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四氯化碳吸附值的测定

四氯化碳吸附值的测定

四氯化碳吸附值的测定
四氯化碳吸附值的测定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 GB/T 7702.13—1997

四氯化碳吸附值的测定 GB/T7702.13-87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granular activated carbon from coal

—Determination of carbon tetrachloride adsorption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质颗粒活性炭四氯化碳吸附值测定所需仪器和试剂、试样制备、测定步骤及测定结果的处理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煤质颗粒活性炭(以下简称活性炭)四氯化碳吸附值的测定。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7702.1—1997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水分的测定。

GB/T7702.10—1997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防护时间的测定。

WJ2281-95 防护器材测试用流量计检定规程

WJ2285-95 活性炭、浸渍炭试验用测定管检定规程

3 方法提要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将含有一定四氯化碳蒸气浓度的混合空气流不断地通过活性炭,当活性炭达到吸附饱和时,活性炭试样所吸附的四氯化碳的质量与试样质量之百分比作为四氯化碳吸附率。

4 试剂和材料

4.1 四氯化碳:GB/T688—92,分析纯。

4.2 硫酸:GB625—89,分析纯。

4.3 无水氯化钙:HGB3208—60,化学纯。

4.4 压缩空气。

5 仪器

5.1 吸附率测定装置见图1。

流程说明:将吸附率测定装置与压缩空气开关连接,通压缩空气后,空气首先进入装有脱脂棉和活性炭的空气净化罐(1),经装有无水氯水钙的干燥塔(2)、硫酸干燥瓶(3)、缓冲器(4)进入有机物蒸气发生瓶(5),后经分配管(7)、活塞(8)、流量计(9)、蛇形管(10)而进入测定管(11)。

5.2 天平:感量:0.001g。

5.3 电热恒温干燥箱:0~300℃

5.4 干燥器:内装无水氯化钙或变色硅胶。

5.5 振动器:牙科振动器。

5.6 秒表。

5.7 温度计:0~50℃。

6 试验条件

炭层高度:(10±0.2)cm。

气流比速:(0.5±0.01)L/min?cm2。

吸附温度:(25±1)℃[蛇形管必须使气流温度达到水浴温度即(25±1)℃]。

测定管截面积:((3.15±0.26)cm2。

四氯化碳蒸气浓度:(250±10)mg/I。

7 试样及其制备

对所送样品用四分法取出试样。

8 测定装备

8.1 装置安装

将装置各部件按图1所示,安装在固定的仪器上。根据需要可安装1~8根测定管。

8.2 气密检查

装置各部件和安装好的仪器都要进行气密检查。方法是:通入压缩空气,使仪器内产生13.3kPa的压力,然后关闭活塞,若1min内其气压下降不大于0.26kPa,则为合格。否则应检查原因,对不气密部件进行修理或更换。

8.3 流量计的校正

按WJ2281方法进行。

8.4 测定管的校正

按WJ2285方法进行。

9 测定步骤

9.1 将试样置于(150±5)℃的电热恒温干燥箱内,干燥2h,放入干燥器内冷却备用。

9.2 将测定管连同管盖擦净称量(mk),精确至0.010g。

9.3 用测定管按GB/T7702.10—1997中7.2方法,将试样分二到三次装入,炭层高度(10±0.2)cm,连同管盖称量(my),精确至0.010g 。然后在盖口处涂凡士林,盖好并擦试干净,称其质量(m0),精确至0.010g。

9.4 将装好并称量的测定管与仪器连通,垂直放入恒温水浴中(见图1)。

9.5 将四氯化碳装入发生瓶,关闭瓶上活塞后称量(m1)(精确至0.001g )。然后与仪器连通放入冰水浴。

9.6 打开压缩空气和发生瓶活塞,立即揿动秒表时,同时调好流量,空气经净化、干燥后进入四氯化碳发生瓶,将四氯化碳带出并混合,由分配管进入各测定管中,通气60min后取下测定得,擦试干净后称量(精确至0.010g)。以后每隔15min称量一次,直至吸附饱和(两次质量差不大于0.01g)为止,最终质量为mt》

9.7 关闭压缩空气,同时揿停秒表,关闭发生瓶活塞,卸下试净后称时(m2)(精确至0.001g)。

9.8 重复9.1至9.7步骤,再做一份试样。

10 测定结果的处理

10.1 四氯化碳浓度按式(1)计算:

m1- m2

c=---------------×1000 (1)

V×t

式中:c—四氯化碳蒸气浓度,mg/L;

m1—发生瓶在试验前的质量,g;

m2—发生瓶在试验后的质量,g;

V—混合气流总流量,L/min;

t—空气通入发生瓶的时间,min。

10.2 四氯化碳吸附率质量分数按式(2)计算:

m1- m0

A3=---------------×100 (2)

my- mk

式中:A3—四氯化碳蒸气吸附率质量分数,%;

m1——试验后测定管和试样的质量,g;

m0—试验前测定管和试样的质量,g;

my—测定管和炭样的质量,g;

mk—空测定管的质量,g。

10.3两份试样各测定一次,允许差应小于5%,结果以算术平均值表示,精确至百分位。

11试验报告

按GB/T7702.1-1997第7章的规定执行。

溶液吸附法测定固体比表面积

中级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溶液吸附法测定固体比表面积 一、 实验目的 1. 用亚甲基蓝水溶液吸附法测定活性炭、硅藻土、碱性层析氧化铝 的比表面积。 2. 掌握溶液吸附法测定固体比表面积的基本原理和测定方法。 3. 了解溶液吸附法测定固体比表面积的优缺点。 二、 实验原理 测定固体物质比表面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BET 低温吸附法、电子显微镜法和气相色谱法等,不过这些方法都需要复杂的装置,或较长的时间。而溶液吸附法测定固体物质比表面,仪器简单,操作方便,还可以同时测定许多个样品,因此常被采用,但溶液吸附法测定结果有一定误差。其主要原因在于:吸附时非球型吸附层在各种吸附剂的表面取向并不一致,每个吸附分子的投影面积可以相差很远,所以,溶液吸附法测得的数值应以其它方法校正之。然而,溶液吸附法常用来测定大量同类样品的相对值。溶液吸附法测定结果误差一般为10%左右。 根据光吸收定律,当入射光为一定波长的单色光时,某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中有色物质的浓度及溶液层的厚度成正比 kc bc I I A ==-=ε0 lg (5) 式中,A 为吸光度,I 0为入射光强度,I 为透过光强度,为吸光系数,b 为光径长度或液层厚度,c 为溶液浓度。

