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判别分析实例

判别分析实例

判别分析实例
判别分析实例

例:人文与发展指数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于1990年5月发表的第一份《人类发展报告》中公布的。该报告建议,目前对人文发展的衡量指标应当以人生的三大要素为重点。衡量人生的三大要素的指标分别为:实际人均GDP指数、出生时的预期寿命指数、受教育程度指数(由成人识字率指数和综合总人学率指数按2/3、1/3的权重加权而得),将一生三个指数合成为一个指数就是人文发展指数。今从2007年世界各国人文发展指数(2005年)的排序中,选取高发展水平、中等发展水平和低发展水平国家各6个作为三组样品,另选四个国家作为待判样品,资料如下表所示。试用判别分析过程对以下数据资料进行判别分析,并据此对待选的四个国家进行判别归类。

data develop;

input type gdp life rate zhrate@@;

cards;

1 41890 77.9 99.5 93.3

1 29461 79.1 99.

2 88

1 23381 78.9 96 99

1 29663 79.4 92.5 87.3

1 28529 80.3 98.4 90.6

1 22029 77.9 99 96

2 6000 77.7 99.8 87.6

2 9060 71.9 97.

3 76.8

2 8402 71.7 88.6 87.5

2 8677 69.6 92.6 71.2

2 5137 71 92.6 81.1

2 8407 71.4 87.4 68.7

3 1550 62.6 48.6 58.1

3 1128 46.5 69.1 56.2

3 2299 49.8 67.9 62.3

3 2370 64.6 49.9 40

3 3071 73.7 90.3 63.9

3 3843 69.7 90.

4 68.2

. 31267 82.3 99 85.9

. 3452 63.7 61 63.8

. 6757 72.5 90.9 69.1

. 11110 50.8 82.4 77

;

proc discrim simple wcov distance list;/*simple:要求技术各类样品的简单描述统计量;选项WCOV要求计算类内协方差阵;选项DISTANCE要求计算马氏距离;选项LIST要求输出重复替换归类结果。由于没有给出方法选项,所以系统按缺省时的正态分布进行有关参数的估计和归类。*/

class type;

var gdp life rate zhrate;

run;

proc discrim pool=test slpool=0.05list; /*simple: */

class type;

priors'1'=0.3'2'=0.4'3'=0.3 ;

run;

proc discrim method=npar k=2list; /*simple: */

class type;

run;

proc candisc out=result ncan=2; /*simple: */

class type;

var gdp life rate zhrate;

run;

proc gplot data=reult;

plot can1*can2=type;

run;

proc discrim data=result distance list;

class type;

var can1 can2;

run;

表1 已知样本分类水平信息

表2 样本统计量信息

表3 类间距离及三类总体均值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表3给出了类1与类2之间的马氏距离为37.58288,类1与类3之间的马氏距离为75.97603,类2与类3之间的马氏距离为10.91428.类与类之间总体均值的F检验统计量值分布为22.54978,45.58562,22.54973,对应的检验概率分别为<0.0001, <0.0001,<0.0001, 说明三类总体均值两辆之间的差异是显著的,因此判别分析有意义。

表4 线形判别函数

由表4可写出线形判别函数如下:

高发展水平:y1=-157.18932+0.00204gdp+1.66582life-0.37085rate+1.72851zhrate

中等发展水平Y2=-99.12840+0.0006250gdp+1.49389life-0.09262rate+1.19559zhrate

低发展水平:Y3=-62.22473+0.0002576gdp+1.31631life-0.08940rate+0.85253zhrate

表5:用距离判别法判别分析结果

由表5得,最后四个观测的归类结果为19号(日本)观测为高发展水平国家,第20号(印度)为第3类,即低发展水平国家,21号(中国)和22号(南非)归为中等发展水平国家。

表6 距离判别法判别分析结果小结

表6给出了分类错误信息,由输出结果可知分类错误的比率为0,即正确的比率为100%。

本程序中第二个判别分析过程的选项“pool=test”,要求进行类内协方差阵一致性检验,检验的显著性水平由选项”slpool=0.05”给出为0.05. priors语句给出了各发展水平国家的先验概率。

表7 分类信息及类内协方差阵一致性检验结果

表7表明3个类的先验概率分别为0.3,0.4,0.3,类内协方差阵行列式的自然对数不相等,表明类内协方差阵不相等,而卡方统计量值为46.068898,对应的概率是0.0008,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是显著的,即类内协方差阵存在显著差异。由于类内协方差阵不等,所以判别函数应是二次函数。

表8 类间配对广义马氏距离

由表8可知,类内广义马氏距离不再为0,而且类间的广义马氏距离也不再相等,因而类内协方差和先验概率对后验概率的计算是起作用的。

表9 用Bayes判别法得到的判别分析部分结果

由表9可知,用BAYES判别法对待判样品的判别结果与距离判别法结果一致。

本程序中的第三个过程要求进行非参数分析,即对类密度函数进行非参数估计。选项K=2要求用最近邻的两个样品进行密度函数估计,选项list要求输出重复替换归类结果。该过程运行结果如下:

表10 用NPAR方法得到的判别分析部分结果

由表10可知,4个待判的样品中19号和21号归类结果与BAYES判别归类结果是一致的,但20号和22号所属类别则不能确定,这是与前面2中判别方法结果不一致的地方。

第四种FISHER判别:第一个过程执行典型判别分析。第二个过程要求绘制第一个典型变量CAN1和第二个典型变量CAN2的散点图,以便更加直观了解分类情况。第一、二个过程输出结果如下:

表11 典型相关的多变量检验结果

由上表对相关阵的显著性检验结果可知,至少有

表12 典型相关与特征值

上表可知,第一典型相关为0.969875,而第二典型相关为0.653396。第一个特征值为15.8514,所占比例为95.51%,第二个特征值为0.7450,所占比例仅有4.49%,说明只需用第一个典型变量即可。

表13 原始变量的典型相关系数

由表12可得两个典型变量分别为:

CAN1=0.0002096544gdp+0.0382960552life-0.0346472260rate+0.0988009134zhrate

Can2=-0.0001135485gdp+0.0394378902life+0.0500655661rate+0.0390500134zhrate

表14 类间马氏距离及各类总体均值的显著性检验

由上表的显著性概率可知,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三个类的总体均值两两显著不等。

表15 线性判别函数

由表15得3个类的线形判别函数分别为:

第一类:Y1=-12.01131+4.88922can1-0.34378can2

第二类:Y2=-1.16768-1.07130can1+1.08981can2

第三类:y3=-7.56654-3.81792can1-0.74604can2

表16 由DISCRIM利用两个典型变量进行判别部分样品归类结果

上表分类结果与前几种分类方法结果一样,总错判率为0.

