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单元试题-全册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单元试题-全册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单元试题-全册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单元试题-全册

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

第一章检测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现象属于自然现象的是()

A.人工降雨 B.砍伐森林 C.沙漠干旱少雨 D.夜晚霓红灯闪烁2.实验室里给物体加热的常用仪器是()

A.电炉 B.酒精灯 C. 煤炉 D. 蜡烛

3.下列单位中属于质量的单位的是()

A.千克 B.立方米 C. 升 D. 秒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5.下列单位的换算,正确的是()

A.180秒=180秒×1/60=3分B.1.8米=1.8×1000 =1800毫米

C.0.5千克=0.5千克×1000克=500克 D.0.556升=0.556×1000毫升=556毫升6.常用的长度单位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A.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米 B.厘米、分米、毫米、微米、米

C.微米、毫米、厘米、分米、米 D.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

7.下列测量锥体高度的方法正确的是()

8.某同学用最小刻度为1毫米的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时,测得的四次数据是2.12 厘米,2.13厘米,2.14厘米,2.25厘米,其中有一次测量是错误的,则该物体的长度最接近以下哪一个值()

A.2.12厘米 B.2.13厘米 C.2.14厘米 D.2.16厘米9.现在通用的鞋的号码数是指人的脚跟到脚趾尖的距离的厘米数。一位同学想请人在外地给他买一双合适的球鞋,他利用手头仅有的一把受潮膨胀了的木尺测出自己的脚长是

23厘米。他应该买下面列出的哪个号的球鞋()

A.22号半 B.23号 C.23号半 D.不能确定10.某同学测出一本共有260页的书的厚度为1.30厘米,则该书每张纸的厚度是 ( ) A.0.05毫米 B.0.005厘米 C.0.1毫米 D.0.1厘米11.现有A、B、C三个量筒,它们的最大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如下表。若要测量体积约为 60立方厘米的小石块的体积(石块都能放入量筒中)则应选用哪种量筒测量好()

A.A B.B C.C D.三种都可以12.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若俯视读数为80毫升,则液体的实际体积最可能的是() A.79毫升 B.80毫升C.81毫升 D.都不可能13.0℃的冰与0℃的水相比较()

A.0℃的冰比0℃的水冷 B.0℃的水比0℃的冰冷

C.0℃的水与0℃的冰冷热程度相同 D.以上说法都正确

14.用体温计测得小明的体温为37.5℃,若没有把水银甩回玻璃泡就去测量小英和小刚的体温,如果小英和小刚的实际体温为36.8℃和38.4℃,那么两次测量结果应该是() A.37.5℃和38.4℃ B.36.8℃和38.4℃

C.36.8℃和37.5℃ D.38.4℃和36.8℃

15.为了提高液体温度计的灵敏度,下列对温度计结构的改变,哪种是最好的( ) A.把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做小些 B.把温度计的管径做得细一些

C.把温度计的管径做得粗一些 D.以上做法都很好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一铜块熔化成铜水,它的质量减少

B.将一铜块拉成铜丝,它的质量不发生变化

C.将一铜块从南极拿到北极,它的质量增大

D.将一粗糙的铜快磨成光滑的正方体,它的质量不变

17.天平调节平衡时,发现指针往左偏,此时应该()

A.调节天平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

B.调节天平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

C.添加砝码

D.向右移动游码

18.下列器材不能用来显示时刻的是()

A.机械手表 B.电子手表 C.钟 D.机械停表(秒表)19.某同学要称量10.2克食盐,10克以上用砝码,1克以下用游码。其操作方法如下:①取10克砝码放右盘;②调节天平平衡;③在左盘(调平衡时已放上纸)添加食盐到指针位于分度盘中央刻度线;④移动游码到0.2克处。其合理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③④① D.②④③①20.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①合作与交流②制订计划③建立猜测和假设④提出问题⑤检验与评价⑥获取事实与证据。正确排列顺序是()

A.④③②⑥⑤① B.③④⑥①②⑤ C.①②③④⑤⑥ D.④⑥⑤③②①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

21.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在下面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2 ;

(2)一只一次性塑料茶杯内装的水的体积约为180 ;

(3)一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150 ;

(4)刘翔完成110米跨栏所用的时间大约是13 ;

(5)正常人体的温度大约为37 。

22.如图所示,现有A 、B 两把不同规格的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用 刻度尺测

量时精确度较高,用 图刻度尺测量时,尺子放得不正确(填“A ”或“B ”)。根据

图中所示,A 刻度尺最小刻度是 ,用它测得该物体的长度是 。

23.如图所示的量筒的最小刻度是__________,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必须将量筒放

在水平桌面上,若测量的液体是水,则读数时视线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平,右图中量筒测量的水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

24.中国南极考察队到南极考察时,出发前后测得的气温如图所示,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甲图所示的温度为 ,乙图所示的温度

为 ,读作: 。

25. 如图所示是汽油油量表示意图,表示的是汽油油箱内所剩汽油的 (填“质 量”或“体积”),该车此时所剩汽油是 。

三、分析探究题(每空2分,共24分)

26.中秋节到了,奶奶买回一大包唐靖喜欢吃的食品,其中有一包压

(23题图) (25题图) (22题图)

缩饼干,唐靖发现外包装袋上有一个标签说明,如右下图所示。

(1)标签中的“净含量”指的是饼干的。

(2)唐靖在实验室用天平进行了检验。过程是:先调节天平平衡,

然后左盘放饼干,右盘内放有50克、10克的砝码各1个,5

克砝码2个,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直到天平再次平衡,游

码读数如上图。该饼干的实际质量为,符合标

签说明吗?。(填“符合”或“不符合”)

27.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从野外采回一块岩石样品进行研究。

(1)小刚来到实验室,找来了____________,测出了它的质量;又找来____________测出了它的体积。测质量时,他把样品放在___ ___盘,在___ ___盘上用镊子夹上砝码 100 克1只、50克1只、20克1只、5克1只,游码如下图所示,天平刚好平衡,则样品的质量是_________克。

(2)右图为排水法测岩石样品的体积,则该岩石样品的体积为________ __厘米3。

28.小明家经常出现蟑螂,他想:蟑螂是如何寻找食物的呢?于是他设计了如下实验:

在一个纱罩内分别放一堆糖和一堆木屑,将两只蟑螂中的一只剪掉触角,另一只没

剪,并将它们同时放入纱罩内。小明发现没剪触角的蟑螂很快就找到了糖,而剪掉

触角的蟑螂则在里面乱撞。

(1)小明在进行实验前所作的假设是;(2)在纱罩中放入没剪触角的蟑螂是起作用;

(3)小明的实验设计还不够完善,请提出改进措施。

七年级(上)第二章测试

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 通过“观察蜗牛”的活动,可以知道蜗牛对下列何种刺激不产生反应?( )

A、触摸

B、强光

C、醋酸

D、拍手声

2. 大家都知道松树和狗一种是植物,一种是动物,它们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

A、松树固定生活,狗能运动

B、狗能发出声音,松树不能

C、狗能繁殖生小狗,松树不能

D、狗通过摄取食物获得营养,松树自己制造营养

3. 生物在地球上一般不会灭绝,是因为生物能()

A、运动

B、生长

C、繁殖

D、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4.赵伟同学在进行动物分类时,将鲤鱼、青蛙、马归为一类,将蝗虫、蚯蚓、变形虫归为另一

类,他分类的依据是()

A、有无血液

B、有无脊椎骨

C、体外有无鳞片和毛

D、体温是否恒定

5. 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其幼体首先摆脱水的限制,成为真正的陆生动物的是()

A、两栖类

B、爬行类

C、鸟类

D、哺乳类

6. 在以下动物特征的描述中,属于鸟类特征的是( )

A、胸肌发达,骨骼愈合、薄、中空,脑比较发达

B、全身被毛,胎生、哺乳

C、幼体用鳃呼吸,成体主要用肺呼吸

D、用鳍游泳,身体表面有鳞片

7. 有一种动物生活在海洋里,体表光滑,没有前肢和后肢,体温恒定,繁殖方式是胎生,并用

自己的乳汁喂养下一代。从上述资料分析,这种动物属于()

A、爬行类

B、鸟类

C、哺乳类

D、两栖类

8. 松树和桃树相比较,最主要的不同之处在于( )

A、松树的球果里面含有种子

B、松树的种子是裸露的,外面没有果皮包被着

C、松树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

D、松树的种子外面没有种皮包被着

9. 小明在山中游玩时发现一种低等植物。它生活在阴湿环境中,有茎、叶分化;但无花、果实、

种子、根;利用孢子繁殖。你认为它属于()

