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破伤风

破伤风

破伤风
破伤风

桐乡市卫生学校教案(伍诗)

附:破伤风学习任务单

学号姓名

任务一

1、破伤风梭菌为革兰氏染色阳性菌。

2、破伤风梭菌可产生两种外毒素,一种是,另一种是,其中是引起破伤风病人临床症状的主要毒素。

任务二

1、破伤风发作期最早受累的肌群是。

2、破伤风发作期最早出现的表现是。

3、破伤风病人发作期神志始终。

任务三

1、为了预防破伤风,清洗伤口常用的消毒液是。

2、为了中和游离毒素应注射。

任务四

患者,男,46岁,因不慎刺伤足底,7天后出现头晕、头疼、咀嚼肌紧张、全身无力、打哈欠等,继之出现咀嚼不便、张口困难、咧嘴苦笑、颈项强直等,收治入院。病人全身肌肉强制性收缩、阵发性痉挛,呼吸急促,呼吸道分泌物多。仔细阅读该病例,回答以下问题:

1、请写出该病人的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2、该病人的护理措施是什么?

外伤后破伤风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使用指南(2019年版)

外伤后破伤风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使用指南 (2019 年版) 外伤后破伤风是非新生儿破伤风的主要类型。为指导基层医疗机构做好外伤后破伤风的预防控制工作,尤其是外伤后的预防处置,降低破伤风发病率及病死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免疫规划技术工作组参考《2017 年世界卫生组织破伤风立场文件》,以及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制定了本指南。 一、破伤风免疫制剂 破伤风主动免疫制剂为含破伤风类毒素疫苗(tetanus toxoid-containing vaccine,TTCV)。TTCV包括吸附破伤风疫苗(Tetanus vaccine,adsorbed,TT)、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Diphtheria and tetanus combined vaccine, adsorbed, DT)以及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Diphtheria, tetanus and acellular pertussis combined vaccine, adsorbed, DTaP)等。 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包含破伤风抗毒素(Tetanus antitoxin,TAT)、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equine anti-tetanus F(ab') 2, F(ab') 2 ] 和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Human tetanus immunoglobulin,HTIG)。其中F(ab') 2 是在原有使用马血清生产 TAT 工艺的基础上,经加用柱色谱法纯化工序降低 IgG 等大

分子蛋白的含量、提高有效成分抗体片段F(ab') 的相对含量, 2 使之安全性较TAT 得到较大提高。在 HTIG 难以获得时,应当优,其次选择 TAT。 先选择F(ab') 2 二、外伤后破伤风预防处置的基本流程 外伤后进行伤口处置和合理使用破伤风免疫制剂对预防破伤风感染至关重要。外伤后伤口处置按照外科诊疗常规要求,破伤风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使用基本流程如下: (一)根据伤口的情况进行分类 在接诊外伤患者时,应当获取患者完整病史,包括受伤的环境和受伤的过程,对伤口进行分类。 具体分类如下: 1.清洁伤口:位于身体细菌定植较少的区域伤口;在伤后 立即得到处理的简单伤口(如刀片割伤)。 2.不洁伤口:位于身体细菌定植较多的区域(如腋窝、腹 股沟及会阴等)的伤口;超过 6 小时未处理的简单伤口。 3.污染伤口:被污物、有机泥土(如沼泽或丛林的土壤)、粪便或唾液(如动物或人咬伤)污染的伤口;已经感染的伤口;含有坏死组织的伤口(如发生坏疽、火器伤、冻伤、烧伤等)。 (二)判断患者的免疫功能是否正常 仔细询问影响患者免疫功能的既往病史、用药史,判断患者免疫功能状态,根据患者的免疫状态给予患者适宜的预防方法,后文详述免疫功能受损人群外伤后破伤风的预防推荐。

破伤风病人的护理

破伤风病人的护理 1.2病因及病理 破伤风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厌氧性芽孢杆菌,广泛存在于泥土和人畜粪便中。破伤风杆菌的菌体易被消灭,但芽孢的抵抗力很强,须煮沸30min、高压蒸汽l0min或浸于50%石炭酸中10~12小时才可将其杀灭。 引起破伤风杆菌感染的三个条件为:①破伤风杆菌直接侵入人体伤口内;②人体抵抗力降低;③有可供细菌生长繁殖的厌氧环境。 当机体发生损伤,如伤口窄深、缺血、坏死组织多、引流不畅及混有其他需氧病菌感染而造成伤口局部缺氧时,破伤风杆菌可在厌氧环境下迅速繁殖,并产生大量的外毒素而引起发病。 2 主要护理诊断 2.1有窒息的危险与破伤风病人喉头、呼吸肌的持续痉挛 和痰液堵塞气道等因素有关。 2.2气体交换受损与膈肌、呼吸肌痉挛无法进行正常呼吸等因素有关。 2.3吞咽障碍与破伤风痉挛毒素引起的咀嚼肌痉挛(表现为张口困难和牙关紧闭)有关。 2.4清理呼吸道无效和误吸与以下因素有关:①破伤风发作时喉头、呼吸肌痉挛,并口吐白沫和流涎; ②不能有效咳嗽排除呼吸道分泌物。 2.5尿潴留与膀胱括约肌痉挛有关。 2.6有肺部感染的危险与破伤风病人喉头痉挛、呼吸道不畅、支气管分泌物淤积、不能经常翻身等因素有关。 2.7焦虑和恐惧与以下因素有关:①本病严重发作时病情凶险,病人十分痛苦;②可发生严重的并发症;③对病程、治疗和预后不了解。 2.8知识缺乏-缺乏本病康复方面的知识与病人从未患过 此种疾病和未接受过医学知识教育等因素有关。3 预期目标 3.1病人呼吸道保持通畅,一旦发生窒息能及时发现和处理。 3.2病人呼吸平稳,能够保持良好的气体交换状态。 3.3病人不因吞咽障碍而影响营养的摄人。 3.4病人呼吸道分泌物得到及时清除并保持通畅,未发生误吸。 3.5病人尿潴留症状得以缓解,且膀胱括约肌功能逐渐恢复。 3.6病人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得以有效控制,未发生肺部感染。 3.7病人的焦虑和恐惧减轻,表情放松。 3.8病人自述了解本病的有关保健知识。 4 护理措施4.1一般护理措施 (1) 创造良好的休养环境:病人住隔离病室,减少一切刺激,保持安静、室内光线宜均匀柔和,避免强光照射;各种动作包括走路、说话都要轻巧、低声。治疗、操作等应尽量集中,可在使用镇静剂后30min内进行,以免刺激打扰病人而增加抽搐。 (2) 加强基础护理:病人生活多不能自理,需加强基础护理,如口腔护理,定时帮助患者翻身、拍背,以防褥疮和肺部并发症。尿潴留者及时导尿一,尿管可暂时留置。对高热患者按高热常规护理。加强安全措施防止意外,必要时用床栏防止病人坠地,抽搐发作时用牙垫,以避免舌咬伤。 (3)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重症病人需由专人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每4小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1

