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1高考物理选择题的解题方法例析:物理选择题的解题方法例析5求解判断法

2011高考物理选择题的解题方法例析:物理选择题的解题方法例析5求解判断法

2011高考物理选择题的解题方法例析:物理选择题的解题方法例析5求解判断法
2011高考物理选择题的解题方法例析:物理选择题的解题方法例析5求解判断法

2011高考物理选择题的解题方法例析

物理选择题的解题方法例析5求解判断法

当选项是数值或字母表达的代数式等定量的答案时,就需要根据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

规律,利用列式推理计算来得出结果,然后加以判断。

1.精确求解法:

例4.1.1.一个带正电的质点,电量q = 2.0×10-9C,在静电场中由a 点移动到b 点。在

这过程中,除电场力外,其它力作的功为6.0×10-5j,质点的动能增加了8.0×10-5j,则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Ua-Ub 为

A.3×104V

B. 1×104V

C. 4×104V

D. 7×104V

析与解:利用动能定理即可算得Ua-Ub=1×104V 。答案选B 。

2. 估值法:有些选择题的数据答案,可以根据估算来决定它所处

的范围或约略的数值来选取。

例4.2.1.两个定值电阻R 1、R 2串联后接在输出电压U 稳定于12伏的直流电源上,有人把—个内阻不是远大于R 1、R 2的电压表接在R 1两端(图4.2.1),电压表的示数为8伏。如果把此电压表改接在R 2两端,则电压表的示数将

A.小于4伏

B.等于4伏

C.大于4伏小于8伏

D.等于或大于8伏

析与解:在这一题中的电压表读数就是它与电阻R 1或R 2并联时的电压,已知

电压表与电阻R 1并联时的示数为8伏,则电阻R2的分压为4伏。当电压表与电阻

R 2并联时,由于并联后的总电阻要比原值小,而电阻R 1单独的阻值比与原来它与

电压表并联时的阻值大,因此与电阻R 2并联的电压表的示数要小于4伏。答案选A 。

例4.2.2.已知铜的密度为8.9?103kg/m 3

,原子量为64。通过估算可知铜中每个铜原子所占的体积为

A .7?10-26m 3 B.1?10-29m 3 C.1?10-28m 3 D.8?10-24m 3

析与解:本题可由公式v=M/ρN 0可知,每个钢原子占有的体积为v=6.4?

10-2/(8.9?103?6.0?1023)m 3,通过估算可知,其值约为10-29m 3

,答案选B.

例4.2.3.一只普通的家用照明白炽灯正常发光时;通工它的电流强度与下面哪一数值较为接近?

A .20A

B .2A

C .0.2A D.0.02A

析与解;照明电路的电压为220V ;按四个答案提供的数据可求得灯泡电功率

依次为4400W 、440W 、44W 、4.4W ,根据我们家用的白灼灯的一般功率,答案应选C

最为接近。

例4.2.4.水平传送带长20m ,以2m/s 的速度做匀速运动,已知某物与传送带间的动摩

擦因数μ=0.10 ,则静止地放在传送带的一端的物体开始运动至到达另一端所需的时间为

A.10s

B.11s

C.8.3s

D.7.4s

析与解:物体在传送带上的运动是先加速后匀速,若按一直是匀速运动来估算,则所需

的时间为10s ,而实际运动的速度要比2m/s 小,因此实际上所需的时间要比10s 长,所以答案选B 。

例4.2.5.某同学身高1.8米,在运动会上他参加跳高比赛,起跳后身体横着越过了1.8

米高度的横杆,据此可估算出他起跳时竖直向上的速度大约为(取g=10米/秒2) 图4.2.1

A.2m/s

B.4m/s

C.6m/s

D.8m/s

析与解:估计该人重心在高度1米处,因此他跳高过程中重心升高0.8米,由机械能守

恒可得其初速为4m/s ,答案为B 。

3.比值法:

例4.3.1.两颗人造卫星A 、B 绕地球作圆周运动,周期之比为T A :T B =1:8,则轨道半径之

比和运动速率之比分别为

A .R A :R

B =4:1 ,V A :V B =1:2 B. R A :R B =4:1 ,V A :V B =2:1

C .R A :R B =1:4 ,V A :V B =1:2 D. R A :R B =1:4 ,V A :V B =2:1

析与解:由于人造卫星作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因此可以根据

GMm/R 2=4π2mR/T 2,得R ∝T 2/3,又V=(2πR/T)∝T -1/3,因此R A /R B =(T A /T B )2/3=1/4,

V A /V B =2/1,答案选D.

例4.3.2把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视为圆周,由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周期之

比可求得

A.火星和地球的质量之比 B 火星和太阳的质量之比

C. 火星和地球到太阳的的距离之比

D. 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速度大小之比

析与解:由于行星绕太阳旋转作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因此可以根据

GMm/R 2=4π2mR/T 2,得R ∝T 2/3,又V=(2πR/T)∝T -1/3,于是可以由周期之比求得轨道半径之比

和运行速度之比,答案应选C 、D.

4. 作图法:有的题目需要用作图的方法来进行求解。有借示意图解题(如例4.4.1、

4.4.7、例4.4.8、例4.4.9、例4.4.10)、有利用图象解题(如例4.4.2、4.4.3)、有应用

相似形解题(如例4.4.4)、也有是直接选择图象来答题的。(如例4.4.5、4.4.6 )。

例4.4.1.三个相同的支座上分别搁着三个质量和直径都相等的光滑圆球a 、b 、

c ,支点P 、Q 在同一水平面上,a 球的重心Qa 位于球心,b 球和c 球的重心Qb 和Qc 分别位

于球心的正上方和球心的正下方,如图4.4.1所示,三球均处于平衡伏态。支点P 对a 球的弹力为Na ,对b 球和c

球的弹力分别为Nb 和Nc ,则

A.Na =Nb=Nc

B.Nb >Na >Nc

C .Nb <Na <Nc

D .Na> Nb> Nc

析与解:由于小球光滑,P 、Q 两点对小球的弹力的方向都通过球心、,又重

力的作用线也通过球心,利用作图的方法,可以看到三个球的受力图都是一样的,

于是答案选A 。

例4.4.2.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沿水平直路一前一后匀速行驶,行驶的速度均为V 0,

若前车突然以恒定的加速度刹车,在它刚停住时.后车以前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度开始刹车,已知前车在刹车过程中所行的距离为S ,若要保证两车

在上述情况中由不相撞,则两车在匀速度行驶时保持的距离至少应为S

A.S

B.2S

C.3S

D.4S 析与解: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上作出两车的V —t 图(如图 4.4.2).图

线 I 表示前车运动的 V —t 图.图线Ⅱ表示后车运动的v —t 图。由于刹车后两车运动加速

度相同,图线上直线AD //BC ,两车运动的路程之差是平行四边形ABCD 的面积

?S=BD ·AB=V 0t 1,

而前车刹车过程中通过的路程是 ? OAD 的面积S = V 0t 1/ 2.则

ABCD 的面积?S=2S.答案选B 。

例4.4.3.两相同汽缸A 、B 固定在水平

面上,缸内装有相等质量、温度相同的同种

图4.4.1

V 图4.4.2A

B m A

m

B (左)

(右)图4.4.3

图4.4.

