化。茶林间作与茶园生态维护研究 沈亚骏 (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英国南安普顿,SO151BJ ) 摘要:茶树是一种耐酸、耐阴、喜湿、好温的树种,在茶林间作中,经过合理选择的林木能够为茶树带来更好的成长环境,从而 有效实现茶园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协同提升。本文对茶林间作的发展以及茶林间作对茶园生态的影响做出了分析与论述,并对茶园生态维护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茶林间作;茶园生态;影响;生态维护 20

武庙集镇黄岭茶场生态茶园建设项目实施方案设计

文档 固始县武庙集镇黄岭茶场生态茶园建设项目 实施方案 一、建设背景 生态茶园是指以茶树为主要物种,遵循生态农业的要求建设起来的茶园。建立生态茶园,可以提高生物圈内生命体间相互促进的能力,为茶树生长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茶树的光能利用率,促进茶叶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可以促进生态系统循环,使茶园内的物种更加丰富。 二、项目选址 生态茶园的园地应尽量避开都市、工业区和交通要道,选择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壤未受污染、生态环境良好、能满足茶树生长需要的园地或山地。园地空气、水质和土壤的各项污染物质的含量限值均应符合农业部行业标准NY5020-2001的要求。 根据要求,地块要求立地条件好,交通方便,年平均气温13℃以上,决对低温-3℃以上,绝对高温40℃以下,年活动积温5000—6000℃,年降雨量1000mm,空气湿度70%以上,海拔在1900m 以下,茶园坡度在30度以下,具有灌溉条件;有效土层深厚疏松,耕作层比较厚,心土层和底土层稍紧而不实,土体结构良好,质地不过粘过砂,既能通气透水,又能保水蓄肥;酸性反映强烈,盐基含量适度,有机质和其它养分含量丰富,土壤PH值在4.5—

5.5之间;作为土壤肥力四因子的水、肥、气、热彼此协调,水源、空气无污染;园地背荫朝阳,云雾多,空气湿度大,散射光强,相对规模连片在500亩以上。 本项目选择在固始县南部山区的武庙集镇黄土岭村,生态茶园建设面积500亩,其中新开茶梯120亩 三、茶园规划 园地规划要合理全面,统筹安排,土地利用要有远景规划和全局观点,在规划时要以现代农业为出发点;以茶树良种化、茶园水利化、生产机械化、栽培科学化出发;按照实际情况对区、块划分道路网、排灌系统,行道树、防护林带等设置,做好勘察设计工作,以茶、林、道、渠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治山、治水、治土为中心,实现山、水、园、林、路综合治理,从茶园外貌看,茶树成片,道路成网,园地成块,茶行成条,林木成行,区格分明;对保持水土,涵养和水源,提高湿度,调节气温,改变茶园区域气候,避免茶树遭受气象灾害都起到较好的作用,对于千亩以上茶园还要规划好茶厂的建设用地等,绘制出整块茶园规划图。 1、道路设置、划区分块 茶园道路应由主干道、支道、步道、环园道几部分组成;要从长远考虑,一切布局和设施应适宜于机械化,便于机械行驶和车辆运输,也要有利于水土保持,同时要坚固美观。干道为整个茶园的交通要道,对内是各个生产区的纽带,对外与公路相衔接;

茶园种植技术

新茶园种植技术 一、园地选择 茶树的生长发育与外界环境条件密不可分。园地选择的好坏是能否建成高标准名优茶基地的先决条件。茶树在长期的系统发育过程中,对土壤的要求逐渐形成了喜酸,怕碱;喜深、肥、松、怕浅、瘠、硬;喜湿,怕涝等特点。土壤呈酸性或微酸性,PH值在4.0-6.0之间:土壤有机质丰富,氮磷钾含量较高,土层深度在60cm以上,底上无硬盘地下水位在1.0m以下;土壤质地以砂粘泣配比适当的砂质壤土较好,这种土壤蓄水、排水、保肥、供肥和通气性能均良好,茶树生长健壮,产量高,品质优。 地形的变化能影响茶园微域气候和土壤条件。如随着海拨的升高,气温降低,漫射光增多,昼夜温差和湿度增大,这有利于名优绿茶品质特征的形成。但海拔太高的地方往往土层浅溥,发芽较迟,也不利于名优茶经济效益的发挥。所以,名茶基地最好选择在背风向阳的缓坡地或平地(坡度在15°以下,以利水土保持),它接受的阳光多,冬季气

