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汉江码头

汉江码头

汉江码头

——宁静背后的古老与沧桑莲花古渡

汉水桂苑

早在西周时期,汉江上就有了可以承载多人的大船。有船,即有码头。

《史记?周本纪》记载:“昭王南巡狩不返,卒于江上。”故事讲的是,因周昭王征伐南蛮,引起了当地人的不满。当他要渡江时船夫们向他进献了一只“胶船”。驶至江心,胶溶船解,昭王和随行的祭公等多人落水而亡。

三千里的汉水,一路流下,拖出许多有名有姓的城、镇、村、埠来。汉武帝时,随着汉水流域得到大规模开发,汉江已成为重要的水上通道。上游秦巴山区盛产的生漆、木材、苎麻及各种药材,中游南阳襄阳的粮食、桐油、食油及皮油等,吸引着外地商贾。他们云集汉滨,设立商号,互易有无。每年有大量的山货顺汉江泛舟东下,再由长江贸于外埠。行驶在汉水上来往的商船,聚散着各处的繁华与喧闹。油亮的青石块,依偎着堤岸一路攀升。码头上,停泊着一艘艘大小木船;江面上,常年白帆如云,水鸟绕桅。于是,在“汉水文化”的课题里,有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章节:码汉江古镇最繁忙的是水旱码头。脚夫的号子声,卖艺人的吼叫,上下的人流、物流,渲染着码头的繁荣。

码头上最累的是脚夫,其服饰很有韵味,一条裤子,一个汗禢儿。汗禢儿是汉水沿岸码头一种男人很流行的服装,由三块白布拼凑起来,后背一块,前胸两小块。大块和小块之间用襻子连接着,胸前的纽扣则是一排算盘疙瘩。这种衣服一是省布,二是凉快,三是脱穿方便,很适合干体力活的人穿着。脚夫的扁担要比普通的扁担长得多,厚实得多,一律为桑木。它长约二丈,中间宽厚,两端薄尖,正反两面如鲤鱼形,中间略凸,两边稍薄。扁担又叫“三钉杠”,即杠子正中钉有三颗铁制圆头盖钉。三颗是一颗居正中,中钉前后相距寸许处再各钉一钉。抬货时两根兜绳分系在中钉前后,以便两人负重相等,亦可防止上下码头时系绳滑动,避免造成事故。

汉水自古就有“流水的码头,铁打的小镇”之说。意思是,汉水沿岸的码头可以随水涨水落而上下移动,能停船即为码头,而汉水边的小镇如铁打一样的牢固和富裕。汉水上游的蜀河古镇,沿汉水、蜀河两岸有上、中、下诸多个码头,成“丫”字型组成繁闹的河市(又名河街)。河街分别有一里多长,百户人家,比屋而居,房舍多酒楼饭馆,专为河道船工服务。古时的蜀河,或通过水路,或依靠陆路,或水陆联动,以致货物聚集,商品经济迅速得以发展。

石条筑垒的汉水码头无疑是一种历史遗存,码头的变迁自然是一种历史的见证,这些遗存和见证构筑了可贵的码头文化。码头文化的流动性,赋予汉江人更多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码头文化的竞争性,赋予汉水人更多的危机意识和较强的求生意志;码头文化的多元特征,则赋予汉水人更多的自由精神和适应能力。

千百年来,汉水码头几经兴衰起伏,纵然战乱人灾、水患火焚,她却以文化的韧性在汉水人心中留

下根蒂。有学者认为,码头足以将江风的多变、狡黠和包容刻入汉水人的灵魂。以码头为特色的世俗文化,表现在民间艺术上是码头工人那种坚韧、豪爽、诙谐、乐观的性格。无疑,这是码头文化一个十分重要的元素。

应该看到,由于码头文化的主体是失去土地的农民,他们“闯码头”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都属于小农经济式的。除了讲义气、抱团儿、性情豪爽淳朴之外,视野狭隘、不思进取、小富即安的思想性格弱点也显而易见。可见,平民文化,应该是码头文化的重要基础。