5

a b c d 气体,两汽缸内活塞质量相等,且分别通过一个定滑轮各挂一个重物m A 、m B (m A 〈m B 〉,不

计一切摩擦,两者都处平衡状态(如图4.4.3),当两汽缸内气体都升高相同温度时,重物

m A,m B 哪个下降大?

A.物A 下降大

B.物B 下降大

C.两者一样大

D.无法判断

析与解:我们在同一张V —T 图上作出A 、B 两汽缸内的气体的等压变化的图线,

由于m A 〈m B ,A 内气体的压强较大,其图线的斜率较小,它们升高相同温度后,气体膨胀的

多少可从图线的纵坐标变化的大小来比较。显然重物B 的下降大,答案选B 。

例4.4.4.在坚直绝缘墙壁上固定点电荷A ,在其正上方0处用绝缘细线

吊住另一点电荷B ,B 的质量为m 。A 、B 带上同号电荷后,细线BO 与竖直墙

壁间的夹角为 θ。A 、B 漏了部分电荷后,夹角θ减小,则(如图4.4.4) A .A 、B 间的库仑力减小 B.细线BO 的张力增大

C.细线BO 的张力不变

D.细线 BO 的张力减小

析与解:以B 为研究对象画出它的受力图,并将几个力的图示进行平

移.组成一个封闭三角形,这个三角形就与实际三角形ABO

相似,于是根据三角形相似对应

边成比例就可得到

F/AB =T/OB =G/OA

于是就有

F=OA AB G T=OA

OB G 在夹角θ减小时,线段AB 的长度缩短,而线段OA 、OB 的长度不变,因此库仑力F

变小,细线OB 的张力T 不变,答案为A .C 。

例4.4.5.如图4.4.5所示,竖直放置的螺线管与导线

abcd 构成回路,导线所围区域

内有一垂直纸面向里的变化的匀强磁场,螺线管下方水平桌面上有一导线圆环。导线abcd

所围区域内磁场的磁感强度按下列哪一图线所表示的方式随时间变

化时,导体圆环将受到向上的磁场作用力?

析与解:导体圆环受到向上的磁场作用力,说明导体圆环中的感应电流的磁场与线圈中的

电流磁场方向相同,这样线圈中的电流磁场的变化就应越来越慢,因此导线abcd 所围区域

内的磁场的变化率要越来越小,所以答案选A 。

例4.4.6.图4.4.6中A 是一边长为L 的正方形线框,电阻为R 0,

今维持线框 以恒定的速度V 沿x 轴运动,并通过图中所示的匀强磁场

B 区域。若以x 轴正方向作为作用力的正方向,线框在图示位置的时

刻为时间的零点,则磁场对线框的作用力F 随时间t 的变化图线为 析与解:由干线圈匀速穿过磁场,在它进入磁场和从磁场出去过程

中都能产生

恒定的电动

势,因此产

生的感应电

图4.4.6

流以及它所受的安培力也是恒定不变的。再由正方向的规定及楞次定律,可以看出其答案为B 。

例4.4.7.如图4.4.7.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a 、b 、c 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a 和c 带正电,b 带负电,a 所带的电量大小比b 的小。已知c 受到a 和b 的静电力的合力可用图中四条有向线段中的一条来表示,它应是

A.F 1

B.F 2

C.F 3

D.F 4

析与解:作c 球的受力图,它受到的a 球的斥力沿ac 延长线方向,受到b 球的吸力沿cb 方向,且后者比前者大,因此其合力有向右分量且有向上分量应为F 2,答案选B 。

例4.4.8.如图所示,圆O 在匀强电场中,场强方向与圆O 所在平面

平行,带正电的微粒以相同的初动能沿着各个方向从A 点进入圆形区域

中,只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从圆周上不同的点离开圆形区域,其中从

C 点离开圆形区域的带电微粒的动能最大,图中O 是圆心,AB 是圆的直径,AC 是与AB 成θ角的弦,则匀强电场的方向为 A.沿AB 方向 B.沿AC 方向

C.沿OC 方向

D.沿BC 方向

析与解:如图4.4.8',由于从C 点出来的微粒动能最大,电场力做

功必最多,且电场方向必定从A 一侧指向C 一侧,C 点电势最低。可以过C 点作切线,为使圆周上其余各点电势都高于C 点,则电场方向应在OC 方向。于是答案应选C 。

例4.4.9图4.4.9所示为一直角棱镜的横截面∠bac=900,∠abc=600。一平行细光束从O 点沿垂直于bc 面上的方向射入棱镜。已知棱镜材料的折射率n=2,若不考虑原人射光在bc 面上的反射光,则有光线

A.从ab 面上射出

B.从ac 面上射出

C.从bc 面射出,且与bc 面斜交

D. 从bc 面射出,且与bc 面垂直

析与解:利用光的反射定律进行几何作图,

光线垂直进入棱镜后,再从棱镜射向空气时,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为450,因此在ab 面上入射角600大于临界角而发生全反射,而在ac 面上入射角300小于临界角有光线向空气折射、又有部分光线被反射后垂直射向bc 面而射出如图4.4.9',所以答案为C 、D 。

例4.4.10一列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周期为0.50s 。某一时刻,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都相等的各质元依次为P 1、P 2、P 3、……。已知P 1和P 2之间的距离为20cm,P 2和P 3之间的距离为80cm,则P 1的振动传到P 2所需的时间为

A.0.50s

B.0.13s

C.0.10s

D.0.20s

析与解:我们可以不仿假设各点位移为正,先画出示意图4.4.10,由于图中有“依次”二字,因此质元P 3的位置是唯一的。由图可知,该波的波长为100cm ,传播20cm 即传播1/5波长的时间为T/5=0.10s ,答案为C 。 5.求解讨论法:

例4.5.1.在质量为M 的小车中挂有一单摆,摆球的质量为m 0,小车(和单摆)以恒定的速度v 沿水平地面运动,与位于正对面的质量为m 的静止木块发生碰撞,碰撞的时间极短,在此碰撞过程中,下列哪个或哪些说法是可能发生的

A. 小车、木块、摆球的速度都发生变化,分别变为v 1、v 2、v 3,满足

(M+m )v = Mv 1 +mv 2 +m 0v 3

图4.4.8.

A B O C A B O C 图4.4.