破伤风护理练习题.doc

破伤风护理练习题 一、填空题 1. 破伤风发作期的典型表现是_______________。 2.破伤风发病需具备三个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破伤风的潜伏期为______日,少数病人1~2日,还有伤后数月或数年发病者。新生儿在断脐后7日左右发病,俗称____________。 4. 破伤风的预防关键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单选题 1.破伤风注射TAT 的目的是 A.杀死破伤风杆菌 B.中和与神经结合的毒素 C.中和游离的毒素 D.清除毒素来源 E.抑制破伤风杆菌生长 2.破伤风病人采用人工冬眠,主要目的是 A.控制炎症扩散B.减少抽搐 C.便于护理 D.降低体温 E.防止合并症发生 3.为预防破伤风,清创时伤口使用哪种溶液冲洗最好 A.0.1%苯扎溴铵(新洁尔灭)液 B.0.9%氯化钠 C.蒸馏水 D.0.05%呋喃西林液E.3%双氧水 4.破伤风最初出现典型的肌肉强烈收缩是 A.咀嚼肌 B.面肌 C.颈项肌 D.胸、背、腹肌 E.四肢肌群 5.破伤风强直性肌痉挛的特点不包括 A、肌肉持续性强直 B、阵发性全身抽搐 C、任何刺激均可诱发抽搐 D、肌肉有痉挛性疼痛 E、全身肌肉强直收缩从四肢起始 6.对破伤风病人护理的一般要求正确的是 A.严格隔离 B.病室阳光充足 C.伤口敷料用后高压灭菌 D.各种护理不要集中处理,以免加重刺激 E.治疗护理操作应在使用镇静剂前30mi内进行 7.治疗破伤风的有效措施,不包括 A.首次肌注破伤风抗毒素5万u B.应用10%水合氯醛镇静解痉 C.抽搐频繁应采用人工冬眠 D.应用3%过氧化氢冲洗创口 E.应用大剂量青霉素 7.患者,男性,20岁,足底刺伤后发生破伤风,频繁抽搐,控制痉挛的最主要护理措施是 A住单人隔离病房 B限制亲属探视 C避免声、光刺激 D按时用镇静剂,集中护理操作 E静脉滴注破伤风抗毒素

破伤风患者的护理要点

破伤风患者的护理要点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所致的一种特异性感染,是由细菌外毒素引发的以局部和全身性肌强直、痉挛和抽搐为特征的一种毒血症,多见于各种创伤和战伤,如锈钉、木刺伤和污秽的擦伤,也可发生于烧伤、冻伤、新生儿脐带残端感染、产后感染、动物咬伤等。护理工作在破伤风尤其是重症破伤风患者康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破伤风患者的护理如下: 2.1一般护理 2.1.1患者应独住一室,病室温度15~20℃,相对湿度60%左右,床旁配备抢救车、气管切开包、吸痰器、氧气等物品。 2.1.2病室内保持安静,室内光线均匀、柔和,避免强光、噪声等不良因素刺激。护士一定做到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使用器具无噪音。各项护理操作尽量集中在使用镇静药物30分钟之后,避免不必要的操作。 2.2人工冬眠护理 痉挛和抽搐是破伤风患者的主要症状。为控制和解除痉挛,在治疗过程中根据病情的轻重使用镇

静药物和冬眠药物,如:安定、苯巴比妥钠、冬非合剂、冬眠Ⅰ号等。这类药物有抑制呼吸作用,需加强患者的各项监护,注意观察呼吸、脉搏、瞳孔、神志、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并密切观察病人抽搐情况。重症患者应详细记录抽搐持续时间、抽搐程度、间歇时间,并及时调整镇静药物,使患者处于浅睡状态。 2.3保持呼吸道通畅―――气管切开的护理 破伤风患者抽搐频繁发作时,可发生喉肌、呼吸肌痉挛,痰液堵塞气道,而致窒息死亡,应尽早气管切开。气管切开是预防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抢救重症破伤风成功关键之一。其护理如下:2.3.1切口换药在应用镇静药物控制抽搐后换药1~2次/日,换药时动作应轻柔。以免加重痉挛、抽搐。 2.3.2气道湿化气管切口处敷盖庆大盐水浸湿的无菌纱布,并保持其湿润。气道内每间隔1~2小时滴入湿化液(庆大+糜蛋白酶+生理盐水)3~5ml,每天总量不超过250ml。雾化吸入每4小时一次。以防止分泌物粘稠,痰不能被吸出,造成堵管。 2.3.3吸痰吸痰时吸痰管应在无负压状态下插入气管内(10~12cm),应边提边吸边旋转退管,禁

WHO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实用指南(第二版)[1]

