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甘薯茎叶中花青素的定位及含量测定

甘薯茎叶中花青素的定位及含量测定

甘薯茎叶中花青素的定位及含量测定
甘薯茎叶中花青素的定位及含量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上海百贺仪器科技有限公司提供www.southhk.cn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摘要: 考马斯亮兰G250与蛋白质结合,在0-1000ug/ml范围内,于波长595nm 处的吸光度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可用于蛋白质含量的测定。考马斯亮兰G250 与蛋白质结合迅速,结合产物在室温下10分钟内较为稳定,是一种较好的蛋白 质定量测定方法。 1.实验部分 1.1仪器与试剂: Labtech UV POWER紫外分光光度计;玻璃比色皿一套;考马斯亮蓝G250; 牛血清蛋白;超纯水。 1.2试液的制备: 牛血清蛋白标准溶液(1000ug/ml)的制备称取100mg牛血清蛋白置100ml 容量瓶中,加入超纯水溶解并定容。 考马斯亮兰G250试剂称取100mg考马斯亮兰G250,溶于50ml95%的乙 醇后,加入120ml85%的磷酸,用水稀释至1升。 2.结果与讨论 2.1校正曲线的绘制 准确吸取1000ug/ml牛血清蛋白标准溶液0.0、0.02、0.04、0.06、0.08、0.1ml 分别加入到6只10ml试管中,然后用超纯水补充到0.1ml,各试管分别加入5ml 考马斯亮兰G250试剂,混合均匀后,即可依次在595nm处测定吸光度。以浓度 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校正曲线如下图,校正曲线方程为 A=0.613556C+0.001008,R=0.9994。

上海百贺仪器科技有限公司www.southhk.cn 2.2精密度 配制0.6mg/ml牛血清蛋白的考马斯亮兰溶液连续进样6次,得到吸光度的 相对标准偏差。 表1精密度测定结果 次数123456RSD% A0.26260.26220.26200.26280.26290.26260.13 2.3稳定性 取1mg/ml牛血清蛋白标准溶液每十分钟测定一次,50分钟内的吸光度变化 如下表2。 表2稳定度测定结果 时间(min)A1A2A3A平均 00.55110.55230.55160.5517 100.52040.51840.51680.5185 200.49100.49010.49030.4905 300.47650.47160.47210.4734 400.45240.44750.44400.4480 500.39820.39350.40310.3983 3.结论 该方法测定快速、简便,干扰物少,是目前灵敏度较高的蛋白质含量测定 的紫外分光光度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有色溶液 (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有色溶液最大吸收波波长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原理; 2.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的实验技术; 3.了解掌握U-301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溶液中物质的分子或离 子对紫外和可见光谱区辐射能的选择性吸收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一类分析法。根据最大吸收波长可做定性分析;根据朗伯-比尔定律(标准曲线法和标准加入法)可做定量分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性分析原理:根据吸收曲线中吸收峰的数目、位置、相对强度以及吸收峰的形状进行定性分析。 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原理,根据朗伯-比耳定律:A=εbc,当入 射光波长λ及光程b一定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有色物质的吸光度A与该物质的浓度c成正比。定量分析常用的方法是标准曲线法即只要绘出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浓度c为横坐标的标准曲线,测出试液的吸光度,就可以由标准曲线查得对应的浓度值,即未知样的含量。 3.仪器由五个部分组成:即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和信号显示记录装 置。 三、仪器与试剂 日立U-301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吸量管;乙醇;待测溶液;烧杯等。 四、实验步骤 1.接通电源,启动计算机,打开主机电源开关,启动工作站并初始化仪器,预 热半小时。 2.在工作接口上选择测量项目为光谱扫描,设置扫描参数(起点:650nm,终 点:250nm,速度:中,间隔:1.0nm,单次扫描) 3.将两个均装有无水乙醇的1cm石英比色皿放入测量池中,进行基线扫描。 4.基线做好后,按下面的顺序进行操作:做Baseline→换样(换上待测样品置 于Sample池)→进入Analysis Method对相关的参数进行设定→Sample命名→Ready→Measure进行测量,寻找待测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再在最大吸收波长处分别测定待测溶液的吸光度。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实验报告.docx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紫外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 2.掌握紫外分光光度法测蛋白质含量的实验技术。 二、实验原理 1.测蛋白质含量的方法主要有:①测参数法:折射率、相对密度、紫外吸收等;②基于化学反应:定氮法、双缩脲法、Folin―酚试剂法等。本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 2.蛋白质中的酪氨酸和色氨酸残基的苯环中含有共轭双键,因此,蛋白质具有吸收紫外光的性质,其最大吸收峰位于280nm附近(不同蛋白质略有不同)。在最大吸收波长处,吸光度与蛋白质溶液的浓度服从朗伯―比尔定律。 利用紫外吸收法测蛋白质含量的准确度较差,原因有二:①对于测定那些与标准蛋白质中酪氨酸和色氨酸含量差异较大的蛋白质,有一定误差,故该法适于测定与标准蛋白质氨基酸组成相似的蛋白质;②样品中含有的嘌呤、嘧啶等吸收紫外光的物质,会出现较大干扰。 三、仪器与试剂 TU―190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标准蛋白质溶液3.00mg·mL-1、0.9%NaCl 溶液、试样蛋白质溶液。 10mL比色管、1cm石英比色皿、吸量管。 四、实验步骤 1.绘制吸收曲线 用吸量管吸取2mL3.00mg·mL-1标准蛋白质溶液于10mL比色管中,用0.9%NaCl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用1cm石英比色皿,以0.9%NaCl溶液作参比溶液,在190~400nm间每隔5nm测一次吸光度Abs,记录数据并作图。 2.绘制标准曲线 用吸量管分别吸取1.0、1.5、2.0、2.5、3.0mL3.00mg·mL-1标准蛋白质溶液于10mL比色管中,用0.9%NaCl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用1cm石英比色皿,以0.9%NaCl溶液作参比溶液,在波长280nm处分别测其吸光度,记录数据并作图。 3.样品测定 取适量浓度试样蛋白质溶液,在波长280nm处测其吸光度,重复三次。在已经得到标准曲线的情况下,为了使测量结果准确度高,待测溶液的浓度需在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内,所以,先测定试样蛋白质原液的吸光度(1.363),估算浓度为2.0960 mg·mL-1,再将原试液稀释至5倍(即取2mL试液,用0.9%NaCl 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估算浓度为0.4192 mg·mL-1,测吸光度,重复三次五、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常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6种方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一、微量凯氏(kjeldahl)定氮法 样品与浓硫酸共热。含氮有机物即分解产生氨(消化),氨又与硫酸作用,变成硫酸氨。经强碱碱化使之分解放出氨,借蒸汽将氨蒸至酸液中,根据此酸液被中和的程度可计算得样品之氮含量。若以甘氨酸为例,其反应式如下:nh2ch2cooh+3h2so4——2co2+3so2+4h2o+nh3 (1) 2nh3+h2so4——(nh4)2so4 (2) (nh4)2so4+2naoh——2h2o+na2so4+2nh3 (3) 反应(1)、(2)在凯氏瓶内完成,反应(3)在凯氏蒸馏装置中进行。 为了加速消化,可以加入cuso4作催化剂,k2so4以提高溶液的沸点。收集氨可用硼酸溶液,滴定则用强酸。实验和计算方法这里从略。 计算所得结果为样品总氮量,如欲求得样品中蛋白含量,应将总氮量减去非蛋白 氮即得。如欲进一步求得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即用样品中蛋白氮乘以6.25即得。 二、双缩脲法(biuret法) (一)实验原理 双缩脲(nh3conhconh3)是两个分子脲经180℃左右加热,放出一个分子氨后得到的产物。在强碱性溶液中,双缩脲与cuso4形成紫色络合物,称为双缩脲反应。凡具有两个酰胺基或两个直接连接的肽键,或能过一个中间碳原子相连的肽键,这类化合物都有双缩脲反应。 紫色络合物颜色的深浅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而与蛋白质分子量及氨基酸成分无关,故可用来测定蛋白质含量。测定范围为1-10mg蛋白质。干扰这一测定的物质主要有:硫酸铵、tris缓冲液和某些氨基酸等。 此法的优点是较快速,不同的蛋白质产生颜色的深浅相近,以及干扰物质少。主要的缺点是灵敏度差。因此双缩脲法常用于需要快速,但并不需要十分精确的蛋白质测定。 (二)试剂与器材 1. 试剂: (1)标准蛋白质溶液:用标准的结晶牛血清清蛋白(bsa)或标准酪蛋白,配制成10mg/ml的标准蛋白溶液,可用bsa浓度1mg/ml的a280为0.66来校正

