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6年黄浦高三一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6年黄浦高三一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6年黄浦高三一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6年黄浦高三一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6年黄浦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卷上将自己的姓名等相关信息及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所有试题的答案及作文必须全部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答题时应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卷题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

3.本试卷共6 页,试卷总分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一、阅读8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 题。(17 分)

唯有牡丹真国色

刘夙

①牡丹是中华名花,自唐代以来,它那雍容艳丽的硕大花朵就是吉祥富贵的象征,每当国运兴盛、社会繁荣的时候,牡丹热潮就会兴起,因此牡丹文化也成为盛世的象征。北宋周敦颐脍炙人口的名篇《爱莲说》有言:“自李唐以来,世人甚爱牡丹。”唐代对牡丹的热爱是全社会的风气,上至皇宫,下至民间,无不为它的华贵之气倾倒。刘禹锡在七绝《赏牡丹》中说:“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诗人竟不惜通过贬低芍药和荷花来赞美牡丹。皮日休七绝《牡丹》中“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更是将牡丹称为“花王”……

③牡丹是芍药科芍药属植物。芍药属全世界一共有30 多种,除北美洲西部的两个种外都产自旧大陆。这些旧大陆的种可以分成两组(在分类学上,“组”是界于属和种之间的分类单元)——牡丹组和芍药组。尽管牡丹组和芍药组在花型上极其相似,但牡丹组是灌木,它们的茎高度地木质化,冬天地上部分只落叶不枯死,来年新叶和新枝直接从老枝上生出;芍药组则是亚灌木和草本植物,它们的茎只有基部木质化或完全为草质,冬天地上部分大都枯死或完全枯死,来年不得不从茎基上再生出新枝叶。1972 年在甘肃武威旱滩坡汉墓出土的东汉初年的医药简上记载了一个药方,用到“牡丹二分”,这是可以确定的最早提及牡丹的文献,由此可见牡丹一开始只是被作为药材,大约从南北朝开始,牡丹渐渐得到栽培观赏,直到唐代,它才真正成为流行花卉。

④二十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植物分类学界对牡丹的分类不甚重视,对野生牡丹的研究很不充分,以为栽培牡丹品种虽然丰富,但只不过是同一个种内部的变异。1979 年出版的《中国植物志》第二十七卷中记载了11 种中国芍药属植物,其中芍药组8种,牡丹组只有3 种。80 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逐渐繁荣,正如历朝历代的情形一样,牡丹重新成为人们广泛关注和喜爱的花卉,植物学家这才开始仔细研究牡丹的“家谱

..”。根据2014年的最新研究成果,牡丹组原来一共竟有9个野生种(比原来的记载多出6种),其中4个原产于横断山区到西藏东南部;5个原产于中国东部,中国传统的牡丹栽培品种大都是由这5个原产中国东部的野生种经过驯化和反复杂交而成。园艺上往往习惯把中国栽培牡丹分成四大品种群,即中原牡丹品种群、西北牡丹品种群、江南牡丹品种群与西南牡丹品种群,此外还有若干个小品种群,如延安牡丹、鄂西牡丹等。研究表明,栽培牡丹的家世远非同种内部变异那么简单。

⑤通过上面这一“牡丹野生种列表”,栽培牡丹的家世基本弄清,但在从事野生植物保护的学者看来,这场艰

难的学术探索背后却反映了野生牡丹的沉痛家史。野生牡丹陷入濒危、灭绝的困境,值得人们深思、反省。长期以来,人们或为观赏它的花,或为获取它的根皮入药,不断滥采乱挖,最终让牡丹“家族”走上了衰败的不归路。令人遗憾的是,直到今天,人们还仍然没有充分形成保护野生生物资源的意识,野生生物仍在一种接一种地走上灭绝的不归路。

⑥“唯有牡丹真国色”,国色天香的牡丹,长期以来在为人们吉祥富贵、兴盛繁荣贺喜添乐的同时,自己却默默忍受着诸般委屈,甚至殇痛……

1.第④段加点词“家谱”在文中的意思是。(2 分)

2.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②段方框处,语义连贯的一项是()。(2 分)

①人们对它的研究少之又少

②在揭开了牡丹神秘的面纱的同时

③直到近些年研究才慢慢有所深入

④却也揭开了牡丹鲜为人知的委屈和殇痛

⑤身世却一直是个谜团

A.①⑤②④③B.⑤③④②①

C.⑤①③②④D.①③②④⑤

3.联系上下文分析图表在文中的作用。(3 分)

4.对文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第①段引用的说明方法,确切说明牡丹广受人们喜爱的特点。

B.第③段以芍药作比较,突出说明牡丹作为木本植物的特点。

C.第③段运用例证法,强调说明牡丹最初仅用作药材的功用。

D.第④段列数字,确凿说明牡丹野生种丰富,栽培前景广大。

5.本文语言具备科学小品文的一般特点,请举例分析。(4 分)

6.综览全文,概括牡丹长期以来遭受的“委屈”和“殇痛”。(3 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1 题。(19 分)

春天的巴赫

周卫彬

①自从迷上古典音乐,听得最多的就是巴赫。也许没有人,能够将人类复杂而深刻的情感,表现得如此淋漓尽致。唯有巴赫,创造出一个精神上迷人的乌托邦,就像女钢琴家埃莱娜〃格里莫所言,“巴赫,用最真实的情感,俘获了空间,让它成为一条无限的曲线;他掌握着时间,使未来的一切成为可能;他选择一段舞蹈,使之成为神圣的庆典”。

②在这春日融融的午后,躺在沙发上聆听格里莫演奏巴赫的《恰空舞曲》,忽然被一股暖流击中,那种温暖像春日的溪流,逐渐在耳边形成小小的漩涡,它似乎在纯粹而微妙地唤起这个春天隐秘的脉动;一片雾霭氤氲之后,从梦境中醒来,窗外便是一览无余的浓春了。这时候,音乐又仿佛转换为倒映于水中的舞步,人们彼此的步伐在摇曳的波影里,似乎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在和谐而富韵律的节奏中翩翩起舞;而水中的绿藻一簇簇慢慢地生长着、壮大着,随着波光倒影起伏摇曳,仿佛生命永不停歇的呼吸、律动,更像一双温柔的手,抚摸着时间,拂过空间,轻轻地牵引你到那充满巴赫风情的异境他乡。

