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给水处理中常用技术概述

给水处理中常用技术概述

给水处理中常用技术概述
给水处理中常用技术概述

给水处理中常用技术概述

摘要:给水处理是指运用各种水处理技术去除水中有关杂质,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水处理技术:混凝技术、过滤技术、吸附技术、膜分离技术以及消毒技术,分析各技术去除水中杂质的作用原理及应用范围。

关键词:混凝;过滤;膜分离;消毒

由于水是一种溶解力很强的溶剂,又与外界环境如空气、地壳、土壤等广泛接触,故而水中必然含有很多杂质,而水的处理或者净化其实质就是通过各种水处理技术去除水中有关杂质,以获得达到一定水质标准的水供生活饮用或工业使用。水处理技术包括混凝、过滤、吸附、膜分离和消毒等。

1 混凝技术

混凝技术的处理对象是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其关键技术是选择和投加适当的混凝剂,经混凝过程使水中悬浮物和胶体形成大颗粒絮凝体,然后通过澄清、沉淀进行分离。历史上很早以前就有以明矾净水的记载,直至今日,我国的水厂大都采用铝盐或铁盐作为无机混凝剂,近年来也研究开发和应用了一些新的混凝剂如无机聚合态的聚合氯化铝(PAC)和聚合硫酸铝(PAS)等,也包括一些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如聚丙烯酰胺(PAM)等。

给水和废水的处理过程中,为了满足用水水质和环境排放的要求,一般在预处理中采用混凝沉淀法,即向水中投加混凝剂或絮凝剂以破坏溶胶稳定性,使水中的胶体和悬浮物颗粒絮凝成较大的絮凝体,以便从水中分离出来,达到水质净化的目的。混凝处理实际上包括凝聚和絮凝两种胶体颗粒物的聚集过程,是一种较为经典的水处理工艺,应用十分普遍。近年来,在絮凝动力学、絮凝形态学、新型高效混凝剂以及高效絮凝反应器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有了许多新的发展,推动了混凝技术的进步。

2 过滤技术

过滤技术是选择和利用多孔的过滤介质(或称滤料截面)使水中的杂质得到分离的固液分离过程。它通常与混凝、澄清或沉淀结合使用,这样不仅能有效的降低水的浊度,而且对去除水中某些有机物和细菌、病毒也有一定的效果,因此,在生活饮用水处理中,过滤是必不可少的,在大多数工业用水处理中也常采用作为预处理过程。根据过滤技术的特点可知,在过滤技术中选择适当的过滤介质-滤料是极为重要的,目前常用的过滤介质--滤料从砂、无烟煤、微孔塑料、陶瓷,到各种高分子分离膜等可以有多种选择,它们可以去除水中不同粒度的杂质,此外,通过对过滤器进行优化设计可对过滤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

原水经过混凝澄清处理以后,大部分悬浮物已被去除,但此时水质仍无法满足饮用水标准和后续处理工艺的水质要求,所以在常规水处理工艺中,过滤常被安排在沉淀池或澄清池之后,经过滤后的出水浊度可以降到小于1单位。在原水浊度较低时(25单位以下),也可采用不经澄清直接过滤。

3 吸附技术

吸附是一种物质附着在另一种物质表面的过程,他可以发生在气--液、气--固和液--固两相之间,在水处理中主要讨论物质在水与固体吸附剂之间的转移过程。许多多孔的固

【精品文档】

相物质可以作为吸附剂,例如活性炭、木屑、活化煤、焦炭、吸附树脂等,其中以活性炭使用作为广泛。吸附剂表面的吸附力可分为分子引力(范德华力)、化学键力和静电引力三种,故而吸附可分为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离子交换吸附。影响吸附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吸附剂、被吸附物质的性质和吸附过程操作条件等,吸附剂的性质又可分为吸附剂微孔的大小、比表面积以及其表面化学特性等。吸附过程操作条件主要与pH值、温度、接触时间等因素有关。

活性炭吸附技术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在给水处理中去除微量有害物质和嗅味等,尤其是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效果较好,因而可单独或与臭氧结合用于给水深度处理。此外,活性炭吸附在废水处理中也有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在新的吸附剂方面又发展了有关的离子交换树脂和KDF等吸附剂已在给水处理中应用较广,值得重视。

4 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是利用特殊的有机高分子或无机材料制成的膜将溶液隔开,使溶液中的某些溶质或水渗透出来,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膜分离的优点是分离截面效果好,一般没有相的变化,设备容易操作,便于产业化等。当然,膜分离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对待处理的原水水质要求严格,处理能力相对较小,需要注意膜的堵塞与清洗等,目前常用的膜分离技术主要有反渗透(RO)、电渗析(ED或ERD)、纳滤(NF)、超滤(UF)、和微滤(MF)等,主要用途也各不相同,ED或ERD的局限性是可去除带电杂志,但对病菌和大多数有机物效果较差;UF和MF去除颗粒直径较大,但运行时所需压力较低,膜的成本和运行费用较低;而RO和NF由于它们分离的颗粒直径小,对病菌、有机物和无机物均有较好的效果,因此具有较广泛的处理能力和应用范围,既可用于工业水处理,也可应用于饮用水处理,尤其是近几年发展迅速的NF技术,因其运行压力较低,膜的成本和运行成本大幅减少,目前正成为水处理中优先发展的技术和领域。由于水资源紧缺是21世纪全球的一个突出矛盾,而且近年来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与严格,水质分析检测技术不断改进,膜的生产成本及销售价格有下降趋势,因此,膜技术在水处理方面必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5 消毒技术

水的消毒主要是为了杀灭或抑制水中对人体有害的致病微生物。水的消毒技术可分为化学消毒和物理消毒两大类,化学消毒中采用的消毒剂又可分为氧化型消毒剂和非氧化型消毒剂,氧化型消毒剂中应用最广的是氯及其制品,这是由于氯的价格低廉、消毒效果良好、使用较方便等特点,在非氧化型消毒剂中如季铵盐等在工业冷却水的杀菌,灭藻中应用较多。物理消毒中应用较多的是臭氧消毒和紫外线消毒,臭氧消毒的特点是杀菌效果好,不需很长的接触时间,受水中的PH值和氨氮影响较小,能通过强氧化作用消除水中的有机物,对水中的铁、锰、色度和嗅味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其缺点是耗电较多,运行费用高,同时,臭氧需边生产、边使用,不易存储;紫外消毒的缺点是消毒作用有一定的作用距离和范围,当水中的悬浮物和浊度高时会妨碍紫外线的透射等。

近年来以氯为主要消毒剂已发展了一些新品种,如二氧化氯(ClO2)、

氯代异氰酸盐(TCCA与DCCA)以及一些加氯的增效剂,如等三嗪类化合物等,此外,含溴的消毒剂也有相应的发展,在非氧化型消毒剂中出现了异噻唑啉酮、季铵盐等新品种。物理消毒中臭氧和紫外消毒也发展较快,这可能和加氯后产生消毒副产物有关,如卤