温,不仅可避免或减轻寒风的侵袭,减少霜冻为害,而且可提早发芽。山顶易受寒热风侵袭,谷地和低洼地易受冷空气所形成的霜冻为害,不宜发展名优绿茶建地。 另外,园地选择时,还应考虑附近有水源,容易修建水利设施,交通方便,劳动力较充余,有较好的生态环境和一定的名优茶市场等因素。 二、茶园规划 (一)规划原则 茶园规划是对茶园、道路、水利系统、防护林带等进行合理布局。茶园地块的划分主要根据自然地形将茶园分隔成面积不等的地块,一般以5-10亩为宜,长的一边与等高线平行,这有利于以后采摘、施肥等日常作业和水土保持。 1、与茶树的生长发育要求相一致 设计种植茶树的区块,土壤等条件一定要满足茶树生长发育的要求,不片面强调区块整齐一致而将不适合种茶的地块规划成茶园。基地内坟墓所在处(PH值往往偏高)土壤深度低于40cm,坡度大于25度的地方用于种树或种草。 2、以水土保持为中心,建立道路和排、蓄、灌水利系统。

重庆观光茶园调查与分析

精心整理 重庆观光茶园调查与分析 .1重庆地区环境 重庆市地处四川盆地的东部位置,其四面环山,即分别被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以及大娄山等共同环绕。重庆的地貌有着复杂化与多样化的特征,多地是丘陵与低山。同时处在长江的上游位置,主城区处在长江和嘉陵江衔接处,流经河流还包括乌江、涪江以及大宁河等等。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重庆总人口为2885万人。重庆有着“山城”的美名,而且也被列为国内着名的三大“火炉”首位,夏季十分炎热,历史最高气温为43o C。冬季天气阴冷且潮湿,所以又被公认为“雾都” 3.2 (1 (2 而是 作等常识。 在规划设计方面给予的借鉴意义 (1)云阳县生态观光茶园的规划设计 重庆市云阳县茶叶有着悠久的历史,茶园面积约为0.15万hm2,可采摘面积达到0.09万hm2,其年产值突破1390万元。现阶段,云阳县已经把生态观光茶园划归为需要重点扶持的特色产业。 云阳县生态观光茶园将景观和茶文化良好融为一体,使游客在茶园中可以进行观景、品茶、体验茶叶生产与加工过程以及欣赏茶艺方面的表演等等,能最大程度感受茶文化的魅力,了解茶道精

神,提升观光茶园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云阳县生态观光茶园的成功之处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①美化并优化了当前茶园生态环境 云阳县生态观光茶园的道路两旁或空闲区域种植了行道树,同时在园区内大量种植遮荫树,不仅使茶园内的微气候得到调整,同时也美化了茶园生态环境。同时有完善的蓄排系统与防控设施,也促进了生态环境的优化。 ② (2 118个 3.3重庆观光茶园的设计现状分析 3.3.1主题缺乏创新 重庆观光茶园在设计时趋同化明显,茶园主题不鲜明,且休闲、观光和娱乐项目雷同较多,缺乏个性。有些茶园为了增加游客数量,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大肆破坏性开发茶田,增加各种娱乐项目设施,盲目扩建建筑、道路及广场,人为进行景观营造,不顾实际情况完全硬套当下流行景观形式,没有整体的长远的发展规划,更谈不上与当地自然环境,文化传统相结合。同时没有与重庆当地的文化内涵相结合,造成茶园文化底蕴不足,构思单调没有新意,从而使观光茶园休闲娱乐的主

