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9-2020年九年级科学上册 2.2.4 物质转化的规律导学案 浙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科学上册 2.2.4 物质转化的规律导学案 浙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科学上册 2.2.4 物质转化的规律导学案 浙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科学上册 2.2.4 物质转化的规律导学案 浙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科学上册 2.2.4 物质转化的规律导学案浙教版

学习目标

1.初步学会根据离子进行物质的鉴别和鉴定;

2. 注重获取信息方式方法,进行分析和推断,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 根据离子进行物质的鉴别方法;物质推断题的解法

难点:物质鉴别过程的系统掌握;物质推断题的解法的系统掌握

【基础部分】

(学习程序:课前预习书本52-53页,然后完成基础部分。课前小组对学、群学;课内讨论预习中产生的困惑,并将遗留问题汇报进行组间交流,时间5分钟。)

1.固体颜色:黑色:__________;红色:_______;黄色:________;蓝色:________。

2.溶液颜色:蓝色:_______;黄色 _____________。

3.沉淀颜色:白色 _________________;蓝色 _________;红褐色 _______________。

4.碳酸盐能溶于盐酸或硝酸,并放出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5.能溶于盐酸或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______ ,______;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 ______,________。

6.你还有哪些发现和困惑?

【要点部分】

(学习程序:课内小组根据流程及演示实验安排进行实验合作研讨。时间共25分钟。)

1.离子鉴别

离子加入的试剂现象

H+

Fe3+

Cu2+

Ba2+

OH-

Cl-

SO42-

CO32-

2.鉴别盐酸、石灰水和硝酸钠溶液

试剂现象结论

3.文字叙述型推断题

例题:某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氯化钾、碳酸钠、硫酸铜、硫酸钾和硝酸钡。现进行以下实验:(1)将该混合物放入足量水中,产生白色沉淀,得无色透明溶液;

(2)再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逸出无色气体,所得溶液澄清透明;

(3)最后加入稀硫酸,又立刻出现白色沉淀。

据上可推断原混合物中肯定有,肯定没有,可能有。

4.方程式叙述型推断题

例题:已知A、B、C、D、E、F 6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

(1)A+B→C+H2O (2)C+KOH→D↓(蓝色)+E

(3)B+D→C+H2O (4)E+BaCl2→F↓(白色,不溶于稀硝酸)+KCl

根据上述变化关系,推断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A ________;

B ______;

C _______;D_______ ;E __________;F _________。

5.框图型推断题

例题:某生在实验室发现一没有瓶塞的试剂瓶,里面装有白色固体试剂,瓶上标签已经严重腐蚀,看不清上面的字迹,但可以判断里面所盛试剂由三种元素组成。为确定该白色固体的成分,他取少量该固体配成无色溶液A,然后进行了以下实验:

若无色试剂B是酚酞,则无色溶液A中一定含有。

6.两两混合型推断题

【拓展部分】

(学习程序:课内独立完成,先组内校对,再展示汇报。时间5分钟。)

【课堂小结】

(学习程序:要求先独立整理,再进行小组合作补充。时间5分钟)

1.鉴别类的题目有怎样的解题思路?

2.推断类试题该抓住什么?

3.你还有什么困惑?

九年级科学上册 1.1 物质的变化同步训练 (新版)浙教版

1.1 物质的变化(1) A组 1.下列过程是通过物理变化获得能量的是() A.水力发电 B.煤燃烧发电 C.炸药爆炸开山修路 D.汽油燃烧驱动汽车 2.普通食醋中含3%~5%的醋酸,下列属于醋酸化学性质的是() A.常温下为无色液体 B.能溶于水 C.易挥发 D.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3.判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是() A.火星四射 B.有发光现象 C.有大量热放出 D.有黑色固体生成 4.液氧转化为氧气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A.混合物变为纯净物 B.分子间的空隙增大 C.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D.分子总数增加 5.胆矾是一种蓝色晶体,化学式是CuSO4·5H2O,受热时易失去结晶水,变为白色的无水CuSO4,在工业上精 炼铜、镀铜等都要用胆矾。上述对胆矾的描述中,没有 ..涉及的是() A.物理性质 B.制法 C.用途 D.化学性质 6.长期食用地沟油可能会引发癌症。下列辨别某瓶装油是否为地沟油的简易方法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看油是否透明B.闻油是否有异味 C.查油的生产厂家 D.取油燃烧,听是否发出噼啪响声7.下列用微观示意图表示物质的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第7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8.将“A.物理性质、B.化学性质、C.物理变化、D.化学变化”的字母代号填入下面的空格中。 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酒精易挥发。酒精易燃烧,可以作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9.往盛有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硫氰化钾溶液,观察到,由此可知,物质间发生了变化。根据这个性质,我们可以用硫氰化钾溶液检验的存在。 10.铁生锈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铁长期露置在潮湿的环境中就会锈迹斑斑。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铁生锈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注:铁可以被磁铁吸引,铁锈不能被磁铁吸引) (1)提出假设:。 (2)实验设计:。 (3)实验现象:。 (4)实验结论:。 11.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间相互碰撞是反应进行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每次碰撞都能引起化学反应。图示是HI分子之间的几种碰撞示意图,有些HI分子碰撞后,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H2和I2,有些碰撞不会发生反应。请回答: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三章 物质的转化和元素的循环2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课后辅导练习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三章物质的转化和元素的循环2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课后辅导练习第七篇 第1题【单选题】 关于温室效应,有下列说法:①温室效应有利也有弊;②温室效应的加剧是大气层中臭氧层受到破坏引起的;③温室效应的加剧主要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引起的;④发展太阳能、水能以代替煤、石油等燃料,可以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⑤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的气温恒定,适于动植物生存;⑥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所以大力提倡植树造林,可以消除温室效应。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⑤ 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在温室大棚里把种植和养殖结合,可实现优势互补。下列对这种生态模式的错误叙述是( ) A、养殖为种植提供有机肥料 B、种植为养殖提供丰富的氧气 C、养殖为种植提供二氧化碳 D、养殖为种植提供氧气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有关自然界中碳循环和氧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碳循环的主要形式是含碳有机物 B、分解者在生物圈的依循环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C、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保持了大气中氧含量的稳定 D、碳循环和氧循环的过程中伴随着能量流动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造成全球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和缓解温室效应危机的重要措施分别是( ) A、人造含氟制冷剂的泄漏;采用无氟制冷剂 B、煤、石油、天然气大量燃烧;营造森林绿地 C、汽车和工厂排放的废气和烟尘;收取排污费,限令整改 D、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的大量产生;种植苔藓类植物吸收二氧化硫 【答案】: 【解析】:

