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集群辨识及空间组织特征

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集群辨识及空间组织特征

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集群辨识及空间组织特征
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集群辨识及空间组织特征

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集群辨识及

空间组织特征

袁丰1,陈雯1,宋正娜2

(1.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210008;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210044)

摘要:本文基于投入产出表的主成分分析和企业空间分布数据的聚类分析,从产业功能联系和空间联系角度辨识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的制造业集群,并从企业、产业、区域3个维度刻画和比较不同类型制造业集群的空间组织特征。研究表明,长江三角洲地区存在冶金及装备、电子信息、纺织及服装等12个垂直联系紧密的制造业群组,并高度集聚于沿沪宁线、沪杭线、杭甬线的“Z ”字形区域。冶金及装备、电子信息和纺织及服装3个制造集群分别呈现轮辐式、卫星式和马歇尔式产业集群组织方式。上海和江苏的制造业集群在集群规模、大型企业占比、外资企业占比等方面,要明显高于浙江的制造业集群。

关键词:制造业集群;产业联系;地理临近;集群识别;长江三角洲地区DOI:10.3724/SP.J.1047.2015.01511

1引言

早在19世纪末,英国经济学家Marshall 就发现

制造业存在由大企业组织和由在特定区位集中的专业化小企业组织2种方式[1]。二战后,大批量生产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大型垂直一体化企业成为制造业组织的主导形式[2-3]。但是,1970年代末,随着交通、通讯技术进步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地方化中小企业为主的组织方式又得到复苏[4-6]。学术界也复兴了对企业空间集聚现象的研究,并提出了“产业区”、“新的产业空间”、“学习型区域”等概念[3,7-8],其中,最广为接受的是由Porter 提出的“产业集群”理论[9-11]。目前,关于产业集群研究仍然存在激烈的学术争论[10,12],焦点之一是如何界定和辨识区域产业集群[13]。

Porter 将产业集群定义为某一特定领域内的公司及其相关机构,因共用性和互补性而形成的地理上接近的相互联系的群体[9],因此,产业集群的辨识至少要满足相关产业的功能联系和空间邻近2条准则[14]。从目前研究看,主要采用2类方法定量识别区域产业集群:(1)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图谱分析、多

变量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15-17],该类方法侧重于测度区域产业间的投入产出联系,未界定产业集群的空间集聚范围;(2)区位商、空间聚类等空间分析方法[9],该类方法重点测度特定产业的区位聚散结构,较少考虑产业间的垂直联系。针对单独使用这2类方法的局限性,有学者提出通过整合这2类方法来综合界定区域产业集群[14,18]。此外,以上方法主要采用产业—区域数据,在实际应用时还会

产生可变区域单元问题(MAUP )[19]

为此,本文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以下简称“长三角地区”)为例,试图从产业集群的功能联系和空间邻近性出发,采用企业数据界定边界更为精确的区域产业集群,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所识别集群的组织特征。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两省一市的范围,面积21.07万km 2,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城市化和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区域[20-21],其中,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泰州、南通、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台州16市是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区。制造业集群式和专业化分工发展是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22-24],以该地区作为案例区具有一定典型性。

收稿日期:2013-12-11;修回日期:2014-04-1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01111、41130750);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2012年引进人才启动项目(NI-GLAS2012QD14)。

作者简介:袁丰(1982-),男,江苏无锡人,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区域与城市发展。E-mail :

fyuan@https://www.wendangku.net/doc/2018896594.html,

V ol.17,No.12Dec.,2015

第17卷第12期2015年12月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5年

2集群分析的理论背景

Boschma和Frenken认为产业集群分析,可从微观层面的企业、中观层面的产业及网络、宏观层面的区域系统3个维度进行剖析[25]。

2.1企业维度

传统的马歇尔产业区理论强调本地小企业、地方网络,以及自我支撑的内源式增长能力对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影响[1,6]。近年来,学术界开始质疑甚至批判马歇尔产业区过于关注地方制度和网络,而忽视跨国公司和大企业的作用[26-28];Knorrina和Meyer-Stamer在Markusen研究的基础上,根据集群内部企业规模和组织方式,提出了马歇尔式产业集群、卫星式产业集群和轮辐式产业集群3种集群原型[29-30](表1)。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阶段,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是塑造和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力量。外资进入成为许多集群形成的重要原因,例如,苏州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台湾企业生产网络的跨界扩展,并通过产业链关系带动当地企业的发展[31]。而北京、青岛等国有企业发育地区,外资企业在当地集群中处于从属地位[32]。

2.2产业维度

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高技术产业,都普遍存在产业集群现象,但是具体集群组织方式明显受到产业特征的影响[3]。王缉慈等根据产业特性将集群分为高端道路和创新的集群、低端道路和低成本的集群2类[33],认为前者形成的基础是创新、功能灵活性和良好的工作环境等,而后者形成的基础则是低成本竞争。曾刚和文嫮发现浦东信息产业集群具有外部联系广泛、内部水平垂直协作薄弱的特点[22],类似于卫星式产业集群组织方式;李小建等对钢卷尺企业集群的研究则发现类似于传统马歇尔产业区的组织特征,主要以小企业为主,是由外部规模经济、分工经济和网络联系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34]。

2.3区域维度

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历史阶段不同、制度和文化背景不同、在全球分工体系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所形成的产业集群所表现出的特征和运行机制也存在着差别,因此,对特定产业集群的把握,也要考虑其产生和发展的区域环境。一些学者逐渐开始关注地方人际信任、制度厚度、网络及其地方嵌入性对产业集群的影响[35]。长三角地区空间范围广阔,其内部区域存在着文化、制度等方面的显著差异。其中,传统的苏南模式以中小型乡镇企业为主要特征,目前通过嵌入全球生产网络,已经从以苏南模式著称的区域转变成一个外资驱动型的全球城市和高科技中心[36];传统的温州模式以家庭手工业为主要特征,目前通过企业兼并和并购形成了跨区域企业和大集团,并带动产业集群的升级[26]。

3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本文基于投入产出表的主成分分析,以及基于企业数据的空间聚类分析等,综合产业功能联系和空间联系定量辨识区域制造业集群。

3.1研究方法

(1)运用投入产出表的主成分方法界定长三角地区制造业间的功能联系。该方法将具有相似经济技术联系的产业组合成一个因子,每个因子反映

表1区域产业集群分类

Tab.1Classification of regional

clusters 注:根据文献[29]、[30]整理

1512

12期袁丰等: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集群辨识及空间组织特征

产业间价值流的行业结构,提取出来的因子成为构

造投入产出关系的制造业群组的雏形,每个制造业

群组中存在若干个联系强度各异的产业链[37]。具

体识别步骤如下:从投入产出表中截取所有制造

业,则产业i和j之间的垂直联系可由a ij和b ij表示:

a ij =

x

ij

P

j

;b

ij

=

y

ij

S

i

(1)

式中,x ij为j产业从i产业购买的中间投入;P j为j产业的总中间投入;y ij为i产业销售给j产业的中间产出;S j为i产业的总中间产出。a ij和b ij的集合分别构成矩阵A和矩阵B’,将矩阵B’转置得到矩阵B;根据矩阵A和B,计算4个相关系数来衡量产业m 和n的投入产出结构的相似性:R(a m,a n)衡量2产业中间投入结构的相似程度;R(b m,b n)测量2个产业的中间产出结构的相似程度;R(a m,b n)表示产业m中间投入结构与产业n中间产出结构的相似程度;R (b m,a n)衡量产业m中间产出结构与产业n的中间投入结构的相似程度。取上述4个相关系数中绝对值最大者组成产业间投入产出结构相似矩阵C,矩阵C每一列反映了一个制造业产业由与其他制造业产业投入产出相关性表示的投入产出结构特征;将矩阵C的每一列作为一个变量,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然后,用方差极大法进行正交旋转将因子荷载差异最大化,根据旋转后的荷载矩阵,以确定各个制造业群组中的产业,本文将每个主成分中荷载值超过0.40的产业归入对应的制造业群组,其中,载荷值大于0.70的作为主要产业,载荷值在0.40~0.70之间的作为次要产业[37-38]。各产业在每组制造业群组中的地位可由中间投入贡献率(G bi)和中间产出贡献率(G fi)来定义,如式(2)所示。

