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

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

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
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

《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课程编码:04000107

制定单位:管理学教研室

执笔者:黄永涛

审定时间:2010年6月6日

审定人:政治与管理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

一、课程说明

1.本课程的性质

《管理学》是一门介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是管理学科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是从一般理论、一般原理、一般特征的角度对管理活动加以研究,从中找出一般规律性,因此,也称一般管理学或管理学原理。该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2.本课程教学目的及任务

通过《管理学》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掌握管理的理论框架基础上,能够认识管理活动的各项职能和管理活动的各种规律,并能运用所学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管理学发展的新趋势及其面临的挑战,同时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管理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不仅讲授三个层次的管理内容,同时力求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学生学习到基本的管理思维,也熟悉一些基本的管理方式方法,学会对管理问题的分析和处理。通过课堂讨论和案例讨论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扬求实和创新精神,从而发挥学生在《管理学》中所学习的创新思想,以期达到在学习中实践创新,在创新中学习的目的。

3.本课程同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属于一门综合性学科,具有多学科的交叉性,同时又是管理类学科的基础性课程,所以,在学习本课程以前,可以适当对社会学等其他学科做简单学习。另外,本课程是学习其他管理课程的先修课程。

4.教学时数分配

5

本课程大纲选用的依据教材为周三多主编的《管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 21 世纪课程教材)。课程主要参考书有:

[1]徐国华,张德,赵平编·《管理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徐波主编·《管理学案例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3]周三多主编·《管理学——原理与方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

[4]王德清主编·《中外管理思想史》·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

[5]郑文哲主编·《管理学原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8月

6.考核方式

课堂参与和平时作业: 20%;

期末考试: 80%

7.教学方式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一般适宜采用的方式有知识讲解、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讨论、文献阅读、个人与小组书面报告等。

二、课程内容:

第一部分管理与管理学

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1.课程代码: 106032101 2.课程中文名称:管理学原理 3.课程英文名称:Principles of Management Science 4.课程总学时数: 51 5.课程学分数: 3 6.授课对象:财务管理、农村区域发展(本科)专业 7.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管理学原理》是我院经济类和管理类各专业的共同专业基础课,也是考研的重要专业课之一,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是教育部制定的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又是管理学科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是从一般理论、一般原理、一般特征的角度对管理活动加以研究,从中找出一般规律性。因此,也称一般管理学或管理原理学。 本课程的主要作用在于使学生对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理论以及管理职能有一个比较全面地、概括地了解和掌握。 二、教学基本要求 1.本课程的目的、任务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增强管理能力。为达到上述目的,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做到理论性、系统性与实践应用性的结合,针对我国的管理实践,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的管理经验。 2.本课程的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明确企业或一般社会、经济组织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产生与演变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主要理论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贡献;熟悉管理过程的主要工作内容及其组织方法;在熟练掌握上述内容的基础上,应能利用有关理论和方法,分析各类工商企业和一般社会、经济组织管理中的具体问题。

三、学时分配

《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编写依据:2018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名称(中英文):管理学Management 课程编号:105213011 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 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分配:48:0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性质:必修 适用专业: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 开设学期:工商管理专业开设在第2学期 先修课程:无 开课单位:商学院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管理学基本概念知识;理解计划、组织、领导及控制四大模块的基本内容;掌握决策的制定、计划的制定、组织结构的设计、激励措施的制定及控制措施制定的基本方法;学会如何依据员工心理与行为规律进行组织激励,如何识别领导者风格与组织情境相匹配,从而提高管理技能及管理水平。培养学生理性地看待经济管理活动中的各种矛盾,从换位思考到多角度地看待问题的转变中形成全局观;通过启发式教学和案例导入,开启学生思维并使之主动追求管理智慧,积极投身于各种管理实践活动中去。 三、课程教学要求 明确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破解课程难点,推送教学文件;以培养能力为中心实施单元(模块化)教学,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探究式、互动式教学方法,利用蓝墨云平台、师生互动平台和多媒体及网络等信息化技术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结合管理学现实案例演练,提高学生应用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学生课前自学,完成预习和复习;课上组成学习研究小组对课程重点、难点和兴趣点深入探讨,师生互动;课后对课程核心知识点多思考、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技巧。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教学学时分配 (二)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管理学导论