WHO医院获得性感染预防控制实用指南 (2002年第二版) 目录 前言 第一章医院感染流行病学 1.1 医院感染的定义 1.2 医院感染部位 1.2.1泌尿道感染 1.2.2手术部位感染 1.2.3医院肺炎 1.2.4医院菌血症 1.2.5其他医院感染 1.3 微生物 1.3.1细菌 1.3.2病毒 1.3.3寄生虫和真菌 1.4 宿主和传播 第二章感染控制计划 2.1 国家或地方计划 2.2 医院计划 2.2.1感染控制委员会 2.2.2感染控制专业人员(感染控制小组) 2.2.3感染控制手册 2.3 感染控制职责 2.3.1医院管理部门的职责 2.3.2医生职责 2.3.3微生物学家职责 2.3.4医院药剂师职责 2.3.5护理人员职责 2.3.6灭菌中心职责 2.3.7饮食服务中心职责 2.3.8洗衣房职责 2.3.9保洁服务部职责 2.3.10检修部门职责 2.3.11感染控制小组(医院卫生服务部)职责 第三章医院感染监测 3.1 目标 3.2 战略 3.2.1 医院性医院感染监测 3.2.2 地区性或全国性医院感染监测 3.3 方法 3.3.1现患调查 3.3.2发病率调查 3.3.3计算率 3.4 有效的监测组织 3.4.1资料收集和分析 3.4.2反馈/报告 3.4.3预防和评价 3.5 评价监测系统 3.5.1监测战略评价 3.5.2反馈信息评价 3.5.3证实/资料质量 第四章暴发的处理 4.1 识别暴发 4.2 调查暴发 4.2.1计划调查 4.2.2定义病例 4.2.3描述暴发 4.2.4建议和检测假设 4.2.5控制措施和随访

4.2.6交流 第五章医院感染的预防 5.1 危险分层 5.2 减少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5.2.1洗手 5.2.2个人卫生 5.2.3着装 5.2.4口罩 5.2.5手套 5.2.6安全注射 5.3 预防环境传播 5.3.1医院环境的清洁 5.3.2热水/超热水的使用 5.3.3病人器械的消毒 5.3.4灭菌 第六章常见地方性医院感染流行的预防 6.1 泌尿道感染 6.2 外科伤口感染(手术部位感染) 6.2.1手术室环境 6.2.2手术室工作人员 6.2.3病人的手术前准备 6.2.4预防性抗微生物药物的应用 6.2.5外科伤口监测 6.3 医院呼吸道感染 6.3.1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6.3.2内科病房 6.3.3外科病房 6.3.4 气管切开术的神经科病人 6.4 与血管装置相关的感染 6.4.1周围血管导管 6.4.2中心血管导管 6.4.3全植入的中心血管导管 第七章病人护理的感染控制预防 7.1 预防的实践 7.1.1标准(常规)预防 7.1.2特殊传播方式的额外预防 7.2 抗微生物药物耐药菌 第八章医院环境 8.1 医院建筑 8.1.1建造或改建计划 8.1.2建筑分区 8.1.3交通流程 8.1.4建筑材料 8.2 空气 8.2.1经空气传播的污染和传染 8.2.2通气设备 8.2.3手术室 8.2.4超净空气 8.3 水 8.3.1饮用水 8.3.2浴水 8.3.3药剂(医疗)用水 8.3.4微生物学监测 8.4 食物 8.4.1食物中毒的因素和经食物传播的感染 8.4.2食物中毒的因素 8.4.3预防食物中毒 8.5 废弃物 8.5.1定义和分类 8.5.2医疗废弃物的处理保存和运输 第九章抗微生物药物的使用和抗微生物药物的耐药性9.1 抗微生物药物的合理使用 9.1.1 治疗 9.1.2 化学药物预防

破伤风的个案护理

破伤风的个案护理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破伤风的个案护理 【摘要】通过一例重症破伤风患者的护理,探讨破伤风相关的临床护理措施。 【关键词】破伤风;护理 【】 破伤风系由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伤口并生长繁殖,引起局部及全身肌肉阵发性痉挛或抽搐的为15%~40%。随着国内外对重型破伤风治疗水平不断提高,护理观念的不断加强,死亡率逐渐呈下降趋势。 一、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病史摘要 患者杨玉琴,女 41岁,,因“左脚底铁钉刺伤8天,张口困难1天”入院。8天前因家中建房不慎踩到废弃铁钉,当时直接穿透鞋底,铁钉拔出后出血较多,未注意刺入铁钉深度,立即于当地卫生室进行碘伏消毒,并于口服消炎药及输液治疗,未予肌注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具体治疗不祥)。一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张口困难,伴肩背部紧绷绷感,不能进食、说话,病程中出现2次黑朦,持续数秒恢复,过程中意识清楚。无呼吸困难、憋喘,无抽搐、晕厥、角弓反张,无寒战、高热,无胸闷、心悸,无头昏头痛,无恶心、呕吐,我大汗淋漓、大小便失禁,无咳嗽、咳痰。就诊于仁怀市人民医院肌注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后建议转上级医院,遂就诊于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

科,并予双氧水清创包扎、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多部位肌注等急救处理,以“左足铁钉刺伤并感染”收入综合ICU2病区。入院查体:℃;P125次/分;R40次/分;BP115/70mmHg,spo2 98%。入院后治疗以流质饮食,一级护理,下病危,心电监护,嘱患者及家属注意观察患者呼吸,抽搐情况;积极抗破伤风、抗感染:青霉素320wu ivgtt q8h;镇静、解痉:安定针 10mg im,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积极完善相关检验等治疗为主,经积极治疗15d后,病情明显好转,目前继续治疗中。 既往史 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病史,否认“伤寒、结核、肝炎”等传染病史,无外伤、手术、输血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疫苗接种史不祥,无烟酒等不良嗜好。 初步诊断: 破伤风 依据:1)患者8天前有明确左脚低铁钉刺伤史,一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张口困难,伴牙关紧闭、肩背部紧绷感。于当地诊所未予双氧 水清洗及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肌注等处理。 2)查体:急性面容,口唇无发绀,张口受限一横指,左足敷料干燥在位,左足底局部青紫,轻度肿胀,穿刺部位见约1cm切口,武渗血,渗液及流脓,作足趾感觉、血运可,无角弓反张 鉴别诊断:

重症破伤风1例护理分析

重症破伤风1例护理分析 回顾总结1例重症破伤风患者的救治与护理,认识到安静的环境、准确用药是减少痉挛和抽搐发作的前提,及时的气管切开、精心的基础护理是减少并发症及早痊愈的保证。 标签:重症;破伤风;护理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所致的一种严重急性特异性感染,是由细菌外毒素引起以局部和全身肌肉强直、痉挛和抽搐为特征的一种毒血症[1]。常由于心力衰竭、呼吸道感染、气道分泌物阻塞等全身器官衰竭原因死亡[2]。笔者所在科室于2010年3月成功救治了1例重症破伤风患者,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男34岁,行为异常2年,肢体僵直伴发作性抽搐3 d,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经精神科积极抢救呼吸心跳恢复,因右手环指、小指部分坏死需手术故转入笔者所在科室治疗。入院:T 37 ℃,P 120次/min,R 28次/min,BP l40/100 mm Hg,神志清楚,查体欠合作,颈部抵抗明显,阵发性全身抽搐。骨科查体:右手环指末节外伤性缺如,残端发黑,近节指体肿胀,血运差,右小指中节以下干性坏死。入院后给予抗破伤风感染,抗炎、截指术。2010年3月1日突然出现周身严重痉挛,角弓反张,口唇及全身皮肤紫绀、呼吸心跳骤停,立即行气管切开术,导尿,抗痉挛、胸外心脏按压等一系列抢救措施后心跳恢复。患者经过1个月精心的治疗和护理于4月1日治愈出院。 2护理 2.1病房与环境的要求 患者入院时虽未确诊破伤风,但仍将其安排在单人隔离病房,防止交叉感染。一经确诊后严格按照特殊感染病例处理及专人护理。保持病室安静,光线柔和,避免强光刺激,室内温湿度适宜。避免各种干扰,因一切不良刺激易引起破伤风抽搐。医护人员做到说话轻,走路轻,关门轻,操作轻,避免发出噪音。尽量在使用镇静剂后完成各项治疗和护理操作,以减少患者抽搐次数。 2.2防止交叉感染 隔离病房做明显标志,病房内每日定时通风,地面消毒液拖拭及空气紫外线照射消毒,医护人员接触患者时必须穿一次性隔离衣,戴手套、口罩。患者使用的器械物品应专用,最后进行严格的消毒灭菌处理,敷料必须焚烧,用物及排泄物要进行消毒处理。 2.3积极处理伤口

破伤风分类、症状及急救治疗

破伤风杆菌 破伤风是破伤风杆菌在化脓菌感染的伤口中繁殖产生外毒素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暂时性功能性改变。破伤风的临床表现为全身骨骼肌持续性强直和阵发性痉挛,严重者可发生喉痉挛窒息、肺部感染和衰竭。破伤风杆菌侵入伤口后,在低氧条件下(破伤风杆菌是专性厌氧菌)就能在 "A33","新生儿破伤风" "A33.X01","新生儿破伤风" "A34","产科破伤风" "A34.X51","产后(产褥期)(分娩)破伤风" "A34.X52","破伤风伴有流产或异位妊娠" "A35","其他破伤风" "A35.X01","破伤风在其他方面未特指" 破伤风梭菌

破伤风是一种历史较悠久的梭状芽胞杆菌感染,破伤风杆菌(Clostridiumtetani)侵入人体伤口、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可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破伤风杆菌及其毒素不能侵入正常的皮肤和粘膜,破伤风(tetanus)是常和创伤相关联的一种特异性感染,除了可能发生在各种创伤后,还可能发生于不洁条件下分娩的产妇和新生儿。病菌是破伤风梭菌,为专性厌氧,革兰染色阳性。平时存在于人畜的肠道,随粪便排出体外,以芽胞状态分布于自然界,尤以土壤中为常见。此菌对环境有很强的抗力,能耐煮沸。 创伤伤口的污染率很高,战场中污染率可达25 %~80%。但破伤风发病率只占污染者的1%~2%,提示发病必须具有其他因素,主要因素就是缺氧环境。 创伤时,破伤风梭菌可污染深部组织(如盲管外伤、深部刺伤等)。如果伤口外口较小,伤口内有坏死组织、血块充塞,或填塞过紧、局部缺血等,就形成了一个适合该菌生长繁殖的缺氧环境。如果同时存在需 破伤风痉挛毒素作用 在缺氧环境中,破伤风梭菌的芽胞发育为增殖体,迅速繁殖并产生大量外毒素,主要是痉挛毒素引致病人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菌体及其外毒素,在局部并不引起明显的病理改变,伤口甚至无明显急性炎症或可能愈合。但痉挛毒素吸收至脊髓、脑干等处,与联络神经细胞的突触相结合,抑制突触释放抑制性传递介质。运动神经元因失去中枢抑制而兴奋性增强,致使随意肌紧张与痉挛。破伤风毒素还可阻断脊髓对交感神经的抑制,致使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增快、体温升 潜伏期

《外伤后破伤风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使用指南》(2019)要点

《外伤后破伤风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使用指南》(2019)要点 外伤后破伤风是非新生儿破伤风的主要类型。为指导基层医疗机构做好外伤后破伤风的预防控制工作,尤其是外伤后的预防处置,降低破伤风发病率及病死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免疫规划技术工作组参考《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破伤风立场文件》,以及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制定了本指南。 一、病原学 破伤风梭状芽胞杆菌是破伤风的病原菌。破伤风梭状芽胞杆菌严格厌氧。 破伤风梭状芽胞杆菌经由皮肤或黏膜破口侵入人体引起破伤风,尽管有报告表明破伤风的潜伏期从受伤后的1天到数月不等,但大多数病例都发生在感染后的3~21d,中位时间是7d。其感染的重要条件是伤口形成厌氧微环境:伤口窄而深(如刺伤),且伴有泥土或异物污染;大面积创伤、烧伤、坏死组织多,局部组织缺血同时伴有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混合感染。 破伤风梭状芽胞杆菌产生两种外毒素,一种是对氧敏感的破伤风溶血毒素,另一种为破伤风痉挛毒素,后者是引起破伤风的主要致病物质。

破伤风患者采用伤口直接涂片镜检和病菌分离培养的检查阳性率很低,故一般不进行此项检查。临床上主要是根据典型的症状和病史作出诊断。 二、流行病学 (一)全球破伤风流行病学概况 破伤风在免疫规划项目执行不规范的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在低收入国家的不发达地区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二)我国破伤风流行病学概况 外伤后破伤风多散发于乡镇和农村地区,误诊率和漏诊率较高,因此报告发病率可能存在低估。 三、破伤风免疫制剂 破伤风主动免疫制剂为含破伤风类毒素疫苗(TTCV)。TTCV包括吸附破伤风疫苗(TT)、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DT)以及吸附无细胞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混合疫苗(DTaP)等。 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包含破伤风抗毒素(TAT)、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和破