8.

b

B. 摆球的速度不变, 小车和木块的速度变为v 1、v 2,满足Mv = mv 1 +mv 2

C. 摆球的速度不变, 小车和木块的速度变为v ,满足Mv = (M+m)v

D. 小车和 摆球的速度都变为v 1, 木块的速度变为v 2,满足

(M+m 0)v = (M+m 0)v 1 +mv 2 [1993年全国高考第(18)题]

析与解:此题有多种可能性,需要讨论。此题包括三个碰撞过程,碰撞时间极短是关键,这意味着车与木块碰撞瞬间,小球的运动状态还来不及发生变化,故排除AD ,而木块与小车的碰撞可以是弹性的,也可是非弹性的,因此选BC 。

例 4.5.2.如图4.5.2,细杆的一端与小球相连,可绕过O 点的水平轴

自由转动。现给小球一初速度,使它做圆周运动,图中a 、b 分别表示小球

轨道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则杆对球的作用力可能是

A.a 处为拉力,b 处为拉力

B.a 处为拉力,b 处为推力

C.a 处为推力,b 处为拉力

D.a 处为推力,b 处为推力 析与解:在最低点a 处,小球受到向下的重力,但是合力(向心力)向

上,因此必定受到杆向上的拉力;但在b 处,小球受到的重力狠和合力都向下,因此两者的大小不等就可能是由于杆的作用力可能是向上的推力,也可能是向下的拉力。答案为A 、B 。

例4.5.3.一列简谐横波向右传播,速度为v 。沿波传播方向上有相距为L 的P 、Q 两质点,如图4.5.3.所示。某时刻P 、Q 两质点都处于平衡位置,且P 、Q 间仅有一个波峰。经过时间t ,Q 质点第一次运动到波谷。则t 的可能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析与解:P 、Q 两点在平衡位置且其间只有一个波峰,就有下面四个甲、乙、丙、 丁可能情况,

对应的波长

为λ甲=2L 、λ乙=L 、λ

丙=L 、λ丁=2L/3,经过时间t ,Q 首次到达波谷,在甲丙两种情况中,T=4t/3,t=3T/4=3λ/4v ,分别为3L/2v 、3L/4v ;在乙丁两种情况中,t=T/4=λ/4v ,分别为L/4v 、λ/6v 。所以答案为D 。

例4.5.4.两个带电微粒在同一点垂直射入一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在磁场中微粒2的半径大于微粒1的半径,那么这两个带电微粒的速度v 、动量p 与荷质比q/m 之间的关系可以肯定的是

A.如果q 1/m 1=q 2/m 2,则有v 1

B.如果q 1/m 1>q 2/m 2,则有可能v 1=v 2

C.若q 1=q 2,则p 1=p 2,

D.若p 1=p 2,则q 1>q 2,

析与解:由qvB=mv 2/R 得 v=BRm/q 由此可以知道AB 均对;又由知道p=mv=BRq 答案C 错D

对。故选ABD 。

图4.5.2O b

a v

P Q 图4.5.3

图4.5.3 乙

图4.5.3 丙图4.5.3 丁

2011年高考广东卷理综物理答案及详解

2011年高考广东卷 理科综合A卷——物理 单选(4分每小题) 13.如图3所示,两个接触面平滑的铅柱压紧后悬挂起来,下面的铅柱不脱落,主要原因是 A.铅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 B.铅柱受到大气压力作用 C.铅柱间存在万有引力作用 D.铅柱间存在分子引力作用 14.图4为某种椅子与其升降部分的结构示意图,M、N两筒间密闭了一定 质量的气体,M可沿N的内壁上下滑动,设筒内气体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 在M向下滑动的过程中 A.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 B.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减小 C.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增大 D.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小 15.将闭合多匝线圈置于仅随时间变化的磁场中,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 直,关于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线圈的匝数无关 B.穿过线圈的磁通量越大,感应电动势越大 C.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越快,感应电动势越大 D.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始终相同 16.如图5所示的水平面上,橡皮绳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两根弹簧,连接点P在F1、 F2和F3三力作用下保持静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F1 > F2> F3 B. F3 > F1> F2 C. F2> F3 > F1 D. F3> F2 > F1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7.如图6所示,在网球的网前截击练习中,若练习者在球网正上方距地面H处, 将球以速度v沿垂直球网的方向击出,球刚好落在底线上,已知底线到网的距离 为L,重力加速度取g,将球的运动视作平抛运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球的速度v C.球从击球点至落地点的位移等于L D.球从击球点至落地点的位移与球的质量有关 18.光电效应实验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2011-2018年高考物理试卷分类汇编:10.整体法和隔离法

第10节整体法和隔离法. 1.2013年重庆卷 1.如题1图所示,某人静躺在椅子上,椅子的靠背与水平面之 间有固定倾斜角θ。若此人所受重力为G,则椅子各部分对他的 作用力的合力大小为 A.G B.G sinθ C.G cosθD.G tanθ 答:A 解析:对人,由整体法,据二力平衡知合力大小为G,选A。 2.2013年山东卷 15、如图所示,用完全相同的轻弹簧A、B、C将两个相 同的小球连接并悬挂,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弹簧A与竖 直方向夹角为30°,弹簧C水平,则弹簧A、C的伸长量 之比为() A、4:3 B、3 :4 C、2:1 D、1:2 答案:D。 解析:设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小球的质量为m,设弹簧A的拉力 为F A,弹簧C的拉力为F C,把两球看作一个整体,则有:F A sin300=F C, 即F A=2F C,两弹簧的伸长量之比为2:1,即答案D正确。 3.2012年物理江苏卷 5.如图所示,一夹子夹住木块,在力F作用下向上提升.夹子和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M,夹子与木块两侧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f.若木块不滑动,力F的最大 值是 【答案】A 图1

【解析】整体法m m ma g m M F =+-)(, 隔离法,对木块,m Ma Mg f =-2,解得M M m f F m ) (2+=. 4.2012年物理上海卷 8.如图,光滑斜面固定于水平面,滑块A 、B 叠放后一起冲上斜面,且始终保持相对静 止,A 上表面水平。则在斜面上运动时,B 受力的示意图为() 答案:A 解析:将A 、B 做为一个整体,则一起冲上斜面时,受重力及斜面的支持力,合力沿斜面向下,然后再用隔离体法,单独对B 进行受力分析可知,B 受摩擦力一定沿水平方向,且一定水平向左,竖直方向上重力大于支持力,这样才能使合力沿斜面向下,因此A 正确。 5.2011年理综天津卷 2.如图所示,A 、B 两物块叠放在一起,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保持相对静止地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B 受到的摩擦力 A .方向向左,大小不变B .方向向左,逐渐减小 C .方向向右,大小不变D .方向向右,逐渐减小 答:A 【解析】对于多个物体组成的物体系统,若系统内各个物体具有相同的运动状态,应优先选取整体法分析,再采用隔离法求解。 取A 、B 系统整体分析有f 地A =μ(m A +m B )g=(m A +m B )a ,a =μg , B 与A 具有共同的运动状态,取B 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 AB =μm B g=m B am B )a= 常数, (A ) (B ) (C ) (D ) F f F f

