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题

一、文学常识

本文节选自《战国策·齐策》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的历史著作。又名《国策》、《事语》、《短书》、《长书》、《修书》等,原为战国末期和秦汉间人编纂,后经西汉末年刘向编订成书,全书共33篇,反映了战国时期策士谋臣的言论和谋略,其体例为国别体,全书共12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是一篇历史散文。

二、实词积累

(1)讽谏:即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2)纳:接受。

(3)修:长,这里指身高。(3)尺:战国时期的一尺等于现在的23.1厘米。(5)日矢丽:光艳美丽。(6)朝(zhāo):早上。

(7)服(衣冠):穿戴(衣帽)。(8)窥:照。

(9)孰:谁,哪个。(10)孰与:相当于“与……孰”,“……与……相比,谁更……”(11)私:偏爱。(12)旦日:第二天。(13)孰:谁。(14)美(我者):以……为美,称赞,赞美。认为我美。(15)寝:睡觉。(16)地方:土地方圆。(17)(面)刺:(当面)职责。谤,公开职责别人的过错。

(18)谤讥:职责,劝谏。讥,谏。在这里指议论。

(19)市朝:即公共场所。(20)闻(寡人之耳者):使……听到。(21)间(进):间(jiàn)或。偶然。(22)期(jī)年:满一年。

(23)朝(于齐):朝见。(24)蔽:受蒙蔽。

三、一词多义

(1)朝:服衣冠窥镜(早晨)(2)孰:孰与徐公美(谁,哪一个)

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孰视之(同“熟”,仔细)(3)诚: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的确)(4)方:今齐地方千里(方圆,纵横)

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果真)方欲行,转视积薪后(方才,刚)(5)善: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善)(6)间:奉命予危险之间(中间)

择其善者而从之(好的)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间或,偶然)

京中有善口技者(擅长)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

王曰:“善。”(好,高明)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

四、相关成语门庭若市

五、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诚:确实,的确

B、宫妇左右莫不私王私:偏爱,偏私。

C、徐公来,孰视之孰:同“熟”,他细地。

D、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刺:讽刺,挖苦。

六、下列各句子中加点的同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

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B、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C、忌不自信。

D、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七、与“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一句中加点词同类活用特点相同的一项是(B)

A、朝服衣冠,窥镜

B、夫利其然也

C、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D、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八、下列各句译文有误的一项是(C)

A、吾孰与徐公美——我同徐公比,谁漂亮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我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

C、忌不自信——邹忌自己还不十分相信妻子的话。

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这就是所谓在朝廷上就战胜了别国

九、对《邹忌讽齐王纳谏》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C)

A、这篇课文记述了邹忌以自己家庭、客人间的事情和切身感受为喻,讽劝齐王纳谏除弊的故事。

B、文章对邹忌的赞赏流于笔端,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忧国忧民又善于进谏的人物形象。

C、文中邹忌妻子对其提问的回答,表现了她对邹忌由衷的喜爱,而其妾则因地位低下,与主人间无多少真情句言,回答得谨慎而勉强

D、全文的结尾用“虽欲言,无可进者”一句,说明齐威王已完全纠正了受蒙受的错误,使齐国政治清明,无蔽可言。

十、相关对联

邹忌设喻讽谏以小见大,威王悬赏纳言战胜于朝

邹忌巧言善辩进言委婉,威王悬赏纳谏从谏如流

思君王治乱邹忌推己及人勇讽谏,谋社稷安危威王虚怀若谷勤纳言

十一、原文填空

1、邹忌与徐公比美的前提是: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日矢丽。

2、表现邹忌有自知之明的句子是: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3、邹忌问妻、妾、客发出的“三问”是:

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复问其妾曰:“吾与徐公孰美?”

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

4、妻、妾、客所做出的“三答”是: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5、邹忌为何在与徐公比美时不自信?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6、邹忌从妻、妾、客的回答中受到启发的句子: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7、邹忌是从什么地方看出齐威王受了蒙蔽的?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8、威王采取的纳谏措施: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十二、问答题

1、本文的标题应该如何理解?

这是个兼语结构。邹忌用巧妙设喻的方式委婉劝谏齐威王,齐威王从谏如流,积极采纳他的建议,实现了齐国大治。

2、邹忌进谏时说到“王之蔽甚矣”就戛然而止,有什么好处?

要点:齐威王是个聪明有为的国君,只要认识到自己受到了蒙蔽,下一步该怎么办,他很清楚,对聪明有为的国君,不需说多余的话。

3、齐威王设上、中、下三等奖赏的区别在哪里?为进谏者颁奖以为着什么?

要点:批评者勇气的大小。有改正缺点的勇气,振兴国家的决心。

4、文中依次叙述“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进谏者的人数,这是为什么?

要点:说明齐国的政治日益清明。

5、邹忌为什么会成功?他的劝说有什么特点?

邹忌用设喻的方法来进谏的。用自己切身的感受设喻,巧妙地讽喻齐王,推导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

6、请你谈一谈比喻说理有什么好处?

能用具体的事物说明抽象的道理,变深奥为浅显,变复杂为简明,变逆耳为顺耳,委婉而有较强的说服力。

7、邹忌是在什么情况下“讽”齐王的?

由一件家庭琐事引起联想,然后围绕这件家庭琐事展开提问。

8、这件家庭小事是什么?

邹忌向他的妻、妾与客提出与徐公比美的问题。

9、由于感情的不同,邹忌向他的妻、妾与客提出问题时的口气有什么不同?揣摩各自语气的感情色彩。

他问妻子:“我孰与徐公美?”感情色彩是亲昵。他同妾:“吾孰与徐公美?”感情色彩是严肃。他问客:“吾与徐公孰美?”感情色彩是平淡。

10、由于邹忌的妻、妾、客各自的身份与心理不同,所以回答问题时语气感情上有明显差异。有什么不同?请从原文中找出并说明其感情色彩。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感情色彩是由衷热情;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感情色彩是拘谨、勉强;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感情色彩是阿谀奉承。

11、面对妻、妾、客的赞美,邹忌的态度如何?