我院ICU科室成功救治一名典型破伤风患者

我院ICU成功救治一名成人型破伤风患者破伤风是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致死性疾病,一旦发病,严重者会影响呼吸,如不及时救治,死亡率高。日前,我院成功救治了一例破伤风并急性呼吸衰竭的病人。 患者女性,24岁,保亭县新政镇人,在家自行塞草药进子宫堕胎。4天后开始出现张口困难,吞咽困难,未作治疗,1天后病情加重,出现阵发性四肢抽搐,抽搐时意识清醒,抽搐持续5秒后自行缓解,缓 解期1分钟至数分钟不等,伴有牙关紧闭。2014年03月20日由120车接入我院,急诊科以“抽搐查因”收入我院内一科,予镇静、抗感染、中和破伤风毒素、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对症治疗;当日晚19:30时病情加重,出现呼吸困难,气促,血氧饱和度下降至30%,重症医学科卢文谊主治医师会诊,根据患者堕胎史及特征性的苦笑面容,卢医师迅速判断病人为破伤风,而且病情危重,已经出现呼吸衰竭。卢医师立即会同主管医生迅速将病人转入ICU,给予气管插管,呼吸 机辅助通气。 患者转入ICU后的治疗方案由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派驻我院的李琛 副主任医师拟定,治疗上予以抗感染、破伤风抗毒素中和毒素、镇静、解痉、机械通气、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对症治疗。经过近半个月的治疗,患者症状较前明显缓解,2014年03月31日下午患者出现恢复神志的表现,可依照吩咐活动。但自主咯痰能力弱,吞咽困难,并请我院五官科行气管切开术。因患者一直存在发热,且破伤风的病灶考虑来自子宫内,在成功脱离呼吸机后,外出行妇科超声检查,发

现宫腔内可见异常回声。2014年04月08日下午请麻醉科、妇产科医师予以无痛清宫术,术后患者无不良反应,阴道未见继续出血,感染情况较前明显减轻。因患者四肢肌张力一直很高,上肢屈曲,双足过伸并下垂,各关节活动明显受限,为避免关节僵直,影响活动,科室嘱其家人特制了器具预防足下垂,并请中医科医师指导患者家人做推拿及关节活动治疗。2014年04月18日患者病情稳定,呼吸平顺,吞咽功能较前好转,双侧上肢活动受限较前减轻,可轻度自主活动,左侧下肢活动度较右侧好转,但仍存在气管切开及双足下垂、过伸表现,遂转回内一科进行后续治疗。2014年4月30日随访,患者病情较前明显好转,已拔除气管导管,神志清楚,精神良好,言语清晰,双上肢活动自如,双下肢仍有过伸、下垂表现,活动受限。患者现仍在我院进行后续治疗及康复调养。 该患者的成功救治,体现了我院ICU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也是我院各个科室之间相互协作、团结配合的结果,更体现了我院的整体医疗水平,同时为日后治疗破伤风危重病人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重症医学科 王宇博

破伤风病人的护理.doc

破伤风病人的护理 一、定义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伤口,生长繁殖,产生毒素,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一般发生于各种开放性损伤之后,新生儿脐带残端消毒不严、产褥期感染和人工流产消毒不严,均可发生破伤风,偶见于胃肠道手术后或摘除留在体内多年的异物后。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破伤风杆菌广泛存在于泥土和人畜粪便中,是一种革兰染色阳性厌氧芽孢杆菌。破伤风杆菌及其毒素不能侵及正常的皮肤和黏膜,但一切开放性损伤,均可引起破伤风。 破伤风的发生除与细菌毒力强弱,数量多少及人体免疫力等因素有关外,伤口是否缺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当伤口因狭深,缺血,坏死组织多,血块堵塞或引流不畅等因素而形成一个适合该菌生长繁殖的缺氧环境时可引起破伤风。破伤风梭菌能够产生两种外毒素,一种是痉挛毒素,对神经有特殊亲和力,作用于脊髓前角细胞或神经肌肉终板,而引起特征性的全身横纹肌持续性收缩或阵发性痉挛,另一种是溶血毒素,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和心肌损害。 三、临床表现 1.潜伏期破伤风潜伏期平均6—12天,亦可短于24小时或长达20—30天,甚至数月。潜伏期越短,预后越差。 2.前驱期全身乏力、头晕、头痛、咬肌紧张、酸胀、咀嚼无力、烦躁不安、打呵欠等。以张口不便为特点。常持续12-24小时。 3.典型症状在肌肉紧张性收缩的基础上,呈阵发性强烈痉挛。最初受影响的肌群是咀嚼肌,以后依次为面肌、颈项肌、背腹肌、四肢肌群、膈肌和肋间肌。表现为咀嚼不便、牙关紧闭、咧嘴“苦笑”、颈部强直、“角弓反张”或“侧弓反张状”。膀胱括约肌痉挛可引起尿潴留;呼吸肌群痉挛可导致面唇发绀,呼吸困难,甚至呼吸暂停,以致危及生命。在肌肉持续紧张收缩的基础上,任何轻微的刺激,如光线、声响、接触、震动或触碰病人的身体,均可诱发全身肌群的痉挛和抽搐。发作间歇期长短不一,病情严重时发作频繁,持续时间长,间歇时间短。发作时神志清楚,表情痛苦,病人死亡原因多为窒息,心力衰竭或肺部并发症。 4.其他症状少数病人仅有局部肌肉持续性强直,可持续数周或数月,以后逐渐消退。新生儿破伤风,因其肌肉纤弱而症状不典型,常表现为不能啼哭和吸吮乳汁,活动少呼吸弱甚至呼吸困难。 病程一般为3-4周,痉挛发作通常在3天内达高峰,5-7天保持稳定,10天以后痉挛发作次数逐渐减少,程度减轻,1-2周后消失。恢复期间还可以出现一些精神症状,如幻觉、