2

建筑地基基础处理方案

一、编制依据 (2) 二、工程说明 (2) 三、自然条件与地理概况 (2) 四、施工方案 (4) 五、土方开挖施工 (8) 六、灰土挤密桩施工 (11) 七、灰土地基 (15) 八、雨期施工 (18) 九、质量保证措施 (20) 十、环保、安全措施 (21)

一、编制依据 二、工程说明 本工程为工程,建设地点在内。本工程主要工程量包括总图、建筑、结构、装饰、给排水、暖通、电力、消防、通信等。 本工程有配液车间、发液栈桥、水罐及泵房、库房、主门卫及次门卫五个单体结构。压裂液配液站工程厂区占地面积为12650m2,其中建构筑物占地面积为3742.5m2,占总面积的29.6%,道路面积及广场铺砌面积4461 m2,绿化占地面积3500 m2,占总面积的27.7%。主要工程量包括配液车间、发液栈桥、水泵房、库房、1台1000m2水罐及门卫房。建筑结构类型:配液车间、发液栈桥、泵房为钢结构,门卫为砖混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25年。防水等级:屋面防水等级为Ⅲ级。 三、自然条件与地理概况

1. 自然条件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位于大陆腹地,气候受季风影响明显,为北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地势较平缓,加之夏季季风的影响,气候要素反应也较平缓。因季风强弱和进退迟早不同,降雨量年、月分布不稳定,一般七、八、九月降水偏多,春旱较频繁。无霜期限较长,日照充裕,降雨量不足。 2. 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部、六盘山东麓。东接西峰区、庆城县,南邻平凉市崆峒区、泾川县,西与宁夏彭阳县相邻。属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黄土层厚度150—220米。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梁、峁、沟交错,河、川、塬相间,地形西高东低,沟壑纵横、地形复杂。 3. 规模及标准 1) 规模 本次根据北京冶金研究院所出优化方案施工。 a) 压裂液配液站配液车间和库房按照湿陷性黄土建筑物分类 的甲乙类建筑考虑,维持现有桩基础方案。 b) 压裂液配液站水泵房按丙类建筑考虑,原桩基础取消,改 为混凝土扩展基础,基础底部地基采用3:7灰土换填4m 厚,水罐地基按照灰土挤密桩进行地基处理。

给排水概论论文(新)

给水排水工程概论 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给水排水工程的建筑 设计 学院:土建学院 专业:给水排水 学号:0908070016 姓名:杨秀领

论给排水工程的建筑设计 简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对工作、生活环境要求的提高,人们对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已除了要求有合理、先进的工艺流程,能生产出高质量的水,还需要整个厂区有一个整洁优美的环境和赏心悦目的建筑形态。这就必须对给排水工程的原有设计方法和程序思路有一个较大的改变,应把设计的全过程看成是一个持续发展的、不断开放的、经常变化的动态体系,以确保设计出一个优秀工程来。 关键字:给排水工程建筑设计 一、问题的来源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对工作环境、生活质量,特别是对美的追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原有的一套设计习惯。并且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确立,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更要求对以前不受建筑设计重视的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来一个较大的改革,以适应日趋变化的业主市场。 长期以来,给排水工程设计采用的是一种封闭静止的方法,就工艺而工艺,就生产而生产,仅仅只是为了满足单一的一种功能,没有综合地考虑各种要素,因此工程的最终结

果必然不能全方位地满足业主的各方面要求,更不能满足日趋重要的环境要求。 近年来给排水工程设计的经验教训告诉人们必须在设计的观念上要有一个较大的革新,或者说必须有一个新的认识才能真正确保给排水工程的设计质量的提高,即良好的功能和良好的建筑形象的高度统一。良好的功能可为生产和管理人员创造舒适安全和整洁优美的环境,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良好的建筑形象也是一种功能,这种功能不光是物质上的还有精神上的。 水厂建筑的特点:一是工业建筑范畴,但不能忽略其美观;二是建筑物匍伏于地,尺度不大,并且形式单调均一分散、变化不大;三是构筑物所占比重特大,表现在体量闷沉、笨重,而且一般布置在厂区平面显眼的中心位置;四是污水处理厂气味重而难闻;五是为使水厂的环境更加接近自然,需有大面积的绿化。因此,水厂的建筑设计的意义倒并不完全在于如何做好工艺(这是很重要的),如何画出一张美丽的图画,而在于其理想的目标能得以实现,完美的构思能得以表达,合理的功能能得以兑现,以及优雅的环境能得以体现。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水厂的建筑设计首先应该在确实掌握丰富的信息、详实的资料的条件下,在加强内部工种联系的前提下,在正确的设计原则指导下和正确的方式组织下,有步骤、有计划地应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

给水系统概述

第一节给水系统概述 我国目前已采用的600MW汽轮机组给水系统主要设备包括两台50%的汽动给水泵及其前置泵,驱动小汽轮机及驱动电动机,电动给水泵、液力联轴器及其驱动电动机,电动给水泵的前置泵及其驱动电动机, 8号、7号、6号高压加热器等设备以及管道、阀门等配套部件。对于600MW汽轮机的给水泵组,目前已采用的基本配置是:两台50%的纯电调汽动给水泵和一台25%一40%的液力调速的备用电动给水泵。 一、给水系统的要求和配置 1、给水泵组要求 为了适应机组运行时负荷变化的要求,汽动给水泵和电动给水泵要有灵活的调节功能。要求汽动主给水泵的小汽轮机的调速范围为2700一6000r/min,允许负荷变化率为10%/min;要求电动给水泵组从零转速的备用状态启动至给水泵出口的流量和压力达到额定参数的时间为12~15s ;要求主汽轮机负荷在75%以下时,给水调节功能应能够保证锅炉汽包水位在士15mm范围内变化,不允许≥±50mm(对于直流锅炉,则要求保证压力、流量在允许的范围内)。一般给水泵的出口不设调节阀,前置泵的流量等于或略大于主给水泵的流量。小汽轮机的汽源,通常采用高压蒸汽和低压蒸汽联合(可相互切换)供汽,以便满足给水泵小汽轮机调节品质的要求。 2、给水泵组配置 根据机组冷却方式和机组容量,给水泵组的配置多种多样。湿冷机组给水泵组配置方案有:二台50%汽泵和一台30%电泵启动备用泵;二台50%汽泵和一台 30%电泵启动泵;二台50%汽泵,不设电泵;一台100%汽泵和一台30%电泵启动备用泵;一台 100%汽泵和一台30%电泵启动泵;一台100%汽泵,不设电泵。间接空冷机组给水泵组配置方案与湿冷机组类似,但是汽动给水泵的配置方式根据小机排汽的冷却方式又可分为湿冷、间接空冷两种。直接空冷机组给水泵组的基本配置为:3台50%电泵,互为备用;2台50%电泵,无备用泵;但采用电泵方案的机组增加了厂用电率,根据目前国内电网的调度方式,会降低电厂的卖电收益。结合电厂的标准煤价、水资源等因素经综合经济比较后,运行给水泵也可采用汽动给水泵方案,汽动给水泵汽轮机可采用湿冷、间接空冷或直接空冷方案。例如,已投运的大唐托克托电厂三期的 2×50%汽动给水泵汽轮机采用湿冷方案、华能铜电厂 600MW 空冷机组 2×50%汽动给水泵汽轮机采用间接空冷方案,对于直冷给水泵汽轮机,考虑到其与主机采用同一冷却系统,小机背压比汽轮机背压更高,其末级变工况范围更大,尾部运行条件更恶劣。同时,由于空冷给水泵汽轮机背压高,有效焓降小,对给水泵汽轮机的出

