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病理生理学考试继续教学教育考试

病理生理学考试继续教学教育考试

病理生理学考试继续教学教育考试
病理生理学考试继续教学教育考试

泰山医学院继续教育网上考试

病理生理学(本)

成绩:97

一、单选题

1.氧疗对下述哪类病人效果最好(1分)(B)

? A. 室间隔缺损伴有肺动脉狭窄

? B. 外呼吸功能障碍

? C. 一氧化碳中毒

? D. 心力衰竭

? E. 氰化物中毒

2.影响气道阻力的最主要因素是(1分)(A )

? A. 气道内径

? B. 气道长度和形态

? C. 气流速度

? D. 气流形式

? E. 气体密度

3.功能性分流的相关因素包括(1分)(E )

? A. 肺动-静脉短路开放

? B. 肺泡V/Q升高

? C. 死腔气量增加

? D. 解剖分流增加

? E. 肺泡V/Q减少

4.失血性休克早期时,最易受损的器官是(分)(C

? A. 心

? B. 脑

? C. 肾

? D. 肺

? E. 肝

5.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输入大量水分可导致(1分)(E)

? A. 低渗性脱水

? B. 高渗性脱水

? C. 等渗性脱水

? D. 水肿

? E. 水中毒

6.下述哪项不是造成肾性贫血的原因(1分)(C)

? A. 促红细胞生成素生成减少

? B. 内源性毒性物质抑制骨髓造血

? C. 消化道铁吸收增多

? D. 出血

? E. 毒性物质使红细胞破坏增加

7.剧烈呕吐引起代谢碱中毒的最佳治疗方案是(1分) A

? A. 静脉输注生理盐水

? B. 给予噻嗪类利尿剂

? C. 给予抗醛固酮药物

? D. 给予碳酸酐酶抑制剂

? E. 给予三羟基氨基甲烷

8.代谢性酸中毒时细胞外液[H+]升高,其最常与细胞内哪种离子交换(1分) B

? A. Na+

? B. K+

? C. cl-

? D. HC03-

? E. Ca2+

9.哪一种不是中枢神经系统内的真性神经递质(1分) C

? A. 去甲肾上腺素

? B. 多巴胺

? C. 苯乙醇胺

? D. 谷氨酸

? E. γ-氨基丁酸

10.尿毒症时最早出现(1分) B

? A. 神经系统症状

? B. 消化系统症状

? C. 呼吸系统症状

? D. 循环系统症状

? E. 造血系统症状

11.代谢性酸中毒和呼吸性酸中毒细胞内缓冲的共同点是(1分) C

? A. C02进入细胞内

? B. Cl-进入细胞内

? C. H+进入细胞内

? D. HC03-进入细胞内

? E. K+进入细胞内

12.休克Ⅱ期微循环的灌流特点是(1分) C

? A. 少灌少流,灌少于流

? B. 少灌多流,灌少于流

?C. 多灌少流,灌多于流

? D. 多灌多流,灌多于流

? E. 多灌多流,灌少于流

13.休克Ⅰ期与微血管收缩无关的是(1分)D

? A. 儿茶酚胺

? B. 血管紧张素Ⅱ

? C. 血管升压素

? D. 前列环素

? E. 血栓素A2

14.正常体液中H+主要来自(1分) C

? A. 食物摄入的H+

? B. 乳酸释出的H+

? C.碳酸释放出的H+

? D. 磷酸释放出的H+

? E. 脂肪释出的H+

15.健康人攀登3000米以上的高峰发生缺氧的原因是(1分) E

? A. 血液携氧能力低

? B. 肺部气体交换差

? C. 组织利用氧能力低

? D. 肺循环血量少

? E. 吸入气氧分压低

16.低张性低氧血症引起组织缺氧其动脉血氧分压须低于(1分) D

? A. 12.0 kPa(90mmHg)

? B. 10.7 kPa(80mmHg)

? C. 9.3 kPa(70mmHg)

? D. 8.0 kPa(60mmHg)

? E. 6.7 kPa(50mmHg)

17.呼吸衰竭通常是(1分) A

? A. 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的后果

? B. 内呼吸功能严重障碍的后果

? C. 内、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的后果

? D. 血液不能携氧的后果

? E. 组织细胞不能利用氧的后果

18.正常人体内血氨的主要来源是(1分) C

? A. 血内尿素进入肠腔分解产氨

? B. 肾小管上皮细胞产氨

? C. 蛋白质食物在肠道分解产氨

? D. 人体组织蛋白质分解产氨

? E. 肌肉活动产氨

19.肝性器质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病理变化是(1分) A

? A. 肾小管坏死

? B.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 C. 肾血管收缩

? D. 肾血流动力学异常

? E. 肾中毒

20.肝功能严重损害时血浆芳香氨基酸含量增加的机制是(1分) D

? A. 芳香族氨基酸合成加速

? B. 芳香族氨基酸异生增多

? C. 芳香族氨基酸排出减少

? D. 芳香族氨基酸分解减少

? E. 芳香族氨基酸利用减少

21.P50的正常值为(1分) E.

? A. 约8.0 mmHg

? B. 12±4 mmHg

? C. 20~22 mmHg

? D. 23~24 mmHg

? E. 26~27 mmHg

22.用以区分高氯性或正常氯性代谢性酸中毒的指标是(1分) E

? A. pH值

? B. SB

? C. BB

? D. PaC02

? E. AG

23.正常成人细胞外液约占体重的(1分) C

? A. 25%

? B. 15%

? C. 20%

? D. 40%

? E. 60%

24.动脉血氧分压是指(1分) B

? A. 100 mL血液中实际含有氧的毫升数

? B. 溶解在动脉血液中氧分子所产生的张力? C. 血红蛋白和氧结合力的大小

? D. 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为50%时的氧分压? E. 血液中血红蛋白的氧饱和度

25.急性肝功能不全常见于(1分) C

? A. 门脉性肝硬化

? B. 肝癌晚期

? C. 肝细胞广泛性坏死

? D. 肝胆疾患

? E. 以上都不是

26.血液的pH为(1分)

? A. 血液中[H+]的倒数

? B. 血液中[H+]的平方

? C. 血液中[H+]的对数

? D. 血液中[H+]的负对数

? E. 血液中[H+]的负倒数

27.下列哪种情况不会引起低钾血症(1分) E

? A. 禁食

? B. 呕吐

? C. 应用大量胰岛素

? D. 长期应用利尿剂

? E. 酸中毒

28.判断酸碱平衡紊乱是否为代偿性的主要指标是(1分) A

? A. pH值

? B. SB

? C. AB

? D. PaC02

? E. BE

29.肝性脑病是指(1分) E

? A. 肝脏疾病并发脑部疾病

? B. 肝功能衰竭并发脑水肿

? C. 肝功能衰竭所致昏迷

? D. 肝功能衰竭所致的精神紊乱性疾病

? E. 肝功能衰竭所致的精神神经综合征

30.休克时儿茶酚胺增加作用于肾上腺素能受体,使组织灌流量减少的作用机制是(1分)E.

