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19课 学习笔记

第19课 学习笔记

第19课 学习笔记
第19课 学习笔记

第19课学习笔记

1、我们为什么要对诸佛菩萨供养身体?供养身体的方式有哪几种?

因为每个人都有我执,这种我执一定要彻底断除,如果没有断除的话,始终都会依靠“自己”而造业。向殊胜的对境供养身体,能够减少我们相续中的我执,我执少了,利益众生、发菩提心等做任何一件善事都是很容易的。无始以来,就是因为这个“我”,才让我们在轮回中不能解脱,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所谓的我执,因此,我们要想尽办法断除对自我的身体、受用、善根等的执著,尤其是身体,如果没有对身体的执著,依靠身体而造的业是不会有的。

法本P346第一段、第三段

有以下几种方式:燃指供佛;在诸佛菩萨或者上师面前,诚心诚意将身口意全部供养;在心中发愿“我依靠这个不净躯体,从今以后乃至生生世世,都为佛教做事情。”

法本P347—349

2、如果将身口意三门供养了上师,今后你应怎样对待这个身体?

在诸佛菩萨面前供养了身体以后,诸佛菩萨慈悲地摄受了我,现在对于自己来讲,应该为利益一切众生做事情,为什么呢?因为我已经成了如来家族中的一员,如来的唯一事业就是弘扬佛法和利益众生,除此之外,绝没有其他的繁琐事务,诸佛菩萨就是想尽办法帮助天边无际的一切众生。所以,我要想利益众生的话,第一要恭敬十方诸佛菩萨,以佛法来饶益众生;第二自相续中的罪业一定要清净。

法本P350第三段

3、有人说:“学了密宗以后,身体就是清净的坛城了,燃指供佛犯密乘戒。”对此你是怎么认为的?

这一点我们应根据相续中的烦恼与执著来区分,如果自相续确实与如来的坛城无二无别,或者对身体没有执著而观为清净坛城的话,即使你是显宗的修行人,不用燃指供佛也可以;如果对自己的身体特别贪执,认为身体很不清净,就算你是密宗的修行人,燃指供佛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法本P347第四段

4、别人说我们长得不好看,或者太胖了,自己马上就不高兴了,这是什么原因?作为修行人,应当如何对治?

这是因为我们对身体相当执著。

对治的方法:将身体供养给上师、供养给佛教,这样一来,身体就不属于自己了,以后没有理由去执著它了。

法本P348第二段

5、燃指供佛时,由于特别痛而产生了后悔心,这样的供养还有功德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供养身体的发心一定要清净。燃指供佛时,由于特别痛而产生了后悔心,这样的话,有没有功德也很难说。一般来讲,真正以火燃烧自己的指头,可能都会有后悔心,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自己事先一定要考虑清楚。

法本P348第三段我们在供养身体之前,还是需要再三观察。如果未经观察就草率供养,事后没有坚定誓言或退失信心,这种过失也是相当大的。所以,在发心供养身体之前,一定要再三观察自心。

法本P350第六段

6、燃指供佛有哪些教典依据?

《楞严经》:“若我灭后其有比丘,发心决定修三摩提,能于如来形象之前,身然一灯烧一指节,及于身上爇一香炷,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

法本P347页脚注释

7、如果给佛菩萨作沐浴,是否他们的身体也像我们一样不干净?为什么?此举有什么功德?

不是。《般若经》、《现观庄严论》中说,得到了一地菩萨的果位,身上的不净部分,如污垢、尘垢、虱子等小含生全部都没有了,更何况是佛陀了。之所以作这样的沐浴,实际上是为了清净我们相续中的罪业。因为佛陀是一切功德圆满的智慧身体,如果把他作为对境,以清净心来作沐浴的话,所有的资粮就会得以圆满,所有的罪业就会得以清净。

法本P353第三段

8、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的浴佛仪式有什么差别?

汉传佛教:人们将佛像置于花丛当中,舀取清净的水,一边念诵偈文一边给佛像沐浴。

藏传佛教:在作沐浴仪式时,首先要准备一面明镜,维那师以赞佛的偈颂进行赞叹,如果是释迦牟尼佛,则念释迦牟尼佛的偈颂,若是药师佛,则念药师佛的偈颂。然后一边手持宝瓶,一边观想佛菩萨融入明镜中,在明镜上作沐浴。

法本P353第四段、第五段

9、供养衣服、装饰物分别有什么功德?请以其他公案加以说明。

以清净心供养衣服和装饰物,生生世世可获得特别庄严的身相。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云:“若有众生,奉施衣服,得十种功德。一者面目端严。二者肌肤细滑。三者尘垢不着。四者生便具足上妙衣服。五者微妙卧具覆盖其身。六者具惭愧服。七者见者爱敬。八者具大财宝。九者命终生天。十者速证涅槃。是名奉施衣服得十种功德。”