G

bi =

∑j k x ij

∑i=1P i×100;G fi=

∑j k x ij

∑i=1S i×100(2)

式中,k为产业集合内的产业个数。对于北京、上海等单一城市区域通过投入产出关系判定的制造业群组也满足企业间的空间邻近性的要求,可视为区域产业集群[37]。

(2)运用空间聚类的方法测度不同群组制造业的空间特征和识别区域制造业集群。首先以县域为单元,通过Getis and Ord G i*统计的方法测度长三角地区各制造业群组的整体分布情况。对于特定制造业群组q在县p的G i*统计量可由式(3)定义:

G*

p

=∑q w pq L q-W p Lˉ

(NS

1p-W2q)/(N-1)

(3)式中,L q是特定制造业群组n的就业人口;w pq 是空间权重矩阵,通过县域之间的距离倒数定义;W p是{w pq}的加和;N为县域单元的总数。

Getis and Ord G i*方法无法判断由于企业内部规模经济引起的产业向个别企业集中引起的集聚现象[39]。所以,本文通过STAC方法来确定制造业集群更为精确的边界。该方法用标准离差椭圆或者多边形的方式来表示企业点分布的空间聚类,为了更符合集群的实际情况,研究中用多边形区域作为区域集群的具体边界。

3.2数据来源与处理

合并2007年上海134部门、江苏144部门和浙江144部门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构建长三角地区投入产出表,通过该方式得到的投入产出表一定程度上会忽略产业在上海、江苏和浙江3个地区之间的投入产出联系,但是不会对长三角整体产业间的功能联系产生根本性的影响。从中截取制造业的相关信息,获得74×74的投入产出流量信息。

企业层面数据来自于2004年第二次经济普查企业数据库,包含了企业名称、行业分类、产值、职工人数、地址等信息,共包含45.4万家制造业企业,职工总人数达到1594.1万人。根据地址信息采用地址解析(Geocoding)方法,对数据进行空间化处理。通过Google Map API批量导出企业的经纬度坐标,然后通过ArcGIS的Add XY data功能生成企业的空间矢量数据。除去部分地址不清晰和无法识别的企业,总共得到约38万家企业信息,总空间化率为83.7%。

4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集群的识别分析

4.1功能联系识别

对长三角地区投入产出表中74个制造业行业价值流量信息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12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这12个因子解释了88.59%的总方差(表2),构成了12个基于投入产出关系的制造业群组的基础。计算每个群组中主要行业的中间投入贡献率和中间产出贡献率,将中间投入贡献率和中间产出贡献率最高的行业作为该群组中的核心投

1513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5年

入行业和核心产出行业。从结果来看,每个群组的核心行业对该群组的中间投入贡献率从20.51%到88.93%,中间收入贡献率从17.17%到89.60%,说明了核心行业对集群形成的重要性。如表2所示,共辨识了冶金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制造、纺织及服装制造等12个长三角地区垂直联系紧密的制造业群组。

通过绘制每个群组的投入(产出)联系图,可更直观地表达每个制造业群组中的投入产出关系。该方法首先从矩阵A 和B 中挑选出每个制造业群组中主要行业和次要行业的中间投入系数和销售系数(a ij 和b ij ),分别组成新的矩阵,然后选择一定的门槛值,用箭头将中间投入系数或者销售系数,超过该门槛值的行业对连接起来。为避免行业间的联系太多,选择0.015作为门槛值[37]。限于篇幅,本文仅绘制制造业群组的投入关系图,且选择冶金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制造、纺织及服装制造3个群组

分别代表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不

同类型的制造业群组(图1)。从图1(a )可看出,以钢压延加工业为核心投入行业的冶金及装备制造业群组中,主要行业还包括炼焦业、耐火材料制品制造业、炼铁业、炼钢业、铁合金冶炼业、金属制品业、锅炉及原动机制造业、金属加工机械制造业等,而有色金属冶炼业、有色金属压延加工业、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电机制造业等行业处于次要地位。同样,也可区分出图1(b )和图1(c )中的主要行业和次要行业及其投入联系。

4.2区域制造业集群的辨识与结果分析

运用Getis and Ord G i *方法测度冶金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制造、纺织及服装制造3个群组的空间分布,考虑到县域规模差异对估计结果的影响,研究中将群组的职工人数取自然对数以后再代入式

(3)[18]

,结果如图2所示。总体上来看,3

个制造业群

图1主要制造业群组的投入联系

Fig.1Input linkages in the main manufacturing groups

表2方差极大方法正交旋转后的主成分结果Tab.2Factor analysis results with Varimax

rotation

1514

12期袁丰等: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集群辨识及空间组织特征组在空间上均呈现高度集聚特征,主要集中在上海、苏南和浙北等长三角核心区,尤其呈现较为明显的沿沪宁线、沪杭线、杭甬线的“Z ”字形分布特征,说明了长三角核心区在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在考虑产业功能联系和空间联系的基础上,通过STAC 分析辨识的区域制造业集群结果如图3所示:冶金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制造、纺织及服装制造3个群组中共存在14个区域集群,其中,冶金及装备制造形成了江苏沿江、上海沿江、杭州湾、宁波沿海、温州沿海5个区域集群;电子信息制造形成了沪宁沿线(上海-苏锡常,南京)、杭州城区、宁波城区、台州城区等5个区域集群;纺织及服装制造形成

了上海-苏锡常-南通、杭州湾、温州、嘉兴4个区域集群。这3个群组中位于区域集群中的职工人数分别占到47.0%、68.5%和91.9%,表明产业集群式发展已经成为长三角产业组织的普遍形式。图3也表明了集群的地理范围可以从一个城市延伸到一个或多个省[39],除集群2、3、7近位于一个城市以外,其他11个集群的边界都是跨了2个以上的城市。

5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集群组织

特征分析

在区域制造业集群识别的基础上,本文通过统计上述14个区域集群的规模、产业结构、

外资情况、

图2主要制造业群组的空间联系情况

Fig.2Spatial linkage of the main manufacturing

groups

图3主要制造业区域集群分布

Fig.3The distribution of the main regional clusters

1515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5年

企业规模等信息,从企业、产业、区域3个维度比较长三角地区制造业集群组织特征。

5.1不同类型企业影响区域集群的规模

一般来说,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相较民营企业具有更大的企业规模,通过产业链联系带动集群的能力也较强,因此,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比重较大的集群,其规模和大中型企业所占比重也会相对较高。通过比较3个群组内部不同区域集群中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比重,以及区域集群规模和集群中大型企业所占比重,可发现以下特点:每个群组中,国有企业占比最高的集群和外资企业占比最高的集群规模,总是位于群组中区域集群规模的前两位,这表明了在长三角地区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相较民营企业具有更强的组织带动能力。与区域集群中大型企业所占比重来看,除冶金及装备制造群组外,总体上也呈现类似特点。考虑到企业维度分析是产业维度和区域维度分析的基础,以下着重比较不同产业特性和区域特点对区域制造集群组织特征的影响。

5.2不同产业特性的区域集群倾向以不同的集群组

织模式

如表3所示,识别的14个集群规模差异很大,小到区域集群内总职工人数仅1.5万人,大到总职工人数将近220万人,但总体来看纺织及服装制造、冶金及装备制造区域集群的规模较大,纺织及服装区域集群可能与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较为成熟、城市之间已形成了较好的产业链关系有关;而冶金及装备制造区域集群则是由于该集群产业链较长、企业规模较大引起。区域集群内部的专业化程度普遍较高,就业人数最多的前三位行业占所在区域集群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基本上都超过了50%,但是随着集群规模的扩大,集群内部多元化的特征就越明显。总体上看,资本密集型的冶金及装备制造集群更倾向于采用以内资,尤其国有企业为主体的轮辐式集群组织方式,5个区域集群内大型企业就业的总职工人数比重均超过了80%,外资企业职工人数占比在30%以下;技术密集型的电子信息通讯制造集群较多采用了卫星式产业集群的组织方式,中小企业职工人数的比重在60%以上,而外资比重除台州地区的集群外,均高于35%,远高于其他2类集群。类似于第三意大利的情况[6],劳动密集型的纺织及服装制造集群易采用内资为主的马歇尔式产业集群组织方式,中小企业职工人数比重高达80%以上,外资比重在50%以下。

