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专题复习:分子动理论、内能及利用、热机

专题复习:分子动理论、内能及利用、热机

专题复习:分子动理论、内能及利用、热机
专题复习:分子动理论、内能及利用、热机

专题复习:分子动理论、内能及利用、热机

姜晓娟

[考点热点指津]

分子运动理论和内能及利用

分子动理论

物质由大量分子组成

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引力、斥力

内能

内能的概念

改变内能的方法

做功改变内能

热传递改变内能

热传递

热传递规律

热量、比热容能量守恒定律

内能应用

内能的获得热值的概念、计算、有效利用燃料

内能的利用

利用内能加热

利用内能做功内燃机

汽油机

柴油机

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分子动理论

1. 分子和分子的运动首先要认识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因为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最小微粒)。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用宏观的扩散现象体现,而宏观的扩散现象可用微观的分子无规则运动解释。通过红棕色的二氧化氮和瓶口对接置于上部的空气彼此进入对方的扩散实验可以说明气体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通过硫酸铜和水的扩散实验说明液体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从生活中煤渣渗入墙中,行为不规范的同学的黑脚印渗入墙中都可以认识到固体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从而建立完善的认识,一切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关键的一点是要能区分物质的运动和分子的运动。如“灰尘飞扬”、“米粒翻滚”都属于物质的运动。分子的运动,我们肉眼是看不见的。如一个题中出现“春天,柳絮飞扬”、“夏天,槐花飘香”、“秋天,黄沙扑面”、“冬天,雪花飘飘”,这四个情景中,只有“槐花飘香”是分子运动,其它三个均为物质的运动情景。

2.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引力和斥力

要通过形象的事例认识其存在,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一根普通的铁丝难以轻易拉断,说明引力的存在,取一块具有一定厚度的铁块,不能将它轻易压扁,说明斥力的存在。当分子间距为1010-m时,引力斥力平衡;当分子间距小于1010-m时,斥力起主要作用;当分子间距大于这个距离时,引力起主要作用;当分子间距很远时,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破镜不能重圆”就是这个道理。

二、内能

1. 一切物体具有内能

任何情况、任何温度下都有内能。0℃的物体有内能、静止的物体有内能、冰山有内能,因为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物质又由分子组成的,而分子又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任何物体均有内能。

2. 内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内能大小受温度的影响,还受质量的影响。一根烧红的100℃的细铁丝和一池80℃的热水哪个内能大?不能只考虑温度,还要考虑质量。注意识别两句话:A. “物体的温度越高(越低),内能就越多(或少)”;B.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大”。A 是正确的,一个物体的温度越高(或低)物体内部分子运动越快(或越慢),物体的内能就越多(或越少)。同一物体,内能的多少可以从它的温度高低反映出来;但是不同的物体,温度高低并不能直接反映内能的多少。所以B 错。 3. 温度、热量、内能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描述物体所处的状态,标志着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和剧烈程度、温度的变化能反映一个物体的内能怎样变化。单位℃。

热量表示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一个物体“有多少”或“含有多少”热量,只能说“吸收了”或“放出了”多少热量。热量是与热传递过程相联系的物理量。单位是J 。

内能是能的一种形式,从宏观看,物体内能大小与物体的温度有关;从微观看,物体的内能与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及相互作用有关。单位是焦耳。

(2)联系:热传递发生在温度不同的物体之间,热传递中内能的改变用热量来度量,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物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小。热传递过程中,物体放出了多少热量,它的内能就减少了多少。

三、热量的计算: 1. 比热容

比热容是为了反映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或是为了反映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不同而引入的物理量。除了要重视实验探究过程外,还要注意比热容是为了反映物质某方面的特性的,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同种物质,状态不同,比热容不同。比热容只与物质有关,与其质量、吸放热情况、温度变化等无关。 2. 热量的计算

计算公式:Q cm t t Q cm t t 吸放、=-=-()()00。 注意变形公式的使用和比例问题的掌握。

四、内能的利用——热机

1. 燃料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目前人类使用的能量绝大部分是从化石燃料的燃烧中获得的内能,燃料燃烧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燃料的燃烧是一种化学变化,在燃烧过程中,物体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2. 燃料的热值

1kg 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热值是为了表示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在燃烧时放出热量不同而引入的物理量。它反映了燃料通过燃烧放出热量本领大小不同的燃烧持性。燃烧的热值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燃烧特性,不同燃料的热值一般是不同的,同种燃料的热值是一定的,它与燃料的质量、体积、放出热量多少无关。

3. 在学习热值的概念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完全燃烧”是指燃料全部燃烧变成另一种物质。

(2)强调所取燃料的质量为“1kg”,要比较不同燃料燃烧本领的不同,就必须在燃烧质量和燃烧程度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比较。

(3)“某种燃料”强调了热值是针对燃料的特性与燃料的种类有关。

热值的单位J/kg,读作焦每千克。还要注意,气体燃料有时使用J/m3。

4. 内燃机及其工作原理

内燃机是燃烧直接在气缸内燃烧而推动活动塞做功的热功。内燃机的工作原理是将燃料燃烧产生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按燃烧燃料的不同,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柴油机、煤气机等。

5. 提高热机效率的主要途径

(1)改善燃烧环境,使燃料尽可能完全燃烧,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

(2)尽量减小各种热散失。

(3)减小各部件间的摩擦以减小因克服摩擦做功而消耗的能量。

(4)充分利用废气带走的能量,从而提高燃料的利用率。例如热电站就是利用废气供热,即供电又供热,使燃料的利用率大大提高,据某杂志称国外有人发明装置,利用汽车尾气的热量加热饭等。

[典型例题透视]

关于分子动理论和内能

例1. 把两块相同的玻璃片叠在一起,沿垂直于玻璃面的方向很容易分开。若在两玻璃片之间滴几滴水,使它们之间形成一层水膜后,再沿垂直方向还容易将二者分开吗?试用分子动理论解释其中的原因。

答案:不易分开。因为当玻璃片间形成水膜后,玻璃面分子与水分子间的距离较小,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大。沿垂直于玻璃面的方向将二者分开须克服分子间的作用力,所以较难分开。

透视:分子间产生的作用力受间距大小影响的,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两玻璃片之间没有水膜时,接触面之间距离太大,分子作用力太小,所以很容易将它分开。反之,两玻璃片之间有水膜,分子间距小,所以很难分开。

例2. 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下列选项中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两手摩擦能发热

B. 烧火水变热

C. 锯木材锯子发热

D. 钻木取火

答案:B

透视:本题主要考查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A、C、D分别是克服摩擦力对手、锯、木材做了功,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物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B中,燃料燃烧放出的热被水吸收,水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点拨:此类问题要先判断物体内能是增加还是减少,并分析改变的原因,从而确定能量的转化或转移。

例3. 奶奶在厨房炒菜,张文一进家门就嚷开了:“奶奶,你炒的花菜真香啊!”奶奶却说:“花菜刚下锅,你就闻到香味了,饭桌上放着我早就烧好的肉,你却没有闻到香味,难道我烧的肉不好?”张文赶紧向奶奶赔视,又说了一席话,奶奶眉开眼笑。你知道张文是如何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向奶奶解释的吗?

答案:炒菜时,菜的温度高、内能大,它的分子运动速度大,扩散到空气中的速度快,故张文很快闻到花菜的香味。

透视:此题的考点是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的关系,并且要学会从阅读型材料中捕捉提取信息。

例4. 为什么湿的手套和袜子不易脱下来?