SPSS操作方法:判别分析例题

为研究1991年中国城镇居民月平均收入状况,按标准化欧氏平方距离、离差平方和聚类方法将30个省、市、自治区.分为三种类型。试建立判别函数,判定广东、西藏分别属于哪个收入类型。判别指标及原始数据见表9-4。 1991年30个省、市、自治区城镇居民月平均收人数据表 单位:元/人 x1:人均生活费收入 x6:人均各种奖金、超额工资(国有+集体) x2:人均国有经济单位职工工资 x7:人均各种津贴(国有+集体) x3:人均来源于国有经济单位标准工资 x8:人均从工作单位得到的其他收入 x4:人均集体所有制工资收入 x9:个体劳动者收入 5

贝叶斯判别的SPSS操作方法: 1. 建立数据文件 2.单击Analyze→ Classify→ Discriminant,打开Discriminant Analysis 判别分析对话框如图1所示: 图1 Discriminant Analysis判别分析对话框 3.从对话框左侧的变量列表中选中进行判别分析的有关变量x1~x9进入Independents 框,作为判别分析的基础数据变量。 从对话框左侧的变量列表中选分组变量Group进入Grouping Variable 框,并点击Define Range...钮,在打开的Discriminant Analysis: Define Range对话框中,定义判别原始数据的类别数,由于原始数据分为3类,则在Minimum(最小值)处输入1,在Maximum(最大值)处输入3(见图2)。。 选择后点击Continue按钮返回Discriminant Analysis主对话框。 图2 Define Range对话框 4、选择分析方法 Enter independent together 所有变量全部参与判别分析(系统默 认)。本例选择此项。 Use stepwise method 采用逐步判别法自动筛选变量。

距离判别法及其应用

距离判别法及其应用 一、什么是距离判别 (一)定义 距离判别分析方法是判别样品所属类别的一应用性很强的多因素决策方法,根据已掌握的、历史上每个类别的若干样本数据信息,总结出客观事物分类的规律性,建立判别准则,当遇到新的样本点,只需根据总结得出的判别公式和判别准则,就能判别该样本点所属的类别。 距离判别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样本和哪个总体的距离最近,就判它属于哪个总体。 (二)作用 判别个体所属类型。例如在经济学中,可根据各国的人均国人民收入、人均工农业产值和人均消费水平等多种指标来判定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的怕属类型医学上根据口才的体温、白血球数目以及其他病理指标来判断患者所患何病等。 二、距离判别分析原理 (一)欧氏距离 欧氏距离(Euclidean distance )是一个通常采用的距离定义,最多的应用是对距离的测度。大多情况下,人们谈到距离的时候,都会很自然的想到欧氏距离。从数学的角度来讲,它是在m 维空间中两个点之间的真实距离。 在二维空间中其公式为: 2 21221)()(y y x x d -+-=

推广到n 维空间其公式为: 2 1) (1 i n i i y x d -=∑= (二)马氏距离 在判别分析中,考虑到欧氏距离没有考虑总体分布的分散性信息,印度统计学家马哈诺必斯(Mahalanobis )于1936年提出了马氏距离的概念。 设总体T m X X X G },...,,{21=为m 维总体(考察m 个指标),样本 T m i x x x X },...,,{21=。令μ=E(i X )(i=1,2, …,m),则总体均值向量为 T m },,{21μμμμ???=。总体G 的协方差矩阵为: ]))([()(T G G E G COV μμ--==∑。 设X ,Y 是从总体G 中抽取的两个样本,则X 与Y 之间的平方马氏距离为: )()(),(12Y X Y X Y X d T -∑-=- 样本X 与总体G 的马氏距离的平方定义为: )()(),(12μμ-∑-=-X X G X d T 1.两总体距离判别。设有两总体1G 和2G 的均值分别为1μ和2μ,协方差矩阵分别为1∑和2∑(1∑,2∑>0),1?m X 是一个新样本,判断其属于哪个总体。定义1?m X 到1G 和2G 的距离为),(12 G X d 和),(22 G X d , 则按如下判别规则进行判断: 1G X ∈,若),(12G X d ≤),(22G X d 2G X ∈,若),(22G X d ﹤),(12G X d (1)当1∑=2∑时,该判别式可进行如下简化: ),(12G X d -),(22G X d =)()(111μμ-∑--X X T -)()(212μμ-∑--X X T