? A. 仅对血管α受体作用

? B. 对α、β受体都不起作用

? C. 仅对血管β受体作用

? D. 先对α受体起作用后对β受体起作用

? E. 对α、β受体均同时起作用

31.导致休克难治最主要的原因是(1分) D

? A. 酸碱平衡紊乱

? B. 肾功能衰竭

? C. 心功能不全

? D. SIRS

? E. 肺水肿

32.慢性肾功能不全,发展至肾衰竭期时,内生肌酐清除率通常下降至正常值的(1分) C

A. 30%

? B. 25%~30%

? C. 20%~25%

? D. 15%~20%

? E. 15%以下

33.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学说中较为全面的是(1分) A.

? A. 氨中毒学说

? B. 假性神经递质学说

? C. 综合学说

? D. γ-氨基丁酸学说

? E. 血浆氨基酸失衡学说

是否存疑

34.下列哪项是急性左心衰竭的表现(1分) C

? A. 颈静脉怒张

? B. 肝颈静脉返流征(+)

? C. 肺水肿

? D. 肝脏肿大

? E. 臂肺循环时间延长

35.休克治疗的首要措施是(1分) B

? A. 使用强心剂

? B. 补充血容量

? C. 纠正酸中毒

? D. 使用血管扩张剂

? E. 使用血管收缩剂

36.反映组织用氧多少的指标是(1分) A

? A. 动-静脉血氧含量差

? B. 动脉血氧含量

? C. 动脉血氧饱和度

? D. 静脉血氧饱和度

? E. P50

37.判断肾功能衰竭程度最可靠的指标是(1分) E

? A. NPN

? B. BUN

? C. 电解质紊乱情况

? D. 代谢性酸中毒

? E. 肌酐清除率

38.Ⅱ型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为(1分) A

? A. Pa02<60 mmHg;PaC02>50 mmHg ? B. Pa02<80 mmHg;PaC02>50 mmHg ? C. Pa02<60 mmHg;PaC02>60 mmHg ? D. Pa02<80 mmHg

? E. PaC02>60 mmHg

39.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1分) B

? A. 描述疾病的表现

? B. 研究疾病的机制、规律,揭示疾病

? C. 研究疾病的代偿功能

? D. 研究疾病的诊断

? E. 研究疾病的预防

40.肝功能不全病人摄入葡萄糖后会出现(1分) D

? A. 低血糖症

? B. 血糖正常

? C. 一时性高血糖症

? D. 血糖持续性增高

? E. 先低血糖,后高血糖

41.高排出量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是(1分) B

? A. 心力衰竭时心排出量比心衰前有所增加,可稍高于正常水平? B. 心力衰竭时心排出量比心衰前有所降低,但可高于正常水平? C. 心力衰竭时心排出量比心衰前有所增加,但低于正常水平? D. 心力衰竭时心排出量比心衰前有所降低,但低于正常水平? E.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42.CRI时,尿相对密度在1.008~1.012是由于(1分) C

? A. 肾脏浓缩功能障碍

? B. 肾脏稀释功能障碍

? C. 肾脏浓缩稀释功能障碍

? D. 近曲小管再吸收功能障碍

? E. 远曲小管再吸收功能障碍

43.机体的内环境是指(1分) B

? A. 细胞内液

? B. 细胞外液

? C. 血浆

? D. 体液

? E. 透细胞液

44.休克时钠泵运转失灵的机制是(1分) A

? A. 磷酸化酶的活性加强

? B. 己糖激酶活性加强

? C. 无氧酵解显著增强,乳酸生成增多

? D. 有氧氧化减弱,使ATP生成显著减少? E. 糖原分解加强而耗竭

45.酸碱平衡为(1分) A

? A. 机体维持体液酸碱度相对恒定的过程

? B. pH值为7.0时

? C. 酸碱度不改变

? D. 摄入的酸碱量相等

? E. 摄人的酸碱量与排出的酸碱量相等46.诱发肝性脑病的因素中,一般不包括(1分) D

? A. 感染发热

? B. 便秘

? C. 消化道出血

? D. 酸中毒

? E. 应用利尿剂

47.挥发酸是指(1分)D

? A. 磷酸

? B. 尿酸

? C. 硫酸

? D. 碳酸

? E. 乳酸

48.能结合氨的物质是(1分)

? A. 丙酮酸

? B. 草酰乙酸

? C. 琥珀酸

? D. 柠檬酸

? E. α-酮戊二酸

49.初入高原者循环系统改变,下列哪项不符合(1分) D

? A. 肾血管收缩

? B. 肺血管收缩

? C. 冠脉血管扩张

? D. 脑血管收缩

? E. 皮肤血管收缩

50.急性缺氧时,血管收缩和血液灌流量减少最显著的器官是(1分) D

? B. 肝脏

? C. 肺脏

? D. 肾脏

? E. 脑

51.休克患者监测补液的最佳指标是(1分) E

? A. 血压

? B. 脉压

? C. 尿量

? D. 中心静脉压

? E. 肺动脉楔入压

52.P50是指(1分)

? A. 氧含量50%时氧分压值

? B. 氧容量50%时氧分压值

? C.氧饱和度50%时氧分压值

? D. 溶解氧量50%时氧分压值

? E. 动-静脉血氧含量差的50%时氧分压值53.假性神经递质的作用部位在(1分)E

? A. 大脑皮质

? C. 丘脑

? D. 间脑

? E. 脑干网状结构

54.水肿是指(1分) C.

? A. 血管内液增多

? B. 水在体内滞留

? C. 过多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

? D. 淋巴液增加

? E. 细胞内液过多

55.慢性肾功能衰竭BUN浓度大幅度上升时,说明(1分) D

? A. GFR已降至正常值的75%

? B. GFR已降至正常值的50%

? C. GFR已降至正常值的35%

? D. GFR已降至正常值的25%以下

二、多选题

1.休克淤血性缺氧期发生微循环淤滞的主要机制是(3分) ABCDE

? A. 酸中毒使血管对儿茶酚胺反应性降低

? B. 组织细胞局部产生的扩血管代谢产物增多

? C. 内毒素作用下产生某些扩血管的细胞因子

? D. 白细胞黏附于内皮细胞

? E. 血液浓缩,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

2.机体的抗水肿因素包括(3分) ABC

? A. 组织间液流体静压增高

? B. 淋巴回流量的增加

? C. 蛋白质从淋巴管运走

? D. 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减少

? E. 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

3.当前的观点认为氨引起肝性脑病的重要机制有(3分) ACD

? A. 高血氨刺激胰高血糖素分泌,导致芳香族氨基酸升高? B. 高血氨刺激胰高血糖素分泌,导致支链氨基酸升高? C. 高血氨在脑内与谷氨酸结合形成谷氨酰胺

? D. 高血氨直接增强GABA能神经传导

? E. 高血氨直接减弱GABA能神经传导

4.引起钠、水潴留的基本因素有(3分) ABDE

?A. 醛固酮分泌增加

? B. ADH分泌增多

? C. ANP分泌增多

? D. 肾小球滤过分数增加

? E. 肾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

5.急性肾衰竭少尿期可存在的病理过程包括(3分) ABCD

? A. 氮质血症

? B. 酸中毒

? C. 低钠血症

? D. 高钾血症

? E. 脱水

三、判断

1.肝功能障碍时肠道产氨增加是血氨升高的主要原因(2分) 2 错

2.CO与Hb的结合速度和解离速度均较氧慢,尤其是解离速度比氧慢210倍(2分) 2 错

3.肝功能障碍病人的糖原储备减少,肝糖原转变为葡萄糖障碍,也可有糖耐量降低(2分) 1 对

4.临床上心力衰竭病人多为心肌收缩功能障碍和心肌舒张功能障碍

并存(2分) 1 对

5.低容量性高钠血症时,细胞脱水可使脑体积缩小而引起脑出血(2分) 1

6.呼吸衰竭不一定发生Pa02降低(2分) 2

7.心力衰竭时,病人的心输出量必定低于正常水平(2分) 2

8.血氧容量明显降低时,动脉血血氧含量必然降低(2分)

