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育评价课程形成性考核作业题答案

教育评价课程形成性考核作业题答案

教育评价课程形成性考核作业题答案
教育评价课程形成性考核作业题答案

一、填空题:

1.教育评价的本质是价值判断。

2.按功能及用途划分,可将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3.按评价对象的层次划分,可将评价分为宏观评价和微观评价。

4.按评价主体划分,可将评价分为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

5.按评价方法划分,可将评价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6.评价的总目标都可分解为三个子系统,即条件指标系统、过程指标系统和效果指标系统。而教育评价标准也相应由三部分构成,即素质标准、职责标准和效能标准。

7.教育评价标准中的评语式标准可归纳为分等评语式、期望评语式和积分评语式三种。

8.教育评价标准中的数量式标准可分为数量点式标准和数量区间式标准。

9.教育评价中常用的量表有类别量表、等级量表、等距量表和模糊量表。

二、名词解释:

1.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是评价者根据一定社会确定的教育目标和价值标准,对教育活动满足社会与受教育者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的活动。

2.教育测量:教育测量就是根据一定的理论、规则,运用一定的测量工具对教育对象进行数量化描述的过程。

3.教育督导:是指行使督导职权的机构和人员,受本级政府或同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委托,依据国家有关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对下级人民政府的教育工作、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以保证国家有关教育的方针、政策、法规的贯彻执行和教育目标的实现。

4.教育评价过程:教育评价过程是教育评价活动所经过的程序,具有时间的连续性、顺序性以及动态性,教育评价的过程也是管理的过程,是和管理过程相始终的。

5.教育评价标准:是指对应于相应的评价指标或项目,被评对象达到什么程度或水平才是合乎要求的,或是优秀的、良好的等。

三、简答题:

1.简述教育评价的目的。

答:⑴获取信息的目的⑵诊断问题、促进发展的目的⑶控制和监督的目的⑷决策的目的⑸激励前进的目的。

2.教育评价有哪些功能?

答:⑴导向的功能⑵诊断的功能⑶鉴定的功能

⑷改进的功能⑸激励的功能⑹控制的功能。

3.教育评价有哪些特点?

答:⑴教育评价是以事实判断为基础的价值判

断⑵教育评价的基本标准是国家的教育目标

⑶教育评价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⑷教育评价

过程是主客体互动、评价与指导统一的过程⑸

教育评价是一种心理特征鲜明的主体性活动。

4.简述泰勒模式。

答:泰勒模式又称“行为目标模式”就是以教

育目标为导向,把教育目标转化为可测量的学

生的行为目标,并根据这些行为目标编制课

程、教材或教学方案,开展教学活动,然后依

据行为目标对教学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价,判断

实际进行活动的效果达到预期教育目标的程

度。

5.简述CIPP模式。

答:CIPP模式是由斯塔弗尔比姆于1966年提出

的。这一模式由背景评价-contextuation、

输入评价-input uation 、过程评价-

process uation和成果评价-production

uation组成。CIPP是这四种评价的缩写。该

模式的核心思想是把教育评价看成是“为决策

提供有用信息的过程”。其中背景评价是为计

划决策服务,输入评价是为组织决策服务,过

程评价是为决策的实施服务,成果评价是为再

决策服务的。

6.简述教育评价背景分析的主要内容。

答:⑴社会发展背景分析⑵教育发展阶段性需

要分析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政策制度要求或

评价委托人的需要分析—领导者及管理者需

要分析⑷被评对象自身需要和心理准备分析

等。

7.常见的教育评价机构主要有哪些?

答:⑴教育管理部门的评价机构⑵民间学术团

体的评价组织机构⑶教育管理部门和社会力

量相结合的评价机构⑷自我评价的组织机构。

8.教育评价方案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答:⑴评价的目的和指导思想⑵评价的内容⑶

对评价指标体系中方法、工具的有关说明⑷评

价实施程序的说明⑸附录。

9.教育评价方案应具备哪些主要特征?

答:⑴目的性⑵可靠性⑶有效性⑷规范性⑸可

行性。

10.简述制定教育评价方案的一般步骤。

答:⑴确定教育评价的目的⑵设计评价项目,

即根据特定的评价目的设计评价项目⑶确定

权重系数⑷确定评价标准⑸设计评价工具及

采集信息所需表格,确定评价信息的统计方法

⑹确定评价的组织领导及实施程序。

11.简述确定教育评价标准的依据。

答:⑴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要⑵

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⑶教育规律和人

的心理活动规律⑷从被评者实际出发,实事求

是⑸评价主体的需要。

四、论述题:

1.教育评价有哪些基本原则,在评价中如何贯

彻这些原则?

答:⑴方向性原则,是指评价必须坚持引导教

育工作更好地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满足社会

和个体发展需要的正确方向,保证教育活动沿

着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⑵科学性原则,是指

进行评价必须把握教育和教育评价的客观规

律,实事求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从客观实

际出发获取真实信息,依据科学的标准,对教

育活动的过程和成果进行分析判断。不能凭主

观想象、主观臆断⑶激励性原则,是指评价应

促使被评对象形成继续努力或在进一步的活

动中克服不足之处,增强提高活动效果的动机

或期望。⑷可行性原则,是指教育评价要在保

证正确方向和科学、客观的前提下,尽量使评

价简便易行⑸实效性原则,是指评价要有实际

作用,即有指导实际、改进工作的效用。

2.在评价中贯彻这些原则的要求与作法?

答:⑴贯彻方向性原则,最主要的是要求教育

评价在确定评价目的和标准时,必须以国家的

教育目标为基本的、总的依据。具体来说,要

求要通过科学地设计指标体系的内容和标准,

恰当地确定权重,合理地呈现和使用评价结果

等,引导、推动教育活动朝着符合国家教育方

针、政策所要求的方向发展。促进教育工作落

实国家的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标是教育评价

的出发点和归宿⑵贯彻科学性原则,要求确定

的评价指标必须符合评价的目的,反映被评对

象的本质特征,注意指标间的联系与交叉,避

免指标重叠;评价标准要合理,即符合国家规

定,又符合实际,评价者要正确理解和把握评

价标准,克服主观随意性和感情因素的影响;

评价方法的选择要与评价对象的性质相适应,

尽量采用现代的、科学的方法技术,定性方向

和定量方向相结合。这样才能使评价信息的搜

集更加全面准确,评价信息的分析处理更加科

学,结论更加可靠⑶贯彻激励性原则,首先要

使教育评价过程及其结果客观、公正、准确,

否则,评价对象就会产生不安和排斥心理,这

样不仅不能产生激励作用,反而会产生负面影

响。其次,制定评价目标和具体标准要从评价

对象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评价对象的客观环

境和条件,不要过高或过低,使被评对象通过

努力有可能达到目的。③要求评价的实施者这

样评价对象个体心理状态,评价技术的操作应

考虑评价对象的可接受程度,要求评价者了解

并尊重评价对象的意见,并向被评对象及时反

馈评价的结果,以激发评价对象在进一步的活

动中保持优势、克服不足之处的动机和行为⑷

贯彻可行性原则,①要求在正确、科学的前提

下应抓住被评对象的本质特征,尽量简化指标

体系;②要求评价标准高低适度,同时注意评

价对象的层次性、差异性;③评价组织实施中,

搜集信息的方法要在科学的前提下使其简化,

让人能理解、会用。评价中应将科学性和可行

性结合起来⑸贯彻实效性原则,①要求评价目

的必须明确,针对实际问题,充分利用评价的

导向作用,促进实际问题的解决。②要求评价

过程主客体相互沟通,及时反馈评价信息,并

帮助评价对象解决,有利于促使被评对象主动

参与,自觉改进工作。提高评价的实效性是实

现评价目的的根本要求。

3.设计教育评价指标系统应坚持哪些原则?为

什么要坚持这些原则?

答:⑴导向性原则⑵科学性原则⑶整体性原则

⑷可测性原则⑸可行性原则。在设计教育评价

指标系统中坚持这些原则才能搞好评价工作。

⑴坚持导向性原则①把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

向作为目标方向,适应教育改革、发展和提高

的要求。②要坚持大方向和效目标的统一,要

把总的方向和阶段性的重点统一起来。把工作

的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统一起来,提高对阶段

性效目标的评价,促进其落实,逐渐提高,最

终全面实现总方向指导下的大目标⑵坚持科

学性原则,因为科学性是人们做任何事都追求

的目标。指标设计的科学性①要求指标与目标

一致;②要求同一指标体系中指标要相容,不

能相互矛盾;③要求同一指标系统中,指标不能重复,权重分配协调;④要求指标具有可比性,能反映被评对象的共同属性⑶坚持整体性原则,是指指标系统对目标反映的完备性、全面性。设计指标系统时,考虑要周到,不能遗漏任一重要的、反映评价对象实质的指标。但并不是要求指标事无巨细,主次不分,而是不能遗漏重要指标,尤其是一级指标⑷坚持可测性原则,要求设计指标时,尽量用具体可操作化的语言来描述,尽可能使指标定量化,或尽可能找到定量化的途径,尤其对于目的在于鉴定、比较的总结性评价更应该如此。对于为改进工作而进行的形成性评价并不强调可测性,而是坚持描述性的评价。这样通过观察或测量得到明确的结果,以便于综合得出评价的结论⑸坚持可行性原则。指标系统的可行性原则包括①要求指标涉及的信息应易于获取;②指标系统要简便可行,在设计时,要善于抓住问题的要害,反映事物的本质因素;③简化量化的方法,使之易懂,便于操作。

一、填空题:

1.教育评价中对信息资料的审核,主要是审核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适用性。

2.教育评价中信息资料汇总的技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手工汇总,一种是计算机汇总。

3.观察法包含三个要素:观察的手段、观察的对象和观察对象的状态。

4.观察法根据观察时评价者是否借助于仪器,可分为直接观察法和间接观察法。

5.观察法根据评价者是否直接参与观察对象所从事的活动可分为参与性观察法和非参与性观察法。

6.观察法根据观察的范围可分为全面观察法与抽样观察法。

7.观察法根据观察实施的方式可分为结构观察法和无结构观察法。

8.问卷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指导语、文卷的正文等几个部分。

9.测验的类型按测验的性质分,可分为成就测验和心理测验。

10.测验的类型按测验时机分,可分为准备性测验、形成性测验和终结性测验。

11.测验的类型按试题类型分,可分为客观性测验和主观性测验。

12.测验的类型按测验的标准化程度分,可分为标准化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

13.测验的类型按解释分数的标准分,可分为

常模参照测验和标准参照测验。

二、名词解释:

1.观察法:观察法是教育评价获取信息的重要

方法。是评价者通过自身的感官或借助于一定

的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评价对

象的自然活动状态进行系统、深入地观察,以

获得评价对象准确、客观资料的方法。

2.文献法:是指根据评价目的和内容,搜集、

鉴别、整理有关评价对象的文字记载或音像记

录的材料,从中收集评价资料的方法。

3.调查法:是在科学方法论和教育评价理论的

指导下,通过问卷、访谈、测验等科学方式,

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收集有关的教育评价

的信息与资料的方法。

4.问卷调查法: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由评价对

象作答的方式进行搜集资料的方法。是调查研

究中最常用的方法。问卷不是由调查者直接向

被试发问,而是调查者根据调查目的和调查内

容,就调查项目编制相应的问题序列,按一定

的原则排列,变成书面试卷,采用分发、邮寄、

追踪访问或网上答题的方式让被试填答,然后

对问卷回收整理和分析,获得关于调查对象的

资料。

5.抽样法:是从全部评价对象中,抽选一部分

对总体具有代表性的对象进行调查,并据此取

得反映总体情况的评价资料和信息。

6.测验法:是指借助各种测试题对人的知识、

技能和能力以及某些心理特征进行测量,从而

获得评价信息和资料的方法。

7.测验的信度:信度是指可靠性或一致性的程

度。测验的信度是指测验的结果的可靠性或一

致性程度。一个好的测验,对同一组被试先后

施测两次,测验的结果应当保持一致。

8.测验的效度:效度是指有效性程度。测验效

度是指测验实际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特质的

程度。

三、简答题:

1.简述教育评价实施的一般步骤。

答:⑴宣传动员⑵预评性⑶复评价。

2.搜集教育评价信息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答:⑴查阅文献⑵观察⑶调查⑷测验。

3.搜集教育评价信息有哪些基本要求?