判别分析-四种方法

第六章 判别分析 §6.1 什么是判别分析 判别分析是判别样品所属类型的一种统计方法,其应用之广可与回归分析媲美。 在生产、科研和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根据观测到的数据资料,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分类。例如在经济学中,根据人均国民收入、人均工农业产值、人均消费水平等多种指标来判定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所属类型;在市场预测中,根据以往调查所得的种种指标,判别下季度产品是畅销、平常或滞销;在地质勘探中,根据岩石标本的多种特性来判别地层的地质年代,由采样分析出的多种成份来判别此地是有矿或无矿,是铜矿或铁矿等;在油田开发中,根据钻井的电测或化验数据,判别是否遇到油层、水层、干层或油水混合层;在农林害虫预报中,根据以往的虫情、多种气象因子来判别一个月后的虫情是大发生、中发生或正常; 在体育运动中,判别某游泳运动员的“苗子”是适合练蛙泳、仰泳、还是自由泳等;在医疗诊断中,根据某人多种体验指标(如体温、血压、白血球等)来判别此人是有病还是无病。总之,在实际问题中需要判别的问题几乎到处可见。 判别分析与聚类分析不同。判别分析是在已知研究对象分成若干类型(或组别)并已取得各种类型的一批已知样品的观测数据,在此基础上根据某些准则建立判别式,然后对未知类型的样品进行判别分类。对于聚类分析来说,一批给定样品要划分的类型事先并不知道,正需要通过聚类分析来给以确定类型的。 正因为如此,判别分析和聚类分析往往联合起来使用,例如判别分析是要求先知道各类总体情况才能判断新样品的归类,当总体分类不清楚时,可先用聚类分析对原来的一批样品进行分类,然后再用判别分析建立判别式以对新样品进行判别。 判别分析内容很丰富,方法很多。判别分析按判别的组数来区分,有两组判别分析和多组判别分析;按区分不同总体的所用的数学模型来分,有线性判别和非线性判别;按判别时所处理的变量方法不同,有逐步判别和序贯判别等。判别分析可以从不同角度提出的问题,因此有不同的判别准则,如马氏距离最小准则、Fisher 准则、平均损失最小准则、最小平方准则、最大似然准则、最大概率准则等等,按判别准则的不同又提出多种判别方法。本章仅介绍四种常用的判别方法即距离判别法、Fisher 判别法、Bayes 判别法和逐步判别法。 §6.2 距离判别法 基本思想:首先根据已知分类的数据,分别计算各类的重心即分组(类)的均值,判别准则是对任给的一次观测,若它与第i 类的重心距离最近,就认为它来自第i 类。 距离判别法,对各类(或总体)的分布,并无特定的要求。 1 两个总体的距离判别法 设有两个总体(或称两类)G 1、G 2,从第一个总体中抽取n 1个样品,从第二个总体中抽取n 2个样品,每个样品测量p 个指标如下页表。 今任取一个样品,实测指标值为),,(1'=p x x X ,问X 应判归为哪一类? 首先计算X 到G 1、G 2总体的距离,分别记为),(1G X D 和),(2G X D ,按距离最近准则

SPSS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论文

S P S S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 论文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基于聚类分析的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实证分析摘要: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的整体消费水平逐渐提高,但各地区间的消费结构仍存在较大差别。文章选用8个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统计指标,采用欧式距离平方和离差平方和法,对我国31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的2013年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聚类分析和比较研究。这不仅从总体上掌握了我国消费结构类型的地区分布,而且系统分析了我国各地区消费结构的特点及产生原因,为国家制定消费政策提供了决策依据。 关键词:消费结构;聚类分析;判别分析;政策建议;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居民的收入不断增加,并且在国家连续出台住房、教育、医疗等各项改革措施和实施“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经济政策的影响下,我国各地区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也强劲增长,消费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结构不合理现象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调整。但是,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及原有经济基础的差异,使各地区的消费结构仍存在着明显差别。为了进一步改善消费结构,正确引导消费,提高我国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有必要考察我国各地区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之间的异同并进行比较研究,以期发现特点和规律,从宏观上把握各地区城镇居民的消费现状和不同地区消费水平的差异,为提高我国各地区消费水平和谐增长提供决策依据。 二、消费结构的数据分析 消费结构指居民在生活消费过程中,不同类型消费的比例及其相互之间的配合、替代、制约的关系。就其数量关系来看,消费结构是指在消费过程中不同商品或劳务消费支出占居民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反映了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对各类商品及劳务的需求结构,体现一国或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状况。 (一)数据来源 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先利用2013年全国数据(如表1所示),对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进行聚类分析。分析采用选用了城镇居民食品、衣着、居住、家庭用品及服务设备、医疗保健、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其它商品和服务八项指标,分别用来反映较高、中等、较低居民消费结构。

多个总体距离判别法(DOC)

多个总体距离判别法 及其应用 课程名: 年级: 专业: 姓名: 学号:

目录 一、摘要 (1) 二、引言 (1) 三、原理 (1) 3.1定义 (1) 3.2思想 (1) 3.3判别分析过程 (1) 四、具体应用 (3) 4.1判别分析在医学上的应用 (3) 4.2距离判别法在居民生活水平方面的应用 (9) 4.3判别分析软件的使用 (12) 五、参考文献 (14) 六、附录 (15)

一、 摘要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社会的进行,数据分析对我们来说日趋重要,为了对数据的分类进行判别,本文介绍了数据分类判别的一种方法:距离判别法。本文从多个总体距离判别法理论出发并结合例题详细介绍了多个总体距离判别法的在医学领域以及居民生活水平方面的应用,同时也简单介绍了spss 软件一般判别法的具体操作。 关键词: 距离判别法 判别分析 一般判别分析 二、 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判别分析在经济,医学等很多领域以及气候分类,农业区划,土地类型划分等有着重要的应用, 本文从多个总体距离判别分析理论出发,介绍了多个总体距离判别法在医学以及人民生活方面的应用,并介绍了spss 一般判别分析的应用。 三、 原理 3.1 定义 距离判别法:距离判别分析方法是判别样品所属类别的一应用性很强的多因素决方法,其中包括两个样本总体距离判别法,多个样本距离判别法。 多个总体距离判别法:多个总体距离判别法是距离判别法的一种,是两个总体距离判别法的推广,具有多个总体,将待测样本归为多个样本中的一类。 3.2 思想 计算待测样本与各总体之间的距离,将待测样本归为与其距离最进的一类。 3.3 判别分析过程 对于k 个总体k 21G G G ?, ,,假设其均值分别为:k 21u u u ,,,?,协方差阵