供养衣服的公案。佛经中有一个白衣比丘尼的公案,她生下来时,身上就穿着白色的衣服,脱下来马上又有一件,所以出家时佛开许她可以穿白衣。后来,这位白衣比丘尼获证了阿罗汉果位,当时有些弟子就问释迦牟尼佛:“她为什么直到获得阿罗汉果还是穿着白色的衣服?”佛陀告诉他们:以前有一对夫妻特别贫穷,他们只有一件衣服,一个人出门穿衣服,另一个人只有赤身裸体藏在土堆中不敢出来。有一次,他们知道了佛陀的功德非常大,于是把这件衣服供养了佛陀。王妃得知此事后特别感动,就把自己的衣服饰品全部给他们,即生中他们便获得了圆满受用,以后的生生世世,因为供养衣服的功德,直到最后有者时仍然身穿俱生的白衣。

供养装饰物的公案。关于舍利子尊者为什么拥有殊胜的智慧,在《释迦牟尼佛广传》中有不同的说法:久远之前,胜伏如来出现于世。有一天如来与两大弟子及菩萨、梵天众眷属去皇宫化缘,途中遇到三个童子,这三个童子一见到佛陀立刻生起信心。一个童子提议说:“值遇了殊胜福田,我们应当尽心供养。”另外两位则为难地说:“此处没有鲜花等供品,拿什么作供养呢?”倡议的孩童从颈上取下双股珍珠项链,准备以此供养佛陀,两位伙伴见后效仿他,也各自取下双股珍珠项链准备作供养。这时,倡议的童子问:“你们俩供养后欲发何愿?”一个童子说:“我愿成为如来右边智慧第一那样的人。”另一个童子说:“我愿成为如来左边神变第一那样的人。”这两个童子反过来问他:“你欲发何愿?”他则坚定地说:“我愿成就与佛陀无二无别之果。”当时的这三个孩童,就是后来的舍利子、目犍连和

释迦牟尼佛。

法本P357第一段

七年级历史上册 5.19《文字演变》学案 华东师大版

第19课《文字演变》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把握文字起源的传说、记事方法。 2.把握甲骨文的含义、文字结构及意义。 3.把握汉字演变过程及其历史地位。 二、学练提纲 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题目,能独立完成的先独立完成,遇到疑难问题可小组讨论解决 (一)想一想 前面我们通过学习知道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出土文字证实的王朝,为什么这样说呢? (二)试一试 1.你能说一说关于我们汉字起源的传说和古代的记事方法吗? 2.你能否给大家讲一下汉字的真正起源,可否举例说明。 3.试着解决一下课本阅读与练习 4.今天我们使用的汉字跟古代有很大的不同,你能讲述一下汉字的演变过程吗? 5.你能说说汉字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吗? (三)练一练(1-10为必作,11为选作) 1、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出现在(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2、汉字“林”的构字方法是( )

A、象形 B、会意 C、指事 D、形声 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4、中国汉字发展的顺序是( ) A、甲骨文—金文—小篆 B、金文—隶书—小篆 C、甲骨文—小篆—金文 D、甲骨文—楷书—金文 5、汉字最主要的特点是( ) A、形声表意 B、历史悠久 C、书法艺术 D、电脑输入快捷 6、就汉字的构成而言,你所学的汉字大多是( ) A、象形字 B、会意字 C、指事字 D、形声字 7、对统一文字作出直接贡献的是( ) A、仓颉 B、黄帝 C、秦始皇 D、李斯 8、我国 最早的成熟文字是( ) A、刻画符号 B、甲骨文 C、金文 D、小篆 9、人类历史进入文明时期的重要标志是( ) A、使用火 B、文字的出现 C、制造工具 D、定居生活 10、我国文字是由刻画符号演变而来的,下列遗址中 未发现刻画符号的是( ) A、元谋 B、半坡 C、姜寨 D、大汶口 11、阅读下列材料 清朝末年,在河南安阳市西北的小屯村一带,农民翻土时翻出了一些“龙骨”,因其为中药材,便卖给中药铺。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认出了这些“龙骨”上的刻画痕迹,竟是几千年来谁也未曾见过的文字。这是古代占卜之后留下的刻辞。 请回答 ⑴发现的文字名称是什么?请说出它的含义? ⑵发现这种文字的意义何在?