医学–破伤风

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 来源:医学之声 破伤风是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经由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在缺氧环境下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阵发性肌痉挛的一种特异性感染。在我国并没有破伤风防治相关指南,下面医学之声小编结合相关文献,和大家一起探讨这个疾病的预防。 破伤风芽孢杆菌普遍存在于生活中,灰尘、土壤、铁锈、人或动物的粪便中均可发现它的存在,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最常见是外伤、烧烫伤,此外不洁接生的新生儿、手术器械消毒不严等目前相对较少。 对于损伤重、伤口小而深的创口极易形成厌氧环境,有利于芽孢杆菌的生长和繁殖。破伤风杆菌是厌氧菌,在无氧的条件下或伤口较深并伴需氧菌感染的情况下容易生长繁殖(需氧菌消耗氧气后厌氧菌容易繁殖)。 两种不同的免疫保护方式 被动免疫 我们常说的注射破伤风针。通过注射抗破伤风球蛋白获得保护抗体的方式被动免疫,包括破伤风抗毒素(TAT)和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 TAT通常为破伤风类毒素免疫的马血浆,经酶消化和盐析等工艺制成,因而过敏性反应为其通常的不良反应,据国内有关文献报道,TAT脱敏注射过程中约%的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已很少应用。但因其价格便宜在发展中国家仍广泛应用。 虽TIG制备复杂、价格相对较高,但是TIG具有使用安全、临床易操作性、过敏反应发生率低(文献报道约为%)、中和毒素作用强等优点,保护预防作用持续时间比TAT长,因此TIG在单独发挥被动免疫、被动—主动保护作用优于TAT,值得推荐使用,这也是国际上普遍采用TIG代替TAT的原因。 作为一种被动免疫其免疫作用维持时间较短,TAT约为2-4天,TIG约2-3周。此后抗体水平下降,身体不再受到保护。因此,应用一次破伤风抗毒素或免疫球蛋白,并不能带来持久免疫力。 主动免疫 是通过主动免疫获得保护,它是指通过注射破伤风类毒素(TT),诱导机体自身产生抗体获得保护的方式。医学上的破伤风疫苗是指破伤风类毒素制剂,是类毒素而不是抗毒素。大家常说的小儿百白破疫苗里的“破”即指破伤风类毒素。他是用破伤风杆菌经减毒加工处理后制成的,注射到人体10天后产生抗体,2~3月内抗体逐渐增加,并维持滴度较高水平,这样人体才会产生常达10年左右的自动免疫力,但不能产生终身免疫,且需定期强化免疫。若在注射TT后人体尚未产生抗体或其他导致循环抗体水平不足ml时,伤者存在感染破伤风威胁,

护理资格知识:破伤风患者最常见的死因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1.破伤风患者最常见的死因是 ( E ) A.强烈痉挛引起的骨折 B.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C.急性肾衰竭 D.心力衰竭 E.窒息 2.患者淋浴时水温不可过高,以免产生 ( A ) A.眩晕 B.虚脱 C.昏迷 D.疲劳 E.休克 3.能增强麻醉效果、减少麻醉药用量的麻醉前使用的药物是: ( D ) A.催眠药 B.安定镇静药 C.抗胆碱药 D.镇痛药 4.阿司匹林发挥解热作用,其作用部位是 ( B ) A.大脑皮质 B.丘脑下部 C.丘脑中部 D.丘脑上部. E.延髓腹侧 5.阿托品用于治疗眼病哪项叙述正确. ( B ) A.增加眼内血管壁的通透性 B.降低眼内血管壁的通透性 C.解除睫状肌的收缩 D.直接止痛 E.直接抗炎 6.角膜移植患者出院时,告诉患者保护手术眼的注意事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E ) A.戴护眼镜 B.每天用氯霉素眼药水滴术眼 C.每天用地塞米松眼药水滴术眼 D.不揉擦术眼 E.每天用阿托品眼药水滴术眼 7.常用的血氧监测指标,以下哪项不正确 ( C ) A.氧分压(PO2) B.氧容量( CO2max) C.氧离解曲线 D.氧含量( CO2) E.氧饱和度(SO2) 8.下列水、电解质紊乱中最容易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是 ( B )

A.高渗性脱水 B.低渗性脱水 C.等渗性脱水 D.水中毒 E.低钾血症 9.肾损伤患者绝对卧床时间为 ( E ) A.2周 B.尿液转清后 C.1个月 D.2个月 E.尿液转清后继续休息2周 10.膀胱高度膨胀又极度虚弱的患者。首次导尿量不得超过 ( C ) A.100mL B.500mL C.1000mL D.2000mL E.3000mL 11.不宜用于治疗胃溃疡的药物是 ( E ) A.前列腺合成剂 B.甲氰咪胍 C.丙谷胺 D.三钾橼络合铋 E.阿托品 12.对病毒的错误描述是: ( C ) A.体积微小,结构简单 B.只含有一种类型核酸 C.可在死亡的细胞内复制繁殖 D.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 13.灭菌速度快、灭菌效果好、经济、环境污染小的是 ( E ) A.环氧乙烷灭菌法 B.戊二醛浸泡灭菌法 C.辐射灭菌法 D.过氧乙酸浸泡灭菌法 E.压力蒸气灭菌法 14.抑郁症的核心症状为: ( D ) A.情绪低落、自责自罪、自制力的改变 B.情绪低落、自责自罪、兴趣缺乏 C.情绪低落、乐趣丧失、自制力的改变 D.情绪低落、兴趣缺乏、乐趣丧失 15.有关老年病的临床特点,错误的是: ( D ) A.症状和体征不典型 B.多病性及多脏器病变 C.病程长、病情重、恢复慢 D.药物不良反应小

破伤风患者的护理要点

破伤风患者的护理要点 破伤风就是由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所致的一种特异性感染,就是由细菌外毒素引发的以局部与全身性肌强直、痉挛与抽搐为特征的一种毒血症,多见于各种创伤与战伤,如锈钉、木刺伤与污秽的擦伤,也可发生于烧伤、冻伤、新生儿脐带残端感染、产后感染、动物咬伤等。护理工作在破伤风尤其就是重症破伤风患者康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破伤风患者的护理如下: 2、1一般护理 2、1、1患者应独住一室,病室温度15~20℃,相对湿度60%左右,床旁配备抢救车、气管切开包、吸痰器、氧气等物品。 2、1、2病室内保持安静,室内光线均匀、柔与,避免强光、噪声等不良因素刺激。护士一定做到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使用器具无噪音。各项护理操作尽量集中在使用镇静药物30分钟之后,避免不必要的操作。 2、2人工冬眠护理 痉挛与抽搐就是破伤风患者的主要症状。为控制与解除痉挛,在治疗过程中根据病情的轻重使用