花青素含量测定

花青素含量测定 实验目的:掌握花青素含量测定的简单方法。 实验原理:花青素又称花色素,是苯并吡喃衍生物,属于多酚类化合物,常与一个或多个葡萄糖、鼠李糖、半乳糖、阿拉伯糖等通过糖苷键形成花色苷,是自然界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天然色素,也是树木叶片中的主要呈色物质,在植物细胞液泡不同的pH 条件下,呈现不同的颜色。大量研究表明:花色苷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降低氧化酶的活性;可以降低高血脂大鼠的甘油脂水平,改善高甘油脂脂蛋白的分解代谢;抑制胆固醇吸收,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抗变异、抗肿瘤、抗过敏、保护胃粘膜等多种功能J。苹果花青素主要存在于果皮中,是果皮颜色形成的重要物质。苹果中的花青素由植物次生代谢重要途径一苯丙烷类代谢形成,同位素示踪揭示花青素的碳原子分别来自苯丙氨酸和乙。苹果中的花青素由矢车菊素的三种糖苷组成,分别是矢车菊素-3一半乳糖苷、矢车菊素-3-阿拉伯糖苷和矢车菊素一7·阿拉伯糖苷J。苹果中花青素的含量主要受温度、日照等因素影响,特别是紫外光可以明显提高花青素的合成效率,因此苹果的向阳面较背阳面红L4J。Jerneja等研究表明富士苹果成熟前期是其花青素形成的重要阶段,其中矢车菊素一3一半乳糖苷占总花青素92 %~98%J。 器材与试剂: 实验仪器: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恒温箱,剪刀,烧杯,量筒,移液管 实验试剂:0.1mol/L HCL, 矢车菊素一3一半乳糖苷,甲醇,蒸馏水 实验材料:苹果 实验内容: 1、作标准曲线:采用l %盐酸甲醇配置矢车菊素-3-半乳糖苷标准系列溶液,浓度分别为100、20.0、10.0、5.0、2.5、1.0 ~g/m L 。用分光光度计测出OD值(波长530nm),计算出标准曲线。 2、选2个苹果,把苹果皮削出,称取5g的果皮加入10m L l %盐酸甲醇溶液匀浆,在40 ℃下提取1h,离心后取上清液在波长530nm测出OD值。 3、计算出苹果中花青素的含量。

