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7离差分析法

7离差分析法

7离差分析法
7离差分析法

离差分析法

离差分析法(ANOVA)又称变异数分析或F 检验,其目的是推断两组或多组资料的总体均数是否相同,检验两个或多个样本均数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针对统计诊断中强影响点的挖掘这一重要方向,从数据分析的角度提出了一种新的度量方法———基于关联分析的离差度量法.理论分析和对比实验表明:该方法对数据服从的模式要求严格,不改变量纲,数值大小与原来指标是一致的;等于平均值的城市,离差值为零。

设各城市某一发展条件或潜力指标的具体统计数值为X i (i=1,2,3,···,n;n 为城市个数),这一指标统计数值的平均值:

X 的平均值=X 的总和除以n

各城市该指标的离差值:

d i =X i -X 的平均值

人均GDP 的离差评价

成渝经济区各城市(区、县)人均GDP 水平:

1999年,可以明显看出成渝经济区中的人均gdp 水平较高,发展较好的是围绕成都市和重庆沙坪、北碚区为主的两个地方,其次在该区域西南部人均gdp 水平较高,经济发展较早。

相比1999年,从2000年到2007年中,成渝经济区中部及西南部的多个县市人均gdp 出现持续增长,但是相反绵阳市出现了下降的情况,东北部的重庆万州区出现了gdp 的迅速增长,在图中显示出明亮的黄色,到2006年位于成都与重庆之间的多个县市人均gdp 也实现增长,同样,万州区经济发展良好。

到2011年出现,从成渝两城市之间的县市人均gdp显著提高,经济发展明显,重庆万州区的人均gdp持续升高,四川雅安市却出现了人均gdp的轻微下降。

从上面4幅图可以看出成渝经济区1999年,2003年,2007年和2011年四年的人均GDP 情况,通过对比和分析,人均GDP在逐年的增加。四川省境内成都市处于领导地位,一直保持人均GDP水平最高,而其他地区人均GDP发展却很慢。重庆境内渝中区一直处于领导地位,为成渝经济区的发展起到了带头作用,其它地区在它的影响下,发展速度也逐步加快。下面来分析一下2011年的数据。

成渝经济区总共分为44个市区县,2011年总人均GDP为1469906元,人均GDP为33406.95元。按照离差分析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离差值计算结果见表

市、区、县人均GDP生产总值/元离差值

成都市49438+16031.05

达州市18474-14932.95

德阳市31562-1844.95

广安市20572-12834.95

乐山市28339-5063.95

泸州市21339-12067.95

眉山市22791-10615.95

绵阳市25755-7651.95

南充市16388-17018.95

内江市23062-10344.95

遂宁市18528-14878.95

雅安市23153-10253.95

宜宾市24433-8970.95

资阳市22931-10475.95

自贡市29102-4304.95

巴南区42635+9228.05

北碚区43244+9837.05

璧山区35254+1847.05

大渡口48590+15183.05

大足区32235-1171.95

垫江县20986-12420.95

丰都县15484-17922.95

涪陵区51838+18431.05

合川区23517-9889.95

江北区68206+34799.05

江津区30926-2480.95

九龙坡62757+29350.05

开县17214-16192.95

梁平县19171-14235.95

南岸区56042+22635.05

南川区31496-1910.95

綦江区24796-8610.95

荣昌区31253-2153.95

沙坪坝54833+21426.05

石柱土19396-14010.95

铜梁区32576-830.95

潼南区22912-10494.95

万州区39715+6308.05

永川区36750+3343.05

渝北区56216+22809.05

渝中区104844+71437.05

云阳县11983-21423.95

长寿区40916+7509.05

忠县18254-15152.95

从评价结果统计表可以看出,渝中区是人均GDP生产总值最大的地区,其年人均生产总值为104844元,高出平均GDP生产总值71437.05元。云阳县是人均GDP生产总值最小的地区,其年人均生产总值为11983元,比平均GDP生产总值少了21423.95元。还可以发现四川省内地区除成都市以外,其他地区都比平均GDP生产总值低,而重庆市境内大部分地区都比平均GDP生产总值高。

人均年工资的离差评价

成渝经济区各城市(区、县)人均年工资

从上面4幅图可以看出成渝经济区1999年,2003年,2007年和2011年四年的人均年工资情况,通过对比和分析,总的来说人均年工资都在逐年上升,但重庆境内地区比四川境内地区上升较快且人均年工资更高。成都市,德阳市等地非常明显就能看出人均年工资上升很慢,然而重庆渝中区为核心的地区人均年工资上升都很快。下面我们详细的看一下2011年的数据。

成渝经济区总共分为44个市区县,2011年总人均年工资为1538192元,平均人均年工资为34958.91元。按照离差分析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离差值计算结果见表市、区、县人均年工资/元离差值

成都市34008-950.91

达州市27507-7451.91

德阳市32325-2633.91

广安市27819-7139.91

乐山市28001-6957.91

泸州市27053-7905.91

眉山市27782-7176.91

绵阳市31717-3241.91

南充市27409-7549.91

内江市28126-6829.91

遂宁市27316-7642.91

雅安市28061-6897.91

宜宾市30068-4890.91

资阳市27627-7331.91

自贡市27975-6983.91

巴南区36672+1713.09

北碚区41615+6656.09

璧山区37965+3006.09

大渡口43550+8591.09

大足区35123+164.09

垫江县35363+404.09

丰都县38325+3366.09

涪陵区34005-953.91

合川区34648-310.91

江北区45620+10661.09

江津区38048+3089.09

九龙坡43401+8442.09

开县36283+1324.09

梁平县39935+4976.09

南岸区45053+10094.09

南川区30091-4867.91

綦江区30384-4574.91

荣昌区36190+1231.09

沙坪坝42899+7940.09

石柱土31317-3641.91

铜梁区35785+826.09

潼南区33758-1200.91

万州区34680-278.91

永川区36650+1691.09

渝北区42456+7497.09

渝中区53149+18190.09

云阳县40312+5353.09

长寿区39093+4134.09

忠县33028-1930.91

从评价结果统计表可以看出,渝中区是人均年工资最多的地区,其人均年工资为53149元,高出平均人均年工资18190.09元。泸州市是人均年工资最少的地区,其人均年工资为27053元,比平均人均年工资低7905.91元。四川省内所有地区人均年工资都比平均人均年工资低,而重庆境内大部分地区人均年工资都比平均人均年工资高。