邹忌并未得意忘形,很有自知之明。

从“忌不自信”“复问其妾”“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可知。

12、邹忌“入朝见威王”是如何“讽”齐王的?

邹忌入朝后,并没有单刀直入向威王进谏,而是先以“闺房小事”谈自己的体会,然后以类比推理的方式委婉进谏。正如《古文观止》编者评价的:“邹忌将己之美,徐公之美,细细详勘,正欲于此参出微理。千古臣谄君蔽,兴亡关头,从闺房小语破之,快哉!”

13、讽谏的结果如何?

齐威王接受了邹忌的谏言,立即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求谏。从“令处下,群臣进谏,门廷若市”到“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直到“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说明齐威王完全采纳了群臣吏民的意见,大家已无以可谏,无怪乎“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14、中国历史上不乏忠臣进谏的故事,但他们的命运却各不相同,请举例说明如果想劝谏成功,需要什么条件?

比干劝谏商纣王不要沉湎于酒色而被挖心;

蹇叔功谏秦穆公不要出兵伐郑而被嘲讽羞辱;

屈原劝谏楚怀王连齐抗秦而被放逐;

武子胥劝谏吴王夫差除掉勾践而身为戮殁;

邹忌劝谏齐威王而齐国大治;

魏征等直言劝谏唐太宗而有“贞观之治”。

说明:如果想劝谏成功,不仅需要臣子以国家为己任,敢于进谏,还需要臣子善于进谏,有高超的语言技巧,委婉说理;更需要君王有容人之量,察纳雅言,从谏如流。

15、什么是“设喻”和“类比”论证?

设喻是指设置或借用一个寓言、故事或自然现象来说明一个抽象的道理。

类比推理是一种根据两个同类事物某种属性的相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可能相同的推理方式。

类比推理是同类事物之间的比较,其结论不是必然性的。两个同类事物之间的相似点越多,推出的结论就越可靠。

16、邹忌是怎样类比说理的?

邹忌与徐公比美,省悟了妻认为他美是因为偏爱他,妾认为他美是因为害怕他,客人认为他美是因为有求于他。妻私、妾畏、客求的结果是邹忌受了蒙蔽。与邹忌相比,齐威王如果呢?宫妇左右没有不偏爱齐威王的,朝廷中的大臣没有不害怕齐威王,朝廷中的大臣没有不害怕齐威王的,全国范围内的人没有不有求于齐威王的。齐威王与邹忌的相似处境,导致了齐威王的必然。

17、纳谏除弊有何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历史意义:邹忌敢于进谏,善于进谏,齐威王从谏如流,齐国大治。

现实意义:

(1)一个人在受蒙蔽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客观事物的。

(2)一个人,即使是普通公民,也应当积极向有关部门或上级领导提出意见及合理化建议,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3)提出批评建议时,要考虑方式、方法,选择恰当的语言、语气,抓住恰当的时机,便于别人接受采纳,以提高建议效果。

(4)作为领导者,应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表面现象迷惑,要广泛听取批评意见,及时发现和纠正邹忌的缺点错误。

18、本文的写作特色:

本文短小精悍,活泼多趣,以生活趣事设喻论证,以闺房琐事比及国事,从生活小事推及国家大事,由近及远,由小及大,讲述道理,表明见解,娓娓动听。

19、翻译下列句子。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同城北的徐公比谁漂亮

(2)妾之美我者,畏我也。我妾认为我两是害怕我

(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人,受上等赏赐。

20、根据原文回答问题。

(1)用一成语概括邹忌与徐公比美一事:自知之明

(2)邹忌由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联想到国家,说明邹忌此人:

能从生活小事中领悟事理的独特思维方式

(3)邹忌进谏齐王之时,以妻美已喻:妃嫔,以妾美已喻:群臣,以客美已喻:其他诸侯国,由此说明“王之蔽甚矣”。

21、齐王是怎样对待邹忌的进谏的?

首先肯定“善”。“乃下令”完全采纳了邹忌的建议。

22、“门庭若市”这一成语是出自此文的,它的含义是:门前和庭内像市集一样,形容进谏的人很多,场面很热闹,请写出与之意义相反的一个成语:门可罗雀。

23、请你从邹忌和齐王两方面谈谈邹忌进谏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一是因为齐王比较开明,有雄心大志,想把齐国治理好,成为一个强国

二是因为邹忌从生活小事中领悟事理的独特思维方式深深打动了齐王

24、邹忌善于言辞,但他从生活小事中领悟事理的独特思维方式更令人佩服。邹忌是怎样把生活小事同国家大事联系起来的?

邹忌把妻、妾与客比齐王的妃嫔、群臣及其他诸侯国。把“我”比徐公美的蒙蔽比齐王受妃嫔、群臣和其他诸侯国的蒙蔽,使齐王深受打动。

25、请你结合课文谈谈邹忌和齐王是什么样的人,你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什么道理?