SPSS操作方法:判别分析例题

实验指导之二 判别分析的SPSS软件的基本操作 [实验例题]为研究1991年中国城镇居民月平均收入状况,按标准化欧氏平方距离、离差平方和聚类方法将30个省、市、自治区.分为三种类型。试建立判别函数,判定广东、西藏分别属于哪个收入类型。判别指标及原始数据见表9-4。 1991年30个省、市、自治区城镇居民月平均收人数据表 单位:元/人 x1:人均生活费收入 x6:人均各种奖金、超额工资(国有+集体) x2:人均国有经济单位职工工资 x7:人均各种津贴(国有+集体) x3:人均来源于国有经济单位标准工资 x8:人均从工作单位得到的其他收入 x4:人均集体所有制工资收入 x9:个体劳动者收入 x5:人均集体所有制职工标准工资

贝叶斯判别的SPSS操作方法: 1. 建立数据文件 2.单击Analyze→Classify→Discriminant,打开Discriminant Analysis判别分析对话框如图1所示: 图1 Discriminant Analysis判别分析对话框 3.从对话框左侧的变量列表中选中进行判别分析的有关变量x1~x9进入Independents 框,作为判别分析的基础数据变量。 从对话框左侧的变量列表中选分组变量Group进入Grouping Variable 框,并点击Define Range...钮,在打开的Discriminant Analysis: Define Range 对话框中,定义判别原始数据的类别数,由于原始数据分为3类,则在Minimum(最小值)处输入1,在Maximum(最大值)处输入3(见图2)。。 选择后点击Continue按钮返回Discriminant Analysis主对话框。 图2 Define Range对话框 4、选择分析方法

判别分析及聚类分析

判别分析(Discriminant Analysis) 一、概述: 判别问题又称识别问题,或者归类问题。 判别分析是由Pearson于1921年提出,1936年由Fisher首先提出根据不同类别所提取的特征变量来定量的建立待判样品归属于哪一个已知类别的数学模型。 根据对训练样本的观测值建立判别函数,借助判别函数式判断未知类别的个体。 所谓训练样本由已知明确类别的个体组成,并且都完整准确地测量个体的有关的判别变量。 训练样本的要求:类别明确,测量指标完整准确。一般样本含量不宜过小,但不能为追求样本含量而牺牲类别的准确,如果类别不可靠、测量值不准确,即使样本含量再大,任何统计方法语法弥补这一缺陷。 判别分析的类别很多,常用的有:适用于定性指标或计数资料的有最大似然法、训练迭代法;适用于定量指标或计量资料的有:Fisher二类判别、Bayers多类判别以及逐步判别。半定量指标界于二者之间,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以上方法。 类别(有的称之为总体,但应与population的区别)的含义——具有相同属性或者特征指标的个体(有的人称之为样品)的集合。如何来表征相同属性、相同的特征指标呢? 同一类别的个体之间距离小,不同总体的样本之间距离大。 距离是一个原则性的定义,只要满足对称性、非负性和三角不等式的函数就可以称为距 绝对距离 马氏距离:(Manhattan distance) 设有两个个体(点)X与Y(假定为一维数据,即在数轴上)是来自均数为μ,协方差阵为∑的总体(类别)A的两个个体(点),则个体X与Y的马氏距离为 (,)X与总体(类别)A的距离D X Y= (,) 为D X A= 明考斯基距离(Minkowski distance):明科夫斯基距离 欧几里德距离(欧氏距离) 二、Fisher两类判别 一、训练样本的测量值 A类训练样本

判别分析的基本原理讲课稿

判别分析的基本原理

判别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模型 一、判别分析概述 (一)什么是判别分析 判别分析是多元统计中用于判别样品所属类型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是一种在已知研究对象用某种方法已经分成若干类的情况下,确定新的样品属于哪一类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判别分析方法处理问题时,通常要给出用来衡量新样品与各已知组别的接近程度的指标,即判别函数,同时也指定一种判别准则,借以判定新样品的归属。所谓判别准则是用于衡量新样品与各已知组别接近程度的理论依据和方法准则。常用的有,距离准则、Fisher 准则、贝叶斯准则等。判别准则可以是统计性的,如决定新样品所属类别时用到数理统计的显著性检验,也可以是确定性的,如决定样品归属时,只考虑判别函数值的大小。判别函数是指基于一定的判别准则计算出的用于衡量新样品与各已知组别接近程度的函数式或描述指标。 (二)判别分析的种类 按照判别组数划分有两组判别分析和多组判别分析;按照区分不同总体的所用数学模型来分有线性判别分析和非线性判别分析;按照处理变量的方法不同有逐步判别、序贯判别等;按照判别准则来分有距离准则、费舍准则与贝叶斯判别准则。 二、判别分析方法 (一)距离判别法 1.基本思想:首先根据已知分类的数据,分别计算各类的重心,即分组(类)均值,距离判别准则是对于任给一新样品的观测值,若它与第i 类的重心距离最近,就认为它来自第i 类。因此,距离判别法又称为最邻近方法(nearest neighbor method )。距离判别法对各类总体的分布没有特定的要求,适用于任意分布的资料。 2.两组距离判别 两组距离判别的基本原理。设有两组总体B A G G 和,相应抽出样品个数为21,n n , n n n =+)(21,每个样品观测p 个指标得观测数据如下,

聚类分析与判别分析区别

聚类分析与判别分析区别1 2 聚类分析和判 3 别分析就是这样的分类方法 4 , 5 目前它们已经成为 6 比较标准的数据分类方法。 7 我们常说 8 “物以类聚、 9 人以群分” 10 , 11 就是聚类分 12 析和判别分析最简单、 13 14 最朴素的阐释 15 , 16 并且这一成 17 语也道明了这两种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 18 19 都是分类 20 技术 , 21 22 但它们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对事物分类 的 23 24 , 25 或者说 , 26 27 是两种互逆的分类方式。聚类分析与 28 判别分析都是多元统计中研究事物分类的基本方 29 法 30 , 31 但二者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32 一、 33 聚类分析与判别分析的基本概念 34 1 35 、 36 聚类分析 37 又称群分析、 38 点群分析。 39 根据研究对象特征对 40 研究对象进行分类的一种多元分析技术 , 41 42 把性质