A.裸子植物 B.蕨类植物 C.苔藓植物 D.藻类植物

10. 首创“双名制”对生物进行分类的科学家是( )

A、李时珍

B、琴纳

C、林耐

D、胡克

11. 对水依赖程度最强的植物是(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12. 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 )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核

D、细胞壁

13. “小冰麦”是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培育出来的一种高产抗病、高蛋白的小麦新品种。

它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将野生冰草抗病、高蛋白的遗传物质转移到普通小麦的细胞培育而

成的。在培育过程中,主要是对野生冰草细胞内的哪个结构进行的操作()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核

D、细胞壁

14. 下图是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实验操作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滴清水盖上盖玻片放洋葱表皮滴红墨水

A.①→③→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15. 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时,视野很暗,影响观察,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A、调节准焦螺旋

B、缩小光圈

C、把平面镜换用凹面镜反光

D、把低倍物镜换用高倍物镜观察

16. 哪个方向移动装片才能达到右图这个要求()

A、右上方

B、左上方

C、左下方

D、右下方

17. 下列生物的细胞中不具有细胞核的是( )

A、水杉

B、细菌

C、草履虫

D、霉菌

18. 贮藏食物常有下列方法:①晒干②腌制③高温消毒④真空包装等,这说明食物中微生物生

长与温度、水分的关系是( )

A、适宜温度、干燥环境有利于微生物生长

B、低温、干燥环境有利于微生物生长

C、适宜温度、湿润环境有利于微生物生长

D、低温、湿润环境有利于微生物生长

19.土壤中的水分被参天大树的根吸收后,是下列哪种组织把水运输到叶子上去的()

20.被针扎了一下会感觉到痛,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 )

A.神经组织 B.肌肉组织 C.结缔组织 D.上皮组织

21.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A.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 B.受精卵→组织→器官→植物体

C.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 D.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22.在人体的消化系统中,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是()

A.口腔 B.胃 C.大肠 D.小肠

23.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状,主要是为了适应生存在()的环境。

A.缺阳光 B.缺养分 C.缺水 D.温度太低

24.下列各项中,对生物多样性没有影响的是()

A.森林面积的减少B.环境污染

C.生物进化D.外来物种的引入

25. 在“探究影响细菌生长繁殖的因素”中,某同学在培养细菌的过程中,发现在某种细菌(记

作R)的周围,其他细菌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他把R细菌接种到专门的培养基上进行培

养,一段时间后,他除去R细菌,用该培养基再培养其他细菌,结果其他细菌仍然不能在

这个培养基上生长和繁殖。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在R细菌的周围其他细菌不能生长和繁

殖的可能原因是()

A.R细菌占据了其他细菌的生存空间

B.R细菌吞噬了其他细菌

C.R细菌产生了不利于其他细菌生存的物质

D.R细菌更容易吸收培养基中的物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26. 生物界的分类中有7个等级,由高到低分别是、、、、

、、,其中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27. 根据细胞形态的不同,可以将细菌分为、、三种类型。

28. 19世纪40年代,德国科学家和在总结前人大量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归

纳提出了“细胞学说”,即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

29. 如图填写下面的空格,如填的是生物请从提供的几种里边选择:树蕨、葫芦藓、银杏。

1:;2:;

3:;4:;

5:。

30. 看图,并在横线上填上相应的细胞结构名称

....:

(1)甲、乙两图中,可能是蜗牛的体细胞图的是;

1 2 2 3 甲 丙 乙

可能是柳树体细胞图的是 。

(2)柳树的细胞呈立方体与细胞结构中的 有关。

(3)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在细胞结构中的 。 ;

(4)“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是生物的遗传现象,

控制这种现象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结构中的 。

31. 某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将视野中的图像甲转换成了图像乙(如图

2—Z —3所示)。

(1)在甲→乙的过程中,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和合理顺序是 (选填“A 、B 、C 、D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玻片;

A .③④②⑤

B .③④①⑤

C .⑤④①③

D .⑤④③②

(2)在相同的对光条件下,甲和乙中视野较亮的是 。

(3)如图2一Z 一4中,a 、b 称为 (选填“目镜”“物镜”或“反光镜”),

a 、

b 中,放大倍数较大的是 。

32、(1)如右图,1表示的过程是细胞的 过 程,其结果使得细胞数目增多。图中2表示的

是细胞的分化过程,其结果形成

(2)被蚊子叮咬时,人能感觉到并会用手拍打,这

是靠如______(填“甲”、“乙”或“丙”)所 示的细胞传递的。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33. 一位渔民在长江口打鱼时捞到一头“大死鱼”。它身体呈鱼形,体长2.5米,背呈浅蓝

色,

身体上有鳍,上下颌有牙齿30颗,眼不发达,头顶有一呼吸孔。通过解剖,发现体内

有一

脊柱,有肺、心脏、胃肝、肠等器官,与人相似,还怀有已死亡的幼体。围观村民们议

纷纷,对这“动物”的类别进行探究。

(1)提出问题:

(2)建立假设:① 村民甲认为此“动物”是鱼类

② 村民乙认为此“动物”是哺乳类

(3)获取证据:村民甲的证据① ②

村民乙的证据① ②

(4)结论:根据上述动物的特征和你学过的知识,你认为 (填“村民甲”

或“村

民乙”)的假设是正确的。

34. “腐肉生蛆”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现象,有人根据这个现象提出“生命可以自然发

生”。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提示:蛆是苍蝇的幼虫,只有苍蝇产卵后才有可能出现。肉类腐

是腐败细菌作用的结果。高温灭菌,防止苍蝇接触,可使肉保鲜一定时间。)

(1)你同意“腐肉生蛆”这种说法吗?你认为这里的蛆真的是从没有生命的肉中自然生出

的吗?请说说你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照实验法是研究这一类问题的常用方法。为了证明你的观点正确,可设计对照实验:

取两份等质量消毒过的鲜肉,放入A、B两只清毒过的烧杯中,A杯________________,

B杯______________________,静置数日。如果你的观点成立,你将观察到A杯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科学第三章测试卷

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光年”这一单位表示的是()

A.时间长短B.天体间的距离

C.光的速度D.距离乘速度

2.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

A. 黑子和耀斑

B. 黑子和太阳风

C. 黑子和日珥

D. 耀斑和太阳风

3.黑子、耀斑、太阳风等太阳活动依次发生在()

A.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B.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C.日冕层、光球层、色球层D.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

4.下列现象可能是由太阳活动强烈而引起()

①地球上的短波通讯受到干扰②发生日食现象

③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④地球的某些地方洪涝灾害增多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5.月球景观与地球景观相似的是()

A.有风、云、雨等天气现象B.有平原、高原、山脉

C.有碧海蓝天D.有日光、彩虹和风

6.在月球上,天空的背景是黑色的,其原因是()

A、月球上总有一半的地方看不到太阳 B. 月球上没有大气层

C、月球距离太阳比地球远 D. 月球上众多的环形山挡住了太阳光7.宇航员在月球上的感受正确的是()

A. 这里是无声的世界,只有陨石的撞击声打破了月球的寂静

B. 他们穿着沉重的宇航服,手拿探测器在月面上举步维艰

C. 闲暇时宇航员可以放放风筝轻松一下

D. 他们可以看到地球从月球的地平线上升起,只是看到的天空背景是黑色8.下列天体系统的关系正确的是()

A、银河系→太阳系→星系

B、太阳系→地月系→宇宙

C、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

D、星系→银河系→宇宙

9.下列关于太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温度较高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

B. 耀斑的大小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

C.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不大。

D. 太阳光到达地球上所需的时间约为8分钟。

10、月相是指()

A.月球的面貌B.月球表面的起伏状况

C.月球的形状D.我们看到的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状11、关于月相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月相变化是因为月球形状在变化

B.月相变化是被照亮的月球那一面有多少比例朝向地球来决定的

C.如果月球能自行发光,就不会有月相变化

D.月相变化是日、月、地三者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

12、在太阳系中质量最大的天体是( )

A .地球

B .土星

C .木星

D .太阳

13、神舟五号胜利升空,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开辟了新篇章,假如有一

天,你乘上我国的神舟号飞船登上月球,当日、月、地三者位置

如下所示时,在A

A .上弦地

B .满地

C .下弦地

D .新地

14、20XX 年10月1日是农历九月初六,从20XX 年10月1日起整个

月的月相可能出现两次的是( )

A .新月

B .上弦月

C .下弦月

D .满月

15、某星期六小龙外出旅游,一早起来只见弯弯的月亮挂在东方天边,

此时约为农历( )A. 二十六、二十七 B. 十一、十二

C. 十七、十八

D. 初七、初八

16、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 )