齐王比较开明,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邹忌能从生活小事中领司事理,并能用委婉的言辞说清。

对别人劝说应力求委婉,使之愿意接受,要善于虚心听取别人意见,并能及时改正。

《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点汇总

《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点汇总 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 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 二、课文翻译 邹忌身高有八尺多,容貌光艳美丽。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端详着镜子(里自己的形象),对他的妻子说“我同城北徐公比,哪一个漂亮?”他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那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又问他的妾说:“我与徐公相比谁更美?”妾说:“徐公那能比得上您呀!”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与(他)相坐而谈,问他:“我与徐公相比谁更美?”客人说:“徐公比不上您美。”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的看他,自认为不如?(徐公美);(又)对着镜子审视自己(的形象),更(感觉)远不如(徐公美)。晚上睡觉时思考这件事,说:“我妻子说我美,(是因为)偏爱我;妾说我美,(是因为)怕我;客人说我美,(是因为)想要有求于我。” (邹忌)于是上朝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怕我,我的客人想要有求于我,都认为(我)比徐公美。现在齐国的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里的王后嫔妃和亲信侍从,没有谁不偏爱大王,满朝的大臣,没有谁不害怕大王,全国范围内的人,没有谁不有求于大王。由此看来,大王所受的蒙蔽太严重了。” 齐威王说:“好!”于是发布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和百姓,能够当面指责寡人过错的,得上等奖赏;上书劝诫寡人的,得中等奖励;能够在公共场所议论指责寡人让我听到的,得下等奖励。”命令刚刚下达时,大臣们都来进谏,宫廷里像集市一样(人来人往);几个月以后,有时候间或有人进言;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进谏的了。 燕国、赵国、韩国和魏国听到这种情况,都到齐国来朝见。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三、课文说明 本文说明人君纳谏的重要.邹忌原本不如徐公美,而妻、妾、客出于不同的原因,都赞誉他“美于徐公”;由此他悟到国君所受的蒙蔽一定很深。邹忌利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巧妙地讽喻齐王除蔽纳谏,果然十分有效;齐威王广开言路,悬赏求谏;改革朝政,使齐国大治,威震诸侯。这种开明的政治措施,在当时是很有进步意义的。 作者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的出色刻画了谋臣邹忌的鲜明形象。邹忌头脑冷静,善于思考,娴于辞令。他始终没有向齐王说出“纳谏”二字,而是推己及人,由耐人寻味的生活小事引出深刻的道理,寓说理于叙事之中,言简意赅,发人深思。邹忌与徐公比美的故事,曲折生动。邹忌的两次窥镜,与妻、妾、客的三问三答,富有戏剧性。它显然出自作者的精心设计,颇类寓言故事。文章的语言含蓄、洗练,是一篇优秀的历史散文。所谓“虽欲言,无可进者”、“战胜于朝廷”等等,都是作者夸张虚构之辞,不可当做史实来看。 四、本文选项自《战国策·齐策一》,这部书是西汉时刘向整理编写的。 五、段意:(一)邹忌与徐公比美以及邹忌的的冷静思考。 (二)邹忌入朝讽谏。(三)齐王纳谏及齐国大治。 六、重点词语解释: 1、纳:接受。2、谏: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改正错误。3、昳丽:光艳美丽。4、修:长,这里指身高。5、服:穿戴6、窥镜:照镜子。7、旦日:第二天。 8、孰.视之:同“熟”,仔细。9、美我:认为我美。10、私:偏爱。11、方:方圆。12、宫妇:宫里的妃子。13、蔽:受蒙蔽。14、面刺:当面指责。 15、谤讥:这里是谈论缺点。16、市朝:指公共场合。17、闻:这里是传到的意思。18:时时:有时。19、间:断断续续地。20、期年:一周年。 七:问题汇总

25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及答案

1.重点掌握本课中出现的文言实词的词义并作归纳,如“孰、诚、方、善、间”等。 2.领会课文设喻说理和类比推理的方法。 1. 给加点字注音: 昳.丽( )朝.服衣冠( ) 时时而间. 进( ) 期. 年之后( ) 2.翻译下列句子 ⑴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⑵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⑶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⑷王之蔽甚矣 ⑸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作品简介:《战国策》是一部先秦历史文献,杂记东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之事。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记事约二百四十年(前460—前220)。此书还有《国事》《国策》《事语》《短长》《长书》《修书》等名称。原著者 名字不可考,后经汉代刘向整理,定名《战国策》,沿用至今。 这部书的内容是记载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其有关的谋议或辞说。《战国策》所记人物是复杂的,有纵横家,如苏秦;有义士,如鲁仲连、唐雎;有不怕死的勇士,如荆轲、聂政。这些人物形象逼真,刻画得栩栩如生。 《战国策》的文章长于说事,无论个人陈述或双方辩论,都喜欢渲染夸大,充分发挥,畅所欲言,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此外,描写人物形象极为生动,而且善于运用巧妙生动的比喻,通过有趣的寓言故事,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邹忌讽齐王纳谏 设喻说理 邹忌 齐王 妻→私→ 宫妇左右 妾→畏→ 朝廷之臣 客→有求→ 四境之内 受蔽 类比推理 受蔽(甚矣) 1.简要分析文中两个人物的形象特点 【解析】邹忌:能在一片赞扬声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发现问题,进行分析思索,寻找原因,求得真理;同时作为齐国大夫,他有在政治上帮助威王除弊革新的 课前预习方案 课堂学习方案 学习目标 第五单元 第25课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点

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点(一)特殊句式。 1、状语后置句 A、君美【甚】。君最美。 B、皆以美【于徐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C、谤议【于市朝】。在公共场所议论(君王的缺点、错误)。 2、判断句 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城北徐公是齐国美丽的人。 B、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状语后置句) 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了别的国家。 3、宾语前置句。 忌不自信。(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前置)忌不相信自己。 4、省略句 A、与坐谈。(忌)与(之)坐谈。省略代词。 B、问之客曰。问之(于)客曰。省略介词。 5、被动句 王之蔽甚矣。大王被蒙蔽很深呀! 6、定语后置句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者),受上赏。 能当面指责寡人过失的群臣吏民,受上等赏赐。(二)词类活用现象 1、朝服衣冠。 朝:名词做状语。在早晨 服:名词活用为动词。穿戴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美(认为……美)。 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者,受上赏。 面:名词做状语。当面 4、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闻:使动用法。使……听到 (三)古今义不同 1、谤: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今,诽谤。 2、窥:古,照;今,偷看。 3、尺:古,一尺=0.23米,今,一尺=0.33米 4、讽:古,委婉的规劝;今,讽刺。 5、寝:古,躺而不睡;今,睡。 (四)通假字

