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信息化顶层设计v5.0-0613(简本)

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信息化顶层设计v5.0-0613(简本)

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信息化顶层设计

(简本,2019年6月13日)

一、总则 (2)

二、业务分析 (2)

三、目标与任务 (4)

(一)基本原则 (4)

(二)建设目标 (4)

(三)主要任务 (5)

四、框架设计 (7)

(一)总体架构 (7)

(二)自然资源云基础设施(一云) (8)

(三)自然资源和规划大数据中心(一仓) (9)

(四)自然资源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一平台) (10)

(五)自然资源和规划协同应用中心(三大板块) (12)

(六)政策标准和运行保障(两体系) (14)

五、组织实施 (14)

(一)推进策略 (14)

(二)建设模式 (14)

(三)保障措施 (15)

(四)推进计划 (16)

(五)经费预算 (17)

一、总则

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正式挂牌,标志着宁波市自然资源和城乡规划管理工作迈入了一个新阶段。我局面临“两统一”职能转变,而当前又处于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期,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是推动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部门机构改革落地、履行“两统一”职能转变、实现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必然途径,是提升自然资源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故在此革故鼎新之际,迫切需要进行信息化顶层设计来擘画信息化蓝图,助力各项工作落地。

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信息化顶层设计编制旨在根据我局的最新职责,依托现有信息化基础,从全局角度出发对信息化进行整体规划和布局,明确未来3-5年发展目标、主要任务、总体框架、推进计划、保障措施等内容,指导我局信息化工作的统筹、有序开展。

本顶层设计适用于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及下属各分局、各县(市)局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拟规划建设的各类应用系统的详细建设方案应在单独立项后进一步细化,但必须在统一的顶层设计框架指导下进行编制。

二、业务分析

根据《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主要职责共21项,内设机构23个,其中6个内部综合管理处室和17个专业业务管理处室,派出机构包含1个驻局纪检组和12个分局。

围绕机构改革后自然资源管理部门的“两统一”职责和“七个关键环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将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业务分为13个业务域,概括为“三大板块”“,即:内部管理板块、公众服务板块、

业务管理板块。

内部管理板块主要面对市局内部综合管理岗位的人员,对应1个内部管理域。

公众服务板块主要面向公众,提供统一、方便、快捷、丰富、完整的信息获取渠道,对应1个公众服务域。

业务管理板块主要面向市本级的自然资源部门的领导决策人员和业务人员,包含了2个支撑业务域(测绘与地理信息管理、自然资源和规划执法督察)、7个关键环节业务域(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确权登记、自然资源所有者权益管理、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国土空间规划、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国土空间生态修复)、2个其他环节业务域(耕地保护监督、自然资源灾害防治)。

13个业务域关系如图所示:

图1业务域关系

通过对业务域的深化分析,按照业务对信息化的要求不同,将三大板块的业务进行归类,分为基础业务类、审批协同类、监督管理类、分析决策类四大类。

三、目标与任务

(一)基本原则

用足现有基础。充分利用原有网络及软硬件基础设施、各类数据资源及业务应用系统,全面梳理整合,合理集成原有功能及流程,推进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信息化建设长足发展。

全局统筹建设。要适应自然资源机构改革,站在自然资源部门“两统一”职责的角度去统筹规划信息化建设,保障纵向互联、横向互通、全面布局信息化建设。

坚持科技创新。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深度融合,促进自然资源和规划信息化管理模式转型与管理方式创新,为自然资源治理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提供支撑。

加强安全可控。自然资源数据和业务涉及敏感信息,因此需要从物理环境、数据、应用几方面全面考虑系统运行的安全性,提高自然资源信息化安全可控程度。

(二)建设目标

按照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部“两统一”职责要求,以信息化创新驱动自然资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线,充分运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空间信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自然资源管理的一体化、精细化和智能化,为履行自然资源部门“两统一”职责、实现我市自然资源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的信息技术支撑,使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信息化居全国领先水平。

到2019年底,基本完成自然资源和规划信息化框架建设,实现网络和基础设施整合升级,初步形成自然资源和规划“一张图”,支

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不动产改革等工作的全面开展。

到2020年底,全面推进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信息化建设工作,构建云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自然资源“一张图”建设,全面开展相关业务系统的建设和升级完善。

到2021年底,构建自然资源和规划信息化体系,全面建成安全可控的自然资源云基础设施,完成“数据驱动、精准治理”的大数据体系建设,实现业务体系全覆盖,搭建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全面支撑“最多跑一次”。