2011年江苏高考物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2011年江苏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word 版) 一、 单项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 如图所示,石拱桥的正中央有一质量为m 的对称楔形石块,侧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重力加速度为g ,若接触面间的摩擦力忽略不计,旵石块侧面所受弹力的大小为 A . 2sin m g α B . 2s m g co α C . 1tan 2m g α D .1 t 2 m gco α 2.如图所示,固定的水平长直导线中通有电流I ,矩形线框与导线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且一边与导线平行。线框由静止释放,在下落过程中 A .穿过线框的磁通量保持不变 B .线框中感应电流方向保持不变 C .线框所受安掊力的全力为零 D .线框的机械能不断增大 3.如图所示,甲、乙两同学从河中O 点出发,分别沿直线游到A 点和B 点后,立即沿原路线返回到O 点,OA 、OB 分别与水流方向平行和垂直,且OA = OB 。若水流速度不变,两人在靜水中游速相等,则他们所用时间t 甲、t 乙的大小关系为 A .t 甲<t 乙 B .t 甲=t 乙 C .t 甲>t 乙 D .无法确定 4.如图所示,演员正在进行杂技表演。由图可估算出他将一只鸡蛋 抛出的过程中对鸡蛋所做的功最接近于 A .0.3J B .3J C .30J D .300J 5.如图所示,水平面内有一平行金属导轨,导轨光滑且电阻不计。 匀强磁场与导轨一闪身垂直。阻值为R 的导体棒垂直于导轨静止放置,且与导轨接触。T=0时,将形状S 由1掷到2。Q 、i 、v 和a 分别表示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棒中的电流、棒的速度和加速度。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二、多项选择: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不全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6.美国科学家Willard S.Boyle 与George E.Snith 因电荷耦合器件(CCD)的重要发明营区200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CCD 是将光学量转变成电学量的传感器。下列器件可作为传感器的有

《2011年高考全国卷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解析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全国2卷化学部分) 6.等浓度的下列稀溶液:①乙酸、②苯酚、③碳酸、④乙醇,它们的PH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A.④②③①B.③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②④ 解析:依据酸性强弱的大小顺序:乙酸>碳酸>苯酚>乙醇,知D项正确。 7.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用金属钠可区分乙醇和乙醚 B.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可区分己烷和3--己烯 C.用水可区分苯和溴苯 D.用新制的银氨溶液可区分甲酸甲酯和乙醛 解析:钠和乙醇反应有气泡产生,而钠和乙醚不反应;3--己烯可以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而己烷不能;苯的密度比水小,而溴苯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甲酸甲酯分子结构中也含有醛基,故用新制的银氨溶液不能区分甲酸甲酯和乙醛,故D项错误。 8.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2molN2和8mol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25%,则平衡时氮气的体积分数接近于 A.5% B.10% C.15% D.20% 解析:依据三行式,平衡时N2、H2、NH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3、6、4/3,N2的物质的量分数约等于15%,故氮气的体积分数接近于15%,故答案选C。 9.室温时,将浓度和体积分别为C1、V1的NaOH溶液和C2、V2的CH3COOH溶液相 混合,下列关于该混合溶液的叙述错误 ..的是 A.若PH>7,则一定是C1V1=C2V2 B.在任何情况下都是C(Na+)+C(H+)=C(CH3COO-) +C(OH-) C.当PH=7时,若V1=V2,一定是C2>C1 D.若V1=V2,C1=C2,则C(CH3COO-) +C(CH3COOH)=C(Na+) 解析:当NaOH和CH3COOH按照等物质的量反应时,形成的是强碱弱酸盐,显碱性,PH>7,而NaOH过量时,其PH也大于7,故A错误;B项符合电荷守恒关系式;当PH=7时,CH3COOH的物质的量需大于的NaOH物质的量,若V1=V2,一定是C2>C1,C项正确;若V1=V2,C1=C2,则NaOH和CH3COOH恰好中和,依据物料守恒,知D项正确。 10.用石墨作电极电解CuSO4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欲使电解质溶液恢复到起始状态,应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A.CuSO4B.H2O C.CuO D.CuSO4·H2O 解析:依据2CuSO4+2H2O2Cu+O2↑+2H2SO4,欲使电解质溶液恢复到起始状态,应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CuO。 11.将足量的CO2通入下列各溶液中,所含离子还能大量共存的是 A.K+、SiO32-、Cl-、NO3- B.H+、NH4+、Al3+、SO42- C.Na+、S2-、OH-、SO42-D.Na+、C6H5O-、CH3COO-、HCO3-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全国一卷)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分)为了解释地球的磁性,19世纪安培假设:地球的磁场是由绕过地心的轴的环形电流I引起的.在下列四个图中,能正确表示安培假设中环形电流方向的是() A.B. C.D. 2.(6分)质点开始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起受到一恒力作用.此后,该质点的动能可能() A.一直增大 B.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 C.先逐渐增大至某一最大值,再逐渐减小 D.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 3.(6分)一蹦极运动员身系弹性蹦极绳从水面上方的高台下落,到最低点时距水面还有数米距离.假定空气阻力可忽略,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员到达最低点前重力势能始终减小 B.蹦极绳张紧后的下落过程中,弹性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 C.蹦极过程中,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D.蹦极过程中,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重力势能零点的选取有关 4.(6分)如图,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2;副线圈电路中接有灯泡,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为22W;原线圈电路中接有电压表和电流表.现闭合开关,灯泡正常发光.若用U和I分别表示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则()

A.U=110V,I=0.2A B.U=110V,I=0.05A C.U=110V,I=0.2A D.U=110V,I=0.2A 5.(6分)电磁轨道炮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待发射弹体可在两平行轨道之间自由移动,并与轨道保持良好接触。电流I从一条轨道流入,通过导电弹体后从另一条轨道流回。轨道电流可形成在弹体处垂直于轨道面的磁场(可视为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I成正比。通电的弹体在轨道上受到安培力的作用而高速射出。现欲使弹体的出射速度增加至原来的2倍,理论上可采用的办法是() A.只将轨道长度L变为原来的2倍 B.只将电流I增加至原来的2倍 C.只将弹体质量减至原来的一半 D.将弹体质量减至原来的一半,轨道长度L变为原来的2倍,其它量不变6.(6分)卫星电话信号需要通过地球卫星传送.如果你与同学在地面上用卫星电话通话,则从你发出信号至对方接收到信号所需要最短时间最接近于(可能用到的数据: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为3.8×105km,运动周期约为27天,地球半径约为6400km,无线电信号的传播速度为3×108m/s)()A.0.1s B.0.25s C.0.5s D.1s 7.(6分)一带负电荷的质点,在电场力作用下沿曲线abc从a运动到c,已知质点的速率是递减的。关于b点电场强度E的方向,下列图示中可能正确的是(虚线是曲线在b点的切线)() A.B.