孰视之。孰―――熟(仔细) 巩固练习 一、疏通文意 邹忌修( )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 )衣冠,窥( )镜,谓其妻曰:“我孰( )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君美甚( ),徐公何能及( )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 )美丽者也。忌不自信( ),而复( )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 ),客从外来,与坐谈(句 式:),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 ()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二、译文 邹忌身高八尺多,形体容貌光艳美丽。(有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端详看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哪一个更漂亮?”他妻子说:“您比徐公漂亮的多了,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就又问他的妾:“我与徐公相比谁更漂亮?”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呀!”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同他坐着谈话,又问他:“我和徐公相比谁更漂亮?”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端详他,自认为不如徐公漂亮;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自己(的相貌)远不如他的。晚上躺着想这件事,说:“我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因为偏爱我;我的小妾认为我漂亮,是因为害怕我;客人认为我漂亮,是因为想求助于我。” 邹忌于是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求于我,他们就都说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齐国土地方圆千里,一百二十座城池,宫里的妃嫔和身边的侍卫,没有不偏爱您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一个不害怕您的;全国范围内的人没有不有求于您的: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蒙蔽很深啦!” 齐威王说:“好。”就下了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到上等奖赏;上书劝谏我的,可得到中等奖赏;在众人聚集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缺点,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人来人往;几个月以后,大臣们还偶尔来进谏;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说后,都到齐国来朝见。这就是政治修明,不用出兵,就战胜了敌国。 三、文学常识 1、《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我国著名国别体史书《》,课文通过邹忌以自身经历对齐王进行类比从而得出直言不易的道理,讽劝齐王纳谏除弊的故事,从而说明国君必须广泛采纳各方面的批评建议,兴利除弊,才可以兴国的道理。 启示:一个人在受蒙蔽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客观事物的。作为领导,更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偏听偏信,要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21邹忌讽齐王纳谏 课课练作业题(含答案)

21邹忌讽齐王纳谏 知能演练活用 夯基达标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邹.忌(zōu)昳.丽(yǐ)燕.国(yān) B.孰.与(shú) 弗.如(fú) 入朝.(cháo) C.窥.镜(kuī) 期.年(qī) 纳谏.(jiàn) D.间.进(jiān) 旦.日(dàn) 规劝.(quàn)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旦日 ..,客从外来() (2)暮寝.而思之() (3)皆朝.于齐() (4)皆以.美于徐公() 3.把下列句子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1)()朝服衣冠。 (2)徐公来,()孰视之。 (3)客从外来,()与()坐谈。 (4)自以为不如()。 4.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邹忌修八尺有余 (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3)王之蔽甚矣 (4)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5.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联。 上联:邹忌现身说法巧进谏 下联: 课内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10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朝.服衣冠,窥镜 朝.而往,暮而归 B.客之.美我者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及鲁肃过.寻阳 D.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愿为市.鞍马 7.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一处) (1)吾妻之美我者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邹忌的妻、妾、客都在夸赞他,但是他们夸赞的原因是不一样的。 B.邹忌讲究劝说策略,由己及君,类比说理,巧妙地使齐威王接受了自己的谏言。 C.齐威王用上、中、下三种不同等级的奖赏来激励大家提意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D.齐威王政令刚出,很多人当面谏言,后来则间接提建议,一年后无人再进谏了。 10.请举一个我国历史上关于进谏或纳谏的事例。 课外拓展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1~14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翻译练习题及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课文内容填空: 暮寝而思之,曰:“,私我也;,畏我也;,欲有求于我也。”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 王曰.“善。”乃下令:,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 二、课文下面注释: 1、选自《》。讽,纳,。 2、修:。 3、昳()丽:。 4、朝()服衣冠:。服,。 5、窥镜: 6、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7、旦日:。8、明日:。 9、弗如远甚:。 10、美我:。美, 11、私:动词,。 12、皆以美于徐公:。“以”的后边省去了“我”。 13、四境之内: 14、蔽:。 15、面刺:。 16、谤讥于市朝:。谤,。讥,。谤讥,在这里指“。市朝,。 17、闻:这里是“”的意思。18、时时:。 19、间()进:。间,。 20、期()年:。21、朝()于齐: 22、战胜于朝廷: 三、文后练习:辨析下列句子中相同字的意思。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孰.视之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3、宫妇左右莫不私.王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4、朝.服衣冠,窥镜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四、句子翻译: 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3、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5、皆以美于徐公 6、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7、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8、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9、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10、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11、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12、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3、邹忌讽齐王纳谏

007《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点整理笔记、习题(含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点 《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一》,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 文章塑造了邹忌这样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勇于进谏的贤士形象。又表现了齐威王知错能改,从谏如流的明君形象,和革除弊端,改良政治的迫切愿望和巨大决心。告诉读者居上者只有广开言路,采纳群言,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并积极加以改正才有可能成功。 《邹忌讽齐王纳谏》翻译 邹忌修八尺有(yòu)余,而形貌昳(yì)丽。 修:长,这里指身高。昳(yì)丽:光艳美丽。 ——邹忌身高八尺多,并且形体容貌光艳美丽。 朝(zhāo)服衣冠,窥(kuī)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谓:对…说。朝:早晨。服:名词活用做动词,穿戴。窥(kuī)镜:照镜子。孰:谁,哪一个。孰与:与…比,谁更…,表示对比 ——一天清晨,邹忌穿戴好衣服帽子,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同城北徐公比,谁更美”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及:比得上。 ——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 不自信:不相信自己。而:就,表顺承。复:又。 ——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就又问他的妾:“我和徐公比,谁美”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呀”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 旦日:明日,第二天。 ——第二天,有客人从外边来,邹忌同他坐着谈话,又问他:“我和徐公比谁美” 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若:如。 ——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明日:又过了一天。孰,通“熟”(shú),仔细。 ——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美丽;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弗如:不如。 ——再照镜子看看自己,觉得(自己)远远不如(徐公美)。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寝:躺着。美,认为……美。私:动词,偏爱。畏:害怕。欲:想要