答:⑴真实性⑵准确性⑶全面性⑷次量性。

4.如何理解教育评价信息资料的整理的含义?

答:⑴资料的整理是从资料搜集阶段过渡到分

析研究阶段,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

个必经的中间环节⑵教育评价信息资料的整

理,主要是指将搜集到的全部教育评价信息,

依据评价指标体系及各层次、同层次间的结构

关系,对信息资料反复加以核实、优化、分类、

汇总,使信息资料具有集中性、针对性、外显

性,达到把信息资料转化为评价被评对象的客

观依据⑶评价信息资料的整理是进行评价分

析的基础。

5.评价对被评者心理有哪些影响?

答:⑴对自信心、自我概念和自我知觉的影响

⑵对动机和意志的影响⑶对到达目标和要求

水准的影响⑷对情绪稳定性的影响⑸对评价

主体和评价客体之间关系的影响。

6.评价中被评者容易产生哪些障碍心理现象?

答:⑴被审心理⑵应付心理⑶迎合心理⑷防卫

心理。

7.简要说明评价中被评者障碍心理产生的原

因及其调控方法。

答:⑴评价中被评者障碍心理产生的原因主要

有:a.需要心理失落,包括安全需要的失衡,

自尊需要受到冲击;b.工作负担与心理压力⑵

评价中被评者障碍心理调控方法有:a.提高被

评者对评价的认识,包括:评价前要搞好评价

动员,注意听取被评者的合理建议,共同商定

评议计划和日程安排。使评价者和被评者保持

良好的心态和情绪。

8.观察法具有哪些主要特征?

答:⑴观察的目的性和计划性⑵观察的自然性

和真实性⑶观察的重复性⑷观察的能动性⑸

观察的凭借性。

9.简述教育评价文献信息的主要来源。

答:⑴档案与校历⑵会议纪实⑶进行文案⑷课

题成果⑸课程计划⑹学校管理制度⑺学生管

理档案。

10.教育评价文献信息的查询途径和检索途径

有哪些?

答:⑴教育评价文献信息的查询途径:①网络

查询②调查访问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③调查

各学校行政办公室和教导处(或教研室)⑵教

育评价文献信息的检索途径:①题名途径②著

者途径。

11.问卷调查法有哪些优点和局限?

答:⑴问卷调查法的优点:①时间上的灵活性

②问卷法的取样不受限制③调查者和被调查

者无须面对面接触⑵问卷调查法的局限:①由

于问卷调查往往样本比较大,且无法控制被试

回答的情况,如果回收率低,会影响其代表性

②问卷调查通常是在调查人员不在场时被试

独立作答,遇到问题时难以解决,因而可能出

现估计作答的现象,影响问卷的准确性③搜集

到的资料往往时表面的,还需要进一步的分

析,否则不能深入了解深层次的、本质的东西。

12.访谈调查法有哪些优点和局限?

答:⑴访谈调查法的优点:①具有较好的灵活

性和适应性②具有较强的可控性③调查过程

具有互动性⑵访谈调查法的局限:①需要更多

的时间和经费②标准化程度低,难以统计③某

些因素影响调查结果的一致性和真实性。

四、论述题:

1.谈谈教育评价的他评中评价者的误差心理

及其调控。

答:㈠他人评价中评价者误差心理产生的原

因:⑴知觉定势的影响。由于个人的知识、兴

趣、情绪等因素影响形成的知觉准备,影响后

续的知觉过程,心理学上称为知觉定势。知觉

定势在评价中产生的误差主要有以下几种情

况:①晕轮效应,也称社会刻板印象。是指对

评价对象的整体印象影响到对该对象的具体

特征的认识和评价的一种心理现象。晕轮效应

给评价带来的误差有两个方面。①以差概好的

“扫帚星效应”,②以好概差的“光环效应”

②逻辑误差。是在对被评者的两个没有必然联

系的属性进行评价时,由于对其中一个属性

的肯定评价而导致对另一个属性也是肯定评

价③情绪效应。人对事物的知觉受到情绪的影

响,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情绪效应。当评价者情

绪好时,愉悦的心情往往能对被评者持宽容、

积极肯定的态度;而当评价者情绪低落时,往

往会烦躁,容易对被评者不耐烦、消极否定④

投射效应。评价者常以自己心理特征作为认知

他人的准备,作为认识他人的标准。即把自己

的特征投射到被评者身上,以自己的性格、爱

好为标准去衡量被评价者,评价结果受评价者

的兴趣、爱好的影响,使评价失去一定的客观

性⑵频数效应和次序效应。当评价对象的某些

属性反复地出现在评价者面前时,会强化评价

者对这一属性的认识。评价对象某种特征出现

的频数影响评价者心理,即是频数效应。评价对象某种特征出现的次序影响评价者心理,即为次序效应,分为“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首因效应”是指第一印象比较鲜明、深刻、持续时间较长、不易改变的心理效应,“近因效应”就是最后给人留下的信息,常给人以强烈的印象,并在相当程度上决定认知⑶肯定效应。人都有同情心,当评价对象涉及人及人格因素时,由评价者同情心的作用,肯定性的评价就会多一些;而在对非人格方面进行评价时,评价的客观性就高一些⑷群体效应。评价者受群体影响而产生的效应:①从众效应、②权威效应、③关系效应㈡他人评价中评价者误差心理的调控:主要是选拔高素质的评价者,并进行培训,另外加强对评价工作管理。

2.谈谈自我评价中评价者的误差心理及其调控。

答:⑴自我评价中评价者误差心理产生的原因有:①根据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评价自己。我评价往往是以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作为参照点,那么经常受到他人表扬的人,就会获得自信心,在自我评价中多持肯定的态度,相反,工作中经常失败,总受到批评的人,就会缺乏自信心,看不到自己的长处,自我评价中多持否定态度②参照别人的水平评价自己。个体通过与自己地位、条件相类似的人对比进行自我评价,这是日常评价中人们的一种心理倾向③通过自我分析评价自己。个人的自我评价常常是根据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或以别人为参照系来

估价自己的。但与此同时,个人也对自己的行为表现进行着主观的分析。自我分析是自我评价不可缺少的环节,但却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其准确性受自我观察能力和认识水平的制约。这三种状况都可能产生心理误差,使自我评价有失偏颇,不能真实反映自己的实际情况⑵自我评价中对误差心理的调控:坚持科学的态度,进行适当的调控,就会有效这些因素的影响。具体来说:①要正确对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既不要盲目接受,也不要拒之不理,要实事求是地吸收别人对自己评价中的合理成

分②要注意把握与别人类比时的可比性,注意类比时的类同点,不滥比,而把类比当作启发自我评价、科学进行自我评价的手段③对自己的评价应该采取全面、发展的态度,要学会把别人的评价、与别人的类比和自我评价统一起来,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力求客观,要做到这

一点,酒药多学习,提高自己对客观事物和自

我的认识水平。因为自我评价的水平依赖于自

我认识水平。

3.谈谈问卷编制程序与设计要求。

答:⑴问卷编制的程序:①明确评价目的、内

容,确定调查内容和调查对象;②列出问卷调

查问题的提纲;③确定问卷类型;④根据提纲

草拟问卷;⑤征求有关人员、专家的意见,修

改问卷;⑥从总体样本中抽取一定数目的人员

试测,检查问卷的内容、表达方式等能否被调

查对象所理解;⑦根据试测结果,对问卷进一

步修订后定稿打印⑵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①

问题的表述力求简单清楚,避免使用模糊的、

似是而非的语言或专业技术性术语;②问卷题

数量要适度,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③问题的

措辞避免使用导向语或暗示性语言,尽量运用

中性词;④提供答案的选项应当覆盖问题答案

的所有内容,不要漏掉被试真正想选的答案,

使其无所适从;⑤尽量避免使用否定性问题或

双重否定性问题,避免引起误解或让被试不知

所云;⑥问题排列要整齐美观,先易后难,便

于统计;⑦试测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考察问卷

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根据考察分析的结果,对

问卷进行适当的修改。

4.谈谈运用访谈法应这样的主要问题。

答:⑴成分做好访前的准备工作。首先评价者

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访谈计划;对访谈员进

行一定的培训;理解访谈对象的环境、经历、

年龄、职业、地位、个性、专长及兴趣等方面

的特点。保证访谈能够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的

目的⑵选择适当的时间、地点和场合进行访

谈。搜集评价资料的访谈,一定要有计划进行,

要事先预定时间、地点。注意不要在访谈导向

繁忙或需要休息时进行访谈。注意访谈的言

语、特点以及访谈对象的情绪等⑶访谈者需要

有访谈对象的熟人引见,能消除访谈对象的戒

备心理,有助于访谈者和访谈对象激励良好的

关系,容易得到访谈对象的配合,保证访谈能

够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目的⑷营造一个自然

融洽的访谈氛围。访谈者无论举止、表情还是

语言上都要自然大方,和蔼随和,善于寻找与

访谈对象的共同点,激发访谈对象的热情和兴

趣⑸访谈者要注意提问的技巧。提问要一个一

贯地提,使其有思考的余地,能成分谈出自己

的想法,调查者自己也便于记录;话题的转换

要自然;注意群体的前后衔接;巧妙地控制话

题;注意态度的专注;注意对不同的人,语气

和措辞要有所变化,以获得访谈对象的配合⑹

要严守保密的原则。如果要记录或录音,事先

应征得访谈对象得同意,否则会引起不愉快;

谈话内容及时记录后,一定要向访谈对象作出

保密得保证并真正做到⑺认真作好访谈记录。

访谈记录要根据访谈对象的类型采取不同的

记录方式,可以有事先设计好的记录表、笔记

形式、录音机或者采访机等。但无论何种方式

都要按照访谈对象回答的实际情况准确、客

观、快速、全面地记录,不宜加入评价者或访

谈者本人对问题的看法和态度。

一、填空题:

1.从层次上看,教育目标可分为教育目的、培

养目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

2.学生自我评价有公开的自我评价和潜在的

自我评价。

3.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在其《学习的条件》

一书中认为,学习的结果,或者教育活动所追

求的目标,就是形成学生的五种能力:言语信

息、理智智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

二、名词解释:

1.集中量数:描述一组规律性的量数称为集中

量数。是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的代表值。如果

一组数据描述的是一组评价对象某种属性的

数量值,那么记者量数就反映了这组评价对象

在该属性上的一般水平。

2.差异量数:描述一组数据波动性的量数称为

差异量数。常用的描述一组评价数据波动情况

的量数主要有标准差、四分差、差异系数。

3.标准分数:是原始分数与平均数之差除以标

准差所得之商。标准分数是以平均数为参照

点,以标准差为单位,描述某个原始分数在团

体中相对位置的量数。

4.相关系数:描述变量之间线性相关程度的量

数称为相关系数,是教育评价中用的较多的一

个统计量。

5.学生评价:是指在一定教育价值观的指导

下,根据一定的标准,运用现代教育评价的一

系列方法和技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成

绩、身心素质、情感态度等的发展过程和状况

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是教育评价的主要领

域,也是每一位教师必须实际操作的一项主要

内容。

6.学生自我评价:是学生作为评价主体,依据

一定的标准对自己的期望、品德、发展状况、

学习行为与结果及个性特征进行判断,是学生

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提高的过程。

7.教师评价:又称教师考评,是指在准确的教

育价值观指导下,根据教育方针、政策、法规

和教育目标、要求以及教师所应承担的任务,

运用现代教育评价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广泛

收集评价信息,对教师的素质、工作过程以及

工作实效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价值判断的

过程。

三、简答题:

1.通常提到的几种不同的学生评价观是什么?

答:⑴选拔性评价的观点⑵水平性评价的观点

⑶发展性评价的观点⑷多元化评价的观点。

2.简述发展性评价观的主要观点。

答:①主张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发

展和提高。②主张注重评价的过程。③认为评

价的目标是有层次的,尊重个体差异。④实行

评价主体多元化,鼓励学生主体参与。⑤实际

评价内容丰富、全面。⑥实行评价方法多样。

3.简述教育目标的性质。

答:①教育目标具有层次性和连续性②教育目

标具有主观性和客观性③教育目标具有预期

性发展性④教育目标具有基础性和全面性。

4.简述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中关于认

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

答:以布卢姆位代表的专家于1956年发表了关

于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把该领域的目标分为

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

次,包括了对学生知识、理智能力和理智技能

发展的要求,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的难易程度形

成一种递进的等级关系。

5.学生评价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答:⑴学科学习效果⑵思想品德和公民素质发

展水平⑶学习能力与交流合作能力⑷身心健

康水平⑸审美素养。

6.学生自我评价的一般方法有哪些?

答:⑴自我评价要贯穿于学习的过程⑵利用评

价项目清单进行自评,然后写个人总结⑶范例

评价⑷学习日志⑸学生档案袋。

7.简述教师评价学生的一般操作方法。

答:⑴学业成绩测试法⑵观察与调查法⑶评语

评价法⑷表现性评定法⑸档案袋评价法。

8.教师评价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⑴整体性原则⑵教育性原则⑶客观性原则

⑷校本原则⑸动态性原则⑹激励原则。

9.世界教师评价改革主要有哪些趋势?

答:①突出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②恰当处理业绩评价与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关系③统一的评价标准与个体化评价相结合④加强评价中与教师的沟通,促进教师对评价的积极参与。

10.简述教师教育教学行为评价的主要内容。答:⑴工作量⑵备课⑶上课⑷作业辅导⑸课外活动⑹学生学业成绩评价⑺教研、科研⑻德育工作⑼协同工作。

11.教师自我反思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答:⑴教学笔记⑵反思日志⑶交流讨论⑷调查研究⑸通过理论文献。

12.学生评教在运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①引导学生端正态度,构筑积极的师生关系②让教师明白学生评教的目的、意义,把它变成教师的自身需要,获得教师的理解和支持

③注意学生评教结果的及时反馈和科学运用。

13.教师评价中的领导、同行评价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①倡导民主,打破“管理者无过错”的传统观念②注重评价标准的生成性与灵活性③提高评价双方素养,尊重差异④评价结果的解释与运用。

四、论述题:

1.对教育评价结果进行解释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①相对评价的结果只表明被评价对象在其所在的群体中的相对位置,而不表明其绝对水平,或者说不表明他达到理想目标的程度,因为任何水平的群体中中存在相对位置高的、中等的和低的,同时也不能用来与其他群体进行比较②由于相对评价的标准是被评群体的一般水平,是相对的,评价结果也是相对的。如果总体水平低,其中的优秀者也未必真好,往往容易降低客观标准,忽视实际目标的完成情况。因为这种方法适合于以区分和选拔为目的的评价,而不适于以改进工作为目的的评价③在对相对评价分数进行组合时,要注意原始分数的分布形态④当进行群体间比较时,是以群体的平均数为群体的代表值的,此时求某群体在总体中相对位置的值时,应用公式由于相对评价只在群体间横向比较,表现出强烈的竞争

导向,所以在使用和解释相对评价结果时,要

注意防止不科学的竞争手段及由竞争引起的

负面效应发生。对教师也应慎用。

2.对教育评价信息进行反馈时应注意哪些问

题?

答:⑴反馈要及时。评价的最主要目的在于改

进工作,评价必须有反馈,而且反馈必须及时,

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只评价不反馈,或反馈

不及时,那么评价就失去了意义⑵反馈信息要

全面。对教育评价中肯定的评价信息和否定的

评价信息要全面反馈。不能只反馈肯定信息,

不反馈否定信息,或反之⑶反馈信息要准确。

准确反馈信息是教育评价结果有效利用的根

本保证。不能只给笼统结论,更不能含糊不清

地反馈信息,使被评无所适从⑷反馈方式要多

样。评价结果的反馈方式影响评价结果作用的

发挥,因此要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

方式,以平等的态度反馈评价结果,尤其对否

定评价所作的反馈⑸反馈和指导统一。评价的

目的在于指导改进工作,反馈评价信息的同时

兼有指导的任务,这是对评价活动的必然要

求。

3.学生评价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如何贯彻这些

原则?

答:学生评价除了遵循教育评价一般原理中所

提到的方向性、客观性、可行性、过程性等基

本原则外,更应该以促进学生发展和提高为基

本指向,遵循发展性、多元化、全息性、差异

性等原则。⑴发展性原则:指学生评价要以促

进学生发展为目的,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不仅

要关注学生的现实表现,更要重视全体学生的

未来发展,重视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

与提高,评价从注重“过去”和“现在”,转

向注重“将来”和“发展”⑵多元化原则。指

学生评价要从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动态性出

发,多视角、多向度、多层面、多侧面地认识

问题,多渠道收集信息,以达到促进评价对象

发展的目的。多元化原则包括评价内容、标准、

方法、主体等多元化,评价既要体现共性,更

要关心学生的个性;既要关心结果,更要关心

过程⑶全息性原则。指学生评价必须反映学生

学习和发展的全部信息,贯穿于学生学习活动

的全过程,全面、全员和全程采集和利用与学

生发展有关的评价信息。同时,把教学过程与

评价过程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的导

向、反馈、诊断、激励等功能⑷差异性原则。

指对学生的评价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在评价内

容、方法、标准等方面要考虑学生的特点和个

性差异,不能一刀切,使每一个学生通过评价

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2.贯彻学生评价的原则应考虑如下问题?

答:⑴贯彻发展性原则①在思想观念上树立发

展性评价观②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③

多用肯定性评价④确定评价目标、标准、程序、

方法、主体、得出评价结论等,要充分考虑学

生未来的需求,注意帮助树立成功的信心⑤激

发学生主体自我发展的意识,促进学生自觉主

动地发展⑵贯彻多元化原则①要注重学生综

合素质的发展②评价主体要包括教师评价、学

生自评和互评、家长评价、社会评价等③要多

种方法和手段结合④评价标准要统一性和灵

活性相结合等⑶贯彻全息性原则①强调评价

的整体性情景,把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

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为一个主体运动的过程,

在一定的时域内,不断地循环往复,动态地监

控学生发展和培养的全程,把握群体学生素质

发展的主体状况②把教学过程与评价过程融

为一体,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的导向,反馈、

诊断、激励等功能。评价在空间维度上由课内

扩大到课外、校内、校外、家庭等;在时间维

度上,评价的体系要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成

为全程促进学生发展、永远促进学生发展的导

向机制和激励机制⑷贯彻差异性原则,就是要

尊重学生的差异,对学生的评价要从学生的实

际出发,在评价内容、方法、标准等方面要考

虑学生的特点,因人施评,不能一刀切,使每

一个学生通过评。

4.联系实际谈谈教师评价学生应注意哪些问

题?

答:㈠教师应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树立正确

的教育观念,特别是学生观、质量观和评价观

⑴正确的学生观是把学生视为行为的发动者、

主动者、自我生成者、自我塑造者、自我推进

者,学生是一个充满生计和活力的、具有主观

能动性的主体⑵树立素质教育质量观,即是把

学生看成一个完整的生命体。从注重学生考试

成绩转向关注学生发展的基础,着眼于学生整

体发展⑶树立发展性评价观,把促进学生发展

和提高作为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㈡把握学生

心理,学会心理调控。学生从小学到中学的心

理都在不断发生变化,他们对教师的感情也在

发生变化。但到了高中,学生自我评价意识不

断深化,更渴望教师的客观公正的评价。此外,

性格不同的学生对评价的态度和心理承受力

也不同。因此,教师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

学习掌握教育评价、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调整

好自己的心态㈢恰当地选择评价的时机,坚持

评价的具体化⑴当学生需要外界激励时,会在

教师面前表现出相应的行为,教师要抓住这个

时机激励学生发展⑵师生处于最佳的心理状

态。当学生或教师遇到某些不快而产生心理不

稳定时,教师就要暂缓评价行为,实行放一放、

冷一冷的策略。相反,当师生处于最佳心理状

态时,情绪平稳,理智盛出,这时评价学生,

则评价会成为发展的推进器㈣掌握评价的语

言艺术。教师对学生评价的语言分为有声语言

和无声的肢体语言表现出来的⑴在有声语言

中,有些有声语言是准确的,有些语言是模糊

的,该用准确语言时必须用准确语言,该用模

糊语言的时候必须用模糊语言。切忌使用那些

“你真笨”“没出息”等挖苦的、消极的甚至

伤害人的和有失教师风范的语言⑵在无声语

言中,如抚摩学生的头,拍拍学生的肩,需要

无声语言的善意和美感,做到动作活泼而严

肃,幽默而真诚,同时,要注意无声语言评价

的时间、条件和环境,不能随意而行㈤灵活运

用各种评价类型,做到评价有度、有利。学生

评价类型没有好坏之分,每一种评价类型都有

独特的功能和不足,教师要根据评价的目的、

评价对象和评价环境灵活运用各种评价类型,

做到各种评价方式的综合运用。不管运用哪种

类型的评价都要做到有度有利。只有针对学生

的评价能力为学生接纳,成为学生自我评价的

一部分的时候,教师评价才能真正发挥作用㈥

反馈和解释评价信息要科学、合理。教师要从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来处理和反馈评价