答案:手套和袜子在干的时候,织物本身比较松,同时它们对手和脚的附着力也很小,所以我们可以很方便地把它们脱下来。可是,手套和袜子湿了以后,由于水的表面张力使织物绷紧了,同时手套、袜子和手、脚上的水分子互相之间又有一定的引力,就像胶水似的把它们“粘”了起来,所以就不容易脱下来。

透视:此题考查点为分子间的作用力。

例5. 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运动得越快,内能越大

B. 物体举得越高,内能越大

C. 物体运动得越快,举得越高,内能越大

D. 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答案:D

透视:在分析物体内能大小时,应注意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种类有关,物体的运动速度和举起的高度无关。物体的速度和高度影响的是机械能,内能和机械能是不同形式的能。

例6. 下列关于热运动、温度、热量和内能的相互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B. 物体的内能增加,其温度一定升高

C. 物体的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加快,内能一定增加

D. 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答案:C

透视:物体的温度升高了,说明分子热运动加快,内能一定增加,其原因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另外的物体对它做了功,故A、D是错误的,C是正确的。当物体发生物态变化时,如冰吸热融化是内能增多而温度不改变的,故B是错误的。

例7. “物体温度高时的热量多于温度低时的热量”,这一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案:这一说法不对。因为“热量”是伴随着物体温度变化的,只能说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题中说“物体温度高时的热量多于温度低时的热量”,言下之意是物体含有热量,所以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透视:此题区别温度、热量、内能三者的关系。“温度”是状态量,“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只能说物体吸收或放出了多少热量。

例8. 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那么,对一个物体做功,这个物体的内能一

定增加吗?

答案:不一定。

透视:让一个铁块从外界吸热,即从外界得到内能,会测出铁块的温度变化了。所以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了,说明它的内能变化了。

让一块0℃的冰从外界吸热,即从外界得到内能,会看到水熔化成0℃的冰,虽然温度没有变化,但这些0℃的水比原来0℃的冰内能要大。所以一个物体的物态变化了,说明它的内能变化了。

所以由内能的定义知: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如果一个物体的质量减少了,它内部分子的数目也减少了,那么它内部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即内能也随着减少了。所以一个物体的质量变化了,说明它的内能也变化了。

综上所述,可以通过一个物体的温度、状态、质量来确定它的内能是否改变。

对题中的问题来说:拿一段铁丝来回弯几下,用手摸弯折处,感觉温度比原来高了,说明弯折处的内能增加了。如果要是把这一段铁丝从某一处慢慢提到一定高度,虽然外界对铁丝做了功,但铁丝的温度、状态、质量都没有发生变化,说明它的内能也没有变化。

例9. 从冰箱里取出的冻肉,浸泡在热水里和浸泡在冷水里,哪种方法解冻快? 答案:冷水中解冻快。

透视:因为冻肉温度是在0℃以下,若放在热水里解冻,冻肉从热水中吸热,其外层迅速解冻而使温度很快升到0℃以上,此时外层和内层之间便有了空隙,传热的本领下降,使内部不易再吸热而形成硬核。若放在冷水中,则因冻肉吸热而使冷水温度很快降到0℃且部分水还可结冰。因1g 水结冰可放出336J 的热量,放出如此之多的热量被冻肉吸收后,使肉外层的温度升高,而内层又容易吸收热量,这样就能加速冻肉解冻。不仅如此,用冷水解冻,还能减少营养的损失,吃起来味道也好。

关于热量的计算

注意: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物体的质量m 、比热容c 、升高(或降低)的温度?t 有关,计算式为Q cm t =?,使用时应当注意:

(1)公式只适用于物体温度改变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的计算,对有物态变化的过程不适用。如果过程中存在物态变化,不能用该公式解,需要考虑在状态变化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2)公式中“?t ”为物体温度的变化,当物体吸热温度升高时?t t t =-0(t 和t 0分别指末温和初温);当降温时?t t t =-0。

(3)利用公式进行计算时要清楚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跟温度改变的多少有关,而跟物体的初温、末温无关。且计算时要用相应的单位。

例10. 质量为500g 的铝壶里装有4kg 温度为20℃的水,要使水温升高50℃,铝壶和水共吸收多少热量?(c J kg 铝×·℃=088103

./() 答案:

Q Q Q c m t c m t 吸铝水铝铝水水=+=+??

=+08810055042104503

3

./()../()×·℃××℃×·℃××℃J kg kg J kg kg =862105.×J 。

透视:本题中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其?t =50℃有关,而与物体的初温无关,已知条件

20℃为多余条件。此题中有两个要点:一要注意铝壶也吸热,二要注意50℃为升高了50℃,而不是升高到50℃。

例11. 用95℃的热水和20℃的冷水混合,不计热量损失,要得到45℃的温水9kg ,需要热水和冷水的质量各为多少?

答案:设冷水的质量为m ,则热水的质量为9kg m -,由不计热损失可得Q Q 吸放=,则有cm t t c kg m t t ()()()-=--01029,代入数据得m kg m ()()45209℃℃-=-(95℃-45℃);解得m =6kg ,则热水质量为963kg kg kg -=。

透视:灵活应用公式Q cm t =?并明确一个知识点,若不计热损失,则Q Q 吸放=。

例12. 30g 、0℃的冰与30g 、30℃的水相混合,不计热损失,混合后的温度是多少?(冰的熔解热是3.36×105J/kg )

答案:本题是确定系统的最后状态,可先假定系统内的水全部降温至0℃,计算出水放出的热量Q c m t t J kg kg 放水水水冰×·℃××℃℃=-=-()./().()42100033003=

378103.×J ,不计热损失冰吸收的热量Q Q J 吸放×==378103.。小于冰的熔解热,冰

的熔解热Q =mq =003336101105

4

../kg J kg J ××≈×。冰只能熔化一部分,为“冰水共存”状态,故混合后的温度为0℃。

透视:特别注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并要学会用假定法,解Q cm t =?和

Q Q 放吸=热量计算的综合题。

例13. 由同种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物体,甲物体的质量是乙物体质量的2倍,甲降低的温度是乙的2倍,则甲、乙放出的热量之比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4:1

透视:据Q cm t 放=?得,放出的热量之比

Q Q c m t c m t c c m m t t 放甲放乙

甲甲甲乙乙乙

甲乙

甲乙

甲乙

×

×

=

=

????