(2017)新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点归纳

【九上】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1-3节)知识点归纳 【知识衔接】:八年级下册化学基础知识 1、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化学反应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种类(物质种类),一定不发生改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可能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的数目。 2、分子构成的物质:大多数的非金属单质,常见的一些气体、液体,还有碘和溴。 3、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和固态非金属(硫、碳、磷、硅)及稀有气体 4、离子构成的物质:酸、 碱、盐 5、1-18号元素: 6、常用元素: 钾K、钙Ca、锰Mn 铁Fe、铜Cu、锌Zn 银Ag、钡Ba、汞Hg 7、常见的原子团: 8、常见化合价:(背诵)钾钠银氢+1价,钙镁钡锌为+2价,氟氯溴碘负一价,通常氧是—2价,三铝四硅五价磷,一二铜二三铁,单质元素为零价。 9、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原则:在化合物中所有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化合物化学式书写口诀:正前负后、上方标价、交叉填数、约简检验。

10.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可以归结为五步: ①写:反应物的化学式写在“=”的左边,生成物的化学式写在“=”的右边,多种反应物或生成物之间用“+”相连。 ②配:在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式子两边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通常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 ③注:注明反应条件,通常写在“=”的上方或下方。“加热”常用“△”表示。 ④标:如果反应物中没有气体,而生成物中有气体产生,那么在气体的化学式右边用“↑”号表示;如果是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反应物中无固体,而生成物中有固体的,那么在固体的化学式右边用“↓”号表示。 ⑤查:检查化学式是否正确,化学方程式是否配平,条件和物质状态是否标注,标注是否恰当。1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步骤 (1)设未知量x(此时x不带单位,如“设某物质的质量为x克”是错误的); (2)正确书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别忘了配平); (3)计算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要乘上配平的系数),写在相应化学式的正下方(包括x);(4)在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下面写出已知质量(纯净物质量)和未知量x; (5)将有关的四个量列成比例式,求出未知量x(此时x要带单位,如x=1克); (6)简明地写出答案。 第一节: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变化中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 物理变化的实质:分子本身没变化,分子间的距离发生改变。 化学变化的实质:构成物质的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构成了新的分子。 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联系: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3、常见的化学性质:可燃性、酸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毒性 4、常见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味道、熔点、沸点、凝固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等。 5、探究物质变化的基本方法:观察和实验 6、物质变化的证据:颜色、沉淀、气体、温度、发光、发热、PH、状态、形状 7、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①推测物质的性质和用途②寻找发现未知物质③建立物质变化模型。 8、变化和性质的区别: 变化是正在发生的。(变化特殊字眼:正在、了、已经、出现等) 性质是本身具有的,不一定在发生。(性质特殊字眼:能、会、可以、易、难、具有等) 第二节:物质的酸碱性 1、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酸=H++酸根阴离子) 常见的酸: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碳酸H2CO3、醋酸(CH3COOH)、柠檬酸 2、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碱=金属阳离子(或NH4+)+OH-)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测试卷(有答案)