亚甲基蓝溶液在可见区有2个吸收峰:445nm 和665nm 。但在445nm 处活性炭吸附对吸收峰有很大的干扰,故本试验选用的工作波长为665nm , 并用分光光度计进行测量。 水溶性染料的吸附已广泛应用于固体物质比表面的测定。在所有染料中,亚甲基蓝具有最大的吸附倾向。研究表明,在大多数固体上,亚甲基蓝吸附都是单分子层,即符合朗格缪尔型吸附。但当原始溶液浓度较高时,会出现多分子层吸附,而如果吸附平衡后溶液的浓度过低,则吸附又不能达到饱和,因此,原始溶液的浓度以及吸附平衡后的溶液浓度都应选在适当的范围内。本实验原始溶液浓度为100ppm 左右,平衡溶液浓度不小于10ppm 。 亚甲基蓝具有以下矩形平面结构: S H H N N CH 3 H 3C CH 3 - 亚甲基蓝分子的平面结构如图所示。阳离子大小为1.70×10-10m ×76×10-10m ×325×10-10m 。亚甲基蓝的吸附有三种趋向:平面吸附,投影面积为1.35×10-18m 2;侧面吸附,投影面积为7.5×10-19m 2;端基吸附,投影面积为39.5×10-19m 2。对于非石墨型的活性炭,亚甲基蓝可能不是平面吸附,也不是侧面吸附,而是端基吸附根据实验结果推算,在单层吸附的情况下,1mg 亚甲基蓝覆盖的面积可按2.45m 2计算。而对Al 2O 3则可能是侧面吸附。求出各种固体对亚甲基蓝的饱和吸附量后,即可求出各种固体的比表面积。 三、 实验步骤

活性炭吸附塔_计算书

科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计算书 工程名称: 活性炭吸附塔 2016 年 5 月13 日

活性炭吸附塔 1、设计风量:Q=20000m3/h=5.56m3/s 。 2、参数设计要求: ①管道风速:V1=10~20m/s, ②空塔气速为气体通过吸附器整个横截面的速度。空塔风速:V2=0.8~1.2m/s , ③过滤风速:V3=0.2~0.6m/s , ④过滤停留时间:T1=0.2~2s , ⑤碳层厚度:h=0.2~0.5m , ⑥碳层间距:0.3~0.5m 。活性炭颗粒性质: 平均直径d p =0.003m,表观密度ρs =670kg/ m3,堆积密度ρ B =470 kg/ m3 孔隙率0.5~0.75 ,取0.75 3、(1)管道直径d取0.8m,则管道截面积A1=0.50m2 则管道流速 V1=5.56÷0.50=11.12m/s ,满足设计要求。 (2)取炭体宽度B=2.2m,塔体高度H=2.5m, 则空塔风速V2=5.56÷2.2 ÷2.5=1.01m/s ,满足设计要求。 (3)炭层长度L1取4.3 m,2 层炭体, 则过滤风速V3=5.56÷2.2÷4.3÷2÷0.75=0.392m/s ,满足设计要求4)取炭层厚度为0.35m,炭层间距取0.5m, 则过滤停留时间T1=0.35 ÷0.392=0.89s ,满足设计要求 5)塔体进出口与炭层距离取0.1m,则塔体主体长度L'=4.3+0.2=4.5m 则塔体长度L=4.5+0.73 ×2=5.96m 4 、考虑安装的实际情况:塔体尺寸L×B×H=6m×2.2m×2.5m =0.73m 两端缩口长0.8 2

煤层瓦斯吸附常数分布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

煤层瓦斯吸附常数分布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 摘要:极大似然估计是估计的另外一种计算方法,最早是由高斯先生最先提出来的,后来由英国的统计学家费歇先生进行了最后的命名和定义,此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普及,当前实验室研究的重要课题内容是在极大似然原理的基础上,采取随机试验的方法,对结果进行相关的数据统计和分析,本文将利用极大似然这种估计方法,对煤层瓦斯吸附常数分布参数进行研究,并简要分析实验结果。关键词:煤层瓦斯;吸附常数;分布参数;估计 前言:首先从某矿区进行煤块采摘取样,并随机分成5组数据,用容器测量法将这五组样本放在同样的容器下,并释放不同的压力,进行瓦斯吸附实验,利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对常数的平均数和差值进行研究,并将最接近的数值作为煤层吸附的参考值,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本次实验从煤层进行了全方面的随机取样。 一、煤层瓦斯吸附常数分布参数的主要特点 首先煤层瓦斯是成煤反应的过程,高压高温是其发展的前提条件,经过物理和化学的双层作用,在这些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一种具有腐蚀性的有机物,煤层在形成过程中并不是很均匀,最后导致瓦斯在煤层释放出来时是通过散布和渗出等途径进行采取,如果在采取的过程中没有良好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做为基础很容易发生火灾等意外,目前,实验室进行相关的吸附常数测量是了解煤层瓦斯吸附数情况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在实验的过程中采取的煤层可能根据分布点的不同,导致吸附常数也不相同,严格上来说,这是因为吸附常数主要包括体积和压力常数,这两点的数值是不固定的,所以在研究中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的瓦斯定义和规律进行计算,由于我国对相关内容的研究并不深入,导致研究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容易受到环境影响,如,温度,瓦斯中的水分,或者是电磁环境等方面,由此可见,现阶段的煤层瓦斯吸附常数分布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在实验过程中操作严谨。 二、煤层的瓦斯极大似然估计以及吸附性质参量

活性炭吸附塔-计算书

精心整理 活性炭吸附塔计算书 活性炭吸附塔 1、设计风量:Q=20000m3/h=5.56m3/s。 2、参数设计要求: ①管道风速:V1=10~20m/s, ②空塔气速为气体通过吸附器整个横截面的速度。空塔风速:V2=0.8~1.2m/s, 3、(1 (2 (3 (4 (5 ? ? ?? 则塔体长度L=4.5+0.73×2=5.96m 4、考虑安装的实际情况:塔体尺寸L×B×H=6m×2.2m×2.5m 活性炭吸附塔 1、设计风量:Q=20000m3/h=5.56m3/s。 2、参数设计要求: ①管道风速:V1=10~20m/s,