==11212141

××。

例14. 有两块金属,质量之比是3:1,吸收的热量之比是2:1,那么升高的温度之比和比热之比分别是( ) A. 4:3,1:2 B. 3:4,2:1 C. 5:3,2:5

D. 3:5,5:2

答案:A 、C

透视:利用Q cm t =?,得两块金属有关物理量之比Q Q c m t

c m t 12111222

=??,把m m 12:=3:1和Q Q 12:=2:1代入,得

c t c t 1122??=2

3

,满足这个方程的解有无数组,代入各选项答案的数值,可知A 和C 是正确的。

例15. 已知铝的比热容大于铁的比热容,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铁块在沸水中加热足够长的时间后取出,再让它们放出相等的热量,这时比较铝块的末温t 铝与铁块的末温t 铁的关系是( )

A. t t 铝铁>

B. t t 铝铁<

C. t t 铝铁=

D. 初温不知道无法判断

答案:A

透视:抓住“它们放出的热量”这一关系列方程,再用公式Q cm t t 放=-()0进行分析和判断。“在沸水中加热足够长的时间后取出”即隐含着刚取出它们的温度相等,都等于沸水的温度,即初温相同。

据Q cm t Q Q m m 放铁铝铁铝,因为,===?,因为c c 铁铝<,所以??t t 铁铝>,即

()()t t t t 00->-铁铝

又因为初温同。所以t t 铁铝<。

此题一个关键是能从题中获取“初温相等”的信息,另一个便是“分两个层次来分析”。

例16. 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温度相同,先把甲投入一杯热水中,热平衡后,水温度降低了8℃,取出甲(设热量和水量均无损失),再把乙投入这杯热水中,热平衡后,水温又降低了8℃,由此可知( ) A. 甲的比热大 B. 乙的比热大 C. 甲乙比热一样大

D. 无法判断

答案:B

透视:因为两次金属块放入水温均降了8℃。说明两次热传递中水放出的热量相等。两次金属块吸收的热量是相等的。即Q Q c m t c m t 吸甲吸乙甲甲乙乙,==??,又因为m 相等,只需判断出甲、乙温度变化哪个大,便可确定c 甲与c 乙的大小。问题的关键变为?t 甲与?t 乙的大小,可采用赋值法。设水温为80℃,金属块甲、乙的初温为20℃,第一次水温降了8℃,意味着热平衡温为72℃。那么?t 甲℃=52;第二次水温又降8℃,意味着热平衡量为64℃,即?t 乙=44℃。因为??t t 甲乙>,所以c c 甲乙<。

[常见失误分析]

例1. 把1升酒精倒入1升水中,混合后总体积是多少,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错解:混合后总体积为2升。

答案:因为物质间存在着空隙,酒精和水混合后,有一部分酒精分子和水分子进入对方的空隙中去,使酒精和水混合后的体积比混合前总体积小了。即总体积小于2升。 分析:在考虑此题时,要明确组成物质的分子是不停地运动的,且分子间存在间隙。而不能只看表面将其错解为等于2升。

例2. 同学们写作业时,常用透明胶带把错处揭掉,在操作时往往把胶带用力抹一下使之与纸紧贴,才能很容易将错处的纸揭掉一层,为什么? 错解:胶带把写字的纸与下层分开,所以要与纸紧贴。

答案:用力抹纸上的胶带,可以缩小胶带与纸面的分子间距离,从而达到引力起作用的范围,使写错字的纸在分子引力下被揭掉一层,所以用胶带改错时,用力抹一下胶带效果会更好。

分析:用力抹胶带的意图要明确,它可以缩小胶带与纸之间的距离,使分子间引力增大。

例3. 物体吸热,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对吗?为什么?

错解:物体吸热,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答案:物体吸热,内能增加,但温度不一定升高。

分析:有些同学会想当然地认为温度也升高,这是因为晶体熔化时,液体沸腾时,都需吸热,但温度都没升高,由于物质状态的变化,使分子间相互作用情况发生了变化,分子势能增加,因此增加了物体的内能。

例4. 物体的内能增加(或减少),一定吸收(或放出)了热量吗?

错解:一定

答案:不一定

分析:因为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它们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所以,物体内能的增加(或减少),可以通过做功方式改变,并非一定吸收(或放出)热量。

<),则下列例5. 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互相接触(c c

铜铝

说法正确的是()

A. 热量从铝块传递到铜块

B. 热量从铜块传递到铝块

C. 铜块和铝块之间无热传递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错解:C

答案:B

<,所以分析:依据公式Q吸=cm t?得m、Q吸相同?t与c成反比。因为c c

铜铝

t t

>。又因为铜、铝初温相同,铜的温度变化比铝的大,所以铜的末温高。因此,??

铜铝

它们接触后热量从铜块传递给铝块。本题的关键是判定两个的末温情况,若抓不好这个突破点就极容易出错。

例6. 如图1(甲)将装有热奶的奶瓶放入室温的水中,容器中的水温约为20℃,热奶约为90℃,经过一段时间,再测量一个容器中的水的温度和奶瓶中热奶的温度,均为40℃,试在图1(乙)中坐标系中分别画出容器中水的温度和奶瓶中热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图象。

图1

错解:如图2甲。

图2

答案:如图2乙。

分析:本题易错点是水的温度的起点和牛奶的温度的起点确定容易搞错;其次,终温为40℃是两液体热传递的热平衡温度和时间。

例7. 如图3为研究物质比热容的实验装置,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对其加热,实验时为比较水和煤油吸热本领的大小,我们可以加热相同的时间,观察___________的不同;也可以___________,在实验中“热得快”通电时间长短反映水和煤油___________的多少。

图3

错解:温度升高,热量相同,比热容。

答案:温度升高,控制升高的温度相同,吸收的热量。

分析:水和煤油的比热容不同,它们的比热容与质量、温度的变化量、吸收热量均有关,因此在比较它们吸热本领的大小时,有两种方法:一、控制加热时间相同,通过观察温度升高的多少来确定谁的吸热本领较大。二、控制升高的温度相同,比较加热时间的长短来确定谁的吸热本领较大。由于物质吸收的热量无法直接测量,所以实验中是通过相同的“热得快”加热时间来间接表示吸收的热量的。学生容易在第二空上出错。因此对比热容的物理意义理解不够灵活,不能双向理解。

例8. 如图4是一个同学用相同的酒精灯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物质加热时,根据测量结果描绘的温度—时间图象,由图可知:甲物质的比热容_____________乙物质的比热容(填“>”、“=”或“<”)其中___________物质是晶体。

图4

错解:>,甲。 答案:<,甲。

分析:本题用了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图象考查,观察图象的能力和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解答本题时应注意观察图象,进行比较时应在没有发生物态变化的区域进行。

如图,取甲、乙两种物质温度都升高相同的?t ,发现:乙物质耗时长于甲物质,由于都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由图象分析可知Q Q 吸乙吸甲>,由于m t ·?相同,则乙物质的比热容大。本题易错之处就是没有把握好关键应在没有发生物态变化的区域比较。

例9. 一台内燃机运动时各种能量损耗大致为,汽缸散热损失占25%,废气带走的能量占30%,摩擦等机械损耗占10%,则它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__。 错解:60% 答案:35%

分析:由题意分析: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大致有四个去向:汽缸散热损失,废气带走能量,克服摩擦损耗及做有用功,所以有用功=100%-25%-30%-10%=35%。要明确的一个概念,热机的效率指的是作有用功的能量占燃料完全燃烧放出能量的比例为35%。易错之处是燃料完全燃烧放出能量的去处如何区分。

例10. 火力发电厂“吃”的是煤,“发”的是电,在整个发电过程中能量转化的情况如下,请你在横线上填入相应的能量形式:

_____________能锅炉

?→??_____________能蒸气轮机

?→???_____________能发电机

?→??电能

错解:内,热,机械 答案:化学,内,机械

分析:煤燃烧,消耗了化学能,得到内能;高温高压蒸气带动蒸汽轮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蒸汽机带动发电机,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九年级物理上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教案

