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2减几教案

12减几教案

12减几教案
12减几教案

第九单元20以内的减法

第3课时12减几

教学内容:

教材第83—84页内容。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分析问题、列出算式,并尝试计算12减几的过程。

会用“想加算减”的方法计算12减几的退位减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初步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

能主动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算法,初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12减几的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会用“想加算减”的方法计算12减几。

教学过程: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交流空间

情景创设问题导入:

池塘一共有12只鸳

鸯,水里有4只。岸上

有几只鸳鸯?

生仔细观察,说

出图意并解答。

列式:

12-4=8

探究与体验师:下面我们就来探究

一下12-4的计算方

法。

学生计算:

12-4=8

小组合作、讨论

交流计算方法

全班汇报:

①老师我是通

过点数算出来

的。我用花片代

替皮球,摆出

12个花片,拿

走4个花片,还

剩8个。

我将12拆分

为2和10,用

结合问题情

境,让学生通

过摆一摆,算

一算,亲身经

历并体验12

减几的思维过

程。从而理解

和掌握12减

几的计算方

法。

在个性化算法

10减4等于6,再将6和2相加得8。

同桌交流

全班汇报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中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实践与应用1.引导学生完成练一

练的第1题:

出示算式,让学生边摆

边算

2.(出示第2题)

3.完成练一练第3题:

4.第4题:引导学生

独立完成。教师要给予

及时评价

学生边摆边算,

也可以在图上

圈一圈再计算。

然后全班反馈:

让学生说一说

是怎样算的。

练习由易到

难,符合儿童

的认知规律。

创设情境激发

学生参与的积

极性。

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对11减几计算方法总结得很全面,下来要有意识地多加练习,相信大家的计算能力会更高。

板书设计:

12减几 12-4=8

摆出12个花片,拿走4个花片,还剩8个。

将12拆分为2和10,用10减4等于6,再将6和2相加得8。

教学反思:

结合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摆一摆,算一算,亲身经历并体验12减几的思维过程。从而理解和掌握12减几的计算方法。在个性化算法中体验算法的多样化。练习由易到难,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几分之几》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几分之几》教 案 【导语】做一份好的教案,可以让老师在教学中游刃有余,显现出足够强大的自信。而且对于教案不仅仅是学校考核的标准之一,一个优秀的教师,他会在教案中加入自己独到的见解,可能你的见解是最先进的一种方式说不准呢?以下是WTT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操作活动进一步认识分数;能进行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借助几何直观,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多元表征的操作活动,建立几分之几的分数模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操作活动中认识几分之几,深化对分数含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在数学模型中比较分数的大小,进一步认识分数。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复习导入 (1)我们已经认识了几分之一的分数,请同学们说出几个几分之一的分数。 (2)学生说分数,教师板书。 (3)请选择其中一个分数,先跟你的同桌说说它所表示的意义,再全班交流。 (4)各自在练习本上给黑板上的分数排排队,再汇报交流。 2.揭示课题 大家还想再认识其他的分数吗?(板书课题:几分之几) 【设计意图】既复习了旧知,又为学习新知做好了准备。 (二)自主探索,构建新知 1.初步感知四分之几

(1)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一张长方形纸,折出这张纸的人教三上:《几分之几》教案。折好后和同桌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折的,并指出这张纸的人教三上:《几分之几》教案。 (2)你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几份?给其中的几份涂上颜色,你想涂几份就涂几份。把你涂色的部分用分数表示出来,涂完后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你的想法。 (3)学生实际操作。 (4)全班交流,展示折纸的方法,并介绍所取的份数分别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设计意图】借助折纸的情境组织学生进行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的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来认识四分之几,加深了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和对几分之几的认识,使他们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并分享学习的成果。 2.深入探究几分之几 (1)拿出自己准备的1分米长的纸条,把它平均分成你喜欢的份数,涂出想涂的份数,并用分数表示出来。 (2)学生独立操作,然后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分法和想法。 (3)集体交流,学生汇报。 (4)教师以十分之几为例进行讲解,和学生共同探讨得出:四分之几是由几个四分之一组成的,十分之几就是由几个十分之一组成的,它们和几分之一的分数相比只是所取的份数不同。 (5)师生小结:像人教三上:《几分之几》教案、人教三上:《几分之几》教案、人教三上:《几分之几》教案、人教三上:《几分之几》教案这样的数,也都是分数。你能仿照这些分数,自己说几个吗? (6)完成第92页“做一做”第1、2题。 【设计意图】借助一分米长的纸条,引导学生将它平均分成若干等份,任取其中的几份,并用分数来表示。引导学生在认识几分之一的基础上,从而类推出几分之几就是几个几分之一组成的。 3.比较同分母的分数大小 (1)出示人教三上:《几分之几》教案和人教三上:《几分之几》教案,这两个分数哪个大?你是怎样想的? 预设一:从人教三上:《几分之几》教案和人教三上:《几分之几》教案里面各包含几个人教三上:《几分之几》教案来考虑。 预设二:拿出相同的两张平均分成五份的长方形纸,一张把其中两份涂上颜色,一张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案范文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案范文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18页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 2、让学生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从而概括出“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重难点: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从而概括出“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用具:小棒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口算:80-735-863-426-742-543-632-965-9 竖式计算:52-2179-3765-24 出示56根小棒,让学生口述从56根小棒中拿走8根,讨论为什么得数十位上是4而不是5,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笔算,写课题:退位减法 二、新课 师:还记得北京得了多少票吗?巴黎呢?巴黎比北京少多少票?怎么列式?(56-18=) 你会计算吗?请大家试试 2选择有代表性的算法板书 师:都是56-18,现在有两个得数,到底哪个得数对呢?下面我们就用摆小棒的方法来研究解决