②空塔气速为气体通过吸附器整个横截面的速度。空塔风速:V 2=0.8~1.2m/s , ③过滤风速:V 3=0.2~0.6m/s , ④过滤停留时间:T 1=0.2~2s , ⑤碳层厚度:h =0.2~0.5m , ⑥碳层间距:0.3~0.5m 。 活性炭颗粒性质: 平均直径d p =0.003m ,表观密度ρs =670kg/3m ,堆积密度ρB =470kg/3m 3、(12 (2(3 X=aSLρb a S L V=Wd CQt 式中:C―Q―t―W―V=sp v =1000 =20m 污染物每小时的排放量:(取污染物100mg/m 3) ρ0=100×20000×106-=2.0kg/h 假设吸附塔吸附效率为90%,则达标排放时需要吸附总的污染物的量为: 2.0×90%=1.8kg/h t =CQ VWd ×109-=910200001008.0%1020????=800h 则在吸附作用时间内的吸附量:

X=1.8×800=1440㎏ 根据X=aSL b ρ得: L = b aS X ρ 根据活性炭的吸附能力,设静活度为16kg 甲苯/100kg 活性炭 所以,L =470 5.51 6.01440??=3.48m 吸附剂的用量M : M=LSρb V V '1、2、L (1ρd 为风管直径,m 。 (2)摩擦阻力系数λ,按下式计算: 式中:K 为风管内壁的绝对粗糙度,m ,取0.15×10-3m 。 Re 为雷诺数,νVd Re =,ν为运动黏度,m 2/s ,取ν=15.06×10-6m 2/s 。 (下列近似公式适用于内壁绝对粗糙度K=0.15×10-3m 的钢板风管: λ=0.0175d -0.21V -0.075 m p ?=1.05×10-2d -1.21V 1.925)

煤层瓦斯参数测定设计

山东新河矿业有限公司3煤层瓦斯参数测定现场施工技术方案 山东鼎安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二〇一五年一月

山东新河矿业有限公司3煤层瓦斯参数测定现场施工技术方案 编写: 审核: 批准: 山东鼎安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二0一五年四月

煤层瓦斯基础参数测定项目一览表

一、概况 新河矿业自2000年9月开工建设,2003年建成开始联合试运转,2005年7月正式生产。原设计生产能力a, 2008年后,在对井底车场、主要水平大巷及主提升、通风等矿井主要生产系统进行了扩容与改造的同时,对新河、唐口矿井井田边界进行了优化调整,经山东省国土资源厅批准,将相邻的唐口矿井630采区划归新河矿井开采,目前-400m生产水平处于收尾阶段,-980m水平正在进行开拓准备。 唐口矿井630采区划归新河矿井后,结合现场开采情况,将采区分为530采区、630采区和730采区,为确定新增加采区煤层的瓦斯参数,在530胶带集中巷及轨道集中巷施工瓦斯钻孔对煤层的瓦斯参数进行测定。 二、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一)地层产状 工作面穿越永东闸向斜两翼,西部处在永东闸西向斜的西翼,受两向斜构造影响,地层产状变化较大,走向SE~NE~SE,倾向SW~SE~SW,倾角5~29°,平均10°左右。 (二)褶曲 根据矿井延深区三维地震勘探资料,延深区发育有两个褶曲,分别为永东闸向斜、永东闸西向斜,受其影响地层产状变化较大。其特征如下: 1、永东闸西向斜:位于延深区中部,永东闸以西。轴向NW,延展长度约,幅度约40m。该向斜两翼不对称,西翼倾角较陡可达30°,东翼相对较缓为11°。 2、永东闸向斜:位于延深区东部,永东闸北侧,T21-1孔以西。轴向不明显,北部为NNE、南部转为NW,延展长度约,幅度约30m,西翼倾角较缓,在5°左右。 (三)断层

活性炭吸附脱附及附属设备选型详细计算

目录 1. 绪论 (1) 1.1概述 (1) 1.1.1有机废气的来源 (1) 1.1.2有机物对大气的破坏和对人类的危害 (1) 1.2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现状及进展 (2) 1.2.1 各种净化方法的分析比较 (3) 2 设计任务说明 (4) 2.1设计任务 (4) 2.2设计进气指标 (4) 2.3设计出气指标 (4) 2.4设计目标 (4) 3 工艺流程说明 (6) 3.1工艺选择 (6) 3.2工艺流程 (6) 4 设计与计算 (8) 4.1基本原理 (8) 4.1.1吸附原理 (8) 4.1.2 吸附机理 (9) 4.1.3 吸附等温线与吸附等温方程式 (9) 4.1.4 吸附量 (12) 4.1.5 吸附速率 (12) 4.2吸附器选择的设计计算 (13) 4.2.1 吸附器的确定 (13) 4.2.2 吸附剂的选择 (14) 4.2.3 空塔气速和横截面积的确定 (16)

4.2.4 固定床吸附层高度的计算 (17) 4.2.5吸附剂(活性炭)用量的计算 (18) 4.2.6 床层压降的计算]15[ (19) 4.2.7 活性炭再生的计算 (19) 4.3集气罩的设计计算 (21) 4.3.1集气罩气流的流动特性 (21) 4.3.2集气罩的分类及设计原则 (21) 4.3.3集气罩的选型 (22) 4.4吸附前的预处理 (24) 4.5管道系统设计计算 (24) 4.5.1 管道系统的配置 (25) 4.5.2 管道内流体流速的选择 (26) 4.5.3管道直径的确定 (26) 4.5.4管道内流体的压力损失 (27) 4.5.5风机和电机的选择 (27) 5 工程核算 (30) 5.1工程造价 (30) 5.2运行费用核算 (31) 5.2.1价格标准 (31) 5.2.2运行费用 (31) 6 结论与建议 (32) 6.1结论 (32) 6.2建议 (32) 参考文献 (34) 致谢 (35)

实验二十 次甲基蓝在活性炭上的吸附比表面积测定

实验二十 次甲基蓝在活性炭上的吸附比表面积测定 一、目的要求 1. 用溶液吸附法测定活性炭的比表面。 2. 了解溶液吸附法测定比表面的基本原理及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比表面是指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的物质所具有的表面积,其数值与分散粒子大小有关。 测定固体比表面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BET 低温吸附法、电子显微镜法和气相色谱法,但它们都需要复杂的仪器装置或较长的实验时间。而溶液吸附法则仪器简单,操作方便。本实验用次甲基蓝水溶液吸附法测定活性炭的比表面。此法虽然误差较大,但比较实用。 活性炭对次甲基蓝的吸附,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是单分子层吸附,符合朗格缪尔(Langmuir)吸附等温式。根据朗格缪尔单分子层吸附理论,当次甲基蓝与活性炭达到吸附饱和后,吸附与脱附处于动态平衡,这时次甲基蓝分子铺满整个活性炭粒子表面而不留下空位。此时吸附剂活性炭的比表面可按下式计算: ()6001045.2??-=W G C C S (1) 式中,S 0为比表面(m 2·kg -1);C 0为原始溶液的浓度;C 为平衡溶液的浓度;G 为溶液的加入量(kg);W 为吸附剂试样质量(kg);2.45×106是1kg 次甲基蓝可覆盖活性炭样品的面积(m 2·kg -1)。 本实验溶液浓度的测量是借助于分光光度计来完成的,根据光吸收定律,当入射光为一定波长的单色光时,某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中有色物质的浓度及溶液的厚度成正比,即: A =KCL 。 式中,A 为吸光度;K 为常数;C 为溶液浓度;L 为液层厚度。 实验首先测定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次甲基蓝溶液的吸光度,绘出A —C 工作曲