③在格里莫的演奏中,巴赫的浪漫、伤感,天真、圆融,像一道流光溢彩的背景,凸显而出的是生命沉静而旷远的质感,那种人生中的风雨与星光,相伴而行,有欣慰,也有些许的惆怅。所有的倾诉在节奏的变换和旋律的回荡中,直至言辞难以抵达之处,那是一种存在于内心深处的演奏者与聆听者自在交谈的声音。在只属于自己的春日下午,独自体验着琴声中生命的宁静与辽阔。格里莫指间的巴赫,将她原来的烦躁与不安洗得干干净净,一派空山春雨,如果巴赫再世,不知道他是喜欢古尔德,还是钟意这位貌美如春的格里莫更多一点?

④我不是一名猎奇者,只是偏好同一支乐曲因为不同的改编、指挥、演奏,而带来的不

同体验。一样的曲调,不一样的听觉,难道是我们耳朵的结构发生了改变?我从格里莫这里听到的,完全不同于古尔德(虽然有时候,你会感到古尔德仿佛巴赫的化身,所谓最忠实诠释者),听觉被她的纤指牵引,来到春天记忆的最深处,那些旧日的诗句网获了此时所有的情绪,让人很快坠入美丽的深渊,犹如坠入爱河;她那种奔放的抒情就像汩汩的流水,注入月光下的池塘,有种经历了漫长的跋涉与等待之后,终于找到归宿,一吐为快的感觉。那泠泠的琴声循环漫步,翩翩舞动,时而舒缓安详,时而热烈奔放。你会感觉她从巴赫身边的绿荫下出发,却在路上经历了旷野、沙漠与河流。那自在的弹奏与完美之风里有着郁结和愁闷,也有着明媚与轻灵,以及仿佛臵身于别处的回忆与思考……闭目游神间,不远处,仿佛格里莫就坐在那里,正在用她的身体和心灵演奏巴赫,

⑤我很喜欢格里莫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演绎巴赫的“恰空”,毫不顾及他人对巴赫的习惯聆听方式,在复杂多义中揭示音乐的内涵深度,却以一种最简单的诠释传递音乐最真的美感。这样一位天才的钢琴家,拥有让天使嫉妒的容颜及缪斯青睐的才华,而她在演奏中依赖的或许只是一种直觉,就像在星光下走夜路的人,哪里是田野与山坡,哪里是道路与河流,一切都历历在心。没有取媚于人,也没有所谓的权威评判,她希望得到的仅仅是一支令人享受陶醉的乐曲。你因此也会理解她何以会对保护野狼情有独钟,甚至一度为此中止了自己钟爱的音乐事业。

⑥一种特殊的人生经历,成就了一位天赋异禀的音乐家,并塑造了一个具有特殊意味的巴赫。仅就这个巴赫版本而言,几乎是不可复制的。格里莫不仅提供了一个具有重要价值的巴赫演奏,而且在不断寻找更为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方式。史怀哲在评价《恰空舞曲》时说:“巴赫,用一个简单的主题,呼唤出一个世界。”而这个世界,在格里莫的演绎中,时而层峦叠嶂、繁花如锦,时而轻盈似水,跃动如金,闪现着心灵舞动的微光,如梦似幻,却定格在人们心灵深处永恒的记忆里。这是我们无限渴望接近的世界,就像这静美无垠的浪漫的春天……

7.教材中选入关于巴赫音乐作品《小溪巴赫》,其作者是。(2 分)

8.对第⑥段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结尾扣题,突出格里莫演奏巴赫音乐的特点。

B.与第①段引用的内容相呼应,使文章结构更严谨。

C.史怀哲的话引出对格里莫的赞美,有助于情感表达。

D.运用通感、排比等修辞手法,极大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9.联系第①段引用的内容,赏析第④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5 分)

10.本文构思别具一格,试结合文章题目加以分析。(5 分)

11.根据文章内容,在第④段横线上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表现格里莫演奏巴赫音乐时的形象。

(80 字左右)。(4 分)

(三)默写(任选六空)(6 分)

【注:考生答题超过6 空,按前6 空顺序评分】

12.(1)蒹葭采采,。(《诗经·蒹葭》)

(2)余嘉其能行古道,。(韩愈《师说》)

(3),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柳永《八声甘州》)

(4),善假于物也。(荀况《劝学》》)

(5)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苏轼《水调歌头》)

(6),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君子坦荡荡,。(《论语·述而》)

(8)丹青不知老将至,。(杜甫《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3—15 题。(8 分)

[双调]水仙子次韵金陵怀古

张可久

朝朝琼树后庭花①,步步金莲潘丽华②,龙蟠虎踞③山如画。伤心诗句多,危城落日寒鸦。凤不至空台上,燕飞来百姓家,恨满天涯。

【注】①南朝陈后主荒于酒色之事,最终在喝酒行乐时被隋兵捕获。②南齐东昏侯宠爱潘妃之事,后梁武帝攻取金陵杀东昏侯,潘妃自缢而死。③形容地形雄壮险要。

13.“凤不至空台上”和“燕飞来百姓家”分别化用了唐诗《》和《》中的诗句。(2 分)

14.作品开头两句运用典故的用意是。(2 分)

15.从情景关系角度赏析作品中的画线句。(4 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6—20 题。(18 分)

①申公,鲁人也。少与楚元王交俱事齐人浮丘伯受《诗》。汉兴,高祖过鲁,申公以弟子从师入见于鲁南宫。吕太后时,浮丘伯在长安,楚元王遣子郢与申公俱卒学。元王薨,郢嗣立为楚王,令申公傅太子戊。戊不好学,病申公。及戊立为王,胥靡①申公。申公愧之,归鲁退居家教,终身不出门。复谢宾客,独王命召之乃往。弟子自远方至受业者千余人,申公独以《诗经》为训故以教,亡传、疑者则阙弗传。