如图4所示,纺织及服装制造业区域集群间前三位行业的差异最大,而冶金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制造2类区域集群间产业结构较为雷同,纺织及服装制造业区域集群间分工程度较高,而其他2类区域集群缺乏有效的分工;从投入联系来看,也是纺织及服装制造业区域集群较为紧密。这可能是由于纺织及服装制造业区域集群市场化和发育程度较高,且产品易于运输,从而形成了区域集群之间较好的分工关系。冶金及装备制造业集群可能

表3区域集群的基本情况

Tab.3Profile of the regional

clusters

注:*职工人数300人以下为小型企业,300~2000人之间为中型企业,超过2000人为大型企业;**表格中所有数据均为职工人数及其比重;***具体产业名称及各产业占比见图4

1516

12期袁丰等: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集群辨识及空间组织特征是由于中间投入和中间产出均难以运输,所以,选

择在本集群内部配套,导致了集群间的联系较为松散;而电子元器件制造集群主要是外资企业主导的,原材料和零部件,以及产品主要通过母公司统一调配,故其与集群之间的联系不紧密。5.3同一类型产业集群因地区差异而呈现不同的

组织特征

除了产业的差异外,区域文化、社会的差异也会影响区域制造业集群的组织方式。通过比较江苏和浙江的集群可发现,浙江无论在集群规模还是内部大企业所占比重,均低于江苏的同类集群,如以电子信息制造集群为例,浙江集群职工规模在1.5~5.5万人,远低于江苏的7.9万人,大企业所占比重基本在25%以下。但是浙江集群表现出更明显的内生特征,仅电子信息制造集群外资比重超过了50%,其他均在40%以下。从与上海的关系来看,也具有较大的差别,江苏的电子信息制造、纺织及服装制造与上海形成了共同的区域集群,如图3所示,集群6和11跨了上海、江苏2个省份,从中可看出上海和江苏之间产业的联系比较密切。但是浙江与上海的产业联系相对较弱,未与上海形成共同的区域产业集群。

6结论与讨论

产业集群的形成是市场解和规划解的统一,政府单方面的规划和推动难以取得成功,因此,在实践中通过辨识出现有以及有潜力的产业集群进行培育和壮大尤为重要。针对现有方法主要单一侧

重于界定产业集群的功能联系和空间集聚程度,本文提供了一种界定更为精确的集群产业边界和空间边界的分析方法和思路。该方法通过投入产出分析建立制造业间功能联系的基础上,通过企业数据分析识别集群内部联系。该方法克服了单纯运用投入产出方法导致集群边界的模糊,以及单纯使用产业集聚的方法导致对产业间投入产出联系的忽视。本文将该方法运用到长三角地区实证,发现有12组产业间存在着紧密的投入产出联系。在此基础上共识别了冶金及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制造业和纺织及服装制造业群组内的14个具体的区域集群。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的区域集群仍主要集中在长三角核心区域,这也是长三角地区形成了中心-外围的发展结构的重要原因之一。

区域制造业集群组织方式与产业特性相关,资本密集型集群易采用以大企业为主的轮辐式产业集群的组织方式,而技术密集型集群采用外资企业为主的卫星式产业集群的组织方式;类似于第三意大利的情况,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集群采用了中小企业为主的马歇尔式产业集群组织方式,这种差异还受区域社会、文化的影响,显示出区域差异性。冶金及装备制造集群中的冶金、船舶等资本和原材料密集型行业在布局选址中要满足大运量、大耗水的要求,所以,在空间上有向建港条件较好的沿江和沿海地区分布的倾向[40];电子信息制造集群中的企业大多属于技术密集型和附加值较高的行业,区位选址时更易于在技术水平较高和交通通讯条件较好的城区集聚[41],因而各地市的中心城市分布大量相关企业;纺织及服装制造集群中大部分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

也是长三角地区传统优势产业和

图4区域集群间的投入联系

Fig.4Input linkages among the regional clusters

1517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5年

传统苏南模式、温州模式下发展的主要行业,发展基础较好,空间分布也较为广泛。地区间文化、社会等差异也影响集群的组织方式。例如,上海、江苏的集群表现出更明显的外资驱动特征,企业平均规模也较大;而浙江的集群主要以内资为主,企业平均规模也相对较小。路径依赖对区域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上海和江苏的外资规模较大,除了受到区位影响外,很大程度上还与该地区历史上与国外联系紧密和工业基础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1]Marshall A.Principles of economics(8th)[M].London:

Macmillan,1925.

[2]Martin R L,Sunley P J.The changing landsape of work-

places and work[A].In:Martin R L,Sunley P J(eds.).

Economic geography:Critical concepts in the social sci-ences[C].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8. [3]Scott A J.Flexible production systems and regional devel-

opment:The rise of the new industrial space North Ameri-ca and Western Europ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1988,12(2):171-183.

[4]Amin A.Industrial district[A].In:Sheppared E,Barnes T

(eds.).A companion to economic geography[C].Oxford: Blackwell,2003.

[5]Dichen P.Global shift:reshaping the global economic

map in the21st century(4th)[M].London:Sage Publica-tions,2003.

[6]Piore M J,Sabel C F.The second industrial divide:Possi-

bilities for prosperity[M].New York:Basic Books,1986.

[7]Harrison B.Industrial districts:Old wine in new bottles

[J].Regional Studies,1992,26(5):469-483.

[8]Asheim B.Industrial districts as'learning regions'[J].Eu-

ropean Planning Studies,1996,4(4):379-400.

[9]Porter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018896594.html,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M].New

York:the Free Press,1990.

[10]Martin R,Sunley P.Deconstructing clusters:Chaotic con-

cept or policy panacea?[J].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2003,3(1):5-35.

[11]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

京大学出版社,2001.

[12]Malmberg A.Beyond the cluster-local milieus and global

connections[A].In:Peck J,Yeung H(eds.).Remaking the global economy[M].London:Sage,2003.

[13]吕拉昌,魏也华.产业集群理论的争论、困惑与评论[J].人

文地理,2007,22(4):21-26.

[14]Titzea M,Bracherta M,Kubis A.The identification of re-

gional industrial clusters using qualitative input-output analysis[J].Regional Studies,2011,45(1):89-102.[15]Campbell J.Application of graph theoretic analysis to inter-

industry relationships:The example of Washington state[J].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1975,5(1):91-106.

[16]Feser E.An updated set of benchmark value chains for the

United States[J].Regional Economics Applications Labora-tory,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1997. [17]Feser E J,Bergman E M.National industry cluster tem-

plates:A framework for applied regional cluster analysis [J].Regional Studies,2000,34(1):1-19.

[18]Feser E J,Koo K,Renski H C,et al.Incorporating spatial

analysis in applied industry cluster studies[J].Paper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2001.

[19]Wong D W S,Lee J.Statistical analysis of geographic in-

formation with ArcView GIS and ArcGIS[M].New York:John Wiley&Son,2005.

[20]段学军,虞孝感,Josef,等.从极化区的功能探讨长江三角

洲的扩展范围[J].地理学报,2009,64(2):211-220. [21]李加林,许继琴,李伟芳,等.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用地增

长的时空特征分析[J].地理学报,2007,62(4):437-447. [22]曾刚,文嫮.上海浦东信息产业集群的建设[J].地理学报,

2004,59(增刊):59-66.

[23]Yang Y,Hsia C.Spatial clustering and organizational dy-

namics of transborder production networks:A case study of Taiwanese information-technology companies in the Greater Suzhou Area,China[J].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2007,39(6):1346-1363.

[24]Wei Y H D.China’s shoe manufacturing and the Wen-

zhou Model:perspectives on the world’s leading produc-er and exporter of footwear[J].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s,2009,50(6):720-739.