固定资产投资离差评价

成渝经济区各城市(区、县)固定资产投资

1999年,可以明显看出成渝经济区固定资产投资投入度较高,其中四川境内西南和西北地区固定资产投资较高,而重庆境内地区固定资产投资较低。

与1999年相比,从1999年到2007年中,成渝经济区大部分地区固定资产投资都逐渐增加,其中四川省境内的南充市等地区明显增加,而重庆境内地区的江津区,万洲区和涪陵区固定资产投资投入度明显下降,其它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投入度缓慢下降。

到2011年,成渝经济区固定资产投资显著增加,其中四川境内大部分地区固定资产投资都显著较高,而重庆境内除渝北地区外其余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投入度都显著减少,但固定资产投资额增加缓慢。

从上面4幅图可以看出成渝经济区1999年,2003年,2007年和2011年四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情况,通过对比和分析,总体来看,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都逐年增加,但四川境内地区固定资产投资要比重庆境内地区固定资产投资要多的多,相反重庆境内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却很少。四川境内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上升速度快且上升量大,重庆境内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上升速度慢且上升量小。说明同一经济区中的两个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式不同。下面就详细的看一下2011年的数据。

成渝经济区总共分为44个市区县,2011年总固定资产投资19440.90亿元,平均固定资产投资为441.84亿元。按照离差分析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离差值计算结果见表市、区、县固定资产投资/亿元离差值

成都市4995.65+4553.81

达州市676.84+235

德阳市650.06+208.22

广安市425.08-16.76

乐山市539.32+97.48

泸州市524.36+82.52

眉山市450.35+8.51

绵阳市880.90+439.06

南充市713.60+271.76

内江市382.82-59.02

遂宁市536.38+94.54

雅安市340.97-100.87

宜宾市607.25+165.41

资阳市462.78+20.94

自贡市352.84-89

巴南区341.07-100.77

北碚区310.39-131.45

璧山区221.36-220.48

大渡口138.27-303.57

大足区175.27-266.57

垫江县94.01-347.83

丰都县163.23-278.61

涪陵区316.70-125.14

合川区251.49-190.35

江北区369.19-72.65

江津区300.33-141.51

九龙坡333.44-108.4

开县145.29-296.55

梁平县105.30-336.54

南岸区342.02-99.82

南川区148.26-293.58

綦江区234.32-207.52

荣昌区178.18-263.66

沙坪坝385.89-55.95

石柱土108.31-333.53

铜梁区201.81-240.03

潼南区96.88-344.96

万州区341.01-100.83

永川区331.19-110.65

渝北区524.18+82,34

渝中区200.33-241.51

云阳县119.64-322.2

长寿区311.62-130.22

忠县112.72-329.12

从评价结果统计表可以看出,成都市是固定资产投资最多的地区,其固定资产投资为4995.65亿元,多出平均固定资产投资4553.81亿元。垫江县是固定资产投资最少的地区,其固定资产投资为94.01亿元,比平均固定资产投资少347.83亿元。四川省境内大部分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多于平均固定资产投资,重庆境内大部分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少于平均固定资产投资。2011年,成渝经济区工业生产高位快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比上年增长22.5%,其中四川部分完成12578亿元,比上年增长18.5%。

差热分析法(DTA)简介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差热分析法(DTA)简介(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1.DTA的基本原理 差热分析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与参比物之间的温度差与温度关系的一种技术。差热分析曲线是描述样品与参比物之间的温差(ΔT)随温度或时间的变化关系。在DAT试验中,样品温度的变化是由于相转变或反应的吸热或放热效应引起的。如:相转变,熔化,结晶结构的转变,沸腾,升华,蒸发,脱氢反应,断裂或分解反应,氧化或还原反应,晶格结构的破坏和其它化学反应。一般说来,相转变、脱氢还原和一些分解反应产生吸热效应;而结晶、氧化和一些分解反应产生放热效应。 差热分析的原理如图Ⅱ-3-1所示。将试样和参比物分别放入坩埚,置于炉中以一定速率进行程序升温,以表示各自的温度,设试样和参比物(包括容器、温差电偶等)的热容量Cs、Cr不随温度而变。则它们的升温曲线如图Ⅱ-3-2所示。若以对t作图,所得DTA曲线如图Ⅱ-3-3所示, 在0-a区间,ΔT大体上是一致的,形成DTA曲线的基线。随着温度的增加,试样产生了热效应(例如相转变),则与参比物间的温差变大,在DTA曲线中表现为峰。显然,温差越大,峰也越大,试样发生变化的次数多,峰的数目也多,所以各种吸热和放热峰的个数、形状和位置与相应的温度可用来定性地鉴定所研究的物质,而峰面积与热量的变化有关。 图Ⅱ-3-1差热分析的原理图 II-3-1 差热分析的原 理图图 II-3-2试样和参 比物的升温曲线 1.参比物; 2.试样; 3.炉体; 4.热电偶(包括吸热转变) 图Ⅱ-3-3 DTA吸热转变曲线 TA曲线所包围的面积S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m是反应物的质量,ΔH是反应热,g是仪器的几何形态常数,C是样品的热传导率ΔT是温差,t1是DTA曲线的积分限。这是一种最简单的表达式,它是通过运用比例或近似常数g和C来说明样品反应热与峰面积的关系。这里忽略了微分项和样品的温度梯度,并假设峰面积与样品的比热无关,所以它是一个近似关系式。 2.DTA曲线起止点温度和面积的测量

测量系统分析方法82638

测量系统分析(MSA)方法 测量系统分析(MSA)方法**** 1.目的 对测量系统变差进行分析评估,以确定测量系统是否满足规定的要求,确保测量数据的质量。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用以证实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所有测量系统分析管理。 3.职责 质管部负责测量系统分析的归口管理; 公司计量室负责每年对公司在用测量系统进行一次全面的分析; 各分公司(分厂)质检科负责新产品开发时测量系统分析的具体实施。 4.术语解释 测量系统(Measurement system):用来对被测特性赋值的操作、程序、量具、设备以及操作人员的集合,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整个过程。 偏倚(Bias):指测量结果的观测平均值与基准值的差值。 稳定性(Stability):指测量系统在某持续时间内测量同一基准或零件的单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平均值总变差,即偏倚随时间的增量。 重复性:重复性(Repeatability)是指由同一位检验员,采用同一量具,多次测量同一产品的同一质量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的变差。 再现性: 再现性(Reproductivity) 是指由不同检验员用同一量具,多次测量同一产品的同一质量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平均值的变差。 分辨率(Resolution):测量系统检出并如实指示被测特性中极小变化的能力。 可视分辨率(Apparent Resolution):测量仪器的最小增量的大小,如卡尺的可视分辨率为。有效分辨率(Effective Resolution):考虑整个测量系统变差时的数据等级大小。用测量系统变差的置信区间长度将制造过程变差(6δ)(或公差)划分的等级数量来表示。关于有效分辨率,在99%置信水平时其标准估计值为GR&R。 分辨力(Discrimination):对于单个读数系统,它是可视和有效分辨率中较差的。 盲测:指在实际测量环境中,检验员事先不知正在对该测量系统进行分析,也不知道所测为那一只产品的条件下,获得的测量结果。 计量型与计数型测量系统:测量系统测量结果可用具体的连续的数值来表述,这样的测量系