线,然后测定次甲基蓝原始溶液及平衡溶液的吸光度,再在A—C曲线上查得对应的浓度值,代入(1)式计算比表面。 三、预习要求 1.认真预习实验讲义,写出预习报告; 2. 姓名、学号、班级、同组姓名; 3. 预习报告完整、整洁、编页码; 4. 简要的实验目的、原理、主要仪器设备、药品、装置图、实验步骤; 5. 原始数据记录表(设计合理,用直尺划表格); 6. 提问(原理、方法、提示和思考问题等)。 四、仪器试剂 分光光度计1套;振荡器1台;分析天平1台;离心机1台;台秤(0.1g)1台;三角烧瓶(100mL,3只);容量瓶(500mL,4只、100mL,5只)。 次甲基蓝原始溶液(2g·dm-3);次甲基蓝标准溶液(0.1g·dm-3) ;颗粒活性炭。 五、实验步骤 1. 活化样品将活性炭置于瓷坩埚中放入500℃马福炉中活化1h(或在真空箱中300℃活化1h),然后置于干燥器中备用。 2. 溶液吸附取100mL三角烧瓶3只,分别放入准确称取活化过的活性炭约0.1g,再加入40g浓度为2g·dm-3的次甲基蓝原始溶液,塞上橡皮塞,然后放在振荡器上振荡3h。 3. 配制次甲基蓝标准溶液用台称分别称取4g、6g、8g、10g、12g浓度为0.1g·dm-3的标准次甲基蓝溶液于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即得浓度分别为4mg·dm-3、6mg·dm-3、8mg·dm-3、10mg·dm-3、12mg·dm-3的标准溶液。 4. 原始溶液的稀释为了准确测定原始溶液的浓度,在台称上称取浓度为2g·dm-3的原始溶液2.5g放入5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 5. 平衡液处理样品振荡3h后,取平衡溶液5mL放入离心管中,用离心机旋转10min,得到澄清的上层溶液。取2.5g澄清液放入500mL容量瓶中,并用

活性炭更换周期和吸附量的计算

活性炭更换周期和吸附量的计算案例: 活性炭的吸附量以及使用时间活性炭对不同的有机气体其吸附能力(用S表示)是不一样的,有以下表(参考《工业通风》,孙一坚主编第四版): 按一个排污企业150mg/m3,风量在50000m3/h,一天工作时长15小时算,活性炭的平衡保持量取30%,1t活性炭达到饱合的时间为: T(d)=m*S/C*10-6(kg/mg)*F*t(15h/d) m:活性炭的质量,kg; S:平衡保持量,%; C:VOCs总浓度,mg/m3; F:风量,m3/h。 则T=1000*0.3/150*10-6*50000*15=2.67d 也就是1t的活性炭在上述条件下,2.67天就达到饱合了。 实例 方法一: 蜂窝活性炭比重:0.45g/cm3 1克/立方厘米=1000千克/立方米 参数:单套设备排风量:25000m3/h,废气总浓度为119.5mg/m3,运行8h/d 所采用蜂窝活性炭吸附的平衡保持量取75%计。 一块蜂窝活性炭质量:0.1×0.1×0.1×450kg/m3=0.45kg 单套设备需要蜂窝活性炭量为:0.8×1.31×1.33÷0.001=1400块×0.45=630kg 根据活性炭更换周期计算公式: T=m×S÷C×10-6×Q×t

式中: T—周期,单位天 M—活性炭的质量,单位kg S—平衡保持量,% 10-6—系数 Q—风量,单位m3/h T—运行时间,单位h/d T1=630×0.75÷119.5×10-6×25000×8=7.91天 所以单套设备蜂窝炭更换周期为约8天 方法二: 蜂窝炭1g能吸附600mg的有机废气 一块蜂窝活性炭质量:0.1×0.1×0.1×450kg/m3=0.45kg 单套设备蜂窝炭重量 0.8×1.31×1.33÷0.001=1400块×0.45=630kg 设备蜂窝炭的吸附能力为: 630kg=630000g 总过滤量为25000m3/h×119.5mg/m3=2987500mg/h 吸附满周期T2 每天工作8小时算 T2=126.52h÷8=15.81天 因为T2>T1所以本项目活性炭更换周期为8—15天、建议10天一换

2010中国药典药用炭亚甲基蓝吸附力测定实验及数据

药用炭检验原始记录 亚甲基蓝吸附力:(≥120ml/g) 精密量取0.1%亚甲蓝溶液各50ml,分别置两个100ml具塞量筒中,一筒中加干燥至恒重的本品0.25g,密塞,在室温不低于20℃下,强力振摇5分钟,将两筒中的溶液分别用干燥的中速滤纸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各25ml,分别置两个250ml量瓶中,各加10%醋酸钠溶液50ml,摇匀后,在不断旋动下,精密加碘滴定液(0.05mol/L)35ml,密塞,摇匀放置,每隔10分钟强力振摇1次,50分钟后,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0分钟,分别用干燥滤纸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各100ml ,分别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1mol/L)滴定。 供试品消耗硫代硫酸钠(0.1mol/L)体积 V112.50 ml V212.52_ml平均V12.51 ml 空白试验消耗硫代硫酸钠(0.1mol/L)体积V010.73ml 计算:本品消耗碘滴定液= V- V0 =1.78ml 药用炭 药用炭 拼音名:Yaoyongtan 英文名:Medicinal Charcoal 书页号:2000年版二部-449 【性状】本品为黑色粉末;无臭,无味;无砂性。 【检查】酸碱度取本品2.5g,加水50ml,煮沸5 分钟,冷却,滤过,滤渣用水 洗涤,合并滤液与洗液使成50ml;滤液应澄清,遇石蕊试纸应显中性反应。 氯化物取酸碱度项下的滤液10ml,加水稀释成200ml,摇匀;分取20ml,依法检查(附录Ⅷ A),与标准氯化钠溶液 5.0ml 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10%)。 硫酸盐取酸碱度项下剩余的滤液20ml,依法检查(附录Ⅷ B),与标准硫酸 钾溶液5.0ml 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5%)。 未炭化物取本品0.25g ,加氢氧化钠试液10ml,煮沸,滤过;滤液如显色,与对 照液(取比色用氯化钴液0.3ml,比色用重铬酸钾液0.2ml ,水9.5ml 混合制成)比较, 不得更深。 酸中溶解物取本品1.0g,加水20ml与盐酸5ml ,煮沸5 分钟,滤过,滤渣用热水 10ml洗净,合并滤液与洗液,加硫酸1ml,蒸干后,炽灼至恒重,遗留残渣不得过10mg。