《管理学原理(双语)》教学大纲

《管理学原理(双语)》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70108 开课院系: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必修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国际 经济与贸易、会计学、工商 管理、金融工程 课内总学时:54 学分:6 实验学时:课内上机学时: 先修课程: 执笔:贾振全审阅:高俊山 一、课程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管理工作的特点、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产生与演变过程以及主要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贡献;掌握管理的基本概念与性质、管理过程各项职能的运作程序以及常用的管理方法;在熟练掌握上述内容的基础上,应能利用有关理论和方法,分析一些企业管理中的具体问题。 本课程使用英文原版教材,学生在学习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同时,提高学生独立阅读外文专业书籍与文献的能力以及在专业领域使用外文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也是本课程重要的教学目标。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课程重点: 本课程主要介绍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管理学的知识体系与架构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管理实际问题。 2.课程难点: 管理理论实际上是对成功管理者的成功经验的总结。管理学的基本特点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准备大量的案例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理论并组织学生利用相关知识积极参与讨论。同时,由于采用双语教学的授课方式,如何使学生真正做到能够运用外语来学习专业知识也是本课程的难点所在。 3.能力培养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1)利用管理学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外语运用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 课堂教学(54学时,讲授内容依课堂进度会有所微调,另每章均配有各种形式的案例以辅助课堂教学) 1.管理与管理者(6学时) 1.1 组织、管理与管理者的概念 1.2 管理的本质:管理职能与过程,管理角色模型,管理的普适性

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和复习目标

《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300001 课程名称:管理学原理 学时/学分:48学时/3分学 先修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 适用专业:管理类、经济类各专业 开课系或教研室: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管理系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程,在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生四年的学习中,起着引导学生入门及培养学生初步养成管理思维模式、具备基本管理技能的作用。 2、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教与学,使学生正确理解管理的概念,掌握管理的普遍规律、重要的思想观点、管理的基本过程、基本原则和一般方法,并能综合运用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初步具有解决一般管理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学习其它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课时分配:课程教学环节中包括理论课42学时、课堂实践6学时。 2、教学方法:以课堂讲解、案例分析为主,适当设置课堂讨论、课堂实践。 3、考核方式:平时考核+闭卷考试 4、成绩评定:出勤、平时表现(15%)+平时作业成绩及表现(15%)+期末考试成绩(70%)。 5、课堂要求:按时上课,认真听讲、记笔记,积极参与案例讨论,按时完成作业。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 理解管理的含义、管理的性质、管理者角色的变化,管理者的职能定位、管理学的基本原理。了解管理的要素、管理学特点、管理的意义、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管理学性质及对象、管理学科体系结构。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管理的含义、性质、作用 2、难点: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教学时数] 3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师讲授、案例分析 [教学内容] 1、管理的概念与特点 管理的含义,管理的要素,管理学特点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三年制专科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要求 管理学原理课程是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共48学时。考试课。3学分。 管理学原理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大纲所规定的全部教学内容的学习,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达到能够运用所学的管理学原理和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本课程后,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了解管理学理论的演变过程;管理学的结构和基本内容。 2.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技巧与方法;战略管理的基本内容;组织文化与决策过程。 3.熟练掌握计划、组织、领导、激励、协调和控制的过程与功能。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主要参考教材 先修课程:无 教材名称:《管理学原理》,王春利、李大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第一版)。 参考资料:《管理学》,邢以群,浙江大学出版社(第一版)。 《管理学原理》,杨文士,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一版)。 《管理学》,徐国华,赵平,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一版)。 三、课程内容 绪论 1.管理的定义 2.管理的性质 3.管理学的结构和内容 第一章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主要内容: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形成及发展以及对管理学的贡献;西方管理思想的萌芽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科学管理理论、组织管理理论、霍桑实验;人际关系理论阶段:X理论、Y理论、Z理论;现代管理理论阶段:管理过程学派、决策理论学派、数学学派、系统管理理论学派、经验与案例学派、权责理论学派;中国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国外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 重点:霍桑实验;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理论学派;经验与案例学派;管理过程学派。 难点:X理论、Y理论、Z理论。 教学要求:了解中国的传统管理思想;了解西方管理思想发展的历史背景;掌握各历