七年级历史上册 《文字演变》文字素材1 华东师大版

文字的演变 几乎我们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疑问,起初的文字是什么样的?又怎样一步步发展到了今天这个样子呢?好,下面我们就来谈一谈文字的演变。 甲骨文 1959年,在山东大汶口出土了一些陶器,上边刻有一些符号,可以看成是早期(约公元前4300年)的雏形文字。但目前看到的,已经初具规模、比较完备的文字是殷商时期的甲骨文。清朝末年在河南安阳小屯村发现了许多龟甲和兽骨,上面刻有文字,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兴趣,并把这种文字叫作甲骨文。 金文 随着社会的发展,字体也不断地在演变。从殷商到秦统一之前的金文,就是在甲骨文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金文是铜器铭文的通称,古代的铜器多为钟鼎,所以也叫钟鼎文。金文笔画也比甲骨文丰富多了,大小匀称,也有了行款,并有了一定的装饰性。 大小篆 我们学过历史,都知道春秋战国时,诸侯争战,你争我夺,也造成了语言异声,文字异形,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才将文字统一为小篆。以前的甲骨文、金文呢,就称为大篆,传世的《琅邪台刻石》《泰山刻石》都是小篆的代表作。 隶书 小篆虽然规范,看起来也漂亮,但写起来并不容易,应用时不能令人满意。人们对文字这一传播思想记录语言的工具的希望,是越方便越好,于是在小篆的基础上又产生了新的字体——隶书。相传隶书的创始人是程邈,因他得罪了秦始皇,下了监狱,在狱中用了十年的工夫,整理出一套应用简便的新字体,被后人称为隶书。秦始皇很高兴,不但赦免了他的罪,还封他为御史。 到了汉代,隶书逐渐成熟,占据了主要地位,这时由于人们审美意识的提高,隶书已写得相当美观,留下了许多名碑,如《张迁碑》《石门颂》《曹全碑》等风格各异的杰作,至今仍是学习隶书的最好范本。 楷书 隶书进一步演化而成为楷书,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用的字体,它比隶书更丰富而完备。三国时期的钟繇是在楷书加工整理上有巨大贡献的人。到了唐朝,文化高度发展,书法也发展到了顶峰,出现了一大批擅长写楷书的名家.像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 草书 下面说一说草书。草书并不是在楷书出现以后才有的。“草”是初步、草率的意思。无论哪种字体写得潦草,都算草书。作为一种专门的字体,是汉代才有的。到汉末,草书才大为风行,先为章草,又为今草,最后发展为狂草,还有小草。草书种类繁多,初学者不宜学,所以在这儿也不多说了。 行书

19课 经济体制改革

第4单元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 一、选择题 1) A. B.人民公社的撤销 C.乡镇企业的发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答案】 D 【解析】依据表中的信息1980~1982年,粮食产量不断提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原因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2.“在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用风扇、鼓风机来降温的措施。但企业采用这样的措施没有主动权,当时要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此材料说明() A.有利于节约资源 B.企业能充分发挥积极性、创造性 C.计划经济下企业没有主动权 D.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答案】 C 【解析】繁琐的审批程序充分说明了计划经济下企业没有主动权。 3.“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它是指() A.农村的土地改革 B.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农村建立人民公社 D.农村实行农业生产合作社 【答案】 B 【解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取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多劳多得。 4.下图为“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统计曲线图”,出现图中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 ①农村逐步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③走农业合作化道路 ④实行政企分开的政策 A.①②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注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农民”人均纯收入和“1978”年,据此可推断①②符合。 5.下列为湖北省天门县农民彭立诚家的1974年、1980年、1983年贴出的三幅春联() 1974年的春联是:过年只有两升米,押岁并无一分钱。横批:我也过年。 1980年的春联是:过年储米十余担,押岁存款上千元。横批:欢度春节。 1983年的春联是:人有勤劳致富两只手,家有吃穿住用四不愁。横批:永跟党走。 这三幅春联所反映出的内容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的辛勤劳动 B.乡镇企业的发展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农村政策 【答案】 D 【解析】春联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由于党的农村政策变化所带来的农民生活状况的变化。 6.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标志性分水岭。这一论断的主要依据是() A.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B.进入了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时期 C.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D.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答案】 C 【解析】A项是1978年,B项是1984年,D项是1997年。 7.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 C 【解析】1984年正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之年,当时企业仍旧是高度集中的单一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生产和销售都严格按照国家计划执行,企业缺乏经营自主权。因此,“松绑”的呼声反映了企业要求扩大经营自主权的呼声。 8.国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主要是针对() A.乡镇企业B.国有企业 C.个体经济D.外资经济 【答案】 B 【解析】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二、非选择题 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转变。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

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 一、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和“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从农村到城市的过程,农村改革的形式又有两种,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的活力。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上,不仅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且确立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教材分三个子目来讲,线索清晰明了。 本课的课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教材只是讲述了改革开放中的一部分内容,对内经济体制改革;而改革开放的另一部分内容,对外开放则放到第21课去讲。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轨道上来,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因此此课教材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史占有重要作用,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我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学生对身边的人或事是最感兴趣的。因此他们对这段历史有浓厚的兴趣。给学生一个较完整、条理的知识结构应不难,关键是如何讲清这些改革的背景,将这些改革,上升到理性的认识会较难。比如: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什么是非公有制经济?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本课中通过展示图片、文字资料、创设情境、设置问题,以激发学生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习惯,达到课标的要求。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经济建设方针和意义;掌握农村和城市经济改革的内容、意义;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进一步发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展示图片、文字材料、视频等相关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及主要内容,认识到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及过程,深刻体会改革的必然性与必要性,感受改革给中国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形成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

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自主预习·探新知] 一、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1)时间:1978年12月。 (2)内容 ①确立了改革开放、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来的方针。 ②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同时要求多方面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法、活动方式和思想方法。 (3)意义:揭开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含义:指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2)主要特征:包产到户。 (3)意义 ①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②到1984年基本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 3.乡镇企业