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含量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植物组织中叶绿素的分布及性质。 2.掌握测定叶绿素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叶绿素广泛存在于果蔬等绿色植物组织中,并在植物细胞中与蛋白质结合成叶绿体。当植物细胞死亡后,叶绿素即游离出来,游离叶绿素很不稳定,对光、热较敏感;在酸性条件下叶绿素生成绿褐色的脱镁叶绿素,在稀碱液中可水解成鲜绿色的叶绿酸盐以及叶绿醇和甲醇。高等植物中叶绿素有两种:叶绿素a 和b ,两者均易溶于乙醇、乙醚、丙酮和氯仿。 叶绿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有多种,其中主要有: 1.原子吸收光谱法:通过测定镁元素的含量,进而间接计算叶绿素的含量。 2.分光光度法: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叶绿素提取液在最大吸收波长下的吸光值,即可用朗伯—比尔定律计算出提取液中各色素的含量。 叶绿素a 和叶绿素b 在645nm 和663nm 处有最大吸收,且两吸收曲线相交于652nm 处。因此测定 提取液在645nm 、663nm 、652nm 波长下的吸光值,并根据经验公式可分别计算出叶绿素a 、叶绿素b 和总叶绿素的含量。 三、仪器、原料和试剂 仪器 分光光度计、电子顶载天平(感量0.01g)、研钵、棕色容量瓶、小漏斗、定量滤纸、吸水纸、擦境纸、滴管。 原料 新鲜(或烘干)的植物叶片 试剂 1. 96%乙醇(或80%丙酮) 2. 石英砂 3. 碳酸钙粉 四、操作步骤 取新鲜植物叶片(或其它绿色组织)或干材料,擦净组织表面污物,去除中脉剪碎。称取剪碎的新鲜样品2g ,放入研钵中,加少量石英砂和碳酸钙粉及3mL95%乙醇,研成均浆,再加乙醇10mL ,继续研磨至组织变白。静置3~5min 。 取滤纸1张置于漏斗中,用乙醇湿润,沿玻棒把提取液倒入漏斗,滤液流至100mL 棕色容量瓶中;用少量乙醇冲洗研钵、研棒及残渣数次,最后连同残渣一起倒入漏斗中。 用滴管吸取乙醇,将滤纸上的叶绿体色素全部洗入容量瓶中。直至滤纸和残渣中无绿色为止。最后用乙醇定容至100mL ,摇匀。 取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在波长665nm 、645nm 和652nm 下测定吸光度,以95%乙醇为空白对照。 五、计算 按照实验原理中提供的经验公式,分别计算植物材料中叶绿素a 、b 和总叶绿素的含量 叶绿素a= (12.7 A 665 -2.69 A 645)× W V ?1000 叶绿素b=(12.7 A 645 - 2.69A 665)× W V ?1000 总叶绿素a=(20.0A 645 + 8.02 A 665 )× W V ?1000 或总叶绿素a= W V A ??10005.3465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含量测定

【含量测定】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附录V A)测定。 1.仪器与测定条件:室温:____℃相对湿度:____% 分析天平编号:;水浴锅编号:;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编号:; 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西贝母碱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三氯甲烷制成每1ml含_______mg的溶液,即得。 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______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加浓氨试液3ml,浸润1小时。加三氯甲烷-甲醇(4:1)混合溶液40ml,置80℃水浴加热回流2小时,放冷,滤过,滤液置50ml量瓶中,用适量三氯甲烷-甲醇(4:1)混合溶液洗涤药渣2~3次,洗液并入同一量瓶中,加三氯甲烷-甲醇(4:1)混合溶液至刻度,摇匀,即得。 4.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0.1ml、0.2ml、0.4ml、0.6ml、1.0ml,置25ml具塞试管中,分别补加三氯甲烷至10.0ml,精密加水5ml、再精密加0.05%溴甲酚绿缓冲液(取溴甲酚绿0.05g,用0.2mol/L氢氧化钠溶液6ml使溶解,加磷酸二氢钾1g,加水使溶解并稀释至100ml,即得)2ml,密塞,剧烈振摇,转移至分液漏斗中,放置30分钟。取三氯甲烷液,用干燥滤纸滤过,取续滤液,以相应的试剂为空白。 5.测定法: 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附录ⅤA),在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依法测定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含西贝母碱的重量,计算,即得。 6.结果与计算 6.1 标准曲线制备:

对照品批号 纯 度 S 对照品来源 干燥条件 对照品称重W 对(mg) 各浓度点稀释倍数f 对 溶液浓度C 对(ug/ml) 吸光度A 对 线性回归方程 A=( )C +/-( ) r =( ) 计算公式: W S C f ?= 对对对 C 对= 6.2 样品测定: 水分Q 取样量W 样(g ) 样品稀释倍数f 样 样品吸光度A 样 样品平均吸光度A 样 浓度C(ug/ml) 含量X (%) 平均含量X (%) 计算公式:() %100Q 110W f C X 6 ?-???= 样样 样 X 1= X 2= 7.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总生物碱以西贝母碱(C 27H 43NO 3)计,不得少于0.050%。 结果: 规定 检验人: 检验日期: 复核人: 复核日期:

分光光度法测定

分光光度法測定[Co(NH3)5Cl]2+的水合反應機制的研究 王淩華 (中原大學化三甲學號04101248) 摘要:根據beer’s law,吸收度與濃度成正比及一級反應反應速率通式可求得反應速率,通過反應速率之間的關係對比[Co(NH3)5Cl]2+水合反應可能的反應機制,從而得出其正確的反應原理。 關鍵字:分光光度計;鈷錯合物;反應速率;一級反應 1 簡介 錯合物在我們生活不可缺少在工業生産中,我們可以通過生成配合物來改變物質的溶解度,從而與其它離子分離或是消除分析實驗中會對結果造成干擾的因素,比如配位催化、制鏡、提取金屬、材料先驅物、硬水軟化等;在生物學中,很多生物分子都是配合物,並它們可與重金屬離子配合,使其轉化為毒性很小的配位化合物,從而達到解毒的目的。因此我們通過分光光度法測得Co化合物水解的反應速率,控制反應的溫度、濃度等條件,根據反應可能的機制對比可知Co錯合物水解的具體步驟,從而真正認識此類反應的本質,達到控制此類反應的結果,用以簡化工業生産。 2 原理 2.1 [Co(NH3)5Cl]2+的製備