(三)主要任务

整合网络及硬件基础设施,实现纵向互联、横向互通、资源云化、安全可靠。全面整合原国土、规划、林业、海洋等部门的涉密内网、业务专网、互联网等网络资源,打通原有的各业务专网之间的隔阂,建成统一的自然资源一张网,并实现纵向互联、横向互通;整合完善各部门分散的计算存储资源,依托市政务云,实现传统模式向云化模式升级改造,基于统一的安全保障设施和策略,最终建成安全、可靠、便利、灵活的市级自然资源云基础设施,向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信息化业务提供安全可自治的服务,为各相关数据库与应用系统上云提供基础支撑。

整合数据资源,提供统一、全面、准确的自然资源数据底板及功能服务。建立统一的大数据治理体系,将现有山水林田湖草等各类自然资源相关数据进行整合,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规范,建立互联互通共享的自然资源和规划大数据体系,为履行“两统一”职责提供覆盖各类自然资源和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的统一、全面、准确的数据底板。建立统一的自然资源空间基础信息平台,通过平台提供自然资源空间基础信息数据和服务,形成“用数据审查、

用数据监管、用数据决策”的国土空间管控新机制。

建立全业务全流程信息化体系,实现业务全面贯通。全面梳理自然资源业务,围绕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自然资源确权登记、自然资源所有者权益、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国土空间规划、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等关键环节,建立全业务全流程信息化体系,基于统一的应用体系架构,统筹建设覆盖全市、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上下联动的一体化业务协同工作平台,创新自然资源管理新模式,适配市级自然资源机构和业务职能。

持续深化“互联网+”服务应用机制,助力“最多跑一次”。按照国务院推进“放管服”和“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的要求以及浙江省、宁波市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的要求,要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压缩办理时限,加大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信息共享的应用程度,进一步提升宁波自然资源的互联网+服务能力。为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内外网建设,持续深化互联网在自然资源内部事务管理、业务管理与综合监管、公众服务中的应用机制,确保“最多跑一次”改革和政府数字化转型的顺利推进。

通过“大数据+AI”赋能,促进自然资源决策智能化。面对当下信息化建设统筹、跨部门数据共享应用、大数据分析与决策服务等需求,紧跟时代潮流,全力推动自然资源管理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应用,挖掘自然资源数据资源的潜在价值,全面提升自然资源的态势感知能力、综合监管能力、形势预判能力、宏观决策能力。

四、框架设计

(一)总体架构

按照机构改革内容与相关政策要求,结合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信息化的发展目标与任务要求,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信息化总体架构概括为“一云一仓一平台、三大板块两体系”。如下图所示:

图2总体架构

一云:即自然资源云基础设施。依托市政务云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和虚拟化管理与服务,构建宁波市自然资源云基础设施。

一仓:即自然资源和规划大数据中心(综合数据仓库)。基于时空大数据中心,按照统一的自然资源数据治理体系,将数据生产和更新、数据分类与规范、数据管理与共享统筹起来,形成一体化的、全面的、权威的自然资源和规划综合数据仓库。

一平台:即自然资源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充分利用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成果,构建数据更全面、应用更广泛、共享更顺畅的自然资源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实现统一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服务、自

然资源和规划业务应用支撑服务和智能决策服务。

三大板块:即围绕内部管理、业务管理、公众服务三大板块构建的自然资源和规划协同应用中心。基于自然资源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围绕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三大板块业务,构建自然资源和规划协同应用中心,通过政务网和互联网向局内部、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等不同对象提供不同密级和敏感度的自然资源云应用。各应用围绕自然资源机构改革后的各项业务职能进行调整、优化、融合,保障应用之间互联互通,无缝衔接。

两体系:即政策标准体系和运行保障体系。

(二)自然资源云基础设施(一云)

自然资源云基础设施建设要完成从传统模式向云化模式的升级改造,优先依托市电子政务云,为自然资源和规划业务的大数据存储、计算和各类应用提供IT基础设施,并能实时与省厅、部之间进行对接和数据传输。同时在原国土、规划已有的云计算存储设施基础上,整合完善各部门分散的计算存储资源,作为补充,形成统一的智慧宁波自然资源云环境,实现资源的按需分配,资源规模化、集中化,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效率和弹性。

参考兄弟城市的建设经验,市政务云对其他政府部门的基础设施需求的响应存在滞后性,因此在一定时间内还需保留我局现有的基础设施环境,并酌情结合新增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扩展。

自然资源云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网络整合升级改造、云资源池建设、容灾备份中心建设。

构建宁波市级自然资源一张网,包含保密网(市电子政务内网)、业务网(市电子政务外网)2套网络。其中,保密网用于涉密数据的存储、管理与更新。自然资源业务网接入市电子政务网,纵向上与自