《病理生理学》考试知识点总结知识分享

《病理生理学》考试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疾病概论 1、健康、亚健康与疾病的概念 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以及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 亚健康状态:人体的机能状况下降,无法达到健康的标准,但尚未患病的中间状态,是机体在患病前发出的“信号”. 疾病disease:是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机体的自稳调节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2、死亡与脑死亡的概念及判断标准 死亡:按照传统概念,死亡是一个过程,包括濒死期,临床死亡期和生物学死亡期。一般认为死亡是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 脑死亡:指脑干或脑干以上中枢神经系统永久性地、不可逆地丧失功能。判断标准:①不可逆性昏迷和对外界刺激完全失去反应;②无自主呼吸;③瞳孔散大、固定;④脑干神经反射消失,如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咳嗽反射、咽反射等;⑤脑电波消失,呈平直线。 ⑥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 3、第二节的发病学部分 发病学:研究疾病发生的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⑴自稳调节紊乱规律;⑵损伤与抗损伤反应的对立统一规律; ⑶因果转化规律;⑷局部与整体的统一规律。 第三章细胞信号转导与疾病 1、细胞信号转导的概念 细胞信号转导是指细胞外因子通过与受体(膜受体或核受体)结合,引发细胞内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以及蛋白间相互作用,直至细胞生理反应所需基因开始表达、各种生物学效应形成的过程。 2、受体上调(增敏)、受体下调(减敏)的概念 由于信号分子量的持续性减少,或长期应用受体拮抗药会发生受体的数量增加或敏感性增强的现象,称为受体上调(up-regulation);造成细胞对特定信号的反应性增强,称为高敏或超敏。 反之,由于信号分子量的持续性增加,或长期应用受体激动药会发生受体的数量减少或敏感性减弱的现象,称为受体下调(down-regulation)。造成细胞对特定信号的反应性增强,称为减敏或脱敏。 第五章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1、三种脱水类型的概念 低渗性脱水是指体液容量减少,以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以细胞外液减少为主的病理变化过程。(低血钠性细胞外液减少)高渗性脱水是指体液容量减少,以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浓度>150mmol/L,和血浆渗透压>310mmol/L,以细胞内液减少为主的病理变化过程。(高血钠性体液容量减少)等渗性脱水水钠等比例丢失,细胞外液显著减少,细胞内液变化不明显。(正常血钠性体液容量减少)

《病理生理学》教学大纲

《病理生理学》教学大纲授课对象:研究生总学时数:36学时 第一章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 【目的要求】1.掌握细胞信号转导的概念及途径; 2.掌握受体异常的信号转导异常; 3.熟悉G蛋白异常在疾病中作用; 4.熟悉多环节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的关系; 5.了解细胞内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的关系; 6.了解细胞信号转导调控与疾病防治措施。 【教学内容】6学时 第一节细胞信号转导系统概述 一、传导的基本过程和机制 1.接受和转导(通过配体调节;通过G蛋白调节;通过可逆磷酸化调节)信号对靶蛋白的调节。 2.膜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举例(通过刺激型G蛋白(Gs),激活腺苷酸环化酶(AC),并引发cAMP-PKA通路;通过抑制型G蛋白(Gi),抑制AC活性,导致cAMP水平降低,导致与Gs相反的效应通过Gq蛋白,激活磷脂酶C(PLCβ),产生双信使DAG和IP3;G蛋白-其他磷脂酶途径激活MAPK家族成员的信号通路PI-3K-PKB通路离子通道途径) 二、细胞信号转导系统的调节 受体数量的调节受体亲和力的调节 第二节信号转导异常的原因和机制 一、信号转导异常的原因 生物学因素;理化因素;遗传因素(信号转导蛋白数量改变;信号转导蛋白功能改变—失活性突变和功能获得性突变);免疫学因素(受体抗体的产生原因和机制;抗受体抗体的类型—刺激型抗体和阻断型抗体);内环境因素。 二、信号转导异常的发生环节

第三节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 一、受体、信号转导障碍与疾病 雄激素受体缺陷与雄激素抵抗征(男性假两性畸形;特发性无精症和少精症;延髓脊髓性肌萎缩);胰岛素受体与胰岛素抵抗性糖尿病。 二、受体、信号转导过度激活与疾病(生长激素过多) 三、多个环节的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 1.肿瘤(促细胞增殖的信号转导过强—生长因子产生增多;受体的改变,某些生长因子受体表达异常增多和突变使受体组成型激活;细胞内信号转导蛋白的改变。抑制细胞增殖的信号转导过弱)。 2.高血压心肌肥厚(激活PLC-PKC通路;激活MAPK家族的信号通路;使细胞内Na+、Ca等阳离子浓度增高)。 3.炎症(导致炎细胞激活和放大的信号转道通路:LPS受体介导的激活炎细胞的信号转导—激活转录因子NF-KB;激活多种磷脂酶信号转导通路;激活MAPK 家族成员;TNFα受体和IL-1受体介导的炎细胞的信号转导。参与炎症反应的粘附分子及其信号转导通路。信号转导与炎症的调控:抗炎因子的作用;受体水平的抑制物;糖皮质激素(GC)的抗炎作用)。 4.其他疾病。 第二章细胞增殖分化异常与疾病 【目的要求】1.掌握细胞周期的概念、分期和特点; 2.熟悉细胞周期调控异常与疾病的关系; 3.掌握细胞分化的概念、特点、机制和调控; 4.熟悉细胞分化调控异常与疾病的关系。 【教学内容】6学时 第一节细胞增殖的调控异常与疾病 一、细胞周期与调控 1.细胞周期的概念、分期和特点。

病理生理学考试重点笔记(精华)

