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兵团南疆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

兵团南疆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

兵团南疆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

发展的思考

新疆地域辽阔,或被资源(宜农土地、天然草场、矿产、石油、天然气等)丰富。新疆是多民族聚居区(47个民族),加快新疆开发是民族团结、国防稳定的需要。新疆地缘区委独特,是我国边界线最长(5663公里),邻国最多(8个),沿边县市最多(33个)的省区,是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新疆的发展一方面需要转变观念,创造良好的环境,积极引进东部和国外的人才、高新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另一方面,迫切需要提高当地劳动者的素质,只有发展职业教育,才能快速地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生产一线需要的技术工人和有知识的农民。

自1990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来》,于1988年、1992年、1997年,先后三次召开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对新疆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援疆工作会议尤其是全国第二次援疆工作座谈会及十八届三中全会均提出,要大力发展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由此可见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影响越来越深远,兵团南疆职业教育的发展又存在着一些特殊情况。

一、兵团南疆中等职业教育基本情况

兵团职业教育目前共有各类职业院校24所(不含本科院校所属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其中普通高等职业教育院校1所,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中等职业学校23所,天山北坡经济带14所,南疆经济带4所,边

境经济带5所;中职、高职在校生总数48383人,高职在校生9867人,中职在校生38516人。绝大部分职业院校属于公办性质,民办性质的只有两所。办学条件较好的职业院校全部在天山北坡经济带。

南疆4所职业院校发展起步较晚,发展较为缓慢,部分学校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尚未完成,学校由于受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制约,所开专业较少,专业结构比较单一,开设专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专业,办学基础和师资条件较弱。

以三师职校为例:三师职校于2005年11月经兵团编委批准成立,2006年开始招生办学,2008年进入校园。学校占地面积10.3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包括综合楼、学生公寓、学生食堂、实训厂房),总投入7532万元,各专业实训设备1390万元。2009年经第三师党委批准,第三师图木舒克职业技术学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兵团第三师分校、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大学兵团第三师分校、第三师教育培训中心四校合一,实行合署办学模式。2010年成立图木舒克大唐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学校,现已形成职校、电大、农广校、培训中心、驾校五校合署的职业教育综合体。学校现有师生3331人(教师54人,学生3277人,其中职校1362人,函授学员1915人),培训中心年培训能力3000人次左右。几年来,累计中短期培训2万余人次,为社会输送学历教育毕业生1624人,就业率达95以上。学校确立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自给有余、补贴家用?的人才培养思路。形成了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并举,中、短期结合,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多元办学格局。学校在发展中的定位是紧紧围绕师市?三化?建设和职工多元增收办学,重点加强服务师市、团场特色优势产业和基本公共服务的技术技能实用人才的

培养;明确了工作机制是政府主导、行业指导、团场企业参与;明确了办学模式是校校联办、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服务需求,开门融合办学。由此可见职业教育在兵团南疆各师市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当前,许多发达国家(如德国、日本)的职业教育已成为国民教育的主流,但在中国,特别是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却产生了疑问,就其原因,既有社会历史原因,也有客观现实因素;既有工作上的疏忽,又有体制上的弊端。

1、受?大气候?的影响,人们认识上存在偏颇

中专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年代曾经是许多初中学生的首选学校,既可学到专业生产技能,又可被国家包分配获得就业保障。但随着国家政策导向的改变,?重文凭之风?在社会上的兴起,受高等院校普遍扩招等因素的影响,再加上我国现行用人制度和考试制度的负面影响,人们习惯于用传统的普通教育眼光看待职业教育,致使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存在很多误区,影响了边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有人认为职业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补充,有人认为职业教育是后进生、落榜生教育,也有的认为职业学校条件不好,文化知识学得少,跳不出?农门?,争不上?铁饭碗?等等。就南疆地区来说,近几年来,我们对职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认识不足,没有将职业教育纳入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在经费投入、资源配臵、办学条件等方面对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不够,一些政策得不到落实。

2、学员锐减及生源基础较差

职业教育在经济发达地区已形成?气候?,但在边少数民族地区由于人们还存在认识上的偏颇,再加上目前社会中普遍存在着鄙视职业教育思想,不能正确认识职业教育地位,把职业教育当作?二等教育?,导致了职校的生源萎缩。现实社会,使得一部分学生热衷于普通高中,寄希望于大学好找工作;另一部分学生热衷于打工,只顾眼前利益。就读职业学校成了多数学生及家长的无奈选择,只有分数极低、连升普通高中都无望的学生才会考虑就读,职校成了家长为了不至于自己子女无书可读的?托管所?。甚至有的学生把职校看成是?婚姻介绍所?,来学校主要是玩。这些后进生有的不仅文化知识基础差,而且思想品德也差。生源质量下降,给学校的毕业生质量带来负面影响,从而给用人单位造成对职教生的不信任。这种恶性循环使得职业教育的社会信誉度越来越低。

3、兵团南疆职校目前的?软硬件?建设滞后

兵团南疆职业学校普遍建设发展缓慢,如三师职业技术学校自2005年批准成立以来,至现今仍未完成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不完善,结构不合理,南疆地处偏远,人才引进难,尤其是南疆地区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匮乏,部门学校基本为零,另外南疆地区少数民族所占比例较大,民族孩子通用语言水平较低,双师+双语的复合型教师更为缺乏;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生源的变化,学校的专业在不断调整,导致学校专业结构及专业课程体系极不完善。专业课程建设尚处于初阶阶段,欠特色或主打专业;南疆地区少数民族贫困人口较多,少数民族家庭收入水平较低,大多数民族家庭的孩子上不起学,而南疆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生均培养经费又较低,导致许多孩子无法

上学或中途辍学。

4、社会上就业准入制度落实不到位

劳动预备制度和职业证书制度是《职业教育法》规范劳动力市场形成的两项重要制度。然而,一方面,一些部门、行业、企业参与支持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不愿意按《职业教育法》规定,接纳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学生和教师实习。另一方面,在需要就业准入的职业(工种)中,由于执法不严,?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就业准入制度没有得到有效执行。2002年我国从业人员中,具有初中和小学受教育水平的人员占75%左右,接受过高中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者占12.7%。兵团南疆地区这一比例更低。可见,一些企业和单位用人用工只注重人力,不注重职业技能,一些用人单位在继续聘用未经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不但使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缺乏激励机制,而且挫伤了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严重影响职业学校生源和规范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而南疆地区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多招人员工后不注重职业技能培训,员工待遇低下,劳动力流动性较大。