(1)概念:是指农村集体或个人创办的各类企业。 (2)意义 ①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②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1.开始的标志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全面展开。 2.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3.目标: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4.进一步深化 1992年,中国共产党“十四大”确立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5.意义 (1)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实力,逐渐形成了一批有实力和活力的大企业集团。 (2)使国有资产大幅度增加,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1.过程 (1)提出目标: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19课文字演变

第19课文字演变 〖教学实录〗 第一课时 〔复习导入〕 订正上周课堂作业(《基础训练》的第三单元) 引导学生看第五单元“古代科技与文化”的导言,知道本单元将要学习哪些内容。学生阅读课文。 第19课文字演变 (板书,以下绿色黑体字为板书内容) 〔阅读教材〕(约10分钟) 下面给同学们几分钟时间,请大家认真阅读教材,看书时用笔标出你认为应该掌握的内容或者你不理解的内容,看完书之后,我会要求大家合上书本,回顾你记忆中的本课内容。 〔合书布点〕(约10分钟) △采点布点学生阅读完教材后,先指定二、三名同学讲述教材内容,然后由其他学生补充。强调当有同学讲述时,其他同学要注意听,不得随便插话,如有不同意见,必须在他人陈述完之后,举手发言。教师根据学生讲述的内容采点、布点(板书)。 传说:结绳记事仓颉造字许慎《说文解字》 萌芽:刻画符号六书(假借、转注) 甲骨文:定义、发现、地位、构字四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金文→小篆→隶书→行书、草书、楷书 汉字的作用智慧的创造和结晶维系中华民族的根 (说明:学生述点情况较好,都能认识到甲骨文的重要性,但对汉字作用的理解存在问题。有位同学把“仓颉造字”说成“许慎造字”。) △布点小结 东汉时,文字学家许慎编写了一部《说文解字》,它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和考究字源的文字学专著,也是现存最早的字典。这里同学们注意汉字构字和使用的“六书”与构字方法的区别,也就是说:构字四法(也有人称为“四象”,没有为学生引入这个概念)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另外两个假借、转注是汉字的使用方法。 文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汉字是我们的母语,她是我们祖先智慧的创造和结晶。当然,这一点是所有文字的共同点。作为文字,汉字还有不同于其他文字的地方。世界上有些古老的文字随着所在国家的灭亡而消亡了,多数文字都由象形逐渐走向拼音,只有汉字形声表意,历千年而不衰。即使在电脑时代,汉字仍是当今输入最为快捷的文字之一。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方言不同、语音不通,南方人讲的话北方人很难听得懂,北方说的南方人有可能也不知是啥意思,但当这些话语成为文字时,形声表意的方块字,却人人都能心领神会,彼此沟通。因此,汉字不仅是一种传情达意的工具,还是联结和维系中华民族的根。我们前面说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我们所使用的汉字在这方面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于学生在述点时,汉字的作用讲的不够,我在总结时,把这部分内容放在前面讲了)

部编本最新八年级历史下册(人教)教案: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 从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了解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1.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日常生活发生变迁的原因、表现和影响。 2.对比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3.认识改革开放使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从中理解这是社会的进步,也是改革开放政策的胜利。 重点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巨大变化。 难点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日常生活的变化。 “四大件”的变迁: 改革开放前:“四大件”指的是“三转一响”——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 改革开放后:“四大件”指的是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新的高档消费品层出不穷,目前“四大件”指的是电脑、手机、住房、汽车。 从“四大件”的演变中,可以看出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那么这种变化的具体表现有哪些?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通过本课的学习,相信你会找到答案。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教师:新中国成立前,物价飞涨,民生凋敝。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经济恢复,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生活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1.衣 史料1改革开放前。 史料2改革开放后。

教师: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着方面有哪些变化? 学生:改革开放前,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不仅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只有中山装和解放装。改革开放后,衣着日益丰富多彩,服饰显示风度、展示个性。 教师:改革开放前,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们衣服色彩和样式很单调,大家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街上人群被形容为“蓝灰色的海洋”。改革开放后,随着物资的丰富和思想观念的解放,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商店里各种品牌服装争奇斗艳,时装表演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食 史料1野菜窝窝头。 史料2如图。 教师:改革开放前后,“吃”的变化也很大。人们在“吃”的方面有哪些变化? 学生:过去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现在人们不但能“吃饱”,还能“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 教师:过去人们吃的野菜、窝头,今天吃起来好像味道很不错,为什么还要说过去的生活不好呢?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过去是为了生存不得不吃野菜,作为粮食不足的补充;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健康。 3.住 史料1改革开放前的住房。