2011年高考物理试题福建卷试题和标准答案

2011年福建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108分) 本卷共18小题,每小题6分,共10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 13.“嫦娥二号”是我国月球探测第二期工程的先导星。若测得“嫦娥二号”在月球(可视为密度均匀的 球体)表面附近圆形轨道运行的周期T ,已知引力常数G,半径为R 的球体体积公式334V R π=,则可估算月球的 A .密度 B .质量 C .半径 D.自转周期 答案:A 解析:由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公式2224=Mm πG m R R T 可推出2 3=πρGT ,选A。 14.如图,半圆形玻璃砖置于光屏PQ 的左下方。一束白光沿半径方向从A 点射 入玻璃砖,在O 点发生反射和折射,折射光在白光屏上呈现七色光带。若入射点 由A 向B 缓慢移动,并保持白光沿半径方向入射到O 点,观察到各色光在光 屏上陆续消失。在光带未完全消失之前,反射光的强度变化以及光屏上最先消失 的光分别是 A.减弱,紫光 B.减弱,红光 C .增强,紫光 D .增强, 红光 答案:C 解析:光线从光密介质到光疏介质,入射角增大则反射光的强度增强;紫色光的折射率最大,发生全反射的 临界角最小,最先发生全反射。选C 。 15.图甲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n 1:n 2=5:1,电阻R=20 Ω,L 1、L 2为规格相同的两只 小灯泡,S 1为单刀双掷开关。原线圈接正弦交变电源,输入电压u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现将S 1接1、S 2闭合,此时L 2正常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输入电压u 的表达式u=202si n(50π)V B.只断开S1后,L1、L 2均正常发光 C.只断开S2后,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增大 D.若S 1换接到2后,R 消耗的电功率为0.8W 答案:D

2011高考真题湖南卷解析-物理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理科综合物理部分试题解析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为了解释地球的磁性,19世纪安培假设:地球的磁场是由绕过地心的轴的环形电流I引起的。在下列四个图中,正确表示安培假设中环形电流方向的是(B) 解析:主要考查安培定则和地磁场分布。根据地磁场分布和安培定则判断可知正确答案是B。 15.一质点开始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起受到一恒力作用。此后,该质点的动能可能(ABD) A. 一直增大 B. 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 C. 先逐渐增大至某一最大值,再逐渐减小 D. 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 解析:主要考查力和运动关系。当恒力方向与速度在一条直线上,质点的动能可能一直增大,也可能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当恒力方向与速度不在一条直线上,质点的动能可能一直增大,也可能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所以正确答案是ABD。 16.一蹦极运动员身系弹性蹦极绳从水面上方的高台下落,到最低点时距水面还有数米距离。假定空气阻力可忽略,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 A. 运动员到达最低点前重力势能始终减小 B. 蹦极绳张紧后的下落过程中,弹性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 C. 蹦极过程中,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D. 蹦极过程中,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重力势能零点的选取有关 解析:主要考查功和能的关系。运动员到达最低点过程中,重力做正功,所以重力势能始终减少,A项正确。蹦极绳张紧后的下落过程中,

2011年重庆市高考理综(物理)试卷及解析

2011年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 理科综合物理部分 14.某人估测一竖直枯井深度,从井口静止释放一石头并开始计时,经2s 听到石头落地声,由此可知井深 约为(不计声音传播时间,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 A .10m B .20m C .30m D .40m 14、 B 【解析】石头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位移公式h =1 2 gt 2=0.5×10×4m =20m 。答案B 。 15.某汽车后备箱内安装有撑起箱盖的装置,它主要由汽缸和活塞组成。开箱 时,密闭于汽缸内的压缩气体膨胀,将箱盖顶起,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若缸内气体与外界无热交换,忽略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则缸内气体 A .对外做正功,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 B .对外做正功,内能增大 C .对外做负功,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D .对外做负功,内能减小 15、A 【解析】密闭于气缸内的压缩气体膨胀对外做正功W <0,缸内气体与外界无热交换说明Q =0,忽略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说明内能是所有分子动能的总和。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U =W +Q ,可知内能减小,分子平均动能减小,温度降低。所以只有A 正确。 16.核电站核泄漏的污染物中含有碘131和铯137。碘131的半衰期约为8天,会释放β射线;铯137是 铯133的同位素,半衰期约为30年,发生衰变期时会辐射γ射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碘131释放的β射线由氦核组成 B .铯137衰变时辐射出的γ光子能量小于可见光光子能量 C .与铯137相比,碘131衰变更慢 D .铯133和铯137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16、 D 【解析】β射线是高速电子流,α射线才是由氦核组成,A 错误;γ光子在所有电磁波中频率最高,能量最大,B 错误;半衰期越小衰变越快,应该是碘131衰变更快,C 错误;与铯133和铯137是同位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D 正确。 17.介质中坐标原点O 处的波源在t =0时刻开始振动,产生的简谐波 沿x 轴正向传播,t 0时刻传到L 处,波形如图所示。下列能描述 x 0处质点振动的图象是 17、 C 【解析】从波形图可以看出,t 0时刻传到L =3λ处,说明t 0=3T 。简谐波沿x 轴正向传播,则在t 0时刻x=质点的运动方向和波源在t =0时刻的运动方向相同是沿y 轴的负方向的,即每一个质点的起振方向都是沿y 轴的负方向的,则C D 可能正确。由于λ<x 0<5λ/4,说明在T <t <5 T /4的时间内x 0处质点没有振动,所以在t 0时刻x 0处质点的振动时间是3T -5 T /4<t 0-t <3 T -T ,即7 T /4<t 0-t <2T ,即振动图像中t 0时刻前有少于2个多于7/4个的完整图形,所以C 正确。 B A D C