三、兵团南疆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对策

职业教育实质就是?就业教育?,应有明确的职业指向,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训练其职业能力为主要职责。中等职业教育承担着普及高中阶段的文化基础,教育和培养着中、初级实用型人才的双重任务。学校必须自始至终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办学方针,才能突显职教的办学特点,也才能注入生存和发展的活力。

1、着力抓好?硬件?,增强办学的信心

继续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没有一定的?硬件?作为办学载体,办好职中只能是纸上谈兵,尽快把教学、住宿、

实习实训、体育活动等基础设施修建好,并根据市场对职业培养需求,添臵和完善教学设施。职业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就业前的职业准备教育,加强职业技能培养学校应注重实验实习场地建设,加大投资力度,强化实验实习场地的管理,发挥应有设施的示范、育人、服务功能。只有不断改善教学环境和设施,才能不断提高办学实力和水平,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并让看得见的办学条件取信家长和吸引更多的求学者慕名而来。试想,倘若职中连最基本的办学设施都跟不上,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发展到中央要求的?职教与普教的在校生基本达到一比一?的办学规模呢?

2、走联合办学之路,确保学生就业有门路

在国外,职业教育被当作一种产业来经营,一切按产业的要求去运作,学校就如同是加工厂,学生是生产原料,毕业生是产品,他们之间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互相促进,互相制约。如果学校不能培养出与社会需求相吻合的高质量的毕业生,毕业生就没有出路,从而也就影响到学校的招生,学校就很难生存发展。我们也应树立这种产业思想,有整体意识、市场意识、危机意识,不能只把它当作一种公益事业,完全依赖上级安排。介于兵团南疆地区的地理、经济发展的限制,加上职校目前办学条件和技能师资空白,短期内无法满足办学的需要,现在要生存的唯一出路是合作办学、实现职业教育集团化。今年屯南职教集团的成立就是一个很好的开端。职业教育资源的优化配臵不仅体现在校内资源的优化配臵,还体现在校校资源乃至与社会资源的相互融通和共享上。我们有生源,但在没有设备、没有师资、没有教材的情况下,我们至多只能上一点基础文化课,而公共文化课一般也只上一年。因此,我们的学生还必须送到办学条件比较好

的有关学校去进一步就读,才能学到一定的技能,也才能确保学生的就业。而外面许多学校拥有一应俱全的先进教学设备,就是缺少生源,这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合作空间。当然,联合办学我们也必须有详细的实施计划,送去的学生我们也要有专职人员去管理。

同时,?工学结合、自给有余、补贴家用?的办学模式也兵团南疆民族地区不可缺少的办学之路,实行工学结合不仅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需要;也是解决兵团南疆民族地区职教经费不足问题,帮助学生、特别是贫困家庭学生成才就业的需要。

3、搞好专业设臵与课程设臵,让学生学到一技之长

职校要发展,要形成品牌,就必须进行课程改革,建立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这是办学成功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共识。而改革不是想当然,必须按需办学,按产业的要求办学,不能离开就业搞职改。要建立新的职业教育课程和教学体系,坚持产教结合。专业设臵也要根据自身的办学能力和社会需求,因时因需而异。有些专业教材不宜统编,应体现企业性,教材应突出实用部分,压缩理论部分。

在课程模式上,要把握文化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统一,通用语言学习与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意。技术技能教育是职业教育本质特征的体现,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是需要坚持不懈加强的内容。对于定向性不强的,就要加强文化基础教学,通用语言教学,打好比较厚实的文化基础和比较宽泛的专业基础,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性。

周济部长指出:?中等职业学校要以就业为导向,实现

‘三个转变’,一是转变办学指导思想,进一步明确职业学校的定位和方向,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二是转变办学模式,按照?订单培养?的方式,推动职业学校办学模式的改革。三是转变办学机制,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促进职业教育的开放性和多样化。在现阶段,兵团南疆中等职业院校在专业的规划建设中,应处理好?长线专业?与?短线专业?之间的关系,认真考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选好突破破口,确定好教育结构和方向。

4、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办学质量

俗言,?名师出高徒?,教师是学校的灵魂,教师素质高低和敬业程度决定着学校的校风。因为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和调控者,其在教育过程中传授知识的同时,也以自己好的素质和人格影响受教育者,教师职业劳动的这一特点决定了教师素质是保证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而职业教育?技能性、实践性?等特殊性又决定了职业学校的教师应具有的双重素质:较高的职业素养和扎实的专业理论素养。而兵团南疆中职院校目前缺乏?双师型?的师资,现有的教师都是从普通中学转改过来的,受普通基础教育的影响,都缺乏职教经验,只强于专业理论知识,实际指导和操作能力没有。这样,学校只好把普教的鞋子穿在职教的脚上,老师勉强执教使学生的实际技能训练达不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实践技能不强,升学无门,就业困难,严重影响了职业学校的社会声誉,使得学校越办越无法办下去。

2006年9月,教育部出台《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意见》,要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以上时间到企业等生产

服务一线进行实践,文化课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也要定期到企业开展调研活动,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在无力聘请技师的情况下,我们在联合办学的过程中,可以派老师做外教的助手,一边协助对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一边借机动手学习,提高自己,回来好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来。

5、切实抓好?软件?建设,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学校内部制度必须齐全,我们工作才能?有法可依?;管理一定严谨,我们做事才能有序不乱。激励、管理、监督三大机制运行良好,学校工作才能正常运转。还要进一步重视德育工作,将德育工作融入课堂和日常管理之中,推行?诚信做人、勤奋敬业、务实创新、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教育,让培养出来的学生步入社会后受人欢迎,学校才有好的声誉,也才有好的发展。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具有促进社会进步、经济增长、个性发展的功能,是教育与经济最直接的一种结合形式,也是促使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但职业教育在兵团南疆少数民族地区还是一个全新的事业,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与其他教育相比,创新的需要更迫切,创新的空间也更大。包括办学思想和观念、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学制度都要不断改革与创新。我们相信,在中央和各级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社会共同关注下,通过学校领导和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兵团南疆职业教育一定会度过难关,茁壮发展。