常用地基的处理方法

常用地基的处理方法 【摘要】 给大家推荐一个常用地基处理的资料。 【关键词】 序言、地基的处理的主要方法、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 序言 基础是建筑物和地基之间的连接体。基础把建筑物竖向体系传来的荷载传给地基。从平面上可见,竖向结构体系将荷载集中于点,或分布成线形,但作为最终支承机构的地基,提供的是一种分布的承载能力。 如果地基的承载能力足够,则基础的分布方式可与竖向结构的分布方式相同。但有时由于土或荷载的条件,需要采用满铺的伐形基础。伐形基础有扩大地基接触面的优点,但与独立基础相比,它的造价通常要高的多,因此只在必要时才使用。不论哪一种情况,基础的概念都是把集中荷载分散到地基上,使荷载不超过地基的长期承载力。因此,分散的程度与地基的承载能力成反比。有时,柱子可以直接支承在下面的方形基础上,墙则支承在沿墙长度方向布置的条形基础上。当建筑物只有几层高时,只需要把墙下的条形基础和柱下的方形基础结合使用,就常常足以把荷载传给地基。这些单独基础可用基础梁连接起来,以加强基础抵抗地震的能力。只是在地基非常软弱,或者建筑物比较高的情况下,才需要采用伐形基础。多数建筑物的竖向结构,墙、柱都可以用各自的基础分别支承在地基上。中等地基条件可以要求增设拱式或预应力梁式的基础连接构件,这样可以比独立基础更均匀地分布荷载。 如果地基承载力不足,就可以判定为软弱地基,就必须采取措施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软弱地基系指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层构成的地基。在建筑地基的局部范围内有高压缩性土层时,应按局部软弱土层考虑。勘察时,应查明软弱土层的均匀性、组成、分布范围和土质情况,根据拟采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提供相应参数。冲填土尚应了解排水固结条件。杂填土应查明堆积历史,明确自重下稳定性、湿陷性等基本因素。 在初步计算时,最好先计算房屋结构的大致重量,并假设它均匀的分布在全部面积上,从而等到平均的荷载值,可以和地基本身的承载力相比较。如果地基的容许承载力大于4倍的平均荷载值,则用单独基础可能比伐形基础更经济;如果地基的容许承载力小于2倍的平均荷载值,那么建造满铺在全部面积上的伐形基础可能更经济。如果介于二者之间,则用桩基或沉井基础。 地基的处理的主要方法 利用软弱土层作为持力层时,可按下列规定执行: 1)淤泥和淤泥质土,宜利用其上覆较好土层作为持力层,当上覆土层较薄,应采取避免施工时对淤泥和淤泥质土扰动的措施; 2)冲填土、建筑垃圾和性能稳定的工业废料,当均匀性和密实度较好时,均可利用作为持力层;

[水处理技术]十种常用水处理方法

[水处理技术]十种常用水处理方法 沉淀物过滤法 沉淀物过滤法的目的是将水源内之悬浮颗粒物质或胶体物 质清除干净。这些颗粒物质如果没有清除,会对透析用水其它精密的过滤膜造成破坏或甚至水路的阻塞。这是最古老且最简单的净水法,所以这个步骤常用在水纯化的初步处理,或有必要时,在管路中也会多加入几个滤器(filter)以清除体积较大的杂质。滤过悬浮的颗粒物质所使用的滤器种类很多,例如网状滤器,沙状滤器(如石英沙等)或膜状滤器等。只要颗粒大小大于这些孔洞之大小,就会被阻挡下来。对于溶解于水中的离子,就无法阻拦下来。如果滤器太久没有更换或清洗,堆积在滤器上的颗粒物质会愈来愈多,则水流量及水压会逐渐减少。人们就是利用入水压与出水压差来判断滤器被阻塞的程度。因此滤器要定时逆冲以排除堆积其上的杂质,同时也要在固定时间内更换滤器。沉淀物过滤法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因为颗粒物质不断被阻拦而堆积下来,这些物质面或许有细菌在此繁殖,并释放毒性物质通过滤器,造成热原反应,所以要经常更换滤器,原则上进水与出水的压力落差升高达到原先的五倍时,就需要换掉滤器。2硬水软化法 硬水的软化需使用离子交换法,它的目的是利用阳离子交换

树脂以钠离子来交换硬水中的钙与镁离子,以此来降低水源内之钙镁离子的浓度。其软化的反应式如下: Ca2++2Na-EX→Ca-EX2+2Na+1Mg2++2Na-EX→Mg-EX2+ 2Na+1式中的EX表示离子交换树脂,这些离子交换树脂结合了Ca2+及Mg2+之後,将原本含在其内的Na+离子释放出来。树脂基质(resin matrix)内藏氯化钠,在硬水软化的过程中,钠离子会逐渐被使用耗尽,则交换树脂的软化效果也会逐渐降低,这时需要作还原(regeneration)的工作,也就是每隔固定时间加入特定浓度的盐水,一般是10%,其反应方式如下:Ca-EX2+2Na+ (浓盐水)→ 2Na-EX+Ca2+Mg-EX2+2Na+ (浓盐水)→ 2Na-EX+Mg2+如果水处理的过程中没有阳离子的软化,不只是逆渗透膜上会有钙镁体的沉积以致降低功效甚至破坏逆渗透膜,长期饮用也容易得到硬水症候群。硬水软化器也会引起细菌繁殖的问题,所以设备上需要有逆冲的功能,一段时间後就要逆冲一次以防止太多杂质吸附其上。全自动钠离子交换器采用离子交换原理,去除水中的钙、镁等结垢离子。当含有硬度离子的原水通过交换器内树脂层时,水中的钙、镁离子便与树脂吸附的钠离子发生置换,树脂吸附了钙、镁离子而钠离子进入水中,这样从交换器内流出的水就是去掉了硬度的软化水。 3去离子法