历史ⅱ岳麓版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教案

历史ⅱ岳麓版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教案 【课标要求:】 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概述家庭联产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课标解读:】 ⑴识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农村经济体制的措施;改革国有企业的主要措施. ⑵理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因以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异同. (3)认识:只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就能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就会推动农业的大发展;经济体制改革是改革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的部分。改革使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农业生产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方针的制定 1、召开时间、地点:1978年底、北京 内容:确立改革开放、工作重心转移的方针 历史意义:揭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思想的束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折,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会议成为建国以来党的历史和共和国历史的伟大转折,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起点。 (二)、农业生产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关系变革 ①前提: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即坚持社会主义所有制不变。 ②内容:包产到户,变集体生产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样,农民的生产与利益直接相关,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③特征:包产到户 ④作用: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它还促成了人民公社体制的崩溃。解决了吃饭问题,农民有了现金的积累,也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资本和劳动力。讨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业合作化前的农民个体经济有何不同? 生产资料所有制根本不同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方式不同 产品的分配方式不同发展后果迥异 (2)发展乡镇企业——调整产业结构 1985~1992年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二个阶段。主要是发展乡镇企业,如加工业、建筑业、流通服务业等。把部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建立“产供销、种养加、贸工农”一体化的农业综合发展体制,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更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1993年后,农村改革继续深化,进入了全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新时期。 想一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经历了哪几次生产关系的变革?

(完整版)汉字的演变

汉字的演变 1.总论汉字,亦称中文字、中国字、国字,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属于表意文字,为上古时代的华夏族人所 发明创制并作改进。经过了6000多年的演变,形成了独有的七种结体方式:甲金篆隶楷草行,简谓“七体”。后人根据汉字的形成整理出六种构造条例(非造字法则):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史称“六书”。 汉字是造物对中华民族的偏爱,它不仅在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而且有别于拼音文字,它是表意文字,是一种智慧的符号。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与文化能够绵延不绝而没有中断,汉字在其中起到的承传作用功不可没。中华上下五千年,优秀的传统文化辐射影响了周边国家与地区,甚至全球寰宇。 缅怀过去,当感恩,展望未来,怀信心。

语言的产生——口头交流 语言和文字关系密切,在文字产生之前,人类为了交流的便捷,也许在劳动中喊出第一声号子,也许模仿大自然发出一个声音,也许无缘无故自然而然产生了口头交流的方式——语言。

上古无文字,结绳以记事 结绳记事是文字发明前,人们所使用的一种记事方法,在《易.系辞下》中有记载,结绳即在一条绳子上打结,其意图是用来计数或者记录事件发生点,以便通过结绳数来提醒记忆,该方法在上古时期的中国、秘鲁、印地安皆有用过,在现代一些没有文字的民族中依然沿用。

传说仓颉造字——草创文字 在文字没有产生之前,人类的学习和继承主要以口耳相传为主,由于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急需要一种能用于书面使用的工具。 仓颉造字是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之一。仓颉,称苍颉,复姓侯刚,号史皇氏,轩辕黄帝史官,曾把流传于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他根据野兽的脚印研究出了汉字,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昌盛作出了不朽的功绩。但普遍认为汉字由仓颉一人创造只是传说,不过他可能是汉字的整理者,被后人尊为"造字圣人"。

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

第20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编写:周召军审核: 【课标要求:】 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 局面的历史意义。 2、概述家庭联产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课标解读:】 ⑴识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农村经济体制的措施;改革国有企业的主要措施. ⑵理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因以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异同. (3)认识:只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就能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就会推动农业的大发展;经济体制改革是改革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的部分。改革使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农业生产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方针的制定 1、召开时间、地点:1978年底、北京 2、内容:确立改革开放、工作重心转移的方针 3、历史意义:揭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思想的束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折,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会议成为建国以来党的历史和共和国历史的伟大转折,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起点。(二)、农业生产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关系变革 ①前提: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即坚持社会主义所有制不变。 ②内容:包产到户,变集体生产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样,农民的生产与利益直接相关,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方法·技巧·策略 用字头记忆法来识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特征 字头记忆法,指将要消化的材料,取第一个“字”而整体识记材料的方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指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用农民们的话简单概括就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用字头法可巧记为:交、留、剩 ③特征:包产到户 ④作用: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它还促成了人民公社体制的崩溃。解决了吃饭问题,农民有了现金的积累,也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资本和劳动力。 讨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业合作化前的农民个体经济有何不同? 生产资料所有制根本不同 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方式不同 产品的分配方式不同 发展后果迥异 变式练习: 在实行包产到户后,改变了过去长久以来“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的状况,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结合资料,分析改革前后的不同,想一想,小岗生产队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小岗生产队发生如此大的变化,直接原因是在安徽省政府鼓励下,农民把生产队土地划分到户、包干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

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 【课标要求】 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的决策,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重点难点】 重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难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知识梳理】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政策,揭开序幕 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决策: ⑴.时间:1978年12月 ⑵内容:确立了________________的伟大决策。确立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________________ 方面来的方针。 ⑶实质:大幅度地提高________________。 ⑷意义:揭开了中国________________的序幕。 2、什么是经济体制改革? 新中国经济体制的演变过程: 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建立了以为主的国民经济管理体系。 年,十一届三种全会后,开始从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 二、改革之路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经济体制改革为什么首先从农村开始? ①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80%,农村的稳定关系到整个政治局势的稳定。 ②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高度发展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条件。③人民公社体制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生活一直比较贫困。