一. 教学内容: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2. 内能和热量(2) 3. 比热容 二. 重点、难点: 1. 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2. 知道燃料热值及相关计算 3. 理解比热容概念、物理意义及有关的因素 4. 能用比热容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热量的计算 三. 具体内容: (一)物体内能的改变 1. 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互相接触,低温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物体温度降低。这个过程,叫做热传递。 在热传递过程中,低温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高温物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单位是焦耳,符号J。 物体吸热,内能增加;物体放热,内能减少。 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越多,它的内能改变越大。 特别说明:热量是过程量,只能说“吸收”或“放出”,不能说“具有”、“含有”或“××的”。就是说热量的大小与物体内能的多少,物体温度的高低没有关系。 2. 除了热传递外,做功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 冬天搓手可使双手变得暖和,是因为做功,使手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对物体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 物体对外做功,本身的内能会减少。 例如:暖瓶塞被顶起后,瓶口出现白雾是因为:水蒸气顶起瓶塞做功,内能减少,发生液化现象,形成白雾。 总结一下: (二)燃烧的热值 1. 燃料燃烧时能的转化 燃料的燃烧是一种化学变化,在燃烧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也就是常说的释放能量。 2. 定义 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热值是为了表示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在燃烧时放出热量不同而引入的物理量。它反映了燃料通过燃烧放出热量本领大小不同的燃烧特性。燃料的热值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燃烧特性,不同燃料的热值一般是不同的,同种燃料的热值是一定的,它与燃料的质量、体积、放出热量多少无关。 3. 在学习热值的概念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完全燃烧”是指燃料全部燃烧变成另一种物质。 (2)强调所取燃料的质量为“1kg”,要比较不同燃料燃烧本领的不同,就必须在燃烧质量和燃烧程度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比较。 (3)“某种燃料”强调了热值是针对燃料的特性与燃料的种类有关。 热值的单位J/kg,读作焦每千克。还要注意,气体燃料有时使用J/m3 4. 热值的物理意义 表示一定质量的燃料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热量的多少。同种燃料热值相同,不同燃料的热值不同。

高中物理-分子动理论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分子动理论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 1.根据分子动理论,物质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所受到的引力与斥力相等,以下关于分子势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当分子间距离是r0时,分子具有最大势能,距离增大或减小时势能都变小 B.当分子间距离是r0时,分子具有最小势能,距离增大或减小时势能都变大 C.分子间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大,分子距离越小,分子势能越小 D.分子间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小,分子距离越小,分子势能越大 2.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分子平均动能越大 B.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 C.一切达到热平衡的系统一定具有相同的温度 D.分子间的距离r存在某一值r0,当rr0时,引力大于斥力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热量多 B.温度高的物体不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的内能多 C.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大 D.相互间达到热平衡的两物体的内能一定相等 4.从下列哪一组数据可以算出阿伏伽德罗常数()A.水的密度和水的摩尔质量B.水的摩尔质量和水分子的体积 C.水分子的体积和水分子的质量D.水分子的质量和水的摩尔质量 5.关于分子间距与分子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和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原来的体积之和,说明分子间有空隙;正是由于分子间有空隙,才可以将物体压缩 B.实际上水的体积很难被压缩,这是由于水分子间距稍微变小时,分子间的作用就表现为斥力 C.一般情况下,当分子间距rr0时分子力为引力 D.弹簧被拉伸或被压缩时表现的弹力,正是分子引力和斥力的对应表现

内能与热机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内能与热机》单元测试题精选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30分) 1、下列现象中,利用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A. 木工用锯锯木条时,锯条发烫 B. 烧开水时,壶盖被水蒸气顶起来 C. 铁块放在炉火中烧红了 D. 冬天,人们在太阳光下取暖 2、下列现象中,不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的是() A.两手相互搓搓,手感到热B.用打气筒打气时筒壁发热 C.用热水袋暖手,手感到热D.用砂轮磨刀,刀的温度升高 3、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B.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C.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D.一块0℃的冰没有内能,它的分子也不会运动4、在烈日当空的海边,海滩上的沙子热得烫脚,而海水却凉凉的,主要是因为() A.海水的密度大B.海水的比热容大C.沙子的密度大D.沙子的比热容大 5、《舌尖上的中国2》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了中华饮食之美。如下图所示,通过煎、炒、蒸、拌烹调的四 种美食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认识正确的是() A.煎: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比热容大 B.炒: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藜蒿和腊肉的内能增加 C.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使榆钱饭蒸熟 D.拌:香葱和豆腐要拌着才能入味,说明分子在不拌时没有做无规则运动 6、在“比较水与煤油吸收热量时温度升高的快慢”实验中,需要控制某些变量,以下做法多余的是 () 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B.采用酒精灯加热时,灯里加的酒精量相同 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D.盛放水和煤油的容器相同 7、如图,两个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加热质量、初温都相同的不同液体.若液体吸收的热量等于电加热 器放出的热量,加热时间相同且液体均未沸腾,则() A.两杯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 B.温度较高的液体比热容较大 C.温度较低的液体吸收的热量较多 D.温度较高的液体吸收的热量较多 8、汽车的正常运行除了要加油外,还需要加水,利用水作为冷却剂是因为水具有() A.较低的凝固点B.较大的比热容C.较小的密度D.较高的沸点 9 水 4.2×103铝0.88×103煤油、冰 2.1×103干泥土0.84×103 沙石0.92×103铜0.39×103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 B.100g水的比热容是50g水的比热容的两倍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和内能》单元教学计划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和内能》单元教学计划 课程标准的要求 1、知识技能 (1)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初步认识物体宏观热现象和分子热运动的联系; (3)了解内能的含义,能简单表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4)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能说出典型的事例; (5)知道水的比热容较大,会解释生活中、自然界与比热容有关的一些现象;(6)了解比热容的意义,知道比热容的单位,认识到比热容是物质的属性之一;(7)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2、过程方法 (1)观察有关扩散现象的演示,对现象做出解释,会解释简单的热现象;(2)通过与机械能的对比,知道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一种能量; (3) 讨论改变物体内能的各种方法,观察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的实验现象; (4) 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的差异,讨论比热容与人类生活联系的实例; (5) 通过相关习题的研究与分析,掌握Q吸= cm(t – t0)和Q放= cm(t0 – t)。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心生活中的热现象,乐于用分子动理论的基本知识对生生活中的现象做出解释。对宏观现象的微观机理有探究的兴趣; (2)关心生活中的各种内能现象,具有了解物质的宏观热现象跟其微观运动关系的兴趣和热情; (3)关心生活中的各种内能现象,关注热传递现象跟人类社会的联系; (4)关心自然界和生活中与比热容有关的现象,通过对热污染知识的学习,增强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单元重点、难点 1、重点 (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热运动与温度的关系; (2)内能的概念,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3)热传递和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热量的概念引出; (4)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利用比热容的有关知识解释生活中有关现象。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单元测试题(供参考)

九上物理巩固训练: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濛濛细雨从空中下落 B.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 C.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变小 D.炒菜时,满屋飘香 2..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住测力计的读数。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如图所示。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A.不变,因为玻璃板重力不变 B变大,因为玻璃板沾水变重了 C.变小,因为玻璃板受到了浮力作用 D.变大,因为玻璃板与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分子引力 3.下列有关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也不变 B.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这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C.用水作汽车冷却液,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D.火箭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氢的热值大 4.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0℃的冰没有内能 B、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C、物体的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小 D、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 5.在下列现象中,利用热传递的方式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A、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 B、烧水时,水逐渐变热; C、流星在大气层中高速下落,发出光和热; D、小孩从滑梯上滑下,臀部有灼热感。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多,温度低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少 B、夏日,在阳光照射下,地面温度高于湖水表面温度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 C、塑料吸盘能牢牢地吸附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吸引力 D、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温度可能升高 7.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人们漫步在海滨,会感到习习海风迎面吹拂,十分畅快.这样的风非常柔和,通常情况下,它白天从海上吹向陆地,夜晚从陆地吹向海上,气象上把这种风称为“海陆风”.请你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判断海陆风形成的原因.() A、海上的风比陆地上的大 B、由于陆地和海水的比热容不同造成的 C、无论白天还是夜晚,陆地的温度始终比海水的温度高 D、夜晚海面上的气温比陆地低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内能与热机》单元测试题 最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精品