重庆市茶园新区建设开发(集团)有限公司_招标190923

招标投标企业报告 重庆市茶园新区建设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本报告于 2019年9月23日 生成 您所看到的报告内容为截至该时间点该公司的数据快照 目录 1. 基本信息:工商信息 2. 招投标情况:招标数量、招标情况、招标行业分布、投标企业排名、中标企业 排名 3. 股东及出资信息 4. 风险信息:经营异常、股权出资、动产抵押、税务信息、行政处罚 5. 企业信息:工程人员、企业资质 * 敬启者:本报告内容是中国比地招标网接收您的委托,查询公开信息所得结果。中国比地招标网不对该查询结果的全面、准确、真实性负责。本报告应仅为您的决策提供参考。

一、基本信息 1. 工商信息 企业名称:重庆市茶园新区建设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500108203168372G 工商注册号:500108000018550组织机构代码:203168372 法定代表人:刘捷成立日期:1999-03-04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经营状态:存续 注册资本:144069.35万人民币 注册地址:重庆市南岸区茶园花街二期A栋 营业期限:1999-03-04 至 / 营业范围:从事建筑相关业务(取得相关行政许可后方可执业);房地产开发(叁级);土地综合整治及开发;公路、桥梁、城市道路、房屋建筑、交通工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咨询;房屋建筑的造价及技术、房地产政策、商务信息、文化信息、旅游信息、健康信息(不含诊疗)的咨询服务;利用自有资金从事工业、房地产、高新技术项目投资;投资管理及投资咨询(均不含金融、证券、期货及国家有专项管理规定的项目);资产管理及其信息咨询(不得从事金融及财政信用业务);销售五金、交电、化工(不含化学危险品)、建筑材料、装饰材料、金属材料(不含稀贵金属)、普通机械、电器机械及其器材。(法律、法规禁止经营的,不得经营;法律、法规、国务院规定需经审批的,未获审批前,不得经营)。 联系电话:*********** 二、招投标分析 2.1 招标数量 企业招标数: 个 (数据统计时间:2017年至报告生成时间)5

新建茶园管理技术规范

开阳富硒茶业投资有限公司 新建园技术规范 起草单位:武汉安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执行时间: 选择园地 茶园应远离工业区、城镇、交通主干道,园区附近及上风口、河道上游无污染源,土壤理化性状良好,pH值4.5-6.5,茶园环境条件应符合无公害食品产地的生态环境标准。首先选择地形平坦,土层深厚,成片集中的土地建立丰产茶园。其次,选择缓坡地带或坡度在30°~40°的坡地建立坡地茶园,也可建成丰产茶园。再次,充分利用山地、坡台地,经开垦后建成概念上的大茶园。 土层厚度1米以上不含石灰石有机质含量1%-2%以上,通气性、透水性或蓄水性能好的砂质壤土,酸碱度PH值4.5~6.5;年雨量在1500mm以上;年平均温度在18-25℃。做好“园、林、水、路”的合理规划。整个茶区符合“戴绿帽、束绿带、穿绿鞋”,尽可能保留原有植被。开沟建成等高梯地茶园,种植沟深0.6米,宽1.5-2米。台面外高内低,内侧开设蓄水竹节沟,山顶、山箐及道路两侧修建排水沟,排水沟要与蓄水沟相连接,并在连接处挖积沙坑,实现抗涝排水,保持水土作用。 茶园绿化 树种选择:因地制宜,选择适宜本地栽种的速生优质树种,以深根、不与茶树争夺水肥、无共同病虫害、枝叶疏密适中的果树、经济树种为佳。茶园中覆荫树种选择:合欢、银杏、山苍子、天竺桂、油茶、桂花、等;在空地及道路两旁的行道树可选:香樟、香椿、苦楝、桂花、罗汉松、山茶花、杉木等,乔灌结合种植;防护林和山顶可选:杨梅、香樟、罗汉松、杉木、楠木等树种。 生态位配置:在以茶为主体的茶园复合生态系统,建设上、中、下三层结构,即树木-茶树-绿肥植物(矮杆)。茶园内覆荫树每亩种植乔木树8-10株,约30米茶行一株,错落有致栽培;茶园道路、沟渠两旁种植绿化树,每3-5米种植1株或适当密植。 绿化树管理:加强对防护林、行道树、覆荫树的肥培管理,提高成活率。当覆荫树树冠和根系过于庞大,应及时进行适当整枝、修剪,使其保持适宜的遮荫面积,为茶树创造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保持茶树的正常生长。 道路水利 适当拓宽茶园主干道和支道。主干道要便于农用车辆通行,利于运送茶园农资、鲜叶,支道不低于1.5米,形成方便的茶园交通网络。 主要建设排蓄水系统,做到有水能蓄、涝时能排、旱时能灌。排蓄水系统根据茶园地形地势设置排水沟,在茶园上方开挖防洪沟,拦截山洪,引入排洪沟;茶园内侧开竹节沟蓄水,园区选择靠近水源或雨水汇集较多的地段,根据地形、水源和灌溉面积配套建设蓄水池、小水窖,铺设管道或开挖水渠,实现茶园水利,