《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及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 一、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皆朝.于齐()形貌昳.丽()朝.服衣冠()孰.视之() 窥.镜自视()谤讥.于市朝()期.年之后()邹.忌()间.进( ) 二、解释加点词的意思。(33分) 皆以.美于徐公()形貌昳丽 ..() 邹忌修.八尺有余()齐王纳.谏() 朝.()服.()衣冠孰.视之() 何能及.君()私.我()客之美.我者()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期年 ..之后() 闻.寡人之耳者()王之蔽.甚矣() 皆朝.于齐()旦日 ..()与徐公孰.美() 窥.镜()时时 ..()而间.进()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能谤.()讥.于市朝() 三、通假字 孰视之 四、解释下列词语 1、词类活用 (1)邹忌修八尺有余 (2)朝服衣冠 (3)私我也 (4)王之蔽甚矣 (5)闻寡人之耳者 (6)吾妻之美我者 (7)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2、古今异义词

(1)今齐地方千里地方:古义:今义: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左右:古义:今义: (3)明日,徐公来明日:古义:今义: (4)能谤讥于市朝谤讥:古义:今义: (5)窥镜而自视窥:古义:今义: (6)暮寝而思之寝:古义:今义: (7)邹忌讽齐王纳谏讽古义:今义: 3 “而”作连词用时,通常有以下几种用法:A表并列B表修饰C表承接D表转折E表因果F表假设 请对以下句中“而”的用法加以判断,并将结果依次填入后面的括号中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②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③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④暮寝而思之( ) ⑤林木茂而斧斤至焉( )⑥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 ⑦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⑧越可以无听天之命而听君之令乎?( ) 4.“者”可结合文意灵活地翻译,写出下面句子中“者”的意思或用法来: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③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④虽欲言,无可进者() ⑤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⑥陈涉者,阳城人也() ⑦今者项庄舞剑()⑧一丘之禾,则后种者晚实() 5. 掌握一词多义 上①受上赏()下①乃下令() ②上书谏寡人之过者()②受下赏() 若①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朝①朝服衣冠()③皆朝于齐() ②门庭若市()②能谤讥于市朝()④于是入朝见威王() 之①齐国之美丽者也()于①欲有求于我也() ②孰视之()②皆以美于徐公() ③暮寝而思之()③能谤讥于市朝()

《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点归纳

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点归纳 一.文学常识 《邹忌讽齐王纳谏》载于《战国策·齐策》,是古典散文中的名篇。本文写的是邹忌通过与徐公比美悟出了治国的道理,进而讽劝齐威王纳谏终使齐国大治的故事。它主题思想明确,要求统治者能听取不同意见,而一个人之所以能听取不同意见,就在于他有自知之明。 二.重点字词解释 讽:讽喻,指下级对上级以委婉曲折的言语进行规劝。 纳:接受。谏(jiàn):劝说君王、尊长改正错误。修:长,这里指身高。 昳(yì)丽:光艳美丽。服:名词活用做动词,穿戴。窥(kuī)镜:照镜子。 孰:谁。孰与:与…比谁更…,表示对比。甚:极了。及:赶得上,比得上。 复:又。旦日:明日,第二天。若:如。明日:又过了一天。 孰,通“熟”(shú),仔细。之,指城北徐公。私:动词,偏爱畏:害怕 欲:想要寝,躺在床上。朝:朝廷见:拜见。诚:确实。知:知道。 以,动词,以为,认为。于,比。地方:土地方圆。莫:没有人,没有谁。 四境之内:全国之内(的人)。蔽,受蒙蔽甚:厉害面刺,当面指责。 过,过错。者,代词,相当于“……的人”。谤讥,指责、议论。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市朝,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闻,让……听到。间(jiàn),间或,偶然,有时候。进:进言劝谏。时时,不时,有时候。期(jī)年:满一年诚:确实 三.词类活用: 1、朝服衣冠 (朝,名词作状语;服,名词作动词)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形容词意动用法) 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名词作状语) 4、闻寡人之耳者 (闻,动词使动用法) 四.一字多义 (一)之 a.齐国之美丽者也(的) b.问之(代词,他) c.吾妻之美我者(取消句子独立性) d.俆公不若君之美也(比) e.孰视之(代词,指俆公) f.暮寝而思之(代指这件事)g.吾妻之美我者(结构助词,不翻译) h.朝廷之臣莫不畏王(的) i.由此观之(代词,指这件事) j.臣之妻私臣(的) k.王之蔽甚矣(不翻译)l.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的) m.数月之后(无意义) n.燕,赵,韩,魏闻之(代词,指上面这件事) (二)朝 a.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上朝 b.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朝拜 c.于是入朝见威王《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朝廷 d.朝服衣冠《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早晨 (zhāo) (三)孰 a.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代词,谁 b.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同“熟”,仔细。 (四)于 a.欲有求于我也(向……) b.能谤讥于市朝(在) C.皆以美于徐公(比)(五)修 a.乃重修岳阳楼(兴建,建造) b.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整治) c.雨村便急忙修书(撰写) d.邹忌修八尺有余(长,高) (六)诚