动手操作,形成表象 每位学生拿出一张纸,自己画上数位表 在数位表上摆出56根小棒 提问:从56根中去掉18根该怎么办? 师生同共讨论操作:从整捆小棒中打开一捆和6根小棒,合起来就是16根,从16根中去掉8根剩8根,再从剩下的4捆中去掉1捆还剩3捆,所以56-18得38是正确师:通过摆小棒,我们知道了56-18=38,如果用竖式怎样计算呢? 看竖式,首先遇到6减8不够减,刚才我们拿小棒时遇到了从6根小棒拿8根不够减,是怎样做的呢?(从6根里拿8根不够拿,我们是从5捆里拿1捆,把它拆开是10根,和个位上的6根合起来再拿的) 在笔算时,当位上的6减8不够减时,也要从十位上拿出1,叫做从十位上退1,这时十位上是几减几?为什么是4减1?引导学生回忆操作过程,从6根里拿8根不够拿,我们是从5捆里拿1捆,把它拆开是10根,和个位上的6根合起来,所以只剩下4捆,十位上是4,可以这样说,从十位退1,十位上的数就少了1,为了不忘记从十位退1,要在竖式中被减数的十位上点一个退位点(用红粉笔)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10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小学数学三年级《认识“几分之几”》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认识“几分之几” 一、教学目标 1.在认识几分之一的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几分之几;帮助学生建立几分之几的概念,会读、写几分之几。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二、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读写几分之几。 三、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 回忆旧知,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出示:81和12 1 师:在这个分数中,“8”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8 1 表示什么? 师:那 12 1 表示什么? 2.填空: 我们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 )份,第一份是它的( ),第四份是它的( ),每一份都是它的( ),共有( )个 6 1 。

3.出示下图: 这个图的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该是多少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 (板书课题:几分之几)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4 (1) 教师提问: 谁知道这个图的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该是多少呢? 生:我认为应该用 4 3 表示。 师:谁同意他的说法?你们愿意用手中的正方形纸折一折、画一画吗? 要求:小组合作,折一折、画一画,分别找到正方形的41、42、43、4 4。 (2)汇报交流: 生:我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把其中1份涂色,这1份表示这个正方形的4 1。 师:那这一份呢? 生:我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个正方形的41。 生:我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2份是这个正方形的4 2。 师:你把2份涂了色,你能说一说42里面有几个4 1? 生:42里面有2个4 1 。