重庆市茶叶市场分析

重庆市茶叶市场分析 一、重庆茶园种植面积分析 近几年,重庆市茶园种植面积增长较快。2010年,重庆市茶园种植面积为3.24万公顷,增长率高达7.84%;2011年的茶园种植面积达 3.47万公顷,增长率为7.40%。 二、重庆茶叶生产情况分析 重庆市茶叶的产量近几年呈现增长趋势,2010年重庆市茶叶的产量为 2.52万吨,同比增长11.82%,2011年的产量增长至 2.79万吨,增长率达10.53%。 三、重庆茶叶加工市场状况 2011年,重庆市共有规模以上精制茶加工企业 15家;精制茶加工行业资产总额为 4.48亿元,同比增长18.06%,行业负债总额为1.37亿元,同比增长17.92%;行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 14.13亿元,同比增长36.65%;行业共计实现利润总额 9849.4万元,同比增长22.56%。 截止2012年上半年,重庆市共有规模以上精制茶加工企业 15家;精制茶加工行业资产总额为 4.79亿元,同比增长 23.34%,行业负债总额为1.52亿元,同比增长20.01%;行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6.51亿元,同比增长21.04%;行业共计实现利润总额 5511.7万元,同比增长65.02%。 四、重庆茶叶消费需求分析

重庆作为一个 2900多万人口的大都市,既是茶叶的主产区,又是茶叶的消费区。全市茶叶年消费产值已突破 6亿元,进入了全国主要大城市茶叶人均年消费量的前列。由于重庆市茶叶市场的先天不足,造成重庆市茶产业没有形成全国有影响力的品牌,每年重庆本土茶叶资源近一半以上被外地茶商低价购走,经过深加工,其售价是重庆收购茶青价格的十倍以上。 五、重庆省茶叶市场竞争力 从重庆市精制茶加工各项指标在全国的比重看,截止 2012年上半年,重庆市精制茶加工行业的企业数量、资产总额、销售收入与利润总额在全国中的比重分别为1.40%、0.92%、1.31%、1.50%。 从重庆市精制茶加工的行业数据看,近几年,重庆市精制茶加工行业的盈利能力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11年,重庆市精制茶加工行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7.85%,毛利率为17.38%,截止2012年上半年,这两个经济指标分别增长至9.54%和 20.15%。 六、重庆茶叶重点生产基地 重庆永川区地处成渝两大城市的中轴线上,背靠四川腹地,面临三峡库区,历来是重庆西部和川东南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是我国古老的产茶区,箕山上现存的 2万亩连片茶园,规模居亚洲第一。永川区产茶历史悠久,是全国茶叶产业的优势区,全国名茶百强(区)县、重庆产茶大区(县),有亚洲最大的山地连片茶园和全国知名品牌“永川秀芽”。 茶园分为归山茶园、大山坪茶园、青龙山茶园三大片。每片茶园