………………………………………………最新资料推荐……………………………………… 九年级科学第一章复习 知识点一: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变化中没有新物质产生,只有形态、状态的改变。 化学变化:变化中会产生新的物质。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颜色、气味、软硬、物质的溶解性、液体的沸点、熔点、金属的延展性、光泽) 化学性质:只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 知识点二:酸 一、酸:酸是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H+)这一种粒子的一类物质 酸的共同特点——电离产生的阳离子都只有H+ 二、酸的性质 1).定义:在酸或碱溶液里能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 2)常见指示剂及其在酸性、碱性溶液中的颜色 指示剂酸性溶液(PH<7)碱性溶液(PH>7) 紫色石蕊试液红色蓝色 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红色 蓝色石蕊试纸红色不变色 红色石蕊试纸不变色蓝色 3)酸的个性 浓盐酸: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浓硫酸:①具有强腐蚀性。②具有脱水性。③具有吸水性。 酸的共性(通性). ①酸能使紫色的石蕊变红,无色酚酞不变色。 ②酸+金属=盐+氢气(例如Fe + 2HCl ==FeCl2 + H2↑) ③酸+金属氧化物=盐+水(例如CuO(黑色)+2HCl=C uCl2(蓝色)+H2O) ④酸+碱=盐+水(例如HCl + NaOH=NaCl + H2O) ⑤酸+盐=新盐+新酸(例如2HCl +Na2CO3=CO2↑+2NaCl+H2O) 知识点三:碱的性质 碱的涵义:碱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常见的碱1、氢氧化钠(化学式:NaOH )俗名:烧碱、火碱和苛性钠 2、氢氧化钙(化学式:Ca(OH)2)俗名: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浆、石灰乳 1)中和反应定义:碱跟酸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的实质:酸溶液中的H+与碱溶液的OH-反应生成H2O H++ OH-==H2O 2)碱的通性 ①、碱性物质能使紫色石蕊变蓝,无色酚酞变红。 ②、碱跟酸作用生成盐和水,这种反应也叫中和反应。 ③、非金属氧化物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CO2 + Ca(OH)2 = CaCO3↓+ H2O(这一反应常用来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CO2+2NaOH = Na2CO3 +H2O(这一反应常用来除去二氧化碳。) SO2+2NaOH=Na2SO3+H2O(工业上常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二氧化硫) 工业上常用碱溶液来吸收有毒的酸性气体如:H2S、SO2、HCl. ④、盐和碱反应生成另一种碱和另一种盐 CuCl2 + 2NaOH =Cu(OH)2↓+2NaCl (试管出现蓝色絮状沉淀)

九年级科学上册 2_5 物质的转化教案2 (新版)浙教版

2.5物质的转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掌握无机物间的相互关系和无机物间内在的、最基本的、典型的变化规律 2.能应用无机物之间的转化规律,从理论上讨论制备各类物质可行方法。 二、过程方法 1.通过玩扑克牌游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和好奇心。 2.通过建构物质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了解自然界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 【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一章中已经学习了酸碱盐的一些知识,在本节的前几课时中也学习了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转化,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已经初步具备了物质转化的一些知识,但还没有将知识串成一条线,没有形成一个整体,所以通过本课时内容的学习,要让学生的能力得以提升,让学生学会将零散的知识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感受物质之间的彼此联系的统一整体。【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寻找物质转化的规律,运用物质转化规律指导物质制取的可能途径 难点:寻找物质转化的规律,运用物质转化规律指导物质制取的可能途径。

入新课这幅图中的人,他们正在做什 么? 你们玩过扑克牌吗?你们想不 想今天我们在课堂上也来玩一 玩扑克牌? 我们今天这节课将通过玩扑克 牌的方式来学习化合物之间相 互转化的规律(展示课题) 生答:玩扑克牌 激发学生 激发学生 的兴趣,让 学生有参 与课堂的 欲望。 讲授新课 板书: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游戏一: 规则: 1、第一个人出牌后,第二个人 出的牌必须能由第一个人出的 牌中物质转化而来,第三个出的 牌必须能由第二个人出的牌中 物质转化而来,依次类推。(即: 后一张牌中物质由前一张牌中 物质转化而来) 2、每一个人出的牌中物质类别 要不一样,但必须都含有同一种 元素。 回忆、思考、归纳 举例:Na→Na2O →NaOH→ 通过游戏 让学生回 忆金属及 其化合物 的转化,加 强对物质 转化规律 的理解