[Co(NH3)5Cl]2+的製備是通過在[Co(NH3)4CO3]NO3的溶液中分別加入一定量的鹽酸、氨水、鹽酸,其中配合基團分別被取代之後生成[Co(NH3)5Cl]2+的沉澱析出從而得到產物,反應方程式如下: [Co(NH3)4CO3]+ 3)4(H2O)Cl]2+ + CO2 + Cl- (1) [Co(NH3)4(H2O)Cl]2+ + NH33)5(H2O)]3+ + Cl- (2) [Co(NH3)5(H2O)]3+ [Co(NH3)5Cl]2+↓+ H2O + 3H+ (3) 2.2 水和反應可能的反應機制 反應方程式:[Co(NH3)5Cl]2+ + H2O → [Co(NH3)5(H2O)] 3+ + Cl-(4)在鈷錯和物的水合反應在酸性條件下,以H2O取代Cl-的反應機制一般來説,[Co(NH3)5Cl]2+的水合反應機制可能有3種可能情況。 一种是S N1离解机理,即在反应中首先是Co- Cl键断裂, Cl-配体离去, 而后H2O分子很快进入配合物中Cl-配体的位置; [Co(NH3)5Cl]2+的反應速率R= k1[Co(NH3)5Cl]2+ (5) 一种是S N2缔合机理,在这种反应中水分子首先进入配合物形成短暂的七配位中间体,然后中间体很快失去Cl-而形成产物。 [Co(NH3)5Cl]2+反應速率R= k2[Co(NH3)5Cl]2+[H2O] (5) 由於反應在水溶液中進行, 水作為溶劑其濃度與[ Co(NH3)5Cl] 2+的濃度相比是大大過量的,在實際反應中所消耗的水是非常小的, 故可認為在反應過程中水的濃度保持不變為一常數。 [Co(NH3)5Cl]2+反應速率R= k o bs[Co(NH3)5Cl]2+ (k o bs = k2[H2O]) (6) 第三種是酸催化反應由H+加到Cl-上H+與Cl-結合後,Co-HCl鍵斷裂,HCl脫離此錯合物,而空出的配位座由H2O取代。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未知物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未知物 1.仪器 1.1紫外分光光度计(UV-1801型);配石英比色皿(1cm)2个 1.2容量瓶(100mL):10个;容量瓶(250mL)1个 1.3吸量管(10mL、5mL):各1支 1.4移液管(20mL、25mL、50mL):各1支 2.试剂 2.1标准溶液(1mg/mL):维生素C、水杨酸、苯甲酸、山梨酸、邻二氮菲分别配成1mg/mL的标准溶液,作为储备液。 2.2未知液:浓度约为(40~60ug/mL)。(其必为给出的五种物质之一) 3.实验操作 3.1比色皿配套性检查 石英比色皿装蒸馏水,以一只比色皿为参比,在测定波长下调节透射比为100%,测定其余比色皿的透射比,其偏差应小于0.5%,可配成一套使用。 3.2未知物的定性分析 将五种标准储备液均稀释成10ug/mL的试液(配制方法由选手自定)。以蒸馏水为参比,于波长200~350nm范围内扫描五种溶液,绘制吸收曲线,根据所得到的吸收曲线对照标准谱图,确定被测物质的名称,并依据吸收曲线确定测定波长。五种标准物质溶液的吸收曲线参五种标准物质溶液的吸收曲线参五种标准物质溶液的吸收曲线参五种标准物质溶液的吸收曲线参考考考考附图附图附图附图。。。。 3.3未知物定量分析 根据未知液吸收曲线上测定波长处的吸光度,确定未知液的稀释倍数,并配制待测溶液3份,进行平行测定。 推荐方法 3.3.1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准确吸取1mg/mL的维生素C标准储备液50.00mL,在250mL容量瓶中定容(此溶液的浓度为200ug/mL)。再分别准确移取1、2、4、6、8、10mL上述溶液,在100mL容量瓶中定容(浓度分别为2、4、8、12、16、20 ug/mL)。准确移取20.00mL维生素C未知液,在100mL容量瓶中定容,于

原花青素的含量正丁醇测定方法

原花青素含量 1.材料和仪器 主要试剂:提取液,原花青素标样,盐酸正丁醇溶液、NH4Fe(SO4)2、95% 乙醇。 主要仪器:UV2100 型紫外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锅。 溶液配制: 2%NH4Fe(SO4)2 称取3.66g七水合硫酸亚铁固体,溶于100ml水中后即得 95%乙醇移取5ml的蒸馏水至100ml容量瓶中用无水乙醇定容 盐酸正丁醇移5ml浓HCL 至100ml容量瓶正丁醇定容 2.实验步骤 a.标准曲线的制备:准确称取原花青素标准样品0.010g,用95% 乙醇溶 解并定容于10mL 容量瓶中,所得浓度为1mg/mL 作标样。吸取标样溶液0mL、0.5mL、1.0mL、1.5mL、2.0mL、2.5mL、3mL分别于25mL 具塞试管中,加95%乙醇定容为3mL, 然后分别加入0.2mL 2%NH4Fe(SO4)2 溶液和6mL盐酸正丁醇(5:95)溶液,盖塞,摇匀,于微沸的水浴中加热反应40min 取出,于冷水中迅速冷却,溶液显红色,以0mL 溶液作为空白对照,于546nm 处测定其吸光度。采用最小二乘法作原花青素浓度(C)与吸光度( A ) 线性回归方程。 结果见表 取得标样体 0 0.5 1.0 1.5 2.0 2.5 3.0 积(/ml) 对应标样浓 度(mg/ml) 测的吸光度 值A b.样品测定 分别精确吸取10mL 样品,用95%乙醇定容于50mL 容量瓶。吸取上述样品待测液3mL 于25mL 具塞试管中,按标准曲线制作项下的操作步骤,依次分别加入0.2mL 2%NH4Fe(SO4)2 溶液、6mL 盐酸正丁醇溶液。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结果,按其稀释倍数求得各样品中原花青素含量。