②兰陵王臧既从受《诗》,已通,事景帝为太子少傅,免去。武帝初即位,臧乃上书宿卫,累迁,一岁至郎中令。及代赵绾亦尝受《诗》申公,为御史大夫。绾、臧请立明堂以朝诸侯,不能就其事,乃言师申公。于是上使使束帛加璧,安车以蒲裹轮,驾驷迎申公,弟子二人乘招传从。至,见上,上问治乱之事。申公时已八十余,老,对曰:“为治者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是时上方好文辞,见申公对,默然。然已招致,即以为太中大夫,舍鲁邸,议明堂事。

③太皇窦太后喜《老子》言,不说儒术,得绾、臧之过,以让上曰:“此欲复为新垣平②也!”上因废明堂事,下绾、臧吏,皆自杀。申公亦病免归,数年卒。弟子为博士十余人,孔安国至临淮太守,周霸胶西内史,夏宽城阳内史,砀鲁赐东海太守,兰陵缪生长沙内史,徐偃胶西中尉,邹人阙门庆忌胶东内史,其治官民皆有廉节称。

【注】①胥靡:古代服劳役的徒刑。②垣平:汉文帝时赵人,以望气附会人事,诈伪被揭露后,下狱诛死。

16.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 分)

(1)楚元王遣子郢与申公俱卒.学()(2)申公愧.之()

(3)复谢.宾客()(4)以让.上曰()

17.下面各项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 分)

A.(1)此欲复为新垣平也.

(2)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B.(1)上问治乱之.事

(2)儿之.成,则可待乎(《项脊轩志》)

C.(1)即以.为太中大夫

(2)安车以.蒲裹轮

D.(1)少与.楚元王交俱事齐人浮丘伯受《诗》

(2)楚元王遣子郢与.申公俱卒学

18.把第①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 分)

19.文章结尾不惜笔墨叙写申公弟子的意图是。(2 分)

20.简析申公这一人物形象。(4 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1 —25 题(12 分)

题尔遐园居序

张鼐

①缁衣化于京尘,非尘能化人也。地不择其偏,交不绝其靡;精神五脏,皆为劳薪。能于此.中得自在者,其惟简远者□!

②尔遐以治行入官柱下,卜居西城之隅。数椽不饰,虚庭寥旷,绿树成林,绮蔬盈圃。红蓼植于前除,黄花栽于篱下。亭延西爽,山气日佳。户对层城,云物不变。钩帘缓步,开卷放歌。花影近人,琴声相悦。灌畦汲井,锄地栽兰,场圃之间,别有余适。或野寺梵钟,清声入座;或西邻砧杵,哀响彻云。图书润泽,琴尊潇洒,陶然丘壑,亦复冠簪觞咏之娱,素交是叶。尔遐尝言:“高林受日,宽庭受月。短墙受山,花夜受酒。闲日受书,云烟草树受诗句。”余谓非尔遐清适,不能受此六种。

③然余尝笑人眼目不天,辄浪谈泉石,桎梏簪裾,彼实无所自树乃尔。夫能自树者,寄澹于浓,处繁以静,如污泥红莲,不相染而相为用。但得一种清虚简远,则浓繁之地,皆我用得,马头尘宁复能溷我?尔遐读书高朗,寡交游,能自贵重,而以其僻地静日,观事理,涤志气,以大其蓄而施之于用,谁谓园居非事业耶?然尔遐临民,卓然清静,中州人比之为刘襄城、卓太傅,则今日之园居,其又以六月息者,而九万里风斯在下,吾益信京尘之未必不能息人也。

2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1 分)

A.矣B.乎C.欤D.耶

22.第①段加点的“此”指代的内容是(用自己的话概括)。(2 分)

23.对第③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得简远需放开眼界,不甘束缚。

B.“自树”是得简远的关键所在。

C.得简远便能适应官场的污浊。

D.尔遐得简远,于园居中积蓄力量。

24.从表达方式角度分析第②段与第③段的关系。(3 分)

25.评价本文所提倡的“简远”思想的意义。(4 分)

二、写作70 分

26.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知止”二字作为座右铭高悬于李嘉诚办公室的醒目处,清人曾国藩一生的作为和成就也处处有“止”的烙印。

古语云“知行知止,知止而行”,意思是要懂得“行”,也要懂得“止”,懂得“于止中行”。

黄浦区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终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

―、阅读(80分)

(一)(17分)

1.(2分)牡丹野生种及其栽培繁殖的情况

2.(2分)C

3.(3分)图表用来说明牡丹野生种丰富,栽培牡丹品种非同种内部变异的特点;简明、直观、清晰。通过图表也看到牡丹野生种全面告急的困境,有助作者情感表达。

4.(3分)B

5.(4分)本文语言既具备严谨准确的科学性,又有文学的感染力。(要求必须举例分析,文学性如修辞手法及情感色彩等;科学性除了关注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列图表等说明方法外,还有“大都”、“往往”等限定性副词的运用等。)

6.(3分)⑴野生牡丹种不为人研究、了解(身份存在不明)。⑵栽培牡丹真正身世长期不为人知(身世不清)。⑶野生种分布范围缩小,有的几近灭绝(亡身灭种)。⑷时至今日人们仍普遍缺乏牡丹野生种保护意识。

(二)(19分)

7.(2分)肖复兴

8.(3分)D

9.(5分)画线句的描写运用通感(比喻)等手法,生动表现格里莫演奏的巴赫音乐跨越时空,兼具舞蹈可视性的美感与震撼;呼应并具体表现第一段引用的格里莫的话,表现格里莫演奏巴赫音乐的美妙高超。

10.(5分)借巴赫的音乐写演奏者格里莫及其演奏(陪衬),“春天的巴赫”指格里莫以个人独特的理解演绎巴赫音乐,其演奏给人春的感觉——温暖如春,仿佛生命的脉动,又如洗尽铅华的空山春雨般的宁静旷远以及静美无垠的浪漫等,突出格里莫演奏的绝妙;其人也如其演奏风格随性自然,且貌美如春。