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论文】

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 摘要: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得到了巨大发展,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教育以及科学技术投入也显著提高,文章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希望可以促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影响因素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始终存在一定的区域劣势,由于身处沿边山区与恶劣的自然环境,造成了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从而阻碍了少数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经济交流以及相关产业与农业的发展,在经济发展模式上,还存在着过度追求经济增长,缺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等问题,在人才引进方面,由于教育资源与教育质量落后,造成少数民族地区各类人才缺乏,人才流失严重,这些不利因素都严重制约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区域劣势”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少数民族地区多数处在中国西部沿边,离政治中心区域与经济发达中心区域的距离相对较远,和东部沿海地区比较,少数民族地区相对偏远,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并且多处在山区,交通、通信设施以及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条件不成熟,造成民生基础性设施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落后,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造成了我国山区的少数民族普遍存在信息闭塞,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物流成本高,产业与市场无法建立有效的经济联系,从而使得少数民族地区的商品缺少市场竞争力,资源开发能力跟不上经济发展,无法充分发挥国家以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辐射与产业影响,长此以往,使得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逐步形成了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与现代化建设脱节的落后思想与少数民族文化,除此之外,少数民族地区不但农业土地资源匮乏,同时还面对着干旱、风雪、霜冻等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严重制约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技术投入 不高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少数民族地区的技术投入

(完整版)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赵恒伯教授 讲学内容: 一、职业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概况 二、我国当代职业教育现状 三、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趋势 一、职业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概况 职业教育又称职业技术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施以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一种教育类型。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四大教育类型地位平行。 职业教育是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远古时代,人类生存所需要的衣、食、住、行、制造和使用工具等知识,主要以言传身教代代传授。如果把人类的此类活动称为教育的话,那么它就是职业教育,可以称之为职业教育的发端。手工业经济时代,以手工技艺为主要内容的职业教育在劳动现场开展,父子相继、世代“薪火相传”。农业经济时代,有技术的能工巧匠通过设学授徒等方式在工作中传授技艺,是一种学徒教育形式,其职业教学内容与生产内容高度一致,教具即生产用具,教师即师傅。16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兴起后,出现了形式各异的讲习所和讲座等,通过讲习所和讲座向工人传授自然科学知识、劳动技能和机器工作原理,它们可以看作是学徒教育转向学校职业教育的过渡形式。18世纪初,俄、德、英、法等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开办了现代意义的职业学校,在我国,也于19世纪后半叶创建了福建船政学堂,并逐渐发展为农业、工业、商业和商船四大类实业学堂。这标志着学校职业教育的正式形成。 由言传身教、父子相继、师徒相授、讲座传授发展到学校形式的职业教育呈现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形式与规模在逐步拓展,由单一教育形式向集体传递形式演变,为适应工厂对大量技术性专门人才的需求,学校职业教育改变了千百年来的传统教学形式,采取夸美纽斯

少数民族教育发展问题的调查

少数民族教育发展问题的调查 一、中国民族教育的存在问题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数量、规模虽然都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由于主观和客观等多方面原因,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步伐仍还很缓慢,教育质量整体水平仍还比较低,在边远偏僻的民族地区和农牧区,民族教育发展状况暴露出的落后面十分明显。 (一)民族教育的历史特点遗存 民族教育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受民族赖以存在的社会经济形态和民族自身对民族文化教育的意识意志作用即精神基础两方面因素所制约的。 1、原始社会形态教育仍继续存在。这种教育形式,在当今川、黔、滇、桂、渝、藏等各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教育中,和少数民族在接受汉族文化教育中,或民族地区包括汉族在内各民族在接受外来先进文化教育中都还普遍地存在。这种教育形式目的性不强,成效缓慢。社会环境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人的心理状态就不同。具有普遍意义的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理论等,在不同的地域、不同时期、不同人群中的运用,总要接受当时当地实践的检验和丰富,总会有一些差异或个别原则的修订、发展。忽视民族心理,不仅教育质量难以提高,还可能犯其他的错误。 2、巫师传播形式教育仍在一定范围继续存在。如今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已基本置换为民族传统文化性质的教育。这种教育主要存在于

云南和四川毗邻的大、小凉山彝族地区,以及贵州一些彝族聚居区,和黔东南苗族聚居地区,还有云南的佤族地区、独龙族、傈僳族地区。它以从事巫术和原始宗教的“毕摩”、“告相”、“巴狄洛”等巫师的活动为教育传播中心,内容以讲授彝文、彝经,和授以对精神物质世界的原始宗教形态认识及巫术、草医等原始混沌知识为主。民族心理作为深层意识,有力地影响制约着教育的过程和效果。每个民族本来不论在认知、情感、意志方面,还是个性、意识方面,都会有一些独具的特点。民族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认知、品德、体育竞技、审美、生产劳动心理方面,都有些特殊的问题。比如受教育的随俗心理。由于他们仍然处于农业经济状态。商品经济不发达,人们对科学技术的要求也不迫切,一些群众送子女入学的积极性也不高。大家的知识水平不差上下,也不存在谁看不起谁的问题。要改变这种教育随俗、不积极入学的心理的状况,靠讲大道理是行不通的。要让大家尝到受教育的甜头,让自身的体会说话,逐步转变观念,形成向学尚教的心理。此外少数民族在交往中都有很强的自尊心理,因此各民族的民族意识强烈而鲜明,各民族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自卫心、自强心都很强烈,民族自尊和较高的自我要求是联系在一起的,当他们在学习文化科学知识遇到困难时,当接受异质文化和现代生活遇到障碍时,通过努力效果仍不佳时,他们会产生自怨情绪。因此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爱护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引导这种自尊心朝向民族大团结、共同实现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努力。另外民族的宗教心理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的问题。要正确处理宗教与教育的关系。我们既要坚定