分光光度法考核题

分光光度法 姓名:工号: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8分) 1.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朗伯-比尔定律,根据不同浓度样品溶液对光信号具有不同的,对待测组分进行定量测定。 2.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校正波长是为了检验波长刻度与实际波长的,并通过适当方法进行修正,以消除因波长刻度的误差引起民的光度测定误差。 3.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比色皿表面不清洁是造成测量误差的常见原因之一,每当测定有色溶液后,一定要充分洗涤,可用涮洗,或用浸泡,注意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防比色皿脱胶损坏。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分光光度计可根据使用的波长范围、光路的构造、单色器的结构、扫描的机械分为不同类型的光度计。() 2.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试样测定,由于不同浓度下的测定误差不同,因此选择最适宜的测定浓度可减少测定误差,一般来说,透光度在20%-65%或吸光值在0.2~0.7之间时。测定误差相对较小。( ) 3.分光光度法主要应用于测定样品中的常量组分含量。() 4.应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同组比色皿之间的差值应小于测定误差。() 5.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摩尔吸光系数随比色皿厚度的变化而变化。()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下列因素中不是产生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主要原因。() A. 所用试剂的纯度不够的影响 B. 非吸收光的影响 C. 非单色光的影响 D.被测组分发生解离、缔合等化学因素 2.分光光度计波长准确度是指单色光最大强度的波长值与波长指示值。 A.之和 B.之差 C.乘积 3.分光光度计吸光度的准确性是反映仪器性能的重要指示,一般常用标准溶液进行吸光度校正。() A.碱性重铬酸钾 B. 酸性得铬酸钾 C. 高锰酸钾 4.分光光度计通常使用的比色皿具有性,使用前应做好标记。() A.选择 B.渗透 C.方向 5.使用分光光度法测试样品,校正比色皿时,应将注入比色皿中,以其中吸收最小的比色皿为参比,测定其他比色皿的吸光度。() A. 纯净蒸馏水 B. 乙醇 C. 三氯甲烷 6.朗伯-比尔定律A=kCL中,摩尔吸光系数k值表示该物质对某波长光的吸收能力愈强,比色测定的灵敏度就愈高。() A.愈大 B.愈小 C.大不一样 7.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比色皿应选择材质的。() A.石英 B.玻璃 8.一般常把nm波长的光称为紫外光。() 9.一般常把nm波长的光称为可见光。() A.200~800 B.400(或380)~800(或780) C. 400~860 10.一般分光光度计吸光度的读数最多有位有效数字。() A. 3 B.4 C.2 11.朗伯-比尔定律A=kCL中,摩尔吸光系数k值与无关。() A.入射光的波长 B.显色溶液温度 C.测定时的取样体积 D.有色溶液的性质 四、问答题(每题5分,共50分) 1.分光光度法的环境监测中常用的方法,简述分光光度法的主要特点。

实验一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甲酸

实验一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甲酸 一、实验目的 学习、了解紫外分光光度法原理 了解紫外分光光度计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当辐射能(光)通过吸光物质时,物质的分子对辐射能选择性的吸收而得到的光谱称为分子吸收光谱。分子吸收光谱的产生与物质的分子结构、物质所在状态、溶剂和溶液的PH等因素有关。分子吸收光谱的强度与吸光物质的浓度有关。表示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通常采用“吸光度”这一概念来量度。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在一定的条件下,吸光物质的吸光度A 与该物质的浓度C和液层厚度成正比。即A= LC 因此,只要选择一定的波长测定溶液的吸光度,即可求出该溶液浓度,这就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 在碱性条件下,苯甲酸形成苯甲酸盐,对紫外光有选择性吸收,其吸收光谱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25nm。因此,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苯甲酸在225nm处的吸收度就能进行定量分析。 三、仪器与主要试剂 TU-181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cm石英比色皿 0.1M氢氧化钠溶液 苯甲酸(AR) 四、实验步骤 1、苯甲酸标准溶液的制备 称取苯甲酸(105℃烘干)100mg,用0.1M氢氧化钠溶液100ml溶解后,转入10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1ml含0.1mg 苯甲酸. 2、制作苯甲酸吸收曲线,选择最大吸收波长 ①移取苯甲酸标准溶液4.00ml于50ml容量瓶中,用0.01M氢氧化钠溶液定容,摇匀,此溶液1ml含苯甲酸8ug. 以氘灯为光源,用0.01M氢氧化钠溶液作为参比,改变测量波长(从210-240nm)测量8ug/ml苯甲酸的吸光度. ②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苯甲酸的紫外吸收曲线,并找出最大的吸收波长 (是否是225nm). 3﹑样品的测定 ①取10.00ml苯甲酸样品,放入50ml容量瓶中,用0.01M氢氧化钠

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版中“保健食品中原花青素的测定

花青素的测定 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 2003 版中“保健食品中原花青素的测定 原花青素含量测定方法 1、 原理 原花青素是含有儿茶素和表儿茶素单元的聚合物。原花青素本身无色,但经过 用 热酸处理后,可以生成深红色的花青素离子。本方法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原花青素 在水解过程中生成的花青素离子。计算试样中原花青素含量。 硫酸铁铵 NH4Fe(S04)2?12HO 溶液:用浓度2mmol/l 盐酸配成2%(w/v)的 溶液。 4.1.1 片剂 取 20 片试样,研磨成粉状。 4.1.2 胶囊 挤出 20 粒胶囊内容物,研磨或搅拌均匀,如内容物含油,应将内 容物尽可能挤出。 4.1.3 口服液 摇匀后取样。 4.2 提取 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 2003 版中 保健食品中原 2.1 甲醇 分析纯 2.2 正丁醇 分析纯 2.3 盐酸 分析纯 2 、 试剂 2.4 2.5 原花青素标准品 葡萄籽提取物,纯度 95% 3、 仪器 3.1 分光光度计 3.2 回流装置 4、 分析步骤 4.1 试样的制备