QB019煤层瓦斯含量测定技术标准

QB 晋城无烟煤集团企业标准 QB019----2012 煤层瓦斯含量测定技术标准 XXXXX 发布XXXXXX实施 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布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及定义 (1) 4 测定方法分类 (2)

本标准全部内容为强制性条文。 本标准由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

煤层瓦斯含量测定技术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井下直接、间接测定煤层瓦斯含量的测定方法、工艺、操作规范及仪器、设备管理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煤矿井下利用解吸法直接测定煤层瓦斯含量。 本标准适用于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所有高瓦斯、突出矿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煤层瓦斯含量井下直接测定方法》(GB23250-2009) 《煤矿井下煤层瓦斯压力的直接测定方法》(AQ 1047-2007) 《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安监总煤装〔2011〕163号)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GB/T212-2008) 《煤样的制备方法》(GB474-2008) 3 术语及定义 3.1 残存瓦斯量 在常压状态下,煤样解析后残留在煤样中的瓦斯量,单位m3/t。 3.2 残余瓦斯量 经抽采和排放后,剩余在煤层中的瓦斯含量,单位m3/t。 3.3 损失瓦斯量 煤样从暴露到开始测定解吸量期间所损失的瓦斯量。 3.4 粉碎前脱气量 在负压状态下,煤样在粉碎前所解吸的瓦斯量。 3.5 粉碎后脱气量

--HCA高容量吸附装置吸附实验操作说明书

一、试验测定目的及内容 1.测定目的 煤的瓦斯含量直接影响煤层含瓦斯的多少和矿井瓦斯涌出量的大小,对于正确设计矿井通风,进行瓦斯抽放,以及生产矿井的正常通风瓦斯管理都有很大意义。因此,煤中瓦斯含量是瓦斯矿井生产和科研的重要基础资料。 煤中的瓦斯以三种状态存在:即游离瓦斯、吸附瓦斯和吸收瓦斯。吸收瓦斯量很少,在煤体内活动性不大,测定上也存在困难,所以一般不予测定。煤的瓦斯含量(单位煤体所含的瓦斯量m3/t)通常只包括游离瓦斯和吸附瓦斯两部分。 游离瓦斯可以根据煤的孔隙率与瓦斯压力进行计算,吸附瓦斯根据煤的吸附常数进行计算。本试验的目的就是测定煤的瓦斯吸附常数。煤样的瓦斯含量除与瓦斯压力直接有关外,也受其水份、温度和吸附瓦斯成份等因素影响,在使用上述基础资料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考虑适当的校正。 2.进行煤的瓦斯含量测定,煤样还需要测定的内容有: (1)工业分析:水份(M ad)、灰份(A ad)和挥发份(V daf); (2)真密度(TRD)、视密度(ARD); (3)吸附等温曲线和吸附常数a、b值。 本试验主要进行第三项内容,前两项测定由相关实验室预先进行。 二、试验设备 1.“HCA-1”型号定义 2.环境条件 (1)工作温度: 0~40℃; (2)相对湿度:≤95%; (3)大气压力:80 KPa~106 KPa; (4)机械环境:无显著震动和冲击的场合,实验室周围无强磁场干扰。 3.吸附装置系统组成 (一)称量系统 1、电子天平:型号JA2004,最大量程200g,精确到 0.0001g 2、干燥器:规格210m/m

1、煤样杯:规格70*35 2、玻璃器皿:若干 3、游标卡尺:精度0.02mm (二)真空烘干系统 1、真空干燥箱:型号ZK-2020,温度50~150°C,温度波动±1°C,真空度<133Pa 2、干燥塔 3、旋片式真空泵:型号2XZ,抽气速率4L/S,极限压力≦6×10-2 4、铜接头 5、真空橡胶管:若干 (三)脱气系统 1、罗茨真空泵机组:型号ZJZX30-4型,真空度<4Pa 2、热偶真空计:型号ZDO-5,0~10-2MPa 3、真空规管线:型号ZJ-54D 4、超级恒温器:型号CS501SP,温度<95°C,温度波动±0.5° 5、真空脱气箱:包括2个玻璃 二通活塞、气路系统等 6、吸附罐架子:放入超级恒温器水浴中支撑吸附罐 7、真空橡胶管:若干 (四)充气系统 1、高压瓦斯气体钢瓶:内装压力约为5MPa以上的纯甲烷气体(浓度≥99.9%) 2、减压储气罐:压力0~6MPa 3、压力表:测量范围 0~16MPa 4、针型阀: 5、气路系统:若干 6、吸附罐座子:钮紧吸附罐螺钉时固定吸附罐 (五)吸附系统 1、吸附罐:盛装煤样的高压容器,容积约为80cm3 2、压力传感器:型号DYP5B610A,范围0~10MPa 3、HOKE阀门:泄露<1×10-9 4、恒温水浴槽:型号CS502B,温度<95°C,温度波动±0.5° 5、实验柜 6、吸附量管:用以测量吸附或解吸的气体体积。其中:低压吸附量管为小量管,容积180 cm3±0.2 cm3;高压吸附量管为大量管,容积为1000 cm3±5 cm3