11.(4分)评分要求:主要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适当运用修辞手法,表现格里莫弹奏时的形象或安静或热烈等。字数不足酌情扣分。

(三)(6分)

12. ⑴白露未已⑵作师说以贻之⑶渐霜风凄紧⑷君子生非异也

⑸高处不胜寒⑹万籁此俱寂⑺小人长戚戚⑻富贵于我如浮云

(四)(8分)

13.(2分)登金陵凤凰台乌衣巷

14.(2分)怀古讽今,讽喻南宋王朝衰败灭亡的原因

15.(4分)“伤心”一词,直接抒发王朝衰亡的悲哀之情,又以“危城”、“落日”、“寒鸦”三个物象组成萧索衰败的画面,渲染悲凉的气氛,烘托伤感的情怀,情景交融。

(五)(18分)

16.(4分)⑴完成⑵感到羞愧⑶谢绝⑷责备

17.(3分)B

18.(5分)从远方来求学受教的弟子有一千多人,申公只教授解释《诗经》文意的内容,没有阐发经义的著述作为参考的,如果自己对文意也有疑惑,他就空着不勉强解释。

19.(2分)用衬托的手法侧面表现申公为人为学的品质

20.(4分)做人清高自尊,质朴直言;为学执着,严谨等(要求能联系原文举例分析)。

【参考译文】

申培先生,是鲁国人。年轻时与楚元王刘交一起侍奉齐人浮丘伯,并从师其门下研习《诗经》。汉兴起后,汉高祖经过鲁国时,申公以弟子的身份跟随他的老师到鲁国的南宫拜见过汉高祖。吕太后执政时,浮丘伯在长安,楚元王让自己的儿子刘郢与申公一起(从师浮丘伯)完成学业。楚元王死后,刘郢继承王位做了楚王,他请申公做太子刘戊的老师。刘戊不喜欢学习,怨恨他的老师。等到刘戊立为楚王,就把申公禁锢起来。申公感到耻辱,退归鲁国,在家中教书,终身不出家门。并谢绝一切宾客,唯有鲁恭王招请他才前往。从远方来求学受教的弟子有一千多人,申公只教授解释《诗经》文意的内容,没有阐发经义的著述作为参考的,如果自己对文意也有疑惑,他就空着不勉强解释。

兰陵的王臧跟着申公学《诗经》,研习精通后,用它事奉孝景皇帝,曾做太子少傅,后来又被免官了。武帝刚即位,王臧就上书请求入宫为皇上值宿警卫。后来他不断得到升迁,仅一年就做到郎中令。代郡的赵绾也曾跟着申公学过《诗经》,后来做了御史大夫。赵绾、王臧请示皇上,想建造明堂用来召集诸侯朝拜。但是他们无力完成这件事,于是就向皇上推荐了他们的老师申公。皇上立即派遣使臣携带贵重礼物束率和玉壁,用蒲草包裏车轮让车安稳,驾着四马拉的车去迎请申公,两个徒弟自己也乘着驿站的马车跟着一道去迎请。申公进京后,拜见了皇上。皇上向他询问了一些有关治理国家的问题,这时申公已经八十多岁了,人老了,他说治理国家的人不必多说话,而是要看他怎样身体力行罢了。”当时皇上正喜欢儒生们的一些花言巧语,现在听到申公这么说,默然不乐。但既已把他请来了,于是就封他做了一个中大夫,让他住在鲁国驻地的办事处里,商量如何建立明堂的事情。

但是太皇窦太后喜爱《老子》的学说,不喜欢儒家思想,她找出赵绾、王臧的过失来,责备皇上说:“这是想重做新垣平啊!”皇上因此停止商议建造明堂的事,把赵绾、王臧都交付法官论罪,后二人都自杀。申公也以病免官返回鲁国,数年后逝世。申培的弟子做博士官的有十多个人,孔安国后来官至临淮太守,周霸官至肢西内史,夏宽官至城阳内史,砀郡的鲁赐官至东海太守,兰陵的缪生官至长沙内史,徐偃官至胶西中尉,邹人阙门庆忌官至胶东内史。他们治理官吏和百姓都廉洁有节操。

(六)(12分)

21.(1分)B

22.(2分)官场的喧嚣劳顿

23.(2分)C

24.(3分)本文叙议结合,叙述描写突出园之清雅与人之清适,与下文“僻地静日”呼应,为说理铺垫蓄势,阐明只要内心清虚简远,即使于浓繁之官场,也能化繁为简,卓然清静,利益百姓的道理。

25.(4分)本文中的“简远”是指为官之人在险恶污浊的环境中不与世俗为伍,能“自树”,人在官场,心在远方;这种“寄澹于浓,处繁以静”的思想常常是中国传统士大夫文人的一种境界追求,实为可贵;这种思想在今天浮躁的社会对为官之人,治学之人、读书之人等都有积极影响和意义。

【参考译文】

为官之人被京城的风气所熏染,并非京城的风气能熏染人。原因是身处京城自己不懂得选择僻静之地居住,交往上常常络绎不绝;身心始终处于劳顿状态。能在官场的喧嚣劳顿中求得一份自在,大概只有心存简远的人啊!