九年级科学上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点

新版九年级上册第一章主要知识点 1、物质变化的证据:颜色、气味或味道的改变、状态的改变、沉淀生成、气体产生等。 物质分类: 2、硝酸铅和碘化钾反应 Pb(NO3)2 + 2KI = PbI2↓+ 2KNO3 无色溶液无色溶液黄色沉淀 3、有关硫酸铜的实验 ①硫酸铜晶体(蓝色):无水硫酸铜,俗称胆矾、蓝矾。化学式:CuSO4·5H2O ②硫酸铜溶液(蓝色)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CuSO4+2NaOH=Cu(OH)2↓+Na2SO4现象:出现蓝色絮状沉淀 ③硫酸铜粉末(白色):CuSO4获取方式:CuSO4·5H2O △ CuSO4+5H2O (现象:蓝色晶体变成白色粉末,试管口出现水珠) ④硫酸铜粉末遇少量水,发生反应:CuSO4 + 5H2O=CuSO4·5H2O(现象:白色粉末变成蓝色) ⑤硫酸铜的用途:检验蛋白质是否存在原理:蛋白质和硫酸铜会发生化学反应后使蛋白质变性 无水硫酸铜白色粉末可以检验水分的存在CuSO4 + 5H2O=CuSO4·5H2O(现象:白色粉末变成蓝色)酸酸的含义: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酸 = H+ + 酸根离子 1、三大强酸:盐酸(H Cl)、硫酸(H2SO4)、硝酸(HNO3)常见的弱酸:醋酸(CH3COOH)、碳酸(H2CO3) 2、常见指示剂及其在酸性、碱性溶液中的颜色 注:上述各指示剂遇中性溶液都不变色,依然显示原来的颜色。 3、pH 值是反映物质酸碱性强弱的指标,它的范围通常在0~14 之间。pH越低,酸性越强;pH 越高,碱性越强;pH 等于7 的物质呈中性。 4、pH值的测定方法: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被测试溶液,滴在pH 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看与哪种颜色最接近,从 而确定被测溶液的pH值。 5、酸的通性: ①酸能使紫色的石蕊变红,无色酚酞不变色。 ②酸+碱=盐+水 H2SO4 + 2 NaOH==== Na2SO4 + 2H2O H2SO4+ Ba(OH)2= BaSO4 ↓ + 2H2O Al(OH)3 + 3HCl=AlCl3+3H2O Mg(OH)2 + 2HCl = MgCl2 +2H2O (Al(OH)3是胃舒平的主要成分,Al(OH)3 和Mg(OH)2都可以治疗胃酸过多)

一年级导学案科学

— What is a living thing? 教师寄语: 双语目标:living thing 生物 Step 1、What can you see in the classroom? (在教室里面,你都看见了什么?) e.g. light、flower Step 2、Can you classify all these things?Say out your reason. (你能给这些东西分一下类吗?说出你的理由) e.g. people:1.teacher 2.students ()1.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tep 3、Do you know other living things? (你还知道其他的生物吗?) e.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tep 4、Look at the picture on P29,what living things can you find? (观察本书中第29页,你能找出什么生物?) e.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tep 5、Evaluation .(评一评) 1、I know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I know how to do with it. (我知道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于这节课,我还有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这节课的评价:(自己评价涂上颜色) 文具摆放合理☆☆☆上课姿势☆☆☆讨论积极☆☆☆发言踊跃☆☆☆ 听课认真☆☆☆礼貌答话☆☆☆相互帮助☆☆☆纠正错误☆☆☆

九年级科学物质及其变化检测题

九年级科学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检测题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 相对原子量:S-32 O-16 H-1 Na-23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A.CO B.CaCO3 C.H2CO3D.NaOH 2.下列物质暴露在空气中,质量逐渐增加的是-------------------------------------------()A.浓硫酸B.浓盐酸C.浓硝酸D.碳酸钠晶体 3下列各物质能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氯化钠,稀盐酸,硫酸镁,硝酸铜 B、硝酸银,氯化钠,硝酸镁,氢氧化钠 C、氢氧化钙,硝酸钠,碳酸钠,氯化铵 D、稀盐酸,硫酸钾,氢氧化钠,硝酸钠4.一种医用含钾化合物的水溶液能跟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化合物是--------------------------------------------------------------------------------------------()A.KNO3B.K2CO3C.KCl D.KOH 5.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有气体产生B.有蓝色沉淀生成 C.有红褐色沉淀生成D.有白色沉淀生成 6.除去硝酸溶液中少量的盐酸,应该在溶液中加适量的--------------------------------()A.AgNO3溶液B.BaCl2溶液C.Ba(NO3)2溶液D.CaCO3粉末 7.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和化学式不完全一致的一组是--------------------------------()A.氢氧化钙石灰石Ca(OH)2B.氢氧化钠烧碱NaOH C.碳酸钠纯碱Na2CO3D.氧化钙生石灰CaO 8.只要一种试剂区别HCl、NaCl、KOH三种无色溶液时,可用试剂是------------()A.碳酸钠溶液B.石蕊溶液C.硫酸铜溶液D.酚酞溶液 9.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时,把浓硫酸慢慢倒入盛有水的量筒中并搅拌 B.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上部保持水平 C.用滴管滴加液体时,为防止液滴飞溅,滴管紧贴试管内壁 D.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10.下列物质用于保存食物,以免被微生物侵蚀而腐败的是----------------------------()A.酒精B.食盐C.醋酸D.硝酸钾 11.下列溶液既能与Ca(OH)2溶液反应,又能与盐酸反应的是------------------------()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综合测试卷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综合测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各说法中的“一定”,你认为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B.由固体变为气体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C.物理变化中一定不生成新物质D.化学变化中一定有放热、发光现象 2、规范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基础.如图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A.滴加液体B.过滤C.闻气味D.熄灭酒精灯 3、盐酸、稀硫酸在水溶液中都能产生H+,故有许多共同的性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打开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口都有白雾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除铁锈 C.浓盐酸和浓硫酸都具有腐蚀性可用来干燥氧气D.稀盐酸、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都有白色沉淀 4、下列物质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都会减少的是() A.浓硫酸 B.浓盐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食盐溶液 5、一辆满载浓硫酸的槽罐车在路上因车祸翻倒而大量泄漏,为了不污染旁边的水源,下列措施适宜的是() A.用水冲洗泄漏的浓硫酸B.将熟石灰撒在泄漏出的浓硫酸上 C.将氯化钡撒在泄漏出的浓硫酸上D.用土将泄漏的浓硫酸掩埋 6、在某溶液中先滴加稀盐酸无现象,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溶液中( ) A.一定含有SO42-B.一定含有Ag+ C.可能含有Ag+或者SO42-D.一定含有Ag+或者SO42- 7、将质量相等、质量分数相同的氢氧化钠和盐酸混合,再滴入石蕊试液,溶液呈现的颜色是() A.红色B.紫色C.蓝色D.无色 8、将下列物质同时加入到水中,能大量共存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MgCl2HCl NaNO3B.NaOH HCl (NH4)2SO4 C.K2CO3 Ca(NO3)2 NaOHD.FeCl3NaCl KNO3 9、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CuSO4溶液显蓝色是由Cu2+造成的,下列实验无意义的是() A.将CuSO4溶液加水稀释B.观察Cu(NO3)2溶液 C.观察Na2SO4D.向CuSO4溶液中滴加足量NaOH溶液 10、某科学兴趣小组要在实验室制取一定量的MgSO4.同学们分别在实验室里找到了以下四种反应物,其中 不能通过与稀硫酸反应制得MgSO4的是() A.MgB.MgOC.Mg(OH)2D.MgCl2 11、打开浓盐酸试剂瓶,发现瓶口有“白雾”出现.已知盐酸中含有水分子(H2O)、氢离子(H+)和氯离子 (Cl﹣).下列实验能证明“白雾”中含有氢离子的是() 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2、现有Fe2O3、Na2CO3溶液、Ba(OH)2溶液、NaOH溶液、稀H2SO4等五种物质,在常温下它们两两相互 发生的化学反应最多有()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1.1物质的变化 教学设计