兵团战友聚会致辞

兵团战友聚会致辞 的范文有哪些??以下是XX收集的关于的范文,仅供参考! 各位战友: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庆“八一”这个难忘的日子,我向各位战友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感谢!并预祝这次聚会取得圆满成功! 首先我代表筹委会向各位战友表示真诚的问候!同时我还要代表在座的各位战友们向此次聚会的筹办人:安郁太先生致以衷心的感谢!感谢他为我们搭建一个友谊的平台,让我们在转业后的今天,再一次重温那熟悉的口令“稍息、立正、向右看齐”;让我们故土、故交、薄酒、清茗、尽情享受战友相聚的温馨。 回首往事,我们共同走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想当初,少年幻想青年盼望,我们在激动和喜悦中,拥抱了渴望已久的荣幸,实现了当兵梦。从军以来,我们把父老乡亲的叮咛,变成脚踏实地的行动,把领导的教诲、战友的关爱、朋友的提醒化为激励追求开放思想的动能,才有军旅岁月一个又一个成功。回望军旅,朝夕相处的美好时光怎难忘,苦乐与共的峥嵘岁月,凝结了你我情深意厚的战友之情。训练场上,你我摔打毅志;林荫小路上,你我倾吐肺腑;比武练兵场,我们大显身手。熠熠闪光的军

功章,记录着我们长大的青春,这一切是我们永生难忘的回忆。 十几年的悠悠岁月,弹指一挥间。真挚的友情,紧紧相连,许多年以后,我们战友相聚,依然能表现难得的天真爽快,依然可以率直地应答对方,那种情景让人悲喜交集,恍然如梦,好像是生命中的一部分跨越了漫长的时空,一如既往地停留在一个遥远而葱郁的地方。尽管现在由于我们各自忙于工作,劳于家事,相互间联系少了,但绿色军营洒下的美好结成的友情,没有随风而去,已沉淀为酒,每每启封,总是回味无穷。今天,我们从天南海北,相聚在这儿,畅叙往情,我想,通过这次老战友聚会,灿烂明天,辉煌未来。 我们曾经在一起学习、生活,战斗中培养了深厚的阶级 感情。我们的这份感情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这次聚会的初衷就是让大家加强联系交流,在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能想到有许多亲密的战友站在我们的身后,把这份诚挚的感情化作无穷的动力,让我们笑对人生。 这些年来,大家都在家庭生活和事业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有的同志在单位走上了领导岗位,有的同志一手创办的企业已经很具规模,更多的同志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这些都得益于在部队养成的扎实作风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我们要继续发扬部队的团队精神,保持军人的先进性,唱响:“团 结、友爱、互助、进步”的主旋律,让 我们的战友聚会长盛不衰,让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

中等职业教育,是专门培养社会各行业所需技能性人才的教育领域。其特点是在完成初高中基础教育内容的同时,培养出一批各行业所需的技术能手,也同时进一步为各高等院校输送高素质的专门人才打下基础。因此中国中职教育现今的功能是既承担着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的职责,又肩负着练就出一批又一批各行业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之重任。结合自己这两年来从事中等职业教育的经验及体会,对现阶段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作一个初步的探索。 一、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今天的中等职业教育已面临严峻的挑战。90年代上职业中学是很荣耀的事,普通的初中学生望尘莫及,时过境迁,职业中学毕业生原有的特殊优势已不复存在。中等职业教育由热降冷,期间历经了社会经济、用人制度、学校就业分配制度等多方面的改革,改革的目的是要使职业教育学校面向市场办学,优胜劣汰,它给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动力,同时也带来了压力和挑战。 (一)生源问题 在过去,家长送子女读职业学校是为了争取一个分配工作指标,让子女早日抱上个"铁饭碗",因此,历年来职业教育学校的生源十分充足。招生就业制度改革后,原来的"铁饭碗"被打破,加上大学生毕业生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一些用人单位普通追求使用高学历人才的"拔高"政策,使得处于较低学历的中职生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而,职业教育学校的吸引力大大减弱。另外,社会力量办学的增多对职业教育冲击很大,这些原因都造成普通职业教育学校生源不足的问题。此外,是生源素质问题,今天的职业教育学校招收的都是普高的淘汰者,生源总体素质大大下降,这给学校组织教学和管理都增加了困难。 (二)当前职业中学学生思想状况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年龄一般在十五六岁至十八九岁,正值青春期或青年初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而从实际情况看,随着普通高校热的升温,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社会地位日见低下,中考后半段考分的学生进入了职业学校,学习上的差生、品德上的差生和行为上的差生成为现阶段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构成的主要成份。职校生中的大多数是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这也决定了他们的心理和思想状态的问题多发易发而且日益复杂,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特殊群体。根据调查统计,当前职业中学学生思想状况有以下几种类型: 进取型,这类学生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对职业中学有正确的认识,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和自信心。因此他们处处表现出主动和上进。 满足型,这类学生觉得考入职中已达到自己的目的和要求,他们在初中成绩处在中等水平,德育量化一般为"良好"。因此,进入职业中学后,学习上可以应付,只要求顺利拿到毕业证。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1)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的需要; (2)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有利于优化国民经济基本结构,调整生产布局; (3)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对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建立多元化对外经贸体系产生重要影响; (4)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必将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加快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中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大发展,实现中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具有经济、政治和国防方面的现实意义,还将对我国整体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是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直接关系着我国的繁荣与富强。一方面民族地区的发展是我国发展的一部分,我国民族地区人口问题的解决程度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着国家的繁荣与富强。东西部地区差距日益拉大成为影响各民族共同繁荣、民族关系和社会稳定的深层次根源。与此同时,民族地区特别是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加速全国经济增长,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民族地区开发的快慢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所需资源的保证程度,民族地区经

济的振兴有利于扩大国内市场的规模和容量,从而增强国民经济增长的需求接力,民族地区经济的长期落后,将会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严重拖累和包袱。 二是发展生态经济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将促进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这既有利于我国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资源优化配置,又有利于改善我国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而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 三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实现我国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的重大战略部署。我国少数民族大部分聚集在边疆地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加快民族地区特别是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将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 由此可见,民族地区的发展是中国发展的一部分,民族地区的进步是全国进步的一部分;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全国现代化就不完整;没有民族地区的稳定、团结,就没有全国的稳定、团结;没有民族地区的经济振兴,就不可能达到整个中华民族的振兴。因此,加快民族地区的开发与发展,彻底解决民族地区人民的温饱问题,缩小民族区域差距,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直接关系着国家的繁荣与富强。