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附答案)

1、邹忌以己身之事设喻类比国家大事,讽劝齐威王纳谏,写出三组类比的句子。 ①臣之妻私臣—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②臣之妾畏臣—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③臣之客欲有求于臣—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2、邹忌劝谏齐王的策略,高明在哪里? 高明在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齐王,使他乐于接受(或高明在现身说法,使齐王容易接受)。 3、邹忌在妻、妾、客的交口称赞中,没有得意忘形,还能保持清醒的判断,最后承认自己“弗如远甚”,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我们应该从邹忌身上学到些什么呢?探究文意,说说你的认识。 ①对人对已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正视自己,论人客观等表述亦可)。 ②善于思考,有反思的习惯与自省的能力。 ③观察事物深入细致,透过现象看本质(正确认识妻、妾、客的赞美动机等) 4、《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的讽谏艺术有什么特点? ①从小事入手,以小比大,以家比国 ②寓治国安邦之道于形象的比喻之中 5、文中说“王曰:‘善。’”这里的“善”表明了齐威王什么态度? 表明了齐王对邹忌劝谏的肯定(或“赞同”)(或表明了齐王接受邹忌劝谏的态度)。 6、本文先写邹忌在与徐公比美的过程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接着写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最后写齐王纳谏及其结果。 7、邹忌成功说服齐王纳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着这样的启示?答:启示我们:说话要注意对象,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委婉得体。或:我们在劝说他人时力求语言委婉,用语得体,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得启发、明白道理,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 8、从文中看,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有哪些? 答:一是有邹忌这样的敢于直谏且善于劝谏的忠臣,二是齐威王敢于采纳群臣的意见。 9、邹忌是由一件家庭琐事联想到国家政事的。这件家庭琐事是什么? 邹忌向他的妻、妾与客提出自己与徐公谁美的问题 10、由于感情的不同及身份地位的差异,其妻、妾、客回答问题时的语气有差别。有何不同?请从原文中找出并说明其感情色彩。 ①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感情色彩是由衷的赞美,口气亦毋庸置疑。

《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教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教案 授课教师:陈远辉复习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有关于作品的文学常识,熟读并背诵全文 能力目标:识记文中一词多义,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翻译文中的重点句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古人高超的语言技巧,领会邹忌怎样用讽喻达到讽喻的目的。 复习重点:掌握文中的一词多义,理解并翻译文中的重点句子。 复习难点:领会邹忌怎样用类比的逻辑推理来讽谏齐王的。 教学方法:诵读法、练习法讲授法 授课时间:一课时 授课地点:九(1)班 课文分析: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片文言文,选自《战国策·齐策》。课文主要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齐威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故事。以邹忌的讽喻来体现古人高超的劝谏技巧。本文被列入“广东省语文中考24篇课文文言文阅读必考篇目”中,多年来一直未出现在中考试题中,在复习过程中值得重视。 复习过程: 一、作品简介: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这篇课文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齐威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由西汉末刘向编定。出自《战国策》著名的寓言有“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等。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邹忌(zōu jì)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yì)丽。朝(zhāo)服衣冠,窥(kuī)镜,谓(wèi)其妻曰:“我孰(shú)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qiè)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fú)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

部编九下文言文: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点梳理

邹忌讽齐王纳谏 【原文与译文】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译文: 邹忌身高八尺多,并且形体容貌光艳美丽。(有天)早晨,(邹忌)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和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就又问他的妾:“我和徐公比,谁美?”妾说:“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与他相坐而谈,问他:“我和徐公谁美?”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打量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漂亮;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是觉得自己与徐公相差甚远。晚上睡觉时(又)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我的妾认为我美,是害怕我;我的客人认为我美,是有事想要有求于我。” 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知道自己确实不如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想有求于我,(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嫔妃和身边的亲信,没有不偏爱您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不害怕您的,全国范围内的人没有不有求于您的。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 齐威王说:“好!”于是就下了命令:“所有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受上等奖赏;上书劝谏我的人,受中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的耳朵里的,受下等奖赏。”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谏,宫门前庭院内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来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到这种情况,都到齐国朝见。这就叫做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战国策》,这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录了战国时期诸多谋臣策士的谋略议论。编定者为西汉(朝代)的刘向,共33 篇. 【重点词义】 1.特殊用法 通假字: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同“熟”,仔细 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朝服.衣冠服:穿戴。 (2)名词用作状语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当面。 (3)形容词意动用法吾妻之美.我者美:认为…美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作业