地基基础处理技术第二章4冻土

第四节冻土 一、冻土的分类 冻土是指温度等于或低于摄氏零度、且含有冰的各类土。根据其冻结时间和冻结状态可将冻土分成多种类型。 (一)按冻结时间分 1.季节性冻土 季节性冻土是受季节性的影响,冬季冻结,夏季全部融化,呈周期性冻结、融化的土。季节性冻土在我国的华北、西北和东北广大地区均有分布。因其周期性的冻结、融化,对地基的稳定性影响较大。 季节性冻土根据其结构形式,又可分为: (1)整体结构:土在冻结时,土中水分有向温度低的地方移动的性能。整体结构冻土是由于温度骤然降低,冻结较快,土中水分来不及移动即冻结,冰粒散布于±颗粒间,肉眼甚至看不见,与土粒成整体状态。融化后土仍保持原骨架,建筑性能变化不大。 (2)层状结构:地表温度不很低,且有变化,土中水分冻结一次,融化一次,又冻结一次,则形成层状结构冻土。这种土融化后骨架整个遭受破坏,对建筑性能影响较大。 (3)网状结构:由于地表不平,冻结时土中水分除向低温处移动外,还受地形影响,使水分向不同方向转移,而形成冰呈网状分布的冻土,这种土一般含水、含冰量较大,融化后呈软塑或流塑状态。 (4)扁豆体和楔形冰结构:由于季节性冻结和融化,土中水分向表层低温处移动,往往在冻层上限冻结成扁豆体状冰层,当冻土层向深度发展,扁豆体状冰层即夹于冻土层之中。当岩层或土层具裂隙时,水即在裂隙中成冰楔体。此类结构的冻土,承受荷载时易沿冰体滑动。

2.多年冻土 多年冻土是指冻结状态持续多年(一般是二年或二年以上以上)不融的冻土。多年冻土常存在地面以下一定深度,其上部接近地表部分,往往亦受季节性影响,冬冻夏融,此冬冻夏融的部分常称为季节融冻层。因此,多年冻土地区常伴有季节性的冻结现象。 多年冻土根据其垂直构造、水平分布和冻结发展趋势,又可分为下列几种类型: (1) 按垂直构造分: (a)衔接的多年冻土:冻土层中没有不冻结的活动层,冻层上限与受季节性气候影响的季节性冻结层下限相衔接。 (b)不衔接的多年冻土:冻层上限与季节性冻结层下限不衔接,中间有一层不冻结层。 (2)按水平分布分: (a)整体多年冻土:在较大的地区内呈整体分布。 (b)断续多年冻土:在冻土层中有岛状的不冻层分布。 (c)岛状多年冻土:呈岛状分布在不冻土区域内。 (3)按冻结发展趋势分: (a)发展型冻土:由于地质、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多年冻土的厚度和分布范围仍在继续发展。 (b)退化型冻土:由于上述因素的影响,多年冻土的厚度和分布范围在退化减小。 退化的规律是:先地势高处后低处,先阳坡后阴坡,先粗粒土后细粒土。 (二)按冻结状态分 1.坚硬冻土:土中未冻水含量很少,土粒为冰牢固胶结,土的强度高、压缩性小,在荷载作用下,表现脆性破坏,与岩石相似,当土的温度低于下列数值时,易呈坚硬冻土,粉砂- 0.3 °C,粉土-0.6 °C,粉质粘土-1.0 °C,粘土-1.5 °C。

10种常见的水处理方法

? 1. 沉淀过滤法 这是一种最原始的过滤方法,它是依靠水中微粒杂质的自身重量下沉来达到分离的目的。常用于水中杂质颗粒较大的场所,如江河湖水的初步自然澄清过滤。 2. 蒸馏法 蒸馏法是把水加热,变成气体,分出混入气相中的低沸点成分或飞沫成分,低沸点气体放于大气中。不挥发性不纯物残留于液相中,成为浓缩液排出。如此把水精制成高纯度的水。 此法耗电耗水量很大,且使用时需有人看守,使用不方便,现已较少使用。 3. 薄膜微孔过滤(MF)法 薄膜微孔过滤法包括三种形式:深层过滤、筛网过滤、表面过滤。 深层过滤是以编织纤维或压缩材料制成的基质,利用隋性吸附或是捕捉方式来留住颗粒,如常用的多介质过滤或砂滤;深层过滤是一种较为经济的方式,可去除98%以上的悬浮固体,同时保护下游的纯化单元不会被堵塞,因此通常做为预处理。 表面过滤则是多层结构,当溶液通过滤膜时,较滤膜内部孔隙大的颗粒将被留下来,并主要堆积在滤膜表面上,如常用的PP纤维过滤。表面过滤可去除99.9%以上的悬浮固体,所以也可作为预处理或澄清用。 筛网滤膜基本上是具有一致性的结构,就象筛子一般,将大于孔径的颗粒,都留在表面上(这种滤膜的孔量度是非常精准的),如超纯水机终端使用的用点保安过滤器;筛网过滤微孔过滤一般被置于纯化系统中的最终使用点,以去除最后的残留微量树脂片、碳屑、胶体和微生物。 4、活性炭吸附法 活性炭依靠吸附和过滤作用主要去除水中的异色、异味、余氯、残留消毒物等有机物杂质。 5. 电渗析 渗析是一种物理现象。如将两种不同浓度的盐水,用一张渗透膜隔开,浓度高的盐水中的溶质如无机盐离子通过膜向浓度低的盐水中渗透,这个现象就是渗析。这种渗析是由于含盐量浓度不同而引起的,称为浓差渗析。因为是以浓度差作为推动力,扩散速度始终是比较慢的。如果要加快这个速度,就可以在膜的两边加一直流电极。 电解质在电场的作用下,会加快迁移的速度,这就称为电渗析。 电渗析耗电量大,且渗析膜片易坏,在反渗透技术出现后已很少使用。 6. 离子交换(IX)法 离子交换法的原理是将原水*中的无机盐阴阳离子如钙离子Ca2+、镁离子Mg2+、硫酸盐SO42-、硝酸盐NO3-等,通过与离子交换树脂交换,使水中的阴、阳离子