关于“实物量分析法”的一点思考(转载)

建安工程费是水电工程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程造价编制的主要内容。在我国,传统的编制方法有工程类比法、估算指标法和定额编制法。80年代末,随着鲁布格、水口和二滩等国际招标项目的实施,“实物量分析法”被引入国内的水电建设中,并在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改革和与国际接轨的大背景下,受到有关领导与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一、实物量分析法概述 实物量分析法在欧美一些国家比较常用,它是根据工程具体工作内容、工作要求、施工条件以及确定的施工规划对主要建筑安装工程项目进行资源配置而编制项目投资的一种方法。项目投资由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两部分组成。项目直接费用以单项工程为研究对象,根据单项工程的实际工程量、工程进度要求、现场的施工条件拟定该项目的施工规划,配备必要的人工、材料和施工机械等主要资源,通过计算各种资源的消耗总量并乘以资源的单位价格得到项目直接费用;项目间接费用则以整个标段工程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施工管理费、施工辅助工程费、施工过程中的风险、需缴纳的各种税费以及其他费用等,这些费用也是通过资源配置的方法逐项进行分析计算,从而计算出项目总的间接费用。间接费用一般应按一定标准或比例分摊至相关的直接费项目中。项目直接费与间接费的总和即为项目投资。 实物量分析法的优点是适应多变的施工条件,能够反映施工工期和质量要求对施工成本的影响,较准确地计算工程建设所需要的资源消耗,从而使计算出来的项目投资更加接近于实际施工成本。由于该方法具有上述优点,且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比较通行,在我国加入WTO、投资管理体制和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有必要对实物量分析法进行深入研究并逐步加以推广。 二、实物量分析法与传统造价编制方法的比较 实物量分析法相对传统的工程类比法、估算指标法和定额编制法来讲,虽然具有其独特的一些优势,但笔者认为对此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能对新的方法盲目推崇,更不能对传统方法一概予以否定。 首先,实物量分析法与传统的编制方法并不相互排斥,仅是计算方法上的差异,并且其所依据的基础和编制的目标是一致的。 工程类比法是利用结构特征和建设条件基本相同的已建或在建工程,类比造价指标,从而估算出拟建工程投资;估算指标法是利用已建工程的造价资料,得到一系列符合一定条件的分类工程造价指标,利用这些指标进行拟建工程投资的估算;定额编制法是利用水电工程概预算定额,根据施工方法查选定额,进行单价计算,乘以相应的工程量得到单项工程投资的一种计算方法,这当中所使用的概预算定额也是根据大量的工程实际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出来的,并凝聚了广大编制人员的智慧;实物量分析法虽然没有固定的定额依据,但其所需的基础数据,如施工机械效率指标、材料单耗指标、人工班组配备等均取决于编制人员的经验,这些经验无疑也是来源于工程实践。由此可见,它们所依据的基础均来源于工程实际资料的积累,同时,它们的目标也都是为了合理确定项目投资,只是所走的路不同。 其次,各种方法均有其自身的优点,在不同的情况下应选用合适的计算方法。 工程类比法比较简便、快速,但精确度较低,在勘测设计深度较浅、仅有主要的结构工程量,无具体设计方案的情况下使用,主要适用于项目规划或预可行性研究阶段。 估算指标法精确度要高于工程类比法,主要适用于预可行性研究阶段。 定额编制法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编制方法,精确度较高,但要求工程勘测设计达到一定深度,已提出具体工程的设计方案、工程量和施工方法,且编制起来比较繁锁,适用于可行性研究阶段或招投标阶段。在预可行性研究阶段,也经常采用这种方法,但需对定额消耗量取一定比例的扩大系数。目前,针对定额编制法已有较成熟的计算机程序,使编制工作得到大大简化。定额法在我国已经使用了几十年,为广大造价工作者所熟悉,长期应用于工程设计概估算的编制和招投标工作,对基本建设项目的立项与投资控制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

成交量分析法

成交量分析法 第一章成交量的概述 第二章量价综合分析原理 第三章成交量在不同运行过程中的表现特征和方式 成交量是行情的基础,它是某一上升趋势形成和延续的动力,成交量分析是技术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它与趋势分析同样重要,任何价格分析都要考虑成交量的配合状况,否则都有可能出现偏差。 本章节讲述了成交量的概念、衡量成交量的标准、成交量的表现形式、量价综合分析原理、成交量辨证思维方式,特别是详细的阐述了成交量在不同行情性质、不同运行过程中的规律和表现形式,并且讲述了成交量与其它技术要素的关系,具有极强的实战性。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可对成交量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对成交量与成交价的配合方式在不同的运行过程和不同的行情性质中的应用更加准确。可以正确的判断成交量的大小对股价的作用。 第一章成交量的概述 一、概念 所谓成交量就是某一特定时期内,成交的数量。 所谓成交是由买卖双方打成一致产生的一种买卖行为,成交必须是一部分看空后市,而一部分人看多后市,造成较大的分岐,各取所需才会成交,并且双方价格打成一致,才能产生成交量。 二、衡量成交量的标准 换手率和量比,这两个指标是衡量成交大小的主要指标。 1、换手率 是指某一特定时期成交的数量与流通盘的百分比。它主要是衡量某一时期的交易状况。 换手率在股票的走势中表达了一个重要的特性;即; 换手率越大该股成交越活跃,流通筹码换手越充分; 换手率越小该股成交越冷淡,流通筹码流动性越差 换手率大,多属放量状态,在实战中灵活性较大,需要灵活掌握。 2、量比 是指交易时这一分钟的成交量与前五天每分钟成交量之比,它是衡量某一时刻是否放量的指标。 三、成交量的表现形式