A 金星

B 太阳

C 月球

D 北斗星

17、小马在农历二十二、二十三的晚上看到的月亮应该是图中的( )

18、月球表面比较暗的地方是( )

A 月面的海洋

B 环形山

C 比较低洼的平地

D 地势较高的高原

19、与银河系相同级别的天体系是( )

A .总星系

B .太阳系

C .河外星系

D .地月系

20、太阳系中的一些固体小块闯入地球大气层时,与大气摩擦燃烧发

光而划亮夜空,那些没有烧尽的固体小块落到地球表面叫做( )

A .流星体

B .彗星体

C .陨星

D .陨石

21、目前人类已经观测到太阳与银河系的中心相距约为( )

A .3万光年

B .10万光年

C .3.84万光年

D .150亿光年

22、唐代诗人张继曾著有《枫桥夜泊》,诗中写到“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所描述

的夜景是( )

A 、农历初一

B 、农历初七、初八

C 、农历十五

D 、农历二十二

23.有关木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和木星临近的行星是地球和土星

B 、木星上的大红斑是木星表面激烈喷发的岩浆

C 、木星上没有大气,却有光环

D 、木星的体积是太阳系中居于第二位的天体

24.下列能表示一次完整月相的过程的是( )

A. A →B →C →D →E →F →G →H →A

B. E →A →G →B →F →C →H →D →E

C. F →A →G →B →F →C →H →D →F

D. E →D →H →C →F →B →G →A →E

二、填空(每空1分,共50分)

1、月球本身不发光,地球上的人看到的被太阳光照亮的月球部分形态在不

断 ,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 。

2、太阳大气层由外到内依次是 、 、 ;我们平时看到的太阳

实际上是它的 层。

3、八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远的是__________,有生命的是__________。体积最大的两颗行星

是____ ___和_____ ____,它们最显著的特征是_______ ______,著名的哈雷彗

星的周期为 __ ______年。

4、20XX 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_________载着飞天英雄

________遨游太空,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载人航天时代,是世界上第___ __

个拥有该项技术的国家。

5.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为 年,黑子数最多的那一叫 ,黑子数较少的叫

国际上规定以 年起算黑子数的第一周,那么1998年属于第 周。

6、阅读下列月相示意图(阴影表示暗部),回答:

(1)写出各图所示意的月相名称:

① ② ③ ④

(2)在一个农历月中,上述月相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是 。

(3)将各图所示月相与下面的日、地、月位置关系图相对应。

① ② ③ ④

7、填写下表中我国节日的农历日期,并将下列月相前的字母填入表中相应空格。

A

8

(1)写出A 、B 、C 、D 处所观测到的月相及相应的农历日期

A 处的月相_____ __农历日期________

B 处的月相________农历日期________

C处的月相________农历日期________D处的月相________农历日期________

(2)月球由C处出发,经过B、A、D,然后又回到C处所需的时间

约为________天,也是月相变化的一个_______,称为______月。

三、探究题(每空1分,共4分)

小军通过高倍望远镜观察月亮,发现月面是凹凸不平的。这是由于流星在太空中运行到靠近月球时,在月球引力的作用下坠落到月面,与月面发生碰撞而形成的坑洞,叫做月坑。小军猜想月坑的深度可能与流星的质量、体积及下落的高度有关。于是,他设计了一个用一只铺满厚厚细沙的盘子、几个不同的小球及刻度尺进行探究月坑深度的模拟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由3、4、5三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有关。

(2)由(填实验序号)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下落高度有关。

(3)“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下落高度有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流星的下落高度越高,“月坑”的深度。

(4)请你结合小军的研究过程就“影响月坑深度的因素”问题另外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

七(上)科学第四章测试卷

班级学号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固体中不属于晶体的是()

A、食盐

B、海波

C、玻璃

D、冰

2、右表是几种物质的熔点,科学家在南极进行科学考察活动时,

A、水银温度计

B、煤油温度计

C、酒精温度计

D、水银温度计和煤油温度计都可以

3、下列自然现象中,要吸收热量的是()

A、早春河面上冰的消融

B、初夏广场上雾的形成

C、深秋草木上露的出现

D、寒冬屋瓦上霜的形成

4、海波的熔点是48℃,那么48℃的海波所处的状态是:()

A、一定是固态

B、一定是液态

C、一定是固液共存状态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5、在足球比赛中常常可见:当一球员脚被撞伤倒地不能起来时,一名医生马上跑过去在受

伤部位喷上一种液体,这种液体汽化后能使受伤部位温度下降,起到暂时止痛作用。这

种液体沸点最有可能的是( )

A、12℃

B、32℃

C、40℃

D、100℃

6、下列现象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A、烟雾缭绕B、花香怡人C.雪花飘飘D.尘土飞扬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药爆炸是物理变化

B、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化学变化

C、用粉碎机将矿石粉碎是化学变化

D、钢铁生锈是物理变化

8、把冰水混合物放在—10℃的室外,放置一段时间,当水没有完全结冰时,混合物的温

度将是()

A、等于0℃

B、高于0℃

C、低于0℃

D、无法确定

9、下列事件中,所采用的措施是为了减慢蒸发的是()

A、湿衣服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

B、刚收获的稻谷摊开晒在打谷场上

C、用电热吹风将湿头发吹干

D、瓶里的酒精用过后,及时盖上瓶盖并拧紧

10、下列关于课本用纸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白色

B、难溶于水

C、可燃

D、易撕碎

11、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中:(1)都属汽化现象(2)都要吸收热量(3)都发生在液体表

面(4)都要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正确的是()

A、(1)(2)

B、(1)(2)(3)

C、(1)(2)(4)

D、(1)(2)

12、夏天,把卫生球(由萘制成)放进衣柜里,几个月后,打开柜子发现卫生球不见了,这是

因为卫生球发生了()

A、熔化

B、汽化

C、升华

D、凝华

13、取少量下列家庭常见物质,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完全溶解的是:()

A.食醋 B. 蔗糖 C. 金龙鱼食用调和油 D. 酱油

14、下列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是( )

A、红墨水在水中的扩散速度

B、糖在水里的溶解速度

C、酒精的蒸发速度

D、酒精的沸点

15、水结成冰以后体积变大了,其主要的原因是 ( )

A 、水分子的体积变大了

B 、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大了

C 、水分子变成了别的物质分子

D 、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16、下列不能加快蔗糖在水中溶解速度的措施是( )

A 、升高温度

B 、用玻璃棒搅拌

C 、将颗粒磨碎

D 、多加些蔗糖

17、从冰箱中取出玻璃酒瓶后,发现瓶子外面“出汗”这是:( )

A 、酒从瓶内渗出来的结果

B 、液化现象

C 、熔化现象

D 、汽化现象。

18、有甲、乙、丙三支温度计,其中一支刻度不准确,

现把它们分别放在空气中、盛酒精的开口瓶中和密

封的盛有酒精的瓶中(如图),一段时间后,三支

温度计的示数均为18℃,则( )

A 、甲温度不准确

B 、乙温度不准确

C 、丙温度不准确

D 、不能确定

19、有关资料显示,猪肉新鲜程度的变化会引起pH 发生相应变化,变化关系如下表。则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肉越新鲜,酸性越强

B 、肉越新鲜,碱性越弱

C 、肉变质过程中,酸性增强

D 、肉变质过程中,碱性减弱

20、小华两次煮鸡蛋,第一次在水开后继续用急火煮,直到煮熟;第二次在水开后用小火煮,

保持锅中水一直沸腾,直到煮熟。则( )

A 、第一次比第二次既省燃料,又省时间

B 、第一次比第二次费燃料,但省时间

C 、第一次比第二次省燃料,但费时间

D 、第一次比第二次省燃料,但时间差不多

21、夏天有人用湿毛巾包在牛奶瓶外,希望牛奶不会很快变质。这种做法( )

A 、毫无意义,因为物体间温度相同时不发生热传递

B 、错误,湿毛巾包裹使奶瓶散热困难,牛奶反而要变质

C 、正确,湿毛巾中的水分蒸发,要从奶瓶吸收部分热量,从而延缓牛奶变质

D 、很难说,可能会变质,可能不会变质

22、下列被中央电视台曝光的质量问题事件中一定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 、用工业石蜡等给瓜子“美容”

B 、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奶粉”

C 、用硫磺燃烧法熏蒸粉丝

D 、用毛发水、酱色、水、盐等兑换成“假酱油”

23、假如你的尼龙衣服沾上油漆,你会利用下列哪种性质的试剂来清洗衣服( )

24许多史料记载. 下列有关记载和相应物理本质的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山顶有泉,煮米不成饭”——山顶气压较低,泉水的沸点较高,水不容易沸腾