[25]Boschma R A,Frenken K.Why is economic geography

not an evolutionary science?Towards an evolutionary economic geography[J].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2005,3(6):273-302.

[26]Wei Y H,Li W,Wang C.Restructuring industrial districts,

scaling up regional development:A study of the Wenzhou model,China[J].Economic Geography,2007,83(4):421-444.

[27]Amin A,Thrift N.Neo-Marshallian nodes in global net-

work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1992,16(4):571-587.

[28]Whitford J.The decline of a model?Challenge and re-

sponse in the Italian industrial districts[J].Economy and Society,2001,30(1):38-65.

[29]Knorringa P,Meyer-Stamer J.New dimensions in loca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From clusters to industrial districts[EB/OL].http://www.meyer-stamer.

de/1999/atas.pdf,1998-10.

[30]Markusen A.Sticky places in slippery space:A typology

of industrial districts[J].Economic Geography,1996,72

(3):293-313.

1518

12期袁丰等: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集群辨识及空间组织特征

[31]杨友仁,夏铸九.跨界生产网络的组织治理模式——以苏

州地区信息电子业台商为例[J].地理研究,2005,24(2): 253-264.

[32]Kim J Y,Zhang L Y.Formation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

ment clustering:a new path to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case of Qingdao[J].Regional Studies,2008,42

(2):265-280.

[33]王缉慈.超越集群[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34]李小建,李二玲.中国中部农区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研究

——以河南省虞城县南庄村钢卷尺企业集群为例[J].地理科学,2004,24(2):136-143.

[35]Gordon I R,Mccann P.Industrial clusters:Complexes,ag-

glomeration and/or social Networks[J].Urban Studies, 2000,37(3):513-532.

[36]Wei Y H D,Lu Y,Chen W.Globalizing regional develop-

ment in Sunan,China:Does Suzhou Industrial Park fit a Neo-Marshallian district model[J].Regional Studies, 2009,43(3):409-427.

[37]贺灿飞,梁进社,张华.区域制造业集群的辨识——以北

京市制造业为例[J].地理科学,2005,25(5):521-528. [38]吕卫国,陈雯.江苏省制造业产业集群及其空间集聚特征

[J].经济地理,2009,29(10):1677-1684.

[39]Porter M E.Locations,Clusters,and Company Strategy

[A].In Clark G L,Feldman M.and Gertler M S(eds.).Ox-

ford Handbook of Economic Geography[M],1999. [40]Ellison G,Glaeser E L.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in U.S.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A dartboard approach[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7,105(5):889-927.

[41]袁丰,魏也华,陈雯,等.苏州市区信息通讯企业空间集聚

与新企业选址[J].地理学报,2010,64(2):153-163.

Identification and Description of Manufacturing Clusters:

A Case Study of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YUAN Feng1*,CHEN Wen1and SONG Zhengna2

(1.Nanjing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Limn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Nanjing210008,China;

2.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Technology,Nanjing210044,China)

Abstract:Industrial vertical linkage and geographical proximity are not only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industrial clusters,but also the main foundation to identify the clusters.With the applications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based on input-output table and spatial clustering analysis based on firm-level spatial distribution data,this paper quantitatively identified the major manufacturing cluster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Then the paper depicted and compared different spatial organization types of manufacturing clusters from three different scales,including the enterprise,industry and the regional scale.Results showed that:firstly,the Yangtze River Delta has formed12vertical close-knit manufacturing groups,such as metallurgy an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and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manufacturing,which heavily aggregate along the"Z"shaped area enclosed by Shanghai-Nanjing railway,Shanghai-Hangzhou railway and Hangzhou-Ningbo railway;secondly,the regional manufacturing clusters have presented different organization patterns,which were highly affected by the industrial and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thirdly,the capital-intensive clusters represented by metallurgy an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the technology-intensive clusters represented by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manufacturing and the labor-intensive clusters represented by textile and garment manufacturing have exhibited different industrial cluster organization patterns,including:the Spoke pattern based on large enterprises,the satellite pattern based on foreign capital enterprises and the Marshall pattern based on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fourthly,Shanghai’s and Jiangsu’s manufacturing clusters were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Zhejiang’s according to the cluster size and the proportion of large and foreign enterprises.Moreover,an obvious industrial specialization existed between different regional labor-intensive manufacturing clusters,whil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s between the capital-intensive and technology-intensive regional clusters were similar.

Key words:manufacturing clusters;industrial linkage;geographical proximity;cluster identification;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Corresponding author:YUAN Feng,E-mail:fyuan@https://www.wendangku.net/doc/2018896594.html,

1519

你认为未来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随着我国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进入深化阶段,有关制造业产业转移的讨论愈发激烈。由于世界各国制造业比较优势的相对变化,新一轮的全球制造业产业转移已经拉开了序幕。在这种国际产业大的变动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发展呈现出了许多新的趋势。 一.产业转移 从转移方向上看,此次制造业产业转移表现出由中国向其他发展中国家及发达国家转移的总体趋势。从制造业结构比例来看,全球先进制造业比重不断提升。发达国家凭借其在品牌、知识产权、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主动发展先进制造业,同时引导先进生产力回流发展。受人力成本制约明显的劳动密集型产能则逐渐从我国向东南亚、墨西哥、巴西等国家和地区转移。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严峻局面。 二.海外扩张 由于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国外制造业元气大伤,2011年以来欧债危机的波及,资金短缺再次困扰行业。出手收购海外战略性资源,或进行战略性的海外布局,已经成为中国制造业出海的首要目标。从各大家电上市公司的年报中不难发现,在遭遇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后,国内家电企业在2010年又恢复了进军海外的攻势,并且势头强劲。海外业务营收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中国制造业龙头企业正在掀起新一轮海外投资热潮。

目前,拉美、非洲、俄罗斯市场未来需求增长潜力被看好。拉美和非洲当地技术和制造能力不高,国家希望通过引入外资提升本国生产技术和带动当地就业。制造业的发展绝对是解决就业的良方之一,这符合拉美、非洲国家发展的需求,也符合中国家的企业扩张的需要。 三、产业升级 中国制造业的产业升级有两大推动力: 1.城镇化需求将拉动交通网、信息网和能源网的建设提速。“十二五”将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进程,而交通网、信息网和能源网建设有望因此提速。在此背景下,一大批具备高端装备研发和生产实力的企业将脱颖而出,进入高成长的轨道:交通网建设提速利于轨道交通设备、建设和运营商;信息网建设提速利于信息设备和服务供应商;能源网建设提速利于核电、海洋工程、特高压传输设备供应商。 2、供给转向内需市场的撬动。 在海外经济复苏缓慢,外需存在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内需市场将更值得倚重。而从专注出口转向开拓内需市场,有进口替代和出口转内销两种途径。进口替代是拓展内需市场的一种有效途径。不少制造业行业既有进口替代的空间,也具备进口替代的实力。此外,通过制造业升级,可实现出口转内销。企业通过建立自己的品牌和渠道提升对市场的控制力,享受更高的成长性和利润率,这也是制造升级的一种形式。

长三角地区工业化概况

长三角地区工业化 长三角地区位于长江下游和东海之滨,集“黄金海岸” 与“黄金水道” 于一身,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交通便利,腹地广阔,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优越的地理区位,自明清以来就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近代以来,这里与西方工业和文化最先接触,孕育了中国的近现代工商业文明,奠定了中国近现代工业的初步基础。新中国成立初期,江浙沪两省一市的人口虽然只有全国的1/10,但经济总量和工业总产值分别占全国的1/6和近1/4。受计划经济体制和国家工业发展重点转移等因素的影响,两省一市的经济和工业虽有一定发展,但发展步伐较慢。1952~1990年,两省一市的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由16.14%上升到16.56%;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产值的比重也一直徘徊在1/4以内。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进入了现代化的新阶段。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提出了开发浦东的发展战略。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并提出了“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带动长江长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 重大战略部署。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外部环境的不断改善,使长三角地区的发展潜力得到充分释放,现代工业和地区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重新恢复了这一地区在中国经济中的领先地位,在激烈的国内国际市场竞争逐步形成一些新的竞争优势。有关长三角地区在全国的地位及其与其他6个经济区域的基本情况比较。 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和工业发展具有明显的区域特点。改革初期,得益于上海工业的扩散和江浙地区农工相辅的传统,长三角地区尤其是江苏省和浙江省的乡镇