病生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 1.病理生理学的主要研究任务和内容是什么? 研究任务: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机制,研究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的 变化和机制,根据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实验治疗,分析疗效原理,探 讨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主要内容是:①总论,包括绪论和疾病概论。②病理过程。③各论,各系统器官病理生理学。 2.病理生理学主要研究方法: ①动物实验(急性、慢性)②临床观察③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3.循证医学 主要是指一切医学研究与决策均应以可靠的科学成果为依据。循证医学是以证据为基础,实践为核心的医学。 4.谈谈你对病理生理学课程特点的理解及学习计划。 病理生理学揭示了疾病时各种临床表现和体内变化的内在联系,阐明了许多疾病的原因、条件、机制和规律。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从疾病发生的原因、条件、机制和规律出发,深入学习。 第二章疾病概论 1.概念题 ①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是全身上、精神上和社会上处于完好状态。健康至少包含强壮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净精神状态。 ②疾病:疾病是指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病因与机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个损伤与抗损伤斗争的有规律过程。 ③病因:疾病发生的原因简称病因,又可称为致病因素。 ④条件:主要是指那些能够影响疾病发生的各种机体内外因素。 ⑤脑死亡:目前一般均以枕骨大孔以上全脑死亡作为脑死亡的标准。 2.简述病因、条件及诱因的相互联系与区别。 病因分成七大类:①生物性因素②理化因素③机体必须物质的缺乏或过多④遗传性因素⑤先天性因素⑥免疫因素⑦精神、心理、社会因素 生物性因素主要包括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等)和寄生虫。此类病因侵入机体后常常构成一个传染过程。 3.简述遗传性因素与先天性因素的不同 遗传性因素直接致病主要是通过遗传物质基因的突变或染色体畸变而发生的。有的先天性因素是可以遗传的,如先天愚型。 4.以大出血为例,叙述发展过程中的因果交替与恶性循环。 大出血→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交感神经兴奋→微动脉微静脉收缩→组织缺氧→毛细血管大量开放→微循环淤血→回心血量锐减→心输出量减少…(恶性循环形成) 5.判断脑死亡的标准及意义 标准:①呼吸心跳停止②不可逆性深昏迷③脑干神经反射消失④瞳孔扩大或固定 ⑤脑电波消失,呈平直线⑥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 意义:①法律依据②医务人员判断死亡的时间和确定终止复苏抢救的界限③器官移植的时期和合法性 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障碍 1.试述低容量性低钠血症的原因、机制及对机体的影响。 (一)病因和机制:肾内和肾外丢失大量的液体或液体积聚在“第三间隙”后处

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外科学总论及手术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外科学总论及手术学 英文名称: 课程类型: 专业课必修考试 总学时:34 学分: 2.0 理论课学时:20 实验课学时:14 适用对象: 麻醉学专业本科学生 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外科学是对医学科学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临床医学学科。它既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又与基础医学和其它临床医学学科密切相关。外科学总论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临床基础理论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在外科学学习过程中加深理解、加深认识,为学习其它临床医学学科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为从事临床外科工作奠定基础。 手术学是研究外科手术方法和操作技术的学科。外科手术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树立外科无菌观念,掌握外科手术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为学习外科学和其它与手术有关的课程及今后从事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环节及教学方法和手段外科学总论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实验实习、考试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将板书、挂图、实验模型、幻灯和多媒体等各种方法手段运用到指定教材的讲授当中,使用启发式的教 学方法向学生传播外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通过实验实习向学生传授外科无菌观念和基本技能,通过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循环过程,使学生较全面地学好外科学,并通过考试来检测对外科无菌术、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 手术学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实验、考试等。在课堂讲授中,教师运用板书,幻灯、挂图及CAI 课件等多种方法,协助教师应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对教材相关的章节进行讲解;实验是在动物实验室内结合电化教学手段,指导学生在动物身体上练习各种外科手术的基本技能,熟悉各种外科手术器械及无菌术的应用,强化学生对手术学的感性认识,培养严格的无菌观念,熟悉各种消毒方法及加强外科基本技能的训练;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通过理论考试对手术学理论知识进行总体测试,通过实验考试检验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是本学科重视实验教学的具体表现之一。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外科学总论 1、绪论 【掌握】外科疾病的分类;现代外科学的内容;外科学范畴的相对性。 【熟悉】欧美外科学发展的简史;传统医学外科学的发展和成就。

病理生理学期末试题

一、A型题 ┌──────────────────────────┐ │ 每道题下面均A、B、C、D、E五个备选答案,答题时│ │ 只许从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 │ 号的相应字母划一黑线,以示正确回答。(每题0.5分)│ └──────────────────────────┘ 1. 肥大心肌细胞的表面积相对不足的主要危害是: A.影响细胞的进一步增大 B.影响细胞的分裂成熟 C.影响细胞吸收营养物质 D.影响细胞氧供 E.影响细胞转运离子的能力 2. 下列指标中哪项能够反映左心室的后负荷变化 A.中心静脉压 B.平均主动脉压 C.肺动脉楔压 D.肺总阻力 E.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 3. 急性心力衰竭时下列哪项代偿方式不可能发生过? A.心率加快 B.心脏紧张源性扩张 C.交感神经兴奋 D.心肌肥大 E.血液重新分配 4. 低输出量性心衰时下列哪种变化不可能发生 A.外周血管阻力降低 B.心肌收缩力减弱 C.心室残余血量增多 D.循环时间延长 E.休息时心率加快 5. 心肌肥大不平衡生长的组织学特征是 A.毛细血管总数增多 B.毛细血管间距减少 C.闭合状态的毛细血管开放 D.单位重量心肌毛细血管数减少 E.以上都不是 6. 下列指标中哪一项能够反映右心室的前负荷变化 A.平均主动脉压 B.肺动脉楔压 C.右心室舒张末期压力 D.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 E.心输出量 第2页 ---------------------------------------------------------------------------- 7. 下列哪种措施可减少肠内氨生成 A.利尿剂 B.给氧 C.酸灌肠 D.输液 E.补碱 8. 哪种措施可使血氨降低 A.慎用催眠、麻醉、镇静药 B.左旋多巴 C.高支链氨基酸溶液 D.胰岛素 E.新霉素 9. 氨中毒时,脑内能量产生减少的另一机制是 A.苹果酸穿梭系统障碍 B.脂肪酸氧化不全 C.酮体利用减少 D.磷酸肌酸分解减慢 E.糖酵解过程增强

病理生理学试题库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A型题 1.病理生理学是 A.以动物疾病模型阐述人类疾病规律的学科 D.解释临床症状体征的桥梁学科 B.主要从功能代谢角度揭示疾病本质的学科 E.多种学科综合解释疾病规律的边缘学 C.从形态角度解释病理过程的学科科 [答案]B [题解]病理生理学属病理学范畴,主要从功能代谢角度揭示疾病本质的学科。 2.病理生理学主要教学任务是讲授 A.疾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 D.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机制 B.动物身上复制的人类疾病过程 E.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及其机理解释 C.临床诊断治疗的理论基础 [答案]D [题解]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的共同规律和机制,也研究各种疾病的特殊规律和机制。但病理生理学的教学任务是讲授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共同规律)。 3.病理生理学大量研究成果主要来自 A.流行病学调查 D.推理判断 B.动物实验研究 E.临床实验研究 C.临床观察病人 [答案]B [题解]病理生理学研究成果可来自动物实验、临床研究及流行病学调查等,但主要来自动物实验。 4.不同疾病过程中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病理性改变称为 A.病理状态 D.病理障碍 B.病理过程 E. 病理表现 C.病理反应 [答案]B [题解]病理过程指多种疾病中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变化,又称基本病理过程。 5.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 A.诊断疾病