玉米的田间管理技术

玉米的田间管理技术 玉米是最常见的农作物,是很多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在种植时要想实现丰产,对于玉米的田间管理技术尤为重要。根据玉米的生长阶段可分为苗期管理、拔节长穗期管理以及开花结实期管理。一起来看看详细的管理技术吧。 1、苗期管理 玉米苗期是在出苗到拔节期前,一般是生长到7-8片真叶时,这时叶色浓绿,叶片宽厚。这时要做好蹲苗措施,首先做好土壤的干湿度,保持上干下湿状况,土壤水分要在60%左右,这样可促进根系发育膨大,还能使根系扎根更深,达到蹲苗促壮的目的,有利于生长中期的吸水抗旱性。另外在也要做好防旱防渍措施,在天气干旱时要及时浇水,当阴雨天气时,未免根系渍水,要及时开沟排水防涝。

2、拔节长穗期管理 拔节长穗期主要是在拔节到出雄穗的这段时间,一般历时一月,这时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是一起进行的,主要是以穗分化为主。这时主要注意的是水分管理,在拔节期极易遇到春旱,是否觉定浇水要视当地的降水量而定,在此期间如果当地的降水量不足,就要及时浇水保持植株水分需求。而且这时气温升高,蒸腾作用较大,水分极易被蒸发,遇旱的可能性也很大,要及时灌溉才能获取高产。在玉米抽雄时间段,对水分极为敏感,干旱时必须浇水,否则会影响到产量,如遇大雨要及时排水防涝,而大风气候要及时培土,防止植株倒伏。

3、开花结实期管理 开花结实期在玉米抽雄到成熟这段时间,一般历时一个半月到两个月,此时时决定玉米产量的关键时期。影响它的产量的因素有授粉、水分以及光照等,在抽穗杨花时,水分不足,植株授粉不良,结实率较低,而且还易导致茎叶早衰,这时需要浇水保持土壤湿润。而在灌浆期浇水要慎重,不宜盲目的浇水,到了灌浆前期要适当的控水,到了后期在增加水分,达到增加粒重的目的。而这时也是植株早衰的使其,要及时施肥防止植株早衰,还要做好大雨气候的排水防涝措施,避免土壤积水过大,导致通透性较差,使根系不能正常呼吸,影响养分的吸收。另外增加植株间通风透光性,可减少空杆现象的发生,在授粉不佳时要及时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有机茶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有机茶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目录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况 二、项目建设目标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 四、研究结论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及意义 一、项目建设背景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和意义 第三章承办单位概况 一、企业概况 二、财务状况 三、生产状况 四、主要产品状况 五、企业科技开发能力 六、企业基础设施条件 第四章市场分析 一、国内外市场现状 二、市场趋势分析 三、竞争优势 四、营销策略 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

一、项目的目标 二、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 三、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四、技术方案 2 五、项目具体建设内容 六、产品质量 七、项目厂址 八、项目进度安排 第六章主要原材料、燃料供应 一、原材料供应 二、燃料及动力供应 第七章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 一、环境保护 二、劳动安全与卫生消防 第八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一、项目组织机构 二、工作制度和劳动定员 三、项目运行机制 第九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 二、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 三、自筹资金来源证明

四、中央补助资金用途 五、项目资金的使用及管理 第十章财务分析与评价 一、财务评价依据及参数选择 二、销售收入和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 三、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 四、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 第十一章社会效益分析 一、壮大主导产业,促进企业发展 二、推进新农村建设 三、推动产业发展 第十二章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可行性研究结论 二、建议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某某有机茶示范园建设项目 (二)项目承办单位 某某省某某市某某茶场 (三)项目建设期限 项目建设期限五年 (四)项目建设地点 某某市金垌镇 (五)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的建设内容为对某某茶场现在的茶园按有机茶园标准进行生态系统、病虫害综合防治系统、有机肥供给系统、有机茶加工系统进行改造,使茶园建设成为有机茶园,建设规模为10000亩。(六)项目主管部门 某某市农业局 (七)项目投资及效益情况 本项目总投资为10800万元,项目原投资3000万元,新增投资78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7800万元,建设投资中,生态环境建设投资2400万元,占建设投资的30.8%,有机肥投入供给系统投入