2011年高考物理真题(Word版)——新课标卷(试题+答案解析)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 物理试题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为了解释地球的磁性,19世纪安培假设:地球的磁场是由绕过地心的轴的环形电流I 引起的。在下列四个图中,正确表示安培假设中环形电流方向的是 ( ) 15.一质点开始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起受到一恒力作用。此后,该质点的动能可能( ) A. 一直增大 B. 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 C. 先逐渐增大至某一最大值,再逐渐减小 D. 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 16.一蹦极运动员身系弹性蹦极绳从水面上方的高台下落,到最低点时距水面还有数米距离。假定空气阻力可忽略,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运动员到达最低点前重力势能始终减小 B. 蹦极绳张紧后的下落过程中,弹性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 C. 蹦极过程中,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D. 蹦极过程中,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重力势能零点的选取有关 17.如图,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2;副线圈电路中接有灯泡,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20V ,额定功率为22W ;原线圈电路中接有电压表和电流表。现闭合开关,灯泡正常发光。若用U 和I 分别表示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则 A .110,0.2U V I A == B .110,0.05U V I A == C .1102,0.2U V I A == D .1102,0.22U V I A == 18.电磁轨道炮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待发射弹体可在两平行轨道之间自由移动,并与轨道保持良好接触。电流I 从一条轨道流入,通过导电弹体后从另一条轨道流回。轨道电流可形成

2011年湖北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2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1至4页,第II卷5至12 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编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 (3)第I卷共21小题,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l Cl2 N14 016 Na23 Mg 24 A1 27 S 32 C1 35.5 Cr52 Fe 56 Cu 6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l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 A.进行ATP的合成B.进行mRNA的合成 C.存在血红蛋白D.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 2.将紫色洋葱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撕取外表皮,先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立即将外表皮放入蒸馏水中,直到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若在该实验过程中,蔗糖溶液处理前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甲,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时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乙,则甲、乙的关系,以及实验过程中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为 A.甲<乙,被动运输B.甲>乙,被动运输 C.甲>乙,主动运输D.甲=乙,主动运输 3.将生长状态一致的同一品种玉米植株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培养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其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有淀粉积累;乙组培养在光照较弱的条件下,其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没有检测到淀粉。乙组来检测到淀粉的原因是 A.叶片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 B.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低,没有淀粉的积累 C.维管束鞘细胞没有与淀粉合成相关的酶 D.维管柬鞘细胞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4.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A.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 B.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 C.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 D.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5.研究发现两种现象:①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

2011年北京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北京卷物理 本试卷共14页,共3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120分) 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3.表示放射性元素碘131(13153I )β衰变的方程是 A .131127453512I Sb He →+ B .1311310 53541I Xe e -→+ C .131130153530I I n →+ D .131130153521I Te H →+ 答案:B 解析:A 选项是α衰变,A 错误;B 选项是β衰变,B 正确;C 选项放射的是中子,C 错误;D 选项放射的是质子,D 错误。 14.如图所示的双缝干涉实验,用绿光照射单缝S 时,在光屏P 上观察到干涉条纹。要得到相邻条纹间距更大的干涉图样,可以 A .增大S 1与S 2的间距 B .减小双缝屏到光屏的距离 C .将绿光换为红光 D .将绿光换为紫光 答案:C 解析:由于双缝干涉中,相邻条纹间距离L x d λ?= ,增大S 1与S 2的间距d ,相邻条纹间距离Δx 减小,A 错误;减小双缝屏到光屏的距离L ,相邻条纹间距离Δx 减小,B 错误;将绿光换为红光,使波长λ增大,相邻条纹间距离Δx 增大,C 正确;将绿光换为紫光,使波长λ减小,相邻条纹间距离Δx 减小,D 错误。 15.由于通讯和广播等方面的需要,许多国家发射了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这些卫星的 A .质量可以不同 B .轨道半径可以不同 C .轨道平面可以不同 D .速率可以不同 答案:A 解析: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轨道必须在赤道平面内,离地球高度相同的同一轨道上,角速度、线速度、周期一定,与卫星的质量无关。A 正确,B 、C 、D 错误。 16.介质中有一列简谐机械波传播,对于其中某个振动质点, A .它的振动速度等于波的传播速度 B .它的振动方向一定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 C .它在一个周期内走过的路程等于一个波长 D .它的振动频率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 答案:D 解析:介质中某个振动质点做简谐运动,其速度按正弦(或余弦)规律变化,而在同一介质中波的传播速 S 1 S 2 S P 单缝屏 双缝屏 光屏 单色光

2011年高考理综物理——山东卷

2011年高考理综物理(山东卷) 16.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以下符合事 实的是 A .焦耳发现了电流热效应的规律 B .库仑总结出了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C .楞次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拉开了研究电与磁相互关系的序幕 D .牛顿将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16、AB 【解析】1840年英国科学家焦耳发现了电流热效应的规律;库仑总结出了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拉开了研究电与磁关系的序幕;伽利略通过将斜面实验合力外推,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17.甲、乙为两颗地球卫星,其中甲为地球同步卫星,乙的运行高度低于甲的运行高度,两卫星轨道均可 视为圆轨道。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甲的周期大于乙的周期 B .乙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C .甲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 D .甲在运行时能经过北极的正上方 17、AC 【解析】对地球卫星,万有引力提供其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则有 222 224n Mm v G m mr mr ma r r T πω====,可知半径越大速度越小,半径越大加速度越小,同步卫星的轨 道与赤道共面,第一宇宙速度为最大环绕速度,可见 A 正确、C 正确。 18.如图所示,将小球a 从地面以初速度v 0竖直上抛的同时,将另一相同质量的小球b 从 距地面h 处由静止释放,两球恰在h /2处相遇(不计空气阻力)。则 A .两球同时落地 B .相遇时两球速度大小相等 C .从开始运动到相遇,球a 动能的减少量等于球b 动能的增加量 D .相遇后的任意时刻,重力对球a 做功功率和对球b 做功功率相等 18、C 【解析】相遇时间为t 则有 2122h gt =,20122h v t gt =-两式联立得0 h t v =,相遇是甲的速度为0h gt g v =,乙的速度为000 h v gt v g v -=-,故两者速度不一定相等、也不能同时落地,相遇之后的速度不同,故重力的功率也不相同;根据动能定律,两球重力做功分别为 2mgh 、2 mgh -,故C 正确。 19.如图所示,将两相同的木块a 、b 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中间用一轻弹簧连接,两侧用细绳固定于 墙壁。开始时a 、b 均静止。弹簧处于伸长状态,两细绳均有拉力,a 所受摩擦力F fa ≠0,b 所受摩擦力F fb =0,现将右侧细绳剪断,则剪断瞬间 A .F fa 大小不变 B .F fa 方向改变 C .F fb 仍然为零 D .F fb 方向向右 19、AD 【解析】两物块相同,由受力分析可知两物体受到弹簧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绳子对b 的拉力等于弹簧对b 的拉力,若a 平衡且有摩擦力,则绳对a 拉力大小等于b 受到得绳子拉力大小相等,此摩擦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故当间断右侧细绳后,a 受力情况不变,b 受到的摩擦力与弹簧拉力平衡,大小与a 受到的摩擦力相等。