《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

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 《管理学原理》是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其研究对象是一般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社会上的管理活动虽然十分复杂,性质多样,但是这些表面复杂多样的管理活动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性,即本质规律。《管理学原理》就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它的研究的目的就在于寻找客观规律,总结管理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用于指导管理实践。 本课程适用对象为管理类所有专业和经济类专业学生,总学时为64学时 二、课程内容概述: 《管理学原理》课程主要是由低向高从二个层次来阐述:第一层次是管理的内涵,包括管理入门、管理理论的发展和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管理环境与道德;第二层次是管理过程,包括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激励、沟通、控制、创新等管理的职能活动。 三、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习管理的兴趣,了解管理学的学科特征,熟悉基本的管理工作程序,掌握基本的管理工具、方法,运用基本的管理知识解释现实中的管理现象,运用基本的管理知识解决现实中的管理问题. 四、教学方法 1、课程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核心,由以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中心。积极采用互动启发式教学、案例分析与情景模拟式教学、团队学习、专家现场授课、学生课堂演讲等教学方式。 2、注重实践教学,综合运用多种模拟实践教学的形式。即在课堂内或校园内,引入管理要素,建立仿真环境,营造管理情景,使学生向实际管理者那样进行模拟决策。具体形式主要有:模拟公司系列实训、调查与访问、岗位见习、校园体验、管理游戏等。 3、教师及时向学生推荐扩充性学习材料(包括相关学术论文、理论前沿跟踪、企业经营管理实例、各类的相关参考书籍等)并指导学生阅读学习,从而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条件。 五、课程考核方式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管理学原理计划学时:20 实践学时:4 课程类型:院级选修课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全院各专业 制订时间:2008年5月1日 审定时间: 2008 年月日 修订时间及次数:2008年月日第次修订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管理学原理是一门学科专业基础课,本教学大纲是按照《管理学原理》课程设置的要求,结合实际应用于全院各专业专科教育的特点编写而成,因此作为一门院选课。管理学原理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是系统研究管理知识的一门科学与艺术,它由一系列管理理论、管理原则、管理制度、管理方式和方法构成,管理学原理是管理实践及经验在理论上系统反映和总结,同时又对管理实践具有重大指导作用。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将着重了解和掌握现代管理学的框架结构;了解管理学思想发展史中的主要学派、重要人物及其主要思想;理解管理学各领域中的基本概念;系统地把握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重要性及其内在联系;熟悉履行各项管理职能的基本程序和原则;掌握主要理论及其在管理实际中的具体应用;并熟练地运用管理学中的各种分类方法和计划、决策、控制中的常用方法。 二、课程特色 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通过多媒体教学、角色扮演、案例分析、情景模拟、思考讨论、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参与管理活动的积极性,强化了他们的管理体验,激活他们的管理思维。 本课程还积极关注中国企业管理实践,注重切合我国国情和我国企业管理实际的教材与案例库建设,及时跟踪国内企业经营管理的前沿问题,大量选用了有本土特色的教学案例和素材进行教学。 三、知识能力培养目标 以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综合管理技能为主线,使学生掌握两大基础(管理基础知识与先进理念),培养学生四大关键能力。按照基层管理者进行综合管理的需要,本课程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四大关键能力,即计划与决策的能力、组织与人事的能力、领导与沟通的能力和控制与

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

《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 学时数:32 学分数:2 适用专业:非经管学生 执笔者:王清娥 审核人:张建国 编制日期:2011年4月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管理类本科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之一,在第二学期开出,是管理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启蒙课程。开设该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系统了解与掌握现代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基础理论与思维方法,并受到分析管理问题的方法训练,从而为他们进一步学习运营管理、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理论与规律; (二)了解现代管理学理论的发展前沿与动态; (三)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理论,发现、思考、分析组织与管理问题; (四)通过接受案例分析方法训练,学会运用管理案例分析方法。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管理者与管理 一、管理者与组织 1.管理者与操作者 2.组织的特征 二、管理和管理者 1.管理及其职能 2.管理的效率与效果 3.亨利·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理论 4.不同层次管理者的管理技巧 三、管理者与企业家的区别 四、为什么要学习管理

一、早期的管理 二、古典管理理论 1.科学管理理论 2.一般行政管理理论 3.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三、管理的定量学派 1.运筹学 2.管理科学 四、近代管理理论的丛林和趋向一体化 1、过程方法:基于管理职能的连续循环 2、系统方法:系统的类型 3、权变方法:权变因素 五、管理学发展的当前趋势与问题 1.管理的全球化 2.管理道德问题 3.激励、创新和变革 4.全面质量管理 5.授权 6.工作人员多样化与两极化 第三章组织文化与组织环境 一、管理万能论与象征论 1、管理万能论 2、管理象征论 二、组织文化 1、组织文化及其来源;强文化与弱文化 2、构成组织文化的10个特征 3、文化如何约束管理者的行为 三、组织环境 1.什么是组织环境?