尔遐因较好的为政之举得以官任柱下史,他却选择居住在西城的一个角落。他的住处建筑橡檁没有任何装饰,开阔的庭院寂静旷远,绿树成林,各种蔬菜,交错生长,充盈园圃。蓼草种植在前阶,黄花栽在篱笆下。亭中放眼可见明朗开阔的自然景象,每曰山气氤氳,气象万千。门户正对着城阙,风物如故,始终不变。帘幕轻钩,缓步徐行,或读书养性,或纵情放歌。近旁花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和着优雅的琴声,令人倍感闲适愉悦。从井里汲水浇灌菜园,松土除草栽种兰花,农事之中,有太多独特乐趣,令人安适。有时野外寺庙的钟声款款入耳,清雅之声相伴入座;有时隔壁邻人捣衣之声,声入云霄。图书润泽智慧心性,琴声令人性情潇洒,山峦丘壑使人闲适愉悦,也还有穿着官服饮酒咏诗的娱乐,但都是情谊纯洁,志趣相投的朋友。尔遐曾经说:“高大挺拔的树木易得阳光恩泽,宽阔的庭院容受月光的恩宠。矮墙适宜观山,花夜适合饮酒。闲暇的日子适合读书,云烟草树适合入诗句。”我说若不是尔遐有颗清适的心,完全不能安享这六种雅趣。

然而我也曾讥笑他人眼界狭窄,动辄空谈泉石之趣,实则受到权贵的桎梏,他们实际上是没有任何自树罢了。能自树的人,寄平淡于浓繁之中.能以宁静的内心应对繁复的琐事,就像污泥与红莲,不相浸染却能借用对方之力为我所用。只要得到一种清虚简远的境界,那么大凡浓繁之环境,也都会为我所用,官场的污浊又怎么能玷污到我呢?

尔遐读书高超明达,交游很少,能自重自贵,能在他僻静的居住地过闲静的日子,静观万事万物之规律,涤荡胸中志气,在此蓄积力量而等待机会有所施展,谁能说园居没有成就呢?这样的话尔遐治理百姓,清静卓远,中州的人把他比作刘襄城、卓太傅之类的清廉之官,那么今天的园居之举,就像大鹏借助六月的风高飞,借助翅膀下的旋风能使它鹏程九万里一样,我越发坚信京城的尘俗不一定不会使人的智慧才干有所增长呀。

二、写作(70分)

26.(70分)(略)

2018上海各区初三语文二模课外文言文及答案汇编

2018上海各区初三语文二模课外文言文及答案汇编 一、【杨浦区】 曹玮用兵 曹玮知镇戎军日①,尝出战小捷,虏兵②引去。玮侦虏兵去已远,乃驱所掠牛羊辎重,缓驱而还,颇失部伍③。其下忧之,言于玮曰:“牛羊无用,徒縻④军。不若弃之,整众而归。”玮不答,使人候⑤。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玮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虏军将至,使人谓之曰:“蕃军⑥远来必甚疲,我不欲乘人之怠,请休憩士马,少选⑦决战。”虏方苦疲甚,皆欣然,严军歇良久。玮又使人谕之:“歇定可相驰矣。”于是各鼓军而进,一战大破虏师,遂弃牛羊而还。徐谓其下曰:“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比其复来,几行百里矣,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⑧不能立,人气亦阑⑨。吾以此取之。”(节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①镇戎:地名,宋时边境重镇。知镇戎军日:主管镇戎军队的时候。②虏兵:敌军。③部伍:兵士的队伍。④縻:束缚。⑤候:侦查。⑥蕃军:吐蕃军队,即上文“虏兵”。⑦少选,一会儿。⑧痹:麻痹。 ⑨阑:残,尽。 1、解释加点字。(4分) (1)徐.谓其下徐()(2)比.其复来比()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 3、请用原文中的动词填空,表现曹炜“一战大破虏师”的过程。(3分) □敌→□敌→□敌→破敌 4、请简述划波浪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2分) 1、(1)慢慢地,缓缓地(2分)(2)等到(2分) 2、(敌军)听说曹玮贪图牛羊之利(贪图牛羊这些小利)而军容不严整,立刻就返回袭击曹玮军队(3分) 3、诱待痹(3分) 4、本句交代了部下对曹玮下令携带牛羊而使军队不齐整的现状担忧,并予以劝解。从侧面表现了曹玮巧于谋略,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2分)

2017年上海普陀区高三英语一模试卷及答案

普陀区2016学年第一学期髙三英语 I.Listening Comprehensio n Section A10% Directions:In Section A, you will hear ten short conversations between two speakers. At the end of each conversation, a question will be asked about what was said The conversations and the questions will be spoken only once. After you hear a conversation and the question about it, read the four possible answers on your paper, and decide which one is the best answer to the question you have heard 1. A.Relaxed B.Annoyed C. Worried. D. Satisfied 2. A. On February 1st. B. On February 2nd. C. On February 3rd D. On February 8th. 3. A. A basketball player. B. A laundry worker. C. A window washer. D. A rock climber. 4. A. To a stationery shop. B. To a gymnasium. C. To a paint store. D. To a news stand. 5. A. Ask for something cheaper B. Buy the purse she really likes C. Protect herself from being hurt. D. Bargain with the shop assistant. 6.A. She doesn't plan to continue studying next year. B.She has already told the man about her plan. C.She isn’t planning to leave her university. D.She recently visited a different university

2018届上海市静安区初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精校打印版】

静安区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质量调研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00分钟,在答题纸上完成) 2018年1月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去年今日此门中,。(《题都城南庄》) 2. ,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翁》) 3.衣带渐宽终不悔,。(《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4.复行数十步,。(《桃花源记》) 5. ,锦鳞游泳。(《岳阳楼记》)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4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6.“万籁此俱寂”的“此”指(2分) 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首联写景使人感到古寺之静穆。 B.颔联描写了禅房的美妙幽寂。 C.颈联以鸟儿之乐反衬诗人之苦。 D.尾联以有声衬无声突出禅院的幽静。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捕蛇者说(节选) 柳宗元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饿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即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8.初中阶段,我们还学过柳宗元的文章《》、《》。(2分) 9.翻译文中的画线句(3分) 君将哀而生之乎?