421粉状试样称取50-100mg试样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入30ml甲醇,超声处理20min,放冷至室温后,加甲醇至刻度,摇匀,离心或放置至澄清后取上清液备用。 4.2.2含油试样称取50mg试样置于小烧杯中,用20ml甲醇分数次搅拌,将 原花青素洗入50ml 容量瓶中,直至甲醇提取液无色,加甲醇至刻度,摇匀。 5.2.3 口服液吸取适量试样(取样量不超过1ml)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 4.3 测定 4.3.1标准曲线称取原花青素标准品10.0mg溶于10ml甲醇中,吸取该溶液 0、0.1、0.25、0.5、1.0、1.5ml置于10ml容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各 取1ml 测定。与试样测定方法相同。 4.3.2 试样测定将正丁醇与盐酸按95:5 的体积比混合后,取出6ml 置于具塞 锥瓶中,再加入0.2ml硫酸铁铵溶液和1ml试样溶液,混匀,置沸水浴回流, 精确加热40min后,立即置冰水中冷却,在加热完毕15min后,于546nm波长处测 吸光度,由标准曲线计算试样中原花青素的含量。显色在 1 小时内稳定。5、分析结果表述 试样中原花青素测定结果按(1) 式计算 5.1 计算: m1x v x 1000 m x 1000x 1000 式中:X —试样中原花青素的百分含量,g/100g; m1—反应混合物中原花青素的量,ug; v—待测样液的总体积,ml; m—试样的质量,mg 5.2 结果表示

分光光度法测定铁

实验1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 一、实验原理 邻二氮菲(phen)和Fe2+在pH3~9的溶液中,生成一种稳定的橙红色络合 物Fe(phen) 32+,其lgK=21.3,κ508=1.1 ×104L·mol-1·cm-1,铁含量在0.1~6μg·mL-1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其吸收曲线如图1-1所示。显色前需用盐酸羟胺或抗坏血酸将Fe3+全部还原为Fe2+,然后再加入邻二氮菲,并调节溶液酸度至适宜的显色酸度范围。有关反应如下: 2Fe3++2NH2OH·HC1=2Fe2++N2↑+2H2O+4H++2C1- 图1-1 邻二氮菲一铁(Ⅱ)的吸收曲线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物质的含量,一般采用标准曲线法,即配制一系列浓度的标准溶液,在实验条件下依次测量各标准溶液的吸光度(A),以溶液的浓度为横坐标,相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在同样实验条件下,测定待测溶液的吸光度,根据测得吸光度值从标准曲线上查出相应的浓度值,即可计算试样中被测物质的质量浓度。 二、仪器和试剂 1.仪器721或722型分光光度计。 2.试剂 (1)0.1 mg·L-1铁标准储备液准确称取0.702 0 g NH4Fe(S04)2·6H20置于烧杯中,加少量水和20 mL 1:1H2S04溶液,溶解后,定量转移到1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2)10-3 moL-1铁标准溶液可用铁储备液稀释配制。 (3)100 g·L-1盐酸羟胺水溶液用时现配。 (4)1.5 g·L-1邻二氮菲水溶液避光保存,溶液颜色变暗时即不能使用。

(5)1.0 mol·L-1叫乙酸钠溶液。 (6)0.1 mol·L-1氢氧化钠溶液。 三、实验步骤 1.显色标准溶液的配制在序号为1~6的6只50 mL容量瓶中,用吸量管分别加入0,0.20,0.40,0.60,0.80,1.0 mL铁标准溶液(含铁0.1 g·L-1),分别加入1 mL 100 g·L-1盐酸羟胺溶液,摇匀后放置2 min,再各加入2 mL 1.5 g·L-1邻二氮菲溶液、5 mL 1.0 mol·L-1乙酸钠溶液,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2.吸收曲线的绘制在分光光度计上,用1 cm吸收池,以试剂空白溶液(1号)为参比,在440~560 nm之间,每隔10 nm测定一次待测溶液(5号)的吸光度A,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吸收曲线,从而选择测定铁的最 大吸收波长。 3.显色剂用量的确定在7只50 mL容量瓶中,各加2.0 mL 10-3 mol·L-1铁标准溶液和1.0 mL 100 g·L-1盐酸羟胺溶液,摇匀后放置2 min。分别加入0.2, 0.4,0.6,0.8,1.0,2.0,4.0 mL 1.5 g·L-1邻二氮菲溶液,再各加5.0 mL 1.0 mol·L-1乙酸钠溶液,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以水为参比,在选定波长下测量各溶液的吸光度。以显色剂邻二氮菲的体积为横坐标、相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吸光度-显色剂用量曲线,确定显色剂的用量。 4.溶液适宜酸度范围的确定在9只50 mL容量瓶中各加入2.0 mL10-3 mol·L-1。铁标准溶液和1.0 mL 100 mol·L-1盐酸羟胺溶液,摇匀后放置2 min。各加2 mL 1.5 g·L-1邻二氮菲溶液,然后从滴定管中分别加入0,2.00,5.00,8.00,10.00,20.00,25.00,30.00,40.00 mL 0.1 mol·L-1NaOH溶液摇匀,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用精密pH试纸或酸度计测量各溶液的pH。 以水为参比,在选定波长下,用1 cm吸收池测量各溶液的吸光度。绘制A —pH曲线,确定适宜的pH范围。 5.络合物稳定性的研究移取2.0 mL 10-3 mol·L-1铁标准溶液于50 mL容量瓶中,加入1.0 mL 100 g·L-1盐酸羟胺溶液混匀后放置2 min。2.0 mL 1.5 g.L-1邻二氮菲溶液和5.0 mL 1.0 mol·L-1。乙酸钠溶液,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以水为参比,在选定波长下,用1 cm吸收池,每放置一段时间测量一次溶液的吸光度。