相近的个体归为一类 1 2 , 3 使得同一类中的个体都具 4 有高度的同质性 5 , 6 不同类之间的个体具有高度的 异质性。 7 8 根据分类对象的不同分为样品聚类和变量聚类。9 2 、 10 11 判别分析 12 是一种进行统计判别和分组的技术手段。根 13 据一定量案例的一个分组变量和相应的其他多元14 变量的已知信息 15 , 16 确定分组与其他多元变量之间 17 的数量关系 18 , 19 建立判别函数 , 20 21 然后便可以利用这一 22 数量关系对其他未知分组类型所属的案例进行判23 别分组。 24 判 25 别 26 分 27 析 28 中 29 的 30 因 变 31 32 量 33 或 34 判 35 别 36 准 则 37 38 是 39 定 类 40 41 变 42 量 , 43 44 而自变量或预测变量基本上是定距变量。

全国各省经济的聚类分析及判别分析

全国各省经济的聚类分析及判别分析 唐鹏钧(DY1001109) 摘要:利用SPSS软件对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浙江、湖南、甘肃除外)的主要经济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将其经济分成4种类型,并对浙江、湖南、甘肃进行类型判别分析。通过这两个方法对全国各省进行经济分类。本文选取了7项经济指标作为决定经济类型的影响因素,各项数据均来自2010年国家统计年鉴。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和上海市为第一类经济类型;江苏省和山东省为第三类型;广东省为第四类经济;其他2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均属于第二类型。 关键词:聚类分析、判别分析、经济类型 0引言 聚类分析是根据研究对象的特征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类的多元统计分析技术的总称。它直接比较各事物之间的性质,将性质相近的归为一类,将性质差别较大的归入不同的类。系统聚类分析又称集群分析,是聚类分析中应用最广的一种方法,它根据样本的多指标(变量)、多个观察数据,定量地确定样品、指标之间存在的相似性或亲疏关系,并据此连结这些样品或指标,归成大小类群,构成分类树状图或冰柱图。 判别分析是根据多种因素(指标)对事物的影响来实现对事物的分类,从而对事物进行判别分类的统计方法。判别分析适用于已经掌握了历史上分类的每一个类别的若干样品,希望根据这些历史的经验(样品),总结出分类的规律性(判别函数)来指导未来的分类。 聚类分析与判别分析都是研究分类的,但是它们有所区别: (1)聚类分析一般寻求客观的分类方法,在进行聚类分析以前,对总体到底有几种类型并不知道。判别分析则是在总体类型划分已知,在各总体分布或来自总体训练样本的基础上,对当前的新样本判定它们属于哪个总体。 (2)两类方法的建立的模型不一样,因此在处理某些特定的问题时,就会得

判别分析

学生实验报告书 实验课程名称多元统计分析 开课学院经济学院 指导教师姓名唐湘晋 学生姓名朱天国 学生专业班级金融sy1201 20014-- 20015学年第一学期

实验教学管理基本规范 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实验报告是反映实验教学水平与质量的重要依据。为加强实验过程管理,改革实验成绩考核方法,改善实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质量,特制定实验教学管理基本规范。 1、本规范适用于理工科类专业实验课程,文、经、管、计算机类实验课程可根据具体情况参 照执行或暂不执行。 2、每门实验课程一般会包括许多实验项目,除非常简单的验证演示性实验项目可以不写实验 报告外,其他实验项目均应按本格式完成实验报告。 3、实验报告应由实验预习、实验过程、结果分析三大部分组成。每部分均在实验成绩中占一 定比例。各部分成绩的观测点、考核目标、所占比例可参考附表执行。各专业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 4、实验预习、实验过程、结果分析三部分按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评定,折合计算 实验成绩(百分制)标准为:优95,良85,中75,及格60,不及格50。 5、学生必须在完成实验预习内容的前提下进行实验。教师要在实验过程中抽查学生预习情况, 在学生离开实验室前,检查学生实验操作和记录情况,并在实验报告第二部分教师签字栏签名,以确保实验记录的真实性。 6、学生应在做完实验后三天内完成实验报告,交指导教师评阅。 7、教师应及时评阅学生的实验报告并给出各实验项目成绩,完整保存实验报告。在完成所有 实验项目后,教师应按学生姓名将批改好的各实验项目实验报告装订成册,构成该实验课程总报告,按班级交课程承担单位(实验中心或实验室)保管存档。

SPSS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论文

基于聚类分析的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实证分析 摘要: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的整体消费水平逐渐提高,但各地区间的消费结构仍 存在较大差别。文章选用8个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统计指标,采用欧式距离平方和离差平 方和法,对我国31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的2013年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聚类分析和 比较研究。这不仅从总体上掌握了我国消费结构类型的地区分布,而且系统分析了我国 各地区消费结构的特点及产生原因,为国家制定消费政策提供了决策依据。 关键词:消费结构;聚类分析;判别分析;政策建议;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居民的收入不断增加,并且在国家连续出台 住房、教育、医疗等各项改革措施和实施“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经济 政策的影响下,我国各地区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也强劲增长,消费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 化,结构不合理现象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调整。但是,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及 原有经济基础的差异,使各地区的消费结构仍存在着明显差别。为了进一步改善消费结 构,正确引导消费,提高我国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有必要考察我国各地区 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之间的异同并进行比较研究,以期发现特点和规律,从宏观上把握 各地区城镇居民的消费现状和不同地区消费水平的差异,为提高我国各地区消费水平和 谐增长提供决策依据。 二、消费结构的数据分析 消费结构指居民在生活消费过程中,不同类型消费的比例及其相互之间的配合、替 代、制约的关系。就其数量关系来看,消费结构是指在消费过程中不同商品或劳务消费 支出占居民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反映了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对各类商品及劳务的需 求结构,体现一国或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状况。 (一)数据来源 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先利用2013年全国数据(如表1所示), 对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进行聚类分析。分析采用选用了城镇居民食品、衣着、 居住、家庭用品及服务设备、医疗保健、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其它商品和 服务八项指标,分别用来反映较高、中等、较低居民消费结构。 表1 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支出 (2013年)