幼龄茶园间作花生综合配套技术

幼齡茶园间作花生综合配套技术 幼齡茶园的抗旱、保水肥能力相对于来说是比较弱的,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措施,幼齡茶园间作花生综合配套技术推广实践就是我们的解决方法之一。 幼龄茶园一、二年生的茶苗,既怕干,又怕晒,更怕浓密杂草,为了促进其加速生长,增强幼龄茶园的抗旱、保水肥能力,确保幼龄茶园提前投产或按期投产,必须抓住除草保苗、浅耕保水,适时追肥、遮荫、灌溉等工作。贵州松桃县结合本县实际,在幼龄茶园实施花生高产综合配套间作技术推广。通过项目实施,提高了幼龄茶园茶苗成活率和裸地利用率,增加了茶农收人,促进了幼龄茶园的管理。 一、落实情况 2011年松桃县茶办在大坪场镇和黄板乡分别建立700 亩和650亩花生间作高产示范茶园,带动推广全县幼龄茶园间作面积24248亩,惠及15个乡镇62个村,同时举办5期高产综合配套技术培训,培训达187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近4万册。 二、主要技术措施 1.品种选择 间作品种选用高产高油国审花生新品种一黔花生四号。 2.间作模式 松桃县新建茶园,大行距一般为1.4-1.5m,在不影响茶树正常生长前提下,在大行距间种植两行花生,距茶树40cm 以上,保证其不与茶树争光争肥。花生间作规格:行距30cm;窝距20cm,窝播3粒

(出苗后留双株),播种深度3粒,种子在窝内保持一定距离,播后细泥盖种3-5cm,以平窝为宜。 3.适时播种亩用剥壳花生7kg左右,于4月上、中旬播种。 4.施足基肥 以农家肥为主,增施磷钾肥,同时根据需要增施硼肥、锌肥等。 5.田间管理 根据茶树生长及间作作物〖花生)的需要,适时除草施肥,全县幼龄茶园普遍进行3次以上除草,2次以上施肥,1 次以上培土,并及时对茶树进行定型修剪,加强病虫动态监测,及时防治。 三、取得的成效 2011年松桃县幼龄茶园间作花生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示范推广面积24248亩,实现总经济效益1262.01万元,人均增收300元以上,同时良种覆盖率达96%,规范间作率达90.6%,管护率达967。,幼龄茶园茶苗成活率均达90%,比非间作区提高近10%。 1.经济效益 幼龄茶园间作黔花生四号主产品平均每亩单产123.97kg,按每公斤8元计,亩产值可达9911.76元,扣除亩生产费用4713元〈种子费7kg*14元/kg98元,人工费6个工作日*50元7工作日=300元,肥料费73.3元),亩收益520.46元,全县间作花生总产值达2404.87万元,人均增收300元以上,实现了“种管双赢”的目的,推动了松桃生态茶产业和花生产业共同发展。 2.社会效益