《内能与热机》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各3分,共30分) 1、关于温度、比热容、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一块0℃的冰没有内能,它的分子不会运动 B.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 C.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了,它的一定内能增加 D.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散热器的冷却剂,其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较小 2、如图所示实验或事例,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3、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一个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块浸有少量乙醚(乙醚极易挥发)的棉花,用力把活塞迅速下压,棉花就会立即燃烧。根据该实验现象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气体比液体更容易被压缩 B.浸有少量乙醚可以降低棉花的着火点 C.活塞迅速下压,乙醚蒸气液化放出热量,使棉花燃烧 D.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会增加 4、如图所示是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其中属于压缩冲程的是() 5、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机械能为零的物体, 内能一定也为零 B. 炽热的铁水具有内能, 冰冷的铁块不具有内能 C. 铁丝被快速弯折的过程中, 温度升高是因为机械能转化成内能 D. 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 主要是用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了气缸内物质的内能 6、在下列过程中,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钻木取火 B. 用锯锯木板,锯条发热 C. 用热水袋取暖 D. 两手互相搓搓,觉得暖和 7、小文在做“开水煮白菜”这道菜的过程中,有以下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A.放一点盐,汤就有了咸味,说明分子只在液体中运动

B .菜做好起锅时,清香扑鼻,说明分子只在高温下运动 C .白菜的内能增加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实现 D .白菜的内能增加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 8、某一天小玲在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中发现:内陆地区的温差比沿海地区的温差大,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 A .水的比热容比泥土、砂石的比热容大 B .水的内能比泥土、砂石的内能大 C .水的密度比泥土、砂石的密度小 D .水的温度比泥土、砂石的温度低 9、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水加热,如右下图所示,在软木塞被冲出试管口 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蒸气对软木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增大 B.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 C.能量的转化形式与热机压缩冲程能量转化相同 D.软木塞的机械能守恒 10、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同为2kg 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 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6所示,据此判断甲物质10min 吸收的热量为( ) A. 5.04×105J B. 4.2×105J C. 2.52×105J D. 条件不足,不能计算 11、甲、乙两种燃料的热值之比为2:1,它们的质量之比为1:4,那么这两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为( ) A.1:2 B.2:1 C.8:1 D.4:1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2、如图表示的是汽油机的_____冲程;在压缩冲程中, 13、小红对冰加热,她根据冰熔化成 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的记录数据,绘制成如图9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象中的 段是熔化过程,已知冰的比热容是2.1×103 J/(kg ·℃),在对100g 冰加热的前2 min 内冰吸热 J 。 14、如图,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 (1)加热相同时间后,分别测量两者的温度,发现沙子的温度明显高于水,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热时搅拌沙子,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在两烧杯上方分别盖上玻璃片,过一会儿发现装水烧杯上方的玻璃片内侧有小图9 第11题图 第13题图

初中物理分子动理论习题

第一节分子动理论 1.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 B.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 C.粉笔蹭到衣服上,在衣服上留下粉笔痕迹 D.冬天,雪花漫天飞舞 2.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 ) A.分子间没有空隙 B.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C.分子间存在斥力 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我们在实验室用酒精进行实验时,整个实验室很快就闻到了刺鼻的酒精气味,这是一种扩散现象.以下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液体之间 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息地运动 C.温度越高时扩散现象越剧烈 D.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着间隙 4.把100毫升酒精和100毫升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毫升.这个现象说明( ) A.分子间有间隙 B.分子是有质量的 C.分子间有力的作用 D.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5.下列事例中,不能用来说明分子间有引力的是( ) A.要用很大的力才能把铅丝折断 B.用胶水能把两张纸粘合在一起 C.磁铁能把铁钉吸住 D.金属固体很难被分开 6.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运动论的观点解释的是( ) A.富裕老窖的瓶盖一开,酒香四溢 B.金块和铅块紧压在一起,过几年后会发现铅中有金,金中有铅 C.沙尘暴起,尘土满天 D.衣橱里的樟脑球会越变越小 7.液体很难被压缩的原因是( ) A.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B.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C.分子间有间隙 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8.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春暖花开时,能闻到花的香味 B.打开酒瓶盖能闻到酒的气味 C.空气中飘动的浮尘 D.在盛有热水的杯子中放几片茶叶,过一会整杯水都变成茶水 9.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物质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把煤堆在墙角,过一段时间墙角变黑 B.空气能被压缩 C.打开香水瓶的盖子,整个房间很快充满香气 D.用盐水腌蛋 10.诗句“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所包含的物理知识有和. 11.吸烟有害健康,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一会房间就会充满烟味,这是分子在.所以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请你对吸烟者提出一个合理的建议:. 12.目前甲型H1N1流感的蔓延正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虽然该病毒的传播机制还未确定,但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感染病毒的有效措施.专家称感染病人咳嗽所产生的有大量病毒的飞沫,会使1m范围内的其他人吸入而被感染,所以与感染病人近距离接触须带口罩.一粒飞沫的直径约为1×10-6~5×10-6m(分子直径约为1×10-9m),由此可判断飞沫分子.(选填“是”或“不是”)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气体分子动理论单元测试题

物理同步测试—分子运动理论能量守恒气体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 的)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直径的数量级是10-10m B. 物质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就是分子的运动 C. 在任何情况下,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D. 1kg的任何物质含有的微粒数相同,都是6.02×1023个,这个数叫阿伏加德罗常数 2.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是在显微镜中看到的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C.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小,液体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着 D.布朗运动的无规则性反映了小颗粒内部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的热运动是指物体的整体运动和物体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总和 B.分子的热运动是指物体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激烈 D.在同一温度下,不同质量的同种液体的每个分子运动的激烈程度可能是不相同的

4.在一杯清水中滴一滴墨汁,经过一段时间后墨汁均匀地分布在水中,只是由于() A.水分子和碳分子间引力与斥力的不平衡造成的 B.碳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造成的 C.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造成的 D.水分子间空隙较大造成的 5.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碳素墨水滴入清水中,观察到的布朗运动是碳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B.布朗运动是否显着与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大小无关 C.布朗运动的激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D.微粒的布朗运动的无规则性,反映了液体内部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6.下面证明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的试验,错误的是() A.两块铅压紧以后能连成一块,说明存在引力 B.一般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存在着相互排斥力 C.拉断一根绳子需要一定大小的力说明存在着相互吸引力 D.碎玻璃不能拼在一起,是由于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越大,布朗运动就越明显B.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大 C.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变大而斥力减小