然资源部、省厅政务网络贯通,向下与区县局、乡镇所网络互联。

云资源池的建设应尽量依托市大数据局的云计算中心设施进行配置,实现自然资源数据的云化存储和业务系统的云化运行和组装。

市灾备中心建设需依托电子政务云,进行数据级容灾备份和应用级容灾备份建设。当本地系统出现不可恢复的物理故障时,保障数据安全和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自然资源和规划大数据中心(一仓)

自然资源和规划大数据中心总体架构概括为“一套体系、四类数据、三个阶段、四步进阶”。如下图所示:

图3自然资源和规划大数据中心架构

一套体系:构建一套统一的自然资源大数据治理体系,建立统一的自然资源数据目录、制定数据治理标准规范,研发数据治理配套软件,建立数据治理保障机制,为提高数据的质量、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数据价值、促进数据之间的互联互通提供保障。

四类数据:数据转换清洗后形成的基础库按照数据资产定义的目录体系进行存放,分为现状数据、规划数据、管理数据、其他数据四类。

三个阶段:在统一的大数据治理体系的指引、约束和保障下,通过“数据资产定义-数据转换清洗-数据融合挖掘”三个阶段,将数据采集和更新、数据分类与规范、数据管理与共享统筹起来,形成一体化的、全面的、权威的自然资源大数据中心。

四步进阶:在基础库之上,对部分数据进行实体化,构建实体库,在实体库基础上进一步结合业务管理和监管决策需求逐步构建指标库、模型库和知识库。从基础库、到实体库、到指标库、到模型库、最后到知识库,完成五库建设,四步进阶,实现对自然资源大数据的描述性、诊断性、预测性以及处方性分析。

(四)自然资源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一平台)

按照“共建、互联、共用、共享”的原则,自然资源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采用分布式服务接入汇集方式,集成或接入时空信息云平台已有的服务,充分复用时空云平台已有的组件,如基础地理数据服务、基础功能服务、元数据服务等,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空间数据“底图”、“底线”、“底板”的作用,建成数据更全面、应用更广泛、共享更顺畅的自然资源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同时,宁波市自然资源空间基础信息平台要与浙江省自然资源空间基础信息平台进行对接,实现公共数据的共享、省级数据下发或市级数据汇交。此外,未来还要考虑与市级的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3.0及发改委规划数字化平台进行对接。

本平台的定位及与其他相关平台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图4 宁波市自然资源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定位及与相关平台关系

平台主要提供数据和基础功能服务、公共专业应用服务、智能决策支撑服务、业务应用支撑服务四大类服务功能。数据和基础功能服务主要包含在线地图服务、基础功能服务、大数据分析服务等;公共专业应用服务包括规划应用服务、审批应用服务、监管应用服务、决策应用服务、资源评价应用服务以及公众查询应用服务等;智能决策支撑服务包括动态监测服务、分析评价服务、趋势预测服务等;业务应用支撑服务则为用户提供各类开发框架和微服务组件、进行服务治理以及业务流程管理等服务。并提供在线数据服务、在线应用定制服务和统一平台运维管理服务,形成市级自然资源服务的唯一出入口。

图5市自然资源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系统架构

(五)自然资源和规划协同应用中心(三大板块)

基于市自然资源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提供的各类服务API,围绕宁波市自然资源三大板块业务,建设基础支撑、内部管理、业务管理和公众服务四类应用,由四大应用构成自然资源和规划协同应用中心。各应用围绕自然资源机构改革后的各项业务职能进行调整、优化、融合,保障应用之间互联互通,无缝衔接。

围绕改革后的市级自然资源业务职能,结合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信息化现状需求,自然资源和规划协同应用中心的总体组成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6协同应用中心总体组成结构

1.基础支撑应用

主要指为整个自然资源信息化提供数据类通用基础应用,包括自然资源三维综合应用和AI+遥感在线分析应用。

2.内部管理应用

主要是面向内部综合管理岗位人员的应用,满足对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业务办公、档案管理等需求,提升局内办公效率。包括内网综合门户整合改造、OA系统整合改造、综合档案管理应用建设。

3.业务管理应用

在支撑类应用的基础上通过应用构建、二次开发等方式形成的面向自然资源各业务部门人员的应用,是整个自然资源信息化的应用核心。通过对业务域细化归类,业务管理应用可分为分析决策类、基础业务类、审批系统类和监督管理类。其中分析决策类应用包括综合驾驶舱、大数据辅助决策应用;基础业务类包括自然资源所有者权益管理应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管理应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应用;审批协同类应用包括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管理应用、自然资源和规划行政审批一体化应用、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确权登记应用;监督管理类应

用包括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自然资源市场交易管理应用、耕地保护监督应用、自然资源灾害防治应用、综合执法监察应用、一张图综合监管应用。