2011年上海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上海 物理试卷 本试卷分第I 卷(1—4页)和第II 卷(4—10页)两部分。全卷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 卷(共56分) 考生注意: 1. 答第1卷前,考生务必在试卷和答题卡上用蓝色或黑色的钢笔或圆珠笔清楚填写姓名、准考证号、校验 码,并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正确涂写准考证号和校验码。 2. 第I 卷(1—20题)由机器阅卷,答案必须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考生应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小方格用2B 铅 笔涂黑。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卡编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答案需要更改时,必须将原选项用橡皮擦去,重新选择。答案不能涂写在试卷上,涂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6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 1.电场线分布如图昕示,电场中a ,b 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分别为已知a E 和b E ,电势分别为a ?和b ?,则 (A) a b E E >,a b ??> (B) a b E E >,a b ??< (C) a b E E <,a b ??> (D) a b E E <,a b ??< 2.卢瑟福利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研究原子结构,正确反映实验结果的示意图是 3.用一束紫外线照射某金属时不能产生光电效应,可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措施是 (A)改用频率更小的紫外线照射 (B)改用X 射线照射 (C)改用强度更大的原紫外线照射 (D)延长原紫外线的照射时间 4.如图,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 沿直线变化到状态b ,在此过程中, 其压强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始终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 5.两个相同的单摆静止于平衡位置,使摆球分别以水平初速1v 、2v (12v v >)在竖直平面内做小角度摆动,它们的频率与振幅分别为12,f f 和12,A A ,则 (A) 12f f >,12A A = (B) 12f f <,12A A = (C) 12f f =,12A A > (D) 12f f =,12A A < 6.右表是某逻辑电路的真值表,该电路是 7.在存放放射性元素时,若把放射性元素①置于大量水中;②密封于铅盒中;③与轻核元 素结合成化合物.则 (A)措施①可减缓放射性元素衰变 (B)措施②可减缓放射性元素衰变 (C)措施③可减缓放射性元素衰变 (D)上述措施均无法减缓放射性元素衰变 8.某种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气体分子速率分布曲线如图所示,图中()f v 表示v 处单位速率区间内的分子数百分率,所对应的温度分别为,,I II III T T T ,则 (A) I II III T T T >> (B) III III I T T T >> (C) ,II I II III T T T T >> (D) I II III T T T == 二.单项选择题(共24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 9.天然放射性元素放出的三种射线的穿透能力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由此可推知 (A)②来自于原子核外的电子 (B)①的电离作用最强,是一种电磁波 (C)③的电离作用较强,是一种电磁波 (D)③的电离作用最弱,属于原子核内释放的光子 10.两波源12S S 、在水槽中形成的波形如图所示,其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则 (A)在两波相遇的区域中会产生干涉 (B)在两波相遇的区域中不会产生干涉

2011年全国卷II卷高考物理试卷含答案(word版)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全国卷Ⅱ)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共48分) 1.(6分)关于一定量的气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气体吸收的热量可以完全转化为功 B.气体体积增大时,其内能一定减少 C.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 D.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可能减少 2.(6分)如图,两根相互平行的长直导线分别通有方向相反的电流I1和I2,且I1>I2;a、b、c、d为导线某一横截面所在平面内的四点,且a、b、c与两导线共面;b点在两导线之间,b、d的连线与导线所在平面垂直.磁感应强度可能为零的点是()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3.(6分)雨后太阳光入射到水滴中发生色散而形成彩虹.设水滴是球形的,图中的圆代表水滴过球心的截面,入射光线在过此截面的平面内,a、b、c、d代表四条不同颜色的出射光线,则它们可能依次是() A.紫光、黄光、蓝光和红光B.紫光、蓝光、黄光和红光 C.红光、蓝光、黄光和紫光D.红光、黄光、蓝光和紫光 4.(6分)通常一次闪电过程历时约0.2~0.3s,它由若干个相继发生的闪击构成.每个闪击持续时间仅40~80μs,电荷转移主要发生在第一个闪击过程中.在

某一次闪电前云地之间的电势差约为1.0×109V,云地间距离约为l km;第一个闪击过程中云地间转移的电荷量约为6C,闪击持续时间约为60μs.假定闪电前云地间的电场是均匀的.根据以上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闪电电流的瞬时值可达到1×105A B.整个闪电过程的平均功率约为l×1014W C.闪电前云地间的电场强度约为l×106V/m D.整个闪电过程向外释放的能量约为6×106J 5.(6分)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激发态能量E n=,其中n=2,3….用 h表示普朗克常量,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能使氢原子从第一激发态电离的光子的最大波长为() A.B.C.D. 6.(6分)我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后,先在“24小时轨道”上绕地球运行(即绕地球一圈需要24小时);然后,经过两次变轨依次到达“48小时轨道”和“72小时轨道”;最后奔向月球.如果按圆形轨道计算,并忽略卫星质量的变化,则在每次变轨完成后与变轨前相比,() A.卫星动能增大,引力势能减小 B.卫星动能增大,引力势能增大 C.卫星动能减小,引力势能减小 D.卫星动能减小,引力势能增大 7.(6分)质量为M、内壁间距为L的箱子静止于光滑的水平面上,箱子中间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小物块与箱子底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初始时小物块停在箱子正中间,如图所示.现给小物块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小物块与箱壁碰撞N次后恰又回到箱子正中间,井与箱子保持相对静止.设碰撞都是弹性的,则整个过程中,系统损失的动能为() A.mv2B.C.Nμmgl D.NμmgL

2011年高考试题——理综物理(全国卷)解析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吧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编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 (3)第Ⅰ卷共21小题,每题6分,共126分。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关于一定量的气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气体吸收的热量可以完全转化为功 B .气体体积增大时,其内能一定减少 C .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 D .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可能减少 15.如图,两根相互平行的长直导线分别通有方向相反的电流I 1和I 2,且I 1>I 2; a 、 b 、 c 、 d 为导线某一横截面所在平面内的四点,且a 、b 、c 与两导线共 面;b 点在两导线之间,b 、d 的连线与导线所在平面垂直。磁感应强度可能为零的点是 A .a 点 B .b 点 C .c 点 D .d 点 答案:C 解析:若某点合磁感应强度为零,必有I 1和I 2在改点形成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等大反向,只有C 点有可能,C 正确。 16.雨后太阳光入射到水滴中发生色散而形成彩虹。设水滴是球形的,图中的圆代表水滴过球心的截面,入射光线在过此截面的平面内,a 、b 、c 、d 代表四条不 同颜色的出射光线,则它们可能依次是 A .紫光、黄光、蓝光和红光 B .紫光、蓝光、黄光和红光 C .红光、蓝光、黄光和紫光 D .红光、黄光、蓝光和紫光 答案:B 解析:由题图可得:太阳光通过水滴折射后,偏折程度从小到大的排序为d 、c 、b 、a ,则介 质对色光的折射率为:d c b a n n n n <<<,色光的频率关系为:d c b a f f f f <<<, 按题意, a c d 1 2