说课稿及教案

说课稿及教案 《足球脚内侧踢停地滚球》 我说课的内容是《足球脚内侧踢停地滚球》,主要分为八大部分说课。 1指导思想2教材分析3学情分析4教学教法5教学目标6场地器材7教学过程8预计课的效果 一、指导思想 足球运动是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中选项学习的组织部分,是学生非常喜爱的学习内容之一,被人们称为“世界第一运动”。通过足球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的学习,足球文化导入,创造文化氛围使学生对足球文化有较全面的认识。将隐含于足球运动中关于体育精神、思想作风、良好人格的内容开发出来,使学生都能体验到足球运动的乐趣和价值。同时发展学生速度,灵敏,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我们要培养学生具有奥运那种勇于竞争,顽强拼搏,积极进取,团结合作精神,让奥运精神在我国体育事业发扬光大。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通过对基本知识的教学,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足球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参与运动的意识,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二.教材分析 足球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球类教材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整个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主教材之一,该教材锻炼身体的综合效果好,趣味性强,具有竞争激烈、对抗性强、技战术复杂,动作难度大等特点,符合初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而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是足球的基本技术中的单个技术,对于初中阶段学生学习和掌握单个的基本技术是十分重要的。它是掌握足球技术的基本阶段,也是完成战术要求、进行教学比赛的基础。但是足球教材技术性较强,传统的教法太单调,学生的注意力尚不集中,学习一会就会厌烦,而且忽视了它的应用价值。而在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强调注重学生基本的运动知识、运动技能的掌握与应用,不过分追求运动技能传授的系统和完整,不苛求技术动作细节。教学中采用分层次教学,集中练习、反复练习、教师精讲、学生多练、个别辅导的组织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组合活动练习;启发、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顽强拼搏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1:踢球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支撑脚的位置(距离球侧方15公分左右);击球脚脚尖稍翘脚底与地面平行。 教学难点:支撑脚微屈、重心下降,击球脚触球部位。 2:停球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主动上前迎球,触球时要及时缓冲,要有“切割”动作。 教学难点:主动迎球后撤时间的掌握。 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精力充沛,兴趣广泛,求知欲强。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但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对体育与健康课有着浓厚的兴趣。学生善于表现自我,参与意识较强,能够坚持锻炼,持之以恒地意力较差。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正确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认识他人。从而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力与自尊心的养成,从运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新课程标准要求分析:足球技术是新课程标准中的运动技术项目,符合身体健康领域中发展体能的目标要求,是初中阶段(水平四)的重要学习内容。 四.教学教法 (一)教法设想: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整理和复习教案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整理和复习教案 法整理和复习教案?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发现20以内退位减法表中算式的排列规律,使学生进一步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 2. 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提高口算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概括、迁移类推能力以及合作交流、团结竞争的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 使学生发现20以内退位减法表中算式的排列规律,正确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难点: 发现规律,表达规律,应用规律的过程。?教学准备: ?课件,口算卡片,每个四人小组一套20以内退位减法卡片。?教学过程: 一、揭题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对20以内退位减法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 二、口算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 师:老师想看看这些算式你们掌握的如何。 卡片出示5题退位减法题目,选择两题让学生说算理。再请学生来举例几题像这样的退位减法算式,教师板书算式。 【教学设想:因为这是一节复习课,复习的第一步,我采用了口算卡片复习的形式。让学生出题,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有成功的体验,同时也检测了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掌握的程度。】 三、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整理 找规律,填表(课件出示需要补充的退位减法表) 师:像这样的算式还有很多,我把它们请到了课堂,你瞧!但有些算式找不到了家,请把它们放到合适的位置上! 四人小组讨论一下,从已有的算式中找到规律,想填哪格就填哪格!说说为什么这样填,你是怎么想的?明星小组。同桌互说规律 师:同桌互相说一说,这个减法表是怎么来排列的?你有什么发现呢? 学生汇报时,注意引导在叙述上的有顺序性,当学生说到横行时,要将横行的规律说完再来观察竖行。 竖看:(1)从左到右各行是按十几减9、减8、减7、……的顺序排列的. (2)各竖行的被减数都是按11、12、13、……减几的顺序排列的. (3)各竖行式题中的得数,下边一题比上边一题大1.比如13-7比12-7的得数大1。 横看:(1)第一排都是11减几,第二排都是12减几,…… (2)每一横排的减数是按从大到小排列的.减9、减8、减7、…… (3)每题的得数都是右边一题比左边一题大1.例如,12-6比12-7大1. 斜看:每一斜行算式的答案都相同。最外面一行的算式答案都是9,依次是8,7 师:差是6的算式有哪几道呢? ( 11-5、12-6;13-7、14-8、15-9)

三年级数学几分之几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优秀

几分之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几分之几。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比较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具、学具准备: 正方形纸,彩纸条 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我们已经认识了几分之一的分数,大家还想再认识其他的分数吗?揭示课题板书:几分之几。 (一)教学例4 1、学生小组合作,每个学生将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根据自己的意愿涂出几份,写出涂色部分是正方形的几分之几,再在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 让学生说出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2份是它的,3份是它的,4份是它的。 3、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理解:四分之几是由几个四分之一组成的,它与四分之一比,只是取的份数不同。

(二)教学例5 1、让学生把1分米长的彩纸平均分成10份; 2、把1条彩纸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板书: 把1条彩纸平均分成10分,2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板书: 3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 让学生类推出十份之几就是几个十分之一。 3、小结:像、、、…这样的数,也是分数。 4、让学生再说出一些其他分数。 5、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6、完成教科书第93页的“做一做”第1题。 (三)教学例6 1、出示例6第一组图和; 1)猜想:哪个分数大一些? 2)让学生同桌一级,分别在长方形纸上涂色表示出和,再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3)演示和比较重叠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 2、出示例6第二组图 让学生独立探究、完成和的比较,再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