《邹忌讽齐王纳谏》作业 一、《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西汉末学者刘向加以汇编整理。这部书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在各国的政治活动和言论,反映了各国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上的斗争。 二、解释下面的词语 邹忌讽齐王纳谏讽:讽谏,用含蓄的话委婉地规劝。 邹忌修八尺有余修:长,这里指身高。 明日徐公来明日:次日,第二天。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私:偏爱 今齐地方千里地方:土地方圆。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左右:君主左右的近侍之臣。 能谤讥于市朝谤讥:指责讥刺。 面刺寡人之过者刺:指责。 朝服衣冠,窥镜窥:看。 虽欲言,无可进者虽:即使。 吾妻之美我者美:(以……为美) 入朝见威王朝:(名词,朝廷) 皆朝于齐朝:(动词,朝见) 朝服衣冠朝:(名词,早晨) 能谤讥于市朝朝:(指集市、市场等公共场合) 吾与徐公孰美孰:(代词,谁,哪一个) 孰视之孰:(形容词,同“熟”,仔细) 门庭若市若:(动词,如,像) 朝服衣冠服,名词用作动词,穿戴。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名词作状语,当面。 闻寡人之耳者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 三、根据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第一段写邹忌“自以为不如”“又弗如远甚”,有什么作用? 面对别人的吹捧,邹忌并没有盲目自信,而是深刻反省,说明邹忌善于自省,有自知之明,不易被美言蒙蔽。 2.邹忌劝谏从自身说起,有何用意?有什么好处? 邹忌见到齐威王后,首先讲自己的亲身经历,意在用自己的家庭琐事来设喻,指出妻、妾、客的三种回答各有不同的原因,就是“私臣”“畏臣”“有求于臣”。以此作为劝谏的切入点和有力论据,有利于劝谏的顺利推进,同样使得齐威王易于理解和接受。 采用设喻说理,以家事喻国事,以小事与国家大事相类比,这样说理,将劝谏的意图隐藏于故事之中,现身说法,入情入理,让对方在拉家常、听故事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就接受了观点,含蓄委婉,说服力和感染力更强。 3.“皆朝于齐”是否可以删除?为什么? 不能。“皆朝于齐”一方面能够侧面表现齐威王纳谏的巨大成果;另一方面意在告诉人们,只有广开言路,修明政治,才能使国家强盛起来的道理。 4.从这篇课文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妻妾客皆美邹忌对讨好恭维的话要警惕 邹忌自知不如人人贵要有自知之明 齐王纳谏除蔽广开言路才能富国安民 邹忌规劝齐王谈话要讲究方法技巧

2018年文言文复习之《邹忌讽齐王纳谏》

2018年文言文阅读篇目 1.曹刿论战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扁鹊见蔡桓公 5.邹忌讽齐王纳谏 6.陈涉世家 7.出师表 8.桃花源记 9.三峡 10.陋室铭 11.小石潭记 12.活板 13.岳阳楼记 14.醉翁亭记 15.祖逖 16.记承天寺夜游 17.核舟记 5.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 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 ..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 ..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 谏,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时时 ..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 ..而间./进.;期年 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一、课文下面注释: 1、选自《战国策》。讽,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纳,接受。 2、修:长,这里指身高。 3、昳(yì)丽:光艳美丽。 4、朝(zhāo)服衣冠:早晨穿戴好衣帽。服,穿戴。 5、窥镜:照镜子。 6、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知识整理

一、理解重点词语 邹忌讽齐王纳谏 (讽:用委婉的语言暗示、劝告或指责。谏:臣子向国君提出的意见。) 能谤讥于市朝 (公开指出。谤,公开地指责,没有贬义;讥,微言讽刺。注意区别:诽,背地里议论、嘀咕)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指责) 上书谏寡人者(信函,亦泛指文书、文件。这里指奏章) 期年之后(期,一周年叫期年;一整月叫期月) 二、词类活用 1、朝服衣冠 (朝,名词作状语;服,名词作动词)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形容词意动用法) 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名词作状语) 4、闻寡人之耳者 (闻,动词使动用法) 三、一字多义 (1)之 1..齐国之美丽者也(的) 2.问之(代词,他) 3..吾妻之美我者(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徐公不若君之美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5.孰视之(代词,指徐公) 6.暮寝而思之(代指这件事) 7.朝廷之臣莫不畏王(的) 8.由此观之(代词,指这件事) 9.臣之妻私臣(的) 10.王之蔽甚矣(不翻译) 1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的) 12.数月之后(无意义) 13.燕,赵,韩,魏闻之(代词,指上面这件事) 2、朝 a.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上朝 b.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朝拜 c.于是入朝见威王《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朝廷 d.朝服衣冠《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早晨 (zhāo) e.能谤讥于市朝公共场所 3、孰 a.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代词,谁 b.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同“熟”,仔细。 4.于 a.欲有求于我也(向......)

b.能谤讥于市朝(在) C.皆以美于徐公(比) 四、古今异义 1.邹忌讽齐王纳谏讽:古:委婉地劝说今:讽刺。 2.今齐地方千里(地方:古:土地方圆;今义:表地点) 3.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左右:古:侍从,近臣;今:表方位) 4.明日,徐公来(明日:古:第二日;今:今天的下一天) 五、文言句式 1、忌不自信(宾语前置)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判断句) 3、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省略句) 4、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判断句) 课外文言字词积累 1、修 a.乃重修岳阳楼(兴建,建造) b.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整治) c.邹忌修八尺有余(长,高) 2、诚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的确) b.帝感其诚《愚公移山》诚心、诚意 c.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确实、的确 d.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果真)

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及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及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及答案 1.重点掌握本课中出现的文言实词的词义并作归纳,如“孰、诚、方、善、间”等。 2.领会课文设喻说理和类比推理的方法。 1.给加点字注音:?i丽()朝服衣冠()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 2.翻译下列句子⑴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⑵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⑶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⑷王之蔽甚矣 ⑸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作品简介:《战国策》是一部先秦历史文献,杂记东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之事。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记事约二百四十年(前460―前220)。此书还有《国事》《国策》《事语》《短长》《长书》《修书》等名称。原著者 名字不可考,后经汉代刘向整理,定名《战国策》,沿用至今。这部书的内容是记载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其有关的谋议 或辞说。《战国策》所记人物是复杂的,有纵横家,如苏秦;有义士,如鲁仲连、唐雎;有不怕死的勇士,如荆轲、聂政。这些人物形象逼真,刻画得栩栩如生。《战国策》的文章长于说事,无论个人陈述或双方辩论,都喜欢渲染夸大,充分发挥,畅所欲言,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此外,描写人物形象极为生动,而且善于运用巧妙生动的比喻,通过有趣的寓言故事,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邹忌讽齐王纳谏 设喻说理邹忌齐王妻→私→ 宫妇左右妾→畏→ 朝廷之臣客→有求→ 四境之内受蔽类比推理受蔽(甚矣) 1.简要分析文中两个人物的形象特点【解析】邹忌:能在一片赞扬声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发现问题,进行分析思索,寻找原因,求得真理;同时作为齐国大夫,他有在政治上帮助威王除弊革新的责任感,敢于大胆地坚持真理,讽劝威王;有善于运用能启发人、使人容易接受的方式,摆事实,讲道理,说服对方。齐威王:在本文他是一个心胸宽阔,气度宏大,知错能改的贤明君主。他能从谏如流,付诸行