信息。反馈信息要全面,既然肯定学生的成绩

和进步,又要委婉善意地指出不足和存在的问

题,使学生从评价中获得激励和及时调整自己

的学习方法。此外,反馈还要注意场合,一定

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爱护学生。

一、填空题:

1.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应包括课堂教学过程评

价和课堂教学效果评价。

2.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个体素质评价主要应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和工作作风。

3.学校机构设置评价的内容包括:制度是否健全、机构的结构是否合理。

4.学校制度建设评价的内容包括:制度是否健全、规章制度是否贯彻执行。

5.评价校风可以考察两个方面:精神风貌健全、物质风貌建设。

6.根据评价机构的稳定性,区域教育评价组织机构有常设的和临时性的。

7.根据评价主体不同,区域教育评价组织机构有自评组织机构、行政评价组织机构和社会评价组织机构。

8.各种评价报告的形式大体一致,都包括封面、正文和附件。

二、名词解释:

1.学校管理工作评价:是对学校管理工作的过程、状态和效果做出价值判断。

2.学校管理工作绩效评价:就是对学校管理工作过程及其行为结果所取得的成绩和效果的价值判断。

3.区域教育评价:就是对某区域的教育功效给予价值判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区域教育评价是对某行政区域的教育功效给予价值判断。广义的区域教育评价是对某非行政区域的教育功效给予价值判断。

三、简答题:

1.学校教学管理评价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⑴学校教学工作目标⑵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管理⑶学校教学工作组织管理⑷学校教学工作质量管理。

2.课堂教学评价中的实证性评价方法的优点和缺点有哪些?

答:实证性评价方法的优点有:⑴准确、高效⑵广泛的适应性⑶可移植性强⑷说服力强。实证性评价方法的局限性有:⑴重结果,轻过程⑵忽视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交流⑶容易造成评价信息的失真⑷缺乏灵活性。

3.课堂评价教学评价中的人文性评价方法的优点和缺点有哪些?

答:⑴重视过程评价。人文性评价方法在评价过程中不仅重视结果评价,而且更大地关注教育过程的变化及其原因⑵方法灵活,针对性强。人文性评价方法有较强的灵活性,对评价者的束缚较少,对问题的针对性较强,有利于

评价功能的发挥⑶重视评价中多种因素的交

互作用。人文性评价方法把教育当做一个整体

来看待,重视教育现象的内外交互作用;⑴总

体效益较低⑵主观性较强⑶对评价者个体信

赖性较大⑷易受到干扰。

4.如何对课堂教学评价进行准备?

答:⑴确定课堂教学评价目的⑵确定课堂教学

评价的内容、标准和评价者⑶确定课堂教学评

价方式⑷选择课堂教学评价方法。

5.在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中,为保证课堂听课获

得足够有用的信息,评价者应该做好哪些方面

的工作?

答:①事先约定②课堂观察③课堂记录④课堂

快速调查。

6.学校管理工作评价有哪些特点?

答:①整体性②全面性③协同性④主体多元

性。

7.学校管理工作评价有哪些基本原则?

答:①方向性原则②客观性原则③发展性原则

④连续性原则⑤改进性原则。

8.学校教师队伍评价主要有哪些内容?

答:①教师队伍结构状况②教师的管理理念③

教师的管理水平④教师培养和提高。

9.对学校教学管理队伍的评价主要有哪些方

面?

答:教学管理队伍是指教师之外的专门从事教

学行政管理工作的队伍。对支队伍的评价主要

有以下几个方面:⑴教育思想。是甭具有正确

的教育教学思想,是否具有一定的教育学、心

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⑵文化专业知识。评价其

是否具有一定的教育管理、教学管理的基本理

沦,以及正确的管理理念;是否具有现代化管

理理论和方法的基本知识;是否具有广博的文

化科学知识⑶工作能力。主要评价其是否具有

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的能力,协调、协作的能

力,管理创新的能力⑷培养和提高。评价学校

是否有教学管理队伍培养和提高的规划,以及

规划落实情况和实际效果等。此外,教学管理

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以及身体健康状况

也应进行评价。

10.简述区域教育评价的意义。

答:①开展区域教育评价有利于完善教育评价

理论,丰富其方法②可以促进地方政府和各方

面力量重视教育,保证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

件③有利于区域教育各要素的统筹、协调和控

制④有助于发挥协作优势,进一步加快我国实

现“双基”的进度⑤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社

会等的良性发展。

11.区域教育评价有哪些主要特点?

答:⑴综合性⑵复杂性⑶系统性。

12.评价的准备阶段有哪些主要任务?

答:⑴制定计划⑵设计评价方案⑶起草下发文

件⑷建立评价机构⑸培训评价人员⑹准备好

收集评价信息的工具,并进行评价。

四、简答题:

1.如何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进行评价?

答:课堂教学的艺术主要体现在完成教学目标

时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对课堂教学结构的

设计,教师本身的基本功和素养的展现以及课

堂气氛等。高超的教学艺术对于课堂教学质量

的提高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教学艺术是课堂

教学质量评价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课堂教学

艺术评价主要看以下几方面:⑴教师对教法的

选择是否有独到之处。对于教法的选择,从某

种意义上讲,可反映出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

反映出教师能否自觉有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

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⑵教师对课堂教学结构

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科学⑶教师的素养和教

学基本功。主要包括教态、语言、板书、板图、

常规教具的操作使用等内容⑷课堂气氛。课堂

教学是师生进行“教”与“学”活动的主渠道,

任课教师是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主体,课堂气

氛主要通过他们精湛的教学艺术来烘托,使师

生达到寓教于乐的境界。而只有知识而缺乏教

学艺术的讲授难使教学效果达到满意的程度,

同样,只讲求教学艺术忽视教学内容的授课则

仅是一种“花架子”。

2.谈谈用课堂听课的方法搜集课堂教学评价

信息,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答:课堂听课是他评中评价者获取课堂教学评

价信息的重要方法。课堂听课要做以下几项具

体工作:①事先约定。评价者在听课前应事先

和作为被评价者的教师约定②课堂观察。课堂

观察是课堂听课中的核心内容,要做好全过程

观察和有重点观察③课堂记录。课堂记录的方

式,可以利用事前选择和研制的观察表做记

录,也可以用描述性记录法把课堂上言语和非

言语事件都真实地记录下来④课堂快速调查。

课堂快速调查方法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简单

测试题,另一类是微型问卷调查。

3.谈谈学校管理工作绩效评价主要包括哪些

方面?

答:⑴学校管理工作改革的进展:①考察是否

有切实可行的、有一定力度的改革方案②考察

是否有实现学校管理工作现代化的阶段性目

标、总目标③考察学校管理工作的重大举措、

实施细则④学校管理工作改革取得了哪些成

效⑵学校各管理不满工作取得的成绩:①考察

学校各管理部门工作的新思路、新规范、新模

式、新方法②学校各管理部门管理现代化的进

展状况③考察学校各管理部门管理工作的成

效⑶学校软硬环境的变化:①学校软环境的变

化及其成效;②学校硬环境的变化及其成效⑷

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①学生思想、品德的提

高②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状况③学生

体质健康状况的改善④学生特长发展水平⑸

实践和研究成果:①教育管理实践成效,群体

和个体经验及其介绍、经验辐射效果②管理研

究论文撰写、发表和刊载情况。

4.团体区域教育评价应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区域教育评价的内容与其他界域的评价内

容有一致的地方,也有相区别的地方,而一致

的地方,也要同区域教育的实际相结合,是一

致的地方区域化。具体评价内容主要有:㈠区

域领导的办学思想。主要考察:⑴区域领导是

否重视本区域的教育工作⑵各级各类教育全

面发展,促进实现教育公平⑶区域领导是否积

极支持社会力量办学⑷区域领导对教育投入

的态度和行为㈡区域教师队伍建设和地方课

程开⑴区域教师队伍建设评价的主要内容①

看师队伍的数量和结构是否合理②看教师队

伍的稳定状况③看教育人员的培训提高⑵课

程资源开发。评价地方及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

情况,看其是否从实际出发,既注意各地方、

学校课程开发的共性、又要关注其个性,主要

看其课程资源开发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和为地

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情况。㈢区域各级

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和满足需要具体看以下三

个方面:⑴能否科学定位各类教育。要求大力

发展基础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努力

发展成人教育⑵能否有主有次的进行各级教

育⑶各级各类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㈣区域

办学物质条件及管理主要包括:⑴基础设施建

设:如校园、教室、实验室、学生宿舍、卫生

室、图书室、体育馆、音乐、美术室及相应设备和标准教育基地建设及其作用发挥情况⑵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区域内各类学校、培训机构的现代教育设施,如微机、录音机、电视机、幻灯机等媒体教学设施配备情况㈤区域教育

财政管理。主要关注区域财政能否保证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的足额发放,教育拨款的专款专用、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的合理使用等㈥区域教育组织机构。主要应关注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机构。看其结构是否合理,能否调动各级政府行政部门和社会各方面办学参与教育管

理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管理的效能㈦区域教育环境建设。区域教育环境建设评价,着重考虑的是区域教育环境中的学校环境、校外教育设施、文化环境等㈧区域教育质量与效益主要看:⑴在校学生质量⑵毕业学生的社会效益⑶教育类型结构满足区域需要的情况⑷教育科

研成果。

5.结合奖惩性教师评价观和发展性教师评价观的含义、特点,谈谈两者之间的关系。

两种不同的教师评价观点?