重庆城副中心——西永、茶园介绍

重庆城副中心——西永、茶园介绍 城市中心是坐拥繁华的地方,对于年轻的直辖市重庆来说,也不例外。解放碑CBD、江北观音桥、南岸商圈……极旺的人气、便捷的交通、完善的配套展现出的不仅仅是都市的繁华,更是提升周边楼盘价格的砝码,而拥有城市情结的购房者争先住在城中心,也让中心的房子“涨”声一片。移开聚焦中心的眼睛,看看周边,你会发现原来城市还有副中心,重要的是这些片区的房价不像中心位置那样高得离谱,而且都在规划发展中,区域前景无可限量,当然房子的升值潜力也在步步提升,先来看看小编今天重点推荐的两个区域:大学城和茶园新区的价值何在? 大学城 重庆市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随着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成立,以及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重庆的发展已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尤其是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重庆未来发展的支柱产业。西永城市副中心是重庆主城六大城市副中心之一,是重庆西部新城的核心组成部分,承载重庆高科技产业、大学城、铁路物流及城市综合新区的城市功能,其核心区是为大学城、高科技产业以及物流园三大高地提供公共服务的现代化城市中心。 重庆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是西永组团的重要功能区,是重庆市政府为优化和提升全市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而建设的电子信息产业专业化园区,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国家软件服务外包基地。现园区入驻企业有64家,世界500强企业有5家,规划2012年产值达1000亿元,而惠普也将在此落户。 北京的中国惠普公司大楼(资料图片)

2009年8月4日,“惠普(重庆)笔记本电脑出口制造基地”、“富士康(重庆)产业基地”两个重大IT项目在重庆正式签约,落户重庆西永微电子产业园。据悉,这两个项目在2012年建成投产后,将形成年产2000万台外销笔记本电脑的生产能力、产值超过2000亿元的庞大产业链集群。 惠普全球执行副总裁托德、富士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以及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分别代表三方在协议上签字。黄奇帆预测,“整机+配套”产业集群将形成400亿美元的进出口总量,相当于目前重庆进出口总额的4倍,这对于助推重庆信息产业五年内进入5000亿级规模、成为中西部地区IT高地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他表示,作为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于一体的特大型项目,“惠普(重庆)笔记本电脑出口制造基地”对重庆乃至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转型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惠普笔记本电脑出口基地以及富士康产业基地昨在重庆正式签约 PC工厂 惠普公司将在重庆建立一个占地2万平方米的电脑生产基地,它将成为中西部地区惟一一个拥有国际著名品牌的电脑生产基地。据介绍,重庆惠普电脑生产基地将采用惠普先进的台式机和笔记本生产线,计划于2010年正式投入运行。 全球呼叫中心 这是第一家落户我市的外资跨国公司呼叫中心,主要面向全国及全球开展惠普系列产品和服务的销售呼叫业务,利用电话这一通讯手段,为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购买的渠道。计划在3年内建成。 大学城共享平台 该项目是以建设大学城信息中心为核心,在建成身份认证数据库、知识和资源数据库、共享数据库三个数据库的基础上,着力打造教学资源共享系统等八大应用系统,该平台将覆盖我市13所大专院校,树立大学城的网络形象。

茶园科学管理技术汇编

茶园科学管理技术汇编 (1)深翻:一般应在每年10月初至11月上旬进行,深度15-20厘米。过深易伤根系,影响茶树的正常生长。 (2)施肥:通常应以人畜粪肥等农家肥或土杂肥为主,每亩施用量为2000公斤左右,茶树行间开沟深施。对梯级茶园肥料施在梯级内侧。入春后有利于茶树生长旺盛,叶片肥厚,品质佳,单产提高。 (3)修剪:茶树冬季修剪是夺取春茶优质高产的重要技术环节,注意因地因树制宜,生长旺盛的茶树一般只能剪去蓬面突出部分,达到树冠面平整。有较多细弱技、鸡爪枝的茶园,进行深修剪,将超出树冠面10-15厘米的枝条剪除。树势较衰弱,单产严重下降的老茶园,采用重修剪,将树冠高度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以上的部分剪掉。北部茶区为了防止冻害,提前在春茶结束后的5月中下旬修剪为宜,冬季不进行修剪。 (4)封园:茶树越冬病虫主要有小绿叶蝉、茶尺蠖、茶毛虫及蚧类等。可用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或0.3-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进行防治。喷药时要将茶丛上下、内外都喷到。 (5)防冻:在茶园行间多施一些牛栏粪、焦泥灰等暖性肥料提高土温。施肥后在茶树基部培8-10厘米厚的新土层。最后利用柴草、稻草、厩肥等铺盖茶树行间及根部,以利于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