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

《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课程编码:04000107 制定单位:管理学教研室 执笔者:黄永涛 审定时间:2010年6月6日 审定人:政治与管理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 一、课程说明 1.本课程的性质 《管理学》是一门介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是管理学科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是从一般理论、一般原理、一般特征的角度对管理活动加以研究,从中找出一般规律性,因此,也称一般管理学或管理学原理。该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2.本课程教学目的及任务 通过《管理学》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掌握管理的理论框架基础上,能够认识管理活动的各项职能和管理活动的各种规律,并能运用所学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管理学发展的新趋势及其面临的挑战,同时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管理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不仅讲授三个层次的管理内容,同时力求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学生学习到基本的管理思维,也熟悉一些基本的管理方式方法,学会对管理问题的分析和处理。通过课堂讨论和案例讨论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扬求实和创新精神,从而发挥学生在《管理学》中所学习的创新思想,以期达到在学习中实践创新,在创新中学习的目的。 3.本课程同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属于一门综合性学科,具有多学科的交叉性,同时又是管理类学科的基础性课程,所以,在学习本课程以前,可以适当对社会学等其他学科做简单学习。另外,本课程是学习其他管理课程的先修课程。 4.教学时数分配

5 本课程大纲选用的依据教材为周三多主编的《管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 21 世纪课程教材)。课程主要参考书有: [1]徐国华,张德,赵平编·《管理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徐波主编·《管理学案例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3]周三多主编·《管理学——原理与方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 [4]王德清主编·《中外管理思想史》·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 [5]郑文哲主编·《管理学原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8月 6.考核方式 课堂参与和平时作业: 20%; 期末考试: 80% 7.教学方式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一般适宜采用的方式有知识讲解、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讨论、文献阅读、个人与小组书面报告等。 二、课程内容: 第一部分管理与管理学

管理学原理与实务教学大纲

《管理学原理与实务》课程教学大纲 二、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初识管理与管理学 课程内容: 1.管理的定义、性质、基本要素; 2.管理者的含义、角色与技能; 3.管理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4.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及有关原理。 基本要求: 1.理解管理的性质与特征; 2.掌握管理的基本职能; 3.掌握管理者的涵义及分类;

4.掌握管理者的角色分配与技能要求; 5.了解管理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特征。 6.理解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及有关原理。 本章重点: 管理的基本概念;管理的职能;管理者的技能要求;管理的性质。 本章难点: 管理者的角色分配与技能要求;管理的二重性及相关原理。 第二章科学决策 课程内容: 1.决策的概念、类型及过程; 2.决策理论; 3.决策的方法。 基本要求: 1.理解决策的含义,决策的分类; 2.了解决策的重要性和作用; 3.掌握决策的过程,决策的满意性原则,群体决策或个人决策的优缺点(决策的原理); 4.理解并掌握决策的定性、定量方法; 5.了解现代决策理论发展的新趋势。 本章重点: 决策的程序;区分确定性决策、风险性决策与不确定性决策;决策的方法。 本章难点: 区分确定性决策、风险性决策与不确定性决策;决策的定量方法。 第三章制定计划 课程内容: 1.计划的概念、内容、性质、类型; 2.计划编制的程序、原理; 3.计划编制的方法; 4.目标管理。

基本要求: 1.理解计划的含义、作用及其分类,影响计划的因素,计划工作的过程; 2.掌握计划的表现形式,计划的内容要素,计划的原则; 3.掌握目标管理的含义、本质、过程、要素及其优缺点; 4.掌握计划的基本方法;理解企业战略、SWOT分析法、业务组合矩阵和基本的竞争战略。本章重点: 计划的程序;目标管理的概念、基本过程;计划的基本方法。 本章难点: 目标管理的特点及应用。 第四章组织设计 课程内容: 1.组织的含义及内容; 2.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 3.组织结构与设计基本原则和程序; 4.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 基本要求: 1.理解组织的含义,组织设计的依据及过程; 2.掌握部门的划分方法,组织的基本原则; 3.理解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概念、相互关系及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掌握扁平化结构和 高耸式结构的优缺点; 4.理解并掌握直线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制组织结构及委员会制的优缺点; 5.了解新型组织结构形式; 本章重点: 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问题;影响组织设计的权变要素。 本章难点: 对团队建设的理解;影响组织设计的权变要素。 第五章领导艺术 课程内容:

会计专业教学大纲管理学

《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40132701 课程英文名称:Management 课程总学时:32 讲课:32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会计学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10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管理学是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基础性课程,是一门系统研究管理活动一般规律和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学科。这门课程的开设,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素养。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深刻理解和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包括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管理基本原理、管理的各项基本职能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具备运用现代管理知识观察、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并为进一步学习其他管理课程打好理论基础。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基本知识:要求学生充分理解管理的基本概念,掌握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各项管理职能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 2.基本能力和技能:掌握运用所学管理知识分析解释各种管理活动,发现企业管理问题并提出独立见解的能力。 (三)实施说明 1.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中要重点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讲解;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案例分析,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教学手段:采用电子教案、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以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无。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 1.对重点、难点章节(如:目标管理、组织结构设计、领导理论及激励理论等)应安排案例讨论课,以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对决策方法的学习可适当安排习题,例题的选择以培养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 2.课后作业要少而精,内容要多样化,作业内容应包括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方面的内容,作业要能起到巩固理论,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作用。学生必须独立、按时完成课外作业,作业的完成情况应作为评定课程成绩的一部分。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查。 2.考核目标:基本理论的掌握和利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成绩构成:由出勤情况、作业情况、平时测验和课堂笔记等构成。 (七)参考书目 1.《管理学》(第四版),焦叔斌、杨文士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2月 2.《管理学》,斯蒂芬?P?罗宾斯著,2014年6月