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1卷试题答案及详解-word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语文)1卷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 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辨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注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这些历史因素对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兴起具有催生作用。1928年秋,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发掘殷墟,其最初的目的乃是继续寻找甲骨。而第二次发掘时,已从主要寻找甲骨变成了对整个遗址所有遗存的科学发掘。 甲骨文的发现还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字学家崇尚许慎的《说文解字》,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说文》学;但由于北宋以来金石学的发展,特别是对金文的研究,已不断地用商周古文字对《说文》的文字学进行补充。到了清代,对金石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使《说文》的权威性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甲骨文的发现提供了汉字的早期形式,其构成离小篆甚远,多有象形、会意文字,令当时学者眼界大开。《说文》以小篆为本解释字源的理论难以维持,从此中国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摘编自朱凤瀚《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殷墟甲骨文是商代后期王公贵族占卜凶吉时写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它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在殷墟甲骨文发现之前,人们只能从有限的文献记载中了解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一个商王朝,然而这些文献却并非成于商代。

2018.04黄浦区初三语文二模试卷与答案

2018.04黄浦区初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问今是何世,乃,。(陶渊明《桃花源记》) 2. ,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 3.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4.会挽雕弓如满月,,。(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5.青山绿水,。(白朴《天净沙﹒秋》)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4分)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6.“残照”的意思是。(2分) 7.后人在论及做学问时,常引用“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借此所体现的精神是。(2分) A.乐而忘忧 B.锲而不舍 C.挺身而出 D.尽力而为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出师表(节选) 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②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③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8.《出师表》的作者是三国时期国的(人名)。(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遂许先帝以驱驰。 10.用选文中的语句填空。(4分) (1)选文第①段含蓄地指出了后主刘禅身上存在的问题是“()”。 (2)今人在表达自己深感责任重大的心情时,可引用选文第③段的“()”。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昔者纣为象著而箕子①怖,以为象著必不加于土硎②,必将犀玉之杯;象箸、玉杯不羹菽藿③,则必旌④、象、豹胎;旌、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食.于茅茨之下,则锦衣九重,广室高台。吾畏其卒.,故怖其始。居五年,纣为肉圃⑤,设炮烙⑥,登糟邱⑦,临酒池,纣遂以亡,故箕子见象箸以知天下之祸,故曰:“见小曰明。” 【注释】①纣:殷纣王,箕子:纣的叔父。②硎(xíng):盛菜羹的器具。③菽藿:指一般的蔬菜。④旌:牦牛③肉圃:肉像园子里的蔬菜一样多,故称储存肉的地方为圃。⑥炮烙:烤肉的铜格,也是一种刑具。⑦糟邱:酒糟堆成的山丘。11.为文中加点的词,选择一项正确的解释。(4分) (1)食.于茅茨之下 A.饭 B.粮食 C.吃 D.喂养 (2)吾畏其卒

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上学期一模英语试题 含答案

2016届上海普陀高三一模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II. Grammar and Vocabulary (26分) Section A Directions: After reading the passages below, fill in the blanks to make the passages coherent and grammatically correct. For the blanks with a given word, fill in each blank with the proper form of the given word; for the other blanks, use one word that best fits each blank. (A) Different forms of hospitality (好客) I am a British woman social anthropologist (人类学家). I once spent a year in Moldova, in Eastern Europe, (25)______ (study) everyday life in the country. I stayed with a Moldovan family to see from the inside how people managed their lives. I had a wonderful time and made many new friends. What I observed is of course based on my own experience at a particular place and time. I often found (26) _______ surprisingly difficult to see life there through the eyes of a Moldovan. This was (27) ______ the people I met were extremely hospitable and I was treated as an honoured guest at all times. As my hosts, they wanted me to enjoy myself, and not to get (28) ______ (involve) in shopping, cooking, or other domestic jobs. Most mornings I was encouraged to go out to explore the city, or carry out my research, and I returned later to find that my elderly landlady and her sister had travelled across the city on buses to the central market (29) ________ (bring) back heavy loads of potatoes, a whole lamb, or other large quantities of products. I was often invited to people’s homes, and was always offered food on entering. Mo st of the adults I met enjoyed inviting friends, family, neighbours, colleagues and even strangers into their homes, (30) ______ they treated them to food, drink, and a lively hospitable atmosphere. Hosts hurried to serve guests as well and as quickly as possible. (31) ______ a household was expecting guest, large amounts of food were prepared in advance, usually by the women. Wine had already been made, generally by the men, (32) ______ were also responsible for pouring it. Unexpected visitors were still offered as much food and drink as the household (33) ______ provide in the circumstances. (B) How English family life has evolved since the eighteenth century The majority of English families of the pre-industrial age, roughly until the mid-eighteen century, lived in a rural location. Many of them owned or had the use of a small piece of land, and actually all family members were busy with agricultural work in one form or another, usually (34) _______ (grow) food for their own consumption and sometimes also producing food or other goods for sale. The labour was controlled by the husband, (35) ______ _____ his wife and children, too, had an economic value as their contributions to the family income were likely to mak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tarvation and survival. Children worked from an early age, girls helping their mothers, and boys their fathers. School was an occasional factor in their lives. Instead, children learned by doing (36) _______ their parents showed them. Knowledge of caring (37) ______ animals, sewing was handed down from parent to child. Also, most people engaged in handicraft production in the home, and the family (38)

2019静安高三语文一模

静安区2018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 高三语文试卷 2019.01 考生注意: 1.本场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所有作答务必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区域,不得错位。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3.用2B铅笔作答选择题,用黑色字迹钢笔、水笔或圆珠笔作答非选择题。 一积累应用 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分野中峰变,_______________。(王维《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3)《师说》开头一句说“_______________”。文中引用孔子“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接着说,“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5分) (1)毕业送别,为了激励同学,小李准备的诗词用作赠言最适合的一项是()(3分) A.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B.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如用手势招呼别人,用面部表情传达某种信息,这些符号的使用范围是极有限的。_________,一般人用电报陈述意见,诸如此类的符号都是在已有的语言基础上编制出来的,是语言符号的符号。由此可见,____________________,它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人们进行交际,交流思想,可以不使用语言符号②语言是应用最广泛的符号 ③军队用旗语发布命令④人类社会的所有活动都离不开语言 A.③②①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①③②④