《第1节物质的变化》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自然界的物质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和变化之中,不同的物质形态和运动形式发生着相互作用。 2、学习研究物质变化规律的科学方法。 重难点:学习研究物质变化规律的科学方法。 教具:硫酸铜、氢氧化钠溶液、鸡蛋清、试管、酒精灯、铁架台、滴管、锥形瓶、硝酸铅溶液、碘化钾溶液、蒸馏水 教学过程: (一)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着的: 提出问题:这些变化是什么变化? 分析归纳出什么是化学变化?什么是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变化中没有新物质产生,只有形态、状态的改变。 化学变化:变化中会产生新的物质。 提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 思考: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区别:变化中有无生成新的物质。 联系:化学变化中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伴随化学变化。 (二)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来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 举例: 硝酸铅和碘化钾反应(证据:颜色变化、沉淀的产生); 绿叶的变化(证据:颜色变化); 钢铁的熔化(证据:温度变化、状态变化); 铁丝的形变(证据:形状的变化); 水的电解(证据:气体的产生)等。 演示实验:硫酸铜晶体的变化

1、观察形状、颜色(规则形状、蓝色固体) 2、晶体的溶解(能溶解、蓝色溶液) 3、和氢氧化钠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生成蓝色沉淀) 4、晶体受热分解(写出化学方程式)(蓝色变白色)(注意分析固体物质加热时的操作注意事项) 5、硫酸铜粉末逐滴加水(写出化学方程式)(白色变蓝色) 提问:实验中,哪些实验有颜色变化?(4、5,原因是硫酸铜晶体带结晶水为蓝色,不带结晶水为白色) 有沉淀产生?(3,原因是生成蓝色絮状的氢氧化铜沉淀) 有状态的改变?(2,原因是硫酸铜晶体能溶于水) 并总结出硫酸铜晶体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蓝色晶体、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絮状沉淀) 小结:根据物质变化中所获得的信息对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推测的方法是探索物质变化规律的基本方法。 (三)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 1、演示实验:鸡蛋清与硫酸铜的作用 利用硫酸铜可以检验蛋白质的存在。 2、演示实验:白色硫酸铜粉末加水 利用这一性质可以检验水的存在,或少量水分的吸收剂。