4.公众服务应用

构建统一的自然资源和规划政务服务门户,形成一套集办事、服务、监督于一体的运行服务机制。推动业务受理多模式、业务审批智能化,实现“最多跑一次”。

(六)政策标准和运行保障(两体系)

在充分吸纳和借鉴上级政策标准体系、其他地市相关政策标准体系和宁波市原有自然资源和规划信息化相关标准规范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贯穿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全过程的信息化相关政策标准体系。包括相关政策、业务标准、技术标准。

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制度建设、落实资金保障、强化队伍建设等方面完善运行保障体系,推动我局信息化建设工作按照顶层设计有序稳步推进。

五、组织实施

(一)推进策略

考虑到自然资源业务系统多样复杂,故信息化顶层设计应按照“归口协调、分步实施、急用先行、新老兼顾”的实施策略逐步推进我市自然资源与规划信息化建设。

(二)建设模式

在统一的标准规范指引下,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系统的公共的、共性的、基础性的信息化建设工作由市局按照“市-区县-乡镇”

三级一体化模式进行统一建设。横向上通过本级政务网与平级委办局各系统连接,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纵向上通过自然资源云连接,实现国土空间基础信息的汇交和业务管理。

各应用在确保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尽量部署到政务网、互联网,与其他部门相关政务系统对接,提供便民服务和接受公众监督。(三)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与协调。严格落实自然资源信息化工作统一领导制度,加强宁波市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对全市自然资源信息化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统筹协调信息化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坚持业务部门提需求、信息化部门协调和技术部门实施的多方协同的信息化建设模式。加强统筹,避免分散与重复建设;强化信息系统的应用,保障数据的准确性与及时性,提高技术支撑与保障能力。

完善信息化制度建设。根据自然资源部、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制定的标准和规范,结合宁波实际情况,完善数据汇交更新与管理制度,确保“一数一源”和自然资源数据的统一管理;建立“互联网+政务服务”相关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完善自然资源业务信息系统运行的管理维护制度,建立网络基础设施应用管理办法,完善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制度体系。

健全资金保障措施。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加大对自然资源信息化工作经费的保障力度,拓宽资金渠道,统筹应用,实现系统建设专款专用,建立项目经费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提高技术创新能力。要把技术创新作为提升自然资源信息化总体水平的重要手段。通过关键技术的深度集成,构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一体的“智慧自然资源”。逐步实现基于信息和知识的科学化、智能化的管理决策方式,增强自然资源辅助决策和综合治理能力。

积极引入社会服务。运用社会公共资源,建立自然资源和规划信息化建设运行的新机制、新模式。建立与购买服务相适应的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确保重要信息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建立高校、科研院所和高新企业等联合推动信息化建设与运行维护的工作机制,积极探索新技术在自然资源和规划信息化领域的创新应用研究和示范推广。

(四)推进计划

到2019年底前,完成网络整合升级改造,启动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建设,逐步升级完善;全面启动自然资源和规划大数据中心建设,建立统一的自然资源数据目录、制定数据治理标准规范,完成满足规划编制的国土规划一张图(现状和规划);启动时空云平台升级为时空大数据平台、市自然资源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完成OA系统整合改造以及门户网站整合建设;启动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系统建设、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完成审批系统初步整合工作,启动自然资源“互联网+”公众服务应用整合建设。

到2020年底前,稳步推进自然资源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升级完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自然资源和规划大数据中心建设,建设完成相关配套软件工具,并完成自然资源数据模型和业务模型建立,基本完成自然资源数据资源基础库、实体库和指标库建设;全面推进自然资源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完成内网综合门户整合改造工作;建成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系统;推进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升级改造;启动综合档案管理应用建设;启动自然资源和规划行政审批一体化改造并整合建设自然资源“互联网+”公众服务应用。

到2021年底前,全面建成安全可控的自然资源云基础设施;全

面建成自然资源和规划大数据中心,基本形成“数据驱动、精准治理”的自然资源监管决策机制;全面建成自然资源和规划协同应用中心,涵盖全面的业务体系,为自然资源和规划信息化管理提供内部事务管理服务和业务审批监管服务,并实现“高效便捷、公平普惠、优质高效”网上政务服务体系全市运行,全面实现面向公众的自然资源业务“一网通办”、“全城通办”、“不见面审批”。

(五)经费预算

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信息化在2019年-2021年项目总投资约10885万元。其中:

自然资源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总预算240万元;

自然资源与规划大数据中心建设总预算2900万元;

自然资源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总预算2000万元;

自然资源与规划协同应用中心建设总预算5225万元;

其他预算(项目可研及初设、项目监理、预备费)520万元。

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信息化重点建设项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拟建设的项目内容、建设投资不断进行调整优化,以符合未来不可预知情况变化。

表1 经费预算表

18

19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