浅析中等职业教育现状及发展思考

浅析中等职业教育现状及发展思考 关键词:职业教育现状发展思考 摘要: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教育,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职业教育所面临的新环境和新形势,迫使职业教育工作者必须正确认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找准其发展的根本对策,把我们的职业教育做大做强。 在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职业教育既是教育范畴也是经济范畴,其经济地位将日益重要。虽然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但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分析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研究发展对策,对其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职业教育面对的现状 当前社会普遍存在重学历轻技能、重视普高,轻视职高的思想,即是进入了职业教育,也被认为是无奈之举。人才价值观的错位,也使得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到技校、中专、职高去学一技之长。所以说社会对职业教育普遍认识不足。 中等职业教育原有的办学条件和基础普遍较差,加上这几年招生规模持续扩大,办学压力加重,办学投资力度远远跟不上职校规模的发展速度,使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经费投入不足必将制约职业教育质量效益的提高。所以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也是职校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由于职专最近几年盲目扩张,一哄而上热门专业,造成了对口专业教师奇缺,于是赶鸭子上架,东“聘”西“借”,教师培训也有一定时间及过程,还有一些政策方面的原因,造成了教师队伍中的“人才”型教师流失。教师队伍中还出现了结构不合理、专业

不对口,使得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因此提高职业教育师资的整体素质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 二、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1、“政策层面”逐渐好转 随着我国各项改革进入深水区,各行各业竞争的加剧以及民营经济的活跃,那种只看重学历不重视实际能力的落后观念必将被淘汰。我国未来的发展,定位是成为一个制造业大国,其中最关键的是形成人才结构的全面规划,培养合格的专业化人才,只有职业教育才能担当这个重任。可见职业教育是科技发展、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的关键。 2、中等职业教育的经济地位将日趋凸现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我国入世的形势下,企业发展对人力资源配置将提出新的要求。一方面,随着科技快速发展,跨国企业大量进入及其本土化经营,将大大增加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城乡结构调整迫切需要加快培养技术实用型人才。加快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是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全面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促进劳动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举措;同时,未来劳动就业的格局客观上的构成了庞大的就业培训需要,中等职业教育培训的总规模还将继续扩展。 三、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对策 1、要有效的整合资源,治理无序竞争 目前职业学校生源竞争相当激烈,一些职业学校在招生宣传上夸大其词,利用中介、回扣等其它手段拉生源,有些私立学校甚至打出零学费的旗号,严重影响职业学校的正常招生秩序。因此,中等职业教育要振兴,要发展,必须整合所有的职教资源,从招生、教学管理、就业分配等全方位进行资源整治,对不符合办学条件的学校实行关、停、并、转,提高综合实力,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办学模式要转变,并突出实用性

浅谈少数民族 地区的教育工作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这样要求我们:当今教育必须坚持以育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出发,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可是,这对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来说,又谈何容易呢?简直就是一个最高要求和一次巨大的挑战。因为地区差异和现实要求对我们来说是一个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作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选择的不是逃避,而是迎难而上,想方设法地去解决问题。 要想搞好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开展工作。 一、对学生的教育工作 对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教育,我肤浅地认为,得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具体分析教育。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情况基本都趋于有家庭贫困,单亲孩子、孤儿、汉语不熟练、不会写字和最基本的加、减、乘、除都不会做等。这些因素就是造成该地区适龄儿童辍学、逃学的主要原因。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就得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教育。如在经济上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或者发动全班同学去关心帮助,也可以进行个别辅导或家访等,一步一步地使这部分学生转变或彻底放弃厌学、逃学的观念,这样就养活了学生的辍学。 二、对家长的教育工作 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有部分家长的思想极为落后、守旧。他们认为孩子读书无用,官都被我们“大汉族”当完了,送孩子读书不但

家里少了一个找猪菜或放牛的劳力,而且还要支付他们眼里认为不该开支的笔墨纸张钱,所以他们宁愿强留孩子在家干活,也不情愿送孩子到学校读书,这就给我们正常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和困难。要彻底转变少数民族地区家长思想落后、守旧的观念。我个人认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为人师,一定要谦虚,多进行家访,多与家长谈心,对他们进行道理说服,或向他们宣传相关的法律知识及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党和国家对农村教育所给予的很多优惠政策,让他们知道读书不仅是对个人、家庭,甚至对他们祖祖辈辈所耕作的那遍土地,对社会,都极其重要。 三、对地区群众的教育工作 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思想虽然极为落后和守旧,但在关键时刻,他们都听村寨中有声望的领头人的话。所以,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来开展地区群众的教育工作。首先是向他们大力宣传,目前党和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所给予的很多优惠政策,从而让他们积极送子女入学。其次是与少数民族地区村民小组领导搞好关系,充分利用他们在寨中的威望去做好群众工作。第三是,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者们,为人师一定要谦虚,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民族习惯,也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地区群众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支持。 总之,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对任何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是困难的、艰巨的。但面对困难,没有哪个人选择逃避,而是在现实工作中去探索、学习、尝试一切实用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认真、细致地去努力工作,才能较好地搞好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

千古之策-兵团发展史

一、兵团的历史与现状 1兵团成立以前简况: ①解放战争胜利和新疆和平解放 ②中国人民解放军进疆,奠定军垦事业基础 ③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成立 2、兵团发展的五个时期 ①兵团初始时期(1954—1957) ②兵团事业大发展时期(1958—1966) ③兵团事业遭受挫折时期(1966—1975) ④兵团撤销时期(农垦总局时期)(1975—1982) ⑤兵团恢复和兵团事业振兴时期(1982_至今) 82年团场改革以来的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83--87)借鉴农村改革经验,推行家庭农场 第二阶段(88--92)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改革. 第三阶段(93--00)在团场全面推行承包职工两费自理承包经营及产权制度改革 第四阶段(01--05)出台1+3文件,提出“固定、自主、分配、服务”的改革重点 第五阶段(06—至今)提出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出台1+3补充文件,团场改革进入制度创新的新阶段 二、兵团的体制、任务及精神 1、兵团的体制、性质