一年级科学上导学案

一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本册教学内容包括两大块: 植物:1我们知道的植物 2观察一棵植物 3观察叶 4这是谁的叶 5 植物是?活?的吗 6 校园里的植物 比较与测量:1 在观察中比较 2 起点和终点 3 用手来测量 4 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 5 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 6 做一个测量带7 比较测量带和尺子 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安排了两个单元的内容。 “植物”单元,将引领学生认识自己身边的各种各样的植物,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观察植物的叶子的形状、大小、颜色及其变化。 “比较与测量”单元,让学生在亲身观察和动手测量中,感知物体有大小及形状的不同。认识一些测量工具,体验不同工具的测量方法以及准确性。 学生情况分析:作为刚跨入小学学习生活的一年级学生,对全新的课程充满了好奇和渴望,这也为上好科学课带来了契机。加上本册教材安排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相信他们会倾注更多的热情来学好这门课程。大多数学生会喜爱科学,特别是男生,对于科学实验课充满了期待。但由于之前没有系统的接触过这门课程,缺乏相应的学习方法,课堂主动参与思考性也会不足,今后要在这几方面多多强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知道身边常见植物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简单分类以及

用途。让学生在观察中感知不同植物的叶子的大小、形状及颜色的不同。 2.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认识一些简单的比较与测量的方法,了解生活中常用的尺子、体温计、温度计、卷尺、卡尺等不同的测量工具。学习制作测量纸袋,学习用测量纸带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过程与方法: 1.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2.能运用已有知识作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 3.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 4.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 5.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并知道这个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6.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和探究欲望。 2.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科学不迷信权威。 4.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九年级科学第一章《探索物质的变化》检测题.doc

9 10 11 12 13 )。 B.牙膏是中性物质 D.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多吃苹果 B 、将熟石灰撒在泄漏出的浓硫酸上 D 、用土将泄漏出的浓硫酸掩埋 有白色沉淀生成,此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则 ) A 、 C 、 《探索物质的变化》检测题 班级 姓名 得分 相对原子量:S-32 0-16 H-l Na-23 Cu-65 Zn — 56 一、选择题(共45分,每题1。5分) 1、小明在家庭实验中测定了一些物购的pH,结果如下:草 食苹番西牛蛋牙 肥木 I 醋「I 果|茄|瓜|奶| 清| 膏| 早7 乍 pH 2 3 4 5 6 7 请参照上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草木灰可以改良碱性土壤 C.食醋?能使无色酚敝变红 2、下表为家庭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 。 物质 食醋 牙膏 食盐水 肥皂水 火碱液 pH 3 9 7 10 13 蚊子、蜂、蚂蚁等昆虫叮咬人时,会1何人体射入一种叫蚁酸(具有酸的性质)的物质,使皮 肤红肿、瘙痒,其至疼痛。要消除这种症状,可在叮咬处涂抹下列物质中的( ) A 食盐水 B 牙膏或肥皂水 C 火碱液 D 食醋 3报载一辆满载浓硫酸的槽罐车在路上因车祸翻倒,浓硫酸大景泄漏,为了不污染旁边的水 源,下列采取的措施适宜的是( ) A 、用水冲洗泄漏的浓硫酸 C 、将疑化彻撒在池漏出的浓硫酸上 4有一无色溶液,向其中滴加氯化刨溶液时, 该溶液中一定有大量的 ( A. Ag-和 C (V- B. Ag C. SO? D. Ag'或 SO/- 5某地是白蚂蚁的高发地区,白蚂蚁会蛀蚀木头,它分泌的蚁酸是一种酸,还能腐蚀很多 建筑材料。下列建筑材料最不容易被白蚂蚁腐蚀的是 ( ) A.钢筋 B.铜制品 C.大理石 D.铝合金 6目前生产自来水常用到氯气,氯气与水发生了如下反应:CL+H^gHCl+HClO, HC10能消 毒杀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消毒杀菌后的自来水是纯净物B 、氯气与水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HC10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2 D 、可用硝酸银溶液来鉴别自来水和纯净水 下列所示分别是二氧化碳的制取、干燥、收集和性质检验的装置图,其中正确的是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及答案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60分 本卷共四大题,36小题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Mg-24,Ba-137,S-32,N-14,Na-23,Cl-35.5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今天小智过生日,下列庆祝活动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编制花环 B.榨取果汁 C.点燃蜡烛 D.切分蛋糕 2、下列化合物中,溶于水显酸性的物质是() A.氯化钠 B.酒精 C.硝酸钾 D.氯化氢 3、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下列关于浓盐酸溶液pH变化的说法正确的()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4、有关氢氧化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露置在空气中容易变质 B.溶于水时放出热量 C.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蓝色 D.能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 5、真空包装、食品包装袋内充氮气、放铁粉包或生石灰包等都是常用的食品防腐、保鲜方法,对上 述方法的分析,错误的是() A.真空包装:能使食品不与氧气接触 B.充氮气:能隔绝空气并防止食物变形 C.放铁粉包:能除去食品包装袋内的氧气和水蒸气 D.放生石灰包:能除去食品包装袋内的氧气 6、向盛有酚酞和KOH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硫酸,直至液体呈无色。为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 成,所选试剂不正确的是() A.镁条 B.稀盐酸 C.碳酸钠溶液 D.紫色石蕊试液 7、向盛有10mL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加稀盐酸,下列图像能体现溶液的pH变化情况的是 () A. B. C. D. 8、下列实验中无明显现象的是() A.向稀硫酸中滴加Ba(OH)2溶液 B.向Mg(NO3)2溶液中滴加Na2SO4溶液