《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学》教学大纲 一、教学对象: 某大学某学院各专业。 二、程学时及学分: 50学时,2.5学分。 二、开课学期: 四年制本科生第三学期开课。 三、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四、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1、《管理学》(邓蓉主编),自编教案; 2.、《管理学原理》,杨士文张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管理学原理》,王立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管理学》,斯蒂芬·落宾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5、Management: Competing in the New Era, Tomas S·Bateman Scott A·Snell, Higher Education Press, China. 2002.11 6、《管理学名著概要》,姜杰张喜民孙立宁,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4; 6.、《企业管理学原理》,江占民丁森林,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7、《管理学》,张义珍将占民,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 8、《管理学》,张正河陆娟,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9、《管理学原理》,宋维明,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五、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本课程属学科基础必修课,管理学随后开设的课程是企业经营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学等。 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是:管理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企业的基本概念、企业管理决策、管理职能的基本知识;要求掌握的基本理论是:管理二重性理论、职能理论、系统原理、人本原理、效益原理、能级原理、企业文化理论、现代企业制度理论等。要求掌握的基本方法包括决策方法和一般管理方法。 七、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目标: 第一章导言

《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doc

《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XXXXXXXXXXX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课程名称:管理学原理学分:4 适用专业:管理类、经济类各专业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管理类、经济类各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学习其他管理、经济课程的理论基础。本课程从一般理论、一般原理、一般特征的角度对管理活动加以研究,从中找出一般规律性,也称一般管理学或管理原理学,主要讲授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职能。 本课程目的是以科学性、先进性、系统性和实用性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并注重管理实践能力的运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理论性、系统性与实践应用性的结合,针对我国的管理实践,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的管理经验。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掌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体系和学科性质; 2.了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熟悉各种管理学派的产生背景和应用特点; 3.掌握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大管理职能的基本概念、理论、程序、模式和方法; 4.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研究能力、表达能力(书面的和口头的)、团队协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是管理类、经济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其他管理课程的基础。 四、学时分配 本课程学分为4学分,建议开设56学时。 章(单元)内容讲课 学时 实验(上 机)学时 课堂讨论(习 题课)学时 现场教 学学时 总学时 导论 5 1 6 管理思想与理论的7 1 8

形成和发展 管理决策8 2 10 计划7 1 8 组织 4 4 领导 6 2 8 控制 4 4 管理创新 4 2 6 复习与总结 2 2 合计47 9 56 五、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陈嘉莉,《管理学原理与实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主要参考书: 1.周三多,《管理学原理》,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2.斯蒂芬?罗宾斯,《管理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 3.孔茨、韦里克,《管理学》(第十版),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 4.芮明杰主编,《管理学现代观点》,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5.W?H?纽曼,小C?E?萨默,《管理过程——概念、行为和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l995年。 6.P?F?德鲁克,《有效的管理者》,工人出版社,1989年。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议 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尽可能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管理学的交叉性和实践性。通过本课程理论教学、案例教学、专题讨论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形式,以现实问题导入和基本理论讲解,使学生加深对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通过知识传授和案例分析,加深对现实问题的理性思考。 为了达到实践性和应用性的教学目的,要求安排一定量的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教学形式和手段上要求借助多媒体立体教学手段(如借助音像资料,或网络资源),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能力,以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七、课程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办法 闭卷考试。平时成绩占30%,考试成绩占70%。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大纲 第一章导论(6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Principles of Management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管理类各专业 学时数:学分数: 执笔者:汤发良编写日期:2009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本课程是为管理类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是管理类本科生的必修课程,在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引导学生入门及培养学生初步养成管理思维模式的作用。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与学,使学生正确理解管理的概念,掌握管理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并能综合运用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初步具有解决一般管理问题的能力,Array 培养学生的综合管理素质,为以后学习其它专业管理课程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自学6学时) 理解管理及管理者的概念,管理的职能和性质;了解管理学的特性、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 主要内容:管理的概念,管理活动、管理的职能及性质;管理者的含义、层级与技能,管理者角色理论。 自学:管理学的特性、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管理学的重要性。 讨论:为什么说管理是科学的也是艺术的,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第二章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发展(自学6学时) 了解早期管理思想;了解西方管理思想发展的历史背景,掌握各历史阶段的主要思想观 点,现代管理各学派的主要理论观点。 主要内容:早期管理思想的形成及发展,以及对管理学的贡献;西方管理思想的萌芽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科学管理理论、一般管理理论、行政组织理论;行为科学理论----霍桑实验与人际关系论,巴纳德的组织理论;现代管理理论----管理程序学派、行为科学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理论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经验主义学派、组织文化学派;管理理论的新发展----战略管理、人本管理思想的丰富与发展、组织管理的变革、信息化管理与知识管理等。 自学:西方管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对管理学的贡献。 作业:中西方管理思想比较。 第三章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自学6学时) 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并加以灵活运用;了解管理的主要方法和特点。