判别分析三种方法

作业一: 为研究1991年中国城镇居民月平均收入状况,按标准化欧氏平方距离、离差平方和聚类方法将30个省、市、自治区.分为两种类型。试建立判别函数,判定广东、西藏分别属于哪个收入类型。判别指标及原始数据见表9-4。 1991年30个省、市、自治区城镇居民月平均收人数据表 单位:元/人 x1:人均生活费收入 x6:人均各种奖金、超额工资(国有+集体) x2:人均国有经济单位职工工资 x7:人均各种津贴(国有+集体) x3:人均来源于国有经济单位标准工资 x8:人均从工作单位得到的其他收入 x4:人均集体所有制工资收入 x9:个体劳动者收入 x5:人均集体所有制职工标准工资

一、距离判别法 解:变量个数p=9,两类总体各有11个样品,即n1=n2=11 ,有2个待判样品,假定两总体协差阵相等。由spss可计算出:协方差和平均值

合计x1 123.2881 23.27817 22 22.000 x2 80.4895 22.04796 22 22.000 x3 50.8709 6.14867 22 22.000 x4 10.1450 3.11887 22 22.000 x5 6.0659 2.72297 22 22.000 x6 14.6060 6.73264 22 22.000 x7 15.7215 6.64603 22 22.000 x8 8.7895 3.02700 22 22.000 x9 1.5291 1.31496 22 22.000 知道了均值和协方差可利用matlab计算线性判别函数W(x)的判别系数a和判别常数。程序如下: v=[1.000,0.217,0.299,0.045,-0.054,0.688,0.212,0.121,-0.245;.217,1,.102,-.234,-.211,. 136,-.052,.116,.154;.299,.102,1,-.296,-.062,.091,-.017,-.607,-.034;.045,-.234,-.296,1,. 762,-.172,-.297,.103,-.554;-.054,-.211,-.062,.762,1,-.156,-.342,.022,-.654;.688,.136,.0 91,-.172,-.156,1,.235,.384,-.098;.212,-.052,-.017,-.297,-.342,.235,1,-.040,.424;.121,.1 16,-.607,.103,.022,.384,-.040,1,-.071;-.245,.154,-.034,-.554,-.654,-.098,.424,-.071,1]; >> m1=[139.2664;93.0918;53.9882;11.2073;6.7645;17.9345;17,8327;11.0018;1.6736];m 2=[107.3099;67.8873;47.7536;9.0827;5.3673;11.2775;13.6102;6.5773;1.3845]; >> m=(m1+m2)/2; >> arfa=inv(v)*(m1-m2);

聚类分析、判别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判别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 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的区别 1. 目的不同:因子分析把诸多变量看成由对每一个变量都有作用的一些公共因子和仅对某一个变量有作用的特殊因子线性组合而成,因此就是要从数据中控查出对变量起解释作用的公共因子和特殊因子以及其组合系数;主成分分析只是从空间生成的角度寻找能解释诸多变量变异的绝大部分的几组彼此不相关的新变量(主成分)。 2. 线性表示方向不同:因子分析是把变量表示成各公因子的线性组合;而主成分分析中则是把主成分表示成各变量的线性组合。 3. 假设条件不同:主成分分析中不需要有假设;因子分析的假设包括:各个公共因子之间不相关,特殊因子之间不相关,公共因子和特殊因子之间不相关。 4. 提取主因子的方法不同:因子分析抽取主因子不仅有主成分法,还有极大似然法,主轴因子法,基于这些方法得到的结果也不同;主成分只能用主成分法抽取。 5. 主成分与因子的变化:当给定的协方差矩阵或者相关矩阵的特征值唯一时,主成分一般是固定的;而因子分析中因子不是固定的,可以旋转得到不同的因子。 6. 因子数量与主成分的数量:在因子分析中,因子个数需要分析者指定(SPSS 根据一定的条件自动设定,只要是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主可进入分析),指定的因子数量不同而结果也不同;在主成分分析中,成分的数量是一定的,一般有几个变量就有几个主成分(只是主成分所解释的信息量不等)。 7. 功能:和主成分分析相比,由于因子分析可以使用旋转技术帮助解释因子,在解释方面更加有优势;而如果想把现有的变量变成少数几个新的变量(新的变量几乎带有原来所有变量的信息)来进入后续的分析,则可以使用主成分分析。当然,这种情况也可以使用因子得分做到,所以这种区分不是绝对的。 1 、聚类分析 基本原理:将个体(样品)或者对象(变量)按相似程度(距离远近)划分类别,使得同一类中的元素之间的相似性比其他类的元素的相似性更强。目的在于使类间元素的同质性最大化和类与类间元素的异质性最大化。 常用聚类方法:系统聚类法,K-均值法,模糊聚类法,有序样品的聚类,分解法,加入法。

判别分析和聚类分析

第9章 判别分析和聚类分析 §9.1 判别分析问题的一般形式 在生产、科研和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判别分类的问题。在这些问题中,已经知道研究对象可以分为几个类别,而且对这些类别已经作了一些观测,取得了一批样本数据。要求从已知的样本观测数据出发,建立一种判别方法,当我们取得一个新的样品时,可以根据这个样品的观测值,判定它属于哪一类,这种做法就称为判别分析(Discriminant Analysis )。 例1 岩石分类 从某矿床取得14块已知是铀矿石的样品和14块已知是围岩的样品,分别测定其中7种成分的含量,取得了一批观测数据: 要求建立一种判别方法,当我们从这个矿床取得一个新的岩石样品时,可以通过测定这个样品中7种成分的含量,判定它是铀矿石还是围岩。 例2 精神病的诊断(Rao 和Slater ,1949) 对114个处于焦虑状态的病人,33个患癔病的病人,32个有精神变态的病人,17个有强迫观念的病人,5个有变态人格的病人,以及55个正常人,分别进行3种精神病测试,得到测试分数1X ,2X 和3X 。 要求根据上述已知的测试数据,建立一种诊断方法,使得我们可以对一个新来的求诊者进行这3种精神病测试,根据测试得到的分数1X ,2X 和3X ,判断出求诊者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诊断出他患有哪一类精神病。 例3 (全国数学建模竞赛2000年A 题)DNA 序列分类 对于A,B 两种不同的DNA ,给出了20个类别已知的DNA 序列样品,其中1号~10号序列属于A 类,11号~20号序列属于B 类。另外还有20个类别未知的DNA 序列样品。 要求建立一种判别方法,判别出类别未知的DNA 序列样品属于哪一类。