内能与热机测试题 新颖 实用 完整

优质可下载完整最新 第1 页共7 页 图2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表1) 物质比热容[J/(kg·℃) 水 4.2×103 酒精 2.4×103 煤油 2.1×103 铝8.8×102 铁 4.6×102 铜 3.9×102 内能与热机测试题 班级:姓名: 内能与热机测试题班级:姓名: 1.物体内能的改变不是由于做功,而是由热传递实现的是( ) A.用铁锤煅打铁块,铁块温度升高 B.手捧热水袋,使手暖和 C.两手互搓,使手暖和 D.空气被压缩温度升高 2.热运动是指( ) A.大量分子无规则的运动 B.大量分子有规则的运动 C.少量分子有规则的运动 D 3.下列现象跟做功改变内能有关的是( ) A.盛夏,太阳把稻田的水晒热 B.夜晚,看见流星在大气层中坠落 C.严冬季节用热水袋取暖 D.用擦酒精的方法使发烧者降温 4.一瓶酒精用去一半后,剩下的酒精( ) A.热值不变,比热容减小一半 B.热值不变,比热容不变 C.热值和比热容都减小一半 D.热值减小一半,比热容不变 5.查上表(1)可知,铜的比热容比铁的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铜比铁含的热量少 B.铜比铁含的内能少 C.铜和铁相互接触时,必定发生热传递 D.质量相等的铜和铁,升高相同的温度时,铜吸收的热量比铁少 6.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2所示,根据图象可得到两液体的比热容( )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 B.乙液体的比热容大 C.甲、乙两液体的比热容一样大 D.无法判断 7、人们夏天穿浅色衣服比穿深色衣服感到凉快些, A.浅色衣服从太阳辐射中吸收的热比深色衣服少 B.浅色衣服从太阳辐射中吸收的热比深色衣服多 C.浅色衣服是热的不良导体, 深色衣服是热的良导体 非选择题 8.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温度变化小,这是因为水与干沙土相比__________的__________较大。 9.火柴可以擦燃,也可以放在火上点燃,前者是用__________的方法使火柴燃

01第三章 热现象及应用 第一节 分子动理论

课题第三章热现象及应用第一节分子动理论2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目 标 1. 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 了解温度、气体的压强、热力学能的概念; 3. 了解改变物体热力学能的方法。 能力目 标 1. 通过对温度、气体的压强的学习,知道其在生产、 生活中的测量方法; 2. 通过对热力学能的学习,知道生产、生活中改变物 体热力学能的方法; 3.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能够从微观角度解释生活中的 一些宏观现象,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 标 1. 通过对温度等概念的学习,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 性,增强对环境保护的紧迫感; 2. 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重点分子动理论、热力学能的概念;改变物体热力学能的方法

难点热力学能的概念 教具多媒体展示系统、(冷、热水中分子运动快慢不同的演示实验装置) 主要教学过程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课题 用多媒体展示系统展示教材图3-1。 提问:将一杯20 ℃的水和一杯30 ℃的水放在 桌子上,如果不许用手摸,你能分辨出哪一杯水的温 度高吗? (一般情况下,学生回答不出来。因为温度的高 低不能通过用眼观察而分辨出来,如果用红外线测温 仪是可以的) 引入课题: 为了弄清楚这些与温度有关的问题,我们需要继 续学习有关热力学的知识——第三章热现象及应 观看图片 学生思考 并回答 板书 板书 学生观看

用第一节分子动理论。 二、分子动理论 所有物体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一般物质分子的直径,都是以纳米(1 nm=1×10-9 m)为数量级的。如氢分子的直径为0.23 nm,水分子的直径为0.4 nm,蛋白质分子的直径最大,也只有几纳米。近几十年来,人们已经能够用放大200万倍的离子显微镜直接观察分子的大小,甚至能够用放大3亿倍的扫描隧道显微镜实现“操纵原子”的梦想,如下图所示就是用铁原子在铜上组成的汉字“原子”。 在一间封闭的房间里,打开香水瓶盖,不一会儿,香水的气味就会弥漫到房间的每个角落;在一杯静置的清水中,轻轻滴入一滴红墨水,慢慢就会发现杯中板书 观察实验学生回答板书 学生观看 学生观看学生回答板书 结合技术学生观看 学生回答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知识点归纳与对应练习题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第一节分子动理论 知识点一:分子动理论 分子动理论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打开香水瓶盖后,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运动 B.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C. 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D. 铅笔笔芯用了一段时间后会变短,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2.下面四个实验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 3.下列现象中不能 ..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解释的是( ) A.酒香不怕巷子深 B. 金块和铅块紧压在一起,过几年后发现铅中有金,金中有铅 C. 沙尘暴起,尘土满天 D. 衣橱里的樟脑球会逐渐变小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减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B、裂开的橡胶鞋可以用101胶水将其粘起来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C、进入化学实验室时闻到浓浓的氯气味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首先提出分子概念的科学家是汤姆生。 5.“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将破镜合起来时,镜子断裂处的绝大多数分子间距离较,分子之间几乎没有的作用. 6.刘方学习了分子动理论的知识后,知道了分子动理论的内容为: A、物体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 B、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于是他准备了一个实验如图所示:把一块表面很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测力计下 面,使玻璃板刚好和水面接触,再慢慢地提起弹簧测力计,那么你看到这里时, 请提出你的猜想.刘方可能是要验证上述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填序号). 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结论是:.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 第七章《 分子动理论》单元测试题(含解析)

第七章《分子动理论》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来解释的是( ) A.白糖放入杯中,杯中的水会变甜 B.大风吹起时,地上的尘土飞扬 C.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水中,过一会杯中的水变成了红色 D.把两块纯净的铅块用力压紧,两块铅合在了一起 2.在观察布朗运动时,从微粒在a点开始计时,每隔30 s记下微粒的一个位置,得到b、c、 d、e、f、g等点,然后用直线依次连接.如图所示,则( ) A.图中记录的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情况 B.图中记录的是微粒做布朗运动的轨迹 C.微粒在75 s末时的位置一定在cd的中点 D.微粒在75 s末时的位置可能在cd连接以外的某一点 3.把体积为V1(mL)的油酸倒入适量的酒精中,稀释成V2(mL)的油酸溶液,测出1 mL油酸溶 液共有N滴;取一滴溶液滴入水中,最终在水中形成S(cm2)的单分子层油膜,则该油酸分子 的直径大约为( ) A.m B.m C.cm D.cm 4.最近发现纳米材料具有很多优越性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已知1 nm(纳米)=10-9m, 半径为1 nm的球体可容纳的液态氢分子(其直径约为10-10m)的个数最接近下面的哪一个数 值( ) A. 102 B. 103 C. 106 D. 109 5.“破镜难圆”的原因是( ) A.玻璃分子间的斥力比引力大 B.玻璃分子间不存在分子力的作用 C.一块玻璃内部分子间的引力大于斥力;而两块碎玻璃片之间,分子引力和斥力大小相等, 合力为零