工业与家庭工业迅速崛起,带动了农村工业化的迅猛发展。江苏省乡镇工业总产值在“六五” 期间(1981~1985)年平均增长27.07%,“七五” 期间(1986~1990)年平均增长22.07%,“八五” 期间(1991~1995)年平均增长43.61%。到“八五” 末期,乡镇工业产值占江苏全省工业总产值的2/3,成为江苏省工业化的主导力量。浙江则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1998年,浙江省注册个体私营企业168万户,注册资本总额1404亿元,从业人员421万人,均居全国首位。全国首批500家最大私营企业中,浙江占112家。2003年浙江9200亿元的生产总值中,个体私营经济为4790亿元,占52.1%。个体私营经济的迅速发展不仅使浙江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提升了浙江经济在全国的比重,而且有效地使当地居民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缩小了城乡差距,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上海跃居全国第一位。上海市实施浦东开发开放战略之后,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九五”(1996~2000)和“十五” (2001~2005)期间,上海工业在“发展中调整”,实施战略性调整重组,大力推进“科教兴市”主战略,优化产业发展布局,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工业新高地建设,深化国企改革,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和地区经济保持了快速持续协调平稳发展态势。作为全国现代工业产业和先进技术来源的重镇和排头兵,上海工业发展不仅是保持一定的规模和高速度,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引导地区乃至全国现代工业的换代升级,不断推进工业的现代化步伐。依托上海市这个迅速崛起的国际大都市,上海市现代装备制造业、信息、汽车、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精品钢材等骨干产业,船舶产业、海洋装备产业、航空航天产业等战略产业,生物医药制造、新能源产业、生

长江三角洲地区

《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探究教案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地区的地理位置。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举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结合有关资料说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 2.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举例说出长江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4.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说明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5.结合有关资料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6.树立和谐发展的人地观念,培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 2.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4.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说明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5.结合有关资料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 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 2.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策略

充分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点评、指导小结,达到学会分析、比较、归纳的学习目的,形成区域地理的学习能力。 教学准备 地理图片、地图、多媒体课件、划分学习小组。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静静欣赏歌曲:《江南水乡》。 师:花桥碧水弯/江堤柳丝长/ 微风轻吻荷塘/醉我江南水乡/ 竹篙轻轻点/小船入画廊/ 一曲丝竹小唱/醉我江南水乡/ 江南水乡人间天堂/ 香喷喷的日子/粉嘟嘟的船娘/ 仿佛幽梦弥漫唐宋清香/染你一身芬芳……

剖析长三角地区五大重点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结合国家、区域近年来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政策文本与全球科技和产业发展趋势,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是当前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进程中值得重点关注的五大产业方向。 五大重点方向 一、集成电路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龙头,其产业销售规模占全国逾6成,是国内集成电路产业链最完整、综合技术水平最高的地区。 长三角地区共有4个城市进入全国集成电路设计

业十大主干城市的行列,集聚了国内55%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80%的封装测试企业以及近50%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芯片产能占全国的63%,已形成了包括研究开发、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及支撑业在内的较为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涌现出中芯国际、长电科技、中微半导体等全国集成电路领军企业。 在产业协同发展方面,由复旦大学牵头,联合浙江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等13家单位成立了长三角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协同创新中心。此外,三省一市科技部门还率先在全国开展集成电路领域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规划研究。 二、生物医药 长三角地区的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大、质量高,产值和技术水平都位居全国前列。产业集聚化程度较高,建成了上海生物及新型医药研发与生产中心,并形成了以上海、杭州、泰州三大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和无锡“太湖药谷”为核心,苏州、连云港、湖州、金华等中医药、化学原料药和生物医药研发生产基地,以及上海临港、盐城、宁波、舟山等海洋生物产业基地为辅的生物医药产业集聚。 各地都涌现出了一批龙头企业,形成了区域品牌效

应,如江苏的扬子江药业、先声药业等。以上海为例,2017年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经济总量达3046亿元,其中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093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 江浙沪累计医药制造业已占全国企业数量的25%,其占比27%的销售收入实现了全国30%的利润总额,显示出长三角地区医药制造业强大的规模效应和竞争优势。 产业协同上,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和长三角干细胞产业联盟已经成立。上海牵头,联合江浙两省共同发布了《江浙沪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跨省委托监管规定(试行)》,在药品监管政策及标准统一、检查员资格和检查结果互认、监管信息与资源共享方面跨出了第一步,对推进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融合、打造高质量的产业集群意义重大。 三、智能制造 在我国“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推动下,长三角地区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智能制造,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齐头并进,引领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成为我国智能制造产业的核心区。

心得体会:长三角的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工(最新)

心得体会:长三角的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工(最新)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是差异化、高效率、可持续的一体化,各地区发挥所长、塑造特色,形成多元化分工协作,是差异化和一体化的基础,是高效率一体化的关键,是可持续一体化的前提。分工协作的集聚范围效应和产业链协同效应,可以形成发展合力,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同时,高效率高密度增长又需要控制在资源环境可承载的范围内,突破极限将会使区域发展条件恶化。为此,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空间格局,宜打破沪苏浙皖的行政边界局限,按照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主体功能区圈定重要的点、轴、带、圈,促进国土空间的有序开发与保护,促进产业创新的合理分工与融合。 上海是最重要的服务中心,未来要增强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以及科创等“五大中心”功能和服务辐射能级,提升上海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更好地发挥其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的龙头作用,引领长三角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强劲增长极。为此,上海需要加快金融市场、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领域的开放,推动全球功能性机构高度集聚,形成全球城市金融体系、贸易投资网络、航运资源配

置的重要枢纽。全面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科技创新的前瞻布局和融通发展,使上海成为全球学术新思想、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的重要策源地。积极塑造具有全球影响的文化中心,深度挖掘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资源,使上海成为传统与现代、人本与科技、精英与大众、全球与地域等各种形态的文化交融地。 沪宁杭合甬沿线地区,是长三角发展密度、高度、强度均最大的城市连绵地带,应该是长三角最重要、最显著的创新服务中枢走廊和改革开放的先锋地区。沪宁杭合甬沿线地区应进一步串联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以及X、杭州、宁波、苏州、无锡等创新型城市,打造沪宁合杭甬大“Z”字型创新服务中枢走廊。依托中心城市沿线集聚的优势,深化改革开放,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城市综合服务质量和集成商功能,提高对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服务能力,提升融合创新、生产和市场的集成功能。作为长三角集聚最高端要素、汇集最优秀人才、实现最高产业发展质量的核心承载区域,辐射带动长江经济带和中西部地区发展。 沿江沿海沿湾先进制造业提升区,要充分利用港口资源和综合交通走廊功能,发挥制造业基础好、后备空间相对充裕的优势,促进制造业集聚发展,打造若干科技创