2016年贵州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6年贵州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 3分)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题. 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讲述亲身经历或道题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在传统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水手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比。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唐吉可德》中的故事是唐吉可德的行侠奇遇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游历见闻的连缀。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类和史传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质检的区别清晰起来。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作者的亲历亲闻。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的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许历尽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故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漂泊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或趣事,当他晚年作在火炉旁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身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的故事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首要功能,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故事不同程度的减损或逐渐消失,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揶到故事之外。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 1

2019年黄浦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黄浦区 2019年初三二模语文试题 (满分 150分,考试时间 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 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东边日出西边雨, 2、 。 (《竹枝词》) (《送友人》) ,落日故人情。 , 3、 ,鬓先秋, 。(《诉衷情》) 。(《桃花源记》) 。(《捕蛇者说》) 4、问今是何世,乃 5、则吾斯役之不幸, (二)阅读下面的诗和曲,完成第 6—7题(4分) 山居秋瞑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6、与《山居秋瞑》的“瞑”意思最接近的是( A .落日残霞 B .老树寒鸦 C .青山绿水 7、《山居秋瞑》和《天净沙·秋》的共同之处是( )。(2分) )。(2分) D .红叶黄花 A .描绘相似的秋日景物。 C .展现秋天的缤纷色彩。 B .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 D .刻画雨后山村的风光。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 8—9题(8分)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 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8、选文的作者是 是: 代文学家刘禹锡。他写下的描绘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名句 , 。(4分) 。题目是“陋室铭”,结尾却说“何陋 。(4分) 9、“何陋之有?”的意思是 之有”,原因是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 10—13题。(12分) 周定州刺史孙彦高,逢突厥围城,不敢诣厅。文符须征发者,于小窗接入,锁州宅门。 ① ② . 及贼登垒,乃入柜中藏,令奴曰:“牢掌钥匙,贼来索,慎勿与也。”昔有愚人入京选,皮袋. 为贼盗,曰:“贼将终不得我物用。”或问其故,曰:“钥匙在我衣带上。”此亦孙彦高之流 也。 ③ [注释]①周:唐时武则天临朝执政,改国号为周。②刺史:官名,唐代周刺史相当于郡太 守。即所在州的政务长官。③流:同一类人物。 10、下列与文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4分)

2016年全国3卷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新课标Ⅲ卷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中有历史。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大。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社会史的人几乎是一个常识。陈寅恪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经》。 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炎皇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以神话传说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曾是死结。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变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在于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此后该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它看成史书了。 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虽然《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所以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这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解开的途径有二:一是将《山海经》分而治之,不把它看作一部成于一人一时之书,神话归神话,历史归历史;二是神话中也有历史的成分在,仍可以之证史或补史。分而治之者,以为《山海经》中的《五藏山经》是比较雅正的部分,谭其骧就写了《<五藏山经>的地域范围》一文,分析《山经》写作时的地理知识水平。将历史成分发掘出来的,自然以王国维用《山海经》来印证甲骨文中殷商先王亥为最明显的例子。 上面说的是介于文学与史学之间的文献,至于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料。但发掘史料是一回事,把整个作品当成真史就很可虑了。《红楼梦》反映了清代前期的历史现实没有错,可是如果过分坐实到具体历史人物身上,就未免失之穿凿了。戏说之类当然是文学,但读者观众往往误以为是历史。如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张诚、徐日昇当时担任与俄国谈判的翻译,工作是以拉丁语作为中介的,而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他们说的却是俄语,观众看到这个情节时被误导也就难以避免了。 (摘编自周振鹤《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历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当今历史学界,历史学家的研究领域不断地扩展,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都有可能成为他们研究历史的资料。 B.古代的史学家选取史料的范围比较狭窄,他们并未广泛采用“以诗证史”或将小说用于社会历史研究之类的方法。 C.王国维在《古今新证》中认为,有些历史学家如果能充分利用史料,就不会“疑古”,怀疑尧、舜、禹等人物的真实性。 D.历史学者对《山海经》有不同认知,《隋书·经籍志》把它列入史部,视为史书,王国维则把它作为古史材料看待。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很多人认为《山海经》的记载荒唐夸张,与真实的历史差别较大,司马迁也持这种观点,因此《史记》并不采用《山海经》。

2013年上海市黄浦区初中语文二模卷及答案

黄浦区2013年九年级学业考试模拟考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6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第一部分阅读(90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42分) ㈠默写(18分) 1.水何澹澹,。 (《观沧海》) 2.,雨后全无叶底花。 (《雨晴》) 3.,带月荷锄归。 (《归田园居》) 4.东边日出西边雨,。 (《竹枝词》) 5.子曰:“敏而好学,,是以谓之文也。” (《孔孟论学》) 6.则吾斯役之不幸,。 (《捕蛇者说》) ㈡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第7—8题(4分) 水仙子?咏江南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7.上曲的作者是元代(人名)。曲中“看沙鸥舞再三”与我们学过的“沙鸥翔集”这一描写异曲同工,“沙鸥翔集”出自课文《》。(2分) 8.下列对于《水仙子?咏江南》一曲理解错误 ..的一项是(2分) A.本曲用到了“一”、“两”、“再三”、“十”等词,具体准确地表现了江南水乡景物的 特点,呈现出一幅真实的画面。 B.本曲在景物描写上动静结合,既有江上雾霭弥漫、烟云缭绕的静态之美,也有沙鸥起舞、 风吹帘动的动态之美。 C.本曲中“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先写远方的画船,再写近处的酒店酒旗,条理清 晰,而且极富层次感。 D.曲中“爱杀江南”句中的“杀”有口语色彩,表示程度之深,充分表现出作者对江南真切

的喜爱之情,凸显了主旨。 ㈢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9.下列关于上文作者和作品的介绍与简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柳宗元,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B.题为“黔之驴”,因此主要对驴进行十分详尽的描写。 C.主要讽刺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轻视敌人的人物。 D.文章通过细节描写,表现出老虎对驴一系列的认识变化过程。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2分)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11. 老虎认为驴“技止此耳”,在文中具体表现为(用自己的话概 括),后引申出成语。(4分) ㈣阅读下文,完成第12—14题(12分) 互不相师 《世说新语》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①?”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②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③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④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注]①履行:实行,做。②绥:安抚。③恣:任凭。④师:学习,效法。 12.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⑴久而益.敬()⑵异.世而出()