图像分析基本原理及分析过程

图像分析基本原理及分析过程 概述 在生物及医学研究中,对图像的判读与分析特别是对显微镜下微观图像的观察研究从来都是重要的研究手段。随着技术的进步,分析图像的方法也从眼观尺量进入到了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定量分析的阶段。计算机软件的发展速度呈加速前进,采集图像的设备也不断更新,这使得我们能有更多的手段来分析测量复杂的生物图像。 现在我们可以使用CCD数码相机来采集图像。使用功能比较强大的图像分析软件来进行图像分析测量。相比之下,在不太久远的十来年前使用的图像分析仪及单色的图像采集摄像机已经过时了。而图像分析的手段也比以前丰富。简单地引用以前的分析方法未必就是最佳的方法,在许多情况下,需要我们依据软件及相机的情况设计与研究目标相适应的分析方法。 分析测量图像绝不仅仅是一个软件使用的问题,而是从实验设计开始,就要综合考虑研究目标、样品制作方法、拍摄方式、选择视野等各方面因素,最后才是通过软件实现最有效的图像分析测量。一个完整的图像分析过程应该包括: 1.明确需要测量分析的对象。 2.使用适当的方法拍摄下这个对象,包括进行适当的染色及取样,采集到突出显示的测量对象的照片。 3.分析照片上的图像元素,确定能反映测量对象的图像图形 4.测量照片上的图形的测量参数,进而得到测量对象的测量数据 5.对测量对象进行统计分析。图像分析的最佳效果,是利用图像分析软件可以自动地判断测量目标,准确分析测量出目标对象的数值。由于生物图像的复杂性,软件往往作不到这一点。此时只能退而求其次,采取抽样统计,手工选择等方法进行近似的测量。测量方法本身有时候也能成为一个研究课题。 一、把研究目标转换到图像分析问题上。 在丁香园混了好几年了,虽然很喜欢与大家讨论图像分析的问题,但是却经常对一些求助视而不

低压配网台区运行健康度的分级差异化智能体检方法研究

第 32 卷 第 7 期2019 年 7 月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Jiang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Electricity Vol.32 No.7 Jul.2019 低压配网台区运行健康度的分级差异化智能体检 方法研究 韩海安 (国家电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计量中心,山西太原 030000) 摘?要:台区的运行健康度评价是低压配网网格化、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任务。基于台区数目众多、缺乏规范管理的现实约束考虑,利用大数据平台和多源异构数据治理技术,提出了一套台区运行健康度的分级差异化智能体检的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自组织神经网络聚类技术将台区分级为综合考虑地理属性和经济属性的15大类,然后再针对每大类台区利用层次分析法实现差异化的主题指标主观权重量化、利用熵权法实现三级细分指标的客观权重量化、利用优劣解距离法实现三级细分指标的百分制映射,最后考虑主客观综合权重给出台区的运行健康度评分。以山西省107179个实际台区数据进行分析,台区健康的智能体检评分准确率在94%左右,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关键词:台区管理;低压配网;运行评价;数据挖掘 中图分类号:TM71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0097(2019)07-0014-03 0?引言 低压配网台区是电网组成的重要环节,其与电力用户联系最为紧密。台区上承供电站所,下接终端用户,是电网直接感知问题及提供服务的末端神经元。随着电网对服务意识的逐步提高,加强了对台区线损率、投诉率以及供电质量等指标的考核[1~3]。在此背景下,台区分级考核和精益化管理已成为当下日益凸显的难题。 1?文献综述 目前,台区治理现状和管理工作中面临诸多问题。例如,台区的重要数据分散在各个部门和各个环节中,而且数据的类型、格式、内容多样,难以处理。更重要的是,目前还没有找到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对配网台区的运行状态进行科学评价。这方面突出表现是无法量化配网台区的运行健康度,从而难以为台区精细化管理提供科学决策参考。 因此,如何对海量台区的数据进行融合、治理,并快速、准确地对台区的运行健康度进行量化评估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4~6]。调研表明,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多集中在构建智能电网的综合评价上,而对配网台区评价,甚至对配网评价的研究还比较少。羌丁建、寿挺、朱铁铭等[7]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来评价高压配电网的规划方案。丁明、过羿、张晶晶等[8]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基于效用风险熵权来评估复杂配网节点的脆弱性。欧阳森、杨家豪、耿红杰等[9]基于改进型序关系分析法实现了对台区状态的综合评价。马纪、刘希喆[10]基于序关系-熵权法实现了对低压配网台区的健康状态进行评价。欧阳森、陈欣晖、耿红杰[11]基于功效系数法来评价低压配网台区的电压特性。曹阳、孟晗辉、赵力等[12]基于层次分析法来综合评价新农村的低压配电网规划。 本研究是我们前期工作的进一步深化,从低压配网台区运行健康度量化和提升台区管理水平入手,通过面向山西省11个地市、面向计量装置厂家、面向通信方案等多个维度的数据接入,实现综合了采集数据、营销数据、费控数据、线损数据等多源异构大数据下的台区运行健康度的量化评分,为基层开展台区精细化管理和采集运维提供技术服务[13]。 2?台区聚类 2.1?聚类描述 我国的低压配电网规模庞大,低压配电网台区广泛分布在各个地区。所处的地域不同,配电网建设的环境、时间、等级也各不相同。因此,不应该以单一的标准对其运行健康度进行评判。所以,有必要先对山西所有台区通过自组织神经网络算法(Self-organizing Maps,SOM)聚成几个大类,后续每个大类用不同的层次分析法指标重要度专家判断矩阵来量化主观权重。优选SOM聚类最重要原因在于SOM具有捕捉特征之间非线性组合表示的能力。 在台区聚类分析的数据特征选择上,考虑了台区用户、台区地理、台区运行、台区管理四个维度的101项细分指标。在SOM聚类输出上,设计了考虑台区经济属性和地理属性的15个粗分类型:经济属性包括经营性的、生活性的和综合性的,地理属性包括山村、农村、乡镇、城乡及城市。 2.2?SOM算法 本研究中SOM聚类算法的计算层选取二维网络形式。这是因为我们期待将台区群体聚类到考虑台区经济属性和地理属性的二维空间表达中,并且考虑到了经济属性和地位属性都有前后邻接逻辑。比如,从台区经济属性来看,综合性是经营性和生活性的中间过渡形态;从台区地理属性来看,从山村、农村、乡镇、城乡到城市更是逐级邻接的。SOM聚类算法的本质是在学习过程中找到并更新获胜单元(即与目标单元距离最短的计算层单元),同时更新邻域权值,并使输出层保持输入层的拓扑特征。SOM聚类算法流程(见图1)。 收稿日期:2019-05-19 作者简介:韩海安(1969- ),男,山西新绛人,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电气工程、电能计量、大数据应用,物联网.

