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5.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5.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5.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5.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二中国近代史

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好题严选精练

1.(2020原创)毛泽东曾说:“惟目前的内外压迫,非一阶级之力所能推翻,主张用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合作的国民革命,实行中国国民党之三民主义。”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

A. 召开了中共一大

B. 召开了中共二大

C. 参加了国民党一大

D. 进行第二次国共合作

2.下表是在不同时段《新青年》杂志刊发的相关文章中“革命”一词出现的频度。其中某一时段出现的频度最高,其原因是()

A. 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B. 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

C. 国共合作推动国民革命的发展

D.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3.(2020原创)在北伐的江西战场上,人民群众处处与孙传芳的军队为难,造成其运输粮食等困难,而给予国民革命军种种便利,包括引路、刺探军情、组织运输队等。这表明()

A. 江西是北伐的主战场

B. 北伐战争取得最终胜利

C. 人民群众是北伐的主力

D. 北伐得到人民群众支持

4.(2020原创)德国某位学者评价毛泽东时说:“他最大的功绩在于,在一个困难的时代里找到一条路,把中国从封建残余以及帝国主义侵略中解放出来,建立统一的大国。”材料中“一条路”的初步探索是()

A. 发动南昌起义

B. 召开八七会议

C. 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D. 红军进行长征

5.(2019日照)“深入割据地区的土地革命,是在罗霄山脉中段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的基本条件。因为获得土地是贫苦农民最强烈的渴望。而没有土地革命,不满足贫苦农民的要求,红军队伍难以扩大,军事斗争难以坚持,根据地也难以巩固和发展”。材料陈述了()

A. 国民大革命轰轰烈烈开展起来

B. 打土豪分田地,创造“工农武装割据”局面

C. 全民族的抗战局面开始形成

D. 各解放区连成一片,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在望

6.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1927年国共分裂以后……毛泽东所采取的非正统做法,令他处在了与莫斯科和中共政治局对立的地位;然而他最终取得了共产党采用的所有策略中最大的成功。“毛泽东采取的非正统做法”()

A. 使中国革命走上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B. 建立了第一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C. 实现了中国革命中心由南方转移到了北方

D. 使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7. (2019 泰州)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曾说:“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危在旦夕的战斗。”这里的“行军”指()

A. 北伐战争

B. 南昌起义

C. 红军长征

D. 挺进大别山

8.某回忆录中的一个章节记载:“离开瑞金后,……在冲破四道封锁线和湘江战役后,红5军团第34师和红3军团第6师第18团被阻于湘江东岸,指战员大部牺牲。中央红军锐减至3万余人,红8军团番号撤销。”这本回忆录的下一个章节最可能是()

A. 生死攸关的转折

B. 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

C. 陕甘军民传喜讯

D. 百万雄师过大江

9.(2020原创)中共在长征途中曾面临巨大危机,为此召开过一次意义重大的会议,因为当时中共上海局的电台被敌人侦破,所以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的联系中断了,这反而使得这次会议得以在中共独立自主的状态下召开,没有受到共产国际和联共(布)影响。主要反映了这次会议()

A. 为争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B. 确定了以毛泽东为核心党的正确领导

C. 毛泽东思想自此成为我党的指导思想

D. 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10. (2020原创)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焕然一新。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1924年1月,中共三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改正:

【】(2)北伐战争中,周恩来领导的第四军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取得辉煌战绩。

改正:

【】(3)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到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

改正:

【】(4)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吴起镇会师,宣告了长征胜利结束。

改正:

11. (2020原创)近代中国人民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进行了不懈斗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国民革命,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共同目标下,工人、农民、青年学生以及商人、妇女等各个阶层的广大民众被动员起来。当时的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一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北伐战争的迅猛推进,时论认为“枪与笔联合起来,所以到处如入无人之境”。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1)“北伐战争的迅猛推进”取得了什么成果?根据材料一,概括北伐战争“迅猛推进”的原因。(4分)

材料二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三座大山的主要力量盘踞在中心城市,农村是它们统治的薄弱环节。毛泽东毅然决定把主要战略方向首先指向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摘编自《浅析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

(2)根据材料二,概括毛泽东决定“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的原因。指出该革命道路的首次实践。(4分)

(3)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这一时期国共关系有何变化?(2分)

教材素材改编

12. (2019盘锦)下列图片是红一方面军长征走过的地点,按走过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②③④①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①④

D. ③①②④

活动与探究

13. (2020原创)观察下列图片,探究问题。(12分)

图1 图2

(1)图1中A处创办的________为开展革命培养了军事和政治人才。图2中B处召开的______会议成为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图2所示史实表明中国革命的中心在地域上有何变化?(4分)

(2)两幅地图所示史实的反抗对象、目的有何不同?结合相关史实予以说明。(6分)

(3)综上探究,从图1到图2表明国共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参考答案

模块二中国近代史

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好题严选精练

1. C

2. C

3. D

4. C

5. B

6. A

7. C

8. A

9. D

10.(1)【×】;“中共三大”改为“国民党一大”。

(2)【×】;“周恩来”改为“叶挺”。

(3)【√】

(4)【×】;“吴起镇”改为“会宁”。

11.(1))成果:基本结束了北洋军阀的统治。(2分)原因:国共两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各阶层的广泛参与;北伐战争的目标明确。(2分)

(2)原因: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村是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地区。(2分)实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2分)

(3)变化:由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2分)

12. C

13.(1)黄埔军校。(1分)遵义。(1分)变化:从南方到北方。(2分)

(2)反抗对象:图1是北洋军阀,图2是国民党反动派。(2分)目的:图1是为了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实现全国统一,图2是为保存革命力量,实行战略转移。(2分)史实:1926年,为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国民革命军十万人誓师北伐;1934年,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以保存革命力量。(2分)

(3)变化:由合作转为对立。(2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