D.两片碎玻璃之间,绝大多数玻璃分子间距离太大,分子引力和斥力都可忽略,总的分子引力为零 6.关于分子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引力不等于分子斥力时,违背了牛顿第三定律 B.两物体分子间引力的合力等于万有引力 C.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不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浮力等于固体与液体表面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 7.如果一个系统达到了平衡态,那么这个系统各处的( ) A.温度、压强、体积都必须达到稳定的状态不再变化 B.温度一定达到了某一稳定值,但压强和体积仍是可以变化的 C.温度一定达到了某一稳定值,并且分子不再运动,达到了“凝固”状态 D.温度、压强就会变得一样,但体积仍可变化 8.冬天,北方的气温最低可达-40 ℃,为了测量那里的气温应选用( ) A.水银温度计 B.酒精温度计 C.水温度计 D.体温计 9.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由引力与斥力共同产生,并随着分子间距的变化而变化,则( ) A.分子间引力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增大 B.分子间斥力随分子间距的减小而增大 C.分子间相互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增大 D.分子间相互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的减小而增大 10.关于物体中的分子数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量相等的物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B.体积相同的物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C.物质的量相同的物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D.体积相同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11.设r0是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平衡时的距离,r是两个分子的实际距离,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r=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等于零 B. 4r0>r>r0时,分子间只有引力而无斥力 C.r由4r0逐渐减小到小于r0的过程中,分子间的引力先增大后减小 D.r由4r0逐渐减小到小于r0的过程中,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其合力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初三物理内能与热机单元练习题

初三物理内能与热机单元练习题十四章内能与热机 1. 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0℃的物体没有内能 B.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C.物体间的内能可以转移 D.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2. 以下的日常生活事例中,通过做功来增加物体内能的是( ) A.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气筒发烫 B.太阳能热水器中水的温度升高 C.点燃的爆竹腾空而起 D.用水壶烧水,水蒸气将壶盖顶起 3. 在下列过程中,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钻木取火 B.用锯锯木板,锯条发热 C.用热水袋取暖 D.两手互相搓搓,觉得暖和 4. 下列事例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用打气筒打气,气筒壁发热 B.内燃机做功冲程中,燃气对外做功 C.冬天对手哈气,手的温度升高 D.锯木头时锯条发热

5. 小明阅读了下表后,得出了一些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c/[J〔kg℃〕-1] 水4.2103 干泥土0.84103 冰2.1103 铜0.39103 煤油2.1103 铅0.13103 水银0.14103 砂石0.92103 A.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小 B.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比热容不同 C.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铅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铜块吸热多 D.液体的比热容都比固体大 6. 把一瓶酒精倒去一半,则剩下的酒精( ) A.比热容和热值均变为原来的一半 B.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热值不变 C.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比热容不变 D.比热容和热值均不变 7. 航天工业中的火箭常用液态氢作为燃料,这是因为与其它燃料相比,液态氢( ) A.易燃性更好 B.热膨胀较大 C.不易散失热量 D.热值较大 8. 关于燃料的热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某种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B.甲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比乙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讲义

哈哈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1.分子动理论 分子动理论是一种科学理论,其主要内容是什么呢? (一)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这个结论是人类几千年探索的结果。学生看图1—1—3 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 和历程。 2.分子的特点:多、小 见第3页第一段 (二)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演示实验:墨水滴入水中,由此得出上面(二),并由此引出“扩散” 1.扩散: 由于分子运动,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液体之间会发生扩散现象,气体、固体之间呢? 气体:春暖花开,花香四溢。 固体: 第四页图1—1—8后两幅 2.气体、液体、固体之间都会发生扩散现象 3.扩散现象说明: (1)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 (2)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三)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演示实验: 用力拉一只笔,用力挤压一只笔的两端 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可用“分子力模型”来说明,课本第5页 1—1—11分子力模型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对分子有很大的意义,物质三态其区别就在于三态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和分子的运动状态不同,如图1—1—12,叙述之 总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板书: 1.分子动理论 (一)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2.分子的特点:多、小 (二)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1.扩散的定义: 2.气体、液体、固体之间都会发生扩散现象 3.扩散现象说明: (1)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 (2)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三)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2.内能和热量 由今天的天气引入新课 一.温度与热运动 演示实验: 温度对扩散的影响 物体热温度高扩散快分子运动剧烈 1.热运动的定义: 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2.温度与热运动的关系 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二、物体的内能 1.定义:(学生找) 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1)分子动能 (2)分子势能 2.说明两点: (1)内能是指物体的内能 (2)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100摄氏度的水具有内能,零下100的冰有内能吗?为什么? 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1)温度 (2)物体内部分子的多少、种类、结构、状态等 以上有学生自己找 三、改变内能的方式 演示实验:第9页让笔杆热起来,学生做 由此引出:热传递和做功 1.热传递: (1)定义:以内能的形式从一个物体向另一个物体直接传递,叫做热传递 (2)能量形式不变(转移) 2.做功: (1)定义:从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内能或内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2)能量形式改变(转化) 内能增大对物体做功 (3)其他形式的能量内能 内能减少物体对外做功 (4)用功来量度内能的改变 四、燃烧 1.能量转化: 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2.热值: (1)定义: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燃料Q与燃料质量m的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注意:“完全” Q q = m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_内能与热机

各省市中考试题真题分类汇编之《分子动理论、内能、比热容》 一:涉及知识点: 82.能用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解释某些热现象 83.了解内能的概念 84.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85.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 86.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87.了解热量的概念 88.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 89.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二:收集的省市试卷: 安徽、安徽蚌埠市、安徽芜湖市、北京、福建福州、福建龙岩、福建莆田、福建泉州、福建厦门、甘肃兰 州市、广东广州、广东广州南沙、广东汕头、广东梅州、广东茂名、广东湛江、广东肇庆、广西桂林、广 西河池、广西柳州、贵州毕节、贵州安顺、贵州遵义、海南、河北、河南、黑龙江哈尔滨、黑龙江鸡西、 湖北恩施、湖北黄岗、湖北荆门、湖北武汉、湖北咸宁、湖北襄樊市、湖北(江汉、仙桃、天门、潜江)、 湖北十堰、湖北荆州、湖北宜昌、湖南湘潭、湖南株州、湖南长沙、吉林、吉林长春、江苏常州、江苏连 云港、江苏南京、江苏南通、江苏苏州、江苏宿迁、江苏泰州、江苏淮安、江苏徐州、江苏无锡、江苏盐 城、江苏扬州、江苏镇江、江西、江西南昌、内蒙古赤峰市、宁夏、山东德州、山东滨州、山东东营、 山东菏泽、山东济宁、山东莱芜、山东潍坊、山东烟台、山东泰州、山西临沂、上海、四川成都、四川广 安、四川泸州、四川宜宾、四川达州、四川乐山、天津、新疆乌鲁木齐、云南楚雄、云南昭通、云南三明、 云南大理丽江、云南玉溪、浙江杭州、浙江湖州、浙江嘉兴、浙江金华、浙江宁波、浙江衢州、浙江绍兴、 浙江台州、浙江温州、浙江义乌、浙江丽水、重庆 ----- 共计:96 套 三:各类题型~ 一、填空题 (2010·昭通)1O.2010年我省发生严重干旱,人工降雨是缓解旱情的重要手段,干冰等物质可用于人工降雨,撒在云层上的干冰 (填物态变化)时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凝结成水滴形成降雨,冬天,双手反复摩擦,手会感到暖和,这是利用的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升华;做功(2010·达州)27. 张刚的妈妈周末直接用“清洁球”打磨铁锅底的锈迹,隔一会儿感觉铁锅发烫。张刚 向妈妈解释:这是用方式升高了铁锅的温度,此过程是能转化为能。 做功机械内 19、(2010·乐山)有质量相等的A、B两个物体,已知A的比热容大于B的比热容,当它们吸收相等热量后,A升高的温度 B升高的温度;某汽车散热器中装有 5 kg的水,在温度升高20℃的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 J。[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小于;4.2×105 (10·滨州)16、若以太阳能热水器内装100kg、温度为20℃的水,阳光照射一天后,水温升高到70℃,已知水的比热容为 4.2×103 J/(kg·℃),则热水器内的水吸收了 J的太阳能;这是通过的方式改变了水的内能。 16、 2.1×107热传递