2018静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静安区2017第一学期学习质量调研 九年级语文2018.1 (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50分)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去年今日此门中,。(《题都城南庄》) 2.,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翁》) 3.衣带渐宽终不悔,。(《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4.复行数十步,。(《桃花源记》) 5.,锦鳞游泳。(《岳阳楼记》) (二)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6-7题(4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6. “万籁此俱寂”的“此”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7.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首联写景使人感到古寺之静穆。 B. 颔联描绘了禅房的美妙幽寂。 C. 颈联以鸟儿之乐反衬诗人之苦。 D. 尾联以有声衬无声突出禅院的幽静。 (三)、阅读下面的选自,完成8-10题(8分)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

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8.初中阶段,我们还学过柳宗元的文章《》《》(2分) 9.翻译文中的画线句。(3分) 君将哀而生之乎? 10.以下对选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蒋氏认为赋敛之不幸甚于捕蛇之不幸。 B乡邻们非死则徙的惨境是赋敛所造成。 C蒋氏多次直接表时不愿恢复赋税。 D蒋氏对于捕蛇无怨是假,无奈是真。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3分) 唐俭与太宗弈,占先。上怒,出为潭州。余怒未息,召尉迟敬德曰:“俭轻我,我欲杀之,卿为我查证其过。”敬德拱手唯唯。明日廷奏,敬德顿首曰:“臣实不闻。”上追问者三,敬德坚持者三。上怒,碎玉盏于地,拂袖入。良久索食,引三品以上皆入宴,上曰:“敬德今日益者有三,朕有怒过之美,俭有再生之幸,敬德有忠直之誉”遂赏敬德。群 臣皆称万岁。 【注释】尉迟敬德,指尉迟恭,字敬德,唐代官员,曾助太宗即位。 11.下列与选文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是(共4分) (1)余怒未息() A.尝贻伞核舟一 B.邹忌修八尺有幸 C.其级七千有余 D.以残年伞力 (2)良久索聿() A.谨章之,时而献焉 B.皆出酒章 C.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D.退而甘章其土之有 12. 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我有怒叱过失之臣的美德。 B.我有自责过失的美德。 C.我有让怒气消失之美德。 D.我有消除怒气的美德。 13. 请引用原文回答(共4分) (1) 敬德接受唐太宗交代的任务先是“”,査证后则是“”。 (2) 敬德抗君之命,太宗的态度先是“”,后是“”。 14.唐太宗是明君,本文能表现他优秀品质的一项是( )(2分)

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含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辩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往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这些历史因素对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星期具有催生作用。1928年秋,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发掘殷墟,其最初的目的乃是继续寻找甲骨。而第二次发掘时,已从主要寻找甲骨编程了对整个遗址所有遗存的科学发掘。 甲骨文的发现还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字学家崇尚许慎的《说文解字》,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说文》学;但由于北宋以来金石学的发展,特别是对金文的研究,已不断地用商周古文字对《说文》的文字学进行补充。到了清代,对金石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使《说文》的权威性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甲骨文的发现提供了汉字

2019年黄浦区初三语文二模

黄浦区2019年九年级学业考试模拟考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盈盈一水间,。(《迢迢牵牛星》) 2.____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知否,知否,。(李清照《如梦令》)) 4.___________________,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陶渊明《桃花源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6.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2分) 7.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横”字写出水之动态。 B.“绕”字写出山之静态。 C.尾联抒发难舍难分的情感。 D.通篇都在写秀丽的自然美。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9分) 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②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8.下列对第①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船载以入”意思是用船运载一头驴进入黔地。 B.“以为神”意思是把它当作神奇的东西。 C.“林间”意思是驴在林间偷看。 D.“莫相知”意思是不了解驴究竟有多大本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以为且噬己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以下是老虎认识驴的心理过程,请用自己的话填空。(4分) 最初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范文正在睢阳掌学,有孙秀才上谒,文正赠钱十千。明年孙生复道睢阳谒文正,又赠十千,因问:“何故.汲汲①于道路?”孙秀才戚然却色曰:“老母无以养,若日得百钱,则甘旨②足矣。”文正曰:“吾观.子辞气,非乞客也,二年仆仆,所得几何?吾今补子为学职,月可得三千以供养,子能安于为学乎?”孙生再拜大喜,于是授《春秋》,而孙生笃学, .....

2016上海高考一模英语翻译全部(含标准答案)

2016一模翻译 I. Translation(杨浦) Directions:Transla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nto English, using the words given in the brackets. 1.为了赶时髦,一些年轻人花费一个月的工资去购买新发行的电子产品。(spend) 2.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颜值高的人更有可能受到雇主的青睐。(grant) 3.网购存在风险,因此下单之前的深思熟虑有助于避免不必要的损失。(exist) 4.消息传来在新西兰发生地震后,中国政府立即租用直升机实施救援,为此国 人感到十分自豪。(Word) Translation 1.To follow the fashion, some young people spend one-month salary in buying a newly-released electronic product. 2.It’s taken for granted that those with good physical appearance are more likely to be favored by their employers. 3.There exist risks in online shopping, so careful consideration before placing an order can help avoid unnecessary losses. 4.Word came that the Chinese government rented helicopters to rescue victims /carry out rescue operations immediately after the earthquake hit New Zealand, which made Chinese people very proud. V.Translation (徐汇) Direction: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nto English ,using the words given in the brackets. 72.我以为你会和我一起乘高铁去北京(think) 73.每月她都会留出一部分钱以备不时之需。(in case) 74.站在山顶,极目远望,大自然的壮美让我们惊叹不已(amaze) 75.被称为“发展中国家”不一定是坏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远在发展的道路上前进,追求更为高远的目标。(it) V. Translation 72.I thought you would go to Beijing with me by high-speed rail. 1分1分0.5分0.5分 73.She sets aside some money monthly in case of need.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