热分析法讲解学习

热分析法 摘要: 热分析技术能快速准确地测定物质的晶型转变、熔融、升华、吸附、脱水、分解等变化,对无机、有机及高分子材料的物理及化学性能方面,是重要的测试手段。热分析技术在物理、化学、化工、冶金、地质、建材、燃料、轻纺、食品、生物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关键词:热分析法测定高分子材料应用 一、热分析的起源及发展 ?大约公元前五万年前,人类学会使用火; ?公元前2500年,古埃及人留下了带有火与天平的壁画; ?公元前332-330年,古埃及人提炼金时,学会了热重分析方法; ?14世纪时,欧洲人将热重法原理应用于黄金的冶炼; ?1780年,英国人Higgins研究石灰黏结剂和生石灰第一次用天平测量了试样受 热时重量变化; ?1786年,Wedgwood测得粘土加热到暗红时(500-600℃)的失重曲线; ?1899年英国Roberts-Austen第一次使用了差示热电偶和参比物,大大提高了测 定的灵敏度。正式发明了差热分析(DTA)技术; ?1905年,德国人Tammann于在《应用与无机化学学报》发表的论文中首次提出 “热分析”术语,后来法国人也研究了热天平技术; ?1915年日本东北大学本多光太郎,在分析天平的基础上研制了“热天平”即热 重法(TG); ?1964年美国瓦特逊(Watson)和奥尼尔(O’Neill)在DTA技术的基础上发 明了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美国P-E公司最先生产了差示扫描量热仪,为 热分析热量的定量作出了贡献; ?1965年英国麦肯才(Mackinzie)和瑞德弗(Redfern)等人发起,在苏格兰亚伯 丁召开了第一次国际热分析大会,并成立了国际热分析协会。 二、热分析法原理

企业经营决策中巧用差量分析法[会计实务,会计实操]

财会类价值文档精品发布! 企业经营决策中巧用差量分析法[会计实务,会计实操] 差量分析法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决策中,根据两个备选方案的差量损益来判断方案或优或劣的一种分析决策方法。其基本原理,首先通过两个方案的对比分别计算出差量收入和差量成本,再根据差量收入减去差量成本计算出差量损益来判断方案的优劣。假设将第一方案与第二方案对比,差量收入为第一方案收入减第二方案收入,差量成本为第一方案成本减第二方案成本,则,差量收入大于差量成本,即差量收益,说明第一方案优于第二方案;反之,即为差量损失,第二方案优于第一方案。 差量分析法的用途:主要用于制造性生产企业产品立即出售还是继续加工的决策;用于生产哪种产品的决策;用于零部件自制或外购的决策。 1.产品立即出售还是继续加工决策。在制造性生产企业中很多产品可以是整装成最终产品出售,也可以是零配件出售;在零配生产中,有的可以是半成品出售,有的需加工成完工产品出售。在企业当前生产条件下对某种产品应以最终产品出售合算还是以半成品出售合算呢?可以运用差量分析法进行分析决策。 例题1,红星公司每年生产A半成品500件,单位完全生产成本为45元,其中,单位固定成本为5元,直接出售的价格为55元。公司现已具备90%的生产能力将A半成品深加工为B产成品,A半成品深加工的单位变动成本16元/件,加工废品率为1%,B产成品的售价80元/件。要求:使用差量分析法对A半成品是否继续加工做出决策:①假设深加工能力无法转移,②深加工能力可用于对外加工业务每年可获贡献边际9000元。 解:①深加工能力无法转移时,将A产品90%加工成B产品。 差量收入=B产品收入-A产品收入=450×80(1-1%)-450×55

测量系统分析方法

1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各类测量系统的影响测量结果的变异来源及其分布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分辨力、偏差、线性、稳定性、重复性和再现性、假设试验分析等。分辨力、偏差、线性、稳定性、重复性和再现性的分析方法适用于计量型测量系统的研究,假设试验分析法适用于计数型测量系统的分析,不可重复的测量系统可选用控制图法分析。 2术语 2.1测量系统: 是对测量单元进行量化或对被测的特性进行评估,其所使用的仪器或量具、标准、操作、方法、夹具、软件、人员、环境及假设的集合;也就是说,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整个过程。 2.2测量系统分析: 是指检测测量系统以便更好地了解影响测量结果的变异来源及其分布的一种方法。 2.3分辨力 指一测量仪器能够检测并忠实地显示相对于参考值的变化量。 2.4偏差 是指测量结果的观测平均值与基准值的差值。 2.5稳定性(或称飘移) 是指测量系统在某持续时间内测量同一基准或样本的单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总变差。 2.6线性 是指在测量设备预期的工作范围内,偏差值的差值。 2.7重复性 即设备变差:是指由一个评价人,采用同一测量设备,多次测量同一样本的同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变差。

2.8 再现性 即评价人变差:是指由不同的评价人,采用同一测量设备,测量同一样本的同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平均值变差。 2.9 计数型测量系统 测量数值为一有限的分类数量的测量系统。 2.10计量型测量系统

能获得一连串数值结果的测量系统。 3 准备工作 3.1 应该事先决定好测量员数量,测量样本的数量及重复测量的次数。 3.2 测量员应该从那些平时经常操作测量设备的人中选出。 3.3 测试的样本必须从流程测量中选出,并代表该流程的控制范围,每个样本应被看作代表产品偏差的整个范围来进行分析的,每个样本将会进行多次测量,为了便于认别每个样本,必须对它们进行编号。 3.4 按照指定的测量程序,确保测量方式正确。 3.5 所有的分析方法都应确保每次读数的统计独立性,为了减少可能得出的错误的结果,应该采取下列步骤: a) 测量必须是随机进行,以确保在分析研究中任何测出的偏差或改变随机分布。测量员应该不知被测量 的是哪一个样本,以便避免任何已知的可能偏差。但对于进行分析研究的人必须知道被测量样本的号码,并记下相应的测量数据。 b) 在读数时,应当读取最小的读数,如果可能的话,读数应当是设备的最小刻度的一半,如果最小的刻 度是0.001,则进行统计的最小刻度应当在0.0005 之间变动。 c) 每个测量员必须使用相同的程序,包括所有相同的步骤来获取读数。 4 分辨力分析 4.1 如果测量系统的分辨力不足,则不是一个合适的系统来识别过程的变差。 4.2 如果不能检测到过程的变差,则该分辨力用于分析是不可接受的;如果不能检测出特殊原因的变差,用于控制是不可接受的。 4.3从R图可以分析测量系统的分辨力是否足够,判断准则如下: A、如果极差图中只有3种以下(包括3种)的极差值在控制限值内时,则该分辨力不足。 B、如果极差图只有4种的极差值在控制限值内且超过1/4以上的极差值为0,则该分辨力不足。 C平均值Xbar图中,如有少于一半平均值点落在控制限之外,则该分辨力不足。” 4.4 分辨力分析数据来源于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方法所收集的数据。 5 偏差分析 5.1 独立样本法: a) 选取一样本并确定其相对可追溯标准的基准值,如果没有这样的样本,则选择一个处于产品测量中值的 生产样本作为偏差分析的标准样本。可在实验室里精确测量该样本10 次读数的平均值作为参照真 值,如果需要分析测量范围的低端、高端和中值的标准样本,应分别作分析。 第 2 页共11 页