十一减几说课稿

一、教材内容 我要说的是小学一年数学下册《11减几》第一课时。 《11减几》是20以内退位减的第一项内容,是在20以内不退位减法的基础上,有关计算内容的延续,是进一步学习十几减几内容的基础,本节课内容在学生的认知系统中非常重要,因此,我将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认知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11减几的探索及算理的建构过程,同时感知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并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形成用数学的意识,初步了解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重点:能够进行11减几的口算,学会根据一幅图写两个减法算式。 难点:多种算法的体验;对11减几思维过程的理解 二、说教法学法 这一节课的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学习中容易疲劳,注意力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好奇心,我采用了(1)情景教学法,实践证明,情景教学符合儿童认知规律,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我创设了十分生活化的情景,让学生在这一情景中

快乐学习. (2)自学指导法。教学中以自学指导法为主,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经历11减几的探索及算理的建构过程,教师则给予适当的指导即可。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数一数,摆一摆,说一说,想一想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脑、动口、动手,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三、总体设计 本节课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1)创设情景,诱发兴趣;(2)自主参与,探索新知;(3)应用新知,解决问题;(4)引导学生,全课总结。需要说明一下的是,通过例1的学习,孩子已经理解了算理,熟悉了算法,例2、例3、例4的类型与例1差不多,可以说是对新知识的应用、深化和巩固。因而,我大胆地把例2、例3、例4归列为应用新知,解决问题这一环节。 第一层:创设情景,诱发兴趣 师:很久没见到外婆了,小明特别想念她老人家.今天,小明要到外婆家玩!他还准备送5枝铅笔给妹妹。看,他有几枝铅笔?(出示例1图:1捆1根)从11枝铅笔中拿出5枝,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出示:小明还剩几枝铅笔?) 开课时,设计了十分生活化的情景,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热情,使之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同时,以此引出有探索价值的数

《11减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11减几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学习有关11减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2、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操作、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出多样化的算法。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 教学重点: 11减几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以及计算方法。 教学关键: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师:(出示猜)孩子们,你们认识这个字吗?(cai),下面咱们来玩猜一猜的游戏。 师:猜一猜它是谁(出示1~20圆点图像) 学生猜一猜 师:到底是什么呢?咱们把这些点有序的连起来不就知道了吗?不过每一步都是有考验的,通过才能连线。咱们以开火车的形式来接受考验,好吗! 1、口算 9+2=□ 10-5=□ □+3=11 10-8=□ 4+7=□

□+5=11 10-3=□ 10+1=□ 3+8=□ 10-7=□ 2+□=11 6+5 =□ 同学们的口算能力真强,下面我们来点难的,不但要会算,还要说出方法,有信心吗? 2、说一说计算过程 18-8= 16-3= 17-6= 15-3= 10-2+1= 11-1-3= 11-1-6= 10-8+1= (连线已完,呈现图像)是可爱的小熊猫,咦!小熊去哪里了? 二、情景激趣、导入新课 师:原来贪玩的小熊猫被你们精彩的课间活动给吸引过来了。(视频暂停)能告诉小熊猫你们在干什么吗? 生:在玩剪刀石头布的游戏。 师:请用数学语言。 生:有11个同学在玩剪刀石头布的游戏。(观察真仔细) 师:(播放两个同学走的过程)现在有什么变化? 生:有两个同学走了。 师:这个活动的过程,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考考小熊吗? 生:(师导)原来有11个同学在玩游戏,走了两个,还剩多少个?(多请几名生说问题) 师:小熊还没有学过这样的知识呢?你们来教教他吧!