镇静药物与冬眠药物,如:安定、苯巴比妥钠、冬非合剂、冬眠Ⅰ号等。这类药物有抑制呼吸作用,需加强患者的各项监护,注意观察呼吸、脉搏、瞳孔、神志、血压、血氧饱与度等,并密切观察病人抽搐情况。重症患者应详细记录抽搐持续时间、抽搐程度、间歇时间,并及时调整镇静药物,使患者处于浅睡状态。 2、3保持呼吸道通畅―――气管切开的护理 破伤风患者抽搐频繁发作时,可发生喉肌、呼吸肌痉挛,痰液堵塞气道,而致窒息死亡,应尽早气管切开。气管切开就是预防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抢救重症破伤风成功关键之一。其护理如下: 2、3、1切口换药在应用镇静药物控制抽搐后换药1~2次/日,换药时动作应轻柔。以免加重痉挛、抽搐。 2、3、2气道湿化气管切口处敷盖庆大盐水浸湿的无菌纱布,并保持其湿润。气道内每间隔1~2小时滴入湿化液(庆大+糜蛋白酶+生理盐水)3~5ml,每天总量不超过250ml。雾化吸入每4小时一次。以防止分泌物粘稠,痰不能被吸出,造成堵管。 2、3、3吸痰吸痰时吸痰管应在无负压状态下插入气管内(10~12cm),应边提边吸边旋转退管,禁止

临床指南 急诊开放性伤口清创缝合术专家共识

急诊开放性伤口清创缝合术专家共识 我国每年发生车祸、坠楼、斗殴、职业损伤等各种创伤达2亿人次。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伤口是人们寻求急诊医疗帮助的常见原因之一。美国急诊科每年约治疗创伤性伤口1180万人次;其中超过730万人次为开放性伤口,估计花费超过30亿美元,若这些伤口出现感染等并发症,花费将更大。急诊开放性伤口处理已成为目前全球面临的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急诊清创缝合术是外科医生必备技术,重视清创可降低伤口感染,减少甚至不用抗生素;重视缝合技术可减少瘢痕形成,减轻创伤后遗症。但在实际操作中,医生常根据自身的经验进行操作,缺乏循证医学依据。为规避人人可行清创术但清创步骤不规范进而延误病情的情况,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救治中心组织国内部分专家学者制定本共识,将清创术的步骤进行归纳总结,以期提高临床实施急诊开放性伤口清创缝合术的规范程度,降低伤口感染率、提高伤口一期愈合率。一、急诊开放性伤口清创缝合的一般原则 对合并有失血性休克者首先纠正休克,对重要脏器损伤严重危及生命者优先抢救,不宜立即行清创术。 减少感染:清创缝合术是将污染伤口变为清洁伤口、为组织愈合创造良好条件的方法,其目标为迅速的伤口愈合、预防非特异性感染和预防破伤风、狂犬病等特异性感染并恢复最佳功能和美学效果。由于感染的伤口常瘢痕重、美学效果差、伤口愈合延迟,因此尽可能减少感

染是清创的重中之重。增加感染风险的局部因素为伤口长度>5cm[4]、伤口局部污染重、深度深、较多异物存留、受伤至就诊时间长等。另外,伤口位于下肢等乏血管区比血流丰富的面部或头皮的感染可能性大。伤口位于细菌定植较多的区域(如腋窝、腹股沟及会阴等)比位于细菌定植较少区域的感染可能性大。增加感染风险的全身因素为老年(≥80岁)、吸烟、糖尿病、恶性肿瘤、肺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衰竭、肥胖、营养不良和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激素、化疗药物等)、有遗传性和获得性结缔组织病等。Bowen和Widmaier的研究发现,在局部创伤相似的前提下,若无上述任何全身因素其感染风险约为4%;若具备上述1~2个风险因素则感染率约为15%;若具备上述3项或更多的因素则感染风险升至31%。 二、创伤性皮肤软组织开放伤口急诊清创术建议流程 (一)评估伤势并记录 检查神经、血管、肌腱、骨骼等受伤情况,向患者交代病情, 让其有合理的期望值,并做病历记录,为将来可能的纠纷提供证 据。 1.皮肤、皮下组织评估: (1)有活力的正常皮肤:血运好、颜色正常、真皮层下健康、 皮下组织牢固贴合; (2)危险可能需要清除:血运差、颜色发暗、皮下脂肪有瘀斑;(3)皮下组织已失活、必须清除:无血运、皮肤颜色发黑,与皮下组织完全撕脱、重度污染。