未来机械工程的发展趋势

未来机械工程的发展趋势 21世纪以前,科学与技术着重于认识自然世界,不断提高人类生存能力;21世纪科技将更多地着眼于认识人类自身,不断提高人的生命质量。 在21世纪里,就制造业来讲,发明和发展了汽车、机床、机器人、飞机、火箭、芯片、计算机、电视机等成千上万的机电产品,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展望未来,21世纪将更加伟大、更加辉煌。制造业将出现更多意想不到的奇迹。生产的汽车不仅会跑,可能还会飞;制造的飞机将更快、更安全;高速列车和磁悬浮列车将飞驰在祖国的原野;智能仪器装备和智能机器人将按照人们的要求高效率、高质量地制造产品;微型机器人将能进入血管清理“垃圾”、修补心脏;人们可用分子组装技术组装出理想性能的微器件;掌上工具可能是计算机、可视电话、电视、音响和网络的集成,等等。 未来机械工程科学发展的总趋势将是交叉、综合化;柔性、集成化;智能、数字化;精密、微型化;高效、清洁化。智能机器人及仪器设备、微型机电系统、高效柔性、智能自动化制造技术将日趋成熟,并被市场所接受;可重构制造系统的理论与技术和适合我国的制造模式将得到完善和发展;在机构学、摩擦学、仿生机械和仿生制造等领域我国将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我国科学家问鼎诺贝尔奖将不是天方夜谭。制造业在制造科学技术的武装下将全面现代化,国家由于制造业创造的财富而更加昌盛繁荣。人民的生活将更加富裕潇洒。 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纳米科学、管理科学和制造科学将是改变21世纪的主流科学,由此产生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将改变世界。与以上领域交叉发展的制造系统和制造信息学、纳米机械和纳米制造科学、仿生机械和仿生制造学、制造管理科学和可重构制造系统等是21世纪机械工程科学的重要前沿。 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的机械工程科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我们已经建立了较完善的学科体系,在学科前沿、技术创新和工程应用诸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新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使得被人们称作“夕阳产业”的机械制造业不断涌现新的希望,唤发新的活力。从起初“规模型”、“成本型”到“质量型”,再到现在的“快速响应型”无不展示其适应市场竞争,求生存、求发展的勃勃生机。 围绕着以满足个性需求为宗旨的新产品开发与竟争,一场以大制造、全过程、多学科为特征的新的制造业革命正波澜壮阔地展开。这是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新时代下制造业的趋势,同时也预示着其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方向——全球化、信息化、智能化。 高技术改变制造业 当今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发展,展现出了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前景。信息科技、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纳米科技的突飞猛进与相互交织影响,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标志。高技术的迅猛发展,同样对制造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提升和改造的作用。高技术对制造业的改变是全面的和连续不断的,包括影响制造业未来的发展方向、重心领域、科技前沿、核心要素等,这里就几个重大方向问题做些说明。 一、高技术改变制造业——尺度向下延伸

(财务知识分析)长三角地区的经济以重工业制造业为主

(财务知识分析)长三角地区的经济以重工业制造 业为主

长三角地区的经济以重工业制造业为主,但在杭州等地的手工业制作也很发达。珠三角是轻工业生产模式,以服装等轻产业为主。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发展突飞猛进,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和最活跃的地区。比较研究两个三角洲的经济发展历程和经济规模,探讨其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原因,可以为两个三角洲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同时也为其它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长江三角洲是指长江入海而形成的冲积平原,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的部分地区。本文中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是指由沪、苏、浙三地16个地级以上城市组成的复合型区域,具体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扬州和泰州,以及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和台州市,其土地面积为10.96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为8121万人(2002年)。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城市带,已被公认为世界六大城市带之一。 珠江三角洲是指珠江千百年来冲刷出来的一块平原,北起广州,呈扇形向东南和西南放射,东面有经济特区城市深圳和与之相邻的东莞市,西面由北至南有:佛山、江门、中山以及与澳门接壤的经济特区城市珠海市。本文中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14个市县: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等7市,以及惠州市的市区和惠阳、惠东、博罗三县,肇庆市的市区和高要、四会两市,其土地面积为4.17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为2365万人(2002年)。 一、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济指标的比较 1.长江三角洲GDP规模高于珠江三角洲,但人均GDP低于珠江三角洲;两地GDP约占全国的28%。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两地区经济得到较快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到1995年两地GDP总量达到13076.5亿元,其中长江三角洲为9216.0亿元,珠江三角洲为3860.5亿元。长江三角洲GDP总量为珠江三角洲GDP总量的2.4倍。从人均GDP来看,1995年长江三角洲人均GDP为11665元,珠江三角洲为18058元。珠江三角洲人均GDP比长江三角洲高54.8%。 2002年两地GDP总量达到29402.1亿元,其中长江三角洲为19983.3亿元,珠江三角洲为9418.8亿元。由于珠江三角洲的经济规模发展快于长江三角洲,从而长江三角洲GDP总量是珠江三角洲2.1倍,比1995年的差距缩小。2002年珠江三角洲人均GDP仍高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人均GDP达到34295元,比长江三角洲(24607元)高39.4%。 2.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均保持较快增长,大大高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 2000年—2002年,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的GDP增长速度均保持在两位数以上(除扬州和肇庆市区外),均高于全国7.8%的平均水平,显示出两个三角洲经济发展快速。 3.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三次产业基本同构,产业结构向高度化发展。 2002年长江三角洲三次产业的分布为6:52:42,珠江三角洲三次产业的分布为5:50:45。 从1978年到2002年,这两个地区的产业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大幅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大幅上升,第二产业基本持平。珠江三角洲第一产业下降幅度最大,从22.4%下降到4.9%,下降了17.5个百分点。长江三角洲第三产业上升幅度最大,从18.4%上升41.9%,上升了23.5个百分点。 2002年这两个区域的第二产业比重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相同,而第一产业比重比全国约低1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比全国高出8个百分点。可见,经过改革开放20年来的发展,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得到了较为充分的调整和改善,基本上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心得体会:先行一步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心得体会:先行一步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是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在空间组织和地理布局上的必然要求。一直以来,X是我国制造业的先发和典型区域,应在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方面全面展现“X高度”、尽力作出“X示范”。在新时代新战略背景下,X先进制造业惟有聚焦国际竞争,提升产业国际竞争能力,才能真正锻造出一批强大和有实力的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深刻领会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战略要义 当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全球经贸(投资)规则也正处于密集调整期,全球制造业已进入到更多维度、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全方位竞争阶段。党的十九大报告将“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之一,这一全新的战略部署是基于党中央对当前我国产业发展的基本现状和主要实践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内涵和战略指向之一。

从制度变迁的一般规律和产业发展基本实践来看,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体现了我国产业要摆脱长期处于价值链低端、突破价值分配比例较低困境的迫切要求,而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是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后在空间组织和地理布局上的必然选择,两者之间具有内在统一性。 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是按照产业专业化分工要求组建的目标一致、互惠互融、彼此衔接的先进制造业网络,并能在全世界范围内占据先进制造业的产业高地。新世纪以来,我国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紧紧抓住加入WTO的战略机遇,以较低的要素成本以及较为灵活的体制机制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主动嵌入全球生产网络,在这一进程中,制造业规模不断壮大,若干特色优势明显、技术能力出众的制造业集群也相伴而生并迅速成长。但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迅速变化及深度调整,相关产业面临着资源短缺、成本攀升与环境污染等“成长中的烦恼”以及低端化、同质化竞争等问题。而且,在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过程中还日渐面临着“两头在外”与“双向挤压”的诸多严峻挑战,许多制造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压力与日俱增。 X作为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以实体经济见长,从体量、型态和结构上来看,X制造业发展已呈现出蓬勃生机和强大后劲,但诸如产品附加值和品牌影响力低、核

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上海海事大学先进制造技术导论课程论文 学院: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

班级:材料132 姓名: 论文题目: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指导老师: 二〇一六年五月 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上海海事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摘要:本文从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角度展开问题讨论,从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分析、所遇到的瓶颈、未来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制造业在外部环境下发展的误区警示四个点进行主题的分析。特别提到了当今制造业提改革却过于概念化的问题,即中国制造业发展的误区警示。 关键词: 中国制造业发展趋势警示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I n d u s t r y College of Ocea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XXXXXXXXX Abstract: The discussion was expanded from the basic view tha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The subject was analyzed under the four subtitl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e encountering bottlenecks, 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the warnings of its evolution. Especially, the issue of conceptualizing reform in the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was mentioned. Keywords: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trend warning 引言 制造业是一国启动工业化、融入全球化、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产业。在工业化后期,制造业结构升级、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是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物资基础和产业主体,是富民强国之本。制造业是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战略的中坚力量。制造业是科学技术的载体和实现创新的舞台。没有制造业,所谓科学技术的创新就无处体现。国民经济中制造业占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机械制造业已拥有三百多年的悠久发展历史,是我国