B、“下雪不冷,化雪冷”——雪熔化时要吸收热量

C、“花气习人知昼暖”——温度升高,分子的热运动加剧

D、“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25、某地农业科技站进行“酸雨对农业生产影响及对策的研究”中,得出酸雨的pH值大小

对小麦减产幅度关系的一组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酸雨的PH值越大,小麦减产幅度越大②酸雨的PH值越小,小麦减产幅度越大

③酸雨的酸性越强,小减产幅度越小④酸雨的酸性越弱,小减产幅度越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填空(每空1分,共28分)

26、夏天,自来水管常“出汗”,是现象;小华想吃冰棍,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

发现冒出一股“白气”,这是现象形成的;他拿出冰棍,发现硬邦邦的冰棍上粘着白花花的“粉”,这是现象形成的;冬天的时候,小华早上起来看到卧室的玻璃窗上经常会“出汗”或结“冰花”,细心的他发现“汗”和“冰花”都结在玻璃窗的(填“内”或“外”)表面。

27、上科学复习课时,老师写下了一副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

“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对联包含的物质变化是和,反映的一个共性。28、若你想知道平时喝的“雪碧”这种饮料是呈酸性还是碱性,最简单的检验方法是用干净

试管取少量雪碧,往其中滴加试液,若该试液变红色则说明“雪碧”这种饮料是呈性的。若还要鉴定“雪碧”这种饮料的酸碱性的强弱,则最简单的方法是用,测定的方法是:用蘸取少量雪碧滴加在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对照。

29、在取暖室的散热器里,通入的是100℃的水蒸气,出来的是100℃的水。

(1)此物态变化叫,向外界(填“释放”或“吸收“)热量;

(2)推测当100℃的水变成100℃的水蒸气时,需要(填“放热”或“吸热”)。

30、小青把驱蚊片放到电驱蚊器的发热板上,通电一段时间后,在整个房间里就能闻到驱蚊

片的气味,这种科学现象是现象;如果驱蚊片不加热,在房间里就很难闻到驱蚊片的气味,可见,越高,这种现象就越明显。

31、在厨房的墙壁上或油烟机上,经常可看到油滴,这些油滴在形成过程中所经历的物态变

化有。用水很难把油滴洗去,而用洗洁精能方便地洗去,

这是因为。

32、20XX年10月15至16日,我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火箭发

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射到发射台的地面,很多物体遇到这样的高温火焰都

会。为了保护发射台底,就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中,利用水的

来吸收巨大的热,大量的“白气”从发射台底部的大水池中涌出,这是形

成的。

33、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图是(选填“海波”或“松香”)

的图像。

②该物质在BC段是态。

(“固”或“液”或“固液共存”)

③该物质从刚熔化到完全熔化成液态,大约持续了分钟。熔化过程中要______

热,但温度______(“变”或“不变)。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22分)

34、为了从酒精和水的混合液中分离水和酒精,小明同学依据/已学过的知识,提出了一种

方案:依据水和酒精的凝固点不同可将水和酒精分开。为此,他利用家中电冰箱的冷冻室做了如下实验:他将配有不同比例的水和酒精的混合物放入冷冻室中,并用温度计检测混合液的温度,定时观察。他所测数据和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

(说明:冰箱的冷冻室的最低温度为-8℃)

(1)请你仔细看一看表中的数据和记录的现象判断,小明同学是否能将水和酒精从混合液中分开?

(2)在水中添加酒精对水的凝固点有何影响?

这在实际生活或生产中有什么应用?

(3)请你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进一步作出猜想:当酒精与水的体积比≈120时,混合液在什么温度开始凝固?

35、在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小明得到下列实验数据(见下表):

(1)在测量中,小明由于疏忽有一个数据记录错误,你认为错的是第 分钟的数据,

其实际温度应该是 。

(2)在观察水沸腾的实验中,小明先后观察到水中气泡

产生情况如右图所示。其中表示水沸腾时气泡情况

的是图 。

(3)下列为三位同学在实验中作出的水沸腾图像,其中

最接近事实的是 。

(4)通过实验,若发现实验结果与假设不符合时,则应该( )

A 、修改结果,使结果与假设相符

B 、修改假设,重新进行实验

C 、修改实验过程,使结果与假设相符

(5)加热至沸腾一段时间后,水的质量变少了。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

A 、测量误差引起的

B 、温度升高后,水的质量变小了

C 、在加热过程中,部分水汽化到空气中去了

D 、水的质量是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6)小明发现,当水烧开后,距离壶嘴约5厘米的地方出现大量的

“白气”(如右图)。在距离壶嘴5厘米处才出现白气的原因是

最新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科学入门 第一节:科学在我们身边 1的学问。如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 定律 2、科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改变着人们对环境的认识,使人们改造和利用环境的能力不断提高。 3、科学的重要性:科学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促进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需要和谐发展和利用科学技术。 4、学习科学的方法是: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探究实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是实验。 5、重要的实验:鱼和气球的浮沉、“喷泉”实验。 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2、我们要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的进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第二节:实验与观察 1、实验是科学探究最重要的环节;实验前要了解实验的步骤,熟悉实验的仪器。实验时,我们要遵守实验室的操作规程,注意安全;仔细观察实验过程,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尊重实验事实,不得捏造实验事实,更改实验数据。 2、实验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天平测量质量;温度计测量温度;停表测量时间;量筒、量杯测量液体体积;刻度尺测量长度;电流表测量电流;电压表测量电压;酒精灯加热;显微镜观察细小物的结构。 3、在很多情况下凭我们的感觉器官对事物作出判断是不可靠的,为了准确的判断,实验时我们要借助一些和。 4、测量工具:天平、量筒、刻度尺、停表;观察工具:显微镜、放大镜、望远镜、雷达 5、人们直接用感官器官的观察叫:直接观察。借助仪器工具的观察叫:间接观察。 6、重要的实验:鸡蛋浮沉实验。 1、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2、在很多情况下,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因而经常要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 3、在科学研究中我们还常借助各种仪器来扩大观察的范围。 第三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1、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2、长度的测量:国际单位:米;常用: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米=106微米=109纳米 3.体积的测量: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主单位是立方(m3或米3),体积的常用单位:分米3、厘米3、升、毫升。1立方米=1000升;1升=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 4、雷达、激光、声纳等可测长度。刻度尺是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正确使用该工具的方法是:一选二贴三垂直,估读单位莫忘记。 (1)选尺选零点(2)贴被测物、被测边(3)视线与尺面垂直(4)读正确:先读准确值,再读一位估计值。最后写单位。使用时还要注意零刻度线、测量范围及最小刻度。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二章知识点整理

第2章观察生物 生物与非生物 1.生物对刺激有反应,非生物对刺激没有反应。所有生物都具有共同的特征:能呼吸、能生长、能繁殖后代、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能遗传和变异、能进化。 蜗牛:触角两对,口(摄取食物);足(腹足)运动、爬行;眼;壳(保护)。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没听觉。 2.我们把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特征叫做生物的应激性。 3.生物与非生物的差别: 生物非生物 1对刺激有反应(有应激性)对刺激没有反应(无应激性) 2能生长不能生长 3需要营养(会新陈代谢)不需要营养(不会新陈代谢) 4有严整的结构无严整的结构 5能生殖和发育不能生殖和发育 6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没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不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4.动物与植物最主要的 2 个区别: (1)运动:有些植物可以局部运动,动物可以自由快速运动。 (2)光合作用:植物可以,动物不可以。 细胞 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木栓切片时,发现了细胞。细胞很小,一般只有一到几十微米之间。 2.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 细胞构成的。 3.动物细胞 细胞膜:保护作用,并且控制细胞与外界 物质交换。 细胞质:许多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核:球状,含有遗传物质,起传宗接代的作用。 4.植物细胞 细胞壁:最外层,由纤维素组成,具 有支持保护作用,使植物具有一定的形 状。 叶绿体:内含叶绿素,是进行光合作 用的场所,椭圆形。 液泡:含有细胞液。 细胞膜:保护作用,并且控制细胞与 外界物质交换。 细胞质:许多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核:球状,含有遗传物质,起传宗接代的作用。 5.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比较: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除此之外,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年英国科学家布朗发现了植物细胞内有细胞核。19 世纪 40 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 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1)镜和物镜:两者结合起来,有放大作用。它们的放大倍数分别可在目镜和物镜上面,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越长,倍数越高。目镜越短,倍数越高。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第四章复习提纲 第一节、太阳和月球 1、太阳概况: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 2、太阳活动 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太阳黑子、耀斑活动增强时,要防晒避免紫外线过强照射损伤皮肤 月球 3、月球表面明亮相间,亮区是高原,暗区是平原和盆地等地陷地点,分别被称为月陆和月海。 4、环形山的形成原因:小天体撞击月球(主要原因)和月球上古老火山的爆发 5、月球上的特点:引力小;昼夜温差大;遍布环形山;不能传播声音(无空气);没有空气和水,表面只 有岩石和碎屑。 6、月球上没有的大气层,因此在月球上,天空的背景是黑色的。 7、正确使用天文望远镜: ①选择视野开阔的地方安放;②用寻星镜对准目标星体:a.先在镜筒外沿镜筒延伸方向用眼睛瞄准目 标星体。b.用调节手柄做水平方位和不同高度的搜索。C.将目标星体置于视野中央;③用主镜观察目标星体。a.调节目镜的焦距使主镜内的影像清晰。b. 用调节手柄缓慢调节,直至在主镜内找到目标星体。c. 瞄准目标后再次调节目镜焦距,使目标星体的像清晰。(绝对不能用双筒望远镜或不加滤镜的天文望远镜直接观察太阳。 第二节、地球的自转