破伤风

破伤风 破伤风(tetanus)是指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伤口并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的一种特异性感染。常继发于各种创伤后,亦可发生于不洁条件下分娩的产妇和新生儿。 【病因】破伤风杆菌为革兰染色阳性厌氧芽胞杆菌,广泛存在于泥土和人畜粪便中。破伤风杆菌及其毒素不能侵入正常的皮肤和粘膜,但一切开放性损伤,如火器伤、开放性骨折、烧伤,甚至细小的木刺或锈钉刺伤等,均可能引起破伤风。破伤风的发生除与细菌毒力强、数量多或人体缺乏免疫力等因素有关外,伤口缺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当伤口因狭深、缺血、坏死组织多、血块堵塞,或堵塞过紧、引流不畅等因素而形成一个适合该菌生长繁殖的缺氧环境,尤其同时混有其他需氧菌感染而消耗伤口内残留的氧气时,更利于破伤风的发生。 【病理生理】破伤风杆菌产生的外毒素,即痉挛毒素与溶血毒素,是导致破伤风病理生理改变的原因。痉挛毒素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而溶血毒素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和心肌损害。痉挛毒素经血液循环和淋巴系统至脊髓前角灰质或脑干的运动神经核,与中间联络神经细胞的突触相结合,抑制突触释放抑制性传递介质,使仅一运动神经系统因失去抑制而兴奋性增强,导致随意肌紧张与痉挛;痉挛毒素亦可阻断脊髓对交感神经的抑制而致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增快、体温升高、出汗等。 【临床表现和诊断】破伤风潜伏期平均为6~12日,亦可短于24小时或长达20~30日、甚至数月。潜伏期越短,预后越差。 (一)前驱症状乏力、头晕、头痛、咬肌紧张、酸胀、咀嚼无力、烦躁不安、打呵欠等。常持续12—24小时。 (二)症状和体征在肌肉紧张性收缩(肌强直、发硬)的基础上,呈阵发性强烈痉挛。最初受影响的肌群是咀嚼肌,以后依次为面肌、颈项肌、背腹肌、四肢肌群,膈肌和肋间肌。表现为咀嚼不便、张口困难(牙关紧闭)、蹙眉、口角下缩、咧嘴“苦笑”、颈部强直;头后仰、腰部前凸、足后屈,形成弓背,而四肢呈屈膝、弯肘、半握拳等痉挛姿态,共同形成“角弓反张”或“侧弓反张”状;强烈的肌肉痉挛可致肌断裂,甚至发生骨折。膀胱括约肌痉挛可引起尿潴留。呼吸肌群和膈肌痉挛可导致面唇青紫,呼吸困难,甚至呼吸暂停,以致危及生命。在肌肉持续紧张收缩的基础上,任何轻微的刺激,如光线、声响、接触、震动或触碰病人身体,均可诱发全身肌群的痉挛和抽搐。 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由数秒至数分钟不等,发作时神志清楚。发作间歇期长短不一;发作越频繁,病情越重。病程一般为3—4周。自第二周后,随着病程的延长,症状逐渐减轻。但肌紧张与反射亢进的现象仍可继续一段时间;恢复期间还可出现一些精神症状,如幻觉、言语、行为错乱等,但多数能自行恢复。 (三)其他症状少数病人仅有局部肌肉持续性强直,可持续数周或数月,以后逐渐消退。新生儿破伤风,因其肌肉纤弱而症状不典型,常表现为不能啼哭和吸吮乳汁、活动少、呼吸弱甚至呼吸困难。 【鉴别诊断】①化脓性脑膜炎:也有“角弓反张”状和颈项强直等症状,但无阵发性痉挛;病人有剧烈头痛、高热、喷射性呕吐、神志有时不清;脑脊液检查有压力增高、白细胞计数增多等。②狂犬病:有被疯狗、猫咬伤史,以吞咽肌抽搐为主。喝水不能下咽,并流大量口涎;咽肌应激性增强,病人听见水声或看见水,咽肌立即发生痉挛。③其他:如颞下关节炎、子痫、癔症等。 【预防】创伤后及时、彻底清理伤口,改善局部血循环是预防的关键。另外,人工免疫使人体产生稳定的免疫力也是可靠的预防方法,包括主动和被动免疫两种。 (一)主动免疫法破伤风类毒素无毒性,不引起血清性过敏反应,作用可靠。注射于人体后,可产生相当高的抗体而使人体获得主动免疫。小儿对本病的主动免疫可经与百日咳、白喉等疫苗联合应用获得。方法为:破伤风类毒素0.5ml,皮下注射3次。第1次皮下注射后,间隔4—8周,再行第2次注射,即可获得“基础免疫力”。若在0.5-1年后行第3次注射,即可获得较稳定的免疫力,且可保持10年以上。以后若每5年追加注射一次(0.5m1),便能保持足够的免疫力。有基础免疫力的伤员,伤后只要皮下注射类毒素0.5ml,便能迅速强化机体的抗破伤风免疫力。 (二)被动免疫法对未接受过主动免疫的伤员,应及时皮下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etanus antitoxin,

成人重症破伤风患者的几点护理体会

成人重症破伤风患者的几点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重症破伤风的成人患者在ICU入住中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总结2012年4月~2014年5月我科收治的重症破伤风患者12例的护理治疗与措施。结果12例重症破伤风患者中成功抢救并治愈8例,死亡2例,中途家属放弃治疗2例。结论重症破伤风患者需要精细的护理使其顺利度过危险期,良好的镇静和镇痛技术的运用非常重要,伤口早期的正确处理不容忽视。标签:成人;重症破伤风;护理 破伤风是由于破伤风杆菌侵入伤口生长繁殖,产生外毒素释放入血引起局部和全身性肌肉痉挛和抽搐为特征的特异性感染。此病来势凶险,全世界每年发病约100万例,病死率极高,一般在20%~30%[1]。重型破伤风病程长,治疗花费大,死亡率可高达70%[2]。我科于2012年4月~2014年5月共收治12例成人重症破伤风患者,其中8例成功治愈,2例死亡,2例家属放弃治疗,在治疗和护理重症破伤风患者方面积累有一定经验,现将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12年4月~2014年5月,我科共收治重症破伤风患者12例,男性9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51岁。7例为铁器伤,3例为钉刺伤,1例为鞭炮炸伤,1例为木块楔入伤。其中9例工人,1例学生,1例农民,1例无业。有4例行清创缝合和破伤风抗毒素治疗,6例只行清创缝合,2例未做处理。患者大多表现为突发且持续的抽搐、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昏迷、高热。入院后1~3d内均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建立深静脉通道给予相应药物治疗,行床边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持续镇静、镇痛、冬眠疗法,伤口处于每次清创换药后给予持续双下肢人工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引流)及伤口处持续生理盐水与双氧水冲洗。高热时给予冰毯降温及冰帽护脑。8例肺部感染明显,给予纤支镜吸痰及灌注治疗。积极抗感染及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加强呼吸机和气道管理。患者于入院22~30d后神志逐渐恢复,加强心理护理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进行四肢及全身康复治疗。于入院39~51d后痊愈出院,无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 2护理措施 2.1一般护理 2.1.1患者置单间负压病室,保持安静,减小噪音,将各种仪器报警音调至最小;使用眼罩减少光线刺激,治疗及护理操作集中进行,保证患者休息,减少刺激。 2.1.2严格消毒隔离制度专人专护,患者所有用物专用,集中消毒处理。护理操作时穿隔离衣戴手套,吸痰时带防护面罩。所有器械被服先用3%过氧乙酸浸泡30min后再清洁、灭菌。分泌物、排泄物放置消毒液浸泡30min后倾倒,消毒液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房间内物体表面和地面均用3%过氧乙酸擦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