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

目录 《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 (1) 《物流管理概论》教学大纲 (5) 《商品学》教学大纲 (8) 《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教学大纲 (10) 《市场营销学》教学大纲 (15) 《供应链管理》教学大纲 (18) 《英语口语与听力》教学大纲 (21) 《现代推销理论与技巧》教学大纲 (24) 《连锁经营与管理》教学大纲 (27) 《零售学》教学大纲 (30) 《店铺运营与管理》教学大纲 (33) 《仓储与配送中心管理》教学大纲 (39) 《采购学》教学大纲 (43) 《超市理货技术》教学大纲 (46) 《条形码技术》教学大纲 (49) 《客户服务与管理》教学大纲 (53) 《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56)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 (59) 《基础会计》教学大纲 (62) 《公关与社交礼仪》教学大纲 (64) 《统计学》教学大纲 (66) 《成功学》教学大纲 (68) 《消费心理学》教学大纲 (72) 《经济法》教学大纲 (75) 《认识实习》教学大纲 (80) 《电子商务与ERP实习》 (81) 《超市理货与促销实习》 (83) 《条形码及POS技术实训》教学大纲 (84) 《毕业调研与实习》教学大纲 (85) 《毕业论文与答辩》指导大纲 (86) 《岗位实习》指导大纲 (88)

《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管理学原理》 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 学时学分:56学时 4学分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连锁经营管理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1、掌握管理的涵义,理解管理的属性;理解管理者素质要求;管理对象的构成要素;管理方法的分类、环境因素,掌握管理机制。 2、了解管理理论与思想发展脉络,现代管理原理文化建设。 3、了解计划类型;理解计划职能的内容和程序;理解目标管理,掌握决策分类,方法。 4、了解组织结构的构成基本形式,掌握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与方法;掌握职权分配的原理与方法,掌握人员选拔方式与步骤;组织协调与变革原理与技术。 5了解领导观念,掌握领导方式理论;权力形成与运用的机制与方法;掌握指挥,激励,沟通的方法与艺术。 6、了解控制职能的涵义与作用;理解控制机制;掌握管理控制的几种基本类型、基本程序;掌握考核的内容,会运用考核方法与技术。 二、课程内容 本课程式主要内容有,管理的涵义、属性、管理者的素质要求,特别是管理方法的掌握,计划内容和程序,决策的分类、程序与方法,战略政策的制定与管理,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与方法,职权如何分配的方法,如何选拔人才,组织协调与变革的原理,领导方式理论,权力形成与运用的机制与方法,指挥,激励,沟通的理论,形式,方法,艺术,管理控制等。 (一)课程重点与难点 本课程的重点:影响管理的环境因素,机制的构成及作用机理,系统管理原理,人本原理,泰罗的科学管理,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管理控制。 本课程的难点:系统管理原理,创新与运筹,组织协调与变革,激励与沟通,控制技术与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章管理系统 1.管理与管理系统 1)管理的概念与属性 2)管理系统及其构成 3)管理职能 2.管理主体------管理者 1)管理工作与管理者 2)管理者的类型 3)管理者的素质 3.管理客体------管理对象与管理环境 1)管理对象 2)管理环境 4.管理的作用方式-------机制与方法