实验二 热重-差热分析法

实验二热重-差热分析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热重和差热分析的基本原理。 2.学习热重和差热分析仪的操作。 3.学会定性解释差热谱图。 4.用差热仪测定绘制CuSO4·5H2O的DTA曲线,分析其水分子的脱去顺序。 二、实验原理 差热分析(DTA)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建立被测量物质和参比物的温度差与温度关系的一种技术。数学表达式为 △T=Ts-Tr=f(T或t) 其中:Ts ,Tr分别代表试样及参比物温度;T是程序温度;t是时间。记录的曲线叫差热曲线或DTA曲线。

本实验以α – Al2O3作为参比物质,记录CuSO4·5H2O的DTA曲线,从而考察其失去五分子结晶水的情况。 物质受热时,发生化学变化,质量也就随之改变,测定物质质量的变化也就随之改变,测定物质质量的变化就可研究其变化过程, 热重法(TG)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质量与温度关系的一种技术,热重法实验得到的曲线称为热重曲线(TG曲线)。 三、实验仪器: 差热分析仪 由加热炉、试样容器、热电偶、温度控制系统及放大、记录系统等部分组成。 四、实验步骤: 1.依次开启稳压电源、工作站、气体流量计、主机(开关均在后面)、电脑,打开氮气瓶,使之压力为0.5MP。 2.打开炉子,手动在左右两个陶瓷杆放入铝坩埚容器,关好炉子,在操作界面上调零,仪器自动扣除了空坩埚的重量。 3.打开炉子取出样品坩埚容器将约5-10mg的样品研成粉末放入铝坩埚容器。 4.打开软件TA-60WS Collection Monitor 点击measure,出现measure parameter,在这里我们可以设置所需要的程序温度,然后点击Start,要我们文件保存在哪里。 5.单击Start。 6.仪器测定结束。 四、结果处理 1.仪器结束后,打开软件TA60,找到要保存的结果文件。 2.依次找到重量线,热线,程序升温线。

热分析常用方法及谱图

常用的热分析方法 l热重法(Thermogravimetry TG) l 差示扫描量热仪(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l 差热分析(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DTA) l 热机械分析(Thermomechanical Analysis TMA) l 动态热机械法(Dynamic Mechanical Analysis DMA) 谱图分析的一般方法 《热分析导论》刘振海主编 《分析化学手册》热分析分册 TGA DSC 分析图谱的一般方法——TGA 1. 典型图谱 分析图谱的一般方法——TGA的实测图谱

I、PVC 35.26% II、Nylon 6 25.47% III、碳黑14.69% IV、玻纤24.58% 已知样品的图谱分析 与已知样品各方面特性结合起来分析 如:无机物(黏土、矿物、配合物)、生物大分子、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等热分析谱图都有各自的特征峰。 与测试的仪器、条件和样品结合起来分析 仪器条件样品 应用与举例 TGA DSC/DTA TMA 影响测试图谱结果的因素——测试条件 TGA 升温速率 样品气氛

扫描速率 样品气氛 升温速率对TGA 曲线的影响 气氛对TGA 曲线的影响 PE TGA-7 测试条件: 扫描速率:10C/min 气氛:a. 真空 b. 空气 流量:20ml/min 样品:CaCO3(AR) 过200目筛,3-5mg 扫描速率对DSC/DTA曲线的影响气氛对DSC/DTA曲线的影响 气氛的性质

两个氧化分解峰 曲线b: 一个氧化分解峰, 和一个热裂解峰 影响测试图谱结果的因素——样品方面 TGA/DSC/DTA 样品的用量 样品的粒度与形状 样品的性质 样品用量对TGA/DSC/DTA曲线的影响 样品的粒度与形状对曲线的影响——TGA/DSC/DTA 样品的性质对曲线的影响——TGA/DSC/DTA TGA/ DSC/DTA 热分析曲线的形状随样品的比热、导热性和反应性的不同而不同。即使是同种物质,由于加工条件的不同,其热谱图也可能不同。如PET树脂,经过拉伸过的PET树脂升温结晶峰就会消失。 PET 树脂的DSC 曲线 TGA应用 成分分析 无机物、有机物、药物和高聚物的鉴别与多组分混合物的定量分析。游离水、结合水、结晶水的测定,残余溶剂或单体的测定、添加剂的测定等。 热稳定性的测定 物质的热稳定性、抗氧化性的测定,热分解反应的动力学研究等 居里点的测定 磁性材料居里点的测定 可用TGA测量的变化过程

量纲分析法

量纲分析法 量纲分析法(dimensional analysis)或许对国内的理工科的大学生来说并不熟悉。然而,在剑桥大学工程系的第一堂课就是量纲分析,因为它的应用太广泛而且很方便。这种方法不需要任何物理概念,只通过分析各个物理量的单位,建模,利用比例就可以准确地解决工程上的很多复杂的计算。 Key words:Dimensional analysis;physical quantity ;model and ratio 1.引言 在剑桥大学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人一直为研发原子弹而沾沾自喜,并向他们的盟国吹嘘,但又千方百计对原子弹试验的数据保密。于是,他们在各大官方杂志上公开了原子弹试验爆炸的蘑菇云的照片,但对其中的细节,尤其是原子弹的能量输出闭口不谈。而当剑桥数学系的教授,杰弗里·泰勒博士看到这些照片时,他发现可以通过简单的量纲分析,通过比例,来计算实际爆炸的能量输出。他开心地把计算过程寄给时代杂志,而令他吃惊的事,第二天凌晨三点,一群表情严肃的美国政府官员登门拜访,并且质问他怎么获得内部信息。泰勒博士一点也不着急,把这些远道而来的美国先生请进学院里,然后给他们上了堂量纲分析的课。 量纲分析在国内大学不是一门重点的理工课程,但是量纲分析实际上是一种简单而强有力的科学方法。分析一个工程问题时,可以先罗列问题中所包含的主要物理量,并通过量纲分析和换算,将含有较多物理量的方程转化为数目较少的无量纲数组方程(dimensionless groups),然后直接通过比例进行计算,可以省却应用大量的任何物理定律和中间过程。正是因为量纲分析的极强的实用,这门课是剑桥工程系的本科第一年的第一堂课,整个工程学科的起点。 2.量纲分析在实际中的运用 2.1利用量纲分析简化计算 例1:作用在一个在匀速直线飞行的飞机上的升力记为F,而F的大小取决于: 1)飞机的航行速度v, 2)声速c, 3)机翼的面积为A, 4)空气密度ρ