广东省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的路径与政策研究

广东省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的路径与政策研究 席凯伦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10) 摘要: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是推动我国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抢占全球产业链中高端的战略选择。广东长期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和制造业大省,加快培育建设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是推动广东早日实现由广东制造转向广东创造转变、广东速度向广东质量转变、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转变的重要路径,对推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先行示范意义。 关键词:先进制造业;集群;路径;政策 中图分类号:F 26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5468(2019)05-0001-05doi:10.3969/j.issn.1672-5468.2019.05.015Research on the Path and Policy of Cultivating Advance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Cluster in Guangdong XI Kailun (CEPREI ,Guangzhou 510610,China ) Abstract :Cultivating several world-class advanced manufacturing clusters is a strategic choice to promote China ’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o achieve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and seize the middle -and -high -end of the global industrial chain.Guangdong has long been the leader of China ’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 major manufacturing province.Accelerating the cultiv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several world -class advanced manufacturing clusters is an important way to promote Guangdong ’s early transition from manufacturing to creating ,from speed to quality ,and from big manufacturing province to strong manufacturing province ,and also has an important demonstration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China ’s manufacturing industry.Key words :advance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cluster ;path ;policy 收稿日期:2018-11-01 修回日期:2019-08-10作者简介:席凯伦(1991-),男,河南许昌人,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工业质量研究部助理工程师,硕士,从事 产业研究工作。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ELECTRONIC PRODUCT RE L IABIL I TY AND ENVI R ONMENTAL TESTING 标准与行业研究 0引言党的十九大以来,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建设工作,广东省委十二届四次、六次全会先后提出高起点培育电 子信息、汽车、智能家电、机器人及绿色石化等 五大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作为我国制造业大 省,广东省应充分地发挥其制造业基础优势,扬 长补短,加快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为我 国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探索新的实DIANZI CHANPIN KEKAO X ING YU HUANJ I NG SHIYAN

制造业企业面临的新业态及未来发展方向

制造业企业面临的新业态及未来发展方向 新的制造业业态正在形成 互联网对制造业的变革从最初的辅助到现在的集成走向未来的融合,一方面是把产业互联网、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模式高度的融合为一体。同时,融合正在全方位的朝工业领域的方方面面展开,包括消费环节相融合以及和工业产品的运营服务,工业服务相融合。融合使得工业的生态环境、业态环境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很多互联网公司开始跨界走向工业,很多工业也开始拥抱互联网,甚至工业的生态环境不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发展到现在形成工业的生态系统,成为一个分享经济、共享经济的时代。 现在工业界和互联网双向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互联网企业正在大举进军工业领域,工业企业、制造企业正在拥抱互联网,现在应该新的制造业的业态正在全方位的出现。 从“工业+互联网”创业工业转型新模式的几个方面来看,一方面互联网时代的的确确新一代智能产品正在不断涌现,几乎所有高端装备都在朝智能化方向发展,朝网络化、数字化。另一方面,产品制造过程正在朝智能工厂方向发展。那么,转型的第三个方面是制造开始走向服务化。传统工业比较关注的就是产品的生产和产品的销售,那么现在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的支持下,制造企业也开始朝着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的运营和服务方向发展,不光生产产品,也要做产品的运营和服务,更要对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提出运营和维护上的保障。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工业发展的一个新模式,就是工业开始越来越走向个性化定制的一个新时代,传统工业下做不到个性定制,因为成本高,那么在互联网的支持下,在智能化的支持下,现在可以非常方便的获取到用户的需求和订单,通过网络的智能计算来进行产业的协同分工,使得过去变化多样的产品的零部件的形态可以进行网络化的协同生产。即使在一个工厂里,也可以做到柔性和协同。 所以,互联网和工业的比较使得人们梦寐以求的这样一个个性定制、规模生产,成本还可以保持不增或者降低成为可能。而且通过个性定制,应该讲去掉了中间化,而且也真正实现了以顾客为中心,以用户为中心的未来制造的先进理念。只有在工业和互联网密切的结合融合下,这样的先进的生产模式才得以实现。我们也看到制造业和工业正在朝分散化方向发展,传统的聚集型、园区型、大规模的生产方式,正在朝这样一个分散和泛在的制造模式在转变,异地协同,然后泛在的制造,甚至将来我们可以出现无所不在的制造模式,随着3D 打印这样一种泛在制造的方式和创新模式的出现,会对制造业的生态和业态产生深刻的影响。 正是由于这样的变革,“中国制造2025”为我们清晰地指明了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就是要大力推动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建立起一个全新的智能工业体系。未来30年的中国制造业即将发生的变革历程,应该讲是中国制造一个“黄金时代”。 未来工业大数据的发展趋势及应用 基于云平台构建的制造企业的大数据的意义-数据采集及应用管理平

先进制造业集群促进机构建设指南

先进制造业集群促进机构建设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提供了先进制造业集群促进机构(以下简称“促进机构”)建设的指导,给出了促进机构建立、基本条件、服务模式、促进机构的重点工作和服务评价与持续改进等方面的指南。 本标准适用于促进机构的建设。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先进制造业集群 advanced manufacturing cluster 在具备先进技术水平的制造业领域中,地理相邻、空间相对集中的上下游产业企业、机构通过相互合作与交流共生形成的产业特色鲜明,具有创新、引领和示范作用的,规模宏大的复杂网络结构和产业组织形态。 2.2 促进机构 promotion agency 采用市场化运营方式为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发展提供服务的非政府、非营利组织。 3 机构建立 3.1 总体要求 3.1.1 以促进产业集约集聚协同发展为目的,根据布局合理、产业协同、资源共享、生态环保的原则,对集群进行规划布局和功能定位。 3.1.2 充分发挥龙头骨干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创新产业发展模式,着力推进集群企业科技进步,促进集群企业管理升级和产业转型升级,提升集群核心竞争力。 3.1.3 发挥行业协会、技术机构、集群企业作用,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发展,联合打造区域品牌,提升区域竞争力。 3.1.4 促进机构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模式应具有明显的创新特征和引领示范作用。 3.2 成立 促进机构应由集群骨干企业、行业组织、研发机构、高等院校、金融机构等发起,成立具有代表性的非政府、非营利的独立法人机构。 3.3 组织架构 征 求意见稿

促进机构应在共同协商的基础上,建立促进机构的组织章程,并制定有决策、监督、管理、和运营“四位一体”的组织架构。 应根据功能需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 a) 决策机构:董事会(理事会)、全体成(会)员大会等形式; b) 监督机构:监事会; c) 管理机构:管委会、秘书处、专家委员会等形式; d) 运营机构:综合管理部、项目部、技术部、金融部、国际部、宣传部、培训部、运营公司等部 门。 促进机构组织架构参见图1。 图1 促进机构组织架构参考图 4 基本条件 4.1 基本要求 4.1.1 促进机构应具备可持续服务的能力,包括开展服务业务的基本设施(固定的办公地点、办公设备等)和高素质的基本人员。 4.1.2 规划引导产业发展战略、功能定位、空间布局、产业发展等。 4.1.3 及时了解产业发展动态、行业共性和非共性问题,建立政府与企业的桥梁,帮助政府落实政策,为政府提出政策建议。 4.1.4 联合集群龙头骨干企业及国际国内科研院所开展技术攻关和技术合作,以解决行业共性技术和卡脖子问题。 4.1.5 研究制定集群发展行动计划和产业技术发展路径图,通过联合参展、对外技术交流和考察等形式,促进集群国际化水平的提高,并代表集群开展对外交流合作等; 4.1.6 提供产业咨询、技术研发、投融资、经营管理、市场开拓、人才培育等服务,提高机构的造血功能,实现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4.2 人员要求 4.2.1 促进机构的人员宜根据所服务集群的规模、范围和功能等合理确定,宜配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辅助人员,以保证集群推进工作的需求,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4.2.2 促进机构负责人宜具备但不限于下列条件: ——具有行业影响力和凝聚力; 征 求意 见稿