《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题 一、文学常识 本文节选自《战国策·齐策》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的历史著作。又名《国策》、《事语》、《短书》、《长书》、《修书》等,原为战国末期和秦汉间人编纂,后经西汉末年刘向编订成书,全书共33篇,反映了战国时期策士谋臣的言论和谋略,其体例为国别体,全书共12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是一篇历史散文。 二、实词积累 (1)讽谏:即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2)纳:接受。 (3)修:长,这里指身高。(3)尺:战国时期的一尺等于现在的23.1厘米。(5)日矢丽:光艳美丽。(6)朝(zhāo):早上。 (7)服(衣冠):穿戴(衣帽)。(8)窥:照。 (9)孰:谁,哪个。(10)孰与:相当于“与……孰”,“……与……相比,谁更……”(11)私:偏爱。(12)旦日:第二天。(13)孰:谁。(14)美(我者):以……为美,称赞,赞美。认为我美。(15)寝:睡觉。(16)地方:土地方圆。(17)(面)刺:(当面)职责。谤,公开职责别人的过错。 (18)谤讥:职责,劝谏。讥,谏。在这里指议论。 (19)市朝:即公共场所。(20)闻(寡人之耳者):使……听到。(21)间(进):间(jiàn)或。偶然。(22)期(jī)年:满一年。 (23)朝(于齐):朝见。(24)蔽:受蒙蔽。 三、一词多义 (1)朝:服衣冠窥镜(早晨)(2)孰:孰与徐公美(谁,哪一个) 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孰视之(同“熟”,仔细)(3)诚: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的确)(4)方:今齐地方千里(方圆,纵横) 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果真)方欲行,转视积薪后(方才,刚)(5)善: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善)(6)间:奉命予危险之间(中间) 择其善者而从之(好的)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间或,偶然) 京中有善口技者(擅长)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 王曰:“善。”(好,高明)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 四、相关成语门庭若市 五、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诚:确实,的确 B、宫妇左右莫不私王私:偏爱,偏私。 C、徐公来,孰视之孰:同“熟”,他细地。 D、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刺:讽刺,挖苦。 六、下列各句子中加点的同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 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B、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C、忌不自信。 D、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七、与“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一句中加点词同类活用特点相同的一项是(B) A、朝服衣冠,窥镜 B、夫利其然也 C、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D、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八、下列各句译文有误的一项是(C)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考知识点归纳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考知识点归纳 一、文学常识: 1.本文选项自《战国策·齐策一》,这部书是西汉时刘向整理编写的。讽,是动词,讽谏,讽喻,特指下对上用委婉曲折的言辞进行规劝。纳谏,接受谏议。纳,接受。“谏”是名词,指批评意见。文章记叙了邹忌讽齐王纳谏,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 2.《战国策》的体例:国别体。 二、朗读停顿节奏: 1.徐公/何能及君也?(停一处) 2.吾与徐公/孰美?(停一处) 3.臣/诚知/不如徐公美。(停两处) 4.今齐地/方千里。(停一处) 5.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停一处) 6.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停一处) 三、重点字词解释: 1.修.八尺:长,这里指身高。 2.形貌昳丽 ..:光艳美丽。 3.朝服.衣冠:穿戴。 4.我孰与 ..城北徐公美?:与……相比怎么样。 5.何能及.君:比得上。 6.孰.视之:同“熟”,仔细。 7.自以为 ..不如:认为。 8.吾妻之美.我:认为……美。9.私.我:偏爱。 10.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的确。11.王之蔽.甚矣:受蒙蔽。12.面刺 ..:当面指责。刺:指责。 13.寡人 ..:国君谦称,意为寡德之人 14.谤讥 ..:指责、议论。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 15.市朝 ..:公共场合,公共场所。16.闻.寡人之耳:使……听到。 17.时时而间.进:间或,偶然。 18.期年 ..:满一年。 19.虽欲言:即使。 20.朝.于齐:朝拜,朝见。 2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在。 四、字词分类归纳: (一)通假字 1.邹忌修八尺有.余:“有”通“又”,用于连接整数和零数

2.孰.视之:“孰”同“熟”,仔细 (二)古今异义 1.今齐地方 ..千里古义:地土方圆;今义:地点、处所 2.宫妇左右 ..莫不私王古义:身边近侍;今义:方位名词 3.邹忌讽.齐王纳谏古义:讽谏,讽喻;今义:讽刺 4.明日 ..,徐公来古义:第二天,今义:明天 5.忌不自信 ..古义:相信自己,否定句中的倒装;今义:有信心(三)一词多义 1.之 (1)齐国之.美丽者也(结构助词,的) (2)问之.客曰(它,代与徐公比美这件事) (3)吾妻之.美我者(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4)俆公不若君之.美也(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5)孰视之.(代词,指俆公) (6)暮寝而思之.(代指这件事) (7)朝廷之.臣莫不畏王(结构助词,的) (8)臣之.妻私臣(结构助词,的) (9)王之.蔽甚矣(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10)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结构助词,的) (11)燕、赵、韩、魏闻之.(代词,指上面这件事) 2.朝 (1)朝.(zhāo)服衣冠(早晨) (2)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 (3)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朝拜,朝见) 3.于 (1)欲有求于.我也(向) (2)能谤讥于.市朝(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