答:在教师评价领域存在两种评价观点,一种是以奖惩为目的,面向过去的奖惩性教师评价观点,一种是以促进教师发展为宗旨、面向教师未来发展的发展性教师评价观点。㈠奖惩性教师评价观点:奖惩性教师评价观点以奖励和惩处为最终目的,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通过对教师过去表现的评价结果,做出解聘、降级、晋升、加薪、减薪、调动等奖惩性决定,主要功能是甄别和选拔。这种评价观点的弊端主要表现在:⑴评价功能单一,终结性评价占据主导地位。评价着眼于教师过去的工作业绩和表现,将评价结果直接用于对教师做出晋级、加薪、奖励或处罚、解聘等人事决策,而忽视其未来发展。这样的评价体系借外部刺激来促使教师改进教学和发展,追求的是管理者对教师的控制与管理⑵评价标准单一,强调预定性。评价过多强调共性和追求一致性,把评价对象置于一个共同的标准或常模之下,用评价者认为的某一种价值观要求被评对象,教师的个体差异被忽略,评价时只要按照预定的标准衡量教师工作是否达到目标⑶评价内容单一。在评价内容上片面强调短期效应的应试类指标,而忽视利于学生长期发展的素质类指标。教师的教学效果被异化为学生的考试成绩,学生考试成绩成为教师评价的指挥棒,教师忽视对学生

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培养⑷评价主体单一。

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在进行教师评价中处

于主体地位,教师处于被动地位,评价者拥有

评价的全部权力,教师处在被审判的位置,被

动地接受考评。这种结构简单、信息传递方向

单一、没有双方的理解与沟通的评价,只能是

管理、监控教师的一种手段⑸评价方法单一。

在评价方法上,极力追求定量化,把教育中的

一切现象都力图量化,教师工作的复杂现象被

简化为一组组数字。盲目量化,使评价滑向科

学评价的误区。㈡发展性教师评价观点:发展

性教师评价是20世纪80年代末,以英国为首

的一些发达国家针对传统教师评价过分注重

奖惩功能而提出的,把教育、教学的质量保证

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素质提高整合起来的发

展性评价理念。所谓发展性教师评价就是依据

一定的教育目标,以现代教育发展观为指导,

以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和专业发展为目的评价。

其内涵主要为:以促进教师内涵发展为目的;

重视教师和学校的未来发展;尊重被评者的个

别差异与个性特征;评价者与被评者以信任与

合作为基础;评价是与教育、教学过程并行的

同等重要的过程,而不是额外附加的成分。发

展性教师评价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潜能、

尊重人、信任人、调动人的积极性,成为当前

世界各国教师评价改革的基本理念。同时以促

进教师发展为目的,并不否定评价的鉴定功

能。发展性教师评价与奖惩性教师评价不是对

立的,而是一种继承与发展。与传统的评价相

比,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的差异性、建设性、开

放性等特点都渗透出出教师的人文关怀。发展

性教师评价不是不与奖惩挂钩,而是不直接挂

钩,发展的结果总是远远地与奖惩联系在一起.

因此在评价中应该很好地将二者结合起来。

一、填空题:

1.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为不断

了解活动进行的状况,及时对活动进行调整,

提高活动质量而进行的评价。其主旨在于改进

活动及时提供反馈信息,而不是评定成绩、判

断优劣。

2.从指标系统的内容看,评价的指标系统有条

件类指标、过程类指标和成果类指标。

3.评价者由于知觉定势在评价中产生的误差

主要有以下几咱情况:晕轮效应、逻辑误差、

情绪效应和投身效应。

4.问卷的回收率是运用问卷调查中最重要的

问题,一般要的回收率不应当低于75%。

5.发展性学生评价观认为,学生处于不断发展

和变化的过程之中,教育的意义在于引导和促

进学生的发展和完善,要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

原有水平上的提高,要发现学生的潜能,发挥

学生的特长,不断实现预定的发展目标。

6.教师评价的主要内容有:教师素质发展、教

师教育教学行为和教师教育教学成果。

二、名词解释:

1.CIPP模式:是由斯塔弗尔比姆提出的,由背

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组成。

背景评价是对教育目标本身所进行的诊断性

评价;输入评价是对用以实现教育目标的教育

方案的可行性的评价;过程评价是对方案实施

过程的形成评价;成果评价是对教育方案实施

结果的终结性评价。该模式的核心思想是把教

育评价看成是“为决策提供有用信息的过程”。

2.频数效应:指评价对象进入评价者知觉领域

的频数影响对其整体印象和评价的心理现象。

当评价对象的某些属性反复地出现在评价者

面前时,无疑会强化评价者这一属性的认识。

3.重测信度:利用相同的评价指标体系,间隔

一定的时间,对同一组被评对象进行两次评

价,然后计算两次评价结果之间的相关系数,

求得的相关系数称为重测信度。

4.学校教学工作评价:是根据教学目的的要

求,利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和手段,对学校

教学工作过程及其预期的一切效果给予价值

判断,为改进教学和对被评价对象作出某种资

格证明提供信息。

三、简答题:

1.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答:⑴课堂教学目标⑵课堂教学内容⑶课堂教

学艺术⑷课堂教学效果。

2.简述发展性评价观的主要特点。

答:发展性原则是学生评价最重要,最基本的

原则,指评价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为学生

的发展服务,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现实表现,更

要重视全体学生的未来发展,重视每个学生在

已有水平上的发展与提高。发展性原则表达了

一种从评价“过去”和“现在”,转向评价“将

来”和“发展”的新理念。

3.教育评价的准备阶段有哪些主要任务?

答:教育评价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明确评价

目的、分析教育评价背景、组建教育评价组织

和设计教育评价方案。

4.通常提到的几种不同的评价现是什么?

答:⑴选拔性评价观点⑵水平性评价观点⑶发

展性评价观点⑷多元化学生评价观点。

5.学生评教在运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⑴引导学生端正评价态度,构筑积极的师

生关系⑵让教师明白学生评教的目的、意义,

把它变为教师的自身需要,获得教师的理解和

支持⑶注意学生评教结果的及时反馈和科学

运用。

6.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答:⑴问题的表述力求简单清楚⑵问卷题数量

要适当⑶问题的措辞避免使用导向语或暗示

性语言⑷提供答案的选项应当覆盖问题答案

的所有内容⑸尽量避免使用否定性问题或双

重否定性问题⑹问题排列要整齐美观⑺试测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7.评价地方校本课程开发时要关注哪些内容?

答:⑴教师对课程开发的认识程度及参加课程

资源的开发的广度⑵地主、学校有效的课程资

源开发程度⑶已开发的地方、校本课程实施情

况、效果⑷能否建立课程资源开发的管理机

制。

四、论述题:

1.谈谈班主任工作评价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答:⑴班主任素质。具有良好的素质结构是从

事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班主任能力的强

弱、成败的大小,很大程度上与其知识水平成

正比,知识面越宽,思维越活跃,创造力越强,

这就要求班主任去做通才,成杂家,不失时机

地加强业务及教育理论的学习,多种渠道更新

和拓展知识⑵班级组织与管理。A.了解和研究

学生①经常、全面地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

工作建立良好班集体的基础②班级目标建设

和工作计划。B.培养班干部。班级是由一定的

组织构成的,如班委会,团支部,少先队,各

种活动小组和兴趣小组等,它们是班集体的领

导核心。班主任各项工作能否顺利开展,教育

要求能否在学生中贯彻执行,班级目标能否实

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干部的选拔和培

养。C.建立健全班集体制度。健全的班集体制

度是良好班集体形成的根本保证,是使班级工

作规范化,科学化的重要前提。D.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正确的舆论是班集体形成,发展和自我教育的巨大力量。同时,集体舆论持续地发挥作用,就会形成优良的班风。所以,班主任要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E.协调配合工作。班主任协调工作评价主要有:一是做好班集体与非正式群体之间的协调工作。二是做好任课教师之间的协调工作。F.组织和指导各种班级活动。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精心指导和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教

育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G.后进生转化工作。班主任要关心,爱护后进生,了解后进生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对后进生耐心、负责、善于捕捉后进生身上的亮点和闪光之处,注重个案跟踪教育,有后进生转化计划,措施,情况综合分析记录,切实做好后进生的教育和转化工作。H.学生评价。定期对学生进行操行评定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L.学籍管理工作。班主任要协助教导处搞好本班学籍管理,学生人学,流动符合要求,管理卡用认真填写,人档及时;要为每个学生建立档案袋,记录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平时表现,学业成绩等。

2019电大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2013电大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教育调查作业 农村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概况 一、调查概况 我于2012年12月份,前往安康市汉滨区一所农村小学做调查。在为期5天的调查过程中,对农村教育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对这所学校的教学老师以及学生的学习概况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调查研究,对农村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概况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农村教师的教学动态,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展开了调查研究。 二、调查对象 教学老师,全体学生 三、调查时间 2012年12月份 四、正文 本次对农村教师教学设计调查,通过对学生以及老师进行访谈发现,农村教师在教学设计的完整性和教学过程策略的选择上有待提高和完善,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教学的系统性设计、师生互动和教学评价体系等解决策略。在全国教育如火如茶开展的时候,提高农村教育的教学质量,并以此全面完善和提高学生的人格素养和技能水平,成为了农村教育教学的关键目标。而教学设计作为教学的灵魂和前提,对于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以及发展方向,激发学生的专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功效是十分关键的。 在信息化、知识化、科技化的今天,教师必须要在教学过程中适应社会需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匹配合适的传播形式以及选用恰当的教学评价,都必须经过精心的教学设计。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教育的关注和投人力度的加大,农村教育教学取得了一些成绩,一些教师越来越重视教学设计。但是当前在教学设计中存在很多问题,为了更好地通过教学设计,明确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策略等,减少和克服在正式教学活动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增强和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可控性。 在调查研究的5天里,我发现在教学的准备阶段设计中,进行备课和课堂总结的教师不多,所占比例一般。在备课设计中,作为教学设计重要环节的了解学生基本情况很少,准备教案都明显偏低,而作为教学设计灵魂的制定教学目标竟 只有为数不多的教师,可见农村教师对制定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中的重要性没有足够重视。在正式的教学实施阶段的设计中,尽管每一位教师都有表述,但在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以及教学策略选择方面相差巨大,其中在注重学生实践上值得一提。很大部分的教师都比较注重学生的自主实践上,而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反馈方面却不太乐观,有待加强。 (一)讨论 1、对于教师的教学的讨论 (1)教学实施设计阶段各教学策略和方法 师生互动与问答教学,案例教学与学生实践,演示法教学与学生实践,问答与学生实践,这些方法都是许多老师普遍使用的,但是很少有老师几种方法互相穿插在教学中使用,有极少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没有应用任何策略和方法。(2)农村教学设计应是一个系统性、整体性工程,应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 一些农村教师对教学设计关注度不够,始终认为它与教学的联系不大,甚至忽视教学设计。其实,教学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的有效性和操作性。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

2020年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2020年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形成性考核册 作业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幼儿园课程幼儿园课程的定义是:影响幼儿的所有与幼儿园有观的经验,具体表现为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教育活动的总和 2、幼儿园游戏活动幼儿园游戏活动是儿童自主自愿的、以过程为导向的、可自由选择的愉快的活动。 3、幼儿园教学活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由教师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的活动。 二、简答题 1、幼儿园课程有几种典型的定义?各是指什么?(1) 幼儿园课程即教学科目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影响我国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幼儿园课程定义。如198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规定,幼儿园设置语言、计算、常识、音乐、美术和体育六门课程,可见该文件将课程理解为教学科目。这种课程定义强调系统的知识教学,强调教师应该向幼儿传授那些必要地有价值的知识,而且,这样的课程定义其实施容易被教师把握。但是,该定义相当狭隘,只关注学科知识,容易脱离幼