D.研究疾病的归转 B.研究疾病的表现 E.探索治疗疾病的手段 C.揭示疾病的机制与规律 [答案]C [题解]病理生理学属于病理学范畴,主要从功能和代谢角度揭示疾病的机制与规律,阐明疾病的本质。 6.下列哪项不属于基本病理过程 A、缺氧 B、创伤性休克 C、酸碱平衡紊乱 D、呼吸衰竭 E、水肿 [答案]D [题解]呼吸衰竭属于临床综合征,不是病理过程。 二、名词解释题 1.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 [答案] 属于病理学范畴,是从功能、代谢的角度来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从而阐明疾病本质的一门学科。 2.病理过程(pathological process) [答案] 存在于不同疾病中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与形态结构的变化。 3.综合征(syndrome) [答案] 在某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成套的有内在联系的体征和症状,称为综合征,如挤压综合征、肝肾综合征等。 4.动物模型(animal model) [答案] 在动物身上复制与人类疾病类似的模型,这是病理生理学研究的主要手段之一。 三、简答题 1.病理生理学总论的研究范畴是什么 [答题要点]主要研究疾病的概念,疾病发生发展中的普遍规律。 2.什么叫基本病理过程 [答题要点]基本病理过程又称典型的病理过程,是指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 3.什么是病理生理学各论 [答题要点]各论又称各系统器官病理生理学,主要叙述几个主要系统的某些疾病在发生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病理过程,如心衰、呼衰、肾衰等。 四、论述题 1.病理生理学研究的范畴是什么?病理生理学教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题要点]病理生理学研究的范畴很广,包括:①病理生理学总论; ②典型病理过程;③各系统的病理生理学;④各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和⑤分子病理学。 我国病理生理学目前的教学内容是研究疾病共性的规律,仅包括病理生理学总论、病理过程及主要系统的病理生理学。 2.为什么说医学研究单靠临床观察和形态学研究是有局限性的?试举例说明。 [答题要点]①临床观察与研究以不损害病人健康为前提,故有局限性;②形态学研究一般以病理标本和尸体解剖为主,难以研究功能和代谢变化。 举例:休克的微循环学说、肿瘤癌基因研究、酸碱失衡的血气分析等。 五、判断题 1.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

病理生理学重点归纳

三种类型脱水的对比 体内固定酸的排泄(肾脏): 固定酸首先被体液缓冲系统所缓冲,生成H 2CO 3和相应的固定酸盐(根); H 2CO 3在肾脏解离为CO 2和H 2O ,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即固定酸中的H + 以CO 2和H 2O 的形式进入肾小管 上皮细胞,进一步通过H 2CO 3释放H + 进入肾小管腔; 固定酸的酸根以其相应的固定酸盐的形式 被肾小球滤出; 进入肾小管腔的H + 和固定酸的酸根在肾小管腔内结合成相应的固定酸排出体外。 呼吸性调节和代谢性调节(互为代偿,共同调节): 呼吸性因素变化后,代谢性因素代偿: 代谢性因素变化后,呼吸性、代谢性 因素均可代偿: 酸碱平衡的调节: 体液的缓冲,使强酸或强碱变为弱酸或弱碱,防止pH 值剧烈变动; 同时使[HCO3-]/[H 2CO 3]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化。 呼吸的变化,调节血中H 2CO 3的浓度; 肾调节血中HCO3-的浓度。 使[HCO3-]/[H 2CO 3]二者的比值保持20:1,血液pH 保持7.4。 各调节系统的特点: 血液缓冲系统:起效迅速,只能将强酸(碱)→弱酸(碱),但不能改变酸(碱)性物质的总量; 组织细胞:调节作用强大,但可引起血钾浓度的异常; 呼吸调节:调节作用强大,起效快,30 min 可达高峰;但仅对CO 2起作用; 肾 调节:调节作用强大,但起效慢,于数小时方可发挥作用,3~5 d 达高峰。

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 代偿性: pH仍在正常范围之内, 即[HCO3-]/[H2CO3]仍为20:1, 但各自的含量出现异常变化。失代偿性: pH明显异常,超出正常范围。 判定酸碱平衡紊乱的常用指标: pH值:7.35-7.45(动脉血) 动脉血CO2分压(PaCO2):33-46mmHg,均值40mmHg 标准碳酸氢盐和实际碳酸氢盐(SB/AB):正常人AB=SB:22-27mmol/L,均值24mmol/L 缓冲碱(BB):45-52mmol/L,均值48mmol/L 碱剩余(BE):-/+3.0mmol/L 阴离子间隙(AG):12-/+2mmol/L,AG>16mmol/L,判断AD增高代谢性酸中毒

病理生理学期末试题

病理生理学期末试题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一、A型题 ┌──────────────────────────┐ │每道题下面均A、B、C、D、E五个备选答案,答题时│ │只许从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 │号的相应字母划一黑线,以示正确回答。(每题分)│ └──────────────────────────┘ 1.肥大心肌细胞的表面积相对不足的主要危害是: A.影响细胞的进一步增大 B.影响细胞的分裂成熟 C.影响细胞吸收营养物质 D.影响细胞氧供 E.影响细胞转运离子的能力 2.下列指标中哪项能够反映左心室的后负荷变化 A.中心静脉压 B.平均主动脉压 C.肺动脉楔压 D.肺总阻力 E.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 3.急性心力衰竭时下列哪项代偿方式不可能发生过? A.心率加快 B.心脏紧张源性扩张 C.交感神经兴奋 D.心肌肥大 E.血液重新分配 4.低输出量性心衰时下列哪种变化不可能发生 A.外周血管阻力降低 B.心肌收缩力减弱 C.心室残余血量增多 D.循环时间延长 E.休息时心率加快 5.心肌肥大不平衡生长的组织学特征是 A.毛细血管总数增多 B.毛细血管间距减少 C.闭合状态的毛细血管开放 D.单位重量心肌毛细血管数减少 E.以上都不是 6.下列指标中哪一项能够反映右心室的前负荷变化 A.平均主动脉压 B.肺动脉楔压 C.右心室舒张末期压力 D.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 E.心输出量 第2页 ---------------------------------------------------------------------------- 7.下列哪种措施可减少肠内氨生成 A.利尿剂 B.给氧 C.酸灌肠 D.输液 E.补碱 8.哪种措施可使血氨降低 A.慎用催眠、麻醉、镇静药 B.左旋多巴

病理生理学试题1

. 第一章绪论 选择题 A型题 1.病理生理学研究的是 A.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 B.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C.患病机体形态结构变化的科学 D.患病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E.疾病的表现及治疗的科学 [答案]D 2.病理生理学总论内容是 A.讨论病因学和发病学的一般规律 B.讨论典型病理过程 C.研究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功能和代谢和结构的变化D.单纯讨论疾病的概念 E.讨论系统器官的总体改变 [答案]A 3.基本病理过程是指 A.讨论病因学和发病学的一般规律 B.讨论典型病理过程 C.研究某个系统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功能和代谢的变化D.单纯讨论疾病的概念 E.讨论系统器官的总体改变 [答案]B 4.病理生理学各论是指 A.讨论病因学和发病学的一般规律 B.讨论典型病理过程 C.研究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功能和代谢的变化 D.单纯讨论疾病的概念 E.讨论系统器官的病理生理学 [答案]E 5.下列哪项不属于基本病理过程 A.发热 B.水肿 C.缺氧 D.心力衰竭 E.代谢性酸中毒 [答案]D 6.病因学的研究是属于 A.病理生理学总论内容