活性炭有效吸附孔的测算

活性炭有效吸附孔的测算 活性炭应用研究越来越受重视(1)。活性炭作为气相和液相吸附分离领域的传统吸附剂已应用了许多年。但关于它对特定吸附质的有效孔问题,虽经多年争论,目前仍无统一认识。 有效吸附孔概念的提出,是基于如下的理论认识:在吸附分离技术实际应用时,活性炭对特定吸附质的富集实际处于动态过程中,孔宽度小于吸附质临界分子直径的那部分孔隙是无效孔,过宽的孔隙实际上只起到扩散通道的作用。只有孔宽度≥吸附质临界分子直径,≤特定尺寸的某一范围的孔隙才能吸持吸附质,是该吸附质的有效吸附孔。动态吸附平衡量表征了有效吸附孔的孔容积。 我们在活性炭变压吸附分离苯的工艺研究中,发现静态吸附法得到的孔分布结果可以与某些常规检测数据很好地关联,从而得到活性炭对某些特定吸附质有效吸附孔的孔径分布范围,似可用以指导活性炭的应用研究,尤其是用于特种活性炭吸附剂的孔分布设计。 1、活性炭样品的制备和检测 选用新华牌DX09活性炭,用小型活化炉在880~920℃水蒸汽深度活化。活化程度控制:在原DX09炭基础上再烧失45~50%wt.,总计获得深度活化的TDX09炭样品2.4kg。深度活化前后炭样分别编号为AC和ACT。 用麦克公司Micromeritics ASAP 2000M型自动吸附仪测定试样的BET表面积,并用密度函数法(DFT法)数据处理软件获得试样的

DFT微分孔宽分布。 炭样的亚甲基蓝吸附值、碘吸附值和四氯化碳吸附率的测定分别按GB/T7702.6-1997,GB/T7702.7-1997,GB/T7702.13-1997进行。2、结果与讨论 2.1 深度活化前后炭样分析结果 样品的SBET、DFT法表面积、孔容积、碘值、亚甲基蓝值和四氯化碳吸附率检测数据见表1。样品DFT法孔隙宽度(以下称为孔径)~微分孔容见图1和图2。 表1 样品性能及孔结构检测结果 样号碘吸附值mg/g 亚甲蓝吸附值mg/g CCl4吸附率% SBET m2/g DFT总孔容cm3/g DFT总比表面积m2/g AC 962 165 66 1006.79 0.4509 729.92 ACT 1249 192 104 1192.06 0.7609 847.85 2.2 深度活化前后活性炭孔径分布的变化 从图1中分别量取、分段计算深度活化前后各孔径范围的微分峰累积面积,核算各孔径区段的累积微分孔容值,处理结果见表2和表3。关于用DFT法描述活性炭狭缝型孔结构的准确性,已被我们的研究

活性炭亚甲基蓝吸附值的测定

活性炭亚甲基蓝吸附值的测定 活性炭不但在气相中有很好的吸附性性能,在液相中同样有很好的吸附性能,它在脱色方面应用十分广泛,例如糖脱色,柠檬酸脱色、味精脱色、油脂脱色等。用于脱色的物质曾推荐过许多。但亚甲蓝是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亚甲蓝试验的具体做法是:首先是亚加蓝溶液的配制,去亚甲蓝溶液50ml 置入400ml 的烧杯中,加入重铬酸钾溶液25.00mL ,置于水浴中加热至(75±2)℃,搅拌均匀并在(75 2)℃下保持20min 后冷却,过滤并用水洗涤,将滤液收集在300mL 锥形瓶中加硫酸溶液25mL 和碘化钾溶液10mL 摇匀,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溶液变为淡黄色时,加入淀粉指示液2mL 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为止。按相同条件不 加亚甲蓝溶液做空白试验。亚甲蓝溶液的浓度c 按下式计算: 50106.6c ×)V -(012?=V c 式中c ─亚甲蓝溶液的浓度,mg/ml; V 2─不加亚甲蓝溶液滴定所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体积,ml ; V 1─亚甲蓝溶液滴定所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体积,ml ; c 0─硫代硫酸钠溶液中Na 2S 2O 3的浓度,mol/∟。 接着称取0.1g (精确至0.001g )试样,置于100mL 磨口瓶中,用滴管加入亚甲蓝溶液5~15mL (精确至0.02mL )盖紧瓶塞,放在振荡器上震荡20min 。将上述被式样吸附过的亚甲蓝溶液滤入比色管中,并将滤液混匀,用10mm 比色管在分光光度计665nm 波长处以蒸馏水(去离子)为参比液测出消光值。然后调整加入亚甲蓝溶液的毫升数,直到测出试样滤液与硫酸铜标准色溶液的消光值读数差不超过±0.02时为止。其吸附值按下式进行计算: m V c A y ?= 式中Ay ─亚甲蓝吸附值,mg/g ; c ─亚甲蓝溶液的浓度,mg/ml ; V ─测定试样所耗用的亚甲蓝溶液体积,ml ; m ─试样质量。

新亚甲基蓝吸附实验方案设计设计

一、实验目标 1.学会使用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2.学会配制亚甲基蓝标准溶液; 3.建立亚甲基蓝的可见光光度计的标准曲线; 4.学会亚甲基蓝吸附实验的国标方法或修正方法。 二、实验仪器与药品 1.生物质与活性炭 2.亚甲基蓝 3.缓冲溶液(称取3.6g磷酸二氢钾1 4. 3g磷酸氢二钠溶于1000m L水中) 4.1000mL容量瓶 5.移液管 6.锥形瓶 7.电动振荡器(往复式) 8.定性过滤纸 9.分光光度计 三、实验原理 吸附法是去除水体中亚甲基蓝等染料的有效方法之一。 生物质炭表面含有丰富的有机官能团,如—COOH和—OH 等,其表面一般带负电荷,它对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等均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生物质炭对染料也表现出很好的吸附性能,但目前缺少不同原料制备的生物质炭对染料吸附效果的比较,对生物质炭吸附染料的机制也不完全清楚。生物质炭的原料丰富、成本低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活性炭具有比表面积大、高度发达的孔隙结构、优良的机械物理性能和吸附能力。活性炭吸附,就是利用活性炭的固体表面对水中一种或多种物质的吸附作用,以达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在水处理领域,活性炭吸附通常作为饮用水深度净化和废水的三级处理,以除去水中的有机物。活性炭的吸附作用产生于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活性炭内部分子在各个方向都受着同等大小的力而在表面的分子则受到不平衡的力,这就使其他分于吸附于其表面上,此为物理吸附;另一个是由于活性炭与被吸附物质之间的化学作用,此为化学吸附。活性炭的吸附是上述两种吸附综合作用的结果。 四、 实验步骤 1. 标准曲线的绘制 (1) 亚甲基蓝在80℃下烘干一晚后,测定其水分E (亚甲基蓝在干燥过程中 性质发生变化,实验中应在未干燥情况下使用); (2) (分子量:319.86)按公式 )() 1(11量为未干燥亚甲基蓝的质其中,m E P m m -= 计算称取与0.31986g 亚甲基蓝干燥品相当的未干燥品的量; (3) 配制1mmol/L 的亚甲基蓝标准溶液:将称取的亚甲基蓝溶于温度为(60 士10)℃的缓冲溶液中,待全部溶解后,冷却到室温过滤于1000mL 容量瓶内,分次用缓冲溶液洗涤滤渣,再用缓冲溶液稀释至标线。 (4) 用移液管分别移取亚甲基蓝标准溶液于100ml 容量瓶中,分别稀释到 5%,10%,15%,20%,25%,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 刻度线处,摇匀,以水为参比,在波长665nm ,光径为1cm 下测定吸光度测定吸光度,绘出标准曲线。