判别分析-四种方法

第六章 判别分析 § 什么是判别分析 判别分析是判别样品所属类型的一种统计方法,其应用之广可与回归分析媲美。 在生产、科研和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根据观测到的数据资料,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分类。例如在经济学中,根据人均国民收入、人均工农业产值、人均消费水平等多种指标来判定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所属类型;在市场预测中,根据以往调查所得的种种指标,判别下季度产品是畅销、平常或滞销;在地质勘探中,根据岩石标本的多种特性来判别地层的地质年代,由采样分析出的多种成份来判别此地是有矿或无矿,是铜矿或铁矿等;在油田开发中,根据钻井的电测或化验数据,判别是否遇到油层、水层、干层或油水混合层;在农林害虫预报中,根据以往的虫情、多种气象因子来判别一个月后的虫情是大发生、中发生或正常; 在体育运动中,判别某游泳运动员的“苗子”是适合练蛙泳、仰泳、还是自由泳等;在医疗诊断中,根据某人多种体验指标(如体温、血压、白血球等)来判别此人是有病还是无病。总之,在实际问题中需要判别的问题几乎到处可见。 判别分析与聚类分析不同。判别分析是在已知研究对象分成若干类型(或组别)并已取得各种类型的一批已知样品的观测数据,在此基础上根据某些准则建立判别式,然后对未知类型的样品进行判别分类。对于聚类分析来说,一批给定样品要划分的类型事先并不知道,正需要通过聚类分析来给以确定类型的。 正因为如此,判别分析和聚类分析往往联合起来使用,例如判别分析是要求先知道各类总体情况才能判断新样品的归类,当总体分类不清楚时,可先用聚类分析对原来的一批样品进行分类,然后再用判别分析建立判别式以对新样品进行判别。 判别分析内容很丰富,方法很多。判别分析按判别的组数来区分,有两组判别分析和多组判别分析;按区分不同总体的所用的数学模型来分,有线性判别和非线性判别;按判别时所处理的变量方法不同,有逐步判别和序贯判别等。判别分析可以从不同角度提出的问题,因此有不同的判别准则,如马氏距离最小准则、Fisher 准则、平均损失最小准则、最小平方准则、最大似然准则、最大概率准则等等,按判别准则的不同又提出多种判别方法。本章仅介绍四种常用的判别方法即距离判别法、Fisher 判别法、Bayes 判别法和逐步判别法。 § 距离判别法 基本思想:首先根据已知分类的数据,分别计算各类的重心即分组(类)的均值,判别准则是对任给的一次观测,若它与第i 类的重心距离最近,就认为它来自第i 类。 距离判别法,对各类(或总体)的分布,并无特定的要求。 1 两个总体的距离判别法 设有两个总体(或称两类)G 1、G 2,从第一个总体中抽取n 1个样品,从第二个总体中抽取n 2个样品,每个样品测量p 个指标如下页表。 今任取一个样品,实测指标值为),,(1'=p x x X ,问X 应判归为哪一类 首先计算X 到G 1、G 2总体的距离,分别记为),(1G X D 和),(2G X D ,按距离最近准则

判别分析中Fisher判别法的应用教材

1 绪论 1.1课题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要在大量的信息中获得有科学价值的结果,从而统计方法越来越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工具和手段。多元统计分析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统计分析方法之一,应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各个领域,成为探索多元世界强有力的工具。 判别分析是统计分析中的典型代表,判别分析的主要目的是识别一个个体所属类别的情况下有着广泛的应用。潜在的应用包括预测一个公司是否成功;决定一个学生是否录取;在医疗诊断中,根据病人的多种检查指标判断此病人是否有某种疾病等等。它是在已知观测对象的分类结果和若干表明观测对象特征的变量值的情况下,建立一定的判别准则,使得利用判别准则对新的观测对象的类别进行判断时,出错的概率很小。而Fisher判别方法是多元统计分析中判别分析方法的常用方法之一,能在各领域得到应用。通常用来判别某观测量是属于哪种类型。在方法的具体实现上,采用国内广泛使用的统计软件SPSS (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它也是美国SPSS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发的国际上最流行的视窗统计软件包之一 1.2 Fisher判别法的概述 根据判别标准不同,可以分为距离判别、Fisher判别、Bayes判别法等。Fisher 判别法是判别分析中的一种,其思想是投影,Fisher判别的基本思路就是投影,针对P维空间中的某点x=(x1,x2,x3,…,xp)寻找一个能使它降为一维数值的线性函数y(x):()j j x y = x∑ C 然后应用这个线性函数把P维空间中的已知类别总体以及求知类别归属的样本都变换为一维数据,再根据其间的亲疏程度把未知归属的样本点判定其归属。这个线性函数应该能够在把P维空间中的所有点转化为一维数值之后,既能最大限度地缩小同类中各个样本点之间的差异,又能最大限度地扩大不同类别中各个样本点之间的差异,这样才可能获得较高的判别效率。在这里借用了一元方差分析的思想,即依据组间均方差与组内均方差之比最大的原则来进行判别。 1.3 算法优缺点分析

距离判别法及其应用

距离判别法及其应用 一、什么是距离判别 (一)定义 距离判别分析方法是判别样品所属类别的一应用性很强的多因素决策方法,根据已掌握的、历史上每个类别的若干样本数据信息,总结出客观事物分类的规律性,建立判别准则,当遇到新的样本点,只需根据总结得出的判别公式和判别准则,就能判别该样本点所属的类别。 距离判别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样本和哪个总体的距离最近,就判它属于哪个总体。 (二)作用 判别个体所属类型。例如在经济学中,可根据各国的人均国人民收入、人均工农业产值和人均消费水平等多种指标来判定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的怕属类型医学上根据口才的体温、白血球数目以及其他病理指标来判断患者所患何病等。 二、距离判别分析原理 (一)欧氏距离 欧氏距离(Euclidean distance )是一个通常采用的距离定义,最多的应用是对距离的测度。大多情况下,人们谈到距离的时候,都会很自然的想到欧氏距离。从数学的角度来讲,它是在m 维空间中两个点之间的真实距离。 在二维空间中其公式为: 2 21221)()(y y x x d -+-=