差热分析法

差热分析法基本原理 差热分析法——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DTA)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试样与参比物质之间的温度差ΔT与温度T(或时间t)关系的一种分析技术,所记录的曲线是以ΔT 为纵坐标,以T(或t)为横坐标的曲线,称为差热曲线或DTA曲线,反映了在程序升温过程中,ΔT与T或t的函数关系:ΔT = f ( T ) 或f ( t ) 参比物质为一种在所测量温度范围内不发生任何热效应的物质。通常使用的参比物质是灼烧过的α-Al2O3或MgO。 图17.6为DTA原理示意图。加热时,温度T及温差△T分别由测温热电偶及差热电偶测得。差热电偶是由分别插在试样S和参比物R的二支材料、性能完全相同的热电偶反向 相连而成。当试样S没有热效应发生时,组成差热电偶的二支热电偶分别测出的温度T s、T R相同,即热电势值相同,但符号相反,所以差热电偶的热电势差为零,表现出ΔT=T s-T R=0,记录仪所记录的ΔT曲线保持为零的水平直线,称为基线。若试样S有热效应发生时,T s≠T R,差热电偶的热电势差不等于零,即ΔT=T s-T R≠0,于是记录仪上就出现一个差热峰。热效应是吸热时,ΔT=T s-T R<0,吸热峰向下,热效应是放热时,ΔT>0,放热峰向上。当试样的热效应结束后,T s、T R又趋于一样,ΔT恢复为零位,曲线又重新返回基线。图17.7为试样的真实温度与温差比较图。 差热峰反映试样加热过程中的热效应,峰位置所对应的温度尤其是起始温度是鉴别物质及其变化的定性依据,峰面积是代表反应的热效应总热量,是定量计算反应热的依据,而从

峰的形状(峰高、峰宽、对称性等)则可求得热反应的动力学参数。表17.2列出了各种吸热和放热体系的类型,供判断差热峰产生机理时参考。 表17.2 差热分析中吸热和放热体系的主要类型 影响DTA的因素 影响DTA的因素很多,下面讨论几种主要的因素: ★升温速度的影响 保持均匀的升温速度(ψ)是DTA的重要条件之一,即应:ψ = dT R / dt = 常数 若升温速度不均匀(即ψ有波动),则DTA曲线的基线会漂移,影响多种参数测量。此外,升温速度的快慢也会影响差热峰的位置、形状及峰的分辨率。Speils等人研究了各种升温速度时高岭土DTA的影响,结果见图17.8,表明升温速度愈快,峰的形状愈陡,峰顶温度也愈高。Johnson.J.F等人在研究胆甾醇丙酸酯的多相转变时还发现,高的升温速度有利于小相变的检测,从而提高检测灵敏度。通常升温速度控制在5~20℃·min-1. ★气氛的影响 气氛对DTA有较大的影响。如在空气中加热镍催化剂时,由于它被氧化而产生较大的放热峰;而在氢气中加热时,它的DTA曲线就比较平坦。又如CaC2O4·H2O在CO2和在空气中加热的DTA曲线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如图17.9所示。在CO2气氛中,DTA曲线呈现三个吸热峰,分别为失水、失CO和失CO2的正常情况,而在空气气氛中,中间的峰呈现为很强的放热峰,这是因为CaC2O4释放出的CO在高温下被空气氧化燃烧所放出的热量所致。在DTA测定中,为了避免试样或反应产物被氧化,经常在惰性气氛或在真空中进行。当热

公差分析的方法与比较

公差分析的方法與比較 PSBU-RDD4-MDD 工程師朱誠璞 alex.chu@https://www.wendangku.net/doc/2017273997.html, 2002/11/14 PM 04:32 version 1.1 A.公差分析的傳統方法( I)----Worst Case 法 首先,必須解釋在公差分析時所用的兩種方法: 公差合成與公差分配. 而在以下兩個例子中用來運算公差範圍的數學方法為 Worst Case 法,這是傳統的做法 : 1.公差的合成(使用Worst Case 法運算) Part A 與 Part B 必須接合在一起,合成後的尺寸與公差範圍會是如何呢? 在這個例子中,可以得到一個很直觀的結果------當Part A 與 Part B相接後所得到的 Part A+B 長度和公差範圍都是Part A + Part B 的結果. 也就是說:合成後的公差範圍會包括到每個零件的最極端尺寸,無論每個零件的尺寸在其公差範圍內如何變化,都會 100% 落入合成後的公差範圍內. 聽起來相當合理,不是嗎? 稍後會解釋這樣做的缺點.

2.公差的分配(使用Worst Case 法運算) 現在 Part A+B 必須放入 Part C 的開口處,而開口的尺寸與公差如圖所示,那麼 Part A 與 B 的分別的公差範圍又應該是多少呢? 我們以最簡單的方法 : 平均分配給其中所有的零件,所以 Part A 與 B 各得50 %,當然也可以按照其他的比例來調整,並沒有絕對的優劣之分. B. Worst Case法的問題 1.控制公差範圍難以被控制在設計的需求範圍中. 由於 Worst Case 法合成時要求100 % 的可以容許單一零件的公差變化,會造成合成後的公差範圍變的較大,對設計者而言,是非常容易造成零件組裝後相互干涉或間隙過大. 在以上的例子中,如果要將 Part A+B 放入 Part C 時,會發生過緊干涉的情況,因為 Part C 最窄只有 10.75 mm,但是 Part A+B 卻可能有 11.50 mm的情況則有 0.75 mm 的干涉;另一方面,當 Part C 最寬11.25 mm,而 Part A+B 為10.5 mm 的最小值時,又有 0.75 mm的間隙產生.由此可知公差範圍過大所造 成的難以控制的缺點. 2.決定公差範圍的過程缺乏客觀及合邏輯的程序 以此類方式決定的公差範圍尺寸,必須仰賴設計者的經驗,且必須經過多次的試作才可真正決定;若生產條件改變:如更換生產廠商,模具修改…等,皆有可能使原訂之公差範圍無法達成,而被迫放寬或產生大量不良品的損失.