儿的生活实际,同时,该定义对课程的分类人为的割裂了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而幼儿是整体的感知知识的。(2) 幼儿园课程即教育活动该定义认为,幼儿园课程是泛指为幼儿设置的、并区别于其他教育机构的教育活动的总和。这种定义,不再视幼儿园课程为狭义的教学科目,而把它泛化为对幼儿进行的一切教育活动,幼儿园课程不仅局限于学科教学活动,还包括其他任何类型的教育活动,包括生活活动、游戏活动、运动等。但是,教育活动中每个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是不同的,对活动的经验也是不一样的,该定义只注重幼儿外显的活动,无法顾及幼儿活动中内在的体验和心理结构的变化。(3) 幼儿园课程即学习经验※该定义认为,幼儿园课程是儿童在幼儿园环境获得的旨在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这是20世纪80年代末在我国出现的一种幼儿园课程观,这一定义使幼儿园认识到既要注重教师精心设计的显性课程即正规课程对幼儿发展的作用,又要注重环境中的其他因素对幼儿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即潜在课程对幼儿的影响,发挥课程对幼儿的教育作用,即正效应。同时,该课程定义对课程的理解由“静态”变为“动态”,考虑到了幼儿的兴趣、需要和体验。但是,经验具有主观性,教育者往往很难把握,该课程的实施具有一定的难度。 2、幼儿园课程的特点是什么?(1) 个体适宜性以幼儿为教育对象的幼儿园课程决策,要求教育者更多的关注个体儿童的发展水平。因此,幼儿园课程的首要特

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3及答案汇总

《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3及答案 1.联系实际说明德育过程具有渐进性和反复性的特点。 答:①德育过程就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不断提高的过程,但这种提高不是直线上升,而是呈现一种螺旋反复,逐步上升的轨迹,这说明德育过程具有渐进性和反复性。 ②德育过程的渐进性和反复性是由以下原因所使然。第一、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不是一朝一夕,通过几次教育就可以完全实现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第二、人生活环境和条件的多变性和复杂性,常常对人思想品德形成发展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制约作用,这会导致德育过程的渐进性和反复性。第三、德育过程各因素参与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过程。 ③根据德育过程具有渐进性和反复性的特点,把握好以下方面问题对于我们做好德育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一是人的思想品德的培养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搞“立竿见影”,而应循序渐进,坚持“百年树人”,长抓不懈。二是思想品德教育要抓反复,反复抓。 2、结合实际谈谈如何贯彻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的原则。 答: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按照社会主义思想准则和品德规范严格要求他

们,通过二者的相互结合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学生,是实现民主、平等的社会主义师生关系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师应有的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 对学生严格要求和尊重信任,是制约德育效果的两个相辅相成的必要条件。没有尊重信任的严格要求,容易使学生产生情感障碍,尊重信任是严格要求的基础,实事求是地严格要求,又是尊重信任学生的真诚体现。 贯彻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原则,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题:第一,要在尊重信任学生的基础上提出严格要求。尊重信任的情感体验是学生接受教师提出的各种要求的基础,“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第二,要在严格要求的过程中体现对学生的尊重信任,热情帮助学生完成要求,“扶上马,送一程”。 第三,对学生的尊重热爱和严格要求固然不可缺少,但应注意爱要得体,严而有格。爱是尊重信任学生的基础。没有对学生的爱,尊重信任就显得缺乏实在性,也难以持久。采用“心理互换”或“位置互换”的方法对差的、落后的学生爱的情感。 例如:请同学们参照课本自行举例。 案例1:

电大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1—4答案全

《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4答案 一、论述题 1.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素质教育内涵和实质的理解。 答:⑴关于素质教育的概念,素质教育是个体在先天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环境影响的教育训练而形成起来的顺利从事某种活动的基本品质或基础条件。 ⑵关于素质教育的概念的是指学校教育中以发展学生的多方面素质为根本 目的的教育思想的教育活动 ⑶素质教育的内容构成有以下六点:①政治素质教育主要指对民族、阶级、政党,国家、政权,社会制度和国际关系的情感,立场的态度的教育。当前主要是四项基本原则教育②思想素质教育,指基本的世界观和思想方法的教育,包括思想信仰、信念追求、理想动机、民族精神、人生观、价值观等等。③道德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是指个体所具有的正确处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他人之间关系的良好品质。道德素质教育就是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行为习惯,道德情操,道德思维能力,判断能力,责任感,事业心,奉献精神,自由自律的品质等。④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指基础的科学文化知识,审美修养,劳动技能等方面的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与核心。⑤身体素质教育,指教育个体保证生理机能的正常发育和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与卫生保健常识。 ⑥心理素质教育,是指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心理品质,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解决学生的心理矛盾,以及增强学生自我平衡状态的能力的教育。 ⑷中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使全国各级各类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保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即基础性,能够给予学生未来发展中最基本,最基础的素质,这些素质可以成为他们进一步发展的潜能和条件。全面性,包括接受教育人要全面,避免英才教育选拔教育;人的发展内容要全面,而不是单方面发展学生的应试能力。发展性,指注重使学生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培养合格特色的人才。 2、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培养? 答:学生的智力因素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本科课程形成性考核管理办法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本科课程形成性考核管理 办法 各开放教育试点单位: 为了做好“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工作,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推进考核方式、方法的改革,依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统设必修课程形成性考核的实施细则(试行)》,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形成性考核的设计要求 1.形成性考核是课程考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把形成性考核作为课程考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行一体化的考核设计。 2.必须依据课程考核说明的总体要求进行形成性考核方案设计,处理好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的相互关系,在考核内容、考核要求、考核方式的设计方面,体观出与终结性考试相辅相成的关系。 3.内容设计要能够促进主动学习,激发学生追求知识、创造性学习的热情。文科类课程一般要考核学生的理解、应用、综合判断、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理科类课程一般要考核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使用、想象与创造等能力。 4.形成性考核方案设计必须根据课程特点选择适当的形成性考核形式。要体现学习内容和学习情况两方面。 5.形成性考核成绩在课程综合成绩中所占的比例一般不超过20%,特殊课程(如有实验要求或技能性要求强的课

程)可以放宽到30%,其中学习内容考核占形成性考核成绩的比例一般不低于3/4,学习情况考核占形成性考核成绩的比例一般不超过1/4。 6.形成性考核的设计方案要明确考核要求、时间进度、考核形式、考核标准、考核比例要求、操作者等。 二、形成性考核的基本形式 形成性考核主要包括课程作业、课程实验(实训)、课程设计或大作业、专题讨论、小组学习、集中辅导等考核形式。 1.课程作业 记分作业指计入形成性考核成绩的必做作业。统设必修课统一采用中央电大印制的《形成性考核作业册》;选修课和补修课采用重庆电大印制的《形成性考核作业册》。课程辅导教师应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次数和质量进行成绩评定。凡记分作业成绩不合格者,不能参加本课程的期末考试。每门课程的记分作业一般为4次。 2.课程实验(实训) (1)凡教学计划规定有实验(实训)要求的课程,各办学单位应按教学大纲或课程实施方案的要求,负责相应实验(实训)教学的具体组织实施。 (2)指导教师应根据市电大教学处下发的实验(实训)教学大纲或课程实施方案,指导学生认真完成实验(实训)的教学内容,并根据学生参加实验(实训)的次数和完成实验(实训)的质量进行成绩评定。 (3)学生必须按规定的要求参加实验(实训)教学,

课堂教学评价制度及考核办法

课堂教学评价制度及考核办法 一、课堂教学评价的原则 1、方向性原则: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国家课程标准对各学科、各学段的教学要求,及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2、适应性原则:教学方案的设计及其实施过程应能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确定教学目标,使之适合于学生的经验、兴趣、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和其它能力。 3、多元性原则: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4、发展性原则: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师发展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评价所得出的结论主要用来进行纵向比较,发现教师变化的轨迹,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以及促进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 二、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主精神,引导学生质疑、探究,积极实践,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知识与技能 1、教学目标 (1)符合课程标准教学要求:能根据学科课程标准对学科的要求,结合教材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适合学生学习实际:能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学科认知水平及学习需求确定教学目标。 (3)基本能按教学目标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2、学习知识 (1)教师在课堂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能组织、指导学生学习学科知识,利用相关的学习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从中去感悟知识、学习知识,并能掌握知识。 (2)改变课堂教学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乐于探究知识的生成、变化和发展。 3、培养技能 (1)能根据学科特点创设形式多样的实践情景,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和年龄特点,注意学生良好学习行为的养成。 (二)过程与方法 1、教学过程 (1)学习活动的组织: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教师精心安排和组织下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教师与学生要共同创造学习环境。教师应紧扣学习主题,有序地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实现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目标。 (2)学习方式的引导:课堂能为学生提供讨论、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充分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自主探索、合作的过程要真实、自然,具有实效。 (3)思维的发展:课堂上的问题设计、实验操作、作业布置等,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有助于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及反思意识。

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

教育学作业1答案: 一、论述题 1.描述教育学产生和发展的轨迹与里程碑。 (1)教育学的萌芽。其标志有中国古代的《论语》和《学记》。前者是反映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代表性著作,后者是中国古代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西方古代教育学思想根源于雅典与斯巴达的教育实践。代表有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英国哲学家培根于1623年首次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划分了出来,标志教育学有了自己独立的学科地位。此时的代表人物有夸美纽斯、赫尔巴特等。(3)教育学的科学化发展。20世纪初,形成世界性科学化教育学研究运动。标志是马克思教育学和实验教育学等。(4)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教育学开始走向自然科学导向下的以定量为特征的发展方向,研究中心向美国和苏联转移。标志是教育学出现繁荣发展的特征。代表人物有杜威、马卡连柯、凯洛夫、赞科夫、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等。 2.教育学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有哪些? (1)教育理论的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点,对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教育学知识的学习,可全面提升教师的教育文化底蕴和教育理论修养,从而促进教师对自身所形成或正在形成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思想的理想思考。(2)教育理论是对教育实践的理性阐释,具有解释教育实践、指导教育实践的功能。教师通过教育基本理论的学习,认识教育规律,从而按照教育规律指导教育教学,提高其教育实践活动的科学性与有效性。(3)教育学也是关于教育教学方法的理论。通过教育教学方法等相关理论的教学,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确定教学的进度和教学重点;根据人的成长规律,从道德认知、能力等方面确定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3.杜威认为,教育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是婴孩时期到成人时期的摆渡船。通过这只摆渡船,使人获得赖以生存的资本(经验和知识),并把这些资本源源不断地传给子孙。你对这个观点有什么看法? (1)人是教育的对象。人通过教育实现了自身的完善与发展,成为真正的人。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必须通过接受教育和学习来认识这个复杂的世界。人原则上,并且始终是需要教育的。人的整个一生都需要不断接受教育,教育是帮助人类实现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的必要手段。人性是不完善的,人需要通过教育完善自己,进而展开美好生活。(2)人需要通过教育传递和创造社会文明。人类教育传递的正是人类社会共同体积累的“类”经验,不只是个体的直接经验。从过去到现在,从宏观到微观,全社会、全人类的所有知识和经验财富都可以为人类所掌握,人类的经验可以实现社会遗传就在于人接受了教育。实现人类智慧结晶传递的重要条件就是人必须接受教育,教育使人具备了发展文化、创造文化、传