净水的基本知识和给水处理方法

净水的基本知识和给水处理方法 天然水源,包括地面水和地下水,都含有各种不同的杂质。水源中所含的这杂质按其颗粒大小及存在的形态可分为悬浮物质、胶体物质和溶解物质三类。水中杂质还可分为无机物、有机物和微生物三类。 悬浮物的主要特征是在动水中呈悬浮状态,在静水中的状态是轻者上浮、重者下沉。地面水中的无机悬浮物主要是泥沙、大颗粒粘土或矿物质废渣等,这些杂质的比重较大,易于下沉。有机悬浮物中大的如水草、小的如某些浮游生物(如藻类、细菌或原生动物)的繁殖和死亡残骸等,也有来自污水中的有机物。水草等颗粒较大的悬浮物容易去除,而颗粒较小的则难以去除。 天然水中的胶体杂质分为无机胶体(硅酸胶体、粘土胶体)和有机胶体(各种蛋白质和腐殖质等)两大类。胶体杂质的特征是在水中相对稳定,静置多时也不会自然沉淀。 天然水中的溶解物质有:以分子状态存在于水中的主要是氧(O2)、二氧化碳(CO2)。以离子状态存在于水中的基本上都是无机盐类溶解于水中的结果,如钙、镁、铁、碳酸根、硫酸根、氯根等。溶解杂质不可能用任何机械方法或凝聚方法去除,它们稳定地、均匀地分散在水中。 由于天然水源的水质和用户对水质的要求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矛盾和差距,所以我们必须通过先进的水质净化技术,运用可行的科学的水处理方法,使原来含有多种杂质的天然水变为能满足生活或生产要求的水。 以下威名旺净水器专卖威大家简单介绍一些常用的给水处理方法: 1. 澄清: 水的澄清处理对象主要是原水中悬浮物及胶体物质,降低这些物质在原水中形成的浑浊度。具体处理的工艺流程又可分为:混凝、沉淀和过滤。 ①混凝 在原水中投入药剂(净水剂),使药剂与原水经过充分的混合与反应(即混凝过程在反应池进行),这样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杂质形成易于沉淀的大颗粒絮凝体,俗称“矾花”。 ②沉淀 通过混凝过程的原水夹带大颗粒絮凝体以一定的水流速度流进沉淀池,通过沉淀池进行重力分离,将水中比重大的杂质颗粒下沉至沉淀池底部排出。 上述净化过程也可以通过澄清池来完成,澄清池是集反应和沉淀于一体的处理构筑物。 ③过滤 原水通过混凝、沉淀工艺后,水的浑浊度大为降低,但通过集水槽流入水池中的沉淀水仍然残留一些细小的杂质,通过滤池中的粒状滤料(如石英砂、无烟煤等)截留水中细小杂质,使水的浑浊度进一步降低。 当原水浑浊度较低时,投入药剂后的原水也可以不经过混凝、沉淀等处理过程而直接进入过滤处理。 上述的澄清工艺(混凝、沉淀和过滤)除了能降低原水的浑浊度,同时对色度、细菌、以及病毒等的去除也相当有效。 对于高浑浊度的原水,通常用沉砂池或预沉池去除粒径较大的泥沙颗粒。 2.消毒 当原水进行混凝、沉淀、过滤处理之后,通过管道流入清水池,必须进行消毒,消毒的方法是在水中投入氯气、漂白粉或其它消毒剂,用以杀灭水中的致病微生物。也有采用臭氧或紫外线照射等方法对水进行消毒的。 除以上所述二类给水处理方法之外,其它常用的处理方法还有除臭、除味、除铁;软化、淡化和除盐等。 根据不同的原水水质和对处理后的水质要求,上述各种处理方法可以单独采用,也可以几种处理方法联合采用,以形成不同的处理系统。在水质净化中,通常都是几种处理方法联合使用的。 数十年来,自来水的处理一直采取传统的漂白法、氧气法和二氧化氢法等,这些方法的共性是成本虽然稍微低一些,但是在消毒灭菌后会留下微量的含氯物,在有化学污染物的情况下,这些含氯物质就可能

堵漏处理常用方法模板

一、地下室工程 1.侧墙、底板板面渗水 原因: (1)混凝土施工质量差,存在微孔渗透; (2)防水涂层粘结不牢或损坏。 堵漏措施: (1)将渗水部位清理干净,用水泥基防水涂料作堵渗处理。 (2)将渗水部位清理干净后,用水乳型氯丁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等配合纤维增强材料作堵渗处理。 2.地下室大面积严重漏水原因: (1)混凝土配合比及施工质量不良,存在灌通的孔洞; (2)由于各种原因使地下室出现裂缝; (3)防水涂层施工质量不好或防水涂层延伸性不够,而造成防水层拉裂。堵漏措施: 除可采用壁内和壁后注浆,防水混凝土贴壁衬砌、水泥砂浆,挂网水泥砂浆抹面等方法外,也可采用防水涂料,先引流排水,然后填缝堵洞,杜绝渗漏。 3.变形缝、施工缝和新旧结构接头处渗漏 原因: (1)混凝土质量不良,收缩过大,出现裂缝; (2)这些部位的细部防水处理方法欠妥善,如止水带安放位置不当,混凝土灌捣不够严实,嵌缝膏填塞不严等;

(3)密封材料及防水涂层延伸率不够,而被拉裂或脱离粘结面等。 堵漏措施: (1)在漏水部位嵌填,粘贴或注入柔性或弹性防水材料; (2)在表面用弹性防水涂料(如聚氨酯防水涂料等)和纤维材料做增强防水层。 4.穿墙管和预埋管处渗漏水 原因: (1)管子或套管安装不严密,周围出现裂缝和缝隙; (2)细部处理方法欠妥,管外壁及混凝土预留孔壁之间的密封材料填塞不严,外侧防水涂料加强层粘结不良等; (3)密封材料及防水涂层因延伸率不够,而被拉裂,或脱离粘结面。 堵漏措施: (1)清理管外侧空间的嵌填密封材料或注浆,严密堵塞; (2)管与地下室壁面连接根部用弹性防水涂料配合纤维材料做增强防水层。 二、楼层及厕浴、厨房间 1.板面及墙面渗水 原因: (1)混凝土、砂浆施工质量不良,存在微孔渗透; (2)板面、隔墙出现轻微裂缝: (3)防水涂层施工质量不好或损坏。 堵漏措施:

给水处理中常用技术概述

给水处理中常用技术概述 摘要:给水处理是指运用各种水处理技术去除水中有关杂质,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水处理技术:混凝技术、过滤技术、吸附技术、膜分离技术以及消毒技术,分析各技术去除水中杂质的作用原理及应用范围。 关键词:混凝;过滤;膜分离;消毒 由于水是一种溶解力很强的溶剂,又与外界环境如空气、地壳、土壤等广泛接触,故而水中必然含有很多杂质,而水的处理或者净化其实质就是通过各种水处理技术去除水中有关杂质,以获得达到一定水质标准的水供生活饮用或工业使用。水处理技术包括混凝、过滤、吸附、膜分离和消毒等。 1 混凝技术 混凝技术的处理对象是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其关键技术是选择和投加适当的混凝剂,经混凝过程使水中悬浮物和胶体形成大颗粒絮凝体,然后通过澄清、沉淀进行分离。历史上很早以前就有以明矾净水的记载,直至今日,我国的水厂大都采用铝盐或铁盐作为无机混凝剂,近年来也研究开发和应用了一些新的混凝剂如无机聚合态的聚合氯化铝(PAC)和聚合硫酸铝(PAS)等,也包括一些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如聚丙烯酰胺(PAM)等。 给水和废水的处理过程中,为了满足用水水质和环境排放的要求,一般在预处理中采用混凝沉淀法,即向水中投加混凝剂或絮凝剂以破坏溶胶稳定性,使水中的胶体和悬浮物颗粒絮凝成较大的絮凝体,以便从水中分离出来,达到水质净化的目的。混凝处理实际上包括凝聚和絮凝两种胶体颗粒物的聚集过程,是一种较为经典的水处理工艺,应用十分普遍。近年来,在絮凝动力学、絮凝形态学、新型高效混凝剂以及高效絮凝反应器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有了许多新的发展,推动了混凝技术的进步。 2 过滤技术 过滤技术是选择和利用多孔的过滤介质(或称滤料截面)使水中的杂质得到分离的固液分离过程。它通常与混凝、澄清或沉淀结合使用,这样不仅能有效的降低水的浊度,而且对去除水中某些有机物和细菌、病毒也有一定的效果,因此,在生活饮用水处理中,过滤是必不可少的,在大多数工业用水处理中也常采用作为预处理过程。根据过滤技术的特点可知,在过滤技术中选择适当的过滤介质-滤料是极为重要的,目前常用的过滤介质--滤料从砂、无烟煤、微孔塑料、陶瓷,到各种高分子分离膜等可以有多种选择,它们可以去除水中不同粒度的杂质,此外,通过对过滤器进行优化设计可对过滤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 原水经过混凝澄清处理以后,大部分悬浮物已被去除,但此时水质仍无法满足饮用水标准和后续处理工艺的水质要求,所以在常规水处理工艺中,过滤常被安排在沉淀池或澄清池之后,经过滤后的出水浊度可以降到小于1单位。在原水浊度较低时(25单位以下),也可采用不经澄清直接过滤。 3 吸附技术 吸附是一种物质附着在另一种物质表面的过程,他可以发生在气--液、气--固和液--固两相之间,在水处理中主要讨论物质在水与固体吸附剂之间的转移过程。许多多孔的固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2012

1 总则 1.0.1 为了在地基处理的设计和施工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保护环境,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地基处理的设计、施工和质量检验。 1.0.3地基处理除应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外,尚应做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等。 1.0.4 建筑工程地基处理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经处理后的地基计算时,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的有关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 地基处理ground treatment 提高地基强度,改善其变形性质或渗透性质而采取的技术措施。 2.1.2 复合地基composite foundation 部分土体被增强或被置换,形成的由地基土和增强体共同承担荷载的人工地基。 2.1.3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characteristic value of subgrade bearing capacity 由载荷试验测定的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线性变形段内规定的变形所对应的压力值,其最大值为比例界限值。 2.1.4 换填垫层cushion 挖去表面浅层软弱土层或不均匀土层,回填坚硬、较粗粒径的材料,并夯压密实形成的垫层。 2.1.5 加筋垫层reinforced cushion 在垫层材料内铺设单层或多层水平向加筋材料形成的垫层。 2.1.6 预压地基preloading foundation 对地基进行堆载预压或真空预压、或联合使用堆载和真空预压,形成的地基土固结压密后的地基。 2.1.7 堆载预压drift preloading 对地基进行堆载使地基土固结压密的地基处理方法。 2.1.8 真空预压vacuum preloading 通过对覆盖于竖井地基表面的不透气薄膜内抽真空排水使地基土固结压密的地基处理方法。 2.1.9 压实地基compacted foundation 利用平碾、振动碾或其它碾压设备将填土分层密实的处理地基。 2.1.10 夯实地基rammed foundation 反复将夯锤提到高处使其自由落下,给地基以冲击和振动能量,将地基土密实的处理地基。 2.1.11 挤密地基compaction foundation 利用横向挤压设备成孔或采用振冲器水平振动和高压水共同作用下,将松散土层密实的处理地基。 2.1.12 砂石桩复合地基sand-gravel columns composite foundation 将碎石、砂或砂石挤压入已成的孔中,形成密实砂石增强体的复合地基。 2.1.13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cement fly ash-graval pile composite foundation 由水泥、粉煤灰、碎石等混合料加水拌合形成增强体的复合地基。

建筑地基基础处理方案

一、编制依据................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工程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自然条件与地理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施工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土方开挖施工............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灰土挤密桩施工..........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灰土地基................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雨期施工................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质量保证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环保、安全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编制依据 二、工程说明 本工程为工程,建设地点在内。本工程主要工程量包括总图、建筑、结构、装饰、给排水、暖通、电力、消防、通信等。 本工程有配液车间、发液栈桥、水罐及泵房、库房、主门卫及次门卫五个单体结构。压裂液配液站工程厂区占地面积为12650m2,其中建构筑物占地面积为2,占总面积的%,道路面积及广场铺砌面积4461 m2,绿化占地面积3500 m2,占总面积的%。主要工程量包括配液车间、发液栈桥、水泵房、库房、1台1000m2水罐及门卫房。建筑结构类型:配液车间、发液栈桥、泵房为钢结构,门卫为砖混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25年。防水等级:屋面防水等级为Ⅲ级。 三、自然条件与地理概况

1. 自然条件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位于大陆腹地,气候受季风影响明显,为北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地势较平缓,加之夏季季风的影响,气候要素反应也较平缓。因季风强弱和进退迟早不同,降雨量年、月分布不稳定,一般七、八、九月降水偏多,春旱较频繁。无霜期限较长,日照充裕,降雨量不足。 2. 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部、六盘山东麓。东接西峰区、庆城县,南邻平凉市崆峒区、泾川县,西与宁夏彭阳县相邻。属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黄土层厚度150—220米。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梁、峁、沟交错,河、川、塬相间,地形西高东低,沟壑纵横、地形复杂。 3. 规模及标准 1) 规模 本次根据北京冶金研究院所出优化方案施工。 a) 压裂液配液站配液车间和库房按照湿陷性黄土建筑物分类 的甲乙类建筑考虑,维持现有桩基础方案。 b) 压裂液配液站水泵房按丙类建筑考虑,原桩基础取消,改 为混凝土扩展基础,基础底部地基采用3:7灰土换填4m 厚,水罐地基按照灰土挤密桩进行地基处理。