B.基本病理生理过程内容 C.病理生理学各论的内容 D.疾病的特殊规律 E.研究生物因素如何致病 . . [答案]A 7.病理生理学研究的主要手段是 A.病人 B.病人和动物 C.疾病 D.动物实验 E.发病条件 [答案]D B型题 A.各个疾病中出现的病理生理学问题 B.多种疾病中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病理变化 C.疾病中具有普遍规律性的问题 D.重要系统在不同疾病中出现的共同的病理生理变化E.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的动态变化及机制 1.各系统病理生理学主要研究的是 2.基本病理过程主要研究的是 3.疾病概论主要研究的是 [答案]1D 2B 3C C 型题 A.呼吸功能衰竭 B.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1.基本病理过程包括 2.系统病理生理学包括 [答案]1B 2A x 型题 1.病理生理学主要从什么方面来揭示疾病的本质 A功能方面 B形态方面 C代谢方面 D细胞结构方面 E超微结构方面 [答案]AC 2.病理生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 A.临床观察

病理生理学重点

绪论、疾病概论 名词解释 病理生理学 基本病理过程: 疾病: 健康: 原因 条件 问答题 1. 病理生理学主要研究哪些内容 2. 什么是病理过程? 3. 试述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 4. 病理生理学的内容有哪些 5. 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6. 当今的健康和疾病的概念是什么 7. 常见的疾病原因有哪些?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二、名词解释 1. 脱水 2. 脱水热 3. 低渗性脱水 4 、高渗性脱水 5. 低钾血症 6. 高钾血症 7. 反常性酸性尿 8. 反常性碱性尿

三、问答题 1. 何谓高渗性、低渗性脱水?比较低渗性脱水与高渗性脱水的异同。 2. 为什么低渗性脱水比高渗性脱水更易发生休克。 3. 在低渗性脱水的早、晚期尿量有何变化?阐述其发生机制。 4. 为什么低渗性脱水失水的体征比高渗性脱水明显? 5. 何谓低钾血症?何谓高钾血症? 6. 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对心肌的电生理特性有何影响?机制是什么 ? 7. 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都会引起何种酸碱平衡紊乱?发生机制是什么酸碱平衡及酸碱平衡紊乱 名词解释 1. 酸碱平衡 2. 酸碱平衡紊乱 3. 标准碳酸氢盐 4. 实际碳酸氢盐 5. 碱剩余 6. 代谢性酸中毒 7. 呼吸性酸中毒 8. 代谢性碱中毒 9. 呼吸性碱中毒 10. 反常性酸性尿 11. 反常性碱性尿 12. 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三、问答题 1.pH 在 7.35-7.45, 血液的酸碱状态有哪几种可能 ? 2 . 试述机体对酸碱平衡的调节途径。 3. 肾脏是如何调节酸碱平衡的?

4. 简述代谢性酸中毒时机体的代偿调节及血气变化特点。 5. 酸中毒心血管系统有何影响 ? 机制何在 ? 6. 为什么急性呼吸性酸中毒常常是失代偿的 ? 7. 剧烈呕吐会引起何种酸碱平衡紊乱 ? 为什么 ? 8 、酸中毒和碱中毒对血钾的影响有何不同?为什么? 缺氧 1 、缺氧 2 、血氧分压 3 、氧容量 4 、氧含量 5 、血氧饱和度 7 、低张性缺氧 8 、大气性缺氧 9 、呼吸性缺氧 10 、血液性缺氧 11 、循环性缺氧 12 、组织性缺氧 13 、肠源性紫绀 14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15 、发绀 思考题 1 、缺氧有几种类型?各型的血气变化特点是什么? 2 、试述低张性缺氧的常见原因。 3 、简述肠源性紫绀的形成及发生缺氧的机制。 4 、循环性缺氧的原因是什么? 5 、试述氰化物中毒引起缺氧的机制。

病理生理学教学大纲

前言 病理生理学作为重要的医学基础理论学科,发挥着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及口腔医学等医学专业的桥梁作用。病理生理学范畴非常广泛,主要讨论研究大多数疾病的共有的规律和常见病理过程,以及各器官系统疾病的一般规律和某些常见疾病的特殊规律。病理生理学是以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病理解剖学、病原学等学科为基础,以患病机体为对象,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条件、规律、发病机制以及疾病过程中功能和代谢变化的专业基础学科。病理生理学是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及口腔医学等医学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医学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常见病理过程及某些常见病、多发病的病理生理学知识,为学习以上专业课程、认识和防治疾病奠定理论基础。病理生理学注重培养学生掌握认识、分析及处理疾病的正确思维方式,它的后继课程是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及口腔医学等学科课程,通过本专业的学习将为这些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大纲适用于我院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及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主要由前言、学时安排、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和要求(目的要求、教学难点、教学内容、复习思考题)、参考书籍和常用网址等四个部分组成。“教学内容”中的下划线部分为重点掌握内容,是“目的要求”中“掌握”的细化或补充。该课程为2.5学分,计划学时为52学时,其中:理论学时46,讨论课学时6。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辅助的讲授方式为主。同学们在认真学习本学科的同时,还应复习有关临近学科的基本理论,通过科学的思维来正确认识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变化,不断提高综合分析能力。讨论课以典型病例为中心进行,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方式为闭卷理论考试,题型多样化,主要有名词解释、选择、简答、论述、判断及病例分析等,占总成绩的100%。

病理生理学试题

课程名称:病理生理学 班级:临床医学10级(3)学号:1004505301 姓名:杨晶晶 一、A型题(20×1=20分)从5个选项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 1.死亡的概念是指( D ) A.心跳停止B.呼吸停止C.各种反射消失D.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E.体内所有细胞解体死亡 2.重度高钾血症时,心肌的( D ) A.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B.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C.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D.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E.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 3.低容量性高钠血症患者的处理原则是补充( B) A.5%葡萄糖液液 B. 0.9%NaCl C.先3%NaCl液,后5%葡萄糖液 D. 先5%葡萄糖液,后0.9%NaCl液 E.先50%葡萄糖液后0.9%NaCl液. 4. .下列那个因素与肾脏滤过功能障碍无关(B) A.肾血流量减少B.肾髓质高渗环境破坏C.有效滤过压降低 D.膜通透性改变E.滤过面积减少 5.酸碱失衡是机体发生的最快的调节方式是:(A) A.血浆缓冲B呼吸代偿C细胞内缓冲D肾脏代偿E骨骼缓冲 6.一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气分析可见:pH 7.28,PaCO2 3.7kPa(28mmHg),HCO3ˉ 17mmol/L,最可能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是 ( D) A.代谢性酸中毒 B.呼吸性酸中毒 C.代谢性碱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以上都不是 7.影响动脉血氧含量的主要因素是( B ) A.细胞摄氧的能力B.血红蛋白含量C.动脉血CO2分压D.动脉血氧分压E.红细胞内2,3-DPG含量 8.高原肺水肿的发病机制主要是( A) A.吸入气氧分压减少B.肺血管扩张C.肺小动脉不均一性收缩 D.外周化学感受器受抑制 E.肺循环血量增加 9.下列不属于内生致热源:(C) A.白细胞致热源B干扰素C5-羟色胺D肿瘤坏死因子E巨噬细胞炎症蛋白 10. .死亡受体(如I型TNFa受体)介导细胞凋亡主要通过激活( E) A.蛋白激酶A(PKA) B.Ca2+/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 C.蛋白激酶C(PKC)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 1. 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 :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规律和机制的科学,重点研究疾病中功能和代谢的变化。 2. 病理过程:指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异常变化。 3?循证医学(EBM):指一切医学研究与决策均应以可靠的科学成果为依据,循证医学是以证据为基础,实践为核心的医学。 4?健康(health):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是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处于完好状态。 5?疾病(disease):机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6. 病因:指作用于机体的众多因素中,能引起疾病并赋予该病特征的因素。 7. 完全康复(rehabilitation) :指疾病时所发生的损伤性变化完全消失,机体的自稳调节恢复正常。 8. 不完全康复:指疾病时的损伤性变化得到控制,但基本病理变化尚未完全消失,经机体代偿后功能代谢恢复,主要症状消失,有时可留后遗症。 9. 死亡(death):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 10. 脑死亡(brain death):目前一般以枕骨大孔以上全脑死亡作为脑死亡的标准。 11. 低渗性脱水(hypotonic dehydration):失钠多于失水,血清Na+浓度 <130mmol/L ,血浆渗透压<280mmol/L ,伴有细胞外液量的减少,又称低容量性低钠血症(hypovolemic hyponatremia) 。