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的运动。 2、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 顺时针方向旋转。(南顺北逆) 3、地球自转的周期:约24小时 4、地球不发光不透明:出现昼夜现象 15、晨昏线(圈):昼夜半球的分界线(一个圆圈),它由晨线(半圆)和昏线(半圆)构成。 ①晨线:太阳升起的地方(由黑夜进入白天);②昏线:太阳落下的地方(由白天进入黑夜) 16、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①日月星辰东升西落;②昼夜交替;③星星的视运动照片 注:①晨昏线与太阳光垂直;②东边先过晨线,故东边先天亮(如:杭州天亮了,拉萨天黑还在睡觉) 第三节、地球的绕日运动 32、地球的公转:地球自西向东绕太阳不停地旋转,地轴呈倾斜状态(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呈66.5°夹角)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周期为365.2422天,即一年 33、太阳高度:太阳光与地面的交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 ①一天中太阳高度早中晚:先变大再变小,杆影先变短再变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杆影最短,(由于地球自转) ②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夏季大,杆影短(夏至日太阳高度最大,杆影最短),冬季正午太阳高度小, 杆影长(冬至日太阳高度最小,杆影最长)。(由于地球公转) ③同一时间,中高纬度地区,纬度越大,太阳高度越小,杆影越长 ④以太阳直射点为中心向两边递减,即:离太阳直射点越近,太阳高度越大,杆影越短;离太阳直射点越远,太阳高度越小,杆影越长 19、太阳直射点:太阳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为90°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直射赤道秋分日(9月23日前后)直射赤道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直射南回归线 20、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赤道全年昼夜等长 ②北半球其他地区:从春分日到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昼长夜短(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 北极圈以内发生极昼现象(夏至日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都发生极昼);从秋分日到来年春分日(太 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昼短夜长(冬至日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以内发生极夜现象(冬至日北极圈 及其以北地区都发生极夜);南半球正好相反 ③春分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南北极圈内无极昼极夜现象 ④太阳直射点北上: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太阳直射点南下: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 ⑤纬度越高,昼夜变化越大 第四节、月相 21、月相: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集

浙教版 第一章科学入门 第一节科学在我们身边 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他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一门学科。 2、我们要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进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3、科学技术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科学技术也给人类带来负面影响。 第二节实验和观察 1、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 2、在很多情况下,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还不能对事物作出可靠的判断。因此我们经常要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 2、在科学研究中我们还常借助各种仪器来扩大观察范围。 试管:做化学反应的容器; 试管夹:夹持试管; 试管架:放置试管; 酒精灯:加热; 显微镜:观察微小的物体; 停表:测量时间; 托盘天平:测量质量; 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电压表:测量电路两端的电压; 玻璃棒:搅拌加快溶解、引流; 药匙:取粉末状固体; 烧杯:配制溶液。 第三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一、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二、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国际主单位:米(m) 1米(m)=101分米(dm)=102厘米(cm)=103毫米(mm) 10-3千米(km)=1米(m)=103毫米(mm)=106微米(um)=109纳米(nm)=1010埃(?) 2、常用测量长度的工具:刻度尺 (1)、刻度尺的正确使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不同的刻度尺): a.使用前:先观察零刻度线、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 测量范围(量程):计量器具所能够测量的最小尺寸与最大尺寸之间的范围被称作该测量器具的测量范围。最小刻度值(分度值):测量工具上面任意两个最近的刻度线表示的数量差值 b.使用时要做到: ①选对:不同的刻度尺分度值不同,精确程度也不同,不同的测量对象选择不同的刻度尺;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

科学七年级上知识点总结 科学的入门 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温度的测量:实验室中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等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质量的测量质量常用来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时间的测量 科学探究的过程 1.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 2.针对问题,依据自己已有的科学知识和经验,建立猜测和假设 3.依据探究的目的制定探究的计划 4.通过观察,实验等多种途径获取事实和证据,对假设进行检验。 5.对探究的过程进行评价,并与他人讨论和交流。 观察生物 生物与非生物 生物是一类具有能呼吸,能生长,能繁殖后代,对外界刺激有反应等特征的物体; 动物与植物最主要的区别:植物能利用太阳光制造营养物,而动物要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 动物根据有无脊椎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分为体外长有毛皮,胎生的哺乳类及体外没有毛皮的卵生类; 卵生类又分为体外有羽毛,体温恒定的鸟类及体温不恒定的爬行类,两栖类和鱼类; 无脊椎动物分为身体多细胞类及身体单细胞类; 植物分为有种子的植物和没有种子的植物 有种子植物根据种子外是否有果皮包被分为被子植物及裸子植物; 没有种子植物分为有茎和叶分化的及无茎和叶分化的(藻类植物); 有茎和叶分化的分为有根的蕨类植物和没有根的苔藓植物,它们都用孢子繁殖; 细胞学说提出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即细胞构成; 一个母细胞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后,分裂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叫细胞分裂; 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有的子细胞,长到与母细胞一般大小时能继续分裂;而有的子细胞则发生变化,形

成具有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这个过程叫细胞分化。 在细菌的细胞内看不到成形的细胞核,因此也被称为原核生物; 霉菌与细菌一样,需要现成的有机物生活,但在细胞结构上,它与植物细胞相似,有细胞核,属于真菌。(根据细胞内有无细胞核,可将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植物,动物和真菌的细胞都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细胞分化成各种不同形态和不同功能的细胞群,这些细胞群就是组织; 植物的基本组织主要包括具有保护功能的保护组织,能输送物质的输导组织,能制造和储存营养物质的营养组织,起支撑和保护作用的机械组织,能分裂产生新细胞的分生组织等; 在叶的表面有一层表皮,起保护作用,是一种保护组织; 在叶片的中部,有进行光合作用的叶肉细胞,它们是植物的营养组织; 在叶脉处,有输导组织,能输送由根吸收的水分,无机盐以及由叶制造的营养组织; 人体四大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主要具有保护功能,有些部位的上皮细胞还有分泌和吸收物质的功能; 结缔组织具有运输,支持等多种功能; 肌肉组织由肌细胞组成,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人体的肌肉组织分为:心肌,骨骼肌,平滑肌; 神经组织主要有神经细胞构成,它具有能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的作用; 由多种组织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称为器官; 人体的七大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 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对生存环境的适应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多样的环境造就了丰富多样的生物世界; 地球与宇宙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做经线,也称子午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为0度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浙教版新版科学七年级上基础知识点汇总-精简版

第一章科学入门 姓名: 一、科学在我们身边 二、实验和观察 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础,实验又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试管:是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可以加热,用途十分广泛。试管加热时要用试管夹(长 柄向内,短柄向外,手握长柄)。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应夹在距离试管口1/3处,试管外壁不能有水。加热时试管要倾斜450,并先均匀预热,再在液体集中部位加热。热的试管不能骤冷,以免试管破裂。 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实验室的主要热源。酒精灯的火焰有三层,分别是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使用时用外焰加热。熄灭时要用两次盖灭法。 试剂瓶:用来盛放试剂,打开后瓶盖应倒放在桌上,倾倒液体时标签应朝向手心。 胶头滴管:用来取用少量液体,用它往试管中滴液体时,试管应竖直,胶头滴管在试管口上方约0.5厘米处竖直向试管中滴入液体,绝不能把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 三、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测量是指将一个待测的量和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国际公认的主单位——即公认的标准量。长度测量中公认的标准量是“米”,而不是“刻度尺”。 1、长度的测量。 国际公认的长度主单位是米。 测量长度使用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记录的数值=准确值+估计值+单位(不要忘记) 积累法:利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少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 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除以张数)、一枚邮票的质量、细铁丝的直径等。 2、体积的测量。 新教材已舍去“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这一说法。 读数要看仔细,单位换算要仔细。 四、温度的测量 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来表示。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单位符号是℃。人为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在O℃和100℃之间分成100小格,则每一小格为l℃。 体温计。测量范围从35℃~42℃,最小刻度为0.1℃。 结构优点 玻璃泡容积大而内径很细。精确。 特别细的弯曲。离开读数。 横截面形状近似三角形。放大液柱,便于读数。 第二章观察生物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密度专题复习