常用的水处理方法

常用的水处理方法 到目前为止,常用的水处理方法有:(一)沉淀物过滤法、(二)硬水软化法、(三)活性炭吸附法、(四)去离子法、(五)逆渗透法、(六)超过滤法、(七)蒸馏法、(八)紫外线消毒法等,当然,以后肯定还会有新的水处理方法出现,在这就先讲这些存大的.现在将这些处理法之原理及功能在此一一说明。 一、沉淀物过滤法沉淀物过滤法的目的是将水源内之悬浮颗粒物质或胶体物质清除 乾净。这些颗粒物质如果没有清除,会对透析用水其它精密的过滤膜造成破坏或甚至水路的阻塞。这是最古老且最简单的净水法,所以这个步骤常用在水纯化的初步处理,或有必要时,在管路中也会多加入几个滤器(filter)以清除体积较大的杂质。滤过悬浮的颗粒物质所使用的滤器种类很多,例如网状滤器,沙状滤器(如石英沙等)或膜状滤器等。只要颗粒大小大於这些孔洞之大小,就会被阻挡下来。对於溶解于水中的离子,就无法阻拦下来。如果滤器太久没有更换或清洗,堆积在滤器上的颗粒物质会愈来愈多,则水流量及水压会逐渐减少。人们就是利用入水压与出水压差来判断滤器被阻塞的程度。因此滤器要定时逆冲以排除堆积其上的杂质,同时也要在固定时间内更换滤器。 沉淀物过滤法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因为颗粒物质不断被阻拦而堆积下来,这些物质面或许有细菌在此繁殖,并释放毒性物质通过滤器,造成热原反应,所以要经常更换滤器,原则上进水与出水的压力落差升高达到原先的五倍时,就需要换掉滤器。 二、硬水软化法 硬水的软化需使用离子交换法,它的目的是利用阳离子交换树脂以钠离子来交换硬水中的钙与镁离子,*此来降低水源内之钙镁离子的浓度。其软化的反应式如 下:Ca2++2Na-EXCa-EX2+2Na+1 Mg2++2Na-EXMg-EX2+2Na+1式中的EX表示离子交换树脂,这些离子交换树脂结合了Ca2+及Mg2+之後,将原本含在其内的Na+离子释放出来。

《给水处理》教学大纲

《给水处理》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给水处理”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本专业推荐选修课。给水处理是水工程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系统介绍了生活给水、工业给水及特殊水质给水处理的理论、技术、设备与工程经验。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给水处理工艺流程及原理,熟悉相应的工艺设计计算,了解给水处理厂或净水站的运行维护,了解给水处理技术发展的新动态;丰富与补充学生在水工程学科方面的知识,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及环境工程实践奠定基础。 本课程支撑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要求1、2、3、4、5、6和11。 三、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绪论 第一节水源水质 第二节给水水质标准 1.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2. 工业用水水质标准 第三节给水处理方法概述 习题要点:给水处理方法种类,给水预处理,给水深度处理第四节反应器 1. 理想反应器模型 2. 非理想反应器

习题要点:CSTR反应器与PF反应器中反应物浓度变化 本章重点、难点:原水中的杂质,反应器中反应物浓度变化。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给水处理的对象;熟悉CSTR反应器与PF反应器中反应物浓度变化规律;掌握给水处理主要方法。 第一章混凝 第一节混凝机理 第二节混凝剂和助凝剂 1. 混凝剂 2. 助凝剂 习题要点:给水处理中常用的混凝剂与助凝剂 第三节混凝动力学 1. 异向絮凝 2. 同向絮凝 3.混凝控制指标 习题要点:混凝控制指标 第四节影响混凝效果主要因素 第五节混凝剂的配置与投加 习题要点:混凝剂投加量的控制 第六节混合和絮凝设备

习题要点:混合设备种类,絮凝池的主要种类 本章重点、难点:混凝机理,混凝控制指标,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混合和絮凝设备。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混凝动力学,了解混凝剂的配置与投加;熟悉混凝控制指标,熟悉混凝设备;掌握混凝机理,给水处理中常见的混凝剂和助凝剂,掌握混凝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 第二章沉淀和澄清 第一节悬浮颗粒在静水中的沉淀 1. 悬浮颗粒在静水中的自由沉淀 2. 悬浮颗粒在静水中的拥挤沉淀 习题要点:悬浮颗粒在静水中的自由沉淀规律 第二节平流式沉淀池 1. 非凝聚性颗粒的沉淀过程分析 2. 凝聚性颗粒的沉淀过程分析 3. 影响平流式沉淀池沉淀效果的因素 4. 平流式沉淀池的构造 5. 平流式沉淀池的设计计算 习题要点:理想沉淀池,影响平流式沉淀池沉淀效果的因素 第三节斜板与斜管沉淀池 习题要点:斜板与斜管沉淀池的特点

给水排水管网工程培训课件

1.给水排水系统概述 1.什么是给水排水工程?主要包括哪些内容?通常是由哪几部分组成?其基本任务是什么? 答:给水排水工程就是在某一特定的范围内(如一个城市或一个工厂),研究水的人工循环工艺和工程的技术学科。其主要内容包括水的开采、加工、输送、回收和利用等工艺和工程。通常由水资源与取水工程、水处理工程和给水排水管道工程等部分组成。给水排水工程的目的和任务就是保证以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的工艺和工程技术,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向城镇和工业提供各项合格用水,汇水、输送、处理和再生利用污水,使水的人工循环正常进行,以提供方便、舒适、卫生、安全的生活和生产环境,保障人民健康与正常生活,促进生产发展和改善水环境质量。2.目前我国给水排水工程主要面临哪些问题?其根本原因何在?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3.试述给水管网系统的组成? 答:给水管网系统主要包括输水管渠、配水管网、水压调节设施(泵站、减压阀)及水量调节设施(清水池、水塔等)等,简称输配水系统。 4.影响给水管网系统类型选择的因素有哪些? (1)城市规划的影响 城市规划与给水系统设计的关系极为密切,水源的选择、给水系统布置和水源卫生防护地带的确定,都应以城市和工业区的建设规划为基础。 (2)水源的影响 任何城市,都会因水源种类、水源距给水区的远近、水质条件的不同,影响到给水系统的布置。(3)地形的影响 中小城市如地形比较平坦,而工业用水量小、对水压又无特殊要求时,可采用统一给水系统,大中城市被河流分隔时,两岸工业和居民用水一般分别供给,自成给水系统。 5.何谓排水系统及排水体制?排水体制分几类?各类的优缺点如何?选择排水体制的原则是什么?(13) 答:在城市废水、工业废水和雨水。这些污水是采用一个管渠系统来排除,或是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管渠系统来排除。污水的这种排除方式所在一个区域内手机、输送污水和雨水的方式称排水体制。排水体制一般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类型。合流制中仍有部分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成为水体的污染源而使水体受到污染,这是它的严重缺点。分流制是将城市污水全部送至污水厂进行处理。但初雨径流未加处理就直接排入水体,对城市水体也会造成污染,这是它的缺点。从造价方面来看,据国外的经验认为合流制排水管道的造价比完全分流制一般要低20%~40%,可是合流制的泵站和污水厂却比分流制的造价要高,所以从总造价来看完全分流制比合流制可能要高。 6.给水管道工程的任务是什么?通常由哪几部分组成? 7.排水系统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用途是什么?(16) 答:排水管网系统是指污(雨)水的收集设施、排水管网、水量调节池、提升泵站、输送管渠和排放口等以一定方式组合成的总体。 8.给水排水工程按服务范围和系统可分为哪几类?(11) 答:目前,我国采用的工业用水系统分为直流给水、循环给水、复用给水和中水回用系统。(1)直流给水系统是指水经一次使用后即进行排放或处理后排放的给水系统。(2)循环给水系统是按照对水质要求的不同,水经使用后不予排放而循环利用或处理后循环利用的给水系统。(3)复用给水系统是指水经重复利用后再进行排放或处理后排放的给水系统。(4)中水回用系统是指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进行适当处理后,使水质达到中水用水的水质标准,回用于工业的间接冷却用水、工艺低质用水、市政用水和杂用水等。 9.工业给水系统的布置如何考虑节水?进行水量平衡计算的意义何在?(12) 答:工业给水系统要在充分考虑清洁生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节约用水和保护环境。工业用水的水量平衡是指用水量、取水量、重复利用水量、耗水量、排水量及漏水量保持平衡。意义:一个优化的水量平衡计算是工业企业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设计依据,也可以最大限度达到节水节能