12. 高渗性脱水(hypertonic dehydration) :失水多于失钠,血清Na 浓度>150mmol/L ,血浆渗透压>310mmol/L ,细胞外液量和细胞内液量均减少,又称低容量性高钠血症(hypovolemic hypernatremia) 。 13. 脱水热:严重高渗性脱水时,尤其是小儿,从皮肤蒸发的水分减少,使散热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体温升高,称之为脱水热。 14. 等渗性脱水 ( isotonic dehydration ):钠水呈比例丢失,血容量减少,但血清Na+ 浓度和血浆渗透压仍在正常范围。 15. 高容量性低钠血症(hypervolemic hyponatremia) :血钠下降,血清Na+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但体钠总量正常或 增多,患者有水潴留使体液量明显增多,又称为水中毒(water intoxication) 。 16. 水肿(edema):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称为水肿。 17. 低钾血症(hypokalemia) :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 称为低钾血症。 18. 超级化阻滞:急性低钾血症时,静息状态下细胞内液钾外流增加,使静息电位负值增大,导致静息电位与阈电位之间的距离增大,因此细胞的兴奋性降低,严重时甚至不能兴奋。 19. 高钾血症(hyperkalemia) :血清钾浓度高于5.5mmol/L 称为高钾血症。 20. 假性高钾血症: 指测得的血清钾浓度增高而实际上血浆钾浓度并未增高的情况。 21. 去极化阻滞:急性重度高钾血症时,细胞内钾与细胞外钾比值减小,

《病理生理学》理论教学大纲(临床医学等)

《病理生理学》理论教学大纲(供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专业使用)Ⅰ前言《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及其机制的科学,主要任务是从功能与代谢变化来探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规律和基本病理机制,科学地揭示疾病的本质,为防病、治病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病理生理学是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在整个医学教育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医学生通过学习病理生理学以掌握疾病的共同规律,为临床医学各科的学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为疾病防治开辟新思路和新方向。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学、眼耳鼻喉科学、妇产科学、急救医学、医学美容、医学影像学、法医学、临床心理学专业(方向)学生使用。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每一章节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内容下划实线、熟悉内容下划虚线、

了解内容不标示,便于区别)。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三总教学参考学时:52学时(理论)。四教材:《病理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金惠铭,6版,2004年1月。Ⅱ正文第一章绪论一教学目的了解病理生理学任务、内容、性质及其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教学要求(一)掌握基本病理过程的概念及与疾病的区别。(二)熟悉病理生理学概念及与其他医学学科间的关系;病理生理学的任务、地位与内容;病理生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三)了解病理生理学的学科发展简史与展望。三教学内容(一)病理生理学的任务: 1 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 2 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 3 研究疾病过程中机体机能、代谢变化及发生机制。(二)病理生理学内容: 1 疾病概论(总论); 2 基本病理过程; 3 各系统病理生理学。 (三)病理生理学性质:与多学科密切相关的综合性边缘学科,既是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又是一门实验性学科,是医学教育中

病理生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1、疾病:病因与机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损伤与抗损伤斗争的过程,集体因自稳调节紊乱出现一系列功能 、代谢和形态改变的异常生命活动。 2、脑死亡:集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包括枕骨大孔以上的全脑功能永久性丧失。 3、健康:没有疾病和痛苦,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处于完好状态。 4、病理过程:也叫基本病理过程,或典型病理过程,指多种疾病中肯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 1、水中毒:有叫高容量性低钠血症,特点为血清钠浓度小于130mmol/l,血浆渗透压低于290mmol/l,但体钠总量正常或增多,有水潴留使体液量明显增多。 1、水肿(edema):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的病理过程称为水肿。 2、漏出液(transudate):体液比重低于1.015、蛋白含量低于2.5g/%、细胞数少于500个/100ml的水肿液 3、渗出液(exudate):体液比重比重高于1.018、蛋白含量可达3g/%~5g/%,细胞数大于500个/100ml的水肿液。 1、代酸:细胞外液H+增加和(或)HCO3-丢失,引起的血浆HCO3-减少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 2、呼酸:CO2排出障碍或CO2吸入过多,引起血浆血浆H2CO3浓度升高的酸碱平衡紊乱。 3、代碱:细胞外液碱增多或H+丢失,引起的血浆HCO3-增多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 4、呼碱:肺通气过度引起血浆H2CO3浓度原发性减少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 1、血液性缺氧(hemic hypoxia)是由于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减少,或血红蛋白性质改变,使血液携氧能力降低,血氧含量减少或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氧不易释放,而导致组织缺氧。此时动脉血的氧分压和氧饱和度均正常,故又称等张性低氧血症(isotonic hypoxemia) 2、循环性缺氧(circulatory hypoxia)是指因组织血流速度减慢,血流量减少,使组织供氧不足引起的缺氧,又称低动力性缺氧。 3、低张性缺氧(hypotensive hypoxia):主要表现为动脉血氧分压降低,氧含量减少,氧饱和度降低,组织供氧不足,又称或缺氧性缺氧。 1、发热(fever):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临床上以体温升高0.5℃为标准。 2、过热(hyperthermia):体温调节功能障碍、散热障碍或产热器官功能在异常,导致机体产热和散热失蘅而引起的被动性体温升高。 3、内生致热原(EP):产EP细胞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产生和释放的能够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 4、内毒素(endotoxin)是一种有代表性的细菌致热原(bacterial pyrogen)。其活性成分是脂多糖,它由3个部分组成:O-特异侧链、核心多糖和脂质A。其中脂质A是致热的主要成分。 1、细胞凋亡:由体内外因素触发细胞内预村的死亡程序而导致的细胞死亡过程。 2、凋亡小体: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膜内陷,将细胞自行分割成大小不等的小体,这种小体有完整膜结构,含部分细胞质、细胞器和破碎的细胞核成分。 1、应激:机体在应激原作用下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 2、热休克蛋白(HSP):热应激或其他应激细胞新合成或合成增加的一组蛋白质,他主要在细胞内发挥作用,属于非分泌型蛋白质。 1、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指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大量促凝物质入血,使机体凝血系统被激活,引起以广泛的微血栓形成和凝血机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过由于微血管堵塞、凝血因子消耗和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临床表现为严重的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及贫血。 2、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microangiopathic hemolytic anemia):DIC时,微血管病变引起溶血性贫血,红细胞因为受到微血管内纤维蛋白丝切割、挤压而引起破裂。外周血中出现各种裂体细胞。 1、休克(shock):各种强力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引起急性循环衰竭,