瓦斯基础参数测定

1.煤层基础参数现场测定实验方案 1.1煤层瓦斯压力 1.1.1测试原理 直接测定法是用钻机由岩层巷道或煤层巷道向预定测量瓦斯地点打一钻孔,然后在钻孔中放置测压装置、再将钻孔严密封闭堵塞并将压力表和测压装置相连来测出瓦斯压力。如果在测定中能保证钻孔封闭严密不漏气,则压力表显示的数值即为测点的实际瓦斯压力,直接测定法的关键是封闭钻孔的质量。根据封孔原理的不同,一般将封孔方法分为被动式与主动式。 本次采用主动式封孔技术。主动式封孔测压其基本原理是:固体封液体、液体封气体,即采用液体作为封孔介质,以解决固体物不能严密封闭钻孔周边裂隙孔道的困难,并保持封孔液体的压力在测定过程中始终大于瓦斯压力,粘液在压力作用下渗入钻孔周边裂隙,杜绝瓦斯的泄漏;为了维持封孔液体的压力和防止液体向钻孔内渗透,在封孔液体段的两端用固体封闭钻孔,形成用固体封液体、用液体封气体的封孔系统。实践表明:在石灰岩、砂岩和页岩岩层的钻孔中,均能严密封闭钻孔,准确测得煤层的瓦斯压力。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主动式瓦斯测压封孔装置主要有:普通胶圈-压力粘液封孔测压仪、可变形胶圈-压力粘液封孔测压仪、胶囊-压力粘液封孔测压仪、胶圈(囊)-三相泡沫密封液测压仪等。 MWYZ系列化主动式煤层瓦斯压力测定仪主要由钢丝胶囊、护管和连接罐、尼龙压力管(瓦斯管、胶囊液管和压力粘液管)、储能罐和压力粘液罐、手动试压泵、粘液封孔材料以及测压仪表等配件组成。 1.1.2测定仪器 测试仪器选用华北科技学院研发的MWYZ-IV型和MWYZ-III型主动式煤层瓦斯压力测定仪各一套。具体技术参数如表1.1所示。 表1.1 测压仪参数表

1.1.3测点布置 为了最大限度反应原始状态下的瓦斯压力,选择测压地点时可参考以下原则:1)目标煤层周围无采空区,尽量选取在最近几年新开拓的岩石巷道; 2)瓦斯压力测量地点一般选择在岩石比较完整,周边地质结构单一的岩巷中进行;测压钻孔及其见煤点应避开地质构造裂隙带、巷道的卸压圈和采动影响范围,测压煤层周围岩石致密完整、无破碎带; 3)煤层50m范围内无断层和大的裂隙;岩层无淋水,岩柱(垂高)至少大于10m; 4)同一地点测压应打两个测压钻孔,钻孔口距离应在其相互影响范围外,其见煤点的距离除石门测压外应不小于20 m。瓦斯压力测量结果以压力较大的一个为准; 5)选择瓦斯压力测定地点应保证有足够的封孔深度。一般的岩巷打钻,钻孔深度不宜小于10m; 6)应尽可能地选择施工仰角测压孔,避免俯角和水平钻孔,同一地点测压应打两个测压钻孔; 7)如果选取顺煤层施工测压孔,钻孔长度不小于40m,选取构造简单有利于施工的最新开掘的煤巷。 1.1.4测试步骤及方法 具体测试过程如下: 1)钻机队在指定地点打钻,钻头采用直径为75mm,记录见煤时间后,继续钻进,同时测压技术人员准备瓦斯压力测定设备,配置压力粘液和乳化液,同时连接部分管线,准备测压仪安装工具; 2)煤层钻进3.8m停止钻进,退出钻杆,准备安装测压仪,记录钻孔具体参数见表1.2; 表1.2 钻孔参数表

活性炭吸附实验报告

实验3 活性炭吸附实验报告 一、研究背景: 1.1、吸附法 吸附法处理废水是利用多孔性固体(吸附剂)的表面吸附废水中一种或多种溶质(吸附质)以去除或回收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同时净化了废水。 活性炭是由含碳物质(木炭、木屑、果核、硬果壳、煤等)作为原料,经高温脱水碳化和活化而制成的多孔性疏水性吸附剂。活性炭具有比表面积大、高度发达的孔隙结构、优良的机械物理性能和吸附能力,因此被应用于多种行业。在水处理领域,活性炭吸附通常作为饮用水深度净化和废水的三级处理,以除去水中的有机物。除此之外,活性炭还被用于制造活性炭口罩、家用除味活性炭包、净化汽车或者室内空气等,以上都是基于活性炭优良的吸附性能。将活性炭作为重要的净化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1.2、影响吸附效果的主要因素 在吸附过程中,活性炭比表面积起着主要作用。同时,被吸附物质在溶剂中的溶 解度也直接影响吸附的速度。此外,pH 的高低、温度的变化和被吸附物质的分散程度也对吸附速度有一定影响。 1.3、研究意义 在水处理领域,活性炭吸附通常作为饮用水深度净化和废水的三级处理,以除去水中的有机物。活性炭处理工艺是运用吸附的方法来去除异味、某些离子以及难以进行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 二、实验目的 本实验采用活性炭间歇的方法,确定活性炭对水中所含某些杂质的吸附能力。希望达到下述目的: (1)加深理解吸附的基本原理。 (2)掌握活性炭吸附公式中常数的确定方法。 (3)掌握用间歇式静态吸附法确定活性炭等温吸附式的方法。 (4)利用绘制的吸附等温曲线确定吸附系数:K、1/n。K为直线的截距,1/n为直线的斜率 三、主要仪器与试剂 本实验间歇性吸附采用三角烧瓶内装人活性炭和水样进行振荡方法。 3.1仪器与器皿: 恒温振荡器1台、分析天平1台、分光光度计1台、三角瓶5个、1000ml容量瓶1个、100ml容量瓶5个、移液管 3.2试剂:活性炭、亚甲基蓝 四、实验步骤 (1)、标准曲线的绘制 1、配制100mg/L的亚甲基蓝溶液:称取0.1g亚甲基蓝,用蒸馏水溶解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标线。 2、用移液管分别移取亚甲基蓝标准溶液5、10、20、30、40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刻度线处,摇匀,以水为参比,在波长470nm处,用1cm比色皿测定吸光度,绘出标准曲线。