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一、论述题 1.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素质教育内涵和实质的理解。 答:⑴关于素质教育的概念,素质教育是个体在先天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环境影响的教育训练而形成起来的顺利从事某种活动的基本品质或基础条件。 ⑵关于素质教育的概念的是指学校教育中以发展学生的多方面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思想的教育活动 ⑶素质教育的内容构成有以下六点:①政治素质教育主要指对民族、阶级、政党,国家、政权,社会制度和国际关系的情感,立场的态度的教育。当前主要是四项基本原则教育 ②思想素质教育,指基本的世界观和思想方法的教育,包括思想信仰、信念追求、理想动机、民族精神、人生观、价值观等等。 ③道德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是指个体所具有的正确处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他人之间关系的良好品质。道德素质教育就是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行为习惯,道德情操,道德思维能力,判断能力,责任感,事业心,奉献精神,自由自律的品质等。④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指基础的科学文化知识,审美修养,劳动技能等方面的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与核心。⑤身体素质教育,指教育个体保证生理机能的正常发育和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与卫生保健常识。⑥心理素质教育,是指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心理品质,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解决学生的心理矛盾,以及增强学生自我平衡状态的能力的教育。 ⑷中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使全国各级各类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保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即基础性,能够给予学生未来发展中最基本,最基础的素质,这些素质可以成为他们进一步发展的潜能和条件。全面性,包括接受教育人要全面,避免英才教育选拔教育;人的发展内容要全面,而不是单方面发展学生的应试能力。发展性,指注重使学生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培养合格特色的人才。 2、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培养? 答:学生的智力因素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非智力因素,表现在与认识没有直接关系的情感、意志、兴趣、性

学前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学前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作业1 一、 一、单项选择题 ACDCD CBCAB 二、名词解释题 1、最近发展区:就是指导儿童现有心理机能得发展水平(儿童实际得发展水平)与在成人得指导下与帮助下所达到得解决问题得水平(儿童潜在得发展水平)两者之间得差距。 2、教育功能:就是指教育本身所特有得对个体或社会所产生得功用或价直。一般地这种功能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期望层次;潜在层次与现实层次 3.学前教育效益:就就是指学前教育发挥其功能得表现与结果,它就是由学前教育功能决定得。 三、 简答题 1.简述夸美纽斯对学前教育发展得贡献。 答:夸美纽斯在论述幼儿教育时,不仅广泛汲取了以往与当时教育思想发展得成果,而且还力图在当时科学发展得水平以及她个人对儿童生理及心理发发展得认识水平上,把幼儿教育建立在一定得科学基础上,这就是十分可贵得。夸美纽斯得幼儿教育理论,为近代西方学前教育理论得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标志着西方学前教育研究从神学化向人本化得方向转变。 2、简述学前教育对个体得期望功能。 答:学前教育对个体得期望功能,包刮以下三点:1,学前教育得保育功能。2学前教育促进个体认知发展。3学前教育促进个体人格得健全发展。 3、简述提高学前教育功能发挥得策略。 答:学前教育功能发挥得策略,包刮以下几点;1提高对学前教育得重视。2加强对学前教育得监管3提高学前教育师资得素质;4加大对学前教育得投入得力度;5多渠道办托幼机构;6办学前教育立法。 4、简述提高学前教育效益得途径。 答:1、提高社会对学前教育得认识。2、树立正确得学前儿童教育思想。3、调整幼儿园教育教学内容。4、加强幼儿园得科学自主管理。5、加强对学前教育得科学研究。6、改善幼儿园得师资力量。 四、论述题 1、略。 2、如何提高学前教育得经济效益? 答:学前教育投资得经济效益不能以直接得物质产品与投入相比较,也不能直接以国民收入怎增长来衡量,学前教育投资所培养得人才也很难用一个笼统得投入产出比较结果来表示。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评价:第一,数量指标。计算公式如下:平均单位投入得产生率=中学学校本期毕业人数/学期教育投资总额边际产生率=中学学校本期增加得毕业人数/学前教育投资本期增加数第二,质量指标。计算公式如下:本级教育成本收益率=本级受教育者与前一级受教育者得收入差别/本季教育费用。 五、材料分析题 1、经过数百年得发展,学前教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得热门话题。众多教育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致力于其研究与宣传工作,全球学前教育处于进一步繁荣与发展阶段。 结合案例,运用学前教育学发展阶段得理论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参考答案: 20世纪中叶以来,学前教育理论在生态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生理学等相邻学科得影响下也有了较大发展,学前教育学得发展进人了理论化与科学化水平得新阶段。表现在两方

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形成性考核册

2018年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作业1 一、名词解释 1.幼儿园课程 幼儿园课程的定义是:影响幼儿的所有与幼儿园有观的经验,具体表现为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教育活动的总和 2.幼儿园游戏活动 幼儿园游戏活动是儿童自主自愿的、以过程为导向的、可自由选择的愉快的活动。 3.幼儿园教学活动 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由教师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的活动。 二、简答题 1.幼儿园课程有几种典型的定义各是指什么 (1)幼儿园课程即教学科目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影响我国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幼儿园课程定义。如198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规定,幼儿园设置语言、计算、常识、音乐、美术和体育六门课程,可见该文件将课程理解为教学科目。 这种课程定义强调系统的知识教学,强调教师应该向幼儿传授那些必要地有价值的知识,而且,这样的课程定义其实施容易被教师把握。

但是,该定义相当狭隘,只关注学科知识,容易脱离幼儿的生活实际,同时,该定义对课程的分类人为的割裂了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而幼儿是整体的感知知识的。 (2)幼儿园课程即教育活动 该定义认为,幼儿园课程是泛指为幼儿设置的、并区别于其他教育机构的教育活动的总和。 这种定义,不再视幼儿园课程为狭义的教学科目,而把它泛化为对幼儿进行的一切教育活动,幼儿园课程不仅局限于学科教学活动,还包括其他任何类型的教育活动,包括生活活动、游戏活动、运动等。但是,教育活动中每个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是不同的,对活动的经验也是不一样的,该定义只注重幼儿外显的活动,无法顾及幼儿活动中内在的体验和心理结构的变化。 (3)幼儿园课程即学习经验※ 该定义认为,幼儿园课程是儿童在幼儿园环境获得的旨在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这是20世纪80年代末在我国出现的一种幼儿园课程观,这一定义使幼儿园认识到既要注重教师精心设计的显性课程即正规课程对幼儿发展的作用,又要注重环境中的其他因素对幼儿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即潜在课程对幼儿的影响,发挥课程对幼儿的教育作用,即正效应。 同时,该课程定义对课程的理解由“静态”变为“动态”,考虑到了幼儿的兴趣、需要和体验。但是,经验具有主观性,教育者往往很难把握,该课程的实施具有一定的难度。 2.幼儿园课程的特点是什么 (1)个体适宜性 以幼儿为教育对象的幼儿园课程决策,要求教育者更多的关注个体儿童的发展水平。因此,幼儿园课程的首要特点是个体适宜性,幼儿园课程应努力做到适合个体幼儿的发展,注重儿童个体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不是更多的强调社会需要和知识体系。

《个人与团队管理》课程考核说明(2009年)

通用管理能力基础级系列课程 个人与团队管理课程 考核说明(2009年) 第一部分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 一、考核说明制定依据 本大纲制定的依据是《通用管理能力认证标准》、《个人与团队管理教学大纲》、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资格鉴定中心的相关文件和规定、中央电大相关的文件和规定。 二、考核对象 本课的考核对象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管理学科工商管理专业(专科)和行政管理专业(专科)的学生和有志学习该课程并掌握相应技能的求学者。 三、考核方式 考试由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统一组织,由中央电大具体实施。卷面成绩达60分及以上者可获得《通用管理能力水平等级证书》。该课程的学习教育评价由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部分组成。成绩形成性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30%,终结性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70%。 1.形成性考核:由中央电大统一布置,下发形成性考核册。由课程辅导教师评定成绩,省级电大审核,中央电大不定期抽查。 2.终结性考核:即期末考试,形式是闭卷笔试。 四、命题依据

本课程命题的依据是课程教学要求、教学大纲(《通用管理能力认证标准》、《通用管理能力教学大纲》)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的教材《个人与团队管理》(第二版)(上、下册)(英国Corinne Leech、Karen Holems等著,天向互动教育中心编译)。 五、考核总体要求 《个人与团队管理》(第二版)(上、下册)的内容共包括十个单元36章。第一单元讲述了自我规划的思想和方法;第二单元讲述了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和方法;第三单元讲述了沟通的重要性以及沟通的方法和技巧;第四单元讲述了如何进行工作沟通、如何撰写工作报告以及工作谈判的有关内容;第五单元讲述了有关组织的运作情况;第六单元讲述了如何分析处理团队内部、外部的问题以及如何进行团队建设;第七单元讲述了团队学习;第八单元讲述如何实现团队的目标;第九单元讲述了团队中的激励问题;第十单元讲述了团队建设中团队领导者所扮演的各种角色。 对于期末考试的内容,总体分为两个要求:有关知识、技能的学习,按照“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分配时间和精力;有关能力的培养,需要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应用。 ●了解:要求学员知道这部分内容。 ●掌握: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能够理解。 ●重点掌握: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能够深入理解并熟练掌握,同时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 践当中。 六、命题原则

电大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及答案

电大教育学形成性考核 册及答案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姓名: 教育学作业1学号: 得分: 教师签名: 一、辨析题 1、教育是人类和动物界都具有的一种现象。× 2、社会可以制约教育的发展,而教育无法制约社会的发展。× 3、教育能推进一个社会的民主化进程。√ 4、社会可以制约教育的发展,而教育无法制约社会的发展。× 5、人的素质不是先天遗传的,完全是后天影响教育的结果,人完全是教育的产物。× 6、儿童的思维具有了“守恒性”和“可逆性”这个阶段,在皮亚杰认知发展四个阶段中,属于形式运算阶段。× 二、论述题 1、描述教育学产生和发展的重要轨迹及各阶段的代表人物与着作,请用一两句话来介绍代表人物的重要教育思想。 答:(1)教育学的萌芽。 其标志有中国古代的《论语》和《学记》。前者是反映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代表性着作,论及了教、学等方面的教育思想;后者是中国古代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着。论述了教育目的、教育制度等丰富的教育思想。西方古代教育学思想根源于雅典与斯巴达的教育实践。代表有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伦理学》。苏格拉底的教育学智慧是“产婆术”;柏拉图的洞穴理论证明了教育的作用,把培育和养育健康智慧的人作为国家的大事来抓,系统地提出了国家统一掌管和整体实施的教育大纲;亚里士多德第一次按照人的年龄对人的教育阶段进行了系统分期,首次依据人的发展阶段系统论述了人的和谐发展理论。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 英国哲学家培根于1623年首次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划分了出来,标志教育学有了自己独立的学科地位。代表有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等。夸美纽斯“泛智”理论提出具有强烈民主性的普及教育的计划及单轨的学校体系,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教学的基本原则,是第一个设想出全面完整教育学的人;赫尔巴特依据实践哲学说明教育目的,依据心理学说明教育的途径、手段与障碍,论述了“管理”、“教学”、“训育”三个核心概念及其理论体系,系统论述了教学材料、教学方式、教学过程。