推广到n 维空间其公式为: 21) (1i n i i y x d -=∑= (二)马氏距离 在判别分析中,考虑到欧氏距离没有考虑总体分布的分散性信息,印度统计学家马哈诺必斯(Mahalanobis )于1936年提出了马氏距离的概念。 设总体T m X X X G },...,,{21=为m 维总体(考察m 个指标),样本 T m i x x x X },...,,{21=。令μ=E(i X )(i=1,2, …,m),则总体均值向量为 T m },,{21μμμμ???=。总体G 的协方差矩阵为: ]))([()(T G G E G COV μμ--==∑。 设X ,Y 是从总体G 中抽取的两个样本,则X 与Y 之间的平方马氏距离为: )()(),(12Y X Y X Y X d T -∑-=- 样本X 与总体G 的马氏距离的平方定义为: )()(),(12μμ-∑-=-X X G X d T 1.两总体距离判别。设有两总体1G 和2G 的均值分别为1μ和2μ,协方差矩阵分别为1∑和2∑(1∑,2∑>0),1?m X 是一个新样本,判断其 属于哪个总体。定义1?m X 到1G 和2G 的距离为),(12G X d 和 ),(22G X d ,则按如下判别规则进行判断: 1G X ∈,若),(12G X d ≤),(22G X d 2G X ∈,若),(22G X d ﹤),(12G X d (1)当1∑=2∑时,该判别式可进行如下简化:

聚类分析与判别分析

利用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对我国各省市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 统计081 许建霞 089114284 摘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过程中一项重要而十分艰巨的任务,《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更是提出“十二五”时期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要实现这一转变,它与调整经济结构是高度相关、相辅相成的,其中,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更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现和依托。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与面临着的诸多结构性矛盾,在很大程度上根源于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三个过度和一个缺失”,即: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全球分工中过度依赖加工制造环节和加工贸易、竞争战略过度依赖成本价格,而产业链和价值链中研发设计、营销、品牌和供应链管理等高端环节缺失。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改变上述“三个过度和一个缺失”,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也关系到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否能够摆脱过去发展模式,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 聚类分析 判别分析 经济发展 一.研究背景 我国产业结构基本上分享了经济的增长效应,但协调效应、分配效应和就业效应不理想,环境效应问题比较突出,并且在总体上具有名义高度化较快而实际高度化不足的特征,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机遇,承担起历史使命,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使我国发展质量越来越高、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发展道路越走越宽。 二.方法介绍 1.聚类分析方法介绍 聚类分析是从事物数量上的特征出发对事物进行分类,是事物分类学和多元统计技术结合的结果,是一种较为粗糙的,理论并非完善的分析方法,但是其使用简便,分类效果较好,其内容也在不断丰富中,是常用的数据探索性分析工具。 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 )又称为集群分析,其分析的基本思想是依照事物的数值特征,来观察各样品之间的亲疏关系。而样品之间的亲疏关系则是由样品之间的距离来衡量的,一旦样品之间的距离定义之后,则把距离近的样品归为一类 。聚类分析既可以对样品聚类,又可以对变量聚类,样品聚类也称为Q 型聚类,变量聚类也称为R 型聚类。本文先采用样品聚类,然后再采用变量聚类。 2.判别分析方法介绍 费希尔判别的基本思想是投影。将k 组m 元数据投影到某一个方向,使得投影后组与组之间尽可能地分开。而衡量组与组之间是否分开的方法借助于一元方差分析的思想。利用方差分析的思想来导出判别函数,这个函数可以是线性的,也可以是很一般的函数。因线性判别函数在实际应用中最方便,本节仅讨论线性判别函数的导出。 设从总体),,1(k t G t 分别抽取m 元样本如下:

聚类分析与判别分析实验报告范例

上海电力学院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判别分析与聚类分析 学院: 姓名: 学号: 2016年4月

我国部分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聚类分析 和判别分析 摘要:本文基于《中国统计年鉴》(2012年版)统计数据,寻找评价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包括第二三产业发展水平、固定投资额、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和进出口贸易交流五个指标,利用统计软件SPSS综合考虑各指标,对所选城市进行K-Means 聚类分析,利用Fisher 线性判别待判城市类型,进一步验证所建模型的有效性。 关键字:聚类分析,判别分析,SPSS,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1,引言 经过改革开放后三十多年的长足进展,中国城市化已步入中期阶段,步伐加快,质量显著提高。同时,中国城市化又处于周期转折点上,上一周期行将结束,下一周期将要开始。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意味着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中国城市化进入关键发展阶段,这必将引起深刻的社会变革。 根据2011年4月公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中国居住城镇的人口接近6.6亿人,城镇化率达到49.68%,全国已有近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镇,这意味着中国将进入城镇时代。在过去30多年中,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然而,总体上中国的城市化道路是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非均衡道路;是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的非规整道路;是以抑制农村、农业、农民的经济利益来支持城市发展,导致不能兼顾效率和公平的非协调道路;是片面追求城市发展的数量和规模,而以生态环境损失为代价的非持续道路;是以生产要素的高投入,而不是投入少、产值高、依靠科技拉动经济增长的非集约道路。传统的城市化存在着诸多弊端,中国未来的城市化必须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具体而言,中国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受限于地理、环境、资源以及国家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不同区域的城市化进程尚存在很大差异。2012年中国城市发展报告中指出,从区域角度看,目前沿海一带城市发展起步早,与国际贸易交流往来频率高,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西部地区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表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西部主要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仅次于沿海发达地区,而中部地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