2018浙教版科学九(上)针对性习题精练-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全章综合).doc

第 1章物质及其变化(全章综合) 一、选择题 1 .“一路一带”是跨越时空的伟大构思,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 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高铁高速运行 B、物联网信息交互 C、无人机电池充电 D、手机扫二维码支付 2 .(2018 泰安)下列数据为常见水果的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柠檬 pH( 2~3 ) B、橙子 pH( 3~4) C、西红柿pH( 4~ 5) D、西瓜 pH(5~ 6) 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收集氧气 C、二氧化碳是否集满 D、加热液体 4 .(2018 重庆)食醋里通常含有3~ 5%的醋酸( CH COOH),食醋与鸡蛋壳反应产生能使澄清石 3 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B、加水稀释食醋,溶液pH 变小 C、醋酸在水溶液里能解离出H+ D、不宜用铝制容器盛装食醋 5 .(2018 广西)下列有关氢氧化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氢氧化钠俗称烧碱 B、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 C、氢氧化钠固体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D、氢氧化钠可用于制肥皂、洗涤剂、造纸、纺织工业等 6 .(2018 青岛)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生石灰用作干燥剂 B、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 C、铜用于制作导线 D、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7 .(2018 扬州改编)向滴有酚酞的盐酸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所得 溶液的 pH 与加入溶液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降低 B、 A 点对应溶液的溶质为NaCl C、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 D、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 8 .(2018 济宁)下列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一组是( A、 H2O、MgO 、H2CO3都属于氧化物 B、 H2 S、 H2SO3、H2SO4都属于酸 C、NaOH、 Ca(OH)2、 Fe(OH)2都属于碱 D、 NaCl、 Na2CO3、 NaHCO3都属于盐 9 .(2018 北京)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是( A、 CO2 B、 O2 C、 NaCl D、 NaOH ) )

九年级化学物质转化关系图

一、初中化学物质的转化关系 1、氧气、氧化物、酸、氢气、水 H2O KMnO4↘↓↑↗CO、CO2 ↗SO2H2SO4 H2O2→→P2O5+ Mg Al Zn Fe→H2→H2O ↘MgO HCl KClO3↗↓↘Al2O3 Fe3O4 2、碳与碳的化合物 3、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钠 + CO2↗Na2SO4 →BaSO4↓(白) NaOH →Na2CO3 →CaCO3↓(白) (变质)↘NaCl →AgCl↓(白) 4、含钙化合物的关系: ↙↗―――――――↘↖ CaCO3→CaO→Ca(OH)2→CaCl2 ↖CO2↙ 5、氧化钡、氢氧化钡与硫酸钡

↗BaCl 2 → BaSO 4↓(白) BaO → Ba(OH)2 ↗ ↘ + CuS O 4 ↘Cu(OH)2↓(蓝) 6、硫酸铜、碳酸氢钙、碳酸氢钠、碳酸氢铵 CuO ↗ CO 2 ↙ ↘ Ca(HCO 3)2 → CaCO 3→CaO →CuSO 4→ Cu ↘ H 2O ↗Na 2CO 3 ↗ NH 3 → NaHCO 3 →CO 2 NH 4HCO 3 → H 2O ↘H 2O → H 2CO 3 ↘ CO 2 → H 2CO 3 7、铝、镁、锌、铁、铜及其化合物 ↗ZnSO 4↖ ↗ AlCl 3↖ Zn → ZnO Al → Al 2O 3 ↘ZnCl 2↙ ↘Al 2(SO 4)3↙ Fe Al ↗MgCl 2↖ ↙﹉﹉﹉﹉↗ CuCl 2↘↖ Mg → MgO Cu ←→CuO Cu(OH)2 ↘MgSO 4↙ ↖____↘ CuSO 4↗↙ Fe Al ↙ FeCl 3 ↖ C CO H 2 Mg Al ↗FeSO 4 Fe(OH)3 Fe 2O 3 ←――――→ Fe ↖Fe 2(SO 4)3↙ O 2 H 2O ↘ FeCl 2 8、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即注明必要的反应物、反应条件) CO 2 CO C 或O 2 O 2 H 2O H 2O 2 Al 2O 3 AlCl 3 Al CuO CuSO 4 Cu ⑴ ⑵ ⑶ ⑷ MgO MgSO 4 Mg Cu H 2 Fe CaO Ca(OH)2 CaCO 3 CaCl 2 Ca(OH)2 CaCO 3 ⑸ ⑹ ⑺ ⑻

2018浙教版科学九(上)针对性习题精练--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全章综合)