原花青素含量检测的概述

原花青素含量检测的概述 【摘要】对目前原花青素常用的检测方法进行了对比并阐述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为探索更好的原花青素的测定方法奠定基础。 【关键词】原花青素;检测;含量 原花青素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黄烷醇单体及其聚合体的多酚类混合物,具有抗氧化和自由基清除能力等生物活性。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保健品、医药和化妆品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研究表明[1],儿茶素和表儿茶素是构成原花青素的结构基础,继而形成缩合成二聚体、三聚体至高聚体。且单体具有旋光性,因此要想测定每一种成分的含量非常困难。目前国内外对原花青素含量的测定方法尚未统一,现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1.可见分光光度法[2] 原花青素最常用的测定方法是可见分光光度法,它分为KMnO4法[3]、正丁醇-盐酸法、香草醛-强酸法、铁盐催化比色法、和pH示差法等。正丁醇-盐酸法、香草醛-强酸法两种方法是目前普遍采用的相对专一、灵敏的、简单迅速测定原花青素的方法。 1.1 Porter法(Bate-smith法) 又叫盐酸-正丁醇法,是依据原花青素在无机酸和加热的条件下被降解,产生红色花青素,在546nm处有最大吸收,原花青素的含量与吸光度值符合朗伯-比尔定律[4]。 在强酸作用下,聚合原花青素单元间的连接键易被打开,上部单元生成黄烷-3-醇,下部单元生成花色素。而对于黄烷3,4-二醇单体原花青素来说,C-4位有极强的亲电性,其醇羟基与C-5,C-7上的酚羟基形成了一个苄醇系统,使得4位碳易于生成正离子。在强酸作用下,正碳离子失去质子,生成花色素[5]。对于黄烷-3-醇单体,不会有正离子形成,因此与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的单体不发生显色反应。此法对原花青素具有专一选择性,儿茶素、黄酮类、棓酸类及水解单宁类化合物皆不具备此反应,不适宜于低聚原花青素的测定,它与原花青素的高聚体反应也不完全。 随后,Porter等对该法的反应条件进行了探索,并认为Fe3+、Co2+、Cu2+等金属离子可催化加速自氧化过程,提高转化率,其中以Fe3+的催化效果最好。 1.2香草醛-强酸法 常用的酸有盐酸和硫酸,目前的观点认为浓H2SO4更合适,可以提高吸光度值和灵敏性,褪色也较慢[6]。

分光光度法测定络合物的组成及稳定常数

分光光度法测定络合物的组成及稳定常数(综合型) 实验目的 1、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络合物组成及稳定常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计算络合反应的标准自由能变化。 3、学会使用分光光度计。 实验原理 溶液中金属离子M 和配位体L 形成MLn 络合物。其反应式为:MLn nL M =+,当达到平衡时,其络合稳定常数为: n L M MLn K ] ][[][= ……… (1-1) 式中:K 为络合物的稳定常数,][MLn 、][M 、][L 分别为络合平衡时络合物、金属离子和配位体的浓度(严格的说(1-1)式中各浓度值应以活度来代替),n 为络合物的配位数。 显然,如果通过实验能测得(1-1)式中右边各项的浓度及n 值,则就能算得K 值。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来测定这些参数。 1.分光光度法的实验原理 让可见光中各种波长的单色光分别地、依次透过溶液,其中某些波长的光即被吸收,使得透过的光形成了吸收谱带(或称吸收曲线),因而可以对不同的物质进行鉴定分析,这是定性分析的基础。 根据朗伯—比耳定律,入射光强0I 与投射光强I 之间有如下关系: klc e I I -=0 ……… (1-2) D klc I I ==0ln ……… (1-3) 式中:D 称为光密度(或吸光度);k 为吸光系数,对于一定溶质,溶剂及一定波长的入射 光k 为常数;c 为溶液的浓度;l 为比色皿(液层)厚度;0 I I 称透光率。 从(1-3)式看出,在固定液层厚度l 和入射光波长的条件下,光密度D 与溶液浓度成正比。选择入射光波长,使它对被测物质即具有一定的灵敏度,又使溶液中其它物质的干扰为最小,做被测物质的C D -标准工作曲线,然后测定被测溶液的光密度,根据光密度的大小即可在标准工作曲线上求得相应的浓度值,这是定量分析的基础。 2.络合物组成的测定 本实验采用等摩尔连续变化法测定络合物的组成,其原理如下:在保持总摩尔数不变的情况下,依次改变体系中两组分摩尔分数的比值,配制一系列摩尔分数不同的溶液,测量这一系列溶液的光密度D 值。做光密度D -摩尔分数x 曲线如图5-2所示,从曲线上光密度的极大之max D 所对应的摩尔分数值,即可求出n 值。

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规程

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规程 目的: 5. 程序: 5.1. 定义:紫外分光光度法是通过被测物质在紫外光区或可见光区的特定 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光的吸收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 方法,本法在药品检验中主要用于药品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 5.1.1. 定量分析通常选择在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出吸收度,然后用对照品或百分吸收系数求算出被测物质的含量,多用于制剂的含量测定。 5.1.2. 对已知物质定性可用吸收峰波长或吸收度比值作为鉴别方法;若化合物本身在紫外光区无吸收,而杂质在紫外光区有相当强度的吸收,或在杂质的吸收峰处化合物无吸收,则可用本法作杂质检查。 5.2. 原理:物质对紫外辐射的吸收是由于分子中原子的外层电子跃迁所产 生的, 因此,紫外吸收主要决定于分子的电子结构,故紫外光谱又称电子光谱。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中如含有共轭体系、芳香环或发色基团,均可在近紫外区(200-400nm)或可见光区(400-850nm)产生吸收。通常使用的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工作波长范围为190—900nm,因此又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紫外吸收光谱为物质对紫外区辐射的能量吸收图。朗伯·比耳(lambert—Beer)定律为光的吸收定律,它是紫外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的依据,其数学表达式为: A=lg 1 =ECL T 式中:A 为吸收度 T 为透光率 E 为吸收系数 C 为溶液浓度 L 为光路长度 如溶液的浓度(C)为1%(g/ml),光路长度(L)为1cm,相应的吸收系数为百分吸收系数,以E1% 1cm 表示。若溶液的浓度(C)为摩尔浓度(mol/L),光路长度为1cm时,则相应吸收系数为摩尔吸收系数,以ε来表示。