2011年全国高考理综生物(新课标卷)试题及答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9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 将人的红细胞放入4℃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 A. 红细胞膜具有水溶性 B. 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 C. 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 D. 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 2. 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 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 ..的是 A. 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 B. 甲酶不可能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 C. 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D. 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 3. 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 原因是 A. 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强度降低 B. 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降低 C. 光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强度降低 D. 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不变 4. 撕去紫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 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然后,两组外表皮都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一段时间后表皮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减少。此时甲、乙两组细胞水分渗出量的大小,以及水分运出细胞的方式是 A. 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主动运输 B. 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高,主动运输 C. 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低,被动运输 D. 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被动运输 5. 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作 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 该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心脏 B. 该实例包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C. 该肾上腺素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 D. 该实例中反射弧是实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高考物理考前必看知识点八

2013高考物理考前必看知识点八 重力 1、下列关于物体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地球上的物体在运动时才受到重力 B.某一物体在某处向上抛出后所受重力较小,向下抛出后所受的重力较大 C.物体在同一位置时,所受重力与静止还是运动无关,重力大小是相同的 D.物体所受重力大小只与其质量有关 2、关于重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本身就有重力,重力没有施力者 B、重心是物体上密度最大的一点 C、脱离支持物的物体,在下落的过程中不受重力 D、重力的大小、方向,与物体是否与地面接触以及其运动状态如何无关 弹力 1、下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支持物受到的压力和绳受到的拉力从力的效果来看不是同一类力,但从力的性质来看却是同一类力 B.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不一定存在施力物体 C.在弹性限度内,弹性物体的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形变消失,弹力也 消失 D.只要物体与物体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不论两个物体是否接触,它们之间 总有弹力存在 2、下列关于弹力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有弹力产生 B、只有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之间才会产生弹力 C、形变大的物体产生的弹力一定比形变小的物体产生的弹力大 D、用细杆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的弹力是由于细杆发生形变产生的 3、如图所示,用绳系一个物体绕过定滑轮,绳的一端在位置1、2、3时,绳的拉力分别为F1、、F2、F3,绳对滑轮的压力大小分别为F N1、F N2、F N3,设物体始终静止,则 ( ) A.F 1>F2>F3,F N1=F N2=F N3 B.F1F N2>F N3 D.F1=F2=F3,F N1=F N2=F N3 4、如图所示,两根弹簧原长都是100cm,劲度系数都是k=10N/m,小球A和B 的质量都是100g,若不计弹簧质量,而且两个小球都可看做质点,则悬点O 到B之间的弹簧总长度是________(g=10N/kg) 摩擦力 1、如图所示,有一个重力不计的方形容器,被水平力F压在竖直的墙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现缓慢地向容器内注水,直到将容器刚好盛满为止,在此过程中容器始终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容器受到的摩擦力不变B.容器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C.水平力F可能不变D.水平力F必须逐渐增大 2、.杂技演员在竖直的杆上做动作() A、向上攀登时,摩擦力向上 B、向上攀登时,摩擦力向下 C、向下滑动时,摩擦力向上 D、向下滑动时,摩擦力向下 3、如图所示,物体A、B和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为Fb=5N和Fc=10N分别作用于物体

2011年高考物理必看之-全国各地高考物理压轴题汇集

2011年高考物理必看之-全国各地高考物理压轴题汇集

最近两年全国各地高考物理压轴题汇集(详细解析63题) 1(20分) 如图12所示,PR是一块长为L=4 m的绝缘平板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整个空间有一个平行于PR的匀强电场E,在板的右半部分有一个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B,一个质量为m=0.1 kg,带电量为q=0.5 C的物体,从板的P端由静止开始在电场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向右做匀加速运动,进入磁场后恰能做匀速运动。当物体碰到板R 端的挡板后被弹回,若在碰撞瞬间撤去电场,物体返回时在磁场中仍做匀速运动,离开磁场后做匀减速运动停在C点,PC=L/4,物体与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取g=10m/s2 ,求: (1)判断物体带电性质,正电荷还是负电荷? (2)物体与挡板碰撞前后的速度v1和v2 (3)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4)电场强度E的大小和方向 2(10分)如图2—14所示,光滑水平桌面上有长L=2m的木板C,质量m c=5kg,在其正中央并排放着两个小滑块A和B,m A=1kg,m B=4kg,开始时三物都静止.在A、B 间有少量塑胶炸药,爆炸后A以速度6m/s水平向左运动,A、B中任一块与挡板碰撞后,都粘在一起,不计摩擦和碰撞时间,求: (1)当两滑块A、B都与挡板碰撞后,C的速度 是多大? (2)到A、B都与挡板碰撞为止,C的位移为多 少? 3(10分)为了测量小木板和斜面间的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在小木板上固定一个轻弹簧,弹簧下端吊一个光滑小球,弹簧长度方向与斜 面平行,现将木板连同弹簧、小球放在斜面上,用手固定木板时,弹簧示数为F 1 ,放手后,木板沿斜面下滑,稳定后弹簧示数为F 2 ,测得斜面斜角为θ,则木板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为多少?(斜面体固定在地面上) 4有一倾角为θ的斜面,其底端固定一挡板M,另有 三个木块A、B和C,它们的质 量分别为m A =m B =m,m C =3 m,它们与斜面间的动 摩擦因数都相同.其中木块A连接一轻弹簧放于斜面上,并通过轻弹簧与挡板M相连,如图所示.开始时,木块A静止在P处,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木块B在Q点以初速 度v 向下运动,P、Q间的距离为L.已知木块B在下滑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与木块A相碰后立刻一起向下运动,但不粘连,它们到达一个最低点后又向上运动,木块 B向上运动恰好能回到Q点.若木块A静止于P点,木块C从Q点开始以初速度 3 2 v 向下运动,经历同样过程,最后木块C停在斜面上的R点,求P、R间的距离L′的大小。 5如图,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大小为v=3m/s的速度向左运动,传送带上有一质量为M=2kg的小木盒A,A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3,开始时,A与传送带之间保持相对静止。先后相隔△t=3s有两个光滑的质量为m=1kg的小球B自传送带的左端出发,以v0=15m/s的速度在传送带上向右运动。第1个球与木盒相遇后,球立即进入盒中与盒保持相对静止,第2个球出发后历时△t1=1s/3而与木盒相遇。求(取g=10m/s2) (1)第1个球与木盒相遇后瞬间,两者共同运动的速度时多大? (2)第1个球出发后经过多长时间与木盒相遇? (3)自木盒与第1个球相遇至与第2个球相遇的过程中,由于木盒与传送带间的摩擦而产生的热量是多少? 6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板A、B长l=8cm,两板间距 图 B A v 第 2 页共 33 页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