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全章综合) 一、选择题 1.“一路一带”是跨越时空的伟大构思,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高铁高速运行 B、物联网信息交互 C、无人机电池充电 D、手机扫二维码支付 A、柠檬pH(2~3) B、橙子pH(3~4) C、西红柿pH(4~5) D、西瓜pH(5~6) A、稀释浓硫酸 B、收集氧气 C、二氧化碳是否集满 D、加热液体4.(2018?重庆)食醋里通常含有3~5%的醋酸(CH3COOH),食醋与鸡蛋壳反应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B、加水稀释食醋,溶液pH变小 C、醋酸在水溶液里能解离出H+ D、不宜用铝制容器盛装食醋 5.(2018?广西)下列有关氢氧化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氢氧化钠俗称烧碱 B、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 C、氢氧化钠固体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D、氢氧化钠可用于制肥皂、洗涤剂、造纸、纺织工业等 6.(2018?青岛)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生石灰用作干燥剂 B、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 C、铜用于制作导线 D、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7.(2018?扬州改编)向滴有酚酞的盐酸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所得 溶液的pH与加入溶液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降低 B、A点对应溶液的溶质为NaCl C、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 D、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 8.(2018?济宁)下列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一组是() A、H2O、MgO、H2CO3都属于氧化物 B、H2S、H2SO3、H2SO4都属于酸 C、NaOH、Ca(OH)2、Fe(OH)2都属于碱 D、NaCl、Na2CO3、NaHCO3都属于盐 9.(2018?北京)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是() A、CO2 B、O2 C、NaCl D、NaOH

初三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

初三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质,那些是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 (2)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二、教学重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四、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补充讲解、练习提高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引言] 我们知道在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例如,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炎热的夏天食物易腐败、燃料能燃烧、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会慢慢生锈等。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特点,掌握其规律,对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是至关重要的。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板书]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 下面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列表记录。 演示[实验1-1] 水沸腾,有大量水蒸气冒出,玻璃片上有小水滴附着。 演示[实验1-2] 首先展示胆矾晶体蓝色块状固体研碎后成为蓝色粉末 [提问] 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 变化过程中只是形状或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像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板书] 一、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1. 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

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物质的转化难题梳理

物质的转化 专题一、物质间的转化规律 一些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钠、氧化钡)可以与水反应生成可溶性碱,但对应的碱不能加热分解生成金属氧化物和水。难溶性碱(如氢氧化铜)可以加热分解生成金属氧化物和水,但对应的金属氧化物不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两种情况不能混淆。 铁单质与溶液反应只能生成正二价铁离子(浅绿色),氧化铁与酸反应后的产物中铁元素显正三价(黄色)。 1、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按箭头方向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2、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下反应:甲+乙丙+丁 (1)若甲、丙为化合物,乙、丁为单质,则上述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写出一个符合该反应类型的方程式:。 (2)若甲、乙、丙、丁均为化合物,且甲溶液呈蓝色,乙为烧碱,则乙的化学式为,反应发生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3)若甲、乙、丙、丁均为化合物,且丙为水,丁为盐,则该反应(“一定”或“不一定”)是中和反应,理由是。 (4)若甲、乙、丙为化合物,丁为单质,且乙、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该反应在工业上的用途是。 3、下列物质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气体D是一种剧毒性气体,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省略). 请回答: 专题二、C、H2、CO还原金属氧化物 在还原金属氧化物实验中,通入的气体(如H2、CO等)要“早出晚归”,这是为了防止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加热发生爆炸。

酒精灯(或酒精喷灯)要“迟到早退”,这是为了防止反应得到的灼热的金属(如Cu、Fe等)被空气中的氧气重新氧化。 物质制备时要注意一是选择的反应发生的速率要适中,二是反应物是否常见易得,三是生成物易分离。工业上还应考虑成本。 1、如图,甲和乙分别是氢气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实验试管口向下倾斜可防止氢气逸出 B. 乙实验只能通过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C. 甲、乙两实验中,都应先通入气体,再使试管、玻璃管均匀受热,以防止发生爆炸 D. 甲、乙两实验中,氢气和一氧化碳都将氧化铜变成游离态的铜,都发生了置换反应 2、用以下装置进行H2、C、CO还原CuO的实验并检验产物。 ①装置甲进行实验,导气管伸入试管底部的原因是。 ②装置乙中C和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装置丙中的实验不能在装置甲中进行的原因是。 ④分析上述三个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 Ⅰ.甲乙丙三个实验都能观察到黑色粉末变红色 Ⅱ.甲丙实验结束时都要先熄灭酒精灯继续通气体一段时间,防止热的铜被氧化 Ⅲ.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加热仪器作用相同 Ⅳ.甲乙丙三个实验能说明H2、C、CO都具有还原性 专题三、气体的检验 常见气体的检验:如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水蒸气、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用氧化铜和澄清石灰水检验一氧化碳、用氧化铜和无水硫酸铜检验氢气,当混合气体中有水存在时,需要先检验水。气体的检验过程中需要用到洗气瓶时,气体通入要“长进短出”。 气体净化一般是将混合气体通过洗气瓶中的试剂,利用所需要的气体不与该试剂反应、也不溶于水,而不需要的气体(杂质)能和该试剂反应生成难挥发的物质,达到分离的目的。选择的试剂一般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如除去水蒸气(即干燥)用浓硫酸,除去二氧化碳用氢氧化钠溶液等。当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同时存在时,要先除二氧化碳再除水蒸气(干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