葡萄籽提取物中原花青素含量的最佳测定方法

葡萄籽提取物中原花青素含量的最佳测定方法 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被誉为“最强效的自由基清除剂”,其抗氧化能力是VC的20倍,VE的50倍。也是唯一能透过血脑屏障的抗氧化剂,因此在促进皮肤新陈代谢,分解黑色素,以及提高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方面的应用极为广泛。 葡萄籽提取物由原花青素、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等多酚类物质组成的,由于原花青素的成分极其复杂,目前的研究实验中还无法提供原花青素的标准品,因此Bate-Smith 和Porter法只能测定葡萄籽提取物中原花青素的相对含量。 一、Bate-Smith法、Porter法测定葡萄籽原花青素含量 西安源森生物实验室对Bate-Smith法和Porter法测定原花青素相对含量实验进行了研究:(一)Bate-Smith法测定葡萄籽原花青素含量 【实验目的】由于目前没有原花青素的标准品,因此此方法测定的只是葡萄籽提取物中原花青素的相对值,其含量用原花青素指数(procyanidolic index)来表示。 【Bate-Smith法原理】原花青素在酸性条件下加热转化为红色的花青素(图1)。 【实验步骤】称取适量的葡萄籽提取物(约15~40mg)用甲醇溶解,最后定溶于100ml。从中取1ml样品溶液加到10ml比色管中,然后再加入6ml盐酸-正丁醇溶液(5/95,V/V),在97℃±1下反应40min后,取出迅速冷却,在550nm处测定其吸光度,以甲醇代替提取物溶液作为空白。 原花青素指数=A×7.0/W W:样品质量(g); A:吸光度 【实验结果】由于用Bate-Smith法测得的葡萄籽提取物中原花青素指数一般在80~100之间,有时也可能大于100。因此,目前很多植物提取物生产厂家使用原花青素指数来表示葡萄籽提取物中原花青素的百分含量,是不正确的。 (二)Porter法测定葡萄籽原花青素含量 【实验概述】由于Bate-Smith法测定的结果重现性很差,并且原花青素在此条件下反应不是很彻底。因此Porter等人对Bate-Smith法进行了改进。Porter法改进之处主要是在试剂中添加了Fe3+,以提高反应的程度和颜色的稳定性。此方法测定的也是原花青素的相对含量,结果用PVU(porter value unit)表示。 【实验步骤】称取适量的葡萄籽提取物(约10~30mg)用甲醇溶解,最后定溶于100ml。从中取1ml样品溶液加到10ml比色管中,然后依次加入6ml盐酸-正丁醇(5/95,V/V),0.2ml 2.0%硫酸铁铵溶液(用2mol.L-1的盐酸溶解),在97℃±1下反应40min后,取出迅速冷却,在550nm 处测定其吸光度,以甲醇代替提取物溶液作为空白。

实验 分光光度法测定铁

实验十四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含量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吸光光度法测量波长的选择方法; 2.掌握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原理及方法; 3. 掌握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分光光度法是根据物质对光选择性吸收而进行分析的方法,分光光度法用于定量分析的理论基础是朗伯比尔定律,其数学表达式为:A=εb C 邻二氮菲(又称邻菲罗啉)是测定微量铁的较好试剂,在pH=2~9的条件下,二价铁离子与试剂生成极稳定的橙红色配合物。摩尔吸光系数ε=11000 L·mol-1·cm-1。在显色前,用盐酸羟胺把Fe3+还原为Fe2+。 2Fe3++2NH2OHHCl→2Fe2++N2+4H++2H2O+2Cl- Fe2+ + Phen = Fe2+ - Phen (橘红色) 用邻二氮菲测定时,有很多元素干扰测定,须预先进行掩蔽或分离,如钴、镍、铜、铅与试剂形成有色配合物;钨、铂、镉、汞与试剂生成沉淀,还有些金属离子如锡、铅、铋则在邻二氮菲铁配合物形成的pH范围内发生水解;因此当这些离子共存时,应注意消除它们的干扰作用。 三、仪器与试剂 1.醋酸钠:l mol·L-1; 2.盐酸:6 mol·L-1; 3.盐酸羟胺:10%(用时配制); 4.邻二氮菲(%):邻二氮菲溶解在100mL1:1乙醇溶液中; 5.铁标准溶液。 (1)100μg·mL-1铁标准溶液:准确称取(NH4)2 Fe(SO4)2·12H20于烧杯中,加入20 mL 6 mol·L-1盐酸及少量水,移至1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6.仪器:7200型分光光度计及l cm比色皿。 四、实验步骤 1.系列标准溶液配制 (1)用移液管吸取10mL100μg·mL-1铁标准溶液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2mL 6 mol·L-1盐酸溶液, 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此溶液Fe3+浓度为10μg·mL-1. (2) 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50 mL比色管6个,用吸量管分别加入0 mL,2 mL,4 mL, 6 mL, 8 mL和10 mL10μg·mL-l铁标准溶液,各加l mL盐酸羟胺,摇匀; 经再加2mL 邻二氮菲溶液, 5 mL醋酸钠溶液,摇匀, 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后放置10min。 2.吸收曲线的绘制 取上述标准溶液中的一个, 在分光光度计上,用l cm比色皿,以水为参比溶液,用不同的波长,从440~560 nm,每隔10 nm测定一次吸光度,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每隔5nm测定一次吸光度。然后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吸收曲线,从吸收曲线上确定进行测定铁的适宜波长(即最大吸收波长)。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