11减几

《11减几》说课及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西师大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第101、102页(例1,例2)。 大纲目标:“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一章节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属于“数与代数”的范畴。在一--三年级学段中的具体目标是: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理念:通过知识的迁移,运用多媒体直观演示和组织学生开展活动,进行自主合作探究,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学生分析: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退位减,探索起来可能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教师应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互动交流的情境,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自主发现问题,并能多角度,思维活跃地解决问题。知识目标: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初步理解11减几的思维过程;2.结合具体的情景,体会退位减法(11减几)的意义;3.初步掌握计算11减几的计算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正确口算11减几。过程与方法:1.养成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2.能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活动,探究学习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3.体会算法的多样化,能获得一些初步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能克服数学学习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熟悉计算11减几的思维过程,掌握“破十”的计算原理,至少学会一种计算方法来进行计算。教具:CAI;卡片;塑料小棒;学具:塑料小棒(1捆零1根小棒);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指导法、演示法、观察法等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复习导入(4分钟)小朋友,你们好!认识我是谁吗?对了,我是圣诞老爷爷。我的圣诞树上有很多礼物,智慧果、表达星、计算星和听讲星等。你们愿意和我一起去寻找礼物吗?还犹豫什么,一起上路吧!看看哪个组的哪个同学得到的最多。(CAI出示练习题 10-5= 18-8= 16-3= 17-7= 15-4= 19-6= 18-5= 10-9= 10-8=6+□=11 9+□=11 □+3=11 7+□=11 8+□=11 □+5=11 2+□=11 7+□=11学生说得数,说算法。这是通向知识宝库的密码,你们知道是多少吗?答对了就可以打开智慧的大门,试试吧!第二阶段:新授(18分钟)第一小节:情境激趣(3分钟)孩子们!你们填对了!智慧大门向我们敞开了!现在进入第一关——火眼金睛看地图。祝你们好运!(出示例1买铅笔图)师:请小朋友看101页的例1 这幅图,图中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呢?生:小男孩卖铅笔。生2:小女孩要买2支。师:真不简单!共有多少支铅笔呢?生:有11支。师:你是怎样知道的呢?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课时 11减几》教案

第二课时 11减几 教学内容 教材81~82页会计算11减几的减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提示 学生已经学习了进位加法,在日常生活中对11减几的减法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动脑思考,动嘴描述,体会计算11减几的思维方法,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动手操作、交流的活动中,经历学习11减几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会计算11减几的减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算法,感受算法多样化。 重点、难点 重点: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地计算11减几。 难点:通过探索11减几的计算方法,进而初步感受退位减法的算法。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主题图、课件、花片(或小棒)。 学具准备:花片(或小棒)。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一定都喜欢玩具吧。你都有什么玩具? 生1:洋娃娃、小汽车...... 生2:积木...... ...... 师:(课件出示教材81页情景图)这是一幅玩具店的图。观察图,你都看到了什么? 生1:玩具店里有小汽车。 生2:玩具店里有积木、飞机。 生3:玩具店里有洋娃娃、小皮球。

师:你知道玩具店里一共有几个小皮球吗? 生:玩具店里一共有11个小皮球。 师:你还看到了什么? 生1:聪聪来买皮球,他说要买3个皮球。 生2:售货员阿姨正在想:还剩几个皮球呢? 师:今天我们一起帮阿姨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吗?(生:可以)(板书:11减几) 设计意图:由学生有什么玩具的谈话引出玩具店的场景,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观察、交流从图上了解到的信息,既满足学生对玩具店有什么玩具的好奇心,又引出下面要解决的问题。 二、探求新知。 师:一共有11个皮球,聪聪买了3个。请同学们帮售货员阿姨算一算,还剩几个皮球?谁能列出算式? 生:11-3.(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 师:11-3等于几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可以画图、摆花片或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 (要给学生充分操作的时间,教师巡视,关注学生的操作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用自己的方法计算11减几的过程。 师:谁愿意把你的做法介绍给大家? 生1:我是画图解决的。我先画11个○,划掉3个,剩下8个。所以11-3=8. 生2:我是通过摆花片解决的。我摆出11个花片,拿走3个,还剩8个。所以11-3=8. 生3:我是通过摆小棒解决的。我先数出11根,从11根中拿出3根,数一数还剩8根。所以11-3=8. 生4:我也是通过摆小棒的方法解决的。我先拿出1捆(10根)小棒和1根小棒是11根,从1捆(10根)中拿出3根,剩下7根,7根加1根是8根。所以11-3=8. 生5:因为3+8=11,所以11-3=8.

人教新课标《几分之几》优秀教案3

第六课时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3?14页的例8以及课后做一做。解决问题是分数乘法学习的提升和综合运用,既是对前期学习知识的一个运用也为后期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核心能力 有效运用画图的策略,分析和解决问题,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 (三)课时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收集、选择和加工信息,并用图将题中的信息和问题表示出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2.借助线段图,分析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问题的数量关系,认识这类 问题的模型特征,掌握解答这类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会检验答案的合理性。―(四)学习重点 理解掌握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的基本方法。 (五)学习难点 理解单位“ 1”、“分率”与所对应的量的相对性。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一个大棚共480吊,其中一半种各种萝卜,红萝卜地的面积占整块萝卜地的丄。红萝卜 4 地有多少平方米?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题中告诉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在整理信息中,你想 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2)利用折纸或画图的方法,表示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并用语言解释操作过程。 (3)结合你折纸或画的图,找出题中有哪些等量关系? (4)做完题目后,你能用什么方法来检验自己解决的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例8的数量关系比较复杂,提前预习,让学生先独自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充分展示出每个学生不同的思维,为课中的交流碰撞提供资源,因为整理信息和画图比较费时间,放在课前也可以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完成。】—(二)课堂设计 1.对话导入 师:同学们,通过完成课前任务,知道我们这节课要学习什么知识吗? 分数乘法中的例8解决问题(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揭示课题。 2?问题探究 (1)阅读与理解 师:现在拿出课前任务,同桌交流自己整理信息的方法,并讨论,在整理信息时, 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同桌交流后,全班交流。 最后引导小结:可以用简单摘录的方法进行整理信息,整理时注意隐含条件“一 半萝卜”。板书: 整个大棚的面积是480吊; 萝卜地的面积占整个大棚面积的 -; 2 1 红萝卜地的面积占整个萝卜地面积的 -; 4 要求的是红萝卜地的面积; (2)分析与解答 师:课前同学们用折纸或画图的方法,已经表示出题中的已知条件,现在请4人小组交流,然后派代表上台给大家讲解,所折或画的过程。- 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并收集展示的资源。 学生会有画线段图、平面图或折纸,不管哪种表示方法,重在引导他们解释清楚折或画的过程。 最后课件演示:

一年级上册《11减几》数学说课稿

一年级上册《11减几》数学说课稿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11减几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掌握11减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出多样化的算法。 3、情惑目标:①初步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思想,使学生感受数学的实际意义,从小培养用数学的意识。 ②使学生感受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学生的个性。 ③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 教学重点: 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地计算11减几。 教学难点:

通过探索11减几的计算方法,进而初步感受退位减法的算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小棒11根、圆片11个。 教学时间: 1课时 选择教法,突出主体:《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联系现实生活,使学生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因此,在本节课中,我结合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以直观的教学手段,运用情境教学,适时让学生动手操作,采取“引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流程: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标》也指出:凡是富有成效的学习,必须对要学习的材料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愉快。本节课通过创设系列童话情境,一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思维;二是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体现了计算题与实际应用相融合,给学生以愉悦的情感体验。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小朋友们,星期天呀,花猫cat和猫咪菲菲从美丽的五彩池里钓回了好多金鱼,并放在了一个鱼缸里。瞧!(出示课件),看着美丽的金鱼在鱼缸里快乐的玩耍,它们高兴极了。Cat说:“瞧,我钓的鱼多!”菲菲抢着说:“不!是我钓的鱼多!”它俩越争越厉害,cat哥哥说:“这里共有11条鱼,我钓的是6条花金鱼,你钓了几条黑金鱼?看看吧!”可是金鱼游得太快,菲菲眼都数花了,也没有数出来。它无奈的说:“小朋友们,用你们的知识帮帮我吧!” (创设生动的童话情境,使数学问题在富有童趣的两只小猫的争论中自然提出,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减几的退位减法西师大版

11减几的退位减法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学习11减几的计算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熟地口算11减几的减法,在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感悟十一减几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十一减几算理的建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十一减几计算方法的多样化,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教学重点:理解多样化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想加算减”思维方式的形成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1捆零1根小棒或花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一个玩具商店的场景: 师:玩具商店都有什么?你喜欢什么玩具? 生:商店里有一盒(10个)零1个皮球。 师:聪聪也来到了商店买东西,他要买3个皮球,如果你是售货员,你准备怎样给他拿?(教师让学生充当售货员到前面。 展示自己的想法。)

生:从11个里面拿出3个,数一数剩下8个; 生:从10里面去掉3个剩7个,与另1个,合起来是8个; 生:先从1里去掉1个剩10个,再从10里面去掉2,还剩8个。 …… 只要学生能够用一种方法计算就可以。 二、新授 1、提出问题。 师: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你知道还剩下几个皮球?应该怎样列式解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11-3=() 2、直观操作、感悟算法。 如果用花片来代表皮球,请你用10个同一颜色的花片表示10个皮球,用另一种颜色的1个花片,表示1个皮球,摆一摆,如果让你来拿,准备怎样拿?要求还剩多少个皮球,怎样列式计算?先在小组内动手操作,说一说想法。 生:我摆出11个花片,拿走3个,还剩8个。 教师随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11-3=8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优秀教案

教案设计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部分与整体) 计划做的个数× 2 5 =已做的个数 解:设第一小组计划做x 个蝴蝶结。 x ×25=8 x × 25 ÷2 5=8÷2 5