密度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 【 】1、酒精的密度是0.8×103千克/米3,它表示的意思是 A.每立方米酒精的质量 B.每立方米酒精的质量是0.8×103千克/米3 C 每立方米酒精的密度是0.8×103千克/米3 D.每立方米酒精的质量是0.8×103千克 【 】2、从密度公式ρ=m/v 可以看出,对于同一种物质 A.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B .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C .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D.与质量、体积无关,保持不变 【 】3、将一瓶水倒掉一些后,对剩余部分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变小,密度变小 B.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C.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D.质量变小,密度变大 【 】4、冬天户外水缸常会破裂,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 A .水缸里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大 B .水缸本身耐寒程度不够而破裂 C .水缸里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 D .水缸里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 【 】5、在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需用到的测量仪器有 A .量筒、天平、烧杯 B .量筒、天平 C .量筒、直尺 D .量筒、天平、水 【 】 6.某钢瓶中装有氧气,瓶内气体密度为8千克/米3,在一次急救中用去了其中的 4 3,则剩下气体的密度为 A.2千克/米3 B.4千克/米3 C.6千克/米3 D.因密度是物质的特性,故保持不变还是8千克/米3 【 】7.将一块正方体的木块分成完全相同的八个小正方体木块,则对于每一小块木块来说, 正确的是 A.质量和密度都为原来的1/8 B.质量为原来的1/8,密度不变 C.质量不变,密度为原来的1/8 D.质量和密度都不变 【 】8.三只完全相同的杯子中装有等质量的水,把质量相等的铁块、铜块和铅块浸没在水 中而水未溢出,已知三种金属的密度是ρ铅>ρ铜>ρ铁,则杯中水面上升最高的是 A.装有铁块的杯子 B.装有铜块的杯子 C.装有铅块的杯子 D.无法判断 【 】9.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最多装500克酒精的容器,一定能装500克的水 B.最多装500克水的容器,一定能装500克的酒精 C.最多装500厘米3酒精的容器,一定能装500克的酒精 D.最多装500厘米3水的容器,一定能装500克的酒精 【 】10.在三只完全相同的容器里,放有等量的水,分别将铝、铁、铅三块金属放入容器后, 水面上升相同的高度,设铝、铁、铅三块金属的质量分别为m 1、m 2、m 3,则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科学入门知识要点 1、科学就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她们产生、发展的原因与规律的学科。在学习科学时应该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 2、观察与实验就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就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3、借助各种仪器的目的:使观察的范围更广,使判断更准确 4、测量就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5、刻度尺的使用——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度线、最小刻度(准确程度)与量程。 1)放正确:刻度尺不能斜放;物体的一端一般要与零刻度线对齐(零刻度线磨损、尺面较厚?) 2)瞧正确:视线与尺面垂直。 3)读正确:读数=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4)记正确:被测物体的长度=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6、特殊长度的测量 A 以曲化直法:用一根质软、易弯曲、弹性差的细棉线在地图上按弯曲与走向将细线覆盖在线路上,然后将细线拉直,量出长度,根据比例尺算出铁路实际长度。 B 卡尺法:用两块直角三角板与直尺,注意令刻度线。 C 测多算少法(累积法):适用于纸张的厚度、金属细的直径等的测量。 7. 测形状不规则物体的面积测量——方格法(割补法),四舍五入 8、

9、量筒的使用——使用前瞧清测量范围与最小刻度 1)放正确:放在水平面上 2)瞧正确:视线要与凹形液面最低处相平。 仰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小,俯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大 3)读正确:不能用手拿起来读数 4)记正确:勿漏写单位 10、量筒与量杯的比较 1)量筒:粗细均匀、刻度分布均匀2)量杯:上粗下细、刻度上密下疏 1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摄氏度(37℃); 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12、 13、 14、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科学入门 一、科学在我们身边 作为科学的入门,本节内容从自然界的一些奇妙现象入手,通过对这些自然现象的疑问,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理解科学的本质——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相应答案的学科。观察、实验、思考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改变着世界,但是我们要辩证地来看待这个问题。它对我们的生活既带来了正面的影响,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从而理解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二、实验和观察 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础,实验又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要进行实验,就要了解一些常用的仪器及其用途和实验室的操作规程。 试管:是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可以加热,用途十分广泛。试管加热时要用试管夹(长 柄向内,短柄向外,手握长柄)。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应夹在距离试管口1/3处,试管外壁不能有水。加热时试管要倾斜450,并先均匀预热,再在液体集中部位加热。热的试管不能骤冷,以免试管破裂。 停表:用来测量时间,主要是测定时间间隔。 天平和砝码:配套使用,测量物体的质量。 电流表:测定电流的大小。电压表:测定电压的大小。 显微镜:用来观察细胞等肉眼无法观察的微观世界的物质及变化。 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实验室的主要热源。酒精灯的火焰有三层,分别是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使用时用外焰加热。熄灭时要用两次盖灭法。 烧杯:能用于较多试剂的反应容器,并能配制、稀释溶液等。 表面皿:可暂时盛放少量的固体和液体。药匙:用来取用少量固体。 玻璃棒:主要用于搅拌、引流、转移固体药品。 试剂瓶:用来盛放试剂,打开后瓶盖应倒放在桌上,倾倒液体时标签应朝向手心。 胶头滴管:用来取用少量液体,用它往试管中滴液体时,试管应竖直,胶头滴管在试管口上方约0.5厘米处竖直向试管中滴入液体,绝不能把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 认识自然界的事物要从观察开始。首先要有正确的观察态度,不能为了观察而观察,要明确观察目的,全面、细致地观察实验现象,通过比较、分析,正确地描述、记录实验现象。 由于人体感官具有局限性,所以运用感觉器官的观察——直接观察往往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为了能正确地进行观察,做出准确的判断,我们可以借助工具,扩大观察的范围和进行数据的测量。 三、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测量和观察是我们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所谓测量是指将一个待测的量和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根据不同的测量要求,测量对象,我们应能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尽可能使用国际公认的主单位——即公认的标准量。 1、长度的测量。 国际公认的长度主单位是米,单位符号是m。了解一些常用的长度单位,并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l 千米(km)=1000米(m) 1米(m)=10分米(dm)=100厘米(cm)=1000毫米(mm)=106微米(m)=109纳米(nm) 测量长度使用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1)了解刻度尺的构造。 观察:零刻度线 最小刻度值:读出每一大格数值和单位,分析每一小格所表示的 长度和单位,即为最小刻度值。 量程:所能测量的最大范围。 (2)使用刻度尺时要做到: *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紧靠被测量的物体(垂直于被测物体)。 思考:刻度尺放斜了造成的测量结果是什么?(读数偏大) 零刻度线磨损了怎么办? (找一清晰的刻度线作为零刻度线,如图所示,但读数时要注意) *看正确:眼睛的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思考:视线偏左和偏右时,读数会怎样? (视线偏左读数偏大,视线偏右读数偏小) *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长度的准确值,即读到最小刻度值,再估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即估计值。数值后面注明所用的单位——没有单位的数值是没有意义的。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知识点大全(完美打印版)

第一章科学入门知识要点 1. 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他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学科。在学习科学时应该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 2. 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3. 借助各种仪器的目的:使观察的范围更广,使判断更准确 4. 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5. 刻度尺的使用——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度线、最小刻度(准确程度)和量程。 1)放正确:刻度尺不能斜放;物体的一端一般要与零刻度线对齐(零刻度线磨损、尺面较厚?)2)看正确:视线与尺面垂直。 3)读正确:读数=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4)记正确:被测物体的长度=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6.特殊长度的测量 A 以曲化直法:用一根质软、易弯曲、弹性差的细棉线在地图上按弯曲和走向将细线覆盖在线路上,然后将细线拉直,量出长度,根据比例尺算出铁路实际长度。 B 卡尺法:用两块直角三角板和直尺,注意令刻度线。 C 测多算少法(累积法):适用于纸张的厚度、金属细的直径等的测量。 7.测形状不规则物体的面积测量——方格法(割补法),四舍五入 8. 物体体积的测量 9. 量筒的使用——使用前看清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 1)放正确:放在水平面上 2)看正确:视线要与凹形液面最低处相平。仰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小,俯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大