《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

《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管理学原理 课程英文名称:Management Science 课程号:305030133 课程属性:通识必修课 开课学期:秋 总学时:54学时(课堂授课学时:48学时;实验学时:6学时) 学分:3 先修课程:政治学原理 面向对象:国际政治专业 开课院/部(室/所):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研究所 一、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1、理解管理学基本知识原理;2、运用管理学原理分析问题;3、培养学生成为优秀管理人才的潜质。 开设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训练,使学生掌握管理学基础知识、管理规划、组织、激励、控制的主要原理,为后续各种管理课程奠定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 (一)理论教学:48学时 知识单元1:绪论 参考学时:6学时 学习内容: 1.管理、管理学、管理者的基本概念。 2.管理理论的发展演进。 学习目标: 1.了解管理学基本概念 2.了解管理理论的主要流派和发展过程 作业:对课堂讲授知识进行复习 知识单元2:规划 参考学时:12学时 学习内容: 1.掌握组织环境、战略管理、目标计划、管理决策方面的基础知识 学习目标: 1.了解管理规划几个主要方面的基础知识 2.掌握管理规划的主要原则。 作业:对课堂讲授知识进行复习 知识单元3:组织 参考学时:9学时 学习内容:

1.掌握组织结构、职务设计、人员配备、组织变革方面的基础知识学习目标: 1.了解管理组织设计方面的基础知识 2.学习运用这些原理进行组织设计和人员配置的实践能力。 作业:对课堂讲授知识进行复习 知识单元4:激励 参考学时:12学时 学习内容: 1.掌握行为基础、激励理论、领导、沟通方面的基础知识 学习目标: 1.了解管理激励方面的基础知识 2.培养成为优秀领导者和进行激励的实际能力。 作业:对课堂讲授知识进行复习 知识单元5:控制 参考学时:9学时 学习内容: 1.掌握管理评估、信息方面的基础知识 学习目标: 1.了解管理信息和评估方面的基础知识 2.培养进行管理评估的能力。 作业:对课堂讲授知识进行复习 (二)实践教学本课程实验为2个,共6学时 实验1:案例分析 参考学时:3学时 实验内容:对企业管理案例进行分析 实验要求:熟悉管理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 实验2:案例分析 参考学时:3学时 实验内容:对企业管理案例进行分析 实验要求:熟悉管理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 三、课程进度表 周次课程内容学 时 备注 1.绪论——管理与管理学3 2.绪论——管理理论3 3.规划——组织环境3 4.规划——战略管理3 5.规划——组织目标与计划3

21120090《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一)课程性质 《管理学》具有学科的综合性和边缘性,是管理类、经济类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是管理学院面向全校各专业的公共通识教育素质拓展课程。该课程对于全校各专业的学生的通识教育基础和综合素质培养、对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后续专业教育影响重大。 (二)课程目的 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正确理解管理的有关概念,掌握管理的普遍规律、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掌握管理的基本职能及其内容、分类、过程、原则和一般方法,并能综合运用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初步具有解决一般管理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管理素质和技能。 (三)课程任务 课程主要以管理的基本职能为主线,从实际出发阐明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及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职能,并结合案例分析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管理的基本职能;掌握决策方法;掌握激励理论;掌握组织结构。 理解计划的制定过程和方法、领导的方式与艺术、控制的过程与技术。 了解管理的基本含义、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产生与演变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主要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贡献。 三、课程内容 (一)管理学导论 教学内容:1.管理的内涵、特征与性质;2.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3.管理学的性质、内容和方法;4.管理的基本原理;5.管理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与阶段。

教学重点:管理的性质、管理的基本原理。 教学难点:管理性质。 (二)管理理论的演进 教学内容:1.中外早期管理思想;2.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重点: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难点: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三)计划与决策 教学内容:1.计划的含义、性质和作用;2.计划的类型、计划的程序与方法;3.决策的定义;4.决策的类型,决策制定过程与决策的影响因素;5.决策的方法。 教学重点:计划的程序与方法;决策的类型;决策方法。 教学难点:决策方法。 (四)组织 教学内容:1.组织内涵、组织理论的发展;2.组织设计原则;3.组织结构;4.组织结构变革。 教学重点:组织设计原则;组织结构。 教学难点:组织结构。 (五)领导与激励 教学内容:1.领导与领导者;2.领导的方式与艺术;3.激励的动机与内涵;4.激励理论。 教学重点:领导的方式与艺术;激励理论。 教学难点:激励理论。 (六)控制与创新 教学内容:1.控制原理;2.控制过程;3.控制的技术与方法;4.创新; 教学重点:控制的技术与方法。 教学难点:控制的技术与方法。 四、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质量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质量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质量管理学课程代码: 英文名称:Quality Management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学分/学时:3学分/54学时 开课学期:第6学期 适用专业:工业工程 先修课程:数理统计,概率论,管理学原理 后续课程:无 开课单位:机电工程学院课程负责人:顾世清 大纲执笔人:顾世清大纲审核人: 一、课程简介 质量管理是研究各类组织质量管理活动所具有的共性原理和基本工具,也是为组织质量管理者提供理论、原则、方法的实用科学。质量管理已经发展为一门交叉性综合性学科,它涉及了现代企业管理、产品管理控制、产品设计与制造技术、现代测试技术、技术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等多个学科知识。本课程在全面介绍现代质量管理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的最新成果,以全面质量管理为基础,以质量管理体系、设计和制造(服务)过程质量控制、质量度量、质量改进为主线,系统介绍质量管理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 1.质量管理学是管理类专业中研究基础操作问题的一门主干专业课。它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质量管理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在生产、服务领域中具有分析、解决管理实务问题的能力。 2.本课程为学生继续学习和以后从事工商管理活动打下必要的基础。它在培养高级管理人才的全局中,具有增强学生对工商管理实践活动的适应能力和开发创造能力的作用。 三、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2.掌握质量设计和建立质量体系的能力。 3.掌握制造质量和过程控制、质量诊断的基本能力。 4.掌握组建质量管理小组的基本能力。 5.掌握质量管理常用统计方法和运用计算机进行质量管理。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论(3学时) 1.基本知识点:质量、质量管理、质量策划、质量保证、质量体系、全面质量管理等的含义。