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作用?) 3.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什么?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际上是对原先单一的集体所有制经济结构和人民公社制度(政社合一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的改革,是从根本上解放农村生产力。 4.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有什么意义? (二)国有企业改革 1.背景 2.为什么要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 材料一:1956年,上海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购买风扇、鼓风机降温的措施,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自主权,要经过层层批报,当时要经过十一个部门审批,盖11个章。等最后的章盖完了,夏天已经过去了。 材料二:沈阳有两个厂,一个是铜厂,一个是电缆厂,两厂仅相隔一墙,电缆厂归机械部门管,铜厂归冶金部门管。所以导致了冶金部把铜调到外地去,而电缆厂要从云南调进铜,这样就造成了运输上的浪费和时间上的浪费。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前有哪些弊端?并由此总结改革的关键所在。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没有自主权,不能发挥创造性、积极性,造成了官僚主义,造成了大量的浪费,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 1.下列关于改革开放前的服饰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 B.衣服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单调 C.大家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 D.时装表演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有机食品,不但远离污染,更远离各种化学添加剂、色素,是真正的绿色无公害食品。改革开放后人们“吃”的变化不包括() A.“吃”是为了解决“吃饱”的问题 B.讲究营养均衡 C.绿色食品的概念深入人心 D.野菜是餐桌上的保健品 3.野菜和粗粮如今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对于这种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B.人们在忆苦思甜 C.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 D.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 4.下列关于改革开放后住房与消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改革开放前人们住房比较拥挤 B.改革开放后人均住房面积扩大 C.改革开放后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D.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消费水平呈下降趋势 5.流行语往往打上了时代烙印。下列流行语出现在改革开放后的是() A.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D.今天,你网购了吗 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投入巨额资金改善交通条件,并取得巨大成就。以下

对中国铁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1997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 B.2011年,京广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C.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二位 D.京沪高铁是当时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里程最长、技术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 7.到2003年末,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电话由奢侈品变成日用品。这一现象不能说明的是() A.我们在现代生活中越来越依赖现代通信工具 B.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国民经济迅速发展 C.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 D.人们注重环保,讲究卫生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发行全国通用粮票,规定凭票供应粮食。 材料二在计划经济时代,物资严重匮乏,为缓和供应的紧张,保持物价的稳定,国家对生产和供应加以控制,大到钢铁、煤炭、粮食、布匹,小到毛巾、肥皂,都是按计划生产和销售的。 材料三1960年,粮票进入餐馆,到餐馆吃饭要凭粮票才能供应。到1962年上半年,北京……凭票证供应的商品达102种。……1993年,国务院发文宣布取消粮票,跨越近40年的“票证时代”宣告结束。 (1)根据材料二,指出材料一中我国实行粮票等票证供应的主要原因、目的。 (2)1958年,我国许多省宣布粮食亩产万斤,但为什么还出现材料三中的“到餐馆吃饭要凭粮票才能供应”的状况?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票证时代”结束的主要原因

(完整word版)《汉字的演变》习题

第20课汉字的演变 一、填空 1、在我国,文字产生之前,古代的先民们是以的方法来记事的。 2、时期流行时代“”的传说。 3、我国的文字是由逐渐演变而来的。距今五六千年的半坡、姜寨、大汶口遗址出土的陶器上都有它们的痕迹。 4、甲骨文是保存在代甲骨上用以记载情况的文字,是一种比较成熟的上古文字。 5、东汉时,文字学家,编写了一部《》,其中阐述了构字的四种方法,即、、和。 二、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汉字从甲骨文发展而来 B、金文比甲骨文更加规范 C、竹帛书出现于春秋时期 D、大篆形成于西周的晚期 2、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古老文字是() A、刻画符号 B、楔形文字 C、甲骨文 D、纸形文字 3、假设一下,如果你是商朝时负责占卜、观星相的官员,那么你记载占卜情况时所用的文字和材料是() A、甲骨文、运物骨骼 B、甲骨文、竹简 C、小篆、竹简 D、小篆、丝帛 4、汉字从起源到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如果按出现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金文②隶书③楷书④小篆⑤草书 A、①②③④⑤ B、①④②⑤③ C、①③②④⑤ D、①④⑤③② 5、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我们称为() A、小篆 B、甲骨文 C、钟鼎文或金文 D、隶书 三、识图与分析 1、仔细认读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图二: (1)图一属于什么文字?它与今天的汉字有何联系?它对我们研究商朝历史有何作用?(2)图二属于什么文字?其代表作品是什么?今天我们研究它有何作用? 2、读汉字的演变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图片提示,写出我国汉字的演变过程。 (2)欢哪一种字体?对照图片,把你最喜欢的那种字体临摹出6个字。 答案: 一、1、结绳 2、战国黄帝仓颉造字 3、刻画符号 4、商、占卜 5、许慎说文解字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二、1、C 2、C 3、A 4、B 5、C 三、1、(1)图一属于甲骨文。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与今天的汉字有着渊源关系。今河南安阳出土的甲骨卜辞记录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2)图二属于钟鼎文,也叫金文,其代表作品是虢季子白盘。钟鼎文是研究商周历史的重要资料,对研究汉字的发展和书法艺术也有重要价值。 2、(1)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和行书。 (2)自由回答,自由发挥。