简单讲,就是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组织。具体讲,兵团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党政军合一的领导体制。 兵团党政军企合一的复合性质是由兵团承担的多重任务所决定的。兵团特殊的性质是合一的而不是分离的,其中党是领导核心,企是基础和载体,政和军的职能依附于企这个载体。实践证明,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组织是完成屯垦戍边任务的最佳组织形式,也是兵团区别于其他组织的显著特点。 2、兵团的特点 ①集中统一的特性 ②权威效率的特性 ③上下贯通的特性 ④劳武结合的特性 ⑤整体负责的特性 3、兵团的任务 兵团肩负着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屯垦是经济任务,戍边是政治任务。具体为“三个队”(生产队、工作队、战斗队) 担负着四个方面的任务: ①开发建设边疆、促进新疆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②增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③维护新疆稳定、捍卫祖国统一 ④巩固边防 4、兵团精神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前景展望

浅谈民办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 中国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经济的全球化进程进入了一个实质性的新阶段,虽然在教育服务方面我国只作了部分承诺,但教育系统同样要加速扩大开放的进程的趋势是必然的。它对职业教育既有直接的促进和冲击,也有通过经济领域产生的间接影响。面对国内外劳动力市场和教育市场的激烈竞争,今后中国的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必须在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本国经验的同时,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全面地、深层次地对自身进行改革和不断完善。改革的主要目标应该是使自己更强、更新、更活,因为竞争力的基础是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只有具备更强的实力,才能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和提供高水平的服务;面对世界各国教育力量的竞争,必须要有新的观念、新的课程体系和内容、新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否则,不可能在竞争中取胜。鉴于市场的多样性和多变性,我国的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必须改革从计划体制中沿袭下来的旧的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要学会深入地了解市场、灵活地适应市场、准确而果断地占领市场。只有这样,才能拥有美好的发展前景。 本文从国家对民办中等职业教育的政策以及现代企业对中等职业人才的需求出发,对我国的民办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针对目前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对以后民办中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一章民办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教育部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政策 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从2000年开始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教育部在“2003——2007教育振兴活动计划”的文件中,提出实施“职业教育与培训创新工程”,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力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定职业教育转变办学模式。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职业教育在解决劳动力就业和提高人力资源素质方面发挥出日益突出的作用。从经济发展的需要来看,中国基本上拥有了国际一流的科技创新人才,但缺少一支庞大的能够理解现代科技知识并受过专门训练的技术操作人员队伍,这将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 教育部在2005年下发的教职成1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中,再次明确提出:“要充分认识到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在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中,出现了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不协调现象。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相对于普通高中教育,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相对缓慢,是整个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一些地方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把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片面理解为就是发展普通高中,在经费投入、资源配置等方面忽视乃至削弱中等职业教育。必须看到,在我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条件下,如果不加快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必将影响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目标的实现,制约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和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动中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要采取切实的政策措施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 (一)进一步提高和增强中等职业教育培养能力 鼓励和支持中等职业学校办出特色、提高质量,创建一批一流水平的中等职业学校。采取联合、连锁、集团化等办学模式,提高和增强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能力。推动骨干示范性

关于兵团改革发展几个问题的思考(终审稿)

关于兵团改革发展几个 问题的思考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关于兵团改革发展几个问题的思考 编辑:武振花出处:兵团日报发布时间:2014-09-19 字体大:[] 索引号:xjbt-c800-2014-00873公开范围:面向 社会 公开时限:长期 公开 责任部门: ◇向兵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推进兵团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兵团在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中的重要作用,需要兵团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正确认识影响制约兵团发展的关键性问题,积极探索解决兵团特殊体制与市场经济结合的核心问题,以更大的政治勇气、政治智慧和政治自信,破解当前兵团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系列问题。对此,笔者谈几点拙见。 一、关于兵团在新疆的主要工作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疆工作要把着眼点和着力点放在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上来,当好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的重要指示,明确指出了当前新疆和兵团工作的方向。兵团的一切工作,都应紧紧围绕这个中心任务来展开。 兵团干部职工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深刻领会和落实中央战略意图,在思想和行动上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维稳戍边之间的关系,明确认识到维稳戍边是兵团的政治责任,也是兵团的立身之本;明确认识到发展经济是增强维稳戍边能力的重要保证,发展经济是为了更好维稳戍边,更好地带动地方发展、促进民族交融。 兵团各师、市和团场分布于天山南北,自然环境和资源禀赋差异较大,面临的维稳戍边形势任务不尽相同,因此应区分具体情况实行差别化发展战略。地处南疆、边境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师市和团场,维稳