莲花古渡

——汉江?燕翔洞景区上水码头

莲花古渡在石泉城南10公里处,是连接川陕南北的古渡口。自春秋战国时期,就担负起入川、进楚、通途关中的水上交通重任,为古子午道之要津。

由于石泉地处秦巴腹地,陆地运输的畜力车很少,民间的木船又难以保证长途运输的安全,故水运仅作为短途的客货运载在莲花渡口上下作业。西汉时期,石泉的蚕丝生产不论是质量、产量,均为朝廷所重点关注扶持,此时石泉的蚕丝生产直接促进了石泉水运的大发展。莲花古渡作为石泉最主要的水运集散码头,担负着石泉、汉阴、西乡等周边地区蚕丝、棉花及山货的外运任务。至唐代,石泉的蚕桑、丝绸生产已经到了鼎盛时期,莲花渡口作为综合条件良好的水运码头,也同样发展到了鼎盛时期。

直至宋、元、明、清,莲花古渡一直充当着石泉水运码头无可代替的“老大”角色。明末崇祯年间,莲花渡又进行了一次大的修葺和扩建,并首次修建了气派的码头牌坊,当时的金州知府亲自为渡口题写了“莲花古渡”四个大字。此后二百年间,莲花渡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各种设施不断地得到更新和改建,货物吞吐比例也不断提高。外埠的各种物资大量吃进,并开始停靠50吨级货船。用当时的两句民谣即可证明码头的状况“莲花渡,胃口大,吐了石泉吃天下”。同时,渡口街市规模也不断扩大,成为一个繁华兴旺、具有相当规模的商业中心。

1949年,汉江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大洪水,这场大水将整个莲花渡全部淹没冲毁。莲花古渡的大部商家,只得一一迁往县城置业发展,莲花古渡从此萧条下来。1976年石紫公路通车,并与汉江并行,莲花古渡的运输功能完全被替代,只留下一个曾经享尽风光的名字。如今,经过陕西仟佰众公司的精心打造,莲花古渡已成为莲花湖景区的码头、餐饮、观景及娱乐的中心,古老的莲花古渡必将重焕青春,再度辉煌。

古人有诗赞莲花石曰:“白石粼粼出水涯,烟波万里一莲花。汉江日暮青如许,恰似风吹荷叶斜。”如果你乘车出陕西省石泉县城西,过汉江大桥再向东前进,行至池河与汉江交汇处附近,只见宽阔的汉江在这里钻进了一条峡谷。峡谷狭长,地势平坦,汉江仿佛处于静止状态,静得像一块绿得发亮的碧玉,平得像一面映着蓝天的宝镜。只有在起风的时候,江面波光粼粼,仿佛一条抖动的绿色绸带,给人以极美的动感。

令人称奇的是,在峡谷两岸,一块块巨大的白玉似的石头宛若一朵朵白莲。千姿百态,气象万千,绵延几公里,蔚为奇观,这就是古今闻名的莲花石。荡舟靠近一朵朵仪态万方的“莲花”,但见一块块白玉似的石头细腻,洁净,温润,似青春少女的肌肤,诱惑得人不得不去亲近她,抚摸她,感悟她。江岸的这些巨石历经千万年洗礼、打磨,已被大自然这只妙手精心雕琢成了这一朵朵冰清玉洁的“莲花”。这些“莲花”,有的落落大方,迎风怒放;有的如少女怀春,含苞未放;有的半含娇羞,只展开一两片花瓣,给人留下美的享受和无尽的遐想,由衷地赞叹大自然造化之神奇。

汉水桂苑

汉水桂苑距离燕翔洞景区大门燕翔阁约一华里,依山傍水,景色秀丽。因苑内有几棵茂盛的桂树,因而被文人雅士们称作“桂苑”。

你如果乘车或是坐船,过了香柏岩不久,远远地就看到了一座别具一格的房子,白墙灰瓦,风格清新,几棵葱郁的桂树点缀其间,别有一番风情,这就是桂苑了。

游览其间,可品茗,可赏桂,可娱乐,可垂钓,可购物,是一处放飞心灵,休养身心的绝佳之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