病理生理学-试题整理

【第一套】 二、填空题 1、高渗性脱水时脱水的主要部位是( ),对病人的主要威胁是( )。 2、等渗性脱水时,未经及时处理,可转变为( )性脱水,如只给病人补水而未补盐,则可转变为( )性脱水。 3、高钾血症本身可引起酸碱平衡紊乱,表现为在引起( )的同时,出现( )尿。 4、细胞内Mg 2+缺失可使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 )酶失活,因而髓袢升支( )重吸收发生障碍而致失钾。 5、右心衰主要引起( )水肿,其典型表现是( )水肿。 6、因体内生成固定酸增多而引起的AG增大型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是( )酸中毒和( )酸中毒。 7、在疾病状态下,SB与AB可以不相等。SB〉AB表示有( ),SB 8、血管源性脑水肿的发病机制主要是( ),水肿液主要分布在( )。 9、休克早期一般只出现( )性缺氧,动脉血氧分压( );至休克晚期,因并发休克肺又可引起( )性缺氧,动脉血氧分压( )。 10、内生致热原的效应部位是( ),它的作用使( )上移。 11、出血开始于DIC的( )期,而微血栓最早形成于( )期。 12、休克Ⅰ期,液体是从( )进入( )。休克Ⅱ期,液体从( )进入( )。 13、休克早期患者的动脉压( ),脉压( )。 14、高血压性心脏病可引起( )心力衰竭,使( )循环淤血、水肿。 15、心衰时心率加快虽能起到一定的( )作用,但如心率每分钟超过( )次,则可促使心衰的发生、发展。 16、肺性脑病时的脑水肿为( )和( )两种类型。 17、当脑内苯丙氨酸增多时,可抑制( )酶活性,致使酪氨酸生成( )的代谢途径受阻。 18、肝细胞性黄疸患者肠内随粪排出的尿胆原( ),尿内尿胆原( )。 19、ATN早期的主要发病机制是持续的( )收缩,导致( )降低。 20、与尿毒症有关的胍类毒性物质是( )和( )。 四、名词解释 1、基本病理过程 2、超极化阻滞状态 3、细胞中毒性脑水肿 4、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 5、肠源性紫绀 6、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7、自我输液

病理生理学重点内容总结

个单选题,分;个简答题,分;一个论述题,分。 疾病概论 .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休克、缺氧、发热、水肿都是基本病理过程;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病因损害下,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 .病因学主要研究的内容是疾病发生的原因及条件,没有病因存在,疾病肯定不会发生;疾病发生的因素有很多种,血友病的致病因素是遗传性因素; . 疾病发生发展机制:包括神经、体液、细胞、分子机制。分子机制中分子病是指由于遗传上的原因而造成的蛋白质分子结构或合成量的异常所引起的疾病。分子病包括:酶缺乏所致的疾病、受体病、细胞蛋白缺陷所致的疾病、细胞膜载体蛋白缺陷引起的疾病; .疾病发生的条件主要是指那些能够影响疾病发生的各种机体内外因素、它们本身不能引起疾病、可以左右病因对机体的影响促进疾病的发生、年龄和性别也可作为某些疾病的发生条件。疾病发生的条件是指在疾病原因的作用下,对疾病发生和发展有影响的因素,条件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某一疾病是条件的因素,可能是另一疾病的原因,条件可促进或延缓疾病的发生; 水电解质紊乱

. 细胞外液中最主要的阳离子是;细胞外液中最主要的阴离子是;细胞内液中最主要的阳离子是细胞内液中最主要的阴离子是 .体液内起渗透作用的溶质主要是电解质,对于维持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和血容量具有重要作用的物质是蛋白质,肝硬化、营养不良、肾病综合征、恶性肿瘤会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 低镁血症可以导致低钾血症、低钙血症。低钾血症倾向于诱发代谢性碱中毒。 . 高容量性低钠血症又称为水中毒,特点是患者水潴留使体液明显增多,血钠下降。对于维持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和血容量具有重要作用的物质是蛋白质。 ..丝虫病引起水肿的主要机制是淋巴回流受阻。 .水肿的发病机制(简答) 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血管内外的液体交换维持着组织液的生成及回流的平衡。影响血管内外液体交换的因素主要有:①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和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是促使液体滤出毛细血管的力量;②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组织间液流体静压,是促使液体回流至毛细血管的力量;③淋巴回流的作用。在病理情况下,当上述一个或两个以上因素同时或相继失调,影响了这一动态平衡,使组织液的生成大于回流,就会引起组织间隙内液体增多而发生水肿。 组织液生成增加主要见于下列几种情况:①毛细血管流体静

病理生理学理论教学大纲

病理生理学教学大纲(理论部分) 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病理生理学教学大纲 前言 病理生理学是医学基础理论学科之一。它的任务是研究疾病的机制并结合机体机能代谢的变化。阐明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揭示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根据。 病理生理学的基本内容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主要讲述疾病中带有共性的规律及基本病理过程,各论主要讲述机体各系统疾病发生规律以至每一种疾病的特殊规律。但是根据当前我国医学教育情况,我们只能选择若干重要章节作为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正确理解机体与环境,内因和外因、局部与整体、机能与形态、损伤与抗损伤等辩证关系,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病理生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为以后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打下牢固基础。 在教学中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临床),应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自学,科学思维,在学好理论课的同时学会和应用实验方法,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根据教学计划,病理生理学教学共安排87学时,其中理论课为58学时,实验课为29学时,主要以临床医学、全科医学、康复医学、妇幼保健、口腔医学等本科学生为教学对象。 第一章绪论 目的: 1.掌握病理生理学主要研究方法 2.熟悉病理生理学的任务、性质以及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

3.了解病理生理学进展 主要内容: 1.病理生理学主要探讨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与机制,应用正常人体的形态、功能、代谢方面的各种知识加以综合、分析、再通过科学思维运到患病 的机体,从而正确认识疾病中出现的各种变化。其性质为一门与基础医 学中多学科密切相关的综合性边缘学科。也是一门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 的桥梁学科。 2.病理生理学既是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又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动物实验或复制实验动物模型、临床观察、疾病流行病学调查为其基本研究方法, 从群体和整体水平、器官水平,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上获得研究结果, 为探讨疾病的病因,机制及防治提供依据 3.病理生理学作为一独立新兴学科,随着整个医学实践的需要逐渐发展的,目前已由中国科协批准成立国家一级学会——中国病理生理协会。病生 工作者在教学、科研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二章疾病概论 目的: 1.掌握疾病发生的一般规律和基本机制 2.熟悉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 3.熟悉疾病和健康的概念 4.了解疾病经过、转归和机体的衰老 主要内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