兵团连队管理人员职责

兵团连队管理人员职责 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连队职工队伍的管理制度,更好地保障职工的各项权益,使连队各项 工作在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环境下有序开展。 需要对兵团连队管理人员做好规范工作 !下面就赶紧跟着一起来看看吧!兵团连队管理人 员职责篇 1 连队是农场领导的基层单位和一级管理组织,主要任务是贯彻上级的方针政策,落 实团场下达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和考核指标,负责连队社会稳定工作,开展平安连队和文明生 态连队建设。 一、连队全体职工,除了完成劳动任务,服从农场和连队的管理,遵守农场规章制度、劳动 纪律和职业道德的义务,法律法规规定或农场职工代表大会通过的其他义务 ,维护承包土地的 农业用途,维护农场公关利益的义务,遵守>,维护团场城镇规划,不得违规建设。 二、连队义务工管理制度。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义务工,一个义务工按 20 元计算,义务工由专人负责派工、登记。 派工时派工人员必须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派工,按照职工花名册依次派工,义务 工通知三次不干的再不通知,职工必须随时保持电话畅通,跟换号码及时向连队汇报,不得以 任何原因拒接和不接电话。 如“红白喜事可以请假,除此以外都要参加义务工。 职工子女在服兵役期间(享受军属待遇)期间不用参加连队义务工,转自愿兵除外。 义务工种类有民兵训练、居民区环保卫生、公路扫雪、装卸化肥、地膜等农资、以及连队 安排的其他义务工。 在干义务工时使用职工车辆,大车给 5 个义务工,三轮车给 2 个义务工,在干义务工时使 用职工的家用电器,大型工具等给 1 个义务工。 不属于义务工的种类有机井的首部安装、拆卸、保养、共同使用的渠道清理以及装井、卸 井、修井、开会、学习及参加各种活动都不算义务工。 派工人员要每月向会计上报义务工数量汇总并且公示。 其他管理人员有监督派工人员的义务,派工人员在管理义务工时出现不公开、不公平、不 透明等以权谋私的行为时根据农场相应的规定进行处罚。 参加义务工人员必须是连队职工,其他人员不能代理。 如让代理人参加义务工发生一切安全事故由本人负责,连队不承担责任,并让出土地取消 职工资格。 三、连队机井管理制度。 每个机井设立一个井长,各机井井长由各条田职工轮流担任。 主要负责有关机井上的一切活。 (如:拆井、装井、修井、渠道清理、灌水顺序等)组长必须服从连队的安排并做好记录, 如遇到问题及时向领导汇报,各机井人员必须服从机井井长安排,机井井长每月定时向电工上 报电表数字,必须保证上报的电表数字准确无误,以便电工每月 30 日前向会计上报电表数字。

中等职业教育近3—5年发展规划

中等职业教育近3—5年发 展规划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永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文件,加快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打造职教强县,推进科教兴县,使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建设,促进永昌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制定《永昌职中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XX—20XX年)》。 一、职教工作回顾 永昌职中自1985年建校以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风雨历程,走了一条白手起家、艰苦创业、走向辉煌的历程。学校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不断完善教学设施,调整专业设置,先后开

办家电维修、服装裁剪、民用建筑、电子实用技术、电算化会计、文秘打字、英语培训、幼儿教育、财务会计、计算机等10个专业,进行了玉雕加工、电算化会计、工人岗前教育和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操作学习四种培训,并相继建立了家电维修、服装裁剪、玉雕加工和食用菌培植四种产业,为永昌经济发展培养了3000多名技术人才,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大中专人才1000多名。其中幼儿教育专业两届毕业生全部被市、县、乡各学校幼儿园聘用,获得了用人单位的交口称赞。财会、计算机已成为稳定的、具有一定优势的拳手专业。还设有成人电大汉语言文学、财务与计算机、小学教育管理、英语等大专、本科层次专业,在金昌市职业学校中办学层次最全、规模最大、专业最齐。总体而言,我校职业教育一直走得是以升学为主的路子。 职业教育发展与当前形势及经济发展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没有完全得到落实,重普教轻职教的现象依然存在;二是职业教育办学步履艰难,生源严重不足,办学专业单一,办学仍以升学为目的,没形成特色办学;三是职高教育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不强;四是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这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的原因及对策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的发展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中国能更好、更快、更强的扎根世界民族之林,我们应认真研究改善中国少数民族的发展,确保中国的稳定发展。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是加强民族团结的前提条件,是巩固国防、维护祖国统一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关键词: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原因、对策 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的原因 (1)自然环境恶劣。在我国经济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大多十分恶劣,都存在交通不便,自然灾害频繁等不利因素,如青藏高原高寒缺氧,西北地区干旱缺水,西南地区大面积岩溶地区土质恶劣等等。这些是制约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先天因素。 (2)交通不便, 基础设施落后。据估算每百万人口拥有的公路里程数每提高一个百分点,人均GDP增长率提高0.82个百分点。但目前西部地区交通设施存在“两低、两差、两不足”的突出问题。“两低”:一是路网密度低,二是通达水平低;“两差”:一是道路等级、质量差,二是出海条件差;“两不足”:一是建设资金不足,二是自身发展能力不足。这些都严重的制约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3)科技文化水平相对落后。由于历史的原因,民族地区科技文化水平较低,西部民族地区技术进步对经济进步的影响所占比重较低。由于文化教育落后,造成了劳动者素质相对低下,阻碍了高新技术产业的进入,使民族地区的经济在低水平、低效益上循环。 (4)产业结构不合理,调整难度大。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处于边远地区,社会发育程度相对滞后,地方经济以传统的农牧业为主,工业以初加工为主,第三产业有所发展。而这种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现状又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也导致了吸引外部资金的动力不足。因此,正在陷入“积累资金不足、技术进步缓慢、劳动生产率低下、居民收入水平低下、资金供给能力不足”的不良循环之中。 (5)经济活动中短期行为严重。“资源换增长”的模式依然存在。很多地方衡量业绩的惟一标准,就是以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为指标,用土地和优惠政策招商引资,优先选择做那些比较能够“急功近利”的事情。 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的对策

中等职业教育现状及发展思考

中等职业教育现状及发展思考 关键词:职业教育现状发展思考 摘要:做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教育,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显现,面临着职业教育的新环境和新形势,职业教育工作者必须正确认识职业教育面临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找准其发展的根本对策,把我们的职业教育做大做强。 在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职业教育既是教育范畴也是经济范畴,其经济地位将日益显现。虽然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但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分析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研究发展对策,对其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职业教育面对的现状 当前社会普遍存在重学历轻技能、重视普高,轻视职高的思想,即是进入了职业教育,也被认为是无奈之举。人才价值观的错位,也使得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到技校、中专、职高去学一技之长。许多家长宁愿交高额学费上普高而不上职校,也反映出技能人才得不到应用的社会地位和价值回报,因为在他们心中只有干部是人才,工人只是普通劳动者。所以说社会对职业教育普遍认识不足。 中等职业教育原有的办学条件和基础普遍较差,加上这几年招生规模持续扩大,办学压力加重,办学投资力度远远跟不上职校规模的发展速度,使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很多职业学校不仅教学设备奇缺,就连实训基地也大多名存实亡,经费投入不足必将制约职业教育质量效益的提高。所以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也是职校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由于职校最近几年盲目扩张,一哄而上热门专业,并且出现了“无所不办,无所不能办,无所不敢办”的局面,造成了对口专业教师奇缺,于是赶鸭子上架,东“聘”西“借”,由于教育毕竟有自身的规律,教师培训也有一定时间及过程,还有一些政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落后的原因及改善的对策