3)读正确:不能用手拿起来读数 4)记正确:勿漏写单位 10. 量筒与量杯的比较 1)量筒:粗细均匀、刻度分布均匀 2)量杯:上粗下细、刻度上密下疏 1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摄氏度(37℃);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12. 温度计 13. 体温计——与常用温度计比较 14.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改变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位置的改变,物体的质量不会因此而发生改变。 15、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是托盘天平。 16.托盘天平的结构的正确使用: (1)放平(2)调零——游码移到零刻度处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教案集

七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章科学入门 第一节科学并不神秘 教学目标:1、知道科学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的学问,知道科学的发现可以从观察身边的事物入手。 2、熟悉科学实验室里的常用仪器 重点难点:如何鼓励学生观察、思索身边的自然现象,引导他们自觉地提出疑问,激发探究的兴趣,形成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1. 什么是《科学》? 广袤的宇宙、神奇的生物、形形色色的物质,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界。我们就生活在这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中,那里有无数奇妙的现象,并且大自然中的各种事物都在发生变化。这些自然现象是怎样发生的?又将怎样变化?《科学》就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对各种疑问找出答案的学问。 2. 科学离我们很远吗? 你一定知道牛顿由一个苹果的落地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由观察沸腾的水顶起壶盖而发明蒸汽机的故事。他们都是从研究身边的问题着手,最终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我们都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 二、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科学技术带给世界哪些改变? 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对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好处,但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我们在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推动技术进步的同时,更要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保护环境,才能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1)介绍先进的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1交通工具的变化 ○2通讯方式、工具的变化 ○3家用电器给生活带来的便捷 ○4登月,探索海底、地球内部 讨论:科学技术还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 (2)先进的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1给人类带来的好处:火箭使人类认识了地球以为的世界。 ○2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与火箭相同原理的导弹等却摧毁着我们的文明。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测试卷及答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测试卷 温馨提示: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 1.对外界的冷、热、触、痛的刺激产生感觉的是( ) A. 皮肤 B. 舌 C. 脊髓 D. 大脑 2. 如图所示,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B. 放大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 人在阳光下的影子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D. 看见勺子在水面处“折断”是光的反射现象 3.电磁波家庭成员很多,有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y射线等,电磁波与人们 生活密不可分,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关于电磁波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验钞机利用红外线来辨别钞票真伪 B. 手机利用无线电波传递信号 C. 遥控器利用红外线实现对电视机遥控 D. 微波炉利用电磁波来加热食品 4.如图为观察微小形变的装置。平面镜M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光源S发出一束激光射到镜面上,经反射后在标尺上形成光斑P.若在图示位置用力F向下挤压桌面,则() A.激光束的入射角增大反射角减小 B.激光束的入射角减小反射角增大 C.标尺上的光斑右移 D.标尺上的光斑左移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烛焰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凸透镜后20 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该烛焰等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 cm B.此时的物距大于20 cm C.当物距是30 cm时,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像 D.当凸透镜的一部分被遮住时,光屏上不能呈现完整的像 6.下列是观察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A B C D 7.晚上,当你从路灯正下方经过并沿地面向前移动时,在相同时间里() A.人移动的距离大于头部的影子移动的距离 B.人移动的距离小于头部的影子移动的距离 C.人移动的距离等于头部的影子移动的距离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8.如图所示,一束光由空气进入某种透明物质时,在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 和折射的光路,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第8题图A.AO可能是入射光线B.OB可能是折射光线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科学 考生须知: 1.本科目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 分) 1. 科学实验既要操作规范,更要保障安全。下列实验基本操作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 B C D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 A.冰雪消融B.云开雾散C.燃放烟花D.吹肥皂泡 3.有关地形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形的变化全部源自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 B.地形的变化只发生在陆地上,海洋中没有 C.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会使得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 D.风吹雨淋等来自地球外部的力量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4. 一位同学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先后5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各次测量值分别为:2.42cm、 2.43cm、2.42cm、2.44cm、2.64cm,则这个物体的测量值应取(▲) A.2.42cm B.2.428cm C.2.43cm D.2.47cm 5.下表简明记录了部分植物类群的主要特征,其中正确的是(▲) 特征类群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A 藻类植物√×√××× B 蕨类植物√√√××√ C 裸子植物√√√×√√ D 被子植物√√√√√√ 6. 下列关于分子运动理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速度也会越快 C.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D.固体不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7.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并经过多年的实地考察与论证,找到了大陆漂 移的证据。下列哪一现象不能作为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 A.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岩层中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 B.大西洋两岸的非洲和南美洲分布有海牛、鸵鸟等相似的生物 C.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凹凸吻合 D.人们在南极洲发现了储量丰富的煤炭 8.下列关于细胞与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细胞结构上看,“种豆得豆,种瓜得瓜”这种现象,主要决定于细胞质 B.切开橙子,流出酸甜的橙汁,它来自于细胞中的细胞核 C.蝙蝠是哺乳动物,其最大特征是胎生、哺乳 D.动物和植物的基本组织都有保护组织、结缔组织、营养组织和输导组织 9.如图所示,下列关于M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M点的经纬度是20° W ,0° B.M点在东西半球的一条分界线上 C.M点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 D.M点位于东半球 10.冬天,在暖和的教室窗玻璃上会冰的“出汗”。有关这一现象的解释:①“汗”出在玻璃窗上室内的一面;②“汗”出在玻璃窗上室外的一面;③“汗”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④“汗”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其正确的是(▲)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时的两个视野,从图甲到图乙的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先移动装片,再转动粗准焦螺旋,最后转动物镜转换器 B.先转动物镜转换器,再转动粗准焦螺旋,再转动细准焦螺旋 C.先移动装片,再转动物镜转换器,最后转动细准焦螺旋 D.先移动装片,再转动物镜转换器,转动粗准焦螺旋,最后转动细准焦螺旋 12.某同学在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先用仰视读得液体体积为34mL,倒出一部分液体后,用俯视读得 液体体积为15mL,则倒出的液体体积是(▲) A.大于19mL B.小于19mL C.等于19mL D.无法确定 13.在“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0”刻度线上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资料(全)

《科学》七年级上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科学入门 1.1 科学并不神秘 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2、我们要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的进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1.2 走进科学实验室 1、实验室取用药品三原则: (1).“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拿药品;不能用鼻孔凑近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节约原则:严格按实验规定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 液体1ml~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的底部。 (3).处理原则:实验时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 2、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中,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有些块状固体应用镊子取。用过的药匙或镊子要立刻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以备下次再用。 3、酒精灯的使用:用火柴点燃,用灯帽盖灭,禁止燃烧时添加酒精。 4、量筒、集气瓶、水槽、漏斗不能加热;坩埚、蒸发皿、试管、燃烧匙能直接放在火焰上 加热;烧杯、烧瓶要放在石棉网上加热。 5、试管:加热时用试管夹夹在中上部;加热液体时,液体不超过容积的1/3;加热液体时试管外不能有水,不能骤冷,防止炸裂;加热液体时试管口向上成45度,加热固体时试管 口略向下倾斜。加热时,先预热后集中加热。 6、蒸发皿:加热液体时,不超过容积的2/3。 7、烧杯:用作反应时液体不超过容积的2/3,加热时液体不超过容积1/2。烧瓶中液体加热 时不超过1/2。 8、广口瓶用于盛放固体药品,细口瓶用于液体药品。容易见光分解的物质用棕色瓶。碱性 液体用橡胶塞,酸性液体用玻璃塞。 9、酒精灯失火要立即用湿布盖灭。割伤要用3%双氧水清洗,再贴上止血贴。烫伤用大量冷 水冲洗伤处,并在伤处涂上烫伤膏。被化学试剂灼伤要先用湿抹布拭去皮肤上的化学药品, 再用缓缓流水冲洗1分钟以上。 10、胶头滴管:加液体时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0.5cm处。不能倒置,也不能平放于桌面上。用完后立即用水洗净。滴瓶上配有的滴管必须专用,不能吸取其他液体。吸上的药品剩余不可倒回。 11、酒精灯:酒精的量在1/4~2/3之间;加热时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因为外焰与空气接触 最充分,燃烧也最完全,温度最高;用灯帽盖灭,切不可用嘴吹。 12、放大镜:可以用来聚焦取火。 1.3科学观察 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他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2、观察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3、观察除了用感官进行,还需要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第一章科学入门 测试卷