《现代管理学》教学大纲鲍升华

《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50340044 课程名称:管理学 课程基本情况: 1.学分:3学分学时:51学时(课内学时:51实验学 时:0) 2.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3.适用专业:经济学管理学适用对象:本科 4.先修课程:高等数学、财会学、宏观经济学 5.首选教材:鲍升华、赵玮,《现代管理学》,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 备选教材:许庆瑞,《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参考书目: (1)龙竹、余保东等,《管理学原理》,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2)王凯,《管理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美)斯蒂芬·P·罗宾斯,大卫·A·德森佐,《管理学原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4)李津,《世界管理学名著精华》,企业管理出版社,2004 (5)哈佛商学院教程研究工作室,《哈佛商学院管理全书》,中国致公出版社,2001 6. 考核形式:考试(闭卷) 7. 教学环境:课堂、多媒体教室 课程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现代管理学是经济管理学科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当今发展最为迅速和最有前途的学科之一。随着社会信息化、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到来,以技术创新为支撑的新经济时代,对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提出了新的挑战,尤其是在中国加入WTO的形势下,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提高管理水平,从而提高综合竞争能力,已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因此学习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管理的技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课程是经济类、工商管理类等专业的学生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了解管理学的基本内容,掌握管理学思想发展史、现代管理的科学体系和一般方法,理解管理的五大要素,即计划、组织、领导与激励、控制、创新,以及现代决策的技术与方法,能

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新版

《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管理学原理 英文名称: PRICIPLE of MANAGEMENT 课程编码: JGZB0020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总学时: 54 总学分: 3 适用专业: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旅游管理、财政学、金融学先修课程:无 开课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 二、课程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管理学是管理学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必修课,是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等专业的学位课程。 课程任务:本课程主要围绕管理者.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管理道德.管理职能等核心问题进行讲授,使学生系统地学习管理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了解当今管理学最新的发展趋势,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实践技能,培养学生作为未来职业管理人员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技能,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管理者。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基本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与技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一)理论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章管理概述 教学内容: 1.管理的概念与性质 (1)管理的定义 (2)管理的职能 (3)管理的效率与效果 (4)管理学的科学性与管理实践的艺术性 (5)学习管理学的重要性 2.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 (1)管理者 (2)管理者的角色 (3)管理者的技能 3.管理学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管理学研究的内容 (2)管理研究的立足点与方法 4.本书的体系结构与教学建议 (1)体系结构 (2)教学建议 知识点:管理的含义,管理的职能,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管理的性质,管理学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重点:管理的含义,管理的性质,管理工作的任务,管理者技能要求及其分类难点:管理的性质.管理学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内容: 1.管理理论的萌芽 (1)有关管理职能.原则方面的论述 (2)有关具体的管理技术和方法方面的论述 2.科学管理理论 (1)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2)法约尔的一般行政管理理论 (3)韦伯的“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 3.中期管理理论 (1)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 (2)巴纳德的组织理论 4.现代管理理论 (1)管理过程学派 (2)行为科学学派 (3)决策理论学派 (4)系统管理学派 (5)权变理论学派 (6)管理科学学派 (7)经验主义学派 5.当代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1)学习型组织 (2)企业再造 (3)领导风格 (4)无疆界的世界和超越界线的管理 知识点:管理理论的萌芽,科学管理理论,中期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当代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重点: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行政管理理论,韦伯的“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巴纳德的组织理论,权变理论学派难点:不同时期相关理论间的区别与联系 第三章决策 教学内容: 1.决策概述 (1)决策的定义 (2)决策的基本原则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