活性炭吸附原理与设计参数

活性炭吸附原理与设计参数 1、介绍 活性炭吸附过滤塔是一种废气过滤吸附异味的环保设备产品,活性炭吸附塔具有吸附效率高、适用面广、维护方便、能同时处理多种混合废气等优点,活性炭具有去除甲醛、苯、TVOC等有害气体和消毒除臭等作用,活性炭吸附塔现广泛用于电子原件生产、电池(电瓶)生产、酸洗作业、实验室排风、冶金、化工、医药、涂装、食品、酿造等废气处理,其中最适用于喷漆废气处理的净化。 2、工作原理 含尘气体由风机提供动力,负压进入活性炭吸附塔体,由于活性炭固体表面上存在着未平衡和未饱和的分子引力或化学健力,因此当此固体表面与气体接触时,就能吸引气体分子,使其浓聚并保持在固体表面,污染物质从而被吸附,废气经过滤器后,进入设备排尘系统,净化气体高空达标排放。 3、技术介绍 活性炭是一种黑色粉状、粒状或丸状的无定形具有多孔的炭。主要成份为炭,还含有少量氧、氢、硫、氮、氯。也具有石墨那样的精细结构,只是晶粒较小,层层不规则堆积。具有较大的表面积(500~

1000 m2/克)。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能在它的表面上吸附气体,液体或胶态固体。对于气、液的吸附可接近于活性炭本身的质量的。 其吸附作用是具有选择性,非极性物质比极性物质更易于吸附。在同一系列物质中,沸点越高的物质越容易被吸附,压越大、温度越低,浓度越高,吸附量越大,反之,减压、升温有利气体的解吸。 活性炭常用于气体的吸附、分离和提纯、溶剂的回收、糖液、油脂、甘油、药物的脱色剂,饮用水或冰箱的除臭剂,防毒面具的滤毒剂,还可用作催化剂或金属盐催化剂的截体。 活性炭吸附器设备型号及参数 处理风(m3/h)活性炭(吨)设备阻(pa)重量(Kg)外型尺寸(mm) 5000 0.1-0.2 800 420 600×1250×1250 10000 0.2-0.3 800 550 1500×1250×1250 15000 0.3-0.4 800 750 2000×1250×1250 20000 0.4-0.5 800 900 2500×1250×1250 25000 0.5-0.6 800 1080 2500×1250×1500 30000 0.6-0.7 800 1200 3000×1250×1800 35000 0.7-0.8 800 1450 3500×1250×2200 40000 0.8-0.9 800 1750 3500×1500×2200 60000 1.0-1.1 800 1800 3500×1700×2200

活性炭对水中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研究

活性炭对水中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研究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及人 类健康,有效地治理水污染已成为环保工作者关注的热点。 染料废水因其组分复杂,有机毒物含量大,色度高,难生物降解,抗光解、抗氧化性强,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等“三致”毒性,给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 亚甲基蓝是水溶性偶氮染料的代表性化合物,含这类染料的印染废水排放 量大,污染性强,难生物降解。目前国内外在染料废水处理上常用的方法有吸 附法、混凝沉淀法、膜分离技术、磁分离技术、电化学法、化学氧化法、光催 化降解法、微生物处理法等,与其他处理方法相比,吸附法具有工艺简单、可 操作性强、吸附剂种类多,不产生二次污染物等优点,成为处理污水中难生物 降解污染物的有效方法。 活性炭是一种具有类石墨微晶结构的炭材料,是利用含碳原料经过炭化活 化后得到的产品,具有高比表面积、丰富的孔隙结构、较强的吸附能力、多样 的表面化学性质等特性,是处理废气,含染料、重金属、非金属等废水的优良 吸附剂,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环保、食品等领域。 本实验探讨了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温度等反应条件对活性炭吸附亚甲 基蓝性能的影响,得到吸附过程的最佳条件,并对活性炭的吸附机理进行了分析,为含亚甲基蓝染料废水的治理提供一定的依据。 1 实验 1. 1 试剂与仪器 本实验使用的试剂为活性炭,亚甲基蓝,实验用水为超纯水。台式恒温振 荡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天平。 1. 2 实验方法 称取一定量活性炭加入装有150mLMB 溶液的锥形瓶中,然后放入恒温振 荡器中,在一定温度下振荡吸附一段时间,振荡转速为250 r/min,振荡结束后

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6-2006

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 AQ1026-2006 前言 本标准全部内容为强制性条文。 本标准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煤矿安全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中国矿业大学、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阳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芙蓉(集团)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千庭、文光才、俞合香、王魁军、李宝玉、周德昶、高正强、龙伍见。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瓦斯抽采应达到的指标及其测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井工煤矿。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MT/T638 煤矿井下煤层瓦斯压力的直接测定法 MT/T77 煤层气测定方法(解吸法) AQ1025 煤井瓦斯等级鉴定规范

3 必须进行瓦斯抽采的矿井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矿井,必须建立地面永久抽采瓦斯系统或井下临时抽采瓦斯系统: a) 一个采煤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大于5m3/min或一个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于m3/min,用通风方法解决瓦斯问题不合理时; b) 矿井绝对涌出量达到以下条件的: ——大于或等于40m3/min; ——年产量1.0~1.5Mt的矿井,大于30m3/min; ——年产量0.6~1.0Mt的矿井,大于25m3/min; ——年产量0.4~0.6Mt的矿井,大于20m3/min; ——年产量等于或小于0.4Mt的矿井,大于15m3/min; c) 开采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煤层。 4 瓦斯抽采应达到的指标 4.1 突出煤层工作面采掘作业前必须将控制范围内煤层的瓦斯含量降到煤层始突深度的瓦斯含量以下或将瓦斯压力降到煤层始突深度的煤层瓦斯压力以下。若没能考察出煤层始突深度的煤层瓦斯含量或压力,则必须将煤层瓦斯含量降到8m3m/t以下,或将煤层瓦斯压力降到0.74MPa(表压)以下。控制范围如下: a) 石门(井筒)揭煤工作面控制范围应根据煤层的实际突出危险程度确定,但必须控制到巷道轮廓外8m以上(煤层倾角>8°时,底部或下帮5m)。钻孔必须穿透煤层的顶(底)板0.5m以上。若不能穿透煤层全厚,必须控制到工作面前方15m以上。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