《分子动理论》教学设计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1.1分子动理论》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第一节分子动理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分子运动论的内容。 2.知道扩散现象。 3.知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类比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分子动理论观点的建立 难点:分子间引力与斥力的认识,扩散现象的理解与解释 【教学方法】实验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们生活在物质世界,周围有空气、石头、水等,它们是由什么组成的呢?二.新知识学习 1.分子的认识 (1)物质由分子组成。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物质表面的分子。 (2)分子是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粒子。阿伏伽德罗提出分子的概念,认为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分子运动 (1)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观察液体扩散现象:墨水滴入清水中。举例说明扩散现象:闻到香味、放煤的墙角变黑、腌(炒)菜变咸、糖放进水中水变甜等。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间隙。观察20ml水和20ml酒精混合后,其总体积略小于40ml。(4)如何判断是否扩散:可以这样认为:发生扩散后的两种物质不会自动分开,也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如果会自动分开或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则不是扩散。如水变

浊了、扫地时尘土飞扬、铁生锈了等。 3.分子间的作用力。 (1)分子间存在相互的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子间距离变小时,表现为斥力;分子间距离变大时,表现为引力;若分子间距离非常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 用弹簧连着两个乒乓球模拟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2)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和运动状态决定物质的状态 固体中的分子类似教室上课的同学;液体中的分子类似教室下课的同学;气体中的分子类似放学的同学。 三、课堂练习 (一)分子动理论 1、关于分子动理论的描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物体是由分子构成的。 B.物体里含有的分子数通常是很多的。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0O C时分子运动停止了。 D.分子间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2、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解释的是( ) A.酒香不怕巷子深。 B.沙尘暴起,尘土满天。 C.金块和铅块紧压在一起,过几年后发现铅中有金,金中有铅。 D.衣橱里的樟脑球会逐渐变小。 3、当今流行的环保驱蚊用品——电热液体蚊香器。蚊香器通电后其内部的发热部件对驱蚊液加热,过一会儿,可见其顶部有“白气”飘出,房间里弥漫着驱蚊液的清香,起到驱蚊和灭蚊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气”是驱蚊液先汽化后液化产生的 B.“白气”是驱蚊液先液化后汽化产生的 C.蚊香器工作时是将内能转化为电能 D.房间里清香四溢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二)扩散现象 1、人们远远就能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_______ 现象,臭豆腐经烧烤后,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

内能与热机测试题

内能与热机测试题班级:姓名: 选择题 1、关于能量转化说法正确的是( ) A.砂轮磨刀有内能转化为动能 B.陨石进入大气层成为流星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壶中水沸腾时壶盖跳动是水的动能转化为壶的动能 D.给自行车打气气筒发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2.关于物体内能的改变,下列正确的是( ) A.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少 B.物体吸收热量物体内能一定减小 C.对物体做功时,物体内能一定减少 D.物体放热时,物体内能一定增加3.在下列现象中,通过做机械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利用电炉把水烧开 B.冬天里两手互相摩擦使手暖和 C.冬天天气寒冷时要生火取暖 D.用电焊机焊接金属使金属熔化 4.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甲物体温度降低20℃,乙物体温度升高15℃时,乙物体吸收热量是甲物体放出热量的2倍,甲乙两物体比热比是( ) A.3:8 B.8:3 C.4:3 D.3:2 5.燃烧甲、乙两种燃料,甲放出的热量比乙多,则( ) A、甲的质量一定大 B、甲的热值一定大 C、甲的比热容一定大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6.下面现象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现象是( ) A、两决块相互摩擦,冰块熔化 B、水蒸汽推动活塞做功 C、压缩气体,温度升高 D、用太阳灶烧水 7.从能转化的观点来看,摩擦生热的现象是( )

A、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D、内能转化为动能 8.有关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比热容跟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比热容越小 B、比热容跟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比热容越大 C、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D、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温度、质量都无关 9.在下列几种情况中,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 ) A、20℃的水变成4℃的水 B、一块钢板压制成钢锅 C、水结成冰 D、把开水倒入冷水中 10.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等,水的比热是煤油的2倍,水升高的温度是煤油的1/3倍,则它们的质量之比m水:m油是( ) A. 3:2 B. 2:3 C. 1:6 D.6:1 非选择题 11.水的比热是4.2×103焦/(千克·℃),它的意思是指质量1千克的水,温度_____________时__________是4.2×103焦耳 12.热水和冷水混合时,______水放出热量,一直到热水与冷水的___相同时为止。13.物体的温度升高,表明物体的内能_________,物体内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__________(填“变”“增大”或“减小”) 14.现有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铝块、铁块和铜块,其比热C铝>C铁>C铜,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后,末温最高是______块,末温最低的是______块

分子动理论单元测试

第 1 页 共 4 页 分子动理论单元测试 1.现有温度相同的氧气和氢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相等 B .它们的分子平均速率相等 C .它们的分子运动平均速率不同、氢气的较大 D .以上叙述都不正确 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绝热的气缸内,当用活塞压缩气体时,一定增大的有 A.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 B.气体分子的密度 C.气体分子势能 D.气体内能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某气体的温度为0℃,则该气体中每个分子的温度都是0℃ B.运动快的分子温度较高,运动慢的分子温度较低 C.如果lmol 物体的内能为E ,则每个分子的内能为E /A N (A N 为阿伏伽得罗常数) D.以上说法都不对 4.在标准状况下,水蒸气的摩尔体积是mol m /104.223 3 -?,则水蒸气分子的平均间距约是水分子直径的( )倍。 A .1倍 B .10倍 C .100倍 D .1000倍 5.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是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组成悬浮颗粒的固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布朗运动是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悬浮固体颗粒的无规则运动; C.布朗运动是指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布朗运动是指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到的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6.若把处于平衡状态时相邻分子间的距离记为r 0,则下列关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当分子间距离小于r 0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B.当分子间距离大于r 0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C.当分子间距离从r 0逐渐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增大; D.当分子间距离小于r 0时,随着距离的增大分子力是减小的 7.分子甲和乙相距较远时,它们之间的分子力可忽略。现让分子甲固定不动,将分子乙由较远处逐渐向甲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在这一过程中( ) A、分子力总是对乙做正功; B、分子乙总是克服分子力做功; C、先是分子力对乙做正功,然后是分子乙克服分子力做功; D、分子力先对乙做正功,再对乙做负功,最后又对乙做正功。 8.质量相同、温度相同的氢气和氧气,它们的( ) A .分子数相同; B .内能相同 ; C .分子平均速度相同 ; D .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 9.关于温度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物体温度高,则物体的分子平均动能大; B.物体温度高,则物体每一个分子的动能都大; C.某物体内能增大时,其温度一定升高; D.甲物体温度比乙物体温度高,则甲物体的分子平均速率比乙物体大. 10.关于物体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同质量的两个物体,升高相同的温度内能增量一定相同; B.在一定条件下,一定量00C 的水结成00 C 的冰,内能一定减小; C.一定量的气体体积增大,但既不吸热也不放热,内能一定减小; D.一定量气体吸收热量而保持体积不变,内能一定减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