学习过程口算练习 5 9×1= 1÷2 7 = 4 5 ×10 = 1 6÷ 2 3= 4 7÷ 4 3=8× 3 4= 3÷ 1 6= 3 4÷3= 一、回顾预习,课题出示 谈话:昨天老师让预习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内容? 预设:用方程解决问题 二、小组互学,重点明确 1.出示情境信息与问题,让学生再熟悉一下。 第一小组计划做多少个蝴蝶结? 2.出示交流提示: (1)师友交流预习成果,如果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小组内交流,并完成预习单。 (2)汇报展示时,学友先说,学师再进行补充。 三、合作探究,难点突破。 经过刚才大家的课前预习和小组交流,相信大家对这个问题一定有了很多的想法,哪组师友愿意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你的预习成果。 1.找出题目中的单位“1” 完成了本组计划的2 5 ,把计划做的个数看作单位“1” 2.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画线段图分析问题,我们在以前就用过,看看今天我们同学利用的怎么样?找学生板书画线段图的过程。

(教师要对不规范和不准确的地方及时的纠正。) 质疑:为什么画一条线段?(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3.分析线段图,找出等量关系。 根据线段图,你能找到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吗?哪位同学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 学生汇报等量关系: 4.利用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并检验。 想一想在等量关系式中,谁是未知的?所以这个问题适合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明确: (1)用方程解决问题。 (2)将未知的单位“1”设为χ。 你准备设哪一个量,根据什么列方程? 引导学生根据数量关系式,将未知的单位“1”设为χ,列方程来解决问题。 5.学生交流列方程的方法。 师:哪个小组汇报一下你们的解决问题方法?(投影展示学生作品) (1)交流分析的方法,展示画图法。方法一:用方程解。 师:集体交流,你是根据什么设的?根据什么来列方程?怎样检验? 生1:方法一:用方程

说课稿、教案说课与讲课三者区别

说课稿、教案说课与讲课三者区别The differences between lecture draft, lesson plan and lecture

说课稿、教案说课与讲课三者区别 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一、教案 教案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操作性方案,它重在设定教 学的内容和行为,即:“教什么”。是整个课堂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案对于教师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教案是教师的教学方案,所以教师必须提前编写,因而 它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预设性。编写时,要求以课程标准为准绳,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法和学法,把计划实施的教学内容,誊写在教学笔记簿上,供教学时使用。 教案的基本内容包括:教学目标要求,教学重点、难点,教具准备,课时安排,教学步骤,板书设计和教后反思等。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简单地说,就是教师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对教学活动进行的规划、安排和决策。具体地讲,是指教师以教育理论为基础,依据教育对象和教师自己的教育理念、经验,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制定教学

目标,合理安排教学步骤,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计划过程。 因此,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为教学活动制定 蓝图的过程。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育对象的特点从三个维度确定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说课稿 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新生事物,是日常进行教学研究、 教学交流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是教师依据课标,根据教材,结合教育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后,把教材、教法、学法教具、教学过程,向领导、或同事进行阐释的一种教研活动。说课稿,就是为了说好课而准备的文字材料。 四、三者之间的'联系 第一,教学目标相同。都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而事先 而做得准备活动。可以是同一的教学目标。 第二、运用理念一致。在课改的今天,不管是哪家版本 的教材,落实的都是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必须以生为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11减几 (12)_西师大版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11减几(12)_西师大版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11减几的退位减法的意义; 2、能够理解11减几的算理,掌握11减几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11减几; 3、体会算法的多样化,掌握一些初步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掌握11减几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的计算11减几。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喜洋洋与灰太狼》吗? 生:喜欢。 师:我们一起看看,今天谁来到了我们的课堂。 课件出示:懒洋洋 师:这是谁呀? 生:懒洋洋。 师:可爱的懒洋洋。

课件出示:喜洋洋 师:聪明的喜洋洋来到了我们的课堂,高兴吗,同学们? 生:高兴。 课件出示:村长 师:还有我们的村长也来了。 师:同学们高兴吗? 生:高兴。 师:用你们喜欢的方式欢迎他们好吗? 生拍手。 师:村长来的时候给我说了,他给你们带了几道题,想考考大家。看看在课堂上有没有认真听讲。 师:同学们,都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课件出示:从11倒着数到0。 师:从11倒着数到0,会吗? 生:会。 师:一起数。

生:11、10、9、8、7、6、5、4、3、2、1、0。 师:数的很整齐。下面还有呢,一起去看看。 课件依次出示:9加几等于11,8加几等于11……2加几等于11。抽生回答。 师:我说你们做。拿出8根小棒,拿走2根小棒,还剩多少根。 生:6根。 师: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 生:8-2=6 师:把小棒放回去,准备11根小棒。 同学拿出11根小棒。师巡视。 师:请同学到老师这里来拿一拿。 请了一位同学。 师:你们是这样拿的吗? 生:是。 师:为什么这样拿? 生:因为一捆是10根,再添上1根就是11这样拿很方便。 师:同学们对前面的知识掌握的不错。从11根里面拿走2根,有