201x-202x年七年级上册第19课《文字演变》同步测试

2019-2020年七年级上册第19课《文字演变》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1.我国最古老的记事方法是( ) A.上古结绳记事 B.仓颉造字记事 C.甲骨文记事 D.金文记事 2.距今五六千年的半坡、姜寨、大汶口遗址出土的陶器上的刻画符号( ) A.是我国最早的文字 B.是我国最早的结绳记事画面 C.是我国最早的文字雏形 D.是我国最早的甲骨文 3.下面有关甲骨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保存在商代甲骨上的文字 B.已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演变过程 C.是一种比较成熟的上古文字 D.甲骨文中已经齐备了许慎在《说文解字》里总结的六种汉字构成方法 4.请你在以下有关汉字的评价中,选出正确的项( ) ①汉字历经千年不衰,形声表意②电脑时代汉字因为输入慢而将走向拼音化③汉字在演变过程中,虽然字形发生了变化,但它们的基本结构仍是相通的④汉字不仅是一种传情达意的工具,还是联结中华民族的根。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二.材料选择题 5. 阅读材料: 殷墟,又名殷虚,商王朝后期都城遗址。郭沫若先生在《访安阳殷墟》一诗中赞叹道:“中原文化殷创始,观此胜于读古书”。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洹河两岸,面积约24平

方公里。据文献记载,自盘庚迁都于此至纣王(帝辛)亡国,整个商代后期以此为都,共经8代12王、254年。年代约当公元前14世纪末至前11世纪。

请回答: ①以上照片所再现的平原为何出名? ②郭沫若先生在《访安阳殷墟》一诗中赞叹道:“中原文化殷创始,观此胜于 读古书”。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你是如何理解郭沫若的诗句的? 活动探究 6.由书法兴趣小组的同学,试着收集一些所知道不同字体的汉字字帖,学会辨别字帖上的汉字字体,然后以这些字体为例跟同学们展示汉字的演变过程。 开阔视野 什么叫甲骨文? 所谓甲,就是龟甲;骨,主要指兽骨。古人迷信,常用甲骨占卜凶吉。占卜以后,往往在甲骨上面写刻或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这便叫做“甲骨文字”,简称为“甲骨文”。这种文字还有其他许多种叫法。如“龟甲文”、“龟版文”、“契文”、“甲骨刻文”。“甲骨刻辞”、“贞卜文”、“卜辞”、”“殷虚书契”等等.但自从陆懋德于1923年发表《甲骨文之历史及其价值》之后,便约定俗成,多数学者统称“甲骨文”了。这种文字真实地记录了中华民族的早期历史进程,它和古代埃及的纸草文书、巴比伦的泥版文字以及印第安人的玛雅文字一样,是整个人类的文化瑰宝。如今,甲骨文学已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说文解字

第19课 文字演变教学设计

第19课文字演变教学设计 Lesson 19 teaching design of text evolution

第19课文字演变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历史是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 的记录、研究和诠释。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文学家们如何书写历史,历史都以自己的 方式存在,不可改变。是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本教案根 据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 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 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教学实录〗 第一课时 〔复习导入〕 订正上周课堂作业(《基础训练》的第三单元) 引导学生看第五单元“古代科技与文化”的导言,知道本单 元将要学习哪些内容。学生阅读课文。 第19课文字演变 (板书,以下绿色黑体字为板书内容) 〔阅读教材〕(约10分钟) 下面给同学们几分钟时间,请大家认真阅读教材,看书时用 笔标出你认为应该掌握的内容或者你不理解的内容,看完书之后,我会要求大家合上书本,回顾你记忆中的本课内容。 〔合书布点〕(约10分钟) △采点布点学生阅读完教材后,先指定二、三名同学讲述 教材内容,然后由其他学生补充。强调当有同学讲述时,其他同

学要注意听,不得随便插话,如有不同意见,必须在他人陈述完 之后,举手发言。教师根据学生讲述的内容采点、布点(板书)。 传说:结绳记事仓颉造字许慎《说文解字》 萌芽:刻画符号六书(假借、 转注) 甲骨文:定义、发现、地位、构字四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金文→小篆→隶书→行书、草书、楷书 汉字的作用智慧的创造和结晶维系中华民族的根 (说明:学生述点情况较好,都能认识到甲骨文的重要性, 但对汉字作用的理解存在问题。有位同学把“仓颉造字”说成 “许慎造字”。) △布点小结 东汉时,文字学家许慎编写了一部《说文解字》,它是我国 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和考究字源的文字学专著,也是现存最早的 字典。这里同学们注意汉字构字和使用的“六书”与构字方法的 区别,也就是说:构字四法(也有人称为“四象”,没有为学生 引入这个概念)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另外两个假借、 转注是汉字的使用方法。 文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汉字是我们的母语,她是我们祖先 智慧的创造和结晶。当然,这一点是所有文字的共同点。作为文字,汉字还有不同于其他文字的地方。世界上有些古老的文字随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教案) 编者: 李颖秋 教 学 过 程 【课标要求】 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 进入新课 】 探究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问题1:我国改革开端的标志是什么?改革的进程怎样?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由经济到政治再到文化;由农村到城市;由试点到推广;由群众自发到政策推进。 【 教学目标 】 ☆★ 知识与技能 改革的目的、内容、原则、实质、必要性。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意义。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心环节、目标、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及成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及意义。 ☆★ 过程与方法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一目先分析改革的必要性,由学生归纳改革的内容,师生共同总结意义;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主要由教师讲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则重点讲述建立过程与意义。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经济体制改革,理解改革的必要性、重要性;我国的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我国的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教学重点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历史意义。 ———————————————————— 【 教学难点 】 改革的必要性;改革从农村开始的原因。 ———————————————————— 【 教学方法 】 探究式、启发式、归纳法和讨论法。 ———————————————————— 【 教学用具 】 教学课件及投影仪、大屏幕等