湿度。在寒潮来临前,还可用稻草、杂草或薄膜等进行蓬面覆盖,开春后及时揭去覆盖物,达到早发、发壮。 2、茶园施肥技术 在茶树高产优质栽培管理中,施肥是最有效果的措施之一。但由于各种肥料的性质和作用不同,施肥时期和方法也不尽相同。要根据茶园土壤性质,茶树吸肥特性,以及天气条件进行综合考虑。 (1)底肥 我国茶园大部分都分布在水热条件较好的红壤上,土壤理化性质差,有机质含量少,保水保肥能力低,特别是土壤经过翻耕之后,水热条件进一步改善,土壤有机质分解加快。据福建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生荒红壤经过量垦殖种茶后,由于土壤通气性增强、表面裸露,土壤有机质的分解远超过积累,当年有机质减少34%,如不及时施足有机肥,土壤有机质的平衡将进一步恶化。因此,在垦翻时要施大量有机肥,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热化,改良土性,保证茶树生长有一个良好的土壤生态条件,这时施给肥料,常称之为茶园底肥。据杭州茶叶试验场的研究,在种茶前深耕配合施底肥,能明显改善理化性质,促进土熟化,5年以后茶叶产量比不施底肥的增长3.6倍,并提早成园,为以后高产、优质、稳产奠定了良好的土壤基础。生产实践表明,茶园种植前的底肥,常常是老茶园改种换植和新垦茶园高产优质的成败关键。

重庆观光茶园调查与分析

重庆观光茶园调查与分析 .1重庆地区环境 重庆市地处四川盆地的东部位置,其四面环山,即分别被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以及大娄山等共同环绕。重庆的地貌有着复杂化与多样化的特征,多地是丘陵与低山。同时处在长江的上游位置,主城区处在长江和嘉陵江衔接处,流经河流还包括乌江、涪江以及大宁河等等。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重庆总人口为2885万人。重庆有着“山城”的美名,而且也被列为国内着名的三大“火炉”首位,夏季十分炎热,历史最高气温为43o C。冬季天气阴冷且潮湿,所以又被公认为“雾都”。在重庆的众多街头巷尾,随处可见一类深深扎根在石壁中的树木,学名黄桷树,属于重庆的“市树”。其具有耐旱与耐贫瘠的优点,仅需少量的水分滋养便可以枝繁叶茂。重庆人普遍高度赞扬黄桷树这样朴实坚韧的品性,不管生存环境如何,总是可以顽强地存活。 重庆观光茶园建设现状 重庆观光茶园类型 重庆观光茶园有着悠久的历史,茶文化经过了千年的沉积,其底蕴深厚。历史赋予重庆观光茶园的不只是“茶树品种王国”的称号。 (1)古典观光茶园 古代茶人在观光茶园更是设计了众多茶文化遗迹与古建筑。比如携刻在崖之上的石刻等富有地域文化气息的遗址。其具有丰富的内涵,均体现了国内优秀观光茶园的特征。 (2)现代观光茶园 现代观光茶园属于新型农业园,它既和过去传统耕种区有着差异,也和旅游功能的景点不同,而是以茶文化为特色的休闲娱乐场所。 重庆观光茶园的各类设施均十分齐全,例如可以容纳百余辆车的停车场,以及外观新颖与实用的生态型卫生间等等。不同的设施,包括园桌、园凳、园灯、垃圾桶以及各类标志牌等设计特色和茶文化一致。观光茶园的空气中弥漫着茶的芳香,散发着茶的气息。还配有茶叶解说员,在游客品茶过程中,讲解茶叶的具体生产过程。在参观过程中介绍茶的品种、种植、生长以及管理常识。采茶与制茶过程中介绍茶叶采摘与制茶流程,让游客借助于茶园观光来掌握茶的历史、生产、加工以及制作等常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