差热分析及应用

差热分析原理及其在快淬态AB5型储氢合金中的应用 张涛(学号:20081116095)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物理学专业2008级汉班,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 指导教师:田晓 摘要:本文对差热分析的基本原理以及影响差热分析的因素进行了阐述与分析,并采用差热分析法对快淬态AB5型储氢合金的结构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差热分析;快淬;AB5型储氢合金 1.引言 差热分析(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DTA)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定待测物质和参比物之间的温度差和温度关系的一种技术。物质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的某一特定温度下往往会伴随吸热或放热效应的物理、化学变化,如晶型转换、沸腾、升华、蒸发、融化等物理变化以及氧化还原、分解、脱水和解离等化学变化。另有一些物理变化如玻璃化转变,虽无热效应发生,但热熔等某些物理性质也会发生改变。此时的物质不一定改变,但是温度是必定会变化的。差热分析就是在物质这类性质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技术。差热分析法是对加热过程中所发生上述各种物理-化学现象做出精确的测定和记录[1]。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测定物质在热反应时的特征温度及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也被广泛用于地质、冶金、石油、建材、化工等各个部门的研究及生产中。本文首先阐述了差热分析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影响差热分析的因素,然后利用差热分析法来研究快淬态AB5型合金进行了分析。 2 差热分析的基本原理 2.1基本原理 具有不同自由电子束和逸出功的两种金属接触会产生电动势。如图1所示,当A金属丝和B金属丝焊接后组成闭合回路,如果两焊点的温度t1和t2不同就会产生温差电动势,闭合回路有电流流动,检流计指针偏转。温差电动势的大小与t1、t2 成正比。将两根不同的金属丝A和金属丝B以一端相焊接,置于需测温部位;另一端置于冰水环境中,并以导线与检流计相连,所得的温差电动势近似与热端的温度成正比,构成用于测温的热电偶。将两个反极性的热电偶串联起来,就构成了可用于测定两个热源之间温差

差异分析法

差异分析法 对于恒等式或不等式等类型的证明题,通过分析题目的条件与结论中所出现的数量特征(如元素的个数、字母系数或指数等)、关系特征(如大于、等于或小于等)位置特征等之间的异同,不断缩小差异来完成解题的方法叫做差异分析法. 例1.证明 θθθθ 2sin 412tan 2cot cos 2=- 【巧证】〔差异分析法〕 (左右两边函数名称、角存在差异,左边是切函数,角为 θθ,2,右边为弦函数,角为θ2), ∵ θ θθθθ cos 1sin sin cos 12tan +=-= ∴ θ θθ sin cos 12cot += 故 左边====θθθθ θθ2sin 4 1cos sin 21sin cos 2cos 2右边 例2.已知c b a 、、均为正数,求证 c b a a c c b b a ++≥++2 22 【巧证】〔差异分析法,基本不等式法,综合法〕 (经分析,不等式左右两边运算结构存在差异,左边为分式,右边是整式).

c b a a c c b b a c b a c b a a c c b b a c a a c b c c b a b b a ++≥++∴++≥+++++∴≥+≥+≥+2 222 222 22)(2)(,2,2,2 例3. 正数a, b, c, A, B, C 满足条件 a + A = b + B = c + C = k 求证 a B + bC + cA <k 2 …… ① 【巧证】〔差异分析法,放缩法,综合法〕 [这个不等式左、右两边的差异主要有两个: (1)从运算上看,左边是3项之和,右边只有1项,因此运算时,应该让其出现公因式或同类项以便合并; (2)左边的字母右边不出现,右边的字母左边不出现,应从使左右两边字母完全一致入手. 对不等式①两边乘以k ,则k 3可出现全部a , A, b, B, c, C] ∵ a + A = b + B = c + C = k ∴ k 3= (a +A)(b+B)(c+C) = a B(c + C) + bC(a + A) + cA(b + B) + abc + ABC = (a B + bC + cA)k + a bc + ABC >(a B + bC + cA)k ∴ a B + bC + cA <k 2 例4[1985年高考第二(4)题]设x a x a x a x a x a x a x 122334455666)13(+++++=- 01234560a a a a a a a a +++++++求 【巧解】 〔差异分析法〕将已知与所求并列

差热分析DTA实验报告

差热分析DTA 一、实验目的 掌握热分析方法一差热分析法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了解差热分析和热重分析仪器的基本结构和基本操作。 二、差热分析基本原理 差热分析法(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DTA )是在程序控温下测量样品和参比物的温度差与温度(或时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技术。 物质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会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同时产生放热或吸热的热效应,从而导致样品温度发生变化。因此差热分析是一种通过热焓变化测量来了解物质相关性质的技术。样品和热惰性的参比物分别放在加热炉中的两个坩埚中,以某一恒定的速率加热时,样品和参比物的温度线性升高;如样品没有产生焓变,则样品与参比物的温度是一致的(假设没有温度滞后),即样品与参比物的温差DT=0 ;如样品发生吸热变化,样品将从外部环境吸收热量,该过程不可能瞬间完成,样品温度偏离线性升温线,向低温方向移动,样品与参比物的温差 DT<0 ;反之,如样品发生放热变化,由于热量不可能从样品瞬间逸出,样品温度偏离线性升温线,向高温方向变化,温差DT>0。上述温差DT (称为DTA 信号)经检测和放大以峰形曲线记录下来。经过一个传热过程,样品才会回复到与参比物相同的温度。 在差热分析时,样品和参比物的温度分别是通过热电偶测量

的,将两支相同的热电偶同极串联构成差热电偶测定温度差。当样品和参比物温差DT=0 ,两支热电偶热电势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差热电偶记录的信号为水平线;当温差DT10 ,差热电偶的电势信号经放大和A/D 换,被记录为峰形曲线,通常峰向上为放热,峰向下为吸热。差热曲线直接提供的信息主要有峰的位置、峰的面积、峰的形状和个数,通过它们可以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研究变化过程的动力学。峰的位置是由导致热效应变化的温度和热效应种类 (吸热或放热)决定的,前者体现在峰的起始温度上,后者体现在峰的方向上。不同物质的热性质是不同的,相应的差热曲线上的峰位置、峰个数和形状也不一样,这是差热分析进行定性分析的依据。分析DTA 曲线时通常需要知道样品发生热效应的起始温度,根据国际热分析协会(ICTA )的规定,该起始温度应为峰前缘斜率最大处的切线与外推基线的交线所对应的温度T(如图2),该温度与其它方法测得的热效应起始温度较一致。DTA 峰的峰温Tp 虽然比较容易测定,但它既不反映变化速率到达最大值时的温度,也与放热或吸热结束时的温度无关,其物理意义并不明确。此外,峰的面积与焓变有关。 三、仪器与试剂 1、DTA 仪器为:PE DTA-1600 2、待测样品TiCu 基合金,差热参比物Y2O3 。 3、氧化铝坩埚2 只,镊子,小勺。 四、实验方法 1、打开气体钢瓶,打开冷却水,约十分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