七年级《科学》第一章测试卷 班级姓名座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你认为的正确答案填在题后的括号内,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40分) 1、小涛同学跨入初中学习时,发现这个学年开设了《科学》课,小涛很喜欢。要进入科学世界,下列做法和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 A.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多做小实验 B. 学习前人积累的科学知识和研究方法 C.要留心观察自然现象,认真思考 D.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正确的,要经常背诵 2、下列活动中,不属于观察的是() A.用温度计测量一位学生的体温 B.仔细地观察小鸟的活动 C.一位学生在校园内漫无目的地东张西望 D.用皮尺测量某同学的身高 3、下列数据中,与实际情况比较接近的是:() A.科学课本的长度为235毫米 B.乒乓球台的宽度大约是2000厘米 C.长跑运动员长跑后体温可达到46℃ D.一张课桌的高度约是1.5米 4、小明同学洗澡时,有一个习惯总喜欢先用手去试一下水是否很烫,一次他把洗澡水冲到身上时,感觉不冷不热,你认为小明这次洗澡的洗澡水最有可能的温度是() A.75℃ B.55℃ C.35℃ D.15℃ 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6、下列单位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米、分米、厘米、微米 B.分米3、毫米3、厘米3、米3 C.米、厘米、分米、微米 D.米3 、分米3、毫米3、厘米3 7、下列各个量中接近80厘米的是() A.科学课本的长度 B.铅笔的长度 C.黑板的长度 D.课桌的高度 8、下图是四位同学测量液体温度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操作是() 9、我校运动会铁饼比赛中,裁判员用皮卷尺测量比赛成绩,在测量时如果将皮卷尺拉得太紧,则测量值将会()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都有可能 10、当室温为20℃时,用体温计测得甲病人的体温为39.1℃,把该体温度计消毒后未甩就直接给体温正常的乙测量,则体温计的读数应该是() A.20℃ B.37℃ C.39.1℃ D.以上都不正确 11、在科学研究中关于人的感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人的感觉总是正确的 B.光凭人的感觉有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七年级上册科学练习册答案浙教版.doc

七年级上册科学练习册答案浙教版 【科学并不神秘答案】 1、自然现象原因规律理解解释预测 2、疑问观察问题 3、鼓起来(复原)乒乓球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将瘪进去的部分复原 4、(1)种子还在西瓜内的时候为什么不会发芽? (2)什么条件下雨后才会出现彩虹?(答案合理即可) 5、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答案合理即可) 6、大气污染滥用科技发明 7、酱油味精要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使用时妻符合食品安全的法规(答案合理即可) 8、塑料瓶变瘪了瓶内气体冷缩后,气压变小,大气压将瓶压瘪了 【走进科学实验室答案】 1、实验温度湿度光线通风 2、天平电流表电压表显微镜酒精灯烧杯 3、有毒易燃易爆有腐蚀性 4、上下伸入冲洗 5、用大量冷水冲洗用缓缓流水冲洗1分钟以上 6、①加热时直接用手拿住试管 ②直接对着鼻子闻气味 ③滴管伸入试管内 ④吹灭酒精灯

7、外焰内焰焰心外焰外焰 8、远离 9、B 【科学观察答案】 1、仪器工具内容和范围 2、精密计划研究数学计算 3、观测仪器天文望远镜显微镜频闪照相机观察能力 4、现象与数据文字描述表格记录图形记录文字描述表格记录 5、鼻子耳朵手指颜色状态气泡 6、(1)塑料丝会飘动 (2)2或32一样略 (3)与地面垂直的明信片下落得更快(或慢)实际情况会因放置的不同(宽垂直和长垂直)而出现下落快慢不同明信片的下落快慢可能与明信片的面积大小、放置角度、下落高度、硬度、实验所处环境等因素有关 7、D 8、B 9、(1)白色固体、气味不浓、较硬 (2)部分蜡烛固体熔化,烛焰红色、温度较高、有一定的气味(3)灯芯上方看到了白烟,闻到了浓烈的气味 (4)蜡烛燃烧生成了别的物质 10、(1)盖上纱布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复习提纲【总】 (1)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复习提纲【总】测量内容仪器单位换算关系 长度刻度尺(米尺)米(m)1千米=1000米 1米=100厘米=1000毫米1米=106微米=109纳米 体积刻度尺(米尺)、 量筒、量杯 立方米 (m3) 1立方米=1000升 1升=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质量天平(托盘天平)千克 (kg) 1千克=1000克 时间钟、表(机械停表)秒(s) 1小时=60分=3600秒 温度温度计摄氏度(℃ ) 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2.在实验时我们要逐步学会正确使用各种仪器,仔细观察各种实验现象,正确记录实验现象和所测数据,并进行分析,作出结论。 3.单凭人体感官对事物做出的判断是有局限性的。 4.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5.长度的单位是米,体积的常用单位是立方米,液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升和毫升。 6.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是刻度尺。 7.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使用前要估计被测物体的长度,选用合适的工具) 1)放正确:使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线紧靠被测物体。 2)看正确:读数时视线要跟尺面垂直,不可斜视,若斜视就会偏大或者偏小 3)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长度的准确值,再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准确值+估计值) 4)记正确:在记录测量结果时,数值后面要注明所用的单位。 7.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实验室测量液体体积用量筒或量杯,读数时视线应与凹形液 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8.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排水法) 9.在使用一把刻度尺前先要找到它的a零刻度线、b测量范围(最大刻度、量程)、c 最小刻度 10.物体的冷热程度称为温度。12.常用液体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 11.温度计的结构有哪些?(①玻璃泡、②玻璃管、③液体) 12.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全册

一、科学在我们身边 1、科学的概念: 2、观察、实验、(思考)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实验又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3、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给我们的生活既带来了正面的影响,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发明了蒸气机。都开始于观察。 二、实验和观察 1、借助仪器和工具,我们可以扩大观察的范围和进行数据的测量。 2、将生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里,鸡蛋会下沉;往烧杯里加入食盐并用玻璃棒搅拌后食盐开始溶解, 生鸡蛋会上 浮并最终漂浮;如果再往烧杯里添加清水,鸡蛋会慢慢下沉。玻璃棒的作用:加速食盐的溶解。 3、实验仪器: 试管:是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可以直接进行加热。 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应夹在距离试管口1/3 处。加热时试管要倾斜45度。, 并先均匀预热,再在液体集中部位加热。热的试管不能骤冷,以免试管破裂。 烧杯:能用于较多试剂的反应容器,并能配制、稀释溶液等。 表面皿:可暂时盛放少量的固体和液体。药匙:用来取用少量固体。 玻璃棒:主要用于搅拌、引流、转移固体药品。搅拌时不能碰到杯底和杯壁。 停表:用来测量时间,主要是测定时间间隔。 电流表(A):测定电流的大小。电压表(V):测定电压的大小。 显微镜:用来观察细胞等肉眼无法观察的微观世界的物质及变化。 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实验室的主要热源。外焰温度最高,使用时用它的外焰加热。熄灭时用灯帽盖灭。 三、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1、测量的概念: 2、长度的测量。基本工具是刻度尺。国际制单位是米,符号是m。 l千米(km)=1000米(m) 1米(m)=10分米(dm)=100厘米(cm)=1000毫米(mm)=106微米(m)=109纳米(nm) (1)了解刻度尺的构造。观察:零刻度线;最小刻度值;量程 读出每一大格数值和单位,分析每一小格所表示的长度和单位,即为最小刻度值(分度值)。 量程:所能测量的最大范围。 (2)使用刻度尺时要做到: *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紧靠被测量的物体(垂直于被测物体)。 零刻度线磨损了怎么办?(找一清晰的刻度线作为零刻度线,如图所示) *看正确:眼睛的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长度的准确值,即读到最小刻度值,再估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即估计值。注明单位。 *记正确:记录的数值=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3)长度的特殊测量法。 *积累取平均值法: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一枚邮票的质量、细铁丝的直径等。 *滚轮法:先测出轮子的周长。当轮子沿着曲线从一端滚到另一端时,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长度=周长×圈数。如:测量操场的周长。*化曲为直法:用一根没有弹性或弹性不大的柔软棉线测量一段较短曲线的长。用刻度尺量出重合的棉线的长,即为曲线的长度。 *组合法:用直尺和三角尺测量物体直径。 3、体积的测量。 (1)固体体积常用的单位是立方米(m3),立方分米(dm3),立方厘米(cm3),立方毫米(mm3)等。 液体体积常用的单位有升(L)和毫升(ml)。 1立方米=103立方分米=106立方厘米=109立方毫米 1升=l立方分米=1000毫升=1000立方厘米(2)在使用量筒和量杯时应注意: 1)放平稳:把量筒和量杯放在水平桌面上。 2)观察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3)读正确: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筒壁并与凹形液面最低处相平。俯视时,读数偏大;仰视时,读数偏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