《几分之几》教案

《几分之几》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几分之几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2.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的精神,感受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几分之几。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几分之几的含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正方形纸和作业纸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引入课题。 1.多媒体出示单元主题图。 师:图中的情境你们熟悉吗?谁能用上节课所学的知识说一说同学们在做什么呢? 2.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教师归纳小结。关键抓住“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一”这两个要素。 二、设疑自探。 提出问题:同学们,你能说出几个几分之几这样的分数吗? 想好的同学快把你的答案跟同学们分享一下吧。 三、解疑合探。 1.初步认识四分之几。 (1)师:老师给每个同学准备了1张正方形的纸,请将它平均分成4份,涂出其中的一份。想一想:涂色的部分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分数来表示?(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 份,每份是它的14 。) (2)师:接着再涂一份,现在还能用14 表示吗?2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生:2份是它的24 。 师:对。一份是它的14 ,两份就有2个14 ,2个14 就是24 。

(3)师:如果我们接着再涂出它的3份、4份,又该分别用一个什么样的分数来表示呢?请同学们自己涂一涂,想一想。 师:你涂了几份?3份是它的几分之几?你是怎么想的?你涂了几份?4份是它的几分之几?你是怎么想的? (4)归纳小结:这些正方形都是被平均分成了4份,涂色部分是几,就用四分之几来表示。 2.认识十分之几。 (1)请学生用直尺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并把它平均分成10份。 师: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分的? 多媒体出示:把1分米长的彩带平均分成10份。 师:把1分米长的彩带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那么3份用哪个分数来表示呢?7份呢?为什么? (2)同桌相互交流,加深对几分之几分数的理解。 师:请同学们任意数出其中的几份,并用一个分数表示,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你数了其中的几份?是它的十分之几?你是怎么想的? (3)教师小结: 像24 、34 、310 、710 这样的数也都是分数,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几分之几。(板书课题:几分之几) (4)师:你能任意说一个分数吗? 3.认识分数各部分名称。 (1)师:认识了这么多分数,你们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请同学们从课本第90页寻找答案吧!(学生看书自学。) (2)师:分数中间的短横线叫什么?分数线下面的数叫什么?分数线上面的数叫什么? (3)师: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就是几。表示这样的几份,分子就是几。以34 为例说明。 (4)巩固练习:你能把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出来吗?

十几减九教学设计和说课稿

《十几减九》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一年级下册第10页。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和操作,探究十几减9的计算问题。 2.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探究出多种计算方法,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3.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计算十几减9的方法解决现实问题,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计算十几减9的方法解决现实问题。 教学难点:经历探究计算十几减9的思维过程。 学具准备:每生2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教师事先和一名学生商量好故事情节。情节如下:灰太狼奉红太郎之命去抓小羊,半路上遇到喜羊羊。喜羊羊搬着一箱东西,被灰太狼抓住。喜羊羊灵机一动,把箱子里的15瓶露露摆出来,说:“今天我反正跑不了了,我就告诉你个秘密,你再吃我也不迟呀。你知道我为什么这么漂亮么?那是我喝露露就变得漂亮了,不信你喝9瓶露露试试看。”然后,灰太狼喝完后,肚子太沉了,没有抓住喜羊羊。教师提问:谁知道喜羊羊还剩几瓶露露? 二、鼓励探究、建立模型 1.学生独立用学具(小棒)操作探究15减9怎样减,教师巡回个别指导。 2.小组合作交流:相互说一说,摆一摆,告诉小组的同学我是怎样摆15减9的,我是怎样想的。 3.各小组汇报探究。(指名上演示讲解。)教师根据小组的汇报 估计可以整合成以下几种方法。(板书) 4.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用那种方法呢?为什么?

三、应用模型,解决问题 1.师:学生们,你们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活动方法到游园活动中去帮助小朋友解决猜谜语和套圈游戏中的问题吗?试试看。(学生尝试练习,再集体小结。) 2.引导学生自学教材第12页例1,回答教材中的问题。 3.师:同学们会计算15-9和12-9了。下面,老师再带你们去看一看游园活动中云朵里藏着的问题,看哪些同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帮助小鸟回自己的家。 4.巩固练习,拓展新知 (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12页的“做一做”,教师巡回指导。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第1、2题,再集体小结。 四、自我总结,深化新知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会的题都用什么特点?(生:被减数都是9。)出示课题:十几减9。(板书) 师:我们一起整理一下,十几减9一共有哪些数学问题。(生口述,教师板书。) 师:今天我们主要解决了游园活动中的一些数学问题,并且学会了计算十几减9的方法。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需要我们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去思考,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我们每天都像今天一样,快快乐乐地大家一起来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好吗?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