(完整word版)给水处理与废水处理的区别

废水处理的任务是采用各种技术措施将废水中所含有的各种形态的污染物分离出来或将其分离、转化为无害和稳定的物质,使废水得到净化。现代废水处理技术,按其作用原理和去除的对象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 物理法就是利用物理作用,分离废水中呈现悬浮状态的污染物质,在处理过程中不改变水的化学性质。化学法是向废水中投加某些化学物质,利用化学反应来分离、转化、破坏或回收废水中的污染物,并使其转化成为无害物质。生物法是利用水中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使废水中呈溶解和胶体状态的有机物被降解,并转化成为稳定、无害的物质,使废水得以净化。 给水处理的任务就是对地表水体或地下水体去除的原水进行技术加工,使水质符合生活或工业用水标准。给水处理与废水处理方法并没有实质上的差别,它们的理论与方法是一致的,因此,前述的废水处理方法均有用于给水处理中,在给水处理中有一些较为常用的物理或化学(废水处理中用的不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除铁 铁在水中多以二价铁离子的形式存在,采用氧化还原法去除,即将其氧化成三价铁离子,并以氢氧化铁的形式从水中析出。采用的工艺是接触氧化法,即原水经曝气充氧后直接进入滤池,二价铁北溶解氧氯化并附着在滤料表面,达到从水中除铁的目的。

2、水的冷却 在工业用水中,冷却用水约占70%~80%,利用冷却设备降低水温是循环系统的主要措施,可以节约大量用水,目前常用的敞开式循环冷却系统,使用的设备是冷却塔或冷却池。 3、水的淡化与除盐 除盐、淡化处理的主要对象是水中的各种溶解盐类(包括阴离子和阳离子)。制取纯水和高纯水的处理技术就是除盐和淡化。主要的方法有例子交换法、电渗析、反渗透一级蒸馏法等。

建筑基础工程建设中的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技术及处理要点

建筑基础工程建设中的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技术及处理要点 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使得建筑基础工程建设不断增多,同时软 土地基现象也越来越普遍,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建筑基础工程建设的地基特征, 对建筑基础工程建设中的常用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技术及其处理要点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建筑基础工程建设;地基特征;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技术;处理要 点 建筑基础工程由于受到来自地下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果建筑基础工程建设没 有严格控制地基施工,将严重影响整个工程质量,甚至会导致建筑物墙体开裂, 尤其是软土地基,因此为了保证建筑地基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以下就建筑基础 工程建设中的软土地基施工处理进行了探讨分析。 一、建筑基础工程建设的地基特征分析 地基工程是建筑工程建设中的基础,笔者认为其主要具有以下特征:(1)隐蔽性。地基工程施工流程十分复杂,而且要求每个流程之间要实现良好的衔接。 但在建筑地基工程施工中存在较强的隐蔽性,给施工质量检测带来较大的难度, 因此需要强化对施工中每个环节的质量监督,有效地提高隐蔽性工程施工的质量。(2)复杂性。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并且各地地质条件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地区 地质呈现出多种土相混合的状态,使得地基工程存在复杂性的特征。针对于地基 工程的复杂性,一旦在建筑地基工程施工过程中,勘察及设计工作中存在不明确 的地方,则会严重影响建筑工程质量。 二、建筑基础工程建设中的常用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技术分析 建筑基础工程建设中的常用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技术主要有:(1)强夯法处理技术。强夯法技术建筑软土地基工程处理最常见的方法之一,其夯击的力度相对 较大,深度加固也相对较深。强夯法是现阶段针对于软土地基施工处理的一种最 快捷、最有效的软土地基加固手段,操作过程中主要是应用于建筑垃圾堆埋区、 较大孔隙碎石土软土地基,还可以适用于湿陷性黄土、饱和度低的粉土等软土地基,但是不适用于淤泥类的土质软土地基、较高饱和度黏性土壤等软土地基。在 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时,应用强夯法不仅可以提高软土地基的刚度,还能够使建 筑施工软土地基迅速加固、变稳,对软土地基土质中的湿陷性及液化状态有效地 去除,有效减少或避免软土地基问题的发生。(2)地基排水法处理技术。建筑 工程施工中的排水法应用能够充分将软土地基中的水分有效排出。通常施工时需 要根据建筑工程软土地基状态、面积等实际情况应用排水法进行软土地基的处理,即通过挖掘排水纵向与横向的盲沟来有效排出软土地基的水分,使软土地基强度 增加。利用盲沟排水可利用化学方法(通常情况下会利用生石灰进行排水)来排出、吸收水分,从而有效排除水分。(3)换填垫层法处理技术。换填垫层法就 是把软土地基下层较潮湿、松软的土层范围清除,再应用能抵抗永久变形、性能 较稳定的材料进行换填,换填后进一步进行压实。在进行施工时,可应用碎石、 建筑碎渣等材料实施垫层换填;对软土地基应用砂石实施垫层,可以有效增强建 筑工程软土地基负荷能力,还可以促使软土水分挤压排出,形成凝固状,是处理 暗穴的最佳材料。应用碎石土进行垫层,应对碾压密实度、厚度进行把握;换填 垫层法具有工期短、造价低廉以及操作简单等特点,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得到广泛 应用。 三、建筑基础工程建设中的软土地基施工处理要点分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