第19课文字演变 教师版

【学习目标】 1.了解文字起源传说和萌芽的概况。 2.掌握甲骨文的含义、文字结构及意义。 3.把握汉字演变过程及其历史地位。 【自学指导】 1.阅读课本101-103页内容,找出文字起源传说的特点、文字萌芽的概念; 掌握甲骨文概况,找出《说文解字的》作者和内容。 2.阅读课本104-105页内容,结合汉字字形演变图,理解并掌握汉字演变的过程。【自主学习】 我国文字演变的过程: 1.文字的起源:1)结绳记事 2)仓颉造字 2.文字的萌芽:1)我国的文字是由刻画符号逐渐演变而来的;2)甲骨文的出现 3.文字的形成:1)甲骨文的用途: 甲骨文的四种基本构字方法: 2)汉字的四种构字方法: 汉字的两种使用方法: 汉字的作用:智慧的创造和结晶维系中华民族的根 4.文字的发展:形声表意的方块字--汉字 汉字发展演变的步骤(P105页图): 【合作探究】 汉字有几种构字方法?下面资格汉子,请你说出他们分别是使用那种方法构造的。汉字的四种构字方法:象形、指事 会意、形声 “山”:象形字,“刃”:指事字, “林”:会意字,“渭”:形声字。

【当堂训练】 1、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出现在()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2、汉字“林”的构字方法是() A、象形 B、会意 C、指事 D、形声 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4、中国汉字发展的顺序是() A、甲骨文—金文—小篆 B、金文—隶书—小篆 C、甲骨文—小篆—金文 D、甲骨文—楷书—金文 5、汉字最主要的特点是() A、形声表意 B、历史悠久 C、书法艺术 D、电脑输入快捷 6、就汉字构成而言,你所学的汉字大多是() A.象形字 B.会意字 C.指事字 D.形声字 7、对统一文字作出直接贡献的是() A、仓颉 B、黄帝 C、秦始皇 D、李斯 8、我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是() A、刻画符号 B、甲骨文 C、金文 D、小篆 9、人类历史进入文明时期的重要标志() A.使用火 B.文字的出现 C.制造工具 D.定居生活 10、汉字的演变:→→→→→→【教学反思】

2021年七年级历史上册 5.《文字演变》学案 华东师大版

2021年七年级历史上册 5.19《文字演变》学案华东师大版 一、学习目标 1.把握文字起源的传说、记事方法。 2.把握甲骨文的含义、文字结构及意义。 3.把握汉字演变过程及其历史地位。 二、学练提纲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题目,能独立完成的先独立完成,遇到疑难问题可小组讨论解决 (一)想一想 前面我们通过学习知道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出土文字证实的王朝,为什么这样说呢? (二)试一试 1.你能说一说关于我们汉字起源的传说和古代的记事方法吗? 2.你能否给大家讲一下汉字的真正起源,可否举例说明。

3.试着解决一下课本P104页阅读与练习 4.今天我们使用的汉字跟古代有很大的不同,你能讲述一下汉字的演变过程吗?5.你能说说汉字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吗? (三)练一练(1-10为必作,11为选作) 1、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出现在()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2、汉字“林”的构字方法是()

A、象形 B、会意 C、指事 D、形声 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4、中国汉字发展的顺序是() A、甲骨文—金文—小篆 B、金文—隶书—小篆 C、甲骨文—小篆—金文 D、甲骨文—楷书—金文 5、汉字最主要的特点是() A、形声表意 B、历史悠久 C、书法艺术 D、电脑输入快捷 6、就汉字的构成而言,你所学的汉字大多是() A、象形字 B、会意字 C、指事字 D、形声字 7、对统一文字作出直接贡献的是() A、仓颉 B、黄帝 C、秦始皇 D、李斯 8、我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是() A、刻画符号 B、甲骨文 C、金文 D、小篆 9、人类历史进入文明时期的重要标志是() A、使用火 B、文字的出现 C、制造工具 D、定居生活 10、我国文字是由刻画符号演变而来的,下列遗址中未发现刻画符号的是() A、元谋 B、半坡 C、姜寨 D、大汶口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