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莀上海海事大学 膆先进制造技术导论课程论文 蒂学院: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膃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 腿班级:材料132 芆姓名: 袃论文题目: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蚀指导老师: 袇二〇一六年五月 莆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芃上海海事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莂摘要:本文从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角度展开问题讨论,从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分析、所遇到的瓶颈、未来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制造业在外部环境下发展的误区警示四个点进行主题的分析。特别提到了当今制造业提改革却过于概念化的问题,即中国制造业发展的误区警示。 羀关键词:中国制造业发展趋势警示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Tr e n d o f C h i n e s e M a n u f a c t u r i n g I n d u s t r y 蒆T 蚄CollegeofOceanScienceandEngineering,ShanghaiMaritimeUniversity

螀XXXXXXXXX 虿 Abstract:Thediscussionwasexpandedfromthebasicviewthatmanufacturingindustryplaysanessentialroleint henationaleconomy.Thesubjectwasanalyzedunderthefoursubtitles,thecurrentsituation,theencounteringbottl enecks,thedevelopmenttrendsofChinesemanufacturingindustryandthewarningsofitsevolution.Especially,th eissueofconceptualizingreformintheChinesemanufacturingindustrywasmentioned. 蒆Keywords:Chinesemanufacturingindustrythedevelopmenttrendwarning 肅引言 薂制造业是一国启动工业化、融入全球化、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产业。在工业化后期,制造业结构升级、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是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物资基础和产业主体,是富民强国之本。制造业是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战略的中坚力量。制造业是科学技术的载体和实现创新的舞台。没有制造业,所谓科学技术的创新就无处体现。国民经济中制造业占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机械制造业已拥有三百多年的悠久发展历史,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机械制造技术是研究产品设计、生产、加工制作等的系统工程,机械制造不仅是衡量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国际间科技竞争的重点。中国机械制造业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和经验。所以深入研究中国制造业的现状以及预测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显得尤为重要。 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在承接全球产业转移的同时,逐渐成为世界制造大国。随着全球制造业格局的演变,劳动力成本上升,能源供给短缺,环境承载压力逐步加强,种种困境迫使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要有所改变,制造业必须由依靠要素驱动和以污染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方式,转向依靠技术创新驱动的环境友好型发展轨道。[1]当前,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依然面临着复杂的内外部环境,未来发展将会遇到更多风险和挑战,如何克服这些困难,顺利实现制造业“新型化”,带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主要困境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有正确的认识。 薅1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现状 膂1.1从经济数据方面来看

2020年(财务知识)长三角地区的经济以重工业制造业为主

(财务知识)长三角地区的经济以重工业制造业为主

长三角地区的经济以重工业制造业为主,但于杭州等地的手工业制作也很发达。珠三角是轻工业生产模式,以服装等轻产业为主。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发展突飞猛进,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和最活跃的地区。比较研究俩个三角洲的经济发展历程和经济规模,探讨其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原因,能够为俩个三角洲经济的进壹步发展提供借鉴,同时也为其它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长江三角洲是指长江入海而形成的冲积平原,包括市、江苏省和浙江省的部分地区。本文中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是指由沪、苏、浙三地16个地级之上城市组成的复合型区域,具体包括市、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扬州和泰州,以及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和台州市,其土地面积为10.96万平方km,人口总数为8121万人(2002年)。之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城市带,已被公认为世界六大城市带之壹。 珠江三角洲是指珠江千百年来冲刷出来的壹块平原,北起,呈扇形向东南和西南放射,东面有经济特区城市和和之相邻的东莞市,西面由北至南有:佛山、江门、中山以及和澳门接壤的经济特区城市珠海市。本文中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14个市县:、、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等7市,以及惠州市的市区和惠阳、惠东、博罗三县,肇庆市的市区和高要、四会俩市,其土地面积为4.17万平方km,人口总数为2365万人(2002年)。 壹、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指标的比较 1.长江三角洲GDP规模高于珠江三角洲,但人均GDP低于珠江三角洲;俩地GDP约占全国的28%。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俩地区经济得到较快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到1995年俩地GDP总量达到13076.5亿元,其中长江三角洲为9216.0亿元,珠江三角洲为3860.5亿元。长江三角洲GDP总量为珠江三角洲GDP总量的2.4倍。从人均GDP来见,1995年长江三角洲人均GDP为11665元,珠江三角洲为18058元。珠江三角洲人均GDP比长江三角洲高54.8%。 2002年俩地GDP总量达到29402.1亿元,其中长江三角洲为19983.3亿元,珠江三角洲为9418.8亿元。由于珠江三角洲的经济规模发展快于长江三角洲,从而长江三角洲GDP总量是珠江三角洲2.1倍,比1995年的差距缩小。2002年珠江三角洲人均GDP仍高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人均GDP达到34295元,比长江三角洲(24607元)高39.4%。 2.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均保持较快增长,大大高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 2000年—2002年,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的GDP增长速度均保持于俩位数之上(除扬州和肇庆市区外),均高于全国7.8%的平均水平,显示出俩个三角洲经济发展快速。 3.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三次产业基本同构,产业结构向高度化发展。 2002年长江三角洲三次产业的分布为6:52:42,珠江三角洲三次产业的分布为5:50:45。 从1978年到2002年,这俩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壹产业占GDP的比重大幅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大幅上升,第二产业基本持平。珠江三角洲第壹产业下降幅度最大,从22.4%下降到4.9%,下降了17.5个百分点。长江三角洲第三产业上升幅度最大,从18.4%上升41.9%,上升了23.5个百分点。

长三角区域的网络交互作用与空间结构演化_赵渺希

第30卷 第2期2011年2月 地 理 研 究 GEOG RAPHICAL RESEA RC H V o l .30,N o .2F eb .,2011 收稿日期:2010-03-15;修订日期:2010-07-2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50678117);2008年上海市科委软科学博士生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赵渺希(1979-),男,博士,讲师,研究领域为城市与区域规划。E -m ail :z mx0207@https://www.wendangku.net/doc/2018896594.html, 长三角区域的网络交互作用与空间结构演化 赵渺希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 摘要:归纳了中心地模式和网络化模式两种空间组织模式的基本特征,即前者以向心型的垂直联系为表征,而后者以跨越腹地边界的多向联系为表征,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网络交互作 用下长三角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趋势。首先以企业联系为分析视角,研究了不同强度、不同方向的网络“流量”变化趋势;其次,选择社会经济变量,通过主因子分析对地域类型进行划分,研究长三角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格局;第三,通过对网络交互作用与地域类型变化的比较印证,总结了长三角多核网络化和城市区域化的趋势,即中心地模式虽仍占主导地位,但这一模式趋于弱化,而网络化模式趋于增强。最后,研究从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的外部性说明了长三角区域网络化过程中集聚、扩散的发生机制。关键词:长三角区域;网络化;中心地;空间结构文章编号:1000-0585(2011)02-0311-13 1 引言 1.1 从中心地到网络化的地域模式 二战以后,克里斯泰勒和廖什的中心地理论一直被看作区域和城市体系的基础理论。按照这一理论,城市体系由不同等级的中心地组成,中心城市为周边的从属区域提供服务,并以确定的腹地边界作为中心地服务范围[1] ,因此每一个中心城市与其腹地中的从属城市都构成了一个自上而下的、自成体系的系统。概括而言,中心地模式以向心型的垂直联系为表征[2]。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跨国交易的飞速发展导致了区域边界的限定作用不断弱化,一些学者据此认为:区域空间组织模式正从传统的中心地模式向网络化模式转化,城市间的网络交互作用在区域空间组织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按照Castells 的观点,区域空间相互作用的模式正由传统的“场所空间”迈向“流动空间”。针对这一趋势,一些西方学者在该领域中开展了以揭示区域网络复杂性的研究,以探索城市如何增强其在区域 中社会经济的竞争力[4~8] 。 Taylo r 等认为,在中心地模式和网络化模式这两个框架中,都包含了场所(place )和流(flow )的概念,只不过在中心地理论中,区位场所的等级分布决定了流的分布;而在网络化模式中,流的分布决定了区位场所的等级[9] 。Pa rr 指出,与中心地模式相比,网络化的城市区域的空间组织在中心地分布上更为均衡[10];Batten 则对两者之间的区别进行了总结,中心地系统更加强调空间组织的向心性(Centerality ),强调自上而下的单向垂直联系,而网络化模式则强调节点性(Nodality ),强调水平联系和中心之间的多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