电大《比较教育学》形成性考核试题汇总及答案

形成性考核一 题目1 【多项选择题】以联系的观点进行比较教育研究,应注意()。 选择一项或多项: A.教育系统的整体性? B.交易系统的开放性 C.教育系统的结构性? D.教育系统的层次性? 题目2 【判断题】法国现行学制中,高等学校分为学术性和非学术性两类。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3 【判断题】英国现行学制中,学前教育属于义务教育阶段。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4 【判断题】朱利安时代的比较教育是以“借鉴”为特征而载入史册的。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5 【判断题】主观观点是比较教育研究应当坚持的观点之一。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6 【判断题】美国学前教育机构繁多,主要有两类:保育学校和幼儿园。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7 【多项选择题】比较教育研究常用的方法有()。 A.比较历史法? B.比较法 C.比较统计法 D.因素分析法? 题目8 【多项选择题】法国的高等教育由以下()几类机构实施。 A.大学? B.学院? C.短期高等教育机构? D.大学校 题目9 【判断题】技术中学是英国公立中学的类型之一。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10 【多项选择题】比较教育研究应当坚持的观点有()和矛盾观点。 A.实践观点? B.联系观点 C.客观观点? D.发展观点? 题目11 【多项选择题】美国比较教育学家康德尔的比较教育方法论,以下()几个主要目的的指导。

D.“借鉴—改善”的目的 题目12 【多项选择题】美国中等教育学制主要有()几种。 A.四年制 B.六年一贯制 C.八年制 D.三三制 题目13 【多项选择题】比较教育的基本特征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借鉴性 B.可比性? C.跨学科性 D.跨国或跨地区、跨文化性? 题目14 【单项选择题】中国学制在北洋军阀时期,1922年以美国学制为蓝本公布了()。 A.壬戌学制? B.戊戌学制 C.癸卯学制 D.壬寅学制 题目15 【判断题】比较统计法是比较教育研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16 【判断题】美国比较教育学家康德尔主张以结构功能主义作为比较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17 【判断题】1870年英国颁布的《初等教育法》使英国学制形成一种典型的双轨制。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18 【单项选择题】德国现行学制中,实施中等教育的机构有:普通中学、实科中学和()。 A.理科中学 B.文科中学? C.艺术中学 D.技术中学 题目19 【判断题】1817年朱利安发表《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比较教育发展第一阶段的开始。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20 【单项选择题】在比较教育发展的第二阶段,较着名的比较教育家是康德尔、施耐德和()。 选择一项: A.诺亚 B.朱立安? C.汉斯 D.萨德勒 题目21 【判断题】日本实行初等教育的机构单一的五年制小学。 正确的答案是“错”。

乡镇行政管理课程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2014年秋季乡镇行政管理课程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一村一”《公共行政学导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 作业1: 一、名词解释 1、分权制:是指上级行政机关或行政首长给予下级充分的自主权,下级可以独自进行决策和管理,上级不予干涉的公共组织类型。 2、管理层次:管理层次是指公共组织内部划分管理层级的数额。 3、行政领导责任:是指行政领导者违反其法定的义务所引起的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 4、人事行政机关:是指根据人事管理职责,按照一定的组织原则建立起来的专门承担人事行政业务的组织机构。 二、单项选择题 1、B 2、B 3、A 4、C 5、C 6、A 7、B 8、A 9、A 10、B 三、多项选择题 1、BCDE 2、ABDE 3、AD 4、ABCDE 5、ABD 四、简答题 1、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上。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有自然地理、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意识形态、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差别,有的差别是巨大的。其次,这种特殊性还表现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的公共行政环境的差别。认识这些差别对认识不同地区的公共行政有指导作用。认识到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就会认识到公共行政的个性,没有个性就没有管理。一个国家的公共行政如果没有自己的特点,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公共行政。

2、简述民主集中制地方政府体制的特点。 第一中国地方政府是中央人民政府的下级执行机关,下级政府是上级政府的执行机关。第二各级地方政府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第三各省、直辖市有一定的自主权,自治区有自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有高度自治权。第四各级地方政府必须接受上级和同级的中国共产党委员会的领导,执行党的常委会和委员会所作的决定和制定的政策。 五、论述题 1、试述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有: (1)、规范和稳定市场秩序,确保自由竞争的职能; (2)、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职能,确保国民经济平衡发展的职能; (3)、直接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弥补市场的不足的职能; (4)、管理国有资产的职能。 2、试述公共组织的作用 (1)政府是国家各种公共事务的组织者与管理者。政府的重要责任之一就是组织与管理国家的各种公共事务。 (2)政府是人民生命财产的保护者,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政府为公众提供的另一种公共物品是保护人民的生命与财产的安全和维护社会秩序。这是政府最基本的作用。 (3)政府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捍卫者。尽管政治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发展很快,但是,具有主权的国家依然存在。 (4)政府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定者与协调者。政府是国民经济的发动机,它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制定目标,进行规划,制定政策予以规范和引导,进行宏观调控。

课程考核有关说明

一、课程考核有关说明 (一)考核对象 “艺术概论”是教育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师范类专业本科一门限选的综合素质教育课程。全国在职的中小学教师凡参加教育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管理)和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习者,均要参加本课程的平时形成性考核和期末终结性考试。 (二)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考核总分为100 分, 平时形成性考核占总分的40%,期末终结性考试占总学分的60%。以下6 个方面的平时形成性考核的内容,各试点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并报中央电大考试中心和师范部备案。 1.独立完成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布置的“艺术概论作业与评价”,约占10 分。 2.阶段性学习测验: 艺术作品分析,约占5 分。 3.教学实践活动: 观赏一种艺术作品,撰写鉴赏文章1 篇(1000 字左右),约占10 分。 4.开展专题研讨:原则上在网上进行, 以下载的讨论发言文字为准,农村及边远地区无法上网的学生, 按照所在分校或工作站责任教师布置的讨论题作书面发言。约占5 分。 5.学习记录:通过“纸质记录袋”或“电子文件夹”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约占 5 分。 6.小组学习:由学生讨论后形成个人学习总结(1000字以上)。约占5 分。 根据《广播电视大学全国统一课程形成性考核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特做如下要求: 第一,本课程形成性考核成绩未达到及格线者(即形考成绩未达到24 分),不得参加终结性考试。 第二,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成绩均达到及格,方可获得本课程相应学分,课程综合成绩以合成成绩记录。 第三,课程综合性考试成绩不及格,形成性考核及格成绩继续有效,可以重新参加下一轮课程的终结性考试。课程终结性考试成绩和形成性考核成绩均不及格,则需要重新参加该门课程的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 第四,如果学生第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提出希望取得更好的考核成绩,可以重新参加该门课程的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

教育学形成性考核答案

《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答案 一、论述题 1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素质教育内涵和实质的理解。 答:⑴关于素质教育的概念,素质教育是个体在先天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环境影响的教育训练而形成起来的顺利从事某种活动的基本品质或基础条件。 ⑵关于素质教育的概念的是指学校教育中以发展学生的多方面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思想的教育活动 ⑶素质教育的内容构成有以下六点:①政治素质教育主要指对民族、阶级、政党,国家、政权,社会制度和国际关系的情感,立场的态度的教育。当前主要是四项基本原则教育②思想素质教育,指基本的世界观和思想方法的教育,包括思想信仰、信念追求、理想动机、民族精神、人生观、价值观等等。③道德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是指个体所具有 的正确处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他人之间关系的良好品质。道德素质教育就是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行为习惯,道德情操,道德思维能力,判断能力,责任感,事业心,奉献精神,自由自律的品质等。④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指基础的科学文化知识,审美修养,劳动技能等方面的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与核心。⑤身体素质教育,指教育个体保证生理机能的正常发育和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与卫生保健常识。⑥ 心理素质教育,是指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心理品质,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解决学生的心理矛盾,以及增强学生自我平衡状态的能力的教育。 ⑷中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使全国各级各类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保证全面贯彻党 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即基础性,能够给予学生未来发展中最基本,最基础的素质,这些素质可以成为他们进一步发展的潜能和条件。全面性,包括接受教育人要全面,避免英才教育选拔教育。人的发展内容要全面,而不是单方面发展学生的应试能力。发展性,指注重使学生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培养合格特色的人才。 2、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培养? 答:学生的智力因素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非智力因素,表现在与认识没有直接关系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抱负、信念、世界观等方面。 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1 )兴趣的培养 利用直接兴趣培养间接兴趣,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引导学生多方的兴趣。培养广泛的兴趣,让学生掌握多方面的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智力。接着学生兴趣的持久性,是掌握知识,开发智力的必要条件,培养孩子具有的学习兴趣,才能不断积累知识,才能促使智力发展。兴趣分为消极兴趣和积极兴趣。消极兴趣是学习的障碍,能腐蚀学生的心灵的意志。积极兴趣才是促进孩子勤奋向上,健康成长的有利因素。 (2 )良好情感的培养

《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014) 教育学第一次作业 一、辨析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教育是人类和动物界都具有的一种现象(错) 2、社会可以制约教育的发展,而教育无法制约社会的发展。(错) 3、教育能推进一个社会的民主化进程(对) 4、社会可以制约教育的发展,而教育无法制约社会的发展(错) 5、人的素质不是先天遗传的,完全是后天影响教育的结果,人完全是教育的产物。(错) 6、儿童的思维具有了“守恒性”和“可逆性”这个阶段,在皮亚杰认知发展四个阶段中,属于形式运算阶段。(错) 二、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 1、描述教育学产生和发展的重要轨迹及各阶段的代表人物与著作,请用一两句话来介绍代表人物的重要教育思想。 (1)教育学的萌芽。其标志有中国古代的《论语》和《学记》。前者是反映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代表性著作,后者是中国古代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西方古代教育学思想根源于雅典与斯巴达的教育实践。代表有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英国哲学家培根于1623年首次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划分了出来,标志教育学有了自己独立的学科地位。此时的代表人物有夸美纽斯、赫尔巴特等。(3)教育学的科学化发展。20世纪初,形成世界性科学化教育学研究运动。标志是马克思教育学和实验教育学等。 (4)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教育学开始走向自然科学导向下的以定量为特征的发展方向,研究中心向美国和苏联转移。标志是教育学出现繁荣发展的特征。代表人物有杜威、马卡连柯、凯洛夫、赞科夫、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等。 2、你对教材中关于教育政治功能的描述有什么看法?你的观点是什么? 答:教育对政治的影响作用体现在如下方面: 1、维系社会政治稳定。作为社会现象,教育的政治功能首先表现在它对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促进社会政治变革。教育的普及化是现代社会政治变革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推进社会政治变革的重要力量;教育通过传播先进思想和弘扬优良道德促进社会政治变革。 3、培养社会政治人才。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工具,教育是通过培养一定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和政治人才去实现教育的政治作用。 4、推进社会政治民主。一般来说,教育是通过传播思想、制造舆论来影响社会政治生活的。一个国家教育普及程度越高,公民的素质也就越高,就越能具有公民意识,认识民主的价值,推崇民主的措施,同时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积极履行民主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因此,国民教育的发展和全体国志公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是推进政治民主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3、结合你自身的实际情况,对照教师素质现代化,谈谈你在哪些方面还需要加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