浅析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落后的原因及改善的对策 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不仅是一个单纯的教育问题,而且是关系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政治问题,也是一个关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问题。随着我国近几年来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大力扶持以及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群众通过各种途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但是由于绝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受地势偏远、经济落后,文化制约等因素的影响,教育发展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的解决。 1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落后的原因 1.1经济发展落后对教育的制约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落后的首要原因可以归结于经济发展的落后。因为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政府、社会和家庭都有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育投入,改善教育教学条件,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从而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彼此形成良性循环。而在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和家庭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力量不足,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限,接受教育和受教育的程度偏低,这反过来又制约和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形成恶性循环,最终造成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教育的落后。 1.2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教育观念落后 建国以来,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仍然比较落后,少数民族群众

落后的思想观念仍没有根本改变,在教育观念上尤其如此。由于少数民族群众文化素质比较低,对教育缺乏长远目光,对教育的长期投入、高投入难以理解,对子女的教育持消极悲观的态度。同时,在少数民族落后地区,重男轻女的意识至今依然盛行,对于他们的家庭来说,女儿出嫁也就意味着女儿的教育投资的全部收益也将流向夫家。这一观念使得对于家庭收入尚不宽裕的少数民族家庭而言,投资于女儿的教育显然成为了一种没有回报的消费行为,因此对女儿在教育方面的投资积极性自然不如“固守”家庭的儿子。 1.3民族地区的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素质不高 自从国家重点关注民族教育事业以来,少数民族地区得到了一些教育资金援助,办学条件得以改善。但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是:硬件设施上去了,软件设施跟不上,师资力量薄弱成为困扰民族教育发展的瓶颈。很多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吸引外来的优秀的教师资源,本地教师的素质普遍偏低,水平不高,学生没有机会领略知识的真正魅力,潜力难以充分发掘。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师资短缺问题十分突出,教师数量不足,普遍缺编,“超级大班”存在,代课教师数量居高不下,外语教师、双语教师奇缺的现象普遍存在。 2 改善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现状的对策及建议 2.1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发展民族地区教育事业 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归根到底都源于经济的

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我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已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政策扶持,给我市的中等职业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尽管如此,但由于受社会对职业教育不认可等方面的影响,我市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问题还是不少,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最薄弱环节,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面临着数量和质量的双重短缺,职业教育最重要的办学模式----校企合作还没有制度化的突破,另外在招生、教学、就业和发展等方面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及时的得到妥善解决,将会制约着我市中等职业教育进一步健康快速的发展。 一、影响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原因 1、招生困难的原因 生源为学校的发展之本,但是招生却是中等职业教育的老大难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市教育主管部门和所有的中等职业学校都把招生工作放在学校所有工作的首要位置,被视为“一把手”工程,为什么仍然出现招生困难呢?我们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普通高中持续升温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几乎所有家长都认为自己的孩子只有读普通高中上大学才有出路。伴随着前几年普通高校的盲目扩招,我市普通高中尤其是省级重点高中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为中考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进入普通高中提供了条件,绝大部分有升学愿望的初中毕业生都进入到普通高中学习,导致职业高中招生十分困难,“普职比”受到影响。 (2)社会对职业教育认可度不高 由于中等职业学校所招收的学生大多中考成绩在普通高中分数线以下(有的没有参加中考),成绩普遍较差,这些学生也大多对学习没有兴趣,自身还带有不少不良习惯,与普通高中相比,学生在遵守校纪校规和学习积极性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别,违纪违规事件时有发生,管理难度很大。家长担心将孩子送到职业学校不仅学不到应学的知识,而且还会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因此社会对职业教育认可度不高。 (3)职业学校布局不合理 受教育产业化的影响,我市各类民办职业学校迅速成长,各级各类职业学校为了生源,不惜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每到春秋两季招生时节,所有的职业学校发动全校教职工进行招生宣传,有的还发动部分学生回母校“招兵买马”。招生方式可以说是“五花八门”。由于竞争为数不多的生源,进一步导致公办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陷入困境。 (4)生源外流严重 与周边发达县市相比,我市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规模和条件仍然相对落后,因此每年我市都有相当一部分初中毕业生到外地就读省直职业中专和普通中专,造成有限的生源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对策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对策 兴文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董茂成 兴文县是宜宾市散杂居少数民族重点县之一,以世居的苗族为主,有苗、羌、回、彝、藏、满等17个少数民族共4.81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0.96%,其中苗族4.8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0.93%,苗族人数和占全县人口比例均为全省第一,是四川最大的苗族聚居县。全县目前有5个苗族乡(全市13个民族乡),另外还有6个少数民族人口达千人以上的乡镇。 一、民族地区发展状况 (一)民族地区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民族地区发展思路明晰,“金色烤烟、白色生猪、蘑菇、绿色蚕桑、黑色乌骨鸡”等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培育的效果明显,经济增长质量和速度逐步提高。至2007年,5个民族乡的地方生产总值达57183万元、财政收入4016万元、人均占有粮食465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3096元,比2006年增加了565元。“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农网改造”、“公路通乡通村”、“农村能源”、“少数民族住房改造”等工程的实施,使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和交通、电力、通讯、住房等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目前,5个苗族乡和6个少数民族人口千人以上乡镇100%的村通路、100%的村通电、100%的村通广播电视、80%的村通程控(含无线接入)电话、90%的村通移动电话,全县共有507户少数民族危草房户改造了住房,2008年95户正在改造中。 (二)民族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国家投入扶持力度逐年加大。近年来,中央、省、市财政加大投入,加上县级财政配套,每年向我县民族地区投入的民族专项扶持资金达200余万元。2003年,县委、县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推进我县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意见》;2005年县委、县政府全面实施少数民族住房改造工程,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彻底解决全县1940户少数民族住房困难户的住房问题; 2006年,县委、县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县级民族地区专项资金增加到25万元;2008年,成立了县委民族工作委员会,并建立了民工委委员单位对口联系和帮扶民族乡制度。这些政策措施的制定出台,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